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整理)高一语文文言文专题训练一答案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必修1文言文专题一课一练之《鸿门宴》参考答案

高中语文必修1文言文专题一课一练之《鸿门宴》参考答案

第6课《鸿门宴》参考答案一、基础知识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1分)1.D 解析:A项,“卮”应读“zhī”;B项,“瞋”应读“chēn”;C项,“尹”应读“yǐn”。

2.D 解析:①“距”通“拒”,“内”通“纳”;②“坐”通“座”;③“倍”通“背”;⑤“郤”通“隙”;⑦“采”通“彩”;⑧“要”通“邀”;⑨“蚤”通“早”。

3.B解析:A项,王,名词当动词,称王;C项,小,形容词当名词,小的方面,小处;D项,翼,名词作状语,像翅膀一样4.D 解析:A项,“河北”“河南”古义分别为“黄河以北”“黄河以南”;今义为”河北省”“河南省”。

B项,“婚姻”古义为“儿女亲家”;今义为“结婚的事,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

C项,“非常”古义为“意外的变故”;今义为“程度副词”。

D 项,古今都为“士兵”。

5.D 解析:D项,均为“接纳”。

A项前者为“放弃”,后者为“放置”;B项前者为“辞谢”,后者为“感谢”;C项前者为“坐下”,后者为“座位”。

6.A 解析:B项为判断句;C项为介词结构后置句;D项为被动句。

7. D 解析:D项“伯、仲、季、叔”应为“伯、仲、叔、季”二、填空题(每格1分,共10分)8. 西汉纪传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9. ①秋毫无犯②劳苦功高10.(1)其意常在沛公也(2)刑人如恐不胜 (3)大行不顾细谨人方为刀俎二、课内语段精读(22分)11. B 分析:B项中“举”是“穷,尽”的意思。

这句话的意思是“对人用刑好像唯恐不能用尽”。

12. C 分析:A项中前一个“之”是指示代词,代咸阳;后一个“之”是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B项中前一个“而”连词,表修饰;后一个“而”连词,表顺承;C项中两个“以”都是表目的,“来”“用来”的意思。

D项中前一个“为”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反诘;后一个“为”和“以”连用解释为“把……当做、作为”。

13. A 分析:例句与A项都属于宾语前置。

B项属于定语后置句;C项属于介词结构后置;D项属于被动句。

高中高一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详细答案(1)

高中高一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详细答案(1)

高中高一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详细答案(1)一、高中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赵莹,华阴人也。

梁龙德中,始解褐为康延孝从事。

后唐同光中,延孝镇陕州,会庄宗伐蜀,命延孝为骑将。

将行,留莹监修金天神祠。

功既集忽梦神召于前亭待以优礼谓莹曰公富有前程所宜自爱因遗一剑一笏觉而骇异明宗即位,以高祖为陕府两使留后,莹时在郡,以前官谒之,一见如旧相识,即奏署管记。

高祖历诸镇皆从之,累使阙下,官至御史大夫,赐金紫。

初,莹为从事,丁母忧,高祖不许归,以粗縗随幕,人或短之。

及入相,以敦让汲引为务。

监修国史日,以唐代故事残缺,署能者居职,纂补实录及修正史二百卷行于时,莹首有力焉。

少帝嗣位,拜守中书令。

明年,检校太尉本官,出为晋昌军节度使。

是时,天下大蝗,境内捕蝗者获蝗一斗,给粟一斗,使饥者获济,远近嘉之。

及契丹陷京城,契丹主迁少帝于北塞,莹与冯玉、李彦韬俱从。

契丹永康王代立,授莹太子太保。

周广顺初,遣尚书左丞田敏报命于契丹,遇莹于幽州。

莹得见华人,悲怅不已,谓田敏曰:“老身漂零寄于此,近闻室家丧逝,弱子无恙,蒙中朝皇帝倍加存恤,东京旧第本属公家,亦闻优恩特给善价,老夫至死无以报效。

”于是南望稽首,涕泗横流。

未几,莹卒于幽州,时年六十七。

莹初被疾,遣人祈告于契丹主,愿归骨于南朝,使羁魂幸复乡里。

契丹主闵而许之。

及卒,遣其子易从、家人数辈护丧而还,仍遣大将送至京师。

周太祖感叹久之,诏赠太傅,仍赐其子绢五百匹,以备丧事,令归葬于华阴故里。

(节选自《旧五代史·赵莹传》)(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功既集/忽梦神召于前亭/待以优礼/谓莹曰/公富有/前程所宜自爱/因遗一剑一笏/觉而骇异/B. 功既集/忽梦/神召于前亭待以优礼/谓莹曰/公富有/前程所宜自爱/因遗一剑一笏/觉而骇异/C. 功既集/忽梦神召于前亭/待以优礼/谓莹曰/公富有前程/所宜自爱/因遗一剑一笏/觉而骇异/D. 功既集/忽梦/神召于前亭待以优礼/谓莹曰/公富有前程/所宜自爱/因遗一剑一笏/觉而骇异/(2)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解褐,指脱去平民衣服,始任官职。

高一文言文综合练习一、二答案

高一文言文综合练习一、二答案

高一文言文综合练习(一)答案1、C 2.D 3.C 4.B 5.D 6.A 7.D 8.A9.A 解析:A项,“葬”这里指厚葬。

10.C 解析:A项“之”均为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

B项均为介词,表示对象,译为“率领、带领”。

C项“与”前者是介词,表示对象,译为“和、同”;后者是连词,表示并列,也译为“和、同”。

D项“而”均表示修饰,不译。

11.C ①是说在沛公出NF199辕的时候,张良所采取的行动,⑥是说张良平时的做法。

12.B 解析:“让沛公带兵攻击”不对,张良没有这样特别安排。

只是提出了“趁敌方松懈而攻打”的建议。

13.(1)我听说他们的将领是屠户的儿子,买卖人容易用利益来动摇。

(2)大王为什么不烧断所经过的栈道,告示天下人你没有再回来的想法,用这个办法来稳住项王的心。

(3)我打算把函谷关以东地区捐送给别人,不知谁可以与我共建功业呢?参考译文:留侯张良,他的祖先是韩国人。

韩国灭亡时,张良家有僮奴三百人。

他的弟弟死后没有厚葬,而是用全部家财来寻求刺客暗杀秦王,为韩国报仇,因他祖父、父亲历任韩国五代国君之相的缘故。

沛公从雒阳向南穿过NF199辕山时,张良率兵跟随沛公。

沛公打算率领两万人马去攻击峣山下的秦军,张良劝说道:“秦军还很强大,不可轻视。

我听说他们的将领是屠户的儿子,买卖人容易用利益来动摇。

希望沛公暂且驻留营垒,派一部分人先出发,给五万人准备粮饷,在周围的山上多张挂旗帜,作为疑兵之计,然后派郦食其带着贵重的财宝去诱惑秦将。

”秦军的将领果然反叛,打算和沛公联合一齐向西袭击咸阳,沛公想接受他们。

张良说:“这只是他们的将领想反叛罢了,恐怕士兵们不会听从。

如不听从就一定会有危险,不如趁他们懈怠时去袭击他们。

”于是沛公率兵袭击秦军,大败秦军。

于是到了咸阳,秦王子婴投降了沛公。

汉元年正月,沛公派人请领汉中地区。

项王就答应了。

张良趁机劝汉王说:“大王为什么不烧断所经过的栈道,告示天下人你没有再回来的想法,用这个办法来稳住项王的心。

高中高一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及答案

高中高一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及答案

高中高一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及答案一、高中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吴起者,卫人也,事鲁君。

齐人攻鲁,将而攻齐,大破之。

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吴起于是闻魏文侯贤,欲事之。

魏文侯以为将,击秦,拔五城。

起之为将,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与士卒分劳苦。

卒有病疽者,起为吮之。

卒母闻而哭之,曰:“非然也。

往年吴公吮其父,其父战不旋踵,遂死于敌。

吴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

”文侯以吴起善用兵,廉平,尽能得士心,乃以为西河守,以拒秦、韩。

魏文侯既卒,起事其子武侯。

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顾而谓吴起曰:“美哉乎山河之固,此魏国之宝也!”起对曰:“昔殷纣之国,左孟门,右太行,常山在其北,大河经其南,修政不德,武王杀之。

由此观之,在德不在险。

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尽为敌国也。

”武侯曰:“善。

”吴起为西河守,甚有声名。

魏置相,相田文。

吴起不悦,谓田文曰:“请与子论功,可乎?”文曰:“主少国疑,大臣未附,百姓不信,方是之时,属之于子乎?属之于我乎?”起默然良久,曰:“属之子矣。

”文曰:“此乃吾所以居子之上也。

”吴起乃自知弗如田文。

田文既死,公叔为相,尚魏公主,而害吴起。

吴起惧得罪,遂去,即之楚。

楚悼王素闻起贤,至则相楚。

于是南平百越;北并陈蔡,却三晋;西伐秦。

诸侯患楚之强。

故楚之贵戚尽欲害吴起。

及悼王死,宗室大臣作乱而攻吴起,吴起走之王尸而伏之。

击起之徒因射刺吴起,并中悼王。

悼王既葬,太子立,乃使令尹尽诛射吴起而并中王尸者。

坐射起而夷宗死者七十余家。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1)下列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B. 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C. 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D. 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2)下列对文中加下划线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殷纣为商代末代国君,在位期间统治失控,好酒淫乐,暴殓酷刑,是有名的暴君。

高中高一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及详细答案(精选)

高中高一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及详细答案(精选)

高中高一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及详细答案(精选)一、高中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完颜陈和尚,丰州人,系出萧王诸孙。

贞祐中,陈和尚年二十余,为北兵①所掠,大帅甚爱之,置帐下。

时陈和尚母留丰州,从兄斜烈事之甚谨。

陈和尚在北岁余,托以省母,乞还。

大帅以卒监之至丰,乃与斜烈劫杀监卒。

夺马奉其母南奔大兵觉合骑追之由他路得免既而失马母老不能行载以鹿角车兄弟共挽南渡河宣宗②奇之陈和尚天资高明,雅好文史,人以秀才目之。

正大二年,斜烈落帅职,例为总领,屯方城。

陈和尚随以往,凡兄军中事皆预知之。

斜烈时在病,军中李太和者,与方城镇防军葛宜翁相殴,诉于陈和尚,宜翁事不直,即量笞之。

宜翁素凶悍,耻以理屈受杖,竟郁郁以死,留语其妻,必报陈和尚。

妻讼陈和尚以私忿侵官,故杀其夫,诉于台省。

以故陈和尚系狱。

议者疑陈和尚倚兵阃之重,必横恣违法,当以大辟。

奏上,久不能决。

未几,斜烈卒。

上闻,始驰赦陈和尚,曰:“有司奏汝以私忿杀人。

今以汝兄故,曲法赦汝,天下必有议我者。

汝奋发立功名,始以我为不妄赦矣。

”陈和尚且泣且拜,不能出一言为谢。

乃以白衣领紫微军都统,逾年转忠孝军提控。

五年,北兵入大昌原,平章合达问谁可为前锋者,陈和尚出应命。

先已沐浴易衣,若将就木然者,擐甲上马不反顾。

是日,以四百骑破八千众,名动天下。

六年,有卫州之胜。

八年,有倒回谷之胜。

九年正月,三峰山之败,走钧州。

城破,大兵入,即纵军巷战。

陈和尚趋避隐处,杀掠稍定乃出,自言曰:“我金国大将,欲见白事。

”兵士以数骑夹之,诣行帐前。

时欲其降,斫足胫折不为屈,豁口吻至耳,噀血而呼,至死不绝,时年四十一。

是年六月,诏赠镇南军节度使,勒石纪其忠烈。

(摘编自《金史·忠义传》)【注释】①北兵:蒙古兵。

②宣宗:金朝第八位皇帝,1213年至1224年在位。

1234年金朝灭亡。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夺马奉其母/南奔大兵觉/合骑追之/由他路得免/既而失马/母老不能行载/以鹿角车兄弟共挽/南渡河/宣宗奇之/B. 夺马奉其母南奔/大兵觉/合骑追之/由他路得免/既而失马/母老不能行/载以鹿角车/兄弟共挽/南渡河/宣宗奇之/C. 夺马奉其母/南奔大兵觉/合骑追之/由他路得免/既而失马/母老不能行/载以鹿角车/兄弟共挽/南渡河/宣宗奇之/D. 夺马奉其母南奔/大兵觉/合骑追之/由他路得免/既而失马/母老不能行载/以鹿角车兄弟共挽/南渡河/宣宗奇之/(2)下列对文中加下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从兄,指父亲的亲兄弟即自己的伯父、叔父的儿子中比自己年龄大的,也称“从父兄”,现在一般称“堂兄”。

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一)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阡陌交通,鸡犬相闻B.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C.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D.颜色憔悴,形容枯槁【答案】B(A彼此相通/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C安排/对犯错者的处理;D面容、脸色/红黄等色彩)2.下列各句加点的词语中,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B.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C.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D.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答案】D(其他三项的古义分别为A:旧例;B:窘迫,走投无路;C:英明睿智) 3.下列各句加点的词与“卒廷见相如”中加点的词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B.有狼当道,人立而啼C.失时不雨,民且狼顾D.诡踪迹,草行露宿【答案】C(“雨”为名词作动词用,其他的词都是名词作状语)4.下列句子加点词的含义相同的一组是()A.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B.同心一意,共治曹操治平至百余年,可谓久矣C.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日出夭而耀景,露下地而腾文D.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木直中绳,车柔以为轮,其曲中规【答案】C(日光;A:环绕/掉头。

B:对付/太平;D:树木/木料)5.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①且矫诏纷出,钩党之捕遍于天下②至邺,矫魏王令代晋鄙B.①予本非文人画士,甘受诟厉②今人乃以俭相诟病C.①用实者成实时采②诸越则桃李冬实D.①以约失之者鲜矣②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答案】B(A项中①形容词,“假托的”;②动词“假托”。

B项中两词相同,都是动词,“责骂”的意思。

C项中①名词,“果实”;②动词,“结果实”。

D项中①形容词,“稀少”;②形容词,“新鲜”)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相同的一项是()A.斜阳草树,寻常巷陌B.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C.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D.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答案】C(不去应荐/不可以)7.对下列加点词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不入虎穴,焉得虎子②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③某亦守法,与公甚相得也④古人之观于天地……往往有得⑤因得观所谓石钟者⑥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A.①⑤⑥/②/③/④B.①②⑤/③/④/⑥C.①/②⑥/③⑤/④D.①②/③/④/⑤⑥【答案】B(依次为动词、形容词、名词,“德”字通假)8.下列句子加点的词按古今词义变化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遂命酒,使快弹数曲。

统编高一语文必修上册《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统编高一语文必修上册《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统编高一语文必修上册《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题(含答案)统编高一语文必修上册《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题(含答案)行而供翼,非渍淖也;行而俯项,非击戾也;偶视而先俯,非恐惧也。

然夫士欲独修其身,不以得罪于比俗之人也。

夫骥一日而千里,驽马十驾则亦及之矣。

将以穷无穷逐无极与?其折骨绝筋,终身不可以相及.也;将有所止之,则千里虽远,亦或迟或速、或先或后,胡为乎其不可以相及也?不识步道者,将以穷无穷逐无极与?意.亦有所止之与?夫“坚白”“同异”“有厚无厚”①之察,非不察也,然而君子不辨.,止之也;倚魁②之行,非不难也,然而君子不行,止之也。

故学曰:“迟彼止而待我,我行而就之,则亦或迟、或速、或先、或后,胡为乎其不可以同至也?”故跬步而不休,跛鳖千里;累土而不板,丘山崇成。

厌其源,开其渎,江河可竭;一进一退,一左一右,六骥不致。

彼人之才性之相县.也,岂若跛鳖之与六骥足哉?然而跛鳖致之六骥不致是无它故焉或为之或不为尔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其为人也多暇日者,其出入不远矣。

(节选自《荀子》,有删改)(注)①“坚白”“同异”“有厚无厚”:都是当时名家学派的辩题。

②倚魁:怪诞骇俗之行。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终身不可以相及.也及:到达B.意.亦有所止之与意:意思C.然而君子不辩.辩:辩论,辩驳D.彼人之才性之相县.也县:通“悬”,悬殊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然而跛鳖致之/六骥不致/是无它故焉/或为之/或不为尔/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B.然而跛鳖致之/六骥不致/是无它故焉/或为之/或不为/尔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C.然而跛鳖致/之六骥不致/是无它故焉/或为之/或不为尔/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D.然而跛鳖致/之六骥不致/是无它故焉/或为之/或不为/尔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选文以“良马”“劣马”为喻,以“一日而千里”与“十驾则亦及之”作对比,意在揭示行为要有目的、有止境,并要有作为,这样才能到达目的地。

高中高一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及答案(精选)

高中高一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及答案(精选)

高中高一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及答案(精选)一、高中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徐稚字孺子,豫章南昌人也。

家贫,常自耕稼,非其力不食。

恭俭义让,所居服其德。

屡辟公府,不起。

时陈蕃为太守,以礼请署功曹,稚不免之,既谒而退。

蕃在郡不接宾客,唯稚来特设一榻,去则县之。

后举有道,家拜太原太守,皆不就。

延熹二年,尚书令陈蕃、仆射乎广等上疏荐稚等曰:“臣闻善人天地之纪政之所由也诗云思皇多士生此王国天挺俊又为陛下出当辅弼明时左右大业者也伏见处士豫章徐稚、彭城姜肱、汝南袁闳、京兆韦著、颍川李昙,德行纯备,著于人听。

若使擢登三事,协亮天工,必能翼宣盛美,增光日月矣。

”桓帝乃以安车玄䌲①,备礼征之,并不至。

帝因问蕃曰:“徐稚、袁闳、韦著谁为先后?”蕃对曰:“闳生出公族,闻道渐训。

著长于三辅礼义之俗,所谓不扶自直,不镂自雕。

至于稚者,爰自江南卑薄之域,而角立杰出,宜当为先。

”稚尝为太尉黄琼所辟,不就。

及琼卒归葬,稚乃负粮徒步到江夏赴之,设鸡酒薄祭,哭毕而去,不告姓名。

时会者四方名士郭林宗等数十人,闻之,疑其稚也,乃选能言语生茅容轻骑追之。

及于涂,容为设饭,共言稼穑之事。

临诀去,谓容曰:“为我谢郭林宗,大树将颠,非一绳所维,何为栖栖不遑宁处?”及林宗有母忧,稚往吊之,置生刍一束于庐前而去。

众怪,不知其故。

林宗曰:“此必南州高士徐孺子也。

《诗》不云乎,‘生刍一束,其人如玉。

’吾无德以堪之。

”(节选自《后汉书·徐稚传》)【注】①玄䌲:黑色与浅红色的布帛。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臣闻善人天地之纪/政之所由也/诗云/思皇多/士生此王国/天挺俊又/为陛下出/当辅弼明时左右大业者也/B. 臣闻善人天地之纪/政之所由也/诗云/思皇多士/生此王国/天挺俊又/为陛下/出当辅弼明时/左右大业者也/C. 臣闻善人天地之纪/政之所由也/诗云/思皇多/士生此王国/天挺俊乂/为陛下/出当辅弼明时/左右大业者也/D. 臣闻善人天地之纪/政之所由也/诗云/思皇多士/生此王国/天挺俊乂/为陛下出/当辅弼明时/左右大业者也/(2)下列对文中划线词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孺子是徐稚的字。

高中高一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及答案(精选)

高中高一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及答案(精选)

高中高一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及答案(精选)一、高中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论语·子罕》)材料二: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论语·子罕》)材料三: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论语·子罕》)(1)结合材料三,说说“韫椟而藏”在句中的意思是________。

“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一句体现了孔子的心情。

(2)结合三则材料,分析孔子的“入仕观”。

【答案】(1)把美玉藏在盒子里急迫(渴望)(2)①孔子具有强烈的入仕愿望。

若能入仕,有人任用,孔子还是十分急迫想入仕,推行自己的主张。

②孔子入仕有其原则。

天下有道,明君任用就做官;天下无道则退隐。

所以面对“凤凰不出现、黄河不出图”这样无盛世无圣王的社会现状,孔子流露出无法入仕的悲叹。

【解析】【分析】(1)“韫”意为藏,“椟”即盒子,“韫椟”即把东西收藏在盒子里,结合“有美玉于斯”可知把美玉藏在盒子里,而“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体现了一种急迫心情。

(2)本题中,根据“我待贾者也”可品味出孔子的愿望是出仕为官;根据材料一又知孔子入仕有其原则,但“吾已矣夫”“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可见孔子流露出无法入仕的悲叹。

故答案为:⑴把美玉藏在盒子里急迫(渴望)⑵①孔子具有强烈的入仕愿望。

若能入仕,有人任用,孔子还是十分急迫想入仕,推行自己的主张。

②孔子入仕有其原则。

天下有道,明君任用就做官;天下无道则退隐。

所以面对“凤凰不出现、黄河不出图”这样无盛世无圣王的社会现状,孔子流露出无法入仕的悲叹。

【点评】(1)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与在理解句子含义的基础上分析人物心理的能力。

注重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积累,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言特殊句式,掌握文言文翻译的技巧。

高一语文文言文练习题及答案

高一语文文言文练习题及答案

高一语文文言文练习题及答案文言文是高中语文必考的重要内容,对文言文加强复习是很有必要的。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一语文文言文练习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高一语文文言文练习题一、文言文翻译训练。

1.所谓修身在正其者,身有所忿愤。

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

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译文:2.曰:“素隐行怪,后世有述焉,吾弗为之亦。

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已亦。

君子依孚中庸,遁世不见知而不悔,唯圣者能之。

”译文:3.公问曰:“滕,小国也,间于齐、楚。

(1)事齐乎?事楚乎?”孟子对曰:“是谋非吾所能及也。

无已,则有一焉:(2)凿斯池也,筑斯城也,与民守之,效死而民弗去。

则是可为也。

”译文:(1)(2)4.子曰:“道在迩而求诸远;事在易而求诸难;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

”译文:5.子曰:“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译文:6.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

”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

”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出,曰:“夫子不为也。

”译文:7.子曰:“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

”曰:“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

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

”译文:8.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译文:9、颜渊、季路侍。

子曰:“盍各言尔志。

”子路曰:(1)“原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

”子路曰:“愿闻子之志。

”(2)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译文:(1)(2)10.司马牛问君子。

子曰:“君子不忧不惧。

”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译文:11.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译文:12.子张问仁于孔子。

高一语文文言文专题训练一答案

高一语文文言文专题训练一答案

高一语文文言文专题训练一参考答案与译文阅读(一)4.答案:C5.答案:D.明器,文中指专为随葬而制作的器物。

6.答案:C.“元天穆与高祖都很懊悔”错,文中没有说明高祖懊悔。

7(1)有犯法的,不加拷打,只用辞理详尽审核,大多能获得实情。

【“拷掠”:拷打;“直”:通“只”;“穷核”:详尽审核;“情”:实情;各1分,大意1分。

】(2)若让吏部选官只按任职年岁和功劳,不考核他是否贤愚,次序就像一起游过的鱼群,哪能说铨选考核?【“曹”:官员;“简”:考核;“次若贯鱼”:次序就像一起游过的鱼群;“铨衡”:铨选考核;各1分,大意1分。

】参考译文:薛琡,字昙珍,河南人氏。

他形貌魁伟,年轻时因有才能而被人称道。

担当典客令,每引导客人相见,仪表特别漂亮。

魏帝召见,对他说:“你风度翩翩,姿貌秀伟,以后升进,要作什么样的官?”琡答:“宗庙之礼,不敢不敬;朝廷之事,不敢不忠,除此之外,不是我能够达到的。

”正光年间,薛琡担当洛阳县令,境内安定肃然。

有犯法的,不加拷打,只用辞理详尽考核,大多获得实情。

豪猾畏惧他的威势,事务不繁苛。

当时久旱,京师囚犯都被集中到了华林园,他审理滞留未申的冤案,最终只留下三人囚禁在牢狱。

魏孝明帝嘉奖了薛琡,还赐给缣百匹。

薛琡迁官吏部郎中,早些时候吏部尚书崔亮奏请建立停年之格,不选拔人才,只提拔有功劳年龄大的。

薛琡上书,说:“百姓的命运,被长吏驾驭,假如用人得当,百姓就可以养精蓄锐;假如任用不当,造成的祸害更大。

若让吏部选官只按任职年岁和功劳,不考核他是否贤愚,次序就像一起游过的鱼群,哪能说铨选考核?”上奏后,皇帝没有答复。

后趁皇帝召见,他又进谏说:“一同治理天下,是百官的义务。

所以汉朝常常下令让三公大臣举荐贤良、方正、有道、直言人士,任作长吏,安抚黎元。

从晋末以来,此风渐渐衰败。

如今日下刚刚安定,应致力于养民。

我恳求依汉代之制,建立四科,令三公大臣各自推举贤能,补充到郡县,明晰条例,防止官员们结党偏私。

高中高一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及详细答案

高中高一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及详细答案

高中高一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及详细答案一、高中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郑成功,初名森,福建南安人。

父芝龙,以捕海盗刘香、李魁奇,攻红毛功,累擢总兵。

顺治三年,贝勒博洛师自浙江下福建,芝龙撤仙霞关守兵不为备;博洛师次泉州,书招芝龙;芝龙率所部降,成功谏不听。

九年,上命芝龙书谕成功及鸿逵降,许赦罪授官,成功阳诺;诏金砺等率师还浙江。

俄而,上命郑亲王世子济度为定远大将军,率师讨成功。

十二年,左都御吏龚鼎孳请诛芝龙,国器亦发芝龙与成功私书,乃夺芝龙爵,下狱。

济度次泉州檄招降不纳易为书成功依违答之上又令芝龙自狱中以书招成功谓不降且族诛成功终不应。

十八年,成功自江南败还,知进取不易,且势日蹙,乃规取台湾。

台湾,福建海中岛,荷兰红毛人居之。

荷兰筑城二:曰赤嵌,曰王城;其海口曰鹿耳门。

荷兰人恃鹿耳门水浅不可渡,不为备。

成功师至,水骤长丈余,舟大小衔尾径进。

红毛人弃赤嵌,走保王城。

成功使谓之曰:“土地我故有,当还我;珍宝恣尔载归。

”围七阅月,红毛存者仅百数十;城下,皆遣归国。

成功乃号台湾为东都。

以陈永华为谋主,制法律、定职官、兴学校。

台湾周千里,土地饶沃,招漳、泉、惠、潮四府民辟草莱、兴屯聚。

是岁圣祖即位,戮芝龙及诸子世恩、世荫、世默。

成功既得台湾,其将陈豹驻南澳,而令子锦居守思明。

康熙元年,成功听周全斌谗,遣击豹;豹举军入广州降。

恶锦与乳媪通,生子,遣泰就杀锦及其母董;会有讹言成功将尽杀诸将留厦门者,值全斌自南澳还,执而囚之,拥锦,用芝龙初封称平国公,举兵拒命。

成功方病,闻之,狂怒啮指。

五月朔,尚据胡床受诸将谒;数日遽卒,年三十九。

(节选自《清史·郑成功传》有删改)(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济度次泉州檄/招降不纳/易为书/成功依违答之上/又令芝龙自狱中以书招成功/谓不降且族诛/成功终不应B. 济度次泉州檄/招降/不纳/易为书/成功依违答之上/又令芝龙自狱中以书招成功/谓不降/且族诛/成功终不应C. 济度次泉州/檄招降/不纳/易为书/成功依违答之/上又令芝龙自狱中以书招成功/谓不降且族诛/成功终不应D. 济度次泉州/檄招降/不纳易为/书成功依违答之/上又令芝龙自狱中以书招成功/谓不降且族诛/成功终不应(2)下列对文中加下划线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贝勒,全称“多罗贝勒”。

高中语文文言文训练1+答案解析

高中语文文言文训练1+答案解析

断句次日呼之不起/排闼而入/则遗蜕在床矣/余与尔和闻之惊诧/仓皇走视/痴病植立/惝恍久之解析注意某些虚词是句首词,还有某些固定的四字词结构。

的一项是()(3分)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A.云谷医术高明,擅治痈疽和痘疹,不拘前人古方,都凭聪慧明审行事,每次都考虑病情后再配药剂,常能起死回生。

B.云谷有米颠一样的洁癖,痛恨他人吸烟喝酒、采摘花朵、随地吐痰等恶习,所以只有趣味高雅的人,才愿和他交往。

C.云谷自小多才多艺,精通多种乐器,特别喜欢吹洞箫为唱曲的人伴奏,能与他和谐配合的只有李玉成、王公端两人。

D.云谷心胸豁达开朗,对于世态炎凉、势利之事,全不在意。

他随不晓文墨、不解诗画、身处俗世,却有着高雅的情趣。

答案 B解析“只有趣味高雅的人,才愿和他交往”错,文中是:不是趣味高尚的人,都不能和他长久交往。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和部编本教材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1分)(1)故凡患痘之家,非极险极逆时,医之所谢绝者,决不顾吾云谷也。

(4分)答案所以凡是得了痘疹的人家,不是到了极其危险、极其反常的时候,(别的)医生拒绝治疗的情况,绝对不会找我的朋友云谷(看病)。

解析①凡:凡是。

②逆:反常。

③顾:拜访。

④句意。

(2)至其结交良友,直是性生,非由矫强。

(4分)答案至于他结交好友,只是缘自性情,不是由于虚假勉强。

解析①至:至于。

②直:只。

③性生:由性情而生。

④句意。

(3)赵王扫除自迎,执主人之礼,引公子就西阶。

(《史记魏公子列传》)(3分)答案赵王打扫庭前台阶,亲自迎接公子,依照主人迎接贵宾的礼节,引导公子从西阶而上。

解析①除:台阶。

②执:依照。

③引:引领。

5.请简要概括鲁云谷在交友方面所表现出的特点。

(4分)答案①结交缘自真性情;②结交的都是“良友”;③待友热情而真诚。

解析1点2分,任选2点即可参考译文会稽宝祐桥的南面,有家小小的药铺,是我的朋友鲁云谷行医卖药的地方。

云谷对茶的道理和学问有深刻的领悟,知心的朋友每天聚集在一起品茶,接连不断地前来,以至应付接待不过来。

高中高一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及详细答案

高中高一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及详细答案

高中高一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及详细答案一、高中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请,曰:“愿以境内累矣!”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以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

比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责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涂中。

”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庄子》)(1)孔子和庄子都是追求快乐的人,他们所追求的快乐有什么不同?(2)在孔子和庄子的两种不同快乐方式中,你更倾向于哪一种?请联系你的人生态度简要说一说。

【答案】(1)孔子:坚守仁义,安贫乐道。

庄子:保全生命,享受自由。

(2)【示例1】更倾向于孔子式的快乐。

真正的快乐并不在于富贵而在于内心是否充实。

孔子心怀仁义,安贫乐道,这是一种无法用金钱获取的快乐,重义轻利;而庄子追求的快乐只是一己避世隐居独善其身的快乐,缺少社会的责任感,所以我不赞同。

【示例2】更倾向于庄子式的快乐。

生命与自由是人生快乐的源泉,庄子鄙弃名利富贵,因为在他看来,珍爱生命,享受生命赋予的自由才是真正的快乐,他是真正懂得生活的人;孔子追求的快乐只是“道不行于世”后一种无奈的自我安慰、自命清高,所以我不赞同。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中语句“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意思是“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其中了”,由此可以看出孔子是坚守仁义,安贫乐道。

根据材料二中句子“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以及庄子拒绝出仕的邀请可以看出庄子注重保全生命,享受自由。

(2)先明确观点,是“倾向于孔子式的快乐”,还是“倾向于庄子式的快乐”,然后再具体阐述自己的看法。

从材料一中“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可知,孔子式的快乐,在于内心是否充实,从材料二中庄子面对邀请的态度以及最后一句“吾将曳尾于涂中”可知,庄子鄙弃名利富贵,享受生命赋予的自由才是真正的快乐。

高中高一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及详细答案

高中高一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及详细答案

高中高一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及详细答案一、高中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文,完成小题进学斋记张耒①古之君子,无须臾而不学,故其为徳无须臾而不进。

鸡鸣而兴,莫夜而休,出则莅官治民、事师友、对宾客,入则事其亲、抚其家,教其幼贱,无须臾之间不习其事、学其礼。

观天地之道,察万物之理,以究道徳之微妙,未始有顷刻之休,是故其徳日进而不可止。

②古之君子,饮食、游观、疾病之际,未尝不在于学。

士会①食而问肴烝,则饮食之际未尝不在学也。

曾晳风乎舞雩咏而归,则游观之际未尝不在学也。

曾子病而易大夫箦,则疾病之际未尝不在学也。

今之所谓学者,既剽盗其皮肤,攘掇其土苴②,比于古之人大可愧矣。

冠而仕则冠而弃之,壮而仕则壮而弃之。

故后世之君子大抵从仕数年,则言语笑貌嗜欲玩习之际,比之进取之初以儒自名者,固已大异矣。

③元丰之乙丑,余官于咸平,治其所居之西,即其旧而完之。

既洁()新矣,于是取《诗》、《书》、古史陈于其中,暑则启扉,寒则塞向,朝夕处乎其中。

余惰者也,故取古之道而名之曰“进学”,而书其说,庶朝夕得以自警焉。

【注释】①士会:春秋时晋国卿士。

②土苴:糟粕。

(1)可填入第3段括号处的虚词是()A. 之B. 其C. 则D. 以(2)对第1段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 提出古人时刻学习而道德日进的观点,列举生活事实,从正反两方面来阐述。

B. 提出古人时刻学习而道德日进的观点,从古人为学和道德日进两方面来阐述。

C. 提出古人时刻都在完善道德的观点,以出入之际坚持“进学”的事实来阐述。

D. 提出古人时刻都在完善道德的观点,以古人仰观俯察探究事理的事实来阐述。

(3)对第②段画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 后世君子为官数年后言行志趣迥异于前。

B. 后世君子往往留恋官场,无意追求修身进学。

C. 后世君子大多数会贪求世俗享乐,忘记本心。

D. 后世君子踏入仕途往往进学之心消磨殆尽。

(4)分析第②段所用论证方法的作用。

(5)分析第③段画线句在文中的作用。

【答案】(1)D(2)B(3)A(4)论证了古之君子饮食、游观、疾病之际都在进学修身的观点;再以后世君子与古之君子作对比,论证了后世君子不如古之君子能坚持进学修身。

高中高一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及答案

高中高一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及答案

高中高一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及答案一、高中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文学徐君家传[清]魏禧徐君讳谦尊,字玄初,吴县附学生①,君天资英敏,读书观大略,慕古侠烈之士,好施与,矜然诺。

里有争,必造门征曲直,君一言折之。

家既落,君委曲以奉甘旨,故乡望公②得与二三故旧歌啸山水间二十余年。

一切徭役皆身经理之,不以科兄弟。

君之伯性刚卞,君事之弥谨。

季读书,君不以贫故竭力佽助。

明末赋役重,首事者往往破家,君条利弊上巡抚张公,公览而击节曰:“此真读书人。

”于是广义田以资通区,置役田给诸甲,至今犹食其利焉。

崇祯末,旱蝗相仍,民殣于道路,君岁减廪食以资乡里,又劝助有力之家,全活甚众。

妻兄弟有老而独者养之二十年,没葬而岁祀之,君友黄某父子死非所,遗二寡妇一女,君悉心护之,以其女字君从子,故黄氏终身不知有孤寡之苦,黄之姻某喜豪举,忽罹大祸,君营救之为破家。

其教子以亲贤友善为第一务。

鼎革③初,州郡望人义士多辟地邓尉山、太湖中,君为谋舍馆资饮饩不倦,不复以利害嫌疑介意,而乙酉丙戌间,群盗大起。

君以身保障一方、每闻盗则挺身出,纠里中壮士为守御。

贼大恨,卒杀公。

乡里人皆欷歔流涕曰:“斯人死,我辈无所恃矣。

”或曰:君古游侠之流也。

魏禧曰:游侠士以好义乱国,君以好义庇民,此其不同也。

世之盛也,上洁己砺治以利其下,下尽职以供其上,上下相安,而盗贼不作。

其衰也,大吏贪纵武威以督其下,小吏朘削百姓,自奉以奉上,细民无所依倚。

当是时,千家之乡,百室之聚,苟有巨室魁士,好义轻财利,能缓急一方者,则穷民饥寒有所资,大兵大寇有所恃,不肯失身遽为盗贼。

又或畏威怀德,不敢为非,不忍负其人。

故乡邑有好义士,足以补朝廷之治,救宰相有司之失,而有功于生民。

若徐君者,其庶几于是者与?嗟乎,是非独为徐氏言之也。

【注释】①附学生:明清科举生员名称之一。

②乡望公:对徐谦尊父亲的尊称。

③鼎革:指改朝换代。

(1)解释下列加下划线词在句中的意思①纠里中壮士为守御________ ②没葬而岁祀之________(2)为下列句中加下划线词语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①君一言折之()A.使……屈服B.指责C.使……折服D.证明②全活甚众()A. 全、都B.保全C.成全D.整个(3)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 君不以贫故竭力佽助犹不能不以之兴怀B. 民殣于道路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C. 上下相安,而盗贼不作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D. 其庶几于是者与尔其无忘乃父之志(4)翻译以下句子明末赋役重,首事者往往破家,君条利弊上巡抚张公,公览而击节曰:“此真读书人。

高中语文必修1文言文专题一课一练之《荆轲刺秦王》参考答案

高中语文必修1文言文专题一课一练之《荆轲刺秦王》参考答案

高中语文必修1文言文专题一课一练之《荆轲刺秦王》参考答案第5课荆轲刺秦王参考答案一、基础知识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1分)1.B 解析:A项“淬”应读“cuì”;C项“箕”应读“jī”;D项,“卒”应读“cù”2.B 解析:①句“说”通“悦”,②句“反”通“返”,③句“振”通“震”,④句“共”通“供”,⑥句“还”通“环”,⑦“卒”通“猝”。

3.C 解析:C“迟”为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迟。

其他三项均为名词作状语。

4.B 解析:B项,“切齿”古今都表示痛恨。

A 项,“无信”古义为“没有信物”;今义为“不讲信用”。

C项,“长者”古义“德行高的人”;今义“年龄、辈分高的人”。

D项,“假借”古义为“宽容、原谅”;今义“利用某种名义、力量等来达到目的”。

5.B 解析:①⑨是介词,因为;②③⑧是连词,表目的,来;⑥⑦是介词,用;④介词,凭;⑤是介词,按照。

6.D 解析:A、B、C三项都是定语后置句。

D项是被动句,“为”表被动。

7.D解析:“尊敬”改为“轻慢傲视”二、课内语段阅读(19分)8.A 解析:信:凭信之物。

回到句子中,“无信”是一个动宾结构,信是无的宾语,应为名词,根据语境解释为凭信之物。

理解实词一定要回语境,结合上下文来理解。

9.A 解析:①②得:能够。

③而:却。

④而:并且。

10.D 解析:“心狠手辣”有误。

11.(1)就是太子不说,我也要来拜见您了。

(只是)现在空着手没有什么凭信,那就无法接近秦王。

解析:“微”“谒”“信”为关键词。

(2)这样,那么将军的仇就报了,燕国被欺侮的耻辱也就除掉了。

将军是否有这个意思呢?解析:“然则”“见”“陵”“岂”为关键词。

三、课内外语段比较阅读12.(4分)(1)成功(2)戴帽子(3)投掷,掷击(4)做官、任职(每小题1分)13.(3分)C (A.副词,却,竟然;副词,才。

B.助词,无义;代词,指秦军。

C.都作介词,凭,凭借 D.连词,却;连词,表修饰,不译。

高中高一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及答案(精选)

高中高一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及答案(精选)

高中高一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及答案(精选)一、高中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请,曰:“愿以境内累矣!”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以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

比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责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涂中。

”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庄子》)(1)孔子和庄子都是追求快乐的人,他们所追求的快乐有什么不同?(2)在孔子和庄子的两种不同快乐方式中,你更倾向于哪一种?请联系你的人生态度简要说一说。

【答案】(1)孔子:坚守仁义,安贫乐道。

庄子:保全生命,享受自由。

(2)【示例1】更倾向于孔子式的快乐。

真正的快乐并不在于富贵而在于内心是否充实。

孔子心怀仁义,安贫乐道,这是一种无法用金钱获取的快乐,重义轻利;而庄子追求的快乐只是一己避世隐居独善其身的快乐,缺少社会的责任感,所以我不赞同。

【示例2】更倾向于庄子式的快乐。

生命与自由是人生快乐的源泉,庄子鄙弃名利富贵,因为在他看来,珍爱生命,享受生命赋予的自由才是真正的快乐,他是真正懂得生活的人;孔子追求的快乐只是“道不行于世”后一种无奈的自我安慰、自命清高,所以我不赞同。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中语句“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意思是“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其中了”,由此可以看出孔子是坚守仁义,安贫乐道。

根据材料二中句子“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以及庄子拒绝出仕的邀请可以看出庄子注重保全生命,享受自由。

(2)先明确观点,是“倾向于孔子式的快乐”,还是“倾向于庄子式的快乐”,然后再具体阐述自己的看法。

从材料一中“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可知,孔子式的快乐,在于内心是否充实,从材料二中庄子面对邀请的态度以及最后一句“吾将曳尾于涂中”可知,庄子鄙弃名利富贵,享受生命赋予的自由才是真正的快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语文文言文专题训练一参考答案及译文阅读(一)4.答案:C5.答案:D.明器,文中指专为随葬而制作的器物。

6.答案:C.“元天穆与高祖都很后悔”错,文中没有说明高祖后悔。

7(1)有犯法的,不加拷打,只用辞理详尽审核,大多能获得实情。

【“拷掠”:拷打;“直”:通“只”;“穷核”:详尽审核;“情”:实情;各1分,大意1分。

】(2)若让吏部选官只按任职年岁和功劳,不考核他是否贤愚,次序就像一起游过的鱼群,哪能说铨选考核?【“曹”:官员;“简”:考核;“次若贯鱼”:次序就像一起游过的鱼群;“铨衡”:铨选考核;各1分,大意1分。

】参考译文:薛琡,字昙珍,河南人氏。

他形貌魁伟,年轻时因有才干而被人称道。

担任典客令,每引导客人相见,仪表十分美丽。

魏帝召见,对他说:“你风度翩翩,姿貌秀伟,以后升进,要作什么样的官?”琡答:“宗庙之礼,不敢不敬;朝廷之事,不敢不忠,除此之外,不是我能够达到的。

”正光年间,薛琡担任洛阳县令,境内安定肃然。

有犯法的,不加拷打,只用辞理详尽考核,大多获得实情。

豪猾畏惧他的威势,事务不繁苛。

当时久旱,京师囚犯都被集中到了华林园,他审理滞留未申的冤案,最后只留下三人囚禁在牢狱。

魏孝明帝嘉奖了薛琡,还赐给缣百匹。

薛琡迁官吏部郎中,早些时候吏部尚书崔亮奏请建立停年之格,不选拔人才,只提拔有功劳年龄大的。

薛琡上书,说:“百姓的命运,被长吏掌握,如果用人得当,百姓就可以休养生息;如果任用不当,造成的祸患更大。

若让吏部选官只按任职年岁和功劳,不考核他是否贤愚,次序就像一起游过的鱼群,哪能说铨选考核?”上奏后,皇帝没有答复。

后趁皇帝召见,他又进谏说:“一同治理天下,是百官的义务。

所以汉朝经常下令让三公大臣举荐贤良、方正、有道、直言人士,任作长吏,安抚黎元。

从晋末以来,此风逐渐衰败。

如今天下刚刚安定,应致力于养民。

我请求依汉代之制,建立四科,令三公大臣各自推举贤能,补充到郡县,明晰条例,防止官员们结党偏私。

”诏令下达让公卿讨论,但却议而未决。

元天穆征讨邢杲,请薛琡担任行台尚书。

这时元颢已占领了酂城。

天穆集合文武大臣议论先攻谁后讨谁的问题。

大臣们都认为邢杲人多势众,应该先集中力量对付。

薛琡认为邢杲聚众无名,虽然强大却像盗贼;元颢是皇室的嫡亲,并称自己的行动是义举,这就很难预测影响了。

邢杲像鼠狗那样奔窜偷盗的人,没有远大志向,应先征讨元颢。

天穆根据大多数人的意见,就先出兵围攻刑杲。

邢杲投降,军队归还时,元颢占领了洛阳。

天穆对薛琡说:“不听你的话,事情就发展了如此田地!”天平初年,高祖推荐薛琡作了丞相长史。

薛琡一向有才能名望,所以深受高祖礼遇,军国大事,多有参预。

薛琡也推诚尽忠,屡进忠心正直的言论。

高祖大举西伐,将要渡过蒲津。

薛琡进谏说:“西贼连年饥荒,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吃了,所以冒死侵掠陕州,是想夺取粮食。

眼下高司徒已经包围了陕城,粮食是运不出来了。

我们只要在各条大道上设置兵马,不要同他们交战。

请求大王不要过河。

”高祖没有采纳他的意见,于是就有了沙苑的失败。

迁尚书仆射后去世。

临终之时,告诫其子装殓时穿上平时的衣服,一个月后就下葬,还不准儿子向朝廷索取赠官。

自家建造丧车,不加装饰,只用麻为流苏,绳用一般的线。

也不让添置陪葬物品。

阅读(二)4. A(上固问计安出,乃曰:“贼骄矣,诱之深入,而伏兵徼取之,故易易耳。

”上于是决策,诱破友谅,尽覆其众。

以克敌赏酬公,公辞不受。

师攻友谅之皖城,不下。

)5. D(领:兼任较为低级的官职。

)6.B (胡廷瑞派他儿子以献出洪都来请降)7(1)赶紧进兵迫近江州,他一定会逃跑,江州被攻占,皖城能(跑)到哪里?【“薄”“下”(被动要译出)“焉往”(倒装)各1分。

语句通顺1分。

】(2)公(刘基)向下属各县发布文告,让各县坚守,等邵平章的军队到后诛杀了所有叛将。

【“移书”“诸”“俾”“俟”各1分。

语句通顺1分。

】参考译文:刘公名基,字伯温,处州青田人。

少年时聪颖超群,读书过目成诵,擅长经学,工于作文,又旁通天文和阴阳符箓的学问。

恰逢朱元璋已攻下金华,平定括苍,派孙炎带着黄金绸缎来聘请刘基,当天刘基就同章溢、叶琛抄小路前往金陵,见到朱元璋后,陈述了十八条当前重大事务的对策,朱元璋非常高兴。

不久,陈友谅动用全部兵力入侵,进逼金陵,军队气焰非常嚣张。

朱元璋要派兵抵抗,但众人害怕,犹豫不决。

刘基在后面到朝,独自睁着眼不说话。

朱元璋因而起身走进内室,急忙召见刘基。

朱元璋坚持追问拿出什么计策,刘基才说:“敌人骄纵了,引诱他们进入腹地,再派伏兵拦腰截击他们,所以非常非常容易罢了。

”朱元璋于是定下计策,诱敌深入,攻克了陈友谅,全部消灭了他的军队。

朱元璋因刘基献计战胜敌人而赏赐他,刘基推辞不肯接受。

明军攻打陈友谅的皖城,攻不下。

刘基说:“皖城是弹丸之地,哪值得长期让军队辛苦,现在陈友谅的胆子已经吓破了,赶紧进军,逼近江洲,他必定会逃跑,江洲攻克了,皖城能跑到哪儿去?”陈友谅果然逃跑了。

陈友谅的丞相胡廷瑞派他的儿子来请求献出洪都投降有订立盟约的要求朱元璋感到为难,刘基从后面踢了一下朱元璋坐的胡床,朱元璋醒悟过来,就答应了,洪都就攻下了。

此前,刘基因母亲去世请假回家,朱元璋坚决挽留,没能成行,到这时再次提出以前的请求,才获得许可。

刘基到了衢州,苗军反叛,杀了金华、括苍守将胡大海、耿再成等人。

衢州人骚乱不安,守将夏毅很担忧,就延请刘基进衢州,衢州人众立即服服帖帖。

刘基向下属各县下发文书,让各县坚守。

等邵平章的军队到达后,诛杀了所有的叛将。

不久,朱元璋用驿车召刘基回朝,路经建德时,张士诚来侵犯。

李文忠当时做统帅,想要奋起抗击。

刘基让他不要抵抗,说:“三天后,他必定逃跑,逃跑时从后面追上去,可以全部擒获。

”三天后,刘基登上城头遥望,说:“敌人逃跑了。

”大家看到敌人军营旗帜跟以前一样,并且听到密集的鼓声,没有人敢进攻,刘基再次催促他们进攻,到敌营一看,只剩下空空的营垒,留下的都是年老体弱的人。

于是赶紧追逼到东阳,把敌军全部俘获了。

刘基入朝答谢,朱元璋不慌不忙的问道:“我要攻取陈友谅、张士诚,可是有小人说张士诚靠近,所占地区富庶且军队疲弱,应该放在前面攻打,请你替我谋划这件事。

”刘基回答说:“陈友谅占据上游,窃取皇帝名号,他内心没有一天忘了我们的存在,这时候不宜让他长期积聚力量,发展壮大。

攻克了陈友谅,张士诚就是肉汤中的食物了。

”恰逢陈友谅又进攻洪都,朱元璋就率领军队迎面抵抗,在彭蠡湖打了一仗,虽然获得了小胜,还没有决出最后胜负。

刘基请求把军队移动到湖口,在金木相克的日子决战,陈友谅终于被平定。

朱元璋登基后,提拔刘基做御史中丞,兼任太史令。

如果遇上各种封赏册拜的大典,都是由刘基和左丞相李善长、学士宋濂一起议定。

当时处州七县缴纳的公粮都按每亩五升五合计数,而皇上单独下令,青田县仅以五升作为限额,并说:“让青田刘基老乡的子孙们,世世代代歌颂刘伯温吧。

”阅读(三)4.D 罪:谴责,怪罪。

5.C 给文言文断句时要注意发语词,句末语气词和谓语的确定。

一般情况下,发语词前、句末语气词后要停顿,并列成分之间也须要停顿。

分析谓语,谓语如果是形容词,谓语后可停顿。

如果是动词,宾语后可停顿。

同时还要注意结构上的对称,省略,对偶、反复等修辞。

特别注意“曰”“乎”“于”“而”’之”“也”“矣”“焉”“耳”“则”这些关键词。

“未几”是时间词,应断开,“为……所……”也应断开.“明正典刑”和“天下称快”均为四字句,要断开。

6.A 两人产生嫌怨隔阂并不是他们声望都很显著的缘故,而是在攻克金陵时两人产生了误会。

7(1)不久,残余的叛贼窜入湖州,左公暗中查探,知道洪福真在金陵城内,会同李相的军队围攻金陵,并且上奏疏向皇上陈述了这件事。

【顷之:不久。

谍:对敌情的刺探、侦察。

会:会同、会和。

疏陈:上奏疏陈述。

】(2)如果左君一旦舍弃,不要说我不能替他承担,即使是从墓地起用胡文忠,恐怕也不能替他承担。

【无论:不要说、不必说。

继:承受、承担、继承。

即:即使。

“即起胡文忠于九原”是状语后置句。

】参考译文:曾文正公与左季高相国是同乡,相互间很友好,又是有婚姻关系的亲属。

广东的叛贼凶猛而放肆,势力向四周扩散几乎遍布了天下,曾文正公与左季高相国争力讨伐叛贼,声誉和名望很显著。

等到叛贼被扫荡平定之后,二公的嫌怨隔阂产生了很多。

因为攻克金陵的时候,曾文正公根据众住将领的话,以为叛贼洪秀全之子洪福真已经死在乱军之中。

不久,残余的叛贼窜入湖州:左公暗中查探,知道洪福瑱在金陵城内,会同李相的军队围攻金陵.并且上奏疏向皇上陈述了这件事。

曾公认为洪福真死了很久,怀疑浙江的军队的话言过其实,非常愤怒,特意上奏疏谴责左公。

左公写奏疏辩解,洋洋洒洒几千字,言辞语气激昂慷慨,也很是谴责曾公。

皇上知道二公忠诚没有其他的想法,特地降下谕旨从两方调解他们。

不久,洪幼主运入江西,被沈幼丹中丞抓获,依照法律判处死刑,天下人都称痛快,但是二公的怒气最终都没有消解,于是彼此断绝了音信往来。

海昌的陈其元,爱左公推荐,曾公之前在安庆时,也曾征召过他。

同治丁卯年,陈其元到金陵拜见曾公,很受重视。

丁雨生中丞当时担任方伯,写公文推荐陈其元,曾公在公文的末尾批复说:“曾见过这个人,很早就知道他贤能,只是他是左中堂所保荐的人,所以不能信任他。

”辛未年,曾公两次督察两江军务,张子青中丞想调陈其元到上海,和曾公商量这件事,曾公却极力称赞他。

这年冬天曾公来上海视察军队,称赞他是著名的好官,用来夸奖勉励的话语达到了极点。

听说其元想要自请辞官,特意命涂朗轩方伯再四抚慰挽留。

后来常州的吕庭芷侍读刚从甘肃回来,到吴门拜见曾公,曾公与他说起和左公造成隔阖的始末,他说我生平自信很是诚实,但是他却谴责(怪罪)我欺骗.因此,我不免难以释怀。

曾公乘机询问他左公的一切分派安排事务,吕庭芷说:“凭我的愚钝,我私下里认为像左公所做的事情,今日的朝臣没有第二个了。

”曾公拍案说:“确实这样.这时西部边陲之重任,如果左君一旦舍弃,不要说我不能替他承担,即使是从墓地起用胡文忠,恐怕也不能替他承担。

”曾公死后,左公托人送来挽联说:“知人之明,谋国之忠,我愧不如元辅;同心若金,攻错若石,相期无负平生。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