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战略】建构主义的发展历史
建构主义
生本教育与前置性学习(教学)
“生本教育”是以学生为本的教育。郭思乐教授的:“先 做后学”、“先会后学”、“先学后教”、“不教而教”是生 本教育的方法。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而是学习者原 有经验与新知识相互作用而获得意义的过程。“活动前置式教 学法”重视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前状态”,有的放矢重视学生 思维的个体差异,因人制宜重视调动学生的学习能动性,教学 中运用“活动前置”更能突显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必定会 达到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有进步的教学目的。
导学案与教案、学案的比较
教案 设计基点 设计主体 关注点 主体关系 教学交往 方案归属 教 教师 完成教学 教师单主体 授与受 学案 学 学生 学生获得 学生单主体 生生 导学案 导与学 师生 学生获得,教 师成长 师生双主体 师生双主动
教师的教学方 学生的学习方 教案、学案一 案 案 体化
全国高效课堂九大“教学范式”
杜郎口“10+35”模式,即教师10分钟用于分配学习任务和 予以点拨引导,学生35分钟“自学+合作、探究”。
三个特点:即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
课堂结构上三大模块,即预习、展示、反馈。
建构主义
建构主义
建构主义是当代心理学理论中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 以后的进一步发展,被喻为是“当代教育心理学中的一场革 命”。作为人的一种认知方式或教育实践模式,建构主义并不 是当代才有的,其起源可以追溯到苏格拉底著名的“产婆术”。 在近代,建构主义可以追溯到18世纪文艺复兴时代意大利的哲 学家、人文主义者詹巴蒂斯塔·维柯,他被落奉为“18世纪初 建构主义的先驱”。而从哲学角度看,最值得一提的是康德对 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的综合,他揭示了认识的双向性运动:并 在认识世界的同时认识自身,并在建构与创造世界的同时建构 创造自身。
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也译作结构主义,是认知心理学派中的一个分支。
建构主义理论一个重要概念是图式,图式是指个体对世界的知觉理解和思考的方式。
也可以把它看作是心理活动的框架或组织结构。
图式是认知结构的起点和核心,或者说是人类认识事物的基础。
因此,图式的形成和变化是认知发展的实质,认知发展受三个过程的影响:即同化、顺化和平衡。
理论概述1、图式、同化、顺应、平衡2、建构主义的发展历史学习理论1、关于学习的含义2、关于学习的方法建构主义的教学思想1.建构主义的知识观24.师生角色的定位及其作用5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支架式教学抛锚式教学(AnchoredInstruction)随机进入教学(RandomAccessInstruction)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原则(1)强调以学生为中心(2)强调“情境”对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3)强调“协作学习”对意义建构关键作用(4(5(6理论概述1同化(也就是说个体在感受刺激顺应(accommodation)是指当学习者遇到不能用原有图式来同化新的平衡(equilibration)是指学习者个2皮亚杰他所创立的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的。
儿童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涉及两个基本过程:“同化”与“顺应”。
同化是指个体把外界刺激所提供的信息整合到自己原有认知结构内的过程;顺应是指个体的认知结构因外部刺激的影响而发生改变的过程。
同化是认知结构数量的扩充,而顺应则是认知结构性质的改变。
认知个体通过同化与顺应这两种形式来达到与周围环境的平衡:当儿童能用现有图式去同化新信息时,他处于一种平衡的认知状态;而当现有图式不能同化新信息时,平衡即被破坏,而修改或创造新图式(顺应)的过程就是寻找新的平衡的过程。
儿童的认知结构就是通过同化与顺应过程逐步建构起来,并在“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的循环中得到不断的丰富、提高和发展。
建构主义的发展
建构主义的发展
建构主义是一种理论和方法论,强调人类知识和现实的建构是基于文化、语言和社交背景的。
建构主义起源于20世纪初的哲学和社会学领域,但在教育、心理学和其他学科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建构主义的发展可以被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社会建构主义: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社会学家Berger和Luckman等提出了社会建构主义,强调人类知识和现实是通过社会和文化
互动建构起来的。
2.认知建构主义:随着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知识处理和认知科
学的发展,建构主义理论也向认知领域扩展。
认知建构主义强调人类知识
和现实是基于我们与外部世界的交互作用,模式匹配和模拟等认知过程建
构的。
3.社会文化建构主义: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建构主义又进一步发
展为社会文化建构主义。
它强调了文化和社会实践在知识和现实建构中的
重要性,同时也突出了话语和权力结构在知识建构中的作用。
总体来说,建构主义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从一开始的社会建构
主义,到认知建构主义,再到社会文化建构主义,它始终强调人类知识和
现实的建构是基于文化、语言和社交背景的。
随着建构主义理论的不断发展,它在教育、心理学、文化研究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综述
一、建构主义的产生与发展(一)建构主义的由来建构主义是!"世纪#"年代以来兴起于当代欧美国家的一种庞杂的社会科学理论,随着心理学家对人类学习过程认知规律的深入研究而产生的,是认知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
因此,建构主义是学习理论中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后的进一步发展,被称为当代教育心理学中的一场革命。
它的产生既有哲学的渊源,又有心理学的基础,更有其现实的原因。
$%哲学根源建构主义作为一种新的思想,一种新的学习哲学,有人认为最早的建构主义者是苏格拉底。
按照建构主义的观点,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应该算是建构主义教学的成功范例。
发展到$&世纪拿破仑时代,哲学家维柯(’()*+),,(-,).(/0)被奉为建构主义的先驱。
德国康德对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的综合也具有明显的建构主义色彩。
进入!"世纪1"年代以后,自然科学哲学家库恩、拉卡托斯、费耶阿本德等人提出了科学哲学理论、科学社会学理论,后现代提出了关于科学的观点,尤其是库恩强调知识是个人的理解,为建构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之后在结构主义(-,23/,(2(-*)和后结构主义的思潮影响下,建构主义就从认知主义中繁衍而出,它是在综合二者的核心概念思想的基础上现代教育思想的必然发展趋向,是非理性主义哲学思想在学习理论中的一种体现。
!%心理学根源从心理学角度讲,最早对建构主义思想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并将其应用于课堂和儿童学习与发展的是杜威、皮亚杰、维果茨基。
杜威提出了经验性学习理论,强调经验的生成和改造。
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被认为是当代建构主义的先导。
他对建构主义的出现发生影响基于他的关于儿童的认知发展理论,即活动内化论。
认为学习最基本原理就在于发现。
!"世纪七八十年代,俄国杰出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研究为当代建构主义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学习是一种社会建构,个体的学习是在一定的历史、社会背景下进行的。
4%现实基础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媒体计算机和基于因特网的网络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建构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建构主义
建构主义早在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哲学家、人文主义者詹巴蒂斯塔·维科在《新科学》一书中就明确提出了“建构”的思想,但是真正对建构主义的形成和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的还属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和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
皮亚杰认为,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建构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己的认识得到发展。
他描述了儿童认识结构(认知图式) 发展的内在机制:儿童将外部信息纳入已有的认知结构(同化) 或重组认知结构以吸收新的信息(顺应) ,不断地建立认知结构与外部刺激的平衡,从而儿童的认识处于动态发展之中。
在皮亚杰看来,儿童关于现实的概念不是“发现”而是“发明”,概念、知识既不预在于内,也不预成于外,儿童必须在动作、活动中通过内化与外化的双重建构,自己去构造概念与知识。
儿童的认知结构就是通过同化与顺应过程逐步建构起来的,并在“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的循环中得到不断的丰富、提高和发展。
维果茨基的“文化历史发展观”则强调认知过程中学习者所处社会文化历史背景的作用,在此基础上以维果茨基为首的维列鲁学派深入研究了“活动”和“社会交往”在人的高级心理机能结构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布鲁纳认为儿童的学习是一种积极的探索过程,它需要学习者依靠自己过去和现在的知识去建构新的概念和价值,学习者依据某种认知结构进行信息的选择、转移、获得和评估,建构假设并作出决策,从而重组信息意义并超越给予的信息。
此外,维柯的“历史”概念、康德的“为自然立法”、杜威的经验自然主义等理论都对建构主义有一定的影响。
所有这些研究都是建构主义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为实际应用于教学过程创造了条件。
建构主义强调学习是学习者自主建构知识意义的过程,强调知识的动态性和复杂性,强调学习者经验世界的丰富性和差异性,强调学习的建构性、社会性和情境性,试图实现学习成果广泛而灵活的迁移。
这些观点对转变传统教学观念,改革传统教学具有重大意义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对教学过程本质、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等的论述,为我们更科学地认识这些问题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
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一、建构主义的由来与发展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 也译作结构主义,其最早提出者可追溯至瑞士的皮亚杰(J.Piaget)。
他是认知发展领域最有影响的一位心理学家,他所创立的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学派被人们称为日内瓦学派。
皮亚杰的理论充满唯物辩证法,他坚持从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观点来研究儿童的认知发展。
他认为,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
儿童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涉及两个基本过程:"同化"与"顺应"。
认知个体(儿童)就是通过同化与顺应这两种形式来达到与周围环境的平衡:当儿童能用现有图式去同化新信息时,他是处于一种平衡的认知状态;而当现有图式不能同化新信息时,平衡即被破坏,而修改或创造新图式(即顺应)的过程就是寻找新的平衡的过程。
儿童的认知结构就是通过同化与顺应过程逐步建构起来,并在"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的循环中得到不断的丰富、提高和发展。
这就是皮亚杰关于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
在皮亚杰的上述理论的基础上,科尔伯格在认知结构的性质与认知结构的发展条件等方面作了进一步的研究;斯腾伯格和卡茨等人则强调了个体的主动性在建构认知结构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并对认知过程中如何发挥个体的主动性作了认真的探索;维果斯基创立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则强调认知过程中学习者所处社会文化历史背景的作用,在此基础上以维果斯基为首的维列鲁学派深入地研究了"活动"和"社会交往"在人的高级心理机能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所有这些研究都使建构主义理论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和完善,为实际应用于教学过程创造了条件。
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二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与创新在研究儿童认知发展基础上产生的建构主义,不仅形成了全新的学习理论,也正在形成全新的教学理论。
建构主义
3.建构主义的教学观:理想的学习环境应包括 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四个要素。教学设 计中必须创设有利于学习者对所学内容进行意义 建构的情境;协作应该贯穿于整个学习活动中, 主要指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协作; 会话是协作过程中最基本的方式,是师生、学生 之间人际关系的具体表现;意义建构是教学活动 的终结,也是教学活动的目标。所要建构的意义 是指: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 系。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建构意义就是要帮助 学生对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的性质、规律 以及该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 刻的理解。
建构主义
第四组
建构主义的起源和发展
建构主义也译作结构主义,是认知心 理学派中的一个分支。建构主义兴起于 上世纪90年代的美国,是当代心理学理 论中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以后的进 一步发展,即向与客观主义更为对立的 另一方向发展,被心理学家称为“当代 教育心理学中的一场革命”。
建构主义的定义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 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 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 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 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 的方式而获得。换句话说,学生获得 知识的多少不再取决于学生死记硬背、 教师教授内容的能力,而是取决于学 习者根据自身的经表人物是冯· 格拉塞斯菲尔德和斯 戴福。冯· 格拉塞斯菲尔德提出,激进建构主义有两条基本 原则:①知识不是通过感觉或交流而被个体被动地接受的, 而是由认知主体主动地建构起来的,建构是通过新旧经验的 相互作用而实现的。②认知的机能是适应自己的经验世界, 帮助组织自己的经验世界,而不是去发现本体论意义上的现 实。 激进建构主义关于学习与认识的这一观点源于皮亚杰的研究, 认为学习是在总结个人经验的基础上,不断重构个人的理解 和知识的过程。由此可见,它是从个人的角度接近学习和认 识的,重点描述的是个人方面的心理,其主要关注的是个体 与其物理环境的相互作用,注意的中心在于个人理解力的发 展,而对学习的社会性一面则重视不够。
建构主义的发展历史.doc
建构主义的发展历史建构主义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皮亚杰(J.Piaget)、科恩伯格(O.Kernberg)、斯滕伯格(R.J.sternberg)、卡茨(D.Katz)、维果斯基(Vogotsgy)。
建构主义理论的内容很丰富,但其核心只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而不是像传统教学那样,只是把知识从教师头脑中传送到学生的笔记本上)。
以学生为中心,强调的是”学“;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的是”教“。
这正是两种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最根本的分歧点,由此而发展出两种对立的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教学设计理论。
由于建构主义所要求的学习环境得到了当代最新信息技术成果的强有力支持,这就使建构主义理论日益与广大教师的教学实践普遍地结合起来,从而成为国内外学校深化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
1、关于学习的含义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
由于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
“情境”: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
这就对教学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就是说,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分析,还要考虑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的创设问题,并把情境创设看作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
“协作”:协作发生在学习过程的始终。
协作对学习资料的搜集与分析、假设的提出与验证、学习成果的评价直至意义的最终建构均有重要作用。
“会话”:会话是协作过程中的不可缺少环节。
学习小组成员之间必须通过会话商讨如何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计划;此外,协作学习过程也是会话过程,在此过程中,每个学习者的思维成果(智慧)为整个学习群体所共享,因此会话是达到意义建构的重要手段之一。
建构主义
一、什么是建构主义?
1999年亚历山大· 温特发表《 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建 构主义通过10年 的发展,建 立起较为完善的知识体系。
温特认为,组织或国家的行 为都是社会建构的,并不遵 循一个不变的秩序或原理。
二、代表人物及观点
皮亚杰(J.Piaget)-心理学家、日内瓦学派 科恩伯格(O.Kernberg)、 斯滕伯格(R.J.sternberg) 强调个体的主 卡茨(D.Katz) 动性 维果斯基(Vogotsgy)-“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1 2
3 4 5
什么是建构主义
代表人物及观点
主要研究内容
建构主义在中国的发展
结束
一、什么是建构主义?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 ,又称为社会建 构主义,是由20世纪著名的思想家米歇尔 · 福柯在其《性史》第一卷中提出的。 作为学习理论是为改进教学而提出的理论 ,主要的目的在于了解发展过程中的各式 活动如何引发孩童的自主学习,以及在学 习的过程中,教师当如何适当的扮演支持 者的角色。
四、建构主义进入中国 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新发展促进了国内 相关研究。朱德米《经济特区与中国政 治发展》与杨光斌《制度变迁与国家治 理》等,“不约而同”地导入观念分析 ,或者结合观念分析与制度分,研究 观念变革与中国政治转型,或者将观念 路径导入“制度范式”并尝试建立比较 政治分析框架。 杨光斌老师运用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理论 研究中国政治发展,注意到制度变迁关 键时刻“思想观念”的重要性。 他指出:思想观念影响制度结构,并和 制度结构一道影响着制度安排,或者直 接影响着制度绩效。
二、代表人物
皮亚杰 维果斯基
三、建构主义学派理论的主要内容
“学习的含义”(即关于“什 么是学习”)
建构主义思想渊源、理论流派与学术理念
建构主义思想渊源、理论流派与学术理念一、本文概述建构主义作为一种重要的哲学和教育思想,其深远的思想渊源、丰富的理论流派以及独特的学术理念,对于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旨在全面探讨建构主义的起源、发展和主要流派,分析其核心观点和学术理念,以期对建构主义有更深入的理解和应用。
我们将追溯建构主义的历史渊源,探讨其哲学基础和发展脉络。
通过对古代哲学家、教育家以及现代心理学家和教育家的观点进行梳理,揭示建构主义思想的形成过程。
本文将介绍建构主义的主要理论流派。
从认知建构主义、社会建构主义到激进建构主义等多个流派,我们将逐一阐述它们的基本观点、代表人物和核心观点,展示建构主义的多样性和包容性。
我们将深入分析建构主义的学术理念。
从知识观、学习观和教学观等方面,探讨建构主义如何颠覆传统教育观念,强调学习者的主动性、建构性和情境性。
我们还将探讨建构主义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以及它对于教育改革的启示意义。
通过本文的阐述,我们希望能够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而深入的了解建构主义的视角,以期对教育实践和教育改革有所启发和指导。
二、建构主义的思想渊源建构主义的思想渊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认知论。
亚里士多德认为,知识并非外在世界的直接反映,而是个体通过感觉和经验对外部世界进行解读和构建的结果。
这一观点为后来的建构主义理论奠定了基础。
随后,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为建构主义思想提供了重要的推动力。
皮亚杰认为,儿童通过与周围环境的互动,逐渐构建起自己的认知结构。
他提出了“同化”和“顺应”两个核心概念,描述了个体如何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不断调整和完善自己的认知结构。
维果斯基的社会文化理论也为建构主义思想提供了重要支持。
他强调了社会互动和文化背景在个体认知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认为个体的认知结构是在与他人的交流和合作中不断构建的。
这一观点进一步拓展了建构主义的视野,使其从个体层面扩展到了社会层面。
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和奥苏伯尔的意义学习理论也为建构主义思想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布鲁纳(J.S.Bruner)
布鲁纳(J.S.Bruner)认为,教育的主要目 的是为学生提供一个现实世界的模式,学 生可以借此解决生活中的一切问题。这个 模式涉及储存信息的内部系统,而信息是 通过人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获得的。学 习任何一门学科时,总是由一系列的片断 所组成,而每一片断(或一个事件)总是 涉及到获得、转换和评价三个过程。布鲁 纳由此认为,学生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 而是积极的信息加工者。
局限性
局限性 但是,传统教学重视知识的确定性和普遍 性,注重分析和抽象,这在学习的初级阶 段是必要且有其合理性的。全盘否定它, 同样会犯以偏概全,以特殊代替一般的错 误,会引起教学上的混乱。提倡情境性教 学,力主具体和真实,但由此而反对抽象 和概括,认为进行抽象的训练是没有用的 也是片面的。
全面思考的必要性
全面思考的必要性 我们应该以辨证唯物主义为指导,全面衡量学习中的具 体与抽象、初级与高级学习等之间的关系。正确处理学 生学习与人类学习之间的关系,不要忽视学生学习的特 殊性。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掌握间接经验的过程,由此它 与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有所不同。人类认识是从实 践活动开始的,而学生的学习过程则未必如此。学生既 可以从实践,从学习具体经验开始,也可以从学习间接 经验、现有的经验、理论、结论开始,同时补充以感性 经验。而且,从教育的功能上看,间接经验的学习形式 仍是主要的,学生的学习不可能事事从直接经验开始。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把学校学习与实际生活 以及学生的原有经验紧密相联。
教学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⒈ 支架式教学 ⒉ 抛锚式教学 ⒊ 随机进入教学
构建主义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
皮亚杰(Piaget, J.) 布鲁纳(J.S.Bruner) 维果斯基(Lev Semenovich Vygotsky)
建构的词源演变、理论发展及历史意义
TECTONIC
如果把建构视为结构的诗意的表现,那么建构就是一种艺术,不过它的 艺术性既不是具象也非抽象能够概括的。
——(美)肯尼斯·弗兰姆普敦
从 tekton 到 tectonic 的转变
From t e k t o n to t e c t o n i c
——建构的词源发展
Etymological Development of Tectonic
——建构的历史意义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of Tectonic
文艺复兴时期
古希腊时期
建筑是最低级的 视觉艺术,不被 包含在柏拉图“理 念”的世界中。
中世纪时期
《自然知识总论》 将建筑独立出来, 但与耕种等概念 在一起描述。
中世纪时期
《论教学》将建 筑归类到军事设 备。
菲其诺将建筑学 从机械艺术中分 离出来,和几何 结合到一起。
将古典装饰语言和现代建筑技术结合,为现代建筑工业化结合艺术提供思路。
《技术和建构艺术的风格和使用美学》
将建筑解释为一个装饰的面罩,一个具有时髦外表的器械艺术。 建构学的三个层面
1、内在的技术与材料建造 2、建筑秩序和技术的再现(技术的面罩) 3、基于建筑秩序的装饰性雕塑,以表达人类的故事,神话与幻想(面 罩的面罩) 只有技术上的完美,只有对材料合理的使用,只有在构成形式的活动中考虑材 料的特性,才能使得材料被人忽略,只有这样,才能将材料的艺术性释放出来。
19世纪 (德)森佩尔(Gotterfried Semper)
《建筑艺术四要素》
“原始棚屋”的四要素:基座、壁炉、构架屋面和围合饰面。 材料置换理论。
19世纪 (德)辛克尔(Karl Friedrich Schinkel) 《教程》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产生与兴起的时代背景分析-2019年精选教育文档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产生与兴起的时代背景分析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确切地说,应该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及在此理论基础之上形成的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思想,我们统称之为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建构主义起源于18 世纪康德的哲学思想,在20 世纪初,经前苏联杰出的心理学家、教育学家维果茨基的发展,最终由瑞士心理学家、教育学家皮亚杰(J.Piaget )加以系统阐述。
该理论完全颠覆了传统的行为主义的教学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体现了当代社会以人为本的现代人文观。
对于知识的本质的探讨,强调知识并非是对客观现实的准确表述,而只是一种言之成理的假设或解释,这对培养学生独立的理性批判精神有很大裨益,更是契合了社会对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事实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其建立和发展早期并未较多引人关注,在维果茨基于1931-1932 提出其带有建构主义思想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时,不仅未受到较多的关注,甚至还一度因为其“唯心主义”观点受到当局的不公正的对待。
皮亚杰的建构主义提出也早在1927 年左右,但是当时也未有较大反响。
一直到20 世纪50 年代,才逐步为人所知,但是真正受到广泛关注和普遍接受是在20 世纪90 年代。
为什么建构主义在长达大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归于沉默,而在20 世纪90年代又似乎突然焕发了生机,成为当今西方世界教育学习理论里面受到最广泛认可的学习理论呢。
这固然有教育教学理论往往要滞后于心理学理论的内在规律,但更大程度上反映了该理论是20 世纪欧美国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技术方面条件由不成熟到逐步成熟的、由不完善到完善的一个渐进演变的进程。
一、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建构主义的研究开始于20 世纪初的苏联和欧洲,兴盛于20 世纪末的美国。
维果茨基展开建构主义早期研究的时候,前苏联在斯大林发动的大清洗运动下,出现了空前的政治高压,涉及到了大量的知识分子,包括维果茨基也受到了批判,其理论被禁止传播。
在这种政治环境下,强调科学主义的凯洛夫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和教育学更符合当局的胃口。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发展根源与逻辑起点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发展根源与逻辑起点一、本文概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作为现代教育学的重要分支,其发展根源与逻辑起点值得我们深入探究。
本文旨在梳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起源、发展历程以及其核心逻辑,以期为教育工作者和学者提供全面的理论参考。
文章将首先回顾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历史背景,阐述其如何从哲学、心理学等多个领域汲取养分,逐步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学习观。
接着,文章将分析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包括知识的建构性、学习者的主体性、学习的情境性等,揭示其与传统学习理论的差异与联系。
文章将探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当代教育实践中的应用价值,以及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方向。
通过对这一理论的全面解读,我们希望能够为教育改革和创新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发展根源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发展根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哲学家对于知识与学习的探索和思考。
然而,其真正的起源可以追溯至20世纪初的教育心理学领域。
在这一时期,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开始关注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建构性,而非传统教育观点中被动地接受知识。
随着认知心理学的兴起,研究者开始关注个体的认知过程和知识建构方式。
其中,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皮亚杰认为,知识并非外部世界直接给予的,而是个体通过与外部环境的互动,经过一系列的认知过程,如同化、顺应和平衡,逐步建构而成的。
这一观点强调了学习者在知识建构过程中的主动性和自主性。
随后,布鲁纳的结构主义学习理论和维果斯基的社会文化理论也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布鲁纳认为,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过程,学习者通过主动探索、发现和理解知识,从而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
而维果斯基则强调了社会环境在个体知识建构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认为知识是在社会互动和文化背景中建构的。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发展根源可以归结为对学习者主动性和建构性的关注,以及认知心理学、结构主义学习理论和社会文化理论的理论支持。
建构主义
建构主义的起源和发展一、什么是建构主义建构主义,又称为社会建构主义,是由20世纪著名的思想家米歇尔·福柯在其《性史》第一卷中提出的。
(说法不一)福柯认为,性并不是一种独立于外界条件的观念,而是文化建构的结果,而这种建构会随着时代和社会的改变而不同。
他强调文化和观念对社会建构的重要作用。
时至今日,建构主义概念已经广泛应用于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中被广泛使用,甚至到了泛滥成灾的地步。
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是,知识是我们的社会实践和社会制度的产物,或者相关的社会群体互动和协商的结果,人们的观念、意识和文化对社会的建构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建构主义的产生和反结构主义的兴起是有关的。
正当结构主义在法国成为学术主流思潮,并受世界关注之时,其内部出现了严重分歧,进而产生了分化,导致了后结构主义的产生。
后结构主义对结构主义进行了批评,但同时又是对结构主义的继承和发展,可以说它是结构主义自我反思的一个环节。
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的比较结构主义强调结构的普遍性和自律性(同质同构);而后结构主义则转向异质事物,认为此乃世界均衡的基础。
正是文化的差异才形成了世界的和平与秩序。
如果这种差异消失就会导致事物结构变异与更替。
**结构主义表现出对客体的依赖和对理性的信仰的形而上学的传统性;而后结构主义则表现出对非理性的张扬和对非逻辑的推崇。
**结构主义强调事物结构的整体性,认为“整体大于部分之和”;而后结构主义则对事物整体予以否定,他们认为整体性的思维会导致思想僵化的形而上学原则,只有消解整体性,才有助于思想的传播和防止思想的僵化。
**在后结构主义看来,结构主义无限发展了索绪尔的共时性和特别强调了结构的客观性,而没有对历时性和实践主体的主观性给予应有的关注。
这样,在结构主义内部的一些人对结构主义的某些概念、范畴和方法加以全新的改造或者说进行了完全相反的解释,形成了后结构主义。
从结构主义到后结构主义的嬗变昭示出人渴望着重建精神价值的新维度,在充分获取个体丰富差异性的同时,重新整合起人的完整形象。
建构主义
3.布鲁纳的认知结构理论 .
• 他试图将人的高级心理过程纳入人类科学的研究轨道,并将“意义的 建构”确立为心理学的中心概念。
(1)认知发展观 )
•
学习是由学生的内部动机,即好奇心、进步的需要、自居作用以 及同伴和相互作用驱动的积极主动的、 • 知识建构过程,该过程包括新知识的获得、知识的转换与知识的评价。
• 当然任何理论不是十全十美折的,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 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在教育实践中正发挥着积极的指导 作用。
谢谢聆听!
建构主义概述
概念 评价 历史渊源
建构主义
教学模式 基本观点 分类
一、概念界定
• (一)概念
•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 )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 在教育研究领域产生深刻影响的一种新的认识论和学习理 论经。它是与客观主义相对立的,它强调,意义不是独立 于我们而存在的,个体的知识是由人建构起来的,对事物 的理解不是简单由事物本身决定的,人以原有的知识经验 为基础来建构自己怪现实世界的解释和理解(陈琦)。
四、建构主义的主要观点及对教学 启示
• (一)建构主义的主要观点 • 1.建构主义的知识观 .
• (1)建构主义者强调,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 解释、一种假设,它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 • (2)知识并不能精确地概括世界的法则,要对具体情景进行再创造。 • (3)有些知识可得到较为普遍的认可,但这并不意味着学习者会对 这些命题有同样的理解。 • (4)学习知识不能满足于教条式的掌握,而需要不断深化,把握它 在具体情景中的复杂变化,使学习走向“思维中的具体”。
• (3)学习的情境性 • 知识并不是脱离活动情境抽象地存在,知识只有通过实际情境中的
应用活动才能真正被人理解。因而,与情境化的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 来。
建构主义理论的有关内容
4.1建构主义理论的有关内容
3、维果斯基——心理学的莫扎特
• (1)简介 • 是俄国著名心理学家 。与皮亚杰处于同一时 代,但指导20世纪70年 代,其作品才被广泛传 播。创立了“文化历史 发展理论”,强调认知 过程中学习者所处的社 会历史文化背景作用。
4.1建构主义理论的有关内容
(2)最近发展区
4.1建构主义理论的有关内容
3、建构主义学生观 (1)学习者在日常生活和以往各种形式的学 习中,已形成有关的知识经验,学习者对任 何事情都有自己的看法。 (2)教学应把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 知识的生长点,教师应做好知识的处理和转 换。 (3)重视个体的发展,允许差异的存在。
4.1建构主义理论的有关内容
应特定刺激情境的过程(图式的改变)
•
当就得方式在探究世界的过程中不可能奏效时,儿童 会根据新信息或新经验来修改已有的图式。
(4)平衡:学习个体通过自我调节机制使认知
•
发展从一个平衡状态向另一个平衡状态过渡的过 程。
• 即产生了顺应情况下的不平衡状态,换言之,已有的经 验和现在遇到的问题之间产生了不平衡,人们通过某种方 式来减少这种不平衡,比如关注引起不平衡的刺激。建立 新的图式。或调整旧的图式等,直至达到一种新的平衡。
6、建构主义教学原则 (1)把所有的学习任务都置于为了更有效的适应社会的 学习中 (2)教学目标应该与学生的学习环境中的目标相符合, 教师确定的问题应该使学生感到就是他本人的问题 (3)设计真实的任务 (4)设计能够反映学生在学习结束后就从事有效行动的 复杂环境 (5)给予学生解决问题的自主权 (6)设计支持和激发学生思维的学习环境 (7)鼓励学生在社会背景中检测自己的观点 (8)支持学生对所学内容与学习过程的反思,发展学生 自我控制的技能,成为独立的学习者
建构主义的发展历史
建构主义的发展历史建构主义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皮亚杰(J.Piaget)、科恩伯格(O.Kernberg)斯滕伯格(R.J.sternberg)、卡茨(D.Katz)、维果斯基(Vogotsgy)。
建构主义理论的内容很丰富,但其核心只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而不是像传统教学那样,只是把知识从教师头脑中传送到学生的笔记本上)。
以学生为中心,强调的是”学“;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的是”教“。
这正是两种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最根本的分歧点,由此而发展出两种对立的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教学设计理论。
由于建构主义所要求的学习环境得到了当代最新信息技术成果的强有力支持,这就使建构主义理论日益与广大教师的教学实践普遍地结合起来,从而成为国内外学校深化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
1、关于学习的含义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
由于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
“情境”: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
这就对教学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就是说,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分析,还要考虑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的创设问题,并把情境创设看作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
“协作”:协作发生在学习过程的始终。
协作对学习资料的搜集与分析、假设的提出与验证、学习成果的评价直至意义的最终建构均有重要作用。
“会话”:会话是协作过程中的不可缺少环节。
学习小组成员之间必须通过会话商讨如何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计划;此外,协作学习过程也是会话过程,在此过程中,每个学习者的思维成果(智慧)为整个学习群体所共享,因此会话是达到意义建构的重要手段之一。
建构主义
建构主义开放分类:文化、哲学、教育、心理、国际政治认知发展领域的建构主义: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也译作结构主义,其最早提出者可追溯至瑞士的皮亚杰(J.Piaget)。
他是认知发展领域最有影响的一位心理学家,他所创立的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学派被人们称为日内瓦学派。
皮亚杰的理论充满唯物辩证法,他坚持从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观点来研究儿童的认知发展。
他认为,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
儿童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涉及两个基本过程:“同化”与“顺应”。
同化是指把外部环境中的有关信息吸收进来并结合到儿童已有的认知结构(也称“图式”)中,即个体把外界刺激所提供的信息整合到自己原有认知结构内的过程;顺应是指外部环境发生变化,而原有认知结构无法同化新环境提供的信息时所引起的儿童认知结构发生重组与改造的过程,即个体的认知结构因外部刺激的影响而发生改变的过程。
可见,同化是认知结构数量的扩充(图式扩充),而顺应则是认知结构性质的改变(图式改变)。
认知个体(儿童)就是通过同化与顺应这两种形式来达到与周围环境的平衡:当儿童能用现有图式去同化新信息时,他是处于一种平衡的认知状态;而当现有图式不能同化新信息时,平衡即被破坏,而修改或创造新图式(即顺应)的过程就是寻找新的平衡的过程。
儿童的认知结构就是通过同化与顺应过程逐步建构起来,并在“平衡棽黄胶鈼新的平衡”的循环中得到不断的丰富、提高和发展。
这就是皮亚杰关于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
在皮亚杰的上述理论的基础上,科尔伯格在认知结构的性质与认知结构的发展条件等方面作了进一步的研究;斯腾伯格和卡茨等人则强调了个体的主动性在建构认知结构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并对认知过程中如何发挥个体的主动性作了认真的探索;维果斯基创立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则强调认知过程中学习者所处社会文化历史背景的作用,在此基础上以维果斯基为首的维列鲁学派深入地研究了“活动”和“社会交往”在人的高级心理机能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构主义的发展历史建构主义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皮亚杰(J.Piaget)、科恩伯格(O.Kernberg)、斯滕伯格(R.J.sternberg)、卡茨(D.Katz)、维果斯基(Vogotsgy)。
建构主义理论的内容很丰富,但其核心只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而不是像传统教学那样,只是把知识从教师头脑中传送到学生的笔记本上)。
以学生为中心,强调的是”学“;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的是”教“。
这正是两种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最根本的分歧点,由此而发展出两种对立的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教学设计理论。
由于建构主义所要求的学习环境得到了当代最新信息技术成果的强有力支持,这就使建构主义理论日益与广大教师的教学实践普遍地结合起来,从而成为国内外学校深化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
1、关于学习的含义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
由于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
“情境”: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
这就对教学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就是说,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分析,还要考虑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的创设问题,并把情境创设看作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
“协作”:协作发生在学习过程的始终。
协作对学习资料的搜集与分析、假设的提出与验证、学习成果的评价直至意义的最终建构均有重要作用。
“会话”:会话是协作过程中的不可缺少环节。
学习小组成员之间必须通过会话商讨如何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计划;此外,协作学习过程也是会话过程,在此过程中,每个学习者的思维成果(智慧)为整个学习群体所共享,因此会话是达到意义建构的重要手段之一。
“意义建构”:这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
所要建构的意义是指: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建构意义就是要帮助学生对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
这种理解在大脑中的长期存储形式就是前面提到的“图式”,也就是关于当前所学内容的认知结构。
由以上所述的“学习”的含义可知,学习的质量是学习者建构意义能力的函数,而不是学习者重现教师思维过程能力的函数。
换句话说,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意义的能力,而不取决于学习者记忆和背诵教师讲授内容的能力。
2、关于学习的方法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
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
学生要成为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从以下几个方面发挥主体作用:(1)要用探索法、发现法去建构知识的意义;(2)在建构意义过程中要求学生主动去搜集并分析有关的信息和资料,对所学习的问题要提出各种假设并努力加以验证;(3)要把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尽量和自己已经知道的事物相联系,并对这种联系加以认真的思考。
“联系”与“思考”是意义构建的关键。
如果能把联系与思考的过程与协作学习中的协商过程(即交流、讨论的过程)结合起来,则学生建构意义的效率会更高、质量会更好。
协商有“自我协商”与“相互协商”(也叫“内部协商”与“社会协商”)两种,自我协商是指自己和自己争辩什么是正确的;相互协商则指学习小组内部相互之间的讨论与辩论。
教师要成为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从以下几个面发挥指导作用:(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2)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
(3)为了使意义建构更有效,教师应在可能的条件下组织协作学习(开展讨论与交流),并对协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使之朝有利于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
引导的方法包括:提出适当的问题以引起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在讨论中设法把问题一步步引向深入以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要启发诱导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自己去纠正和补充错误的或片面的认识。
建构主义的教学思想建构主义所蕴涵的教学思想主要反映在知识观、学习观、学生观、师生角色的定位及其作用、学习环境和教学原则等6个方面。
1.建构主义的知识观(1)知识不是对现实的纯粹客观的反映,任何一种传载知识的符号系统也不是绝对真实的表征。
它只不过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假设或假说,它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它必将随着人们认识程度的深入而不断地变革、升华和改写,出现新的解释和假设。
(2)知识并不能绝对准确无误地概括世界的法则,提供对任何活动或问题解决都实用的方法。
在具体的问题解决中,知识是不可能一用就准,一用就灵的,而是需要针对具体问题的情景对原有知识进行再加工和再创造。
(3)知识不可能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个体之外,尽管通过语言赋予了知识一定的外在形式,并且获得了较为普遍的认同,但这并不意味着学习者对这种知识有同样的理解。
真正的理解只能是由学习者自身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的,取决于特定情况下的学习活动过程。
否则,就不叫理解,而是叫死记硬背或生吞活剥,是被动的复制式的学习。
2.建构主义的学习观(1)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
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这种建构是无法由他人来代替的。
(2)学习不是被动接收信息刺激,而是主动地建构意义,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自己的意义。
外部信息本身没有什么意义,意义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间的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而建构成的。
因此,学习,不是象行为主义所描述的“刺激�反应”那样。
(3)学习意义的获得,是每个学习者以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新信息重新认识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
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因为新知识经验的进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
(4)同化和顺应,是学习者认知结构发生变化的两种途径或方式。
同化是认知结构的量变,而顺应则是认知结构的质变。
同化-顺应-同化-顺应……循环往复,平衡-不平衡-平衡-不平衡,相互交替,人的认知水平的发展,就是这样的一个过程。
学习不是简单的信息积累,更重要的是包含新旧知识经验的冲突,以及由此而引发的认知结构的重组。
学习过程不是简单的信息输入、存储和提取,是新旧知识经验之间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也就是学习者与学习环境之间互动的过程。
3.建构主义的学生观(1)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并不是空着脑袋进入学习情境中的。
在日常生活和以往各种形式的学习中,他们已经形成了有关的知识经验,他们对任何事情都有自己的看法。
即使是有些问题他们从来没有接触过,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但是当问题呈现在他们面前时,他们还是会基于以往的经验,依靠他们的认知能力,形成对问题的解释,提出他们的假设。
(2)教学不能无视学习者的已有知识经验,简单强硬的从外部对学习者实施知识的“填灌”,而是应当把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习者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新的知识经验。
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
教师不单是知识的呈现者,不是知识权威的象征,而应该重视学生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倾听他们时下的看法,思考他们这些想法的由来,并以此为据,引导学生丰富或调整自己的解释。
(3)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需要共同针对某些问题进行探索,并在探索的过程中相互交流和质疑,了解彼此的想法。
由于经验背景的差异的不可避免,学习者对问题的看法和理解经常是千差万别的。
其实,在学生的共同体中,这些差异本身就是一种宝贵的现象资源。
建构主义虽然非常重视个体的自我发展,但是他也不否认外部引导,亦即教师的影响作用。
4.师生角色的定位及其作用(1)教师的角色是学生建构知识的忠实支持者。
教师的作用从传统的传递知识的权威转变为学生学习的辅导者,成为学生学习的高级伙伴或合作者。
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复杂的真实问题。
他们不仅必须开发或发现这些问题,而且必须认识到复杂问题有多种答案,激励学生对问题解决的多重观点,这显然是与创造性的教学活动宗旨紧密相吻合的。
教师必须创设一种良好的学习环境,学生在这种环境中可以通过实验、独立探究、合作学习等方式来展开他们的学习。
教师必须保证学习活动和学习内容保持平衡。
教师必须提供学生元认知工具和心理测量工具,培养学生评判性的认知加工策略,以及自己建构知识和理解的心理模式。
教师应认识教学目标包括认知目标和情感目标。
教学是逐步减少外部控制、增加学生自我控制学习的过程。
(2)教师要成为学生建构知识的积极帮助者和引导者,应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动机。
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景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
为使学生的意义建构更为有效,教师应尽可能组织协作学习,展开讨论和交流,并对协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使之朝有利于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
(3)学生的角色是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和知识的积极建构者。
建构主义要求学生面对认知复杂的真实世界的情境,并在复杂的真实情境中完成任务,因而,学生需要采取一种新的学习风格、新的认识加工策略,形成自己是知识与理解的建构者的心理模式。
建构主义教学比传统教学要求学生承担更多的管理自己学习的机会;教师应当注意使机会永远处于维果斯基提出的“学生最近发展区”,并为学生提供一定的辅导。
学生要用探索法和发现法去建构知识的意义。
在建构意义的过程中要求学生主动去搜集和分析有关的信息资料,对所学的问题提出各种假设并努力加以验证。
要善于把当前学习内容尽量与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并对这种联系加以认真思考。
联系和思考是意义建构的关键。
它最好的效果是与协商过程结合起来。
5.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的知识是在一定情境下,借助于他人的帮助,如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交流、利用必要的信息等等,通过意义的建构而获得的。
理想的学习环境应当包括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四个部分。
(1)情境,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习者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
在教学设计中,创设有利于学习者建构意义的情境是最重要的环节或方面。
(2)协作,应该贯穿于整个学习活动过程中。
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协作,对学习资料的收集与分析、假设的提出与验证、学习进程的自我反馈和学习结果的评价以及意义的最终建构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