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伯虎诗词欣赏

合集下载

唐伯虎最经典的十首诗

唐伯虎最经典的十首诗

唐伯虎最经典的十首诗一、唐伯虎的诗歌创作背景和影响唐伯虎是明代著名文学家、画家,他的诗歌不仅文采飞扬,而且充满睿智、幽默的精神。

他的诗歌作品传世至今,常被人们称为经典之作,其中十首最为经典。

唐伯虎的诗歌作品既反映了他的聪明才智,又展现了他对人生、爱情、自然的独特见解,对后世文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唐伯虎最经典的十首诗的特点唐伯虎的诗歌充满了幽默、机智的特点,他擅长运用夸张、幽默的笔法,使得他的诗作别具一格。

他的诗歌内容丰富多样,既有对世情的吟咏,也有对爱情的抒发,同时还有对自然景物的描绘。

唐伯虎的诗作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常以寥寥数语点出人生哲理,给读者以启迪和思考。

以下是唐伯虎最经典的十首诗。

三、《醉翁亭记》1.但愿老死花酒间,古来画廊多少事。

2.对樽不解蜡,参差已几时?3.也无风雨也无晴,难得糊涂。

4.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5.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四、《柳枝词》1.红杏枝头春意闹,绿杨阴里夏阑珊。

2.白果透青窗,溪脚垂露珠。

3.秋蝉不鸣空四散,一叶径流迟。

4.春风不解风情急,寸寸似惜春。

5.荡心短何足问,人生短不如游。

五、《秋墅杂兴》1.古木阴中系短篷,杜鹃声里斯人行。

2.人行却速度,树绿觅栖鸟。

3.庭前景物看曾差,云散景物见曾安。

4.鸟飞望岳云飞扬,香礓曾为异香郎。

六、《神童词》1.掌中之弦云中月,应是胸中万里江。

2.雨打山响船窗晚,诗倾月未三更时。

3.夜乡驿树过千里,长安社棠两回还。

七、《卜算子》1.春。

2.当时。

3.风味。

八、《倩女幽魂》1.南海夜明珠,一片重霄一奈云。

2.满座风声宇席卷,关山过路现云翻。

3.雪峰摇光掩青天,月华洒地碎金银。

4.佳人妆成弄晚翠,一把纤腰燃落尘。

九、《陌上桑》1.泠泠七弦上,青阳夜雨狂。

2.相思引客泪,泣下沾巾裳。

3.轻风薄袖飞,远过泥市房。

4.端坐解网钩,半枉过杨梅。

十、《庐山谣》1.遨游毕业已无多,归来作赋愿随逐。

2.八千里路云和月,五十年身意极于。

唐伯虎诗词最经典的十首

唐伯虎诗词最经典的十首

唐伯虎诗词最经典的十首摘要:I.引言- 介绍唐伯虎及其诗词- 阐述本文的主题和目的II.唐伯虎的背景和成就- 简要介绍唐伯虎的生平- 强调唐伯虎在诗词方面的成就III.十首经典唐伯虎诗词概述- 介绍十首经典唐伯虎诗词- 概括每首诗词的主题和特点IV.十首经典唐伯虎诗词详细解读- 分别详细解读十首经典唐伯虎诗词- 分析每首诗词的写作背景、意义和艺术价值V.唐伯虎诗词的影响和意义- 总结唐伯虎诗词的艺术成就和影响- 探讨唐伯虎诗词对后世文学的启示和贡献VI.结论- 回顾全文,强调唐伯虎诗词的经典地位- 提出对唐伯虎诗词的欣赏和思考正文:唐伯虎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和画家,以才华横溢、画技高超而著称。

他的诗词作品不仅在当时备受推崇,而且至今仍被广大读者喜爱。

本文旨在介绍唐伯虎的十首经典诗词,并对其进行详细解读,以展示唐伯虎诗词的艺术魅力和深刻内涵。

一、《桃花庵歌》- 描述了桃花庵的美景和闲适生活- 反映了唐伯虎对功名利禄的淡泊和追求自由自在的心境二、《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描述了春夜宴会的盛况和美景- 表达了唐伯虎对亲情友情的珍惜和美好生活的向往三、《将进酒·君不见》- 抒发了诗人对人生苦短、应及时行乐的感慨- 展示了唐伯虎的豪放洒脱和不拘一格的性格四、《浪淘沙·北戴河》- 描绘了北戴河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 反映了唐伯虎对家乡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五、《钗头凤·世情薄》- 揭示了世态炎凉和人性的丑恶- 表达了唐伯虎对真挚爱情的渴望和坚守六、《庐山谣》- 赞美了庐山的壮丽景色和神秘气息- 展示了唐伯虎对名山大川的敬仰和对自然的敬畏七、《夜泊牛渚怀古》- 描述了夜晚停船泊岸的场景- 表达了唐伯虎对古人和历史的感慨和思考八、《登鹳雀楼》- 描绘了鹳雀楼的壮丽景色和登高远望的壮观场面- 反映了唐伯虎对壮美河山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九、《江上渔者》- 描述了江上渔人的生活和劳作场景- 表达了唐伯虎对劳动人民的尊重和对平凡生活的赞美十、《赋得古原草送别》- 描绘了古原草地的美景和离别场景- 表达了唐伯虎对离别之情和人生无常的感慨总之,唐伯虎的这十首诗词作品,无论在形式还是内容上,都展示了他卓越的才华和丰富的内心世界。

唐伯虎《警世诗》鉴赏

唐伯虎《警世诗》鉴赏

唐伯虎《警世诗》鉴赏措身物外谢时名,著眼闲中看世情,人算不如天算巧,机心争似道心平;过来昨日疑前世,睡起今朝觉再生,说与明人应晓得,与愚人说也分明。

世事如舟挂短篷,或移西岸或移东,几回缺月还缺月,数阵南风又北风;岁久人无千日好,春深花有几时红,是非入耳君须忍,半作痴呆半作聋。

但凡行事要知机,斟酌高低莫乱为!乌江项羽今何在?赤壁周瑜业更谁?赢得我时何足幸,且饶他去不为亏,世事与人争不尽,还他一忍是便宜。

举世不忘浑不了,寄身谁识等浮沤,谋生尽作千年计,公道还当一死休;西下夕阳难把手,东流逝水绝回头,世人不解苍天意,空使身心夜半愁。

唐寅的这首《警世诗》是一首长篇七言古诗,共十六句。

诗歌的思想涵盖了为人处世的方方面面,含有丰富的人生哲理,这首诗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如果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以诗中言教来为人处世,则不仅可以远离祸患,而且还能够使人看破世事,从而以一颗平常心面对人生的得失。

唐寅不仅是一位诗画兼长的才子,而且还是一位佛教信徒。

其六如居士之名即取自《金刚经》,“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之语。

唐寅一生蔑视权贵,不拘小节。

他常常与高僧往来,而且还经常借诗文来弘扬佛法,教化大众。

他的《警世诗》便是一篇阐释佛理、化世导俗的佳作。

唐寅(1470一1523),字伯虎,号六如居士。

苏州吴县人,明代著名画家、文学家,擅长画山水,并人物花鸟。

兼善书法,能诗文。

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合称明四家。

出身商贩家庭,少时读书发愤,青年时中应天府解元,后赴京会试,因舞弊案受牵连入狱,出狱后又投宁王朱宸濠幕下,但发现朱有谋反之意,即脱身返回苏州。

从此绝意仕途,潜心书画,形迹放纵,性情狂放不羁。

唐寅文学上亦富有成就,工诗文,其诗多纪游、题画、感怀之作,能表达出狂放和孤傲的心境,以及对世态炎凉的感慨,以俚语、俗语入诗,通俗易懂,语浅意隽。

著《六如居士集》,清人辑有《六如居士全集》。

明代唐寅的经典诗词

明代唐寅的经典诗词

明代唐寅的经典诗词唐伯虎一声怀才不遇,可以用怀才不遇,生不逢时来形容它的一声,也可以用才华横溢,才思敏捷来形容他的才华。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明代唐寅的经典诗词,欢迎大家阅读!明代唐寅的经典诗词1、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出自:明代唐寅《桃花庵歌》。

译文:别人笑话我太疯癫,我却笑别人看不穿世事。

2、桃花净尽杏花空,开落年年约略同。

自是节临三月暮,何须人恨五更风。

出自:明代唐寅《落花诗》。

译文:桃花落净杏花也落空了枝头,开花和落花年年大致相同。

节令已经到了暮春三月,就是这些花儿该落的时节,何必怨恨是风把它们吹落呢?3、名不显时心不朽,再挑灯火看文章。

出自:明代唐寅《夜读》。

译文:如果我的名字不能显重一时我就不死心,为此我起来挑亮油灯再读文章。

4、人为多愁少年老,花为无愁老少年。

年老少年都不管,且将诗酒醉花前。

出自:明代唐寅《老少年》。

译文:人因为多忧多虑年轻而显苍老,花因为无忧无虑凋零前依旧那么艳。

也不去计较什么年老年少了,只能暂且抛开那些愁烦的事情,把酒吟诗醉卧在花前了。

5、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出自:明代唐寅《桃花庵歌》。

译文:酒醒的时候静坐在花间,酒醉的时候在花下睡觉,半醒半醉之间一天又一天,花开花落之间一年又一年。

6、生在阳间有散场,死归地府又何妨。

阳间地府俱相似,只当飘流在异乡。

出自:明代唐寅《临终诗》。

译文:人活在世上总离开的时候,死后去了地府也没什么,其实阳间和地府都差不多,就当作是在异地漂流吧。

7、愁聚眉峰尽日颦,千点啼痕,万点啼痕。

晓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

出自:明代唐寅《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闭门》。

译文:整日里都是眉头紧皱如黛峰耸起,脸上留下千点泪痕,万点泪痕。

从早晨到晚上一直在看着天色云霞,走路时想念你啊,坐着时也是想念你!。

江南四大才子之首唐伯虎最经典的五首诗词!

江南四大才子之首唐伯虎最经典的五首诗词!

江南四大才子,是指明代时生活在江苏苏州的四位才华横溢且性情洒脱的文化人。

一般是指 唐伯虎 、祝枝山、文征明、徐祯卿。

在这四人中,名气最大的无疑是唐伯虎。

唐伯虎,名为唐寅,因生于寅年寅时,便取名「寅」,因为寅为虎,又取字伯虎。

不管是诗词歌赋还是水墨书法,唐伯虎的造诣都极深,都给后世造成深远影响。

今日特精选唐伯虎五首诗,以供读者赏析。

《桃花庵歌》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醉半醒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足显者事,酒盏花枝隐士缘。

若将显者比隐士,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花酒比车马,彼何碌碌我何闲。

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爱好古文的人可能会发现,古代的文人雅士大多偏爱桃花,也留下了大量关于桃花的作品。

《诗经.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又如白居易的《大理寺桃花》 中: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还有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等等此例,不胜枚举。

桃的文化意涵,自古以来以桃的意象广为文人雅士引用,所有对于美好事物的寓意,均以桃隐喻之,尤其是用来表达闲居和隐逸生活的志向。

回到唐伯虎的这首《桃花庵歌》,这首诗也正是唐寅的代表作。

虽然满眼都是花、桃、酒、醉等香艳字眼,却毫无低俗之气,反而笔力直透纸背,让人猛然一醒。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这句道出了诗人的志趣所在:与其为了荣华富贵奔波劳碌屈己下人,何如在花酒间快活逍遥。

此处,那个曾经幻想“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学子唐寅不见了,那个烟花柳巷醉生梦死的风流才子不见了,痛也痛过,乐也乐过,在经历了几年放浪生活之后,唐寅终于还是选择逃离闹市,为自己选定这一处世外桃源,和继娶沈氏,开始了相对平静的隐居生活。

唐伯虎游齐云山诗词

唐伯虎游齐云山诗词

唐伯虎游齐云山诗词《齐云胜景》原文:齐云山上彩云间,古木葱茏石径弯。

伯虎来游心畅快,此中妙境胜仙寰。

一、衍生注释:“齐云山”,是著名的道教名山。

“彩云间”描绘出齐云山高耸入云,仿佛处在彩云之中的景象。

“古木葱茏”形容山上古老的树木长得十分茂盛。

“石径弯”指山上的石头小路蜿蜒曲折。

二、赏析:这首诗开篇就给人一种壮阔的感觉,把齐云山置于彩云之间,一下子就将山的高远展现出来。

接着描写山上的古木和石径,古木葱茏体现出齐云山的生机与自然之美,石径弯则增添了一种曲径通幽的意境。

最后诗人直言自己游山时心情畅快,觉得这里比仙境还要美妙,直白地表达出对齐云山的喜爱之情。

三、作者介绍:我是唐伯虎,明代著名的画家、诗人。

我一生坎坷,但始终热爱生活,喜欢游历名山大川,用我的画笔和诗篇记录下所见所感。

四、运用片段:有一次我和朋友争辩哪里的景色最美,朋友说西湖美如画,我就对他说:“齐云山上彩云间,古木葱茏石径弯。

伯虎来游心畅快,此中妙境胜仙寰。

那齐云山的景色可一点也不比西湖差,山上的景色如同仙境一般,我在那儿游玩的时候,那心情就像鸟儿在天空翱翔一样畅快,你要是去了,肯定也会被它的美所折服。

”《齐云秋意》原文:秋临齐岳叶初黄,风抚松枝韵意长。

伯虎闲行寻妙处,醉心山色忘归乡。

一、衍生注释:“齐岳”这里指齐云山。

“叶初黄”描绘出秋天到来时树叶刚刚开始变黄的景象。

“风抚松枝”写风吹过松树树枝,仿佛是风在轻柔地抚摸着松枝。

“韵意长”表示这种风吹松枝的景象韵味悠长。

二、赏析:诗的首句点明了时间是秋天,树叶初黄的描写让读者能直观地感受到秋意。

风抚松枝这一细节描写很生动,赋予了风人的动作,也让整个画面有了动态感,韵意长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画面所蕴含的悠长韵味。

最后诗人说自己闲行寻找美景,结果醉心于山色连回家都忘了,把对齐云山秋景的喜爱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三、作者介绍:我是唐伯虎,才华横溢却命运多舛。

我在世间寻找美好的事物来慰藉自己的心灵,齐云山的景色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吸引着我前往探索。

2023年文学_唐伯虎诗词作品鉴赏

2023年文学_唐伯虎诗词作品鉴赏

2023年唐伯虎诗词作品鉴赏唐伯虎诗词鉴赏(一)《桃花庵歌》作者:唐寅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折花枝当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须花下眠。

花前花后日复日,酒醉酒醒年复年。

不愿鞠躬车马前,但愿老死花酒间。

车尘马足贵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世人笑我忒疯癫,我笑世人看不穿。

记得五陵豪杰墓,无酒无花锄作田。

弘治乙丑三月桃花庵主人唐寅鉴赏:全诗画面艳丽清雅,风格秀逸清俊,音律回风舞雪,意蕴醇厚深远。

虽然满眼都是花、桃、酒、醉等香艳字眼,却毫无低俗之气,反而笔力直透纸背,让人猛然一醒。

唐寅诗画得力处正在于此,这首诗也正是唐寅的代表作。

全诗描绘了两幅画面,一幅是汉朝大官和富人的生活场景,一幅是明朝唐寅自己的生活场景。

只用了“鞠躬车马前”、“车尘马足”、“碌碌”等十几个字,就把明朝大官和富人的生活场景传神地勾勒了出来。

唐寅自己的生活场景描写得比较详细,“种桃树”、“摘桃花换酒钱”、“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醉半醒日复日”、“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酒盏花枝隐士缘”。

两幅画面孰优孰劣由读者自己体会和评定。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起首四行,有如一个长长的“推”的镜头,由远及近,将一个画里神仙陡然呈现在读者面前。

短短四行,重复用了六个“桃花”,循环复沓,前后钩连,浓墨重彩,迅速堆积出一个花的世界,使人一下子落入其所设定的情境之中。

不紧不慢的语调和语速,又加重了读者的亲切感和好奇心:这桃花仙人究竟过得是怎样的神仙生活?接下来的四行便展开一幅“醉卧花间”的美图:“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看这桃花仙人何等逍遥,何等快活,竟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醉酒赏花。

这里,花与酒,已不完全是诗人藉以谴怀的外物,简直是诗人生命的一部分,或者说也成了独立的生命个体,花、酒与人,融为一个和谐的.整体。

唐伯虎名诗《一世歌》赏析

唐伯虎名诗《一世歌》赏析

唐伯虎名诗《一世歌》赏析《一世歌》人生七十古来稀,前除幼年后除老。

中间光景不多时,又有炎霜与烦恼。

过了中秋月不明,过了清明花不好。

花前月下且高歌,急需满把金樽倒。

世上钱多赚不尽,朝里官多做不了。

官大钱多心转忧,落得自家头白早。

春夏秋冬弹指间,钟道黄昏鸡报晓。

请君细点眼前人,一年一度埋荒草。

草里高低多少坟,一年一半无人扫。

唐寅,字伯虎,是明代著名的的画家、文学家。

《一世歌》以生动的比喻描述了人世的无常和人生的苦短,告诫人们要洞察世事,不为外境所扰,过好自己当下所拥有的生活。

诗句“人生七十古来稀”至“过了清明花不好”形象地描述了生的苦短。

在古时,人能岁过七十的很少,即使能活到七十岁(现代的寿命已远远不止了),除去幼年和老年的昏昏然时光,人真正能有所作为的,能服务于社会的时间也是十分有限的。

在人生短暂的时光中,还要遭受自然环境变化的困扰以及为人人处世中的种种烦恼,使我们短暂的’人生过得并不能天天开心,绝大多数人还没有从忧愁烦恼中解脱出来,他的青壮年时期已悄然而逝。

这恰似中秋的月亮和清明之后的花一样.绚丽已过,转瞬即谢。

唐伯虎认为,世界上很多事并不是按照我们的意志来运转的,人们短暂的一生也会有许多实现不了的理想和愿望。

这正如世上有很多赚钱的方法和途径,你穷尽毕生精力,也有赚不完的钱;即使拥有高官厚禄和万贯家产,不一定会带来欢乐’,反而还可能陷于宫位难保和钱财散尽的担忧。

人微位低而少人妒忌,钱财寥而窃贼不临是有道理的。

所以唐伯写道:“世上钱多赚不尽,朝里官多做不了。

官大钱多心转忧,落得自家头白早”。

唐伯虎为证实人生的短暂和无常,他引领人们作这样的沉思:“请君细点眼前人,一年一度埋荒草,草里高低多少坟,一年一度无人扫。

”在我们的周围,每年有许多老年人离开人世,也有许多年轻人因为天灾人祸和疾病过早地走了。

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人在时光迁流中不断作古,又有多少人,连为其扫墓的后人也没有。

对于人生的苦短和忧烦,诗人唐伯虎以乐观坦然心态迎之,“花前月下且高歌,急需满把金樽倒”,当然这是用诗来表达一种心情,旨在告诫人们应忘却人世不顺心的事,充分过好每一天,活出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风流才子唐伯虎7首诗词

风流才子唐伯虎7首诗词

风流才子唐伯虎7首诗词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闭门雨打梨花深闭门,忘了青春,误了青春。

赏心乐事共谁论?花下销魂,月下销魂。

愁聚眉峰尽日颦,千点啼痕,万点啼痕。

晓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

这首词的佳处不只在于词句之清圆流转,其于自然明畅的吟诵中所表现的空间阻隔灼痛着痴恋女子的幽婉心态更是动人。

唐寅轻捷地抒述了一种被时空折磨的痛苦,上下片交叉互补、回环往复,将一个泪痕难拭的痴心女形象灵动地显现于笔端。

桃花庵歌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折花枝当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须花下眠。

花前花後日复日,酒醉酒醒年复年。

不愿鞠躬车马前,但愿老死花酒间。

车尘马足贵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世人笑我忒风颠,我咲世人看不穿。

记得五陵豪杰墓,无酒无花锄作田。

弘治乙丑三月桃花庵主人唐寅全诗画面艳丽清雅,风格秀逸清俊,音律回风舞雪,意蕴醇厚深远。

虽然满眼都是花、桃、酒、醉等香艳字眼,却毫无低俗之气,反而笔力直透纸背,让人猛然一醒。

唐寅诗画得力处正在于此,这首诗也正是唐寅的代表作。

画鸡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

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这首诗描绘了公鸡的威武,写出了它的高洁。

把鸡这种家禽的神态气质和报晓天性展现的淋漓尽致。

它平时不多说话,但一说话大家都响应,由此表达了诗人的思想和抱负,从此诗还可看出诗人“不避口语”的写诗特点,富有儿歌风味。

把酒对月歌李白前时原有月,惟有李白诗能说。

李白如今已仙去,月在青天几圆缺?今人犹歌李白诗,明月还如李白时。

我学李白对明月,白与明月安能知!李白能诗复能酒,我今百杯复千首。

我愧虽无李白才,料应月不嫌我丑。

我也不登天子船,我也不上长安眠。

姑苏城外一茅屋,万树梅花月满天。

作者在这首诗中,用“把酒对月”的举动,处处将自己和李白相联系、相对比,用“月”、“诗”、“酒”为诗思的契机,并贯穿全篇,抒写了李白敢于蔑视权贵的品质,表明了作者学习李白不求功名利禄的愿望和蔑视权贵的态度。

唐伯虎「醒世诗」20首,点醒世人,耐人寻味

唐伯虎「醒世诗」20首,点醒世人,耐人寻味

唐伯虎「醒世诗」20⾸,点醒世⼈,耐⼈寻味(1470-1523年),即唐伯虎,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学家、书画家。

他的诗、词、曲作品共有4卷:有赋、乐府、五七⾔、五七律、五六七绝、词、曲等各种表现形式。

在他众多的诗歌作品中,我以为他的醒世诗是最耐⼈寻味的,最显现思想光芒的,最具⽂化视点和⽂化内涵的。

他的醒世诗归纳起来包含3⽅⾯的内容:处世、叹世、警世。

他的这些诗,是对现实社会发⾃肺腑的深度感怀;是对⽣命、⼈⽣出⾃内⼼的⾼级领悟。

其中不少是对⾃⼰处境的感慨,有些玩世不恭、看破红尘、世事皆空的消极因⼦,难免蒙上了些灰尘,但抹去灰尘,依然光可鉴⼈,是闪闪发光的⾦⼦。

⾝处封建社会的唐寅敢于⼤声疾呼不平之⽓,抨击世态炎凉,是难能可贵的。

他的这些诗,多俗俚,明⽩如话,似打油诗,对现今⾝处物欲横流,尤其是那些利益私欲唯上的⼈们,其具有的醒世教诲作⽤是⽆疑的。

现摘录其中⼀部分,请君不妨⼀读。

⽩发清朝揽明镜,元⾸有华丝;怆然百感兴,⾬泣忽成悲。

忧思固逾度,荣卫岂及衰;夭寿不疑天,功名须壮时。

凉风中夜发,皓⽉经天驰;君⼦重⾔⾏,努⼒以⾃私。

席上答王履吉我观古昔之英雄,慷慨然诺杯酒中;义重⽣轻死知⼰,所以与⼈成⼤功。

我观今⽇之才彦,交不以⼼惟以⾯;⾯前斟酒酒未寒,⾯未变时⼼已变。

区区已作⽼村庄,英雄才彦不敢当;但恨今⼈不如古,⾼歌伐⽊⽮沧浪。

感君称我为奇⼠,⼜⾔天下⽆相似;庸庸碌碌我何奇?有酒与君斟酌之!⼀世歌⼈⽣七⼗古来少,前除幼年后除⽼;中间光景不多时,⼜有炎霜与烦恼。

花前⽉下得⾼歌,急须满把⾦尊倒;世⼈钱多赚不尽,朝⾥官多做不了。

官⼤钱多⼼转忧,落得⾃家头⽩早;春夏秋冬燃指间,钟送黄昏鸡报晓。

请君细点眼前⼈,⼀年⼀度埋芳草;草⾥⾼低多少坟,⼀年⼀半⽆⼈扫。

醉时歌地⽔⽕风成假期合,合⾊声⾹味触法;世⼈痴呆认做我,惹起尘劳如海阔。

贪嗔痴作杀盗淫,因缘妄想⼊⽆明;⽆明即是轮回始,信步将⾝⼊⽕炕。

朝去求名莫求利,⾯作⼼欺全不计;上床夜半别鞋⼦,⽅悔昨朝搬⿁戏。

唐伯虎诗词8首,嬉笑怒骂皆成诗

唐伯虎诗词8首,嬉笑怒骂皆成诗

唐伯虎诗词8首,嬉笑怒骂皆成诗唐寅(1470—1523),字伯虎,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

明代著名画家、文学家。

诗文擅名,与祝允明、文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画名更著,与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

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气横溢,曾因学识,受众人敬仰。

也因学识,被卷入科场案,被世人唾骂。

人生数十载光阴,他却尝尽了酸甜苦辣,最终将嬉笑怒骂都融成了诗。

01 《桃花庵歌》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折花枝当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须花下眠。

花前花後日复日,酒醉酒醒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足贵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世人笑我忒风颠,我咲世人看不穿。

记得五陵豪杰墓,无酒无花锄作田。

我只想老死在桃花和美酒之间,不愿意在达官显贵们的车马前鞠躬行礼、阿谀奉承。

此诗道出了唐伯虎的志趣所在,亦表达了他视功名如粪土的操守。

02《言志》不炼金丹不坐禅,不为商贾不耕田。

闲来写就青山卖,不使人间造孽钱。

此诗表达了唐伯虎清高的处世态度与不求功名利禄的志向。

虽然功名未就,但自食其力,卖书画为生也不失为一种好的活法。

03《警世》世事如舟挂短篷,或移西岸或移东。

几回缺月还圆月,数阵南风又北风。

岁久人无千日好,春深花有几时红。

是非入耳君须忍,半作痴呆半作聋。

从诗名便可看出,这是一首哲理诗。

唐伯虎将世事人生比作挂着短蓬的小舟。

舟在江湖,身不由己,风吹浪打,苟且偷生。

入耳的是非听听就算了,装聋卖傻、隐忍藏拙就这样便度过了一生。

04《叹世》坐对黄花举一殇,醒时还忆醉时狂。

丹砂岂是千年药,白日难消两鬓霜。

身后碑铭徒自好,眼前傀儡任他忙。

追思浮生真成梦,到底终须有散场。

此诗哀而不伤,既不掩人到暮年的悲凉,又不少率真自我、不为俗念所羁的风采。

一生清贫又如何?乾坤容我静,名利任人忙,放浪江湖,诗酒自娱,岂不快哉。

05《花下酌酒歌》九十春光一掷梭,花前酌酒唱高歌。

江南四大风流才子之一唐伯虎著名诗词歌赋欣赏经典

江南四大风流才子之一唐伯虎著名诗词歌赋欣赏经典

江南四大风流才子之一唐伯虎著名诗词歌赋欣赏经典唐伯虎即唐寅(明朝苏州才子)字伯虎,明朝南直隶苏州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明朝著名画家。

传说他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时生,故取名为寅。

唐寅玩世不恭而又才华横溢,诗文擅名,与祝允明、文徵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吴门四才子)”,画名更著,与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又称为“明四家”。

唐伯虎名人名言: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醉半醒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一醉解千愁,酒醒愁还在。

雨打梨花深闭门,孤负青春,虚负青春。

赏心乐事共谁论,花下销魂,月下销魂。

愁聚眉峰尽日颦,千点啼痕,万点啼痕。

晓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

坐也思君。

万事由天莫苦求,子孙绵远福悠悠。

是非入耳君须忍,半作痴呆半作聋。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足显者事,酒盏花枝隐士缘。

若将显者比隐士,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花酒比车马,彼何碌碌我何闲。

今人犹歌李白诗,明月还如李白时。

我学李白对明月,白与明月安能知!李白能诗复能酒,我今百杯复千首。

我愧虽无李白才,料应月不嫌我丑。

我也不登天子船,我也不上长安眠。

人生不向花前醉,花笑人生也是呆。

好花难种不长开,少年易过不重来。

人言死后还三跳,我要生前做一场。

满腹尽是沧凉事,颓笔难填婉约词。

步诗三十愁千万,苦辣酸甜我自知。

西湖美景共君游,利禄功名不必愁。

海阔天空千怨解,知足常乐百愁休。

粗茶淡饭代良药,性善心诚消患忧。

补路修桥添福禄,一杯浊酒醉红楼。

怎知两载相思日,想煞三秋梦里人。

九月黄花映晚霞,满仓稻谷喜农家。

三秋寒露摧红叶,一季骄阳照碧华。

老骥不嫌征路远,桑榆怎叹日西斜。

苍颜笑睹西山景,莫学无知井底蛙。

一行大雁舞长空,去去来来岁岁同;秋去羞看正月雪,春来喜弄三月风。

唐寅最出名的二十首诗

唐寅最出名的二十首诗

唐寅最出名的二十首诗一、简介唐寅(1470年-1524年),字伯虎,号半山居士,明代文学家、画家。

他的诗歌才华出众,被誉为“红楼梦的作者”,被后人称为“唐家诗鬼”。

他的诗作广泛流传于后世,以下是唐寅最出名的二十首诗。

二、《浪淘沙·借问江潮与海水》这首词表达了唐寅对生命的思考和生活态度。

三、《鹧鸪天·花谢花飞花满天》这是一首描写花谢花飞景象的七绝诗。

四、《饮中八仙歌·绿蚁新醅酒》唐寅以八仙人物喝酒为题材,描绘出饮酒的欢乐氛围。

五、《贺新郎·白日依山尽》这首七言绝句以自然景色描绘新郎的喜庆日子。

六、《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描写了江南风光,寄托了对家园的思念之情。

七、《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这是唐寅晚年创作的一首诗歌,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思考。

八、《石州引·君问劝君更尽一杯酒》唐寅以美酒为背景,劝人珍惜时间,把握当下。

九、《钓台阿·蓬莱文章建安骨》这是一首咏史诗,以借古讽今的手法,表达了唐寅对时事的思考。

十、《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描绘了长江奔流不息的景象,抒发了唐寅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十一、《瑞鹤仙·一作潇湘去无穷》这首词描绘了仙境般的美丽景色,表达了唐寅对自然的痴迷。

十二、《念奴娇·春情应悄无声》这首词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象,用细腻的词藻表达了情感。

十三、《步步马蹄声·何处笙箫黄菊艳》这首七绝诗以黄菊艳为题材,描绘了菊花飘香的美景。

十四、《古调×山村欢喜》这是一首写乡村欢喜生活的诗歌,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十五、《雪夜叹·灭烛怜光满目秋》这首词歌颂了雪夜时光的美丽,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惋惜。

十六、《沁园春·长恨春归无觅处》这首七言绝句写了对春天离去的惋惜之情。

十七、《卜算子•咏梅》这首诗歌以咏梅为题材,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十八、《赤壁怀古》这首七绝诗描绘了赤壁之战的壮丽和英雄的风采。

唐伯虎诗词摘抄笔记(3篇)

唐伯虎诗词摘抄笔记(3篇)

第1篇一、引言唐伯虎,字伯虎,号六如居士,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

他才华横溢,诗词歌赋、书画艺术无所不通,被誉为“江南第一风流才子”。

本文将从唐伯虎的诗词作品中,摘抄部分具有代表性的诗句,以供读者欣赏和品味。

二、唐伯虎诗词摘抄1. 《桃花庵歌》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足贵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2. 《题临安邸》山色江声相送行,烟波江上使人愁。

春来江水绿如蓝,画船听雨眠。

闾阎扑地化为烟,天下英雄气短。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3. 《七步诗》唐伯虎,吾友也。

一日,予饮于酒肆,见伯虎醉卧于地,遂题诗一首:一壶酒,一斗诗,一卷书画一壶茶。

醉卧美人膝,醒掌天下权。

4. 《题破山寺后禅院》破山寺后禅院深,曲径通幽处。

禅房花木深,曲径通幽处。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5. 《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6. 《梦游天姥吟留别》海客谈瀛洲,烟波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霓明灭或可求。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唐伯虎 诗歌

唐伯虎 诗歌

3首唐伯虎诗歌
1. 《题西林壁》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词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色,以山河之景映射生命的追求和超越,表达了对博大宏阔的世界的向往和渴望。

2. 《题龙阳县青草湖》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这首诗以雄浑豪迈的语言描绘了战士们奋勇向前、越过险阻的壮丽景象,体现了作者对英雄气概和壮丽场景的赞美和渴望。

3. 《秋思》
铜鱼此际重,缘情歌变东。

更似无限寒,茫茫迷青空。

手中泪凝滞,双眼悲伤懵。

若是白发人,真愿老寿穷。

这首诗表达了对岁月流转、生活变迁的感慨和对时光荏苒的思索。

通过对色彩和情感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逝去岁月的怀念和对衰老寿穷的深深祝愿。

这三首诗歌展示了唐伯虎独特的才华和对不同主题的情感表达,他的诗词作品在文学史上有重要的地位。

唐伯虎最经典的五首诗词

唐伯虎最经典的五首诗词

唐伯虎最经典的五首诗词江南四大才子,是指明代时生活在江苏苏州的四位才华横溢且性情洒脱的文化人。

一般是指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徐祯卿。

在这四人中,名气最大的无疑是唐伯虎。

唐伯虎,名为唐寅,因生于寅年寅时,便取名「寅」,因为寅为虎,又取字伯虎。

不管是诗词歌赋还是水墨书法,唐伯虎的造诣都极深,都给后世造成深远影响。

今日特精选唐伯虎五首诗,以供读者赏析。

《桃花庵歌》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醉半醒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足显者事,酒盏花枝隐士缘。

若将显者比隐士,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花酒比车马,彼何碌碌我何闲。

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爱好古文的人可能会发现,古代的文人雅士大多偏爱桃花,也留下了大量关于桃花的作品。

《诗经.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又如白居易的《大理寺桃花》中: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还有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等等此例,不胜枚举。

桃的文化意涵,自古以来以桃的意象广为文人雅士引用,所有对于美好事物的寓意,均以桃隐喻之,尤其是用来表达闲居和隐逸生活的志向。

回到唐伯虎的这首《桃花庵歌》,这首诗也正是唐寅的代表作。

虽然满眼都是花、桃、酒、醉等香艳字眼,却毫无低俗之气,反而笔力直透纸背,让人猛然一醒。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这句道出了诗人的志趣所在:与其为了荣华富贵奔波劳碌屈己下人,何如在花酒间快活逍遥。

此处,那个曾经幻想“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学子唐寅不见了,那个烟花柳巷醉生梦死的风流才子不见了,痛也痛过,乐也乐过,在经历了几年放浪生活之后,唐寅终于还是选择逃离闹市,为自己选定这一处世外桃源,和继娶沈氏,开始了相对平静的隐居生活。

唐伯虎诗词最经典的十首

唐伯虎诗词最经典的十首

唐伯虎诗词最经典的十首唐伯虎是明代文学家和艺术家,他的诗词以幽默、诙谐和富有想象力而闻名。

以下是唐伯虎最经典的十首诗词:1.《临危赋诗示姊妹》:“壮志与猛虎,三杯饮岳阳。

浩荡遥且涉,江湖笔底长。

”这首诗描绘了唐伯虎无畏的豪情和豁达的心态。

2.《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表达了唐伯虎对壮丽景色的赞美和追求更高境界的决心。

3.《汉宫秋》:“南枝红叶北枝秋,盛半空余座上愁。

去年春恨千般在,今年春恨万般愁。

”这首诗描绘了唐伯虎对时光流转和逝去岁月的感慨和忧思。

4.《黄金台》:“千万困敌一困身,我富而贫,我贵而贱,夜半无心睡,万死脱腰间。

”这首诗表达了唐伯虎不拘一格、不受困扰的生活态度和乐观的心态。

5.《偷桃花》:“次去重来便乱了,须当空处结秋夜。

”这首诗以幽默的方式描述了唐伯虎偷桃花的情境,流露出他豁达和率真的个性。

6.《游春江晚望》:“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这首诗表达了对往事的留恋和对故国的思念之情。

7.《题壁》:“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这首诗以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激烈的战斗场景,展现了唐伯虎的豪情和战斗精神。

8.《梦江南》:“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

”这首诗表达了对逝去的春日和故人的思念之情,充满了忧伤和离愁。

9.《破幽梦影》:“凝眸燕洲壮丽,分明睛底似朱砂。

”这首诗以细腻的描写表达了唐伯虎对梦中幽境的感叹和赞美。

10.《临江仙·月下冰轮对饮酒》:“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远游舟。

”这首词描绘了夜晚的江景,展示了唐伯虎细腻的笔触和对大自然的赞美。

这些诗词是唐伯虎作品中最具代表性和经典的十首,它们不仅表达了唐伯虎独特的见解和诗才,也展现了他不拘一格、乐天豁达的人生态度。

唐伯虎的优美诗词欣赏_2000字

唐伯虎的优美诗词欣赏_2000字

唐伯虎的优美诗词欣赏_2000字作文初中作文高中作文小学作文作文网1、题落霞孤骛图——唐伯虎画栋珠帘烟水中,落霞孤骛渺无踪。

千年想见王南海,曾借龙王一阵风。

2、绝笔——唐伯虎一日兼他两日狂,已过三万六千场。

他年新识如相问,只当飘流在异乡。

3、怅怅词——唐伯虎怅怅莫怪少时年,百丈游丝易惹牵。

何岁逢春不惆怅?何处逢情不可怜。

杜曲梨花杯上雪,灞陵芳草梦中烟。

前程两袖黄金泪,公案三生白骨禅。

老后思量应不悔,衲衣持盏院门前。

4、醉诗——唐伯虎碧桃花树下,大脚墨婆浪,未说铜钱起,先铺芦席床。

三杯浑白酒,几句话衷肠。

何时归故里,和她笑一场。

5、阊门即事——唐伯虎世间乐土是吴中,中有阊门又擅雄。

翠袖三千楼上下,黄金百万水西东。

五更市贾何曾绝,四远方言总不同。

若使画师描作画,画师应道画难工。

6、叹世——唐伯虎万事由天莫强求,何须苦苦用机谋?饱三餐饭常知足,得一帆风便可收。

生事事生何日了,害人人害几时休。

冤家宜解不宜结,各自回头看后头。

7、感怀——唐伯虎不炼金丹不坐禅,饥来吃饭倦来眠。

生涯画笔兼诗笔,踪迹花边与柳边。

镜里形骸春共老,灯前夫妇月同圆。

万场快乐千场醉,世上闲人地上仙。

8、言怀——唐伯虎笑舞狂歌五十年。

花中行乐月中眠。

漫劳海内传名字。

谁论腰间缺酒钱。

诗赋自惭称作者。

众人多道我神仙。

些须做得工夫处。

莫损心头一寸天。

9、诗赠宁王——唐伯虎信口吟成四韵诗,自家计较说和谁?白头也好簪花朵,明月难将照酒厄。

得一日闲无量福,作千年调笑人痴;是非满日纷纷事,问我如何总不知?10、把酒对月歌——唐伯虎李白前时原有月,惟有李白诗能说。

李白如今已仙去,月在青天几圆缺。

今人犹歌李白诗,明月还如李白时。

我学李白对明月,白与明月安能知。

李白能诗复能酒,我今百杯复千首。

我愧虽无李白才,料应月不嫌我丑。

我也不登天子船,我也不上长安眠。

姑苏城外一茅屋,万树桃花月满天。

11、贫士吟——唐伯虎十朝风雨若昏迷,八口妻孥并告饥。

信是老天真戏我,无人来买扇头诗。

唐伯虎优美诗词精选鉴赏

唐伯虎优美诗词精选鉴赏

唐伯虎优美诗词精选鉴赏唐寅,其父唐广德经营一家小酒馆。

其父让他读书求取功名,唐寅不负父望,十六岁中苏州府试第一入痒读书。

28岁时中南直隶乡试第一,次年入京应战会试。

突发变故让唐寅丧失进取心,从此游荡江湖,埋没于诗画之间,终成一代名画家。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唐伯虎优美诗词,方便大家学习。

《五十言怀诗》笑舞狂歌五十年,花中行乐月中眠。

漫劳海内传名字,谁信腰间没酒钱。

诗赋自惭称作者,众人疑道是神仙。

些须做得工夫处,莫损心头一寸天。

《芭蕉仕女图》兽额朱扇小院深,绿窗含雾静愔愔。

有人独对芭蕉坐,因为春愁不放心。

《桃花庵歌》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卖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须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车尘马足富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题拈花微笑图》昨夜海棠初着雨,数朵轻盈娇欲语。

佳人晓起出兰房,折来对镜比红妆。

问郎花好奴颜好,郎道不如花窈窕。

佳人见语发娇嗔,不信死花胜活人。

将花揉碎掷郎前,请郎今夜伴花眠。

《看泉听风图》俯首流泉仰听风,泉声风韵合笙镛。

如何不把瑶琴写,为是无人姓是钟。

《花降图》满树天香书掩门,无端春意褪红焜。

恩情只在牙床上,闲剎香闺两绣墩。

《题画》春风修禊忆江南,酒榼茶垆共一担。

寻向人家好花处,不通名姓即停骖。

《孟蜀宫妓图》莲花冠子道人衣,日侍君王宴紫徽。

花开不知人已去,年年斗绿与争绯。

《事茗图》日长何所事,茗碗自赉持。

料得南窗下,清风满鬓丝。

《流水诗》浅浅水,长悠悠,来无尽,去无休。

曲曲折折向东流,山山岭岭难阻留。

问伊奔腾何时歇,不到大海不回头。

《江南行》梅子坠花茭孕笋,江南山郭朝晖静。

残春鞋袜试东郭,绿池横浸红桥影。

古人行处青苔冷,馆娃官锁西施井。

低头照井脱纱巾,惊看白发已如尘。

人命促,光阴急,泪痕渍酒清袗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伯虎——《桃花庵歌》诗词赏析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卖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车尘马足富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者,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别人笑我忒疯癫,我笑别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作者简介】唐寅,唐伯虎,才气放,武夷游,洞庭荡;称才子,风流样,隐苏州,装颠狂。

传画艺,名声响,孤骜图,意清朗;松声图,雄伟壮,松与泉,合声唱。

明代的著名画家,历来均推崇唐寅、仇英、沈周、文征明,世称“吴门四家”。

“明四大家”之一唐寅,被誉为明中叶江南第一才子。

他博学多能,吟诗作曲,能书善画,经历坎坷。

是我国绘画史上杰出的大画家。

唐寅字伯虎,更字子畏,号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史,南京解元,江南第一风流才子等。

晚年信佛,有六一居士等别号。

吴县(今江苏苏州)人。

生于明宪宗成化六年(1470年),卒于明世宗嘉靖二年(1523年)。

唐寅出身于商人家庭,地位比较低下,在当世“显亲扬名”主导下,刻苦学习,11岁就文才极好,并写得一手好字。

16岁中秀才,29岁参加南京应天乡试,获中第一名“解元”。

次年赴京汇考,“功名富贵”指日可待.与他同路赶考的江阴大地主徐经,暗中贿赂了主考官的家僮,事先得到试题。

事情败露,唐寅也受牵连下狱,遭受刑拷凌辱。

自此才高自负的唐寅对官场的“逆道”产生了强烈的反感。

性格行为流于放浪不羁。

唐寅与同乡“狂生”张灵交友,纵酒不视诸生业,后在好友祝允明规劝下,才发奋读书,决心以诗文书画终其一生。

后远游祝融、匡庐、天台、武夷诸名山,并荡舟于洞庭湖、彭蠢,然后郁郁回到苏州。

晚年信奉佛教,自号六一居土。

曾作诗自责,说大丈夫虽不名,也应慨当以慷,又何必效楚囚的样子呢,遂自刻了“江南第一风流才子”的印章。

被南昌宁王宸濠
聘用后,发现宁王有反意,于是装疯回到苏州,从此放荡不羁,思想比较颓废。

唐寅性格狂放不羁,在绘画中则独树一帜,自成一路。

他行笔秀润缜密,具潇洒清逸的韵度。

他的山水画大多表现雄伟险峻的重山复岭,楼阁溪桥,四时朝暮的江山胜景,有的描写亭榭园林,文人逸士悠闲的生活。

山水人物画,大幅气势磅礴,小幅清隽潇洒,题材面貌丰富多样。

人物画多描写古今仕女生活和历史故事。

【赏析】:唐伯虎一代才子以文名天下,嬉笑怒骂,皆成文章,花落水流,一片自然。

将车马权贵视如尘土,将酒盏花枝分者奉为天人,自有傲骨。

疯颠也好,痴狂也罢,花间独坐自饮自斟,自有风流。

关于这首诗的赏析还是与唐伯虎的个人背景相关。

在中国世俗社会中,唐伯虎这个名字称得上是家喻户晓。

唐伯虎的形象向以风流倜傥和潇洒不羁为其标准的民间定式,各种版本的唐伯虎故事所突出表现的也大抵不外他恃才傲物、游戏人间的才子本色,无论是明人冯梦龙的小说《唐解元一笑姻缘》,还是当代周星驰的电影《唐伯虎点秋香》,其间一脉相传的无不是唐才子对传统道德的藐视和对世俗规范的颠覆,他的所作所为既与主流社会的价值观念大相径庭,而他的风流韵事却又为一般大众所艳羡和津津乐道,其微妙之处的确耐人寻味。

比如这首广为人知的《桃花庵歌》,唐伯虎虽然在诗中以“桃花庵里桃花仙”自命,表现出一副安贫乐道的旷达胸怀和一种诗酒逍遥的人生境界,但他最终还是将时间看做了衡量人类一切希望和欲望的尺度,其结局也仍然不免要归结到虚无,归结到一个不可抗拒的人生宿命。

唐伯虎有一篇《伯虎自赞》如是写道:“我问你是谁?你原来是我,我本不认你,你却要认我。

噫!我少不得你,你却少得我。

你我百年后,有你没了我。

”我们不妨把它看做是民间唐伯虎与现实唐伯虎之间的灵与肉的对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