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案
2024年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6单元第4课时 整数加法运算律推广到小数》教学课件

2.30 km 2.65km
公园
(1)选择一条路线算一算:李老师骑行的路程是多少?
1.55+2.65=4.2(km)
答:李老师骑行的路程是4.2千米。
(答案不唯一)
2. 星期六李老师骑车从家出发,经过学校到公园,可以怎
样走?
1.80 km 家
1.55 km 学校
2.76 km 2.30 km
2.65km
公园
(2)怎样走最近?最近的路程有多远?用彩笔描出路线。
1.55+2.30=3.85(km)
答:最近的路程是3.85千米。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 有什么收获?
(36+45)+55=36+(45+55) 加法结合律
探究新知 计算下面每组的两个算式,看看它们有什么关系。
3.2+0.5 = 0.5+3.2
3.7
3.7
(4.7+2.6)+7.4 = 4.7+(2.6+7.4)
14.7
14.7
你有什么发现?
整数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对所有的小数加
法都适用吗?
你能举例验证吗?
13.7+0.98+0.02+4.3 =(13.7+4.3)+(0.98+0.02) =18+1 =19
巩固运用 1.
(教材P77 T2)
7.75
82.55
2.25
17.45
(教材P77 T3)
2. 星期六李老师骑车从家出发,经过学校到公园,可以
怎样走?1.80 km Nhomakorabea2.76 km
家 1.55 km 学校
我这样算。
0.6+7.91+3.4+0.09 =8.51+3.4+0.09 =11.91+0.09 =12
0.6+7.91+3.4+0.09 =(0.6+3.4)+(7.91+0.09) =4+8 =12
人教版四年级英语下册第六单元Unit 6 Shopping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Unit 6 ShoppingPart ALet’s learn & Complete and say【学习目标】1. 能够听、说、认读sunglasses、gloves、scarf、umbrella。
2. 能够听懂并会用句型“Can I help you? The gloves are nice. Can I try them on? Sure.”来模拟购物。
3. 学习Complete and sa并写出适合冷、热不同天气的衣服的单词,运用示范句型“It’s hot”.4.能够根据情景,结合以前学过的内容和本节课新内容,模拟购物。
【教学重难点】重点:能够听、说、认读sunglasses、gloves、scarf、umbrella。
难点:能够听懂并会用句型“Can I help you? The gloves are nice. Can I try them on? Sure.”来模拟购物。
【课前准备】1. 单词卡片/时间展示图;2. 教学光盘或其他录音机设备;3.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Step 1:Warm-up1. 学生三人一组表演Let’s talk对话。
2. 利用课件展示各种衣物的图片,然后一个学生当售货员,另一名学生当顾客,进行对话,如:S1: Can I help you?S2: Yes. Can I try these on?S1: OK. Here you are.S2: Oh, they’re too big.Step 2:Presentation1. 创设情境,呈现新知。
T:Well, boys and girls, it’s a good season to travel. Our friends go to travel now.课件呈现中国地图,注明城市和天气,逐个出示人物头像:John,Mike,Sarah。
(1)T: Boys and girls, look, who is he?S: John.T: Yes, it’s John. Where is John! Let me call him. Hello, John!This is….Where are you now?John: I’m in Harbin. It’s snowy and cold here.(呈现寒冷的天气和搓手取暖的图片)T: Look, John is so cold. What does he need?教师做出脖子冷的动作,引导学生说出He needs a scarf.教师注意结合语音教学scarf,这里c浊化成g,学生跟读并拼读。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教案

整数加法运算律推广到小数教学内容教科书P76例4,完成P76“做一做”,P77“练习十九”第2~4题。
教学目标1.理解整数运算律对小数同样适用,会运用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2.能用运算律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3.在不同算法的比较中体会运算律在运算中的简化作用,培养学生的简化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整数运算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能根据数据特点应用加法的运算律合理、灵活地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复习导入师:同学们,请回答下面的问题,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指名学生口答)【学情预设】因为数据比较特殊,学生应该会很快说出计算结果。
【设计意图】基本口算需要天天练,既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又能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自觉性和主动性。
师:你怎么算得这么快啊?说说看你是怎么算的。
【学情预设】学生会说出因为运用了加法的运算律将结果凑整,所以又快又对。
师:那小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能不能想办法做得又快又对呢?今天这节课我们来研究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整数加法运算律推广到小数)二、观察比较,探究新知1.探究规律。
课件出示教科书P76上方例题。
(1)师:观察、比较上面的两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把你的发现与同桌交流一下。
◎教学笔记【教学提示】教师要引导学生经历“引发猜想——举例验证——抽象建模”的过程,发现加法运算律对于小数加法仍然适用。
(2)全班交流汇报。
【学情预设】预设1:第一组算式,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预设2:第二组算式,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直接切入研究的主题,目标集中,重点突出。
(3)学生举例进行验证。
(4)引导学生发现:整数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对小数加法同样适用。
师:应用运算律,可以使一些小数计算更简便。
2.应用规律。
(1)课件出示教科书P76例4。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案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主要内容是分数的加减法。
这一单元的内容是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概念,学会分数的加减法运算。
教材通过丰富的实例和练习,引导学生探究和发现分数加减法的规律,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概念和简单的分数运算。
但是,对于分数的加减法运算,部分学生可能会感到困难,特别是对于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困难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能够正确进行分数的加减法运算。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学会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培养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对数学学习保持积极的态度,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能够正确进行分数的加减法运算。
2.教学难点:学生对于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运算,需要引导学生掌握通分的技巧和方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和故事,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
2.自主探究法: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发现和总结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律。
3.练习法:通过丰富的练习题,巩固学生对分数加减法的理解和掌握。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教学PPT,内容包括教材中的重要知识点和练习题。
2.练习题:准备适量的练习题,包括基础题和提高题,以巩固学生的学习效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实例引入分数加减法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讲述一个故事,两个小朋友分水果,如何计算他们分到的水果的分数。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展示教材中的重要知识点,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
同时,给出一些实例,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发现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律。
新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第六单元教案(含单元计划)

四、课时安排:6课时。
教案
教材内容
小数加减法(一)
总课时
6
第1课时
教学要求
1.经历探索位数相同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的联系。
(5)计算:1.25+0.45 4.38-1.28
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出现什么了?
像这样的情况你知道还可以怎么写吗?
根据是什么?
(6)小结:当小数加减法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出现0的时候,我们要对结果进行化简,向横式汇报的时候写最简结果就可以了,这也是我们数学简洁美的一种体现。
2、P73做一做
三、巩固练习
六、板书设计:
小数加减法简算
0.6+7.91+3.4+0.09 0.6+7.91+3.4+0.09
=8.51+3.4+0.09 =(0.6+3.4)+(7.91+0.09)
=11.91+0.09 =4+8
=12 =12
课后反思
教案
教材内容
练习课
总课时
6
第5课时
教学要求
1、巩固小数的简算,并能判断哪些能用简便方法计算。
2.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3.进一步增强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探索并解决新问题的意识,不断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教具:PPT
最新人教PEP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册 Unit 6 第4课时 优质课导学案

最新人教PEP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册 Unit 6 第4课时优质课导
学案
一、课前预习
1.复习Unit 6的其他课时,熟悉相关单词和句型。
2.预习本课时的话题和单词。
二、课堂学习
1. 自主学习
1.阅读课文,通过练习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2.借助教材的听力练习,提升听力。
2. 合作学习
1.分组表演课文内容,加深对英语语言的理解和记忆。
2.配合小组成员完成听说练习。
3. 控制反馈
1.教师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和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难点。
2.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反馈,指导学生完成相应的练习。
三、课后练习
1.完成课后习题,检查自己的学习成果。
2.使用各种途径增强英语学习能力,如听英语歌曲、看英语电影等。
四、教学方法
1.任务型教学。
通过某些任务来启发学生学习意愿和方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2.合作学习。
借助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在对英语语言练习中通过互相合作,在交流沟通中不断提高英语水平。
3.兴趣引导。
通过创造一种愉悦的学习环境,建立美好的英语学习体验,让学生对学习充满了激情和动力。
五、注意事项
1.学生应按时完成课前预习和课后练习。
2.在课堂上要积极表达,主动与小组成员交流合作。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人教版

3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本小节内容包括教材P79~81的例4和练习十九。
本节知识是在学生掌握了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及整数的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教材通过采用两组算式对比的方式呈现,通过对比,使学生看出两种算法的结果是一样的,从而直观感知加法的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同样适用,并进一步体会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计算确实能使计算更快捷方便,从而让学生在今后的小数加减法计算中能根据数据特点自觉地应用运算定律进行简算。
1.知道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能灵活运用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进行小数加法的简便计算。
2.经历从生活中的实际事例进行推导的过程,明确算理,选择正确合理的计算方法进行简便计算。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关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理解整数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
【难点】能根据数据特点,应用加法的运算定律合理、灵活地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教师准备】PPT课件。
1.计算。
35+28+72125+49+75156-47-53(师提问在刚才的计算中我们运用了哪些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2.口算。
6.52+0.48=3.6+6.4=2.54-0.54= 0.17+3.83=5.47-2.47= 4.8-1.8=(说一说计算结果有什么特点?)【参考答案】1.135加法结合律(a+b)+c=a+(b+c)249加法交换律a+b=b+a 56减法的性质a-b-c=a-(b+c)2.710243 3方法一复习导入。
师: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有哪些?用字母怎样表示?(教师引导学生口述加法运算定律的定义)预设生: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
师:整数的加减法能简便运算,那么小数的加减法能简便运算吗?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通过复习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为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埋下了伏笔,奠定了基础。
人教版PEP四年级下册英语《第六单元Unit 6》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

人教版PEP四年级下册英语《第六单元Unit 6》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人教版PEP四年级下册英语《第六单元Unit 6》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Unit 6 Shopping第一课时一、教学内容Part A Let’s talk Let’s play二、教学目标1. 能在情景中运用Can I help you? These … are nice. Can I try… on? Size…, please.进行问答。
2. 正确理解与朗读对话内容,并能在实际的情境中正确的运用。
3. 学生能在语境中理解try on, size, of course, too, just的意思。
三、教学重难点1. 能熟练掌握句型:Can I try them on? Let's try size 7. These … are nice. They're just right.2. 学生理解中国和外国鞋号的区别。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录音机、磁带、服饰卡片。
五、教学过程Step1 热身(Warming-up)教师展示外套图片并对学生说:Good morning! I have a new coat. It’s nice. 教师另拿出一张新鞋图片:Whose shoes are these? They are nice. I like the shoes. Can I try them on?(并作出相应的动作)Oh, they are too small.(预热新句型)Step2 新课呈现(Presentation)1. 学习Let’s talk(1) 教师出示Let’s learn部分的课件,教师说:I like these yellow shoes. What about you?让学生用I like the _________ shoes. 作答。
(2)教师提出问题:Where are they now? What do they want to buy, size 6 or size 7? 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录音。
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口语交际:朋友相处的秘诀 教案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口语交际:朋友相处的秘诀课题朋友相处的秘诀课型口语交际授课时间1 课时教学目标1.交流和朋友相处的方法。
2.根据讨论的目的记录重要信息。
3.分类整理小组意见,有条理地汇报。
教学重点根据讨论的目的记录重要信息。
教学难点分类整理小组意见,有条理地汇报。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导入()分钟一、谈话导入1.我们都有自己的朋友:新朋友、老朋友。
和朋友相处,你认为最重要的是什么?预设:(1)我认为和朋友相处最重要的是相互信任。
(2)我认为和朋友相处最重要的是愿意分享,不自私。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讨论:和朋友相处的秘诀是什么?(板书:朋友相处的秘诀)以问题方式导入,引发学生思考,使学生进入到问题情境中来,积极参与到交际活动中来。
新课教学()分钟二、明确交际要求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是:【课件出示2】1.根据讨论的目的记录重要信息。
2.分类整理小组意见,有条理地汇报。
(板书:记录信息,分类整理条理汇报)三、交际练习,汇总意见【课件出示3】下面我们就分组讨论“朋友相处的秘诀”是什么?1.分组交流,每人至少提出三条重要意见。
2.组长汇总小组意见。
把具体要求摆在眼前,展示交际方法,激发学生参与讨论的欲望。
3.小组长怎样才能更好地汇总小组意见呢?温馨提示:【课件出示4】先记录每个同学的想法,再把相近的整合在一起,然后标记出大多数同学认同的想法。
4.出示汇总记录例子:下面是某小组在讨论“怎样表达对父母的爱”时做的记录,供参考。
【课件出示5】5.代表全班交流将小组意见汇总后,派代表在全班汇报,其他组员可以做补充,尽可能全面地反映小组意见。
四、交际示例师:那么,我们与朋友相处时,究竟应该如何做,才是对的呢?针对本次口语交际“朋友相处的秘诀”,出示如下意见:【课件出示6】(1)和朋友相处应该相互尊重,给予朋友足够的空间和时间。
(2)和朋友相处应该学会分享,既分享快乐,也分享痛苦。
这样,分享快乐,就会得到两份快乐,分享痛苦,痛苦就会只剩下半份。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6单元 教案+教学反思+说课稿 新人教版

小英雄雨来(节选)【作者介绍】管桦(1922~2002),小说家。
原名鲍化普。
河北丰润人。
全国第五、六、七、八届政协委员,曾任北京市文联副主席、主席,北京老舍文艺基金会会长,北京老舍研究会会长,一级作家。
主要有长篇小说《将军河》《深渊》,作品集《管桦中短篇小说集》《管桦文集》,中篇小说《荆各庄的故事》《小英雄雨来》等。
管桦爱好绘画,尤其以画墨竹著称,出版有墨竹画册《苍青集》。
在小说、散文、诗歌之外,管桦还创作了许多歌词,其中著名的有《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快乐的节日》和《我们的田野》等。
2002年8月17日管桦逝世,享年81岁。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小雨来雨来,抗日战争年代里冀东少年儿童的一个缩影,在河北白洋淀地区的少年英雄雨来利用熟悉的水乡环境,与当时的日本侵略者之间展开智谋斗争并最终战胜鬼子。
如今,小英雄雨来纪念园已经成为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也成了大人和孩子们经常光顾的去处晋察冀边区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之一。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武装在华北同蒲路以东,津浦路以西,正太、石德路以北,张家口、承德以南广大地区创建了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晋察冀抗日根据地。
由于处于敌占领区心脏地带,共作战32000多次,歼日伪军35万余人,中共中央和毛泽东誉之为“敌后模范的抗日根据地及统一战线的模范区”。
晋察冀边区政府、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旧址位于太行山麓的河北省保定市阜平县境内。
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小英雄雨来(节选)【教材分析】《小英雄雨来(节选)》选自管桦的中篇同名小说《小英雄雨来》。
这篇课文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的儿童雨来掩护交通员李大叔,机智地和日本鬼子斗争的故事,歌颂了雨来热爱祖国、不畏强敌、机智勇敢的优秀品质。
课文共有六部分,各部分都是紧紧地围绕课文中的主要人物雨来和敌人勇敢斗争的事迹来描述的。
这篇课文的主人公是年仅12岁的雨来,学生可以通过阅读课文感受到小英雄同日寇斗争中表现出来的灵活、机智、勇敢的美好品质,从中汲取精神力量,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另外,这篇课文篇幅较长,可以培养学生阅读课文要有一定的速度的能力。
小学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课时教案 第六单元 习作

习作:我学会了教材第一部分以图片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提供了学会做事的六个例子。
这些例子源于学生的生活,涉及的范围比较广,能够唤醒他们对生活的回忆和体验,提示学生选择习作素材的角度,知道“写什么”。
教材第二部分呈现了本次习作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先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学会做的事情,从中选择一件最有成就感的事情作为本次习作的内容,再以问题的方式对“怎么写”提出具体的指导和建议。
本次习作既要按一定的顺序写,又要把事情的过程写清楚,还要写出学会做这件事情的体会。
教材第三部分提出了修改习作的要求:一是自我修改,读读自己的习作,修改不通顺的地方;二是相互修改,主要围绕是否按一定顺序写、是否把过程写清楚进行评价。
1.能按学习的顺序把自己学做事情的过程写清楚。
2.能写出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或有趣的经历,把心情变化写下来。
重点:能按学习的顺序把自己学做事情的过程写清楚。
难点:能写出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或有趣的经历,把心情变化写下来。
1.教学中,要以教材中的例子为引子,连接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表达兴趣。
让学生筛选印象最深刻的事情,组织学生交流,确定本次习作的内容,并把习作题目补充完整。
2.指导学生围绕一件自己学会的事情分享体验,一步步写清楚学习的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自己心情的变化,并根据教材提出的习作建议丰富习作内容。
3.完稿后,教师可先组织学生进行自我修改,读读自己的习作,修改不通顺的地方,然后再组织学生相互修改,除了帮助同学修改语句以外,重点围绕是否按学做这件事的顺序把过程写清楚进行评价,完善习作内容。
1.学生:回忆自己学习做事的经历。
2.教师:准备生活中做事的图片。
3.多媒体课件。
(扫描本课二维码,下载配套PPT课件)2课时。
1.能按学习的顺序把自己学做事情的过程写清楚。
2.能写出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或有趣的经历,把心情的变化写下来。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师导入:同学们,我们正在慢慢地长大,学会了做很多事情。
(1)课件逐一出示书中的六幅图片。
通渭县第二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0芦花鞋名优教案新人教版

芦花鞋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尝试用较快速度默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2.了解用空行标示长文章的方法,为课文的每一部分标注小标题.3.边读边想,前后联系,感悟故事情节的方法来阅读长文章。
教学重点:1。
认识7个生字,尝试用较快速度默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了解用空行标示长文章的方法,为课文的每一部分标注小标题。
教学难点:边读边想,前后联系,感悟故事情节的方法来阅读长文章。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青铜葵花》导入:《青铜葵花》作者是曹文轩。
该书主要讲述没有血缘关系的两兄妹青铜与葵花的故事.你有哪些了解呢?预设:学生们自由表达。
2.出示图片.预设:结合生活实际交流。
3.走近作者:曹文轩,中国儿童文学作家。
代表作品《草房子》《根鸟》《青铜葵花》.作品曾获得“国际安徒生奖”“吴承恩长篇小说奖”“影响世界华人大奖”等多个奖项。
4.一起走进课文《芦花鞋》:芦苇荡里的芦苇编织而成的芦花鞋,在哥哥青铜和妹妹葵花的身上发生了很多……二、认读生字1.把每一个生字读准确,才能把课文读准确,课文中的生字新词,你认识它们吗?搓葵祈遗憾污屑2.试着组词学习。
3.图片识字:屑、搓。
4.和同桌互相指读生词。
三、初读课文1.认真听读课文,理解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你是用什么样的办法来概括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的?2。
朗读课文,梳理文章内容。
和同学一起探讨:预设:(1)独立阅读。
(2)对文章进行划分,给每一部分标注小标题。
(3)将内容进行概括性叙述。
3。
认真观察课文的形式,说一说和我们平常遇到的课文有何不同?预设:用空行标示文章各部分。
为每一个部分分别列出小标题,继续运用“小标题串联法”把握主要内容。
四、感知理解1.全文可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都写了什么?预设:一(1—8):全家编织芦花鞋。
二(9-14):坚持冒雪去卖鞋。
三(15-22):意外卖掉十双鞋。
四(23—30):卖掉脚上芦花鞋。
2.你是怎样列出小标题的?(1)要素串联法。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单元集体备课教学设计及反思

22.8+5.23-9.125+14.75 32.5-(5.07+6.13)+8.25
六、布置作业
解决问题:
(1)根据下图,请你说说肖红跳过了多少米?
(2)地球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其中陆地面积是1.49亿平方千米。海洋面积比陆地面积多多少亿平方千米?
生:已知两本书的单价,求它们的总价,就是把两个单价合在一起,把两个数合成一个数,用加法计算。
师:谁能写出它们的数量关系式?
生:数量关系式为:
师:你会列式解答吗?(学生尝试独立列式计算,同桌互相交流)
师:说说自己是怎样列竖式的?又是怎样计算的?(让学生上台说说,最后强调相同数位要对齐,从最低位算起)
师:谁想把自己写的算式拿来展示一下?、讲解法,合作交流法、探究法。
教学过程
师生互动
备注
一、复习检查
1、小数加减法的方法是什么?
2、口算下列各题0.7+0.9 4.7-0.50.56-0.46 1.2+0.8 1-0.4 0.39+0.15 7.7+0.6 3.6-0.8 4.8-3 5.7+0.2 3.6-1.6 7+2.3
生:6.45+4.29=10.74(元)6.45 +4.29 10.74答一共要花10.74元。
师:竖式计算时,为什么要把小数点对齐?
生:只有相同单位的数才可以相加。
2、小数减法
师:根据上面的情境图,你能提出一个用减法解答的数学问题吗?
生1:《数学家的故事》比《童话选》贵多少钱?
生2:还可以说《童话选》比《数学家的故事》便宜多少钱?(学生画图,教师展示)师:你能画图理解它们的数量关系吗?
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备课教案

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教案课题: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内容】第95—97页例1、2【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掌握小数加、减法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细心检查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掌握退位减法。
【教学准备】挂图。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准备题:先计算,再说说整数加、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754+3826 2000-4932、引入:小数加法的意义与整数加法的意义相同,是把两个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今天学习小数加法。
二、教授新课1、创设情景:2004年雅典奥运会跳水比赛中,女子10米跳台双人决赛中,中国的劳丽诗和李婷夺得冠军。
2、劳丽诗和李婷是如何夺得冠军的呢,现在我们就把当时的情景回放一下。
通过这个表,你得到了什么信息?小组合作:(1)根据上面表格中的信息,你了解到了什么?(2)你是怎样知道的,说说你的方法。
(3)你为什么这么计算,说说具体的计算过程。
汇报:重点是计算过程1、小组尝试总结:小数加减法需要注意什么?注意:上面数据中并没有去掉0是为了统计分数的时候能够方便比较。
生活中还有的时候也不需要把0去掉,谁能举例?(价签上)2、小结:计算小数加、减法,先把各数的小数点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
得数里的小数点,要和横线上的小数点对齐。
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
三、复习巩固:1、口算下面各题:0.7+0.9 4.7-0.5 0.56-0.45 1.2+0.81-0.4 0.39+0.15 7.7+0.6 3.6-0.84.8-3 1.7-0.32、算一算:10.52+3.48 15.24-3.849.9+10.11 100-0.273、培红小学师生自己粉刷墙壁,节约了1118.32元;自己修桌椅,又节约了120.8元。
一共节约了多少元?4、一箱钉子,连箱共重52.5千克,箱重2.5千克,钉子净重多少千克?四、总结:今天我们复习了什么内容?要注意什么?【板书设计】小数加减法【相关链接】<<小数点的悲剧>>一位著名宇航员独自驾驶飞船在太空中作业,当他圆满完成任务返航途中,突然飞船发生了不可解决的故障,原因是由于检查员的疏忽,点错了重要数据的小数点,在人生最后两个小时里,这一位勇敢的宇航员没用悲伤,而是坚持工作着,最后他在与女儿诀别时说:“我要告诉你,我亲爱的女儿,我也要告诉全世界的小朋友,一定要认真对待学习中每一个数,每个小数点,不要再让小数点的悲剧发生了!”飞船消失了,这小数点的悲剧结束了.课题:小数加减法练习课【教学内容】小数加减法的复习。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案及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的主题是“生命的故事”,通过一系列关于生命的课文,让学生感受生命的宝贵和美好,培养他们的爱心和责任感。
本单元的课文有《小燕子》、《小鸟和牵牛花》、《我要的是葫芦》、《窗前的气球》等。
这些课文内容丰富,情节生动,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增强对生命的认识和感悟。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对生命有一定的认知。
但他们对于生命的深度理解和感悟还需要通过教学来引导和培养。
此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存在对某些课文内容不理解或难以理解的情况,需要教师耐心引导和讲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和主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讨论,学生能够培养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自己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到生命的宝贵和美好,培养爱心和责任感,学会关爱他人。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和主题。
2.难点: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和感悟生命的价值,培养爱心和责任感。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课文中的情感和意境,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互动教学法: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培养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3.情感教育法:通过引导和讲解,让学生深入理解和感悟生命的价值,培养爱心和责任感。
六.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或黑板:准备课文课件或黑板,用于呈现课文内容和教学环节。
2.生词卡片:准备生词卡片,用于让学生认读和理解生词。
3.教学素材:准备与课文相关的教学素材,如图片、视频等,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回顾前五单元的学习内容,为新单元的学习做好铺垫。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英语第六单元教案

PEP人教版小学英语P E P人教版小学英语英语Unit 6 ShoppingPart A教学导航教学内容Let’s learn Complete and say Let’s talk Let’s spell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听、说、认读并理解本部分的四个新单词sunglasses,umbrella,gloves,scarf。
【能力目标】能够在情境中运用句型“Can I try…on?”请求试穿某件衣服并告知码数的句型。
【情感目标】能以得体的方式与人交流。
教学重点 1.能听懂、会说Let's learn部分的单词sunglasses, umbrella, gloves, scarf,逐步学会听、说、读、写单词。
2.要求学生能听懂本部分重点句型,并能结合进行购物活动。
3.让学生复习字母组合er,ir,ur,al,ar,or,le在单词中的发音规律。
教学难点能够简单介绍购买的物品。
教学准备PPT、图片、实物、录音机、磁带等。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写在黑板上带读。
5.教师假设自己是售货员,让一名学生上台买东西演练对话。
T:Can I help you?S1:Yes.The sunglasses are very nice.Can I try them on?T:Sure.Here you are.6.让学生两人一组演练对话。
7.播放Let’s learn部分的录音,学生跟读。
plete and say教师用肢体语言表现很热,说:It’s hot,so I put on my T-shirt.It’s cold,so I put on my coat.让学生根据图片完成表格中分别在hot,cold的情况下该穿戴什么衣服,并用英语表达出来。
创设情境鼓励学生大胆说英语,有利于学生理解对话内容并且培养学生英语语感。
作业设计1.Listen to the tape for 5times.2.Copy the phrases on thenotebook.板书设计Unit 6 Shoppingumbrella scarf glovessunglasses try...onCan I try them on?第二课时售货员,让学生扮演妈妈和John演练对话。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 《语文园地六》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语文园地六》教案及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语文园地六》是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
本节课主要通过各种形式的语文活动,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课文内容丰富,涵盖了童话故事、古诗、语文常识等多个方面,旨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语文,感受语文的魅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对于童话故事、古诗等题材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语文实践活动中,部分学生可能存在表达不清晰、写作能力较弱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正确认读课文中的生字词,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各种形式的语文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的魅力,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四. 教学重难点1.生字词的认读与理解。
2.课文中成语、古诗的理解与应用。
3.语文实践活动中学生的表达与创新。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富有情境的课堂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互动式教学法: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3.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或黑板报。
2.生字词卡片。
3.相关成语、古诗的资料。
4.语文实践活动素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或黑板报,展示本节课的主题《语文园地六》。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课文的韵律美。
过程中,教师适时停顿,引导学生关注生字词的读音与字形。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模仿课文中的语音、语调。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口语交际六》教案.doc

《口语交际六》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口语交际训练,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2、激发学牛搜集整理信息的兴趣,培养学牛表达的欲望和倾听别人说话的习惯。
3、增强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情怀,感受乡下生活的美好。
教学重点:通过搜集的图片和资料,把了解和感受到的乡村生活进行交流。
教学难点:交流自己对田园风光的感受和体会。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谈话引入师:同学们,本组课文把我们带到了风光优美的田园,通过综合性学习,我们再次领略到了乡村美丽的田园风光,感受到了那独特迷人的田园风情。
在本次综合性学习活动屮,我们对乡村生活和HI园景物有了更多的了解和感受,现在我们一起来交流学习的收获,对田园风光的感受,活动中的趣事等。
二、明确要求师:“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大诗人苏轼带我们走进了如诗如画的田园。
我们轻轻地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就会闻到瓜果的芳香;我们静静地坐在夜晚的池塘边,就会听到青蛙的歌唱;我们快乐地躺在辽阔的草地上,就会看到成群的牛羊。
课前,老师已经布置各小组同学广泛搜集和阅读了有关乡村生活的文章,或者向大人咨询了此方面的情况。
现在我们就把搜集到的图片和资料展示给大家吧!三、汇报交流师: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先在组内交流你们搜集到的资料,组织好语言, 互说互评,然后每组选派一名代表在全班交流。
师:课件出示组内交流要求:1、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感受、体验。
2、小组代表在全班展示汇报,可展示自己搜集到的图片和资料,组内其他同学帮助润色、加工、提炼。
3、评一评木组内谁的收获大、感受深。
4、注意语言清晰流畅,学会倾听,礼貌提问。
生:小组自由交流。
师:在小组交流的过程屮,老师发现大家准备了很多方面的素材,有描写乡村景色的,有说乡村趣闻的,还有介绍农村变化的……下面就请每个小组选个代表和大家交流一下!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并对每位同学的发言给予补充和评价。
师:那里的天是那么蓝,那里的水是那么清,绿树掩映中的农家小院是那么宁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案第一课时概述:PEP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册Unit 6 shopping. 本单元共需六个课时,本单元围绕购物展开教学,主要学习询问衣物价格并作简略评价,同时简单描述衣物的大小、颜色款式等。
主要单词有:glove, scarf, umbrella, sunglasses, pretty, expensive, cheap, nice …等。
并能够运用句型: Can I help you? Can I try them on? 等。
本节课是第一课时。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使教学内容生活化,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境,使学生口语练习生活化,交际化,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够听、说、认读本课时的主要句型:Can I help you? Can I try them on? Let's try size 7. They're just right.2.能力目标能够在具体的语境中使用句型Can I help you? Can I try them on?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句型Are these yours? No, they aren’t.Is this …? No, it isn’t.教学难点:指导学生正确使用名词所有格。
教具准备:1.教师自制PPT2.跨越式课题组提供的拓展资源。
教学过程:一、Warm-up/Revision 【5minutes】1、Let’s sing教师播放歌曲《This the way》。
2.Free talk.【划线单词可以替换)A: Whose … are these?B: They are ×××’sA: What colour are they?B: They are …A: Do you like the …?B: Yes, I do./No, I don’t.Practice in pairs.One or two group show us.二、Presentation【15minutes】1.教师创设John 要去参加一场足球比赛的情景:John wants to play football. Can you guess what does John need for the match?教师先让学生去猜,然后教师再在PPT上展示鞋子,短袖和短裤的图片,并做出回答He needs a T-shirt,shorts and a pair of shoes.进一步创设去商店买鞋的情景。
在做对话之前教师应先分好角色,把全班同学分成三大组,一组扮演售货员,一组扮演John 一组扮演John’smother.然后教师叫两名学习好的同学先和自己完成这个对话。
再让分好的这三大组做对话,最后三人为一组做对话。
2. 教授Let’s play部分的内容。
教师在PPT上展示此部分内容,让学生首先拿出自己的衣帽等服装,教师和一名学生先做示范。
然后再让其他学生进行俩俩练习。
3. 对话练习【model\pair work\feedback】A: Can I help you?B: Yes, these … are nice. Can I try them on?A: Of course. Here you are.B: Oh, they are too small.A: How about these one?B: They’re just right.三、Extending reading【10minutes】总体介绍:有四篇听读材料,第一篇课本上Let’s talk部分内容,听后回答问题:How big are John’s shoes?第二篇sea songs听后让学生获取单词: sunglasses, gloves.第三篇Dialogue 2,听后让学生获取单词:pretty, 句型: How is…/How are…第四篇shopping,听后让学生获取句型: May I try them on?四、Cooperation and making dialogues【8minutes】A: Can I help you?B: Yes, these … are pretty. May I try them on?A: Of course. Here you are.B: Oh, they are too small.A: How is/are …?B: They’re just right.五、Summary【1minuters】What did you learn?六、Homework【1minutes】听第58页的Let’s talk 部分的录音,读给同伴、朋友或家长听。
板书设计:Unit6 ShoppingCan I help you?Can I try them on?How is/are …They are just right.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A、学习四个名词sunglasses, gloves, umbrella, scarf。
B、在A部分对话的基础上,运用本课时及A部分学过内容进行实际的交际活动。
2.能力目标A能将所学词汇运用到交际中。
B、能根据天气的情况选择不同的服装。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本课时的四个单词。
教学难点:在实际情境中运用词汇。
教学策略:由于四年级学生已学习英语三学期多了,读与说的能力相对较好,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语言交际的教学策略,通过角色扮演、情景创设、教室内真实的辅助性教学资源提供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领会对话内容,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教具准备:1.教师自制PPT2.跨越式课题组提供的拓展资源。
3.教学挂图教学过程:一、Warm-up/Revision 【5minutes】1、Let’s chant【设计意图:让学生吟唱熟悉的调子,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营造英语氛围帮助学生进入学习英语的环境中。
】2、Free talk.【划线单词可以替换)A: Whose … are these?B: They are ×××’sA: What colour are they?B: They are …A: Do you like the …?B: Yes, I do./No, I don’t.Practice in pairs.One or two group show us.二、Presentation【15minutes】1.T:“Oh! Look there, that’s a closet. let’s guess what are in there? ”教师呈现图画Let’s learn ,问学生:What can you need?学生会自然说出图中的东西(汉语】。
教师顺便引出新词汇:They’resunglasses,用同样的方法教gloves.教师继续指图,并放录音,学生边看图边听录音,初步感知东西的名称。
Model work,pair workA: Look, What are they?B: They are sunglasses\gloves.A: What clour are they?\...B:They’re ...A:Can I try them on ?B: Yes,of course.2、教师呈现图片,教师指图问:What c olor is it? What’s this?学生回答两个问题,教师引导学生说出:a umbrella. 并出示其它的图片,学生试着说出scarf。
3、看书中图并放录音,学生边看图边听录音感知并理解句子.4、Model work,pair workA: Look, What’s it ?B: It’s umbrella/scarfA: What clour is it?\...B:It’s ...A:Can I try it on ?B: Yes,of course.A: Do you like ...?B: Yes .I do / No ,I don’tA:But ,I like ...三、Extending reading【10minutes】总体介绍:有四篇听读材料,播放拓展资源,对所学新知进行巩固,同时顺势拓展知识,让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
1、听1-4后回答问题:What colour jacket does the boy like ?2、听r-2reading1后获取词汇:vest.3、听d1-2.扩展词汇:expensive.4、听d1-1后后让学生获取:buy something for ...教具准备:1.单词卡片。
2.教师自制的PPT。
3.跨越式课题组提供的拓展资源。
教学过程:一.Warm-up /Revision (5minutes)1、Let’s sing教师播放歌曲《How much is that doggie in the window?》。
3.Free talk.【划线单词可以替换)A: Can I help you?B: Yes, these … are nice. Can I try them on?A: Ok, here you are.B: Oh, they are too small/big.A: How about this one?B: They are just right.Practice in pairs.One or two group show us.二. Presentation(15minutes)1.教师在PPT上展示含有字母组合ar, or, er, ir, ur, al, le的单词并将每一种组合进行归类。
2. 教师在PPT上播放Read aloud的录音,让学生进行整体感知字母组合ar, or, er, ir, ur, al,le在单词中的发音。
3. 教师又在PPT上播放Look, listen and write.部分的内容。
教师先让学生听,播放第二遍时让学生在四线三格上正确得书写自己所听到的单词。
4. 教师又在PPT上播放 listen andchant部分的内容。
教师先让学生整体感知,播放第二遍时让学生跟着吟唱。
5. 对话练习【model\pair work\feedback】A: What do you have?B: I have a ball.A: Where is the ball?B: It’s in the car?三.Extending reading 10分总共三篇阅读材料。
第一篇dialogue, do you see what is this. 听后让学生获取单词: bigger, ladder, tiger, dinner, for, cart.第二篇dialogues 听后让学生获取单词:unicycle, motorcycle, tricycle.第三篇how do you go to school 听后让让学生获取单词:elder, mother, younger, sister, brother,together, walk, work, nursery四. Cooperation and making dialogues 8分支架如下:A: Do you like apple/little bike/unicycle/tricycle/motorcycle?B: Yes, I do. No, I don’t.B: Where is the apple/little bike/unicycle/tricycle/motorcycle?A: It’s on the table /next to the table.五. Summary 1分What did you learn?六. Homework 1分总结一下字母组合ar, or, er, ir, ur, al, le在单词中的发音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