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观者心理的启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旁观者心理的启示
旁观者效应(bystander effect)是社会心理学的一个名词,指的是:紧急事件现场,由于旁观者的存在,个体的利他行为受到抑制,受害者得不到帮助。

现场的人越多,人们就越倾向于袖手旁观,受害者获得帮助的可能性就越小。

这种现象违背常理,我们通常会认为在场的人越多,受害者得到帮助的可能性越大。

“旁观者效应”这个概念的诞生,源于1964年发生在美国的一桩谋杀案。

1964年3月13日凌晨,纽约,28岁的女子吉蒂·吉诺维斯(Kitty Genovese)在自己的住所附近被一个持刀歹徒袭击,整个过程持续了35分钟,由于引起了女子的邻居的注意,凶手一度逃离,但很快又折返继续行凶,最后把她杀死。

据报道,她有38个邻居目睹此事,但无一人出手相助或报警。

社会心理学倾向从下面几个方面来解释这种心理效应:
一、社会抑制作用(社会比较理论):社会上每一个人对所发生的的事情都有着一定的看法并采取相应的行动。

但每当有其他人在场时,个体在行动前就比无人在场是更加小心的评估自己的行为,把自己准备做出的行为和他人进行比较,以防出现尴尬难堪的局面。

比较结果当他人都不采取行动时,就会产生对个体利他行为的社会抑制作用。

二、社会影响结果(从众心理):一个人不仅会以他人看法来评估某一情境,而且在行为举止方面也倾向于模仿他人行动。

这种情况在特殊情况下更为突出。

个体在面对紧急情况下,即使意识到有责任上前帮助,但若别人没有行动的话,个体往往会遵从大家一致的表现。

三、多数人忽略:他人的在场和出现影响了个体对整体情境的认知、判断和解释,尤其是在紧急情况下对自己陌生情况进行判断。

人们既缺乏对行为措施的心理准备也缺乏对行为的信息资料。

因此每个人都试图观察在场每个人的行为资料以澄清事情的真实、自己的模糊认识。

从他人行为动作中找自己行为的线索和依据。

四:责任扩散:在紧急情况下,当有他人在场时,个体不去救助受难者的代价会减少。

见死不救产生的罪恶,罪恶感、羞耻感,责任会扩散到其他人身上,个体责任会相对减少。

我们说,为了对处于困境中地人提供帮助,个体必须感到自己有责任采取行动。

但是,当有许多人在场时,就造成了责任扩散,即个体不清楚到底谁应该采取行动。

“谁都有责任”最终变成了“谁都没有责任”
旁观者心理在全世界范围内导致了大量的悲剧。

2010年,42岁的英国女士西蒙·贝克在Facebook发布自杀遗言,她的上千名线上好友无人报警或相助,直到次日警方发现其遗体;2008年,一名美国男子在马路旁边把自己的儿子活
活踩死,此人的家人、朋友及路人在旁围观,无人制止;2007年,一个中国小伙公车上抓小偷被捅10刀,周围乘客袖手旁观……
事到如今,我们去进行道德谴责也无济于事,只有寻求如何给出科学的解决方案,努力避免成为它的牺牲品。

如果我是受害者
当紧急事件发生,我急需帮助时,我要克服不好意思的心理,勇敢地求救。

必须引起他人的注意,然后明确地告诉对方发生了什么情况;要克服向众人求救的心理,从人群中指定一个人帮助你,并且明确告诉他应该做什么;如果可以,还要尽量降低他帮助你的成本和风险,消除他的顾虑。

比如正确的做法是,从人群中挑出一个人来,盯着他,指着他,直接对他说:”你,穿蓝夹克的先生,我需要帮助,请叫一辆救护车来。

”通过这么简单的一句话,就可以让周围的人了解我的处境、明确他们的责任、消除所有可能妨碍或延误救助的不确定性。

如果我是旁观者
当事件发生而我不确定情况时,一定要忍住观望别人的本能冲动。

如果我判断目前的情况是有人急切地需要帮助,就应果断采取行动,因为我的行动或许可以救人一命。

如果现场还有其他人,我需要发动更多的人一起帮忙时,可以指定具体的一个人上去救人,另外一个人打电话报警,这样具体的指定会打消人们推卸责任的心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