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期末复习资料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期末复习题及答案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期末复习题及答案一、填充题1.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是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
2.我国少数民族的分布特点是(大分散、小聚居)。
3.我国陆地边境线的90%强在少数民族地区,有(1.9万)公里。
4.新中国成立前,少数民族中存在不同的政治制度,如封建宗法制度、(政教合一)制度、(土司)制度、封建王公制度、血缘家长制度以及(原始居民)制度等。
5.民族间的问题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之一,既表现在(民族发展)方面,又表现在(民族关系)方面。
二、单项选择题1.少数民族居住的边疆地区与(C)个国家接壤。
A.7B.8C.10多D.20多2.全国的绝大多数县、市都有(A)以上民族共居。
A.两个B.三个C.四个D.五个3.民族自治地方地广物博,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C)。
A.44%B.54%C.64%D.74%4.我国大陆地区的(B)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少数民族居住。
A.24个B.31个C.36个D.41个5.新中国成立前,有文字的少数民族只有(B)。
A.16个B.18个C.19个D.20个6.现阶段,我国的民族间的问题比较集中地表现在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迫切要求(B)的问题上。
A.加强民族区域自治B.加快经济文化发展C.提高文化教育水平D.扩大民族干部队伍三、多项选择题1.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少数民族中人口在1 000万以上的有( BD )。
A.维吾尔族B.壮族C.蒙古族D.满族E.回族2.以下被誉为我国少数民族英雄史诗的是( BCD )。
A.《阿诗玛》B.《格萨尔》C.《江格尔》D.《玛纳斯》E.《嘎达梅林》3.新中国成立前,我国少数民族的社会经济结构大体有如下类型( ABCE )。
A.封建制度B.封建农奴制度C.奴隶制度D.资本主义制度E.原始公社制度残余4.民族间的问题是中国的一项基本国情,它关系到( ACDE )。
A.人民团结和社会稳定B.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C.国家统一和边防巩固D.社会发展和民族发展E.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四、辨析题1.目前我国并不是所有少数民族人口的民族成分均已确定。
电大本科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期末总复习题
第一章绪论一、填充题1.民族理论学科是民族(研究)学科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一门独立的学科。
民族理论学科的主要研究对象是民族和民族问题。
它是从总体上对民族和民族问题进行概括性的研究,揭示民族和民族问题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
同时,又是研究正确解决和处理现实(民族发展)及民族问题的途径、(方法)的科学。
2.民族(理论)的研究对象是世界上普遍存在的民族和民族问题,目的是揭示民族和民族问题的一般发展规律,正确认识及妥善处理民族发展及民族之间的矛盾、问题。
3.民族的发展,一般说来,主要是民族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全面发展。
但是,归根结底,( 经济 )发展在民族发展中起决定的作用。
4.民族发展 ( 规律 )的研究,是民族理论学科中最基础,也是最基本的研究。
5.民族问题( 发展规律 )的研究,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民族纲领的最基本的前提和条件。
二、单项选择题1.( A )是民族理论学科的一大特点。
A.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并容,理论和政策兼纳 B.重视政策的运用C.理论和政策兼纳 D.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并容2.马克思主义的中国民族理论具有( D )和科学性统一的特点。
A.理论性 B.学术性 C.实用性 D.政治性3.民族理论学科不仅研究和揭示民族和民族问题发展的规律,更重要的是,在认识这些客观规律的基础上,研究如何正确地解决或处理( D )的问题。
A民族区域自治 B民族发展 C民族之间矛盾 D民族发展及民族之间矛盾4.在民族发展中起决定的作用的是( B )。
A.政治发展 B.经济发展 C.文化教育发展 D.社会发展三、多项选择题1.民族理论的研究范围、内容,主要应包括( ABDE)A.研究民族发展的一般规律 B.研究民族问题发展的规律C.研究民族问题解决的方法 D.研究马克思主义民族纲领、民族政策E.研究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历史发展过程2.民族理论的研究方法包括( ACE )A.多学科综合研究方法 B.信息综合方法 C.抽象归纳研究方法 D.定性分析方法 E.定量分析方法3.学习和研究民族理论的意义在于( ABCE )A.树立正确民族观的需要 B.认真、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的需要C.做好民族工作的需要 D.发展文化教育事业的需要 E.对民族研究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4.民族理论( ABCDE )A.是一门综合性学科 B.是一门理论科学 C.是一门实践科学 D.是一门交叉学科 E是一门新兴学科四、辨析题P2)1.民族理论研究的主要任务,是对各个民族的特性进行研究,取得规律性认识和结论。
民族理论及民族政策复习资料
复习题一、填空题1、中国共有〔56 〕个民族。
2、中国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有〔10 〕个。
3、5.12XX大地震中受灾最严重的北川老城主要居住的是〔羌〕族。
4、泼水节是〔傣族〕的民族节日。
5、〔献哈达〕是藏族人民最普遍的一种礼节,向对方表达自己的纯洁、诚心、忠诚和尊敬。
6、维吾尔族的乡村,每年〔3〕月〔22〕日过(肉孜)节,迎接新春的到来。
7、〔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根本政策。
8、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壮族〕。
9、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的邓恩铭是〔水〕族。
10、藏族的?格萨尔?、蒙古族的?江格尔?、〔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被称为中国的三大英雄史诗。
11、我国的55个少数民族中,1979年识别的是〔基诺〕族。
12、白族一年一度最盛大的节日是〔火把节〕。
13、我国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是XX自治区XX市的〔大昭寺〕。
14、元代,我国著名的女纺织家黄道婆把〔黎〕族棉纺工艺带到中原,促进了我国纺织业的开展。
15、我国满族人口最多的省份是〔XX〕省。
16、我国北方唯一的以捕鱼为主,使用狗拉雪撬的民族是〔赫哲族〕。
17、总书记提出了“三个离不开〞的思想,即〔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18、我国省级建制的五个自治区分别是〔XX自治区〕、〔XX维吾尔自治区〕、〔XX自治区〕、〔XX壮族自治区〕、〔XX回族自治区〕。
19、我国有〔55〕个少数民族,民族自治地方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64)%。
20、我国的少数民族分布特点是(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交织杂居)。
21、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本质特征是〔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22、〔荡秋千〕是朝鲜族妇女传统体育活动之一,多在元宵、端午和中秋等节日举行。
23、我国最大的自治区是〔XX维吾尔〕自治区,面积160多万平方公里。
24、文学名著?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是〔满〕族。
25、创造XX白药的典焕章,是〔白〕族。
国家开放大学《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复习资料
一 填充题1. 民族理论学科是民族( 研究 )学科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一门独立的学科。
民族理论学科的主要研究对象是民族和民族问题。
它是从总体上对民族和民族问题进行概括性的研究,揭示民族和民族问题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
同时,又是研究正确解决和处理现实( 民族发展 )及民族问题的途径、( 方法 )的科学。
2. 民族( 理论 )的研究对象是世界上普遍存在的民族和民族问题,目的是揭示民族和民族问题的一般发展规律,正确认识与妥善处理民族发展及民族之间的矛盾、问题。
3. 民族的发展,一般说来,主要是民族的( 政治 )、经济、( 社会 )、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全面发展。
但是,归根结底,( 经济 )发展在民族发展中起决定的作用。
4. 民族发展 ( 规律 )的研究,是民族理论学科中最基础,也是最基本的研究。
5. 民族问题( 发展规律 )的研究,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民族纲领的最基本的前提和条件。
1.随着( 资本主义上升 )时期民族国家的形成和资本主义国家( 民族学 )的发展,“民族”一词在西方国家普遍广泛使用起来,而且有了新的含义。
2.民族的共同历史渊源主要是指民族起源的( 地域 )渊源和( 族体 )渊源等。
3.宗教在有的民族形成特别是( 次生形态 )民族的形成中起了重要作用。
4.民族的分类,以( 民族属性 )和( 民族特征)为基本依据。
5.我国的民族识别在实地识别调查、综合考察研究的基础上,主要以客观上(包括历史和现实)的( 民族特征 )和主观上的( 民族意愿 )为依据标准慎重稳妥地甄别确定的。
1.在民族形成以前,人们共同体只有以( 血缘 )关系为纽带的氏族、部落或部落联盟之分。
2 . 民族的形成,是( 原始社会 )基本矛盾运动发展的必然结果,民族这种人们共同体是在原始社会走向崩溃,氏族、( 部落 )共同体瓦解过程中的产物。
3. 民族形成的一般规律是氏族—( 胞族 )—( 部落 )—( 部落联盟 )—民族,通过上述途径形成的民族是原生态民族。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期末总复习题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期末总复习题(第1-14章)第一章绪论一、填充题1.民族理论学科是民族(研究)学科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一门独立的学科。
民族理论学科的主要研究对象是民族和民族问题。
它是从总体上对民族和民族问题进行概括性的研究,揭示民族和民族问题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
同时,又是研究正确解决和处理现实(民族发展)及民族问题的途径、(方法)的科学。
2.民族(理论)的研究对象是世界上普遍存在的民族和民族问题,目的是揭示民族和民族问题的一般发展规律,正确认识与妥善处理民族发展及民族之间的矛盾、问题。
3.民族的发展,一般说来,主要是民族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全面发展。
但是,归根结底,( 经济 )发展在民族发展中起决定的作用。
4.民族发展 ( 规律 )的研究,是民族理论学科中最基础,也是最基本的研究。
5.民族问题( 发展规律 )的研究,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民族纲领的最基本的前提和条件。
二、单项选择题1.( A )是民族理论学科的一大特点。
A.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并容,理论和政策兼纳 B.重视政策的运用 C.理论和政策兼纳 D.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并容2.马克思主义的中国民族理论具有( D )和科学性统一的特点。
A.理论性 B.学术性 C.实用性 D.政治性3.民族理论学科不仅研究和揭示民族和民族问题发展的规律,更重要的是,在认识这些客观规律的基础上,研究如何正确地解决或处理( D )的问题。
A民族区域自治 B民族发展 C民族之间矛盾 D民族发展及民族之间矛盾 4.在民族发展中起决定的作用的是( B )。
A.政治发展 B.经济发展 C.文化教育发展 D.社会发展三、多项选择题1.民族理论的研究范围、内容,主要应包括( ABDE)A.研究民族发展的一般规律 B.研究民族问题发展的规律C.研究民族问题解决的方法 D.研究马克思主义民族纲领、民族政策 E.研究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历史发展过程 2.民族理论的研究方法包括( ACE )A.多学科综合研究方法 B.信息综合方法 C.抽象归纳研究方法 D.定性分析方法 E.定量分析方法 3.学习和研究民族理论的意义在于( ABCE )A.树立正确民族观的需要 B.认真、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的需要C.做好民族工作的需要 D.发展文化教育事业的需要 E.对民族研究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4.民族理论( ABCDE )A.是一门综合性学科 B.是一门理论科学 C.是一门实践科学 D.是一门交叉学科 E 是一门新兴学科四、辨析题P2)1.民族理论研究的主要任务,是对各个民族的特性进行研究,取得规律性认识和结论。
中央电大本科《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期末考试试题库
中央电大本科《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期末考试试题库(2015年2月整理,更新至14年7月试题)单项选择题题库1.使民族定义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从而彻底否定了“民族文化自治”论的是( )。
D.斯大林2.民族同化分为强迫同化与( )同化。
C.自然3. 2005年党中央在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中加入的一项重要民族关系原则是( )。
D.和谐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民族差别为前提的民族矛盾,往往表现为各利益群体间以( )为基础的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在内的各种权利的矛盾。
D.经济利益5.我国大陆地区的(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少数民族居住。
B.31个6.我国处理民族自治机关与上级国家机关关系的基本原则是( )。
B.民主集中制7. 1979年以来,国家已组织北京支援内蒙古、河北支援贵州、江苏支援广西和新疆,山东支援青海,天津支援甘肃,上海支援云南和宁夏,全国支援西藏。
后又确定在坚持全国支援西藏的同时,四川、浙江、上海、天津四省市重点支援西藏。
这一行动叫做( )。
D.对口支援8.任何民族文化的发展,最终都体现在( )上。
A.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9.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目前通用汉语的民族是( )。
A.满、回10.民族风俗习惯在传承的过程中,由于受各民族经济的、社会的、政治的、文化的种种因素的影响而在内容和形式上发生着某种程度的变化。
这种变化是一种历史的变异,是( )。
B.在相对稳定中发生的渐变1.( )是民族理论学科的一大特点。
A.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并容,理论和政策兼纳2.中国古代较普遍使用的对民族共同体的特定称呼是( )。
B.族类3.以地域关系为基础的人们共同体是( )。
D.民族4.民族关系的基本表现形式是( )的关系。
C.民族群体之间5.私有制社会里产生民族问题的主要根源是( )。
C社会因素6.我国少数民族居住的边疆地区与( )个国家接壤。
D.147.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是( )。
电大考试0878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试点期末复习资料可打印
0878+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试点期末复习资料开卷考试 60分钟,请带教材第1章绪论;第2章民族;第3章民族发展;第4章民族关系;第5章民族问题;第6章我国的民族和民族问题基本国情;第7章民族平等团结政策;第8章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第9章民族干部政策;第10章民族经济发展政策;第11章民族文化教育发展政策;第12章民族语言文字政策;第13章民族风俗习惯政策;第14章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一、单项选择题(10题10分)(A)是民族理论学科的一大特点。
A.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并容,理论和政策兼纳(A)是我们党和国家民族政策中的总政策。
A.民族平等团结1950年11月24日,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A),规定了“普遍而大量地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方针。
A.《培养少数民族干部试行方案》1979年以来,国家已组织北京支援内蒙古、河北支援贵州、江苏支援广西和新疆,山东支援青海,天津支援甘肃,上海支援云南和宁夏,全国支援西藏。
后又确定在坚持全国支援西藏的同时,四川、浙江、上海、天津四省市重点支援西藏。
这一行动叫做(D)。
D.对口支援2005年党中央在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中加入的一项重要民族关系原则是(D)。
D.和谐21世纪新阶段我国的民族工作主题是(D)。
D.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变异是民族风俗习惯自身发展之必然,(A)是民族风俗习惯矛盾统一的运动特征,在传承基础上的变异和变异过程中的传承,构成了民族风俗习惯发展的总规律。
A.传承性从我国民族风俗习惯改革的历史经验和民族风俗习惯的现状来看,民族风俗习惯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综合性工程,因此,改革的途径和方法要具有(C)。
C.原则性和灵活性大力培养和任用少数民族干部是做好民族工作,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和(D)的中心环节。
D.长治久安当今世界,国际民族关系的总的发展趋势是(D)。
D.和平与发展对佛教经典中的“庄严国土,利乐有情”做出了“建设祖国为人民办好事,使人民安乐幸福”的新解释的是(C)。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期末复习资料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复习资料第一章绪论一、填充题1.民族理论学科是民族(研究)学科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一门独立的学科。
民族理论学科的主要研究对象是民族和民族问题。
2.民族理论从总体上对民族和民族问题进行概括性的研究,揭示民族和民族问题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
同时,又是研究正确解决和处理现实(民族发展)及民族问题的途径、(方法)的科学。
民族(理论)的研究对象是世界上普遍存在的民族和民族问题,目的是揭示民族和民族问题的一般发展规律,正确认识与妥善处理民族发展及民族之间的矛盾、问题。
3.民族的发展,一般说来,主要是民族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全面发展。
但是,归根结底,( 经济 )发展在民族发展中起决定的作用。
4.民族发展 ( 规律 )的研究,是民族理论学科中最基础,也是最基本的研究。
5.民族问题( 发展规律 )的研究,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民族纲领的最基本的前提和条件。
二、单项选择题1.( A )是民族理论学科的一大特点。
A.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并容,理论和政策兼纳2.马克思主义的中国民族理论具有( D )和科学性统一的特点。
D.政治性和科学性统一3.民族理论学科不仅研究和揭示民族和民族问题发展的规律,更重要的是,在认识这些客观规律的基础上,研究如何正确地解决或处理( D )的问题。
D.民族发展及民族之间矛盾4.在民族发展中起决定的作用的是( B )。
B.经济发展三、多项选择题1.民族理论的研究范围、内容,主要应包括( ABDE )。
A.研究民族发展的一般规律 B.研究民族问题发展的规律 C.研究民族问题解决的方法D.研究马克思主义民族纲领、民族政策 E.研究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历史发展过程2.民族理论的研究方法包括( ACE )A.多学科综合研究方法 B.信息综合方法C.抽象归纳研究方法 D.定性分析方法E.定量分析方法3.学习和研究民族理论的意义在于( ABE )A.树立正确民族观的需要B.认真、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的需要C.做好民族工作的需要D.发展文化教育事业的需要E.对民族研究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4.民族理论( ABCDE )A.是一门综合性学科B.是一门理论科学C.是一门实践科学D.是一门交叉学科E.是一门新兴学科四、辨析题1.民族理论研究的主要任务,是对各个民族的特性进行研究,取得规律性认识和结论。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期末复习题及答案已排序(多选题)DOC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期末复习题及答案已排序(多选题)【 BCDE 】是我国民族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A.实行邦联制 B.实现民族平等 C.加强民族团结 D.促进各民族发展繁荣 E.从而使我国的民族问题逐步得到解决保障我国散居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具有以下重要意义【 ABCD】。
A.有利于保障各民族一律平等 B.有利于加速散居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 C.有利于各民族的团结 D.有利于国家的稳定 E.有利于加速散居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处理好民族自治地方内的民族关系,需要遵循的重要原则有【 ABC 】。
A.切实保障各民族的平等权利 B.坚决维护各民族的团结 C.坚持民族自治地方各民族共同发展和繁荣 D.充分尊重各民族的自主权 E.积极促进各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从宏观上看,民族关系的影响因素可概括为【 ABC 】。
A.自然因素 B.民族自身因素 C.社会因素 D.经济因素 E.政治因素从民族社会属性的角度,也就是民族社会发展程度和社会性质,可以把民族划分为【 ABCD 】。
A.奴隶制民族 B.封建主义民族 C.资本主义民族 D.社会主义民族 E.共产主义民族从微观角度看,经常影响具体的民族关系的重要因素包括【 ABCD 】。
A.民族居住混杂状况 B.民族间互通语言情况 C.民族文化交流交融状态 D.民族间通婚情况 E.民族间经济交流情况当前,迫节需要调整少数民族干部的结构比例,其中主要包括【 ABCDE 】。
A.数量结构 B.文化知识结构 C.专业结构 D.分布结构 E.年龄结构党和国家在贯彻民族语言文字政策方面采取的措施主要有【 BCDE 】。
A.组织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调查队,进行民族识别B.组织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调查队,编写出各少数民族语言简志C.帮助一些少数民族创制和改革了文字D.实行母语教学和双语教学E.注重对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研究和有关人才的培养发展和完善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要内容有【 ABC 】。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
电大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的期末考试复习题民族是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
一般来说,民族在历史渊源、生产方式、语言、文化、风俗习惯以及心理认同等方面具有共同的特征。
有的民族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宗教起着重要作用。
民族同化民族在自身发展和交往过程中,失去自己民族的特性,接受别的民族特征,变成别的民族的组成部分的社会现象和社会过程。
民族融合的含义:指世界上一切民族的民族特征在经过长期的共同性增长的基础上融为一体,最终导致民族特征、民族特点和民族差别的完全消失。
民族消亡的含义是指世界各民族经过民族融和,实现民族大同,民族实体作为客观存在自行消失的现象。
民族平等:是指不同民族在相互联系与交往中,处于同等地位,具有同样的权利;是指各民族在社会生活的各方面的地位、待遇和权力、利益的平等。
民族团结:是指不同民族为了共同的利益和目标在自愿和平等的基础上的联合。
民族互助:是指各民族在平等团结的基础上,为了共同的利益和奋斗目标,互相支持、互相帮助的关系。
民族和谐:是指各民族间存在着特点的差异和文化的多样性基础上,其合法权益得到保障和实现,经济和社会事业得到协调发展,特点和文化受到尊重,相处和睦,关系融洽。
民族问题既包括民族自身的发展,又包括民族之间、民族与阶级、国家之间等方面的关系。
在当今世界,民族问题具有普遍性、长期性、复杂性、国际性和重要性。
民族平等的概念我们党和国家民族政策中的民族平等是权利、义务的统一。
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使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自己管理本自治地方的内部事务。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马克思主义民族概念1913年,斯大林在《马克思主义与民族问题》中:“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复习资料
答:有两个,分别是壮族和满族。
11、我国55个少数民族的语言大体分为几个语系?几个语族?几个语支?
12、2005年5月中国共产党将中国民族理论概括为十二条,其中第一条指出民族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具有六大特征,这六大特征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16、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遵循和体现的六大原则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答:民主原则、平等原则、法制原则、实事求是原则、团结统一原则、发展繁荣原则。
17、青海省有哪几个自治州?
答:玉树藏族自治州、海南藏族自治州、黄南藏族自治州、海北藏族自治州、果洛藏族自治州、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18、青海省有哪几个自治县?
155、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答: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是建立在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础上。其基本内容要点有三:一是认为宗教有其产生、发展直至消亡的客观规律。二是认为宗教的本质是对支配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幻想的反映。三是认为宗教的产生和存在有其深刻的根源。在阶级社会,宗教的社会作用主要表现在它为剥削阶级所利用,成为其麻醉人们精神的工具,但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也能起到积极作用。
25、请解释“七星披肩”。
答:云南丽江纳西族女子传统服饰饰件。 妇女下地劳动或外出走亲访友时,披上羊皮披肩。披肩的制作颇为精巧,背面上端衬着黑平绒或黑色毛幅巾,其下用七对皮条穗订有并排的七个绣花小圆布圈(早先妇女披肩肩部还有两个较大的绣花圆布圈以代表日月),这种“披星戴月”的披肩,象征着纳西族妇女的勤劳。
答:共同历史渊源、共同生产方式、共同语言、共同文化、共同风俗习惯、共同心理认同。
13、1992年1月14日,江泽民同志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阐述了民族问题的内涵,即一个“发展”,三个“关系”,请说出其基本内容。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复习资料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复习资料绪论1.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发展:斯大林在其撰写的《马克思主义和民族问题》《十月革命和民族问题》《论民族问题的提法》《民族问题与列宁主义》等代表作中,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贯彻了列宁有关国内民族问题的思想。
第一章1我国人口最少的民族是:珞巴族(不足3000人)2.少数民族分布特点:大分散、小聚居。
(填空)3.中国各民族分布的显著特点: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
(填空)4.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的内涵:“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是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教授对中国历史和现实中的民族关系进行潜心研究并得到理论界认可的重要成果之一。
第二章1.民族关系:指通过各种社会关系反映费不同民族之间的联系形式。
第三章1.中国最早使用现代意义上的“民族”一词:洋务运动思想家王韬。
2.指出构成民族的六个方面特征:(简答)(1)共同历史渊源:主要是指民族起源的族体渊源(族源)和地域渊源(地缘)(2)共同生产方式:是指组成一个民族的人们在经济活动方面的社会联系,以及物资资料的生产、交换和消费过程中的组织形式、联系形式和方式的总和。
(3)共同语言:是指组成一个民族的人们在生产、生活中交流思想感情、交往联系所使用的语言,是民族内部相互联系的主要工具。
(4)共同文化:主要是指组成一个民族的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自己的内容和形式特点的文化,即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5)共同风俗习惯:是指组成一个民族的人们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方面广泛流行的风尚、风俗、惯例、禁忌等,是在普遍流行的价值观念支配下,在生产生活领域的实践活动中长期传承的行为心理和行为方式,具体体现在饮食、起居、服饰、娱乐、礼仪、婚姻、丧葬等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方面。
(6)共同心理认同:是指组成一个民族的人们对本民族自觉的归属感,包括民族成员对民族整体的认同心理和民族成员之间的认同心理。
3.民族同化:是指民族在自身发展和社会交往过程中一个民族的整体或一部分失去自己民族的特征,接受别的民族的特征,成为别的民族的组成部分的社会现象和社会过程。
民族理论与政策期末复习资料
民族理论与政策期末复习资料名词解释1、民族:民族是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
一般来说,民族在历史渊源、生产方式、语言、文化、风俗习惯以及心理认同等方面具有共同的特征。
有的民族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宗教起着重要作用。
2、民族问题:民族自身的发展问题:民族之间的关系问题;民族与阶级之间的关系问题;民族与国家之间的关系问题。
3、民族同化:就是指民族在交往过程中,丧失自己民族的特征,接受别的民族的特征,变成别的民族的组成部分的社会现象和社会过程。
4、民族强迫同化:就是指丧失本民族的特征,接受别的民族的特征的变化过程,是用强制手段,即凭借暴力和特权来实现的社会现象。
5、民族自然同化:指不同民族在长期交往相处中,在生产、生活、文化等各方面相互影响下,一方民族在完全自然的、自愿的情况下接受另一方民族的特征,改变自己民族的特征而变成另一方民族的现象。
6、民族分化:是指一民族的某些部分从这一民族实体中分化出来的现象。
7、民族消亡:是指世界各民族经过民族融合,实现民族大同,民族实体作为客观存在自行消失的现象。
8、民族区域自治: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9、自治机关的自治权:是指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根据本民族,本地区的情况和特点,依照有关法律自主地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的权利。
10、民族自治地方:是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建立起来的一级国家行政单位。
11、民族关系:民族关系是以民族因素为内涵的特殊的社会关系,是各民族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上的交往联系状态,涉及民族共同体的利益、权利、意志、意识、感情等诸多内容。
一般来说,民族关系只表现于不同民族之间,而不表现于民族内部。
12、民族共同心理素质:主要是指组成一个民族的人们的相同的心理特质。
包括民族成员对民族整体的认同心理和民族成员之间的认同心理。
简答题1、马克思主义民族平等的基本内容第一,主张一切民族的平等,坚决反对任何对民族拥有任何特权。
民族政策与民族理论期末复习资料
1.民族理论研究的主要任务,是对各个民族的特性进行研究,取得规律性认识和结论。
1、错。
民族理论的研究对象是世界上普遍存在的民族和民族问题,目的是揭示民族和民族问题的一般发展规律,正确认识与妥善处理民族发展及民族之间的矛盾、问题。
2.民族科学研究包括许多学科门类,诸如民族理论、民族历史、民族语言、民族经济、民族学、民族文化等许多方面。
这些研究都是分别进行的,并不需要一定的民族观指导。
2、错。
这些研究对象都必须在一定的民族观指导下才能进行。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所揭示的许多规律,对民族研究各门学科都具有指导意义。
3.关于民族的定义是人们对民族和民族问题的总认识,一方面表现为人们对民族和民族问题的基本看法,另一方面反映在人们对待和处理民族问题的态度和方法上。
3、错。
民族观才是人们对民族和民族问题的总认识。
4.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每个公民都有如何认识民族现象、处理民族关系的问题。
4、对。
在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民族现象、民族关系事关每一个公民。
1.民族是一种社会人们共同体,具有的属性就是社会属性。
1、错。
民族作为一种历史现象、社会现象和人种的繁衍现象,具有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生物属性等多维属性。
2.民族是在生产方式、语言方面具有共同的特征的稳定的人类共同体。
2、错。
民族在历史渊源、生产方式、语言、文化、风俗习惯以及心理认同等方面具有共同的特征,把个别特征拿来作为民族的定义是不够的。
3.我国在民族识别工作中是完全按照斯大林的民族特征理论进行民族考察的。
、错。
是辩证地、科学地运用了斯大林的民族定义,在工作中,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实际调查和科学研究相结合,科学研究人员和民族工作者相结合。
1.民族分化,是指一个民族的一部分从原属民族实体中分化出来的现象,它往往是由民族内部的文化差异造成的。
1、错。
民族分化往往是由民族迁徙等原因导致民族居住地域隔离而造成的。
2.民族灭亡,是指世界各民族经过民族融合,实现民族大同,民族实体作为客观存在自行消失的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复习资料第一章绪论一、填充题1.民族理论学科是民族(研究)学科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一门独立的学科。
民族理论学科的主要研究对象是民族和民族问题。
2.民族理论从总体上对民族和民族问题进行概括性的研究,揭示民族和民族问题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
同时,又是研究正确解决和处理现实(民族发展)及民族问题的途径、(方法)的科学。
民族(理论)的研究对象是世界上普遍存在的民族和民族问题,目的是揭示民族和民族问题的一般发展规律,正确认识与妥善处理民族发展及民族之间的矛盾、问题。
3.民族的发展,一般说来,主要是民族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全面发展。
但是,归根结底,( 经济 )发展在民族发展中起决定的作用。
4.民族发展 ( 规律 )的研究,是民族理论学科中最基础,也是最基本的研究。
5.民族问题( 发展规律 )的研究,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民族纲领的最基本的前提和条件。
二、单项选择题1.( A )是民族理论学科的一大特点。
A.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并容,理论和政策兼纳2.马克思主义的中国民族理论具有( D )和科学性统一的特点。
D.政治性和科学性统一3.民族理论学科不仅研究和揭示民族和民族问题发展的规律,更重要的是,在认识这些客观规律的基础上,研究如何正确地解决或处理( D )的问题。
D.民族发展及民族之间矛盾4.在民族发展中起决定的作用的是( B )。
B.经济发展三、多项选择题1.民族理论的研究范围、内容,主要应包括( ABDE )。
A.研究民族发展的一般规律 B.研究民族问题发展的规律 C.研究民族问题解决的方法D.研究马克思主义民族纲领、民族政策 E.研究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历史发展过程2.民族理论的研究方法包括( ACE )A.多学科综合研究方法 B.信息综合方法C.抽象归纳研究方法 D.定性分析方法E.定量分析方法3.学习和研究民族理论的意义在于( ABE )A.树立正确民族观的需要B.认真、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的需要C.做好民族工作的需要D.发展文化教育事业的需要E.对民族研究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4.民族理论( ABCDE )A.是一门综合性学科B.是一门理论科学C.是一门实践科学D.是一门交叉学科E.是一门新兴学科四、辨析题1.民族理论研究的主要任务,是对各个民族的特性进行研究,取得规律性认识和结论。
(错,研究如何正确的解决或处理民族发展及民族间矛盾的问题)2.民族科学研究包括许多学科门类,诸如民族理论、民族历史、民族语言、民族经济、民族学、民族文化等许多方面。
这些研究都是分别进行的,并不需要一定的民族观指导。
(错,必须有正确理论指导)3.关于民族的定义是人们对民族和民族问题的总认识,一方面表现为人们对民族和民族问题的基本看法,另一方面反映在人们对待和处理民族问题的态度和方法上。
(错,民族改成民族观)4.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每个公民都有如何认识民族现象、处理民族关系的问题。
(对) 1五.论述试述学习和研究民族理论的意义。
7第二章民族一、填充题1.随着(资本主义上升)时期民族国家的形成和资本主义国家(民族学)的发展,“民族”一词在西方国家普遍广泛使用起来,而且有了新的含义。
2.民族的共同历史渊源主要是指民族起源的(地域)渊源和(族体)渊源等。
3.宗教在有的民族形成特别是(次生形态)民族的形成中起了重要作用。
4.民族的分类,以(民族属性)和(民族特征)为基本依据。
5.我国的民族识别在实地识别调查、综合考察研究的基础上,主要以客观上(包括历史和现实)的(民族特征)和主观上的(民族意愿)为依据标准慎重稳妥地甄别确定的。
二、单项选择题1.中国古代较普遍使用的对民族共同体的特定称呼是( B )。
B.族类2.目前所查到的我国最早使用“民族”一词是在( C )时期。
C.南朝3.孙中山认为,造成民族的根本原因在于( D )。
D.自然力4.使民族定义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从而彻底否定了“民族文化自治”论的是( D )。
D.斯大林5.我国的民族识别工作从新中国成立不久开始,基本完成是在( D )。
D.1987年三、多项选择题1.民族作为一种历史现象、社会现象和人种的繁衍现象,具有( ACE p34)等基本属性。
A.自然属性 B.人文属性C.社会属性 D.文化属性 E.生物属性2.孙中山在1924年《三民主义》一文中认为,造成民族的根本原因在于自然力,其中包括( ABCDE )。
A.血统 B.生活 C.语言 D.宗教 E.风俗习惯3.斯大林提出的民族的共同特征是( ABCDE )。
A.共同语言B.共同地域 C.共同文化 D.共同经济生活 E.共同心理素质4.从民族社会属性的角度,也就是民族社会发展程度和社会性质,可以把民族划分为( ABCD )。
A.奴隶制民族 B.封建主义民族 C.资本主义民族 D.社会主义民族 E.共产主义民族。
5.我国的民族识别的主要依据是( AD )。
A.民族特征 B.历史依据 C.现实依据 D.民族意愿 E.就近认同四、辨析题1.民族是一种社会人们共同体,具有的属性就是社会属性。
(错,还有自然属性、生物属性等多维属性)2.民族是在生产方式、语言方面具有共同的特征的稳定的人类共同体。
(错,还有历史渊源、文化、风俗习惯以及心理认同方面具有共同特征)3.我国在民族识别工作中是完全按照斯大林的民族特征理论进行民族考察的。
(错,以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和我們黨和的民族政策為指導運用辩证的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科学的运用)五、论述题我国现阶段提出的民族的基本特征和斯大林所述有哪些相同与不同?13 15 25第三章民族发展一、填充题1.在民族形成以前,人们共同体只有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氏族、部落或部落联盟之分。
2 .民族的形成,是(原始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发展的必然结果,民族这种人们共同体是在(原始社会)走向崩溃,氏族、(部落)共同体瓦解过程中的产物。
3.民族形成的一般规律是氏族—(胞族)—(部落)—(部落联盟)—民族,通过上述途径形成的民族是原生态民族。
4.民族形成的特殊规律,是指在民族形成后的发展过程中,通过民族的分化、同化、组合而形成新的民族,即(次生形态)民族。
民族发展的基本趋势,是民族在发展过程中发展(机制)不断完善,民族内部生机与活力充分调动,促使民族长期稳定地向前发展。
5.民族( 融合 ) 是民族消亡的途径和方式。
6.民族( 消亡 )是民族融合的实现结果。
7.民族自然同化是指不同民族在长期交往联系过程中,在(生产、生活)文化等方面相互影响下,一个民族在完全自然的、自愿的情况下接受另一个民族的特征,改变本民族特征而变成其他民族一部分的现象。
它是由不同民族之间(生产)、( 生活 ) 、( 文化 )发生发展的。
二、单项选择题1.以地域关系为基础的人们共同体是( D.民族2.民族发展,是在民族自身因素,民族所处的自然因素、社会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民族生存和( B 演进)的质与量的提高。
3.民族( D ),是指民族在自身发展和社会交往过程中,失去本民族的特征,接受其他民族的特征,变成其他民族组成部分的社会现象和社会过程。
D.同化4.民族同化分为强迫同化与( C )同化。
C.自然三、多项选择题1.各民族的多种多样的发展过程,可以归纳为几种基本的发展模式,即( ABE )。
A.常态发展 B.异态发展 C.渐进式发展 D.突变式发展 E.跳跃式发展2.民族的发展变化,取决于它的( P31 A B CD )。
A.社会生产B.社会分工C.内部交往程度D.外部交往程度E.地理位置3.民族发展包括 ( BCD )等。
A.原生态发展B.经济发展C.政治发展D.文化发展E.次生态发展4.民族发展的基本条件,包括( ABCDE )等内部和外部条件。
A.民族结构B.民族素质C.民族关系D.自然环境E.社会环境5.强迫同化是指丧失本民族特征,接受其他民族特征的变化过程是( ABCD ) 。
A.用强制手段,即凭借暴力和特权来实现的社会现象B.是民族压迫制度的产物C.是民族压迫的表现形式D.是违背被同化民族意愿的四、辨析题1.民族分化,是指一个民族的一部分从原属民族实体中分化出来的现象,它往往是由民族内部的文化差异造成的。
(错,一部分改为某些,多是由民族迁徙等原因导致民族居住地域的隔离而造成的)2.民族灭亡,是指世界各民族经过民族融合,实现民族大同,民族实体作为客观存在自行消失的现象。
(对)3.民族融合,是指部分民族或者其中的一部分,在特定条件下组合成为新的民族的现象。
(错,这个概念是民族组合)4.民族组合,是指世界上一切民族的民族特征,在经过长期的共同性增长的基础上融为一体,民族差别最终整体消失的现象。
(错,这个概念是民族融合)5.我国历史上出现过的所谓“民族融合”,实际上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民族融合。
(对)五、论述题如何区别和理解民族同化、民族分化、组合、民族融合、民族消亡?44 48第四章民族关系一、填充题1.民族关系既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历史)现象,还是一种社会关系。
2.我们观察不同民族的成员之间发生的关系是否能构成民族关系时,关键是这种关系中是否具有(民族性)的内容。
3.2005年5月27日,胡锦涛同志《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四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坚持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4.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是国际民族关系的总的发展趋势。
5.现阶段我国民族关系的发展趋势之一是民族平等的进一步完善与(民族间事实上不平等继续明显存在)并存。
二、单项选择题1.民族关系的基本表现形式是( C )的关系。
C.民族群体之间2.现在我国的民族关系基本上是( D )的关系。
D.各族劳动人民之间3.民族关系的内容或者叫基本特征,是由民族关系的( B )决定的。
B.性质4.2005年党中央在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中加入的一项重要民族关系原则是( D )。
D.和谐5.当今世界,国际民族关系的总的发展趋势是( D )。
D.和平与发展三、多项选择题1.社会主义社会的民族关系主要表现为( ABCE )。
A.政治平等团结关系 B.经济互助合作关系C.文化共存繁荣关系 D.习俗交流交融关系 E.社会和睦协调关系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族关系的特点是( ABCE )。
A.民族平等的不完全性 B.民族团结的相对性 C.民族间互利合作的有限性和互助与竞争的共生性 E.民族和谐的初步性3.在民族关系的发展中,核心问题或中心问题是( BCE )。
B.民族利益的照顾 C.民族权利的保障 E.民族发展的促进4.从宏观上看,民族关系的影响因素可概括为( ABC )。
A.自然因素 B.民族自身因素 C.社会因素5.从微观角度看,经常影响具体的民族关系的重要因素包括( ABC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