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教学:概念与要素

合集下载

对话教学_概念与要素

对话教学_概念与要素

( 四) 评价
对话教学的评价应是以生成师生双方的反思 能力为终极目标, 而 协同自评 [3]恰恰是以缄默 认识模式为基础, 凸显参与者自我审视、自我提 升、自我完善的一种评价模式, 因而完全适用于对 话教学的评价。所谓协同自评是指以当事者( 既包
括学生, 也包括教师) 自评为主, 在他人的协同下 共同完成包括确定评价内容、制定评价目标、选择
1 整体性。数学家迪厄多内认为: 解决一个 数学问题, 首先不是逻辑, 而 是对这个问题的感 悟。感悟是辐射状的思维, 是一种整体的 完形 。 这只有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以 整体输入的形式逐
步生成, 线性的形式训练是难以奏效的。 2 体验性。肖川 曾描述过发展的即 时感受:
表现为 茅塞顿开、豁然开朗、悠然心会、深得吾
开、接纳、回应、碰撞、沟通、合作、交流、互动等, 达 成视界融合以及共生共荣的理想; 对话作为关系 思维的表征, 既可以发生在人与人之间, 也可以发 生在人与各种文本之间。
对话 作为一种时代精神必然涉入学校教育 领域, 作为学校教育主要途径的教学必然会与 对 话 联姻, 从而在师生关系、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等 诸多方面发生嬗变, 并逐步生成一种新的教学形 态, 我们称之为 对话教学 。克林伯格认为: 在所 有的教学中都进行着最广义的对话, 不管哪一种 教学方式占支配地位, 相互作用的对话都是优秀 教学的一种本质性标识。 这样看来, 对话教学回 应时代精神的呼唤, 彰显优秀教学的本质, 无疑具 有蓬勃的生命力和广泛的探究空间。
被确定了, 教学内容和进程也就被确定。对话教学 中, 具有整体意义的 问题群 将一以贯之, 伴随知 识获得过程的始终。因而, 对话教学中的问题具有
定向、整合、导行、启发的功能。
3 问题的产生。 对话教学中问题的确定可采取 师生协商 的

课初一口语对话教案

课初一口语对话教案

课初一口语对话教案一、教学目标1. 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口语对话用语及表达方式;2. 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读、写的能力;3. 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1. 学习日常对话中常用的口语表达;2. 练习运用所学表达方式进行对话练习。

三、教学准备教材:初一口语教材教具:录音机、PPT四、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1. 利用PPT展示一些常见的对话场景图片,如购物、问路等;2. 听起来,你们喜欢和别人进行对话吗?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口语对话,让我们口语能力更加丰富。

请大家先听一段对话,然后回答问题。

Step 2 听力训练1. 播放录音,播放一段简短的对话,然后提问相关问题;2. 学生听完后举手回答问题。

Step 3 语言点讲解与练习1. 教师用PPT展示并讲解常用口语表达,如问候、道谢、询问、邀请等;2. 教师示范对话,并要求学生模仿跟读;3. 学生分组练习对话,教师巡回指导并纠正发音和语调。

Step 4 综合活动1. 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设计一个对话场景,自由发挥展示;2. 教师根据学生展示的对话给予评价和指导;3. 学生之间进行互动,提问、回答、评论等。

Step 5 小结与作业1. 教师进行本节课的小结,重点强调口语对话的重要性;2. 布置作业: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写一篇对话,最少包含三轮对话,并在家与同学进行表演。

五、板书设计初一口语对话教案- 常用口语表达- 问候:Hello! How are you doing?- 道谢:Thank you! You're welcome.- 询问:What's your name? How old are you?- 邀请:Would you like to join us?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听力、口语训练以及小组合作活动,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不同形式的评价和指导,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对话交流课程教案设计

对话交流课程教案设计

对话交流课程教案设计课程教案设计:对话交流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熟练运用英语进行日常对话交流,包括问候、介绍、询问信息等。

2. 学生能够灵活运用不同的对话交流策略,如礼貌用语、表达建议、请求帮助等。

3. 学生能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所学的对话交流技能,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

二、教学内容:1. 日常对话:包括问候、介绍自己、询问他人信息、表达喜好等。

2. 对话交流策略:礼貌用语、表达建议、请求帮助、应对不同情境等。

3. 实际情境对话练习:模拟真实场景,进行角色扮演对话练习。

三、教学重点:1. 学生能够准确运用日常对话中的常用表达,如问候语、介绍自己、询问信息等。

2. 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对话交流策略,根据不同情境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

3. 学生能够在实际情境中进行对话练习,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四、教学难点:1. 学生能够在对话中流利地应用所学的词汇和句型,避免在交流中出现中断或犹豫。

2. 学生能够准确把握不同情境下的对话交流策略,避免在实际应用中出现不当的表达方式。

五、教学方法:1. 交际法教学法:通过对话练习、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进行对话练习,提高交际能力。

2. 情景教学法:通过模拟真实情境,让学生在特定情境下进行对话练习,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3.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提高对话交流能力。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日常对话视频或图片,引导学生进入对话交流的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 学习常用对话表达:教师介绍并讲解日常对话中常用的问候语、介绍自己、询问信息等表达方式,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对话表达。

3. 对话交流策略讲解:教师介绍并讲解对话交流中常用的礼貌用语、表达建议、请求帮助等策略,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不同情境下的对话策略。

4. 对话练习:学生分组进行对话练习,模拟真实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进行对话练习,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5. 角色扮演: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对话练习,通过扮演不同角色进行对话交流,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和表达能力。

对话教学:概念·基础·要素

对话教学:概念·基础·要素

对话教学:概念基础要素
华卜泉
【期刊名称】《江苏教育研究》
【年(卷),期】2002(000)012
【摘要】所谓“对话”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的对话被理解为与单个的独白相
对应的一种语言形态,属于纯粹的语言学现象。

广义的对话事实上已经完全超越了原始的以口头语言交流为特征的语言学意义,在现实生活中还具有社会和文化的意义。

从国际事务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政治领域到学术领域,从科学世界到生活世界,对话已经成为人们普遍追求的一种生存状态。

具体来说,对话作为一种原则,往往与民主、平等、包容、坦诚联系在一起;对话作为一种策略,往往与共同在场、主动介入、积极参与联系在一起,通过敞开、接纳、回应、碰撞、沟通、合作、交流、互动等,达成视界融合以及共生共荣的理想;对话作为关系思维的表征,既可以发生在人与人之间,也可以发生在人与各种文本之间。

【总页数】4页(P18-21)
【作者】华卜泉
【作者单位】海安县实验小学,2266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24
【相关文献】
1.注重优化“五大要素”提升对话教学品质——德育课程十年改革回顾之三 [J], 陈光全
2.小学语文课堂对话教学的要素及有效策略 [J], 叶霞
3.军队信息化概念、目标及基础要素 [J], 孙海成;季士东
4.论学力、基础学力的概念与要素构成 [J], 苏丹兰
5.对话教学:概念与要素 [J], 陈顺洁;华卜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幼儿园口语教案培养孩子简单对话的能力

幼儿园口语教案培养孩子简单对话的能力

幼儿园口语教案培养孩子简单对话的能力教案标题:培养幼儿简单对话能力教案目标:通过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培养幼儿的简单对话能力,使其能够进行基础的日常交流。

教学内容: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对话,包括问候、自我介绍、提问等。

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1.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图片、视频等方式了解对话的概念。

2.对话的定义和目的。

第二步:问候1.教师以问候的方式进入教室,引导幼儿问候。

2.教师示范不同的问候语,并辅助幼儿进行练习。

第三步:自我介绍1.引导幼儿自我介绍的重要性和基本要素。

2.教师示范自我介绍,并组织幼儿进行跟读与模仿。

第四步:小组对话1.分组让幼儿进行对话练习,如问好天气、询问对方姓名等。

2.教师模仿对话示范,鼓励幼儿积极参与。

第五步:角色扮演1.教师提供不同的角色扮演场景,如在超市购物、去医院看病等,让幼儿进行演练。

2.指导幼儿使用恰当的语言进行对话,体验不同场景交流的情景。

第六步:结语1.总结以上所学的对话内容,强调对话的重要性和应用场景。

2.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运用所学的对话技巧。

教学方法和教具:1.情景引导法:通过引入生活场景,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参与度。

2.示范模仿法:教师示范对话,让幼儿进行模仿和跟读。

3.分组练习法:让幼儿在小组中进行对话练习。

评价与展望:通过此次教学活动,幼儿能够初步掌握简单对话的基本技巧,能够进行日常生活中的基础交流。

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拓展幼儿的对话内容,并注重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利度。

同时,可以结合游戏等活动形式,更好地锻炼幼儿的简单对话能力。

对话教学的内涵_价值追求及功能

对话教学的内涵_价值追求及功能

2010年第6期理论研究《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对话教学成为了现在的教学热点问题,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研究对话教学,并提出了各自不同的见解。

有的学者从历史的角度阐述对话教学的历史渊源;有的学者则从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指出对话教学的魅力所在;有的学者讲述了对话教学与传统教学之间的不同之处。

然而,如果我们要研究对话教学,那么,我们就应该探讨对话教学的本质涵义?追问对话教学的价值和功能?诸如此类的问题都应该值得我们的关注和研究。

一、对话教学的内涵要真正了解对话教学的内涵,我们首先应该要理解“对话”的含义,我们这里所说的“对话”不同于我们日常生活中海阔天空的“闲聊”或逢场作戏的“笑谈”;也不同于受指向性的、冷静清晰的或是重大责任性所支配的“商议”或是“座谈”;它也不同于讨价还价的“谈判”和理论领域中的舌枪唇剑的“论争”,[1]“对话”中的不同见解决不是攻击,不是相互争论和指责。

真正的“对话”应该是两者或两者以上交互问答,在不同的见解与相互补充之中,在生动活泼的对话过程中,产生新的思路,以不可预见的方式,持续不断地提出和深挖问题。

对话过程就是不断深入地探究存在的真理问题,通过对话找出事物的“真”,正如柏拉图所说:“对话就是通过对于存在的神秘奥秘的格物致知,超越存在的本身。

”人类只有通过对话才能达到自己的人性境界,充实自己,使自己的潜能真正得到发挥。

既然对话有如此大的魅力,那么教学中的对话我们又该如何理解呢?我们一般认为教学中的对话是一种教学关系,它以参与者持续的话语投入为特征,并由反思和互动的整合所构成。

[2]在这里我们认为“对话”是一种交互主体的、有机的、动态的教学关系,而非教学要素间的机械连接,它是所有参与课题或面对问题的探究、质疑、解释、评论、重新思考等“话语投入”的行为,而非把外部确定的、固定的知识规范内化;它把参与者个体的反思和所有参与者彼此间的互动融为一体,而非将两者割裂开来,以免使“反思”走向孤独、“互动”沦为盲从。

对话式教学

对话式教学

对话式教学到了近现代最早提出对话概念的则是俄国文艺理论家XXX。

XXX认为:“对话交际才是语言的生命真正所在之处。

”所谓对话,是指一种民主平等的、坦率真诚的、主客体之间互为主体的言语交流活动,对话的各方相对独立,各自保持彼此的自尊。

换言之,对话是一种民主、平等、坦率、真诚的有声或者无声的信息交流,是教育者为深刻把握文本的言语、情感、内蕴而组织的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文本之间的一种多元交流活动,它从一开始就与民主、平等、坦诚、倾听等相伴而生。

而将对话式教学完善成一种成熟的教学理论的则是著名的巴西教育家XXX。

XXX被誉为“拉丁美洲的XXX”,他是“近半个世纪之内世界上最重要的教育家”,是“自XXX、XXX以来,教育理论史上‘第三次革命’的开创者和实施者”。

1994—1995年,XXX (UNESCO)主办的国际刊物《教育展望》以四期特刊的形式,介绍了从XXX、XXX到当代的100位具有国际影响的教育家,XXX是其中四位在世的教育家之一,被誉为“活着时就成为传奇”的人物。

由于他开发的扫盲工作使他最初作为成人教育家闻名于世,他的关于批判教育的核心思想就是来自扫盲工作。

最后,他的批判的研究路径地越出了成人教育领域。

他专注于教育在被压迫人民的斗争中所起的作用。

正是由于他在扫盲的过程中接触到了社会底层,特别是在经历了动荡复杂的流亡生活之后,看到了社会的种种不公与不平等而表现了对底层民众的深切同情。

从而寄希望于教育改变这种现状。

1综观XXX一生的教育思想,无不是围绕“教育即解放”来拓展、延伸。

XXX通过分析发现了压迫者正是通过现实的教育把压迫与被压迫的关系具体化,并通过以下种种态度和做法(它们整体上反映了压迫社会的面貌)贯彻执行压迫意识,维系强化统治结构:(1)教师教,学生被教;(2)教师无所不知,学生一无所知;(3)教师思考,学生被考虑;(4)教师讲,学生听——温顺地听;(5)教师制订纪律,学生遵守纪律;(6)教师做出选择并将选择强加于学生,学生唯命是从;(7)教师做出行动,学生则幻想通过教师的行动而行动;(8)教师选择研究内容,学生(没人征求其意见)适应研究内容;(9)教师把自己作为学生自由的对立面而建立起来的专业权威与知识权威混为一谈;(10)教师是研究过程的主体,而学生只纯粹是客体。

幼儿园语言教案——情景对话教学

幼儿园语言教案——情景对话教学

幼儿园语言教案——情景对话教学导言:幼儿是语言发展的关键阶段,良好的语言能力对于他们的成长非常重要。

情景对话教学是幼儿语言教育中常见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在特定情境中模拟对话,帮助幼儿掌握日常交流所需的基本语言表达能力。

本文将重点探讨如何设计幼儿园情景对话教学,以及对幼儿语言发展的促进作用。

一、确定教学目标:情景对话教学的目标是帮助幼儿掌握基本的日常用语,并能够在特定情境中正确运用。

通过情景对话教学,幼儿应能够在各种日常生活场景中能够进行简单的交流对话。

二、选择情景场景:在进行情景对话教学时,我们可以选择各种幼儿熟悉的情景场景,如家庭日常、幼儿园活动、购物等。

这样能够让幼儿更加容易接受和理解,并能够将学到的语言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三、设计情景对话教学活动:1. 图片展示:为了让幼儿更好地理解情境,我们可以通过图片展示的方式引导幼儿进入特定场景。

比如,使用家庭日常场景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图片中的人物和活动。

2. 情景模拟:通过布置情境,让幼儿在特定的情境中进行对话练习。

比如,在家庭日常场景中,可以让幼儿扮演家庭成员,模拟日常交流的对话。

3. 对话练习:提供一些简单的对话示范,让幼儿进行模仿和练习。

例如,教师可以模拟购物对话,幼儿可以扮演顾客和店员,进行对话练习。

四、设计情景对话教学的教具:1. 图片卡片:选择与情境相关的图片,用以引导幼儿理解情境。

2. 角色扮演道具:准备一些家庭成员、水果、蔬菜等小道具,能够更好地帮助幼儿角色扮演。

五、制定课堂教学步骤:1. 引导幼儿红方念情景主题,观察和描述图片。

2. 教师介绍情景对话的目的和步骤,并提供简单的对话示范。

3. 让幼儿分角色进行情景对话练习,教师适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4. 组织小组活动,在小组之间进行情景模拟对话比赛,增加趣味性和竞争性。

六、设计情景对话教学扩展活动:1. 创设情景角色扮演区域,幼儿自由展开情景对话练习,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教与学的对话

教与学的对话

教与学的对话教育是社会进步和人类发展的关键。

教与学作为教育中不可或缺的要素,通过对话的方式相互促进,共同推动着知识传播和智慧增长。

本文将探讨教与学之间的对话,以及对话的重要性和效果。

一、对话的定义对话是指教师和学生之间通过交流和沟通,共同探讨问题和分享知识的过程。

这种对话形式能够激发学生思考和独立思维,促使教师在教学中更加灵活和个性化。

通过对话,教师和学生能够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二、对话的重要性1. 激发学生思考能力:对话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一种方式。

在对话中,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问题,促使学生独立思维、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锻炼。

相比于单向的传授,对话激发了学生的思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2. 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对话能够使学习活动更加生动有趣。

通过与教师的互动,学生会更加主动地参与课堂讨论和互动。

他们能够展示自己的见解和经验,与教师一起探寻问题的答案,增强了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提高了学习效果。

3. 促进自主学习:对话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在对话中引导学生思考问题,促使他们主动查找和整理相关知识,并将其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这种自主学习的过程能够帮助学生建立学习的自信心和独立思维的能力。

4.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对话有助于建立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良好关系。

通过对话,教师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困惑,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与此同时,学生也能够更加信任和尊重教师,与教师形成密切的互动关系。

三、实施对话的方法1. 引导性提问: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他们积极参与讨论。

教师可以提出开放性问题,使学生能够自由发表看法和建议,推动对话的深入。

2.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在小组内展开自由的对话和讨论。

小组讨论能够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相互交流意见和观点,扩大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3. 角色扮演: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体验所学知识。

角色扮演可以使教学更具趣味性和实践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对话交流:商讨》教学设计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对话交流:商讨》教学设计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对话交流:商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研究,学生将能够了解商讨的基本概念,并能正确运用商讨的相关语言表达方式。

-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商讨活动的能力。

- 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能够流利、有礼貌地进行对话交流。

二、教学重点- 学生理解商讨的概念和基本要素。

- 学生掌握商讨中常用的语言表达方式。

三、教学内容与步骤步骤一:导入通过图片、实物或故事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对商讨的兴趣,激发学生的研究动机。

步骤二:概念讲解通过简单明了的语言,给学生解释商讨的概念和基本要素。

可以使用以下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商讨是什么意思?- 商讨有哪些特点?- 商讨需要哪些基本要素?步骤三:语言表达方式讲解给学生介绍商讨中常用的语言表达方式,如请教别人意见、提出建议、提出异议等。

通过示范和模仿练,让学生掌握这些表达方式。

步骤四:小组商讨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给每个小组一个具体的商讨题目,如选购礼物、制定校园规则等。

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商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并用所学的语言表达方式表达自己的意见。

步骤五:总结归纳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的研究内容,总结商讨的基本概念和语言表达方式。

四、教学评估- 观察学生在小组商讨活动中的表现,包括合作程度、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精神等方面。

- 针对学生的研究情况,及时给予肯定和指导。

五、教学延伸-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参与商讨活动,如家庭决策、班级活动计划等。

- 提供更多的商讨案例和情境,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语言表达方式进行模拟商讨。

以上就是对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对话交流:商讨》教学设计的大致内容安排,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补充。

(完整版)对话式教学

(完整版)对话式教学

对话式教学在西方对话作为一种教学活动形式最早出现于古希腊时代,即苏格拉底的方法,又称作“产婆术”。

所谓"苏格拉底方法",是指在与学生谈话的过程中,并不直截了当地把学生所应知道的知识告诉他,而是通过讨论问答甚至辩论方式来揭露对方认识中的矛盾,逐步引导学生自己最后得出正确答案的方法。

后来他学生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及其所创立的逍遥学派又称亚里士多德学派继承和发展了这种教学方式。

公元前335年亚里士多德在雅典的吕克昂建立了一所学院,该处有一小树林和许多可供散步的林荫道,亚里士多德喜欢在这林荫道上和学生散步、讲课和讨论学问,所以被称为逍遥学派。

而中国将对话作为一种教学方式最早见于孔子。

比如《论语》就是记录孔子与其弟子间言行的书,在《论语》中的很多章节都记录孔子运用对话的方式进行教学的过程。

比如我们高中所学的《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这篇课文就是一次典型的对话式教学。

然而后来我们都知道欧洲进入到了古罗马时代和中世纪时代。

而中国则进入到了长达两千年的封建帝制时代。

在这样的时代中强调是对权威的绝对服从,这种服从当然也包括学生对教师权威的服从。

所以这种基于师生平等的对话式教学还没有走向成熟便被扼杀在摇篮之中了。

到了近现代最早提出对话概念的则是俄国文艺理论家巴赫金。

巴赫金认为:“对话交际才是语言的生命真正所在之处。

”所谓对话,是指一种民主平等的、坦率真诚的、主客体之间互为主体的言语交流活动,对话的各方相对独立,各自保持彼此的自尊。

换言之,对话是一种民主、平等、坦率、真诚的有声或者无声的信息交流,是教育者为深刻把握文本的言语、情感、内蕴而组织的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文本之间的一种多元交流活动,它从一开始就与民主、平等、坦诚、倾听等相伴而生。

而将对话式教学完善成一种成熟的教学理论的则是著名的巴西教育家保罗—弗莱雷。

弗莱雷被誉为“拉丁美洲的杜威”,他是“近半个世纪之内世界上最重要的教育家”,是“自赫尔巴特、杜威以来,教育理论史上‘第三次革命’的开创者和实施者”。

中学语文对话教学探索

中学语文对话教学探索

中学语文对话教学探索人类正步入对话的时代,”对话”已经成为人们追求的一种生成的状态,成为人们达成目的的有效策略,一个新的时代会使教育精神的内涵获得极大的丰富,”对话”将会发挥它在当代教育以至未来教育中的价值。

将对话理论与中学语文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中学语文对话教学是我们亟待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本文尝试根据对话教学的原理,结合语文教学的特点,阐述了语文对话教学的内涵、特点、原则、实施策略、中学语文对话教学的目标、教学模式和教学评价,旨在改变语文教学”少、慢、差、废”的现状,探索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中学语文教学的新路子。

一、语文对话教学的概念界定“对”者,”相处、相遇、相知”也;”话”者,”交流、交换、交际”也。

”对话”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解,狭义的理解就是《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两个或更多的人之间的谈话”或”两方或几方之间的接触或谈判。

”即与单个人的独白相对应的一种言语形式,属于纯粹的语言学现象。

广义的对话,还指不直接发生在人与人之间,而发生在人与人的精神产品、自然、社会之间,这种对话并不以口头语言的交会为特征,而是通过人对文本、他者的理解、感悟和批判、表达展开。

语文教学中的对话就是广义的对话,既指师生双方狭隘的言语交谈,也指通过人对文本、他者的理解、感悟和批判、表达而展开的精神活动,是师生双方各自向对方敞开心扉和彼此接纳,不断地体认、吸纳、批判、反思、重构和创造的过程,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精神平等与沟通,承载着厚重的社会意义和文化意义。

本文所说的对话教学是以对话为原则的教学,是从知识的传授走向知识建构的教学,是追求生成性和创造性、个性化和生命化的教学,它以师生心理世界的开放为特征,以互动为方式,通过语言交融、心灵交流,师生双方均从对话中获得道德和理性的升华,对话的终极目的是提高人的生命存在价值,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

二、语文对话教学的特点1.和谐性。

《说文解字》对”和”的解释是:”和,相应也。

对话课初中教案

对话课初中教案

对话课初中教案课程目标:1. 能够理解和运用本课的生词和短语。

2. 能够听懂并正确朗读对话。

3. 能够在适当的情境中运用所学语言进行简单的交流。

教学内容:1. 生词和短语的学习。

2. 对话的理解和朗读。

3. 对话内容的表演和交流。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1. 老师与学生用英语进行简单的问候,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

2. 老师引入本课的主题,例如:“今天我们将学习一个关于购物的话题。

”Step 2:生词和短语的学习(10分钟)1. 老师展示本课的生词和短语,例如:“购物”、“衣服”、“价格”等。

2. 学生跟读生词和短语,老师纠正发音。

3. 学生用生词和短语进行简单的句子构建,巩固记忆。

Step 3:对话的理解和朗读(10分钟)1. 老师展示对话,学生自主阅读,理解大意。

2. 老师讲解对话中的难点和重点句子,确保学生理解。

3. 学生跟读对话,老师纠正发音。

Step 4:对话内容的表演和交流(1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角色进行对话的表演。

2. 学生表演对话,其他学生观看并给予掌声。

3. 老师对学生的表演进行点评和指导,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Step 5:总结和作业布置(5分钟)1. 老师对本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

2. 学生回家后,完成对话的书写作业,巩固所学内容。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 评价学生在对话表演中的表现,包括发音、语调和流利度。

3. 检查学生对话书写作业的完成情况,巩固所学知识。

以上是一篇初中英语对话课的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对话式教学

对话式教学

对话式教学在西方对话作为一种教学活动形式最早出现于古希腊时代,即苏格拉底的方法,又称作“产婆术”。

所谓"苏格拉底方法",是指在与学生谈话的过程中,并不直截了当地把学生所应知道的知识告诉他,而是通过讨论问答甚至辩论方式来揭露对方认识中的矛盾,逐步引导学生自己最后得出正确答案的方法。

后来他学生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及其所创立的逍遥学派又称亚里士多德学派继承和发展了这种教学方式。

公元前335年亚里士多德在雅典的吕克昂建立了一所学院,该处有一小树林和许多可供散步的林荫道,亚里士多德喜欢在这林荫道上和学生散步、讲课和讨论学问,所以被称为逍遥学派。

而中国将对话作为一种教学方式最早见于孔子。

比如《论语》就是记录孔子与其弟子间言行的书,在《论语》中的很多章节都记录孔子运用对话的方式进行教学的过程。

比如我们高中所学的《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这篇课文就是一次典型的对话式教学。

然而后来我们都知道欧洲进入到了古罗马时代和中世纪时代。

而中国则进入到了长达两千年的封建帝制时代。

在这样的时代中强调是对权威的绝对服从,这种服从当然也包括学生对教师权威的服从。

所以这种基于师生平等的对话式教学还没有走向成熟便被扼杀在摇篮之中了。

到了近现代最早提出对话概念的则是俄国文艺理论家巴赫金。

巴赫金认为:“对话交际才是语言的生命真正所在之处。

”所谓对话,是指一种民主平等的、坦率真诚的、主客体之间互为主体的言语交流活动,对话的各方相对独立,各自保持彼此的自尊。

换言之,对话是一种民主、平等、坦率、真诚的有声或者无声的信息交流,是教育者为深刻把握文本的言语、情感、内蕴而组织的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文本之间的一种多元交流活动,它从一开始就与民主、平等、坦诚、倾听等相伴而生。

而将对话式教学完善成一种成熟的教学理论的则是著名的巴西教育家保罗—弗莱雷。

弗莱雷被誉为“拉丁美洲的杜威”,他是“近半个世纪之内世界上最重要的教育家”,是“自赫尔巴特、杜威以来,教育理论史上‘第三次革命’的开创者和实施者”。

对话教学的概念与要素

对话教学的概念与要素

对话教学的概念与要素对话教学是一种以对话为核心、学生主体参与的一种教学方法。

与传统的单向、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相比,对话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思考,以促进他们的交流能力、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对话教学是一种基于对话的教学模式,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真实、自由的对话,通过互动交流,实现知识的传授和学生的学习。

对话教学具体就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对话环节称为对话教学,这种教学模式将学生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学习者,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1.真实性:对话教学追求真实的对话环境,使对话更加贴近现实,学生可以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思考和表达。

真实性可以通过真人对话、真实问题、真实案例等方式来实现。

2.自由性:对话教学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自由表达。

教师可以设定一些问题或话题,但学生有自由发言的权利和空间,可以根据自己的思考和理解进行回答和互动。

学生的自由表达可以促进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3.双向性:对话教学要求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不仅仅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还要引导学生主动提问、解答问题、发表观点等。

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向对话可以促进知识的共建,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消化所学内容。

4.合作性:对话教学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互助。

学生可以在对话中互相倾听、互相理解和互相帮助,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团队意识。

教师可以设计小组对话活动,使学生共同合作完成任务,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5.问题导向:对话教学注重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

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

问题导向可以使学生深入思考,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

6.反馈性:对话教学强调及时的反馈和评价。

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回答和表达进行评价,指出其优点和不足之处,帮助他们改进和提高。

学生通过反馈可以得到对自己学习表现的认可和肯定,同时也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表达能力。

高职英语对话教学的策略、特征及要素分析

高职英语对话教学的策略、特征及要素分析
文 化教 育 {J}
周 瑜 吴 菲

高职英语对话教学的策略、 特征及要素分析
( 天津海运职业学院 航海Fra bibliotek 术 系, 天津 3 0 5 ) 0 4 7
摘 要: 高职英语对话教学体现 了实用性、 应用性和 交际性 的理念 。就 高职英语对话教 学的策略 、 特征及其要素做一分析。 关键词 : 高职英语 ; 对话教学 ; 策略 ; 特征 ; 素 要 高职英语实施对话教学, 转变英语教师的教 3高职英语对话教学的要素 发展及接受规律。 育理念 , 切实体现了实用为主, 够用为度 , 实际交 31 .情境 问题或话题或主题的选择有多种渠道。可以 际的原则。 究竟实施高职英语对话教学的策略、 特 单纯英语语言知识的学习具有较大的抽象 学生 自己从文本中发现;也可以是教师在课上 自 性。高职英语因为学生参差不齐的学习基础 , 更是 然的导入 ;还可以是小组合作学习及讨论 中生成 征及其它的基本要素是什么呢? 1高职英语对话教学的策略 显得枯燥。 然而对话教学的民主、 平等和沟通的特 的话题; 当然也可以是教师事先预设的话题 。 “ 策略”一般是指为达到某种 目的使用的手 性 、 高职英语 固有的特征以及高职学生敏感 、 敏 3 对话的主体 . 3 段或方法 。 这个词常与‘ 怯 ”“ 、 步骤” 同义, 还用来 捷、 的个 , 活泼 使得高职英语的对话教学有了广 高职学生和高职英语教师是英语对话的主 列为高职英语对话教学策略研究 指教学活动的顺序排列和师生间连续的有实在内 泛的空间和较强的实践性 。情境往往是为了达到 体 。对话的主体 具有了相当的直观和直觉 的要素之一主要是考虑到高职教育与—般的大学 容的交流。我们认为的高职英语对 话教学策略是 特定的效果而预设的, 指高职英语教学遵循对话的教学精神 ,以对话为 效应 。 尤其高职英语对话教学 中的情境则更多体 教育和一般的专科教育有不同之处, , 首先 它是培 手段, 以高职英语教学的教学 目标为本 , 已定 现民主 、 根据 和谐 、 自由 、 、 、 开放 沟通 生成与合作等特 养应用性 、 职业性 人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以及课 才, 的教学任务和高职学生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地 性。 这与高职学生的身 发展特点 , 独有的个 陛 心 程计划的安排和实施上有着独特性。 其次 , 高职学 选择和组合适宜的教学内容 、 教学组织形式 、 教学 理特征是—致的。 正基于此 , 通过师生或生生互动 生是新兴的受教育群体,具有的独特的心理和生 方法和技术等, 从而形成一套相对特定而又不失 的对话活动便实现了 英语语言的掌握和对话交际 理特征, 有着—定的知识基础和尚未完全定型的 教学效率和公乎l 生的教学方案。 能力的训练。关于营造对话教学氛围和隋境的教 人生价值观 , 对新事物充满敏感陛。 高职教师是高 2高职英语对话教学的特征 学, 学者提出几种座位安排 : 圆桌型、 马蹄型 、 对阵 职英语教学 的主要引导者 , 所以, 在培养高职学生 高职英语对话教学的特征主要体现在对话 型、 舞台型 、 由型和马蹄组合型。 自 英语 口 头交际和书面交际能力及实现高职教育 的 内容的实用性 、对话方式的交互J 陛及对话意义 的 3. 2问题 ( 题 ) 话 大 目标方面应是多做反思和教学业务上的不断提 生成眭: 我们不可否认 , 对话教学的前身就是提 问和 高。 参 考文 献 21 对话内容的实用性 问答。只是新的时代, 的课程理念赋予了新的内 新 高职教育的 目 标就是培养实用性和应用性 容和涵义。因此, 提问抑或话题, 主题依然还是对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1 】 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 学 的人才。 根据《 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 话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提问都是教师预 基本要求( 试行) 口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o 2 Q 0 期盼学生的回 答与其 中的设计 【J 自赵玉霞 简论对话教学的特征 与条件 延 2引 求( 试行)的规定 , 》 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 目的是 : 先的精心安排 , “ 经过 10 2 0 8 — 2 学时的教学 , 使学生掌握一定 的英 或标答不期而遇 。而学生往往不明白教师的用意 边教育学院学报,0 4 1. 2 0 ,0 语基础和技能 , 具有一定的听 、 、 、 、 说 读 写 译的能 所在。 所以, 我们要把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觉 作 者 简介 : 周瑜 (9 8 )女 , 17 ~ , 安徽 宿 州人 , 硕 力, 从而能借助词典阅读和翻译有关英语业务资 的主观能动 l 生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去实现。高职 士 , 助教 , 研究方向为英语教 学论 , 为天 津海运 现 料, 在涉外交际的 日 常活动和业务活动中进行简 学生虽说英语基础差一些, 学习动机不够强烈 , 但 职业学院航海技术系专业英语教师。 吴菲(9 1 )女, 1 8~ , 天津人 , 助教 , 现为天津海 单的口 头书面交流 , 并为今后进一步提高英语的 毕竟他们有了初 中、职高或高中的大约五到六年 交际能力打下基础” 。呵 见 , 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 的英语学习过程 , 以, 所 问题或话题或主题 的设置 运职业学院航海技术系专业英语教师。 最终目的是交际。 所以 , 高职英语对话教学要首先 应该符合他们的心理、 生理 、 思维认知程度和语言 要讲求对话 的实用性,也就是重点培养和训练学 生在实际的工作和生活中运用英语的 能力。 2 对话方式的交 陛 . 2 英语是交要l 生较强的语言。高职院校的师生 由于在思想境界 、 知识水平 、 人生经验等方面的不 同, 对同—个英语问题会存有不 同的认识和理解 。 通过对话, 双方进行心灵的对接 、 思维的碰撞和情 感的交流,实现对知识的共同拥有与个性的全面 发展。在不断的对话 中, 师生共同寻找真理 , 实现 自 我的超越。可见, 的过程是师生相互学习、 对话 相互交往 的过程 , 也是认识世界 、 认识 自我和认识 他人的过程。而这些不仅丰富和提高了高职生的 英语知识 ,同时也是赋予了他们一定的英语学习

小学数学对话式教学论文

小学数学对话式教学论文

小学数学对话式教学论文第一部分:引言与背景1.1 研究背景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教育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沟通交流的能力。

对话式教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强调师生之间的互动与沟通,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果。

本论文旨在探讨小学数学对话式教学的理论基础、实践方法及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1.2 研究目的(1)分析小学数学对话式教学的理论基础,为实际教学提供理论指导。

(2)探讨小学数学对话式教学的具体实践方法,以期提高教学效果。

(3)评估小学数学对话式教学的应用效果,为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1.3 研究意义(1)有利于丰富我国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2)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为教育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1.4 研究方法本论文采用文献分析、实证研究等方法,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对小学数学对话式教学进行深入探讨。

1.5 论文结构本论文共分为五个部分,分别为:引言与背景、对话式教学的理论基础、小学数学对话式教学的实践方法、应用效果评估与实证分析、结论与建议。

第二部分:对话式教学的理论基础2.1 对话式教学的定义对话式教学是指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起一种平等、互动、沟通的教学关系,通过对话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探究和合作,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2 对话式教学的理论来源(1)社会建构主义理论:社会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在个体与社会互动中建构起来的,对话式教学强调师生之间的互动与沟通,有助于学生知识的建构。

(2)人本主义理论:人本主义强调人的主体性,认为教育应关注个体的需求、兴趣和情感。

对话式教学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3)认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研究人类心理过程,强调知识、思维和问题解决。

对话式教学通过师生对话,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2.3 对话式教学的基本原则(1)平等原则:教师与学生之间应建立平等的关系,尊重学生的观点和意见,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

弗莱雷 对话教学理论

弗莱雷  对话教学理论

未完成性
“未完成性”旨在将“对话”建立在动态的、暂时的 、变化的人性论基础上。与同样不完善的动物相比,人 能反思到自己是不完善的,并不断地努力去丰满人性。 由于人永远是不完善的,所以人永远处于变化和改造中 。那些想方设法去适应别人强加给他们的命运的人,和 那些被直接或间接被灌输了宿命论的人,都是对人性化 的扭曲,而这种对“不完善性”与对非人性化的改造就 是教育,教育就是一种生生不息的改造过程,而每一次 改造都意味着一次否定,否定就是一种批判。
--Paulo Freire《致克里斯蒂娜的信》
生平
扫盲实践,理论
回国改革,成效显著
著作
《教育:自由的实践》(1967) 《被压迫者教育学》(1970) 《自由文化行动》(1972) 《发展中的教育学-几内亚比绍信札》(1978) 《教育政治学》(1985) 《解放教育学》(1987) 《扫盲:识字与识世》(1987) 《学会质疑:解放教育学》(1989) 《城市教育学》(1993) 《希望教育学:回望被压迫者教育学》(1994) 《作为文化工作者的教师:致那些敢于教书的人的信(1998) 《自由教育学:伦理学、民主和公民胆识》(1998)
伦理学民主和公民胆识1998著作弗莱雷的对话式教学对话的本质对话式教学的主要特征对话式教学产生的基础和条件行动和思维平行交流重视提问珍重合作鼓励创造爱谦恭信任希望进行批判思维二被压迫者教育学的关键词行动与反思语言清晰性未完成性批判性思维行动与反思弗莱雷paulofreire认为
保罗· 弗莱雷
(Paulo Freire,1921-1997)
• 一、弗莱雷的生平、著作及对话式教学
• 二、《被压迫者的教育学》关键词
• 三、对弗莱雷教育思想的思考
一、弗莱雷的生平、著作及对话式教学

语文课中的对话教学浅述

语文课中的对话教学浅述

语文课中的对话教学浅述语文与其他学科相比,是最具活力、最有人文魅力、最能提升学生精神品位的学科,但传统教学把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作为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促使教师为应付中考与高考搞“拉网式”知识点专项训练和专题技能训练,语文教学中的人味、情味、趣味消失了,即使是阅读训练,也因为唯参考答案是尊而使学生失去了品读佳作的积极性。

新课标要求教师必须融会“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理解尊重学生,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尽可能多给学生一些自由发展的空间,在这种教学形势下,对话教学应运而生。

一、忠实于文本——对话教学的核心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

全国特级教师史绍典老师说过:“阅读教学中的对话,则是一种基于阅读文本的对话;脱离了文本,就丧失了对话的根基。

因为,阅读教学中的对话,不是发生在通常语境下,它是在阅读教学中进行的多方参与的教学过程。

因此,可以这样说,这种对话的背景是语文课程中的阅读;对话的对象是阅读教学中的学生、教师、文本;而对话过程中的‘话题’,毫无疑问就是文本本身,以及由文本衍生而又与文本切近的‘论域’。

”从他的这一论述,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阅读教学中,“文本”是与“对话”相伴相存的一个核心概念,是提升学生对话能力的不可或缺的对话伙伴。

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对待文本直接关系到对话的质量,教师必须维护文本的主体地位。

教师不能抛开文本向学生灌输一些抽象的思想情感,学生也不能脱离文本进行天马行空般的自由发挥。

教师应当引导学生的言说、交流,将对话指向文本本身。

新课标提倡引导学生有创意地理解、感悟和引申,进行二度创作,不设标准答案,但这不意味着学生可以脱离文本进行多义性解读,教师可以无原则地鼓励学生的标新立异的误读。

二、教师理解文本——对话教学的基石新课标提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是处于平等地位的,但是,我们还应看到,学生的阅读经验毕竟不足,他们需要老师的指导。

小学语文课堂对话教学的要素及有效策略

小学语文课堂对话教学的要素及有效策略
“ 最 喜 欢 师 徒 四 人 中 的 哪 一 位 , 什 么 ? ” 有 科 学 你 为 更 性 。 是 话 题 要 有 一定 的综 合 性 。 合 性是 现代 语文 发 三 综 展 的 一 个 方 向 , 话 的 话 题 如 体 现 了 综 合 的 特 点 , 会 对 将 在 很 大 程 度 上 丰 富 对 话 的 内容 ,也 会 在 一 定 程 度 上 提
阅读经 纬 ・ 说文论道

岛 湎
筋羁恳 窃 盼酪

尽 可 能 创 设 情 境 , 发 情 感 , 教 学 过 程 中 提 出 双 方 感 触 在 兴 趣 的 话胚 , 力 营 造 出利 于 对 话 的 氛 围 , 发 学 生 参 努 激
江苏如 东县 岔 河镇岔 北 小 学(243 叶 260 )
趣盎然 。
的要素说开去。


对话 教学 的 要素分 析
1教 师 。 师 是 学 生 建 构 知 识 的 引导 者 、 持 者 、 . 教 支 合 作 者 和 共 同 学 习 者 。对 话 教 学 中 的 教 师 , 多 的是 以一 更 种 教 学 活 动 参 与 者和 教 学 内容 引 导 者 的 角色 出 现 。作
升学生综合学 习的能 力。 比如 《 三打 白骨精》 一课学 习 好 了之 后 , 师 可 以 继 续 与 学 生 对 话 :《 游 记 》 他 教 “西 其
哪 些 回 合里 出现 了跟 这 一个 故 事 类 似 的 『况 ?” 此 拓 青 以
展 课文的内容。
和 交 流 。如 教 学 《 泉 映 月 》 课 时 , 生 提 出 : 炳 是 二 一 学 阿 不 是 因 为 悲 观 看 待 问题 而 写 出 《 泉 映 月 》 这 酋 曲 子 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所谓“对话”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的对话被理解为与单个的独白相对应的一种语言形态,属于纯粹的语言学现象。

广义的对话事实上已经完全超越了原始的以口头语言交流为特征的语言学意义,对话在现实生活中具有社会和文化的意义。

从国际事务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政治领域到学术领域,从科学世界到生活世界,对话已经成为人们普遍追求的一种生存状态。

具体来说,对话作为一种原则,往往与民主、平等、包容、坦诚联系在一起;对话作为一种策略,往往与共同在场、主动介入、积……一、对话教学的概念分析“对话”作为一种时代精神必然涉入学校教育领域,作为学校教育主要途径的教学必然会与“对话”联姻,从而在师生关系、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等诸多方面发生嬗变,并逐步生成一种新的教学形态,我们称之为“对话教学”。

克林伯格认为:“在所有的教学中都进行着最广义的对话,不管哪一种教学方式占支配地位,相互作用的对话都是优秀教学的一种本质性标识。

”这样看来,对话教学回应时代精神的呼唤,彰显优秀教学的本质,无疑具有蓬勃的生命力和广泛的探究空间。

二、对话教学的要素探究(一)目标对话教学并不刻意追求教学效率,即在单位时间内救给学生尽可能多的知识(显性知识),而特别关注对话过程中即时性的体认,更注重追求“感悟”目标的存在。

对话教学宁愿牺牲学习的量来追求学习的质。

感悟是与训练相对应的一个概念。

传统教学比较重视有形的、线性的“形式训练”,感悟由于它的潜隐性和长期性,常常被忽略。

其实,感悟才是学习的核心部分,因为感悟是原文、原理、原德[1]。

所谓“原文”即为文之源。

意即把作文说教转变为儿童深入观察、用心体验、大量阅读、积极交流,让学生在感悟中发展感悟。

为文时,儿童头脑中出现了这种感悟,然后用事实或过程铺陈出来则是水到渠成的事。

所谓“原理”即指感悟具有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功能。

人的感悟可以驾驭众多的事物,在不同的学科都可以附着、迁移。

所谓“原德”意指道德教育需要依靠人的感悟,只有心灵深处自发的感悟才能真正导引主体的道德行为。

对话教学则把感悟作为其终极关怀,并为之提供机制层面的保障。

感悟作为过程和结果的“合金”,将在对话教学中日益浮现出来。

那么,如何表征对话教学中的感悟目标呢?这需要分析感悟的存在特性。

感悟具有四个基本特征:1.整体性。

数学家迪厄多内认为:“解决一个数学问题,首先不是逻辑,而是对这个问题的感悟。

感悟是辐射状的思维,是一种整体的‘完形’。

”这只有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以整体输入的形式逐步生成,线性的形式训练是难以奏效的。

2.体验性。

肖川曾描述过发展的即时感受:表现为“茅塞顿开、豁然开朗、悠然心会、深得吾心、怦然心动、浮想联翩、百感交集、妙不可言”;表现为“心灵的共鸣与思维的共振”;表现为“内心的澄明与视界的敞亮”。

这种心灵和情感的体验也是一种感悟。

3.缄默性。

波兰尼说过:“人类所能认识的远远多于他们所能告诉的。

”感悟除了有完成的形态外,还有相当多的处在连自己都不能描述清楚的“愤悱状态”。

4.境域性。

感悟的获得总是与特定的境域联系在一起,是对特定境域的一种直觉综合和把握。

感悟的再次发生往往与类似境域的“再现”或“类比”分不开,并伴随着“似曾相识”的体验。

分析感悟的基本特征,利用其我们可深入把握并自觉实现对话教学的目标。

(二)场境“场境”是勒温动力场理论中的一个概念,指与人的需求相结合在人头脑中实际发生影响的心理环境。

由于需求的作用,心理环境产生了场的动力。

人的行为就沿着动力的方向向心理对象移动。

对话教学中的场境应体现民主、平等、自由、开放、沟通、合作等特性,营造这一场境可从改革课堂常规、建立课堂礼仪切入。

上海市一些中学在课上允许学生插嘴,允许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

这一貌似平淡无奇,按教育理论的眼光看来极为平常的现象,却引起包括中央电视台、《文汇报》、《解放日报》在内的众多媒体的关注,成为世纪之初教育界的一大话题。

这个事例蕴含的教育意义十分丰富,就实践层面而言,主要涉及的是“课堂常规”的改革问题。

课堂常规的积极意义在于维系班级授课的正常运作。

然而,课堂常规不应以牺牲学生主动积极的意识和自由开放的个性为代价。

对话教学中,我们应废“规范”而提“礼仪”,确定以“课堂礼仪”来引导学生课堂行为的理念。

如我们与学生协商,确定了“倾听与表达”的基本礼仪。

学会倾听的具体礼仪是:(1)耐心,不随便打断对方,不争吵;(2)积极响应,认真思考,通过点头、微笑、提问、解析、安抚、意译等方式作积极反应和意见反馈;(3)全神贯注,目不斜视,注意力集中;(4)有时作必要的记录。

学会表达的具体礼仪是:(1)学会作有准备的发言,自由、大方、不紧张、不胆怯;(2)学会明晰、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说普通话,音量适度,口齿清楚,语言流畅;(3)学会真诚、坦然地表达,表现真实的自我;(4)学会有策略地表达,注意看对象、身份、场合,说话得体、艺术。

对话教学自由、开放心理场的形成,还与课堂的空间布局紧密相关。

对话教学的课堂座位可以有以下几种安排:(1)圆桌型。

类似于政治对话中不分等级、不分先后的席位安排,利于轮流发言或自由发言;(2)马蹄型。

组内的“小马蹄”与组际的“大马蹄”相融合,利用小组讨论和组际交流;(3)对阵型。

面对面的两大阵营,适用于辩论;(4)舞台型。

相对集中的一片空间,适用于小组表演或中心发言;(5)自由型。

或在草地上,或在小河边,或站,或坐,适用于野外探究活动。

(三)问题1.问题与知识。

“问题”(或“话题”,或“主题”,抑或’议题”)是对话教学的核心,它相当于传统教学中的教学内容。

传统教学是以学科专家总结出来的学科知识结构为线索而展开的,其中也不乏提出问题。

然而所提的问题并不是生活中的原始问题,也不是学生提出来的,而是教师为了方便引导新知识而精心加工出来的。

对学生而言,这样的问题有点突如其来,他们并不明白为什么提这样的问题。

学生学到的知识没有赋予个人意义,因而并不是真正的知识。

而对话教学中,知识退居到“谈资”的位置,问题上升为学习活动的核心。

所有学习活动都应从实际问题入手,而学科知识则隐含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问题是纲,知识是目,纲举目张。

学生的知识生成,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将藉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而得到实现。

“要在学科知识的系统性与解决问题所获知识的随机性与零碎性之间保持一定的张力和平衡,就必须基于整体课程与知识结构的系统性来设计问题,要使各问题之间包含的学习议题多次地相互邻接和交叉重叠”[2]。

我们不能确保学生在解决某一问题时实现该问题中隐含的所有知识目标。

但是如果考虑了问题之间的交叉重复性,一个知识目标没有在这个问题中实现,也会在其他问题中实现,就可以较好解决这一问题。

另外,知识在许多问题中被学生反复经历,这便于学生灵活地建构个人的知识,正所谓“知识的意义存在于知识的用法之中”。

2.问题的功能。

我们认为对话教学中问题的功能定位,既不是作为传统教学中知识导人的引子而存在,也不是作为知识获得后供学生练习所获知识技能的题库而存在,而是作为教学全程的统摄而获得全新的价值。

建构主义教学法——抛锚式教学把确定真实事件或问题比喻成“抛锚”。

一旦事件或问题被确定了,教学内容和进程也就被确定。

对话教学中,具有整体意义的“问题群”将一以贯之,伴随知识获得过程的始终。

因而,对话教学中的问题具有定向、整合、导行、启发的功能。

3.问题的产生。

对话教学中问题的确定可采取“师生协商”的策略:(1)先行预习——学生通过自主查阅资料,与教材进行对话:我为什么要学习这一内容?我已经学会了什么?我的问题是什么?(2)小组讨论——学生根据已有的思考,在小组中开展对话,彼此帮助解决一些问题。

其中不能解决的共同问题自然会逐步明晰。

(3)组际交流——进一步罗列筛选出共同的话题。

学生可能提出许多超出课程内容和课程标准的探究性内容,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意愿。

(4)合理统整——一方面,协商毕竟是一个共享的过程,不是学生单方面依据自己的兴趣做出学习议题的决定。

教师可从知识结构和整体课程出发,补充部分学习议题。

另一方面,教师还要以“生活化”的事件统整学生提出的诸多问题,使问题结构化,形成“问题群”,为后续教学提供“蓝本”。

(5)展示问题——这是对前一阶段活动的总结,教师要借助技术手段,及时确定并公示本单元或本课时的学习议题。

(四)评价对话教学的评价应是以生成师生双方的反思能力为终极目标,而“协同自评”[3]恰恰是以缄默认识模式为基础,凸显参与者自我审视、自我提升、自我完善的一种评价模式,因而完全适用于对话教学的评价。

所谓协同自评是指以当事者(既包括学生,也包括教师)自评为主,在他人的协同下共同完成包括确定评价内容、制定评价目标、选择评价方法在内的一系列评价操作活动。

众所周知,课堂教学的效果有外显的,也有内潜;有可以直接描述的,也有只可以间接推断的,仅靠他评是不可能做到全面真实的。

而自评恰好具有了解深入、掌握全面的特点。

然而,没有他评,自评难免因缺乏参照而影响效度。

于是,对话教学中,自评与他评找到了天然的联结点。

“协同自评”的目标体系包括三种指标:(1)规定性指标。

这是由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最基本的指标。

(2)选择性指标。

这类指标供自评者参考,自评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现实水平选择其中的一项或几项。

对话教学中,应把“班级参与”和“课堂讨论”作为重要的选项。

(3)随机性指标。

由自评者在对话教学的过程中随机确定。

哪个方面缺失就补充哪个方面的目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