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本科植物叶片

合集下载

《植物学》课件 第5章 叶2

《植物学》课件 第5章 叶2

外层为薄壁细胞,体积较大,叶绿体较叶肉 细胞中小而少,其它细胞器也很少;内层为 厚壁细胞,体积较小,不含细胞器和叶绿体, 同时也没有“花环”结构出现。此类植物的 光合作用主要在叶肉细胞中进行,因而光合 能力较低,也称为低光效植物。
3碳植物叶的侧脉
小麦
2层维管束鞘, 外层薄壁的, 内层厚壁鞘状 的。
二、叶的脱落 (1)离区:使植物器官(如叶、花和果等) 脱离母株的组织称为离区;在这个区域中一般 具离层和保护层。 (2)离层:由于离区中细胞解体或分离,从 而使有关器官(例如叶、枝、花和果等)脱离 的那一层组织。 (3)保护层:植物器官如叶、枝和果等脱落 后,在离区中有几层起保护作用的细胞,称为 保护层;这些细胞往往栓质化,以防止病菌的 侵入和水分的丧失。

平行脉。维管束由木质部和韧皮部以及 外面包围的维管束鞘组成 维管束鞘:指部分或全部包围在维管束 周围的单层至多层薄壁或厚壁细胞。 维管束鞘的层数和解剖结构因不同植物 (C3或C4植物)而异。维管束鞘的超微 结构以及维管束鞘和周围叶肉细胞的排 列状态与光合作用有关。
C3 植物特点: 禾谷类植物中的三碳植物( C3 植物)如小麦、 大麦和水稻等,其叶片的维管束鞘通常有二 层细胞。
叶的离层和落叶树
秋天: 离区出现, 胞间层溶解和黏液化, 断裂处细胞栓化,离层形成。
思考题


1.整理本节的笔记内容; 2.比较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 3.比较双子叶植物叶与禾本科植物叶的结 构特点; 4.比较C3植物与C4植物维管束鞘结构特 点;




旱生植物的栅栏组织发达,层次多,甚至上下两 面均有分布,海绵组织和胞间隙不发达,从而增 加了光合组织的比例,有利于在叶面积缩小的情 况下来提高光合效能。此外,旱生植物的叶脉较 密集,输导组织发达,以适应在干旱的大气中得 到较充足的水分,维持光合作用的进行。 贮藏水分是叶片旱生结构的另一特征。有些旱生 植物的叶肥厚多汁,叶中有贮藏水分和粘液的组 织,如剑麻、龙舌兰和芦荟。有的旱生植物的叶, 为了更好地贮藏水分,叶片中有大型的贮水细胞, 如花生。

植物学实验四 不同生态类型叶片的结构 PPT

植物学实验四 不同生态类型叶片的结构 PPT

栅栏组织和海 达,叶肉细胞 海绵组织的分 达,海绵组织
绵 组 织 。 栅 栏 间 形 成 大 的 气 化。
发达,叶绿体
组 织 高 度 发 达 ,腔 。 只 在 上 表
较大。
常具有几层细 皮内侧分布有
胞,上下表皮 栅栏组织,海 内 方 均 有 分 布 。绵 组 织 比 栅 栏
组织略大。
网状脉,叶脉 平行脉,有三 平行脉,叶脉 网状脉,叶脉
维 韧皮部 管

栅栏组织
海绵组织
一、双子叶植物叶片基本结构
角质膜 表皮细胞
棉花叶片横切制片(示上表皮)(40X)
一、双子叶植物叶片基本结构
棉花叶片横切制片(示下表皮)(40X)
孔下室 副卫细胞
气孔器 保卫细胞
气孔
一、双子叶植物叶片基本结构
棉花叶片横切制片(示叶肉)(10X)
栅栏组织 海绵组织
二、禾本科植物叶片基本结构
细胞、泡状细胞, 体,上表皮细
上下表皮细胞大 胞比下表皮细
小基本一致。
胞大。
角质膜
有较厚的角质膜 和蜡被层。
无此结构。
有较厚的角质膜。
有较薄的角质 膜。
气孔器 毛状体
下表皮多个气孔 同时下陷,气孔 限定在气孔窝内。
上表皮分布有气 孔器,下表皮无
表皮毛发达,气 孔窝内可见表皮 毛。下表皮表皮 毛丰富,上表皮 表皮毛稀少。
角质膜 表皮细胞 栅栏组织
一、双子叶植物叶片基本结构
海桐叶片横切制片(示下表皮)(40X)
气孔下室 气孔器 气孔 保卫细胞
副卫细胞
一、双子叶植物叶片基本结构
栅栏组织 海绵组织
海桐叶片横切制片(示叶肉)(10X)
一、双子叶植物叶片基本结构

禾本科植物

禾本科植物

发现地:教育大楼右边靠近化学大楼花坛
发现地:沿斋公山路上
狗牙根 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根状茎和匍匐枝,须根细而坚韧。匍匐茎平铺地 面或埋入土中,长10~110cm,光滑坚硬,节处向下生根,株高10~ 30cm。叶片平展、披针形,长3.8~ 8cm,宽1~3mm,前端渐尖,边 缘有细齿,叶色浓绿。穗状花序3~6枚呈指状排列于茎顶,小穗排列于 穗轴一侧,有时略带紫色。种子长1.5mm,卵圆形,成熟易脱落,可自 播。狗牙根性喜温暖湿润气候,耐阴性和耐寒性较差,生长温度为20~ 32℃,在6~9℃时几乎停止生长,喜排水良好的肥沃土壤。狗牙根耐践 踏,侵占能力强。该草坪在华南绿期为270d,华北、华中为240d左右。 狗牙根繁殖能力强,但种子不易采收,多采用分根茎法繁殖。
发现地:化学大楼右边草坪
芦竹又称荻芦竹、江苇、旱地芦苇, 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茎干直立挺 拔,叶片宽大鲜绿,形似芦苇。芦竹 在我国分布甚广,北起辽宁,南至广 西,生产最多的是江、浙。芦竹的适 应能力很强,也易于繁殖,三年生芦 竹根每M2在35㎏左右。它即耐旱有耐 涝,即耐热又耐寒,无论是沼泽地、 河滩地、河岸、沙荒或旷野地上都能 生长,在贫瘠的土地也能生长,不用 施肥防病虫害,而且生长在污水地带 还可以净化污水。
狗尾巴草 一年生。根为须状,高大植株具支 持根。秆直立或基部膝曲,高10100厘米,基部径达3-7毫米。叶鞘 松弛,无毛或疏具柔毛或疣毛,边 缘具较长 的密绵毛状纤毛;叶舌极 短,缘有长1-2毫米的纤毛;叶片扁 平,长三角状狭披针形或线状披针 形,先端长渐尖或渐尖,基部钝圆 形,几呈截状或渐窄,长4-30厘米, 宽2-18毫米,通常无毛或疏被疣毛, 边缘粗糙。
鼠尾粟 多年生草本,高60~100厘米。 秆丛生, 直立,质较坚硬,平滑无毛。 叶长15~ 45厘米,宽1~5毫米,先端渐尖,基部 截头形,通常内卷;叶鞘疏松裹茎,下 部者长于节间而上部者短于节间。 圆锥 花序开展或紧缩,长10~35厘米,分枝 直立,密生小穗;小穗灰绿而略带紫色, 长约2毫米;第一颖长约为第二颖的1/2, 先端钝,透明,无脉,第二颖卵形,长 约为小穗的1/2,先端钝或短尖,透明, 1脉;外稃卵形,先端短尖,内稃宽, 先端钝,稍短于外稃,脉微细。

小麦田杂草识别-禾本科

小麦田杂草识别-禾本科

别-禾本科小麦种植过程中,会出现多种类型的杂草,影响小麦的生长,其中禾本科杂草是小麦种植过程中经常遇见的如看麦娘、日本看麦娘、菵草、棒头草、硬草、早熟禾、蜡烛草、野燕麦、雀麦、毒麦等。

由于禾本科杂草为单子叶植物,在苗期的时候长相十分接近,要想对杂草进行精准防治,首先要对杂草从苗期的时候就能够做到认识,以达到早发现、早防治,降低成本,降低安全性风险的目的。

今天小编就带领大家,对常见的麦田禾本科杂草的识别要点做一个介绍,希望对小麦种植的朋友有一定的帮助。

禾本科植物叶片结构u叶舌:叶舌是叶片与叶鞘相接处的腹面,有膜状的突出物。

禾本科的叶舌:常见的有撕裂状叶舌、二深裂叶舌、短叶舌、具睫毛叶舌和长叶舌等。

u叶耳:指在叶舌两旁的一对从叶片基部边缘伸长出来的略如耳状的突出物。

u叶鞘:叶的茎部或叶柄的基部扩大形成的包裹着茎杆的节间或茎节的鞘状物。

多数禾本科植物和伞形科植物,具有显著的叶鞘,它们的功能是保护茎上的幼嫩居间分生组织和幼芽,并增强茎的机械支持力。

u叶脉:网状脉序-双子叶植物;平行脉序-单子叶植物。

雀麦u识别要点:茎基部:雀麦幼苗茎基部淡绿色或淡紫红色。

叶片:雀麦叶片细长柔软,呈狭线形,叶片比小麦窄,常顺时针扭曲,两面和叶鞘均有白色柔毛;有13条直出平行脉。

其它特征:叶鞘紧密包茎,被白色柔毛;叶舌透明膜质,顶端具不规则裂齿;叶鞘、叶片有白色绒毛。

雀麦节节麦u识别要点:茎基部:幼苗暗绿色,基部淡紫红色;丛生,基部弯曲;叶片:幼叶初出时卷成筒状,展开后成长条形;叶片狭窄且薄;根茎处弯着生长,俗称“打弯儿”。

叶片微粗糙,腹面疏生柔毛。

种子:根上的种子是蛹状;其它特征:叶鞘紧密包茎,平滑无毛而边缘具纤毛;叶舌薄膜质。

节节麦多花黑麦草u识别要点:茎基部:多花黑麦草幼苗期叶鞘和茎基部常为紫红色。

叶片:幼苗期,叶片颜色偏淡,对折;后期叶片逐渐平展,深绿色,表面蜡质层厚,叶片两面油亮是识别多花黑麦草的最明显特征之一,其他禾本科杂草无这一特征。

禾本科植物叶片比较解剖的研究进展_王海清

禾本科植物叶片比较解剖的研究进展_王海清

禾本科植物叶片比较解剖的研究进展王海清1,2,徐柱1,祁娟1,3(1.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农业部草地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0;2.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81;3.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甘肃兰州730070)摘要:禾本科是单子叶植物中的一个大科,国内对其已有较多方面的研究。

从分类学、生态学两个方面综述了我国禾本科植物叶片比较解剖的研究历史,意义和研究成果,禾本科植物叶片的解剖结构特征可以作为该科植物分类的重要依据,不同的叶片解剖结构反映了禾本科植物对不同环境条件的适应。

综合现有的研究成果提出了禾本科植物叶片比较解剖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禾本科植物;叶片比较解剖;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Q944.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500(2009)02-0093-05禾本科(Poaceae)植物大约出现在7千万年前的白垩纪晚期[1],目前世界上有600~700属,近10000种,我国共有200余属,1500多种,是单子叶植物中(Orchidaceae)的第2大科[2]。

该科植物分布广泛,能够适应不同类型的生境。

科内包括世界上主要的谷类作物,如水稻、小麦、玉米、高粱和黍类等;该科植物不仅饲用价值高而且大部分还是组成草地植被的优势种或建群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3]。

另外,还有一些种类是建筑及多种工业用的原料,如竹、芦苇、甘蔗等[4]。

植物比较解剖学是从系统演化的观点,比较各类群植物结构的异同,将植物的结构特征作为其分类的重要依据。

在我国主要应用于植物的维管束组织结构、叶的结构、生殖器官的结构等方面的研究[5]。

叶片是植物进化过程中对环境变化较敏感且可塑性较大的器官,在不同的环境压力下因适应环境而改变形态及结构,所以结构特征最能体现环境因子与植物的协同进化[6]。

结构是功能的基础,植物结构的变化必然会直接影响到植物生理生态功能的改变。

因而了解植物叶片解剖结构对环境变化的响应与适应是探索植物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机制的基础[7]。

简述禾本科植物叶片解剖结构特点

简述禾本科植物叶片解剖结构特点

1.简述禾本科植物叶片解剖结构特点?
答:禾本科植物叶片也由表皮、叶肉、叶脉三部分组成,但各部分均有其特点。

1表皮:有表皮细细胞、气孔器和泡状细胞。

其表皮细胞分为长细胞和短细胞两类。

长细胞呈纵行排列,其长径和叶片的延伸方向平行,长细胞也可与气孔器交互组成纵列,分布于叶脉间。

短细胞又有硅细胞和栓细胞两种,有规则纵向排列,分布于叶脉上方。

泡状细胞为一些具有薄垂周壁的大型细胞,其长轴与叶脉平行,分布于两个叶脉之间。

气孔器由两个长哑铃形的保卫细胞组成,保卫细胞外侧还有一对菱形的副卫细胞。

2叶肉:没有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的分化。

叶肉细胞有'峰、谷、腰、环'的分化,排列成整齐纵行。

细胞内富含叶绿体。

3叶脉:叶脉内的维管束为有限维管束。

外围有1层或2层细胞组成的维管束鞘。

禾本科植物叶的组成

禾本科植物叶的组成

禾本科植物,如水稻、小麦、玉米等,是一类重要的农作物。

其叶子结构具有典型的单子叶植物特征。

以下是禾本科植物叶的主要组成部分:1. 叶鞘(sheath):叶鞘位于叶片下部,环抱茎干,起到支撑叶片、保护新梢和传导养分的作用。

2. 叶片(lamina):叶片是叶子的主要部分,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禾本科植物叶片通常呈线形,扁平且较长。

3. 叶脉(veins):在叶片内部分布有许多纵贯的叶脉。

叶脉主要起到支撑和输导作用,将养分、水分和有机物质在植物体内传输。

4. 角质层(cuticle):叶表面覆盖着一层角质层,由角质素所组成。

角质层起到保护作用,防止水分蒸发过多和减少病菌侵入。

5. 上表皮和下表皮(upper and lower epidermis):叶片的两侧表面分别为上表皮和下表皮,起到保护作用。

表皮细胞内有气孔,参与气体交换及水份蒸散。

6. 气孔(stomata):气孔主要分布在下表皮,由两个气孔细胞包围。

通过气孔的开合调节,植物进行二氧化碳的吸收、氧气的释放和水分的蒸发。

7. 叶肉(mesophyll):叶肉位于上下表皮之间,分为栅栏组织(palisade cells)和海绵组织(spongy cells)。

栅栏组织紧密排列,主要进行光合作用;海绵组织较松散,与气孔相连,有利于气体交换。

8. 导管束(vascular bundles):导管束位于叶脉内,包括木质部(xylem)和韧皮部(phloem)。

木质部主要负责向上输送水分和矿质盐,韧皮部负责运输有机物质、矿质元素等。

通过了解禾本科植物叶的组成,可以更好地认识到这些农作物的生长状况和优化种植方法。

植物学 第三章第三节 叶

植物学 第三章第三节 叶

3、呼吸根
• 一些生长在沿海或沼泽地带的植物 产生一部分向上生长的根,适宜输 送空气称呼吸根。
红树的呼吸根
(三)、寄生根
• 有些寄生植物的茎缠绕在寄主茎上, 它们的不定根形成吸器,侵入寄主体 内,吸收水分和无机养料,这种吸器 称为寄生根。
菟丝子的寄生根(图示)
二、茎的变态
茎的变态
地上茎的变态
变态是植物对环境适应性和植物 进化的表现。
一、根的变态 根的变态
肉质直根 萝卜、胡萝卜等
块根 甘薯、木薯等
气生根 支持根、攀援根
呼吸根等
寄生根 列当、菟丝子

(一)贮藏根
1 肉质直根
• 由下胚轴和主根发育而来。 根的增
粗主要由副形成层产生三生木质部
和三生韧皮部之故。
萝卜的肉质直根(图示)
2、块 根

土壤之中,外形与
羊 藿
根有些相似,但有
的 根 状
明显的节和节间, 茎
节上有退化的叶和
腋芽,腋芽可长成
地上枝,同时在节
上产生不定根,如
竹、莲等。
2、块茎
生四块 处周茎 为有的 节很顶 。多端
芽有 眼一 ,个 芽顶 眼芽 着,

3、鳞茎
• 鳞茎是部分植物如洋葱 的贮藏和繁殖器官。鳞 茎的基部有一个节间缩 短、呈扁平形态的鳞茎 盘,其上部中央生有顶 芽,四周有鳞叶重重包 着,鳞叶的叶腋有腋芽, 鳞茎盘下产生不定根。
单叶与复叶
叶序
互生 对生 轮生 簇生
三、叶的发生与生长
叶的发生开始得很早,当芽形成时,在茎的 顶端分生组织的一定部位上,产生许多侧生的突起, 这些突起就是叶分化的最早期,称为叶原基。在叶 原基形成幼叶的过程中,首先是顶端生长,使叶原 基迅速伸长呈锥形,然后是边缘生长,形成叶的雏 形,分化出叶片、叶柄和托叶几部分。如果是具托 叶的叶,则托叶分化最早,且生长迅速;叶片的分 化次之;叶柄的分化最晚。当叶片各部分形成之后, 细胞仍继续分裂和长大(居间生长),直到叶片成 熟。

禾叶的作用与功效

禾叶的作用与功效

禾叶的作用与功效禾叶是常见的一种植物叶片,常见于稻谷、小麦等禾本科植物。

禾叶具有多种作用和功效,主要包括药用、食用、饲料、绿化等方面。

以下将详细介绍禾叶的作用与功效。

一、禾叶的药用作用与功效禾叶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药用价值,被广泛应用于中药和民间偏方中。

禾叶可作为药材,主要的药用功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清热解毒:禾叶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热毒病症,如高热、口舌生疮等。

2. 利尿通淋:禾叶可作为利尿剂,有助于增加尿量,促进尿路的通畅,对治疗水肿、尿路感染等症状有一定的疗效。

3. 止血散瘀:禾叶具有止血散瘀作用,可用于治疗出血症状,如崩漏、便血、血尿等。

4. 温中健脾:禾叶可调节脾胃功能,促进消化吸收,对于脾胃虚弱、食欲不佳等症状有一定改善作用。

5. 润肺止咳:禾叶含有丰富的黏液质,可滋润肺脏,减少痰液黏稠度,对于干咳、咳痰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二、禾叶的食用作用与功效禾叶不仅可以用于药用,还可以作为蔬菜食用。

禾叶的食用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营养丰富:禾叶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多种营养成分。

它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维生素E和胡萝卜素等,具有提高免疫力、延缓衰老的功效。

2. 利于消化:禾叶含有丰富的纤维素和膳食纤维,可以增加肠道蠕动,促进消化道的蠕动,有助于预防便秘和消化不良。

3. 降低血脂:禾叶中的纤维素可帮助清除体内的胆固醇,减少血脂的积聚,对于预防动脉硬化、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有一定的保健作用。

4. 预防贫血:禾叶中富含铁质,可以补充身体的铁元素,增加血红蛋白的合成量,有助于预防贫血。

5. 抗氧化作用:禾叶中的维生素C和维生素E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以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减少细胞老化,提高身体的抵抗力。

三、禾叶的饲料作用与功效禾叶对于动物的饲养也有一定的作用。

禾叶可作为饲料供应给牲畜和家禽食用,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功效:1. 提供高品质的饲料:禾叶中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和蛋白质,可作为高品质的饲料,提供动物所需的营养。

叶片结构

叶片结构

水稻叶表皮的结构
(2)气孔器
由一对保卫细胞和一 对副卫细胞组成。
保卫细胞为哑铃状,两
端膨大,壁薄,中部胞 壁特别增厚。
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时,
薄壁的两端膨大,互相
撑开,于是气孔开放;
缺水时,两端萎软,气 孔就闭合。
副卫 细胞
保卫 细胞
气孔
★(3)泡状细胞
(运动细胞)
禾本科植物叶片 的上表皮,位于相邻 两叶脉之间的几个大 型的呈扇形排列的薄 壁细胞,其长轴与叶 脉平行,与叶片的运 动有关又称运动细胞。
表皮是叶的保护结构,它由
表皮细胞,气孔器,排水器,表皮毛,腺毛 (鳞)等组成。
(1)表皮细胞
叶片的表皮细胞一般是形状不规则的扁 平的生活细胞,一般不具叶绿体。侧壁凹凸不 齐,彼此紧密嵌合,在横切面上则呈长方形或 方形,外壁较厚并角质化,具角质膜。
表皮有保护植物不受细菌、真菌侵害的作 用,同时角质膜还具较强的折光性,可防止过 度日照引起的损害。
叶片结构
(一)双子叶植物的叶片结构 (二)禾本科植物的叶片结构 (三)松针叶的结构
(一)双子叶植物的叶片结构
叶片是叶的重 要组成部分,也是植 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场 所。
表皮
叶片 叶肉
叶脉
上表皮
叶肉
叶脉
下表皮
丁香叶片的横切结构
上表皮 下表皮 叶肉
叶脉
1、表皮 epidermis
转输组织
在维管束和内皮层之间,有几层紧密排列的转输组织, 包裹着维管束,转输组织由管胞和薄璧细胞组成。
管 胞 转输
薄璧组组织 织
六、叶的形态结构与生态条件的关系
根据植物与水分的关系,可将植物分为
旱生植物、中生植物和水生植物。 (一)旱生植物叶片的结构特点

《植物学》课件:禾木科植物叶片的结构

《植物学》课件:禾木科植物叶片的结构
12
早熟禾(Poa annua)叶片 ✓泡状细胞与叶片的卷曲和张 开有关,又叫运动细胞。
13
叶肉
禾本科植物叶的叶肉没有栅栏组织和海绵组 织的分化,属于等面叶。
玉米叶片的结构
14
叶肉细胞形成 “峰、谷、腰、环”的结构。
15
叶脉
平行叶脉, 大的叶脉由维管束和机械组织组成。 维管束属有限外韧维管束。
3
玉米叶表皮
4
气孔器
小麦叶表皮
5
6
Wheat Leaf
7
Epidermal peel from an oat leaf
8
Oryza eichingeri (wild rice) leaf epidermis
9
玉米叶:示气孔下室
10
泡状细胞 含有大液泡。
11
泡状细胞和小叶脉间隔排列
小麦叶片
31
水生植物 叶片 表皮上的角质层很薄---吸收 通气组织发达,叶脉很少
32
Maple Leaf cross sections: Sun and Shade leaves from one tree
33
第四节 离层与落叶
1 叶的衰老 2 叶的脱落 落叶是植物对环境适应的一种正常生理现象。
34
落叶的原因----产生了离层。 离区---落叶之前,靠近叶柄基部分裂出数层较为扁
小的薄壁细胞,它们横隔于叶柄基部,称为离区。
35
离层
落叶之前,在叶柄离 区内,一部分薄壁细胞 的胞间层分解或初生壁 解体,形成离层
36
37
保护层: 在离层的下方发育出木栓细胞
38
21
腹面? 背面? C3/C4植物?
22

叶的组成

叶的组成

叶的组成
典型的叶可分为叶片、叶柄和托叶三部分,叶片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部位。

叶柄是叶与茎之间物质交换的通道。

叶片、叶柄、合托叶三部分都具有的叶称完全叶,如梨、桃、月季、豆科植物的叶。

有的植物的叶缺乏托叶,如丁香、泡桐,有的植物托叶、叶柄均缺,如蓝桉称为不完全叶。

禾本科植物叶的形态与一般植物不同,它是由叶片、叶鞘、叶枕、叶舌和叶耳五部分组成。

叶片成条形或狭带形,其下部为抱茎的叶鞘、具有保护幼芽和保护茎的居间生长以及加强茎杆的支持作用。

叶片与叶鞘相连处的外侧有一色泽稍淡的环,称为叶枕。

叶枕有弹性和延伸性,借以调节叶片的位置。

叶鞘与叶片相连处的内侧有一膜状凸起物称为叶舌,具有防止害虫、水分、病菌孢子等进入叶鞘的作用。

在叶舌的两旁有一对从叶片基部边缘伸出的耳状突出物,称为叶耳。

叶舌、叶耳的有无、形状、大小、色泽等,常可作为鉴定禾本科植物种类的依据。

植物学实验四

植物学实验四
玉米叶片横切制片(40X)
运动细胞
花环结构:C4植物 特征结构
二、禾本科植物叶片基本结构
玉米叶表皮(撕片法)临时装片(40X)
长细胞 气孔器 副卫细胞
保卫细胞
三、不同生态类型叶片结构特征 1.旱生叶
夹竹桃叶片横切制片(示主脉)(10X)
下表皮
气孔窝
韧皮部 木质部 海绵组织
栅栏组织 上表皮 角质膜 表皮毛
小麦叶片横切制片(示主脉)(10X)
上表皮
泡状细胞

维管束鞘 脉
木质部 维
韧皮部
管 束
厚壁组织
下表皮
二、禾本科植物叶片基本结构
小麦叶片横切制片(示下表皮)(40X)
孔下室
气孔器 气孔 保卫细胞 副卫细胞
二、禾本科植物叶片基本结构




小麦叶片离析临时装片(示叶肉细胞) (40X)
二、禾本科植物叶片基本结构
三、不同生态类型叶片结构特征
松针叶横切制片(示气孔器)(40X)
角质膜 表皮 副卫细胞 保卫细胞
孔下室
叶肉细胞 树脂道
三、不同生态类型叶片结构特征 2.水生叶
上表皮 栅栏组织
气腔 维管束
眼子菜叶横切制片(10X)
下表皮
三、不同生态类型叶片结构特征
保卫细胞 副卫细胞 气孔 孔下室
眼子菜叶横切制片(示上表皮)(40X)
发 达 , 主 脉 大 ,条 明 显 叶 脉 。 发 达 , 机 械 组 分 布 稀 疏 , 机 侧 脉 小 , 机 械 木质部导管和 织发达,有明 械组织不发达。 组织发达。 机 械 组 织 不 发 显厚壁细胞。
达。
旱生叶
浮水叶
阳生叶

禾本科的分类特征

禾本科的分类特征

禾本科的分类特征禾本科的分类特征植物学中,禾本科(Poaceae)是一类重要的草本植物。

这个科类包含了许多重要的食物作物,如小麦、玉米、大米等。

禾本科的分类特征是什么呢?下面我们将从形态特征、生殖特征和分布特征三个方面来详细介绍。

一、形态特征1. 植株高度较高:禾本科植物的植株通常比较高大,有些甚至可以长到几米高。

2. 茎秆中空:禾本科植物的茎秆中通常是空心的,这也是它们能够长得比较高大的原因之一。

3. 叶子呈鞘状:禾本科植物的叶子通常呈鞘状,即叶片和叶柄之间有一个空隙。

4. 叶片条状或线状:禾本科植物的叶片通常呈条状或线状,而且比较细长。

5. 花序成穗状:禾本科植物的花序通常成穗状,即花都集中在一个穗上。

6. 每个花都有两个鳞片:禾本科植物的每个花都有两个鳞片,分别位于花的基部和顶部。

7. 雌雄异花:禾本科植物的花通常是雌雄异花,即同一个植株上既有雄花又有雌花。

二、生殖特征1. 无真正的花瓣和萼片:禾本科植物的花通常没有真正的花瓣和萼片,而是由苞片和颖片组成。

2. 花粉粒呈长条状:禾本科植物的花粉粒通常呈长条状,这也是它们与其他植物区分开来的一个重要特征。

3. 传粉方式多样:禾本科植物的传粉方式很多样化,包括风媒、昆虫媒介等。

4. 种子在果实内:禾本科植物的种子通常在果实内,而且每个果实内含有多颗种子。

三、分布特征1. 分布广泛:禾本科植物分布非常广泛,在全球各地都可以找到它们的踪影。

2. 主要生长在草原和农田:禾本科植物主要生长在草原和农田等地方,是人类的重要食物来源。

3. 適應性強:禾本科植物的適應性非常强,可以适应各种不同的环境条件。

总结:综上所述,禾本科植物具有植株高大、茎秆中空、叶子呈鞘状、花序成穗状、雌雄异花等形态特征;无真正的花瓣和萼片、花粉粒呈长条状、传粉方式多样等生殖特征;分布广泛、主要生长在草原和农田等地方、適應性強等分布特征。

这些特征使得禾本科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植物类群,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禾本科叶片干旱季节卷合现象的原因

禾本科叶片干旱季节卷合现象的原因

禾本科叶片干旱季节卷合现象的原因
禾本科叶片干旱季节卷合现象(leaf margin roller of grass family in drought season)是一种病理生理反应,表现为叶片卷合,病害类型普遍分布于中国东北、云南、广东、新疆等地区。

干旱季节卷合是由于多种原因而引起的,最常见的是水分缺乏。

水分缺乏是造成禾本科叶片干旱季节卷合现象最常见的原因。

由于禾本科植物的叶片非常干燥,当干旱季节水分匮乏时,叶片便会出现卷曲和折叠的现象。

由此可见,水分的缺乏是影响叶片卷合的主要原因。

干旱季节另一个原因是气候变化。

如今气候变化对禾本科植物来说是一个极大的威胁,植物的生理活动受到了明显的冲击。

大量的研究表明,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热带地区和中国南方旱季植物的叶片叶缘会出现卷曲和折叠。

因此,气候变化也是影响叶片卷合的重要因素。

此外,土壤环境是禾本科叶片干旱季节卷合的主要原因之一。

土壤环境质量差,土壤水管理、水源质量不良,都将会影响植物正常生长,最终导致叶片出现卷曲和折叠现象。

综上所述,水分缺乏、气候变化以及土壤环境质量不佳,都是影响禾本科叶片干旱季节卷合的重要因素。

因此,做好水源管理,改善土壤环境质量,加强防治防治气候变化,有助于遏制叶片卷合病害,最终促进植物健康生长发育。

禾本科叶片干旱季节卷合的原因

禾本科叶片干旱季节卷合的原因

禾本科叶片干旱季节卷合的原因
禾本科叶片干旱季节卷合的原因分为外因和内因,外因是温度太高,导致植物水分的蒸腾量大于吸收量,引起细胞失水卷曲;内因主要是由于在禾本科植物叶上表皮存在着泡状细胞,当叶片蒸腾失水过多时,泡状细胞发生萎蔫,于是叶片内卷。

这是植物对环境的一种适应现象。

其实很多植物的生长都是完全由细胞内的含水量决定的,植物的生长,通常靠吸水使细胞伸长或膨大。

膨压降低,生长就减缓或停止。

如:昙花一现,某些植物分化出特殊的器官,使器官快速地运动。

比如我们常说的“昙花一现”就是靠花瓣快速吸水,水分进出造成膨压可逆地升降,开放一段时间后细胞内含水量急剧减少,导致昙花一现。

再举个例子:牵牛花清晨开放,遭日光暴晒后,细胞迅速失水导致花瓣卷缩,所以水稻叶也是同理。

在气候干燥失水过多时(比方说夏天的中午),植物(特别是类似水稻叶的禾本科植物)叶片会发生卷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毛状体Trichome 表皮毛和腺毛
毛状体发达的叶 反射强光,分泌粘性物质,限制叶表的空气流动, 使干热风不致直入气孔,减缓蒸腾作用。
扫描电镜下的表皮毛
腺 毛
叶横切面上的腺毛
扫描电镜下的腺毛
番茄叶表面的腺毛
2.叶肉(mesophyll) 同化的薄壁组织
叶结构模式图
栅栏组织 海绵组织
上表皮(近轴面)
叶结构模式图
表皮:表皮细胞、毛状体、气孔器 叶肉:栅栏组织、海绵组织 叶脉:主脉、各级侧脉、脉梢
(传递细胞)
上表皮
木质部
叶肉
栅栏组织
海绵组织


下表皮

(厚角组织) 薄壁组织
主脉 韧皮部
光镜下叶片过主脉的横切
(三)禾本科植物叶片(blade)的结构
玉米叶横切面
•叶片 等面叶 表皮 叶肉 叶脉(平行脉)
叶的发育
顶 端边 生缘 长生

居间生长
烟草烟叶草发叶生的、发育 生长模式图
完全叶形成过程图解
顶端生长边缘生长居间生长组织分化成熟
顶端生长
叶原基
幼叶
居间生长
成熟叶
初 生 结
边缘生长

原分生组织
芽 部 位 横 切
原表皮
表皮(初生保护组织)
初生分生组织 基本分生组织 叶肉(同化的薄壁组织)
原形成层
叶肉细胞
早熟禾叶片横切面
谷 总 高 度
总宽度
小麦一个叶肉细胞的形态


维管束鞘
延伸区
平行脉
木质部 韧皮部
早熟禾叶片横切面
维管束鞘
水稻叶片的结构
通气组织
副卫细胞
保卫细胞 孔下室
(四)裸子植物叶的解剖结构
表皮 下皮层 叶肉 内皮层 转输组织
韧皮部 木质部
树脂道
松针叶横切面 旱生植物特征!
栅栏组织

光合力强!
栏 组


海绵组织
绵 组
利于气体流通

下表皮(远轴面)
扫描电镜下的叶横切面
光镜下的叶横切面
两面叶(异面叶):叶片内部叶肉细胞 分化为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栅栏组织 位于上表皮内方,因此上表面叶色较深。
叶横切示两面叶结构
两面叶与等两面面叶叶
两面叶 等面叶 :叶肉组织无栅栏组织、海绵组织 之分,或虽有二者之分但栅栏组织分布于上 下表皮内方,故叶色无背腹之分。
叶横切
蜡被 角质膜
叶表皮细胞中常含有花青素
叶色多样的原因是什么?
彩叶草 稀碱液处理
羽衣甘蓝(叶牡丹) 有色体
细胞液呈酸性
液泡中含花青素
红月季花瓣下表皮撕片
彩叶植物下表皮撕片
黄月季花瓣下表皮撕片
气孔器
•气孔是植物进行体内外
气体交换的重要门户。水
(stomatal apparatus) 蒸气、CO2、O2 都要共用
3.叶 脉(leaf vein)
主脉 较大粗脉 细脉 脉梢
掌 状
网状脉


平行脉
羽状网脉
叶脉类型
弧形脉
叶结构模式图
主脉
木质部(近上表 皮)
形成层
(厚角组织) 薄壁组织 韧皮部 光镜下叶片过主脉的横切
细脉和脉稍
维管束鞘
叶横切扫描电镜图
近脉稍和脉稍
叶横切
维 管 束 鞘
脉稍横切与纵切结构图
小结双子叶植物的叶片(blade)的解剖结 构
叶脉(输导组织,机械组织)
幼叶
成熟组织
叶发生过程组织的发育过程
有限生长!
茎尖生长锥
二、叶的结构
(一 ) 叶柄的结构
表皮 基本组织 维管束
(二)双子叶植物叶片(blade)的结 构
•上表皮(epidermis)
•叶肉(mesophyll)
•叶脉(leaf vein)
•下表皮(epidermis)
双子叶植物叶片横切面扫描电镜图象
1.表皮(epidermis)
表皮细胞
气孔器
表皮毛
腺毛
初生的保扫护组描织电(镜复下合的组表织)皮结构
复表皮 夹竹桃叶横切
表皮细胞
叶横切扫 描电镜图
扫描电镜下的表皮结构
扁平的薄壁细胞,排列整齐, 没有胞间隙,彼此紧密嵌合. 一般没有叶绿体。
光镜下叶结构
角 角质层:角质和蜡质 质 膜 角化层:角质、蜡质和糖类
气孔这个通道,对光合、
呼吸、蒸腾均有重要调控
作用。
扫描电镜下的蚕豆叶表皮
气孔器的构成:保卫细胞(guard cell)、副卫细胞 ( subsidiary cell)、气孔和气孔下室
扫描电镜下的气孔器
孔下室
叶绿体
保卫细胞超微结构
增厚的内侧壁
光镜下的气孔器
气孔位置隆起
气孔窝
气孔 气孔位置下陷
光镜下睡莲叶片横切 光镜下夹竹桃叶横切
表 皮
长 细 胞
光镜下的禾本科植物表皮
长 细 胞
气孔器
叶片表 面观
气孔器
短细胞(硅细胞、栓细胞) 表皮毛
光镜下的禾本科植物表皮
表皮细胞
玉米叶横切
气孔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保卫细胞
小麦叶表皮
副卫细胞
禾本科植物气孔器超微结构
泡状细胞
早熟禾叶片横切面
泡状细胞(bulliform cell) (运动细胞)
(扇形细胞 )
禾本科植物叶上表皮位于相 邻两条平行叶脉之间的表皮 细胞,5—7个细胞为一组, 中间的最大,两侧的依次渐 小,横切面上状如扇形体积 较大的薄壁细胞,垂周壁薄, 液泡大,干旱时极易失水而 引起叶片向腹面卷曲,可缩 小蒸腾面积,降低蒸腾量; 当空气湿度升高,蒸腾强度 降低时,叶片恢复平展,故 又称运动细胞(motor cel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