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林伯格下台后 AIG处境微妙
AIG危机的原因与启示
AIG危机的原因与启示中国金融40人论坛成员袁力 [ 2009-10-24 ] 美国国际集团(AIG)成立于1919年,曾经是全球首屈一指的国际性金融保险服务机构。
在2008年之前不到40年的时间内,AIG的市值从3亿美元攀升至最高的近2000亿美元,长期位于美国利润最丰厚的十大公司之列。
然而,AIG在此次金融危机中遭受重创。
2008年,经营亏损达到992.89亿美元。
截至2009年7月末,其市值已经由2006年底的1900亿美元下降至17.5亿美元。
巨额亏损、股价暴跌、信用评级下调、交易对手追索抵押品,这些危机环环相扣,导致AIG陷入绝境,最终不得已接受美联储注资,实质上被政府接管。
深入探寻AIG陷入危机的原因,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美国金融市场的运行特点和弊端,也为促进我国金融保险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一、次贷危机对AIG的影响机理 AIG危机全面爆发时,旗下的保险业务基本正常,真正的危机来自其投资业务领域。
1、全面涉足住房按揭市场 AIG几乎参与了美国住房按揭市场的各个环节(见图1),主要扮演了CDS发行者和次级贷款投资者两个重要角色。
特别是,AIG旗下的金融产品部门(AIGFP)大量出售超高级信用违约掉期产品(CDS)。
该产品约定,只要购买了AIGFP的CDS之后,AIG就承诺当承保的证券出现违约时,向买家进行赔偿。
AIG 最高为超过6000亿美元的债券提供了CDS保险。
2007年和2008年,此项业务亏损分别达到114.72亿美元和286.02亿美元。
图1 AIG全面涉足住房按揭市场的各个环节 2、公司内部风险过于集中 除直接涉足住房按揭市场外,AIG还开展了大量的融券业务。
通过出借证券,AIG可以获得证券公允价值102%的保证金,并用于投资固定收益证券。
2007年底,AIG收到的融券保证金总额为820亿美元,大部分资金投向了MBS、CDO和ABS等高风险品种,整个投资组合的公允价值为757亿美元。
雷曼兄弟倒闭的惊世真相
雷曼兄弟倒闭的惊世真相当年雷曼突然倒闭,引起世界经济快速进入衰退,一场席卷全世界的经济危机至今还没有看见复苏的迹象。
可是越来越多的疑点在证实雷曼倒闭是人为因数,而且是华尔街有史以来最为精妙的一步棋。
所有的不可能因为雷曼倒闭而成为事实。
我在雷曼倒闭之时就一直心存疑虑,最近不断曝光的一些事件更加印证了我的推论。
疑点如下:1,执掌AIG董事长37年,美誉为美国保险行业泰山北斗的格林伯格,受到纽约州总检察长斯皮策、联邦检察官和美国证交会的三重调查,罪名是涉嫌非法利用金融再保险的手段虚报收入。
最后逼迫辞职。
原因是如果辞职就可以不刑事起诉AIG,反之将让AIG不得安宁。
2008年中国CCTV-2直击华尔采访格林伯格的时候,他说一句至关重要的话:如果他本人不被强行在2005年3月被迫辞职,他如果还是在继续执掌AIG,他绝不会容忍AIG对次贷债券进行大量的保险,就要做,必然会增加很多附带条件和进行风险对冲。
2,最近曝光在次贷危机以前高盛内部高级绝密会议中(有最高董事长参与)对经济的预测中几乎和最后的实际情况一致:次贷危机爆发和至少一家大型金融机构倒闭3, 2001年以来,雷曼兄弟多次向Hudson Castle转移资金,共计达十多亿美元,不过确切数额不详。
但雷曼兄弟公司的营业报告中没有任何这方面的记录。
4 ,雷曼兄弟独自在2006--2007年大量在香港发行雷曼迷你债券 112亿港币,其它美国大型金融机构都未大量发行。
5,美国破产法庭特别审查官安东·沃卢克斯在调查雷曼后称,雷曼按揭贷款业务职员向董事局汇报投资情况之时,没有说明次按贷款市场风险程度。
另外,雷曼年度报告中与风险指数相关部分资料并不齐全,甚至完全无提及风险问题。
----很难想象,成立158年的美国第四大投行雷曼兄弟,居然在进行投资的时候不考虑风险。
6,路透社2008年7月16日的报导显示,高盛在做空贝尔斯登和雷曼兄弟具有重大嫌疑。
...7,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托管人办公室任命的破产监督人在呈交给法院的报告中指出,摩根大通集团及花旗集团通过增加抵押品的要求和不断变化的保障协定助推了雷曼兄弟控股公司走向破产。
美国国际集团(AIG)危机案例分析
美国国际集团(AIG)危机案例分析作者:张金凤来源:《时代金融》2019年第14期摘要: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犹如一次大地震,引发了国际金融市场的剧烈震荡。
由于金融资本市场的强烈关联性,国际保险业也受到了不小的震荡。
美国国际集团(American International Group,简称AIG)作为当时保险业的巨头,未能在金融危机中保全自己,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出现了觉資金缺口,走到了破产的边缘,最终被美国政府交相接管。
美国国际集团(AIG)危机的爆发引发了各方的关注,危机爆发的背后存在的金融风险管理问题值得我们深究。
本案例就美国国际集团(AIG)危机对我们的启示进行了探讨。
首先,本案例对与这次危机有关的概念进行了分析,包括:信用违约掉期等;其次,概括分析了美国国际集团(AIG)的规模、主要业务等,阐述了美国国际集团(AIG)的发展历程以及走进危机的过程;再次,解释了美国国际集团(AIG)危机的原因;最后,总结了这次危机带给管理者的启示。
关键词:美国次贷危机; 次级债; 信用违约掉期一、案例内容(一)引言美国国际集团发展首先是从亚洲开始,随后到美洲,之后又开发了欧洲市场。
业务遍布全球,并且在美洲欧洲市场均有上市。
(二)美国国际集团发展过程美国国际集团是历史最悠久的金融服务以及保险公司之一,经历了89年发展的光辉历程。
其发展过程见表1。
(三)美国国际集团危机过程2005年,集团受到市场监管机构的调查,发现集团内部存在很多问题,这便是集团进入破产危机的开端。
表2是美国国际集团破产危机的详细过程。
二、启发思考题一是从实际分析美国国际集团的发展过程以及他发生破产危机的过程;二是分析美国国际集团破产危机的外部因素及自身原因;三是总结美国国际集团破产危机带给我们关于金融风险管理的经验,以及在以后的管理中的启示。
三、分析思路一是分析美国国际集团危机事件的背景、原因;二是从理论上分析美国国际集团危机事件中的导致风险事件实质性因素;三是结合案例分析美国国际集团采用何种风险管理措施能够有效管理面临风险;四是从美国国际集团的破产危机对我国保险行业的启示。
美国国际集团危机
1921年,史带先生创立了友邦人寿保险公司(Asia Life Insurance Company),这是第一家向中国人民 提供寿险产品及服务的外国企业。 1980年,美国国 际集团在北京设立代表处,这是外国金融机构在华开 设的首家代表处。 1992年,美国国际集团成为第一 家获准在中国经营保险业务的外资公司,并通过旗下 的友邦保险于同年在上海设立分公司,为上海市民提 供一系列人寿保险产品及服务。1995年,友邦保险于 广州设立分公司,随后又于1999年设立佛山支公司及 深圳分公司。2002年,友邦保险北京分公司、苏州分 公司、 东莞支公司和江门支公司也相继开业。自 1992年以来,美亚保险在上海、广州、深圳和佛山等 国内四个城市设立了分支公司,提供各类高水准的非 人寿保险服务,包括财产险、水险及意外责任险。
当2003年底一系列著名网站雅虎、亚马逊和eBay等相继 被黑客侵袭之后,互联网保险业务马上热门起来, AIG 当月的保险业务就增加了四到五倍。 AIG集团旗下有四大业务,通用保险和人寿保险是最大 也是时间最久的两块业务,财务服务、退休金服务和资 产管理两大业务也在稳定增长中。在每一个主要市场中, AIG都有代表性的公司。主要的通用保险附属公司有美 国家居保险公司、新罕布什尔保险公司、宾夕法尼亚州 匹兹堡国家联合火险公司,及其一系列附属公司。在人 寿保险领域,友邦、美国国际再保险、美国国际担保公 司(百慕大)、中国台湾南山人寿保险、 AIG Star 人寿 保险、 AIG 养老保险公司、AIG美国通用寿险公司和 SunAmerica 人寿公司等都被AIG收入囊中,在全球拥有 数百万客户。
AIG的创新正在偏离正常轨道 . AIG属下的成员公司,通过多种销售渠道, 在全球一百三十多个国家及地区为商业、 机构和个人提供多元化的财产保险及人寿 保险产品。AIG的全球业务还包括金融服务、 退休金储蓄及资产管理。其金融服务业务 范围包括飞机租赁、提供金融产品及促进 其市场交易以及消费者信贷。AIG拥有全美 首屈一指的退休金业务,亦是个人及大型 企业投资管理市场中的翘楚,为客户提供 专业的股票、定息证券、地产及其它投资 管理服务。
AIG
“他沉沦,他跌倒。
”你们一再嘲笑。
须知,他跌倒在高于你们的上方。
他乐极生悲,可他的强光紧接你们的黑暗。
——弗里德里希•尼采一步一步地走向曼哈顿联邦法庭那扇森严厚重的大门,格林伯格的步子和他的脸色一样沉重。
走到门口,他有些烦躁地松了松领带结,深吸了一口气,示意身边的律师助理前去推开大门。
这一刻他想,法庭上的陪审团必将有许多双眼睛,将充满敌意的目光投射到自己身上,如同一颗颗愤怒的子弹。
“呵呵,一个参加过诺曼底登陆战的老兵,还会惧怕子弹么?”2009年8月的这次出庭,让84岁的格林伯格突然想起了65年前的6月6日:子弹在耳边飞过,战友在身边倒下,时年19岁的他几乎要被恐惧吞噬。
在格林伯格率领AIG东伐西讨的征程中,人们可以清楚看到一个将军领兵打仗的影子。
帝国缔造者格林伯格具有一种独特的魅力,强硬、严厉、急躁、说一不二、不知疲倦。
虽然他并非AIG的创始人,但不容置疑的是,他一手缔造了这座威震全球的保险帝国。
AIG的员工甚至开玩笑说,AIG是“All Is Greenberg(一切都是格林伯格)”的缩写。
1960年,当格林伯格跳槽到AIG之时,它仅仅只是一家平庸而连续亏损的公司,而当时美国本土市场被纽约人寿、大都会等美国老牌保险公司牢牢占据。
公司内部主流的声音是:应该关闭竞争激烈的美国本土业务,转而发展国际业务。
然而,初来乍到、担任部门经理的格林伯格却眼光独到,他并不赞同这样的声音,“如果在本土都难以立足,又怎么能在国外压制当地的地头蛇?”在一次事关AIG前途命运的高层会议上,格林伯格不耐烦地打断了大部分人关于关闭美国业务的讨论,“如果你们不是一群蠢货,就应该知道我们能够在美国本土做些什么,你们这些人根本就不懂什么是保险业的基础!”格林伯格的声音如风暴般扫遍会场的每一个角落,全场顿时鸦雀无声,每个人的表情都被定格于惊讶和尴尬。
紧接着,他语气坚决地说:“老牌保险公司们并非没有弱点,我们只要改变业务模式,便可抢占市场……”在这个AIG前途的岔路口上,他异于常人的胆略为AIG创始人斯塔尔所赏识。
AIG分崩离析
AIG分崩离析当金融风暴平息之后,昔日的保险巨人或许会以另外一个名字存在,也或许将永远不复存在。
一切皆有可能。
这取决于金融风暴持续的长度和深度。
除此之外,还要看AIG的运气。
空心化的AIG马宏伟急迫的现实困境不允许AIG冷静下来思考它的未来。
把公司的一些优质资产尽快分离出来,出售部分股权或者另行上市,以筹到足够的钱来还债和维持运转,是眼下AIG最需要考虑的事情。
没有了友邦,没有了美亚,没有了美国人寿,AIG还会剩下什么?昔日的保险巨人身体的主干正在离他而去。
继今年3月友邦集团和美国人寿股权被注入到特定目的投资机构,定位为一家独立营运的机构后,4月21日,美国国际集团(AIG)对外宣布,AIU Holdings(美亚控股)也将被注入一家特定目的机构(SPV),使其加快成为独立运作的实体。
目的是为将来可能出售少数股权,并最终视市场情况而可能包括公开发行股票做准备。
最终,AIU Holdings将拥有区别于AIG的董事会、管理团队和企业品牌。
面对摇摇欲坠的保险巨人,旗下的诸公司纷纷选择与东家划清界限。
对于AIG 来说,虽非情愿,却也无可奈何。
现实很残酷,身处越陷越深的困局,选择“单飞”或许是拯救AIG的惟一办法。
窟窿为什么越堵越大AIG的现实究竟有多糟糕,估计连它的执掌者也不知道。
自去年下半年AIG的危机初现端倪开始,AIG以自由落体的速度滑向深渊。
政府屡次巨额的资金救助也无济于事。
2021年二季度,AIG亏损为53.6亿美元,合每股亏损2.06美元。
到了第三季度,这个数字攀升到了245亿美元,合每股9.05美元。
2021年的最后一个季度,AIG的亏损额更是达到了617亿美元,每股亏损22.95美元,创下美国公司历史上最大单季亏损额。
由于雷曼兄弟破产引发的大规模负面效应,美国政府不敢再贸然任其破产。
去年9月份至今,美国政府已经三度出手,向这家全球最大的保险企业注资和提供贷款近1500多亿美5--比起雷曼兄弟,保险巨头应该感到庆幸。
AIG前CFO被提起民事诉讼
AIG前CFO被提起民事诉讼
无
【期刊名称】《数字财富》
【年(卷),期】2005(000)006
【摘要】AIG前CFO霍华德·史密斯(Howard I.smith)日前被美国纽约州总检察长斯皮策(Eliot Spitzer)提起民事诉讼.原因是其在AIG任职时涉嫌财务欺诈。
而之前,由于在纽约州和美国证券与交易委员会对集团展开的调查中没有进行“应当做到的”配合.霍华德·史密斯惨遭公司除名。
此前主动辞职的AIG前CEO格林伯格也同时被起诉。
【总页数】1页(P11)
【作者】无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971.251
【相关文献】
1.浅谈检察机关提起民事诉讼——兼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修改 [J], 刘卫华
2.松花江污染案对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的拷问——由北大师生以自然物作为共同原告提起民事诉讼一事引发的程序法上的思考 [J], 赵旻
3.微博前CFO余正钧出任百度CFO [J],
4.安捷伦对上海仪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及数名安捷伦前雇员提起民事诉讼 [J], 王
喆悦
5.华为CFO孟晚舟的律师对加拿大政府提起诉讼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全球保险业老大AIG挣扎于退市边缘
全球保险业老大AIG挣扎于退市边缘AIG一度跌破每股1美元的价位,是否会重蹈房利美和房地美的覆辙?作为昔日的全球保险业老大,美国国际集团(AIG)在2008年以前的国际金融保险市场上一向过得是十分惬意的日子。
借助着雄厚的资金优势,AIG的投资运作做得是风生水起,银子赚得哗哗的。
公司的高管们拿着上千万美元的年薪四处游山玩水,成了时尚购物中心和奢饰品消费的常客。
兴许是投资运作太顺利的缘故,AIG的高管们似乎忘了“投资有风险”这句老话,只要有赚钱的项目就疯狂地投入进去,对可能发生的投资风险置若罔闻。
尤其是把大量资金投入到缺乏监管的金融衍生品市场,简直是忘了自已手中掌控的是全球亿万投资者的保险资金,不是自己家的小金库,其投资风险也就不期而至。
2008年,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步步深化,一向投资无往而不胜的百年老店AIG遇到了成立以来前所未有的困境。
受到国际金融衍生品市场几乎全面崩盘的冲击,AIG投入到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巨额资金血本无归,一下子把昔日光彩照人的AIG陷入到大幅亏损的境地。
2008年9月,美国雷曼兄弟公司和房利美、房地美的相继破产,其所欠下的巨额债务更是将已经摇摇欲坠的AIG彻底推向了破产的边缘。
鉴于AIG毕竟是全球保险业的老大,倘若AIG破产,将会在国际金融保险市场上引发新一轮的金融保险业破产潮。
为此,美国政府不得不舍己救人,授权纽约联邦储备银行向陷于破产边缘的美国国际集团提供850亿美元紧急贷款。
作为提供贷款的条件,美国政府将持有AIG79.9%的股份,并有权否决普通和优先股股东的派息收益。
这也意味着美国政府仿照接管“两房”模式接管了该集团。
不过,入主AIG之后的美国政府马上发现了自己同样陷入了一个深不见底的投资“无底洞”。
在花完了850亿美元紧急贷款后,AIG的投资漏洞不但没有弥补,反而是越来越大。
不得已的情况之下,美国政府为拯救美国国际集团(AIG)再度承诺了1520亿美元的援助资金,但这些看似厚实实则单薄的援助资金对于AIG来说,依然是解决不了其所面临的破产问题,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投资者对AIG的投资信心产生了动摇。
AIG 危机内幕
AIG 危机内幕作者: Carol Loomis 时间: 2010年06月01日来源: 财富中文网现年60岁、人称“斯塔西娅”的阿纳斯塔西娅·凯利(Anastasia “Stasia” Kelly)于2006年9月出任美国国际集团(American International Group,AIG)的法律总顾问。
在她上任之前,长期担任CEO、人称“汉克”的莫里斯·格林伯格(Maurice “Hank” Greenberg)在2005年被辞退,而在她上任之后,AIG金融产品公司(AIG Financial Products)于2008年遭遇危机,美国政府不得不接管AIG。
凯利在MCI公司下属的世界通信公司(WorldCom)爆发财务丑闻后出任MCI的法律顾问,并且对公司做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在AIG一再重申自己的计划之后,凯利应格林伯格的继任者马丁·苏利文(Martin Sullivan)之邀,帮助AIG 重整旗鼓。
工作日期间,她住在位于曼哈顿的市中心公寓。
公寓的位置有些寓意,它恰好处在AIG公司总部及最后接管它的纽约联邦储备银行(Federal Reserve Bank of New York)所在的两个街区中间。
周末,凯利飞回华盛顿附近的家,与丈夫和双胞胎儿子(现在已经上大学)团聚,她的丈夫是位退休的联邦执法官。
在AIG工作期间,凯利先后向4位CEO汇报工作,其中一位几乎无视她的存在,还有一位却非常珍视她的判断,并且提升她为副董事长。
与此同时,她的工作也从日常事务转变为危机处理。
凯利在2009年的最后一天辞职——原因是薪酬问题,而这个问题始终困扰着内外交困的AIG。
凯利在AIG的角色让她站在一场金融灾难的中心,这场灾难将成为美国经济发展史上永远的经典一幕。
在同意谈论AIG公司的动荡岁月之后,凯利在今年1月与《财富》杂志高级编辑卡罗尔·卢米斯在弗吉尼亚州北部其住家附近的一家酒店里会面。
AIG高层自乱阵脚致董事长“出走”
宣 布 ,将 以 3 亿 美 元 现 § 5 购德 克萨斯独立 汽车贷 素 A rC e i o p me i rd t C r 。此 肓 媒体报 道 ,通 用汽 车首 席 官爱德 华 ・ 惠塔 克里 正 计戈
I 0上 市 以前 让 该 公 司重 P
交会 ( E S C)在 一 份 声 明 指 出 ,高 盛 集 团 同 意 与 S E 就 民 事 欺 诈 指 控 达 成 和 解
月 初 “ 娶 ”沃 尔沃 迎
签 署 最 终 协 议 四 个 后 ,吉 利 汽 车 即 将 最 终 迥 沃 尔 沃 轿 车 公 司 。近 日吉
的 并 购 案 —— 英 国 保 诚
购 美 国 国 际 集 团 ( G)] AI
巴 塞 尔 委 员 会 放 宽 资 本 金
要求 全 球 主 要 央 行 和 监 管 机
成 收 购 的 资 产 交 割 。 此 前 吉 利汽车 已通过了 欧盟 、 国的反 垄断审 查。至 此 , 利 汽 车 海 外 并 购 的 监 管 障
还 债问题 出现严重 分歧 ,
致 AI G董 事 长 哈 维 ・ 鲁 = 格
近期宣 布辞职 。而就在Ⅱ
维 -格 鲁 宣 布 辞 职 当 日 , AI G召 开 董 事 会 宣 布 ,友 j
款 商Amei rdt op rC e i C rZ 级抵 押 贷款 活动 展开 合作 ,
与总 部位 于 明尼 阿波 利斯
客 户 的 关 系 。 作 为 和 解 协 的 一 部 分 ,高 盛 承 认 自 己
不 及 格 。 欧 洲 一 些 国 家 对 这
一
售 抵 押 债 务 凭 据 ( DO) C 的
构7 8 月2 日在 瑞 士 巴 塞尔 达 成
AIG让人仇恨入心
了 A G。之 后 围绕 A G发 生 了一 系列事件 ,特 别是 巨额奖金 事件 l I 更 是 让 人 仇 恨入 心
A
e
■ 朱 伟 一
很多风险终于 落到 了 AI G
出部分真相 。世人终于知道 ,次贷产 品
的 很多 风 险 已经 落 到 了 AI 。格 林斯 潘 G 资本 市 场 有 悬 念 。福 尔 摩 斯 的 悬念 失算 了 。按 照 格 林 斯 潘 的 理 论 ,信贷 衍
从次贷危机开始 ,到真相大 白,大 是政府要 员帮助他们 华尔街 的朋友 们。 概有了一年时间。2 0 年 9 1 l 08 月 5E,保 他批评保 尔森 的那一套做法 ,是 “ 富人
险公 司 美 国 国 际 集 团 ( G)信 用 级 别 社 会 主 义 ” 罗 杰 斯 当 年 是 索 罗 斯 的 战 AI 。 降级 ,AI 须 追 加 1 0 美 元 的 抵 押 友 ,共 同领 导对 冲 基 金 冲 击 英 镑 并 大 获 G必 5亿 物 。 AI 支 ,只得 求助 于政 府 ,并 说 全 胜 。 想 来 老先 生不 会信 口开 河 ,说 话 G不
AI 的 C G DS还 卖 给 了 欧 洲 的一 些
的。
但有 了 C S AI D , G和其交易对手还
D ,欧 洲 的这 些银 行 可 以 不尽兴 ,又有新戏法 。C S D 保的是公司 大 事 不好 了。2 0 年 9月 ,终 于 有 6位 银行 。有 了 C S 08 知情者透露 ,如果 AI G倒闭,高盛可能 大量 减 少 其 所 需 要 预 留 的银 行 准备 金 。 或投 资 产 品 不违 约 ,但 投保 者 可 能 与相 G必 就 会 出现 2 0 美 元 的 亏空 。 后 发现 , 而银 行 的 资产 缩 水 之 后 ,AI 须 按 合 关 公 司和 投 资产 品并 无 任 何 关系 。这 就 0亿 事 G不能 履 约 ,欧 洲 不是投保了 ,而像是赛马、斗鸡 、斗狗 从 2 0 年 9 中旬到 2 0 l 08 月 0 8年 2月,高 同约 定 付 款 。如 果 AI
国家特使入主AIG中国
国家特使入主AIG中国
杨柳
【期刊名称】《英才》
【年(卷),期】2007(000)006
【摘要】有这样一个玩笑,说AIG是“All Is Greenberg”(格林伯格便是一切)的缩写。
两年前,深陷丑闻的格林伯格被迫离开执掌了30多年的AIG。
少了格林伯格的AIG会怎样?不少人心里没底。
有人担心会计丑闻的影响,有人担心高层
动荡的危害,更有人担心一旦失去格林伯格的政府关系,AIG的海外业务,尤其是中国业务将走向灭亡。
【总页数】2页(P64-65)
【作者】杨柳
【作者单位】《英才》记者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832.2
【相关文献】
1.国家应该成为教育的投入主体——《中国教育的反思与重建》之六 [J], 何中升
2.中阿博览会是让阿拉伯国家了解“一带一路”的一个很好的平台——访中国政府原中东问题特使、资深高级外交官吴思科 [J], ;
3.中阿博览会是让阿拉伯国家了解“一带一路”的一个很好的平台——访中国政府原中东问题特使、资深高级外交官吴思科 [J], ;
4.菲律宾总统中国特使到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寻求木薯技术合作 [J],
5.中国白酒著名产区与世界著名蒸馏酒产区首次牵手古井贡酒成“特使” 中国亳州与法国干邑签署友好城市合作备忘录 [J], 张效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格林伯格突然离职:巴菲特麻烦上身
格林伯格突然离职:巴菲特麻烦上身
王悦承
【期刊名称】《英才》
【年(卷),期】2005(000)005
【摘要】74岁的“股神”沃伦·巴菲特浑身不自在。
作为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董事长兼CEO,他要接受美国监管部门的质询。
起因是他旗下一家子公司与美国国际
集团(AIG)在2000年达成的一项保险交易,现在这笔交易的合法性遭到质疑。
AIG 是世界上最大的财产险和意外险保险公司,2004年AIG实现净利润110亿美元,比2005年增长了19%。
【总页数】1页(P26)
【作者】王悦承
【作者单位】《英才》记者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830.91
【相关文献】
1.借出身份证麻烦惹上身 [J], 鲁生
2.员工突然离职之后…… [J], 止水;
3.荷兰:ICCA首席执行官塞克突然离职 [J], 付晓;
4.涉嫌内幕交易准接班人突然辞职救公司诚信巴菲特不留索科尔 [J], 廖榛
5.巴菲特 A股面临投机的麻烦 [J], 张延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风暴袭过AIG
风暴袭过AIG
龚伟同
【期刊名称】《商务周刊》
【年(卷),期】2005(000)011
【摘要】AIG的复杂不仅造就了其多年来的业绩神话,也挖下了足以埋藏其辉煌的大坑传奇CEO古稀落马在位于纽约曼哈顿的经理人豪华公寓中,脸上写满喜悦的莫里斯·格林伯格穿梭众多的宾朋中间。
这天是2月9日。
公寓
【总页数】4页(P84-87)
【作者】龚伟同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847.12
【相关文献】
1.景甜逆袭风暴 [J], 高苗;
2.红潮风暴——aigo F008 MP3随身听 [J],
3.监管风暴袭向场外衍生品:收益互换融资等被叫停 [J],
4.小微逆袭大众TAIGUN [J], WILL
5.4月环保风暴将袭15省份 [J], 本刊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格林伯格:AIG系铃人很苦恼
格林伯格:AIG系铃人很苦恼
佚名
【期刊名称】《三联竞争力》
【年(卷),期】2009(000)008
【摘要】@@ 曾经创立全球第一大保险集团AIG的老格林伯格(相对于70万亿资产)最后被自己的公司告上法庭.rn2009年7月,法庭宣判莫里斯·汉克·格林伯格胜诉,但被自己的公司起诉,他更像一个失败者.
【总页数】1页(P2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847.12
【相关文献】
1.文化冲突的系铃人和解铃人——《黑骏马》中其其格形象解读 [J], 汪黎
2.解铃还须系铃人用人像为电脑加锁 [J], Link_World
3.解铃还需系铃人——会计委派制不是解决“内部人控制”的有效办法 [J], 王丽华
4.“解铃还须系铃人”——谈影片《更好的世界》兼议成人娱乐片审美理念侵蚀青少年电影美学的问题 [J], 杨慧
5.解铃还需系铃人——人类“补天”正在行动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AIG保险王国:从上海走向世界的金融巨人
AIG保险王国:从上海走向世界的金融巨人
谢尔普(Ron Shelp);艾尔巴(Al Ehrbar);刘真如(译)
【期刊名称】《科学与财富》
【年(卷),期】2008(000)002
【摘要】当葛林柏格(Maurice Raymond Greenberg)因明显的会计丑闻而辞去任期长达37年的美国国际集团(AIG)董事长与执行官时,凡是认识他以及曾与他密切合作过的人.都深感震惊。
【总页数】7页(P40-46)
【作者】谢尔普(Ron Shelp);艾尔巴(Al Ehrbar);刘真如(译)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842
【相关文献】
1.从CDS拖垮AIG谈保险公司经营金融衍生品监管
2.AIG保险王国:从上海走向世界的金融巨人(二)
3.从AIG被政府接管看金融危机对中国保险业的启示
4.金融保险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就业市场——上海金融保险业从业人员基本状况和发展特点
5.国际大型保险金融集团战略演变及启示——基于AIG的分析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格林伯格下台后AIG处境微妙
在华尔街金融圈,毛里斯·“亨克”·格林伯格是一位家喻户晓的人物,他不仅是美国国际集团(AIG)的老板,同时也是美国保险业的一面“旗帜”.这样一位强势人物的离去,肯定会给AIG本身和美国保险业带来许多思考.
格林伯格是在多方压力下终于同意辞职,但他的最后的留言却让人警惕,他说:“我现在必须离开了,但我还会尽力保护我所创建的公司”——这就是格林伯格,一方面承认了自己的失败,另一方面又不肯轻易退出历史舞台.
保险业的“教皇”
格林伯格所以能够控制AIG长达40年,并对美国保险业产生广泛的影响,与几方面因素都有关.首先,通过特殊的公司文化,培养员工忠诚.
在美国保险行业,人们都知道格林伯格是一位有着个人凝聚力的人物,他的凝聚力来自“以身作则”,拿中国时髦的话说就是“榜样的力量”.例如,他要求AIG员工做到所谓“一周工作7天,一天工作24小时”的承诺(当然这只具有象征意义),他首先做到了:79岁的老人仍然一天工作10多个小时,从清晨直至深夜.格林伯格奖惩分明,他可以公开申斥资深管理人员的失职,也可以将巨大的发展机会授予初出茅庐的年轻人,这就是AIG的管理文化.一位AIG管理人员说,千万不要毫无准备地去见格林伯格,另一位年轻员工则说,自己在10年里获得了20年的经验.
其次,通过特殊的公司结构,保持公司业务的控制和管理层的稳定.AIG的内部结构与其他保险公司颇有些不同,1969年AIG上市后,格林伯格利用AIG高级管理人员手里的原始股票,先后注册成立了3家公司——斯塔尔国际公司、CV斯塔尔公司、斯塔尔基金会.格林伯格在AIG只有1.7%的股权,但在斯塔尔国际则有8.3%股权,在CV斯塔尔拥有16.4%股权,可以说他是这些公司最大的股东,而这些公司又是AIG的大股东.AIG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和董事几乎都在这3家公司拥有股票,但格林伯格规定,高级管理人员若在退休前离开AIG,将自愿放弃在上述3家公司的股权.这样,通过对这3家公司的控制,格林伯格不仅牢牢控制了AIG,而且控制了AIG高层管理人员.
最后,格林伯格对保险业的影响带有明显的家族色彩.他的两个儿子都曾效力于AIG,后又先后离开.长子杰佛瑞·格林伯格一度是美国最大的保险经纪公司“玛氏”的主席兼首席执行官,次子伊万·格林伯格则是另一家保险公司Ace的首席执行官,共同利益使三家公司在美国保险业结成了牢不可破的家族联盟,这是格林伯格在美国保险业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来源.
AIG和美国保险业面临新挑战
格林伯格在AIG苦心经营40多年,但从去年10月开始,其家族开始出现衰落迹象.在联邦和纽约司法当局的重拳打击下,杰佛瑞·格林伯格被迫从“玛氏”公司辞职,公司被罚款8.5亿美元,今年3月,格林伯格本人又接到了纽约司法当局的传票.格林伯格原以为整个事件会在杰佛瑞辞职后结束,但他哪里晓得纽约司法当局的目标是冲他来的.过去半年中,有关格林伯格家族的负面报道充斥着美国媒体.老格林伯格下台后,只剩下伊万·格林伯格孤军奋战,家族统治难再成气候.
新上任的AIG首席执行官苏利文说:“我们不能无视面临的问题,我们未来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如何恢复投资者的信心.AIG的市值在2001年达到顶峰后就处于滑落状态,股价也从当时的100多美元跌到目前的60多美元,过去一个月中,AIG股价下降了15%,市值缩水290多亿美元.AIG市场形象损失更大,包括Fitch、标准普尔和穆迪在内的多家公司都下调了对AIG的评级.
第二个问题是如何调整公司结构.经过40多年的经营,格林伯格在公司内部树立了牢固的个人权威,即使离开了AIG,他仍可能通过三家公司的控制来间接影响AIG管理.苏利文可能会考虑将这些公司出售,斩断格林伯格与公司AIG管理层的最后联系.他的理由是,这些公司与AIG之间所谓的“利益冲突”已经成为联邦和纽约司法当局调查的借口.但苏利文必须具备足够的勇气,因为这些公司与AIG高层管理人员利益密切相关.
第三个问题是如何配合司法当局调查.去年10月,纽约司法当局指控AIG向“玛氏”公司提供额外的佣金,但今年3月的指控更严重,认为AIG通过与巴菲特公司的交易,修改了盈利数据.除了联邦和纽约司法当局外,AIG还可能面临其客户的诉讼.例如,路易斯安纳教师退休基金已经就AIG向CV斯塔尔公司提供额外佣金一事,对AIG提出了司法诉讼.此外,AIG的信息披露也日益成为监管当局注意的焦点,一家投资银行指出,AIG某些信息的透明度低于其他公司.
从美国保险行业看,格林伯格的离开显然有助于司法当局调查的深入,从过去半年的调查看,AIG暴露出的问题绝对不仅局限在一家公司或少数几家公司.例如,美国有关专家已经在谈论是否需要修改保险公司财务标准,以便减少保险公司在财务数据上做假的可能性.业内人士认为,关键的是如何提高保险公司自律,这些考虑最终可能导致更多的、也是更严格的保险公司立法的出台.(薛彦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