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基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小学阶段课程的特点 (1)普及性。小学阶段教育是义务教育,义务教育是国
家为每个儿童提供的基础教育。课程应适应儿童发展的不 同需要,保障学生法定的受教育年限,教育质量要符合国 家基本标准。 (2)基础性。小学教育是为每一个学生今后的发展和终 身学习打基础的教育,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教育,不是精 英教育、专业教育,因而它的课程内容和要求应该是基础 有限的和具有发展性的。 (3)发展性。小学教育的课程设置要给学生全面、丰富 的发展留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有利于学生自主、多样、 持续的发展。
课程的类型
1.根据组织方式不同,课程可分为分科课程、综合课程 和活动课程
分科课程。即从各门科学中选取最基本的内容,组成各种不同的 学科,分学科安排教学顺序、学习时数和期限的课程。是一种最 古老、使用最广的课程类型。中国古代的“六艺”、西方的“七 艺”、夸美纽斯倡导的“泛智教育”、赫尔巴特根据人的“六种 兴趣”设置的课程都属于分科课程。 综合课程。是指把若干相邻学科内容加以筛选、充实后按照新的 体系合二为一的课程形态。 活动课程。也称儿童中心课程或经验课程,即以儿童活动为中心 来组织的教学课程。具有过程的实践性、活动的自主性、内容的 开放性、形式的多样性等特点,它更重视儿童在教学过程中的兴 趣、需要与创造性把教学的重心由教师转向了学生。它与分科课 程是学校教育中的两种基本的课程类型。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状况
课程结构 (1)对课程类型的调整 ①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 1.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小学低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语文、数学、体育、 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小学中高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语文、数学、科学、 外语、综合实践活动、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 2.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 3.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 ②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 ③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城市普通中学也要逐步开设职业技 术课程。 (2)新课程结构的特征 “综合性”。 课程结构 “综合性”的目的是打破长期以来的学科本位,这既是 历史长期积淀的结果,又是当代世界发展对教育改革的客观要求。 “选择性”。 课程结构的选择性是针对我国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和不同学生的差异而提出的。 “均衡性”。课程结构的“均衡性”是依据全面发展的理论和素质教育的思想而 提出的,即我国要培养的是德智体全面、和谐、均衡发展的“完整”的人。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和任务
具体目标:①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 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 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②改变课程结构 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 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 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 性和选择性。③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 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和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 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 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④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 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 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消息的能力、获取 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总是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 力。⑤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 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课程内容p34பைடு நூலகம்-35
1.课程计划即教学计划 2.课程标准 3.教材 4.课程内容的组织
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是指通过检查课程的目标、编订和实施是否实现了教育目 的,实现的程度如何,以判定课程设计的效果,并据此作出改进课 程的决策。 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 (1)目标评价模式。该模式首先由被称为“当代课程评价之父” 的美国课程评论专家泰勒提出。泰勒将“课程原理”概括为四个步 骤或阶段:确定课程目标——根据目标选择课程内容——根据目标组 织课程内容——根据目标评价课程。其中最关键的一步是确定目标。 (2)目标游离评价模式。主张把评价的重点从“课程计划预期的 结果转向”“课程计划实际的结果”,由美国学者斯科里文针对目 标评价模式的弊病而提出来的。 (3)CIPP评价模式。CIPP是美国教育评价家斯塔弗毕姆倡导的课程评 价模式,它是由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成果评价这几种 评价名称的英文第一个字母组成的缩略语。 课程评价的过程:把焦点集中在所要研究的课程现象上——搜集信 息——组织材料——分析资料——报告结果
第五节 教育科学研究(重点)
教育科研的步骤
1、选题 2、查阅文献 3、定制研究工作计划 4、搜集并整理资料 5、分析研究 6、撰写报告
2018/1/21
文献的种类
1.按教育科研文献的来源及公开性,可分为正式文献和非正式文献。 2.按文献的表现形式,可分为统计资料、文字资料、音像资料和实物资料。 3.按文献的功能,可分为事实性文献、工具性文献、理论性文献、政策性文献和 经验性文献。 事实性文献指专门为教育教学研究提供事实证据的文献,包括古今中外已被发现和证实
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是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最为关键的准则,是指特定 阶段的学校课程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它是学校培养目标在教 育过程中的具体化,是课程设置的直接目标,是课程计划的重 要组成部分。它有四个方面的规定性:时限性、具体性、预测 性和操作性。 三维课程目标——对学生进行教育过程中教师应该达到的三个 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知识与技能强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获得。基础知识主 要包括人类生存所不可或缺的核心知识和科学基础知识;基本 技能包括获取、收集、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实 践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突出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使学生获得知 识的过程同时成为获得学习方法和能力发展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不仅专注于人的理性发展,更致力于教 育的终极目的即人格完善。
2.以课程管理制度为依据,可以将课程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必修课程。同一年级的所有学生必须学习的公共课程,分为国定必 修课程、地方规定必修课程和校定必修课程等。 选修课程。是学生根据自己的人生规划和个人兴趣,自助选择的课 程。二者之间的关系:共性发展与个性发展之间的关系。 3.根据课程开发的主体不同,课程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 本课程 4.根据课程的表现形式或影响学生的方式,课程可分为显性课程与 性课程 (1)显性课程。显性课程也叫显在课程、正规课程,指的是学校 教育中有计划、有组织、有意图地实施的“正式课程”。 主要特征:有计划性。 (2)隐性课程。是指学校教育中的那些虽然在课程指南或学校政 策中未明文规定,但却显然是学校教育经验中经常的和有效的部分 的实践和结果。隐最早涉及隐性课程研究的是杜威,他强调“附带 学习可能比正式学习来得更为根本,更为重要”。最早提出“隐性 课程”这一概念的是美国教育家、课程理论专家杰克逊。
四基础教育改革的现状
(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1.关注学生作为“整体的人”的发展 2.统整学生的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 3.寻求学生主体对知识的建构 4.创建富有个性的学校文化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和任务
1.总体目标: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的需求,要使学生具 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 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 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 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 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 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 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 人。
第四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课程概述
课程:各级各类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规定的学习科 目及其进程的总和。具体包含: 第一,课程即教学科目(学科)。 第二,课程即有计划的教学活动。 第三,课程即预期的学习结果。 古德莱德(美)的课程无层次论:
理想的课程——由研究机构、学术团体和课程专家提出 正式的课程——由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 材 领悟的课程 ——任课教师所领悟的课程 运作的课程——课堂上实施的课程 经验的课程——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实实在在体验到的东西
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是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课程编制过程 中,可以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
课程资源分类
载体不同 文字性课程资源和非文字性课程资源
空间分布不同
功能特点不同 课程范式的角度
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
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 教授化课程资源和学习化课程资源
课程开发
课程开发是指通过社会和学习者需求分析,确定课程目标, 再根据这一目标选择某一个学科的教学内容和相关教学。 课程开发的模式 (1)目标导向模式。以目标为课程开发的基础和核心,围绕 课程目标的确定及其实现、评价而进行课程开发的模式。代 表人物:美国课程论专家拉尔夫.泰勒。 (2)过程导向模式。过程模式强调课程开发关注的应是过程, 而不是目的。它不先指定目标,而是详细说明内容和过程中 的各种原理,然后在教育活动、经验中,不断予以改进修正。 (3)情境导向模式。情境导向模式被视为既能包含目标模式, 又能包含过程模式的综合化课程开发模式,是一种灵活的、 适应性较强的课程开发模式。其理论基础是英国著名课程理 论家劳顿提出的“文化分析”理论。
课程结构
课程结构就是课程内部各要素,各成分的内在联系和相互
结合的组织形式。是课程区别于其他概念的本质属性之一。
课程结构的特征: (1)客观性。课程结构是课程设计者根据一定原理设计
出来的,它属于一种人工结构。但并不是课程设计者主观臆 造的产物,而是具有客观性。 (2)有序性。指课程内部各要素、各成分之间相互联系 的有规则性。 (3)可转换性。转换性是指课程内部各要素间的构成关 系能依地区、学校和学生等条件的变化而进行相互调整的属 性。 (4)可度量性。课程内部各要素、各成分之间的联系和 结构方式往往可以用数关系来说明。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1.课程体系三级管理的趋势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 “建设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即三级 课程,三级管理。
2.课程综合化的趋势 3.稳定并加强基础教育的趋势 4.课程个性化和多样化的趋势 5.以学生为本的趋势
课程实施
(1)学生观。第一,学生是独特的人。第二,学生是发展 的人。第三,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2)学习方式。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有自主学习、合作 学习、探究学习等。 (3)教师观。①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学生 学习的促进者。②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教育 教学的研究者。③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课程 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④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4)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①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 强调尊重、赞赏。②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帮助。 ③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④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 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的区别
隐性课程 在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 隐的、非公开的方式呈现 学生在学校情境中无意识获 得的非学术性经验 课程的实施往往表现出非计 划、非预期性特点
显性课程 在学校情境中以直接的、明 显的、公开的方式呈现 学生以有意识的方式获得的 学术性经验
学校中的“三风”——校风、教风、学风和师生关系等都属 于隐性课程的范围。
(二)我国小学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1)加强综合性,突出课程的整体教育功能。设置综合学习活动,加强学科间 知识的整合,有利于课程的综合化、多样化。 (2)加强实践性,突出学生自主性、探索性和合作学习。强调小学生的主体 性,以学生为发展中心,突出学校学习与学生经验的联系,明确学生是学习的主 人。 (3)加强弹性,体现课程的适应性。在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的同时,给地 方和学校一定的自由空间,依据本地区和本校实际情况决定本校课程方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