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全国各省民用汽车保有量
中华人民共和国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3年2月22日2012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经济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全国各族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按照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认真贯彻落实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各项政策措施,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步,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2]519322亿元,比上年增长7.8%。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2377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235319亿元,增长8.1%;第三产业增加值231626亿元,增长8.1%。
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0.1%,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5.3%,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4.6%。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6%,其中食品价格上涨4.8%。
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1.1%。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1.7%。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1.8%。
农产品生产者价格[3]上涨2.7%。
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6704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37102万人。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266万人。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与上年末持平。
全国农民工[4]总量为26261万人,比上年增长3.9%。
其中,外出农民工16336万人,增长3.0%;本地农民工9925万人,增长5.4%。
年末国家外汇储备33116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1304亿美元。
年末人民币汇率为1美元兑6.2855元人民币,比上年末升值0.25%。
全年全国公共财政收入[5]117210亿元,比上年增加13335亿元,增长12.8%;其中税收收入100601亿元,增加10862亿元,增长12.1%。
二、农业全年粮食种植面积11127万公顷,比上年增加69万公顷;棉花种植面积470万公顷,减少34万公顷;油料种植面积1398万公顷,增加12万公顷;糖料种植面积203万公顷,增加9万公顷。
山西省太原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山西省太原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2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科学发展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和“稳中求进”总基调,抓投资、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惠民生,对标一流、攻坚克难,努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建设一流省会城市迈出了坚实步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综合经济增长:初步统计,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311.43亿元,比上年增长10.5%。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6.02亿元,增长5.2%;第二产业增加值1035.57亿元,增长9.7%;第三产业增加值1239.84亿元,增长11.3%。
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68.44亿元,增长7.6%;批发零售及住宿餐饮业增加值430.13亿元,增长14.8%;金融保险业增加值241.22亿元,增长14.4%。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4440元,比上年增长9.8%,按2012年平均汇率计算达到8624美元。
产业结构:三次产业比重为1.6%、44.8%、53.6%,分别拉动经济增长0.1、4.4和6.0个百分点。
与上年相比,第一产业比重持平,第二产业比重下降0.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提高0.8个百分点。
财政:全市财政总收入454.49亿元,比上年增长15.6%。
其中:市级财政完成246.16亿元,增长18.2%;县(区)级财政完成208.33亿元,增长12.7%。
全市一般预算收入215.67亿元,增长23.4%。
其中:税收收入172.38亿元,增长21.7%,国内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共计完成税收112.20亿元。
全年一般预算支出277.51亿元,比上年增长16.0%。
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增长7.3%,教育支出增长22.9%,科学技术支出增长23.1%,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增长17.1%,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4.0%,医疗卫生支出增长21.9%,节能环保支出增长106.5%,农林水事务支出增长65.9%,城乡社区事务支出下降5.4%。
2014年四川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之资料分析
2014年四川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解析之资料分析资料分析2014-四川—AA.根据海关统计,2011年1~9月,某省实现进出口总额293.8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9.4%,增速比上年同期提升5.5个百分点,高出全国进出口增速34.8个百分点。
其中,出口150.5亿美元,增长28.8%,高出全国出口增速6.1个百分点。
进口143.3亿美元,增长1.1倍,高出全国进口增速85.8个百分点。
1~9月,全省超易美元贸易伙伴达36个,比上年同期增加6个,其中,德国.印度等国后来居上,超过日本,韩国成为全省主要贸易伙伴.对美国实现进出口30.3亿美元,增长93.1%,位居次席。
对韩国,马来西亚和日本分别实现进出口7.0亿美元,分别增长41.5%,2.9%和7.4%,分列五,六七位。
受上年基数较大影响,全省对东盟双边贸易进出口呈现下降趋势。
1~9月,全省对东盟实现进出口15.1亿美元,下降24.9%。
101(单选题)2009年1~9月,该省进出口总额约为多少亿美元?A.100B.120C.150D.180正确答案是B。
来源四川2014考点基期量计算解析间隔基期量计算,2011年1~9月,某省实现进出口总额293.8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涨59.4%,增速比上年同期提升 5.5个百分点,所以2010年1~9月同比增长59.4%-5.5%=53.9%,所以2011年1~9月比2009年1~9月增长,所以2009年1~9月为,首两位12,因此,本题答案选择B选项。
技巧估算法、直除法102(单选题)2010年1~9月,该省对美国进出口贸易额是对韩国进出口贸易额的多少倍?A.4.3B.3.8C.3.2D.2.5正确答案是C。
来源四川2014考点倍数计算解析2010年1~9月,该省对美国进出口贸易额为,2010年1~9月,该省对韩国进出口贸易额为,所以倍数为。
因此,本题答案选择C 选项。
技巧估算法103(单选题)2011年1~9月,该省进出口贸易状况为:A.顺差7.2亿美元B.逆差7.2亿美元C.顺差8.2亿美元D.逆差8.2亿美元正确答案是A。
晋中市2012年统计公报
晋中市统计局2013年3月17日2012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及省的各项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围绕建设全省“四化”率先发展区总目标,按照“速度快、效果好、特色浓、人民富”的要求,坚持“开放引领、项目支撑、同城发展、综合推动”,着力推动转型跨越发展,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新的成绩。
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年全市生产总值985.9亿元,比上年增长10.2%。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3.2亿元,增长5.7%,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8.4%;第二产业增加值538.7亿元,增长11.6%,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4.7%;第三产业增加值364.0亿元,增长9.3%,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6.9%。
第三产业中,金融保险业增加值36.1亿元,增长20.0%;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97.7亿元,增长8.0%;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74.0亿元,增长9.1%。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0073元,按2012年平均汇率计算达到4779美元。
全年全市财政总收入210.4亿元,比上年增长18.1%。
其中,国税部门完成93.6亿元,增长6.5%;地税部门完成83.0亿元,增长25.6%;财政部门完成33.8亿元,增长40.0%。
全年全市一般预算收入99.2亿元,比上年增长27.2%。
一般预算支出178.7亿元,比上年增长15.8%。
其中, 教育支出增长19.6%,医疗卫生支出增长17.8%,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17.1%,农林水事务支出增长4.6%,节能环保支出增长4.4%,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增长1.7%。
全年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2%,其中,食品价格上涨5.5%。
市区商品零售价格上涨2.2%。
全市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6.7%,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7.3%,生活资料价格上涨5.3%。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3.4%。
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4.7%。
全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4.48万人。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1.94%。
2012年乘用车行业分析报告
2012年乘用车行业分析报告2012年3月目录1 乘用车需求状况 (3)1.1 政策因素导致需求增速快速回落 (3)1.2 2012年需求自然增长已具备政策鼓励条件 (6)1.2.1 国内汽车需求远未饱和 (6)1.2.2 拥堵本身并不影响汽车需求增长 (7)1.2.3 促内需保增长汽车仍是首选 (8)1.3 宏观经济政策预调微调汽车需求有望触底反弹 (9)1.3.1 汽车销量增速体现出一定早周期特征 (9)1.3.2 经济政策预调微调汽车需求有望回升 (9)2 乘用车2012年整体产能状况 (10)2.1 合资品牌产能释放不会引起价格战 (10)2.2 自主品牌产能出现明显推迟现象 (11)2.3 各车企产能释放差别明显 (12)3 上游:原材料价格明显回落 (14)1 乘用车需求状况1.1 政策因素导致需求增速快速回落2011 年1 月1 日,汽车下乡、以旧换新、购臵税优惠政策全面退出。
同时,北京市实施小客车限购政策,导致2011 年销量下降50 万辆,影响乘用车增速3.6 个百分点。
2010 年11-12 月份,汽车市场预期年底刺激政策将要退出,消费者选择提前购车,在一定程度上透支了2011 年1-2 月份的需求,但整车厂家为平滑销量,将部分2010 年12 月份的销量平滑至2011 年1 月份,导致1 月份销量增速并未明显回落。
但从2 月份开始,乘用车、狭义乘用车、交叉乘用车增速快速回落,尤其是受到购臵税优惠、汽车下乡政策退出影响较大的交叉乘用车。
乘用车、狭义乘用车、交叉乘用车销量增速由1 月份的16.2%、19.0%、4.2%降至5 月份的0%、3.0%、-14.1%.2011 年10 月1 日,节能车补贴政策门槛提高。
节能车补贴车型平均油耗由6.9L/百公里降至6.3L/百公里。
乘用车销量增速再次回落,乘用车、狭义乘用车、交叉乘用车销量增速由9 月份8.9%、10.6%、0.2%降至11 月份的0.3%、2.3%、-9.5%。
2019.08.24 真题实战-数资3 (笔记)(2020省考笔试大班-江苏1期)
真题实战-数资3(笔记)【注意】今晚讲2018年江苏A卷。
资料分析(一)2017年末,全国民用汽车保有量21743万辆,比上年末增长11.8%。
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18695万辆,增长12.9%;民用轿车保有量12185万辆,增长12.0%,其中私人轿车保有量11416万辆,增长12.5%;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153.0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新注册登记65.0万辆,比上年增加15.6万辆。
按地区分,东部、中部、西部地区机动车保有量分别为15544万辆、9006万辆、6436万辆。
其中,西部地区近五年汽车保有量增加1963万辆,年均增速19.3%,高于东部、中部地区14.6%、16.7%的年均增速。
2017年末,全国机动车驾驶人3.85亿人,近五年年均增加2467万人,汽车驾驶人超3.42亿人。
从性别看,男性驾驶人2.74亿人,占71.2%;女性驾驶人1.11亿人,占28.8%,比上年末提高1.6个百分点。
【注意】文字型材料,用5秒钟梳理材料。
时间2017年末,第一段讲汽车、桥车、新能源汽车;第二段分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第三段与驾驶人有关。
116.2016年末全国私人轿车保有量为:A.10148万辆B.11006万辆C.13879万辆D.16559万辆【解析】116.材料时间2017年末,问题时间2016年末,求基期量。
主体是“私人轿车”,已知“私人轿车保有量11416万辆,增长12.5%”,给现期和增长率,A、B项差距小,分母保留三位,11416/(1+12.5%)≈11416/1.13,首位商1,次位商0,第三位商1,对应A项。
【选A】【注意】注意不要找错数据,问的是“私人轿车”,不要找成“私人汽车”。
找主体时一定要完全匹配,不要粗心。
117.2017年全国新能源汽车新注册登记数占年末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比重是:A.35.0%B.42.5%C.49.1%D.55.2%【解析】117.出现“占”字,现期比重。
山西省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图表全)
山西省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山西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山西调查总队2013年3月1日2012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山西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人民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科学发展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和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着力推动转型跨越发展,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新进展。
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年全省生产总值12112.8亿元,比上年增长10.1%。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97.9亿元,增长6.0%,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8%;第二产业增加值7009.1亿元,增长10.9%,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7.8%;第三产业增加值4405.9亿元,增长9.5%,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6.4%。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3628元,按2012年平均汇率计算为5327美元。
全年全省财政总收入2650.4亿元,增长17.2%。
一般预算收入1516.4亿元,增长25.0%。
税收收入1045.2亿元,增长19.8%,其中国内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和城建税共计完成税收926.0亿元,增长19.4%。
一般预算支出2761.5亿元,增长16.6%。
其中农林水事务支出增长28.2%,教育支出增长32.1%,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10.3%,医疗卫生支出增长12.6%,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增长22.3%,节能环保支出增长7.7%。
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5%,其中,食品价格上涨4.2%。
商品零售价格上涨1.8%。
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1.2%。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5.5%,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5.8%,生活资料价格上涨0.4%。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1.9%。
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5.4%。
全年全省城镇新增就业51.1万人。
转移农村劳动力43.2万人。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38%。
国务院正式批复《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各省市民用汽车保有量及排名1990-2010
10
88.86
10
103.6
11
114.72
11
133.23
11
153.57
11
189.1
11
233.91
11
湖南
18.75
12
35.24
11
38.12
15
41.58
14
42.73
15
46.1
16
50.43
15
57.67
15
65.08
15
71.78
15
78.34
16
91.76
16
109.83
排名
保有量
(万辆)
排名
保有量
(万辆)
排名
保有量
(万辆)
排名
保有量
(万辆)
排名
保有量
(万辆)
排名
保有量
(万辆)
排名
保有量
(万辆)
排名
保有量
(万辆)
排名
广东
40.21
1
114.73
1
123.43
1
135.51
1
143.8
1
172.91
1
191.92
1
230.89
1
257.96
1
305.4
1
372.96
1
24
24.7
24
27.16
25
30.31
24
35.56
24
40.48
24
48.36
24
58.07
24
69.9
24
2014—2015全国汽车保有量
国家统计年鉴汽车保有量相关数据:截止2012年底,我国的汽车保有量达到1.21亿辆,到了2013年底,我 国汽车保有量则增至1.37亿辆,而在2014年底则达到了1.54亿辆,每年均以0.16亿辆以上的增速增加。由 于基数越来越大,相对的增长率有所下降。如果按现有的趋势增长下去,预计到2015年年底,我国的汽车保 有量将会达到1.72亿辆。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截止2014年末,我国现 有人口136782万人,其中15-59岁: 66.96%,大概 有91583 万人,约为9.16亿人。
我国平均每8.88个人拥有一辆汽车 15-59岁人群中平均每6个人拥有一辆车
扫码二维码 获取更多资讯
深圳市车栈壹佰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O2O汽车后服务市场第一品牌
据统计年鉴所获得的相关数据,截止2014年年底,我国汽车保有量超过百万的有31所城市,北京以537.1 万辆位居榜首,重庆以399.8万辆位居第二,但远远落后于帝都北京。 值得一提的是深圳达到了290.5万辆,到目前已超过300万大关,预计今年年底汽车保有量将达到360万辆,
进入全国汽车保有量前五强。
全国汽车保有量数据
——深圳市车栈壹佰网络有限公司——
截止2014年年底,我国汽车保有量超过百万的
预计2015年年底
汽车保有量将达到1.72亿辆
31所城市有:北京、重庆、成都、深圳、广州、天津、 上海、杭州、武汉、苏州、郑州、西安、南京、保定、 昆明、青岛、宁波、烟台、潍坊、佛山、东莞、沈阳、 石家庄、温州、大连、济南、长沙、唐山、哈尔滨、 长春、台州。
行业资讯 爱车保养 洗车服务
六问2012年中国车市
动车保有量为22 亿辆 ,其 中汽车1 6 . 5 . 亿辆 ;全国机动车驾 0
驶 人达2 6 . 亿人 。刚性需求依然存在 。2 1年全年 ̄ 1 2 9 3 01 26 万人 ,其 中驾龄不满 1 的新驾驶人所 占比率达到 1. %。 年 19 0 北 京机 动车保有量超过4 0 7 万辆 ,而天津 、上海 、广州 、
六 问2 年 中国车 市 0 1 2
刚刚过 去的2 1 年 ,对 于汽 车企 业来 01 说 是极度不 平凡 的一年 。随着 汽车 消费刺 激 政策退 出 、部 分城市 限购 、日本地 震连 累零部件供 应 、通胀压 力增 大 、油 价上涨 等 多重不利 因素 显现 ,车企 的乐观 被现 实 冲垮 ,行业减 速终成 现实 。2 1年 ,创造 01
2 1 年 ,对于汽 车产业 来说 ,将 是 充 02 满 挑战的一年 ,存在诸多 的悬念 。
一
问 :产 销 能否 冲过2 0 万 辆 大关 00
中 国车 市仿佛 正在进 行一场 马拉 松长
奢望吗 ?
回想 2 1 年 汽 车 市 场 规 模 已 经 达 到 00
12 万 辆 ,2 1 年 只 要 再 增 长 95 86 01 . %, 就 能
此前 车市 的增长 逻辑 的。对 于去年车 市 的 这 种增 速失 常 ,不 少人 至今 还 心有 余 悸 , 真所谓 “ 朝被 蛇咬 ,十年怕井绳 ” 一 。在汽
万 辆 ,同 比增长仅24 %,扣 除出 口和年初 . 5 年 尾 的水分 ,实际 为负增长 ,与 原先2 0 00 万辆 的 目标 失之 交臂 ,这一 目标成 为雄心
保定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保定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2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7•21”特大洪灾等严峻考验,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紧紧围绕建设“京畿强市、善美保定”中心任务,牢牢把握“突出抓发展、重点抓项目、持续保稳定、着力惠民生”主基调,扎实推进稳增长、调结构、攻重点、抓改革、惠民生、优环境各项工作,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全面进步,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年全市生产总值实现2720.9亿元,比上年增长10.5%。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78.2亿元,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1495.9亿元,增长12.2%;第三产业增加值846.8亿元,增长10.4%。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3.9%、55.0%和31.1%。
人均生产总值24054元,比上年增长9.8%。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累计同比上涨3.5%,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1.0%;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累计同比下降0.5%;固定资产投资总指数累计同比上涨0.4%。
全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9.9万人。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91%,比上年下降0.14个百分点。
初步核算,全市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1848.4亿元,比上年增长12.6%,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67.9%,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实缴税金230亿元,比上年增长18.1%,占全部财政收入的比重为73.9%;完成出口 42.8 亿美元,比上年下降14.0%,占全市出口总值的89.7%。
二、农业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382.3万亩,粮食总产量604.5万吨。
其中,夏粮总产量258.8万吨;秋粮总产量345.6万吨。
粮食亩产437公斤。
全年蔬菜播种面积239.8万亩,比上年增长1.1%,总产量931.6万吨,比上年增长2.1%。
其中,设施蔬菜播种面积39.0万亩,总产量153.1万吨,占全部蔬菜产量的16.4%。
2012年湖南省国民经济统计公报
2012年湖南省国民经济统计公报2012年,面对世界经济复苏减缓和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严峻形势,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人民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系列工作部署,千方百计稳增长,促和谐,全省经济总体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进步,为实现“两个加快、两个率先”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综合初步核算,全省地区生产总值22154.2亿元,比上年增长11.3%。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004.2亿元,增长3%;第二产业增加值10506.4亿元,增长12.8%;第三产业增加值8643.6亿元,增长12.2%。
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3480元,增长10.7%。
全省三次产业结构为13.6∶47.4∶39。
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1.3%,与上年持平;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5%,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
第一、二、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6%、54%和42.4%。
其中,工业增加值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9.6%;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9.1%。
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12791.2亿元,增长13%,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7.7%。
分区域看,长株潭地区生产总值9441.7亿元,比上年增长12.7%;环长株潭城市群生产总值17660.7亿元,增长12.4%;湘南地区生产总值4523.5亿元,增长11.8%;大湘西地区生产总值2870.1亿元,增长11.3%。
二、农业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904.1亿元,比上年增长3%。
其中,农业产值2651.7亿元,增长2%;林业产值260亿元,增长5%;牧业产值1488.6亿元,增长4.7%;渔业产值279.9亿元,增长5.5%。
全省粮食播种面积490.8万公顷,比上年增长0.6%;棉花种植面积20.2万公顷,增长5%;糖料种植面积1.4万公顷,下降0.3%;油料种植面积132.2万公顷,增长2%;蔬菜种植面积123.9万公顷,增长3.8%。
国家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6(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国家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6(题后含答案及解析)全部题型 5. 资料分析资料分析每题所给出的图、表或一段文字均有5个问题要你回答。
你应根据资料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计算和判断处理。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12年Z省W市实现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相比上年增长9.6%,在文化产品制造业中,文化印刷、文化用品制造和工艺美术品制造三大主导行业,2012年分别实现增加值21.82亿元、11.57亿元和6.62亿元。
1.与全省结构相比,W市文化产品制造业增加值占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的比重比全省水平( )。
A.高4.9个百分点B.低4.9个百分点C.高10.6个百分点D.低10.6个百分点正确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比重差值的计算。
W市文化产品制造业增加值占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同理Z省范围内其比重=,前者明显大于后者且相差不到10个百分点,排除B、C、D项。
所以选择A。
2.在文化产品制造业、贸易业和文化服务业三大产业中,W市有几个产业在2012年的增加值超过Z省的一成?( )A.0B.1C.2D.3正确答案:B解析:本题属于直接读数类题目,根据表格中数据可知w市只有文化产品制造业增加值超过了Z省的一成,答案为B。
3.2012年W市文化产品制造业中,文化印刷、文化用品制造和工艺美术品制造三大主导行业之外的行业增加值占该市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的比重约为( )。
A.2%B.4%C.7%D.12%正确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比重的计算。
2012年W市文化产品制造业中除了三大主导行业之外的行业增加值为42.91-21.82-11.57=6.62≈3(亿元),占该市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
所以选择B。
4.2011年,W市实现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约多少亿元?( )A.69B.71C.73D.78正确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基期量计算。
2011年W市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为(亿元),所以选择B。
2012年河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2年河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2 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各地各部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突出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紧紧围绕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奋斗目标,大力实施“一产抓特色、二产抓提升、三产抓拓展”经济发展战略,全力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抓创新、惠民生、促和谐,积极应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国民经济发展实现稳中有进,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进步,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综合初步核算,全省生产总值实现 26575.0 亿元,比上年增长 9.6% 。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3186.7 亿元,增长 4.0% ;第二产业增加值 14001.0 亿元,增长 11.5% ;第三产业增加值 9387.3 亿元,增长 8.4% 。
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为 12.0% ,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 52.7% ,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 35.3% 。
图 1 2008 - 2012 年全省生产总值及增速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 2.6% ,其中食品价格上涨 3.8%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 5.3%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 3.8% ;农产品生产价格上涨 0.6% ,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 8.2% 。
图 2 2012 年居民消费价格月度同比涨跌幅度表 1 2012 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及涨跌幅度指标指数比上年增长(%)居民消费价格102.6 2.6 其中:食品103.8 3.8 烟酒104.7 4.7衣着104.7 4.7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102.8 2.8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102.4 2.4交通和通信100.3 0.3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100.6 0.6居住101.7 1.7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 3.69% ,比上年回落 0.06 个百分点。
全部财政收入 3479.3 亿元,比上年增长 15.3% ,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 2084.2 亿元,增长 19.9% 。
2012年中国汽车产业相关统计数据
3 3 6
2 0 0 5~ 2 0 1 2年中国自主品牌轿车市场占有率 表2 单位:万辆,%
年 份 全年轿车销量 其中自主品牌销量 市场占有率 2 0 0 5 2 7 6 7 7 7 2 6 6 2 6 2 5 2 0 0 6 3 8 6 9 5 9 8 3 5 2 5 4 2 2 0 0 7 4 7 9 7 7 1 2 4 5 3 2 5 9 6 2 0 0 8 5 0 4 6 9 1 3 0 8 2 2 5 9 2 2 0 0 9 7 4 7 1 2 9 6 7 2 0 1 0 2 0 1 1 2 0 1 2
地区名称 北 上 重 广 广 吉 湖 安 天 京 海 庆 西 东 林 北 徽 津 汽车产量 1 5 1 4 7 1 9 2 6 9 2 5 3 3 6 1 4 8 0 9 1 6 6 9 6 1 6 3 2 1 7 4 3 1 2 5 9 8 7 6 3 0 地区名称 江 浙 福 河 湖 海 四 云 西 江 建 南 南 南 川 南 汽车产量 3 5 7 4 1 3 6 8 4 3 8 5 2 1 7 2 5 2 5 3 1 3 1 1 5 2 0 3 3 5 8 1 2 2 0 地区名称 山 河 辽 陕 江 山 贵 新 东 北 宁 西 苏 西 州 疆 汽车产量 1 8 4 0 7 7 2 1 1 7 5 5 4 5 5 7 3 1 3 0 9 4 7 7 3 8 2 4 5 4 0 3 5
3 3 8
2 0 0 1~ 2 0 1 2年中国汽车工业增加值 表7 单位:亿元,%
年份 2 0 0 1 2 0 0 2 2 0 0 3 2 0 0 4 2 0 0 5 2 0 0 6 2 0 0 7 2 0 0 8 2 0 0 9 2 0 1 0 2 0 1 1 2 0 1 2 汽车工业增加值( A ) 1 0 5 5 6 1 5 1 8 8 2 1 5 3 4 2 1 8 7 8 2 2 0 9 9 3 3 6 2 7 4 1 4 1 4 4 1 0 4 1 5 3 7 8 9 6 7 5 9 7 7 4 5 1 7 8 0 7 7 6 全国 G D P总量( B ) 9 7 3 1 4 8 1 0 5 1 7 2 3 1 1 7 3 9 0 2 1 3 6 8 7 5 9 1 8 3 8 6 7 9 2 0 9 4 0 6 8 2 4 9 5 2 9 9 3 0 0 6 7 0 0 3 4 0 5 0 7 0 3 9 7 9 8 3 0 4 5 8 2 1 7 0 4 7 1 5 6 4 0 A/ B 1 0 8 1 4 4 1 8 3 1 6 0 1 2 0 1 6 1 1 6 6 1 3 6 1 5 8 1 6 9 1 5 8 1 5 6 机械工业增加值( C ) 5 2 7 0 3 7 9 9 7 0 3 4 9 0 8 8 1 1 0 1 2 1 4 4 0 7 1 9 5 3 3 2 4 4 5 0 2 8 0 4 3 3 7 4 0 0 4 4 3 4 5 4 8 0 7 0 A/ C 2 0 0 3 3 9 9 8 3 0 6 1 2 4 0 7 2 0 0 7 2 3 3 4 2 1 2 0 1 6 7 9 1 9 1 8 1 8 0 7 1 6 8 0 1 7 1 3
中国国情分析——私家车的发展问题及建议
中国国情分析——私家车的发展问题及建议摘要:随着改革开放,国家快速发展,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
私家车消费日渐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亮点也成为政府和广大消费者关注的热点。
本文将结合中国国情对我国私家车的发展历程、发展现状及产生的问题展开分析并提出合理的解决途径。
关键词:私家车、发展、保有量、建议、公共交通一、私家车的发展历程回首改革开放三十多年,让国人怦然心动的往事之一就是有关私家车的记忆。
30多年前,骑一辆“永久”牌自行车在街道上穿行,那是件很令人羡慕的事;30多年后的今天,开着私家车上下班,也是一件平常事儿了。
30多年来人们代步工具的变迁,勾勒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市百姓生活的巨大变化和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
70年代末,刚刚从“文革”走出来的中国老百姓,一万个人中间也许不会有一个人梦想有一天会开上私家车。
当时中国的轿车价格是国际市场的三四倍,大多数工薪族月薪四五十元,不吃不喝攒钱半辈子,也买不起一辆轿车。
百姓拥有轿车,在当时甚至是个禁区。
新中国诞生的头30年里,出于意识形态的考虑,私人轿车作为资本主义的象征,从50年代的限制直到1966年的“文革”中彻底消失。
即使公务车,也严格按等级,实行配给。
1984年以前,如县团级干部只能乘用国产吉普车。
当时中国的轿车千人保有量不足0.5辆,在全球130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最后。
到了80年代,公务车的级别限制松动,经济发展和对外交往使国产轿车不符需求,丰田皇冠等日本轿车通过合法进口与走私,涌进国门,并于1985年达到顶峰。
两三年间,耗用的外汇,相当30年中国汽车工业总投资的两倍多。
这一状况引发了全社会巨大反响,造车,还是买车,已经上升到涉及民族自尊心的政治问题,中央决策层开始高度关注。
中国汽车工业强烈要求发展轿车生产,面对当时资金和技术的严重短缺,1982年,邓小平同志批示“轿车可以合资”。
1985年前后,北京吉普、上海大众、广州标致,三个有尝试性质的合资企业开始建立。
2012年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2年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3年02月21日20:05 来源:中国经济网[推荐朋友][打印本稿][字号大中小]江苏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江苏调查总队(2013年2月20日)2012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上下牢牢把握主题主线和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积极应对国际经济形势严峻和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挑战,统筹推进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惠民生、抓改革、促和谐各项工作,经济运行呈现稳中有进的态势,发展质量稳步提高,民生继续得到改善,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在“两个率先”征程上迈出了新步伐。
一、综合经济在转型升级中平稳增长。
初步核算,全省实现生产总值54058.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1%。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418.3亿元,增长4.6%;第二产业增加值27121.9亿元,增长11.0%;第三产业增加值23518.0亿元,增长9.6%。
人均生产总值68347元,比上年增加6057元。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调整为6.3∶50.2∶43.5。
高新技术产业较快发展。
全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45041.5亿元,增长17.4%,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37.5%,比上年提高2.2个百分点。
服务业发展水平稳步提升。
全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23676.0亿元,增长9.6%,占GDP比重为43.8%,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
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势强劲。
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和新医药、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和软件、物联网和云计算、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和海洋工程等新兴产业全年销售收入达40059.9亿元,比上年增长19.6%。
非公有制经济总量提升、占比提高。
全年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36056.8亿元,占GDP的比重达66.7%,其中私营个体经济比重为41.7%,分别比上年提高0.6个和0.7个百分点。
年末全省工商部门登记的私营企业达131.3万户,比上年增长9.6%,注册资本42307.0亿元,增长16.9%;个体户352.8万户。
长治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2年长治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长治市统计局2013年3月11日2012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两宜”城市建设,锐意进取,克难奋进,全力推动转型跨越发展,主要指标稳步增长,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年全市生产总值1328.6亿元,比上年增长10.6%。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3.5亿元,增长5.6%,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0%;第二产业增加值894.9亿元,增长11.5%,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7.4%;第三产业增加值380.2亿元,增长9.2%,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8.6%。
第三产业中,金融保险业增加值45.7亿元,增长16.3%;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80.6亿元,增长7.7%;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85.7亿元,增长13.9%。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9523元,按2012年平均汇率计算为6261美元。
全年全市财政总收入302.1亿元,增长18.2%。
一般预算收入133.5亿元,增长27.9%。
税收收入75.7亿元,增长11.9%,其中国内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和城建税共计完成税收66.3亿元,增长11.4%。
一般预算支出201.8亿元,增长14.7%。
其中农林水事务支出增长4.0%,教育支出增长35.4%,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19.4%,医疗卫生支出增长8.8%,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增长12.6%,公共安全支出增长13.5%,节能环保支出下降30.1%。
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4%,其中,食品价格上涨3.9%。
商品零售价格上涨1.8%。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7.3%;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4.4%。
表1 2012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幅单位:%指标涨幅居民消费价格 2.4食品 3.9烟酒及用品 1.2衣着 4.6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0.1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 1.1交通和通信0.2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2.7居住 1.3全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5万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96 2.46 0.60 2.37 3.37 1.17 1.89 0.28 3.48 1.40 0.70 1.00 3.57
2339.40 995.64 163.53 473.29 1375.30 415.77 845.48 22.50 680.15 280.05 100.19 117.71 381.72
218.69 243.70 233.94 236.66 235.39 243.46 249.73 262.21 269.75 267.80 229.20 3.23 1.46 11.29 4.04 1.71 7.04 3.68 6.68 8.35 17.81 9.20 5.95 4.55 5.53 12.43 10.72 9.58 10.19
1635.85 1791.57 2017.83 2359.42 2812.12 3501.52 4275.26 5206.79 5944.58 6727.49 7655.56 8455.04 9362.03 10611.04 11769.04 13069.52 14213.87 15363.88 17336.56 19167.58 20068.47 22817.62 25250.83 748.05 315.09 1357.88 588.77 512.63 851.04 514.70 545.11 558.96 1880.71 1318.66 852.28 818.16 875.23 1938.58 1529.09 946.39 908.77
104.80 115.96 124.54 131.65 137.00 140.52 143.19 145.80 146.07 147.41 131.78 10.78 1.77 4.14 2.10 1.15 9.61 1.87 2.97 5.26 10.54 7.00 3.29 3.89 1.84 8.40 5.05 4.28 4.59
19.28 8.02 1.28 6.17 17.53 5.73 16.62 1.56 6.89 4.73 1.09 1.54 5.31
126.58 28.63 8.55 18.42 49.70 26.12 50.05 3.83 25.04 22.51 8.04 12.26 30.19
3.22 0.76 0.04 0.01 0.27 0.13 0.14 0.15 0.24 0.07 0.05 0.09 0.29
1772.66 544.57 129.13 294.65 963.35 321.53 519.59 18.63 595.59 248.18 81.52 106.67 318.16
不可比 (下表同)。
232.34 269.88 284.42 300.32 311.83 315.18 324.19 344.44 363.25 376.88 380.47 16.19 10.82 48.75 20.24 9.60 8.67 8.03 9.21 3.46 20.58 18.03 7.32 6.13 4.83 52.23 26.44 3.79 6.05
载客汽车 (万辆) 大 型 中 型 小 型 微 型
载货汽车 (万辆)
25.90 35.08 79.45 162.19 185.24 226.16 285.98 349.74 417.90 488.02 580.56 654.83 740.23 853.73 993.96 1202.37 1478.81 1735.91 2132.46 2619.57 3195.99 3838.92 4845.09 6124.13 7478.37 8943.01 464.86 197.30 568.13 270.80 215.94 328.63 170.94 201.42 185.71 706.27 664.08 225.98 224.45 152.73 860.89 467.49 227.76 247.99
100.17 129.90 223.20 368.48 398.62 441.45 501.00 560.33 585.43 575.03 601.23 627.89 676.95 716.32 765.24 812.22 853.51 893.00 955.55 986.30 1054.06 1126.07 1368.60 1597.55 1787.99 1894.75 23.70 22.19 153.42 56.78 47.72 82.22 36.99 55.86 20.73 89.29 105.02 74.23 57.49 47.01 159.88 109.61 62.69 58.17
北 京 天 津 河 北 山 西 内蒙古 辽 宁 吉 林 黑龙江 上 江 浙 安 福 江 山 河 湖 湖 海 苏 江 徽 建 西 东 南 北 南
广 广 海 重 四 贵 云 西 陕 甘 青 宁 新
东 西 南 庆 川 州 南 藏 西 肃 海 夏 疆
1037.42 227.44 55.46 159.36 493.22 164.36 328.53 22.77 284.64 129.14 49.13 66.35 203.82
年 地 1978 1980 1985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份 区
民用汽车 总 计 (万辆) 135.84 178.29 321.12 551.36 606.11 691.74 817.58 941.95 1040.00 1100.08 1219.09 1319.30 1452.94 1608.91 1802.04 2053.17 2382.93 2693.71 3159.66 3697.35 4358.36 5099.61 6280.61 7801.83 9356.32 10933.09 493.56 221.12 728.51 329.95 266.08 414.88 209.49 259.87 212.66 802.20 773.56 303.13 283.92 201.64 1027.16 581.95 293.64 308.14
0.07 0.89 0.79 0.39 0.28 0.20 0.51 0.02 0.20 1.77 0.37 0.68 0.17 0.60 0.64 0.17 0.19
20.77 11.79 1.25 6.97 16.27 4.74 11.07 2.79 13.37 8.12 2.59 5.51 15.39
19.42 2.52 0.89 1.53 3.32 2.08 3.26 0.95 3.06 1.47 0.62 0.69 3.42
814.22 159.90 41.05 118.83 363.12 116.76 227.05 11.47 217.63 86.63 34.59 43.38 139.14
12.13 9.82 0.55 2.36 33.16 5.94 16.12 1.04 11.74 2.20 0.80 0.92 3.34
169.86 49.20 11.12 31.56 83.77 36.72 77.88 8.33 45.54 35.42 11.77 19.41 51.18
注:1.小轿车包括在载客汽车中 (下表同)。 2.从2002年起,载客汽车和载货汽车的其中分项、其他汽车统计口径有调整与以前年份不可比 (下表同)。
861.60 175.77 43.75 125.42 406.08 126.47 248.76 14.16 235.61 92.32 36.65 45.94 149.08
15.84 3.53 1.25 2.70 6.48 1.69 2.34 0.71 3.18 2.01 0.65 0.95 3.19
84.66 82.22 79.43 66.31 44.76 36.63 30.54 25.97 21.12 17.54 13.40
38.58 50.61 64.80 71.66 91.49 108.31 134.62 66.92 80.14 89.96 95.33 5.00 1.63 6.96 2.37 2.41 4.03 1.56 2.60 6.22 6.64 4.46 2.92 1.98 1.90 6.39 4.85 3.19 1.97
75.48 75.76 78.06 82.13 87.34 93.82 100.39 107.95 116.44 126.54 128.13 5.00 2.26 5.07 2.74 2.29 6.67 2.89 4.42 4.49 8.89 6.00 3.91 2.81 2.26 9.33 6.14 4.64 3.81
载货汽车 (万辆) 重 型 中 型 轻 型 微 型
其他汽车 (万辆)
机动车驾 驶员 (万人) #汽车驾驶 员 192.45 245.23 462.14 790.96 859.44 969.55 1112.97 1269.23 1673.39 2100.74 2619.25 2974.06 3361.12 3746.51 4462.68 4827.08 5368.07 7101.64 8017.76 9317.24 10567.15 12276.80 13740.73 15129.89 17416.76 20028.52 731.40 311.36 1260.86 543.93 448.65 763.91 428.41 498.63 531.41 1458.71 1114.49 650.47 533.87 540.75 1729.43 1250.04 695.33 622.65
148.28 136.79 153.90 168.07 174.01 186.74 200.84 315.08 394.80 460.58 472.51 5.05 4.09 53.85 21.28 16.69 23.68 10.57 17.90 5.63 30.29 12.88 24.06 8.22 13.83 44.81 36.99 11.84 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