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流组织形式三
气流组织_精品文档

混合流(局部单向流)洁净室
4.1 非单向流式气流组织
作用原理
当一股干净气流从送风口 送入室内时,迅速向四周 扩散、混合。同时把差不 多同样数量的气流从回风 口排走,这股干净气流稀 释着室内污染的空气,把 原来含尘浓度很高的室内 空气冲淡了,一直达到平 衡。所以气流扩散的越快 ,越均匀,那么稀释的效 果当然越好。 非单向流洁净室的原理就 是稀释作用。
4.2 单向流式气流组织
作用原理
在单向流洁净室内, 干净气流充满全室断 面,所以这种洁净室 不是靠掺混作用,而 是靠推出作用将室内 脏空气沿整个断面排 至室外,从而达到净 化室内空气的目的。 单向流洁净室的原理 就是“活塞”作用。
特点
单向流式气流组织方式要求室内断面保持一定的 风速,其折算的换气次数高达每小时数百次(200 ~600次/h),为非单向流的10~20倍,故可以使 室内达到较高的洁净度。洁净气流本身对污染源 会产生隔离作用,抑止了尘菌等污染物向房间的 扩散。
③当污染气流与送风气流逆向时,送风气流能 把污染气流抑制在必要的距离之内;
④在全室被污染的情况下,足以在合适的时间 内迅速使室内污染空气自净。
下限风速建议值
洁净室 下限风速 (m/s)
条
件
《医药工业洁净厂
房设计规范》值( m/s)
垂直 单向流
0.12 0.3 不大于0.5
平时无人或很少有人进出,无明显热源
乱流度是为了说明速度场的集中和离散程 度而定义的,用于不同的速度场的比较。 《洁净室施工及验收规范》中规定乱流度 的计算式为:
(3)下限风速 下限风速主要式为了保证洁净室能控制以下四 种污染而制定的。
①当污染气流多方位扩散时,送风气流要能有 效控制污染的范围;
气流组织(PPT115页)

图8-17 下送式旋流风口
a)无芯管旋流风口
图8-17b为适用于 层 高 在 2.6-4.0m 范围内的固定导 流叶片旋流风口
该风口由静压箱、 固定式径向排列 的导流片面板和 进风短管组成
一般与室内吊顶 平齐安装,面板 颜色可以多种多 样,能够起到很 好的装饰作用。
图8-17 下送式旋流风口
1.百叶风口 空调工程中使用最多的风口。 外形主要为方形和矩形。 作为送风口使用时,其百叶通常为活动可调的,既能调
送风方向,又能调送风量大小。 既可安装于空调房间墙壁或暴露风管侧面作为侧送风口
使用,也可以安装在空调房间的顶棚或暴露风管的底部 作为下送风口使用。
常用的类型
﹡单层活动百叶风口 ﹡双层活动百叶风口
风口使用的风口。 其造型美观,易与房间装饰要求配合,是使用最广泛的送风
口之一。
类型
➢ 按外形分——圆形、方形和矩形; ➢ 按气流扩散方向分——单向的(一面送风)和多向的(两面、
三面和四面送风);
➢ 按送风气流流型分——下送型和平送型; ➢ 按叶片结构分——流线形、直(斜)片式和圆环式。
(1)圆形散流器 有多层同心的平行导向叶片(也称为扩散圈),该叶片一般
60m3/(m2·h)时,一般会在孔板下方形成直流。 主要优点 可以防止灰尘的飞扬,主要用于有较
高净化要求的空调房间。
图8-21 孔板送风气流流型
a)全面孔板下送直流
(2)全面孔板不稳定流型
在均较全小面时孔,板孔的板孔下口方送将风会速形度成v0不和稳送定风流温,差即△速t0 度场中各点处的气流流向不稳定。
该风口既能调节送风
方向又能调节送风量
大小,大大提高了喷 口的使用灵活性。
常见的气流组织形式有哪些?_0

常见的气流组织形式有哪些?
1.侧板送风
侧板送风是目前常用的气流组织形式。
风道位于房间上部,沿墙敷设,在风道的一侧或两侧开送风口。
可以上送风,上回风,也可以上送风,下回风。
它的特点是风口应贴顶布置,形成贴附式射流,回风区进行热交换。
回风口设在送风口的同侧,风速为2~5m/s.冬季送热风时,调节百叶窗使气流向斜下方射出。
2.散流器送风
散流器送风可以进行平送和侧送。
它也是在空气回流区进行热交换。
射流和回流流程较短,通常沿顶栅形成贴附式射流时效果较好。
它适用于设置顶栅的房间。
3.条缝送风
条缝送风通过条缝形送风口进行送风,其射程较短。
温差和速度变化较快,适用于散热量较大只求降温的房间,例如纺织厂、高级公共民用建筑等都有采用条缝送风。
4.喷口送风
喷口送风经热、湿处理的空气由房间一侧的几个喷口高速喷出,渡过一定的距离后返回。
工作区处于回流过程中,这种送风方式风速高,射程远,速度、温度衰减缓慢,温度分布均匀。
适用于大型体育馆、礼堂、剧院及高大厂房等公共建筑
中。
5.孔板送风
孔板送风利用顶栅上面的空间作为静压箱。
在压力的作用下,空气通过金属板上的小孔进入室内。
回风口设在房间下部。
孔板送时,射流的扩散及室内空气混合速度较快,因此工作区内空气温度和流速都比较稳定,适用于对区域温差和工作区风速要求严格,室温允许波动较小的场合。
第十一章 送、回风口的型式及气流组织形式

第二节送、回风口的型式及气流组织形式一、送风口的型式由前述可知,空调房间气流流型主要取决于送风射流。
而送风口型式将直接影响气流的混合程度、出口方向及气流断面形状,对送风射流具有重要作用。
根据空调精度、气流形式、送风口安装位置以及建筑装修的艺术配合等方面的要求,可以选用不同形式的送风口。
送风口的种类繁多,按送出气流形式可分为四种类型。
1.辐射形送风口:送出气流呈辐射状向四周扩散。
如盘式散流器、片式散流器等;2.轴向送风口:气流沿送风口轴线方向送出。
这类风口有格栅送风口、百叶送风口,喷口、条缝送风口等;3.线形送风口:气流从狭长的线状风口送出。
如长宽比很大的条缝形送风口;4.面形送风口:气流从大面积的平面上均匀送出。
如孔板送风口。
还有按送风口的安装位置分为顶棚送风口、侧墙送风口、窗下送风口及地面送风口等。
还常常将格栅送风口、百叶送风口、条缝送风口等安装在侧墙上或风管侧壁上的送风口统称为侧送风口。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送风口。
(一)侧送风口此类风口常向房间横向送出气流,表5—2是常用的侧送风口形式。
在百叶送风口内一般根据需要设置1—3层可转动的叶片。
外层水平叶片用以改变射流的出口倾角。
垂直叶片能调节气流的扩散角,叶片平行时扩散角只有19℃,而叶片张开时(最边缘叶片与送风口平面夹角为45℃),扩散角可增大至60℃(图5—11)。
送风口内层对开式叶片则是为了调节送风量而设置的。
格栅送风口除可装横竖薄片组成格栅外,还可以用薄板冲制成带有各种装饰图案的空花格栅,气流通过有效面积可达53-73%。
(二)散流器散流器是一类安装在顶棚上的送风口,可以与顶棚下表面平齐,也可以在顶棚下表面以下。
散流器有圆形、方形或矩形的。
盘式散流器的送风气流呈辐射状。
片式散流器设有多层散流片,片的间距有固定的也有可调的。
使送风气流呈辐射形或锥形扩散。
还有将送风口和回风口做成一体的,分别与送、回风支管连接。
,表5—3是常见的散流器型式。
还有一种方形或矩形散流器,散流片的倾斜方向不同,各向散流片所占散流器的面积比例不同。
四种气流组织形式

四种气流组织形式气流是大气中不断运动的空气,它们的方向、速度和高度不断变化,形成了许多不同的组织形式。
按照其特点和分布,气流可以分为四种不同的组织形式。
一、波动气流波动气流主要表现为空气在垂直方向上的运动,呈现出波动形态。
这种气流通常出现在高空飞行中,飞机在波浪的上升和下降中不断摇晃。
波动气流通常发生在两层不同气压的边界处,如高、低气压区域之间的界线,又称为“锋面”。
锋面的波动气流表现为上升气流和下降气流的交替出现,带来的影响是不稳定的飞行环境和颠簸的感觉,对飞行安全有一定的影响。
二、环流气流环流气流是一种流向成环状的气流,通常出现在大范围的低压系统和高压系统中。
这种气流主要影响天气的变化和气象条件的形成,比如风暴和气旋等天气现象。
环流气流的大小和形状决定了天气的形成,而环流的变化又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比如地球自转、地形、海洋等自然条件。
环流气流对飞机的飞行有着显著的影响,比如在低压系统中,飞机的升降速度会受到阻碍,而在高压系统中则相反。
三、垂直气流垂直气流是指空气在垂直方向上的上升和下降运动,又称为“烟囱气流”。
这种气流主要出现在山区、河谷和海洋上方,经常是雷暴、龙卷风和气旋等天气现象的直接原因。
垂直气流对飞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升降速度的变化和飞行高度的不稳定性。
在垂直气流的作用下,飞机容易出现抖动和颠簸等情况,需要及时采取措施来保证飞行安全。
四、水平气流水平气流是指在水平方向上流动的气流,通常是低层大气中形成的。
这种气流主要受到地形、气压等因素的影响,比如在山区和海洋上方,水平气流通常是因悬崖峭壁和海面温度差异引起的。
水平气流对飞机的影响比较复杂,既有利有弊。
在飞机起降和着陆等关键时刻,水平气流的影响特别明显,需要飞行员加强掌握和应对。
综上所述,气流是大气中不可避免的自然现象,对飞机的飞行安全和天气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对气流的特点和分布情况进行认真分析和掌握十分必要。
建筑设备节能技术-补充-通风与气流组织

b
w
n h
a
7
热压通风的基本概念
b 余压
h2
o
中和面
o
h1
a
8
H h
余压
自然 多层 Lia
(total)
Fdi
[
(
i out
(1
i )H l
1 m 1.5
)
i
g
]1 / 1.5
通建
风筑
的
大中和面
Lia
Fdi
hi Zi
[(
i out
i in
f ( )d 1 0
累计分布函数
f ( )d F ( ) 0
P
则某点的平均空气龄为
p
f ( )d
0
[1 F ( )]d
0
P
28
室内气流分布的描述参数--空气龄与其他
与空气龄相关的两个参数
残余时间(Residual lifetime)
空气从当前位置到离开房间的时间 rl
驻留时间(Residence time )
在释放点连续释放固定强度源的示踪气体,记录 测量点处示踪气体浓度随时间的变化过程。
100%
有效温差 ET=( t - tn)-7.66(Vi-0.15) ADPI的值越大,说明感到舒适的人群比例越大。
在一般情况下,应使ADPI≥80%
39
气流组织的测量与计 算方法
1. 示踪气体实验法 2. 半经验射流公式法 3. 数值求解法(CFD方法)
40
1.示踪气体试验法
是研究建筑物空气分布与渗透特性的重要手段 示踪气体的目的是准确标识室内空气流动特性,
气流组织形式

气流组织形式气流组织形式是指大气中的气体运动形式,包括大气中的水平和垂直气流。
这些气流形式对于天气的形成、气候的变化以及空气质量的影响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分别介绍几种常见的气流组织形式。
1. 水平气流水平气流是指大气中水平方向上的气流形式。
其中最为常见的是大气环流,即地球自转和太阳辐射的影响下,大气形成的一系列环流系统。
例如副热带高压、极地东风带、赤道低压带等。
这些环流系统对于天气和气候的形成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还有一些局地性的水平气流形式,例如地形风、海陆风等。
地形风是指由于地形的起伏,使得大气在山脉、山谷等地形特征处形成的气流。
海陆风是指由于海洋和陆地的温度差异引起的气流。
2. 垂直气流垂直气流是指大气中垂直方向上的气流形式。
其中最为常见的是对流,即由于地表日夜温差、地形等因素引起的气块的上升和下沉运动。
对流是天气中的基本过程,也是雷暴、降雨等极端天气现象的形成机制。
还有一些局地性的垂直气流形式,例如锋面上升气流、山脉波等。
锋面上升气流是指在冷暖空气相遇的锋面上,形成的气块上升运动。
山脉波是指空气在山脉上形成的波动,从而产生周期性的气流上升和下沉运动。
3. 大气环流大气环流是指地球大气中形成的一系列环流系统,主要包括赤道低压带、副热带高压带、极地东风带等。
这些环流系统的形成与地球自转、太阳辐射和地球表面的温度差异等因素有关。
大气环流对于天气和气候的形成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4. 季风气流季风气流是指在一定季节内,由于陆地和海洋的温度差异引起的气流形式。
例如我国南方的夏季季风,是由于印度洋暖水向北流动,使得南海和我国南部沿海的海水温度升高,从而形成的气流。
季风气流对于我国南方地区的降雨和气候变化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气流组织形式是大气中的气体运动形式,对于天气、气候和空气质量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对于气象学和气候学的研究,以及对于气象灾害的预测和防范都具有重要意义。
全面通风气流组织形式

全面通风气流组织形式一、引言全面通风是指通过合理设计的通风系统,将新鲜空气均匀地输送到室内,同时排除室内污浊空气的一种组织形式。
全面通风的设计对于提供良好的室内空气质量、保障人们的健康和舒适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全面通风气流组织形式。
二、上送式通风上送式通风是一种将新鲜空气从底部输送到室内的通风方式。
通常情况下,新风口位于地板附近,空气经过过滤、加热或冷却后,通过送风口进入室内。
上送式通风能够有效地提供新鲜空气,但由于热空气的上升,可能导致上方空气的积聚,使室内温度不均匀。
三、下送式通风下送式通风是一种将新鲜空气从顶部输送到室内的通风方式。
通常情况下,新风口位于天花板附近,空气经过过滤、加热或冷却后,通过送风口进入室内。
下送式通风能够有效地将新鲜空气均匀地分布到室内,但由于冷空气下沉,可能导致底部空气的积聚,使室内温度不均匀。
四、混合式通风混合式通风是一种将新鲜空气从多个位置输送到室内的通风方式。
通常情况下,新风口位于室内各个角落,空气经过过滤、加热或冷却后,通过送风口进入室内。
混合式通风能够将新鲜空气均匀地混合到室内,使室内空气质量得到改善,但可能存在空气流动不稳定的问题。
五、间接式通风间接式通风是一种通过热交换器将室内和室外空气进行热量交换的通风方式。
通常情况下,室内污浊空气通过排风口排出,同时新鲜空气通过供风口进入室内,两者在热交换器中进行热量交换,以减少能量损失。
间接式通风能够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但可能存在传热不完全的问题。
六、直接式通风直接式通风是一种通过直接将室内和室外空气进行交换的通风方式。
通常情况下,室内污浊空气通过排风口排出,同时新鲜空气通过供风口进入室内,两者直接进行交换。
直接式通风能够实现快速通风,但可能存在室内外空气混合不均匀的问题。
七、结论全面通风气流组织形式的选择应根据具体情况和需求进行合理设计。
上送式通风适用于室内温度较低的环境,下送式通风适用于室内温度较高的环境,混合式通风适用于需要均匀通风的环境,间接式通风适用于需要节约能源的环境,直接式通风适用于需要快速通风的环境。
第十一章送、回风口的型式及气流组织形式

(六)空调座椅诱导送风口
这种送风口类似空调用的诱导器。在影剧院座椅的中空靠背内装有静压箱和喷嘴(图5—15)。一次风与由侧面风口吸人的室内空气混合后,由侧上面的送风口送出。由于一次风与室内空气充分混合,送风温度接近室温,不会造成吹冷风感觉。用于空调下送风,有良好的节能效果。,
(一)上送风下回风
这是最基本的气流组织形式。空调送凤由位于房间上部的送风口送入室内,而回风口设在房间的下部。图5—18a、b分别为单侧和双侧上侧送风、下侧回风;图c为散流器上送风、下侧回风,图d为孔板顶棚送风、下侧回风。上送风下回风方式的送风在进入工作区前就已经与室内空气充分混合,易于形成均匀的温度场和速度场。能够用较大的送风温差,从而降低送风量。
图5—14旋流送风口
出风格栅,2一集尘箱,3一旋流叶片
图5—15座椅送风仁1
图9-16矩形网式回风口图5—17活动篦板式回风U
二、回风口
如前所述,吸风口附近气流速度急剧下降,对室内气流组织的影响不大,因而回风口构造比较简单,类型也不多。最简单的就是在孔口上装金属网,以防杂物被吸入。图5—16就是一种矩形网式回风口。为了适应建筑装饰的需要可以在孔口上装各种图案的格栅。为了在回风口上直接调节回风量,可以象百叶送风口那样装活动百叶。图5—17是活动蓖板式回风口。双层蓖板上开有长条形孔。内层蓖板左右移动可以改变开口面积,以达到调节回风量的目的。
(三)孔板送风口
空气经过开有若干圆形或条缝型小孔的孔板而进入室内,此风口称为孔板送风口。该风口和前述所有风口相比,其特点是送风均匀,速度衰减较快。图5-12所示为具有其稳压作用的送风顶棚的孔板送风口,空气由风管进入稳压层后,再靠稳压层内的静压作用经孔
气流组织类别、空调系统图

目前洁净室采用的主要气流组织有乱流、层流(包括单向流、平行流)和矢流三种方式。
1.乱流乱流方式主要是利用稀释作用,使室内尘源产生的灰尘均匀扩散而被“冲淡”。
它的原则是满足工艺和人的卫生要求,避免涡流把工作区外的灰尘卷入工作区,以减少药物的污染机会。
一般采用上送下回的形式,使气流自上而下,与尘粒重力沉降方向一致。
乱流方式由于受到送风口形式和布置的限制,不可能使室内获得很大的换气次数(相对于平行流来说),且不可避免地室内存在涡流,因而室内洁净度不可能很高,可达到1000级至300 000级。
在一定的换气次数下,室内洁净度取决于人员的多少及其动作状态。
乱流方式的洁净室构造简单,施工方便,投资和运行费用较小,因而药品生产上大多数洁净室都采用此方式。
2.层流层流方式是指流线平行、流向单一、具有一定的和均匀的断面速度的气流组织方式,送人房间的气流充满整个洁净室断面,它像“活塞作用”那样把室内随时产生的灰尘压至下风侧,再把灰尘排至室外。
由于这种方式是以要求室内断面上有一定风速为前提的,所以洁净室在净化空调系统开动后能立即(1min以内)达到稳定状态。
当室内污染发生时即能迅速排走,不致扩散而影口向洁净度。
层流方式分为垂直层流和水平层流两种。
(1)垂直层流在天棚上满布高效过滤器,回风可通过格栅地板,空气经过操作人员和工作台时可将污染物带走。
由于气流为单一方向,故操作时产生的污染物不会落到工作面上去,可在操作区保持无菌无尘,达到100级洁净度。
若以侧墙下部回风口代替格栅地板,气流方式改为“全顶送风侧下回风”,只要回风口位置足够低的话,则在地面以上0.8~1.Om高度处的气流仍可保持层流特性,为准垂直层流方式。
(2)水平层流在一面墙上满布高效过滤器作为送风墙,对面墙上满布回风格栅作为回风墙。
洁净空气沿水平方向均匀地从送风墙流向回风墙。
操作面离高效过滤器越近,能接受到最干净的空气,可以达到100级洁净度,依次下去便可能是1000级、10 000级。
上送上回的气流组织形式

上送上回的气流组织形式
上送上回的气流组织形式
气流组织一般可分为:平流型、空腔型、加速型、叶片型和涡壁型,这些组织形式会影响发动机的性能和安全性。
1.平流型
平流型是最简单的气流组织形式,由流线型的气流管道,连接各部件,如进气口、排气口、调节阀和安全模块等。
优点是结构简单,抗压性强;当气流流量不太大时,能较好的保证输出功率。
缺点是缺乏有效的加温和降温等机械加工技术处理。
2.空腔型
空腔型气流组织形式将发动机内的燃油或空气进行湍流混合,以提高进气效率及发动机的输出功率。
此类型组织形式一般由多个空腔,由空气进入空腔后,沿着空腔内壁四处流动,有利于混合物的形成,提高进气效率。
3.加速型
加速型气流组织形式是将斜坡形、曲线形或者波浪形的气流口,放置在发动机内壁处,以增加进气管道中的气流速度,提高进气流量及输出功率。
优点是加速效率高,可改善发动机性能;缺点是结构较为复杂,工艺难施行。
4.叶片型
叶片型气流组织形式,是将叶片放置在衔接发动机各部件的气流管道内,以增强气流的混合效果,提高发动机的性能。
优点是混合均
匀,可以有效地改善发动机的工作性能;缺点是容易受损,工艺较难施行。
5.涡壁型
涡壁型气流组织形式是将涡壁结构放置在发动机内,以实现空气的折返和加速,提高气流的混合效率并改善发动机的输出功率。
优点是能有效改善发动机性能,缺点是容易受外界因素影响,工艺较复杂。
空气调节技术 第六章 空调房间的气流组织

二、 回风口的形式
由于回风口附近气流速度衰减很快,对室 内气流速度的影响很小,因而构造简单,类型也 不多。常用的回风口有百叶式回风口、活动箅板 式回风口和蘑菇形回风口。
§6-3 气流组织的基本形式
一、气流组织形式
通常用送回风口在空调房间内设臵的相对位
臵来表示气流组织形式,气流组织的形式不同,
y x x ax 2 tg Ar( ) (0.51 0.35) dO dO d O cos d O cos
Ar数的贴附射流”---- 射程比自由射流更 长 贴附长度与Ar有关,Ar小----S长 贴附射流:
dO
4 24 2FO 2 d O 2d O 4
第 六 章
空调房间的气流组织
气流组织:
在空调房内合理布臵送、回风口,使送入
风在扩散与混合过程中,均匀地消除室内余热和
余湿,使工作区形成均匀的t、Ф、υ和洁净度, 以满足生产工艺和人体舒适的要求。
§6-1
射流:
送、回风口气流的流动规律
一、送风射流的流动规律
空气经孔口或管嘴向周围气体的外射流动 称为射流。
5.旋流风口
旋流风口是依靠起旋器或旋流叶片等部件,
使轴向气流起旋形成旋转射流。由于旋转射流的 中心处于负压区,它能诱导周围大量空气与之混 合,然后送至工作区。
旋流风口有下送式和上送式两种
6.孔板风口
孔板送风是利用顶棚上面的空间作为送风静
压箱(或另外安装静压箱),空气在箱内静压作
用下,通过在金属
2、散流器
散流器是一种装在空调房间的顶棚或暴露风
管的底部作为下送风口使用的风口。其造型美
观,易与房间装饰要求配合,是使用最广泛的送
气流组织形式

气流组织形式是指在流体力学中,气体或液体在容器内流动时所呈现的不同的流态形式。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气流组织形式:
1.层流:气体或液体在容器内沿着固定的流动路径流动,速度分
布均匀,没有交错和混合。
层流的特点是有序、稳定,通常应用于高精度的实验或生产过程。
2.湍流:气体或液体在容器内流动时,速度和方向会不断变化,
产生交错、混合和旋转等现象。
湍流的特点是不稳定、不规则,通常应用于需要高速混合或产生搅拌效果的场合。
3.自由对流:气体或液体在容器内受到温度或密度的影响,从而
形成的自然对流现象。
自由对流的特点是缓慢、有序,通常应用于控制温度或流动的场合。
4.强制对流:通过外部力的作用,使气体或液体在容器内产生强
制流动。
强制对流的特点是速度快、流动范围广,通常应用于需要快速混合或输送的场合。
非单向流气流组织主要形式

非单向流气流组织主要形式
非单向流气流组织主要形式
非单向流气流组织是目前流行的新型扇流约束组织形式,它的主要特点是扇流约束成形部件可以不仅限于呈单向流的形式,而是可以呈现非单向的不规则流形态,同时还能有效地提高气流组织的稳定性和分离效应。
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其主要形式。
1. 蜂窝式非单向流气流组织形式
蜂窝式非单向流气流组织采用密集排列的小孔型式来构建扇流组织,使气流产生多个小涡流,在小波纹扰动的影响下,使气流更加稳定,同时减少气流的剥离现象,提高空气的流动效率。
2. 放射状非单向流气流组织形式
放射状非单向流气流组织形式将约束组织按放射线状进行布置,使空气在流经约束组织时,产生一个圆弧型的旋转环流,在约束组织的减速作用下,加速被命令流包围的空气,形成一个类似于湍流的气流形态,使气流更加均匀,有效的降低了风阻和气流噪音。
3. 点栓式非单向流气流组织形式
点栓式非单向流气流组织是一种将约束孔梅别成大小不一的约束点的
形式,通过在不同位置配置大小不同的点,使气流分散为多个分区,使空气流量更加均匀,同时减小了约束组织的滑移和平均压力损失,有利于提高气流的稳定性和流量。
总之,非单向流气流组织是发展方向的一个新的发展趋势,其具有良好的流动动态性能和阻力降低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设计的具体要求来选择合适的扇流组织形式。
气流组织形式

第条房间的气流组织,应根据室内温湿度参数、允许风速和噪声标准等要求,并结合建筑物特点、内部装修、工艺布置以及设备散热等因素综合考虑,通过计算确定。
第条空气调节房间的送风机及送风口的选型,应符合下列要求;一、一般可采用百叶风口或条缝型风口等侧送,有条件时,侧送气流宜内贴附.工艺性空气调节房间,当室温允许波动范围小于或等于±ºC 时,侧送气流应贴附;二、当有吊顶可得用时,应根据及使用场所对气流的要求,分别采用圆型、方型和条缝型散流器和孔板送风,当单位面积送风量较大,且工作区内要求风速软件包小或区域温差要求严格时,就采用孔板送风。
三、空间较大的公共建筑和室温允许波动范围大于或等于±ºC 的高大厂房,可采用喷口或旋流风口送风。
注:1、工艺设备对侧送气流有一定的阻碍或单位面积送风量较大,使工作区的风速成不能满足要求时,不应采用侧送。
2、电子计算机房,当其设备散热大且上都有排热装置时,可采用地板送内方式。
3、设置窗式空调器和风机组时,不宜使气流直接吹向人体。
第条采用贴附侧送,应符合下列要求:一、送风中上缘离顶棚距离较大时,送风口处应设置向上倾斜10~20的导流片;二、送风口内应设置使射流不致左右偏斜的导流片三、射流流程中不得有阻挡物.第条采用孔板送风时,应符合下列要求:一、孔板上部稳压层的高度,应按计算确定,但净高不应小于;二、向稳压层内送风的速度,宜采用3~5M/S;除送风射程较长的以外,稳压层内可不设送风分布支管,在送风口处,宜装设防止送风气流直接吹向孔板的导流片或挡板.第条采用喷口送风时,应符合下列要求:一、工作区宜处于回流区;二、喷口直径可采用三、喷口的安装高度,应根据房间高度和回流区的分布位置等因素确定,但不宜低于房间高度倍;四、兼作热风采暖时,应考虑具有改变射流出口角度的可能性。
第条分层空气调节的气流组织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一、空气调节区宜采用双侧送风,当房间跨度小于是18M时,可采用单元侧送风,回风口宜布置在送风口的同侧下方;二、侧送多股平行射流应互相搭接,采用双侧送风时,两侧相向气流尚应在生活区或工作区以上搭接;三、应尽量减少非空气调节区的热泪盈眶转移,必要时,就在非空气调节区的热转移,必要时,应在非空气调节区设置送排风装置.注:送风口的构造,应能满足改变射流出口角度的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系统型式
定流量与变流量系统
冷 冻 水 变 流 量 系 统
冷 冻 水 异 程 系 统
冷冻水同程系统
两管制与四管制系统
水 系 统 分 区
变水流量方法
空调冷水系统水力计算估算
根据以上所述,可以粗略估计出一幢约 100m高的高层建筑空调水系统 的压力损失,也即循环水泵所需的扬程: 1. 冷水机组阻力:取80kPa(8m水柱); 2. 管路阻力:取冷冻机房内的除污器、集水器、分水器及管路等的阻力为 50kPa;取输配侧管路长度 300m 与比摩阻 200Pa/m,则摩擦阻力为 300 × 200 = 60000Pa=60kPa;如考虑输配侧的局部阻力为摩擦阻力的 50%,则局部阻力为60kPa×0.5=30kPa;系统管路的总阻力为50kPa+ 60kPa+30kPa=140kPa(14m水柱); 3. 空调末端装置阻力:组合式空调器的阻力一般比风机盘管阻力大,故取前 者的阻力为45kPa(4.5m水柱); 4. 二通调节阀的阻力:取40kPa(4.0m水柱)。 于是,水系统的各部分阻力之和为: 80kPa+140kPa+45kPa+40kPa=305kPa(30.5m水柱)。 5. 水泵扬程:取10%的安全系数,则扬程H=30.5m×1.1=33.55m。 根据以上估算结果,可以基本掌握类同规模建筑物的空调水系统的压力 损失值范围,尤其应防止因未经计算,过于保守,而将系统压力损失估计 过大,水泵扬程选得过大,导致能量浪费。
第五节 空调风系统设计
空气调节风管系统
第五节 空调风系统设计
一、送风口和回风口的型式 二、气流组织形式
三、气流组织的设计计算
四、风管系统的设计计算 五、通风空调风管系统施工
一、送风口和回风口的型式
(一)、侧送风口 在房间内横向送出气流的风口叫侧送风口。 (二)、散流器 散流器是安装在顶棚上的送风口,其自上至下送 出气流。 (三)、喷射式送风口 喷射式送风口在工程上简称喷口,它是一个渐缩 圆锥台形短管。 (四)、孔板送风口 孔板送风口实际上是一块开有若干小孔的平板, 在房间内既作送风口用,又作顶棚用。
二、散流器送风设计计算 三、喷口送风的计算
四、风管系统的设计计算
一、风管布置
布置风管要考虑的因素有: 1.尽量缩短管线,减少分支管线,避免复杂的局部构件, 以节省材料和减小系统阻力。 2.要便于施工和检修,恰当处理与空调水、消防水管道系 统及其他管道系统在布置上可能 布置风管要考虑的因素 有: 1.尽量缩短管线,减少分支管线,避免复杂的局部构件, 以节省材料和减小系统阻力。 2.要便于施工和检修,恰当处理与空调水、消防水管道系 统及其他管道系统在布置上可能遇到的矛盾。
第 六 节 空 调 水 系 统 的 设 计 及 计 算
空调水系统
空调水系统
第六节 空调水系统的设计及计算
一、空调水系统的形式 (—)、同程系统与异程系统 (二)、定流量与变流量系统 (三)、两管制与四管制系统 (四)、水系统分区 二、空调水系统的水力计算 (一)、空调管道水力计算的基本公式 (二)、空调水系统阻力的组成 (三)、空调水系统的压力分布
二、风道系统水力计算
空气流动阻力包括摩擦阻力和局部阻力。风管沿程 阻力损失通常大约为1Pa/m,局部阻力可按沿程阻力50% 估算. 三、风机的选择与校核 选择或校核风机应注意如下几点: (1)、考虑到风管漏风、风机出力自然衰减和计算误 差等因素
(2)、如果风机使用地点对噪声要求较高,应考虑选 用低转速、低噪型风机。
二、气流组织形式
三、气流组织的设计计算
一、侧面送风的计算
侧面送风是空调气流组织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方式。 它在整个房间内形成一个很大的回旋气流,工作区处于回 流区.能保证工作区有较稳定、均匀的温度场和速度场。 为使射流在到达工作区之前有足够的射程进行衰减,工程 上常设计成靠近顶棚的贴附射件——阀门、管件
水系统基本装置——阀门、水龙头
截止阀
闸阀
蝶阀
水龙头
水系统装置——止回阀
升降式止回阀
阀瓣 密封圈 弹簧
旋启式止回阀
消声式止回阀
梭式止回阀
水系统装置——安全阀
弹簧式安全阀
杠杆式安全阀
水系统装置——调节阀
第七节、风管系统施工及安装
一、施工规范与施工工艺标准
(一)通风空调管道及部件制作 应按《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243—82)有关规定执行 (三)通风空凋设备(空调机组、通风机、消声器等)安装 应按《通风与空洞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43— 82)有关规定执行 (四)通风空洞管道防腐与保温 应按《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243—82)有关规定执行。
思考题
1. 冷负荷定义,包括内容? 2.一次回风,二次回风系统各有什么特点? 3.如何确定送风量及送风状态点? 4.空调水系统形式有哪些?水系统阻力构成?
二、通风空调风管系统安装应注意的问题
1.弯管部分应尽量采用较大的曲率半径 2.风机进出口与风管之间应采用长约150 mm的玻璃纤维布软接头连接。送 风管靠近风机出口处的转向,必须与风机的转动方向一致,风机出口到转弯 处应有不小于3D的直管段,以便使气流通畅均匀,避免造成不必要的静压损 失。风机出口调节阀门应装在软接头之后,以免风机振动使阀门产生附加噪 声。 3.矩形保温风管的支吊、托架宜设在保温层外部,并且在保温风管与支吊托 架间隔设木垫,木垫厚度与保温层相同,木垫应预作防腐处理。 4.支吊托架的预埋件或膨胀螺栓的位置应正确.埋入时必须保证结合牢靠。 5.空调送风、回风管及新风机组送风管外均应敷设保温材料,以防止风管外 表面结露滴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