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泰科国际有限公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泰科CIT金融公司并购案。在2001年第一季度,CIT公司实现盈利15930万美元,但合并
完成前的两个月(4月和5月)却骤然巨亏7800万美元。更为神奇的是,在合并完成后的 四个月中(2001年6月至9月30日),其盈利能力迅速恢复,共实现盈利25250万美元, 是合并前5个月的三倍多。
三、原因及对策分析
(二)调查迁出系列公司治理问题
• 正如“冰山理论”所指出,被发现的舞弊事件可能只是“冰山一角”。随着调查的逐 步深入,揭开了泰科系列丑闻。
阴阳迁职 计划
董事会、证交 会、法院等调 查结果
借花献佛, 拉内部监管 机构下水
自作主张 自发奖金 财务违规 浑水摸鱼
KEL贷款 成高管提 款机
(三)问题一: 迁职计划——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三)问题三: 免费提款机-“主要雇员贷款项目”
• “主要雇员贷款项目”(简称KEL项目)设立于1983年,其目的是为了向高管人员提供条 件优惠的贷款,帮助其支付因持有泰科股票而发生的税款,从而鼓励高管人员长期持有 泰科股票。可是,从1997年之后,这一贷款项目开始逐渐“变味”,蜕变成泰科少数高管 人员的“免费提款机”。 • 从1997年起,科兹洛夫斯基先后200多次利用该贷款项目从泰科“贷出”资金27000万美元, 直至被开除时,他保留在泰科账上的KEL贷款余额仍将近4400万美元。 • 首席财务官斯沃茨,从1997年起,斯沃茨共利用KEL项目取得免息贷款近1亿美元,在离 职前夕,他仍有280万美元的KEL贷款未偿还。 • 为了彻底将这些所谓的“贷款”转化为个人财产,他们在1999年8月以奖金的名义自我豁 免了3850万美元的KEL贷款(科兹洛夫斯基2500万美元,斯沃茨1250万美元,其他人员 100万美元),彻底将公司财产装入了自己的腰包。通过“先贷后豁”的手段,科兹洛夫斯 基和斯沃茨之流将KEL贷款项目变成了肆意侵吞公司财产的工具。
安全服务的生产商、世界最大的流量控制阀门制造商、世界最大的海底通信系
统服务商。泰科的经营机构遍布100多个国家,雇佣近26万员工,2003年营业 额超过300亿美元,股票市值接近1000亿美元,是企业界一艘不折不扣的“泰坦 尼克”,在相关领域里仅次于通用电气公司。
(二)发展状况
• • 泰科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公司之一,2003年全球总营业额达300亿美元 拥有超过260,000名员工,其中有超过50%的员工来自除美国以外的其他国家
• 1995年3月,科兹洛夫斯基决定在纽约设立泰科办事处,并进行一些人员的调动。为此, 他制定了一项迁职计划,为相关人员提供福利补贴。按照披露要求,如果迁职计划只涉 及少数高管人员,则必须在“投票权代理申明”中详细披露;而如果迁职计划涉及大多数 相关人员,则无需进行详细披露。为了绕过“投票权代理申明”的规定,科兹洛夫斯基向 董事会提交了一份“非歧视性迁职计划”并获得通过,根据这份新计划,所有的相关人员 都将得到福利补贴且无需披露。实际上科兹洛夫斯基实施了另一套未经授权的迁职计划, 该计划只涉及了五六名高管人员,但补偿金额却几乎是已批准计划的两倍。通过这份未 经授权的秘密迁职计划,科兹洛夫斯基得到了一套毗邻纽约中央公园的价值高达1680万 美元的豪华住宅,并花费1400万美元进行装修。当然,一切由公司“买单”。科兹洛夫斯 基得到的其他福利还包括:由泰科提供一套年租金26万美元的豪华公寓;用泰科提供的 700万美元无息贷款购买另一套公寓(数月后豁免了200万美元);将其位于新罕布什尔 州的房产以450万美元(三倍于市场价值)的价格出售给泰科。值得一提的是,所有这 些超额福利都未包含在董事会批准的“非歧视性迁职计划”中。 •
• 泰科于1998年11月20日开始对AMP公司进行收购,并最终于1999年4月2日完成。AMP 公司1998年的第四季度息税前利润为8500万美元,可是到了1999年第一季度(合并完 成的前一季度),却突然下降为-1200万美元,而到了1999年第二季度(合并完成后的 第一个季度),又迅速增至 24500万美元。 • 泰科于1999年5月19日开始与Raychcm公司商谈合并事宜,并于1999年8月12日完成合 并。 Raychcm公司合前两个季度的息税前利润分别为:5500万美元和5500万美元,但 是到了1999年第三季度却来了次“大变脸”:息税前盈利为-4800万美元,而8月13日至9 月30日期间却实现3800万美元的息税前盈利。

建议通过法律形式进一步规范上市公司行为,上市公司将董事会、监事会、独立董事、
第三方审计等相关监管机构费用单独列支,从公司正常经营性费用中剥离,完全由股东 大会或董事会决策监管机构的人事、薪酬、激励等。

建议上市公司股东大会或董事会,通过公司章程等适度限制首席执行官及首席财务官权 力,要求及时向股东大会或董事会报告经营信息。
美国泰科国际有限公司
公司治理案例分析
一、公司简介
(一)美国泰科国际有限公司 (Tyco International Ltd.)
• 创建于1960年,是全球知名的多元化集团公司,雄踞世界百强前25位,其产 品行销全美50个州以及全球100多个国家。致力于在消防安全、医疗保健、电 子、工程产品与服务四个领域为顾客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 • 1973年,泰科在纽约证交所上市,开始了其全方位、多领域的扩张之路,通过 收购兼并迅速发展为世界最大的电子元件制造商、世界最大的防火系统和电子
(一)原因一: 所有者对管理者的代理监管缺位
• 对于像泰科这样的大型公众公司或上市公司,所有者(股东大会)和管理者(CEO)往 往是分离的,本案例实际反映的是在两者利益目标不同的情况下,如何管理好这种代理 关系。反映的问题实质是董事会信息掌握不对等,董事会及中间人监管缺位,董事会激 励机制被管理层掌控。 • • 通常为了缓解这种股东和管理层之间的代理问题,股东会对管理层实行监督与激励机制。 美国是实行“董事会中心主义”的国家,股东会和董事会拥有极大的权力,本案中,董 事会与管理者之间的信息桥梁出现问题,薪酬委员会、法律顾问等关键中间人均被收买, 导致董事会信息掌握不对等,造成管理者长期舞弊,给所有者造成严重损失。

• •
从手术室到董事会议室,泰科提供现代社会发展所需的各种产品和服务
由1992年总收入31亿美元增长到2003年300亿美元 业务覆盖五个领域:消防安保、电子元件、医疗保健、工程产品与服务,及塑 料与胶粘剂

各业务领域的产品遍布各行各业,从日常品牌如ADT,到专业医疗、技术以及安 保产品如Mallinckrodt和U.S. Surgical等
司过程中的中介费。但可惜的是,这并未引起泰科董事会的足够重视。 • 2002年6月,丹尼斯 · 科兹洛夫斯基因偷逃艺术品销售税180万美元而受纽约地 区法院调查,但科兹洛夫斯基并未通知董事会配合调查,是得泰科的董事会差 点被卷入妨碍司法公正的丑闻中去。在不到半年里发生的两件大事,让泰科的 董事会十分愤怒,最终解雇了科兹洛夫斯基。
(二)对策一:
增加对监管机构的控制,限制管理者权力
• • 使股权更集中,提高股东对公司经营情况的关注度。 董事会因通过薪酬管理委员会、法律顾问等行使更多管理权,而不是将这些关键监督环 节和重要中间人一并代理给管理层实行管理。监督环节的人事、薪酬、激励等相关政策, 建议由董事会直接决策,禁止管理层向监管机构发放薪酬和激励。 • 在中国可以通过监事会、独立董事、第三方审计等加强监管。提高股东会及董事会对监 管机构的控制程度,提高监管机构独立性,减少管理者控制监管机构可能性。

(三)问题五: 报表合并 浑水摸鱼
• 利用《美国公认会计原则》在利润合并方面的特殊规定,泰科与被兼并公司联手上演了 一幕幕“合并魔术”,通过所谓“财务工程”,粉饰经营成果。通过合并前过度计提各类 费用和减值准备、推迟收入确认来贮藏“馅儿饼”;合并后逐步释放出各类准备,享受 “馅儿饼”。
(三)问题五: 报表合并 浑水摸鱼
(三)问题一: 迁职计划——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 通过几乎同样的操作,在佛罗里达迁职计划中,科兹洛夫斯基取得了总额约6200万 美元的无息贷款,实际上只偿还了约2100万美元,其余的贷款中将近2000万美元被其以 各种名义豁免,剩下的2100万美元被转移到了其他贷款项目下。 • 科兹洛夫斯基还通过这个计划给其他高管好处,拉拢和控制其他高管共同作案。
(三)原因二: 财务制度漏洞让管理者有机可乘
• 从资产定价模型来看,风险越高,投资者所要求的预期收益就越高,这样才能弥补他所 承受的高风险。为了取得较高的投资回报,股东一味追求风险项目;在获得高收益时, 将风险更多转嫁给债权人,使债权的价值则随着风险的加大而下降。

泰科的兼并过程,正是利用《美国公认会计原则》特殊规定,提前计提各种减值准备和
(三)问题二: 自我犒赏——欲发奖金,何患无名
• • 科兹洛夫斯基还经常巧立各种名目,滥用公司资产来“犒赏三军”。一方面获取了巨额利 益:另一方面又可彰显自己的“领导有方”。 2000年9月,在薪酬委员会毫不知情的情况下,以庆祝泰科下属的Tycom公司成功 上市为名,实施了一项未经授权的特殊奖励计划。 “代表”泰科豁免了51名高管人员高达 9600万美元的公司贷款,其中包括他和首席财务官高达4958万美元的贷款。为了逃避董 事会的质询,所有受益者签署了一份“秘密协议”,建立攻守同盟。 2000年11月,借泰科顺利剥离旗下的ADT汽车公司之机,科兹洛夫斯基擅自决定实 施一项金额为 5079万美元的巨额奖励计划,他和首席财务官分别获得了2556万美元和 1284万美元的奖励。与Tvcom奖励计划一样,ADT奖励计划也是在薪酬委员会浑然不知 的情况下设计和实施的秘密计划。 2001年6月,泰科以1150万美元的现金和558万股Tycom公司股票的代价取得了 1500万 股Flag电信公司的股票。科兹洛夫斯基和斯沃茨向董事会隐瞒了亏损的真实情况,仍宣 称该交易为泰科带来了8000万美元的收益,并要求“论功行赏”。结果科兹洛夫斯基和斯 沃茨分别获得了价值820万美元和410万美元的限制性股票奖励。真可谓“欲发奖金,何 患无名”。
(三)问题四: 借花献佛,诱使他人共谋
• 科兹洛夫斯基深知,要想绕过公司治理的“马奇诺防线”,仅凭一己之力是不够的。1998 年8月,贝尔尼克被聘为泰科的首席法律顾问,为了拉拢贝尔尼克,科兹洛夫斯基巧妙 地利用激励相容原理设计了一份秘密协议,将贝尔尼克可能获得的报酬同自己的报酬相 挂钩,规定贝尔尼克所获得的奖金不得低于科兹洛夫斯基所获奖金的1/3。科兹洛夫斯 基还承诺:现有和未来将实施的高管人员福利计划都将有贝尔尼克的份。按照薪酬委员 会同贝尔尼克签订的工作合同,其应得的收益包括:基本年薪70万美元;签字费30万美 元;担保奖金第一年150万美元,其后两年100万美元;10万股限制性股票和50万份股 票期权,3年内发放。但是,在科兹洛夫斯基的恩准下,1999-2001年的实际薪酬分别为: 700万美元、1000万美元和1700万美元(这还不包括尚未行权的股票期权),其中,将 近1700万美元未经董事会授权。当然,这些巨额薪酬并非出自科兹洛夫斯基的腰包,他 只是“借花献佛”,花泰科的钱来扫平障碍,为自己的贪赃枉法保驾护航。“拿人钱财,替 人消灾”,贝尔尼克为一己私利,知法犯法,成为科兹洛夫斯基侵吞公司财产的得力干将, 在帮助科兹洛夫斯基应付SEC的调查和逃税案中立下了“汗马功劳”。 前薪酬委员会主席沃尔什也在科兹洛夫斯基的拉拢下同流合污,后者背着董事会给 沃尔什发放了2000万美元的所谓“中介奖金”,此事也成了泰科丑闻全面爆发的导火索。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泰科的慈善事业遍布全球,对泰科品牌发展发挥影响力。
二、泰科丑闻爆发
(一)舞弊事件引发关注
• 2002年初,泰科董事会发现首席执行官丹尼斯 · 科兹洛夫斯基(Dennis Kozlowski)未经董事会认可以及授权就将数额为2000万美元的奖金支付给前董
事兼薪酬委员会主席沃尔什(Frank Walsh)作为泰科国际当时收购CIT金融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