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气候资源对重庆农业发展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气候资源对重庆农业发展的影响
教育科学学院特殊教育专业2010级聂新位20100510813 摘要:重庆地处北纬30度地区,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类型。雨热同季且地处盆地东南部,有着优越的农业气候基本条件。但区域内地形颇为复杂,有中、低山,深、浅丘,河谷、平坝等不同的地形,形成各种不同的立体小气候,复杂的地形地貌,显著的海拔差异,使得重庆气候资源的立体多样性特征非常明显,也形成了与同为中亚热带气候的长江中下游地区不同的气候特征,因此合理、有效利用气候资源,适应农业结构调整以及科学制订区域种植规划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重庆市、气候资源、农业发展
农业气候资源是大自然为农业生产获得产品所提供的基本物质和能量,也是农业生产重要的环境条件(1)。光、热、水是组成农业气候的基本要素,他们的多寡和相互配合如何,从宏观上看,是决定一个地区能种什么,其品质好坏的重要因素(2)。
重庆地处中、亚热带,位于四川盆地东南丘陵地区,地理环境复杂,山区面积大。据统计,丘陵和山地面积约占全市总面积的94%,复杂的地形地貌,显著的海拔差异,使得重庆气候资源的立体多样性特征非常明显,也形成了与同为中亚热带气候的长江中下游地区不同的气候特征,对于合理、有效利用气候资源,适应农业结构调整以及科学制订区域种植规划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针对重庆地区农业气候光、热、水资源的主要特征,应充分利用区域气候资源,合理布局农、林、牧产业促进重庆地区农业的发展。
1、影响农业发展的气候因素
1.1 日照
日照时长与农作物的生长发育有密切联系,除影响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速度外,还通过植物的光周期效应,控制和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4] 1.2温度
表征农业热量资源的主要指标一般包括年均温和〉=1O'C积温两项因子,从宏观地理条件来说,纬度和海拔高度是影响某一地区温度分布最重要的因子,但在丘陵山地,微观地形复杂,温度分布还与地表的地形特征关系密切渝西地区特别是长江河谷区域,年均气温相对较高,绝大部分地区的年均温均在l7~l9℃之间;渝东地区相对较低,但在长江沿岸的涪陵、丰都、万县、奉节等区域也有着较高的年均温。从图3还可看出,重庆地区温度的分布与海拔具有很强的关联性,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温度降低,在海拔最高的城口地区年均温最低。
1.3降水量
降水是作物获取作物水分供应的主要来源,研究选取年降水量作为表征区域农业水分资源的主要指标。由于丘陵山区地形条件复杂,降水量的分布受到宏观地理要素经度、纬度和海拔高度、坡度和坡向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2、针对重庆的气候资源特征合理发展农业
重庆地处北纬30度地区,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类型。雨热同季且地处盆地东南部,有着优越的农业气候基本条件。但区域内地形颇为复杂,有中、低
山,深、浅丘,河谷、平坝等不同的地形,形成各种不同的立体小气候,如何利用好这些立体小气候,是摆在人们面前的课题。因此我们应该因地制宜,合理发展农业,促进农业多样化。
2.1 云雾山中出好茶
云雾山中出好茶重庆市的中山地带海拔高度800-1200米,多数茶场(园),如南桐九锅青茶场、长寿县西山茶场、江北县青峰茶场等,均建在这一高度上。这一地带由于海拔较高,气温低,湿度大,终日云雾多,紫外线照射时间长,适宜于栽培绿茶品种,有利品质的提高。因此,重庆的名茶,如“重庆沱茶”、南桐的“景星碧绿”、北碚的“缙云毛峰”、巴县的“巴山银芽”、铜梁的“巴兰牌高香红碎茶”等都出产在这里。
高山云雾出好茶,目前,中山地带茶叶产量虽还只有总产量的三分之一,但这是今后的发展方向。
2.2优质大米
重庆有特定的优越的气候资源条件。有些地区海拔较高,日夜温差较大,且富含有短波长的充足辐射和日照,独特的自然条件有利于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形成和干物质的积累。这些独特的小气候,自然与日夜炎热的河谷气候大有不同。在重庆市长江以南部分区县,如巴县、綦江、江津、永川、南桐等地,盛产优质大米,著名的有巴县樵坪大米、姜家太和大米、綦江横山大米、永川黄瓜山大米等,这些优质大米一般产在海拔700米左右的坪状山地,其形状颗粒粗大、饱满,米色油亮,蛋白质、脂肪含量较高,出米率高,吃起来滋润青香爽口,品质优美。
2.3栽桑养蚕
丘陵栽桑养蚕价值高桑树是喜温光作物。重庆的温、光、水、日照,总体上来说,基本适合蚕儿需要和桑树育苗及旺盛生长的需要,栽桑养蚕的范围很广,从浅丘到低山都有养殖,但以丘陵地区为最多,因为采叶、喂养方便且劳力充足,产茧量比重占全部产量的62.2%。重庆蚕业历史悠久,至少可以追溯到唐代以前,由于有栽桑养蚕的气候条件,群众有栽桑的习惯,还有技术、物质基础,蚕业发展很快。重庆养蚕业占地不多,都是以发展“四边”桑(宅边、路边、溪边、土田边)和“小桑园”为主,同时逐步形成了巢丝、绢纺、织绸、丝绸印染协调发展,桑、蚕、茧、丝、绸全行业一条龙的生产方式,蚕业的经济效益大大提高。在种养殖业的副业中,收入相当于茶、果业之和,仅次于生猪,居第二位。
2.4浅丘河谷柑橘飘香
重庆市内江河纵横,有长江、嘉陵江、龙溪河、御临河、长寿湖等,在江河两岸,形成河谷地带,并形成独特的河谷气候,常年平均气温在17.3℃-18.7℃。在这些海拔400米以下的河谷浅丘地带,热量丰富,雨水充沛,冬暖夏热,最适宜于柑橘生长,巴县、长寿、江津、合川、江北、璧山、永川、铜梁、大足、荣昌、北碚等县区,共有492个乡镇发展柑橘生产,是重庆市的主产区,产量达到8000多万公斤,占柑橘总产量的67.4%。
由于特殊的气候资源条件,满足了柑橘生长的要求,不仅产量高而品且质特优,江泽的鹅蛋柑、合川的大红橘、长寿的沙田柚、长寿湖的夏橙等是深受广大群众欢迎的著名优质水果,特别是长寿县的沙田柚,在1985年全国优质水果评选中,名列全国沙田柚之冠。
参考文献
(1)李继由.农业气候资源理论及其充分利用[J].自然资源,1995,l: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