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怎样教书不累人》有感
这样教书不累人读后感范文

这样教书不累人读后感这样教书不累人读后感范文《这样教书不累人》这无锡的严育洪老师写的,题目就给人一种想读的感觉,"教书不累人"这是一种追求,这是每个老师都梦寐以求的事。
当看到这本书的时候,我眼前一亮…很多人都认为教师这个职业是很舒服的,风吹不着雨打不着的,还有暑假、寒假、双休日、法定假日…可做教师的没有不说"累"的,近几年,教育界也一直都在讲要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然而,得到的回答几乎都是:"不幸福,好累!"我们的累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工作压力,二是工作倦怠。
可以用"忙"、"盲"、"莽"、"妄"来形容。
天天都在忙忙碌碌的,就是不知道成绩在什么地方,给人迷茫的感觉!学生天天需要看着,作业天天要改,课也要背,中心校,教育局各种各样的文件纷至沓来,为这个活动那个活动准备着,自己要是能分身有术该多好啊!这本书,把我带进了严育洪老师的精神世界,他的心态是阳光的,给人的感觉是乐观进取、热情向上,他的思想像天空一样开阔,像大海一样深沉,感到我的.心智之门被打开了,心灵得到净化,知识得到增长。
当读到"教师的累会连累学生,要让学生学的不累,首先教师应该教的不累"的时候,我就想:我要做一个有心的明师,做一个有道的明师。
这本书给了我很多启示,也改变了很多的想法。
我知道了在教育教学中:教师不要太像教师,应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导师,教师的"师范"只能成为学生自主展的外力,我们要让学生在学校与课堂中实现"我的地盘我做主"的美好愿望;上课不要太像上课,应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功课,有效的教学其实很简单,就是必须的一个不少,没用的一个不多。
高效课堂的灵魂是: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学生不需要太"圆满"的知识,有时"圆满"的教学反而会让学生"缺钙",因为学生对知识天生好奇,他们的需要就是想探索知识的奥秘。
《这样教书不累人》教师读后感范文(精选3篇).docx

《这样教书不累人》教师读后感范文(精选3篇)《这样教书不累人》教师读后感范文(精选3篇)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领悟呢?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
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这样教书不累人》教师读后感范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这样教书不累人》教师读后感1《这样教书不累人》中有这样一则小故事:一天,一位富豪和朋友在酒店小聚,酒店老板频频上前敬酒。
事后,一个小伙子叫住了老板:“他们不会再来这里吃饭了!”之后,那位富豪真的再也没来过。
小伙子问满脸疑惑的酒店老板:“你认为做生意最重要的是什么?”“当然是尽量满足客人的需要啊。
”老板说。
“说的很对。
但你有没有想过,客人们的需要当中,有一种需要叫做‘不需要’?你只知道客人需要什么,却不知道客人不需要什么。
了解客人不需要什么与了解客人需要什么一样重要。
”小伙子继续说:“你们一见到有身份有地位的人就不断去敬酒,但他们是来参加他们自己的聚会的,而不是来接受你的敬酒的,你去敬酒实际上是在打扰他们,这绝不是他们需要的。
”这则小故事告诉我们,同样道理,在教育教学中,教师了解学生不需要什么和了解学生需要什么同样重要,教师如果不厌其烦地硬是要给予学生不需要甚至反感的东西,最终可能导致学生对教师越来越厌恶与疏远。
例如,不了解学生是否掌握了知识而硬是大讲特讲;不了解学生是否喜欢活动而硬是让学生成为“角色”;不了解学生是否需要合作而硬给学生拉来“伙伴”……于是,教师无微不至的的教学“服务”就难以获得学生的心服。
因此,教师就应多多了解学生的需要和不需要,最大限度地去尊重学生的需要,并应舍得学生的不需要。
因为,有效地教学往往很简单,就是必需的一个不少,没用的一个不多。
《这样教书不累人》教师读后感2《这样教书不累人》这本书。
这本书的作者是:严育洪,无锡人,江苏省特级教师。
我选择接触这本书得原因很大一部分来源于书名。
我利用业余时间,把书里的内容认真读了两遍。
教书先育己——读严育洪《这样教书不累人》有感

教书先育己——读严育洪《这样教书不累人》有感邵燕芬教书竟然还有不累人的?真的吗?有什么奇特的办法可以让教书不累人?……带着一连串的问题,我迫不及待地打开严育洪老师的著作——《这样教书不累人》。
很有一种阅读的欲望,我真想一口气就读完整本书,以最快的速度知道怎样教书不累人。
然而,当我翻看了一两篇文章后,我失去了耐心,并开始抱怨:那么密密麻麻的字,看了累人,说的还尽是些我们都已经倒背如流的大道理,也没提出一二三四点让我们教书不累人的奇特方法。
抱怨了作者、抱怨了出版社,还抱怨的自己学校之后,便将它束之高阁了。
再次捧起这本书,是半年后的一个星期六早上,独自一人在家,心静如水。
不管它是这样教书不累人,还是那样教书不累人,我没有多想,仅仅把它作为一本休闲书开始了阅读。
慢慢地,我走进了书中的意境,体会了文章的意图,读懂了作者的心声。
我发现,当我不带任何功利性目的去阅读时,我却无意中发现了“真金”——教书不累人的秘诀——教书先育己。
教师只有先把自己培育好了,然后去教书,这样教书才不累人。
育己需“修心”正如我的阅读,当我太急迫地想要寻求到答案,目的性太明确,功利心太强烈时,人变得心浮气躁,甚至抱怨愤怒,反而一无所获。
“育己”也忌讳急功近利。
“育己”的第一大内容就是“修心”。
《这样教书不累人》中的第一篇也是“师心篇”。
这里的“心”,我想主要是指心灵、心态和心情。
首先,教师要净化自己的心灵。
面对一群群有着纯真心灵、善良愿望的活生生的孩子,作为他们榜样、他们楷模的教师,又岂能忽视自己的心灵建设?“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教育的本质是生命影响生命、心灵感化心灵,教师只有用纯洁的心灵才能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何付出,何回报”“看好人,出好才”“不失真,得实绩”等,一篇篇的文字,一个个的道理,其核心都离不开教师一颗纯洁的心。
其次,教师要摆正自己的心态。
态度决定一切,人的心态也同样决定着自己的行为。
好的心态可以让人积极向上,充满生命的活力,预示积极的行动。
《怎样教书不累人心得体会[优秀范文五篇]》
![《怎样教书不累人心得体会[优秀范文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504e7dcdb7360b4c2f3f6488.png)
《怎样教书不累人心得体会[优秀范文五篇]》第一篇:怎样教书不累人心得体会学习《怎样教书不累人》视频的心得体会怎样教书不累人。
即不让教师教学累,也不让学生学习累。
目前,教育教学方面存在以下四方面的问题:(1)“忙”—心+亡=忘;身体辛苦,心也苦,学生忙于作业,疏于总结与知识梳理,教师忙于上课备课,身心疲惫;(2)“茫”—教得茫然;教师教学知识化,缺少核心素养的培养;(3)“盲”—教得盲目;教师盲目教学,却疏于综合能力的培养;(4)“莽”—教得鲁莽;教师教学过于鲁莽,缺少与学生的沟通交流,缺少对学生的了解。
作为教师,一定要关注我们所教的每一位学生。
(1)做学生的“知心人”:弄清学生“有什么”,理想的教学起点应该定在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能够有底气地学习;弄清学生“友什么”,理想的教学起点应该定在学生学习的最强情感区,让学生能够有兴趣地学习;弄清学生“忧什么”,理想的教学重点应该定在学生学习的最大困惑区,让学生能够有启发地学习。
(2)做知识的“介绍人”:弄清学生“由什么”,教师要思考教学“从哪里来”的问题,理想的教学设计应该既要抓住知识的发展脉络,又要搭准学生的认知脉搏,做到有根有据;弄清教学“忧什么”,教师要思考教学“到哪里去”的问题,才会有劲头。
作为教师,一定探求有效的教学方法—授人以几个“yu”。
授人以鱼,还要授人以渔;授人以渔,还要授人以欲;要学会倾听学生的想法,感谢学生的付出,尊重学生的地位,宽恕学生的错误;凸显学习兴趣的重要性,因为天才就是强烈的兴趣和顽强的入迷。
授人以欲,还应授人以娱,要让学生学得开心,学得开窍,教师教得开明,教得开放。
授人以娱,还要授人以愚,因为好东西是聪明人加笨方法做出来的,能够爬上金字塔的只有两种动物,雄鹰和蜗牛。
授人以愚,还要授人以遇;授人以遇,还要授人以誉;善于表彰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与激情。
授人以誉,还要授人以羽,教学能够让学生从“思想着”成为“思想者”;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读《怎样教书不累人》有感

读《怎样教书不累人》有感(总4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读《怎样教书不累人》有感教师是一个让人羡慕的职业,暂不说我们有着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单单是每年将近三个月的长假就足够让其他上班族们眼冒金光。
可是,只有真正进入到这个行业,真正带上教师这顶神圣桂冠的时候,我们才明白,这将近三个月的长假真的来之不易,因为剩余的九个月老师们几乎都是处在透支的状态下。
累,身体累,头脑累,心更累。
老师们之间打招呼的方式不是“吃了么”,而是“今天累么”。
教师职业病的种类似乎也比其他行业更丰富一些,颈椎病,肩周炎,咽炎,静脉曲张等等,而这些,在教师队伍里,那都不算病,如果哪位老师身上没有一点这些毛病,那她上辈子一定是天使。
教师累,学生难道不累么?平心而论,学生也累,一天中,他们要不停地汲取各种知识,即使科目不同。
就像摆了一桌子的各种水果,即使味道不一样,吃到最后怕也是索然无味,只剩撑着了。
这个时候,老师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把这些水果经过再加工,通过不同的烹饪方法,留下孩子最感兴趣也是最精华的部分,孩子营养够了还不至于撑着,知识点掌握了,还不至于太累。
话说出来容易,但实施起来却难上加难,否则也不会有那么多累的发疯的老师了。
直到假期里遇到严育洪严老师的《怎样教书不累人》这本书,我对于教书这个复杂事件有了一些新的认识,教授方法上也有一种拨开云雾见青天的豁然。
我曾经肤浅地认为累是因为教得忙禄,可是严老师告诉我,累不只因为教的忙碌,还因为教得茫然,教得盲目,教得莽撞。
原来导致自己累的原因有这么多而我竟让还不自知,着实惭愧。
既然知道了原因所在,接下来严老师就提供了许多有针对性并且实施性非常强的方法。
严老师关于“授人以几个‘yu’”的观点让我颇感兴趣。
我们常说在教育中,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但是在严老师看来,这是教育最基本的层面。
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欲,这是要让学生好学,授人以欲不如授人以娱,这是要让学生乐学,授人以娱不如授人以愚,这是要让学生勤学,授人以愚不如授人以遇,这是要给予学生机会,授人以遇不如授人以誉,这是要给予学生赞扬,授人以誉不如授人以羽,这是让学生产生思想,授人以羽不如授人以宇,这是要让学生觉悟到学习究竟是为了什么,而这些才是教育的更高层面。
2023年暑假读《怎样教书不累人》一书感悟

读《怎样教书不累人》一书感悟在外行人看来,教师是一个让人羡慕的职业。
每天就上两三节课、有近三个月的寒暑假……做了一线教师才知道,教师有做不完的事一一备不完的教案、上不完的课、改不完的作业、补不完的漏洞……教师职业病也有很多,咽炎,颈椎病,肩周炎,静脉曲张……身体累,心更累;老师教得累,学生学得累。
我总忍不住在思考,有没有一些好的教法,只要努力调整和改变,就可以让老师们和学生们都感觉相对轻松,幸福指数提升的呢?直到严植永老师向我们推荐了严育洪写的《怎样教书不累人》这本书,才让我豁然开朗。
原来我们教得累,是因为有这4个“mang”,忙碌的“忙”,茫然的“茫”,盲目的“盲”,莽撞的“莽”。
对于第一个“mang”我们都有共识,但对于后面三个“mang”是我们容易忽视的地方,严老师清晰明了的阐述让我们对日常不佳的教育教学状态有了新的体会和反思。
对于怎样教得不累,严老师用“弄清楚几'yao(you)'"和“授人以几个‘yu'”的观点来概括,让我十分认同。
我们常说在教育中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但在严老师看来这只是其中一个基础层面。
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欲,这是要让学生好学;授人以欲不如授人以娱,这是要让学生乐学;授人以娱不如授人以愚,这是要让学生勤学;授人以愚不如授人以遇,这是要给予学生机会;授人以遇不如授人以誉,这是要给予学生赞扬;授人以誉不如授人以羽,这是让学生产生思想;授人以羽不如授人以宇,这是要让学生觉悟到学习究竟是为了什么。
而这些,才是教育的更高层面,这指引着我接下来的教育教学方向。
书中关于怎样教书不累人给出了15个指向明确的方法,其中几个方法让我记忆深刻,那就是积极调动学生的“眼”、“耳”、“嘴”、“手”,严老师给出的具体做法我觉得可操作性强。
首先,我们要擦亮学生的眼睛,作为教师可以通过直观的演示活动和让学生角色扮演的模式让学生看得入眼;其次,教师可以通过备课环节准备一些好听的故事、笑话、歌曲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美育的同时对课堂有所期待;再次,教师应当鼓励让学生敢于把自己的困惑、见解和收获说出来,严老师从大声说、抢着说、愿意说三个角度去提供指引的方法;最后,教师可以善于用自己的手与当堂所学内容结合在一起,通过肢体语言帮助学生理解知识。
读书随笔《这样教书不累人》

2014年教师读书随笔征文大赛我读《这样教书不累人》曾经以为幸福是件很遥远的事情,因为生活总是平平淡淡,忙忙碌碌,辛苦时,忙碌时,也会考虑自己是否选错了职业,把自己搞得如此倦怠,能不能有一种方法让自已这辈子轻轻松松地做个快乐的教师呢?偶然的机会,读了《这样教书不累人》这本书,感触很深,认真读完这本书后真是受益匪浅。
这本书是江苏无锡的严育洪老师写的,看到这个题目就给人一种想读的感觉,“教书不累人”是多少老师梦寐以求的事,很多人都认为教师这个职业是很舒服的,风吹不着雨打不着的,还有暑假、寒假、双休日、法定假日,近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假期中度过的,其实现实中教师还是非常累的,这只有当老师的自己才知道,说真的教书虽不像干体力活那么累人,但是心很累。
作者在书中指出教师的“累”有多方面的原因,如:教师角色期待神圣化给教师带来的心理压力和精神束缚;僵化的教师管理体制给教师带来的身心枷锁;教师教育思想的贫乏,教学行为模式化;工作方式的“封闭”与孤立,师生关系的对立等等。
在书中,我们不仅找到了累的原因,也让我们找到了解决的办法,那就是——教学就是实实在在,排除干忧,去伪存真,删繁就简,与生为友,确实为生着想,引领学生学会求知,健康成长。
同时,在本书中,作者根据自己的教书经历和别人的教书心得提出了一些参考建议,我觉得对我很有帮助,例如,对于教师的“忙碌”,作者提出了教师应成为学生的导师。
对于教师的“盲目”,作者提出了“教师,富‘人’先富‘心’”,教师要心宽似海、心静如水、教育才能心想事成,“教师,不做教育的‘复印机’”、“教师,识时务者为俊杰”等教书建议也都很值得我们学习。
明白了这些,我认为就应该让工作中“忙碌”、“盲目”、等不正之风来个急刹车。
我们都知道,近些年来教师工作量可谓与日俱增,面对众多工作压力,我们时常会觉得迷失方向,不知取舍,一味的钻死胡同,结果不仅累倒了自已,连学生也跟着遭了殃;有的教师则是形成了双重性格,人前一套,人后一套。
《这样教书不累人》读后感(精选3篇)

《这样教书不累人》读后感(精选3篇)《这样教书不累人》篇1看到这本书的题目,我就想我太需要读一读了。
这几年教学确实感觉挺累的,没有教学的幸福感,每天都在压力、忙碌中虚度。
这几天读了这本书常有茅塞顿开、深同感受之感。
书中说到:“教师的累会‘连累’到学生,要让学生学得不累,首先教师应该教得不累。
”书中从“做一个有心的明师”和“做一个有道的名师”两个方面回答了教师怎样教书才不累人。
今天当读到《教师,创造“真情实意”的教学幸福》一章节时,我深深的体会到“教学幸福”的深刻含义:有自己清晰而成熟的教育教学理念,是一种幸福;有自己有魅力的教育教学艺术,是一种幸福;有自己的教育理想和信念,是一种幸福。
教师的幸福写在学生认真完成的作业本上,教师的幸福盛在学生满意的答卷上,教师的幸福堆在家长充满谢意的脸上。
在教育中,我们既要让学生能幸福着自己成功的幸福,幸福着同伴合作的幸福,幸福着教师赏识的幸福,更能幸福着战胜不幸的幸福;而教师的幸福,就在于能幸福着学生的幸福。
由此我也回忆到了我教学中的许多小幸福:得利能干的班级小助手,让我从繁杂琐碎的班级事务中脱身而出,把更多的精力用在教学研究上;生病时,学生们关切的问候;差生的点滴进步;每一次优异的成绩;公开课后,同事真诚的建议和鼓励;领导对我工作的信任和肯定等等,我在努力着,我在幸福着。
读完这本书,掩卷沉思:教学只有“得法”“得道”,懂得研究和反思,懂得改进和变化,掌握一定的方法,才能得心应手,才能有教学幸福感,才能不累人。
《这样教书不累人》读后感篇2"教书不累人"是一种追求,在轻松愉快中教书是每个老师都渴望达到的美好境界。
当我一拿到《这样教书不累人》这本书,就迫不及待地打开看。
我真想一口气就读完整本书,以最快的速度知道怎样教书不累人。
然而,当我翻看了一两篇文章后,我失去了耐心,并开始抱怨:那么密密麻麻的字,看了累人,说的还尽是些我们都已经倒背如流的大道理,也没提出一二三四点让我们教书不累人的奇特方法。
《怎样教书不累人》培训心得

《怎样教书不累人》学习心得2019年7月15日,在学校的精心组织下,有幸聆听了严育洪老师《怎样教书不累人》的讲座,获益匪浅。
世人常羡慕教师这个行业,每天上完课就可以休息,除了法定节假日,还有寒暑假,近年来工资待遇也在逐渐提高,教师真是一个幸福的行业。
殊不知,教师的苦只有真正成为教师的人才能体会。
曾有人调侃,教师的假期是用来疗伤的。
除了疗伤外,教师的假期还有各种教研任务、备课任务、写作任务,看似是假期,其实只是换了个地方上班而已。
平时的课余时间,老师也要忙着备课,批改作业,处理班级琐事,应对各种考核与检查,对于老师来说,累已是生活的常态。
教书不累人是每位人民教师的梦想。
怎样教书才不累人呢?这个困惑我已久的问题今天终于有了答案。
严老师指出,要想教书不累人,首先要让学生学得不累。
要让学生学得不累,首先要读懂学生的需求。
读懂学生的需求就要成为学生的“知心人”,要弄清楚学生“有什么”、“要什么”、“友什么”、“忧什么”。
只有关注了学生,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学习,你才会有成就感和幸福感。
要想教书不累人还要做到让教师教的不累。
怎样让教师教的不累呢?严老师“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欲。
”“授人以欲不如授人以娱。
”“授人以娱不如授人以愚。
”“授人以愚不如授人以遇。
”“授人以遇不如授人以誉。
”“授人以誉不如授人以羽。
”“授人以羽不如授人以宇。
”八句话揭示了教书不累的秘诀。
“授人以愚”就是要告诉学生学习要勤奋、要刻苦。
“授人以遇”就是要给与学生成长、学习、发展的机遇。
上课是教师不替学生说学生自己能说的话,不替学生做学生自己能做的事,学生能讲明白的知识尽可能让学生讲。
能够遇上一个思想开放、教学开放的“懒”老师,将是学生的运气。
具体说来,要想教书不累,严老师给我们提供了具体的十五种方法:擦亮学生的眼睛;唤醒学生的耳朵;解放学生的嘴巴;用好学生的双手;鼓励学生的阅读;引导学生的探究;增强学生的记忆;图解学生的认识;愉悦学生的心情;开阔学生的视野;顺应学生的天性;促成学生的共进;激发学生的挑战;发挥学生的能量;等待学生的步伐。
这样教书不累人

这样教书不累人第一篇:这样教书不累人《这样教书不累人》读后感教师,多少年来一直被人们广为传颂。
教师是园丁,教师是慈母,教师是人梯,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如今,国家大力提倡提高教师的待遇,温家宝总理在《关于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教师工资应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教师又成为许多人羡慕的职业。
而且,很多人认为我们教师暑假、寒假加起来将近有三个月的假期,还有那么多双休日、法定假日,再加上这个职业,风吹不着雨打不着的。
很多人都认为我们教师这个职业是很幸福的。
可是,现在,老师们,我问你们:你们觉得自己的职业幸福吗?得到回答可能大多数都是“不幸福,好累!”我们都是老师,我们都有这样的感受,在工作中,我们付出了很多无形的劳动,这些劳动不仅在社会上很难得到承认,而且社会、家长、学校给予的压力却一天比一天重。
例如,社会要求给学生减负,但并没有给我们老师减负。
整个教育体制没有改革,却对老师提出了更多的要求等等。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组织与人力资源研究所和新浪教育频道联合启动了“2005年中国教师职业压力和心理健康调查”。
参考国内外职业健康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从“工作压力”、“教师工作倦怠”、“教师心理健康”、“教师生理健康”与“教师工作满意度”五个方面对教师生存状况进行了全面的分析,结果表明:超过80%的被调查教师反映压力较大;近30%的被调查教师存在严重的工作倦怠,近90%存在一定的工作倦怠;近40%的被调查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不佳;20%的被调查教师生理健康状况不佳;超过60%的被调查教师对工作不满意,部分甚至有跳槽的意向。
为什么我们的教师职业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暑假里,我翻出了我们名师工作室活动时夏伟峰校长发给我们的《这样教书不累人》这本书,书中,我找到了答案,这本书的作者严育洪在书中指出,我们教师的累主要表现在:1.教师累在“忙碌”教师教书的日常事务和常规工作本来就比较多,几乎具有“无边界性”,但只要教师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并能够抓大放小,就能做到得心应手。
2023年暑假读《怎样教书不累人》心得

读《怎样教书不累人》心得说到教书,老师们的第一反应就是忙、难、累。
教学任务重,学生难管教,课堂效率难保证,让老师们常常感到心力交瘁。
教书不累人,是每个老师都梦寐以求的事情。
前段时间研课坊坊主严植永老师给我们推荐了《怎样教书不累人》这本书。
拿到书后,我如获至宝般开始研读起来,越读越惊喜,书中理论与实例相结合,分享了许多教书不累人的方法,是一本教我们如何轻松上好数学课的好书。
读完后,让我感触颇深,受益匪浅。
一、教得累是因为我们教得“mang”本书开篇分析了我们之所以教得累是因为我们教得“mang”即“忙碌”、“茫然”、“盲目”、“莽撞”。
回顾教书近十年来,每天一到校,就急急忙忙的去班上,忙着督促学生搞卫生,提醒学生读书,清点学生人数,处理同学间的“小矛盾”,教育“小调皮”,忙着备课、批改作业……几乎天天从上班忙到下班,下班回家还要继续忙。
面对新的教学理念、优秀的教学方法,很难有整块的时间好好学习,缺少总结反思,结果就是吃力不讨好,教得累,却收获了了。
二、要想教得不累,要抓住几个“yao(you)”严育洪老师在书中介绍:要想教得不累,先弄清楚几个“yao(you)”,要关注到我们所教的每一个学生。
弄清楚学生“有什么”,也就是教师要基于学生的水平安排教学内容和设计教学活动;弄清学生“要什么”,也就是教师要基于学生的需求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弄清楚学生“友什么”,也就是教师要基于学生的兴趣安排教学内容和设计教学活动;弄清楚学生“忧什么”,也就是教师要基于学生的困惑安排教学内容和设计教学活动;弄清楚学生“由什么”,也就是教师要思考教学“从哪里来”的问题;弄清楚学生“优什么”,也就是教师要思考教学“到哪里去”的问题。
三、要想教得不累,要授人以几个“yu”要做到教书不累人,找到有效的教学方法,要授人以几个“yu”:授人以鱼,够吗?不够,要授人以渔,就是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
授人以渔,够吗?不够,还要授人以欲,教师要激发学生上进的欲望,让学生树立学习的理想。
怎样教书不累人心得体会(优秀5篇)

怎样教书不累人心得体会(优秀5篇)怎样教书不累人心得体会篇1从我的角度看,教书并不总是轻松的。
每个学生都带有他们的独特背景和问题,处理他们的疑问和困惑常常需要大量的专注和精力。
尽管教学有时会变得繁重,我始终坚信,对教育的热情和对学生的关心会让教学变得有意义,有价值。
我坚信,首先,教师需要有对学生的深度理解。
了解每个学生的背景,学习风格,兴趣和挑战,以此为基础,我才能有效地帮助他们学习。
这需要时间和实践,但我相信,只有当我们真正了解学生,我们才能真正地帮助他们。
其次,教学需要创新和灵活性。
总是有新的教学方法和技术,我们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尝试和学习,以找到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
我发现,当我使用创新的教学方式时,学生通常会更有动力去学习,这会带来一种独特的满足感。
最后,教育需要热情和承诺。
对我来说,教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激发学生的思考,帮助他们发现他们的兴趣和潜力。
我相信,只有当我们真正热爱教育,我们才能真正地帮助学生,而这种帮助是双向的。
总的来说,教书并不总是轻松的,但它可以充满挑战和乐趣。
我相信,只有当我们真正投入我们的热情,我们的专业知识和我们的关心,我们才能提供真正有价值的教育。
怎样教书不累人心得体会篇2教育是一项充满挑战和意义的的事业,每一位教师都渴望在教学工作中取得成功,不仅让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提升,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潜力,让他们在未来成为有价值的公民和贡献者。
以下是我认为的一些心得体会:1.____明确目标____:设定清晰的教学目标是成功教学的基础。
这不仅包括学科知识的掌握,也包括学生个人发展、社交能力和情感健康等方面。
你的教学目标应该反映学生的实际需求和你所期望的学生的学习成果。
2.____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____:尽可能的将学习内容与他们的兴趣或生活经历联系起来。
让学生参与到解决问题或参与活动的决策过程中,这样他们就能更深入的理解和记忆所学内容。
3.____倾听学生____:倾听学生的想法和问题,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学习风格。
怎样教书不累人心得体会优秀

怎样教书不累人心得体会优秀怎样教书不累人心得体会优秀作为一名老师,教书不仅是一种职业,更是一份责任、一种奉献和一种使命感。
随着教育日新月异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老师在教学中感到疲惫甚至失落。
那么,怎样才能教书不累,成为一名优秀的老师呢?以下是我在长期教育实践中得出的经验总结。
一、体现自己的真实感受教书并不仅仅是一种机械性的工作,而是需要老师深入理解学生和教学内容的过程。
因此,在教学中,老师应该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让学生能够真正感受到老师的热情和真诚。
这样,不仅有利于增强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信任,而且能够更好地传达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二、表达中心思想在教学中,老师应该注意表达中心思想,通过对教材、学生思想等方面的分析,掌握本课的核心目标,关键点位和高频重点等,便于在教学过程中集中语言概念,迅速捕捉学生的注意力。
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深刻理解,更能让学生有逻辑和认知的思维方式,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三、突出重点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注重突出重点,清晰、明确地呈现课堂内容,使得学生更容易掌握要点,从而得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例如,在讲授语文的时候,老师可以通俗易懂地讲解词汇和语法的概念,提醒学生掌握词汇和语法的基本要点,增强对文章的理解力。
四、注意思辨在教学中,老师应该注重思辨,通过把知识点和实践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和理念,以正向思维或批判性思维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问题,促使学生掌握知识,思想更为深入,知识的积累也更为扎实。
五、遣词造句准确、简练语言使用是教育的重要方面,老师作为语言交流的主角,应该注意用词准确、简练、通俗易懂,没有口误和语病的问题。
只有在用词独到、精练的情况下,才能更好地吸引学生,使学生对课程更好的理解和认识,同时也能提升老师的话语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结构严谨、条理清晰教育是一门科学,老师要讲课内容结构严谨、条理清晰。
在表达过程中,要按照知识点、思路先后的逻辑关系,有条不紊地进行讲解并进行正确的总结和梳理。
《这样教书不累人》读后感一老井小学陈惠琴

《这样教书不累人》读后感一老井小学陈惠琴《这样教书不累人》读后感(一)(老井小学陈惠琴)《这样教书不累人》读后感(一)老井小学陈惠琴假期来临时,为了鼓励、帮助老师们度过一个快乐、充实的假期,学校为老师们购置了一批阅读书籍,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我选择了《这样教书不累人》这本书。
读后,我深感这是一本贴近教学实际的好书。
首先,本书凝练的总结出了“教师累”的原因,我觉得非常贴合实际。
造成教师累、学生累的原因很多,最主要的是:一、教师累在“忙碌”。
教师们的.日常事务和常规工作本来就比较多,而我们有些教师却仍喜欢事必躬亲,事事到场、事事插手、亲自过问了才放心。
二、教师累在“盲目”。
我们许多教师只凭经验和模式做事,不懂得研究和反思,不懂得改进和变化,对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对象、不同的教学环境只会“一视同仁”,认为多多才益善,对待工作,不加选择,不分层次,结果累了自己,也累了学生。
三、教师累在“莽撞”。
有些教师不顾实际的唯“新”,逢课必探究、必合作,一味的使用教学的新式“武器”,这种不合时宜的、装模作样的探究、合作,最后教学效果必定适得其反。
四、教师累在“妄想”。
有些教师妄想一鸣惊人、一夜成名,于是公开教学时热情洋溢、尊重学生、教学生动,而日常教学时态度冷漠、自以为是、教法老套。
这样,教师和学生就都在为满足教师的欲望而累着。
读了这些内容,对我启发很大。
想到在平时的工作中,我就是总不相信别人,不相信学生,几乎是事事到场、事事插手、亲自做了或过问了才放心。
结果,自己累着,别人或学生的能力也得不到太大的提高。
另外,作为教导主任的我,对平时的教研工作不够重视,总是借口忙而聊以自慰,这样,就不能让老师们很好地反思、改进,造成我们学校的教育、教研不能跨上一个更新、更高的台阶。
总之,对了这本书,我才茅塞顿开。
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要对大家的工作有个定位,分清孰轻孰重,根据学校工作和老师、学生成长的需要,把工作放手给相应的老师、学生做,这样来促进我们教师、学生和学校的成长。
《这样教书不累人》读后感龙渠小学张晓莉

《这样教书不累人》读后感龙渠小学张晓莉
《这样教书不累人》读后感龙渠小学张晓莉
《这样教书不累人》读后感龙渠小学张晓莉读了《这样教书不累人》感触很深。
每天忙忙碌碌觉得教学很累,很辛苦,看到这个题目就给人一种想读的感觉。
作者指出教师“累”的原因有:教师角色期待神圣化给教师带来的心理压力和精神束缚,僵化的教师管理体制给教师带来的身心枷锁,教师教育思想的.贫乏,教学行为模式化,工作方式的“封闭”与孤立,师生关系的对立等。
本书中,作者根据自己的教书经历和别人的教书心得提出了一些参考建议,我觉得对我们很有帮助,例如,对于教师的“忙碌”,提出了教师应成为学生的导师。
对于教师的“盲目”,提出了“教师,富‘人’先富‘心’”,教师要心宽似海、心静如水、教育才能心想事成。
另外“教师,让学生‘好好’学习”、“教师,不做教育的‘复印机’”、“教师,识时务者为俊杰”等教书建议也都很值得我们学习。
认真读这本书真是受益匪浅。
怎样教书不累人

《怎样教书不累人》读书体会根据学校读书活动安排,全体教师集中读书《怎样教书不累人》,“教书不累人”这是一种追求,在轻松愉快中教书是每个老师都渴望达到的美好境界。
阅读《怎样教书不累人》后从书中提炼出一些“怎样教书没烦恼”的对策,学习了一些值得借鉴的经验。
一、做一个有思想的教师,坚定自己的目标不动摇。
1、教师的成长需要做每件事都要专一,有规划,要认定一个目标走到底。
2、不让自己陷入“逐兔猎雀”的功利场中,不被外界的纷繁扰乱了前进的脚步。
3、要坚持不懈。
就像魏书生说的认定走的路对了就“守住守住再守住,从不折腾”二、马上行动,不做只是思想动,无行动的人。
有一句名言:“如果你不射门,就百分之百没有命中率。
”美国畅销书《心灵鸡汤》的策划人卡菲尔德也说:“我们都熟悉‘预备,瞄准,射击’。
但问题是太多的人一辈子都在瞄准,错过了射击的机会。
”思想而不行动的人,只能永远徘徊在成功之门的外面。
三、要有信念。
索罗维契克说:“一个人只要有自信,那他就能成为他希望成为的那样的人。
”例如,李开复曾是奥巴马的同学,他透漏:“我是班上第二腼腆的学生,他是班上第一腼腆的学生。
”可现在,奥巴马却不是这样子,这说明人可以通过努力变成自己想变成的人。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在有限的生命长河中,我们应该做点什么,改变点什么,为他人留下点什么,让自己的生命更充实而有意义。
我们虽不能选择改变命运的长度,却可以增加命运的宽度。
让自己的生命变得厚重。
四、探究规律,简化教学。
1,“教师,不是学生的救世主”——让我知道了对学生的引导是一种从“扶”到“领”到“推”的过程;2,“教师,有一种需要叫做‘不需要’”——让我明白了教师不能站在成人的位置来看待学生,更多的要站在学生的位置来思考问题;3,“教师,每天为自己挤出一小时”——使我懂得了要学会思考统筹安排工作,工作学习两不误。
五、教师富人先富心。
不断学习,思想才能永不落伍。
你心有多新,你的舞台就有多新。
教师一旦出现“心茫”甚至“心亡”就很容易产生职业倦怠。
怎样教书不累人读后感

怎样教书不累人读后感《以怎样教书不累人》读后感。
《以怎样教书不累人》是一本教育类的书籍,作者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教育理念,分享了如何在教书的过程中不让自己感到疲惫和厌倦。
在读完这本书之后,我深有感触,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本非常有价值的读物。
首先,作者在书中强调了教育者的自我管理和心态调整的重要性。
他指出,教育工作者要时刻保持积极的心态,不断提升自己的情商和心理素质。
只有保持良好的心态,才能更好地应对教学中的各种挑战和困难。
同时,作者还提到了教育者要学会自我调节,不要让工作压力和疲劳影响到自己的身心健康。
这些观点对于我来说是非常有启发性的,我深刻认识到了教育工作者要时刻保持良好的心态和情绪,才能更好地去教育和引导学生。
其次,作者在书中还提到了教育者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他认为,只有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才能更好地适应教育领域的变化和挑战。
教育者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提升自己的教学技能,才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潜力。
这些观点让我深受启发,我意识到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才能更好地为学生服务,为教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最后,作者在书中还提到了教育者要善于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
他认为,教育工作者要善于倾听学生的想法和需求,尊重他们的个性和特点,才能更好地引导他们成长。
同时,作者还提到了教育者要善于与同事合作,共同探讨教学方法和经验,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这些观点让我深有感触,我意识到教育工作者要善于与学生和同事建立良好的关系,才能更好地开展教育工作,取得更好的成绩。
总的来说,读完《以怎样教书不累人》,我对于教育工作者的工作和责任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我深刻认识到,教育工作者要不断提升自己,保持良好的心态和情绪,善于与学生和同事建立良好的关系,才能更好地开展教育工作,取得更好的成绩。
希望更多的教育工作者能够读这本书,从中受到启发,不断提升自己,为教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怎样教书不累人》读后感

《怎样教书不累人》读后感《怎样教书不累人》内容简介:当今社会,我们经常会听到“幸福指数”这个词,如果你要问我们的老师“你教得幸福吗?”,得到的回答很多是“不幸福,教得好累!”,为什么会教得好累?因为没有找对方法,因为教得忙碌、教得茫然、教得盲目、教得莽撞。
那怎样教书才不累人?江苏著名特级教师严育洪老师在本教学资源中展现了他独到的思考,他指出:要想让教师教得不累,首先要让学生学得不累。
要从6个方面读懂学生的需求,然后可以采用8种策略来实现教学方法的有效探求。
并进而提出了15种教书不累人的具体方法。
通过学习和应用这些方法,我们既要让学生学得不累,也要让教师教得不累,从而达到这种双赢和良性循环,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让每个教师都能轻松实现教书育人。
本教学资源有理论的高度,有实践的真知,有教师魅力的体现,有学生成长的快乐,上通原理,下接地气,是值得一看的好书。
《怎样教书不累人》读书笔记分享:一、弄清楚几个“yao(you)”——“关注到我们所教的每一个学生”弄清学生“有什么”,也就是教师要基于学生的水平安排教学内容和设计教学活动;弄清学生“要什么”,也就是教师要基于学生的需求安排教学内容和设计教学活动;弄清学生“友什么”,也就是教师要基于学生的兴趣安排教学内容和设计教学活动;弄清学生“忧什么”,也就是教师要基于学生的困惑安排教学内容和设计教学活动。
弄清教学“由什么”,也就是教师要思考教学“从哪里来”的问题;弄清教学“忧什么”,也就是教师要思考教学“到哪里去”的问题。
二、授人以几个“yu”——“探求有效的教学方法”授人以鱼,够了吗?不够,教学还要授人以渔。
授人以渔,够了吗?不够,教学还要授人以欲。
授人以欲,够了吗?不够,教学还要授人以娱。
授人以娱,够了吗?不够,教学还要授人以愚。
授人以愚,够了吗?不够,教学还要授人以遇。
授人以遇,够了吗?不够,教学还要授人以誉。
授人以誉,够了吗?不够,教学还要授人以羽。
怎样教书不累人观后感

怎样教书不累人观后感《怎样教书不累人》这部电影让我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体会,对于如何教书不累人有了更具体的思考。
首先,我要感激这个视频制作者,他的叙事让我如置身教师与学生之间,很好地展示了教学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和突破。
整个视频的结构清晰,使我能够很好地理解和阅读,语言简洁流畅,让我很快地沉浸在其中。
电影中,故事的主人公胡老师在课堂上质疑学生表现欠佳的问题,但却不断遭受学生的反弹,让她感到十分困惑。
随着胡老师带领学生们展开探究教学,学生们的态度也逐渐转变了。
我认为这是一件非常令人鼓舞和感人的事情,表明在教育方面,我们应该领导学生探索,而不是要求他们强迫接受我们的观点。
通过这部电影,我进一步了解了很多教学问题。
其中最触动我的一部分是一个场景,学生们刚刚完成了一个实验后,他们感到非常疲倦而想离开,但教师引导学生从实验中反思他们的错误,并鼓励他们尝试再做一遍。
这个场景表明教师不能只是关注学生最终的结果,还要关注学生的思考和过程。
在电影中,我还注意到了很多花絮,这些元素为故事增添了可阅读性、生动性和趣味性。
例如,老师们在声音极低的情况下提供帮助,他们在黑板上写下关键词并向学生解释它们的意义。
这个场景特别让我感动,因为它向我们证明,教育不仅只是表面的教育或简单的知识传递,还要耐心、负责任和充分推动学生的思考和发展。
最后,我认为这部电影对我的学习和启发是很深刻的。
我意识到,教学不能仅仅是计算、写作和阅读。
它应该是学生思想、认知和创造方面的全方位发展。
电影让我深刻领悟到这一点,这将帮助我更好地明白教育的本质。
总之,这部电影很好地传达了如何教书不累人的思想。
它有效地表达了教育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影响,让我感到非常感动和启发。
我相信,这部电影对于教育从业者和普通观众来说都是一个很好的学习素材,它向我们揭示了实现在教学过程中创新、引导和相互支持的方法和理念。
2023年暑假读《怎样教书不累人》感悟

读《怎样教书不累人》感悟看完了严育洪老师的《怎样教书不累人》一书,受益匪浅。
《怎样教书不累人》全书所体现的不仅是要让教师教得不累,更是让学生学得不累,甚至是让家长帮得不累。
而要达到这种三赢和良性循环,我们就要关注到每一个学生,探求有效的教学方法,显然这与双减和2023年新课标的理念不谋而合。
如何实现教书不累人,关键在于“qu”。
1.激发学生的兴“趣”;2.激发学生的内“驱,最终做到“趣”激“驱”。
在此借用春和《江海共余生》诗句中“山河远阔,人间烟火,无一是你,无一不是你”的部分结构,《怎样教书不累人》一书全文,无一提“qu",无一不提“qu”。
由趣到驱,从引起学生的兴趣到激发学生的内驱,由表到内培养热爱学习的学生,发展满足学生终生发展需要的素养。
我对全书怎样教书不累人方法做了大致划分,如下图所示:兴趣的第一阶段主要培养学生的“愿学”,从学生的感知入手,通过学生五官的参与,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乐趣,做到在玩中学、学中玩。
第二阶段主要是培养学生的“乐学”,结合学生的生理年龄特点,通过图文、情境、游戏和挑战,激发学生好奇心和好胜心,培养勤奋好学、敢于挑战、不断超越自己的学生。
由兴趣的两个阶段过渡到内驱,以趣激驱,培养学生“想学”,内驱阶段主要从学生的阅读、记忆、视野、团队、独立等方面驱动学生自发的学习。
主要体现在“精神”方面,比如:1 .渴望成长、希望能做自己的主人,有能力做想做的事情;2 .渴望认可,希望得到父母、老师、同学的认可与支持;3 .渴望友谊,希望得到同学的认同,想要帮助同学;4 .渴望亲情,希望得到父母的呵护与陪伴。
这些“精神”层面的力量,将会一直推着学生前进,做到学得轻松,学得不累。
有趣的是我发现从愿学的“趣”,到想学的“驱”,竟与小学阶段低到高的学段相吻合,这一点让我更加由衷地敬佩严育洪老师。
学生愿意学,老师就可以“偷懒”,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做到课堂上人人都是小老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怎样教书不累人》有感
导读:读书笔记读《怎样教书不累人》有感,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怎样教书不累人》内容简介:
当今社会,我们经常会听到“幸福指数”这个词,如果你要问我们的老师“你教得幸福吗?”,得到的回答很多是“不幸福,教得好累!”,为什么会教得好累?因为没有找对方法,因为教得忙碌、教得茫然、教得盲目、教得莽撞。
那怎样教书才不累人?江苏著名特级教师严育洪老师在本教学资源中展现了他独到的思考,他指出:要想让教师教得不累,首先要让学生学得不累。
要从6个方面读懂学生的需求,然后可以采用8种策略来实现教学方法的有效探求。
并进而提出了15种教书不累人的具体方法。
通过学习和应用这些方法,我们既要让学生学得不累,也要让教师教得不累,从而达到这种双赢和良性循环,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让每个教师都能轻松实现教书育人。
本教学资源有理论的高度,有实践的真知,有教师魅力的体现,有学生成长的快乐,上通原理,下接地气,是值得一看的好书。
《怎样教书不累人》读书笔记分享:
一、弄清楚几个“yao(you)”
——“关注到我们所教的每一个学生”
弄清学生“有什么”,也就是教师要基于学生的水平安排教学内
容和设计教学活动;弄清学生“要什么”,也就是教师要基于学生的需求安排教学内容和设计教学活动;弄清学生“友什么”,也就是教师要基于学生的兴趣安排教学内容和设计教学活动;弄清学生“忧什么”,也就是教师要基于学生的困惑安排教学内容和设计教学活动。
弄清教学“由什么”,也就是教师要思考教学“从哪里来”的问题;
弄清教学“忧什么”,也就是教师要思考教学“到哪里去”的问题。
二、授人以几个“yu”
——“探求有效的教学方法”
授人以鱼,够了吗?不够,教学还要授人以渔。
授人以渔,够了吗?不够,教学还要授人以欲。
授人以欲,够了吗?不够,教学还要授人以娱。
授人以娱,够了吗?不够,教学还要授人以愚。
授人以愚,够了吗?不够,教学还要授人以遇。
授人以遇,够了吗?不够,教学还要授人以誉。
授人以誉,够了吗?不够,教学还要授人以羽。
授人以羽,够了吗?不够,教学还要授人以宇。
《怎样教书不累人》读后感心得体会:
这是一本让人能一口气读完的书,不管是老师还是家长,里面给我们提供的方法很多、很赞。
庆幸淘到的这本书,收获不少。
比如全慧星的注意力训练法:每天晚上睡觉前半个小时,要求孩子们盯着“自制黑板”,大脑停止一切思维。
有时孩子们走神,这时黑板正中
的灯闪动起来,提醒孩子不要想任何事情。
经过半年训练,孩子们大多能保持十多分钟零思维状态,这就是强大的入静能力训练。
还有记忆力训练方法、思维导图制作法、学生供题等等,都值得我们给孩子们备起来。
回归本书主题“怎样教书不累人”,既然是提问必然有回答:擦亮学生的眼睛、唤醒学生的耳朵、解放学生的嘴巴、用好学生的双手、鼓励学生的阅读、引导学生的探究、增强学生的记忆、图解学生的认识、愉悦学生的心情、开阔学生的视野、顺应学生的天性、促成学生的共进、激发学生的挑战、发挥学生的能量、等待学生的步伐。
这15个方法实用有效,而且有趣不死板。
最后谈谈那几个“yu”,我们经常听到的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没想到严老师提到了8个yu。
渔是方法,欲是学习欲望,娱是玩中学,愚是勤奋刻苦,遇是给予学生学习发展的机遇,誉是精神赞誉,羽是思想,宇是志向。
这几个yu,真正是发人深省。
所以我们的课堂应该是“金木水火土”协调发展的生态课堂,这样的课堂充满思想、生机、灵动、热情、纯朴。
作者:龙港五小陈小雁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