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相和2PPT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18《将相和-2》教学PPT

18《将相和-2》教学PPT

不 “ 和 ” 的 原 因 , 承 上 启 下
负荆请罪: 起因
我廉颇 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立下许多大功。他蔺 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 ,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 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了台!
战功卓越 事件原因
不和的原因 廉颇性格直爽
坦诚直爽
为下面负荆请罪埋下伏笔
负荆请罪: 经过(进一步看蔺相如其人)
负荆请罪: 结果
廉颇 廉颇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 勇于认错 知错就改
国家利益为重
成为了好朋友
同心协力保国
蔺相如 胸襟博大 品格高尚 蔺相如见廉颇来负荆请罪,连忙热情地出来迎接。
以国家利益为重:
汶 钱 三 川 学 峡 地 森 居 震 放 民 不 弃 为 顾 国 危 外 家 险 的 利 勇 优 益 赴 厚 放 现 待 弃 场 遇 久 的 毅 居 子 然 的 弟 回 故 兵 国 乡
将相和
渑池之会:
起因 蔺 相 蔺相如 谁随行? 举足轻重 如 准备 升 廉 颇 谁在边境? 至关重要 为 上 起因 会上发生了什么事儿? 秦王要赵王鼓瑟。 卿 经过 , “请您为赵王击缶。” 之后,蔺相如怎么做的? 职 会上 经过 您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 位 秦王拒绝后,蔺相如怎么说的? 比 结果 最后,秦王是否为赵王击缶了? 只好敲了一下缶。 廉 颇 为什么秦王会让赵王回去? 高 结果 渑池之会结局怎样? 只好让赵王回去。 秦王约赵王在渑池会见。
请假不上朝。 对于廉颇的话,蔺相如有什么反应? 是蔺相如害怕廉颇吗? “诸位请想一想,廉将军和秦王比,谁厉害?” 顾大局,识大体 用秦王和廉颇做比较,说明 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王不 不是害怕廉颇。 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 以国家利益为重 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 打我们。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呀! 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 避着廉将军,为的是赵国。 相如。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 骗和氏璧 完璧归赵 机智勇敢斗秦王 完璧归赵封大夫 侮辱赵王要鼓瑟 将相和 渑池之会 针锋相对逼击缶 维护尊严 再立大功封上卿 廉颇不服欲羞辱 负荆请罪 相如回避忍退让 顾全大局 负荆请罪将相和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6将相和第2课时课件(共21张PPT)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6将相和第2课时课件(共21张PPT)
秦王被逼得没法,只好敲了一下缶。蔺相如也叫人记 录下来,说在渑池会上,秦王为赵王击缶。秦王没占到便 宜。他知道廉颇已经在边疆上做好了准备,不敢拿赵王怎 么样,只好让赵王回去。蔺相如在渑池会上又立了功。赵 王封蔺相如为上卿,职位比廉颇高。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原文是这样写的(蔺相如) 跪请秦王,秦王不肯击缶,相如曰:“五步之内,相如请得 以颈血溅大王矣!”
过了几年,秦王约赵王在渑池会面。赵王畏惧, 不敢去。但蔺相如和大将军廉颇认为对秦王不能示弱, 还是去的好,赵
蔺相如看秦王这样侮辱赵王,生气极了。他走到秦王 面前,说∶“请您为赵王击缶。”秦王拒绝了。蔺相如再 要求,秦王还是拒绝。蔺相如说∶“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 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
“我廉颇立下了那么多战功,他蔺相如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 我头上去了。要是我碰见他,一定要让他下不来台!”蔺相如听 说了,就请病假不上朝,免得跟廉颇见面。
蔺相如说:“诸位请想一想,廉将军和秦王比,谁厉害?” 门客们说:“当然是秦王厉害!”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 还会怕廉将军吗?秦王之所以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是因为有我 们两个人在。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 然乘机来攻打我们。我之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
阅读提示: 你认为廉颇是个怎样的人?快速默读,在你认为可以作 为理由的词句旁做一些标记,能找几处标记几处。
我廉颇立下了那么多战功,他蔺相如就靠一张嘴,反而 爬到我头上去了。要是我碰见他,一定要让他下不来台!
速读课文,体会廉颇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廉颇认为对秦王不 能示弱”“秦王知道廉颇 已经在边疆上作好了准备, 不敢拿赵王怎么样”
“负荆请罪”
廉颇知错就改,把 国家利益看得高于个人 利益。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将相和》第2课时课件(共34张PPT)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将相和》第2课时课件(共34张PPT)

结果:完璧归赵
1.和氏璧已经送回赵国了。 2.秦王没有办法,只得客客气气地把
蔺相如送回赵国。
3.蔺相如立了功,赵王封他做上大夫。
众人对“渑池会面”是什么态度?读课文, 说一说。
赵王: 胆怯,不敢去。
蔺相如、廉颇: 对秦王不能示弱,还是
去的好。
为了应对“渑池会面”,赵国做了什么准备? 为什么要这么写?
② 蔺相如这样说时心里想:秦__王__一__定__不__肯将 璧__交__还__给__我__,__我__得__巧__妙__地__要__回__璧_____。
③ 蔺相如的这一言行体现了他( B )。
A.诡计多端
B.随机应变
课外阅读
和氏璧是中国历史上一块著名的美玉,流传 了数百年之久。它被誉为“无价之宝”,是 “天下所共传之宝”,又称和氏之璧、荆玉、 荆虹、荆璧、和璧、和璞。其美丽的外观和 珍贵的价值使得它在历史上备受推崇,成为 了中国文化和艺术的重要代表之一。
经过:
蔺相如出使秦国。 识破秦王骗宝面目。 巧设计谋完璧归赵。
再读第1-10自然段,说说蔺相如是如何识破秦 王骗宝面目的?
蔺相如到了秦国,进宫见了秦王,献上和氏璧。 秦王双手捧住璧,一边看一边称赞,绝口不提十五 座城的事。
暴露秦王骗宝的丑恶嘴脸。
面对秦王的不守信,蔺相如是如何做的? 巧设计谋要回和氏璧 理直气壮谈条件 争取时间送回和氏璧
人和和氏璧都安全回国
阅读课文,找出蔺相如说的话读一读,注意 人物的语气和情感,说一说你从中体会到蔺相如 是个怎样的人?
1.秦王绝口不提十五座城的事的时候: “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
机智
2.秦王把和氏璧交给蔺相如后: 理由充分,说话有气势
他怒发冲冠,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 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就 和璧一起撞碎在这柱子上!”

《将相和》教学课件2023(完美版)

《将相和》教学课件2023(完美版)

被封为上大夫,上卿。
课前导读
2
能服从赵王的
0 2
调遣带兵奔赴边界
3 年
作好抵御秦兵的准
五 年 级 语 文

备,使秦王不敢轻 举妄动,虽然计较 个人得失和蔺相如
将 相 和
上 册

闹不团结,但知错 就改,并负荆上蔺
相如府上请罪,性
格坦率。此后能和
蔺相如一起同心协
力保卫赵国。
课前导读
2
0
2 3
学习目标
2
0
2 3
下课!


年 级
同学们再见!




授课老师:
➢ 最新2023-2024学年
五年级语文上册《将相和》课件
将 相 和
时间:2023年9月11日
此为备用PPT母版与图标和背景图供更换使用(原创)

难事。
匈奴数岁无所得。
释意:匈奴几年毫无所获。
2
0
2
3 年 五 年

将 相 和

语 文














课后作业
课后作业
2
0 2
复述“负荆请罪”这个故事给家长听。
3

五 年
将 相 和





课后小结
2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将相和》篇课文,通过讲述蔺相如和廉颇之间的故事,展现了团结、宽
攻城夺地,没有拿不 下来的。
课文赏析
2
0
2
3 年

6《将相和》课件(共28张PPT).ppt

6《将相和》课件(共28张PPT).ppt
将相和
完璧归赵
渑池之会
负荆请罪
秦王企骗和氏璧 机智勇敢斗秦王完璧归赵封大夫
侮辱赵王要鼓瑟针锋相对要击缶再立大功封上卿
廉颇不服欲羞辱相如回避忍退让负荆请罪将相和
智勇双全
维护尊严
顾全大局
以国为重品德高尚知错就改精神可嘉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将相和,平天下
任何改正,都是进步。——达尔文知错就改,永远是不嫌迟的。——莎士比亚每个人都会犯错,但是,只有愚人才会执过不改。——西塞罗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左传》知错改错不算错,知错不改错中错。——谚语
蔺相如的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廉颇静下心来想了想,觉得自己为了争一口气,就不顾国家的利益,真不应该。
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
知错就改
将 相 和
作家名片:司马迁(约前145或前135—?),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主要作品:《史记》。
1、快速默读课文,概括文章大意。2、听朗读,学习字词。3、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
zhào
赵国
zhào
召集
qiè
胆怯

拒绝

和氏璧
nuò
允诺

鼓瑟
zhū
诸位
jīnɡ
负荆请罪
廉颇
蔺相如
走进课文,直奔矛盾
1.《将相和》中“和”是什么意思? 2.从哪里可以看出来“不和”? 3.造成“不和”的原因是什么?
默读课文,记下所用的时间。尽量连词成句地读,不要一个字一个字才记录。
效果检测
效果检测
(1)战国的时候,秦国最强,常常侵犯别的国家。(2)秦王要拿十座城来和赵国换和氏璧,不换的话,就要攻打赵国。(3)蔺相如答应赵王说,如果秦王不讲信用,他就拿着和氏璧,和秦王同归于尽。 (4)蔺相如半夜自己带着和氏璧偷偷回到了赵国。 (5)赵王让大将军廉颇随行,一起到渑池会见秦王。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将相和》PPT教学电子课件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将相和》PPT教学电子课件

课文学习
渑池之会
课文学习
“渑池之会”故事的起因是什么? 秦王约赵王在渑池会面,想占赵国便宜。 “渑池之会”故事的结果是什么?
秦王没有占到便宜。
课文学习
赵王到了渑池,会见了秦王。秦王要赵 王鼓瑟。赵王不好推辞,鼓了一段。秦王马 上叫秦国的史官记录下来,说渑池会上,赵 王为秦王鼓瑟。
秦王想着自己占了赵国的便宜,也交 代了渑池之会的原因。
课堂练习
人 物

及 特


能服从赵王的调遣带兵奔赴边界 作好抵御秦兵的准备,使秦王不敢轻 举妄动,虽然计较个人得失和蔺相如 闹不团结,但知错就改,并负荆上蔺 相如府上请罪,性格坦率。此后能和 蔺相如一起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课前导读

1.认识7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目 标
3.了解课文内容,领悟3个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人物形象,体 会人物的爱国思想和他们各自的美好品质。
初读感知
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顾全大局、 爱国的思想和他们各自的美好品质。
2.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 神态来刻画人物的写作手法。
3.领悟三个小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
初读感知
跟着课文朗读,思考:课文讲了 一件什么事情?
参考《将相和》课文朗读。
课文学习
速读课文,讨论交流。 1.本文主要讲了几个故事? 2.几个故事分别是什么,用简短 的几个字概括一下。

平天下。
课前导读
作 者
司马迁 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 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
简 介
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 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 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称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6将相和教学课件新人教版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6将相和教学课件新人教版

本文“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 三个故事之间有什么内在的联系?
第二个故事是第一个故事的发展,前两个 故事的结果,又是第三个故事的起因,合起来就 构成“将相和”这一个完整的故事.
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完璧归赵 渑池之会 负荆请罪
秦王贪图和氏璧,假意以十五座 城换和氏璧,将和氏璧骗到秦国.蔺相 如与秦王斗智斗勇,终于完璧归赵,被 封为上大夫.
维护了国家的尊严
秦王被迫击缶
渑池之会上为什么要提到廉颇的情况?
秦国的大臣不甘心,继续发难,但蔺相如毫不示弱,直
到会面结束,秦王也没占到便宜.秦王知道廉颇已经在边境
上作好了准备,不敢拿赵王怎么样,只好让赵王回去.
结果
赵王之所以能安全回国,廉颇也是功不可没的,因为他在 边境作好了准备,秦王不敢轻举妄动.这样写,一方面是照应 上文,同时也为下文写他对蔺相如不服气作铺垫.
在渑池会上,蔺相如不畏强暴,维 护了国家的尊严,被封为上卿,职位比 廉颇要高.
廉颇不服气,想要蔺相如好看,蔺 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退避三舍,廉颇 知道实情后负荆请罪,将相和好.
将相和好的原因是什么?
①廉颇认错,负荆请罪. ②蔺相如胸襟广阔、宽厚以待. ③最主要的,源于他们共同的爱国情感,共同 的认知:将相不和,赵国危矣!
战国时,秦国很强大,常常进攻别的国家. 为全文定下基调.
故事的起因是什么?
物品特别珍贵,用 多少钱也买不到.
有一回,赵王得了一件无价之宝,叫和
氏璧.秦王知道了,就写了一封信给赵王,
说是愿意拿十五座城换这块璧.
无价之宝和氏璧,是赵国和秦国 都想得到的宝物,引出故事的起因.
赵王为什么着急?
赵王接到信后非常着急,立即召集大臣来商 束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ppt教学课件——6-将相和-第二课时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ppt教学课件——6-将相和-第二课时

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
顾大局、识大体, 以国家利益为重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在反映敌我斗争的前两个故事中,蔺相如 或是不畏强暴、拼死斗争,或是不卑不亢、 据理力争,可见这是一位勇敢机智、不畏 强暴、誓死保卫国家利益的勇士;而面对 老将军廉颇,蔺相如却退避三舍,这一切, 都源于他有顾大局、识大体的开阔胸襟和 以国家利益为重的情怀。
互动课堂
将相之间是 怎样由“不和” 到“和”的?他 们和好的原因有 哪些?
不和
蔺相如两次立功后,官升 至上卿,比廉颇的官职高, 廉颇认为自己立下了众多 战功,职位却在蔺相如之 下,他不服气。

蔺相如顾全大局,以国家 利益为重,不与廉颇计较。 廉颇在得知事情的真相后, 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主动 上门负荆请罪。
“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
机智
他怒发冲冠,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
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就和璧就一起撞
碎在这柱子上。”说着,他举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 勇 敢
无畏
“秦国的国君历来不守信用,我怕有负赵王所托,已
经让人把和氏璧送回赵国了。如果您有诚意,先把十五座
城交给我国,我国马上派人把璧送来。我们怎么敢为了一
廉颇不服欲羞辱 相如回避忍退让 负荆请罪将相和
智勇 双全
不畏 强暴
顾全 大局
将相
勇以 于国 改为 过重 精品 神格 可高 嘉尚
主旨概括
本文以秦赵两国的矛盾为背景, 通过记叙“完璧归赵”“渑池会面” “负荆请罪”三个故事,写了将相之 间由不和到和的过程。赞扬了蔺相如 勇敢机智、不畏强暴、顾大局、识大 体的高贵品质,也赞扬了廉颇勇于改 过的精神,同时还赞扬了他们以国家 利益为重的情怀。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 将相和》教学课件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 将相和》教学课件
案选A。
三、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典”的甲骨文字形是两只手捧着“册”,表 示这是①重要的文献或书籍。引申为②“准则” “制度”“法则”等词义。现在还有③典礼的意思。)
1. 建 校 一 百 周 年. 庆 典 在 学 校 大 礼 堂 举 行③ 。
.

()
.

2. 碰 到 不 认 识 的 字 , 我 喜 欢 查 字 典 。
语文 五年级 上册
6
将相和
第二课时
活动2
把握故事发展脉络
按照上节课所学的提高阅读速度的 方法,再次快速默读课文。以三个故事 为线索,梳理出主要情节和人物表现, 填写表格。
完璧归赵
渑池会面
负荆请罪


带兵至边境,作好抵
由居功自傲
御秦兵的准备。
转变为负荆请罪。
带璧换城;知道
以死相拼,让秦王为
避免与廉颇
” 蔺相如说,那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他指(给改秦为王转看述。句)
点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本题考查直述句改为转述句。具体步骤:①改变人称,句
中的“我”改为“他”,“您”改为“秦王”;②“说”字后 面的“:”改为“,”,删除双引号;③指示代词“这”改成 “那”。
游戏规则: 下面将会出示一组词语,词语闪现时间大概一秒钟, 请同学们集中注意力,迅速记住词语。
理所当然
无价之宝
完好无缺
同心协力
说一说:刚刚都看到了哪些词语? 你是如何读到屏幕上闪现的内容的?
游戏规则: 下面将会出示一组句子,句子闪现时间大概一秒钟, 请同学们集中注意力,迅速记住句子内容。

《将相和》教学课件(完美版)

《将相和》教学课件(完美版)


原因二:争取时间暗度陈仓,把和氏璧送回赵国。
2 0




2
3
默读课文第11-15自然段
年 五
将 相
年 级
起因
经过
结果





课文精讲
2
0
2
3
起因 秦王约赵王在渑池会见。


赵王;去吧,怕有危险;不去吧,又显得太胆怯。
将 相
年 级
蔺相如:对秦王不能示弱,还是去的好。

语 文
为了应对“渑池之会”,赵国做了什么准备?为什么要这么写?

2.“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


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
3.蔺相如说和氏璧是无价之宝,要举行个隆重的典礼,他才肯交出来。
2
0
2
3
结果 完璧归赵
年 五
蔺相如为什么要提出举行典礼呢?
将 相


级 语
原因一:让更多的人知道秦王不守信,以城换璧
文 上
的事是假的,赢得舆论支持。
相”” 之三、
负荆请罪
间个“
不小渑
2 0




2
3
默读课文第1-10自然段
年 五
将 相
年 级
起因
经过
结果





课文精讲
2
0
2
3
起因 秦强赵弱、秦国索要和氏璧


战国时候,秦国最强,常常进攻别的国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10/12
2
作者简介
司马迁(前145或前135~ 前90年,卒于公元前90年,
56岁终。)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
城西南)人。生于汉景帝中元五年(前145),一说生于汉
武帝建元六年(前135),卒年不可考。司马迁10岁开始学
习古文书传。约在汉武帝元光、元朔年间,向董仲舒学《公
渑池:地名,在今河南渑池县境内。
示弱:表示比对方弱,不敢较量。
2020/10/12
15
抵御:抵挡,抵抗。 推辞:表示拒绝(任命、邀请、 馈赠等)。 瑟:古代的一种弹拨乐器。鼓 瑟,就是弹瑟。 缶:古代一种瓦质的打击乐器。 攻无不克:攻城夺地,没有拿 不下来的。
2020/10/12
16
战无不胜:形容强大无比。每战必胜。 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这两个成语多指 善于打仗。 负荆请罪:负,背着。荆,荆条,用 来打人的东西。本课指廉颇光着上身, 背着荆条,到蔺相如家请罪。这个成 语现用来表示向人认错赔罪。 同心协力:协,合。团结一致,共同 努力。
就把这块宝玉命名为“和氏璧”。由于这
块宝玉的珍奇,加之来历的不平凡,因此,
便成了世间所公认的至宝,价值连城。这
也是秦王不惜以十五座城为诱饵来骗取
2020“/10/1和2 氏璧”的原因所在。
7
人物简介
廉颇: 廉颇是战国后期赵国的名将。赵惠文王时封为 上卿,屡次战胜齐、魏等国,为赵国立了大功。 长平之战时,坚壁固守三年。后来赵孝成王中了 秦国的反间计,用赵括代替廉颇为将,遭致惨败。 燕国乘机攻赵。赵孝成王重新起用廉颇,战胜燕 军。赵王封廉颇为信平君,任相国。赵悼襄王时, 廉颇不得志,投奔魏国。魏国不太信任,一直不 重用。又奔楚,任楚将。最后老死在楚国。
2020/10/12
6
眼泪哭干了,最后哭出了血。文王听说后,
就派人问他,说:“天下被砍掉脚的人很
多,都没有这样痛哭,你为什么哭得这样
悲伤呢?”卞和回答说:“我不有人
竟把宝玉说成是石头,给忠贞的人扣上欺
骗的罪名。”文王于是就派人对这块玉璞
进行加工,果然是一块罕见的宝玉。于是
将 相 和
2020/10/12
1
PPT模板下载: 行业PPT模板:
节日PPT模板:
PPT素材下载:
PPT背景图片: PPT图表下载:
优秀PPT下载: PPT教程:
Word教程:
Excel教程:
资料下载:
PPT课件下载:
范文下载:
试卷下载:
教案下载: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 不还”。多么豪迈的情怀,在我们中 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有许许多 多可歌可泣的武将,也有众多有胆有 识的文臣,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司 马迁的《史记》,认识两位熠熠生辉 的人物,聆听千古流芳的故事。
2020/10/12
5
和氏璧 是一块宝玉的名称,有一段不平凡的 来历。相传在春秋时期的楚国,有个叫卞和的 人,在楚山中拾到一块玉璞(即未经过加工的 美玉),把它奉献给了楚厉王。厉王就叫辨别 玉的专家来鉴定,鉴定的结果说是石头。厉王 大怒,认为卞和在欺骗戏弄自己,就以欺君之 罪名,砍掉了卞和的左脚。不久,厉王死了, 武王即位,卞和又把这块玉璞奉献给武王。武 王也叫辨别玉的专家来鉴定,结果同样说是石 头,武王又以欺君之罪砍掉卞和的右脚。武王 死后,文王即位。卞和抱着玉璞到楚山下大哭, 一直哭了三天三夜。
的李陵辩护,获罪下狱,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继续发
愤著书,终于完成了《史记》的撰写。
2020/10/12
3
背景简介
战国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
(公元前475-公元前221),因各诸侯
国之间连年战争,被称为“战国”。当
时,比较强的国家有七个,即秦、楚、
齐、赵、燕、魏、韩,称为“战国七
雄”,秦国是最强的一个。秦国地处函
谷关以西,其余六国在函谷关以东。赵
国的东面是富强的齐国,西面是强大的
秦国。
2020/10/12
4
大夫、卿 官职,分别分为上、中、 下三等,上大夫是最高一级的大夫。 上卿是诸侯下面最高的官职。廉颇 在赵惠文王十六年(前283年)的时 候,因伐齐有功,已经被提升为上 卿。蔺相如也做上卿,但由于是文 官,上朝集会时,位置在廉颇的右 边。秦汉以前以右为尊,所以课文 中说蔺相如的职位比廉颇高。
能耐、诸位、渑池、完璧归赵
和氏璧、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鼓瑟、击缶、允诺、负荆请罪、
上卿、 同心协力
2020/10/12
13
(一)词语解释
无价之宝:形容物品特别珍贵,用多少 钱也买不到。
理屈:理亏。 绝口不提:因回避而不说。 失信:答应别人的事没做到,失去信用。
2020/10/12
14
完璧归赵:璧,古代玉器的一种, 平 圆形,中间有孔。本课的和氏璧,指的是用 楚国人卞和发现的一块玉制成的璧。“完璧 归赵”指把和氏璧完好无损地送回赵国。这 个成语现在常用来比喻把东西完好无损地归 还原主。
羊春秋》,又向古文家孔安国学《古文尚书》。20岁时,从
京师长安南下漫游,足迹遍及江淮流域和中原地区,所到之
处考察风俗,采集传说。不久仕为郎中,成为汉武帝的侍卫
和扈从,多次随驾西巡,曾出使巴蜀。元封三年(公元前
108年)司马迁继承其父司马谈之职,任太史令,掌管天文
历法及皇家图籍,因而得尽读史官所藏图书。因替投降匈奴
2020/10/12
10
璧(bì)(和氏璧) 诺(nuò)(许诺)
怯(qiè)(胆怯) 瑟 (sè)(鼓瑟)
缶(fǒu)(击缶) 拒 (jù)(拒绝)
卿(qīng)(上卿)
2020/10/12
11
赵璧召诺 怯瑟拒诸荆
2020/10/12
12
召集、商议、隆重、无价之宝
约定、胆怯、拒绝、 理直气壮
蔺相如:
蔺相如,战国时期赵国的大臣。赵惠文王时得
到世上稀有的宝玉——楚国和氏璧,秦国强以15
座城换取“和氏璧”,蔺相如奉命带璧出使秦国,
与秦王当庭力争,完璧归赵。赵王封相如为上大
夫。公元前279年,他又随赵惠文王到渑池(今河
南渑池西)与秦王相会,使赵王未受辱于秦,归
国后因功封为上卿,地位在廉颇之上,廉颇愤愤
不平,蔺相如以国家安危为重,对廉颇容忍谦让。
使廉颇愧悟,负荆请罪,二人成为至交。将相和
2020/10/1的2 故事传为美谈。
8
2020/10/12
“将”指_廉颇
“相”指_蔺相如
“和”的意思是 同心_协__力_,__保_卫_ 赵国
从“和”字可以 推想出什么?
9
这个故事发生在_战__国__时候, 主要讲 __完__璧_归__赵______,_渑__池_会__见___ ___负__荆_请__罪_____三个故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