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规定文章标准
最新公文格式标准
最新公文格式标准公文是指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用于处理行政事务、传达信息、作出决定或发布命令的文件。
公文的格式标准对于提高文件的规范性、统一性和规范性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最新的公文格式标准进行深入了解和研究,以便更好地撰写和处理公文。
首先,公文的格式标准包括文件的标题、发文单位、发文日期、正文、落款、附件等内容。
其中,文件的标题应当简明扼要地概括文件的主要内容,发文单位应当清晰明确,发文日期应当准确无误,正文应当条理清晰,落款应当规范规定,附件应当标注清楚。
这些内容都是公文格式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处理公文时必须严格遵守。
其次,公文的格式标准还包括文字的书写规范。
文字的书写规范应当符合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颁布的《公文写作规范》。
在书写公文时,我们应当注意使用规范的文字格式、标点符号和排版要求,确保公文的整体美观和规范。
此外,公文的文字应当简练明了、语气严谨,避免使用口语化、方言化和生僻词汇,保持公文的专业性和权威性。
再次,公文的格式标准还包括文件的密级和保密措施。
在处理公文时,我们应当根据文件的内容和性质,合理确定文件的密级,并采取相应的保密措施。
对于涉密文件,我们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有关保密法律法规,确保文件的安全和保密。
此外,公文的格式标准还包括文件的存档和归档要求。
在处理公文时,我们应当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及时将文件存档和归档,确保文件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对于长期保存的文件,我们还应当采取有效的措施,确保文件的保存和管理。
最后,公文的格式标准对于提高公文的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应当认真学习和掌握最新的公文格式标准,不断提高公文的撰写和处理能力,为更好地服务于工作和社会大局做出应有的贡献。
总之,最新的公文格式标准对于规范公文的撰写和处理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应当深入了解和研究最新的公文格式标准,不断提高公文的撰写和处理能力,为更好地服务于工作和社会大局做出积极的贡献。
国家公文格式及标准
国家公文格式及标准国家公文是国家机关和组织之间进行内部和外部交流的重要载体,其格式和标准直接关系到国家形象和工作效率。
为了规范国家公文的格式和标准,提高公文的规范性和统一性,国家对公文格式和标准做出了明确规定。
一、标题。
国家公文的标题应当简明扼要,能够准确概括公文的内容,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
标题应居中书写,字体以黑体为主,大小为小四。
二、发文单位。
发文单位是国家公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清晰明确,一般位于标题下方。
发文单位的名称应按照国家规定的格式书写,字体为宋体,大小为小四。
三、正文。
1. 公文的正文应当简练明了,语言通顺,表达准确。
正文内容应按照时间先后或者重要性顺序排列,逻辑清晰,重点突出。
2. 公文的正文格式一般包括序言、正文、结尾等部分。
序言部分一般包括公文的发文日期、文号等内容;正文部分为公文的主体内容;结尾部分一般包括落款人、联系方式等内容。
四、格式要求。
1. 纸张规格一般为A4,纸张颜色一般为白色。
2. 公文的字体一般为宋体,标题部分可以使用黑体,字体大小一般为小四。
3. 公文的行距一般为1.5倍,段落首行缩进2个字符。
4. 公文的页边距一般为上下左右各2.5厘米。
五、标准要求。
1. 公文应当遵循国家语言文字规范,避免使用生僻字和口语化词语。
2. 公文应当遵循国家公文的规范格式,不得私自增减内容或者更改格式。
3. 公文应当遵循国家公文的用语规范,不得使用不文明用语或者带有歧视性的用语。
4. 公文应当遵循国家公文的行文规范,不得出现语法错误或者表达不清的情况。
六、结束语。
国家公文的格式和标准是国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国家形象和工作效率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我们每一位公文创作者都应当严格遵守国家公文的格式和标准,做到言简意赅,表达准确,以提高公文的规范性和统一性,为国家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以上就是关于国家公文格式及标准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公文行文标准
公文行文标准公文是国家机关、团体和企事业单位用于处理公共事务、传达决定、发布通知、报告情况、交换意见和意见的一种书面文件。
公文是国家机关和其他单位进行工作、管理和服务的重要工具,具有严肃性、规范性和权威性。
因此,公文的行文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公文的行文应当遵循一定的格式。
一般来说,公文应包括标题、发文单位、正文、署名、日期、附件等部分。
标题应简明扼要地概括文件的主题,发文单位应注明发文单位的全称,正文应按照事实逻辑顺序陈述,署名应注明文件的具体作者,日期应标明文件的发文日期,附件应标明附件的名称和数量。
这些部分的设置能够使公文的内容结构清晰、层次分明,便于读者快速获取信息。
其次,公文的行文应当言简意赅。
在写公文时,应力求用简练、明了的语言表达清楚的意思,不要使用生僻词汇和复杂句式,避免使用过多的修辞手法和虚华词藻。
只有简练明了的文字才能使读者迅速抓住要点,准确理解文件内容,提高工作效率。
再次,公文的行文应当具有权威性。
公文是国家机关和其他单位进行工作、管理和服务的重要工具,具有严肃性、规范性和权威性。
因此,在行文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循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要求,注意文风文体的规范,不得随意改动和篡改文件内容,以免影响公文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最后,公文的行文应当具有可读性。
在写公文时,应当注重段落分隔、行文层次的清晰,使用适当的标点符号和格式,使得公文整体布局美观大方,易于阅读。
同时,应当注意语言的连贯性和通顺性,避免出现逻辑混乱、语句不通的情况,以免影响公文的可读性。
综上所述,公文行文标准是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它关系到公文的质量和效果。
只有严格遵循公文的行文标准,才能够使公文具有严肃性、规范性和权威性,达到预期的效果。
因此,我们在写公文时,务必严格遵循公文的行文标准,做到言简意赅、权威性和可读性,提高公文的质量和效果。
国家语言文字规范标准
国家语言文字规范标准
国家语言文字规范标准是为了规范和统一全国各地的语言文字使用而制定的一项标准。
以下是关于国家语言文字规范标准的1000字说明。
国家语言文字规范标准主要包括对普通话(国语)的规范要求、对汉字使用的规范要求以及对外文文字的规范要求。
首先,对于普通话的规范要求,主要包括对发音、语调、语法、用词等方面的规定。
国家对普通话有统一的标准发音和语调,并规定了一些语法规则和用词要求,以确保人们在使用普通话时能够相互理解,提高语言交流的效果。
其次,对汉字的使用也有一系列的规范要求。
国家规定了一套汉字的标准字库,规定了每个字的形状、结构和笔画顺序,以及一些特定的字形变化规则。
这样可以确保人们在书写汉字时,能够统一字形,提高阅读和写作的准确性。
此外,国家还规定了一些常见字规范,以便人们更好地掌握字的使用和书写。
最后,国家语言文字规范标准中也包括了对外文文字的规范要求。
国家规定了人们在使用外文文字时应该遵守的一些基本规则,例如外文字母的大小写、标点符号的使用等。
这样能够确保人们在使用外文文字时遵循一定的规范,提高外语交流的准确性和效果。
总的来说,国家语言文字规范标准的制定旨在推动全国范围内的语言文字规范化和标准化,提高语言交流的效果。
通过统一的标准,人们在使用语言文字时能够更加准确地传达信息,避
免信息误解和模糊,提高交流的准确性和效率。
同时,国家语言文字规范标准的实施也有利于维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语言文字的发展和创新。
申论作文一类二类三类四类文标准
申论作文一类二类三类四类文标准全文共8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篇1首先是第一类,也就是大作文。
这种文章最长,写作难度也最大。
不过只要好好准备,认真思考文章的主题和论点,然后一点一点写就可以啦。
最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见解,让老师看出你对这个题目真正理解透彻。
第二类文章叫做议论文。
这种文章偏理论一点,需要围绕某个话题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不过别紧张,关键是写出自己真实的想法,阐述清楚自己的论点就好啦。
再来是第三类,材料作文。
这种文章会给你一些素材,你需要根据这些素材写一篇完整的文章。
记得把重点素材都融入进去哦,但也要发挥自己的见解,不要完全照抄素材就好。
最后一类是第四类,即策划方案。
这种作文题目一般是让你针对某个实际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写这种文章的关键是方案要切合实际、具有可操作性,让评委觉得你提出的方案靠谱又有创意。
不管写哪种类型的申论文,都要注意文字通顺、结构严谨、观点鲜明,让老师一目了然就get到你的文章要表达什么。
要相信自己,发挥自己的长处,我相信你们一定都能写出精彩的作文!加油啦!篇2申论作文有四类文,每一类都有自己的写作要求和标准。
我们一一来了解一下吧!第一类是议论文。
议论文是说理的文章,主要目的是阐述一种观点或看法,并利用论证加以说理论证。
写议论文时,最重要的是要有一个明确的中心论点。
然后围绕这个中心论点,先将论点阐述清楚,再一一列举论据加以论证。
论证过程中,要注意使用各种修辞手法,让论证更有说服力。
结尾处要有一个精彩的总结,重申中心论点。
第二类是叙事作文。
叙事作文顾名思义,就是讲一个故事情节。
写叙事作文时,最关键的是要有一个吸引人的故事情节。
故事情节要环环相扣,有起因、过程和结果。
在描写细节时要生动形象,让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不仅要描写人物的外表特征,更要刻画人物的内心活动。
叙事作文的开头要吸引人,结尾要有所启迪,使人产生一些思考。
第三类是说明文。
说明文是对某种事物作出解释和说明的文章。
写说明文时,第一要有明确的说明对象。
好的公文标准
好的公文标准
好的公文标准应该具备以下几个重要方面:
清晰简洁:公文应该言简意赅,清晰明了,避免冗长和庞杂的语句。
使用简洁的词汇和结构,使读者能够迅速理解公文的内容和意图。
结构完整:公文应该具备明确的结构,包括标题、正文、附件等部分。
各个部分之间要有明确的分隔和标示,便于读者查找和理解。
正确准确:公文应该使用准确的语言和用词,避免模糊、含糊或误导性的表达。
尤其是在涉及法律、政策和重要事项时,要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权威性。
公文格式规范:公文应该符合所在国家或地区的公文格式规范,包括页眉、页脚、字体、字号、行距等方面的统一要求。
统一的格式可以提高公文的专业性和正式性。
逻辑严密:公文应该具备良好的逻辑结构,信息的呈现要有条理和连贯性。
段落之间要有明确的逻辑关系和过渡,以确保读者能够清晰地理解公文的内容。
正式专业:公文应该具备正式和专业的语调,避免使用口语化的表达和词语。
使用恰当的专业术语和语言风格,准确传达公文的目的和意图。
签署和盖章:公文应该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签署和盖章。
签署人和盖章部门要明确,并按照规定的格式和位置进行。
语法和拼写正确:公文应该遵循正确的语法和拼写规则,避免语法错误、拼写错误和标点符号错误。
检查公文时要仔细审查语法和拼写,确保公文的专业性和准确性。
总体而言,好的公文标准应该具备清晰简洁、结构完整、正确准确、格式规范、逻辑严密、正式专业、签署盖章规范、语法拼写正确等特点。
这些标准有助于提高公文的质量和效果,确保公文能够达到预期的目的和要求。
国家公文标准
国家公文标准国家公文标准是指国家对公文格式、内容、用语等方面的规范和标准化要求。
国家公文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规范公文的写作、提高公文的效率和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国家公文标准的指导下,各级政府部门和机构的公文写作将更加规范、统一,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沟通成本,增强政府形象,促进社会稳定和发展。
国家公文标准的内容主要包括公文的格式、结构、用语、编号、保存和交换等方面的规定。
其中,公文的格式是指公文的书写形式和排版要求,包括纸张规格、字体、字号、行距、边距等要素。
公文的结构是指公文的组成部分和排列顺序,包括标题、主送、抄送、正文、落款、附件等。
公文的用语是指公文的语言表达和表述方式,包括用词准确、简练、得体,语气礼貌、态度坚决等。
公文的编号是指公文的编号规则和管理办法,包括编号的组成要素、编制原则、管理程序等。
公文的保存和交换是指公文的归档保存和传递流转,包括归档要求、传阅手续、保密措施等。
国家公文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应当充分考虑实际工作需要和信息化发展趋势,注重规范性和灵活性的统一。
公文标准应当与时俱进,及时修订和完善,以适应新形势下公文工作的要求。
同时,国家公文标准的执行应当加强督促检查和评估考核,确保各级政府部门和机构严格按照标准执行,不断提高公文工作的规范化水平。
国家公文标准的实施,需要各级政府部门和机构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加强培训和宣传,建立健全制度机制,推动全面落实。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规范公文写作,提高公文工作效率,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总之,国家公文标准是国家行政管理的重要制度安排,对于提高政府工作效率、优化政府服务、增强政府形象、促进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各级政府部门和机构要严格按照国家公文标准的要求,规范公文写作,提高工作质量,为实现国家现代化治理提供有力支持。
国家标准《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7714-87)
国家标准《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7714-87)、《科学技术期刊编排格式》(GB/T3179-92)以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并采用顺序编码标注制。
1.引用的文献在文内标注格式对论文所引用的文献,要按它们在文中出现的先后,在文献的著者或成果叙述文字的右上角用方括号标注序号,或者作为语句的组成部分。
例如:·1981年日本仅给出了扁平车轮冲击钢轨的垂直冲击速度公式[1],……·薛杜普等[2]指出棉酚从体内排泄缓慢。
·文献[2]指出,棉酚从体内排泄缓慢。
·定理的证明见文献[3]。
引用多篇文献或同一著者多篇文献时,只需将各篇文献的序号在方括号内全部列出,各序号间用“,”分开;如遇连续序号,可用“~”连接,略去中间序号。
例如:·早期的研究结果[2,4,6-9]表明,……2.文后参考文献著录格式及示例(1)书或专著[序号]著者.书名[M].版本(第1版不标注).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文所在的起始或起止页码.[1]翟婉明.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97.74—80.[2]纳霍德金M Д牵引电机设计[M]李忠武,樊俊杰,李铁元译.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83.21-25.[3]Eisson H N.Immunology:an introduction to molecular and cellular principles of the immune respones[M].5th ed. New York:Harper and Row,1974.3-6.(2)期刊(连续出版物)[序号]著者.题(篇)名[J].刊名,出版年,卷号(期号):引文所在的起始或起止页码.[1]史峰,李致中.铁路车流路径的优选算法[J].铁道学报,1993,15(3):70.[2]You C H, Lee K Y,Chey R F, et al. Electrogastrographic study of patients with unexplained nausea, bloating and vomiting[J]. Gastroenterology,1980,79:311-314.(3)会议录、论文集、论文汇编中的析出文献[序号]析出文献著者.题(篇)名[A].见(英文用In):原文献著者.论文集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文所在起始或起止页码.[1]张玉心.重载货车高摩擦系数合成闸瓦的研制和应用[A].见:中国铁道学会编译.国际重载运输协会制动专题讨论会论文集[C].北京:中国铁道学会,1988.242.[2]Hunninghaks G W,Gadek J B,Szapiel S V ,et al.The human alveolar macrophage[A].In:Harris C C ed.Cultured human cellsand issues in biomedical research[C].New York:Academic Press,1980.54-56.(4)学位论文[序号]著者.题(篇)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引文所在起始或起止页码.[1]党建武.神经网络方法求解组合优化问题的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1996.20-25.(5)专利文献[序号]专利所有者.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1]曾德超.常速高速通用优化犁[P].中国专利:85203720.1,1986-11-13.(6)技术标准[序号]标准编号(标准顺序号-发布年),标准名称[S].[1]GBJ111-87,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S].(7)报纸[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年-月-日(版次).[1]李四光.中国地震的特点[N].人民日报,1988-08-02(4).(8)科学技术报告[序号]著者.报告题名[R].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码.[1]朱家荷,韩调.铁路区间通过能力计算方法的研究[R].北京:铁道部科学研究院运输及经济研究所,1989.34.(9)电子文献[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1]王明亮.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进展[EB/OL]./pub/wml.txt/980810-2.html,1 998-08-16/1998-10-04.[2]万锦坤.中国大学学报论文文载(1983-1993).英文版[DB/CD].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10)其他未定义类型的文献[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Z].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1参考文献著录项目a.主要责任者(专著作者、论文集主编、学位申报人、专利申请人、报告撰写人、期刊文章作者、析出文章作者)。
国家规定个人发表文章出版图书
国家规定个人发表文章出版图书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在个人发表文章出版图书方面,我国有一系列规定和流程。
以下是关于该规定的一些说明和步骤:首先,个人发表文章出版图书需要遵守我国的审查机制。
在我国,出版图书需要经过严格的审查,确保内容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并且不含有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内容。
因此,在选择发表的文章时,个人需要注意内容的合法性以及是否符合社会伦理标准。
其次,个人发表文章出版图书需要获得相关的出版许可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管理条例》,个人出版图书需要向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或者省级新闻出版广电局申请出版许可证。
申请人需要准备相关材料,包括出版许可申请书、原著书稿、作者个人身份证明、版权登记证明等。
申请材料需要经过审核批准,审批通过后,申请人才能够正式发表文章出版图书。
另外,个人发表文章出版图书还需要确定出版方式。
目前,个人可以通过传统出版方式或者自助出版平台进行发表。
传统出版方式需要选择出版社合作,由出版社负责图书的编辑、制作、发行等环节。
自助出版平台则提供了一种快捷、便利的发表方式,个人可以自主上传、编辑、设计图书,并选择线上销售渠道。
最后,个人发表文章出版图书还需要遵守版权相关规定。
个人在发表图书时,需要拥有相关文章的完全版权,或者获得版权所有人的授权。
同时,在发表图书后,个人需要注明版权信息,并不得擅自转载和复制他人的作品。
如有侵权行为,可能会面临法律责任。
总而言之,个人发表文章出版图书需要遵守国家相关的规定和流程,包括通过审查机制、获得出版许可证、确定出版方式以及遵守版权相关规定等。
只有合法合规,个人才能够顺利发表文章出版图书,为读者提供有价值的阅读资源。
文章分类标准
⽂章分类标准1、每⽉15号结算上⽉16-31号交稿的稿酬,每⽉31号(⽉末)结算本⽉1-15号交稿的稿酬;⽹课单⼦默认分数全部出来后结算;如拖搞或返稿修改等特殊稿件可能会延期到下周期结算;如⽹课中途因写⼿个⼈原因停写或因成绩太低换写⼿,已做部分默认⽹课结束结算;2、⼀旦接件,务必按时交稿,未能按时交稿按下⾯办法处理:①群内发布任务后,⿇烦各位看完要求再接单,如抢单后退单,罚款0-10元,如果接稿后超过本稿件所规定写作时间的五分之⼀弃写,罚扣0-100;如因弃写导致重新安排稿件成本增加的,需要担负相应增加的成本,额外罚扣100元;如因为弃写耽误时间,导致其他写⼿⽆法接单或⽆法按时完成稿件,赔偿不低于本单报酬的损失;弃写后必须联系到客服本⼈说明情况,如果客服不在,请电话联系,否则视为客服没有得到通知;②到交稿时间未完成稿件,根据延时情节罚扣本稿件报酬0%-50%,如导致学⽣全额退款或者⽆法提交作业的,取消本单报酬,额外罚款⼀倍;到截稿时间后,如发⽣没完成的现象,也得把残稿交上来,写⼿不得以任何理由拒交稿件或失联,如发⽣如此不负责任的事情,所有报酬⼀律不予结算,辞退处理;所有拖延交稿时间的稿⼦,结算周期后延⼀个结算周期结算;屡次拖搞给⼯作造成困扰的将被雪藏处理,不予再派单3、我们的写作偏重学术,所以相当的⽂章需要添加引⽤格式。
英⽂原句严禁抄袭。
抄袭会导致学⽣被退学警告,所以这边写作的基本要求是英⽂原句⼀句都不可以抄,但可以翻译⼀些中⽂素材,如发⽣写作类稿件抄袭英⽂原句,除取消本稿件报酬外,额外处罚本单稿酬两倍的罚款。
切记:英⽂原句⼀句都不可以炒,引⽤需要⽤⾃⼰的话改写。
4、稿件质量差需要修改的,需要⽆条件修改,如拒绝修改,别的写⼿接⼿相应增加的成本,需要原写⼿担负;如果稿件挂掉,取消本单全部报酬;如果可以挽回,学⽣要求修改的话,写⼿需要⽆条件帮助修改。
5、通常以千字160元左右计算报酬,根据写作难度,交稿时间和写作⽔平来定。
国家机关公文格式标准(2018最新建议收藏)
国家机关公文格式标准(2018最新,建议收藏!)很多公务员,特别是新进的年轻人,对公文格式不以为然,我发现许多人甚至连Word的基本排版都不会,更别说公文格式,许多公文连排版都不排就直接丢给我。
孰不知这是件非常严肃的事情,特别是法律文书格式,其规范化的意义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就拿检察机关的文书来说,发文字号中年份的括号是用六角号“〔〕”,而不是“”或“”,而法院则是用常见的括号“”,我想这些都应该是常识,法学院应该都开过“法律文书”这门课程吧。
公务员都应该学学这些规范,网上如果没有的话,找办公室的同志要一下,免得闹笑话。
提高党政机关公文的规范化、标准化水平,2012年6月29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了《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国家标准(GB/T 9704-2012)。
该标准于2012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
此标准是对国标《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GB/T 9704-1999)的修订,对公文用纸、印刷装订、格式要素、式样等作出了具体规定。
特别是将党政机关公文用纸统一为国际标准A4型,首次统一了党政机关公文格式要素的编排规则,使党政机关公文的表现形式更加规范。
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的有关规定对GB/T 9704—1999《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进行修订。
本标准相对GB/T 9704—1999主要作如下修订:(a)标准名称改为《党政机关公文格式》,标准英文名称也作相应修改;(b)适用范围扩展到各级党政机关制发的公文;(c)对标准结构进行适当调整;(d)对公文装订要求进行适当调整;(e)增加发文机关署名和页码两个公文格式要素,删除主题词格式要素,并对公文格式各要素的编排进行较大调整;(f)进一步细化特定格式公文的编排要求;(g)新增联合行文公文首页版式、信函格式首页、命令(令)格式首页版式等式样。
国家公文格式及标准
国家公文格式及标准1、正文用3号仿宋体字,文中如有小标题可用3号小标宋体字或黑体字,一般每面排22行,每行排28个字.2、制版要求:版面干净无底灰,字迹清楚无断划,尺寸标准,版心不斜,误差不超过1mm.3、公文中各要素标识规则:将组成公文的各要素划分为眉首、主体、版记三部分。
置于公文首页红色反线(宽度同版芯,即156mm)以上的各要素统称训眉首;置于红色反线(不含)以下至主题词(不含)之间的各要素统称主体;置于主题词以下的各要素统称版记。
4、发文字号由发文机关代字、年份和序号组成.发文机关标识下空2行,用3号仿宋体字,居中排布;年份、序号用阿拉伯数码标识;年份应标全称,用六角括号“〔〕”括入;序号不编虚位(即1不编为001),不加“第”字。
5、上报的公文需标识签发人姓名,平行排列于发文字号右侧。
发文字号居左空1字,签发人姓名居右空1字;签发人后标全角冒号,冒号后用2号楷体字标识签发人姓名.6、公文标题位于红色反线下空2行,用2号小标宋体字,可分一行或多行居中排布;回行时,要做到词意完整,排列对称,间距恰当。
7、主送机关位于标题下空1行,左侧顶格用3号仿宋体字标识,回行时仍顶格;最后一个主送机关名称后标全角冒号。
如主送机关名称过多而使公文首页不能显示正文时,应将主送机关名称移至版记中的主题词之下、抄送之上,标识方法同抄送。
8、公文正文位于主送机关名称下一行,每自然段左空2字,回行顶格。
数字、年份不能回行。
9、公文如有附件,在正文下空1行左空2字用3号仿宋体字标识“附件",后标全角冒号和名称。
附件如有序号使用阿拉伯数码(如:“附件:1。
××××”);附件名称后不加标点符号。
附件应与公文正文一起装订,并在附件左上角第1行顶格标识“附件”,有序号时标识序号;附件的序号和名称前后标识应一致。
如附件与公文正文不能一起装订,就在附件左上角第1行顶格标识公文的发文字号并在其后标识附件(或带序号)。
国家公文范文标准
国家公文范文标准
国家公文范文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公文格式:国家公文应采用通用的公文格式,包括公文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发文机关署名、发文日期、印章等要素,以及公文的排版、印制和装订要求。
2. 公文种类:国家公文种类主要包括命令、决定、公告、通告、通知、通报、议案、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等。
每种公文都有其特定的用途和行文规范,使用时应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种类。
3. 公文语言:国家公文语言应准确、简明、朴素,表达清晰、简洁,避免使用模糊、含糊的语言。
同时,公文中的专业术语应准确规范,不得出现错别字或语法错误。
4. 公文处理程序:国家公文处理程序包括收文、登记、拟办、审核、签发、印制、用印、分发等环节。
每个环节都有相应的规范和要求,以确保公文的正确性和及时性。
5. 公文管理:国家公文管理应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确保公文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安全性。
同时,应定期对公文进行清理和归档,避免出现丢失或损坏的情况。
总之,国家公文范文标准是确保公文质量和行文规范的重要保障,也是提高政府行政效率和工作质量的基本要求。
国家机关公文格式标准(2018建议收藏)
国家机关公文格式标准(2018最新,建议收藏!)很多公务员,特别是新进的年轻人,对公文格式不以为然,我发现许多人甚至连Word的基本排版都不会,更别说公文格式,许多公文连排版都不排就直接丢给我。
孰不知这是件非常严肃的事情,特别是法律文书格式,其规范化的意义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就拿检察机关的文书来说,发文字号中年份的括号是用六角号“〔〕”,而不是“”或“”,而法院则是用常见的括号“”,我想这些都应该是常识,法学院应该都开过“法律文书”这门课程吧。
公务员都应该学学这些规范,网上如果没有的话,找办公室的同志要一下,免得闹笑话。
提高党政机关公文的规范化、标准化水平,2012年6月29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了《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国家标准(GB/T 9704-2012)。
该标准于2012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
此标准是对国标《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GB/T 9704-1999)的修订,对公文用纸、印刷装订、格式要素、式样等作出了具体规定。
特别是将党政机关公文用纸统一为国际标准A4型,首次统一了党政机关公文格式要素的编排规则,使党政机关公文的表现形式更加规范。
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的有关规定对GB/T 9704—1999《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进行修订。
本标准相对GB/T 9704—1999主要作如下修订:(a)标准名称改为《党政机关公文格式》,标准英文名称也作相应修改;(b)适用范围扩展到各级党政机关制发的公文;(c)对标准结构进行适当调整;(d)对公文装订要求进行适当调整;(e)增加发文机关署名和页码两个公文格式要素,删除主题词格式要素,并对公文格式各要素的编排进行较大调整;(f)进一步细化特定格式公文的编排要求;(g)新增联合行文公文首页版式、信函格式首页、命令(令)格式首页版式等式样。
国家公文格式及标准
国家公文格式及标准1、正文用3号仿宋体字,文中如有小标题可用3号小标宋体字或黑体字,一般每面排22行,每行排28个字。
2、制版要求:版面干净无底灰,字迹清楚无断划,尺寸标准,版心不斜,误差不超过1mm。
3、公文中各要素标识规则:将组成公文的各要素划分为眉首、主体、版记三部分。
置于公文首页红色反线(宽度同版芯,即156mm)以上的各要素统称训眉首;置于红色反线(不含)以下至主题词(不含)之间的各要素统称主体;置于主题词以下的各要素统称版记。
4、发文字号由发文机关代字、年份和序号组成。
发文机关标识下空2行,用3号仿宋体字,居中排布;年份、序号用阿拉伯数码标识;年份应标全称,用六角括号“〔〕”括入;序号不编虚位(即1不编为001),不加“第”字。
5、上报的公文需标识签发人姓名,平行排列于发文字号右侧。
发文字号居左空1字,签发人姓名居右空1字;签发人后标全角冒号,冒号后用2号楷体字标识签发人姓名。
6、公文标题位于红色反线下空2行,用2号小标宋体字,可分一行或多行居中排布;回行时,要做到词意完整,排列对称,间距恰当。
7、主送机关位于标题下空1行,左侧顶格用3号仿宋体字标识,回行时仍顶格;最后一个主送机关名称后标全角冒号。
如主送机关名称过多而使公文首页不能显示正文时,应将主送机关名称移至版记中的主题词之下、抄送之上,标识方法同抄送。
8、公文正文位于主送机关名称下一行,每自然段左空2字,回行顶格。
数字、年份不能回行。
9、公文如有附件,在正文下空1行左空2字用3号仿宋体字标识“附件”,后标全角冒号和名称。
附件如有序号使用阿拉伯数码(如:“附件:1.××××”);附件名称后不加标点符号。
附件应与公文正文一起装订,并在附件左上角第1行顶格标识“附件”,有序号时标识序号;附件的序号和名称前后标识应一致。
如附件与公文正文不能一起装订,就在附件左上角第1行顶格标识公文的发文字号并在其后标识附件(或带序号)。
国家盲文标准
国家盲文标准国家盲文标准是国家针对盲人群体所制定的一套盲文写作规范,帮助盲人进行阅读和书写。
盲文是盲人用手触摸阅读的一种文字形式,通过特定的符号和规则来表示语言和文字,使他们能够获取信息、进行沟通和交流。
国家盲文标准的制定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1. 盲文符号:国家盲文标准规定了一整套盲文符号,包括基本符号、标点符号、数字符号等。
这些符号必须清晰、易于感知,以便盲人能够准确地触摸并理解其中的含义。
2. 盲文结构:国家盲文标准规定了一种统一的盲文结构,包括行间距、字间距、段落结构等,以提高阅读的舒适性和效率。
合理的结构布局使盲人能够更快地定位和阅读文本。
3. 盲文规则:国家盲文标准确立了一系列盲文书写规则,包括盲文的书写方向、大小写的转换、缩略语的使用等。
这些规则使盲人能够准确地书写和理解盲文,确保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4. 盲文教育:国家盲文标准强调了盲文教育的重要性,鼓励为盲人提供盲文教育机会。
盲文教育应该包括盲文的学习和使用规则、盲文素材的提供和制作等,以帮助盲人掌握盲文读写的技能。
国家盲文标准的制定旨在保障盲人权益,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社会融入度。
接下来是一些具体的参考内容,其中不得出现链接:1. 盲文符号的范例:- 基本符号:如点、线、圆等。
- 字母符号:将拉丁字母等转化成盲文的符号表示。
- 标点符号:句号、逗号、感叹号等标点符号的盲文表示。
- 数字符号:0-9的盲文表示方法。
2. 盲文结构的规范:- 行间距:行与行之间的距离,保证盲人触摸时手指的舒适度。
- 字间距:字与字之间的距离,使盲人能够准确分辨不同的字符。
- 段落结构:段落之间的分隔和缩进,以便盲人能够理解文章的层次和结构。
3. 盲文规则的指导:- 书写方向:从左往右,从上往下。
- 大小写转换:盲文中采用大小写组合表示字母的大小写形式。
- 缩略语:在盲文中设定特别的符号表示一些常见的缩略词和词组。
4. 盲文教育的内容:- 盲文学习:基本的盲文知识、技巧和阅读训练。
中国的文献引用标准
中国的文献引用标准
中国的文献引用标准主要参考国家标准《信息与文献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 7714-2015),该标准规定了文献引用的具体要求,包括文献著录的内容、格式、顺序等方面。
以下是该标准的一些基本规则:
1.著录元素:引用文献时需要包括的主要著录元素包括作者、题名、出版者、出版地、出版年等。
2.作者:作者的表示方式是"姓, 名",多个作者之间用分号分隔。
3.题名:包括书名、文章题目等,要使用斜体或加引号表示。
4.出版者:出版者的名称,出版年,卷(如有)、期(如有)等。
5.出版地:出版地的名称。
6.出版年:文献的出版年份。
7.引用顺序:通常按照作者、题名、出版年的顺序来引用文献。
8.期刊引用:引用期刊文章时需要包括作者、文章题目、期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9.书籍引用:引用书籍时需要包括作者、书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10.在线文献引用:引用在线文献时需要包括作者、题名、出版者(或提供者)、出版地、出版年、引用日期、可获取的网址等。
文献引用标准的具体要求可能会根据不同出版物类型有所不同。
为了确保准确引用,研究者在写论文或著作时应该查阅并遵守相关的文献引用规范,同时可以参考学术期刊的投稿要求或出版社的规定。
2022年国家最新稿酬标准规定
2022年国家最新稿酬标准规定第一条:为保护文字作品著作权人的著作权,规范使用文字作品的行为,促进文字作品的创作与传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及相关行政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除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外,使用文字作品支付报酬由当事人约定;当事人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的,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以纸介质出版方式使用文字作品支付报酬可以选择版税、基本稿酬加印数稿酬或者一次性付酬等方式。
版税,是指使用者以图书定价×实际销售数或者印数×版税率的方式向著作权人支付的报酬。
基本稿酬,是指使用者按作品的字数,以千字为单位向著作权人支付的报酬。
印数稿酬,是指使用者根据图书的印数,以千册为单位按基本稿酬的一定比例向著作权人支付的报酬。
一次性付酬,是指使用者根据作品的质量、篇幅、作者的知名度、影响力以及使用方式、使用范围和授权期限等因素,一次性向著作权人支付的报酬。
第四条:版税率标准和计算方法:(一)原创作品:3%—10%(二)演绎作品:1%—7%采用版税方式支付报酬的,著作权人可以与使用者在合同中约定,在交付作品时或者签订合同时由使用者向著作权人预付首次实际印数或者最低保底发行数的版税。
首次出版发行数不足千册的,按千册支付版税,但在下次结算版税时对已经支付版税部分不再重复支付。
第五条:基本稿酬标准和计算方法:(一)原创作品:每千字80-300元,注释部分参照该标准执行。
(二)演绎作品:1.改编:每千字20-100元2.汇编:每千字10-20元3.翻译:每千字50-200元支付基本稿酬以千字为单位,不足千字部分按千字计算。
支付报酬的字数按实有正文计算,即以排印的版面每行字数乘以全部实有的行数计算。
占行题目或者末尾排不足一行的,按一行计算。
诗词每十行按一千字计算,作品不足十行的按十行计算。
辞书类作品按双栏排版的版面折合的字数计算。
第六条:印数稿酬标准和计算方法:每印一千册,按基本稿酬的1%支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2003-6-9 22:41:53《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以下简称《规范》)是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要求国内各有关高校的文科学报和社科期刊参照执行的一份期刊专业技术规范。
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于1990年6月印发了试行稿,1996年12月作了一次修订,1999年4月作了第二次修订。
最新修订版《规范》是根据国家有关文献编辑、出版的新标准及法规、文件,在广泛征求各方意见的基础上,结合高校社会科学学报、期刊的实际情况,由资深编辑出版学者、专家讨论修订的。
该《规范》对统一全国高校社会科学学报的编排格式,提高学报质量,促进学术文献信息交流具有积极作用,并已受到新闻出版署等有关部门的重视。
1.篇名应简明、具体、确切,能够概括文章的特定内容,符合编制题录、索引和检索的有关原则,一般不超过20个字。
必要时可加副篇名,用较小字号另行起排。
篇名应尽量避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缩略语、字符、代号和公式。
2.2.1 文章均应有作者署名。
作者姓名置于篇名下方,团体作者的执笔人也可标注于篇首页地脚位置。
译文的署名,应著者在前,译者在后,著者前用方括号芭标明国籍。
各种补白短文,作者姓名亦可标注于正文末尾。
2.2 中国作者姓名的汉语拼音采用姓前名后,中间为空格,姓氏的全部字母均大字,复姓连写;名字的首字母大字,双方中间加连字符,姓氏与名均不缩写。
ZHANG Ying (张颖),WANG Xi-lian (王锡联),ZHUGE Hua (诸葛华)2.3 对作者应标明其工作单位全称、所在省、城市名及邮政编码,加圆括号置于作者署名下方。
2.4 多位作者的署名之间用逗号隔开;不同工作单位的作者,应在姓名右上角加注不同的阿拉伯数字符号,并且其工作单位名称之前加注与作者姓名符号相同的数字;各工作单位之间连排时以分号隔开。
熊易群1,贾改莲2,刘建军1(1.吉首大学中文系,湖南吉首 416000;2.陕西教育学院教育系,陕西西安 710061)3.公开发行的学报,其论文应附有中英文摘要。
摘要应能客观地反映论文主要内容的信息,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
一般不超过200字,以与正文不同的字体字号排在作者署名与关键词之间。
英文摘要的内容一般应与中文摘要相对应。
中文摘要前以“摘要:”或“[摘要]”作为标识;英文摘要前以“A bstract:”作为标识。
4.关键词是反映论文主题概念的词或词语,一般每篇可选拔3-8个,应尽量从《汉语主题词表》中选用。
未被词表收录的新学科、新技术中的重要术语和地区、人物、文献等名称,也可作为关键词标注。
关键词应以与正文不同的字体字号编排在摘要下方。
多个关键词之间用分号隔开。
中英文关键词应意义对应。
中文关键词前以“关键词:”或“[关键词]”作为标识;英文关键词前以“Key wr ods”作为标识。
关键词:《左传》;语言艺术;修辞;交际语言5.获得基金资助产出的文章应以“基金项目”或“[基金项目]”作为标识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并在圆括号内注明项目编号。
多项基金项目应依次列出,其间以分号隔开。
基金项目排在收稿日期之后。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规划基金资助项目(96BJL001)6.对文章主要作者的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等作出介绍,其前以“作者简介:”或“[作者简介]”标识。
一般排在篇首页地脚,置于收稿日期(或基金项目)之后。
同一篇文章的其它主要作者简介可以在“作者简介:”或“[作者简介]”标识后相继列出,其间以分号隔开。
作者简介:云飞扬(1976-),男,湖南常德人,吉首大学政法学院历史系教授,博士。
6.致谢是作者对认为需要感谢的组织或个人表示谢意的文字,排于注释及参考文献之前,字体应与正文有所区别。
7.注释主要用语文章篇名、作者及文内某一方面特定内容作必要的结实或说明。
篇名、作者注于当页地脚;对文内有关特定内容的注释可夹在文内(加圆括号),也可排在当页地脚或文末。
序号用圆圈的阿拉伯数字表示。
8.9.1 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在引文中引用文献出现的先后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序号置于方括号内。
一种文献在同一文中反复引用者,用同一序号标示,需要表明引文出处的,可在序号后加圆括号著名页码或章、节、篇名,采用小于正文的字号编排。
9.2 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项目要齐全,其排列顺序以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为准;参考文献列表时应以“参考文献:”(左顶格)或“[参考文献]”(居中)作为标识;序号左顶格,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标示;每一条目的最后均以实心点结束。
9.3 参考文献类型及文献类型,根据GB346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规定,以单字母方式标识:专著(M);论文集(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a.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1] 周振甫.周易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5.[2] 陈送.五四前后东西方文化问题论战文选[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3] 陈桐生.中国史官文化与《史记》[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文学研究所,1992年.[4] 白永秀,刘敢,任保平.西安金融、人才、技术三大要素市场培育与发展研究[R].西安:陕西师范大学西北经济研究中心,1998.b.期刊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5] 何龄修.读顾城《南明史》[J].中国史研究,1998(3).c.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 [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 [A].原文献主要责任者(任选).原文献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6] 瞿秋白.现代文明的问题与社会主义[A].罗荣渠.从西化到现代化[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d.报纸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7] 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新思路 [N].人民日报,1998-12-25(10).e.国际、国家标准 [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8] GB/T16159-1996,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S].f.专利 [序号]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9] 姜锡洲.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P].中国专利:881056073,1989-07-26.g.电子文献 [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 .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10] 王明亮.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进展 [EB/01]. http://www.C ajcd.edu.cn/pub/wm1.txt/980810-2.htmI,1998-08-16/1998-10-04.[11] 万锦坤.中国大学学报论文文摘(1983一1993).英文版[DB/CD].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h.各种未定类型的文献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Z].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12] 张永禄.唐代长安词典[Z].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0.注:关于参考文献中的起始页码,请在正文內的引文后以“(P+起止页码)”标注。
说明:上述内容转引自《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修订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办公厅,2000-01-18印发),略作改动。
八、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投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提供有关资料(数据):要求一:第一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具体到县级),职称职务,学位,研究方向(此项可省略)。
要求二:中、英文对照的标题、作者姓名、单位、地址、摘要(150字左右)、关键词(3-6个)。
要求三:在正文中用上角标标注参考文献批示序号,与文末的参考文献序号(方括号[1],[2],…)相对应。
要求四:参考文献格式:1.专著[M]、论文集[C]、学位论文[D]、报告[R][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任选).2.期刊文章[J][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3.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A].原文献主要责任者.原文献题名[C].出版地:出版年.析出文献起止页码.4.报纸文章[N][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5.国际、国家标准[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6.专利[序号]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7.电子文献(数据库[DB],计算机程序[CP],电子公告[EB][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处或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8.各种未定义类型的文献[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Z].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学报格式注释和参考文献重点需要注意的1、一般来讲,引用页码不标注在文中序号后面,而标注在文后参考文献表中,但有一种情况例外:当引用的文献是著作或文集而且同一文献被多次引用时,引用页码应标注在文中序号的后面,文后参考文献表中该文献就不标引用页码了。
如下面两个日益完善、严谨,教育、经验、健康都成为了人力资本的重要组成内容[9]48-49。
而且,在所有的投资形式中,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率最高,超过其他一切形态资本的投资收益率[9]48-49。
但是,如果重复被引用的文献是论文,应在参考文献中也列明起始页码,文中引用出需要上标出序号和页码,而如果被反复引用的专著,则参考文献中不需要列明起始页码。
2、另外,所有文献的出版年、期、卷和页码等内容都只用阿拉伯数字,不要标“第...页”或“pp, 用2006:19-20. 如李实.中国农村女性劳动力流动行为的经验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01(1):38-46.3、如果一段文字同时有多个注释,可以在括号内写xxx[11-13] 如并着重研究了劳动力流动和收入的影响因素等问题,并在一定程度上深化了认识[3-5]。
4、英文参考文献。
名在前,姓在后,单个作者的名与字之间没有符号,只用空格,多个作者之间用逗号隔开,最后一个作者后门跟点号。
Philip Trostel, Iran Walker, Paul Woodley. Estimates of the Economic Returns to Schooling for 28 Countries[J]. Labor Economics, 2002,9: 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