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行为学重点
消费者行为学重点
消费者行为学重点方法:1.决策导向研究法2、体验导向研究法3、行为影响研究法消费者行为研究基本分析框架:消费者决策过程个体与心理因素问题认知与信息搜寻外部环境因素消费者资源评价与购买文化需要动机购后行为社会阶层消费者知觉社会群体学习与记忆家庭消费者态度情境个性、自我概念与生消费者保护政策活方式与法律消费者决策的类型:①扩展型决策②有限型决策③名义型决策名义型购买决策分为两种:即忠诚型购买决策和习惯型购买决策。
形成原因:一是减少购买风险,二是简化决策程序。
忠诚型购买决策是指消费者认定某一品牌较竞争品牌能更好地满足需要,对该品牌形成了情感上的依赖,长期反复选择该品牌。
三种购买决策类型的比较:决策类型扩展型有限型名义型信息搜集的范围与数量广泛一般很少决策速度慢中等快重复选择同一品牌的可能性小中大心理过程形成概念获得概念运用概念消费者问题的类型:主动型和被动型。
主动型问题是指在正常情况下消费者能意识到的问题。
冲动性购买于无计划购买的区别:前者是基于对某种产品的一时性情感所进行的购买,含有情感多于理智或非理智性购买的意蕴。
无计划购买包含的范围更为宽广,它不仅仅包括冲动性购买,而且包括很多纯理性的购买。
冲动性购买的特征:①冲动性②强制性③情绪性或刺激性④对后果的不在意性答:首先,如果新兴的或非传统的零售渠道销售具有高经济风险或社会风险的产品,应设法降低顾客的知觉风险。
其次,非传统的零售渠道,尤其是折扣商店销售高知觉风险的产品时,应尽量从有品牌影响的供应商处供货。
再次,传统零售店应将侧重点放在销售那些有较高知觉风险的产品上。
最后,经济风险可以通过提供担保或保证来降低。
消费者满意:是购买者在特定的购买情形中,对其所付出的是否得到足够回报的认知状态。
消费者不满:一般是指消费者由于对交易结果的预期与实际情况存在较大出入而引起的行为上或情绪上的反应。
重复购买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即习惯型购买者和忠诚型购买者。
习惯型购买者:重复购买某种产品是由于习惯,或者他们购物的地方没有更好的备选品,或该品牌是最便宜的。
消费者行为学重点
消费者行为学重点1.消费者行为是指:消费者为获取、使用、处置消费物品或者服务所采取的各种行为,包括先于且决定行动的决策过程。
2.消费者行为研究的历史:1899年凡勃伦《有闲阶级论》、1903年斯格特《广告论》。
3.消费者行为学的研究方法:1决策导向研究法2体验导向研究法3行为影响研究法。
4.影响店铺选择的店堂特征:1商店的位置与规模2商店的形象3零售店广告。
5.影响品牌选择和产品购买数量的店内因素:1购物点陈列2削价与促销3店堂布置与气氛4商品脱销。
(①采用不同与平时的放置方式陈列商品对消费者的品牌选择行为将产生重要影响②这些手段的相对影响不易分清,且店内削价对品牌选择有很重要影响③商店内商品如何摆放对产品和品牌的选择有重要影响,一种商品越容易被看到,它被购买的可能性就越大④在缺货的情况下,顾客面临着转换商店,转换品牌等众多选择,还影响消费者对脱销产品的口碑)6.消费者的经济资源:1消费者的收入2其他经济资源3财产4信贷。
7.马斯洛对需要的分类:1生理需要2安全需要3归属和爱的需要4自尊心的需要5自我实现的需要。
意义:这一理论的效用在于它可以为人们提供一种有用的思考工具,其优点总超过它存在的问题。
应用:1它提醒我们消费者购买某种产品可能处于多种需要与动机,产品服务与需要之间并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2越是涉及低层次需要,人们对需要的满足方式与满足物就越明确3越是高层次需要,越难以得到完全满足。
原因在于满足需要的愉快体验中又会产生更高的需要4只有低层次需要获得充分满足后,高层次需要才会更好的得到满足。
8弗洛伊德认为人的精神由三部分构成:意识、前意识、潜意识。
人的结构由三大系统组成:本我、自我、超我。
9.精神分析学说对分析消费者行为的启示意义:1精神分析说认为,日常行为与动机主要由潜意识支配,研究人的动机必须深入到人类的内心深处,精神分析说在行为分析领域有渗透和影响的作用2精神分析学说提醒我们在分析消费者行为时,应特别重视研究消费者深层的心理需要,以及这些需要以何种形式反映到商品的购买上。
消费者行为学---期末考试重点
消费者行为学复习重点第一讲1.什么是消费者行为是消费者为获取、使用、处置消费物品或服务所采取的各种行动,包括先于且决定这些行动的决策过程。
2.影响消费者行为的个体与心理因素包括哪些(1)需要与动机(2)知觉(3)学习与记忆(4)信念与态度(5)个性(6)自我概念和生活方式3.影响消费者行为的环境因素包括哪些(1)文化(2)社会阶层(3)社会群体(4)家庭(5)情境因素(6)营销因素4.消费者决策过程(1)认知与信息搜集(2)评价与购买(3)购后行为5.消费者行为研究的类型(1)定性研究包括深入访谈、集中小组、隐喻分析、拼图研究以及投影法。
这些方法经过高度训练的访谈-分析,往往带有主观性。
因为样本很小,所以研究结果不能推广到更大的人群。
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得关于促销活动与产品的新观点,而这些内容的具体方面可以通过更广泛的研究来测试。
(2)定量研究包括实验法、调查法和观察法。
这种方法被看做实证性的,主要用于预测消费者行为。
研究的结果是描述性的,如果数据收集是随机的,结果可推广到更大的人群。
(3)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利用定性研究结果来发现新的创意或开发宣传战略,利用定量研究的结果来预测消费者对各种宣传的反应。
6.消费者行为研究的具体方法(1)观察法是在自然情况下,有计划、有目的、有系统地直接观察被研究者的外部表现,了解其心理活动,进而分析其心理活动规律的一种方法。
(2)实验法是有目的地严格控制或创设一定的条件,人为地引起某种心理现象产生,从而对它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
实验法有两种形式:实验室实验法和自然实验法。
(3)调查法调查法是从大量消费者中系统收集信息的方法。
调查可以采用邮寄问卷、电话访问和人员访问等方式。
(4)访谈法访谈法是指调查者与消费者进行面对面有目的的谈话、询问,以了解消费者对所调查内容的态度倾向、人格特征等的方法。
访谈法可以分为结构式访谈和非结构式访谈两种。
(5)投影法是指向消费者提供一些含义模糊的材料,通过这些材料激发出消费者潜意识中的感情和态度。
消费者行为学重点
消费者行为学重点第一章消费者行为学概述1. 消费者行为:指消费者为获取、使用、处置消费物品或服务所采取的各种行动,包括先于且决定这些行动的决策过程。
2. 消费者行为的特点:(1) 多样性–各人消费需求、偏好等不同–同一人不同期、不同情景、不同产品的行为方式不同。
(2) 复杂性。
受消费动机、文化背景、经济、个体等因素的影响(3) 行为共性。
由人们需要的共性决定。
该性质决定研究消费者行为的意义(4) 可引导性。
在满足消费者现实或潜在需求的前提下,企业可影响消费。
3. 消费者行为的研究方法从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的不同层面划分:(1)决策导向研究(20世纪70—80年代)。
研究购买者理性决策过程。
(2)经验导向研究(20世纪80年代)。
探讨消费者非理性购买和体验型购买的行为。
(3)行为影响研究(20世纪90年代始)。
探讨源于外部非情感和信念因素产生的购买行动。
4. 消费者行为研究的基本框架(必须掌握)第二章消费者决策过程---问题认知与信息搜索1. 消费者决策过程的5个阶段:问题认知---信息搜索---评价与选择---购买---购后评价2. 消费者决策类型(1)扩展型决策• 属复杂决策。
对产品不熟悉,消费者介入程度高,备选产品或品牌差异程度大,购买的时间压力小。
• 特点:消费者进行大量的信息搜集;大量的比较、评价。
• 决策过程:认知问题---大量的内、外信息搜集---复杂的产品评价---购买---复杂的购后评价。
• 举例:住房、汽车、电脑等(2)有限型决策• 特点:消费者对产品了解有限;被选品差异性不大且数量有限;有限的外部信息搜集;介入程度不很高;所花时间较短。
• 决策过程:认知问题---以内部信息搜集为主---有限的产品评价(规则简单、属性少、品牌少)---购买---有限的购后评价• 追求多样化的购买、在它人影响下或某种情绪下的购买决策,一般属有限型决策。
• 举例:牛奶、酒等。
(3)名义型决策• 特点:购买介入程度低、购买基本不用决策、购后基本不评价。
消费者行为学重点整理
第1章导论●消费:指人们为满足需要而消耗各种物质产品及非物质产品的行为和过程。
●消费者:消费者就是购买与使用各种产品或服务的人。
●消费者行为:就是指人们为满足需要和欲望而寻找、选择、购买、使用、评价及处置产品和服务时介入的活动和过程。
●消费者市场:市场是那些具有需要得到满足的需求、同时有能力获得这种需求的人、集团或组织。
消费者市场是由为满足个人生活需要而购买商品的所有个人或家庭组成,是产业市场乃至整个经济活动为之服务的最终市场。
●消费者行为学的研究内容:1)研究消费者的需求和动机2)研究消费者的购买决策3)研究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的各种因素●研究消费者行为的意义:a 有利于企业赢得消费者 b研究消费者行为可以帮助和引导消费者,保护消费者权益 c可以有效地帮助企业制定市场营销战略 d有利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市场细分:市场细分就是指按照消费者欲望与需求把一个总体市场划分成若干个具有共同特征的子市场的过程。
●市场细分的依据(1)按地理变量细分市场(2)按人口变量细分市场(3)按心理变量细分市场(4)按行为变量细分市场●市场细分的原则(1)一致性(2)可衡量性(3)可进入性(4)效益性(5)稳定性●营销组合1)产品2)定价3)分销4)促销●产品定位产品定位,就是在消费者头脑中为产品确立某种地位或树立某种形象,使其与其他同类的竞争产品相区别。
第2章消费者研究●消费者行为研究的历史2.1.1萌芽时期(从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2.1.2应用时期(从20世纪30年代至60年代)发展时期(20世纪60年代以后)●消费者行为研究的理论来源经济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市场营销学,心理学●心理学1)心理现象的内涵(1)心理动力(2)心理过程(3)心理状态(4)心理特征气质类型: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抑郁质●心理学的发展(1)从哲学的心理学到科学的心理学冯特(2)现代心理学的三大学派:精神分析心理学,行为主义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消费者行为研究的信息来源第二手资料:企业内部资料、企业内部资料、政府部门、市场调查机构、行业协会、互联网 + 第一手资料●消费者行为研究的类型:定性研究,定量研究,定性和定量相结合●消费者行为研究的具体方法1)观察法:是在自然情况下,有计划、有目的、有系统地直接观察被研究者的外部表现,了解其心理活动,进而分析其心理活动规律的一种方法。
消费者行为学复习资料
消费者行为学重点第一章导论1.消费者:(广义):购买、使用各种产品与服务的个人或组织。
(狭义):购买、使用各种消费品或服务的个人与住户。
2。
消费者行为:是指消费者为获取、使用、处置消费物品或服务所采取的各种行动,包括先于且决定这些行动的决策过程。
(课堂笔记补充:美国市场营销协会的定义:消费者行为是感知、认知行为以及环境因素的动态过程,是人类履行生活中交易职能的行为基础.)3.试述消费者行为研究的意义:一、消费者行为研究是营销决策和制定营销策略的基础;二、为消费者权益保护和有关消费政策制定提供依据;三、有助于消费者自身做出更明智的购买决策;四、提供关于消费者行为的知识和信息4。
消费者决策过程包括哪几个阶段:问题认识、信息搜集、评价与选择、购买、购后行为5.影响消费者行为的个体与心理因素有哪些:消费者资源;需要与动机;消费者知觉;学习与记忆;消费者态度;个性、自我概念与生活方式。
6.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外部环境因素有哪些:文化;社会阶层;社会群体;家庭;情境;消费者保护政策与法律。
7.消费者行为研究经历了哪几个阶段?每一个阶段有哪些特点?(1)萌芽时期(1930年以前)重点研究产品销售,而非消费者的需求,局限于理论阐述,未广泛用于营销活动,未引起普遍重视。
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社会学家凡勃伦《有闲阶级论》(1899)提出了炫耀性消费及其社会涵义. 1901年12月心理学家斯科特(W.D.Scott)在美西北大学作报告时指出,心理学可以在销售和广告中发挥重要作用。
科普兰(M。
T。
Copeland)于1923年提出将消费物品分为便利品、选购品和专门品的分类方法部分建立在对三个方面的消费者行为的分析之上.(2)应用时期(1930-1960年)消费者行为动机研究、消费者品牌忠诚研究1。
环境 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危机、第二次世界大战2.20世纪40-50年代消费者行为动机的研究* 1950年,梅森海尔(Mason Haire)主持速溶咖啡的研究*菲利普·科特勒《营销管理》关于动机研究成果*美学者盖斯特(L.Cuest)和布朗(George H.Brown)于50年代初开始研究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问题,以便找到促使消费者重复选择某一品牌的有效途径.*谢里夫(M.Sherif)、凯利(Harlod H.Kelley)和谢把托尼(Shibutoni)等人开展了对参照群体的研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3)变革与发展时期(1960年至今)消费者满意问题的研究;发展商标资产的研究;建立长期顾客关系的研究跨文化消费研究1.1960年,美国心理学会中成立了消费者心理学分会,这是消费者行为学开始确立其学科地位的前奏。
消费者行为学重点
1、扩展型决策:当消费者对某类产品或对这类产品的具体品牌不熟悉,而且也未对立起相应的产品与品牌评价标准,更没有将选择范围限定在少数几个品牌上,此时,消费者面临的就是扩展型决策。
2、有限型决策:又称限定问题的决策,通常是指消费者对某一产品领域或该领域的各种品牌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或者对产品和产品品牌的选择建立起了一些基本的评价标准,但还没有建立起对某些特定品牌的偏好,因此还需要进一步搜集某些信息,以便在不同的品牌之间作出较为理想或满意的选择。
3、名义型决策:实际上就其本身而言并未涉及决策。
某个消费问题被意识到以后,经内部信息搜集,消费者脑海里马上浮现出某个受偏爱的产品或品牌,该产品或品牌随之被选择或购买。
4、信念:消费者信念是指消费者持有的关于事物的属性及其利益的知识。
5、知觉风险:知觉风险实际上就是在产品购买过程中,消费者因无法预料其购买结果的优劣而产生的一种不确定性感觉。
6、意见领袖:在口传过程中,经常可以发现,有些消费者会较其他消费者更频繁或更多地为他人提供信息,从而在更大程度上影响别人的购买决策,这样的消费者被称为意见领袖或舆论领袖。
7、品牌忠诚:品牌忠诚是消费者对某一品牌形成偏好,试图重复购买该品牌产品的趋向。
8、消费者购买决策有哪些类型,每种类型的特点是什么?1)扩展型决策: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要进行大量的信息搜集,并对各种备选产品作广泛而深入的评价、比较。
2)有限型决策:消费者对信息的搜集,对品牌的评价、比较都是很有限的。
3)名义型决策:消费者对信息的搜集,对品牌的评价、比较基本上没有。
9、什么叫购买动机的冲突,它有那些内容。
动机冲突:消费者面临两个或两个以上购买动机,其诱发力大致相等但方向相反。
1)双趋冲突。
这是指消费者具有两种以上都倾向选择的目标而又只能从中择选其一时所产生的动机冲突。
2)双避冲突。
这是指消费者有两个以上希望避免的目标但又必须选择其中之一时面临的冲突。
3)趋避冲突。
消费者行为学考试重点
消费者行为学名词解释1、社会阶层:是由具有相同或类似社会地位的社会成员组成的相对持久的群体。
2、消费者态度:消费者对于某一事物或观念所持有的正面或反面的认识上的评价、情感上的感受和行为上的倾向。
3、记忆:凡是人们感知过的事物、体验过的情感以及练习过的动作,都可以以映象的形式保留在人的头脑中,在必要的时候可以把它们再现出来,这个过程就是记忆。
4、刺激物的辨识:指消费者将某一刺激与另一类似刺激相区分的学习过程,或者说是消费者对相互类似的刺激予以不同反映的过程。
5、刺激物的泛化:指消费着对某种特定刺激所做的反映会扩大到其他相似刺激的反映中。
6、学习:指人在生活过程中,因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变化。
7、认识质量:消费者对产品适用性和其他功能特性适合其使用目的的主观理解。
8、注意:理解为意识的指向性和集中性。
指向性是指消费者将意识指向某一营销对象,而离开其他对象。
集中性是指消费者对特定营销对象倾注比较多的心里资源。
9、刺激物的展露:刺激物展现在消费者的感觉神经范围内,使其感官有机会被激活。
10、感觉:人脑对于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11、知觉:人脑对刺激物各种属性和各个部分的整体反映,它是对感觉信息加工和解释的过程。
12、重复购买:指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选择一个品牌或极少几个品牌。
13、品牌忠诚:是消费者对某一品牌形成偏好、试图重复选择该品牌的倾向。
14冲动购买:通常是指消费者在进入商店前并没有购买计划或意图,而进入商店后基于突然或一时的念头马上实施购买行动。
15、消费者满意:消费者对产品或服务的期望水高于认知的实际水平。
16、消费者不满:指消费者由于对于交易结果的预期与实际情况存在较大出入而引起的行为上或情绪上的反映。
简答题1、研究消费者行为的意义?答:①消费者行为研究是营销决策和制定营销策略的基础。
②消费者行为研究为消费者权益保护和有关消费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政府应制定什么样的法律,采取何种手段保护消费者权益,政府法律和保护措施在实施过程中能否达到预期的目的,很大程度上可以借助消费者行为研究提供的信息。
《消费者行为学》复习重点1
《消费者行为学》复习重点1消费者就是购买与使用各种产品或服务的人。
具体地说, 消费者是各种消费品的需求者、购买者和使用者。
2所谓消费者行为, 就是指人们为满足需要和欲望而寻找、选择、购买、使用、评价以与处置产品和服务时介入的活动和过程。
消费者行为的特点: ①消费者行为是受动机驱使的。
②消费者行为包含许多不同的角色。
③不同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不同。
④消费者行为是可以诱导的。
⑤消费者行为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3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因素: 个人因素、环境因素和营销因素。
个人因素包括消费者的心理过程、学习、价值观与态度与个性等消费者的心理因素, 还包括消费者的产品知识、职业与性别、经济状况、自我意识与生活方式。
环境因素包括社会环境因素和其他环境因素。
社会环境因素包括文化因素、参照群体、社会阶层、家庭以与社会流行等。
其他环境因素包括购物环境因素、情境因素等。
营销因素包括与产品有关的因素与与产品营销组合有关的因素。
与产品有关的因素包括产品定位、商标、商品命名、包装装潢等, 与产品营销组合有关的因素包括促销、广告、定价、企业公共关系等。
4消费者行为学的研究方法: 投射法。
投射法是用来测量消费者在一般情况下不愿或者不能披露的情感、动机或者态度, 是“根据无意识的动机作用来探询人的个性深蕴的方法”。
常用的投射法测试有很多, 例如主题统觉测验、造句测验、角色扮演法等。
例如, 在角色扮演法中, 实验者向被试描述某种情景, 然后让被试充当情景中的某一角色, 观察被试在该情景中的反应, 然后取得实验效果。
这是一种简介调查的方法, 让被试在不知不觉中自然地流露出自己的真实动机和态度。
5购买目的的确立、手段的选择和动机的取舍的过程, 就是消费者的购买决策。
6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过程: 需要确认、信息搜寻、方案评价、购买决策、购买后的行为。
这五个步骤代表了消费者从认识到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到评估一项购买的总体过程。
此过程是研究如何做决策的指导原则。
消费者行为学重点总结
问题认知:指消费者意识到理想状态与实际状态存在差距,从而需要采取进一步行动。
影响问题认知的因素:时间环境的改变产品获取产品消费个体差异影响品牌选择和产品购买数量的店内因素:1.购物点陈列2.削价和促销3.店堂布置与气氛4.脱销5销售人员。
消费者动机的特征:1.动机的不可观察性和内隐性2.动机的多重性3.实践性与学习性4复杂性影响消费者注意力的因素:(一):影响注意力的刺激物因素1.大小与强度2.色彩与运动3.位置与隔离4.对比与刺激物的新颖感5.格式与信息量(二):1需要与动机2.态度3.适应性水平4。
(三):情景元素对遗忘产生影响的因素:1.识记材料对消费者的意义与作用2.识记材料的性质3.识记材料的数量4.识记材料的系列位置5.学习的程度6.学习的情绪遗忘的原因:1.痕迹衰退说2.干扰抑制说3.压抑说消费者态度:消费者对某一事物或观念所持有的正面或反面的认识上的评价.情感上的感受和行为上的倾向。
品牌忠诚的成因:1产品吸引2时间压力3风险因素4自我形象知觉风险及类型:1功能风险2物质风险3经济风险4社会风险5心理风险减少知觉风险的方式:1主动搜索信息2保持品牌忠诚3依据品牌与商店形象4购买高价产品5寻求商家保证6从众购买家庭的功能:1经济功能2情感交流功能3赡养与抚养功能4社会化功能+消费者态度的功能:1适应功能2自我防御功能3知识或认识功能4价值表达功能。
文化:(广义)指人类所创造的物质成果与精神成果的总和(狭义)特指人类创造的精神成果,如哲学制度宗教文学艺术科学与技术等。
文化的特点:1习得性(传承性)2群体性3复合性4符号性5动态性亚文化:除主流文化外的所有文化(次级群体成员共同的独特的信念.价值观)1名族亚文化2宗教亚文化3区域亚文化:地方语言地方风俗习惯性格特征决定参照群体影响强度的因素:1产品使用时的可见性2产品的必要程度3产品的生命周期4个体对群体的忠诚程度6个体在购买中的自信程度流行的分类:1物的流行2行为的流行3思想的流行流行的特征:社会普遍性2时期性3自发性4反传统性消费者情境的类型:(一)沟通情境(二)购买情境1信息环境2零售环境3时间的影响(三)使用情境消费者:(狭义)指购买.使用各种产品或服务的个人与住户。
消费者行为学重点
消费者行为学重点精品文档--------------------------精品文档,可以编辑修改,等待你的下载,管理,教育文档--------------------------------------------------------------------------------------------------------------------------------------------------------------- 消费者行为学复习资料第一章消费者行为学概述消费:是社会经济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它和生产、分配、交换一起构成社会经济的整体,是社会经济活动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领域。
消费者:1、广义消费者:指购买、使用各种产品和服务的个人或组织。
2、狭义消费者:指购买、使用各种产品和服务的个人或家庭。
消费者行为:消费者行为的特点:1、广泛性、分散性。
2、多样性、复杂性。
3、易变性、发展性。
4、非专家性、可诱导性。
消费者的意识:1、含义:指人的神经系统对自己的身心状态和外界环境等变化的知觉和认识。
简言之,人脑对客观事物的自觉反映。
它的产生依赖于劳动和语言。
2、意识的层次:潜意识;潜意识也称无意识、边意识,半意识。
消费者心理现象构成: 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心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心理现象意志过程个性心理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态度,兴趣,价格观个性心理特征:气质,性格,能力学科基础:消费者行为学就是研究消费者的心理与行为各种规律的科学和学问。
消费者行为学最早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主要标志有:1889年社会学家凡伯伦出版《有闲阶级论》;1901年心理学家斯科特首次提出心理学原理可运用在销售和广告中,并发表了12篇论文, 1903年汇集成《广告论》;1908年心理学家盖尔出版《广告心理学》1905年梅森*海尔主持的速溶咖啡的研究是20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对消费者购买研究的典型代表。
消费者行为学重点
消费者行为学重点一.名词解释1.消费者黑箱:消费者黑箱又称购买者黑箱,是指消费者在受到外部刺激后所进入的心理活动过程。
由于它对企业来说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不透明的东西,故称之为消费者黑箱。
2.非中心注意:对刺激物的无意识处理,被称为“前注意状态下的信息处理”,也称为非中心注意。
此时,由于主要注意力集中在别的事情上,对营销信息的关注非常有限,甚至没有意识到是否对这些信息进行了处理。
3.无意识提防:消费者更可能将意识到与他们目前须要有关的刺激物。
4.消费者动机:人们从了解某种活动,为某一目标付出努力的意愿,这种意愿取决与目标能否在大多程序上满足人的需要。
具体分为:求实动机,求新动机,求美动机,求名动机,求廉动机,求便动机,模仿或从众动机,好癖动机。
5.消费者态度:消费者对某一事物或观念持有的负面或反面的重新认识上的评价、情感上的体会或犯罪行为上的女性主义。
6.消费者自我概念:自我概念是指个体对自身一切的知觉、了解和感受的总和。
分为三种类型的自我概念(1)实际的自我概念,指消费者实际上如何看待自己;(2)理想的自我概念,指消费者希望如何看自己;(3)社会的自我概念,指消费者感到别人是如何看待自己;(4)理想的社会自我概念,指消费者希望别人如何看自己;(5)期待的自我,指消费者期待在将来如何看待自己,指介于实际的自我和理想的自我之间的一种形式。
7.参考群体:参考群体实际上就是个体在构成其出售或消费决策时,用来做为参考、比较的个人或群体。
最初就是指家庭、朋友等个体与之具备轻易互动的群体,现在还囊括了与个体没轻易面对面碰触但对个体犯罪行为产生影响的个人和群体。
四中参考群体:碰触群体、渴求群体、驳斥群体和防止群体。
二.简答题1.消费者就是如何构成对质量的心智的?一种观点认为,消费者是根据产品的内在特性或内在线索(如产品的特征,外形,原料等)形成对产品质量的认知,或形成对产品质量的总体印象;另一种观念认为,消费者主要是根据产品的外在线索,如价格、原产地、商标或企业声誉等形成对产品质量的整体认知。
消费者行为学重点
第一章1、【消费者】:是指购买、使用各种消费品或服务的个人与住户。
2、消费者行为的意义:(1)消费者行为研究是营销决策和制定营销策略的基础(2)为消费者权益保护和有关消费政策提供依据(3)有助于消费者自身作出更明智的购买决策(4)提供关于消费者行为的知识和信息。
第二章3、名义型决策实际上就其本身而言并未涉及决策p344、消费者的生活方式和现在所处的情景不仅决定了消费者的理想状态,也决定了他对实际状态的认知。
[问题认知过程]5、影响消费者对问题认知的因素有哪些?P38(1)、消费者的理想状态与实际状态之间的差距是产生问题认知的必要条件,凡影响消费者的理想状态与实际状态的因素均会影响消费者对问题的认知(2)、影响问题认知的非营销因素:时间、环境的改变、产品获取、产品消费、个体差异(3)、影响问题认知的营销因素即激发消费者对问题的认知:一般性问题认知与选择性问题的认知(一般性问题的认知会导致整体市场的扩大,而选择性问题的认知则会增加某一特定品牌或特定企业的产品销售)、激发问题认知的方法(途径一宣传其产品的优越之处影响消费者的理想状态;途径二通过广告或其他促销手段影响消费者对现实状态或现有状况的认知)、问题认知的时机(有些公司如保险公司、旅游公司,主要通过大量的广告宣传引起问题认知;另一些公司更多的依赖卖场商品陈列或其他店内手段激发消费者对问题的认知).6*、意识域的三个次级域:激活域(被考虑的备选品牌)、惰性域(后备备选品牌)、排除域(避免选择的品牌).第三章6、【评价标准或选择标准】:实际上是消费者在选择备选品时所考虑的产品属性或特征.这些属性或特征与消费者在购买中所追求的利益、所付出的代价直接相关.7、消费者通常运用的选择规则有5种,即连接式规则、重点选择规则、按序排除规则、编纂式规则、补偿性选择规则。
P618、【冲动性购买】有时被称为无计划购买:通常是指消费者在进入商店前并没有购买计划或意图,而进入商店后基于突然或一时的念头马上实施购买行动。
《消费者行为学》重点
个性的含义p110了解
(从个性的形成基础看,个性具有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属性。
个性的生理属性反映在人的生理基础上,主要表现在基本神经反应的特点、天资和气质等方面。
个性的社会属性是指个体在社会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的心理因素,主要表现在人生观、兴趣、爱好、能力、性格、行为方式等方面。)
内隐性:(主体意识的作用往往使动机形成内隐层、过渡层、表露层等多层次结构,而较复杂的消费活动常常使真正的动机隐藏起来。)
复杂性:(购买动机的复杂性至少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种行为隐藏多种动机;统一行为不同动机强烈程度差异很大;有些动机消费者自身也很难解释;没有一种动机是孤立的)
可诱导性:(动机的指向(或欲望的对象)和强度是可以被诱导的。)
稳定性上的差别,情感具有稳定性,而情绪带有很大的情景性和短暂性
发生早晚的差异,情绪是人和动物所共有的,情感是人所特有的。人一出生就有情绪反应,但还谈不上情感。
情绪和情感是可以转化的,情绪长期积累,就会转化为情感,情感在一定条件下,也会以鲜明的、爆发的形式表现出来,表现为一种情绪。
影响消费者情绪、情感变化的因素
消费者在进入商店前并没有购买计划或意图,而进入商店后基于突然或一时的念头马上实施购买行为。具有四个特征:
1冲动性
2强制性
3情绪性或刺激性
4对后果的不在意性
5
追求多样性购买
两个主要原因:1)饱和感;2)厌倦感。
企业需要在“多样性”上பைடு நூலகம்功夫,但要把握一个“度”。
人们为什么上街购物(动机)?
个人动机:角色扮演、消遣、自我愉悦、了解新的潮流、身体活动、感官刺激等。
消费者行为学重点
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因素消费者行为学以消费者个体和群体的消费行为为研究对象。
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因素主要有两大类:个人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
个人因素是消费者自身的因素,包括消费者的生理因素、心理因素、行为因素。
外部环境因素指消费者外部世界的所有物质和社会要素的总和消费者行为是个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注意是指信息加工行为对特定刺激的投入程度。
2.2.1注意的分类根据消费者有无目的以及是否需要意志努力,可以将注意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等三种形式。
1)无意注意2)有意注意3)有意后注意以上三种注意形式并存于消费者的心理活动中。
它们之间既交替作用,又相互转化。
吸引消费者注意的策略注意在消费者的心理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
它可以维持和增加心理活动的强度,也可以降低或减弱心理活动的效率。
首先,可以通过增加消费刺激强度来引起消费者的无意注意。
其次,可以通过明确消费目标,培养间接兴趣来维持消费者的有意注意。
最后,消费者自觉排除外部干扰,加强意志努力,是从主观方面保持注意稳定和集中的重要条件。
消费者需要的分类1、亨利·默里(Henry Murray)的心理需要清单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3、后天习得性需要论4、需要、欲望和需求影响态度改变的因素可以归纳为两大方面,即态度形成过程中的特点和外界因素。
1)态度形成过程中的特点(1)态度的强度:消费者所受的刺激越强烈,形成的态度越不易改变。
(2)形成态度的因素:形成态度的因素越复杂,则态度的改变越困难。
(3)态度持续的时间:消费者的态度一经形成,其持续的时间越长,则越根深蒂固,难以改变。
(4)消费者的价值观:绝大多数商品或服务都象征性地代表一种特别的形象,当它与消费者所持的价值观相吻合时,消费者就会形成对该产品的良好印象,并难以改变。
2)外界因素(1)信息的作用:信息传达者不仅要内行,具有权威性,传达的形式还要恰当,以获得信息接受者的认可;否则,消费者怀疑信息的可靠性或不喜欢信息传达者,宣传效果会大打折扣。
消费者行为学考试重点1
一、名词解释1.扩展型决策: 是一种较为复杂的的购买决策, 它一般是在消费者介入度较高, 品牌间差异程度比较大, 而且消费者有较多时间进行斟酌的情况下所作的购买决策。
P322.有限型决策: 指消费者对某一产品领域或该领域的各种品牌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或者对产品和产品品牌的选择建立起了一些基本的评价标准, 但还没有形成对某些特定品牌的偏好, 因此还需要进一步搜集信息, 以便在不同品牌之间做出较为满意的选择。
P333.名义型决策: 实际上就其本身而言并未涉与决策, 消费者问题被意识到以后, 经内部信息搜集, 消费者脑海中马上浮现出某个偏爱的品牌或产品, 该产品或品牌随之被选择和购买。
P344.冲动性购买: 消费者在进入商店前并没有购买计划或意图, 而进入商店以后基于突然或一时的念头马上实施购买行动。
P655.消费者行为: 消费者行为是消费者在获取、使用、处置消费物品或服务所采取的各种行动, 包括先于且决定这些行动的决策过程。
P46.问题认知:消费者意识到理想状态和现实状态存在差距, 从而需要采取进一步行动。
P377.评价标准: 消费者在选择备选品时所考虑的产品属性或特征。
这些属性或特征与消费者在购买中所追求的利益、所付出的代价直接相关。
P56 8.联合分析法: 消费者对具有相同属性但不同水平的一系列产品做出整体偏好评价, 然后对数据进行分析, 得出各种属性与各种水平的相对重要性。
P599.编纂式规则: 消费者先将产品的各种属性按重要程度排序, 然后在最重要的属性上对各品牌进行比较, 在该属性上得分最高的品牌成为备选品牌。
P6310.消费者的需要: 消费者在生理和心理上的匮乏状态, 即感到缺少点什么, 从而想获得它们的状态。
P12511.动机: 引起个体活动, 维持已引起的活动, 并促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进行的内在作用。
P12712.形底原则: 人在对刺激物进行组织的过程中, 倾向于把刺激物分成两个部分: 一部分是形或图, 即在知觉范围内最受关注的那些因素;另一部分是刺激物中其余部分或对特定个体来说具有较小意义的那些因素, 构成了知觉背景或底色。
消费者行为学题库 重点
消费者行为学一.名词解释1.参照群体:是指个体在形成其购买或消费决策时,用以作为参照、比较的个体或群体。
2.从众:是指个体的观念与行为由于受到群体的引导或压力,而趋向于与大多数人相一致的现象。
----从众消费行为(个人因群体影响而遵照大多数人消费行为方式进行消费)3.动机冲突:消费者面临两个或两个以上诱发力大致相等但方向相反的购买动机时产生的左右为难的心理。
----广义上指在同一时间内出现的彼此不同或相互抵触的动机,因不能都获得满足而产生的矛盾心理。
)4.记忆:指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
凡是人们感知过的事物、体验过的情感以及练习过的动作,都可以以映像的形式保留在人的头脑中,在必要的时候又可把它们再现出来,这个过程就是记忆5.角色:是个体在特定社会或群体中占有的位置和被社会或群体所规定的行为模式。
6.流行:指一个时期内社会上流传很广,盛行一时的大众心理现象和社会行为。
----消费流行是指在一定时期和范围内,大部分消费者呈现出相同或相似行为表现的一种消费现象。
7.消费习俗:指消费者受共同的审美心理支配,一个地区或一个民族的消费者共同参加的人类群体消费行为。
----它是人们在长期的消费活动中相沿而成的一种消费风俗习惯。
8.消费者动机(购买动机):是引起个体活动,维持并促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进行的内在作用。
----为了满足一定的需要,引起消费者购买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愿望和意念动机是一种个体内在的主动的力量,是个人基于需要而由各种刺激引起的心理活动。
9.消费者决策(购买决策):消费者决策是消费者在可供选择的若干种购买方案中选定一种合理方案的过程。
----是指消费者作为主体,为了实现满足需求这一特定目标,在购买过程中所进行的评价、选择、判断、决定等一系列活动决策是消费者购买活动中的关键环节,消费者的决策过程实际就是决策问题的过程。
10.消费者情境(社会情境):指消费或购买活动发生时个体所面临的暂短的环境因素。
----指那些独立于单个消费者和刺激消费者的单个客体(产品、广告等)之外,能够在某一具体时间和地点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一系列暂时的环境因素。
消费者行为学重点
消费者行为:是指消费者为获取、使用、处置消费物品或服务所采取的各种行动,包括先于且决定这些决策过程。
消费者行为的特征:①消费者行为涉及很多人②消费者行为不仅仅是购买③消费者行为设计很多的决策④消费者行为是一个动态的过程⑤消费者行为的多样性与复杂性消费者行为研究的理论来源与方法:来源:1、心理学(psychology )一词由希腊文中psyche (指灵魂soul )与logos(指讲述discourse)两字演变而成。
19世纪末定为研究心理活动的科学。
20世纪2年代至60年代,心理学被界定为研究行为的科学。
到70年代,被认为是研究个体行为与心理过程的科学。
2.社会心理学3、社会学4、人类学5、经济学(P18-19)方法:1.决策导向研究法2、体验导向研究法3、行为影响研究法消费者行为研究基本分析框架: 消费者决策的类型:①扩展型决策②有限型决策③名义型决策 名义型购买决策分为两种:即忠诚型购买决策和习惯型购买决策。
形成原因:一是减少购买风险,二是简化决策程序。
忠诚型购买决策是指消费者认定某一品牌较竞争品牌能更好地满足需要,对该品牌形成了情感上的依赖,长期反复选择该品牌。
三种购买决策类型的比较:决策类型信息搜集的范围与数量 决策速度 重复选择同一品牌的可能性 心理过程 扩展型广泛 慢 小 形成概念 有限型一般 中等 中 获得概念 名义型 很少 快 大 运用概念消费者问题的类型:主动型和被动型。
主动型问题是指在正常情况下消费者能意识到的问题。
被动型问题是指消费者尚未意识或需要在别人提醒之后才可能意识到的问题。
信息来源的五个方面:记忆来源、个人来源、大众来源、商业来源和经验来源。
信息如何被搜集(P47):意识域分为三个次级域,即激活域、惰性域和排除域。
激活域是由备选品中予以进一步考虑的产品或品牌组成。
惰性域或不活泼域是由那些消费者了解但不关心的产品或品牌所组成。
排除域里的品或品牌是消费者不喜欢和不予考虑的。
消费者行为学知识点归纳
消费者行为学知识点归纳消费者行为学是研究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服务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行为模式和心理因素的学科。
它涉及到心理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等多个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并通过对消费者的需求、决策、态度和行为等方面进行研究,帮助企业理解消费者,并制定相应的市场营销策略。
以下是消费者行为学的几个重要知识点的归纳。
1. 消费者需求消费者需求是指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服务之前所表现出的对某种满足感的渴望或期望。
需求的形成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包括个体特征、社会环境、文化背景等。
在市场营销中,了解并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是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
2. 消费者决策过程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服务时,通常会经历决策过程。
决策过程包括问题识别、信息搜索、评估备选方案、购买决策和后期行为评价等阶段。
消费者在每个阶段都会受到内部因素(如个人偏好、态度等)和外部因素(如促销活动、广告宣传等)的影响。
3. 消费者态度与行为消费者态度是指对某种对象或事物所持的评价和评判。
态度往往是由消费者的信念、情感和行为意向等构成的。
消费者的态度对他们的购买决策和行为具有重要的影响。
在市场营销中,通过有效地影响消费者的态度,企业可以提高产品或服务的认可度和销售量。
4. 消费者个体差异消费者之间存在个体差异,这些差异包括个体特征、社会经济地位、信仰价值观等。
消费者个体差异对他们的需求、购买决策和态度等方面都会产生影响。
企业需要根据不同的消费者个体特点来制定差异化的市场策略,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5. 消费者行为的伦理和社会责任消费者行为不仅仅是一种经济活动,还涉及到伦理和社会责任等方面。
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和行为对环境、社会和个人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企业应该积极倡导和践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并通过提供具有社会价值的产品和服务来引导消费者做出更加负责任的消费决策。
总结:消费者行为学的知识点涉及到消费者需求、决策过程、态度与行为、个体差异以及伦理和社会责任等方面。
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点,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理解消费者,制定针对性的市场策略,提高产品或服务的市场竞争力。
消费者行为学复习重点
第一章消费者行为研究概述第二节研究消费者行为的意义P6一、消费者行为研究是营销决策和制定营销策略的基础从营销角度,它是未被满足的消费者需要。
1.对市场条件和市场变化趋势的分析:分析消费者的生活方式和收入水平变化等,以了解消费者的新需要和欲望等,捕捉市场机会,由此获得发展。
的需求或行为特点,不同的子市场差异大。
企业细分市场的目的是为了找到适合自己进入的目标市场,并根据目标市场的需求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营销方案,使目标市场的消费者的独特需求得到更充分的满足。
(三)选择目标市场(四)产品与店铺定位(市场位置):营销人员只有了解产品在目标消费者心目中的位置,了解品牌或商店如何被认知,才能发展有效的营销策略。
(五)市场营销组合:1.新产品开发:消费者的需求和欲望、对产品评价的调查2.产品定价3.分销渠道的选择(消费者购买商品的渠道,以此营销者选择渠道进行销售)4.广告和促销策略的制定:要足够了解消费行为。
二、为消费者权益保护和有关消费政策制定提供依据通过研究消费者行为,可以更全面地评价现行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律、政策,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出更加切实可行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措施。
政府制定相关消费政策,也必须建立在了解消费者行为的基础上。
三、有助于消费者自身作出更明智的购买决策1.了解知识,使消费者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有一定了解,避免从众。
2.了解企业如何运用消费者行为知识来制定营销策略,使我们能更好洞悉企业行为后的动机,从而更加理智地实行购买决策。
3.进行消费者教育,提升决策能力与水平。
四、提供关于消费者行为的知识和信息第四节消费者研究的理论来源与方法P20一、研究的方法:1.决策导向研究法(经济学角度)2.经验导向研究法(心理学角度)3.行为影响研究法(营销学角度)第二章消费者决策过程:问题认知和信息搜集p31一、消费者决策的类型(解释、典例)(一):当对某类产品或对这类产品的具体品牌不熟悉,而且也未建立起相应的产品与品牌评价标准时,消费者面临的就是扩展型决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1、消费者需要:消费者对特定商品或劳务的渴求和欲望,这是消费者进行消费活动的积极性源泉。
2、消费者购买行为:消费者为满足自身的需要而寻找、购买、使用、评价以及对产品的处理,服务的认识中所表现出来的行为。
3、POP广告(焦点广告):是指购物现场内所作的广告,如商品招牌、商品陈列、现场表演等4、消费习俗:一个地区或民族的人们在长期的经济活动与社会活动中约定俗成的消费习惯。
5、消费者意志:消费者自觉地确定购买目的并主动支配,调节其购买行动,努力克服各种困难实现预定购买目标的心理过程。
6、购买者兴趣:消费者在购买行为过程中对商品或劳务产生的情绪和认识倾向。
7、家庭:建立在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基础上,由夫妻和一定范围的亲属结合而成的亲密合作,共同生活的人类社会的基本组织形式。
8、情商:有机体的天然性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主观体验。
填空1、消费者的习俗特点:社会性、长期性、地域性、非强制性。
2、家庭周期:单身期、初婚期、满巢期、空巢期、解体期。
3、按消费者购买目标的选定程度划分:确定型、半确定型、不确定型。
4、商品名称的作用:标志作用、显示作用、记忆作用、传递作用、激发作用。
5、消费者态度的特征:态度的指向性、态度的内隐性、态度的相对稳定性、态度的稳定性、态度的倾向性。
6、消费者购买行为特征:⑴它是自发的行为⑵它是有原因的行为⑶它是具有目的的行为⑷它是持久性的行为⑸它是可以改变的行为7、气质的主要学说有:体液说、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说8、人的能力大致包括:认识能力、活动能力、特殊能力9、情绪情感的表现形式有:面部表情、身段表情、语言表情10、气质类型的消费者主要有:胆汁质类型消费者、多血质类型、黏液质类型、抑郁质类型11、消费者购买活动需要具备的能力有:注意力、识别力、评价力、记忆力、想象力、鉴赏力、购买决策力12、马斯若需求理论:生理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13、消费者购买活动的情感过程:选择阶段、定向阶段、激情、冲突、选定、评价14、消费者购买行为中的特殊心理表现:消费者的逆反心理、预期心理、从众心理。
15、消费者制定购买决策的基本过程:认识问题、寻求解决方案、评价解决方案、做出选择决定、购后评价16、拒绝购买态度的类型:17、进行消费教育的主要内容:18、注意的种类有问答题1、性格与气质的联系与区别⑴气质与性格是相互联系的① 不同气质类型的人都可以培养积极的性格特征② 气质影响性格的动力功能③ 气质影响性格的形成、发展的速度④ 性格比气质更能突出表现反映个体的心理面貌⑵性格与气质的区别① 形成的基础不同② 稳定程度的不同③ 作用倾向不同④ 表现范围不同2、女性群体消费行为心理⑴女性群体消费需求广泛⑵关注商品外观、情感化购买较多⑶细致挑剔,善于比较⑷购买欲望强,易受外界刺激影响⑸追捧时尚,表现欲强3、青年群体消费特点与心理特征特点:①消费观念,变化快②社交需求,发展需求尤为突出③消费行为影响大心理特征:①强调新颖、追逐时尚②塑造个性、表现自我③注重情感、容易冲动④讲究效用,消费欲强4、商品包装的心理功能有哪些①识别商品指导消费②美化商品促进销售③保护商品便利使用⑤ 增值功能⑥ 联想功能5、消费者对营业员的基本要求⑴仪表要求①营业员的体态容貌应该是精神饱满,健康向上,清洁卫生②服饰着装要整洁、美观和大方⑵举止要求⑶语言要求①言之有礼②言之有情③言之有益④言之有的⑤言要达意一、八个名词1、消费者行为:消费者行为是指消费者为获取、使用、处置消费物品或服务所采取的各种行动,包括先于且决定这些行动的决策过程。
2、动机:动机是引起个体活动,维持已引起活动,并促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进行的内在作用。
消费者意识到并承认的动机称为显性动机,消费者没有意识到或不承认的动机称为隐性动机。
3、知觉:知觉是人脑对刺激物各种属性和各个部分的整体反应,它是是对感觉信息加工和解释的过程。
4、自我概念: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身一切的知觉、了解和感受的总和。
5、生活方式: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在与社会诸因素交互作用下表现出来的活动、兴趣和态度模式。
6、参照群体:参照群体是指个体在形成购买或消费决策时,用以作为参照、比较的个人或群体。
7、角色:角色是个体在特定社会或群体中所占有的位置和被社会或群体所规定的行为模式。
8、从众:从众指个人的观念与行动由于受群体的引导或压力,而趋向于与大多数人相一致的现象。
二、消费者受到外部的影响有哪些?答:(1)文化(2)社会阶层(3)社会群体(4)家庭(5)情境(6)消费者保护政策与法律三、消费者的知觉风险及其原因1、知觉风险是在产品购买过程中,消费者因无法预知购买结果的优劣而产生的一种不确定感。
2、知觉风险的类型有:(1)功能风险(2)物质风险(3)经济风险(4)社会风险(5)心里风险3、产生知觉风险的原因有:(1)消费者购买的是新产品或对所要购买的产品以前没有体验过(2)以往在同类产品的购买与消费中有过不满意的经历。
(3)购买中机会成本的存在(4)因缺乏信息而对购买决定缺少信心(5)所购买的产品技术复杂程度很高四、消费者的动机和冲突1、动机的特征:(1)不可观察性或内隐性(2)多重性(3)实践性与学习性(4)复杂性2、消费的购买动机有哪些:(1)求实动机(2)求新动机(3)求美动机(4)求名动机(5)求廉动机(6)求便动机(7)模仿或从众动机(8)好癖动机3、动机冲突是指消费者面临两个或两个以上购买动机,其诱发力大致相等但方向相反。
4、动机冲突的类型:(1)双趋冲突(2)双避冲突(3)趋避冲突五、需要理论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要可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自尊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2、双因素理论:保健因素,激励因素3、麦克里兰的显示性需要理论(习得性需要理论):侧重分析环境或社会学习对需要的影响,强调需要从文化中的习得性,特别关注以下三项需要:成就需要、亲和需要、权力需要。
六、消费者决策过程1、评价规则:(1)评价标准:①确定消费者采用的评价标准②决定评价标准的相对重要性(2)确定备选产品在每一评价标准上的效绩值2、选择规则:(1)连接式规则(2)重点选择规则(3)按序排除规则(4)编纂式规则(5)补偿性选择规则3、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1)引起需要(2)收集信息:消费者信息来源主要有个人来源(如家庭、朋友、邻居、熟人)、商业来源(如广告、推销员、经销商、包装、展览)、公共来源(如大众传播媒体、消费者评审组织等)、经验来源(如处理、检查和使用产品)等。
(3)评价方案:产品属性、属性权重、品牌信念、效用函数、评价模型。
(4)决定购买(5)购后行为第一部分:1.什么是消费者行为?答:个体或群体为满足需要与欲望而挑选,购买,使用或处置产品,服务所涉及的过程。
2.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的基本模型?答:认知问题,搜寻信息,评价备选方案,选择与决策,购后评价购买决策需要进行哪些阶段?答:①意见征询阶段②信息探索阶段③目标锁定阶段④实际决策阶段3.人类反应外在世界的认识过程包括哪些?答:感觉,知觉,表相,想象,思维4.生活方式的应用表现在哪些方面?答:市场细分和市场识别广告识别媒体选择新产品研发5.记忆包括哪三个环节?答:记忆保持在认识或回忆6.记忆过程包括:复述编码贮存提取7.知觉风险包括:功能风险经济风险社会风险心理风险时间风险8.动机研究技术包括:完形填空联想技术构造技术9.商家能从消费者哪些方面来决定正确的营销战略?答:认知需要承担风险自我掌控自我驾驭10.消费者购买行为受到挫折有哪些反应?答:①:攻击,指消费者对阻碍其动机实现的人和对象怀有敌意,并表现出强烈不满②:退化,消费者遭受多次的挫折后,会出现一种比自己的年龄阶段要幼稚许多、像孩子般未开化的行为方式③:抑制,消费者把自己由于动机受挫而产生的不快和痛苦体验、烦闷等,竭力排除在记忆之外,从而消除焦虑④:替代:当消费者在某一购买活动中受到挫折时,他可能改变方向,以其他可能达到的成功购买来消除内心的不满感和紧张感11.试误法的内容是什么?答:又叫尝试——错误法,它是指消费者通过尝试与错误,从而在一定的环境与一定的反应之间建立起连接,消费者口渴时可以喝茶,咖啡,可口可乐,矿泉水等,也就是说可以做出许多不同的反应,但经过多次的尝试,发现做出的某种特定反应能最满意的效率,于是该种反应与口渴这一情境、行为连接就会得以保存,如果在今后的行为练习中,做出此种反应之后总是伴随着满足,则连接的力量会增强,反之,做出反应之后,伴随着不满和烦恼,连接的力量将会减弱。
12.消费者降低购买决策失误的方法:答:①:加强消费信息的获取②:保持品牌忠诚度③:购买知名度高的品牌④:从信誉高的商店购买⑤:购买最贵的商品13.动机的类型有哪些及措施:答:求实求新求美求名求廉求便模仿和从众好癖14.动机的特征:①:不可观察性或隐性②:多重性③:时间性与学习性④:复杂性15.影响消费者购买的内部因素:①社会阶层②知觉、情绪、动机、态度、学习③个性和自我概念④世代生活的形态.16.从文化的深层面,对中国消费者行为影响最大的文化价值观有:(1)以“根”为本的文化——重家、族、国;生命血统延续;望子成龙、荣光耀祖、投资子孙。
(2)中庸文化——阴阳平衡的行为导向;不过为好;福祸相依(3)关系文化——礼尚往来,来而不往非礼也(4)和文化——和谐、和气、和睦、和平、和满、和贵;天时地利人和(5)面子与从众——有脸右面;群体舆论(6)地位与礼——孔子强调举止行为与地位要一致17.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需要自我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18.五种类型情境:物质环境,社会环境,时间观,购买任务和先前状态19.消费全球化的表现:①无国界的全球消费品牌和公司②国家和地区间的“消费时差”大大缩短③全球共享的消费趋势。
如全球时尚潮流20.中国的特色消费行为:◆面子消费:送礼行为与礼品消费◆关系消费:公款消费等◆“根”消费:维系血缘、家族、民族的动因◆女性消费:从奉献到自我的角色转变等21.中国消费者世代细分:1945年以前——偏爱传统的一代1945-1960年——失落的一代1960-1970年——幸运的一代1970-1980年——转型的一代1980年以后——“E”一代22.中国菜系:鲁菜苏菜粤菜川菜(四大菜系)鲁、川、粤、闽、苏、浙、湘、徽(八大菜系)23.目标市场的消费者行为审核主要包括哪四个方面的问题?答:①公司是否对应了合适的消费者需求域②目标市场是否稳定③哪些因素影响了目标市场的消费决策④目标市场与公司的产品是否存在文化上的冲突24.广告对消费者的操控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答:-通过潜意识的激发来操纵消费-通过情感诉求来影响消费-广告的不正当诉求,比如恐怖诉求第二部分:1.内部信息收集:消费者将过去贮存在记忆中的有关产品,服务和信息提取出来以服务于解决当前问题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