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化,世界三大宗教

合集下载

中国诗文化的远古滥觞

中国诗文化的远古滥觞

中国诗文化的远古滥觞摘要:中西文化最显著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艺术的,另一方面是科学的。

而在中国艺术之中,则以诗为领袖与核心。

诗、乐、舞结合,是世界艺术初起阶段的共同现象,葛天氏之乐是这方面最早的历史资源。

在中国古“乐”中,诗、乐、舞三者的地位之重轻,有一个历史演变过程:最早是舞居主位,继之是乐任代表,再后是诗为核心。

葛天氏之乐在中国诗文化发展中,具有开创性地位和巨大影响,文化价值极高。

关键词:葛天氏之乐;中国诗文化;滥觞对于葛天氏之乐的音乐史、舞蹈史意义,已经有人言及。

这里,意欲从另一角度,研讨一下此乐对于中国诗文化之形成与发展所具有的重大意义。

中国向以诗的国度著称宇内,其诗文化源远流长,波澜壮阔,举世无匹,成为人类文化的一大奇观。

美国加州大学华裔哲学教授吴森曾说:“西方文化有三大支柱:科学,法律,和宗教。

我们的文化有两大基石,一为道德,一为艺术。

但中西文化精神最显著的差异是:中国文化是艺术的,西方文化是科学的。

”①见解精辟,发人深省。

由此继续展开,不难发现,在中国,所谓艺术,其实是以诗为核心的。

诗文化在中国自上古以来就已蔚成大观,影响广被,尽享荣崇。

诗、乐、舞结合,是世界艺术初起阶段的共同现象,葛天氏之乐是这方面最早的历史资源。

《吕氏春秋·古乐》中的记载十分生动: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一曰《载民》,二曰《玄鸟》,三曰《遂草木》,四曰《奋五谷》,五曰《敬天常》,六曰《达帝功》,七曰《依地德》,八曰《总禽兽之极》。

②汉人所辑《礼记·乐记》云:“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

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

”也讲了诗、乐、舞结合的情况。

直到今天的国粹京剧,讲所谓“唱念做打”、“载歌载舞”,仍是这一传统的发扬光大。

一如果对中国文化长流作一个系统的观察,我们会有一个重要发现:在由葛天氏之乐肇始的古乐之中,诗、乐、舞三者的地位之重轻,有一个十分明显的历史演变。

13春《中国文化概论》作业1234

13春《中国文化概论》作业1234

13春《中国文化概论》作业1一、单选题1. 王羲之行书天下第一,其代表作为A. 《兰亭集序》B. 《颜勤礼碑》C. 《古诗四帖》D. 《乐毅论》正确答案:A2. 东汉的许慎,系统提出了汉字的六种结构,学术称为A. “造字之本”B. “六用”C. “六体”D. “六书”正确答案:D3. 中国历史上实行郡县制的朝代是A. 秦朝B. 宋朝C. 元朝D. 明朝正确答案:A4. “画圣”是指A. 欧阳询B. 苏东坡C. 吴道子D. 颜真卿正确答案:C5. 我国固有的宗教是A. 佛教B. 道教C. 伊斯兰教D. 基督教正确答案:B6. 清朝皇帝自己的办事机构称为A. 尚书省B. 门下省C. 军机处D. 中书省正确答案:C7. 《古兰经》是哪个教派的经典A. 佛教B. 道教C. 伊斯兰教D. 基督教正确答案:C8. 我国现存最早的编年史A. 《春秋》B. 《汉纪》C. 《隋书?经籍志》D. 《史记》二、多选题1. 中国古代建筑大体的类型有A. 宫廷B. 陵墓C. 寺庙D. 园林正确答案:ABCD2. 文化结构的四层次说包括A. 物态文化层B. 制度文化层C. 行为文化层D. 心态文化层正确答案:ABCD3. 原始宗教的主要形式有A. 大自然崇拜B. 鬼魂崇拜C. 图腾崇拜D. 灵物崇拜正确答案:ABCD4. 汉字结构所体现的精神,以下描述正确的是A. 浪漫主义B. 写实主义C. 人体本位D. 物质条件和精神生活的反映正确答案:BCD5. 世界三大宗教指的是A. 佛教B. 道教C. 伊斯兰教D. 基督教正确答案:ACD6. 在印刷术方面,元代继活泥字以后,又出现了A. 木活字B. 墨拓技术C. 锡活字D. 铜活字正确答案:ACD三、判断题1. 周人最早生活在东北平原,有着悠久的农业生活传统。

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A2. 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是“人化”或者“人类化”。

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B3. 《九章算术》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祖冲之的关于数学理论的著作。

跨文化交际

跨文化交际

什么是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即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的交际,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

本学期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让我学会了一下三点:一、如何正确的审视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二、如何提高跨文化适应能力,三、如何提高跨文化的交流技能。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逐渐深入,西方社会的人和事物越来越多地走进了我们的视野,在这种情况下,跨国域、跨民族、跨文化的经济和社会交往将会与日俱增,这就为我们提供了许多与西方接触和交流的机会,这对于我们加深对的西方社会的理解是一件好事,但这却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因为我们所面对的是陌生的国家和文化,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与我们迥然不同的人,在与之交往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文化冲突的现象,这时在跨文化交际课堂中学到的东西便起了大用!我总结了一下中西方的差异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一、在客观主体方面,西方人向外探索客观世界,强调真善美、爱智,注重理性科学,注重求异,科学和逻辑发现。

中国人向内探索个人世界,强调真善美、崇善,注重情感、伦理,注重求同,经验、感情。

二、在处理问题方面,西方人采取不撞南墙不回头的态度,中国人采取不可中直取,只可曲终求的态度。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交际时,经常出现的一个现象就是套用自身所在社会的行为规范来判定对方行为的合理性,由于双方的行为规范存在差异,常常会产生误解、不快甚至更坏的结果。

比如说中国人轻拍小孩子的头部表示一种友好,而在西方国家,这是一种极不尊重小孩子的做法,父母会对此非常愤怒。

所以说在跨文化交际中是否能够正确地识别和运用行为规范是保证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

要保障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就必须理解对方的行为规范,尤其是什么行为是被禁止的,最好的办法就是遵循入乡随俗的原则。

三、在发表个人看法时,西方人直言、直去,中国人谨言、拐弯。

四、在民族性格方面,西方人偏重功利,好走极端,与其他民族存在斗争,强调以力争天下。

中国人偏重道义,以“中庸和谐”为贵,强调协和万邦。

人生十大层面——读傅伟勋《从西方哲学到禅佛教》

人生十大层面——读傅伟勋《从西方哲学到禅佛教》

读傅伟勋《从西方哲学到禅佛教》一、十大层面人生在世几十年,大半时间在谈话——与人谈(公开言论)、与己谈(内心独白),与古人谈(读书)、与来者谈(著述),与实在对象谈(聊天、会谈,讲课、演说)、与虚幻对象谈(胡话、梦呓,叹喟、沉吟),几乎可以说,人生就是谈话。

难怪海德格要说:“语言乃存在之家园。

”难怪伽达默尔要说:“能被领悟的存在,就是语言。

”谈什么?谈人生!试问天下谈客,有几个不谈人生?试问世上话题,有几则与人无涉?就此而论,人类的语言,统统不过是“反身动词”。

记得初闻“人生如梦”一语,心甚愕然凄然;复闻“庄周梦蝶”之说,又觉恍兮惚兮;至如弘一法师、蔡元培先生和克尔凯郭尔等人的“人生阶段”论,一面甚觉精当,一面又嫌过简——如此纷纭万象,岂止三个方面?如此艰难旅程,岂能三步走完?前年春天一个偶然的机会,得聆归国讲学的傅伟勋教授演讲“人生十大层面”,顿觉眼界大开。

而今得读傅先生的“哲学与宗教”论文集《从西方哲学到禅佛教》,仿佛亲见先生哲学探求的荆棘之路,犹如再聆听哲人关于人生的智慧之谈。

书中所论“人生十大层面”,实是笔者所见对于人生最明晰最全面的概括!傅先生根据几十年研究世界三大传统(中国、印度和西方)的哲学、宗教、伦理的结果,把生命的存在意义和价值取向自下而上分为十大层面:(1)身体活动(biological)层面,(2)心理活动(psychological)层面,(3)政治社会(politico-social)层面,(4)历史文化(historico-cultural)层面,(5)知性探求(intelle-ctual)层面,(6)美感经验(aesthetic-experiential)层面,(7)人伦道德(moral)层面,(8)实存主体(existential)层面,(9)生死解脱(soteriologieal)后面,(10)终极存在(ontological)层面。

即令是未见此书(印数四千,在十一亿人口中实属稀少)的读者,也不难明白前两个层面之所指,当是养生寿老、经济生活、欲望需求之类。

浅谈中国文化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中国文化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3教育广角在汉语的学习过程中,语言和文化的学习是不可分离,相辅相成的,对汉语的学习也是对中国文化的学习,在教授汉语的时候,如果不渗透文化,学生很难正确掌握汉语的使用,进而跨文化交际这一最终目的更难以达到。

因此,想要达成这一目标,就需要把对外汉语教学有效合理的同文化教学相结合。

但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受传统思路以及方式影响,汉语的教学同其他语言类教学一样,对语法以及词汇的重视程度远远高于文化知识的讲解和应用;进而使学生陷入了忽视甚至不知道所学知识的相关文化背景,一味盲目的对词汇、语法等死记硬背的怪圈。

一、语言同文化的关系语言是人类用来交际的任意性语音符号体系,它具有文化特点,是文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想要熟练驾驭一种语言,不仅要对词汇信手拈来,还要对所学语言独特的风俗、习惯以及思维方式等进行不同程度的熟悉。

因为对这些领域掌握程度的深浅,决定语言学习者能否在心中形成此种语言特有的韵味。

因此,不难得出一个结论: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是相辅相成、亲密无间的,语言是人们对文化进行透彻记录和了解的重要途径之一;而文化中也包含了语言,想要汲取一个文化的精髓,就必须能将此种文化下的语言熟练地运用。

二、对外汉语教学的现状近年来,世界上学习汉语的人越来越多,在对外汉语的教学中如何解决好跨文化障碍已经成为了热点。

除了对词汇的学习,文化对比是重要的一个研究方向。

这种所谓的文化对比即将包含日本文化的日语、包含欧美文化的英语以及涵括华夏文化的中文进行细致研讨,最终确定最佳的方案在对外汉语中教学中渗入中国文化,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一书中,作者针对能够影响语言学习和实用的因素进行了深入探讨,主张在对外汉语的教学时,一定要考虑到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不要把语言课上的特别的乏味。

总体来说,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引入的中国文化研究还比较少,这个领域虽然已经有所研究,但具体深入的研究还有待加强。

三、中西方文化的对比1.中西方文化存在巨大差异。

中西方文化差异ppt

中西方文化差异ppt

欧洲大陆的规则式园林无论在布局、构图及意境等多 方面,都给人以眼界开阔、构思宏伟、手法复杂、情 调浪漫之感.
建筑文化不同
中国
中国文化重人,中国 文化重道德和艺术, 中国文化重融合、统 摄且讲究并存与一体 性。文化传统的不同 反映在建筑风格上, 也就是中西建筑文化 的差异.
西方
西方文化重物,西 方则较重视科学与宗 教,西方则重不同时 代或多种流派的独特 精神。文化传统的不 同反映在建筑风格上, 也就是中西建筑文化 的差异.
二 宗教差异
西方宗教文化带有鲜明的超世俗主 义特征,而在中国的宗教文化中世 俗主义倾向明显。

佛教 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由公元前6-前5世纪印度的迦毗罗卫
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所创,他的名字是悉达多,他的姓是乔 达摩。因为他属于释迦族,人们又称他为释迦牟尼,意思是释迦 族的圣人。广泛流传于亚洲的许多国家。东汉时自西向东传入我 国。
中西方文化差异
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风俗
习惯,中西方的风俗习惯,中 西方的文化差异有它的深奥的 内涵。
一.饮食 差异
二.宗教 差异
三.建筑 差异
一 饮食差异
中西饮食观念的差异
中西饮食对象的差异
中西饮食方式的差异
中西饮食工具的差异
同中国人一样,英美 等 国家也习惯一日三餐。 早餐一般吃麦片粥 ,鸡蛋, 烤面包和牛奶等;中餐比 较简单,或从家中带点食 品,或到快餐店吃点三明 治喝点咖啡之类;晚餐正 式且丰富。一般比较齐全 的正餐包括1)开胃品, 如饮料,色拉,汤 之类; 2)主菜;3)甜食,点心, 冰淇淋或水果等。
杀 生
可参考书籍
和正 即 多 到 基 归教 圣 寡 重 督 正圣 洗 因 视 教 会礼 、 教 。 的 只也 坚 派 家 崇 采是 振 而 庭 拜 用七 、 异 是 形 两件 告 。 基 式 种。 解 关 督 不 圣抗 、 于 教 一 礼罗 圣 圣 社 而 ,宗 体 礼 会 足 即的 、 , 的 , 洗古 圣 天 基 个 礼典 品 主 本 人 和派 、 教 。 祈 圣信 终 规 集 祷 餐义 傅 定 体 和 。会 和 七 崇 家 、婚件拜庭 圣配圣形崇 公。事式拜 会东,和受

第二单元 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 单元测试(含解析)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文化交流与传播

第二单元 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 单元测试(含解析)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文化交流与传播

第二单元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单元测试)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优美的神话、严肃的悲剧、诙谐的喜剧,成为世界文学的瑰宝;希罗多德首创“历史”一词,是西方“历史之父”;修昔底德成为政治史传统的奠基人;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奠定了西方哲学的基础。

这说明()A.民主政治造就辉煌灿烂的希腊文化B.古希腊文明领先于世界其他的文明C.文化发展促进人文主义的对外传播D.城邦制度促进了公民创造力的发挥2.下面是小丽同学在读史活动中摘抄的有关“罗马帝国兴衰”的读书笔记,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罗马帝国起源于地中海地区B.罗马帝国的扩张给被征服地区带来了灾难C.罗马帝国实行奴隶制民主政治D.罗马帝国的扩张客观上促进了人类文明的传播3.“基督教的修道院通过抄书、办学校、建图书馆三种方式,保存、整理、研究了古代文化遗产,并对其成员及周围地区的居民进行教育,培养了一批有初步文化素养的教职人员。

”据此可知基督教在欧洲的作用是()A.控制人们思想B.保存古代文化C.提供道德规范D.影响社会风俗4.塞万提斯在《堂吉诃德》一书的序言中申明:“这部书只不过是对于骑士文学的一种讽刺。

”其目的在于“把骑士文学地盘完全摧毁”。

此书创作的根源在于()A.骑士文学已经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B.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推动文化的变革C.思想解放运动深入发展推动文学革命D.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对落后阶层的打击5.据《查士丁尼法典》记载,如果一匹租来的马被人偷走,租马的人该负什么样的责任?答案是他必须赔偿这匹马的价钱给马的主人,因为他应该好好照顾这匹马。

据此可知,《查士丁尼法典》()A.形成博大缜密的法律体系B.注重保护奴隶主的权益C.具有重视证据的法治传统D.初步具有“契约”思想6.“原本显然是刹帝利阶级登极动作,英雄主义与战争的作品,在婆罗门的手中则变成了教诲民众关于《摩奴法论》、瑜伽规则、道德观念……的工具。

”历史学家威尔·杜兰特评论的古典文献是()A.《摩诃婆罗多》B.《汉谟拉比法典》C.《吉尔伽美什》D.《荷马史诗》7.某《法典》规定:“刹帝利辱骂了婆罗门要罚款100帕那(银钱单位),吠舍骂了要罚款150到200帕那。

社会学 第四章 文化

社会学 第四章 文化

既相互依赖,又有矛盾和对抗,在通常情况下是依 靠共同文化对其进行整合。 文化的整合功能是一个民族对团结和社会秩序 的基础。 2.社会导向功能 文化的导向功能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功能,主要 表现在两个方面,分别是提供知识和积累成果功能。 3.反功能 文化的反功能是一种文化功能的特殊情况,对 社会整合与社会进步起着阻碍甚至是破坏作用。 文化的反功能一般发生在两种情况下:一是文 化滞后,二是反文化群体和某些业文化群体。
(三)文化采借 文化采借,又称为文化杂交,是指一种文化接 收或吸收另一种文化的某些文化元素或文化丛,融 入本文化的过程。 文化采借的标准:第一是有用性,对那些本民 许文化中没有的、而且又有使用价值的外来文化特 质或集丛,最容易被采借;二是符合或者接近本民 族的价值观与民许性格的外来文化元素或集丛,容 易被采借;与本土文化差异很大或有抵触的外来文 化,就不容易被采纳。 文化采借是一个过渡阶段,一种文化元素或集 丛被采借过来后,与本土主流文化处在若即若离的 状态,与本土文化还有一定的距离。
第三节 文化交流
一、文化交流的过程 (一)文化交流的概念 文化交流是指从文化传播开始的两种文化之间 互相沟通、采借、冲突与融合的过程。 (二)文化传播 文化传播是指某种文化元素随同社会交往而扩 散,为其他社会所采借或吸收的过程。 文化传播这个概念始见于英国人类学家泰勒的 《原始文化》一书,他指出各地区文化之间所以有 相似之处,是由文化传播造成的。
马林诺夫斯基在《文化论》中发展了泰勒对文 化的定义:“文化是指那一群传统的器物,货品, 技术,思想,习惯及价值而言的,这概念实包容着 及调节着一切社会科学。我们亦将见,社会组织除 非社作文化的一部分,实是无法了解的”。 马林诺夫斯基关于文化定义的特点:第一,揭 示了文化中包括物质文化;第二,揭示了文化的核 心要素——价值观念;第三,把社会组织也看作文 化的一部分。 缺点:关于文化的定义是描述性的,没有揭示 其内涵和客观本质。

中西翻译史

中西翻译史

佛经的翻译
佛经翻译始于汉哀帝元寿元年,即公元前2年 开始的《浮屠经》的翻译。兴于两晋,盛于 隋唐,衰于宋代,前后约1,100年。 佛经翻译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有计 划、有组织的翻译活动,是我国翻译史上第 一个重要的时期。 佛教已经中国化,佛经成熟于唐。虽然今天 佛经翻译的使命已经告终,但佛教国际化的 趋势仍在发展,特别是在东亚与东南亚,佛 经翻译将有可能再次形成高潮。

18世纪的蒲柏(Alexander Pope,1688-1744)翻译 了《伊利亚特》(6卷)和《奥德赛》(5卷),影 响很大。
3、浪漫时期的文学翻译

浪漫时期的译家或译论家,多是当时著名的 作家,所以该时的译论受浪漫主义文学思想 影响很大。文学翻译的基本问题得到了深入 探讨,表现出系统性、理论性的特点。
罗马文学家安德罗尼柯用拉丁语翻译的希腊荷马史诗 《奥德赛》 (Homer’s Odyssey from Greek into Latin)。
宗教,是在人类认识世界的漫长过程中, 随着人类思维能力的提高而产生的。宗教的 产生和发展,标志着人的思维能力提高到了 一定水平,能够抽象地思考复杂的问题。为 了吸纳更多的信众,必然进行跨民族、跨国 家、跨语言的传播。 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 教,都是从各自的发源地向外传播开来,成 为世界性宗教的。其依靠的手段,大都凭借 翻译。


2、 《通俗拉丁文本圣经》 (Vulgate),公元四世纪到五世纪

公元四世纪,《圣经》拥有很多不同的拉丁 语版本。圣· 哲罗姆(St. Jerome)于公元 382年至405年翻译的Vulgate成为钦定本,标 着这圣经翻译取得了与世俗文学分庭抗礼的 重要地位。 哲罗姆奠定了反对“字对字”(word-forword)翻译的基础。不是字对字的翻译,才 能保持《圣经》纯洁性。

中西宗教文化比较

中西宗教文化比较

例2:灭佛行动 ---- “三武法难” 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李炎
原因:a.发展威胁到了王权 b.道教的竞争 c.统治者个人的偏好
例3:道教的遭遇 北魏孝明帝时期发生了一起打击道教的事件。 清代对道教逐渐冷淡
结论:由此可见,在中国历史上宗教文化始终处在专制王 权的阴影下,很难获得自由发展的空间。
伊斯兰教 产生于7世纪的阿拉伯半岛。 创始人:穆罕默德------- 他称自己是真主的使者,是 信徒的先知;他号召人们信仰宇宙间惟一的神真主安 拉;他宣传穆斯林都是兄弟,反对欺诈、掠夺等不良 行为;他还规定穆斯林的朝拜仪式和应尽的义务等等。 经典——《古兰经》。
伊斯兰教的圣城----麦加,(全世界穆斯林朝拜的中心)
中国文化的这种气质,集中体现于儒家思想。儒家所
考虑的是如何做人。修身靠的是文化教养,即道德上 脱离野蛮,强调“克己”----控制情感、保持礼仪风度、 举止适当,并且排除巫术。
中国哲学各流派尽管不同程度地承认天命观,但基本
上不系统讨论彼岸世界的问题,不系统论证一个人格 化的神的存在的问题。中国哲学关心的是现世、此岸 发生的问题,因此中国哲学家遇到了不可解释的问题 时,不是诉诸彼岸世界的神而是此岸世界的先哲。
基督教 基督教简史 基督教是由犹太教发展而来。犹太教是 犹太民族历史发 展的产物。 公元前1200: 犹太人迁徙到巴勒斯坦地区,建立了北部 的以色列和南部的犹太王国 公元前10世纪:大卫统一这两个国家,定都耶路撒冷。
公元前586:巴比伦王国攻陷耶路撒冷,掠走了犹太人
公元钱538年:波斯帝国攻陷巴比伦,犹太人返回耶路 撒冷,重建圣殿 公元前63年:罗马征服了巴勒斯坦 公元前66-70年:犹太战争,罗马帝国灭了犹太国家。 犹太人从此流浪,没了自己的国家。

中西文化对比------中国的血亲情理与西方的契约理念

中西文化对比------中国的血亲情理与西方的契约理念

中国的血亲情理
• 所谓“血亲情理”精神,是指把建立在血 缘关系基础上的血亲情感看成是人们从事 各种行为活动的本原根据,并且由此出发 论证人的行为活动的正当合理。
血亲情理精神的先导----儒家
• 儒家伦理以人的特殊性血缘亲情作为道德 规范体系的至上性为根本基础,主张伦理 原则内存于情感活动之中,因而是一种特 殊主义的血亲情理。 • 孔子的血亲情理精神认为血缘亲情是支配 人的道德行为的终极因素,将情感置于知 识之上,主张道德实践之“理” 存在于血 亲情感之中,知识必须遵循和服从这种情 理之“理”。
西方的契约理念
• 西方的契约文化蕴含着平等,独立,自由, 人权诚信等一系列人文精神。西方的人际 关系,是建立在契约的基础上的。这里的 契约,并不是狭义上法律的契约,而更类 似一种“不成文”的“潜规则”。
• 在西方各种艺术形式中,随处可见这种契约的精 神。比如各类神话故事里的被封印在瓶子里的妖 怪,出来后明明可以无法无天的反悔,却心甘情 愿的做凡人的奴仆。
• 在现代社会,这种契约精神的表现,也比比皆是。 比如和西方国家的人做生意,只要签订好纸面契 约(合同),或口头契约(承诺),基本上就是 板上钉钉的事了。哪怕之前再尔虞我诈,讨价还 价的再激烈,只要做了契约,即使是亏本生意也 认了。
•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看似绕口令 的八个字,就是中国的人际关系的灵魂。意思 是说:君臣父子各自按照应有之道去做,都要 符合角色要求和规范。由此衍生了三纲五常, 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仁义礼智 信。
希伯莱的宗教
• 深远的希伯来文化:在这一阶段,中东作 为人类文明的中心,还产生了一个公元后 对人类产生重大影响的宗教—犹太教。犹 太教的基础是希伯莱文化。关于希伯莱早 期的历史,我们唯一的凭籍是《旧约全书》 在这部犹太人的经典中,许多未经证实的 传说和史实交织混杂,其体裁带有神话和 寓言的色彩。

四年级语文笔记

四年级语文笔记

千古词帝,一代愁宗。

一、词的起源与发展:(词牌名:词调)①起于隋②成于唐②兴于五代④鼎盛于宋⑤衰于元明⑥复兴于清完整的词=词牌名+题目二、历史背景:①黄巢起义②朱温建梁三、南唐三主:有趣的帝位继承:①先主夺位,励精图治,勤俭治国。

②李璟等级,中主好文。

③醉心文艺,翩翩公子。

四、李煜一生五代十国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史称李后主。

一、词的起源与发展:从诗余小令到一代文学词指可以和乐歌唱的诗体,是诗的一种别称“长短词”,“诗余”、“曲子词”、“曲词”、“歌词”等。

①豪放派:苏辛=苏轼+辛弃疾②婉约派:正宗和本色的行当婉约派四旗:愁宗:李煜别恨:晏殊闺语:李清照情长:柳永二、柳永简介(约987年-约1053年)才子佳人,柳三变,南唐降臣,官宦世家。

与兄长并称“刘庆氏三绝”,原名柳三变,字耆卿。

“柳七”三、生平作品①出身官宦,屡败科场。

仁宗年间,柳永高中进士。

②奉旨填词,百衣卿相。

“奉旨填词柳三变”“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

”③晚年及第,屡遭排贬四、赏析《雨霖铃》霖lín凝噎níng yē霭ǎi 辰chén第三讲六脉神剑之结构作用排除法一、结构作用排除法①题目:点名题目,设置悬念,线索。

②开头③过渡:承上启下④照应:使文章结构严谨,突出中心⑤反复:点明中心,点名题目⑥结尾开头:点:点名题目(原题)点:点明中心(答出中心)总:总领全文设:设置悬念,吸引读者兴趣引:引出下文结尾:点:点名题目点:点明中心总:总结全文深:深化主题首:首尾呼应第四讲:范仲淹与古代文人忧国情怀三百年宋九“文正“一、范仲淹简介:(989年-1052年)字希文,原名朱说(yue)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谥(shi)号“文正”。

二、生平作品:①勤学苦读,三岁而孤→随母改嫁→划粥割齑(ji)→查明身世→原名朱说。

②应天府求学③中榜做官,临危不惧,坚守护堰之役④三贬三光(极光、愈光,、尤光、光荣)⑤戎马疆场《渔家傲.秋思》⑥庆历新政,罢免贪官,控制思萌制,慎重选官,重视农业。

国际商务谈判中的文化差异问题

国际商务谈判中的文化差异问题

探析国际商务谈判中的文化差异问题【摘要】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日益加强,国与国之间的交往与联系日益密切,国际商务谈判是商务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不可避免地会遇到文化差异问题。

文化差异直接影响着谈判能否顺利进行.从文化的定义入手,剖析文化差异产生的原因,阐述文化差异对商务谈判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为如何应对谈判过程中出现的文化差异问题提出相应策略。

【关键字】文化,文化差异,经济,国际商务谈判1.引言商务谈判作为人际交往的一种形式,必然涉及不同地域、民族、社会文化的交往与接触,从而产生跨文化谈判.在跨文化谈判中,不同地域、民族、文化的差异必将影响到谈判者的谈判风格,从而影响到整个谈判的进程。

因此,从事跨文化的商务活动,就必须了解和掌握不同文化间的联系与差异。

在作谈判准备时,更要明了文化差异对谈判的影响,只有积极地面对这种影响才能实现预期目标。

加入WTO以后,中国经济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步伐日益加快,中国企业和个人也更紧密地参与到国际经济分工和商业竞争中来在国际商务谈判当中。

尤其在当前经济全球化不断推广以及地球村概念的推广条件下,由于中国的企业和个人面对的是来自不同国家、民族和文化背景下的合作伙伴,所以在谈判当中必然会面对不同文化的交流和碰撞在此背景之下.文化因素就成为影响国际商务谈判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

2. 文化差异2.1 文化的概念文化是个复杂的名词。

文化广义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狭义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

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

随着民族的产生和发展,文化具有民族性.每一种社会形态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每一种文化都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人们每天都在通过与周围人的交往学习文化。

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它包含信仰、知识、艺术、习俗、道德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2.2 文化差异及其产生的原因文化差异广泛地说,是指世界上不同地区的文化差别,即指人们在不同的环境下形成的语言、知识、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思维方式、风俗习惯等方面的不同文化上的差异(尤其是东西方文化差异),导致了人们对同一事物或同一概念的不同理解与解释。

基督教与中国传统文化选修课论文

基督教与中国传统文化选修课论文

课程名称:基督教与中国传统文化学号 2012080907 姓名成绩:论文正文论基督教与中国传统文化摘要:本文分析了基督教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异同,中西文化的交融,并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论述了论述了基督教与中国文化在节日、饮食、服饰等方面的差异。

在文化融合方面的努力。

对社会现状的思考,并从发展角度出发,提出了和平友好,指出了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基督教中国传统文化文化融合节日服饰基督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在世界各地都有广泛的传播和影响。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以儒释道三教为核心的中国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聪明智慧的结晶。

基督教自唐朝开始在中国传播,几经曲折,与中国文化进行了长期的冲突与融合,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明朝末期,当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来中国传播天主教的时候,他采用了“援耶补儒”的传教模式,通过基督教与儒家思想的融合,为天主教在中国的传播找到了文化的内在依据,如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教高僧通过当时流行的玄学思想为依据在中国传播佛教一样,走的是适应中国本土文化的传教路线。

但利玛窦的传教路线因“礼仪之争”而被迫中断。

1807年(清朝嘉庆十二年),英国伦敦传教会传教士马礼逊来华时,他的传教方式更多地倾向于福音派的“以耶代儒”模式。

他开创的文字、教育、医药等传教方式的出发点是通过介绍西方基督教文明使中国人认识到西方文明的优越性,借此达到引导中国人皈依基督教的目的。

这种“以耶代儒”和“耶稣或孔子”的排斥主义传教路线经过郭实腊、戴德生等传教士进一步发扬光大,成为基督教各派在中国传教的主流形式。

这样,基督教就对中国文化的生存和发展形成了巨大的威胁,使基督教与中国文化之间产生了深刻的冲突。

基督教被中国大众蔑称为“洋教”。

义和团运动就是以“灭洋教”为目标发展起来的。

五四运动以后,中国知识界又掀起了“非基督教运动”,使基督教在中国知识界遭到猛烈批判。

从节日方面来说东西方节日的不同习俗,我们可以看到我国悠久的文化历史传统,和西方人民崇尚自由和理性的特性。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一、文学的本质
二、文学的特征
三、文学的分类
四、中国文学的历史发展概观
五、中国文学历史发展中的优秀传统
六、《离骚》的文学创新
【作业与思考】
1、文学的本质是什么?有何特点?
2、谈谈你对屈原作品的理解和看法。
第七章 史学的历史发展和司马迁的《史记》
【目的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中西史学的历史发展概观;理解史学的性质和
小学生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小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
小学生感知、注意、记忆、言语、智力和思维、创造力、情感和意志、自我、人际关系、品德等心理发展的特点、水平和规律;
小学生观察力、注意力、言语能力、思维能力、创造力、情感和意志、自我控制能力、品德的培养方法;
小学生学习的特点和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
能力与技能:使学生具备以下能力与技能:
合计
教学策略与方法建议:
采用小组合作策略、交流与分享策略、活跃气氛的策略组织教学。教学方法上主要是讨论、启发式、探究式为主。制作课件,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教学。
课程考核与评价:
本课程考核方式是考试,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相结合,其中,平时成绩占,期末考试成绩占。
应根据教学计划指出本课程考核方式是考试或考查,并拟定平时成绩、期末考试所占比例的建议。
【主要内容】
理论教学内容(学时)
一、宗教的起源
二、宗教的本质
三、原始宗教的形成和特征
四、人为宗教的形成和特征
五、宗教的功能
六、佛教
七、基督教
八、伊斯兰教
【作业与思考】
1、宗教是怎样产生的?宗教的本质是什么?
2、简述世界三大宗教的基本教义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意义。
第十章 中西文化的交流与会通

论宗教对中西方艺术的影响

论宗教对中西方艺术的影响
1、宗教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标志
在宗教传统较深的民族和国度中,宗教往往与各种文化形式融为一体,难分彼此。在这种情况下,了解宗教,往往是了解这一文化全貌的必然前提。可以说,宗教的触角延伸到人类精神生活所有机能的深层,宗教成为人类精神生活的家园,是人类生命活动的重要方式。宗教文化所探求的,是人类生存的根本意义,因此,宗教文化,也是人类社会文明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
1.1关于中国的宗教
中国有没有宗教?什么是中国的宗教?这是讨论中国的宗教首先遇到的问题。我国学术界有一种流行的看法,认为中国古代没有“宗教”概念,典籍也无“宗教”一词。中国的“宗教”观念,是由“宗”和“教”二字结合而成的,是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后,用来说米佛教的术语。佛教的“宗教”,是指崇拜佛陀释迦牟尼及其弟子的教诲。“教”指佛陀所讲的经文,“宗”是指佛陀弟子所传,“宗”乃“教”之分派,二者合为佛教“教理”。因此,中国“宗教”概念,与西方所说的“宗教”概念不尽相同,认为中国历史上只有哲学学派,如儒家、道家、墨家、阴阳家、法家等,而没宗教。也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有宗教概念,汉语中的“宗”字,本指对祖先的尊崇和敬拜。“教”字有“上施下效”、从学入道的意思,用来表示人们“对神道的信仰”。
3.2中西绘画艺术比较
中西绘画艺术,无论从表现内容和表现形式方面,都存在许多的差别。这种差别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如不同的自然环境、不同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不同的社会体制等。但是,上述的都是外部的条件,从内在来看,民族文化的差别,主要是来自不同的文化心理,而造成不同文化心理的重要因素,则是民族的不同宗教信仰。绘画艺术也是如此,不同的宗教,对绘画所产生的影响自然也不一样,形成了不同的审美心理和审美习惯。
关键词:宗教,艺术,文化,影响
Abstract: religion is a historical process, each stage of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has the religious culture and the corresponding. Can say, religion is accompanied by the rise of human civilization history and the rise anddevelopmen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culture. It is widely present in the history of human civilization and progress, is an important symbol of humanhistory development of culture. Religion and art is the human to meet its own humanity needs to create, belong to the fantasy field, the emotional realm. In the history of human civilization, there are many inherent connection between religion and art.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religious art has had a profoundinfluence and great effect. Some people think that the primitive religious beliefand worship, is the direct cause of the emergence and development of primitiveart; in turn, the imagination of art but also stimulate and sublimation of religiousimagination, creation of religious art more deeply and expand the influence of religion. The influence of religion on art also has two opposite effect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art and art in its block.

(教参)第3单元第7课 第2框 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Word版含解析

(教参)第3单元第7课 第2框 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Word版含解析

第二框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学习任务核心素养1.描述与分类:中华民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的贡献。

2.解释与论证: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3.预测与选择: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4.辨析与评价:明确把传统文化完全当成包袱或完全当成财富的错误认识。

1.政治认同:明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2.科学精神:中华文化与世界各国文明的关系。

3.公共参与:提高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铸牢中华民族的共同体意识。

议题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及特点华夏祖先们每前进一步,都伴随着奋斗的汗水。

中国数学起源于上古至西汉末期,全盛时期是隋中叶至元后期,接下来在元后期至清中期,中国数学的发展缓慢。

在逐步摸索中,华夏民族的祖先先是结绳记数,然后又发展到“书契”,五六千年前就会写1到30的数字,到了2000多年前的春秋时代,祖先们不但能写3 000以上的数学,还有了加法和乘法的意识。

到了战国时期,四则运算得到了确立,分数计算也开始被应用于种植土地、分配粮食等方面;几何领域出现了勾股定理,代数领域出现了负数概念的萌芽。

最令后人惊异的是,在这一时期出现了“对策论”的萌芽,著名的军事家孙膑提出过“斗马术”问题,而这一问题的内容,正反映了对策论中争取总体最优的数学思想,这一数学分支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或以后,才作为一门学科形成的。

[探究任务]1.(描述与分类·政治认同)材料中古代中华数学思想的发展具有什么特点?这对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何意义?提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文化很长时间一直走在世界前列。

这说明中华民族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的民族,我们应有足够的自信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复兴。

2.(解释与论证·科学精神)古代中华数学思想得到高水平发展的原因有哪些?提示:古代中国经济、政治发展水平高;各兄弟民族的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中华民族在农业生产、战争等中的伟大创造力等。

1.形成(1)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中西文化,世界三大宗教

中西文化,世界三大宗教

2、“穆斯林”
信伊斯兰教的人被称呼为 Mustim,意即顺服归依 安拉者,伊斯兰教拥有3 亿信徒。
3、发源地——阿拉伯
4、伊斯兰教创始人
穆罕默德Mohammed (570-632) ,没有产业没有 学问,幼时患有癫癎病。少时 为孤儿 ,十二岁随伯父往叙利 亚做买卖 ,结识了僧侣巴希拉。 40岁在麦加传道 。
一、世界三大宗教?
• 基督教、伊斯兰教(也称 回教)以及佛教
二、之所以能成为前三 大宗教的原因?
• 教义上较无局限性与排他 性。
三、基督教
相信耶稣基督为救主的一神论宗教。全球共有 15亿至21亿的人信仰基督宗教,占世界总人 口33.32%。
(一)基督教派别
天主教、东正教、基督新教
(二)基督教的经典
8- 2、三位一体
独一上帝有圣父、圣子、 圣灵三个位格,圣父是万有 之源,圣子是耶稣基督,圣 灵是神的灵。三者同质、同 能、同永恒 。
8- 3、创造
上帝创造了天地万物,最 后照自己圣洁良善的形象造 人。
8- 4、罪与死
世人生而有罪(罪性), 必然会犯罪(罪行)。如果 没有神的救赎,灵魂和肉体 都要走上灭亡之路。
释迦牟尼感到印度社会上阶 级的不平等,又感到人类的生、 老、病、死4大痛苦,他29岁出家, 入山修道。修道7年,达到了至高 无上的精神境界,终于成“佛”。 他周游印度等诸国,特别在恒河 流域传教40年。
3、佛教什么时候传入中 国的呢?
东汉永平十年 公元 67年,佛教正式由官 方传入中国。
明帝永平十年(67年)明帝夜梦 金人飞行殿庭,明晨问于群臣。太史 傅毅答说:西方大圣人,其名曰佛; 陛下所梦恐怕就是他。帝就派遣中郎 将蔡愔等十八人去西域,访求佛道。 蔡愔等于西域遇竺法兰,摄摩腾两人, 并得佛像经卷,用白马驮着共还洛阳。 帝特为建立精舍给他们居住,称做白 马寺。于是摩腾与竺法兰在寺里译出 《四十二章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世界三大宗教?
• 基督教、伊斯兰教(也称 回教)以及佛教
二、之所以能成为前三 大宗教的原因?
• 教义上较无局限性与排他 性。
三、基督教
相信耶稣基督为救主的一神论宗教。全球共有 15亿至21亿的人信仰基督宗教,占世界总人 口33.32%。
(一)基督教派别
天主教、东正教、基督新教
(二)基督教的经典
四、佛教
1、按照你的理解,什么是 “佛”呢?
一个对宇宙人生的根本道
理有透彻觉悟的人;佛就是一 个自己已经觉悟了,而且进一 步帮助其他的人也能够觉悟, 将二者同时达到最圆满境地的 人。
人人皆可成佛
佛就是自然,而自然就是万万千千,包 括花草树木,人鬼禽兽,即便纵然是魔, 只要放下屠刀,也可成佛。而人若想成佛 则需自然,万万不可急于求成,要心如止 水,要破除贪,嗔,痴三毒。只有这样就 会自然而然,顺理成章立地成佛。其外, 不只这个世界有佛,宇宙中无数个星球上 都可以有佛。
圣经 ——《旧约圣经》和《新 约圣经》,有40余位执笔作者, 前后写作时间跨越约1600年。
《旧约圣经》
《旧约圣经》是在耶稣的时代以前所写成的犹太教 的《希伯来圣经》,记载了从耶和华创造天地到 公元前5世纪为止以犹太民族为核心的历史,其中 最重要的内容是神给犹太民族的律法,另外还有 诗歌、预言等内容,原文以希伯来语写成。
8- 2、三位一体
独一上帝有圣父、圣子、 圣灵三个位格,圣父是万有 之源,圣子是耶稣基督,圣 灵是神的灵。三者同质、同 能、同永恒 。
8- 3、创造
上帝创造了天地万物,最 后照自己圣洁良善的形象造 人。
8- 4、罪与死
世人生而有罪(罪性), 必然会犯罪(罪行)。如果 没有神的救赎,灵魂和肉体 都要走上灭亡之路。
4、佛教典籍
法华经 华严经心经 金刚经 地 藏经 净土经……
5、佛教八大圣地
• 蓝毗尼园(梵语:Lumbinī):释迦牟尼出生地 • 菩提伽耶(Buddha-gayā):释迦牟尼成道处 • 鹿野苑:释迦牟尼初讲佛法处 • 舍卫城(Srāvastī):释迦牟尼常年居留说法 • 处曲女城(Kannauj):中国高僧玄奘曾在此讲经 • 王舍城(Rāja-gṛha):释迦牟尼修行的地方 • 毗舍离(Vaiśālī):释迦牟尼宣告将舍寿处 • 拘尸那揭罗(Kuśi-nagara):释迦牟尼佛涅槃处
释迦牟尼感到印度社会上阶
级的不平等,又感到人类的生、 老、病、死4大痛苦,他29岁出家, 入山修道。修道7年,达到了至高 无上的精神境界,终于成“佛”。 他周游印度等诸国,特别在恒河 流域传教40年。
3、佛教什么时候传入中 国的呢?
东汉永平十年 公元
67年,佛教正式由官 方传入中国。
明帝永平十年(67年)明帝夜梦 金人飞行殿庭,明晨问于群臣。太史 傅毅答说:西方大圣人,其名曰佛; 陛下所梦恐怕就是他。帝就派遣中郎 将蔡愔等十八人去西域,访求佛道。 蔡愔等于西域遇竺法兰,摄摩腾两人, 并得佛像经卷,用白马驮着共还洛阳。 帝特为建立精舍给他们居住,称做白 马寺。于是摩腾与竺法兰在寺里译出 《四十二章经》。
8- 5、基督救赎
耶稣基督为了将世人从罪恶中拯 救出来而降世为人,传道三年,在 十字架上被钉死,他的无罪之身成 了赎罪的祭,赎了世人的罪。他三 日后从死里复活,升到天上,与父 同在。他还活着,他将要再来,审 判一切的活人死人,彻底地消灭罪, 成就新天新地。
6、复活与永生
耶稣基督将要再来,所 有的人都要复活,接受最后 的审判。信耶稣基督的人罪 得赦免,得到永生 。
《新约圣经》
《新约圣经》是耶稣离世以后由耶稣的门徒写成, 内容有福音书(记载耶稣言行生平)、使徒行传、 使徒书信、启示录等几部分共27卷书 。
(三)基督教基本信仰
思考:基督教基本信仰有哪些?
8-1、独一上帝
宇宙间有一位独一的至高 上帝,是昔在、今在、永在 的全能者,称为耶和华(英 文:“God”,译作“神”或 “上帝”、“天主” )
6、佛教教义是“四谛” 苦谛、集谛、 灭谛、道谛
1.“苦谛”,指人们都要经 生老病死等,这都是苦的;
2.“集谛”,指苦的原因, 有欲望就有行为(业),因
此不免轮回之苦;
3.“灭谛”,是消灭致苦的原 因,要摆脱苦就要消灭欲 望;
4.“道谛”,是导致消灭苦因 的道路,要消灭苦因就要 修道。
7人参拜的佛呢?
释迦牟尼,本是古印度迦毗罗卫 国(今尼泊尔境内)的太子,父 为净饭王,母为摩耶夫人,他为 太子时名叫“乔达摩·悉达多”, 意为“一切义成就者”。
释迦牟尼是后人对
他的尊称。“释迦”是 他所属的部族名称,有 “能”、“勇”的意思; “牟尼”意为“文”、 “仁”、“寂默”,所 以汉译又作能仁寂默。
不杀生、不偷盗、不邪 淫、不妄语、不饮酒。
8、“浮屠”
梵文的译音,中文称 为“塔”。塔或五级,或 七级,或九级,或十三级 不等,为储藏经典之用 。
8、佛教徒最高目标?
• 止于至善入涅槃,不 再轮回,死后什么都没 有,再也不投胎。
五、伊斯兰教
1、“伊斯兰”
Islam是“归顺”、 “顺安”,意译为“清真” 或“真教”,我国称之为 “回教” 。
宗的办公地点。 君士坦丁堡——直到1453年拜占庭灭亡为止,一直是
东正教的中心。
基督教道德十诫
1.除了我(上帝)以外你不可有别的神; 2.不可为自己雕刻和敬拜偶像; 3.不可妄 称耶和华你上帝的名; 4.当守安息日为圣日; 5.当孝敬父母;
6. 不可杀人; 7.不可奸淫; 8.不可偷盗; 9.不可作假证陷害人; 10.不可贪恋别人妻子和财物
7、爱
神对人最大的诫命是要爱 神、爱人 。
8、行善
靠着神便自然地会行 善,行善的目的是为了荣 耀神,善行需要出于真心 的爱。
(四)基督宗教历史
产生于1世纪的罗马帝国 犹太省(今以色列、巴勒斯 坦地区)的犹太人社群中。
(五)基督宗教圣城共6个
伯利恒——耶稣出生地 耶路撒冷——以色列的首都,耶稣被钉十字架之地。 拿撒勒—耶稣长大之地 安提阿——基督宗教向罗马帝国开展的中心。 梵蒂冈——全球天主教教会的中心,历任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