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衡水中学2018届高三年级七调考试【解析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七调考试
语文试题【解析版】
2018年3月30日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高一上学期12月周周清题)
技术也可以“诗意盎然”
刘根生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的陶瓷闻名遐迩,丝绸远销世界,古代建筑令人陶醉,这说明审美价值重于实用价值。

【“这说明审美价值重于实用价值”。

原文句子“中国的陶瓷闻名遐迩,丝绸远销世界,古代建筑令人陶醉,皆因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相得益彰。

”】
B.层层种下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让绿植充满建筑空间,这种“垂直森林”的新式建筑的出现,体现了对传统观念的突破。

C.美具有巨大的竞争力,技术讲究美感,说到底就是为了增强科技产品的竞争力。

【错在“说到底就是为了增强科技产品的竞争力”。

原文说“凝聚着美……给人更多便利感受和美的体验”。


D.追求技术的诗意,要用“人的尺度”统摄技术,即考虑到人对科技产品的尺寸的要求。

【错在“多些技术的诗意,实质正是遵守技术伦理,把创意和人文有机融合。

”偷换概念。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围绕着技术的诗意,通过大量的例子,从正反两个方面论证了技术诗意的重要性、可行性等问题。

B.文章第④段以大树为喻,是为了说明人文要素比效率、性能更重要。

【错在“是为了说明人文要素比效率、性能更重要”。

两者之间是相得益彰,互不缺少的关系。

缺少“效率、性能”的科技,没有使用价值。

而缺少“人文要素”的科技创新美感。

】C.文章第⑤段在上文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技术诗意的特征,为自己的立论提供了理论依据。

D.认为技术的终极目标是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这是文章论述技术应是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相融合的前提。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某些技术成果之所以缺少良好的用户体验,根本原因在于设计者在“贪多求快的浮躁心理驱使下主动放弃了对诗意的探求”。

【错在此句表述本身就是错误。

“某些技术成果缺
少良好的用户体验的根本原因在于设计者在“贪多求快的浮躁心理驱使下主动放弃了对诗意的探求”。


B.一切技术创新的出发点在于提升生活品质,但某些决策者在规划设计中往往偏向于追求政绩和商业价值。

C.技术的诗意固然重要,但不能随意地铺陈、夸张、搞怪,而应遵循规律,自然而为之。

D.许多城市的新城区道路、公共广场一味讲求宽大,显得浪费又没有美感,其中原因可能是决策者事先没有向专业人士咨询意见。

【解析】原题网上有很多,是一道经典题,故不再另外解析。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作者简介】李娟(2017年全国丙卷文学类文本阅读作者),女,籍贯四川遂宁,1979年出生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七师123团(位于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乌苏市车排子镇),1999年开始写作。

曾在《南方周末》《文汇报》等开设专栏,并出版散文集《九篇雪》《我的阿勒泰》《阿勒泰的角落》《走夜路请放声歌唱》。

作品《羊道》获2011年度人民文学奖“非虚构奖”。

李娟生活在新疆阿勒泰地区,从未受过任何专业文学训练,1999年开始写作。

她的上一本散文集《九篇雪》已经在市场绝迹多年,最近才分别推出了新作《阿勒泰的角落》《我的阿勒泰》。

李娟的文字都来源于她的生活感悟:养鸡、卖杂货、做裁缝、种葵花、剪羊毛、去森林采木耳,以及哈萨克形形色色有趣的人物。

她的散文为灾难病痛提供了一种全新解读,她笔下的人物尽管贫穷,却怀抱善心与向上的快乐。

随文命题:
(1)李娟的散文朴素而具有深刻的内涵,深刻中有女子特有的细腻和“简单”,她的文章或许为灾难病痛提供了一种全新解读,结合全文来看,你认为贪婪与“喜爱”的不同之处在哪里?
(2)从“我几乎亲眼看到……”到“我目睹……”,作者在翻捡石头的过程中,浮想联翩,她如此化虚为实的目的是什么?
石头
李娟
我总是喜欢一个人在河边捡石头。

由于我的“喜欢”,石头们被分成了好看和不好看的两种。

由于我的喜欢,世界微微失衡。

好在我的这种“喜欢”力量微薄,不足以影响真正的现实世界。

顶多影响一下我对两块石头的取舍,顶多影响两块石头的命运吧。

【我的这种“喜
欢”力量微薄,但千千万万个我汇聚起来,这种“喜欢”就能量奇大,给千千万万个石头和大自然产生疯狂的影响。


我反复对比,放弃了一块石头,占有了另一块。

但被我占有的石头从此之后真的就属于我了吗?不是的,从此之后,它只是和我并列出现在这个世界上而已。

【“并列”说明它和我的级别是一样的,不存在占有一说,它的尊卑和我完全等同。


贪婪与“喜爱”的不同之处在哪里?【“喜爱”维度是小的,“贪婪”维度是大的,“贪婪”纵欲成灾,永无止境,任何一种泛滥都是过犹不及,对自然的溺爱,就是对自然的戕害。

】……每当我独自走在大风中的高高河岸上,看向对岸缠绵起伏的金色沙丘,再看向秋天深蓝无底的天空,长久注目悬于夕阳一侧的半透明的圆月【非常富有画面感,建议好词好句摘抄,建议自己化用进文段的仿写中】……,便暗暗否定了自己曾深深坚信的很多东西。

【这是过渡段】
当我生活在更加荒凉遥远的南面冬牧场上时,闲暇时间也喜欢在沙漠中长时间散步,寻找脚下的美丽碎片。

牧羊人居麻看着我入迷地把玩那些彩色小石子,便问我:“它们值多少钱?”我说:“不值钱。

但我觉得很好看。

”他表示怀疑。

【他认为我和那些汉族人一样,眼睛里充满了钱,充满了价值,而不会欣赏,不会品味】他感慨地说:“这种事只有你们汉族人才知道。

你们一看就知道哪块石头值钱【这是商业的悲剧】。

你们专门开几百公里的车来到我们的戈壁滩上捡石头。

我们呢,世世代代在这里放羊,天天踩过那么多石头,却什么也不知道【“不知道”的淳朴是最宝贵的。

李娟的散文为灾难、病痛、贫穷和落寞提供了一种全新解读,她笔下的人物尽管贫穷,却安贫乐道,却怀抱善心与向上的快乐。

却有与城市和高度城市化的汉人格格不入的生活哲学。

】。

没办法,我们什么也不懂,我们捡的石头都卖不了钱。

”他坚信有一个关于石头的秘密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他捏起我的一块石头看了又看。

再次感慨自己的命运。

我说:“我只是喜欢它的颜色而已,看,红红的!”他仍然不相信【他反而还羡慕我们能鉴赏石头换钱致富,而他们不懂这些,他们很贫穷,但是殊不知,“我”交叉羡慕他们,因为我们的开采也没挣多少钱,还伤害了自然,伤害了这些贫穷人们身边的最后一丝美丽】。

在北疆,无论是216国道线还是217国道线,沿着荒凉空旷的公路上下,几乎每过一百公里就可看到几顶帐篷,三五个卖石头的摊位。

那些石头从表面看上去灰头土脸、普通至极。

但剖开后,却有着透明而梦幻的内瓤。

【像和氏璧一样的石头,这种“价值”在于激发人们的好奇心,就跟淘金般有一种好奇心的驱使,从而罔顾自然的感受。


我觉得很多时候,它所谓的“价值”并非在于它的美丽,而在于它的这种反差吧?
是的,大家为这种石头冠名为“戈壁玉”。

戈壁玉真多啊。

虽然名字被冠以“玉”,但毕竟不是玉。

玉应该是更细腻绵密的质地,有着更柔和的光泽。

作为荒野中的存在,戈壁玉的确是美丽的,甚至令人眩目。

可一旦离开荒野,离开纯粹的蓝天和粗砾的大地,它的美丽便迅速枯萎。

【所以人们为何要残忍地将“戈壁玉”和自然母亲分离?自然养玉,玉也养自然。


在海南三亚,在全国离阿勒泰最遥远的地方,我也曾见过我们的戈壁玉。

满满的,一板车又一板车,堆在街头叫卖。

各种形状的吊坠、配饰,十元三件。

如塑料制品一样面无表情,如塑料制品一样廉价,同时,如塑料制品一样千篇一律。

【照应了上文——它的美丽便迅速枯萎。


可是,一边是戈壁玉成山成海的盛况,另一边,却是大地的千疮百孔。

【下面开始对人类的竭泽而渔进行反思】
开始,人们只是在节假日里当作野游一样去郊外捡拾着玩耍。

他们把车停在公路边,沿着公路上下行走,碰运气一般翻找大地表层的石头。

后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专职干这个。

他们越走越远,越来越深入。

搜罗遍了大地的每一个角落。

开始,他们开着小四轮拖拉机进入荒野。

后来,开着挖掘机进入。

疯狂开采的后果也许就是“十元三个”吧。

可是,我却知道这块平凡的小小玉石有着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凡人都壮阔崎岖的经历。

我几乎亲眼看到它碎裂于洪荒时代的大地震时期。

看着它被海水冲击亿万年。

海枯石烂之后,又被泥石流埋没亿万年。

接下来,日复一日的风吹日晒,终于有一天它重见天日,躺在球上一条平凡的河流边,天衣无缝地镶嵌在一个平凡的泥土凹窝里。

【“我几乎亲眼看到”这句话加强语势,作者固然不可能看到宇宙洪荒,但用“我”作为主语,化虚为实,凸显石头形成的不容易,也反讽人类的骄傲无知。


我还看到了它的最后一幕记忆。

看到它被暴力挖开【“最后一幕记忆”说明石头的生命已经结束,死得很惨,围绕石头的生态圈也不复存在,让人看了很心痛。

】,露出身下和自己同样形状的洞窟。

看到虫子四散奔逃,植物白嫩的根系坦曝在日光暴晒之中。

更多的石头在挖掘机的操作下源源不断翻出大地。

失陷绝地的蚂蚁们不知所措。

一个个保护着蚁后,衔着蚁卵,面对眼下没完没了天翻地覆的世界,不知逃往何处。

一窝蚂蚁的毁灭,其惨烈不亚于一个王国的覆灭吧?亿万万蚁窝和虫穴的毁灭,亿万万微小的惊骇与怨恨游荡天地之间,无处可去,便依附于戈壁玉。

附着在它的色泽上,附着在它所有细微的裂缝里。

所以戈壁玉的颜色黯淡压抑,所以戈壁玉的饰物一碰即碎。

还有人不明白城市午夜的街头为什么如此哀凉无望。

他经过成堆批发戈壁玉的地摊,还是不能明白。

【现代文明对游牧文明的价值观带来了冲击,而且挖石头也没换几个钱,却对生态造成难以修复的毁灭性破坏,人类真是造孽。


去年那场大旱,不止令农业受灾,牧业也遭到极大重创。

一位年长的牧人痛心地说:“捡石头!都是捡石头的人害的!”他的意思大约是,捡石头改变了大地的面貌,而这与天气变化息息相关。

我仍然喜欢石头。

我喜欢长时间蹲在河边的空地上,一块一块地翻捡,摸索,不停地惊异于每一块石头的独一无二。

当我埋首大地,沉迷于眼下这石头的世界,在地球的另一端,漫漫迁徙道路上的海鸟再也看不到去年露出水面的礁石。

我又拾起一块石头。

看到石头下的空穴里有弯弯曲曲的细小道路,被突然曝光的虫子惊慌不已。

我改变了这只虫子的命运。

也许还改变了更多——季节、气候、降雪量。

甚至是冰川融化、雪线后退。

甚至是全球变暖。

全球变暖了,海平面上升了。

我目睹那只海鸟在无望的寻找中筋疲力尽,最终跌落大海。

而在此地,在我的脚下,在全世界离海洋最远的地方,在大陆的最深处,我又看到另一块美丽的石头,却迟迟不敢触碰。

【不能把“喜爱”变成“贪婪”;可能会改变生态圈;不能毁灭戈壁玉本身】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
A.牧羊人居麻对“我”仅是因为“喜爱”而捡石头表示怀疑和不相信,表现了牧羊人居麻对石头起了贪念。

【牧羊人对“我”的怀疑和不相信,是因为汉人疯狂采伐石头,不仅对当地地貌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也对当地游牧民族人们的价值观带来了冲击,起了贪念的是疯狂采伐石头的汉人。


B.戈壁玉在荒野中才是美丽的,可一旦离开荒野,它的美丽便迅速枯萎,可见作者懂得戈壁玉的真正价值所在,并表现了作者对戈壁玉被疯狂采伐的痛心。

C.作者描写了人们从节假日碰运气一般来捡石头,到后来专职干这个,并开着挖掘机进入来疯狂开采的过程,影射人类的贪得无厌和对自然的无度侵掠,并以此予人们以启示。

D.本文文字素净、灵动,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美好情感,以及对人类应该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考。

5.请结合上下文,分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含义。

(5分)
5.答案:①人类疯狂开采石头,对戈壁滩的地貌造成了极大的伤害,但所开采的石头制作成商品后在城市售卖,价格却十分廉价。

②人类因贪婪对大自然造成了不可逆转的伤害,这种伤害让人感到“哀凉无望”。

③现代文明对游牧文明的价值观带来了冲击。

(第一、二点,每点2分,第三点1分。


6.本文最后当“我”又看到另一块美丽的石头时,为何迟迟不敢去触碰?请结合全文对此作简要分析。

(6分)
6.答案:因为“我”深深认识到:
①“我”虽然喜爱石头,但不能把“喜爱”变成“贪婪”而去占有不属于自己的石头;
②触碰石头不仅会改变一只虫子的命运,甚至可能会改变更多——季节、气候、降雪量等,从而造成各种自然灾害。

③戈壁玉的确美丽,但一旦离开荒野,离开纯粹的蓝天和粗砾的大地,它的美丽便迅速枯萎(每点2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停不下的艺术追溯——林风眠:中西巧调和
今天的梅州,是广东东北部一个经济发达的现代化城市。

然而,在距离梅州市区20公里外的西阳镇阁公岭村,却依稀能看到100多年前留下的痕迹。

这栋略显破旧的宅院,就是林风眠出生的地方。

在林风眠5岁时,家里把他送到了本族开设的立本学堂读书认字,既是石匠又能画几笔的父亲还教他临摹《芥子国画谱》。

在这种临摹中,林风眠接受了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启蒙教育。

1915年,15岁的林风眠踏进了梅州中学的大门,在这里,林风眠遇到了他人生中的第一位美术老师梁伯聪,正是这位梅州历史上最后一个能书善画的秀才,将林风眠引向了艺术的新天地。

求学期间,亲朋从南洋带回的一些外文书籍,让林风眠好奇不已。

书中那些色彩丰富、形象逼真的西洋画插图,使得从小临摹惯了《芥子园画谱》的他,看到了另一个不同的艺术世界并心迷向往。

4年后,作为第六批留法勤工俭学的学生,他和林文铮一起登上了开往法国的邮轮。

在国立高等艺术学院院长杨西斯的工作室,林风眠接受了西方现代艺术与思想的双重启蒙。

对艺术的理解和观念发生了重大改变:艺术不再是几时临摹或少时喜爱的西洋画片,而是天马行空的想象与思考。

杨西斯对林风眠独特的绘画天赋惊叹不已,于是就推荐他到巴黎美院。

1924年5月21日,第一次“中国美术展览会”在德国斯特拉斯堡共和国广场的莱茵宫开幕,他的作品引起轰动。

此时的林风眠,在欧洲现代主义艺术和中国古典工艺美术的基础上,已经形成了中西调和的基本艺术面貌。

约两年后,林风眠应蔡元培之邀回国担任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的校长。

不久,林风眠发表了《谈东西艺术之前途》—文。

他以论述艺术是如何构成的、东西艺术根本之异同等问题为基础,正式提出了“调和东西艺术”的主张,力图在复兴东方艺术和调和东西艺术之问寻求新路。

为了实现“中西融合”的艺术理想,林风眠可谓殚精竭虑。

他王张“兼容并包、学术自由”的教育思想,不拘一格广纳人才,艺术名家李可染、赵无极、朱德群、吴冠中、王朝闻、苏天赐等都是林风眠的学生。

他锐意革新艺术教育,请木匠出身的画家齐白石登上讲台,聘
请法国教授克罗多讲授西画,并提出了“提倡全民族的各阶级共享的艺术”等口号。

他提倡兼收并蓄,调和中西艺术,并身体力行,创造出富有时代气息和民族特色的、高度个性化的抒情画风,为中国现代绘画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发展思路和风格典范。

1927年5月11日,林风眠组织本校师生召开了一场在当时国内规模相当大的艺术展。


于部分作品抨击社会、直讽现实,激怒了奉系军阀,林风眠被迫辞去校长之职,离京南下,担任了由蔡元培亲手创建的杭州国立艺专第一任校长。

执掌杭州国立艺专的十年,也是林风眠实践自己调和中西艺术理想的十年。

这一期间,林风眠用象征手法创作了大型油画《人道》《悲哀》《死》《人类的痛苦》《渔村丰收》等作品,风格一如他“中西调和”的探索,造型简约,大笔触粗线争,色调强烈而凝重。

后来林风眠移居到了上海,他就像个苦行僧一样,不问世事埋头作画,在清苦孤寂中继续着中西艺术调和的探索。

很多学者认为,这一时期,林风眠终于在中西融合的道路上创造出了自己独特的面貌,他的艺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尽管孤独、忧郁和磨难一刻也没有离开过林风眠,但是,在他的笔下,却衍化出了寂静的山川,仿佛一片超现买的梦乡。

(选自《光明日报》2016年5月8日,有删改)【相关链接】
①在巴黎国立美术学院——法国美术教育的最高殿堂,林风眠不是个守规矩的“好学生”,他为塞尚、莫奈、马蒂斯等离经叛道的画家所倾倒,又在巴黎东方美术馆和陶瓷博物馆的彩陶、汉画砖、唐三彩、瓷器花纹上,发现了中国民间艺术的奇特魅力。

《求实在线•中国现代绘画史一代宗师——孤鸿林风眠》)
②林风眠曾对人讲:“在北京和杭州当了十几年校长,住洋房,乘私人轿车,身上一点人气几乎耗光了。

你必须真正生活着,能体验今天中国几万万人的生活,身上才有真正人味。

首先是‘人’,彻底‘人’化了,作品才有真正的生命活力。


(《求实在线•中国现代绘画史一代宗师——孤鸿林风眠》)
③“林风眠一生最大的特点,就是融汇了东西方的优点,能够创造一种崭新的、从未有过的艺术形式。

他是一个独领风骚数百年的领袖型、旗手型的人物。


——中国美术学院原校长肖锋
④“林风眠奠定了中国现代绘画的基础,他之后的赵无极、是冠中等人都是追随他的道路的。

没有林风眠,中国绘画就缺少一个走向现代艺术的大师。


——美术理论家邵大箴7.下面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林风眠成为中国“百年巨匠”之一并不是偶然的,原因在于他提出了“调和东西艺术”的主张,并且他身体力行,在艺术创作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本题考查文本内容的理解分析。

本题要求找出不属于该书观点的一项。

题中A错在遗漏信息,林风眠被誉为“百
年巨匠”之一的原因很多,“奠定了中国现代绘画的基础”和“培养了很多大师级的名家”等也不可忽视。


B.林风眠的创作融汇了东西艺术之长,创造出了自己画作的独特的面貌,他没有忘记生活是创作的源泉,没有生活,没有真正的人昧,作品就没有生命活力。

C.林风眠在中国绘画尤其是中国现代绘画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他的作品兼有欧洲现代艺术和中国古典工艺美术之长,造型简约,色调强烈凝重,独具一格。

D.绘画是林风眠安身立命的凭借,是他毕生的终极追求,更是他表达强烈情感的媒介。

他借助绘画表达他对国事的关心、对人生的思索、对身边人和事的敏感与爱。

试题分析:这类题目题干一般是“下列关于……的论述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是……”,答题时注意分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
8.下面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林风眠从小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既在学校接受了系统的文化学习,又在梁伯聪、南洋回来的朋友等人的影响下关注西方的艺术世界,这为他日后进行中西调和的创新打下了基础。

【梁伯聪引领他在中国传统绘画方面走向艺术的新天地】
B.林风眠敢于打破常规,做事不按常理出牌,欣赏离经叛道的画家。

当校长时他聘请木匠出身的画家齐白石,打破艺术的崇高地位,提倡各阶级共享的艺术。

【题干“简述林风眠在绘画方面取得成功的缘由,结合材料加以分析”解答时,重点抓住“在绘画方面取得成功”。


C.1919年,林风眠到法国勤工俭学,在院长杨西斯的工作室接受了中国传统艺术与西方现代艺术的双重启蒙,从此踏上了绘画艺术中西调和的探寻之路。

【应为接受了“西方现代艺术和思想的双重启蒙”,中国传统艺术的启蒙他幼时就接受了】
D.林风眠具有强烈的爱同情怀。

从1919年选择出国勤工俭学,到德国第一届“中国美术展览会”引起轰动,再到国内艺术展上借作品抨击社会、直讽现实,都是他爱国的体现。

【无中生有,林风眠出国留学、在国外艺术展上一举成名并未提到他的爱国情怀。

】E.大成就须经得起大寂寞。

移居上海的林风眠不问世事埋头探索,孤独、忧郁和磨难围绕着他,但他终于超越门我,在创作上形成自己的风格,取得了巨大成就。

【本题重点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和筛选文章信息的能力。

找到答题区间,筛选关键词句,概括形成答案。

】9.简述林风眠在绘画方面取得成功的缘由,结合材料加以分析。

【答案】
①保持好奇心,善于学习。

无论是中国的传统艺术、西洋插画,还是西方的艺术理论与思想,林风眠都兼收并蓄。

②善于创新,能打破传统。

林风眠不一味地做守规矩的“好学生”,才能在复兴东方岂术和调和东西艺术方面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

③贴近生活,保持人味。

他的画作直接描述生活,拷问人性,富有活力。

④耐住寂寞,专心创作。

林风眠在上海不问世事埋头作画,最终让自己的艺术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⑤有师友亲人的帮助。

梁伯聪将林风眠引向了艺术的新天地,蔡元培的任人唯贤,父亲的影响,等等,都促成了林风眠的成功。

试题分析: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就要去粗取精。

基本要点有二:一是切块法,即在锁定与答案有关信息句段的基础上,进一步缩小包围圈,将目光锁定在一段或几段中的某一“块”。

可以依据写作的角度切块,也可以依据内容上的关键词切块,还可以依据语句上的连接词(关联词、序数词、插入语、介词等)切块。

本题的块应该集中在文章第一节中。

二是抽条法,即在锁定“块”的基础上,分出“条”来抽取答案信息,然后再提炼概括。

有时候与答案有关的信息并不是集中在某一“块”,而是分布在全文的各部分,这就要对全文进行整体把握,点面结合,逐一摘取,避免遗漏。

瞄准目标。

目标语句使指代表有用信息的语句,它不一定就是文章的段落或全篇的核心语句或精要语句。

瞄准目标语句,依题干要求进行提取和整合是迅速、准确地解决问题的关键。

二、古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发迹史部分翻译
余懋(mào)衡(héng),字持国,婺源【原徽州婺源,三十年代隶属江西】人。

万历二十年进士。

除【授职】永新知县。

征授御史。

时【当时】以【因为】殿工【大殿修造工程】,矿税使四出【被派往各地】,骄横【骄横异常】。

懋衡上疏言:“与其骚扰里巷,榷【专营,专卖。

《汉书•武帝纪》:“初榷酒酤。

”】及鸡豚【鸡猪】,曷【通“盍”,何不,为什么不。

《诗经•有杕之杜》:“中心好之,曷饮食之。

”】若【如】明告【明明白白告诉】天下,稍增田赋,
:“复命蒙古大臣掌故者襄事。

”】殿工。

今避加赋之名,而为竭泽【竭泽而渔】之计【权宜之计】,其害十倍于加赋。

”忤旨【违背圣旨】,停俸一年。

余懋衡,字持国,徽州婺源人。

万历二十年(1592)中进士,授职永新知县。

升为御史,当时因为修建大殿,矿税使被派往各地,骄横异常。

余懋衡上奏说:“与其骚扰平民,榷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