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生物曲线图专题
【精品】2020版高考生物专题7:分析光合作用的相关曲线试题(含答案)
培优点七分析光合作用的相关曲线一、“对比法”分析光合作用的相关曲线应用1:分析光合速率变化曲线典例1. 某植物净光合速率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当CO2浓度为b时,高光强下该植物的光合速率为mB.当CO2浓度为a时,高光强下该植物的净光合速率为0C.当CO2浓度小于a时,该植物在图示光照强度下呼吸作用产生的CO2量小于光合作用吸收的CO2量D.当CO2浓度大于c时,限制曲线B、C不再增加的因素是叶绿体中光合色素的含量【解析】CO2浓度在b时,高光强下该植物的净光合速率为m,实际的光合速率要大于m,A 错误。
由图可知,当高CO2浓度为a时,高光强下该植物的净光合速率为0,B正确。
当CO2浓度小于a时,净光合速率均小于0,此时呼吸速率大于光合作用,则呼吸作用产生的CO2量大于光合作用吸收的CO2量,C错误。
当CO2浓度大于c时,净光合速率在不同光照强度下不同,说明限制光合速率的因素是光照强度,D错误。
【答案】B应用2:分析物质含量变化曲线典例2.将叶面积相等的A、B 两种植物的叶片分别放置在相同的温度适宜且恒定的密闭小室中,给予充足的光照,利用红外测量仪每隔5min 测定一次小室中的CO2浓度,结果如图所示。
对此实验叙述不正确...的是()A.此实验可用于验证B植物比A植物具有更强的固定CO2的能力B.当CO2浓度约为0.8mmol/L 时,A、B 两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相等C.25min 以后,两种植物叶片光合作用强度都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D.若A 植物在第5min 时光照突然降低,C3含量将增加【解析】图中看出,B植物能够利用较低浓度的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B植物比A植物具有更强的固定CO2的能力,A正确;当CO2浓度约为0.8 mmol/L时,两植物的净光合速率相等,但不知道两植物的呼吸速率,所以无法比较二者的光合作用强度大小,B错误;20min 以后,密闭小室内的二氧化碳浓度均保持稳定,说明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等于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表明两种植物叶片各自的光合速率等于其细胞呼吸速率,C正确;若A 植物在第5min 时光照突然降低,有由于[H] 和ATP产生减少,还原C3速度减慢,导致C3含量积累增加,D正确。
备战2023年高考等级考生物考试易错题(全国通用)精练08 关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图像分析(解析版)
易错点08 关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图像分析曲线图和柱形图在考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高考题中常常出现。
对曲线变化和曲线上的特殊点所代表的的生物学含义没有掌握或理解不准确是失分主要原因,对原因依据类答不全或逻辑混乱也是失分常见的原因。
在复习备考中,准确理解曲线变化趋势及拐点所代表的生物学含义,结合题目情境将知识准确、合理的应用,同时避开易错陷阱,从而提高这类题的得分率。
易错陷阱1:总光合速率与净光合作用速率的判断。
混淆“产生O2的量”与“释放O2的量”的区别、“叶绿体(植物)固定CO2的量”与“植物吸收CO2的量”的区别、“合成有机物的量”与“积累有机物的量”的区别。
易错陷阱2:净光合作用为0时,光合作用强度和呼吸作用强度的比较。
误以为整株绿色植物净光合作用为0时,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等于植物呼吸作用强度,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强度也等于呼吸作用强度。
易错陷阱3:光照、温度、CO2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误以为光照强度、温度、CO2浓度与光合作用强度成正相关,误判曲线图中影响光合作用的限制因素。
易错陷阱4:光合作用曲线中补偿点与饱和点移动规律。
对补偿点与饱和点含义不理解造成误判,对光照强度、温度、CO2浓度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分析不准确造成误判。
易错陷阱5:一昼夜中开始进行光合作用的点、有机物积累最多的点的判断。
误以为光合速率下降就没有积累有机物,误以为下图中c点开始进行光合作用,d点有机物积累最多。
易错陷阱6:植物正常生长与有机物积累的关系。
误以为植物光合作用有合成有机物即可正常生长,忽略了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
例题1、如图表示温度对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F 点表示光合作用速率与呼吸作用速率相等B.植物有机物积累量最大时对应的最低温度是10 ℃C.图中光合作用单位时间内固定的CO2最大量为30D.H、J点表示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量是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量的2倍【解析】A、从空气中吸收的二氧化碳量表示净光合速率,F点表示从空气中吸收的二氧化碳量等于0,即净光合速率为0,F点表示光合作用速率与呼吸作用速率相等,A项正确;B、图中植物有机物积累量可以用图中“从空气中吸收的CO2量”表示,所以净光合作用最大(I 点)时对应的最低温度是10 ℃,B项正确;C、图中光合作用单位时间内固定的CO2最大量=净光合作用强度+呼吸作用强度,当温度为30 ℃时,净光合作用强度=30,呼吸作用强度=30,因此图中光合作用单位时间内固定的CO2最大量= 30+30=60,C项错误;D、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量=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量+净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量,当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量是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量的2倍时,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量=净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量,图中两曲线交点表示净光合作用强度=呼吸作用强度,因此图中表示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量是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量2倍的是H、J两点,D项正确。
生物学中曲线图分析方法
生物学中曲线图分析方法培养学生对图形、表格的分析是培养学生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既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是高考的重点和难点。
就如何提高学生分析曲线图的能力,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经出一套有效的方法,供大家参考。
一、坐标曲线题的解题技巧解决坐标曲线题的方法,可概括为“一识标”、“二明点”、“三析线”三个基本步骤。
1.一识标坐标曲线,实际上是“横坐标”对“纵坐标”的影响结果,“标”不同,曲线的含义就不同,形状也不相同。
所以,认真识别坐标图中纵、横坐标的含义,找出纵、横坐标之间的联系,是解题的前提。
2.二明点曲线是满足一定条件的点的集合,在这些点中,有些点特殊,如:曲线的起点、转折点、终点,曲线与纵横坐标以及其他曲线的交叉点等,往往隐含着某些限制条件或某些特殊的生物学含义,明确这些特殊点的含义是解题的基础。
例如,左下图曲线中,特殊点就有a、b、c、d四个,而这些点的含义往往就是试题考查的内容。
3.三析线正确分析曲线形状,如:何时开始上升、何时趋向平缓、何时出现转折、其原因分别是什么等等,这是解题的关键。
如右上图,我们就要在“一识标”、“二明点”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得出:a点为光合作用面积的饱和点;oa段表明叶面积指数从0→6时,光合作用实际量随叶面积的不断增大而增大;当叶面积指数大于6时,光合作用实际量不再随叶面积的增大而增大,因为有很多叶子被遮挡在光补偿点以下;ob段表明干物质量随光合作用的增加而增加;由于a点以后光合作用量不再增加,而叶片随叶面积的不断增加其呼吸量也不断增加(直线oc),所以干物质积累量不断降低,如bc 段。
二、单一曲线图的分析方法坐标图中只有一条曲线,关键是首先有明白横座标和纵坐标的含意,横坐标是自变量,纵坐标是因变量,因变量随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其次要分析曲线变化的趋势,再仔细分析曲线的起点、转折点(上升最快的点)、最高点和终点(若有终点的话),那么该曲线要表达的意思就基本上分析出来了。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种群数量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真题练习含答案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种群数量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真题练习含答案一、选择题1.(2024·重庆高三月考)研究人员为了探究某种酵母菌种群数量在不同培养条件下的变化,设置了Ⅰ、Ⅱ、Ⅲ三组实验,测得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如图所示,“J”形表示在理想状态下,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由实验目的可知,每组接种的起始酵母菌数量应该相同B.培养液中的酵母菌逐个计数是非常困难的,可以采用抽样检测的方法C.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环境中影响种群增长的阻力,即通过生存斗争被淘汰的个体数D.图中a点以后,Ⅱ、Ⅲ组种群数量下降的原因是缺乏食物、种间竞争2.(2024·韶关高三上学期期中)λ表示某一年的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的种群数量的倍数。
某研究小组绘制了种群甲、乙一段时间内的λ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种群甲呈“S”形增长,K值为1.8B.种群乙在0~t1期间呈“J”形增长C.t3时种群甲的种群数量大于种群乙D.种群乙在t1~t4期间种群数量持续减少3.(2024·泉州高三质量检测)某湖泊中生活着鲈鱼和短吻鳄等,短吻鳄会捕食鲈鱼。
当地渔民为提高鲈鱼产量而大量捕杀短吻鳄。
在短吻鳄被捕杀至几乎绝迹后,鲈鱼种群数量却下降了。
下列解释最不合理的是()A.气候变化造成鲈鱼的食物短缺B.短吻鳄捕食的另一种猎物以鲈鱼为食C.捕杀短吻鳄前鲈鱼的种群年龄结构属于增长型D.当地渔民捕捞鲈鱼所使用的渔网网眼偏小4.(2024·柳州高三检测)在自然界,种群数量的增长既是有规律的,又是复杂多样的。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种群的“S”形增长只适用于草履虫等单细胞生物B.自然状态下,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接近于0C.由于环境容纳量是有限的,种群增长到一定数量就会保持不变D.将一种生物引入一个新环境中,在一定时期内,这个生物种群会出现类似“J”形增长5.(2024·保山高三开学考)图1表示甲、乙、丙三个不同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和某时刻三个种群的实际个体数量,图2表示种群的数量增长曲线。
【精品】2020版高考生物专题2:分析酶促反应曲线试题(含答案)
培优点二分析酶促反应曲线一、“四看法”分析酶促反应曲线应用1:表示酶作用机理的曲线典例1.如图曲线Ⅰ、Ⅱ表示物质A在无催化条件和有酶催化条件下生成物质P所需的能量变化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曲线Ⅱ表示酶催化条件的反应,物质A生成物质P需要的活化能用ab段表示B.若将酶催化改为FeCl3催化该反应,则b在纵轴上将向上移动C.若仅增加反应物A的量,则图中曲线的原有形状均发生改变D.催化剂和加热都是给分子提供能量,让分子达到容易发生反应的活跃状态【解析】ad段表示在无催化剂条件下,物质A从活化状态到生成物质P释放的能量,A错误;由于酶比无机催化剂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更显著,所以若将酶催化改为无机催化剂催化该反应,则b在纵轴上将向上移动,B正确;如果增加反应物A的量,则图中曲线的原有形状不会发生改变,C错误;加热是给分子提供能量,催化剂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让分子达到容易发生反应的活跃状态,D错误。
【答案】 B应用2:表示酶的高效性的曲线典例2.如图为某一酶促反应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物剩余量的变化曲线,可以说明的酶特性是()①专一性②高效性③催化特性④在温和的条件下进行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解析】酶的专一性是指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者一类化学反应,题图曲线不能说明酶的专一性,①错误;酶的高效性指酶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的催化效率远大于无机催化剂的催化效率,题图中的曲线①和②相对照可说明酶具有高效性,②正确;酶的催化特性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来实现,题图中的曲线①和③相对照可说明酶具有催化特性,③正确;酶的催化作用需要在温和的条件下进行,题图曲线不能说明酶的催化作用需要在温和的条件下进行,④错误,综上所述,C正确。
【答案】C应用3:表示酶的专一性的曲线典例3.如图中曲线1是一定量的淀粉在淀粉酶(处于最适pH)的催化作用下,生成物的相对含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若在P点加入不同的物质,曲线的变化趋势如甲、乙、丙、丁所示,则甲、乙、丙、丁加入的物质分别是()①醋酸②淀粉③淀粉酶④BaSO4(重金属,能使酶瞬间失去活性)A. ③②④①B. ②④③①C. ②③①④D. ③④②①【解析】题图中的曲线1是一定量的淀粉在淀粉酶(处于最适pH)的催化作用下,生成物的相对含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①若在P点加入醋酸,则该酶所处的pH超过其最适pH,淀粉酶的活性较加入醋酸前降低,催化反应的速率降低,而最终生成物的相对含量不变,其生成物的相对含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与曲线丙相对应;②若在P点加入淀粉,则会使反应底物的量(浓度)增加,酶促反应的速率升高,且最终生成物的相对含量应反应底物的增加而升高,其生成物的相对含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与曲线甲相对应;③若在P点加入淀粉酶,则会使淀粉酶的量(浓度)增加,酶促反应的速率升高,而最终生成物的相对含量不变,其生成物的相对含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与曲线乙相对应;④若在P点加入BaSO4(重金属,能使酶瞬间失去活性),则会使淀粉酶失活而失去催化作用,酶促反应的速率为零,最终生成物的相对含量不再变化(维持在加入BaSO4时的水平),其生成物的相对含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与曲线丁相对应.即曲线甲、乙、丙、丁中加入的物质分别是②淀粉、③淀粉酶、①醋酸、④BaSO4(重金属,能使酶瞬间失去活性),综上所述C正确。
浅谈生物高考题中坐标曲线图像题的解题思路
浅谈生物高考题中坐标曲线图像题的解题思路内蒙古杭锦后旗奋斗中学高三生物组赵伟坐标曲线图像题是能力要求较高的一种题型,要求学生不仅能对曲线函义正确理解,而且能通过生物学语言准确描述。
通过分析曲线图像,从中找到生物体生命活动的规律,同时考查学生将图像转换成文字的能力,此类试题能全面考查学生综合素质,而且往往能得到较好的区分度,所以一直是高考命题的重点和热点。
生物坐标曲线图像的类型很多,有坐标识别型,单一曲线型,多重曲线型等,但无论曲线多么复杂,其关键是数和形。
数就是图像中的点——起点,转折点,终点,形就是曲线的变化趋势,乃至将来动态,抓住了关键,还必须有一个正确的解题思路,分为四步:第一,理解坐标中横纵坐标的含义,找出横纵坐标的关系,再结合教材,联系相应知识点。
第二,找出关键的数,即重要的点,(起点,转折点和终点)这些特殊的点各表示是什么生物学意义。
第三、揭示各段曲线的变化趋势及其含义,找出纵横坐标之间的关系,在一定范围内,随横坐标量的增加,纵坐标的量逐渐增加或减少,超过一定范围,随横坐标的量的增加,纵坐标的量减少或增加,或者达到某种平衡状态,若为多重曲线坐标图,先分别揭示其变化趋势,然后对比分析找出符合题意的曲线或者是结论。
第四,总结规律,结合横纵坐标值的含义综合说明,如说明了横轴对纵轴的影响,或者是教材中的结论性语言,下面以近两年的高考题为例进行具体分析。
1、坐标识别型例1:(2001年广东高考题)物质进入细胞都要穿过细胞膜,不同物质穿过细胞膜方式不同,下图表示在一定范围内细胞膜外的物质进入细胞膜内2种不同情况,据图回答下列问题① A、B表示的物质运输方式分别是什么?A B②上述两种方式中,哪一种加入呼吸酶抑制剂后,曲线会发生变化,为什么?解析:首先根据横纵坐标及曲线含义,结合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及特点,可知,A图表示物质穿过细胞膜吸收的速度与该物质的浓度成正比,符合自由扩散,B图横、纵坐标表示的含义与A 图不同,曲线揭示的是无论细胞内的某种物质浓度高于或低于细胞内浓度,细胞都能不断的吸收和积累某物质,细胞可以逆浓度吸收某种物质,属于主动运输。
2019-2020年高考生物 第4章《种群和群落》复习考点二 分析“J”型曲线和“S”型曲线 新人教
2019-2020年高考生物第4章《种群和群落》复习考点二分析“J”型曲线和“S”型曲线新人教版必修31.在下表中比较“J”型和“S”型曲线项目“J”型曲线“S”型曲线曲线模型形成条件资源无限的理想条件资源有限的自然条件增长率不变越来越小有无K值无K值,持续增加有K值,可在K值附近上下波动种群增长速率曲线2.讨论模型构建的应用(1)K值的应用①对野生生物资源的保护措施:保护野生生物生活的环境,减小环境阻力,增大K值。
②对有害生物的防治措施:增大环境阻力(如为防鼠害而封锁粮食、清除生活垃圾、保护鼠的天敌等),降低K值。
(2)K/2值的应用①对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措施:种群数量达环境容纳量的一半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再生能力最强——把握K/2值处黄金开发点,维持被开发资源的种群数量在K/2值处,可实现“既有较大收获量又可保持种群高速增长”,从而不影响种群再生,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②对有害生物防治的措施:务必及时控制种群数量,严防达K/2值处(若达K/2值处,会导致该有害生物成灾)。
易错警示种群数量增长中的2个关注(1)种群增长率和增长速率的区别①种群增长率是指种群中增加的个体数占原来个体数的比例,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②增长速率是指某一段时间内增加的个体数与时间的比值。
在坐标图上可用某时间内对应曲线的斜率表示,斜率大则增长速率快。
③在“J”型曲线中,种群增长率基本不变,增长速率逐渐增大;在“S”型曲线中,种群增长率逐渐减小,增长速率先增大后减小。
(2)对“λ”的理解Nt=N0λt,λ代表种群数量增长倍数,不是增长率。
λ>1时,种群密度增大;λ=1时,种群密度保持稳定;λ<1时,种群密度减小。
3.如图所示为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增长,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型增长。
下列关于种群在某环境中数量增长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当种群数量达到e点后,种群数量增长速率为0B.种群增长过程中出现环境阻力是在d点之后C.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克服环境阻力生存下来的个体数量D.若该种群在c点时数量为100,则该种群的K值为400答案 A解析当种群数量到达e点后,种群数量不再增加,因此增长速率为0;环境阻力在d点之前就已出现;阴影部分表示被淘汰的个体数量。
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全国卷ⅰ)(含解析版)
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全国卷Ⅰ)一、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6分)为了验证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含量的作用,在设计实验方案时,如果以正常小鼠每次注射药物前后小鼠症状的变化为观察指标,则下列对实验组小鼠注射药物的顺序正确的是()A.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葡萄糖溶液B.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再注射胰高血糖素溶液C.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生理盐水D.先注射生理盐水,后注射胰岛素溶液2.(6分)某水池有浮游动物和藻类两个种群,其种群密度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如图所示。
若向水池中投放大量专食浮游动物的某种鱼(丙),一段时期后,该水池甲、乙、丙三个种群中仅剩一个种群。
下列关于该水池中上述三个种群关系及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和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甲种群B.甲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丙种群C.丙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甲种群D.丙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丙种群3.(6分)下列关于细菌的叙述,错误的是()A.硝化细菌能以NH3,作为氮源和能源物质B.某些细菌可以利用光能因定CO2合成有机物C.生长因子是某些细菌生长过程中需要额外补弃的营养物质D.含伊红和美蓝试剂的培养基不能用来签别牛奶中的大肠杆菌4.(6分)已知某种限制性内切酶在一线性DNA分子上有3个酶切位点,如图中箭头所指,如果该线性DNA分子在3个酶切位点上都被该酶切断,则会产生a、b、c、d四种不同长度的DNA片段.现在多个上述线性DNA分子,若在每个DNA分子上至少有1个酶切位点被该酶切断,则从理论上讲,经该酶切后,这些线性DNA分子最多能产生长度不同的DNA片段种类数是()A.3B.4C.9D.125.(6分)下列关于细胞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电刺激可诱导植物原生质体融合或动物细胞融合B.去除植物细胞的细胞壁和将动物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均需酶处理C.小鼠骨髓瘤细胞和经抗原免疫小鼠的B淋巴细胞融合可制备单克隆抗体D.某种植物甲乙两品种的体细胞杂种与甲乙两品种杂交后代的染色体数目相同二.非选择题6.(14分)图中A、B曲线分别表示在适宜的条件下,一定时间内某一必需矿质元素从大麦幼根不同部位向茎叶的输出量和在大麦幼根相应部位积累量的变化。
2020年高考生物提分策略题型12 种群增长及群落种间关系的曲线分析附解析
题型12 种群增长及群落种间关系的曲线分析1.“J”型和“S”型曲线的比较两种增长曲线的差异主要是因环境阻力不同,对种群数量增长的影响不同。
易错警示(1)不要认为种群数量不会超过K值。
K值是环境容纳量,即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而种群实际数量有可能超过K值,只不过是超过K值后,环境容纳不下,种群数量会再降下来。
(2)不要误认为“S”型曲线的开始部分为“J”型增长。
“S”型曲线的开始部分并非“J”型增长。
(3)区分种群数量“变化”与种群数量“增长”。
种群数量变化包括增长、波动、稳定、下降等方面,而“J”型曲线和“S”型曲线只是研究种群数量的增长。
2.K值与K/2值的应用3.种间关系曲线分析③⑥为互利共生关系,如根瘤菌和大豆、大肠杆菌和人、地衣植物中的藻类和真菌等。
判断依据:同步变化(同生共死)。
①⑤为捕食关系,如兔子吃草、棉铃虫吃棉花叶子等。
判断依据:(不会导致某种生物灭绝)不同步变化的此消彼长。
④为寄生关系,如噬菌体和大肠杆菌、莬丝子和大豆、蝉和树等。
判断依据:寄生者增多,宿主减少,但不会为0.②⑦⑧皆为竞争关系,如农作物和杂草、草原上的牛和羊、大小两种草履虫等。
判断依据:看最终结果,一种数量增加,另一种数量下降甚至降为0;只要曲线中提示两种生物有共同的空间或食物,则必为竞争,竞争激烈程度取决于空间、食物的重叠范围。
⑦和⑧中,两种生物之间食物或生存空间的重叠程度越高,则竞争越激烈。
一、选择题1.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增长(如曲线甲),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型增长(如曲线乙)。
下列有关种群增长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A.若曲线乙表示草履虫种群增长曲线,e点后种群中衰老个体数量将基本维持稳定B.图中c点时,环境阻力最小,种群增长速率最大C.若曲线乙表示酵母菌种群增长曲线,通过镜检统计的结果比实际值低,原因是其中有死亡的酵母菌个体D.K值具有物种特异性,所以田鼠的种群增长曲线在不同环境下总是相同的【答案】A【解析】据图分析,甲表示“J”型曲线,乙代表“S”型曲线。
2024年高考生物复习专题题型归纳解析—生命活动调节
2024年高考生物复习专题题型归纳解析—生命活动调节生命活动调节在高考试卷的地位越来越高,甚至会出现选择题与非选择题中同时出现有关的考点的情况。
需要强调的是生命活动调节中需要理解记忆的知识点较多,特别是一些专业术语及固定说法,应尽量避免在考试中因“自创术语”或“词不达意”而失分。
生命活动调节主要包括植物和动物生命活动调节两大部分内容。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中,以生长素的调节为主,容易出现实验设计题。
单一变量的控制,无关变量的排除、对照组的设置以及语言的准确性是这类题目得分的关键。
【题型1】过程表述类【典例分析1】(2023·重庆·统考高考真题)某些过敏性哮喘患者体内B细胞活化的部分机制如图所示,呼吸道上皮细胞接触过敏原后,分泌细胞因子IL-33,活化肺部的免疫细胞ILC2.活化的ILC2细胞分泌细胞因子IL-4,参与B细胞的激活。
(1)除了IL-4等细胞因子外,B细胞活化还需要的信号有。
过敏原再次进入机体,激活肥大细胞释放组(织)胺,肥大细胞被激活的过程是。
【答案】(1) 过敏原结合B细胞产生信号,辅助性T细胞表面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结合B 细胞产生的信号过敏原与肥大细胞表面吸附的抗体结合【详解】(1)由图示可知, IL-4等细胞因子可以参与B细胞的激活,除此之外B细胞活化所需的信号还有过敏原结合B细胞产生信号,辅助性T细胞识别过敏原后,细胞表面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结合B细胞产生信号。
过敏原再次进入机体,激活肥大细胞释放组胺,肥大细胞被激活的过程是过敏原与肥大细胞表面吸附的抗体结合。
【变式演练1-1】(2022·江苏·统考高考真题)手指割破时机体常出现疼痛、心跳加快等症状。
下图为吞噬细胞参与痛觉调控的机制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5)药物MNACI3是一种抗NGF受体的单克隆抗体,用于治疗炎性疼痛和神经病理性疼痛。
该药的作用机制是。
【答案】(5)抑制NGF与NGF受体结合,进而抑制感受器的兴奋,使大脑皮层不能产生痛觉【详解】(5)药物MNACI3是一种抗NGF受体的单克隆抗体,使得NGF不能与NGF受体结合,从而不能引起感受器兴奋,也不能将兴奋传导大大脑皮层,因此感觉不到疼痛。
2023新教材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突破选择题常考类型4坐标曲线直方图与表格类__“顺水推舟”破解法
突破选择题常考类型4 坐标曲线、直方图与表格类——“顺水推舟”破解法真题示例1.[2022·山东卷]石蒜地下鳞茎的产量与鳞茎内淀粉的积累量呈正相关。
为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石蒜鳞茎产量的影响,将适量赤霉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多效唑的粉末分别溶于少量甲醇后用清水稀释,处理长势相同的石蒜幼苗,鳞茎中合成淀粉的关键酶AGPase的活性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多效唑通过增强AGPase活性直接参与细胞代谢B.对照组应使用等量清水处理与实验组长势相同的石蒜幼苗C.喷施赤霉素能促进石蒜植株的生长,提高鳞茎产量D.该实验设计遵循了实验变量控制中的“加法原理”2.[2022·山东卷](不定项选择)在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线粒体基质中的还原型辅酶脱去氢并释放电子,电子经线粒体内膜最终传递给O2,电子传递过程中释放的能量驱动H+从线粒体基质移至内外膜间隙中,随后H+经ATP合酶返回线粒体基质并促使ATP合成,然后与接受了电子的O2结合生成水。
为研究短时低温对该阶段的影响,将长势相同的黄瓜幼苗在不同条件下处理,分组情况及结果如图所示。
已知DNP可使H+进入线粒体基质时不经过ATP合酶。
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4 ℃时线粒体内膜上的电子传递受阻B.与25 ℃时相比,4 ℃时有氧呼吸产热多C.与25 ℃时相比,4 ℃时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多D.DNP导致线粒体内外膜间隙中H+浓度降低,生成的ATP减少3.[2022·湖南卷]稻蝗属的三个近缘物种①日本稻蝗、②中华稻蝗台湾亚种和③小翅稻蝗中,①与②、①与③的分布区域有重叠,②与③的分布区域不重叠。
为探究它们之间的生殖隔离机制,进行了种间交配实验,结果如表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注:精子传送率是指受精囊中有精子的雌虫占确认交配雌虫的百分比。
A.实验结果表明近缘物种之间也可进行交配B.生殖隔离与物种的分布区域是否重叠无关C.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D.②和③之间可进行基因交流题后归纳Ⅰ.答题模板1.坐标曲线类2.数据表格类3.直方图类Ⅱ.常见曲线类型及变化趋势分析1.单曲线常表示某种生物的数量或某一生理过程与某一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
2023年高考生物专题训练:专题34-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题型专练,附解析)
1. 在生态系统中,养分级越高的生物获得的总能量越少。
以下解释错误的选项是A .各养分级中总有一局部能量被分解者利用 B .各养分级中的能量一局部以热能形式散失 C .生物维持自身的生命活动消耗一局部能量 D .能量金字塔顶层的生物数量少,需要能量少 答案 D解析 各养分级生物的同化量一局部用于呼吸,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一局部用于自身的生长、发育和生殖等,其中一局部流向下一养分级,一局部流向分解者,所以能量流淌具有单向流淌、逐级递减的特点;能量金字塔顶层的生物由于所处养分级最高,因而获得的能量最少,不能满足太多数量的个体所需。
2.一只羊一年内吃了 100 kg 的草,排出 20 kg 的粪,长了 10 kg 的肉(不考虑其他散失 ,以下有关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 .该羊一年的同化量是 80 kgB .第一养分级到其次养分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C .20 kg 的粪属于羊未同化的能量D .该羊一年的呼吸量是 70 kg 答案 B3. 有一食物网如以以下图所示。
假设能量传递效率为10%,各条食物链传递到庚的能量相等,则庚增加1 kJ 的能量,丙最少含多少能量A .550kJB .500 kJC .400 kJD .100 kJ答案 A解析 设丙的能量为x ,经丙→丁→己→庚传递到庚的能量为 0.5 kJ ,则需要丙 0.3=,经丙→戊→庚传递到庚的能量为 0.5 kJ ,则需要丙0. 500+50=的能量。
2= ,即丙最少含4.以以下图中为自然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乙为城市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以下相关解释不正确的是A.图甲中食肉动物所含的能量一般为食草动物所含能量的10%~20%B.甲生态系统受到DDT 农药污染,污染物含量最高的是食肉动物C.图乙中,人类确定处于第三养分级D.图乙表示的生态系统,一旦人的作用消逝,该生态系统会很快退化答案C5.如图为某鱼塘中能量流淌图解局部示意图,①②③④⑤各代表确定的能量值,以下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A.在人工饲养的高密度鱼塘中⑤大于①B.图中④包含了次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C.在食物链中各个养分级能量输入的方式和形式是完全一样的D.第三养分级到第四养分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③/②答案D解析在人工鱼塘中,人们可通过投放饲料等措施来饲养更多的鱼类,所以⑤可能比①小,A错误;粪便中的能量属于上一养分级,所以④应包含三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B 错误,在食物链中各养分级能量输入的方式和形式不完全一样,C 错误;能量传递效率=一个养分级的同化量/上一个养分级的同化量,所以第三养分级到第四养分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③/②,D 正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科技行业)生物曲线图专题生物坐标曲线图专题复习湖北宜昌东湖高中高三生物组通过分析近几年的考纲和高考题,不难发现图形、图表信息题在考查学生识图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等方面有着比文字检测更好的效果。
因此,这方面的高考命题仍将是一大趋势。
一般图形、图表信息题命题形式十分灵活,考生在解答这类题目时,如何快速、准确地理解和运用图表所提供的信息,实现图文转换,数形转化,在一定程度上也一直是制约不同考生成绩的“瓶颈”之一。
一、解题突破口——分析坐标图中一些特殊点的生物学含义坐标图上的曲线是满足一定条件的点的集合,在这些点的集合中,有些特殊点如曲线的起点、顶点、转折点、交叉点等,它们隐含着某些限制条件或某些特殊的生物学含义,明确这些特殊的含义,有助于快速、准确的提取有效信息,再经过分析判断,得出相应的结论。
(一)起始点1、将同一植物细胞依次浸在蒸馏水、0.3mol·L-1的蔗糖溶液和0.5mol·L-1的尿素溶液中,观察其细胞体积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的曲线中A、B、C表示的细胞,在蒸馏水中的是 A ;在蔗糖溶液中的是 C ;在尿素溶液中的是 B 。
解析:图中植物细胞的起始体积为P,曲线A的细胞体积比原来的大,呈吸水状态,表示浸在外界溶液浓度比细胞液浓度低的蒸馏水中;曲线B的细胞体积先变小后又恢复到与原体积一样,表示细胞先出现质壁分离后自动复原,是浸入尿素中的结果;曲线C的细胞体积比原来的小,呈失水状态,表示细胞处于外界溶液浓度比细胞液浓度高的蔗糖溶液中。
2、某人表现出多饮、多尿和多食且日渐消瘦,在医院检查尿糖呈阳性,该病人与正常人(2人均空腹)同时1次口服葡萄糖100g,每隔1h测1次血糖,绘制成图中的两条曲线,图中表示该病人血糖变化曲线的是a曲线。
解析:图中曲线表示的是让糖尿病人与正常人(均空腹)同时一次口服大量葡萄糖,每隔一定时间测一次血糖浓度绘制而成的两条曲线。
由于曲线a的起点大于160mg/dL,则可以断定此曲线表示糖尿病患者。
3、(05年湖北高考题)在光照下,供给玉米离体叶片少量的14CO2,随着光合作用时间的延续,在光合作用固定CO2形成的C3化合物和C4化合物中,14C含量变化示意图正确的是(B)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C4植物中,C的转移途径。
解析:C4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的过程中,C的转移途径CO2→C4→C3,所以C4先增加后减少,与此同时,C3不断增加,后将减少。
4、下图曲线中,能正确表示动物肌细胞线粒体内ATP产生量与O2供应量之间关系的曲线是(B)解析:本题答案显然在曲线②③之间,因为ATP的产生和消耗保持着动态平衡。
比较②③即可发现:在曲线②中,当O2为0时,ATP不为0,既进行无氧呼吸又进行有氧呼吸。
在曲线③中,当O2为0时,ATP为0,只进行有氧呼吸。
(二)顶点1、从海洋的不同深度采集到四种类型浮游植物(Ⅰ、Ⅱ、Ⅲ、Ⅳ),测定了每种类型在不同光照强度下光合作用效率,如图所示,在最深的海域采集到的应是(D)A、ⅠB、ⅡC、ⅢD、Ⅳ解析:海洋中水深不同,生活的藻类也不同,因为水层深度可以改变光照强度和光质。
水层越深,光照越弱,适宜的弱光下生存的藻类其光饱合点即光合速率达到最高点时,所对应的光强度在X轴上出现得也就越早。
2、表示四种植物(A、B、C、D)在不同光照强度下光合作用速率的变化曲线,其中最适于在荫蔽条件下生长的植物是(D)3、(05年上海高考题)右图为某酶在不同温度下反应曲线和时间的关系,从图中不能获得的信息是(D)A、酶反应的最适温度B、酶因热而失活C、酶反应生成物量与时间的关系D、酶反应速度和酶量的关系解析:该图反映的是时间、温度、生成物量3个变量间的关系,其他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都是定量。
①当确定时间为单一变量时,分别观察200C、300C、400C时的曲线,可见随着时间变化,生成物量递增,表示酶一直有活性;再分别观察500C、600C、700C时,随着时间推移,生成物量先递增后稳定,表明酶开始时有活性,随着温度越高,酶越易失活。
所以B、C项正确。
②当确定温度为单一变量时,时间为定量,选a点观察,500C时生成物量还在增加,说明酶还有活性,600C、700C时生成物量不再增加,说明酶已失活,选b点观察时,500C时生成物量已不再增加,表明酶已失活;而200C、300C、400C时,生成物量最多的是400C,表明其酶的活性最大。
所以A项正确,图中不能反映的应该为D项。
(三)转折点1、(02年湖北高考题)番茄种子播种在苗床上,在适宜的条件下,第6天子叶展开,第9天幼叶出现。
研究人员从种子到幼苗形成期间每天测定其干重,并绘制成曲线。
下面四个曲线图中,正确的是(A)ABCD解析:图中表示把番茄种子播种在苗床上,在适宜的条件下,从种子到幼苗形成期间每天测定其干重所绘制的曲线。
开始一段呈下降趋势是因为种子萌发过程中,呼吸作用加强,有机物被消耗,干重逐渐减少。
6天以后曲线呈上升趋势是因为子叶展开,开始进行光合作用,有机物开始积累,干重逐渐增多。
2、(05年全国卷)右图表示在适宜的温度、水分和CO2条件下,两种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情况。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A、当光照强度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加,即达到饱和B、C3植物比C4植物光合作用强度更容易达到饱和C、C4植物比C3植物光能利用率高D、水稻是阴生植物,玉米是阳生植物命题意图:本题考查了C3植物和C4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区别。
解析:C4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最大的特点是能利用较低浓度的CO2,即在较低浓度CO2的情况下也能正常进行光合作用。
右图可知当光照强度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光合作用强度均不再增加。
而在较强光照下,CO2成为限制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所以C3植物比C4植物光合作用强度更容易达到饱和,由图中水稻曲线也可知;所以C4植物比C3植物光能利用率高。
但并不意味水稻是阴生植物,水稻也是阳生植物。
(四)交叉点1、下图中最适合贮藏蔬菜、水果的最佳浓度是。
解析:曲线A表示有氧呼吸,曲线B表示无氧呼吸,a点表示此时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相等。
此时的氧气浓度较低,有氧呼吸较弱,同时又抑制无氧呼吸,因此有机物消耗较少。
c点以后表示只进行有氧呼吸。
2、叶面积指数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植物的总叶面积,叶面积指数越大,叶片交错重叠程度越大。
如图表示叶面积指数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两个生理过程的关系。
(1)A点代表的意义是光合强度=呼吸强度。
(2)两条曲线所围成的部分代表有机物的积累量3、(05年天津高考题)(1)20世纪50年代后,英国开始实行控制计划,大气环境污染得到了治理。
请根据下图说出三者的变化关系并解释原因。
答案:①由于煤烟排放量减少,SO 2浓度逐年降低②由于SO 2浓度降低,树干上地衣数量增多。
原因是地衣对SO 2敏感,因此SO 2浓度降低,有利于地衣的生长。
③由于地衣数量增多,黑化蛾频率逐年降低。
原因是地衣颜色浅,黑化蛾易被鸟类捕食。
二、多种因素同时分析,多条曲线进行比较,提高综合解题能力在自然界中,生物的各个生理过程都是受多种外界因素影响的,或者一个因素的变化也会影响多个生理过程。
1、多种因素影响同一生理过程1、(05年上海高考题)回答有关光合作用的问题。
下图表示当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X 、Y 和Z 变化时,光合作用合成量和光强度的关系。
(1)图中X 1、X 2、X 3的差异是由于某种原因 二氧化碳和温度 影响了光合作用的 暗反应 所导致。
要提高大棚作物的光合作用合成量,由X 3增加为X 1,最常采取的简便而有效的措施是 施放干冰,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1960 年份1970 1980 1990SO 2含量(或燃烧柴草)或适当升温。
(2)图中Y1、Y2、Y3的差异是由于光波长(或光质)影响了光合作用的光反应所致。
(3)图中Z1、Z2、Z3的差异表现在光合作用中光反应和暗反应的不同,如果Z因素代表植物生长发育期,则代表幼苗期、营养生长和现蕾开花期的曲线依次是Z3、Z2、Z1。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解析:(1)把影响光合作用的其它因素作为定量(温度、CO2浓度、水分等),以光强度为单一变量,由最左边一张图可知,在观察X3时发现,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大,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合成量逐渐上升,在a点时光强度达到饱合。
在a点之前,随着光强度增大,光合作用合成量也增大,表明光反应的产物ATP和[H]不中,制约光合作用合成量;a点之后,随着光强度增大光合作用合成量不再增加,表明暗反应速度受限,可能是温度过低,也可能是CO2浓度过低,制约了暗反应的速度。
说明出现三条曲线不同的原因不是由于光照引起的,而是光合作用的原料CO2和温度引起的;因此要提高大棚作物的光合作用的合成量,可采用提高CO2浓度如施放干冰、燃烧干草等措施或适度升温。
(2)以光强度为定量,随光强度增强,三条曲线均上升,当光强度为a时,Y1始终在Y2的上方,Y2始终在Y3的上方,即三条曲线所对应的光合作用合成量不同,则在暗反应中C3还原所消耗的光反应产物ATP和[H]有所差异。
这表明在相同的光强度下,光反应的产物不同,可能的因素有温度或光质。
但最终由于b点(三条曲线的光合作用的合成量都相等),说明是光质(色素对不同波长的光的吸收量不同)影响了光反应。
(3)三条曲线从一开始就有差异,且对应的光合作用合成量不同,说明是由于整个光合作用的过程均不同(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造成的。
幼苗期因叶片较少且叶片中色素含量也较少,而光合作用合成量最少,到开花期因植物已经成熟,故光合作用合成量达到最高。
2、一个因素影响多个生理过程坐标曲线图通常用坐标轴定性或定量地反映某一生理过程或生命现象的连续性,但有时也可以采用“一轴(纵轴)多用”,叠加多条曲线来反映它的影响因素的多元性以及相互关系的复杂性。
1、(05年江苏高考题)糖浓度是人体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多种激素参与血糖浓度的调节。
(2)左图中,三条曲线分别表示进食后血液中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相对含量的变化。
其中表示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变化趋势的是曲线b,表示健康人胰高血糖素变化趋势的是曲线 c 。
解析:三条曲线分别表示进食后血液中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相对含量的变化。
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二者之间是拮抗作用一、定性曲线——单曲线:常表示某种生物的数量或某一生理过程与某一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常见类型归总:图例曲线走势相关变量在一定的范围内纵坐标变量随横坐标变量增加而不断增加,超过某个值后纵坐标变量随横坐标变量增加而不断减少1、酶的活性——pH2、酶的活性——温度3、生长速度——生长素浓度4、种群增长率——时间5、可再利用元素——叶龄在某范围内纵坐标变量随横坐标变量增加而不断减少1、杂合子数量——杂合子自交代数2、无氧呼吸——氧浓度3、恒温动物耗氧量——温度在某范围内纵坐标变量随横坐标变量增加而不断增加,超过某个值纵坐标变量随横坐标变量增加而趋于平缓1、光合作用强度——CO2浓度2、光合作用强度——光照强度3、矿质元素吸收——O2浓度4、ATP产生——O2浓度5、种群数量——时间(自然状态下)6、反应速度——底物浓度在某范围内纵坐标变量随横坐标变量增加而不断减少,超过某个值后纵坐标变量随横坐标变量增加而不断增加1、酵母菌CO2产生—O2浓度2、种子萌发形成幼苗过程中干重——萌发天数3、种群密度——杀虫剂使用在某范围内纵坐标变量随横坐标变量增加而不变DNA含量——前、中、后期二、定性曲线——双曲线和多曲线:在一个坐标系中,有两条或两条以上的曲线,通常表示同生物的数量或同一生物的不同器官或生理过程与某一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常见类型归总:图例相关变量图例相关变量种群数量—时间(共生)果实发育、果实不发育——是否授粉种群数量—时间(捕食)恒温动物、变温动物的耗氧量——温度厌氧生物、好氧生物的呼吸强度——氧气浓度种群数量—时间(寄生)阴生植物、阳生植物的光合强度——光照强度C3植物、C4植物的光合强度—CO2浓度种群数量—时间(竞争)根、芽、茎生长—生长素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