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无脊椎动物ppt
合集下载
2.2.1 无脊椎动物课件-人教版2024生物七年级上册

(1)刺胞动物生活在水中,其刺细胞可帮助捕获猎物。(√)
(2)扁形动物寄生在人体或动物体内,靠获取人或动物体内的养
料生存。
(√)
(3)节肢动物生活在陆地上,利用口器获取食物。 (√)
课堂练习
2、用线将以下动物类群与对应的特征连接起来。
刺胞动物 扁形动物 软体动物 环节动物 线虫动物 节肢动物 棘皮动物
分析·讨论:从进化和适应的角度看无脊椎动物
2、如何判断某种动物是线虫动物还是环节动物?
➢ 线虫动物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不分节。 ➢ 环节动物身体细长,由许多相似的环形体节组成。
PART FIVE
节肢动物
节肢动物
➢ 代表生物——蝗虫
感觉与摄 食中心
容纳内脏 运动中心 器官
头部 胸部 腹部
单眼 复眼
前端
环带 后端
生活习性
蚯蚓生活在潮湿,疏松,富含有机物的 土壤中。
形态结构
身体呈长圆筒形,由许多相似的环形体节 构成。
环节动物
➢ 代表生物——蚯蚓 • 身体分节对于运动有什么意义?
➢ 身体分节可以使蚯蚓的躯体运动灵活。 ➢ 蚯蚓的运动是靠肌肉的收缩与舒张提
供动力;刚毛辅助运动,起固定作用; 刚毛和肌肉配合完成运动。 ➢ 肠壁也有发达的肌肉,肠可以蠕动。
华枝睾吸虫
日本血吸虫
猪肉绦虫
扁形动物
➢ 其它代表生物
结构特点
消化器官很简单,甚至没有专门的消化器官 生殖器官特别发达
显微镜下的华枝睾吸虫 (装片经染色)
扁形动物
➢ 主要特征 1、两侧对称; 2、背腹扁平; 3、有口无肛门。
经过动物体的 中央轴只有一个 切面将身体分为 左右相等的两部 分,这种体形称 为两侧对称。
2.2.1无脊椎动物课件(共35张PPT)初中生物学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

腹面
无肛门。扁形动物中像涡虫这样自由生活的
种类很少,大多数扁形动物寄生在人或动物
体内,如血吸虫、绦虫等,它们的消化器官
简单,生殖器官发达。
背面
一、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
2.扁形动物 (3)代表动物:涡虫
眼点
背面 口
咽 腹面
肠
涡虫结构
一、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
3.线虫动物 (1)结构特点
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 (2)代表动物:蛔虫、蛲虫、丝虫等。
一、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
3.线虫动物 (3)代表动物:蛔虫
蛔虫是线虫动物,雌虫长20~35厘米,雄虫比 雌虫略短,主要寄生在人的小肠里,靠吸食小 肠中半消化的食糜生活。它的身体呈圆柱形。 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体表最外面是角质层, 起保护作用;消化器官简单,生殖器官发达。
一、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
一、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
5.节肢动物 (1)结构特点
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2)代表动物:蝗虫、蜘蛛、蜈蚣、虾、蟹等。
一、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
5.节肢动物
(3)代表动物:蝗虫
蝗虫是节肢动物,身体分为头部、胸部和腹部三部 分,每个部分又可分为若干节。触角、足等附肢分 节,头部有用于摄食的口器。身体表面包裹着坚韧 的外骨骼,外骨骼能够起到保护和防止体内水分蒸 发的作用,但外骨骼会限制身体的发育和长大,所 以蝗虫在发育过程中需要蜕皮,蝗虫是一种昆虫, 昆虫属于节肢动物。蜜蜂、蝉、蝴蝶、蚊、蝇等都 是昆虫。
课堂练习
3.如图所示的“蓝龙”生活于世界各地的温带及热带海域内,体长为3~8厘米, 身体分为头、足、内脏团3部分,体外有外套膜,则“蓝龙”属于( )
无脊椎动物的形态解剖.pptx

分部 触角 口器 足
有爪纲 头部和躯干部 1 大颚1对 每节1对
肢口纲 头胸部和腹部
甲壳纲 头胸部、腹部
蛛形纲 头胸部、腹部
多足纲 头部、躯干部
昆虫纲 头胸腹三部
无 无 2对 1对 1对 螯肢 1对,脚须 大颚 1对,小鄂 螯 肢 、 脚 须 各 大颚 1对,小鄂 大颚 1 对,小鄂 1对 2对,颚足数对 一对 1-2对 1对,下唇1片 头胸部4对 通常每节 1对, 螯 肢 、 脚 须 各 每节1-2对 腹部有或无 一对 胸部三对
神经系统 梯形神经系统:神经细胞向前集中形成脑以及脑后发出若干 宗神经索,在纵轴之间有横神经连接为梯形 吸虫和绦虫纲由于适应寄生生活的需要神经感官退化 生殖系统 大多雌雄同体,异体受精,产生固定生殖腺,能交配和体内受 精是动物由水生到陆生的重要条件 卵黄腺 精巢 输精小管 输精管 储精囊 阴茎 对方雌性生殖腔 卵巢囊 输卵管 几个受精卵 卵黄细胞
构造特点
单体或群体有的有群 单 个 , 多 为 大 型 多 为 群 体 , 具 骨 体 多态现 象 , 水螅 型 水 母 , 构 造 复 杂 , 骼。水螅型结构 及水母型构造均简单 胃囊内有胃丝 复杂,有口道、 口道沟、隔膜、 隔膜丝
水母型有缘膜 感觉器官平衡囊 水母型无缘膜 感觉器官触手囊 内外胚层皆有 内胚层 海葵(单体无骨 骼)、珊瑚、海 鸡冠、海鳃
扁平细胞 保护作用
孔细胞
水,食物,进入体内的通道
具硅质或钙质的骨针和角质的海绵丝。起骨骼支持作用 中胶层 成骨针细胞 成海绵质细胞 原细胞 分泌骨针 分泌海绵质纤维 能消化食物,形成精子和卵细 胞 细胞内消化 鞭毛引起水流带入食物和氧气
领细胞层(胃 层)
领细胞
1.辐射对称:是腔肠动物对水中固着或漂浮生活的一种 适应。另外海葵是两辐射对称 2.两胚层:出现原始消化腔,为消化循环腔,这种消化 腔兼有循环功能,有口无肛门,口有 摄食和排遗功 能,为不完全消化道 3.细胞和组织分化:出现原始的组织分化---上皮组织和 神经组织。但上皮组织和肌肉组织尚未分开,尚无器官 系统分化 4网状神经系统(扩散神经系统):原始的神经网,无 神经中枢,传导一般无定向且传导速度慢 特有刺细胞:触手上特别多,用于捕食、攻击、防御 水螅型和水母型
海洋无脊椎动物

海星、海胆、海蛇尾的繁殖方式
海星
01
海星通过分裂进行繁殖,它们通常在春季繁殖,并将卵产在岩
石或其他坚硬表面上。
海胆
02
海胆通过产卵进行繁殖,雌性海胆将卵产在海底洞穴中,并由
雄性海胆进行受精。
海蛇尾
03
海蛇尾通过产卵进行繁殖,它们通常将卵产在海底洞穴中,并
通过粘液将卵固定在洞壁上。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软体动物是一类具有柔软身体的 动物,包括贝类、头足类等,具 有发达的神经系统和器官系统。
节肢动物
节肢动物是一类具有外骨骼和分节 的附肢的动物,包括虾、蟹、蜘蛛 等,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和多样性。
02 桃花水母
桃花水母的形态特征
形状
桃花水母呈圆形或扁圆形,直径通常 在1厘米至2厘米之间。
触手
桃花水母有8条触手,呈长丝状,用 于捕食和移动。
栉水母的生活习性
漂流生活
栉水母通常生活在海洋上层水域, 随水流漂浮,有些种类能够通过 收缩身体或排放墨汁来改变游动
方向。
捕食行为
栉水母通过触手捕获猎物,通常 以浮游生物为食,如小鱼、甲壳
类和桡足类动物。
避光和趋温
栉水母对光线和温度有一定的适 应性,通常在夜间活动,以避免
强光和高温。
栉水母的繁殖方式
分布
海洋无脊椎动物广泛分布于全球各个 海域,从浅海到深海,从热带到寒带 都有其身影。
海洋无脊椎动物的分类与特点
海绵动物
海绵动物是一类多孔滤食性的生 物,通过水流过滤获得营养物质
,具有高度多样性和适应性。
刺胞动物
刺胞动物是一类具有刺细胞的 低等生物,包括水母、珊瑚等 ,具有发光、变色等特点。
2.2.1++无脊椎动物(第2课时)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课堂练习 1.下列关于无脊椎动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节肢动物都能飞行 B.环节动物由许多差别较大的体节组成 C.软体动物体表都有贝壳 D.环节、软体、节肢动物都是无脊椎动物
课堂练习 解析:A.节肢动物中的昆虫一般具有翅,能在空中飞行;而其它节肢动物 如甲壳纲、蛛形纲、多足纲,没有翅,不能在空中飞行,故A错误;B.环 节动物身体细长,由许多相似的环状体节组成,故B错误;C.软体动物的身 体柔软,有外套膜,一般具有贝壳,但有的贝壳退化,如乌贼,故C错误; D.脊椎动物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动物,无脊椎动物
包括刺胞动物、扁形动物、线虫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等。
故D正确。故选D。
课堂练习 2.无脊椎动物与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D ) A.蚯蚓能够疏松土壤,提高土壤肥力 B.蝴蝶、蝇在仿生学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C.海蜇、扇贝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可以食用 D.华枝睾吸虫、蛔虫、秀丽隐杆线虫都寄生在人体内,对人体有害
知识讲解 知识点二 无脊椎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蛭会吸附在人的皮肤上吸取血 液,它的唾液中有防止血液凝固的 物质—─-蛭素。在医学上可以利 用提取的蛭素生产抗血栓药物。
知识讲解 知识点二 无脊椎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蝗虫啃食农作物,可引 发蝗灾,会降低农作物产量 甚至造成绝收。
知识讲解 知识点二 无脊椎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蜜蜂为植物传播花粉, 还可以生产蜂蜜。
果蝇是经典的实验动物,许多重 要的科研成果都与它分不开。
知识讲解 知识点二 无脊椎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蛾的幼虫取食植物,是农业害虫,但是它们的成虫可以协助 植物传播花粉。
知识讲解 知识点二 无脊椎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24)七年级上册2.2.1无脊椎动物课件(共41张PPT)

A.两侧对称
B.有口无肛门
C.有刺细胞 D.营寄生生活
5.下列不是与蛔虫的寄生生活相适应的特点的是( D) A.消化道简单 B.体表有角质层 C.生殖器官发达 D.身体呈圆柱形,两端逐渐变细
6.雨后,常见到地面上有一些蚯蚓,这是因为 ( A ) A. 蚯蚓爬出地面呼吸 B.蚯蚓爬出地面饮水 C.蚯蚓喜欢在潮湿的地面爬行 D.借助潮湿的地面,蚯蚓可以迅速改变生存环境
如:河蚌、鲍、枪乌贼、扇贝、蜗牛等
棘皮动物生活在海水中,棘皮的意思就是它们的表皮 犹如荆棘一般。常见种类有海星、海胆、海参。
无脊椎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有益
蚯蚓可以疏松土壤;它排出的粪便中 含有丰富的氮、磷、钾等养分,能够 提高土壤肥力;它的身体富含蛋白质, 是优良的蛋白质饲料。
蛭会吸附在人的皮肤上吸取血液,它的唾 液中有防止血液凝固的物质——蛭素。在 医学上可以利用提取蛭素生产抗血栓药物。
两侧对称:身体可以 分出前后、左右、背 腹;使运动更加准确、 迅速而有效,有利于
动物运动、捕食和防
御。
分析·讨论 从进化和适应的角度看无脊椎动物 (2)如何判断某种动物是线虫动物还是环节动物?
无体节 有角质层 蠕动
有环形体节 有刚毛或疣足 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
分析·讨论 从进化和适应的角度看无脊椎动物
养料生存。
(× )
(3)节肢动物生活在陆地上,利用口器获取食物。( × )
2. 用线将以下动物类群与对应的特征连接起来。
刺胞动物 扁形动物 软体动物 环节动物 线虫动物 节肢动物 棘皮动物
身体分节,体表多具有刚毛或疣足 有刺细胞 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体表有棘 身体扁平,有口无肛门 大多有贝壳 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
无脊椎动物演示PPT

渗透调节、排泄. 通过焰细胞鞭毛的不断打动,在管的末端产 生负压引起实质中的液体经过管细胞上细胞膜的过滤作用, Cl、K等离子在管细胞处被重新吸收,产生低渗液体或水分, 经过管细胞膜上的无数小空进入管细胞、排泄管经排泄孔排 出体外。原肾管的主要功能是调节体内水分的渗透压同时也 排出一些代谢废物。
•38
a,形态:大滋养体,小滋养体,包囊 b,生活史: 3,有孔虫:有孔虫目
•10
三,孢子纲 [一],孢子纲的特征 1,营寄生生活,渗透营养,有顶复合器
无运动器官 2,生活史复杂,有世代交替现象
三种生殖方式是连续的 裂殖生殖→配子生殖→孢子生殖 无性 →有性 →无性
•11
[二],孢子纲的主要类群 1,间日疟原虫:疟原虫能引起疟疾,周期性
•4
一,鞭毛纲 二,肉足纲 三,孢子虫纲(丝孢子纲) 四,纤毛纲
•5
(一)鞭毛虫纲 本纲动物在其成年阶段都有一根,几根或许多根 鞭毛作为运动细胞器,由于它们的营养方式及生 殖方式的原始性合多样性一般认为鞭毛纲是最原 始的原生动物
1植鞭亚纲; 具有色素体,光合作用,自由生活,淡水,海水 1)眼虫,眼虫目 有副淀粉粒,纵二分裂
数)
•33
珊瑚纲与水螅纲 的水螅型区别
1珊瑚纲只有水螅型,构造复杂(口道.隔膜.隔 膜丝). 水螅纲 的水螅型只有垂唇.
2珊瑚纲的水螅型生殖腺来自内胚层 水螅纲来自外胚层
•34
第六章 扁形动物门
一.扁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1.体制: 两侧对称 (左右对称) 2.中胚层的形成 3.皮肤肌肉囊 4.排泄系统 5.神经系统 6.生殖系统与生活方式
•17
四,关于多细胞动物起源的学说
(一)、群体学说 (二)、合胞体学说 (三)、其他学说
•38
a,形态:大滋养体,小滋养体,包囊 b,生活史: 3,有孔虫:有孔虫目
•10
三,孢子纲 [一],孢子纲的特征 1,营寄生生活,渗透营养,有顶复合器
无运动器官 2,生活史复杂,有世代交替现象
三种生殖方式是连续的 裂殖生殖→配子生殖→孢子生殖 无性 →有性 →无性
•11
[二],孢子纲的主要类群 1,间日疟原虫:疟原虫能引起疟疾,周期性
•4
一,鞭毛纲 二,肉足纲 三,孢子虫纲(丝孢子纲) 四,纤毛纲
•5
(一)鞭毛虫纲 本纲动物在其成年阶段都有一根,几根或许多根 鞭毛作为运动细胞器,由于它们的营养方式及生 殖方式的原始性合多样性一般认为鞭毛纲是最原 始的原生动物
1植鞭亚纲; 具有色素体,光合作用,自由生活,淡水,海水 1)眼虫,眼虫目 有副淀粉粒,纵二分裂
数)
•33
珊瑚纲与水螅纲 的水螅型区别
1珊瑚纲只有水螅型,构造复杂(口道.隔膜.隔 膜丝). 水螅纲 的水螅型只有垂唇.
2珊瑚纲的水螅型生殖腺来自内胚层 水螅纲来自外胚层
•34
第六章 扁形动物门
一.扁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1.体制: 两侧对称 (左右对称) 2.中胚层的形成 3.皮肤肌肉囊 4.排泄系统 5.神经系统 6.生殖系统与生活方式
•17
四,关于多细胞动物起源的学说
(一)、群体学说 (二)、合胞体学说 (三)、其他学说
简单介绍无脊椎动物PPT课件

无脊椎动物种类繁多,具有很高的科学研 究价值,对于了解地球历史和生物演化具 有重要意义。
经济价值
人类生存支持部分无脊椎源自物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如 海洋贝类、甲壳类等,合理利用和保护这 些资源有助于促进经济发展。
无脊椎动物在食物链中处于基础地位,为 人类和其他生物提供食物和栖息地,保护 它们就是保护人类自身的生存基础。
软体动物是海洋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在食物链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如捕食者、被捕食者和分解者等。
软体动物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许多软体动物被人类用于食用、药用和观赏等目的。
节肢动物
节肢动物是一类具有分节附肢的动物,包括昆虫、蜘蛛、蜈蚣等。它们 通常具有灵活的身体和强大的适应能力,能够在各种不同的环境中生存。
节肢动物是地球上种类最多、数量最大的动物群体之一,它们在生态系 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捕食者、被捕食者和分解者等。
许多节肢动物对人类具有重要意义,如蜜蜂为农作物授粉,蜘蛛捕食害 虫等。
棘皮动物
棘皮动物是一类具有棘刺状皮肤的动 物,包括海星、海胆、海参等。它们 通常具有独特的形态和生理特征,适 应着各种不同的海洋环境。
气候变化
全球气候变暖对无脊椎动物的 生存环境产生负面影响,如冰 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等。
外来物种入侵
外来物种的入侵破坏了无脊椎 动物的生态环境,与本地物种 争夺资源,甚至导致本地物种
的灭绝。
保护措施
建立自然保护区
设立自然保护区,保护无脊椎动物的 栖息地,防止人类活动对其生存环境 的破坏。
法律法规制定与执行
简单介绍无脊椎动物
• 无脊椎动物简介 • 无脊椎动物的种类 • 无脊椎动物的生活习性 • 无脊椎动物的应用价值 • 无脊椎动物的生存威胁与保护
软体动物ppt课件

陆地环境中的软体动物主要包 括蜗牛、蛞蝓等。
陆地软体动物在土壤肥力、植 物生长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 能够促进土壤有机质的分解和 循环。
陆地软体动物在生态系统中扮 演着重要的角色,对维持陆地 生态平衡具有重要作用。
04
软体动物的进化历程
软体动物的起源
软体动物起源于5.7-5亿年前的寒武纪 ,是动物界中的一大类群。
高的生殖能力。
02
软体动物的生理结构
外部结构
壳体
软体动物拥有一个或多个外部壳 体,这些壳体通常由碳酸钙构成 ,起到保护作用。
触角
软体动物通常有触角,这些触角 用于感觉环境并帮助它们寻找食 物。
内部结构
肌肉
软体动物的肌肉系统非常发达,这使 得它们能够灵活地移动。
消化系统
软体动物的消化系统包括口、食道、 胃、肠道和肛门。它们通过口摄取食 物,然后通过肠道进行消化。
。
软体动物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也具有重 要意义,例如一些贝类能够过滤水中的
污染物,净化水质。
经济价值
软体动物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它们是水产业和渔业的重要资源,被广 泛用于养殖和捕捞。
软体动物体内富含蛋白质、脂肪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具有很高的食用 价值。
软体动物还具有药用价值,一些软体动物能够入药,用于治疗一些疾病 。
科研价值
软体动物是生物学和生态学研究的重要对象,通过对软体动物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生物进 化和生态系统的运行机制。
软体动物的生理机制和生态适应性也是科学家们研究的重点,这些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生物 的生存策略和进化历程。
软体动物在仿生学领域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例如贝类的壳结构和运动方式为人类提供了 许多灵感和创新。
软体动物的起源与地球历史上的奥陶 纪大灭绝事件有关,这次事件导致许 多硬壳动物死亡,而软体动物则逐渐 崛起。
无脊椎动物总结PPT.

面的问题,最好把问题转给售后服务部门,他们的回答比较专业,特别是一些技术上的问题。 1、出示插图,学生看图理解。
• 主要特征:身体细长,呈圆 作为管理者,一个最重要的工作职责就是招聘新雇员。与候选人面对面的交流是检验他们的能力经历,为单位和空缺岗位物色合适人
选的最佳时机。 不高于36伏的电压才是安全电压。 3.5.4商定工资
• 大多生活在土壤或水中,也有的寄生在生 给两个雇员是另一种分担工作的方式。
如果客户提出售后服务方面的问题,销售人员不应替售后服务人员去回答这些问题。因为每一个部门、每一个专业都有各自的分工。
物体内。 销售人员不可能承担售后服务的职能,而售后服务部门的人员比较清楚有关售后服务方面的问题,所以凡是遇到客户咨询售后服务方
一 腔肠动物
结构特点:
腔肠动物是一类结构 简单的多细胞动物, 身体呈圆筒状,体壁 仅由内、外两层细胞 构成。
生活环境:大多数生活 在海洋里,少数种类 生活在淡水里
主要特征:身体呈辐射 对称,体表有刺细胞, 有口无肛门。
观察水螅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腔肠
(1)水螅在生物分类上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
动物。
柱形;体表有角质层; 生:1、用眼观察。生:用鼻子闻;生:用手触摸。(教师指出不能用嘴尝,并注意卫生)
脚垫 观察上图后可以发现,不管单线触电还是双线触电,都是人体直接或间接地与火线相连。那么我们如何来区分火线与零线呢?请大家
有口有肛门。 通过看书来了解试电笔的结构及正确使用方法。并简单解释氖管发光的原理。想一想,如果高电阻丢失了,能不能任意用别的电阻来
五 软体动物
软体动物身体柔软,外壳为贝壳。
河蚌
螺
软体动物主要特征:
柔软的身体表面
有外套膜,大多
• 主要特征:身体细长,呈圆 作为管理者,一个最重要的工作职责就是招聘新雇员。与候选人面对面的交流是检验他们的能力经历,为单位和空缺岗位物色合适人
选的最佳时机。 不高于36伏的电压才是安全电压。 3.5.4商定工资
• 大多生活在土壤或水中,也有的寄生在生 给两个雇员是另一种分担工作的方式。
如果客户提出售后服务方面的问题,销售人员不应替售后服务人员去回答这些问题。因为每一个部门、每一个专业都有各自的分工。
物体内。 销售人员不可能承担售后服务的职能,而售后服务部门的人员比较清楚有关售后服务方面的问题,所以凡是遇到客户咨询售后服务方
一 腔肠动物
结构特点:
腔肠动物是一类结构 简单的多细胞动物, 身体呈圆筒状,体壁 仅由内、外两层细胞 构成。
生活环境:大多数生活 在海洋里,少数种类 生活在淡水里
主要特征:身体呈辐射 对称,体表有刺细胞, 有口无肛门。
观察水螅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腔肠
(1)水螅在生物分类上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
动物。
柱形;体表有角质层; 生:1、用眼观察。生:用鼻子闻;生:用手触摸。(教师指出不能用嘴尝,并注意卫生)
脚垫 观察上图后可以发现,不管单线触电还是双线触电,都是人体直接或间接地与火线相连。那么我们如何来区分火线与零线呢?请大家
有口有肛门。 通过看书来了解试电笔的结构及正确使用方法。并简单解释氖管发光的原理。想一想,如果高电阻丢失了,能不能任意用别的电阻来
五 软体动物
软体动物身体柔软,外壳为贝壳。
河蚌
螺
软体动物主要特征:
柔软的身体表面
有外套膜,大多
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生物七年级上册+2.2.1无脊椎动物课件

呈两侧对称的动物和呈辐射对称的动物相比,有什么优势?
身体呈辐射对称的动物,适应固着或漂浮生活,这有利于动物感知周围环境 中来自各个方向的刺激并作出反应;而身体呈两侧对称的动物,运动能力更 强,能适应更加复杂的环境,对外界刺激作出的反应更加迅速、准确。
新课讲授 知识点02 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
线虫动物
脊椎动物:身体内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的动物,如鱼、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哺 乳动物。
新课讲授 知识点01 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无脊椎动物:体内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的动物,如刺胞动物、扁形动物、线虫动物 、环节动物、节肢动物、软体动物、棘皮动物。
新课讲授 知识点02 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
刺胞动物
(C
随堂练习
7. 某人发现一种身体细长的动物,要判断它是环节动物还是线虫动物,主
要依据是
( B)
A. 体表是否有黏液
B. 身体是否分节
C. 是否有肛门
D. 身体是否有环带
随堂练习
8. 【原创题】树上的蝉和水里的小龙虾都属于节肢动物的理由是 D(
) A. 身体都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B. 都有细长的腿 C. 都用气门进行呼吸 D. 体表有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课堂小结
1.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分类依据:体内是否有 脊椎骨 组成的脊柱。 2.刺胞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 辐射 对称;体表有 刺细胞 ;有口无 肛门 。 3.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 两侧 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 肛门 。 4.线虫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 角质层 ;有口有肛门。 5.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相似的 体节 构成;多靠 刚毛 或 疣足 辅助运动。 6.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有坚韧的 外骨骼 ;身体和附肢都 分节 。
身体呈辐射对称的动物,适应固着或漂浮生活,这有利于动物感知周围环境 中来自各个方向的刺激并作出反应;而身体呈两侧对称的动物,运动能力更 强,能适应更加复杂的环境,对外界刺激作出的反应更加迅速、准确。
新课讲授 知识点02 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
线虫动物
脊椎动物:身体内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的动物,如鱼、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哺 乳动物。
新课讲授 知识点01 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无脊椎动物:体内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的动物,如刺胞动物、扁形动物、线虫动物 、环节动物、节肢动物、软体动物、棘皮动物。
新课讲授 知识点02 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
刺胞动物
(C
随堂练习
7. 某人发现一种身体细长的动物,要判断它是环节动物还是线虫动物,主
要依据是
( B)
A. 体表是否有黏液
B. 身体是否分节
C. 是否有肛门
D. 身体是否有环带
随堂练习
8. 【原创题】树上的蝉和水里的小龙虾都属于节肢动物的理由是 D(
) A. 身体都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B. 都有细长的腿 C. 都用气门进行呼吸 D. 体表有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课堂小结
1.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分类依据:体内是否有 脊椎骨 组成的脊柱。 2.刺胞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 辐射 对称;体表有 刺细胞 ;有口无 肛门 。 3.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 两侧 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 肛门 。 4.线虫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 角质层 ;有口有肛门。 5.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相似的 体节 构成;多靠 刚毛 或 疣足 辅助运动。 6.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有坚韧的 外骨骼 ;身体和附肢都 分节 。
1多姿多彩的动物---无脊椎动物(PPT课件(初中科学)46张)

讨论交流
想一想: 1)为什么要让蜗牛先在灯光下爬行三分钟才能进行遮光实验?
为了让其适应有光的环境,减少本来环境刺激 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2)为什么要轻轻触碰蜗牛的各个部位? 可以检验蜗牛身体各处的敏锐程度,同时也避
免了对蜗牛造成的伤害。 3)探究完成后,应该如何处理蜗牛?
将蜗牛放回它本来生活的地方。
探究活动
`
1.刺胞动物
1.有刺细胞
形态结构特征
捕食
刺细胞是刺胞动物主要的捕食 工具,通过释放毒液来麻痹或
杀死猎物。
防备
刺细胞在受到刺激时,会释放 毒液来防备捕食者或竞争对手。
运动
刺细胞在刺胞动物的运动中起 着重要作用,通过收缩和舒张
来推动身体前进。
2.辐射对称外形
刺胞动物的身体结构呈辐射对称,即身体各部分沿一个中心点对称 散布。
生长发育影响
蛔虫可能会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 导致营养不良、贫血等症状。
免疫系统影响
蛔虫可能会引发免疫系统反应, 导致过敏、皮疹等症状。
蛔虫病的预防措施: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
注意饮食卫生
饭前便后要洗手,避免病从口入。
01
均衡饮食
保持饮食均衡,多吃富含维生素和矿
物质的食物,提高身体抵抗力。
03
避免生食
避免生食蔬菜、水果和肉类,减少感
7.棘皮动物
形态结构特征:体表长满棘
代表动物
成体的体形多种多样,有星形、球形、圆柱形或树状分枝
。 形等,运动能力不强,一般生活在海洋底层
海星
海星是棘皮动物,有五条腕足, 生活在海底,捕食贝类。
海胆
海胆是球形棘皮动物,有硬壳 和长刺,生活在浅海,以海藻 为食。
2.2.1无脊椎动物课件-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21)

No Image
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
刺胞动物 No
Image
刺丝
猎物 刺细胞
想一想:还有哪些动物属于刺胞动物?
触手 口 内胚层 外胚层 消化腔 芽体
水螅纵切示意图 水螅是刺胞动物,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No Image
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
刺胞动物 No
Image
水螅
海葵
海蜇
珊瑚虫
No Image
无脊椎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有益方面 No
Image
蜂蜜
蜜蜂可以为植物 传播花风粉,还可以 酿蜜。
蜜蜂
No Image
无脊椎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有益方面 No
Image
水蛭
水蛭 蛭会吸附在人的皮 肤上吸取血液,它的 唾液中含有蛭素。医 学上可以用蛭素生产 抗血栓药物。
No Image
No Image
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
环节动物
想一想:还有哪些动物属于环节动物?
体节
刚毛
蚯蚓示意图
环带
蚯蚓是环节动物,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相似的体节构成,靠刚毛辅助运动
No Image
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
环节动物
蚯蚓
沙蚕
水蛭
身体分节可以使运动更加灵活;环节动物多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
No Image
Image
蛔虫
钩虫
蛲虫
丝虫
线虫动物大多数寄生在人或动物体内,少数如秀丽隐杆线虫营自由生活的
No Image
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
线虫动物 No
Image
秀丽隐杆线虫示意图
秀丽隐杆线虫
秀丽隐杆线虫是自由生 活的线虫动物。它长约1毫 米,全身透明、容易繁殖、 生活周期短,是人类研究 遗传、发育、衰老等过程 的重要实验动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用途: 古希腊人、古罗马人和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很早就
认识和采集海绵动物,特别是浴用海绵,网孔细,弹 力强,吸水性好,可以用于洗澡擦身、洗碗等。
科学家还发现海绵体内的毒素可以用来制药,海 绵已经成为海洋药物开发的重要资源。
此外,由于海绵具有降解海水污染物的能力,也 展示了在海洋污染方面的应用价值。
地校课程海洋教育课时二:
漫游海洋水族宫
一、什么是海洋动物?
海洋动物是海洋中异养型生物的总称。门类繁多, 各门类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可以有很大差异。微小 的有单细胞原生动物,大的长可超过30米、重可超过 190 吨。现知有16~20万种,分布广泛。
二、海洋动物的分类
(一)按生活方式划分
海洋浮游动物 海洋游泳动物 海洋底栖动物
两侧对称是动物由水生发展到陆生的重要条件。
-
1、扁形动物(扁形虫) 涡虫背腹扁平,是扁形动物中主要营自由生活的
一类,绝大多数的种类生活在海洋中,多栖息在潮间 带石块下或海藻间,水质清洁的海域,很多种类能忍 耐温度及盐度很大范围的变化。
背平涡虫
-
2、纽虫
在世界上,大王乌贼长近17m;蓝鲸长达33m;霞水母 长达36m;但这些动物都算不上是世界上最长的动物。
(二)按分类系统划分
海洋无脊椎动物 海洋原索动物 海洋脊椎动物
(一) 海洋无脊椎动物
无脊椎动物:是背侧没有脊柱的动物,它们是动 物的原始形式。现存约100余万种,其种类数占动物总 种类数的95%。
主要的门类有:原生动物、海绵动物、腔肠动物、 扁形动物、纽形动物 、线形动物、环节动物 、软体动 物、节肢动物、腕足动物、毛颚动物、须腕动物、棘 皮动物 和半索动物等。
其中腕足动物、毛颚动物、须腕动物、棘皮动物、 半索动物等是海洋中特有的门类。
-
1.海绵动物 2.腔肠动物 3.栉水母动物 4.两侧对称的蠕虫类 5.软体动物 6.节肢动物 7.棘皮动物
-
一、海绵动物
是对多孔滤食性生物体的统称,约有5,000个物种,分为 790属80科,呈世界性分布。形态各异,呈块状、管状、分叉 状、伞状、杯状、扇状 等 ,体型从极其微小至2米长,主要为 黄色到红色。
多数栉水母无色,多数种类能发光,在夜间显示浅蓝或浅绿色的光, 这是动物所能发出的最鲜艳、最美丽的光之一。
栉水母属于稀缺海洋生物,对科学研究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
-
四、两侧对称的蠕虫类
其体可明显地分为前、左右、背腹。体背面发展 了保护功能,腹面发展了运动功能,向前的一端总是 首先接触新的外界条件,促进了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 越来越向体前端集中,渐渐出现了头部,使得动物由 不定向运动变为定向运动,使动物的感应更为准确、 迅速而有效,使其适应的范围更广泛。两侧对称不仅 适于游泳,又适于爬行。从水中爬行才有可能进化到 陆地上爬行。
1864年,一次猛烈的风暴后,在英格兰沿岸,人们采到 一条海洋纽虫,体长竟超过了55m!
纽虫的身体不分节,背腹扁平,两侧对称。 纽虫均有一个特别的吻,几乎超过体长的1/2。捕食时, 吻部可突然伸出,迅速缠住猎获物并将它卷入口中。
-
3、线虫 细线型,假体腔,三胚层,筒状神经系统,体表
有发达的角质膜。 完整的消化系统。 多为寄生,对人 畜生有害。
于全球各地的海域里。
-
海蜇: 蜇体呈伞盖状,通体呈半透明,白色、青色或微黄
色,其伞径可超过45厘米、最大可达1米。 海蜇在热带、亚热带及温带沿海都有广泛分布,我
国资源量较大,为腔肠动物中经济价值最大的种类。
-
海葵: 是我国各地海滨最常见的无脊椎动物,有绿海葵、
黄海葵等。是一种食肉动物。 一般为单体,因外形似葵花而得名。 海葵广布于海洋中,多数栖息在浅海和岩岸的水
洼或石缝中,少数生活在大洋深渊,最大栖息深度达 10210m。
-
珊瑚: 是一种海生圆筒状腔肠动物。 珊瑚不仅形象像树枝,颜色鲜艳美丽,可以做装
饰品,并且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生长在温度高于20℃的赤道及其附近的热带、亚
热带地区,水深100-200m的平静而清澈的岩礁、平台、 斜坡和崖面、凹缝中。
-
-
4、分节的蠕虫(环节动物) 两侧对称,同律分节,三胚层,真体腔,索式
-
二、腔肠动物
辐射对称。 两层细胞,有简单的器官和组织,有消化腔,细胞 内消化和细胞外消化同时进行,网状神经系统 。 除极少数种类为淡水生活外,绝大多数种均为海洋 生活,大多数在浅海,有些在深海。
-
水母: 是海洋中重要的大型浮游生物。水母寿命很短,
平均只有数个月的生命。 全世界的海洋中有超过两百种的水母,它们分布
腔肠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食用价值; 药用价值; 观赏价值; 用于地质学和油气勘探; 珊瑚礁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生境之一,
为其他动物的生存提供了多种环境。 有些种类刺细胞分泌的毒液对人的危害较大,可
造成严重创伤;
-
三、栉水母——辐射对称再探
为暖水近岸性海洋动物,广泛分布于我国沿海。春夏之间,经常在贝 虾类养殖池中大量发生,吞食贝虾幼苗,为贝虾类养殖业的敌害之一。
海洋线虫是海洋小型动物中数量最多、分布最广 的类群。分布在从潮间带直到大洋深沟的沉积物中, 或附着在海藻和有机质碎屑的表面。
-
主要以底栖硅藻和沉积物颗粒表面的细菌、真 菌及其有机碎屑为食。某些肉食性(杂食性)种类捕食 其他小型后生动物包括线虫。
海洋线虫寿命短,高度多样性,且不同种和属 对环境的压力有不同的生态生理反应,因此作为一 种有效的手段来监测污染的生物学效应,日益受到 生态学家和环境生物学家的重视。
-
人们通常所用的海绵与海里海绵不可相提并论。也许有人 惊奇地问道:“海里还有海绵吗?”其实,生活在海里的海绵 才是真正的海绵,人造“海绵”只是仿造了海绵的结构而已。
倘若把海绵从水中捞取上来,在海滨挖坑埋藏,待等烂掉 肉质,剩绵。
-
生活在海水中的海绵,多数是灰黄色、褐色或黑色的块状物。 它的体表有许多凸起,凸起的旁边有许多小孔,凸起的顶端有一个 大孔。海水就从小孔流进去,又从大孔流出来,那些微小的生物随 着水流进入海绵体内,成为“自投罗网”的食物。所以,海绵虽然 被称为“海中的花和果实”,看上去似植物一般,实际上是一种动 物。
-
用途: 古希腊人、古罗马人和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很早就
认识和采集海绵动物,特别是浴用海绵,网孔细,弹 力强,吸水性好,可以用于洗澡擦身、洗碗等。
科学家还发现海绵体内的毒素可以用来制药,海 绵已经成为海洋药物开发的重要资源。
此外,由于海绵具有降解海水污染物的能力,也 展示了在海洋污染方面的应用价值。
地校课程海洋教育课时二:
漫游海洋水族宫
一、什么是海洋动物?
海洋动物是海洋中异养型生物的总称。门类繁多, 各门类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可以有很大差异。微小 的有单细胞原生动物,大的长可超过30米、重可超过 190 吨。现知有16~20万种,分布广泛。
二、海洋动物的分类
(一)按生活方式划分
海洋浮游动物 海洋游泳动物 海洋底栖动物
两侧对称是动物由水生发展到陆生的重要条件。
-
1、扁形动物(扁形虫) 涡虫背腹扁平,是扁形动物中主要营自由生活的
一类,绝大多数的种类生活在海洋中,多栖息在潮间 带石块下或海藻间,水质清洁的海域,很多种类能忍 耐温度及盐度很大范围的变化。
背平涡虫
-
2、纽虫
在世界上,大王乌贼长近17m;蓝鲸长达33m;霞水母 长达36m;但这些动物都算不上是世界上最长的动物。
(二)按分类系统划分
海洋无脊椎动物 海洋原索动物 海洋脊椎动物
(一) 海洋无脊椎动物
无脊椎动物:是背侧没有脊柱的动物,它们是动 物的原始形式。现存约100余万种,其种类数占动物总 种类数的95%。
主要的门类有:原生动物、海绵动物、腔肠动物、 扁形动物、纽形动物 、线形动物、环节动物 、软体动 物、节肢动物、腕足动物、毛颚动物、须腕动物、棘 皮动物 和半索动物等。
其中腕足动物、毛颚动物、须腕动物、棘皮动物、 半索动物等是海洋中特有的门类。
-
1.海绵动物 2.腔肠动物 3.栉水母动物 4.两侧对称的蠕虫类 5.软体动物 6.节肢动物 7.棘皮动物
-
一、海绵动物
是对多孔滤食性生物体的统称,约有5,000个物种,分为 790属80科,呈世界性分布。形态各异,呈块状、管状、分叉 状、伞状、杯状、扇状 等 ,体型从极其微小至2米长,主要为 黄色到红色。
多数栉水母无色,多数种类能发光,在夜间显示浅蓝或浅绿色的光, 这是动物所能发出的最鲜艳、最美丽的光之一。
栉水母属于稀缺海洋生物,对科学研究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
-
四、两侧对称的蠕虫类
其体可明显地分为前、左右、背腹。体背面发展 了保护功能,腹面发展了运动功能,向前的一端总是 首先接触新的外界条件,促进了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 越来越向体前端集中,渐渐出现了头部,使得动物由 不定向运动变为定向运动,使动物的感应更为准确、 迅速而有效,使其适应的范围更广泛。两侧对称不仅 适于游泳,又适于爬行。从水中爬行才有可能进化到 陆地上爬行。
1864年,一次猛烈的风暴后,在英格兰沿岸,人们采到 一条海洋纽虫,体长竟超过了55m!
纽虫的身体不分节,背腹扁平,两侧对称。 纽虫均有一个特别的吻,几乎超过体长的1/2。捕食时, 吻部可突然伸出,迅速缠住猎获物并将它卷入口中。
-
3、线虫 细线型,假体腔,三胚层,筒状神经系统,体表
有发达的角质膜。 完整的消化系统。 多为寄生,对人 畜生有害。
于全球各地的海域里。
-
海蜇: 蜇体呈伞盖状,通体呈半透明,白色、青色或微黄
色,其伞径可超过45厘米、最大可达1米。 海蜇在热带、亚热带及温带沿海都有广泛分布,我
国资源量较大,为腔肠动物中经济价值最大的种类。
-
海葵: 是我国各地海滨最常见的无脊椎动物,有绿海葵、
黄海葵等。是一种食肉动物。 一般为单体,因外形似葵花而得名。 海葵广布于海洋中,多数栖息在浅海和岩岸的水
洼或石缝中,少数生活在大洋深渊,最大栖息深度达 10210m。
-
珊瑚: 是一种海生圆筒状腔肠动物。 珊瑚不仅形象像树枝,颜色鲜艳美丽,可以做装
饰品,并且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生长在温度高于20℃的赤道及其附近的热带、亚
热带地区,水深100-200m的平静而清澈的岩礁、平台、 斜坡和崖面、凹缝中。
-
-
4、分节的蠕虫(环节动物) 两侧对称,同律分节,三胚层,真体腔,索式
-
二、腔肠动物
辐射对称。 两层细胞,有简单的器官和组织,有消化腔,细胞 内消化和细胞外消化同时进行,网状神经系统 。 除极少数种类为淡水生活外,绝大多数种均为海洋 生活,大多数在浅海,有些在深海。
-
水母: 是海洋中重要的大型浮游生物。水母寿命很短,
平均只有数个月的生命。 全世界的海洋中有超过两百种的水母,它们分布
腔肠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食用价值; 药用价值; 观赏价值; 用于地质学和油气勘探; 珊瑚礁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生境之一,
为其他动物的生存提供了多种环境。 有些种类刺细胞分泌的毒液对人的危害较大,可
造成严重创伤;
-
三、栉水母——辐射对称再探
为暖水近岸性海洋动物,广泛分布于我国沿海。春夏之间,经常在贝 虾类养殖池中大量发生,吞食贝虾幼苗,为贝虾类养殖业的敌害之一。
海洋线虫是海洋小型动物中数量最多、分布最广 的类群。分布在从潮间带直到大洋深沟的沉积物中, 或附着在海藻和有机质碎屑的表面。
-
主要以底栖硅藻和沉积物颗粒表面的细菌、真 菌及其有机碎屑为食。某些肉食性(杂食性)种类捕食 其他小型后生动物包括线虫。
海洋线虫寿命短,高度多样性,且不同种和属 对环境的压力有不同的生态生理反应,因此作为一 种有效的手段来监测污染的生物学效应,日益受到 生态学家和环境生物学家的重视。
-
人们通常所用的海绵与海里海绵不可相提并论。也许有人 惊奇地问道:“海里还有海绵吗?”其实,生活在海里的海绵 才是真正的海绵,人造“海绵”只是仿造了海绵的结构而已。
倘若把海绵从水中捞取上来,在海滨挖坑埋藏,待等烂掉 肉质,剩绵。
-
生活在海水中的海绵,多数是灰黄色、褐色或黑色的块状物。 它的体表有许多凸起,凸起的旁边有许多小孔,凸起的顶端有一个 大孔。海水就从小孔流进去,又从大孔流出来,那些微小的生物随 着水流进入海绵体内,成为“自投罗网”的食物。所以,海绵虽然 被称为“海中的花和果实”,看上去似植物一般,实际上是一种动 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