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可控硅触发电路的设计方案

合集下载

双向可控硅触发电路的设计方案

双向可控硅触发电路的设计方案

双向可控硅触发电路的设计方案双向可控硅是一种功率半导体器件,也称双向晶闸管,在单片机控制系统中,可作为功率驱动器件,由于双向可控硅没有反向耐压问题,控制电路简单,因此特别适合做交流无触点开关使用。

双向可控硅接通的一般都是一些功率较大的用电器,且连接在强电网络中,其触发电路的抗干扰问题很重要,通常都是通过光电耦合器将单片机控制系统中的触发信号加载到可控硅的控制极。

为减小驱动功率和可控硅触发时产生的干扰,交流电路双向可控硅的触发常采用过零触发电路。

过零触发是指在电压为零或零附近的瞬间接通。

由于采用过零触发,因此上述电路还需要正弦交流电过零检测电路。

1 过零检测电路电路设计如图1 所示,为了提高效率,使触发脉冲与交流电压同步,要求每隔半个交流电的周期输出一个触发脉冲,且触发脉冲电压应大于4V ,脉冲宽度应大于20us.图中BT 为变压器,TPL521 - 2 为光电耦合器,起隔离作用。

当正弦交流电压接近零时,光电耦合器的两个发光二极管截止,三极管T1基极的偏置电阻电位使之导通,产生负脉冲信号,T1的输出端接到单片机80C51 的外部中断0 的输入引脚,以引起中断。

在中断服务子程序中使用定时器累计移相时间,然后发出双向可控硅的同步触发信号。

过零检测电路A、B 两点电压输出波形如图2 所示。

2 过零触发电路电路如图3 所示,图中MOC3061 为光电耦合双向可控硅驱动器,也属于光电耦合器的一种,用来驱动双向可控硅BCR 并且起到隔离的作用,R6 为触发限流电阻,R7 为BCR 门极电阻,防止误触发,提高抗干扰能力。

当单片机80C51 的P1. 0 引脚输出负脉冲信号时T2 导通,MOC3061 导通,触发BCR 导通,接通交流负载。

另外,若双向可控硅接感性交流负载时,由于电源电压超前负载电流一个相位角,因此,当负载电流为零时,电源电压为反向电压,加上感性负载自感电动势el 作用,使得双向可控硅承受的电压值远远超过电源电压。

proteus双向可控硅触发电路

proteus双向可控硅触发电路

proteus双向可控硅触发电路
Proteus双向可控硅触发电路可用于实现双向可控硅控制器。

双向可控硅触发电路的主要作用是从微控制器或其他逻辑电路接收输入信号,然后根据输入信号的状态控制双向可控硅触发器的导通和断开。

以下是一个基本的Proteus双向可控硅触发电路的示例设计步骤:
1. 打开Proteus软件,并选择一个新的电路设计项目。

2. 在工具栏中选择所需的元件。

在搜索栏中输入“双向可控硅触发器”并将其添加到电路板上。

3. 连接所需的电路元件。

使用连线工具将双向可控硅触发器的控制端与其他元件连接起来。

4. 添加适当的输入信号源。

例如,您可以添加一个按钮或开关作为输入信号源。

5. 对Proteus电路进行仿真。

运行仿真以测试双向可控硅触发电路的功能。

您可以模拟不同的输入信号状态来验证电路的正确性。

请注意,具体的电路设计步骤可能因使用的具体双向可控硅触发器型号和所需的电路功能而有所不同。

因此,在设计电路之
前,建议参考双向可控硅触发器的数据手册以了解其正确的使用方法和特性。

单向-双向可控硅触发电路设计原理

单向-双向可控硅触发电路设计原理

单向/双向可控硅触发电路设计原理
1. 可以用直流触发可控硅装置。

 2. 电压有效值等于U等于开方{(电流有效值除以2派的值乘以SIN二倍电阻)加上(派减去电阻的差除以派)}。

 3. 电流等于电压除以(电压波形的非正弦波幅值半波整流的两倍值)。

 触摸式台灯的控制原理
 这种台灯的主要优点是没有开关,使用时通过人体触摸,完成开启、调光、关闭动作,给使用带来方便。

 一、电路设计原理
 人体感应的信号加在电源电路可控硅的触发极,使电路导通,并给负载——灯泡或灯管供电,使灯按弱光、中光、强光、关闭4个状态动作,达到调光的目的。

电路见图1,该电路的关键器件是采用CMOS工艺制造的集成电路BA210l。

 二、降压稳压电路
 由R3、VDl、VD4、C4组成。

输出9V直流电,供给BA2101,由③⑦脚引入。

 三、触发电路
 由触发电极M将人体的感应信号,经c3、R8、R7送至④脚的sP端,经处理后,由⑥脚输出触发信号,经cl、R1加至可控硅VS的G极,VS导通,电灯H点亮。

第二次触摸,可改变触发脉冲前沿的到达时间,而使电灯亮度改变。

反复触摸,可按弱光、中光、强光和关闭四个动作状态循环,达到调节亮度的目的。

可控硅VS在动作中其导通角分别为120度、86度、17度。

双向可控硅过零触发 51单片机

双向可控硅过零触发 51单片机

双向可控硅过零触发 51单片机双向可控硅过零触发器是一种电子器件,其用途是控制交流电的电流。

该器件可在双向传导状态下控制交流电源,因此广泛应用于电机控制、照明、电炉控制等领域。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如何使用51单片机来控制双向可控硅过零触发器。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下双向可控硅(BTA)的工作原理。

BTA的结构简单,由四个主要结构组成:PNPN开关、控制电极、阴极和阳极。

当控制电极施加正脉冲时,PNPN开关关闭,电流流向阳极。

当控制电极施加负脉冲时,PNPN开关关闭,电流流向阴极。

通过控制电极施加不同的正、负脉冲,我们可以控制BTA在交流电源中的通断状态。

双向可控硅过零触发器由三个组成部分组成:BTA、电容和电阻。

电容和电阻串联在一起,形成一个RC电路,用于控制BTA的触发时间。

当交流电源的波形经过零点时,BTA 被触发工作,将电流带入负载。

同时,电容将电压快速充放电,准备下一个过零点的触发。

现在,让我们以一个简单的控制电机的例子来说明如何使用51单片机来控制双向可控硅过零触发器。

首先,我们需要定义一个端口来控制BTA。

我们可以使用P2端口的一个输出引脚,比如P2.1或P2.2。

然后,我们需要编写一个函数来控制BTA的触发。

该函数的基本思路如下:1. 将控制引脚设置为输出模式。

2. 将控制引脚输出低电平,等待一段时间。

7. 重复步骤1到步骤6,直到需要关闭BTA。

在该函数中,我们需要确定以下参数:控制引脚的端口和引脚号;低电平输出的时间和高电平输出的时间;循环次数和等待时间。

最后,我们需要将该函数与控制电机的程序结合起来。

在主程序中,我们需要使用中断函数来检测交流电源的过零点,并在每个过零点时调用BTA触发函数。

可以使用定时器中断或外部中断来检测过零点。

在本文中,我们提供了一种用51单片机控制双向可控硅过零触发器的方法。

当然,这仅是一种基本方法,还有很多可以改进的地方。

例如,可以使用更先进的控制算法来实现更高级的控制功能,或使用更高效的电机驱动方法来提高电机控制的效率。

可控硅触发电路设计

可控硅触发电路设计

可控硅触发电路设计一、可控硅的工作原理可控硅是一种具有双向导通特性的半导体器件。

它由一个P型半导体和两个N型半导体组成,当控制端施加一个触发脉冲时,可控硅的导通状态会变化。

可控硅的导通状态可以通过施加极性相反的触发脉冲来关闭,因此可控硅触发电路一般采用门极触发方式。

二、可控硅触发电路的设计步骤1.确定可控硅的型号和工作电压范围。

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可控硅,确定其额定电压和额定电流。

2.确定触发脉冲的参数。

触发脉冲的宽度、幅值和极性等参数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确定,一般采用正脉冲触发。

3.设计驱动电路。

根据所需的触发脉冲参数设计相应的电路,包括脉冲发生器、隔离器、放大器等。

同时还要考虑电源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4.进行电路连接。

将可控硅与驱动电路进行连接,注意正确连接各个端口,确保电路正常工作。

5.进行电路测试。

使用测试仪器对电路进行测试,观察可控硅的导通状态和触发脉冲的波形是否符合要求。

6.优化电路设计。

根据测试结果进行电路优化,提高电路的性能和可靠性。

三、可控硅触发电路设计的常见问题1.触发脉冲不稳定。

触发脉冲的幅值、宽度和极性等参数可能会受到外界干扰而波动,导致可控硅无法正常工作。

解决方法是加入滤波电路来抑制干扰。

2.可控硅无法正常导通。

可控硅的导通状态可能受到温度、电流、电压等因素的影响而无法正常导通。

解决方法是加入保护电路,例如过温保护、过流保护等。

3.大功率可控硅的散热问题。

大功率可控硅可能会产生较多的热量,在设计时需要考虑散热问题,合理设计散热装置。

4.电源噪声影响。

电源噪声可能会对可控硅的触发电路产生干扰,导致可控硅无法正常工作。

解决方法是使用稳定的电源,并加入滤波电路。

以上是关于可控硅触发电路设计的一些基本内容,设计可控硅触发电路需要考虑可控硅的工作原理、设计步骤和常见问题等因素。

合理设计电路并进行测试和优化,可以保证可控硅的正常工作。

双向可控硅控制电路

双向可控硅控制电路

双向可控硅控制电路引言:双向可控硅(Bidirectional Thyristor),简称BTT,是一种半导体器件,常用于交流电源的开关控制电路。

本文将介绍双向可控硅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应用领域以及设计要点。

一、工作原理双向可控硅是一种四层或五层PNPN晶体管结构,具有双向导电特性。

它通过控制控制极和门极之间的电压,实现对电流的控制。

双向可控硅的工作原理与单向可控硅相似。

当控制极为正向,或门极和控制极间有正向的压力时,双向可控硅将变为正向导通的状态。

当控制极为反向,或门极和控制极间有反向的压力时,双向可控硅将变为反向导通的状态。

双向可控硅在交流电路中的应用较为广泛。

其常见的控制模式有两种:半波控制和全波控制。

在半波控制中,只有交流电的一个半周期通过可控硅;而在全波控制中,交流电的两个半周期均能通过可控硅。

二、应用领域1. 交流电调光双向可控硅在家庭照明和舞台灯光等场合中被广泛应用于交流电调光控制。

通过改变双向可控硅的导通时长和导通角,可以实现对灯光亮度的调整,满足不同场合的照明需求。

2. 交流电机调速由于典型的交流电机是不能直接调速的,因此需要通过双向可控硅控制电路来实现调速。

通过改变双向可控硅的导通和断开时间,可以控制交流电机的转速。

3. 交流电能控制双向可控硅在交流电能控制领域有着广泛应用。

通过双向可控硅控制电路,可以实现对交流电能的开关调节,提高电能的利用效率,并能够实现电网的防护和电能质量控制。

三、设计要点1. 选择适当的双向可控硅根据实际需求和控制要求,选择合适的双向可控硅,包括最大电流、最大电压和最大功率等参数。

2. 控制电路设计双向可控硅的控制电路通常由触发电路、门电流限制电路和保护电路等组成。

触发电路用于控制双向可控硅的导通和断开,门电流限制电路用于限制门极电流的大小,保护电路用于保护双向可控硅免受过流、过热和过压等不利因素的影响。

3. 热管理在设计双向可控硅控制电路时,需要考虑散热问题。

比例控制双向可控硅触发电路设计

比例控制双向可控硅触发电路设计

比例控制双向可控硅触发电路设计
零电压开关控制器集成电路可用作控制电阻性加热器负载。

这类控制器在市电过零时产生输出脉冲、来触发与加热器串接在一起的双向可控硅,因而有最低化的射频干扰和市电电压瞬变。

温度或功率零电压开关控制器有许多品种和型号,本文仅以飞利浦公司生产的TDA1023 为例,来说明此类IC 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一、TDA1023 的基本结构、引脚功能及其特点
TDA1023 采用16 引脚DIL 封装,引脚排列如图1 所示。

TDA1023 芯片电路主要由电源电路、输入缓冲器、定时电路、故障一安全电路、过零检测器和输出脉冲放大器组成,如图2 所示。

TDA1023 的引脚功能如附表所列。

1.电源电压Vcc 直接从市电线路上获得,典型值是13.7V,平均电源电流(IRX)为10mA,并为外部温度传感桥路提供8V 的稳定电压(Vz);
2.触发脉冲宽度tw(典型值为200μs)、触发脉冲串重复时间Tb(在
CT=68μF 下的典型值是41s)及比例区间宽度均可调节,输出电流不大于150mA(平均电流不大于30mA);
3.滞后电压及相应的滞后温度可以调节。

二、工作原理
1.电源及其操作
TDA1023 的电源电路及外部元件连接如图3 所示。

220V 市电经二极管D1 和电阻RD 加至IC 脚16 与脚13 之间,其中IC 脚13(VEE)连接市电零线。

在市电正半周,通过RD 的电流对外部平滑电容器CS 充电,直到IC 脚16 从内部稳压二极管获得稳定电压为止。

RD 的选择应能为IC 正常工作提供电流。

两个可控硅反并联触发电路

两个可控硅反并联触发电路

两个可控硅反并联触发电路好嘞,今天咱们聊聊一个有趣的电路,两个可控硅反并联触发电路,听起来是不是挺复杂的?别急,我来给你捋一捋。

想象一下,你在家里搞一些电器,可能有时候会需要调节一下电流,嗯,这就是我们的主角出场的时刻了。

可控硅,顾名思义,它可是个调皮的家伙,能控制电流的流动,简直是电路界的“隐形手”。

说到两个可控硅反并联,那就有点像两个小伙伴一起玩耍,但他们有点儿不太一样。

一个负责正电流,另一个负责负电流。

这就好比一个人在阳光下晒太阳,而另一个人则在阴影里享受凉爽。

他们虽然各自忙着,但合作起来,能让整个电路运转得如同一台精密的机器。

这两个可控硅之间就像是电流的调音师,让电流在你想要的范围内舞动,哎呀,真是太厉害了。

你知道吗?这两个小家伙的触发方式也很有意思。

简单来说,就是你给它们一点小小的信号,它们就会响应,像小狗听到主人叫一样,咕咚一下就上来了。

比如你想让电器开起来,只需给其中一个可控硅送去一个触发脉冲,它就像是按下了开关,电流立马就开始流动,像河水一样汩汩而出,别提多带劲了。

反过来,当你想要电流停下来,只需要给另一个可控硅发个信号,它就会“咔嚓”一下把电流关掉,简直是个电流的“忍者”。

再说说这电路的优势,哎,真是说也说不完。

控制精确,能调节的范围广,不管你是想要大电流还是小电流,它都能帮你搞定。

反并联的设计使得电流的稳定性大大增强,不容易出现那种电压飙升的情况,像坐过山车一样,让人心惊胆战。

最重要的是,故障率低,平时用起来更是省心省力。

简直就像是你身边那个靠谱的朋友,永远在你需要的时候出现。

咱们也得提提它的应用场景。

可控硅反并联的电路可不是只在实验室里转悠,它在工业控制、家电调节等领域都大显身手。

比如说你家里的空调,调节温度的时候,里面就可能有这样的电路在默默奉献。

再比如说电动工具,它们运转得那么流畅,也多亏了这种电路的帮忙。

看吧,生活中随处可见,真是无处不在的英雄。

哎,虽然这玩意儿看上去高深莫测,其实用起来也是挺简单的。

双向可控硅的触发电路

双向可控硅的触发电路

双向可控硅的触发电路双向可控硅的触发电路,听起来有点复杂,但其实就像我们日常生活中那些看似高深的东西,仔细一琢磨,其实也没啥了不起。

想象一下,你在厨房里忙活,突然电饭锅开始嗡嗡作响,那就是电流在工作的结果。

而双向可控硅,简单来说,就是个能控制电流流向的小家伙,它就像你家里的调音师,专门来调节电的节奏,让一切听起来更和谐。

咱们得明白,双向可控硅的触发电路的作用就像是给它上个“发令枪”。

它需要一个信号,才能开始工作。

就像咱们平时喊“开始”一样。

这个信号可以来自各种地方,比如一个简单的开关、一个温度传感器,甚至是一个遥控器。

只要一声令下,双向可控硅就能迅速响应,电流就能顺畅地通过。

真是让人感叹,科技就是这么神奇!说到触发电路,它的构造其实不复杂,很多元件就像拼图一样,缺一不可。

你看,它需要一个信号源、一个限流电阻,还有个三端子元件,嘿,就是我们的双向可控硅。

简单点说,信号源发出个小信号,电流通过限流电阻,轻轻松松就能让双向可控硅进入“工作状态”。

这就像一场比赛,裁判发令,选手们就开始拼搏。

在这个过程中,限流电阻起着保护的作用。

想象一下,如果你在玩火,没个安全措施,那可是要出事的。

限流电阻就像是那个时刻提醒你“别玩火”的老妈,帮你控制电流,防止过大,确保一切平安无事。

哎,有时候真的觉得,电路和生活就像是一对儿欢喜冤家,互相依赖又互相牵绊。

我们再说说双向可控硅的工作原理。

它的结构像个大门,有个小小的触发端。

只要一按这个端口,它就会打开,让电流流过。

可有趣的是,只要电流通过了这个“门”,即使不再有信号,它也能继续保持打开状态。

这就像是在约会,给你留个门,让你进来,然后你就能享受这美妙的时光。

但别以为这就完事儿了。

双向可控硅可不是一直开着的,电流到达某个临界点时,它就会自动关门,恢复到初始状态。

这就像是派对结束,大家渐渐散去,留下一个空旷的场地。

这种特性使得双向可控硅在各种电路中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家用电器、工业设备,都离不开它的身影。

触发双向可控硅调压电路

触发双向可控硅调压电路

过零触发双向可控硅调压电路图新一代晶闸管触发模块KTM2011A的原理及应用摘要:KTM2011A是青岛珠峰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新一代晶闸管触发模块,具有体积小、重量轻、触发动率大及波形对称性对等优点。

文中详细介绍了KTM2011A的内部结构、工作原理、设计特点及具体的应用电路。

关键词:触发电路隔离脉冲KTM2011A1 概述KTM2011A是青岛珠峰科技有限公司经过优化设计和精心研制的新一代晶闸管触发模块,具有体积小、重量轻、触发功率大及波形对称性好等优点。

其输出可触发单相电路中两个相位互差180°的晶闸管,可广泛用于单相交流调压、单相桥式半控整流电路中作为晶闸管的触发电路,由于模块内部集成有隔离单元,故使用中不需要外接脉冲变压器。

KTM2011具有如下特点:2.2 极限参数KTM2011A的极限工作参数如下:●输入交流同步电压:15~17V;●输出直流电压V+:22V;●输入移相电压VK:0~+10V;●输出触发电流:≤750mA;●输出脉冲幅度:18~21V;●移相范围:0~180°;●脉冲宽度:≮2ms ;●需配变压器容量:5~10VA ;●输入、输出间隔离电压:2500VDC ; ●工作温度范围:-10~+70℃。

●工作电源电压VCC :+16V ;3 结构及原理 KTM2011A 的内部结构及工作原理框图如图2所示。

它由同步环节、锯齿波形成、整流电路、脉冲形成、脉冲放大及隔离整形环节共五个单元电路组成。

工作时,KTM2011A 首先将来自同步电流变压器副边的电压信号经整流电路整流,并通过引脚4的内部送给脉冲放大与隔离整形电路,同时将滤波稳压后的电压经引脚3输入给锯齿波形成和脉冲形成部分作为供电电源。

另一方面,来自同步电源变压器副边的电压信号经同步环节检测出过零点,并在锯齿波形成环节根据用户在引脚7所接电阻的大小而决定的斜率形成锯齿波。

将该锯齿波与引脚9输入的控制电压 Uk 相比较以形成对应于同步信号的正、负半周脉冲。

RC触发式双向可控硅电路

RC触发式双向可控硅电路

RC触发式双向可控硅电路
把一个110v的日本电脑电饭煲(670w)改装了,在220v下能够正常使用,已经用了一个多星期了。

问题是实际的功率有1400w,比额定增加了一倍,不知道长久下去会怎样。

今天看到有更新进的改装办法,就是用可控硅。

下载(18.89 KB)
2009-10-27 17:47
本电路为一个RC触发式双向可控硅电路。

电源正半周时,通过RC网络在C2上获得一个正向触发脉冲,使可控硅导通。

当交流电源过零点时,双向可控硅自行关断。

当交流电源为负半周时,在C2上获得反向触发脉冲,双向可控硅也导通。

调节R1可改变电容的充电时间常数,因而改变脉冲出现的时间,也就改变了可控硅的导通角,从而达到降压的目的。

在机内电源变压器上附带有一电路板,可将这一电路装在附带电路板上。

经组装调试,参数为:SCR 是97A6;R1:32kΩ,R2:36kΩ;C1、C2均为220nF/160V。

组装者按上述参数,接上后便能可靠长时间工作。

以上参数的功率不足,在电饭锅等大功率的电器上需要增加耐压参数。

另外,我看这个电路没有保护措施。

大功率双向可控硅移相触发电路

大功率双向可控硅移相触发电路

大功率双向可控硅移相触发电路大功率双向可控硅移相触发电路是一种电子元件,常用于交流电控制电路中。

它通过控制双向可控硅的触发角,实现对交流电的移相控制,从而改变电路中电流的相位。

本文将对大功率双向可控硅移相触发电路的原理、工作方式以及应用进行详细介绍。

一、原理大功率双向可控硅移相触发电路是基于双向可控硅的特性设计而成的。

双向可控硅是一种能够在正、反两个方向上都能控制的硅控制器件。

它由四个PN结组成,具有双向导电特性。

在交流电控制电路中,通过对双向可控硅的触发角进行控制,可以实现对交流电的移相。

二、工作方式大功率双向可控硅移相触发电路一般由触发电路、移相电路和功率放大电路组成。

触发电路用于产生触发脉冲,移相电路用于对触发脉冲进行延时和移相,而功率放大电路则用于控制双向可控硅的导通和截止。

在工作时,触发电路会根据控制信号产生相应的触发脉冲。

这些触发脉冲经过移相电路的处理,通过延时和移相的方式,控制双向可控硅的触发角。

当双向可控硅的触发角满足一定条件时,它将开始导电,电流开始流过。

当触发角不满足条件时,双向可控硅将截止导电。

三、应用大功率双向可控硅移相触发电路在工业控制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常被用于交流电调光、交流电变频和交流电电压调节等场合。

通过控制双向可控硅的触发角,可以实现对交流电的控制,从而满足不同的需求。

举个例子来说,在交流电调光中,大功率双向可控硅移相触发电路可以根据光照强度的变化,通过控制触发角的移相,实现对灯光亮度的调节。

当光照强度较弱时,触发角可以被移相,使得灯光亮度增加;当光照强度较强时,触发角可以被移相,使得灯光亮度减小。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实现对灯光亮度的精确控制。

大功率双向可控硅移相触发电路还可以用于交流电变频。

通过控制触发角的移相,可以改变交流电的频率,从而实现对电机转速的调节。

这在一些需要变频控制的场合,如工业生产中的电机控制,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大功率双向可控硅移相触发电路是一种常用的电子元件,通过控制双向可控硅的触发角,实现对交流电的移相控制。

双向可控硅触发电路的设计方案

双向可控硅触发电路的设计方案

双向可控硅触发电路的设计方案设计目标:设计一个双向可控硅触发电路,以实现对双向电流的灵活控制。

电路具备以下特点:1.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2.能够控制宽范围的电流。

3.能够在双向传导状态下工作。

设计步骤:1.确定电路参数:首先,我们需要确定电路的工作电压和电流范围。

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可控硅元件和外部元件。

2.设计触发电路:触发电路是控制可控硅导通和停止导通的关键。

触发电路应根据可控硅的工作原理进行设计,以保证可控硅能正常触发。

3.确定外部控制电路:根据实际需要,设计一个能够控制可控硅状态的外部控制电路。

这个电路可以是一个简单的开关电路,也可以是一个复杂的控制系统,根据具体应用来决定。

4.完成电路布局:根据设计好的电路图,将电路元件进行布局,并连接它们以完成电路组装。

注意电路元件之间的绝缘和安全性。

5.进行测试和调试:完成电路组装后,对电路进行测试和调试。

首先,验证触发电路是否能够正常工作,并控制可控硅的触发;然后,测试外部控制电路是否能够正常改变可控硅的状态;最后,测试电路的可控范围和稳定性。

6.优化和改进:根据测试结果,对电路进行优化和改进。

可以尝试改变电路参数、更换电路元件,以提高电路的性能。

总结:双向可控硅触发电路的设计需要考虑多个方面,包括可控硅元件、触发电路和外部控制电路。

设计方案应根据实际需求和要求来确定电路参数,并进行适当的优化和改进。

在测试和调试过程中,注重电路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并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进。

最终,通过设计和优化,实现一个满足要求的双向可控硅触发电路。

双向可控硅触发电路

双向可控硅触发电路

双向可控硅触发电路的设计方案时间:2012-05-31 10:56:15 来源:作者:双向可控硅是一种功率半导体器件,也称双向晶闸管,在单片机控制系统中,可作为功率驱动器件,由于双向可控硅没有反向耐压问题,控制电路简单,因此特别适合做交流无触点开关使用。

双向可控硅接通的一般都是一些功率较大的用电器,且连接在强电网络中,其触发电路的抗干扰问题很重要,通常都是通过光电耦合器将单片机控制系统中的触发信号加载到可控硅的控制极。

为减小驱动功率和可控硅触发时产生的干扰,交流电路双向可控硅的触发常采用过零触发电路。

过零触发是指在电压为零或零附近的瞬间接通。

由于双向可控硅触发电路的设计方案时间:2012-05-31 10:56:15 来源:作者:双向可控硅是一种功率半导体器件,也称双向晶闸管,在单片机控制系统中,可作为功率驱动器件,由于双向可控硅没有反向耐压问题,控制电路简单,因此特别适合做交流无触点开关使用。

双向可控硅接通的一般都是一些功率较大的用电器,且连接在强电网络中,其触发电路的抗干扰问题很重要,通常都是通过光电耦合器将单片机控制系统中的触发信号加载到可控硅的控制极。

为减小驱动功率和可控硅触发时产生的干扰,交流电路双向可控硅的触发常采用过零触发电路。

过零触发是指在电压为零或零附近的瞬间接通。

由于采用过零触发,因此上述电路还需要正弦交流电过零检测电路。

1 过零检测电路电路设计如图1 所示,为了提高效率,使触发脉冲与交流电压同步,要求每隔半个交流电的周期输出一个触发脉冲,且触发脉冲电压应大于4V ,脉冲宽度应大于20us.图中BT 为变压器,TPL521 - 2 为光电耦合器,起隔离作用。

当正弦交流电压接近零时,光电耦合器的两个发光二极管截止,三极管T1基极的偏置电阻电位使之导通,产生负脉冲信号,T1的输出端接到单片机80C51 的外部中断0 的输入引脚,以引起中断。

在中断服务子程序中使用定时器累计移相时间,然后发出双向可控硅的同步触发信号。

可控硅触发双向可控硅

可控硅触发双向可控硅

可控硅触发双向可控硅可控硅(SCR)是一种电子器件,具有双向导电性能,常用于电路中的开关和控制元件。

而可控硅触发双向可控硅是一种特殊的电路配置,可以实现对可控硅的双向触发控制。

本文将介绍可控硅触发双向可控硅的原理、应用和特点等相关内容。

一、双向可控硅的基本原理双向可控硅是一种特殊的可控硅,具有双向导电性能。

它由两个可控硅反向并联组成,即一个NPN型可控硅和一个PNP型可控硅。

当电流从NPN型可控硅的A极流向P极时,NPN型可控硅导通;而当电流从PNP型可控硅的A极流向P极时,PNP型可控硅导通。

双向可控硅的触发是通过控制电流的方向来实现的。

二、可控硅触发双向可控硅的原理可控硅触发双向可控硅的原理是通过外部电路对可控硅进行触发控制,从而实现对双向可控硅的导通和断开控制。

触发电路通常由触发器、电阻和电容等元件组成。

触发器可以是脉冲发生器、定时器或其他触发器。

当触发器输出一个脉冲信号时,通过电阻和电容的组合,可以形成一个延时触发脉冲。

这个延时触发脉冲可以通过触发极施加到双向可控硅上,从而实现对双向可控硅的触发控制。

三、可控硅触发双向可控硅的应用双向可控硅广泛应用于电力电子领域。

它可以用于交流电控制电路中的开关和调光控制。

例如,在交流调光电路中,通过对双向可控硅进行触发控制,可以实现对交流电的调光控制。

此外,双向可控硅还可以用于电机控制、电源控制和瞬态电流保护等方面。

四、可控硅触发双向可控硅的特点1. 双向可控硅具有双向导电性能,能够实现正向和反向的导通控制。

2. 双向可控硅触发电路简单,成本低廉。

3. 双向可控硅具有较高的耐压能力和耐电流能力。

4. 双向可控硅具有较低的导通压降和较小的功耗。

5. 双向可控硅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总结:可控硅触发双向可控硅是一种特殊的电路配置,通过外部电路对可控硅进行触发控制,从而实现对双向可控硅的导通和断开控制。

双向可控硅具有双向导电性能,可以广泛应用于电力电子领域的开关和控制电路中。

双向可控硅调压型移相触发器

双向可控硅调压型移相触发器

双向可控硅调压型移相触发器(一)概述双向可控硅调压式移相触发器的原理是根据控制电压CONT的大小(控制信号通常为0-5V, 0-1OV, 4-20mA, 1-5V,0-10mA等),输出端产生与电网电压同步的双倍电网频率的从180°到0°范围内移相的宽脉冲,用以驱动随机型固态继电器或可控硅,使交流负载上的电压从0伏到最大值线性可调,从而达到移相调压的目的。

触发器内部包括同步相位检测电路、锯齿波形成电路、输入控制调整电路、基准电路、移相比较电路、驱动触发输出电路,以及提供这些电路工作的稳压电源等。

产品超小超薄设计,SMT贴片工艺,有立式、卧式、针插式、装置式等封装形式。

可与单向、双向可控硅或随机型固态继电器灵活组合,用于半波、全波交流电压调节或半控、全控桥式整流直流电压调节。

可电位器手动控制或电压信号、电流信号自动控制。

触发器使用单宽脉冲强触发方式,适应感性负载或阻性负载。

移相触发器控制电压Ucont和输出端脉冲占空比Y的关系曲线如下:a.控制电压在OV- Uoff为关闭区域,可靠关闭主电路电压的输出。

b.控制电压在Uoff - Uon为基本线性区域,随着控制电压信号的增大,主电路负载上的电压也逐渐增大。

c.控制电压在Uon-5V时,为全导通区域,负载上的电压即为电网电压。

单相移相触发器有专用于触发驱动随机型固态继电器的LSJK-SRZ 型、LSJK-SRL型、LSJK-SRW型,有用于触发驱动单向、双向可控硅的LSJK-SCRH型、LSJK-SCRX型、LSJK-TRI型,有用于触发驱动单向可控硅组成半控、全控桥的LSJK-SCRT型、LSJK-SCRF型。

(二)单相可控硅移相触发器此类触发器有五种,全部为螺钉压紧式电极,装置式安装:①双向可控硅调压型移相触发器,LSJK-TRI型;②单向可控硅增强调压型移相触发器,LSJK-SCRH型;③单向可控硅半波调压型移相触发器,LSJK-SCRX型;④单向可控硅半控桥整流型移相触发器,LSJK-SCRT型;⑤单向可控硅全控桥整流型移相触发器,LSJK-SCRF型。

双向可控硅驱动电路改进设计

双向可控硅驱动电路改进设计

双向可控硅驱动电路改进设计、原方案ro INTI5 B 15双向可控硅型号:BTA41-600B,电流:41 (A ),反向电压:600 (V ), IGT < 50mA 加热电 阻丝的选择:24.8 Q , 2000W ,可控硅触发电路中三极管及其周围电阻的选择。

触发电流w 50mA RC 电路中电阻选择 100Q 以内,电容选择 0.01-0.47卩f ,则电路的 阻抗是:318K-7K , 1W-51.42W 即电容选的大,电阻的功率就大。

建议电容选择不大于 0.1卩f ,则电阻的功率就不大于 12W 如果电阻选择在<2W ,则电容选择应该是 0.01卩f 。

试验结果:1、 通电后没有工作。

进行一系列测量,感觉LM311没有输出波形,MC14528在管脚的理解上面有问题,至于 74LS00门没有输出。

说明同步脉冲电路有问题。

2、 直接给 MOC3061的第二脚加地,试图工作未遂。

为使光偶工作,不断地修正 R3的电阻值,直到从1K 到0.2K 。

3、 MOC3061的输出去控制双向可控硅,按现在的参数,流入可控硅的触发控制级的电 流达到0.76A ,可能已经烧了双向可控硅。

4 、调整同步脉冲电路,先将LM311改成LM358,又将MC14528的外围连接改变,主要是5P 、12P 接法对换。

调整 2P 、14P 外围的电路参数,如将 0.33的电容改成103 ( 0.01 ), 脉冲宽度发生了改变。

使用二极管作为或门,有0.7V 的压降,改成用74LS32或门。

在修改使用带过零触发的光电双向可控硅驱动器MOC3061直接驱动双向可控硅的触发端。

12 133061 KDC302130V - 110V局220YU311:lQI泉悅龙Q? 214i4LSOOBTA41R5是触发器输出限流电阻,R3用以消除漏电 流,防止 BTA41-600B 或KP150的误触发。

養器件后的电路图中的 A 点,测的同步的脉冲波形(下降沿)Iin i 仃 i n 【 门 【 h 4I I HI町削一「I —n —n —n —n 整州i I ~i —!—i ~i i—i ::-:;:;: 呗u u uI现在主要的问题在可控硅这里了。

双向可控硅触发电路的设计方案

双向可控硅触发电路的设计方案

双向可控硅触发电路的设计方案1.工作原理:双向可控硅触发电路是基于硅控整流器的原理工作的。

当输入电压施加到可控硅的控制极上时,可控硅开始导通。

当控制极上的电压消失时,可控硅将停止导通。

因此,通过改变控制极上的电压,可以控制可控硅的导通和停止导通。

2.器件选择:为了设计一个有效的双向可控硅触发电路,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电子器件。

可控硅通常是一个主要的器件,可以选择具有高耐压和高导电能力的可靠型号。

此外,我们还需要选择适当的电阻、电容和二极管等元件。

3.电路图设计:根据双向可控硅触发电路的工作原理,我们可以设计以下电路图:[中英文混合的电路图]在上述电路图中,可控硅SCR1和SCR2分别代表两个可控硅元件。

它们通过RC电路控制,其中R1和C1用于控制SCR1,而R2和C2用于控制SCR2、这些电容用来改变控制极上的电压和电流,从而控制可控硅的导通和停止导通。

4.参数设计:为了实现双向可控硅触发电路的预期功能,我们需要根据所需的电压和电流范围来选择和设计输入电压和电流的参数。

这些参数将直接影响到电路的控制效果和可靠性。

5.电路实现:根据上述设计方案,可以使用电路模拟软件或电子电路实验平台来实现双向可控硅触发电路的原型。

在实现过程中,需要小心操作和注意安全措施,以避免电路短路、反接等问题。

6.电路测试:在电路实现完成后,需要进行测试以验证其正常工作和所需的性能指标。

这可以通过施加不同的电压和电流,并检查可控硅的导通和停止导通来实现。

7.优化和改进:根据测试结果和实际需要,可以对双向可控硅触发电路进行优化和改进。

这可能涉及电路参数的调整、元器件的更换或添加等改变。

通过不断优化和改进,可以使电路在实际应用中达到更好的性能和效果。

以上是一个双向可控硅触发电路的设计方案。

需要注意的是,实际的设计过程可能会涉及更多的细节和复杂性,具体的方案应根据实际需求和电路特性来确定。

双向可控硅四象限触发方式

双向可控硅四象限触发方式

双向可控硅四象限触发方式引言:双向可控硅(Bidirectional Controlled Silicon,简称Triac)是一种常见的电子器件,广泛应用于交流电路的控制中。

四象限触发方式是指Triac在不同的电流和电压条件下的工作模式。

本篇文章将详细介绍双向可控硅四象限触发方式及其应用。

一、双向可控硅的基本原理双向可控硅是一种双向导通的电子器件,它可以对交流电进行双向控制。

其内部结构由两个PN结组成,具有两个控制极(即门极)和两个主极(即A极和K极)。

当两个控制极之间施加正向电压时,Triac将导通,电流可以通过;当施加反向电压时,Triac将截止,电流无法通过。

二、四象限触发方式四象限触发方式是指Triac在不同的电流和电压条件下的工作模式,可分为四个象限,分别是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和第四象限。

1. 第一象限触发第一象限触发是指在正半周的正向电压和正向电流条件下,Triac被触发导通。

在这种情况下,门极与A极之间施加正向电压,电流流向K极,并且大于Triac的触发电流。

这种触发方式常用于交流电路中的单相正弦波控制。

2. 第二象限触发第二象限触发是指在负半周的正向电压和正向电流条件下,Triac被触发导通。

在这种情况下,门极与A极之间施加正向电压,电流流向K极,并且大于Triac的触发电流。

这种触发方式常用于交流电路中的单相正弦波控制。

3. 第三象限触发第三象限触发是指在正半周的反向电压和反向电流条件下,Triac被触发导通。

在这种情况下,门极与A极之间施加反向电压,电流流向A极,并且大于Triac的触发电流。

这种触发方式常用于交流电路中的单相反弦波控制。

4. 第四象限触发第四象限触发是指在负半周的反向电压和反向电流条件下,Triac被触发导通。

在这种情况下,门极与A极之间施加反向电压,电流流向A极,并且大于Triac的触发电流。

这种触发方式常用于交流电路中的单相反弦波控制。

三、双向可控硅四象限触发方式的应用双向可控硅四象限触发方式在电力控制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可控硅触发电路的设计

可控硅触发电路的设计

图 4 可控硅开关模拟测试电路图
4.1 开通、关断测试如表 1。
表 1 可控硅控制电路正常工作测试
项目 开通测试 关断测试
实验条件
实验过程
实验结果
首 先 按 下 SB1 使 测 试 电 LED1 ̄ LED7 发光, 且万用
UAB=6V, 24V, 110V 单 片 路通电, 同时给光耦发低 表 读 数 分 别 为 8.4V, 34V,
机送低电平
电平
154V
LED1 ̄ LED7 由 发 光 转 为
UAB=6V, 24V, 110V 单 片 在可控硅开通的情况下同 熄 灭 , 且 万 用 表 读 数 都 为
机送高电平
时给光耦发高电平
0V
结论 可控硅全开通
可控硅关断
81
由此可见, 可控硅在正常工作时能可靠的开 通和关断。
4.2 干扰测试 通过上述实验我们可以看出, 该可控硅触发电路在正常工作时的抗干扰能力 很强。但是, 晶闸管有一个重要的特性参数- 断态 电压临界上升率 dv/dt, 若电压上升率超过可控硅 的电压临界上升率 dv/dt 的值, 则会在无门极信 号的情况下开通, 即造成误触发。此类问题多发 生于电源的接通与断开的瞬间。为了限制电路电 压上升率过大, 确保可控硅安全运行, 我们在可 控硅两端并联 RC 阻容吸收电路。R、C 的参数可 通过下列公式选择: 电容的选择:
表二 可控硅控制电路干扰测试
实验条件
实验过程 实验数据 评 价
单片机发低 电平, 即 moc3083 不工 作, 可控硅处 于断开状态
循环按下 SB1 和 SB2 连 续 1000 次
万用表读 数为零
晶闸管整 C 吸收回路可以 较好地抑制 dv/dt 的干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双向可控硅触发电路的设计方案
双向可控硅是一种功率半导体器件,也称双向晶闸管,在单片机控制系统中,可作为功率驱动器件,由于双向可控硅没有反向耐压问题,控制电路简单,因此特别适合做交流无触点开关使用。

双向可控硅接通的一般都是一些功率较大的用电器,且连接在强电网络中,其触发电路的抗干扰问题很重要,通常都是通过光电耦合器将单片机控制系统中的触发信号加载到可控硅的控制极。

为减小驱动功率和可控硅触发时产生的干扰,交流电路双向可控硅的触发常采用过零触发电路。

过零触发是指在电压为零或零附近的瞬间接通。

由于采用过零触发,因此上述电路还需要正弦交流电过零检测电路。

1 过零检测电路
电路设计如图1 所示,为了提高效率,使触发脉冲与交流电压同步,要求每隔半个交流电的周期输出一个触发脉冲,且触发脉冲电压应大于4V ,脉冲宽度应大于20us.图中BT 为变压器,TPL521 - 2 为光电耦合器,起隔离作用。

当正弦交流电压接近零时,光电耦合器的两个发光二极管截止,三极管T1基极的偏置电阻电位使之导通,产生负脉冲信号,T1的输出端接到单片机80C51 的外部中断0 的输入引脚,以引起中断。

在中断服务子程序中使用定时器累计移相时间,然后发出双向可控硅的同步触发信号。

过零检测电路A、B 两点电压输出波形如图2 所示。

2 过零触发电路
电路如图3 所示,图中MOC3061 为光电耦合双向可控硅驱动器,也属于光电耦合器的一种,用来驱动双向可控硅BCR 并且起到隔离的作用,R6 为触发限流电阻,R7 为BCR 门极电阻,防止误触发,提高抗干扰能力。

当单片机80C51 的P1. 0 引脚输出负脉冲信号时T2 导通,MOC3061 导通,触发BCR 导通,接通交流负载。

另外,若双向可控硅接感性交流负载时,由于电源电压超前负载电流一个相位角,因此,当负载电流为零时,电源电压为反向电压,加上感性负载自感电动势el 作用,使得双向可控硅承受的电压值远远超过电源电压。

虽然双向可控硅反向导通,但容易击穿,故必须使双向可控硅能承受这种反向电压。

一般在双向可控硅两极间并联一个RC阻容吸收电路,实现双向可控硅过电压保护,图3 中的C2 、R8 为RC 阻容吸收电路。

3 结束语
双向可控硅过零触发电路主要应用于单片机控制系统的交流负载控制电路,可以控制电炉、交流电机等大功率交流设备,经过实践证明工作安全、可靠。

本文重点介绍了过零检测、触发电路。

至于软件设计比较简单,当过零检测电路检测到过零时产生中断请求,只要在中断服务程序中通过单片机80C51 的P1. 0 引脚发出触发脉冲即可触发双向可控硅导通,限于篇幅,在这里就不再赘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