泻下剂目的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泻下剂
目的要求
掌握:大承气汤、大黄牡丹汤、温脾汤、麻子仁丸、十枣汤。
熟悉:泻下剂的概念、适应范围、分类及应用注意事项。熟悉黄龙汤、增液承气汤。
了解:大黄附子汤。
概说
一、概念:根据“其实者,散而泻之”的原则立法。凡以泻下药为主组成,具有通导大便,排除肠胃积滞,荡涤实热,或攻逐水饮、寒积等作用,以治里实证的方剂,统称泻下剂。属“八法”中的“下法”的范畴。
二、适应范围:适用于病变部位在肠胃,病因为实热、燥屎、冷积、水饮、瘀血等有形实邪积聚,结滞不通的里实证。由于里实证有热结、寒积、燥结、水结的不同,人体素质有虚实的差异,故有寒下、温下、润下、逐水、攻补兼施等治法。
三、分类:寒下、温下、润下、逐水、攻补兼施
四、使用注意事项:
1。凡表邪未解,里实未成者不宜使用泻下剂[原因];若表邪未解,里实已具者,要配合解表剂运用,宜先解表,后治里,或表里双解;
2。泻下剂除润下剂较为和缓外,其余均属峻烈,对年老体弱、病后体虚者,即使有可下之征,也应避免使用峻烈的泻下剂;
3。凡孕妇、产后、月经期、年老体弱、病后津伤、亡血者应慎用;有下窍出血史之人勿用峻泻,即使是润下剂不宜长期服用。
4。泻下剂易伤胃气,得效即止,慎勿过剂。[举例]
5。注意饮食,对油腻及不易消化的食物,不宜早进,以防重伤胃气。
一边煎药
一边煎参汤以免邪去正失,贼去城空。
一边熬粥
软
饮食当以温热为宜,注意保护胃气,以免食复。
清淡
第一节寒下剂
寒下剂具有泻除宿食、燥屎、水饮与荡涤实热的作用,适用于无形邪热与有形积滞互结所致的大便秘结,脘腹痞满胀痛拒按,身热不恶寒,或潮热汗出,舌苔黄腻,脉数而有力之里实证。
方剂常以苦寒[或咸寒]泻下药如大黄、芒硝等为主组成。
代表方剂:大承气汤大黄牡丹汤
大承气汤《伤寒论》
〖方源〗《伤寒论》
本方主治证候,在《伤寒论》原书中凡十九条,《金匮要略》中一条,适应范围广泛,但以伤寒邪传阳明之腑化热,与胃肠饮食糟粕互结成实所致之里热证为主治重点。
〖释名〗峻下热结,承顺胃气下行,使塞者通,闭者畅,故名“承气”。
〖组成〗大黄四两,酒洗[12g] 厚朴八两,去皮、炙[24g]
枳实五枚[12g] 芒硝三合[6g]
〖用法〗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滓,内大黄煮取二升,去滓,内芒硝,更上微火一两沸,分温再服。得下,余勿服。
〖功效〗峻下热结。
〖主治〗
(1)阳明腑实证。大便不通,频转矢气,脘腹痞满,腹痛拒胺,按之硬,甚或潮热谵语,
手足然汗出,舌苔黄燥起刺,或焦黑燥裂,脉沉实。
(2)热结旁流,下利清水,色纯青,脐腹疼痛,按之坚硬有块,口舌干燥,脉滑实。
(3)里热实证之热厥,痉病或发狂等。
〘方解〙方中大黄泻热通便,荡涤肠胃为君药。芒梢助大黄泻热通便,并能软坚润燥为臣药。厚朴、枳实行气散结,消痞除满,共为佐使,并助硝、黄推荡积滞,加速热结的排出。四药合用,泻下,软坚,消痞,除满,为峻下热结之至方。
君大黄—苦寒泄热通便,荡涤肠胃,且能活血行淤,从而有利于推陈致新,方中生用并后下,其气更锐。
臣芒硝—咸寒泻热,软坚润燥,助大黄泻热通便,二药相须为用,峻下热结之力甚强。
佐、使—厚朴枳实—行气散结,消痞除满(积滞内阻,每致气不行),并助芒硝、大黄加速积滞排泄。
〘临床应用〙1。本方为急下存阴之剂。以数日不大便,脘腹胀满,苔黄厚而干,或焦黑燥裂,脉沉数有力为证治要点。凡气虚阴亏,燥结不甚者,以及年老、体弱、孕妇等,均应慎用。
2.若兼气虚者,宜加人参以补气,以防泻下气脱;兼阴津不足者,宜加玄参、生地等以滋阴润燥。
3.急性单纯性肠梗阻、粘连性肠梗阻、蛔虫性肠梗阻、急性胆囊炎、急性胰腺炎,以及某些热性疾病过程中出现高热,谵语,神昏,惊厥,发狂而见大便不通,苔黄脉实者,均可用本方加减治之。
〘注意事项〙1。原方厚朴的用量倍于大黄,但后医家也有用大黄重于厚朴的。痞满燥实俱重者。按原方用量比例;若痞满较轻而重在燥湿,则选用减轻厚朴的用量。
2.气虚阴亏或表证未解,或肠胃无热结不宜使用本方。
3.本方作用峻猛,中病即止,不宜久服。
4.孕妇禁用。
5.煎法:先煮枳、朴,后下大黄,芒硝溶服,是因硝、黄煎煮过久,会减缓泻下作用。
〖方歌〗
大承气汤用硝黄,配伍枳朴泻力强,痞满燥实四症见,峻下热结宜此方;
去硝名曰小承气,便秘痞满泻热良,调胃承气硝黄草,便秘口渴急煎尝。
〘文献摘要〙《医宗金鉴·订正伤寒论注》:“诸积热结于里而成满痞燥实者,均以大承气汤下之也。满者,腹胁满急胀,故用厚朴以消气壅;痞者,心中痞
塞硬坚,故用枳实以破气结;燥者,肠中燥粪干结,故用大黄攻积泻热。然必审四证之轻重,四药之多少,适其宜,始可与也。若邪重剂轻,则邪气不服;邪轻剂重,则正气转伤,不可不慎也”。
临床报道:将大承气汤改为冲剂,治疗214例肠梗阻患者,获得良好疗效。其中粘连性者95例,治愈83.2%;蛔虫性者50例,治愈94%;粪团性者4例,功能性者24例,不明原因者16例,均全部冶愈;但对肠扭转11例,内疝6例,肿瘤所致梗阻8例,则均无效。(中药通报,1984;3;123)。大承气汤加清热利湿之品治疗胆石症261例,结果排石125例(47.9%),排石最多者达339块;治疗急性胰腺炎,证属里热实证者,以本方为主冶疗117例,治愈率达98.6%(中西医结合杂志,1984;1:60)
〘附方一〙小承气汤
方源:《伤寒论》
组成:大黄四两酒洗[12g] 厚朴二两去皮,炙[6g] 枳实三枚大者炙[9g]
用法:以水四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温二服。初服汤当更衣,不尔者,尽饮之。若更衣者,勿服之。
功效:轻下热结。
主治:阳明腑实证。谵语,潮热,大便秘结,胸腹痞满,舌苔老黄,脉滑而疾。
〘附方二〙调胃承气汤
方源:《伤寒论》
组成:大黄四两去皮,清酒洗[12g] 甘草二两炙[6g] 芒硝半升[12g]
用法:以水三升,煮二物至一升,去滓,内芒硝,更上微火一二沸,温顿服之,以调胃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