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机械复习课件

合集下载

简单机械第1课时(PPT课件(初中科学)40张)

简单机械第1课时(PPT课件(初中科学)40张)
(F1变大了) 乙
l1 O

l´ O
l1

思考与讨论
如何使杠杆最省力?
提示:比较F沿不同 方向时力臂的大小。
沿F2方向用力时动力臂最大,所以F2最小。
如图所示,用撬棒向下撬石头,手握在撬
棒的末端B端,其中AO=0.1米,OB=1米,若
石头对A的压力为500牛,求在B端至少要用多
大的力才能撬起石头。
核桃钳就属于简单机械——杠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杠杆的知识。
一、杠杆
1.认识杠杆
我们每天都在使用机械,有简单的机械,也有 复杂的机械。
简单机械
较复杂的机械
这些能给我们提供方便的工具都称为机械。
• 任何复杂的机械都是由一些简单机械组合而成的。 • 杠杆就是一种非常简单的机械。
尝试使用下图各种工具,体验在使用过程中有什么 共同特征。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第4节 简单机械
第1课时 杠杆
学习目标
能指出杠杆的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和阻力臂。 会绘制杠杆的动力臂和阻力臂图示。 理解杠杆平衡原理,并能应用杠杆的平衡条件解决简单
的问题;会辨认生活中常见的省力杠杆、费力杠杆和等 臂杠杆。
情境导入
比一比:女生用核桃钳夹 核桃,男生用手捏核桃, 看谁先把核桃压碎。
画出下列杠杆的力臂
L2 L1
F2
O
L1 F1
L2 F2
2.人体上的杠杆
人体的杠杆系统,都有四个基本组成部分: 骨—— 一根硬棒; 肌肉收缩——动力的来源; 两根骨之间可以活动的关节——支点; 移动肢体或物体——阻力的来源。
寻找手臂上的杠杆
当手拿物体抬起时 找出相应的杠杆, 以及支点、动力、 阻力。

《简单机械复习》课件

《简单机械复习》课件
《简单机械复习》PPT课 件
这个PPT课件将为你提供全面的简单机械知识,包括摩擦力、杠杆、机械能、 力的合成与分解、力矩、滑轮、倾斜面以及圆周运动。让我们开始吧!
摩擦力
定义
静摩擦力
简述摩擦力的概念,以及它的作用。 讲解静摩擦力的特点和计算方法。
滚动摩擦力
讲解滚动摩擦力的特点和计算方法。
杠杆
定义
简述杠杆的概念和应用。
定义
讲解力的合成与分解的概念,并说 明其实际应用。
三角形法则
平行四边形法则
讲解三角形法则和向量相加的应用。 讲解平行四边形法则和向量相减的 应用。
力矩
定义
讲解力矩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计算公式
详细解释力矩的计算公式,并 附上例题。
力矩的意义
解释力矩的重要性以及实际应 用场景。
滑轮
1
定义
讲解滑轮的概念和种类。
2
滑轮组
讲解滑轮组的特点和计算方法。
3
带轮组
讲解带轮组的作用和应用场景。
倾斜面
定义
讲解倾斜面的概念和作用,以及与 杠杆的关联性。
托盘问题
讲解托盘问题以及倾斜面的计算公 式。
滑雪问题
探讨在倾斜面上运动的各种影响因 素。
圆周运动
圆周运动的基本概念
解释圆周运动的概念、物理量及相 关计算公式。
牛顿第二定律与圆周运动
第二类杠杆
讲解第二类杠杆的特点和计算方法。
第一类杠杆
讲解第一类杠杆的特点和计算方法。
第三类杠杆
讲解第三类杠杆的特点和计算方法。
பைடு நூலகம் 机械能
1
定义
引入机械能的概念,并解释其作用和性质。
2

复习专题简单机械ppt

复习专题简单机械ppt
轮轴的优点
可以改变转动方向和省力。
滑轮原理
定义
滑轮是一种带轮轴的简单机械,通过绕在轮周上的绳子或链条进行拉动或提升。
滑轮的种类
定滑轮、动滑轮和滑轮组。
斜面原理
定义
斜面是一种具有倾斜表面的简单机械,通过沿斜面方向的推力或拉力产生位 移。
斜面的优点
可以省力并改变力的方向。
03
简单机械的力学分析
力的分析与计算
齿轮是一种具有不同大 小和形状的轮子,通过 齿轮之间的相互作用, 可以实现机械能或运动 量的传递和改变。
螺旋是一种简单机械, 通过螺旋的旋转,可以 实现直线运动或旋转运 动。
简单机械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
01
02
03
04
05
杠杆在生活中 的应用
杠杆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 广泛,例如开瓶器、胡桃 夹子、剪刀等都是利用杠 杆原理制成的。
05
简单机械的制造与设计
制造简单机械的材料选择
金属材料
常用的金属材料包括钢、铁、铜等,具有较高的 强度和耐磨性。
非金属材料
如塑料、木材等,具有质轻、绝缘、耐腐蚀等特 点。
复合材料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材料组合而成,具有各组 成材料的优点。
设计简单机械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功能需求分析
明确简单机械的功能需求,确定设 计目标。
润滑与维护
定期对简单机械进行润滑和维护保养,减少机械 磨损和故障,提高效率。
材料选择与处理
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处理方法,如采用高强度材料 、表面硬化处理等,提高机械性能和耐磨性。
控制与调节
采用先进的控制系统和控制方法,如PID控制、模 糊控制等,对简单机械进行精确控制和调节,提 高机械效率和使用精度。

十二章简单机械复习-PPT

十二章简单机械复习-PPT

大家应该也有点累了,稍作休息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8
3.如图所示,分别沿力F1、F2、F3、的方向用 力,使杠杆平衡,关于三个力的大小,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B )
A.沿F1方向的力最小 B.沿F2方向的力最小 C.沿F3方向的力最小 D.三个力的大小相等
L1
O
L3
F1 F2
L2
F3
一、简单机械
重有关。
15
动滑轮重一定,物重越大,机械效率越高。 物
重一定,动滑轮越重,机械效率低。
练一练
1.关于机械效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C )
A.越省力的机械,效率越高 B.做有用功越多的机械,效率越高 C.做相同的功,额外功的值越小,效率越高 D.做功越快的机械,效率越高
16
例 一根绳子最多能承受300 N的拉力,要提 起1 000 N的重物,应用什么样的滑轮组?这 个滑轮组最多能提起多重的物体?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复习课
1
一、杠杆的概念:
在力的作用下,能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做杠杆。
F1
l2
o
l1
F2
支 点:杠支杆点可:以杠绕杆其可转以动绕的其点转O。动的点O。
2
动 力:使杠动杆转力动:的使力杠F杆1。转动的力F1。 阻 力:阻碍阻杠力杆:转阻动碍的杠力杆F转2。动的力F2。 动力动臂力:臂从:支从点支O点到O动到力动F力1作F用1作线用的线距的离距l1离。l1。 阻力阻臂力:臂从:支从点支O点到O阻到力阻F力2作F用2作线用的线距的离距l2离。l2。
1.农村用来舂米的工具是一个杠杆,下图是它的结
构示意图。O为固定转轴,在A端连接着石球,脚踏B
端可以使石球升高,抬起脚,石球会落下击打稻谷。

人教版第12章简单机械 简单机械专题复习课件

人教版第12章简单机械  简单机械专题复习课件

(3)滑轮组对汽车的拉力F = W有用 3.6103 J 1.8103 N.
s车
2m
因为汽车受的拉力和阻力是一对平衡力,
所以汽车受的阻力f = F 1.8103 N
对应练习.如图所示,用F=50N的力通过滑轮组水平拉重为80N的 物体,使其向左匀速运动,在这过程中拉力F做功为40J,已知物 体受到水平地面的摩擦力为60N,则物体运动的距离为__0_.4__m, 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6_0_%___。(忽略绳子和动滑轮的重力)
S
S
2.5 10-2 m2
F支持
F拉=100N
G人=850N
滑轮组水平放置时的机械效率
(1)如果物体通过的距离为s物,绳子通过的距离s绳
=__n_s_物__。
(2)如果物体与水平面间的摩擦力为f,通过的距离为s物
,则有用功W有用=__fs_物___。
(3)如果拉力为F,绳子通过的距离为s绳,则总功W总
减小”或“不变”)
考点二:滑轮
例5.如图所示,用一根绳子绕过定滑轮,一端拴在钩码上,手
执另一端,分别用力F1、F2、F3匀速拉起钩码。忽略绳子与滑
轮的摩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F1较小 B.F2较大 C.不能确定 D.相等
考点三:机械效率:滑轮组竖直放置
(绳1)子如的果段物数体是重nG,物,则动拉滑力轮F=G重_物_为_+_G_G动_动_,_,不由计此摩式擦可及得绳动重滑,轮
例1.小明用两个相同的滑轮组成不同的滑轮组,如图所示,分别将 同一物体匀速提高到相同高度,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分别为η1、η2, 下列关系正确的是(忽略绳重及摩擦)( ) A
A.F1>F2,η1=η2 B.F1>F2,η1>η2 C.F1<F2,η1=η2 D.F1<F2,η1>η2

第4节简单机械(PPT课件(初中科学)100张)

第4节简单机械(PPT课件(初中科学)100张)
②如图所示,当表示力的线段比较短时,过支点无法直接 作出垂线段,可将力的作用线延长,然后过支点作延长线的 垂线段,即为力臂。注意延长部分要用虚线表示,相当于 数学作图中的辅助线。
(4)已知力臂画力 步骤
第一步:确定 力的作用线
画法
第二步:确定 动力必然作用在杠杆上,所以动力作用线与杠 力的作用点 杆的交点就是动力作用点
第三步:画出 力的方向,并 标注
图示
(5)常见杠杆及其五个要素 实例
钓鱼竿
图示
羊角锤
示意图
实例 起道钉
压水井
图示
示意图
5.人体中的杠杆
意义
在人体中有不少骨骼也构成了杠杆,骨骼在肌肉拉力的作用下环绕 关节转动,正是这些杠杆系统给予了人类完成各种动作的能力
①骨——一根硬棒;
人体杠杆系 统的组成部
②肌肉收缩——动力的来源;
归纳总结 一根棒成为杠杆的条件
1.要有力的作用。例如,撬棒在没有使用的时候只是一根硬棒,而不是一个杠杆。 2.能绕着固定点转动。杠杆在力的作用下,是绕固定点转动的,不是整体向某个方向运 动(如平动)的。 3.是硬的,受力时不易产生形变。
2.杠杆的五个要素 五要素 支点 动力 阻力 动力臂 阻力臂
⑥比较每次的机械效率 实验结论 对于光滑程度相同的斜面,倾斜程度越大,机械效率越高
归纳总结 机械
杠杆
装置图
计算公式
机械 滑 竖直提 轮
升物体 组
装置图
计算公式
机械 滑 水平匀 轮 速拉物 组体
斜面
装置图
计算公式
C
知识链接 提高斜面和杠杆的机械效率的方法
1.对斜面来说: (1)当斜面的倾斜程度一定时,斜面越光滑,效率越高; (2)当斜面的光滑程度相同时,倾斜程度越大,机械效率越高。 2.对杠杆来说: (1)杠杆自身的重力越小,其机械效率越高; (2)减小杠杆转动时的摩擦也能提高其机械效率。

12复习简单机械课件教学课件

12复习简单机械课件教学课件
力。
机械效率 7.有用功:在工作时,人们必需要做的功;额外功:在工 作时,对人们无实用价值而又不得不做的功。使用机械时, 人们对机械做的功是__总__功。总功:有用功和额外功之和。
8.机械效率: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叫__机械效率__,公式__η=WW总有__。它
没有单位,其大小总是__小于__(填“大于”或“小于”)1。
⑤不能正确区分有用功和额外功(为了达到目的所做 的功是有用功;对人们没有用但又不得不做的功是 额外功);⑥不能正确区分机械效率与功率(功率表 示机械做功的快慢,功率大表示机械做功快,机械 效率表示机械对总功利用率的高低,效率高表示机 械对总功的利用率高);⑦认为机械的机械效率固定 不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跟动滑轮的重、绳与滑轮间 的摩擦、提升物体的重力有关)。
又可以__改_变__力__的_方__向,动滑轮和重物由n段绳子承担,拉力就是总重 G的___n_分__之_一____,用式子表示为F=_G_总_/n_,绳子末端拉出的长度s 是重物通过距离h的__n倍__,用式子表示为s=___nh_。
6.其他简单机械 (1)使用轮轴特点:_省___力,__费__距离。 (2)使用斜面特点:_省___力,__费__距离;高度相同,斜面越长越___省_
2 . 杠 杆 种 类 : 省 力 杠 杆 , 动 力 臂 l1__>__ 阻 力 臂 l2 , 优 点 是 __省__力___ ; 费 力 杠 杆 , l1_<___l2 , 优 点 是省__距__离___ ; 等 臂 杠 杆,l=1____l2,不省力也不费力。
二、滑轮 3 . 定 滑 轮 : 轴 固 定 不 动 的 滑 轮 叫 ___定__滑_轮_ , 其 特 点 是
二、常见易错现象 ①认为支点到力的作用点之间的距离是力臂(应该是 从支点向力的作用线引垂线,支点到垂足之间的距离 );②不会利用杠杆平衡条件求最小动力(要想所用的 动力最小,动力臂就应该最大,即在杠杆上找一点, 使这一点到支点的距离最远);③判断滑轮组承担绳 子的段数易错(只看与动滑轮接触的绳子有几段,就 有几段绳子承担重物);④判断拉力移动的距离s和物 体移动距离h的关系易错(确定了绳子的段数n,则s= nh)。

简单机械复习课件

简单机械复习课件

26、体重为590N的某人用如图12-22所示的滑轮组将 自己匀速提起3m。动滑轮重为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N,若不考虑吊蓝和 绳重及摩擦,那么他所用的拉力和 绳端下降的距离 分别是:( D ) A、300N,6 m B、300N,1.5m C、200N,1.5m D、200N,6m
27,某同学在用已校零的弹簧秤测量一物体的重力时, 误将物体挂在了拉环上,如图12-23所示,当物体静止时, 弹簧秤的示数是5.0牛,则该物体的重( C ) A.一定等于5.0牛 B.一定大于5.0牛 C.一定小于5.0牛 D.一定不小于5.0牛
10、一同学要抬起一根粗细均匀,重800N的 杠杆的一端,另一端不离地,他至少要用力 ( C ) A、800N B、600N C、400N D、200N 11、吊在室内的电扇,所受的重力是G,静止 时,固定杆对电扇的拉力为F,电扇转动后杠 对电扇的拉力为F′,则( C ) A、F=G F=F′ B、F>G F=F′ C、F=G F>F′ D、F=G F<F′
下课,同学们 再见!
B C
A
2、如果街边一些无良商贩想骗秤,使秤的读数比实际质量大,那 么他们可能是( A ) A、减少杆秤的砣重 B、增加杆秤的砣重 C、减少杆秤的盘重 D、都有可能 3、O为杠杆AC的支点, F1 在B处挂一个球,AO= L1 OB=CB,为使杠杆在水 平位置平衡,画出施加在 C B O A 杠杆上最小动力F1的力臂 L1,并标出F1的方向。
省力杠杆:即 L1> L2 平衡时F2>F1 如:钳子、起子、动滑轮等。 费力杠杆:即 L1< L2 平衡时F2<F1 如:镊子、缝纫机脚踏板等。 等臂杠杆:即 L1= L2 平衡时F2=F1 如:天平、定滑轮等。

简单机械复习课PPT课件(初中科学)

简单机械复习课PPT课件(初中科学)

省力杠杆
L1>L2 F1<F2 (动力<阻力)
省力
费距离
费力杠杆
L1<L2 F1>F2
省距离
(动力>阻力)
费力
L1=L2
等臂杠杆 F1=F2
既不省力也不省距离
(动力=阻力)
应用
F2 F3
F1
F4
省力杠杆:即 L1> L2 平衡时F2>F1 省力但费距离 如:钳子、起子、动滑轮等。 费力杠杆:即 L1< L2 平衡时F2<F1 省距离但费力 如:镊子、缝纫机脚踏板等。 等臂杠杆:即 L1= L2 平衡时F2=F1 既不省力也不省距离 如:天平、定滑轮等。
• F1×L1=F2×L2,F1×80厘米=600牛×20厘米
5、人体中的杠杆
F1 O
F2
5、人体中的杠杆
1、在下列工具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_①___③__⑦__;属于省力杠杆的是:②__④__⑤___⑥_。①镊 子 ②铡刀 ③钓鱼竿 ④剪铁皮的剪刀 ⑤起钉子 的羊角锤 ⑥开瓶盖的起子 ⑦理发用的剪刀
F1
L2
F2
O
思考讨论:
1 力臂是一定在杠杆上吗? 答:不是
2 杠杆是否都是直的?答:杠杆可以是直的,也
可以是弯的 3 若一力作用在杠杆上,作用点不变,但作用方 向改变,力臂是否改变?
答:要改变
画力臂的方法:
• (1)辨认杠杆; • (2)先找支点O; • (3)画出动力和阻力; • (4)画出力的作用线; • (5)过支点0作力的作用线
的垂线段L,即为力臂。
要点梳理
• 3、杠杆平衡条件 杠杆平衡:当杠杆在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或匀速

八年级物理《简单机械》复习课件

八年级物理《简单机械》复习课件

B
A.甲是动滑轮使用时不能省力 B.乙是动滑轮使用时可以省力 C.甲是定滑轮使用时可以省力 D.乙是定滑轮使用时不能省力
解析 甲是定滑轮使用时可以改变用力方向但不能省力;乙 是动滑轮使用时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用力方向
9.如图要用滑轮组将陷入泥潭的汽车拉出请在图 中画出最省力的绳子绕法
解析 图略
专题二 滑轮
对点训练
3.2010金华 如图所示下列器件中属于省力杠杆
的是
B
解析 该剪刀动力臂比阻力臂大所以是省力杠杆
对点训练
4.下列机械或工具其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B
解析 判断杠杆是省力杠杆还是费力杠杆主要是比较动力 臂与阻力臂的长短动力臂长则省力反之则费力由图可见火 钳、开瓶器、拔钉子的羊角锤的动力臂都长于阻力臂是省 力杠杆而镊子的阻力臂大于动力臂是费力杠杆
深化理解 5.2010广州 60kg的人站在跷跷板某一位置时跷跷板
处于如图所示的平衡状态由此可估测球的质量约为 B
A.20kg B.30kg C.60kg D.120kg
解析 观测人离支点的距离和球离支点的距离可以发现人到 支点的距离约为球到支点的距离的1/2则根据杠杆平衡结合 重力与质量的关系知识可知人的质量约为球的质量的两倍
D
A.杠杆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弯的
B.杠杆的支点一定在杠杆上
C.支点可以在杠杆上的任何位置
D.动力臂与阻力臂之和一定等于杠杆长度
解析 杠杆不一定都是直的动力臂和阻力臂不一定在 杠杆上且动力臂、阻力臂指的是动力、阻力作用线到 支点的垂直距离因此D错误
2.2012厦门 在如图所示的四种剪刀中正常使用 时动力作用点在阻力作用点和支点之间的是 D
答案 第3组 动力臂记录偏小或阻力臂记录偏大

《简单机械》复习课件-精选文档20页

《简单机械》复习课件-精选文档20页
(3)滑轮组中动力的计算公式
F 拉=1nG 物(忽略滑轮重力及绳、轮摩擦);
F 拉=1n(G 物+G 动)(忽略摩擦,考虑动滑轮的重力).
(4)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 绳=nh 物 (h 是物体被移动的距 离,n 为承担重物绳子的段数) (5)奇动偶定原理:使用滑轮组时,若_n__为__偶__数__时,则绳 子的固定端挂在__定__滑__轮___上;若__n_为__奇__数___时,则绳子的固定 端挂在_动__滑__轮___
思维点拨:为了方便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一般调节杠杆 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不挂钩码时处于水平平衡状态.这样可 以使杠杆的自重对杠杆平衡不产生影响,杠杆在倾斜状态下达 到平衡时,不容易确定和测量力臂.
(2019·河南)如图所示,在调节好平衡后的杠杆两侧,分别挂上 相同规格的钩码,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如果两侧各去掉一个钩
上4..轮轴:由一个轴和一个大轮组成,能绕共同的轴转
动的简单机械。
4.拧螺丝钉的螺丝刀是一个轮轴,手把部分相当于轮,螺丝钉部分相当于轴.利用 面可以5省.力斜,斜面面:坡度是越一小,种越_省_费_力_距.__离__但能__省__力__的简单机械;
高度相同,斜面越长越省力.
考点1 杠杆 【例1】(2019年福州)下图所示的生活用具中,使用 时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B )
简单机械
例:
L1 O
F1
F3 F2
杠杆的力臂不__一__定__在杠杆上(一定或不一定); 力臂____可___为0(可或不可);
消除杠杆自身重力的影响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探究过程中,调节物体所在的位置,使杠杆在水平位
其他简单机械
1.定滑轮 (1)定义:轴_固__定__不__动_的滑轮. (2)实质:是一个等__臂__杠__杆__. (3)特点:使用定滑轮_不__能__省__力__,也_不__能__省__距__离__, 但可以__改__变__动___力__的__方___向. 2.动滑轮

简单机械复习PPT教学课件

简单机械复习PPT教学课件
你能根据所学知识解释两地气温差异形成的原因吗?
太白山
(米) 点苍山
2000 1500
3000
500
汉水
200


沿107o48’E线陕西省南部地形剖面
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
1月平均气温 河流封冻情况 年降水量 植被类型 耕地类型 主要粮食作物 作物熟制 主要经济林木 主要运输方式
秦岭-淮河线以北
AB C
A
B C
C B
A
A
DB E
பைடு நூலகம்
C
G
F
F2 G
F2
F1
在研究“杠杆平衡”的
OA
实验中,若用向上拉弹
B
簧的方法使杠杆平衡,
如图所示。已知,AB=20厘
米,OB=10厘米,每个钩码重G=1
牛,那么当弹簧秤的读数F= ——
——时,杠杆处于平衡。如果
弹簧秤斜拉,则弹簧秤的读数
会————,因为力臂————
4、下列地形区位于秦岭——淮河线以南的是 A 华北平原 B 四川盆地 C黄土高原 D柴达木盆地
5、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没有明显差异的是 A 自然环境 B 地理景观 C 居民主食 D人种和宗教
6、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界线不包括
A 秦岭——淮河线
B 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C 青藏高原边缘线
D 200毫米等降水量线
如图,绳的一端通过弹簧秤固定,人 拉绳使物体A匀速上升,重物1秒内 匀速上升2米若滑轮重30牛,物体 A 重90牛(不计摩擦) 1.弹簧秤的示数是多少? 2. ,绳子自由端需拉过几米?绳子 自由端移动的速度多少? 3.拉力所做的功是多少焦? 4.提升重物所做的功是多少焦? 5.提升动滑轮所做的功是几焦? 6.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简单机械》复习课 课件

《简单机械》复习课 课件

无法记录力臂的值!
便于 水平平衡
“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
表一(甲小组) 表二(乙小组)
次 F1 L1 F2 L2 数 (N) (cm) (N) (cm) 1 1 8 8 1 2 3 4 4 3 3 4 5 5 4 结 论
F1+ L1= F2+ L2
次 F1 L1 F2 L2 数 (N) (cm) (N) (cm) 1 1 8 4 2 2 2 6 3 4 3 4 5 2 10 结 论
“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
2、在两侧分别挂上钩码后,应调节其中一组钩码的 个数 或_______ 位置 ,使杠杆重新水平平衡。 _______
“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
3、某同学实验时,杠杆在如图位置保持静止,则杠 平衡 (“平衡”、“不平衡”)。 杆此时________ 请帮助该同学记录完整本次实验的数据: 动力 (牛) 3 动力臂 (格) 4? 阻力 ( 牛) 2 阻力臂 (格) 6?
捕鱼器
滑轮
杠杆
捕鱼器
滑轮
F1 L1 捕鱼器 O 支点(O) 杠 杆 五 要 素 动力(F1) L2
杠杆
F2
定滑轮 滑 轮 动滑轮
阻力(F2)
动力臂(L1)
阻力臂(L2)
名称
F2 L1
力的方向 错误!
L1 O
大括号 直角
F2
作用点
O
L2
不垂直
“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
平衡螺母 , 1、实验时,首先要调节杠杆两端的__________ 水平 位置保持静止。如图所示,应将平衡 使杠杆在_______ 右 移动。 螺母向______
F1=24牛
40cm
L2
(b) F2

《简单机械和功复习》教学课件 苏科版

《简单机械和功复习》教学课件 苏科版

4、单位: 国际单位:瓦特 ,符号 W
常用单位:千瓦 (k W)、兆瓦(mW)
1千瓦(k W)=1000瓦(w) 1兆瓦(mW)=1000千瓦(k W)
第五节 机械效率
1.有用功(W有用):利用机械工作时对人们有用的功叫有用功 2. 用来克服摩擦做的功、把机械提升一定高度所做的功对我们 没有用,但又不得不做的功,这种功叫额外功,记做(W额外)。使 用任何机械做额外功是不可避免的。 3.总功(W总):有用功与额外功的总和叫总功:W总=W有+W额外
94.对一个适度工作的人而言,快乐来自于工作,有如花朵结果前拥有彩色的花瓣。――[约翰·拉斯金] 95.没有比时间更容易浪费的,同时没有比时间更珍贵的了,因为没有时间我们几乎无法做任何事。――[威廉·班] 96.人生真正的欢欣,就是在于你自认正在为一个伟大目标运用自己;而不是源于独自发光.自私渺小的忧烦躯壳,只知抱怨世界无法带给你快乐。――[萧伯纳]
(3)为什么在杠杆两边挂上不同数量的 钩码,调节钩码位置,使杠杆在水平位置 重新平衡?
答:杠杆只有在水平位置平衡,量得支点到 钩码的距离就是力臂,此时杠杆如果不水平, 则支点到钩码的距离就不是力臂。从支点到 动(阻)力作用线的距离,即力臂的长度, 才可从杠杆上的刻度值直接读出.
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85.每一年,我都更加相信生命的浪费是在于:我们没有献出爱,我们没有使用力量,我们表现出自私的谨慎,不去冒险,避开痛苦,也失去了快乐。――[约翰·B·塔布] 86.微笑,昂首阔步,作深呼吸,嘴里哼着歌儿。倘使你不会唱歌,吹吹口哨或用鼻子哼一哼也可。如此一来,你想让自己烦恼都不可能。――[戴尔·卡内基]
1J=1Nm
4.1J的功有多大? 从地上捡起一个鸡蛋并举过头顶所做

简单机械复习课件ppt

简单机械复习课件ppt
用于机械传动系统。
简单机械在生活中的应用
在日常生活中,简单机械的应用非常 广泛,如剪刀、指甲刀、扳手等工具 ,以及自行车、汽车等交通工具中都 包含了各种简单机械。
随着科技的发展,简单机械的应用范 围越来越广,其设计和制造技术也不 断得到改进和创新。
简单机械的使用能够大大简化人们的 劳动,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效益。
答案及解析
要点一
拉力做的功
$W = Fs = 20N times 5m = 100J$,
要点二
拉力F的功率
$P = frac{W}{t} = frac{100J}{10s} = 10W$。
答案及解析

拉力F的功率为$10W$。
5. 判断题答案及解析
(√)。解析:使用斜面可以省力,但需要移动更长的距 离,因此不能省距离。
类型
斜面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平面 斜面,另一种是曲面斜面。平面斜面 是一个平面与水平面相交形成的,而 曲面斜面则是由一个曲面与水平面相 交形成的。
斜面的机械效率
定义
斜面的机械效率是指使用斜面完成工作所消耗的功与使用其他机械完成相同工作所消耗的功的比值。
影响因素
斜面的机械效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斜面的倾斜角度、斜面的长度、物体重量以及摩擦力等。
简单机械的分类
杠杆是最常见的简单机械之 一,利用力矩平衡原理实现
力的传递和放大。
根据工作原理,简单机械可 分为杠杆、2
03
滑轮利用轮轴原理改变力的 方向或大小,常用于提升重
物。
斜面通过改变力的方向来传 递力,常用于紧固或调整角
度。
04
05
齿轮通过相互咬合传递旋转 运动,改变转速和方向,常
F=20N,求拉力F的功率。

第十二章简单机械复习课件

第十二章简单机械复习课件

2.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实验原理
W有 Gh
W总 Fs
直接测量量为G、F、h、s ,
用公式计算中间量W有= Fs , W总= Gh 。
计算机械效率 W有
W总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滑轮轴摩擦、动滑轮重、
物重有关。
动滑轮重一定,物重越大,机械效率越高。 物
重一定,动滑轮越重,机械效率低。
练习
某人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2000牛 的重物,使用的拉力是800牛,绳子自 由端被拉下4米。 (1)这个人做的总功是多少焦? (2)有用功是多少焦? (3)额外功是多少焦? (4)这个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G=12 N的物体匀速提升
20 cm。所用的拉力F=5 N,所做的有用功为
2.4 J,机械效率为 80%
,当改
为提升18 N的重物时,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80% 。(忽略绳重和滑轮与轴的摩擦)
F
G
第十二章 复习课
学习目标
• 1、通过复习知道各种简单机械及 其特点,会画出给出杠杆的力臂。 • 2、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并能应用 其解决简单问题。 • 3、通过练习会根据要求组装滑轮组 • 4、理解机械效率的含义,并能根据 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双基回顾 一、杠杆
1、定义:能够围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 2、生活中的杠杆: 剪刀、瓶起子、手推车、鱼竿等。 3、五要素:动力F1 、阻力F2、支点O 、动力臂L1、
4、力臂的做阻法力:臂L2
F1 l1
l2
o
F2
F1
B 如何画力臂
A
F2
F1
B
O
(1)找出支点的位置 L1
A F2
(2)找动力、阻力的

《简单机械总复习》课件

《简单机械总复习》课件

齿轮的应用与实例
要点一
总结词
齿轮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传动系统中,如汽车、钟表、自 行车等。
要点二
详细描述
齿轮是机械传动中最重要的元件之一,广泛应用于各种机 械设备中。例如,汽车发动机中的配气机构和变速器、钟 表内部的传动系统以及自行车脚踏板与后轮之间的传动等 ,都是通过齿轮来实现运动和力的传递的。
06
斜面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在 工业生产中,斜面被广泛应用于传送带、 升降机和滑梯等设备中。在日常生活中, 斜面也随处可见,如楼梯、滑梯、盘山公 路和桥梁等。这些实例都充分证明了斜面 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广泛应用。
05
齿轮
齿轮的定义与原理
总结词
齿轮的工作原理是对于两个相邻的彼此咬合的齿轮,当转动其中一个时,另一个齿轮会 以相反的方向旋转。
简单机械的组合应用
组合简单机械的原理
叠加效应
通过将两个或多个简单机械组合 在一起,可以产生更大的作用力 或更远的位移,实现更高效的作
业。
互补性
不同的简单机械具有不同的特点和 优势,通过合理组合,可以相互补 充,实现单一机械无法完成的任务 。
系统性
组合简单机械时,需要考虑各机械 之间的协调性和系统性,确保整体 性能达到最优。
《简单机械总复习》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简单机械概述 • 杠杆 • 滑轮 • 斜面 • 齿轮 • 简单机械的组合应用 • 简单机械的效率与功率
01
简单机械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简单机械是指利用物理学原理, 通过力的作用实现转换或传递能 量的装置。
分类
简单机械可分为杠杆、滑轮、斜 面、轮轴、楔子等几种类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O
C
B
3.如图所示,分别沿力F1、F2、F3、的方向用力, 使杠杆平衡,关于三个力的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 B A.沿 F1方向的力最小 B.沿F2方向的力最小 C.沿F3方向的力最小 D.三个力的大小相等
O
L1
F1
L3
F2 F3
L2
以支点到力和作用线的连线为力臂的力最小
4.在A点施加一个最小的力,使杠杆在此位置平衡平衡
F1 甲 F2 乙 F3 丙
连线 议一议
F F
F=G/4
F=G/5
练一练
F=100 N s=10 m F s= ? F=100 N s=?
F=? s=?
G=100 N h=10 m
G=? h=?
G=? h=10 m
物体以0.2 m/s 的速度匀速上 升10 s 的时间
讨论:若每个滑轮重30 N,结果如何?
F
图(a)
图(b)
2: 如上图(b)所示,物体A重为100N,挂重物的钩子承 50 10 受的拉力是____ N。人匀速拉绳子的力是____ N 0 (动滑轮自重不计)
(b) 3:如图所示的四个滑轮组中,图___可省一半力,图 ( c ) (d) (a) ___最费力,图____和图____用力大小一样。
F
注意事项 竖直向上,缓慢拉动测力计。
实验1 保持动滑轮重一定,改变钩码重力。
F
G/N h/m F/N s/m W有/J W总/J
1 2 3

结论: 动滑轮重一定,物重越大,机械效率越高。
F
实验2 2. 条件:物重一定
保持钩码重力一定,改变动滑轮重。 G/N h/m F/N s/m W有/J W总/J
3.质量是6 kg的物体A放在水平桌面上,利用下图 装置使物体以0.2 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 测力计始终保持水平,其示数为 2 N ,不计绳子的 伸长和滑轮组内部的摩擦,则(g取10 N/kg) (1)作用在绳端的拉力F为___ 2 N (2)水平桌面对物体A的摩擦力是___ 6 N (3)在10 s内拉力作用点移动___ 4 m
G
F
F F
L1=L2
L2
L1
相当于一个 等臂杠杆 F F = G
O
G
改变拉力方向后,还是等臂 杠杆,所以只使用定滑轮, 无论拉力方向怎么样,F=G
二、动滑轮
工作时,轴随着物体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
物重 物体移 物体移动 拉力 G/N 动方向 距离h/m F/N
1 向上 0.3 0.5
拉力 拉力移动 方向 距离S/m
3.等臂杠杆:
动力臂等于阻力臂,动力等于阻力。 物理实验室中,我们使用的天平就是等臂杠杆。
托盘天平
物理天平
[练一练]
1.下列工具在正常使用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
A.启瓶器
B.切纸铡刀 C.食品夹
D.羊角锤
4.一根粗细均匀的木棒重 500 N,一头着地,求:抬起
另一端所需最小的力有多大?
第十二章 第2节 滑轮
练一练
2.如图,忽略绳重和摩擦,用拉力F 拉着10 N的重物匀速上升,绳子自由 端移动1 m,动滑轮重力2 N, 求:(1)拉力F; (2)物体上升的距离; (3)有用功,总功,机械效率。
二、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实验原理
W有 Gh W总 Fs
实验器材 弹簧测力计、刻度尺、 铁架台、滑轮、细线、钩码。
3、杠杆的平衡条件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F1·L1=F2·L2
1.小阳同学在做“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时, 他把杠杆挂在支架上,发现左端向下倾斜。 (1)若使杠杆在 水平 位置平衡,需把平衡螺母向 右 端调节。 ( 2 )如果在杠杆的 A 处挂三个相同的钩码,则在 B 处要挂 2 个同样的钩码,杠杆才能重新位置平衡。 (3)若在C处挂6 N的钩码,用弹簧测力计作用在 B 点,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最小拉力的方向应 该 竖直向上,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2 N 。
思考题: 在左图所示的滑轮组中,
分析:图中吊起动滑轮的绳子跟数为5 (a)若动滑轮重G/不计,拉力F是多少?
F
F=1 5G
(b)若动滑轮重G’不能忽略,那么图中 的拉力F应等于多少?
/) (G+G F= 1 5
G
/
G
巩固练习: 1:如下图(a)所示,物体B重100N,在力F作用下匀速 上升时,F应等于___ 100 N。(不计摩擦)
向上 0.6
结论: 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力; 但 费距离,且不改变力的方向。
动滑轮的实质
动滑轮在使用时,同样可以找出跟它相当的杠杆。 请认定一下,杠杆的支点是A还是O点?并指出拉力F与 物重G的关系。
F
O A
F O G
L1 = 2R L2 = R
F
G
G
杠杆的支点在O上
1 F (G 物 G 滑轮 ) 2 • 若不计摩擦和滑轮重,则有
一、定滑轮
工作时,轴不随物体移动的滑轮叫定滑轮。
物重 物体移 物体移动 拉力 G/N 动方向 距离h/m F/N 1 向上 0.3 1
拉力 方向 向下
拉力移动 距离S/m 0.3
结论:
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不省 距离;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一、定滑轮
L2
:
L1 = L2
L1
O
相当于一个 等臂杠杆
F = G
(a)
(b)
(c)
(d)
实 验
G/N h/m 2 0.1
W直/J 0.2
F/N s/m 1.2 0.2
W机/J 0.24
结论:使用动滑轮比直接提升物体不省功。 推论:使用任何机械不省功。
概 念
有用功:直接对物体所做的功(工作目 的)。 G/N h/m
2 0.1
W直/J
0.2
F/N s/m
1.2 0.2
有用功、额外功与总功:
目 的: 提升物体
有用功: 提升物体所
做的功Gh
额外功: 克 服 斜 面 摩 擦

总功 W总
所做的功fs 功: 人拉物体所做 的功Fs
有用功 = W =有用
额外功 + W +额外
练一练
1.关于机械效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C ) A.越省力的机械,效率越高 B.做有用功越多的机械,效率越高 C.做相同的功,额外功的值越小,效率越高 D.做功越快的机械,效率越高
第十三章 简单机械
第一节 杠杆
二、杠杆的五要素
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O 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F1 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F2 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 距离。L1
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 距离。L2
L1
O L2 F2
F1
下列关于力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D A、力臂是从支点到力的距离
1.杠杆平衡:杠杆在动力和阻力作用下静止或 匀速转动时,我们就说杠杆平衡。
问题:杠杆在满足什么条件 时才会平衡? 2.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实验操作: (1)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水平平衡。 问题:为什么要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①保证力臂沿杠杆,便于测量, ② 排杠杆自重对实验的影响。
(2)杠杆两端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移动钩码的位置,使 杠杆水平平衡。将动力F1、阻力F2、动力臂l1、阻力臂l2记 录表格中。 (3)改变阻力和阻力臂的大小,相应调节动力和动力臂的 大小,再做几次实验。 (4)在杠杆的一侧挂上钩码作为阻力,通过在其他位置上 用弹簧测力计拉住杠杆的办法使杠杆平衡。将动力F1、阻 力F2、动力臂l1、阻力臂l2记录表格中。
次 数 1 2 钩码重 /N 2 5 钩码上升高 度/cm 10 5 弹簧测力计 示数/N 0.8 1.5 弹簧测力计移 动距离/cm 40 20
1 F G物 2
实验结论:动滑轮可以省一半力, 但费一倍距离,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讨 论
n为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
F F
结论:
1 F 轮n为奇数
练一练
2. 用滑轮按图甲、乙、丙所示三种不同方式, 拉着同一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拉力 分别是F1、F2、F3,则( D )。 A. F1>F2>F3 B. F2>F3>F1 C. F2>F1>F3 D. F3>F1>F2
F
A
2 .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用同一滑 轮组进行两次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 ⑴此实验所用滑轮的个数至少是 ____ 3 个,其中动滑 轮有_____ 2 个。 ⑵第一次实验测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________ 62.5% , 大于 第一次的机 第二次实验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______ 械效率(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W机/J
0.24
总功:利用机械所做的功(实际付出)。
额外功:由于机械自重和摩擦等因素影响, 而不得不做的功(无用付出)。
一、机械效率:
在使用机械工作时,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 份额越多越好。它反映了机械的一种性能,物 理学中表示为机械效率。 1.定义: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
2.公式:
W有 W总
3.用百分数表示。总小于1。

B、力臂是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之间的杠杆的长度
C、力臂是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点之间距离
D、力臂是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
在下图中画出动力F1的力臂L1
用钓鱼竿钓鱼的示意图如图所示,O为支点,F1是手 对鱼竿的作用力,请画出:(1)鱼线对钓鱼竿拉力 F2的示意图;(2)F1的力臂。
三、杠杆的平衡条件:
F乙
G
F f
F
F乙 G
f
F
F

F
W有 F摩l F摩 = = W总 Fs nF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