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古典名著改编成影视作品的得与失

合集下载

古典文学名著改编为现代影视作品的得失——原创

古典文学名著改编为现代影视作品的得失——原创

古典文学名著改编为现代影视作品的得失之三国演义近几年,随着四大名著的相继翻拍,新版的电视剧再次引起大家的关注。

好评差评不绝于耳。

因此,古代文学名著改编为现代影视作品的得失也成为了大家讨论的话题。

这篇文章里,本人将会就三国演义的旧(94版)新(10版)来谈一下古典文学名著改编为现代影视作品的得失。

由于我本人身为理科生,曾经忙碌于学业和高考,因此也并未完完本本的看完全过这两部影视作品。

因此本篇文章仅代表个人的浅见,如有愚昧疏漏之处还请海涵。

如今的社会,电视已经成为了很多人的每天必备物品,看电视则成为了大多数人的每天的娱乐活动。

现在好多人在批判说,越来越少的人只是将对名著的喜爱停留在电视剧上,而电视剧又未能把真实原版古典小说呈现出来,因此对导演编剧大加批评,尤其最近各个名著翻拍之后。

但是我认为,电视剧作为艺术作品的一部分,本就应该存有它自己的特色,用独有的方式去给观众们带来艺术享受。

而又为何拘泥与原著呢?正如对《三国演义》本身,罗贯中不是正如现今的编导们吗?他不也是在《三国志》的基础上创造属于自己的艺术品吗?他又遵循了真正历史的多少呢?可见,今人没有必要一味的要求电视剧还原原著,适当的发挥是可以的。

但是,同时,我们大家接受的也仅仅是适当发挥。

过于不尊重原著的情节和内容则不会被大家所接受。

下面我就浅谈一下在看两部电视剧时的感受吧。

旧版三国演义在大家的心中一直是颇受好评的。

比如说旧版三国里,我认为演员们很有气质。

如吕布、周瑜、诸葛亮等。

而且,旧版三国相对更尊重原著,情节发展更规矩一些。

但是我感觉既然是已经成为视觉作品,不得不提到旧三国的场面不够大,有些细节处理得不够逼真,不能给观众,尤其是现在的观众以吸引,满足不了现在观众的视觉需求。

当然,这也与当时的拍摄条件,技术欠缺有很大原因。

而且,在老三国中,人物的表现处于脸谱化叙述的模式。

如孙权仿佛只是刘曹忠奸斗争的陪衬,全无性格可言,而他的手下,也基本都不中用。

简述中国四大名著改编影视剧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传播的利弊

简述中国四大名著改编影视剧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传播的利弊

简述中国四大名著改编影视剧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传播的利弊
By顾煌荣答:
利:1.扩大影响面,提高观众对四大名著,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度;
2.激发观众了解名著,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
3.探索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融合的方法,是传统文化传播的新途径;
4.避免传统文化的失落,有利于传统文化的复兴;
5.采用现代传媒,便于为观众所接受理解,也便于为外国观众所理解,方便传统文化走出国门;
6.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外来文化,现代文明对传统文化的冲击。

弊:1.影视剧为商业化运作,易改变传统文化的内涵来迎合现代观众口味,使传统文化在传播中变味;
2.群起效仿,流于媚俗,久而久之使观众产生厌恶情绪,抛弃传统文化;
3.使观众静心仔细阅读名著的可能性减小,因为观众觉得自己已经了解名著,不会再深入思考探讨,造成对传统文化的范范了解。

4.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影视剧所传达给观众的只有一种解读,同时观众容易接受并默认这种观点,这就会造成传统文化的片面解读,不利于其传承。

综上所述,四大名著改编影视剧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交流与传播有利有弊。

正如硬币有正反两面一样,每件事物都不可能做到完美,重要的是适应现代潮流的发展,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融合,使传统文化得到传承的同时,促进整个社会的发展。

试论古典文学名著改编为现代影视作品的得失.doc

试论古典文学名著改编为现代影视作品的得失.doc

试论古典文学名著改编为现代影视作品的得失近年来,中国古典文学名著改编之势如火如荼。

三国与水浒齐飞,西游与红楼共舞。

旧版的、新版的、原版的、翻拍的,到处都是,令人目不暇接。

这种现象有愈演愈烈之势,但这趋势是好是坏呢?其实,不可否认,名著本身存在着永恒的生命力。

无论古今中外,人类的某些情感、体验是共通的。

名著之伟大就在于,它挖掘出了人类共通的情感、体验并形成作品的主题,从而使作品具有生生不息的活力。

从这方面来说,名著的不断翻拍正是这种生命力的表现。

同时,我们必须承认,时代在变化,不同的时代从名著中得到的感触不同。

特定时代创作者的观念,不可避免地带有一些时代的局限。

因此,时代的不断发展进步赋予了当代影视创作者对以往改编作品以重新阐释的权力。

任何一部名著诞生时所负载的精神内涵,永远不会等同于今天它拥有的精神内涵,在它被传诸后世的同时,后人对它的认识、理解和接受,会不断地丰富它的意蕴,甚至挖掘出原作者不曾赋予它的精神内容。

曹雪芹创作《红楼梦》时不无“补天思想”,而后人却将其精神内涵理解为“民族关系—满汉之争”“阶级斗争的第一章当代影视改编热点透视l5百科全书”“封建社会的没落史”……由于时代的距离,人们对古典名著或是有了更为清醒的认识,能够揭示出原作者的本意及寓意,或是由于时代不同产生隔膜,不仅不能揭示、认同原作者的本意,很可能背道而驰。

改编者从自己的立场角度来阐释原著,形成改编的影视剧独特的精神实质,体现出当代社会的某些价值观和审美观。

其实,不光是精神层面的不断发展导致古典名著的不断翻拍,影视技术的不断更新也是翻拍不断的重要原因。

当影视技术不断发展时,由于声音、色彩等新兴创作元素在电影中的运用日臻成熟,电影创作者们似乎更有信心在银幕上“完美”地再现一部名著。

就拿老版西游记与新版西游记来比较,观众体会最深的不是台词的改变,不是情节的更新,而是电视的特效。

在新版西游记中,各种特效的使用使西游记场景更美轮美奂,打斗更精彩绝伦。

古代小说改编成影视作品的利与弊

古代小说改编成影视作品的利与弊

辉煌与落寞——论古典名著改编成影视作品的得与失航天航空学院航23班吴之茂20120115702013年11月3日星期日曾几何时,83版《西游记》像春晚一样成为了很多人关于寒假、春节记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当然它的影响已经超越了年龄、地域和阶层的限制,就像丁夏老师在课堂上经常提到的一个例子:领导人在全世界面前的讲话都会用上一句:“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

”它对中国文化的影响由此可见一斑。

在此之后,名著的改编就像雨后春笋一样,一股春风吹绿神州大地,大有一发不可收拾之势。

当然这些作品也是参差不齐,毁誉参半,中国的导演们也是绞尽脑汁探索名著改编的方向,名著的改编之路也就在辉煌与落寞中缓缓前沿。

不同的社会背景必然催生不同的文化,名著的改编热也必然有其特定的原因,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当今社会还是需要名著向影视作品改编的。

不得不承认以下几个事实:首先我们生活在一个以快为主旋律的社会中,快餐式文化、快餐式阅读,面对快节奏的生活,已经很少有人愿意坐下来,面前一壶清茶,在夕阳下静静得捧着一本名著,专注其中;另外我们也应该知道目前我国国民的整体文化素质还没有达到让所有人都可以看懂名著的水平,有人曾提出想要读懂古代小说的原著作品至少需要初中以上文化水平,而想要更深入的了解,没上过高中的人必然会有一些困难,这说明在我国应该有相当一部分人是看不懂名著的,但经验或者说事实告诉我们不管农村还是城市,无论教授还是农民,提到《西游记》、《三国演义》等等都可以侃侃而谈,这不得不说是这些由古典名著改编成的影视作品的功劳。

而且名著改编成影视作品在无形中增加了作品的“可阅读性”,视觉与听觉的完美结合再加上资深演员的深情演绎无疑让这些影视作品中的人物更加饱满,或者说更像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

我们在读小说的时候都会有这样一种感觉就是古代的小说貌似离我们很远的样子,遥不可及、深不可测。

我们读不懂一个人在面对千军万马时的处变不惊,我们读不懂一个人在自己和家人受到欺凌的时候泰然自若;我们读不懂一个英雄如此嗜血;我们读不懂故事中人的喜怒哀乐;我们读不懂英雄们的侠义柔肠,同时我们也读不懂他们的铁骨铮铮,因为我们看不到他们的表情,看不着他们的动作。

从《西游记》看古典文学名著到现代影视作品的得与失.pdf

从《西游记》看古典文学名著到现代影视作品的得与失.pdf

从《西游记》看——古典文学名著到现代影视作品的得与失“古典文学名著被改编成现代影视作品到底是好还是坏?”这是一个争论不休,众说纷纭的问题。

有的人说好,认为改编是顺应时代的潮流,把文字变为画面,显得更为生动活泼,更能吸引广大群众对名著的兴趣,有利于名著的传播。

也有的人说不好,认为改编是对经典的玷污,很多这样的改编纯粹是出于商业目的,在改编过程中,经典被有意或无意地曲解、颠覆,这是对名著的极不尊重。

双方说的都有一定的道理,但还是分不清谁对谁错。

那么,到底该怎样回答这一问题呢?稳妥的做法是不简单地用对或错来回答。

否则,不管是什么样的答案,都难免遭到质疑甚至是口诛笔伐。

在被改编成了影视作品的古典名著里,我比较熟悉的是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

所以,为了说明我的观点,不妨在此谈谈我个人对《西游记》这部作品被改编成影视作品看法。

首先来看看《西游记》的改编“得”了些什么。

改编在一定层面上承担了文化传播媒介的作用。

说起我最早接触《西游记》,要归功于央视52集经典动画版《西游记》。

但那时,还处在童年的我多是出于对动画片的好奇与喜爱,而非《西游记》本身。

后来,我又在动画片的吸引下,看了由六小龄童主演的86版的电视剧《西游记》,这时才算是对《西游记》有了更为详细了解,并逐渐喜欢上了西游故事。

相信很多90后甚至是80后与《西游记》相识相知的过程,和我的差不多——都是被影视剧所吸引,接触、了解西游故事,并逐渐对原著产生兴趣,想进一步去了解这部不朽的作品。

在这一层面上说,《西游记》的改编承担了媒介的角色,提高了原著的普及率。

改编使得各人物性格形象更加丰富饱满,给人的印象也更深刻。

要说明这一点,最好的例子莫过于猪八戒了。

原著描绘猪八戒的外貌是“卷脏莲蓬吊搭嘴,耳如蒲扇显金睛。

獠牙锋利如钢锉,长嘴张开似火盆”,塑造的其性格特点是贪财好色,喜欢斤斤计较、落井下石,虽也有淳朴天真勇敢坚强的一面,但总的形象还是不大光彩的。

这从歇后语“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就可以看出。

试论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的利与弊

试论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的利与弊

试论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的利与弊关键词:文学作品;影视改编;利弊引言随着影视产业的不断蓬勃发展,很多文学作品也被编剧导演搬上荧幕,以全新的形式成现在大众面前。

对于影视行业的发展以及文学作品近年来的萧条,文学作品改变成影视作品对于文学作品的宣传也有一定的利好。

但是由于文学与影视效果不同,因此在改变上会出现一些改编者的主管意愿,所以对于文学作品的改编应保持一个客观的态度。

1.文学作品与影视作品的基本概念1.1文学作品文学作品是指散文或诗歌或小说或戏剧等形式的作品,尤指形式或表达优美并表现具有永久或普遍兴趣的作品。

文学作品通过文字反映艺术文化,利用文字将社会形态以及作者对社会的认知和对生活的理解表现出来,作者通过文字将内在的不能表现的东西写出来,呈现给读者一个具有丰富多样性的社会生活习惯以及当时的人文情怀。

通过对人物的描述展现当时社会的阶级水平,以此来引起读者的共鸣,或者引发人们对生活的思考,对人性的认知。

同时还可以唤醒人们心中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以及艺术享受。

1.2影视作品影视作品不同于文学作品,影视作品是通过拍摄将人物的性格以真实的表演形式变现出来,同时将各种生活习俗以及社会形态以真实还原的情景展现在荧幕中,它是一种成现在电视机或者电影屏幕上的一种作品形式,这不但包括电影、电视剧、戏剧,同时还包括音乐舞蹈等影视形式,影视作品是一种综合的艺术表现形式。

影视作品能够给人们一种直观上的感受,让人能够通过演员的表现直接感受到剧中的情形以及当时的心情。

让人们可以切实感受到文学作品当中所想表达的情感。

2.文学作品与影视作品的区别与联系2.1文学作品与影视作品的共同点文学作品与影视作品在一定程度上是具有相同特性的,它们都是传播文化的一种形式,同时还是带动精神文明发展的一种载体,人们通过影视作品以及文学作品可以达到一种精神上的富足,另外还可以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进行发扬与传递,同时还可以带动经济的发展。

2.2文学作品与影视作品的差异一个具有良好口碑的影视作品,需要的不仅仅是编剧的编制还需要多方面的配合与指导,这是一个大众参与的形式,它不仅需要带动观看者的情绪还要打动人心,另外剧中的演员以及编剧,摄影,化妆等各方面都要契合到位,否则无法达到最佳的观赏效果,也没办法带动人们的情绪。

论文学名著改编的得与失

论文学名著改编的得与失

在讨论影视作品对古典名著的影响之前,很有必要对我们现代人坐在电视机前的时间和坐在书桌前的时间做一下对比。

中国所谓的素质教育,所谓的全面发展,在21世纪的今天,正在向着应试教育的方向蓬勃发展。

而我们这些所谓学富五车的大学生们,对于古典文学名著,或者是近现代的文学经典,或许都能说出它们的作者、时代、内容云云,然而,这是否就能说明我们,真正的看过这些书呢?很可惜,答案是没有。

作为“过来人”,以及一个对文学比较感兴趣的工科男,我必须要指出的是,这些文学常识是怎么来的呢?是我们高考之前按书本死记硬背背出来的。

尽管说必要的人文素养必须要有,厚厚的大块头变成那么几页纸的简介也无可厚非,可是如此一来书中的精髓是我们无论如何体悟不到的。

而古秀才,今人或许说他们迂腐的要占大多数,然而,至少,他们是熟读四书五经常背论语孟子的。

可是放到现代,就我所见,清华图书馆专门罗列出来的大学生必读刊物,我可没见过有多少人在那之前停留。

丁夏老师上第一节课的时候就有调查我们真正看过中国四大名著的人有多少,结果200来人里面举手者寥寥。

——这就是我们的阅读现状了,不是没书可读,而是没读书不读书不想读书。

而电视呢?有调查显示,中国有四成人一回家便找遥控器打开电视机,另有三成多的人在头三件事情中作这件事情。

又有多少人是一回家就拿着一本三国红楼之类的的书津津有味的读呢?或许是时代的进步吧,古之人毕竟没电视可看没网可上,只能读书咯。

如此一来,经典名著改编的影视作品倒是一种很不错的文化传播媒介,让这些新时代的新新人类不要用脑思考就可以在轻松之余获取文学知识提升人文素养了。

尽管说这种获取的途径完全是当做娱乐。

或者说,电影电视的发明本就是为了文化推广衍生的产物,放眼看去,影视界的多少作品不是在片头标题下很不显眼的标上一个“根据某某某《xxx》改编”的呢?如此,对于影视作品的此种功能我们并不能有太多指责,反而应该是对它对于人类文化传播所做出来的贡献的褒奖才对。

中国小说鉴赏-从文字跃然于荧幕

中国小说鉴赏-从文字跃然于荧幕

从文字跃然于荧幕——论古代小说改编成影视剧之得失随着影视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对古典文化的重视与推崇,越来越多的古代小说被改编为电视剧与电影,其中以四大名著尤为经典。

从广受人们推崇的87年《红楼梦》到88年的《西游记》中令人影响深刻的孙悟空,再到94年的《三国演义》,98年的《水浒传》,以及后面一遍一遍的翻拍,古代小说被一遍一遍搬上荧幕,那由原版的纸质小说改为影视作品有何意义而又有何不足之处呢?这里就以《西游记》为主分析各种荧幕上与西游记有关的影视作品的利弊。

首先,将文学作品改编成为影视作品会使其变得更为通俗易懂,降低了其阅读的门槛,能让更多的人了解,也可以让孩子在没有识字之前接触到这些文学作品,培养他们对中国古典文学的兴趣。

而且可以更容易让人们接受,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今天,很少有人或很少有时间静下心来去阅读那些精致的文学作品,而是追求的那种直白简单的网络文学或者是直接有视觉刺激的影视作品。

所以将文学作品改编为影视作品可以增加其普及度。

现在的年轻一代几乎人人都能记住《西游记》中的各种情节,而其中大部分人并没有阅读过原著,这就要归功于长期暑期霸屏中央卫视的《西游记》了,和我一辈的人基本上都看过几遍《西游记》,我至今记得影视剧中几个精彩的情节如“三打白骨精”,所以《西游记》基本上成为了我们这一代人的童年记忆,也是我们接触的最早最深刻的文学作品。

其次,文学作品改编为影视作品可以丰富影视剧的素材,提高影视作品的档次以及社会文化意义,可以让被综艺节目与狗血剧充斥的影视界焕发新的活力。

而且作为最为轻松诙谐的《西游记》,被改编为动画作品后,吸引了广大低龄儿童,让动画作品中不再是那些毫无营养的低智动画,在传输正确世界观的同时,也让他们继承了中国古典文化。

不可否认将古代小说改编为影视作品的意义,但由于文学形式的差异等因素的影响,这种改编仍有其局限性以及弊端。

作为改编作品,失真是其通病。

演员表演不到位,导演对作品本身的理解不够深刻,文学形式的差异以及对原著的不尊重(有些影视作品功利化严重)都是造成作品失真的原因。

四大名著改编电影解析

四大名著改编电影解析

四大名著改编电影解析四大名著是中国文学的瑰宝,其中《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和《三国演义》被誉为经典之作。

这些作品不仅在文学界享有盛誉,也成为了电影界的宝贵资源。

许多导演和制片人都尝试将这些经典著作改编成电影,以展现其中的丰富故事和深刻思想。

本文将对四大名著改编电影进行解析,探讨其成功之处以及可能的不足之处。

首先,四大名著改编电影的成功之处在于它们能够将原著中的精华内容转化为视觉艺术形式,使观众更直观地感受到故事的魅力。

例如,《红楼梦》的电影版将贾宝玉、林黛玉等角色形象化,通过精美的场景和服装设计,再现了原著中的繁华富丽的宫廷生活。

观众可以通过电影欣赏到原著中的诗词歌赋,感受到其中的情感和哲理。

同样,《西游记》的电影版通过特效和动作场景,将孙悟空等角色的神奇能力展现得淋漓尽致,使观众仿佛置身于一个奇幻的世界中。

其次,四大名著改编电影的成功之处还在于它们能够注入现代元素,使故事更加贴近观众的生活。

电影《水浒传》的改编版本中,将宋江等人的英雄形象与现代社会中的正义与勇气相结合,使观众对这些角色产生共鸣。

电影《三国演义》的改编版本中,将刘备、关羽、张飞等人的忠诚与智慧与现代社会中的领导能力相结合,使观众对这些角色的崇敬之情更加深厚。

然而,四大名著改编电影也存在一些可能的不足之处。

首先,由于原著的篇幅较长,改编电影往往需要删减部分情节和人物,导致故事的连贯性和完整性有所损失。

例如,《红楼梦》的电影版往往只能呈现原著中的部分章回,无法完整地展现整个故事的发展和结局。

其次,由于原著中的语言和文化背景与现代观众有一定的距离,改编电影往往需要进行适度的修改和解释,以便观众更好地理解和接受。

然而,这样的修改和解释可能会引发争议和争论,甚至失去原著的独特魅力。

综上所述,四大名著改编电影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既需要保持原著的精华,又需要注入现代元素,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这些改编电影在一定程度上成功地将原著中的故事和思想转化为视觉艺术形式,使观众更直观地感受到其中的魅力。

经典名著翻拍的利与弊

经典名著翻拍的利与弊

经典名著翻拍的利与弊经典名著是中华文化的精华,a人们总会把经典通过不同的形式传播开来,将其翻拍成影视作品是最常见形式。

对于翻拍经典名著,我觉得有利也有弊。

翻拍名著是很具有挑战的工作。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是要解读原著且尊重原著,导演组既要对原著的内容有独特的见解又必须符合大众的观点、被大众所接受;其次是要设计如何把对名著的理解通过影视直观地展现给观众。

如果将这两点做好,我觉得翻拍名著已成功一半。

对于成功的翻拍,是利大于弊的。

影视作品的受众群体要比原著的受众大,因此可以更好地传播经典、普及经典。

同时观众可以不必花更多的时间去阅读名著,可以通过直观的方式去了解名著、感受经典。

比如老版的红楼梦、西游记等,颇受观众的欢迎,并且备受好评。

这样的翻拍不仅丰富了影视作品的多样性,而且造就了另一种经典,将经典更好的流传与传播下去。

但是弊端在于观众看完影视作品后,对名著的理解会受限于导演的设计。

但是在造就了另一种经典的光环下,这样的弊端可以接受。

但是不是每次翻拍都是成功的,最近影视界又掀起了翻拍的热潮,新红楼、新水浒、新三国、新西游,四大名著一个都没落下。

反观其翻拍的效果,更是引来骂声和吐槽声一片。

依我看来,新版四大名著的翻拍是失败的,其弊也就大于利。

新版翻拍剧失败的最大原因要归属于与原著的偏差,其内容与原著的差别略大,冲击了观众原有的思维,使得不被观众接受。

虽然看上去更具有想象力了,但是对于经典名著来说,尊重原著要比二次创造更加重要。

新版翻拍剧中更多的展现了现代的元素,比如电脑特效,亦或是夸张的化妆,在这方面也有着不同的声音。

其中一种声音认为这样更具有现代气息,而更多的声音认为雷人的化妆只是为了变向地吸引观众的眼球而已。

我觉得,现在技术都在不断发展,在影视作品中融入现在的元素并不是坏事,但是要发挥其好的一面,比如现代的影像技术要远好于80年代,可以制作出更加细腻的画面,而对于没有实用反倒滑稽的创新还是摒弃为好。

此外,对同一部经典著作的反复翻拍表现出影视行业缺乏创作力,大多翻拍只是在原有作品基础上做改动,没有更出色的创造。

经典名著改编影视作品,弊大于利

经典名著改编影视作品,弊大于利

经典名著改编影视作品,弊⼤于利名著改编是弊⼤于利各位领导、⽼师、同学,⼤家好!⾸先在阐述我⽅观点之前,我⽅想先对这个辩题进⾏明确的解释。

名著改编是指在原有名著的基础上,通过改变作品的表现形式或者⽤途,创作出具有独创性的作品。

我⽅之所以认为名著改编是弊⼤于利,其理由之⼀就在于改编的形式变化以及它的独创性必然导致了改编作品的失真。

就名著被改编成的主要形式——影视剧来说,它虽然能带来视觉与听觉上的冲击,但是⽂字的字形、韵律所特有的含蓄细腻之美就必定会流失掉,原著本有的⼴阔⽆垠的想象空间也会受到极⼤的限制。

另外,从改编的主体来看,改编的作品定会收到导演、编剧以及演员等因素的影响。

⾸先他们并不是作者本⼈,不可能将原著的主旨思想挖掘得那么深⼊、透彻、准确,甚⾄会对原著进⾏错误、歪曲的解释。

如电视剧《雷⾬》,在导演偏颇的定位下,围绕着繁漪着⼒刻画了⼀段纠结、畸形的恋情,⽣⽣把⼀部⾼深雅致的情感诗剧改成了俗不可耐的⾔情剧;⼜如新版《红楼梦》,由于演员的底蕴、演技不深厚,各⾓⾊纷纷⾛形,甚⾄在导演的错误理解下,出现了“黛⽟裸死”的荒谬桥段,⼜是⽣⽣地将⼀部旷世奇书改成了“吐槽⼤剧”。

其次,导演、编剧也并不能代表读者,俗话说“⼀千个读者就有⼀千个哈姆雷特”,阅读中呈现的是较⾃由的个⼈欣赏状态,改编者的理解再怎么独到精彩,也⽆法囊括千千万万读者的看法,相对于原著的⼴阔张⼒,改编出来的作品往往就狭隘了许多,所以说,改编的失真既是客观的⼜是主观的,这就意味着会对观众产⽣误导,名著改编的弊端可见⼀斑。

我⽅认为名著改编是弊⼤于利的第⼆点的理由,就在于影视剧形式的⼤众性和易推⼴导致了作品深度的降低。

影视剧是⼀种喜闻乐见、⽼少咸宜的媒介,然⽽名著阅读的主体确是有⼀定限制的,从这⽅⾯来看,名著改编似乎起到了⽂化普及的作⽤,但在这普及的背后隐藏的是什么呢?是情节的删节,是内涵的降低。

更可怕的是这种简单直观的⽅式使得⼈们沉溺于娱乐,疏于思考,这并不是⼀种⾼质量的普及。

《名著翻拍弊大于利》辩论案

《名著翻拍弊大于利》辩论案

《当代社会,名著翻拍弊大于利》立论谢谢主席,大家好!刚刚正方一辩与我们分享了她们对于名著翻拍的看法,她们最大限度的向我们挖掘了名著翻拍的利处,我方承认名著翻拍并非百害而无一利,但当我们用一种严肃的态度更清醒的看待这一沉重的话题的时候,我们看到的,在当代社会,名著翻拍真的像对方辩友所说的那么理想化吗?当代社会影视行业的背景真的是对方辩友所描述的那样吗?各位不妨再听听我方的看法。

首先我们应该明确几个定义。

我们今天讨论的当代是目前的时代,指21世纪,而名著,毋庸置疑是指具有较高艺术价值和知名度,能够经过时间考验,经久不衰,被广泛流传与认可的文字作品。

而我们今天讲的名著翻拍是指将名著改编成电影、电视剧的方式呈现给观众。

今天,我们探讨当代社会,名著翻拍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自然是要看它是否有利于名著本身的传承以及当今社会影视行业的发展了。

我方认为,当代社会名著翻拍弊大于利,原因如下:首先,在当代社会影视行业商业化趋势过大的情况下,名著翻拍很难体现出名著本身的文化价值与精神内涵,不利于名著本身的传承。

我方承认,名著翻拍扩展了名著的传播途径,也存在创新。

但我们更应该清楚的看到名著的翻拍在消费主意和资本逻辑的推波助澜下越来越难以坚守艺术的追求和理想,创新也在搏人眼球的利益追逐中误入歧途。

譬如新版《红楼梦》中,寓意深刻的《好了歌》被当做调侃的对象一笑而过,而黛玉竟用裸死的方式搏人眼球,这不正是对当下低俗之风的迎合吗?这种迷失了精神内涵的传播和违背了文化价值的创新还能说是有利于名著的传承吗?其次,当代社会名著及其所代表的经典题材反复重拍、对旧有作品不断复制的影视业创作倾向加剧了原创剧本枯竭的现状,不利于影视产业的健康向上发展。

我方不否认名著翻拍的确缓解了当代社会优秀原创作品匮乏的尴尬境地,但是,我们更应该看到的是名著翻拍大量占用了投拍资本,吸引了观众的眼球,抢占了好的播出平台使优秀原创剧本投拍难,而拍出后又面临展播难,这无疑又是对原创作品生存空间的挤压,这不是给这一尴尬的现状火上浇油吗?这又如何促进当代影视行业的健康向上发展呢?今天,当名著被不断翻拍,却被观众频频称“雷”引来骂声一片的时候;当广电总局对四大名著的翻拍被迫喊停的时候;当好的自创影视作品日渐稀缺的时候,我们还能说名著翻拍给与了我们文化的熏陶,推动了当代社会的影视发展吗?我们还有理由相信,在当代,名著翻拍利大于弊吗?《当代社会,名著翻拍弊大于利》赛案一、名词解释1、当代社会:21世纪,当今社会(社会心理学上划分不同)。

谈《西游记》改编得失

谈《西游记》改编得失

谈《西游记》影视作品改编之得失《西游记》是作者吴承恩在民间传说和话本、戏曲的基础上,经过艰苦的再创作完成的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

原著共100回,包含了41个神话故事,故事发源于唐太宗贞观年间,僧人玄奘历尽艰难险阻,到印度取经的真实事迹。

《西游记》通过神话的形式,在神佛的世界里注入了现实社会的百态,表现了丰富的社会内容,曲折地反映出现实的社会阶级矛盾,表达了人民的愿望和要求。

在我国电影事业还处于童年时期的上世纪二十年代,电影人就开始了对古代小说名著的改编,比如1927年就出现了改编后的电影《红楼梦》、《西厢记》、《木兰从军》等。

一代又一代,以“四大名著”为主的古代小说改编制作被一次次搬上银幕,其中人物的形象塑造也是各式各样,千奇百怪,有甚者在某版《红楼梦》里林黛玉竟梳小辫、穿高跟鞋,但都只是小众作品。

真正使名著改编成为大众文艺,改编作品为普通民众所接受是从我国电视艺术迅猛发展的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的。

以央视版“四大名著”电视剧成就最高,影响最大,因为这些改编基本上都能在尊重原作的同时,附加上改编者自身的艺术追求,这也让其成为大众对后来改编作品评价对比的样板。

《西游记》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自然免不了被改编的命运,我最早接触的改编作品是动画片《西游记》,至今仍然记得它的主题曲《一个师傅仨徒弟》是怎么唱的。

因为观看年龄的缘故,评价它改编的得失我是肯定说不上来的,但它对我的影响是很大的,像大多数人一样因为它我开始喜欢上了《西游记》。

接下来接触的自然是大名鼎鼎的86版《西游记》,它贯穿了我的童年,为了怀旧我在2013年10月10日下午专门去大礼堂听杨洁导演讲述了当年拍摄《西游记》的故事。

了解完它背后的故事,加上在每年暑期重播中的观看,在我看来86版《西游记》是取得了很大成就的,这一点从重播的次数就可以看出来。

这版《西游记》最后播出了25集,播放过程是每个月1集,与现在的美剧类似。

在杨洁导演展示的剧照中显示,为了遵循原著中的取经路描述,《西游记》剧组跑遍了大江南北来拍摄这部电视剧,向观众展示了北至草原,南至缅甸,东至东海,西至沙漠的美景,可谓用心良苦。

从西游记相关影视作品看古典文学名著改编现代影视作品之得失

从西游记相关影视作品看古典文学名著改编现代影视作品之得失

“七十二变”的孙悟空——从《西游记》相关影视作品看古典文学名著改编现代影视作品之得失一、引言《西游记》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中唯一的神话小说,一直深受广大电视剧电影制作着青睐,各种版本的电视剧、电影作品层出不穷。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大陆取材于西游记的电视剧、电影作品已有30多部。

但与此同时,在西游记被各种改编以营造抽更好的视觉效果的过程中也伴随着经典名著精髓的遗失。

笔者结合《西游记》的改编简单分析古典文学名著改编现代影视作品的得失。

二、震撼却又失真视觉效果纵观各个版本的取材于《西游记》的影视作品,无一不是非常追求震撼的视觉效果,力图使用现代的科学技术将吴承恩笔下的那个盛大的场面描绘出来。

我们以大闹天宫这一场面进行分析。

原著中对孙悟空从八卦炉中逃离之后的战斗场景描写如下:这一番,猴王不分上下,使铁棒东打西敌,更无一神可挡。

只打到通明殿里,灵霄殿外。

幸有佑圣真君的佐使王灵官执殿。

他见大圣纵横,掣金鞭近前挡住道:“泼猴何往!有吾在此切莫猖狂!”这大圣不由分说,举棒就打。

那灵官鞭起相迎。

两个在灵霄殿前厮浑一处。

1从这段描写可以看出孙悟空大闹天宫的巅峰之战是和雷部众神、太乙雷声应化天尊等进行了战斗,描写场面虽然震撼却不失真实。

作者运用了大量的诗词来描写了战斗场面,突出了孙悟空的勇猛,但作者重点描写了和孙悟空太乙雷声应化天尊的个人战斗,对其大闹天宫的那种精神风貌以及宏达场面描写明显有些不足。

再看如今的各版本影视作品,无不将孙悟空从八卦炉中逃出后的那种勇猛表现的夸张勇猛。

20114年年初的大型3D电影《大闹天宫》中更是创造出了孙悟空一人大战无尽天兵天将、牛魔王、杨戬等众多神魔的场面。

这些场面宏伟庞大,给人以强大的视觉冲击效果与震1见《西游记》第七回:八卦炉中逃大圣五行山下定心猿撼。

总的来说,改编之后的影视作品中将书中描写的场面更加宏大的展现出来了,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与震撼。

但是美中不足的是和原著有些偏差,对人物的能力有些夸张了。

浅论古典文学名著改编成影视作品的得失

浅论古典文学名著改编成影视作品的得失

浅论古典文学名著改编成影视作品的得失作者:石宇琪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 2017年第9期石宇琪(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1510班湖南长沙410000)【摘要】从古至今,海字内外,艺术的形式是丰富多样、多姿多彩的,也是相互联系、交流融合的。

然一代有一代之潮流,艺术也无外乎此,有主流与否之分。

今日艺术之天下乃是影视艺术的天下。

在多元化、大众化的时代里,影视艺术以其独有的亲和力、震撼力、感染力赢得了人民大众的普遍喜爱。

在这里,拘于篇幅,不对此作过多的分析和评价,而只是简单地表述一下笔者对“古典文学名著改编成影视作品的得失”这一专题的看法。

【关键词】古典文学名著改编影视作品【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9-045-01影视文化所卷起的汹涌波涛,古典名著亦无法置身于外。

自影视技术诞生起,就有许许多多的古典名著被搬上了荧屏,完成了华丽的变身。

仅以《西游记》为例,其经改编而成的电视剧、电影和动画片就不下60部。

放眼打量这个喧嚣的世界,静静捧读书本的人已不多见,有的只是陶醉于电视机与电脑前的人们。

人们对古典名著中的经典人物的印象也大都从影视作品中得来。

善耶?否耶?有识之士纷纷反思。

有人为古典文化的再生而欣喜不已,有人为传统精神的堕落而顿足大号。

其实无所谓孰是孰非,影视文化的存在、发展和繁荣自有其深刻的历史和社会根由。

她与古典名著一样,只是艺术在不同历史阶段的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无高低优劣之分,而只有表现技巧之别。

对于任何一种文化艺术,我们既不能过分宣扬,也不能过分压抑。

我们只能理性客观地分析。

先说改编之得。

影视文化之所以能够得到广大民众的认同,是因为她能更好地带动人们的情绪,拨动人们的心弦。

这种前所未有的视觉、听觉上的冲击让人无法不神往陶醉。

在一般人看来,80年代出品的电视剧《西游记》里六小龄童扮演的孙悟空那嫉恶如仇、爱憎分明、敢作敢当、机智勇敢、生性调皮的形象比字面上得来的要生动得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中国古典名著改编成影视作品的得与失
中国古典名著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瑰宝,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掀起了一股把中国古典名著改编成影视作品的热潮,其中四大名著都被改编成电视剧供人们观赏。

目前中国古典名著改编成的影视作品已经有很多,而且许多最著名的古典名著改编成的影视作品已经不止一部,比如四大名著在最近几年又翻拍了新的一版。

那么,中国古典名著改编成影视作品的得与失都有什么呢?
以《水浒传》为例,作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被改编成的影响力较大的版本有两版,一版是八七年最为经典的一版,还有一版就是最近几年刚刚翻拍出的一版。

中国古典名著改编成影视作品,其好处首先在于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古典名著。

在《水浒传》被翻拍成电视剧并供广大人民群众观看后,以前只有部分读书的人才会了解的《水浒传》的内容,变成了妇孺皆知的文化大餐,不仅成年人了解到了相关内容,而且小孩子也懵懵懂懂地建立了相关认识,比如小孩子们在一起玩的时候就会角色扮演互相打斗。

虽然说《水浒传》改编成的电视剧不一定绝对忠实于原著,但通过改编成电视剧确实让更多人了解到相关内容,而且有利于吸引人去读原著。

不仅如此,将名著改编为影视作品,也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

首先要让人知道《水浒传》,如果人们根本没听说过,那么何谈对其的弘扬?这与“百家讲坛”的建立原因如出一辙。

要知道,目前中国的文化软实力亟待加强,比如美国好莱坞制作的“功夫熊猫”系列电影,就是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解读、包装,再将其制作成自己的产品,本身消费了中国的传统文化,最后受益的却是好莱坞的制片人。

这并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事,因此,单就这个原因来说,将古典名著改编成影视作品也是十分有必要的。

但是,“改编”中就有一个“改”字,再加上影视作品和书本的呈现方式完全不同,因此在改编过程中一定会加入许多对名著的改变,无论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

有意的改变《水浒传》中原来的内容在87年的经典版中较少出现,那时对《水浒传》的改编基本还是以还原原著为目的,对名著内容的改变主要还是无意的,比如导演、编剧必须按照自己对《水浒传》的认识将其拍成电视剧。

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水浒传》来说也不例外。

比如林冲的演绎,在原著中林冲应该是长得比较虎背熊腰并且面貌并不俊俏,但在电视剧中林冲的形象却比较瘦弱,并且面貌俊朗。

不管怎么说,这种程度的改编还是可以让人接受的,但最新一版的电视剧却存在许多不能让人接受的对原著内容的刻意改变。

在当前社会中,电视连续剧存在这样一个特点,就是对于女性角色,无论其本来面貌是什么样的,无论其应该给观众呈现一个什么样的形象,都要求演员要漂亮、性感,而且在拍剧时对这一部分更要着重发挥,好像不这样就不会有男性演员观看似的。

在电影里面最先出现这种趋势,后来就发展到无论什么题材的电影都要有一段激情戏;近期,这股不正之风也蔓延到了电视连续剧领域。

因此,在新版《水浒传》中,仅有的几个女性角色基本都被漂亮、妖艳的女演员演绎,特别是潘金莲的戏份,导演更是对其大书特书。

这纯粹是为了娱乐消费中国的传统文化,这一点在现在浮躁的社会风气下愈演愈烈。

我们一定要将弘扬名著作品与消费名著作品区分开来,前者是最起码是要忠实于原著的,或者可以在原著的基础上深刻发掘其内涵,并不会凭空捏造出许多情节来论证与名著中思想相左的想法;而后者就是为了经济利益,为了吸引眼球而不负责任地对原著进行篡改,改编的过程中不是以基于原著内容为考虑的主因,而是把观众喜欢什么样的内容作为考虑的主因,刻意迎合观众的口味,无底线的娱乐化。

这对许多并没有读过原著的观众是一种误导,对原著也是一种伤害。

总之,我的观点就是,对中国古典名著的改编要建立在忠实于原著的基础之上,在这个基础上可以增加一些二次创造的过程,对名著内容进行提炼或充实;对名著的改编要少去考
虑一些商业化的因素,要多考虑对人民负责、对观众负责。

虽然这一点在当今社会很难做到,但我希望在将来能有更多更负责任的编剧、导演对古典名著进行更深刻的解读,把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发扬光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