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气郁结按摩什么穴位
疏肝理气十穴位
![疏肝理气十穴位](https://img.taocdn.com/s3/m/baaf52f5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dd.png)
疏肝理气十穴位老中医告诉你:疏肝理气的10大穴位,建议转发收藏!1.风池穴——缓解上火头疼取穴:在头额后面大筋的两旁与耳垂平行处。
手法:取穴后,用大拇指按揉风池穴,按揉力度以自己能承受为主,按揉100下。
2.外关穴——缓解肋骨疼痛取穴:手腕横纹向上,大约有三个手指宽的位置。
手法:用拇指尖按在外关穴的位置,进行揉按就能让局部产生明显的酸胀感就比较好。
3.内关穴——养肝护肝、调畅气血取穴:从手腕根部向上三横指,位于两根筋之间的凹陷处。
手法:可以取正坐或仰卧位,用一只手的大拇指垂直按在另一只手的穴位上,两手相互交替按摩,每次按摩时间控制在五分钟左右。
4.合谷穴——缓解疼痛、恶心、失眠取穴:位于人体的手背部位,第二掌骨中点,拇指侧手法:按摩时可以采用点压、按揉的方法.具体按摩时侧臂立掌,用另一只手的拇指指尖进行点压、按揉。
5.劳宫穴——安神和胃、熄风凉血取穴:位于手掌心,当第2、3掌骨之间偏于第3掌骨,握拳屈指时中指尖处。
手法: 采用按压、揉擦等方法,左右手交叉进行,每穴各操作10分钟。
6.涌泉穴——缓解眼干、耳鸣取穴:位于足底部,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
手法:将拇指或食指的指端放于足心涌泉穴处,来回按揉,每天揉100次为宜。
7.风府穴——缓解眩晕取穴:人体风池穴位于项部,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
手法:用中指由上向下按摩风府穴,注意按压时力度要适中,每次按摩2分钟或者根据需要而定。
8.肝俞穴——平息肝火、补血消瘀取穴:肩胛下角平对第7胸椎,向下数2个棘突为第9胸椎在背部,当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手法:用两手大拇指指肚各自轻按在脊柱两边的肝俞穴(侧卧。
从低头时最大拱起的骨骼算起,第九个凸起的骨骼正下方凹处,上下各两指处)9.膻中穴——有宁心神、除闷取穴:在胸部,前正中线上,两乳头与前正中线的交点处即为此穴。
手法:颤中穴的按摩方法双手作护胸状,用双手的无名指,中拇指,右手无名指的指肚自下高于一切推拿。
肝郁按摩什么穴位1
![肝郁按摩什么穴位1](https://img.taocdn.com/s3/m/447a4d3ef12d2af90242e6b0.png)
肝郁按摩什么穴位文章目录*一、肝郁按摩什么穴位*二、肝郁吃什么好*三、肝郁的危害肝郁按摩什么穴位1、肝郁按摩什么穴位1.1、脸色发黄按揉行间穴行间穴是肝经上的一个穴位,位于足背侧,在拇趾和第二趾之间的位置,是刺激肝经的穴位,能帮助打通肝经。
按摩行间穴对于疏肝理气,调畅气机很有帮助,比较适合肝郁气滞或肝火旺的人。
脸色发黄的女性经常按摩这个穴位,有助于改善皮肤状况。
对于肝病患者来说,按摩行间穴虽然不能根治肝病,却能疏通肝经,调畅气血,改善肝功能,对于缓解病情具有很好的作用。
1.2、肝火旺赶紧按按太冲穴在人体足厥阴肝经上,太冲穴为重要穴位之一,是肝经的原穴。
人生气之时,肝也会受到影响,太冲这个肝经的原穴便会显现出一些信号,表现为有温度或色泽发生变化、压痛感,对外界更为敏感,甚至其软组织的张力发生异常。
气走肝经,而原穴太冲往往调控着该经的总体气血,起到控制情绪的作用。
2、肝气郁结的症状及治疗肝气郁结的症状主要有腹胀,腹泻,腹痛,胸闷,气短,嗳气,烦躁等等。
如果出现胁肋胀满疼痛的患者,可以用青皮,佛手等进行治疗,直接泡水起来喝酒可以了。
如果是出现腹痛,腹泻等肠胃问题的话,可以用乌药,茯苓,苍术等中药进行治疗,可以健脾除湿,温经止痛的作用,也可以适当的加入当归,郁金,红花治疗,可以活血化瘀,对于肝脏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3、肝气郁结喝什么茶肝气郁结可以用菊花加上枸杞热饮,菊花茶用蜂蜜对于肝气郁结有很好的缓解作用,决明子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决明子是热胃虚寒的作用,可以疏通肝脏,凉血的作用,但是不能够多喝,不然会造成胃不舒服的症状。
玫瑰花茶可以调理心情,缓解月经不调等作用,用来治疗肝气郁结,胃寒等都是有很好的作用,但是饮茶对于神经都是有一定的刺激作用,一次性不能过量食用。
肝郁吃什么好1、西红柿:西红柿中含有大量的胡萝卜素、维生素C和维生素B等,还含有大量的微量元素,具有抗癌能力,适宜急慢性肝炎患者食用。
2、萝卜:萝卜种子、鲜根、叶都可以入药,具有下气消积的作用。
肝火旺盛肝气郁结按摩好吗?
![肝火旺盛肝气郁结按摩好吗?](https://img.taocdn.com/s3/m/4c36af4a3c1ec5da50e2705c.png)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肝火旺盛肝气郁结按摩好吗?
导语:肝火旺就是俗称的上火。
现在入秋了,一到秋冬时节,大部分人都会觉得身体干燥缺水,经常觉得喉咙干渴。
这是因为体内阴阳调节失衡。
肝火旺、
肝火旺就是俗称的上火。
现在入秋了,一到秋冬时节,大部分人都会觉得身体干燥缺水,经常觉得喉咙干渴。
这是因为体内阴阳调节失衡。
肝火旺、肝气郁结会使人心烦气躁,要缓解症状可使用中医的按摩穴位方法。
接下来就是为大家介绍按在哪个穴位以及正确的按摩方法,通过按摩可快捷有效的降火,调节体内平衡。
(一) 太冲穴
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趾跖骨连接部位中。
以手指沿拇趾、次趾夹缝向上移压,压至能感觉到动脉映手(第1、2跖骨结合部之前的凹陷中)取穴方法:拇趾、次趾夹缝向脚背方向二横指后,即是太冲穴。
取太冲穴时,可采用正坐或仰卧的姿势
按摩方法:在按摩之前,先用热水泡脚十分钟,然后用大拇指从下往上推揉十分钟即可。
(二) 内庭穴
内庭穴属足阳明胃经,在足的次趾与中趾之间,脚趾缝尽处的陷凹中。
取穴方法:取穴时,可采用正坐或仰卧,跷足的姿势,此穴位于脚底部,在第二趾根部,脚趾弯曲时趾尖碰到处。
约第二趾趾根下约三厘米处。
按摩方法:每天早晚用大拇指点揉一百次即可。
(三) 合谷穴
合谷穴位于手背,第1、2掌骨之间,当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穴位养生增强肝功能
![穴位养生增强肝功能](https://img.taocdn.com/s3/m/aea2002c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c0.png)
穴位养生增强肝功能在现代生活中,快节奏的工作和生活压力对我们的健康构成了一定的挑战。
肝脏作为人体的重要器官,具有排毒和代谢功能,对保持身体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一些穴位养生的方法,帮助增强肝功能,使我们更好地应对现代生活的压力。
穴位一:太冲穴(位于足背外侧)太冲穴是身体的重要穴位之一,对肝脏的调养有着积极的作用。
每天晚上睡觉前可以按摩太冲穴,以平缓的方式用拇指按压该穴位,每次10-15分钟,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有效缓解肝脏压力。
穴位二:行间穴(位于双手之间)行间穴是位于手背中间,两手相对应的穴位。
我们可以在闲暇时或工作休息时,使用双手互相按摩行间穴,每次5-10分钟,有助于调节肝功能,缓解疲劳和压力。
穴位三:太白穴(位于足背外侧)太白穴也是一个重要的肝经穴位,经常按摩太白穴有助于增强肝功能。
可以使用中指或拇指轻轻按摩太白穴,每次约10分钟,可以缓解肝气郁结的症状,改善肝脏功能。
穴位四:内关穴(位于手腕横纹后方)内关穴位于手腕横纹后方,是一个常用的调养肝脏的穴位。
可以在早晨起床后或工作时,使用拇指按摩内关穴,每次15-20分钟。
内关穴的按摩可以促进体内能量的流通,帮助肝脏排毒和调节功能。
穴位五:太谷穴(位于足背部)太谷穴是肝经的要穴之一,按摩太谷穴可以促进肝脏的健康。
可以使用大拇指按摩太谷穴,每次持续按摩10-15分钟,可以缓解肝脏不适症状,增强肝脏功能。
穴位六:太冲穴(位于足心)太冲穴是位于足心的反射区穴位,经常按摩该穴位可以改善肝脏功能。
可以使用拇指或按摩工具在太冲穴处进行按摩,每次按摩10-15分钟,有助于舒缓肝气郁结的症状,提高肝脏功能。
通过按摩上述穴位,可以有效地养护肝脏,增强肝功能。
在使用穴位按摩时,需要保持适量的力度,避免过度用力导致不适。
此外,不仅仅通过穴位按摩可以增强肝功能,合理的饮食调理和生活习惯的养成同样重要,对肝脏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
总之,穴位按摩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养生方法,可以帮助增强肝功能。
肝郁气滞按什么穴位
![肝郁气滞按什么穴位](https://img.taocdn.com/s3/m/ac63663d4a7302768e9939c0.png)
肝郁气滞按什么穴位文章目录*一、肝郁气滞按什么穴位*二、肝郁气滞的症状*三、肝郁气滞怎么进行饮食调理肝郁气滞按什么穴位1、肝郁气滞按行间穴行间穴是肝经上的一个穴位,位于足背侧,在拇趾和第二趾之间的位置,是刺激肝经的穴位,能帮助打通肝经。
按摩行间穴对于疏肝理气,调畅气机很有帮助,比较适合肝郁气滞或肝火旺的人。
脸色发黄的女性经常按摩这个穴位,有助于改善皮肤状况。
对于肝病患者来说,按摩行间穴虽然不能根治肝病,却能疏通肝经,调畅气血,改善肝功能,对于缓解病情具有很好的作用。
2、肝郁气滞按太冲穴在人体足厥阴肝经上,太冲穴为重要穴位之一,是肝经的原穴。
人生气之时,肝也会受到影响,太冲这个肝经的原穴便会显现出一些信号,表现为有温度或色泽发生变化、压痛感,对外界更为敏感,甚至其软组织的张力发生异常。
气走肝经,而原穴太冲往往调控着该经的总体气血,起到控制情绪的作用。
3、肝郁气滞按三阴交穴三阴交穴,顾名思义,就是足部的三条阴经交会的穴位,是人体一个比较特殊的穴位。
说它特殊是因为人体的阴经和阳经本来是各自循行的,平行分布于人体的手足部位,但三条阴经即脾经、肝经、肾经却在脚踝处有了一个交叉点,也就是三阴交穴。
所以三阴交穴对于肝、肾、脾三条经脉的气血调节,具有突出的作用。
脾统血液,肝藏血行气,而肾藏精,虽然三阴交穴是脾经上的穴位,但因其与其他两条经脉的特殊关系,所以按揉三阴交穴不但能够健脾胃,还可活肝血、益肾精。
4、肝郁气滞按大敦穴大敦穴是肝经的第一个穴位,位置在大脚趾缝的脚趾甲边上,通过按摩或者是艾灸大敦穴可以清肝明目,梳理肝气帮助化解肝郁。
5、肝郁气滞按足三里足三里是我们经常会说到的一个穴位,按摩或者是艾灸足三里可以起到调理脾胃,补肝益气,通经舒络,祛风化湿的作用,如果有肝气郁结的症状可以通过刺激足三里来帮助改善。
肝郁气滞的症状肝郁气滞的患者往往会心情抑郁,患处会胀闷不适,有的患者会有疼痛的感觉,对于女性来说患者会有乳房胀痛,月经不调的症状,严重的患者会出现闭经的症状,这主要是肝气郁结导致的。
肝气郁结如何疏通
![肝气郁结如何疏通](https://img.taocdn.com/s3/m/48757241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d3.png)
肝气郁结如何疏通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常常会听到“肝气郁结”这个词。
那么,到底什么是肝气郁结呢?简单来说,就是我们身体里的肝气运行不畅,堵在了那里,就像道路上发生了交通堵塞一样。
肝气郁结会给我们的身体和心情带来很多不好的影响,比如情绪低落、烦躁易怒、胸胁胀痛、失眠多梦等等。
那么,当我们出现肝气郁结的情况时,应该如何疏通呢?下面就来给大家详细说一说。
首先,我们要了解为什么会出现肝气郁结。
压力过大、情绪不好、长期的焦虑或者抑郁,还有不良的生活习惯,比如熬夜、饮食不规律、缺乏运动等,都可能导致肝气郁结。
所以,要想疏通肝气,就要从这些方面入手。
调整心态是非常关键的一步。
我们要学会放松自己,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
当遇到让自己心情不好的事情时,要学会及时调整情绪,可以通过听音乐、看电影、读书、与朋友聊天等方式来转移注意力,让自己的心情尽快好起来。
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对于肝气的疏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运动也是一个很好的疏通肝气的方法。
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身体的气血运行,让肝气更加顺畅。
比如散步、慢跑、瑜伽、太极拳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运动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能让我们的心情更加舒畅,有助于缓解肝气郁结的情况。
在饮食方面,我们也可以通过一些食物来帮助疏通肝气。
比如,玫瑰花茶就有疏肝理气的作用。
可以每天泡一杯玫瑰花茶来喝,不仅味道芳香,还能让肝气更加舒畅。
还有青皮、陈皮、佛手等,也都有疏肝解郁的功效,可以在做饭的时候适量加入。
此外,要注意饮食的规律和均衡,少吃油腻、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多吃一些新鲜的蔬菜和水果。
除了上述方法,中医的按摩和针灸也对疏通肝气郁结有很好的效果。
我们可以自己按摩一些穴位,比如太冲穴。
太冲穴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
用手指按压这个穴位,每次按压 3 到 5 分钟,可以起到疏肝解郁的作用。
如果条件允许,也可以去正规的中医医疗机构进行针灸治疗,由专业的医生来为我们进行针灸,疏通肝气。
良好的睡眠对于肝气的疏通也非常重要。
肝气郁结如何疏通
![肝气郁结如何疏通](https://img.taocdn.com/s3/m/5ac3d4b0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4243e65.png)
肝气郁结如何疏通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少人可能会遭遇肝气郁结的困扰。
肝气郁结,听起来有些专业,但实际上,它可能就隐藏在我们常见的情绪不佳、身体不适之中。
那么,究竟什么是肝气郁结,又该如何去疏通它呢?首先,咱们得明白啥叫肝气郁结。
简单来说,就是咱们身体里肝气的运行不顺畅了,被堵住了。
这就好比一条河流,水流本来应该顺畅流淌,可突然有了大石头或者杂物把河道堵住了,水就流得不畅快了。
肝气也是这样,当它郁结了,就会给我们的身体和心情带来一系列的问题。
肝气郁结的人,往往情绪上容易出现抑郁、焦虑、烦躁等。
可能一点点小事就能让他们大发雷霆,或者长时间闷闷不乐。
这是因为肝气不畅,影响了情绪的调节。
而且,睡眠也可能受到影响,要么入睡困难,要么多梦易醒。
在身体方面,肝气郁结可能会导致胸闷、胁肋胀痛。
有时候还会觉得肚子里有股气,胀胀的不舒服。
女性朋友可能会出现月经不调,比如月经周期紊乱、经量或多或少,甚至还可能会有痛经的情况。
那么,怎么才能疏通这郁结的肝气呢?方法还不少呢!饮食调理就是个重要的手段。
多吃一些疏肝理气的食物,比如芹菜、茼蒿、玫瑰花茶、佛手柑等。
这些食物能帮助舒缓肝气,让它重新畅通起来。
同时,要注意少吃辛辣、油腻、刺激性的食物,避免给肝脏增加额外的负担。
运动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气血的运行,有助于疏通肝气。
像散步、慢跑、瑜伽、太极拳这些温和的运动就很合适。
每天抽出一点时间,让自己动起来,出出汗,不仅能让肝气顺畅,还能增强体质,改善心情。
保持良好的心态至关重要。
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遇到事情别着急上火,尽量心平气和地去面对。
可以通过听音乐、看书、旅游等方式来放松心情,减轻压力。
别把烦恼都憋在心里,找朋友或者家人倾诉倾诉,把心里的不痛快都倒出来,肝气也就不容易郁结了。
中医的调理方法也很有效。
比如按摩,咱们可以自己按摩一些穴位,像太冲穴、膻中穴、期门穴等。
用手指轻轻按压,每个穴位按摩几分钟,每天坚持,能起到疏肝理气的作用。
肝郁结有什么症状
![肝郁结有什么症状](https://img.taocdn.com/s3/m/bd9984cafab069dc51220122.png)
肝郁结有什么症状文章目录*一、肝郁结有什么症状*二、肝郁结按摩哪些穴位好*三、肝郁结能吃哪些水果肝郁结有什么症状1、肝郁结有什么症状1.1、肝气郁结则气机不利,还会让人不思饮食,因为代谢缓慢,四肢乏力、懒惰少动,从而造成肥胖、便秘等问题。
1.2、女子月经正常与否与肝的疏泄功能正常与否密切相关,女人肝气郁结可导致经期过短、月经量少、经间期出血、经行眩晕、经行不寐。
1.3、女人肝气郁结的症状有哪些?肝经循行在两胁,肝经脉运行不畅还可能导致乳腺增生、乳腺结节甚至乳腺癌的发生。
1.4、女人肝气郁结导致失眠,表现为难以入睡,即使入睡也多梦易惊。
无法保证睡眠质量,使女子气血失荣、皮肤粗糙,脸色暗沉。
其中肝郁化火型失眠多因恼怒伤肝。
2、肝郁结的治疗小偏方2.1、猪肚白术汤猪肚1具,白术60克,煨姜45克,胡椒15克,精盐适量。
将猪肚洗净,去油脂,放入沸水中焯后去水,晾干水后备用。
将白术、煨姜、胡椒放入猪肚内,缝合猪肚,猪肚外以针刺小孔,放入清水,大火煮沸,小火煮2小时,放入精盐调味。
捞出猪肚,切块,喝汤吃猪肚。
有温中散寒,补脾益气的功效,尤其适用于脾胃虚寒的人。
2.2、生地天冬猪肝汤生地天冬猪肝汤清润可口,具养肝舒肝的功效。
同时也适宜肝血不足、肝气郁结、视物不清、心烦失眠、口干口苦、毛发不泽或白发早衰等。
取生地50克、天冬25克、鲜菊花10朵、陈皮1个、猪肝和猪瘦肉各150克。
3、肝郁结有哪些危害肝气郁结:人到中年,会遇到很多变故和矛盾,各种压力聚在一起,气就不那么顺畅了,老是开心不起来,这就是肝气郁结。
男人烟瘾、酒瘾越来越重,变得沉默寡言或者暴躁;女性月经不调,失眠,便秘,脸上长斑,爱发火,发胖,根源多与肝气郁结有关。
从横逆犯脾到脾失健运:心情不好的时候总没有胃口,这就是肝气“犯脾”了。
脾是后天之本,脾失去正常的运化能力,就会大便不成形,就会发胖,就会吃东西没有胃口,就会消化不良,就会经常感冒等等。
肝郁结按摩哪些穴位好1、行间穴行间穴是肝经上的一个穴位,位于足背侧,在拇趾和第二趾之间的位置,是刺激肝经的穴位,能帮助打通肝经。
按摩什么穴位可以舒理肝气郁结
![按摩什么穴位可以舒理肝气郁结](https://img.taocdn.com/s3/m/fabd94ab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b1.png)
按摩什么穴位可以舒理肝气郁结肝气郁结是中医上的症状,如果肝火长期堆积在人体中,危害非常大。
爱发火的人肝火比其他人更大,所以切莫轻易动怒。
那么按什么穴位舒理肝气郁结?下面就赶紧跟着店铺一起来看看吧!舒理肝气郁结按摩的穴位1、按太冲穴疏理肝气郁结太冲穴是肝经的原穴,也是肝经上最重要的穴位,是治疗各类肝病的原穴,也是肝经上治疗各类肝病的特效穴位。
它能够降血压、平肝清热、清利头目,和中药菊花的功效非常相似,而且对女性的月经不调也很有效。
所以刺激它可以疏肝解郁,还可以使偏旺的肝火下降。
太冲穴很好找,在足背上第一、二脚趾缝向上找,大约有两指宽的地方,在两个骨头之间,按下去有很强的酸胀或胀疼感。
刺激太冲穴的最佳时间是春季,因为,在五行中,肝属木,而术与春季对应,春季是万物生发的季节,肝木之气上升,这个时候多揉两侧太冲,泻肝火,可以有效地预防腩血管疾病的意外发生。
当然,在夏、秋、冬三季按揉太冲穴也有不错的效果。
具体操作方法:晚上9-11点是肝经经气运行最旺的时持一段时间,肝气郁结的症状就会慢慢消失。
2、按阳陵泉穴疏理肝气郁结我们人体有一副看不见、吃不到,却能摸得着的“逍遥丸”,这“逍遥丸”就是人体胆经里的一个重要穴位———阳陵泉穴。
经常按揉它,对肝气郁结的症状,比如:郁闷、易怒、胁下胀或痛,以及因情绪引起的各种疼痛、厌食、嗳气等,有很好的缓解作用,因此说它是人体自带的“逍遥丸”。
《内经》中说:“肝者,之官,谋虑出焉。
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
肝经在里,负责谋虑;胆经在表,负责决断。
肝胆相照,互为表里,肝经的气需要通过胆经来发散。
肝气一旦抑郁,胆经的循行路线就会出现不适。
而胆经疏通了,肝气也会得到发散。
阳陵泉穴位于膝盖斜下方,具体来说,就是在膝盖下面的外侧有一个突出的小骨头,而阳陵泉穴就在这个骨头下方的边上,用食指按住它,像拨动琴弦一样,此处有一根筋,反复拨动几次,小腿就会有麻麻的感觉。
拨动双侧阳陵泉穴,每天早、中、晚各一次,每次2~3分钟。
穴位养生改善肝脏和胆囊问题的智慧
![穴位养生改善肝脏和胆囊问题的智慧](https://img.taocdn.com/s3/m/850b56c6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1e.png)
穴位养生改善肝脏和胆囊问题的智慧肝脏和胆囊是人体重要的消化系统器官,它们的健康与我们的整体健康密切相关。
然而,由于现代生活节奏快、饮食不规律等原因,很多人都面临着肝脏和胆囊问题。
幸运的是,我们可以通过穴位养生来改善这些问题,下面将介绍一些穴位养生的智慧方法。
一、太冲穴太冲穴是位于足太阳膀胱经的穴位,它位于脚背上,第一跖骨和第二跖骨之间的凹陷处。
按摩太冲穴可以促进肝脏的血液循环,舒缓肝气郁结的现象。
具体方法是使用拇指按压太冲穴,可以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轮流按摩,每天坚持10-15分钟,效果显著。
二、太溪穴太溪穴位于足太冲脉的起点,位于脚背上,当脚背上的两条骨头汇合的凹陷处。
按摩太溪穴可以改善肝脏的气血循环,促进胆汁分泌,缓解肝郁胆滞。
按摩太溪穴一般使用拇指或食指按压,每天坚持按摩5-10分钟,可以帮助肝脏和胆囊恢复健康。
三、足三里穴足三里穴是人体上最常用的穴位之一,它位于小腿前侧,当膝盖下方凹陷的地方。
按摩足三里穴可以促进胆汁的分泌和排泄,缓解肝郁胆滞等问题。
按摩足三里穴时,可以使用拇指或中指按压,每天按摩5-10分钟,坚持一段时间会有明显的改善效果。
四、足五里穴足五里穴是位于小腿外侧的穴位,当膝盖外侧骨头的下方,肌肉与骨头之间的凹陷处。
按摩足五里穴可以促进肝脏的排毒功能,改善肝气郁结的问题。
按摩足五里穴时,可以用拇指和食指一起按压,每天按摩5-10分钟,效果明显。
五、手三里穴手三里穴是位于手腕正中的穴位,当手腕屈曲时,寻找掌侧近腕横纹外1横指(大拇指)指宽公的凹陷处。
按摩手三里穴可以改善肝脏功能调节,增强胆汁的分泌,减轻胆结石等胆囊问题。
按摩手三里穴时,使用另一只手的拇指按压即可,每天按摩5-10分钟,效果非常好。
通过按摩以上穴位,我们可以促进肝脏和胆囊的血液循环,调节胆汁分泌,缓解肝郁胆滞等问题。
当然,这些方法并不代表根本治愈,如果症状严重或持续存在,建议就医寻求专业的帮助。
此外,我们还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饮食,适度运动,避免过度劳累,才能真正健康地改善肝脏和胆囊问题。
肝郁按摩什么穴位
![肝郁按摩什么穴位](https://img.taocdn.com/s3/m/cf3ac607f111f18583d05ab1.png)
肝郁按摩什么穴位文章目录*一、肝郁按摩什么穴位1. 肝郁按摩什么穴位2. 肝郁怎样调理3. 肝郁吃什么好*二、肝郁有哪些症状*三、肝郁吃什么药肝郁按摩什么穴位1、肝郁按摩什么穴位 1.1、行间穴行间穴是肝经上的一个穴位,位于足背侧,在拇趾和第二趾之间的位置,是刺激肝经的穴位,能帮助打通肝经。
按摩行间穴对于疏肝理气,调畅气机很有帮助,比较适合肝郁气滞或肝火旺的人。
脸色发黄的女性经常按摩这个穴位,有助于改善皮肤状况。
对于肝病患者来说,按摩行间穴虽然不能根治肝病,却能疏通肝经,调畅气血,改善肝功能,对于缓解病情具有很好的作用。
1.2、太冲穴在人体足厥阴肝经上,太冲穴为重要穴位之一,是肝经的原穴。
人生气之时,肝也会受到影响,太冲这个肝经的原穴便会显现出一些信号,表现为有温度或色泽发生变化、压痛感,对外界更为敏感,甚至其软组织的张力发生异常。
气走肝经,而原穴太冲往往调控着该经的总体气血,起到控制情绪的作用。
1.3、足三里自古以来,足三里穴就被医家认为是养生大穴,为强壮及保健的要穴。
足三里穴之所以名为“三里”,是因为它有“理上、理中、理下”的作用。
当肚腹部位有不适时, 不同的部位按揉足三里穴的方法不同。
如果是胃部不适, 可按住足三里穴向上方使劲,这就是所谓的“理上”;如果腹部正中不适,则要往内按,这是“理中”;如果小腹不适则要向下使劲,就是“理下”。
2、肝郁怎样调理 2.1、药物调理肝气郁结是可以通过药物来进行调理的,如果进行药物调理也没有用的话,好是可以去医院进行诊治。
2.2、作息调理一定要有一个好的作息的习惯,这是很重要的,因为一个好的睡眠可以让身体的每一个机制都能够得到休养,是很好的。
2.3、情绪调理一个好的情绪的培养是很重要的,肝气郁结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因为经常会产生一些负面的情绪,所以要调节好自己的心态,这是很重要的。
2.4、饮食调理肝气郁结的患者多吃一些疏肝理气、降肝火、健脾益气的食物,如南瓜、橙子、扁豆、高粱米、薏米等健脾益气的食物;金针菜、油菜、丝瓜、山楂等降肝火的食物;茼蒿、萝卜、柚子、西红柿等疏肝理的食物。
中医皮肤科如何从疏肝解郁的方法施治
![中医皮肤科如何从疏肝解郁的方法施治](https://img.taocdn.com/s3/m/dc51191b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9e.png)
中医皮肤科如何从疏肝解郁的方法施治在中医的理论体系中,皮肤的健康与内在脏腑的功能状态息息相关。
其中,肝脏的疏泄功能对皮肤的影响尤为重要。
当肝气郁结时,往往会在皮肤上表现出各种症状,而通过疏肝解郁的方法进行施治,可以有效地改善这些皮肤问题。
首先,我们要明白肝气郁结是怎么回事。
在日常生活中,压力、情绪不佳、长期的焦虑或者愤怒等不良情绪,都可能导致肝气不舒,出现郁结的情况。
肝主疏泄,它就像是身体里的交通警察,负责调节气血的运行。
一旦肝气郁结,气血的流通就会受到阻碍,从而引发一系列的问题。
那么,肝气郁结在皮肤上会有哪些表现呢?常见的如黄褐斑、痤疮、湿疹、荨麻疹等都可能与之相关。
比如,黄褐斑又被称为“肝斑”,女性在情绪波动大、压力大的时候容易出现。
这是因为肝气郁结导致气血不畅,面部的气血不能得到充分的滋养,从而形成了色斑。
痤疮的发生,除了与体内的湿热有关,肝气郁结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肝郁化火,火热上炎,熏蒸面部肌肤,就容易出现痘痘。
湿疹和荨麻疹的发生,往往与体内的风邪、湿邪有关,而肝气郁结会导致机体的抵抗力下降,使得风邪、湿邪更容易侵袭人体,从而引发皮肤的瘙痒、红斑、丘疹等症状。
接下来,我们来探讨一下中医皮肤科如何通过疏肝解郁的方法来治疗这些皮肤问题。
中医治疗讲究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对于肝气郁结所致的皮肤问题,首先要进行准确的辨证。
这就需要医生详细询问患者的症状、情绪状态、生活习惯等,同时观察患者的舌苔、脉象等。
一般来说,肝气郁结的患者常常会有情绪抑郁、烦躁易怒、胸胁胀痛、月经不调等症状,舌苔薄白,脉象弦。
在治疗上,中医常用的疏肝解郁的方法有中药内服、针灸、推拿等。
中药内服是最常见的方法之一。
常用的方剂有逍遥散、柴胡疏肝散等。
逍遥散由柴胡、当归、白芍、白术、茯苓、炙甘草、薄荷、生姜组成,具有疏肝解郁、养血健脾的功效。
柴胡疏肝散由柴胡、陈皮、川芎、香附、枳壳、芍药、炙甘草组成,具有疏肝行气、活血止痛的作用。
老中医透露:肝气郁结、肝经不舒,找到这5大穴位,不花钱解决肝脏问题!建议收藏!
![老中医透露:肝气郁结、肝经不舒,找到这5大穴位,不花钱解决肝脏问题!建议收藏!](https://img.taocdn.com/s3/m/14efd10c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05f8542.png)
老中医透露:肝气郁结、肝经不舒,找到这5大穴位,不花钱
解决肝脏问题!建议收藏!
1、太冲穴——降血压、平肝清热、清利头目
位置:在足背上第一、二脚趾缝向上找,大约有两指宽的地方
操作方法:坚持晚上9-11点是肝经经气运行最旺的时间按摩,效果最佳。
2、大敦穴——调理肝肾、熄风开窍、安神定痫、理血,清肝明目
位置:大脚趾缝的脚趾甲边上
操作方法:通过按摩或者是艾灸大敦穴
3、内关穴——益心安神、和胃降逆、宽胸理气、镇定止痛
位置:位于前臂掌侧,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操作方法:随时随地都可以点揉,以略感酸胀为宜。
4、期门穴——疏肝泻火、理气解郁
位置:在胸部,当乳头直下,第6肋空隙,前正中心线旁开4寸。
操作方法:按摩、针灸或艾灸此穴位
5、太溪穴——补肾、强健筋骨
位置:位于脚踝部,是内踝与跟腱连线的中点
操作方法:用指腹用力,压而揉之,所用力度以穴位处适度微痛为宜,之后可循序而进,加大力量。
每次按摩刺激太溪穴3-5分钟即可,。
肝郁气滞,按摩这五个穴位,帮你梳理肝气
![肝郁气滞,按摩这五个穴位,帮你梳理肝气](https://img.taocdn.com/s3/m/008a74d1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f6.png)
肝郁气滞,按摩这五个穴位,帮你梳理肝气
肝脏是人体五大器官之一,主要功能是排毒解毒。
现在很多人生活不规律,再加上有着不好的饮食习惯和巨大的工作压力,久而久之,身体的毒素就越来越多,肝脏的负担也就越来越重。
肝脏的负担加重,就会影响肝的排毒解毒功能,从而导致肝气郁结、郁九化火。
甚至更严重的是引起一系列肝疾病。
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五个穴位,肝郁气滞而且,经常按摩,可梳理肝气。
一、太冲穴
太冲穴是肝经的原穴,位于大脚趾缝上四厘米处,按摩和刺激太冲穴,可以消灭肝气和肝火。
二、行间穴
行间穴的位置在大脚趾和二脚趾缝的中间,是一个火穴,如果肝气旺盛或是肝气不舒,通过按摩行间穴,可以起到泻火的作用。
三、大敦穴
大敦穴是肝经的第一个穴位,在大脚趾缝的脚指甲边上,通过按摩或是艾灸大敦穴,可以清肝明目,帮助化肝郁。
四、足三里
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按摩或是艾灸足三里可以起到调理脾胃,补肝益气,通经舒络,祛风化湿的作用。
五、三阴交
三阴交在小腿内侧三寸的地方,按摩三阴寸对脾胃肾肝都有很好的保养作用。
以上五个穴位,可以在闲暇之余经常按摩,特别是肝脏不好的人,更要多按摩几次。
肝脏呼救5征兆 按摩7穴位舒肝解压
![肝脏呼救5征兆 按摩7穴位舒肝解压](https://img.taocdn.com/s3/m/670fe73bb307e87101f696a9.png)
肝脏呼救5征兆按摩7穴位舒肝解压
导语:肝是五脏之一,许多不良的生活习惯却在伤害着它,如何才能知道自己的肝有没毛病呢?小编分享养生保健知识,教你从5个症状中发现肝的毛病,再告诉你治疗坏脾气的舒肝按摩法,春季养肝正当时,快来学习吧!
我们知道,肝脏是五脏之一,有“沉默的脏器”之称。
如果肝功能出现问题,会带来极大的健康隐患。
肝功能障碍,不会感觉到疼痛等明显症状。
因此,当身体出现一些肝受损征兆时,要及时护肝,不要对肝受损征兆不理不睬,使肝功能障碍恶化下去,患脂肝肪、肝炎等肝病。
征兆1、容易喝醉
有些人,平时酒量很大,然而现在变得喝一点之后就感觉“醉了”,这种征兆提醒您肝脏功能下降,肝受损了,肝脏不能完全分解酒精代谢物乙醛。
征兆2、粉刺增多
人体内黄体荷尔蒙起着促进分泌皮脂的作用。
而肝脏则能破坏黄体荷尔蒙,调整荷尔蒙平衡。
因此肝脏功能降低会使皮脂分泌增多,最终导致粉刺丛生。
征兆3、伤口容易化脓感染
肝脏对人体代谢起着重要的作用,肝脏功能受损的话,皮肤再生就会受到阻碍。
另外,肝脏的解毒功能下降容易引起伤口感染细菌。
征兆4、鼻头发红
所谓“红鼻子”就是鼻头部分的毛细血管扩张形成的。
虽然“红鼻。
舒肝和胃的按摩方法
![舒肝和胃的按摩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b9066be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6ecb771.png)
舒肝和胃的按摩方法舒肝和胃的按摩方法胃肠道是人体消化吸收的重要器官,而肝脏则是人体排毒的重要器官。
当这两个器官出现问题时,会给我们的身体带来很多不适。
因此,舒缓肝胃对于维护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按摩是一种简单易学、安全有效的方法,可以帮助缓解肝胃不适。
下面将介绍几种舒缓肝胃的按摩方法。
一、穴位按摩法1. 太冲穴太冲穴位于足底中央部位,是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和调节情绪的重要穴位。
按压太冲穴可以促进气血畅通,缓解情绪不良。
操作方法:双手交叉放在膝盖上方,用拇指按压足底中央部位,每次持续5-10秒钟,每日可进行2-3次。
2. 气海穴气海穴位于脐中点下三横指处,是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和调节情绪的重要穴位。
按压气海穴可以促进气血畅通,缓解消化不良。
操作方法:双手交叉放在膝盖上方,用拇指按压脐中点下三横指处,每次持续5-10秒钟,每日可进行2-3次。
3. 太阳穴太阳穴位于眉毛外侧的突起处,是调节情绪和缓解头痛的重要穴位。
按摩太阳穴可以缓解肝气郁结和头痛。
操作方法:用食指和中指按压眉毛外侧的突起处,每次持续5-10秒钟,每日可进行2-3次。
二、推拿按摩法推拿按摩是一种传统的中医治疗方法,通过手法的刺激来调节身体内部的气血运行。
以下介绍几种推拿按摩法可以帮助舒缓肝胃不适。
1. 摩腹摩腹是一种简单易行、安全有效的按摩方法。
这种按摩方法可以促进肠胃蠕动、增加胃肠道分泌液体、促进消化吸收等作用。
操作方法:取仰卧位或坐位姿势,两手掌心对着腹部,顺时针方向按摩腹部,每次持续5-10分钟。
2. 推脐推脐是一种传统的中医按摩方法,可以促进气血运行、调节肠胃功能、缓解消化不良等症状。
操作方法:取仰卧位或坐位姿势,用拇指和食指捏住脐周皮肤,向上推拉脐周皮肤,每次持续5-10分钟。
三、热敷按摩法热敷按摩是一种通过温度刺激来促进身体代谢的方法。
以下介绍几种热敷按摩法可以帮助舒缓肝胃不适。
1. 肚贴肚贴是一种通过温度刺激来促进身体代谢的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加代谢率、缓解消化不良等作用。
肝郁气滞按摩什么穴位
![肝郁气滞按摩什么穴位](https://img.taocdn.com/s3/m/056a2b35cc175527072208c0.png)
肝郁气滞按摩什么穴位文章目录*一、肝郁气滞按摩什么穴位*二、肝郁气滞调理方法*三、肝郁气滞最容易引发的疾病肝郁气滞按摩什么穴位1、肝郁气滞按摩穴位--内关穴在五脏中,肝主疏泄,喜舒畅而恶抑郁。
如果肝的疏泄功能不正常了,或情绪抑郁不舒,都可引起肝气郁结。
这时候气血也就不能正常运行了,经络就会出现拥堵。
人的情绪是由气血来主宰的,气血运行不畅了,情绪自然就不舒畅了,人就会感到抑郁、压抑,而这些不好的情绪反过来又会加剧气血的堵塞。
内关是心包经的原穴,是心包、心脏及心经之精气汇聚最深、最足的穴位。
《针灸大成》说:“内关主治一切郁症”,它能使紊乱涣散的心气收拢聚集,重生心精,使人的心神归经,变得乐观开朗。
2、肝郁气滞按摩穴位--行间穴行间穴是肝经上的一个穴位,位于足背侧,在拇趾和第二趾之间的位置,是刺激肝经的穴位,能帮助打通肝经。
按摩行间穴对于疏肝理气,调畅气机很有帮助,比较适合肝郁气滞或肝火旺的人。
脸色发黄的女性经常按摩这个穴位,有助于改善皮肤状况。
对于肝病患者来说,按摩行间穴虽然不能根治肝病,却能疏通肝经,调畅气血,改善肝功能,对于缓解病情具有很好的作用。
3、肝郁气滞按摩穴位--太冲穴在人体足厥阴肝经上,太冲穴为重要穴位之一,是肝经的原穴。
人生气之时,肝也会受到影响,太冲这个肝经的原穴便会显现出一些信号,表现为有温度或色泽发生变化、压痛感,对外界更为敏感,甚至其软组织的张力发生异常。
气走肝经,而原穴太冲往往调控着该经的总体气血,起到控制情绪的作用。
4、肝郁气滞按摩穴位--足三里足三里穴之所以名为“三里”,是因为它有“理上、理中、理下”的作用。
当肚腹部位有不适时,不同的部位按揉足三里穴的方法不同。
如果是胃部不适,可按住足三里穴向上方使劲,这就是所谓的“理上”;如果腹部正中不适,则要往内按,这是“理中”;如果小腹不适则要向下使劲,就是“理下”。
5、肝郁气滞按摩穴位--三阴交穴三阴交穴,顾名思义,就是足部的三条阴经交会的穴位,是人体一个比较特殊的穴位。
肝气郁结按什么穴位
![肝气郁结按什么穴位](https://img.taocdn.com/s3/m/e54bc8891a37f111f1855b5d.png)
肝气郁结按什么穴位文章目录*一、肝气郁结按什么穴位*二、肝气郁结的表现*三、肝气郁结的调理肝气郁结按什么穴位1、肝气郁结按什么穴位之行间穴行间穴的位置在大脚趾和二脚趾指缝的中间,是一个火穴,如果肝火旺盛或者是肝气不舒,通过按摩行间穴可以起到泻火的作用。
2、肝气郁结按什么穴位之大敦穴大敦穴是肝经的第一个穴位,位置在大脚趾缝的脚趾甲边上,通过按摩或者是艾灸大敦穴可以清肝明目,梳理肝气帮助化解肝郁。
3、肝气郁结按什么穴位之足三里足三里是我们经常会说到的一个穴位,按摩或者是艾灸足三里可以起到调理脾胃,补肝益气,通经舒络,祛风化湿的作用,如果有肝气郁结的症状可以通过刺激足三里来帮助改善。
4、肝气郁结按什么穴位之三阴交三阴交在小腿内侧3寸的地方,按摩三阴交对脾胃肾肝都有很好的保养作用。
5、肝气郁结按什么穴位之太冲穴太冲穴是肝经的原穴,也是肝经上最重要的穴位,是治疗各类肝病的原穴,也是肝经上治疗各类肝病的特效穴位。
它能够降血压、平肝清热、清利头目,和中药菊花的功效非常相似,所以刺激它可以疏肝解郁,还可以使偏旺的肝火下降。
太冲穴位置:太冲穴很好找,在足背上第一、二脚趾缝向上找,大约有两指宽的地方,在两个骨头之间,按下去有很强的酸胀或胀疼感。
刺激太冲穴的最佳时间是春季,因为,在五行中,肝属木,而术与春季对应,春季是万物生发的季节,肝木之气上升,这个时候多揉两侧太冲,泻肝火,可以有效地预防腩血管疾病的意外发生。
太冲穴按摩方法:具体操作方法:晚上9-11点是肝经经气运行最旺的时持一段时间,肝气郁结的症状就会慢慢消失。
肝气郁结的表现1、心情抑郁或烦躁易怒该症状是最常见的,表现为情绪低落,总是唉声叹气,或者烦躁易怒,影响到日常的生活和工作。
2、肝经循行部位胀闷疼痛等肝经循行经过小腹、胸胁、喉咽、头顶等部位,肝气郁结会有小腹疼痛、乳房胀痛、胁肋疼痛、头痛等表现。
3、颈部或咽喉部的病变肝经循行经过咽喉,肝气郁结于此,人就会出现咽喉部有异物感,吞不下、咳不出,中医称之为“梅核气”。
怎么疏肝解郁
![怎么疏肝解郁](https://img.taocdn.com/s3/m/1a241f070b4c2e3f57276368.png)
怎么疏肝解郁文章目录*一、怎么疏肝解郁1. 疏肝解郁的穴位按摩2. 疏肝解郁的茶饮3. 疏肝解郁的食疗方*二、肝气郁结的危害*三、疏肝解郁的调理原则怎么疏肝解郁1、疏肝解郁的穴位按摩行间穴是肝经上的一个穴位,位于足背侧,在拇趾和第二趾之间的位置。
用大拇指点按在行间穴的位置,轻轻按揉3分钟左右,稍微用力,以感觉压痛为度。
如果是懒得用手按,也可以光脚,用一只脚的拇趾去踩另一只脚的行间穴位置,这样时不时踩一下,也能够起到疏肝理气的作用。
经常抽烟喝酒或者患有肝病的人可以点燃艾柱来刺激行间穴,每天把点燃的艾柱挂在行间穴上方,停留10分钟左右,每天热灸1次。
这种方法对酒精肝、脂肪肝、肝硬化有很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太冲穴位于足背侧,大拇趾和第二趾之间两根骨头相交的地方。
按揉太冲穴前,可以采用正坐或仰卧的姿势,先做几次深呼吸,扩扩胸,然后再坐下来用拇指肚沿拇趾、次趾夹缝向上移压,压至能感觉到动脉应手即压至太冲穴。
缓缓用力,按住1分钟后再缓缓收力放开,如此反复指压太冲穴3-5次即可。
按摩时的用力应以适度微痛为宜,循序渐进。
2、疏肝解郁的茶饮玫瑰柴胡代茶饮原料:玫瑰花、柴胡各3克。
做法:开水沏,代茶饮。
有疏肝解郁,行气活血之效,适用于肝气郁结证及气滞血瘀证。
疏肝清火代茶饮原料:柴胡、香橼各3克,栀子、莲子心各2克。
做法:开水沏,代茶饮。
有疏肝解郁,泻火清心之效,适用于肝郁化火证。
二香玫瑰代茶饮原料:香橼、香附、玫瑰花各3克。
做法:开水沏,代茶饮。
有疏肝解郁,理气活血,调经止痛之效,适用于肝气郁结证及气滞血瘀证。
3、疏肝解郁的食疗方玫瑰粥原料:玫瑰花(去蒂)3-5克。
做法:研为粉末。
以粳米45-60克,冰糖少许,加水适量,煮至米开而汤未稠时,调入玫瑰花末,然后改为文火煎煮片刻,粥稠火停,盖紧焖5分钟,待稍温服食。
有舒肝解郁,行气活血调经之效,适用于肝气郁结证及气滞血瘀证。
也可用鲜玫瑰花花瓣(洗净),或将玫瑰酱适量调入煮好的粥中服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肝气郁结按摩什么穴位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肝气郁结按摩什么穴位》的内容,具体内容:?经常生气的人会出现肝气郁结表现,长期肝气郁结得不到缓解,会给健康带来很大危害,因此及时调理很关键,下面我为大家介绍。
一、肝气郁结按揉太冲穴太冲穴是肝经的原穴,...
经常生气的人会出现肝气郁结表现,长期肝气郁结得不到缓解,会给健康带来很大危害,因此及时调理很关键,下面我为大家介绍。
一、
肝气郁结按揉太冲穴
太冲穴是肝经的原穴,也是肝经上最重要的穴位,是治疗各类肝病的原穴,也是肝经上治疗各类肝病的特效穴位。
它能够降血压、平肝清热、清利头目,和中药菊花的功效非常相似,而且对女性的月经不调也很有效。
所以刺激它可以疏肝解郁,还可以使偏旺的肝火下降。
太冲穴位置
太冲穴很好找,在足背上第一、二脚趾缝向上找,大约有两指宽的地方,在两个骨头之间,按下去有很强的酸胀或胀疼感。
刺激太冲穴的最佳时间是春季,因为,在五行中,肝属木,而术与春季对应,春季是万物生发的季节,肝木之气上升,这个时候多揉两侧太冲,泻肝火,可以有效地预防腩血管疾病的意外发生。
当然,在夏、秋、冬三季按揉太冲穴也有不错的效果。
太冲穴按摩方法
具体操作方法:晚上9-11点是肝经经气运行最旺的时持一段时间,肝气
郁结的症状就会慢慢消失。
在饮食上,肝气郁结的时候应多吃清淡的食物,肥腻和煎炸的食物最好少吃;可以多吃一点酸味的东西补肝,如山植、食醋等;平时可以用菊花或者薄荷泡茶喝,这两味药町以降肝火、疏肝解郁。
如果你出现了肝气郁结的现象,就可以按摩一些自己的太冲穴,日常生活中要保持好心情,不要熬夜,早睡早起。
二、肝气郁结的临床表现
1、闷闷不乐、精神抑郁;
2、胁下和肋骨之间出现胀痛,或者胁下有结块;
3、女性出现乳房胀痛、月经不调、痛经甚至闭经;
4、梅核堵塞、气郁干呕;
5、小腹胀痛,出现肿块;
6、颈前长肿物,出现甲状腺肿大。
肝气郁结并不单单只是心情郁闷那么简单,时间久了会导致身体健康受损害,出现抑郁症、肝炎、乳腺增生、慢性咽炎、月经不调、痛经、闭经等等的疾病,而肝脏不好也会影响我们的视力健康,因此养肝护肝很重要,中医养肝可通过饮食调理,中医药膳对各种疾病都有很好的调理作用,调养肝脏的药膳有很多种,趁着春季养肝好时节,常吃些养肝护肝的药膳有助身体健康。
三、肝气郁结是怎么回事呢
中医理论认为,心乃神之居,血之主,脉之宗。
心对生命起着主宰作用,其重要的生理功能是主血脉。
也就是说,全身的血液都要在脉中运行。
运行
正常与否,能否把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都取决于心脏是否能正常地搏动。
心脏的搏动质量又有赖于心气,心气充沛,血液便可在体内周流不息地正常运行,以滋养全身。
身体得到了滋养,面色自然红润;反之,若心气不足,则脉道不利,血液虚亏,皮肤就会因得不到滋养而面色灰暗或瘀集成斑。
肝为魂之处,血之藏,筋之宗。
肝的主要功能在于疏泄与藏血。
其疏泄功能正常,则气机调畅,气血和调,脏腑组织的活动亦协调和顺,皮肤自然光泽靓丽。
若肝的疏泄功能异常,则会因肝气郁结而使颜面气血失和,血瘀于面,形成黧黑斑。
脾主运化、升清,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生命活动的持续、气血津液的生化、皮肤的健康美容,都要依赖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来维持。
所谓脾主运化,就是说脾胃能把饮食化为精微,并把这些精微物质输送到整个机体,脾胃的这一功能旺盛,则气血津液来源充足,人体的四肢、百骸、筋肉、皮肤、毛发才会健康滋润。
若脾的运化功能失健,就会因肌体得不到充分的营养而枯黄,进而形成黑斑。
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上通喉咙,外和皮毛。
肺通过吐故纳新来调节气的升降、出入,以保证人体新陈代谢的正常运行。
新陈代谢正常了,皮肤就洁净光泽;新陈代谢失调了,皮肤就会长斑。
肾藏精,为先天之本。
主骨生髓,主生长、发育、生殖和水液代谢。
肌体的生长从旺盛到衰退,都与肾中精气相关,肾中精气的盛衰又直接影响皮肤的健美。
一些面色黧黑的损美性疾患,大多和肾精亏虚有关。
这正与中医"五色与五脏"中"肾主黑色"的论述相吻合。
总之,心节不畅、肝气郁滞、痰湿阻络、气血失调是致斑的主要内在因
素。
斑的形成,和五藏六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斑"实质上是五脏六腑不健,气血津液失调在面部的反映。
治斑应治本,故从五脏论治,通过调节气血津液以求平衡阴阳,才是达到养颜祛斑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