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思维在应用题中的运用
在应用题数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应用题数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一、提供多样化的应用题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提供多样化的应用题,包括真实的生活场景、实际的经济问题、物理现象等。
这些应用题能够让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培养创新意识,让学生通过解决关于日常生活的数学问题,从而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创新思维。
二、提倡自主探究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提倡学生自主探究,即给学生提出一个问题,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去解决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创新的思维方式来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三、培养跨学科思维数学在应用题中往往需要跟其他学科进行结合,例如在解决一个物理问题时需要运用数学知识,这种情况下,学生需要跨学科思维来解决问题。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综合性的应用题来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从而提升他们的创新意识。
四、鼓励团队合作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团队合作来解决应用题问题,通过团队合作的方式,学生可以相互交流,共同探讨问题,从而激发出更多的创新意识。
团队合作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更能够锻炼他们的创新思维。
五、提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在应用题中,学生需要通过数学知识来解决问题,其中包括推理,证明,分析等一系列思维活动。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思维激活并注重解决问题思维过程的引导,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六、利用技术手段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当今社会,教师可以利用技术手段来进行应用题的教学,通过使用软件来进行模拟实验等,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解决问题。
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七、鼓励学生提出新的问题在教学应用题数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提出新的问题,并引导学生通过设计实验或者动手实践来解决这些问题。
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可以更好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并培养创新意识。
在应用题数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教师们应该重视的工作。
一个持续不断的培养创新意识的教学工作,能够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和创新思维的培养探讨
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和创新思维的培养探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旨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本文将探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策略,并提出一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方法。
一、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1. 引导学生理解问题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问题的含义。
可以通过提问,让学生思考问题的背景和要求,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问题意识。
一道题目是这样的:小明有5个苹果,他想把这些苹果分给3个朋友,每个朋友分得苹果的数量相同,问每个朋友分得几个苹果?针对这个问题,教师可以问学生:这个问题有哪些信息?我们要求解的是什么?通过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路和解题方法。
2.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应用题的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通过创设情景、让学生参与讨论等方式,鼓励学生动手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师可以设计一个情景,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解决问题。
比如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际的苹果分配,让学生通过实践来发现规律,并总结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3. 创设合适的情境数学应用题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尽量创设与学生实际生活相关的情境,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的实际运用,从而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计算购物总金额、制作计划等,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学习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方法1. 提供开放性问题教师可以在教学中提供一些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展开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对于上面提到的苹果分配问题,教师可以出一些类似的问题,让学生自由探讨,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2. 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多角度思考,从不同的角度来解决问题。
对于上面的苹果分配问题,学生可以从数学的角度、实际操作的角度等不同角度来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多元思维和创新能力。
3. 提供学习资源和工具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学习资源和工具,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如何在应用题教学中体现创新思维
在应 用一 元 二 次 方 程 解 实 际 问 题 时 , 也 像 以前 学 习 一 元
一
两 年 后 的值 就 是 2 . 探索 :
次 方 程 一样 , 要注意分 析题意 , 抓住 主要 的数量关 系 , 列 出
方程 , 把 实 际 问 题 转 化 为 数 学 问 题 来 解 决. 求 得 方 程 的 根 之 后, 要 注 意 检 验 是 否 符合 题 意 , 然 后 得 到 原 问 题 的解 答 . 四、 合理想象 , 追 根 溯 源
一
( 2 ) 列 得方 程 的解 是 否 都 符 合 题 意 ? 如 何 解 释 ? ( 3 ) 请 你为 商 店 估 算 一 下 , 若 要获得 最大 利润 , 则 应 进 货
多少 ?定 价 是 多 少 ? 三、 旷散集中 , 思 路 畅 通
,
被动的学习状态 , 力 求通 过各种 学 习方式 的改变 , 把 学 习
若调整计划 , 两 年 后 的财 政 净 收 入 值 为 原 净 收 入 值 的 1 . 5
倍、 1 . 2倍 … … 那 么 两 年 中 的 平 均 年 增 长 率 分 别 应 调 整 为 多少 ?
想 象 力是 一 个 人 是 否 能 够 创 新 , 创造 的核心能力 , 通 过 想
象, 可 以抓 住 特 点 , 理 清 问题 的 来 龙 去 脉 .
生积极参与教师的教学活动 中来 , 使 每 个 学 生 的 天 赋 和 个 性 特 长 均 能 得 到 充分 发展 . 学 会 从 复 杂 的 社 会 和 自然 环 境 中 , 发
现新问题 、 获取新信息 、 探索 新规律 . 在 应 用 题 的教 学 中 应 注 重探究性学习 , 激发学生的创新激情.
趣题撷英,多重受益——通过典型应用题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之九
答: 物 体 开 始 下 落 时距 地 面 7 8 _ 4米 。
对于中学生, 应用自由落体运动公式 h =÷ g t , 可以轻而易
举地求出任意时间内下落 的距离 !克服 了重 力加速度 , 就 可以使 卫星上天 。记住 本题吧 , 自由落 体的 “ 尘埃落 定” , 诞 生新一 代 的 宇航员也未可知。 例7 . 古希腊数学家刁藩都( 也译做丢番图 , 公元 3~ 4世纪 ) 的 墓志铭写道 : “ 过路 人 , 这 儿埋 着 的死 人 叫 刁藩 都 , 他 生命 的 1 / 6是 幸福 的童 年 ; 他再 活 了他 寿命 的 1 / 1 2 , 两 颊 长 起 了 细 细 的胡 须 ; 他 结 了婚 , 又 度过 了一 生 的 1 / 7 ; 再 过 五年 , 他有 了儿 子 , 感到很幸福 ; 可是儿子 活了他父亲全部年龄的一半 ; 儿子死后 , 他在极度 悲痛 中 度过了四年后 , 也与世长辞 了。你知道他 活了多少岁吗? ”
( 2 x +4 y ) / 2一( x +Y ) 。 同理 可 证 : x =2 ( X
离是 4 . 9米 , 以后 每一 秒 下 落 的 距 离 都 比前 一 秒 下 落 的 距 离 多 9 . 8 米 。这 个 物 体 开 始下 落 时 距 地 面 多 少米 ? 解: 对于小学生来说 , 他 们 中 间 学 习好 的 学 生 的 思 路 可 能 是 , 步一步地推理 , 一步一步地求解 , 最后加起来求总和。具体过程 为: 第二秒下落 的距离是 : 4 . 9+9 . 8=1 4 . 7 ( 米) , 第三秒下落 的距离 是: l 4 . 7+9 . 8= 2 4 . 5 ( 米) , 第 四秒 下 落 的 距 离 是 : 2 4 . 5+9 . 8=3 4 . 3 ( 米) 。 物体开始下 落时距地 面的高 度是 : 4 . 9+1 4 . 7+2 4 . 5+3 4 _ 3= 7 8 . 4 ( 米) 。
创造性思维在小学生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创造性思维在小学生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在当今的教育环境中,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数学教学中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数学不仅仅是一门知识学科,更是培养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载体。
一、创造性思维的内涵及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创造性思维,简单来说,是指以新颖独特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
它具有灵活性、流畅性、独特性等特点。
在小学生数学学习中,创造性思维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对数学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对于小学生而言,数学知识的学习往往伴随着一定的难度。
而创造性思维能够让他们突破传统的思维模式,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和解决数学问题。
例如,在计算面积时,常规方法可能是按照公式进行计算,但具有创造性思维的学生可能会想出通过分割、拼凑等独特的方式来求解,从而更深刻地理解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二、当前小学生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当前的小学生数学教学中,存在一些制约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因素。
首先,教学方法较为单一。
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度依赖讲解和练习,缺乏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索的环节。
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难以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其次,教材内容的局限性。
有些数学教材内容编排较为固定,缺乏开放性和创新性的问题,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活跃性。
再者,评价体系不够完善。
过于注重考试成绩和标准答案,忽视了学生思维过程和创新能力的评价,导致学生为了追求高分而不敢尝试新的思路和方法。
三、创造性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1、营造宽松的教学氛围教师要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的课堂环境,让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质疑权威,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
例如,在讲解一个数学定理时,不要急于给出结论,而是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猜测等方式自己去发现和总结。
2、设计开放性的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应设计一些开放性的数学问题,没有固定的答案或唯一的解题方法。
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发散性,让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培养的研究教学案例
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培养的研究教学案例东坑镇毛窑小学马宝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根据儿童的认知规律,不断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培养和训练,使其从小形成创新思维意识,是我们教学的重要目的。
教学的过程,应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过程。
案例:从具体的感性认识入手,积极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
这是一节“角的认识”的新课。
在教学“角”这部分知识时,为了使学生获得关于角的正确概念,我首先引导学生观察实物和模型:如三角板、五角星和张开的剪刀、扇子形成的角等,从这些实物中抽象出角。
接着再通过实物演示,将两根细木条的一端钉在一起,旋转其中的一根,直观地说明由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可以得到大小不同的角,并让学生用准备好的学具亲自动手演示,用运动的观点来阐明角的概念,并为引出平角、周角等概念做了准备。
在数学基础知识教学中,应加强形成概念、法则、定律等过程的教学,这也是对学生进行初步的逻辑思维与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手段。
然而,这方面的教学比较抽象,加之学生年龄小,生活经验缺乏,抽象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较差,学习时比较吃力。
学生学习抽象的知识,是在多次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产生飞跃,感知认识是学生理解知识的基础,直观是数学抽象思维、创新思维途径和信息来源。
我在教学时,注意由直观到抽象,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的能力。
案例:从新旧知识的联系入手,积极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这是一节“加减法各部分的关系”的新课。
如在教加减法各部分的关系时,我先复习了加法中各部分的名称,然后引导学生从35+25=60中得出:60-25=35;60-35=25。
通过比较,可以看出后两算式的得数实际上分别是前一个算式中的加数,通过观察、比较,让学生自己总结出求加数的公式: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这样引导学生通过温故知新,将新知识纳入原来的知识系统中,丰富了知识,开阔了视野,创新思维也得到了发展。
数学知识具有严密的逻辑系统。
就学生的学习过程来说,某些旧知识是新知识的基础,新知识又是旧知识的引伸和发展,学生的认识活动也总是以已有的旧知识和经验为前提。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数学知识本身的思维和智力价值潜在于形成结论的过程中。
小学生的思维仍然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很难从老师的讲解和得出的结论体验到蕴涵其中的数学思想和思维品质的。
践行陶行知教育思想,坚持”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原则,”教学做合一”,同时以”做”为中心,创设探索情境,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做数学”,探索某种规律,完成某种猜想,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认知情感,发展智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学习借鉴陶行知教育思想,努力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是一个数学教师应该关注并且应主动参与研究的问题。
那么如何才能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造性思维呢?现结合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的运用谈谈自己的体会。
1.数学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1.1 变例题、习题为生活化问题精神源于动机,渗透数学探究精神必须激发学生的探究动机。
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在通过构建他们自己的知识的过程中,学得好,动机就能够得到强化。
因此,数学课堂教学应当有意识地强化数学探究的动机。
多年的数学教学实践告诉我,现实的生活数学能够激发学生研究问题的兴趣,正如陶先生所说:”创造教育是以生活为教育,就是生活中才可求到教育,教育是从生活中得来的,虽然书已是求知之一种工具,但生活中随处是工具,都是教育。
”然而综观现行的教材,应用题常常是人为地编造情境,有的题材老化,数据过时,离学生现实生活较远。
为此我认为可以改编原有的题材为生活化问题,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探究的动机。
例如:我在教学《分类》一课时,我在教材提供素材的基础上,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扩大了取材的范围。
如引入部分,我创设了一个问题情境,向学生展示小兔贝贝的房间,以及一张上面散放有书、玩具等的书桌,使学生自觉产生要收拾、整理的愿望。
从而引出课题,渗透分类的好处。
在学生掌握了分类的方法后,让学生想一想、说一说生活中你见到哪些地方也用到了分类的知识?通过找我们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分类知识,使学生进一步地认识到数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
浅谈数学应用题的创新思维
浅谈数学应用题的创新思维【摘要】数学应用型试题是历年中考的一类重要题型,特点是文字阅读量多,数学思维转化难,是学生难以适应的一种模式。
教会学生掌握这类试题的解题步骤,接触常见的数学实际应用题,灵活应用数学思维建立模型,紧密结合生活实际,开拓创新思维,解决实际应用题。
【关键词】数学实际应用题;常见题型;解题步骤;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几年来的中考考察较侧重这方面,特别是2000届中考尤为明显,出现了六道题,从2007年至2011年的中考这一方面的题量还不断加大,更要引起我们注意。
当然考察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能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更全面,更灵活地应用数学,把数学思想融会到现实生活中,正是北师大新课标所要体现的理念,也是素质教育的根本,学有用的数学才是我们学习数学的目的。
1从实际生活中建立数学表格模型,以解决实际问题在现实生活中,数学应用无处不在。
有些问题,往往看起来只是语文问题,虽然体现的是文字的形式,而不是一些数字符号,但实际上却是数学问题。
这就要求学生要在学好语文的基础上,先懂文字的含义,理解其意义后构造数学模型,再渗透数学思想来解题,因此解决这类问题需要学生熟悉生活,理解问题的关键所在,才可能针对实际情况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采用数学思想解决问题。
例1:银行整存整取一年定期存款年利率是 2.25%,某人1999年12月3日存入1000元,2000年12月3日支取时本息和是元,国家利息税税率是20%,缴纳利息税后还有元。
解析:要解决此实际题型,学生先得懂得,定期存款怎么存,年利率指什么,利息税,本息和的意思是什么?这些实际问题得先理解,然后方可建立模型如下:建立表格模型,能把试题所有理解的信息(已知量),熔烩在表格中,包括等量关系,公式及所要求问题,均一并解决。
学生如果能建立这样的数学模型,我们解决此类问题就轻而易举了。
例2:一个到火星旅行的计划,来回的行程需要3个地球年(包括在火星上停留449个地球天)。
实证创新思维在物理实验设计大赛中的运用
【参考文献】 1. 余峰. 高校科研经费管理问题分析[J]. 科技信息, 2006,2 2. 杨勇. 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研究[J]. 科技成 果管理与研究,2008,6
预算审核、加强预算监控等内容,模式项目围绕预算 而展开的一系列内部管理活动。科研经费的预算编 制应坚持与科研任务目标相关、符合有关政策法规 和实事求是的原则,根据课题研究的实际需要,结合 预算项目的具体内容,合理编制经费支出的金额预 算。其次,科研管理部门、财务部门应协助项目负责 人编制经费预算,避免由于认识上的偏差,造成预算 编制的不 合 理,影 响 课 题 申 请 和 课 题 的 顺 利 实 施。 在项目的执行过程中科研人员应该严格按照立项部 门所批准的预算执行,合理计划、科学使用,不要随 意的超出支出范围,也不能弄虚作假的乱开发票进 行报销,做到实报实销,这样才能对科研经费的使用 进行有效地控制和管理。
【关键词】创新思维; 大学物理; 实验设计大赛 【基金项目】本文为广东省精品课程《大学物理实验》项目和广东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物理实验教学中心) 项目研究
成果。 【作者简介】曹辉,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理学院副教授; 陈伟成,李斌,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理学院
创新思维能力是现代创造活动的高度的探索性 和创新性的基本要求,也是创新人才从事现代创造 活动的基本前提条件之一。创新思维是现代教学的 重点,《大学物理》的教学应当着重培养大学生的物 理创新思维,在物理实验或者物理实验设计中应当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进一步培养和灵活运用物理创造 性思维。本 文 结 合 笔 者 近 十 年 教 育 教 学 活 动 的 经 验,以几个实例进行介绍和说明。
谈初中数学创新思维的方法与途径
谈初中数学创新思维的方法与途径摘要:“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为此本文就数学活动课中,大力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挖掘学生的深层智能谈了一些具体的实践与体会。
关键词:数学活动课;数学思想;创新思维;创新意识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2-0173-01创新思维,即求异思维。
它要求你放开眼界,对已知信息进行分析,综合,并科学加工,从而收到”一个信息输入,多个信息产出的功效”。
它的功能,表现为可以开启心扉,震撼心灵,挖掘深层信息,架设起由已知、经可知、达到解答未知的桥梁,创造出新的思路和方法,它的操作要求从一点出发,向四周辐射,“心鹜八极,思接千载”。
从而编织起信息网络,达到思维的预想目标。
过去一年来,我们教研组的几位教师在实施北师大版数学新课程及课程标准时体会到,该课程及课程标准对学生的活动作了较高的要求,并提供了丰富的活动内容。
在此启发下,我们在初中数学活动课中进行了“启动创新思维,深挖智力潜能”的探求实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学生们赞扬创新思维的训练是“进行思维与灵魂”的对话,使我们深深体会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必躬行”的真谛,不仅开阔了师生视野,而且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想、数学意识。
1.课外活动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1.1 过程的设计应符合学生的知识现状,认知结构。
心理学告诉我们:学习的过程是原有认知结构和新知识发生认知冲突,主体通过同化和顺应主动建构新认知结构的过程,是利用相应的认知结构对新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过程,从而针对问题触类联想,诱发灵感,使人进入新的境界,使其认知结构不断进行分化和重组。
而这些如果没有学生的创新是不可能完成的。
因此,我们在活动课中选择了一些符合学生知识现状的问题,以激发他们的创新欲望。
我们使图形不断演变,运用类比、联想、归纳思想,从特殊化到一般化的思维方法,探讨问题的发展变化,使学生发现了问题的本质,开阔了视野,启发了思维,使他们理解问题真正的内涵,从而产生联想,经过讨论得出了对角线条数公式,从而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探求创新和求知欲望。
数学学习中的创新思维与问题解决技巧
数学学习中的创新思维与问题解决技巧数学学习是培养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技巧的重要途径。
通过数学学习,我们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介绍数学学习中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技巧,并探讨如何应用这些技巧来解决实际问题。
一、创新思维在数学学习中的应用创新思维是指在解决问题时采取独特、新颖的思考方式。
在数学学习中,创新思维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意识。
首先,创新思维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索。
传统的数学学习模式往往是教师讲解,学生听讲和记忆。
而创新思维强调学生的主动性,要求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要独立思考,积极探索。
例如,在学习几何学时,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基础知识和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法。
其次,创新思维鼓励学生勇于提出问题和挑战权威。
传统的数学学习中,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而创新思维要求学生勇于提出问题,质疑权威,并尝试通过自己的思考去解决问题。
例如,学生可以提出一些与数学定理相悖的情况,引发对数学知识的深入思考和讨论。
最后,创新思维要求学生善于运用多种思维方法和工具。
数学学习需要学生具备运用多种思维方法和工具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解决数学应用题时,学生可以运用代数、几何、统计等多种数学方法,选择最适合的方法解决问题。
二、问题解决技巧在数学学习中的应用问题解决技巧是指在解决数学问题时采用的一些方法和策略。
良好的问题解决技巧可以帮助学生更加高效地解决问题,并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
首先,理清问题的要求和限制条件。
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学生应先理清问题的要求和限制条件,明确问题的目标和范围。
只有对问题有清晰的认识,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其次,分析问题的关键点和难点。
数学问题往往有一些关键点和难点需要突破,学生应重点分析这些点。
例如,在解决代数方程时,学生应该分析方程中的系数和未知数之间的关系,找到解方程的关键步骤。
应用题教学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应用题教学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应用题教学是指在教育教学中,将学生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解决的一种教学
方法,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应用题教学,学生不仅能够理解并掌握
知识,还能够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思维和实际动手能力。
应用题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实践能力。
在应用题教学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所
学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这就要求他们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思考和分析,并
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
通过解决应用题,学生会逐渐形成探索、思考和实践的习惯,提高自己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应用题教学能够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
应用题通常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需要学生根
据已有知识进行创新性解决,它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创新思维能力。
在应用题教学中,学
生不仅需要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问题,还需要进行扩展和延伸,提出新的解决方案。
通过
这样的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会得到有效的培养和提高。
应用题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在解决应用题的过程中,学生往往需要
进行调查、实地观察和实践操作等,这需要他们具备一定的实际动手能力。
通过应用题教学,学生将会逐渐掌握实际动手的技巧和方法,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并培养扎实的
专业基本功。
应用题教学还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应用题通常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解决问题
需要学生综合运用多门学科的知识和技能,通过应用题教学,学生会逐渐形成跨学科综合
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将帮助学生建立全面的知识结构,提高其综合素质。
创新思维训练题(附答案
1.巧排队列24个人排成6列,要求每5个人为—列,请问该怎么排列好呢?2.升斗量水一长方形的升斗,它的容积是1升。
有人也称之为立升或公升。
现在要求你只使用这个升斗,准确地量出0.5升的水。
请问应该怎样办才能做到这一点呢?3.违纪开车在美国城市街道的交叉路口上,明文规定着,有步行者横过公路时,车辆就应停在人行道前等待。
可是偏偏有个汽车司机,当交叉路口上还有很多人横过马路时,他却突然撞进人群中,全速向前跑。
这时旁边的警察看了也无所谓,并没有责怪他。
你说这是为什么?4.变换方位在桌子上并排放有3张数字卡片组成三位数字216。
如果把这3张卡片的方位变换一下,则组成了另一个三位数,这个三位数恰好用43除尽。
是什么数、怎样变换的?5.月球飞鸟月球上的重力只有地球上的六分之一。
有一种鸟在地球上飞20公里要用1小时,如果把它放到月球上,飞20公里要多少时间?6.诚实与说谎A、B、C、D4个孩子在院子里踢足球,把一户人家的玻璃打碎了。
可是当房主人问他们是谁踢的球把玻璃打碎的,他们谁也不承认是自己打碎的。
房主人问A,A说:“是C打的。
”C则说“A说的不符合事实。
”房主人又问B,B说:“不是我打的。
”再问D,D说是“A打的。
”已经知道这4个孩子当中有1个很老实、不会说假话:其余3个都不老实,都说的是假话。
请你帮助分析一下这个说真话的孩子是谁,打碎玻璃的又是谁?7.最后一个字母英语字母表的第一个字母是A。
B的前面当然是A。
那么最后一个字母是什么?8.沉船某人有过这样一次经历:他乘坐的船驶到海上后就慢慢地沉下去了,但是,船上所有的乘客都很镇静,既没有人去穿救生衣,也没有人跳海逃命,却眼睁睁地看着这条船全部沉没。
9.火车过隧道两条火车轨道除了在隧道内的一段外都是平行铺设的。
由于隧道的宽度不足以铺设双轨,因此,在隧道内只能铺设单轨。
一天下午,一列火车从某一方向驶入隧道,另一列火车从相反方向驶入隧道。
两列火车都以最高的速度行驶,然而,它们并未相撞。
如何针对学生的思维习惯设计创新型的列方程解应用题教案?
如何针对学生的思维习惯设计创新型的列方程解应用题教案?教案章节: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方程解应用题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培养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方程解应用题的基本概念和类型。
2. 常用的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和技巧。
3. 针对不同思维习惯的学生,设计创新型的列方程解应用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实例引入方程解应用题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讲解方程解应用题的基本概念和类型,介绍常用的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和技巧。
3. 实践:让学生分组合作,解决一些实际的方程解应用题,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和思考。
4. 创新:针对不同思维习惯的学生,设计一些创新型的列方程解应用题,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和思考情况。
2. 解答正确性:检查学生解答方程解应用题的正确性。
3. 创新思维:评价学生在解决创新型方程解应用题时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
五、教学资源1. 教学PPT:展示方程解应用题的基本概念和类型,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和技巧。
2. 实际问题:提供一些实际的方程解应用题供学生解答。
3. 创新性问题:设计一些创新型的列方程解应用题供学生探索和思考。
六、教学策略1. 实例引导:通过具体的实例讲解,让学生理解方程解应用题的实际意义。
2. 分组合作:鼓励学生分组合作,共同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3. 逐步引导:由简单到复杂,逐步引导学生掌握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和技巧。
4. 创新设计: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活动1. 实例分析:分析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理解问题背后的数学关系。
2. 列方程解题:让学生尝试解决列方程解应用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 创新问题讨论:组织学生讨论创新性问题,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案。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浅析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的核心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要多给学生一些自由空间,让学生多做一些创造性的工作,教师要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开动脑筋,拓宽思维,并发现自己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时的不足之处。
例如,在讲解应用题时,尽量要求学生能一题多解,或者让学生进行改题、编题、变题等,从而增强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程度和探索新知识的兴趣,这个过程不仅训练了学生的直觉思维和简单的逻辑思维能力,也培养了学生对事物认识的独创性。
笔者认为,在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我们教师义不容辞的,应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谈出自己的看法。
一、探索问题的非常规解法,培养思维的创造性。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精神是实施创新教育中最为重要的一步。
教师要启迪学生创造性地“学”,标新立异,打破常规,克服思维定势的干扰,善于找出新规律,运用新方法。
激发学生大胆探讨问题,增强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开拓性和创造性。
例1、已知p+q+1<0,求证:1位于方程x2 + px + q=0 的两根之间。
此题若按常规思路,先用求根公式求出方程的两根x1 , x2 ,再求证结论,则将陷入困境,因此另觅新路。
证明:设y=x2 + px + q,显然抛物线的开口向上。
令x = 1,则y = p + q + 1, 由已知p + q + 1<0,即点(1, p+q+1)在x轴下方。
故原方程有两根x1 , x2 ,且1位于这两根之间。
这种解法通常称为“图象法“。
例2、解方程(x - 1)(x + 2)= 70(人教版《代数》第三册p23a组第3⑷题)该题的一般解法是把方程化为标准的一元二次方程求解。
除此之外应激发学生去思考有无更巧更妙的解法?诱导学生去发现x+2与x-1的关系:它们的差是3,且x+2>x-1,故可把70分解成差为3的两个因数,从而求解。
解:原方程化为(x-1)(x+2)=7×10 =-10×(-7)∵ x+2 >x-1∴ x+2 =10 或 x+2 =-7∴ x1 =8,x2 =-9。
小学数学应用题的奇思妙解——通过典型应用题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之四
一
、
二、 有 关 等 腰 直 角 三 角 形 的 几个 应 用题 出√ s 的线段 , 因而此题似乎无解。 等腰 直角三角形 的特点 : ①两 腰相等 ; ②两底 角相等 , 都等 于 但是 , 玩过拼图游戏的同学应该记得 , 四个相等 的直角三角形 4 5 。 ; ③两条对 角线互 相垂直平 分 ; ④ 两个相 等的等腰 直角 三角形 可 以拼 出 个 空心 的正方形 , 由此 出发 , 我们可 以由组合图形得 到 可以构成一个正方形 ; ⑤等腰 直角 三角形 的面积 等于直 角边 自乘 或者说做 出一个 面积为 5平方厘 米 的正方形 。具 体做 法为 : ①作 1 个边长 为 1的正方形 ; ② 顺次将各边延长 至与原边长相 等 ; ③依 的一半 , 也等于斜边 自乘的 ÷ 。
◆ 要学棣
( 平凉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
【 摘 要】创新 思维就是要打破 常规 , 不墨 守成规 , 不按 部就班地去 思
成 。虽然可知小正方体 的棱长源自 于大 正方体棱 长 的一 半 , 但 依然
考和解决应用题 , 而应该大胆地进行 多元化思维 , 思路一开 阔, 奇思 是空 中楼 阁, 无本 之木 , 可望而不可即。 妙解就会层 出不 穷。通 过典 型应 用题 , 可 以培 养 小学生 的创新 思 那么 , 小学生是否就根本无法完 成这个题 目的计 算了呢?否 。 维, 拓宽思路 , 增加 解题 门径 , 提 高解题效 率, 养成 良好 的学习习惯 , 本题有妙解 , 而且随切入点 的不 同 , 可 以衍生 出几种解 法 , 此处仅 形 成 科 学的 逻 辑 思 维和 推 理 能 力 , 为 以后 的 学 习打 下 良好 的基 础 。 择其一 。 【 关键词】应用题 妙解 创新思维 解法一 : 大正方体 分为 8个相等 的小 正方体后 , 即分成 了上下 两层 , 每个侧面 由4个小正方形组成 ( 如 图4 ) , 原立方体共有 2 4个 小学 阶段 , 特别是三 、 四年级 的学 生 , 初学应 用题 , 普 遍感到 困 小正方形 , 这 样 轻 而 易举 就 可知 小 正 方 体 的表 面积 了 。 算 式 如 下 : 惑, 小学 数学老师就是要通过典型应用题培养 小学生 的创 新思维 , 6 4÷2 4× 6=1 6 ( 平方厘米 ) 。 拓宽思路 , 增加解题门径 , 提高解题效率 , 养成 良好的学 习习惯 , 形 成 科 学 的逻 辑 思 维 , 为 以 后 的 学 习 打 下 良好 的 基 础 。
定中求变 变中抓定——谈小学应用题教学中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培养
分 析数 量关 系 , 就 是通过 分析 题意 , 找 出其 中 的数 量关 系 , 并
为 ( 人) , 根据 题 意得方 程 :
4 8 x 3 / 8+ =( 4 8+ )x4 0 %
小学 数学课 上 , 常有 一 个 引人 注 意 的 情 况 : 如 有 些 学 生 能 熟 练 地解 “ 已知 半径求 圆 面积及 周长 ” ; “ 已知 图上距 离 和 实际 距离 , 求 比例尺 。 ” 等问题 。但是 对类 似 于下 面 的题 目却 难 以解答 。如 : 页例 6 : 例2 : 一个 圆形 水池 , 周长 是 3 7 . 6 8 米, 它 的直 径是 多少米 ? 例6 : 一 个 长方 形操 场 , 长1 1 0 米, 宽9 O米 , 把 它 来 画 在 比例 尺 1 / 1 0 0 0的图纸 上 , 长 和宽 各应 画多少 厘米 ?
摘 要: 小 学数 学应 用题是 小 学数 学至关 重要 的组成 部分 , 它 占全部教 学 时间 的一半 , 学 生在练 习与测 试 中痛 感 失分 的是 它 , 教 师 在教 学过 程 中, 消耗 了大量精 力的也是 它 , 它是教 学质量 的关键 问题 。 目前 , 应 用题 教 学依 然是 一 个薄弱环 节 , 长期 以 来影响 了数 学教 学质 量 的提 高 。其 中最 重要 的一点是 需要 教 师教会 学 生掌握 解答 应用题 的 一 整套 方 法 , 这 一 问题 长期 围 困着广 大 小学数 学教 师 。 自
笔者 从 事教 育教 学工作 以来 , 曾 多次担 任 小 学六年级 数 学学科科 任教 师 , 经过 多年 不 懈地 努力 和 学习、 研讨 、 尝试 。下 面笔者 谈一 谈 近 年 来小 学数 学应 用题 教 学过程 中的几 点 尝试 。
练习题中的综合应用题技巧有哪些
练习题中的综合应用题技巧有哪些在我们的学习过程中,综合应用题往往是最具挑战性的部分。
它们不仅考查我们对多个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还要求我们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那么,面对这些综合应用题,我们应该掌握哪些技巧呢?首先,认真审题是关键。
拿到一道综合应用题,不要急于动手解题,而是要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目所描述的情境和问题。
明确题目中给出的条件和要求,找出关键信息。
比如,在一道物理综合应用题中,可能会给出物体的初始状态、运动过程中的受力情况等,我们需要准确捕捉这些信息,为后续的解题做好准备。
在审题的过程中,要学会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可以将题目中的文字描述转化为图表或简单的数学表达式,这样能更直观地理解问题。
例如,对于涉及多个物体运动的问题,可以画出它们的运动轨迹图,标注出速度、时间等关键量。
其次,构建知识框架很重要。
综合应用题往往涉及多个知识点的交叉运用,这就需要我们对所学的知识有一个系统的理解和掌握。
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注重将各个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
比如,在数学中,函数、方程、不等式等知识点常常会在一道综合应用题中同时出现,我们要清楚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在什么情况下应该运用哪个知识点。
当我们遇到综合应用题时,要能够迅速从知识框架中提取出相关的知识点,并将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
比如,对于一道涉及几何和代数的综合题,我们可以先运用几何知识求出图形的相关特征,再利用代数方法建立方程或不等式来求解。
再者,选择合适的解题方法也必不可少。
综合应用题的解题方法多种多样,常见的有分析法、综合法、反证法等。
分析法是从问题出发,逐步追溯到已知条件;综合法是从已知条件出发,逐步推导出问题的答案;反证法则是先假设结论不成立,然后通过推理得出矛盾,从而证明原结论成立。
在实际解题中,我们要根据题目的特点灵活选择解题方法。
如果题目中的条件比较明确,从已知条件入手比较容易推导出结论,那么可以选择综合法;如果题目中的问题比较复杂,不太容易直接从已知条件得出答案,那么可以选择分析法,从问题倒推所需的条件。
五年级学生如何培养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
五年级学生如何培养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在当今社会,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变得越来越重要。
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正处于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培养这些能力将对他们的未来学习和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
那么,如何帮助五年级的学生培养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呢?首先,要鼓励学生多提问。
好奇心是创新的源泉,而提问则是好奇心的外在表现。
当学生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不断提出问题时,他们的思维就在活跃地运转。
作为家长和老师,要耐心倾听学生的问题,无论这些问题看起来多么幼稚或奇怪,都不要轻易否定或忽视。
对于能够回答的问题,要给予清晰、准确的答案;对于暂时无法回答的问题,可以和学生一起探索、寻找答案。
例如,在学习科学知识时,学生可能会问:“为什么月亮会有阴晴圆缺?”老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查阅资料等方式,自己去寻找答案。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学到知识,更能培养自主探索的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提供多样化的学习环境和资源也非常重要。
学校和家庭都应该为学生创造丰富多样的学习机会。
比如,学校可以组织各种兴趣小组、科技竞赛、课外实践活动等。
家庭中,可以为学生准备丰富的图书、实验器材,鼓励他们动手操作、尝试新事物。
在学校的科技竞赛中,学生们需要设计和制作自己的作品。
这就要求他们运用所学的知识,发挥创新思维,解决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而在家庭中,通过简单的科学小实验,如制作彩虹、观察植物生长等,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受科学的魅力,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也是关键的一环。
想象是创新的翅膀,没有想象,就很难有创新的成果。
可以通过阅读童话故事、科幻小说,观看科幻电影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比如,在阅读《哈利·波特》系列小说时,学生们会被书中神奇的魔法世界所吸引,他们可能会想象自己也拥有魔法,能够创造出各种奇妙的东西。
这时,可以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想象用文字或图画表达出来,进一步强化他们的想象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新思维在应用题中的运用
资中陈家拥共小学------段超
为了更好的进行新课程改革实验,为了更好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理念,以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方法,就需要每个从教者在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中身体力行。
把理念注入到课堂,注入到培养学生解题思路的创新思维上,现在就设未知数解应题谈谈在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的运用。
众所周知,设未知数是解应用题的首要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
若能根据题目特点,恰当设出未知数,就能清楚的反映已知数、未知数的之间的等量关系,并列出方程,解方程也简单了;反之,列方程难、解方程就更难。
下面归纳了设未知数的方法及举例解析如下: 一、直接设未知数法
就是应用题中求什么就设什么为未知数,这是最常用的方法。
例1、 学校买了一批树苗绿化校园,第一天种了全部树苗的 ,第二天种了50棵,两天合计种了90棵,学校共买了多少棵树苗? 分析:设学校共买了x 棵树苗,第一天种了 x 棵,第于天种了50棵,合计( x+50)棵,而已知两天合计是90棵。
于是可列出方程
x+50=90
这样该题就迎刃而解了。
这仅仅是解应用题中的常见方法,也只能解普通一类的应用题,如果应用题难易程度深一点,那么是否还有
13
131
31
3
其他方法可寻呢?这就需要我们与学生在实践中探讨新的解题思路。
二、间接设未知数法
就是将与所求的量密切联系的量设未知数,再通过列解方程间接求解的方法,这是一种巧妙的设法。
例2、一个两位数十位数字是个位数字的2倍,若把个位数字与十位数字对调,原数与所得数之差是27,求原来的两位数。
分析:设原来的两位数的个位数字为x ,十位数字为2x ,原来的两位数为(x+2x ×10),所得的两位数为(2x+x ×10)可列方程为
(x+2x ×10)-(2x+x ×10)=27(于是便可求解了)
学生在掌握该类方法时,需要认真分析并找出所求的问题未知量与已知量之间的一个中介关系,从而求出题中所求的量。
通过对学生这种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才能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设辅助未知数法
为列方程的需要,增设某些辅助未知数,把未知数、已知数联系起来,便于列出方程,而后要在解方程中将它们逐步消去或约去,最后解出题目要求的未知数,这种方法为设辅助未知数法。
例3、某商场经销一种商品,由于进货的价格比原进价降低了
6.4%,使得利润增加了8个百分点,求经销这种商品原来的利润率。
分析:设需要进货价为a 元,原利润率为x%,
相等关系: 等 于x%加8%,可列 a (1+x %)-a (1-6.4%)
a (1-6.4%)
售出价-现进货价现进货价
为=x%+8%,解得100x+640=93.6(x+8)∴x=17 (此题,让学生在实践中明白了解部分应用题还应另辟他径,思维创新,才能"柳暗花明又一村。
")
四、设间接、辅助未知数结合法
为列方程的需要,需增设间接未知数和辅助未知数,再逐步消去或约去间接未知数或辅助未知数,最后求出题目要求的未知数。
例4、学校用一笔钱买奖品,若以1支钢笔和2本日记本作为1份奖品,则可买60份奖品;若以1支钢笔和3本日记本作为1份奖品,则可买50份奖品,问这笔钱全部用来买钢笔或日记本买多少?
分析:每支钢笔的单价为x元,每笔记本为y元,可列方程为(x+2y)×60=(x+3y)×50,解之得x=3y。
设这笔钱全部用来买钢笔为a支,全部用来买日记本为b本,由于总价不变,可列方程为ax=(x+2y)×60再把x=3y代入方程得a×3y=(3y+2y)×60∴a=100同理可得b=300
该类题型的解题技巧更是整合了二、三种方法,让学生有一种"一山更比一山高"的新境界,新思维,这就使学生思维能力的创新,解题技巧的提升更进一步。
综上由巧设未知数解应用题的四种方法可以看出,在新课程改革进行得如火如荼的今天,要将知识全部传授给学生是不可能的,只有给学生一把开启知识的钥匙,让学生驾驭学习技能畅漾在知识的海洋中,因此,在数学教学时应用题中的创新思维就显得尤为重要。
2004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