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推拿治疗婴幼儿腹泻的临床护理分析

合集下载

推拿治疗小儿泄泻之心得课题论文开题结题中期研究报告(经验交流)

推拿治疗小儿泄泻之心得课题论文开题结题中期研究报告(经验交流)

推拿治疗小儿泄泻之心得课题论文开题结题中期研究报告(经验交流)关键词泄泻,小儿推拿治疗婴幼儿泄泻又称小儿消化不良,笔者治疗偶有心得,论述如下。

1致病机理泄泻病因主要责之于脾胃,古文献《幼幼集成》中记载:“夫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盖胃为水谷之海。

而脾主运化,使脾健胃和,则水谷腐化,而气血以行营卫,若饮食失节,寒湿不调,以致脾胃受伤,则水反为湿,谷反为滞,精化之气不能输化,乃至合污下降而泄泻作矣。

”1.1内伤乳食由于哺乳不当,调护失宜,乳食失节或不洁,脾胃受伤,运化失司,不能腐化水谷,导致消化功能紊乱,因发泄泻。

1.2感受外邪泄泻发生与气候密切相关,故寒、热、暑、气往往与湿相合而致发病。

夏季感受暑湿之邪,脾喜燥而恶湿,湿困脾阻,运化不健。

饮食水谷消化吸收发生障碍而出现泄泻;秋气残凉,寒湿困脾,水湿不运,留于脾胃,升降之机失调,也成泄泻。

1.3脾虚胃弱脾胃为人后天之本,主受纳运化水谷,为生化之源,如小儿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调护不当,加之小儿脏腑娇嫩,脾常不足,脾虚运化失调,胃弱不腐水谷,水反为湿,谷反为滞,则成泄泻内因。

1.4脾肾阳虚由于脾虚胃弱累及肾阳,称之为脾肾阳虚,脾以阳为运,肾寄命门真火,小儿若禀赋不足,或久病泄泻可损伤脾肾之阳,令命门火衰,阴寒内盛,水谷不化并走大肠;肾为胃关,开窍于二阴,若肾中阳气不足,必泄泻不止。

2临床表现小儿泄泻临床表现较为复杂,变化极快,医者须审慎从事,善于观察,精于辨证,方能随证施治。

2.1症状与体征2.1.1轻型症状(单纯性):小儿腹泻日数次,甚至十多次,便呈稀糊状,有如蛋花汤或水样,伴有奶块和泡沫,时有轻度恶心呕吐,一般体征尚可。

2.1.2重型症状(中毒型):小儿腹泻次数显著增多,日十多次以上,常呈喷射状,呕吐频繁,体温升高,面色黄白,烦躁不安,精神不振,甚至伴有脱水、酸中毒症状。

2.2化验检查大便镜检:可见较多食物残渣和脂肪滴,少量或无白细胞、红细胞。

3辨证施治辨证是治疗的前提和依据,只有辨证准确无误,采取相应的手法推拿治疗,方能显效。

小儿推拿治疗婴幼儿腹泻的护理

小儿推拿治疗婴幼儿腹泻的护理

入适量的醋拌炒后得到的炮制品,具有利肝火、利胆保肝的功效,中医常用来治疗食积痞满、脾胃虚弱等证。

与其他大黄炮制品相比,醋大黄在临床上的使用相对较少。

为了进一步探讨大黄不同炮制品的功效[7],祝婷婷等选取健康小鼠120只,分别服用生理盐水、生大黄药液、酒炙大黄药液和炭制大黄药液以后,观察记录活性炭在小鼠小肠内的推进率和出血时间,分析两个指标后发现,不同的炮制方法对大黄的功效产生不同的影响,炭大黄组小鼠出血的时间较短,生大黄组活性炭在小肠内推进率较高,即炭制大黄具有较好的止血功效,酒炙大黄则体现出较好的泻下效果。

4 结论大黄是中医常用的一味药材,性苦寒,气味重浊,泻下作用峻烈,易伤胃气,因此方剂中大多使用其炮制品。

大黄炮制的历史悠久,我国医药文献对于大黄的炮制方法和疗效有大量的记载,总体来说,古代大黄的炮制方法较为多样,而现代的炮制品主要为生大黄、熟大黄、酒大黄、大黄炭和清宁片等几大类。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大黄中蕴含的化学结构高达100种,主体成分是蒽醌类化合物,是大黄发挥药效的主要成分。

这类化合物容易氧化,化学性质活泼,不同的炮制方法会改变其结构,造成大黄功效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

据研究显示,与生大黄相比,酒炒大黄泻下能力下降了30%,熟大黄和清宁片则下降了95%。

对于大黄不同炮制方法的功效,仍需要开展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1 魏江存,陈勇,谢臻,等.中药大黄炮制品的化学成分及药效研究进展[J].中国药房,2017,28(25):3569-3574.2 刘亮亮,隋峰.大黄炮制品各组分解热作用比较研究[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17,18(5):29-31.3 颜永刚,尹立敏,王红艳,等.HPLC法同时测定大黄炮制品中10种化学成分的含量[J].中国药房,2016,27(27):3839-3842.4 吴雪荣.大黄不同炮制品的成分研究[J].中国处方药,2017,15(11):28-29.5 张正勇,沙敏,刘军,等.基于离子迁移谱的大黄及其炮制品的鉴别分析研究[J].湖南中医杂志,2017,33(6):168-170.6 成中河.浅谈中药大黄的炮制运用与药理初探[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a3):181-182.7 祝婷婷,刘晓,汪小莉,等.大黄不同方法炮制后药理作用及化学成分变化研究进展[J].中国新药杂志,2016,(8):883-887.8 肖井雷,刘玉翠,刘媛媛,等.熟大黄炮制工艺优选及判定标准量化研究[J].中草药,2017,48(8):1571-1576.9 秦海波.大黄炮制研究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11(15):188-189.(收稿日期:2019-02-20)小儿推拿治疗婴幼儿腹泻的护理王倩倩【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推拿治疗婴幼儿腹泻的护理。

小儿推拿治疗婴幼儿腹泻的护理体会

小儿推拿治疗婴幼儿腹泻的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 : R 4 7 3 . 7 2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 1 6 7 2 — 8 3 5 1 ( 2 0 1 3) 0 9 — 0 1 8 3 — 0 1 疗效 标准 : 以每 日行 便 0 ~ 1 次, 大便成形 或能堆起 , 全 身 症状 消失 者为临床治愈 ; 以大便次数及水分 明显减少 , 全身症 状 明显改 善者为显著好转 ; 以大便次数及水 分未改善 , 甚或症 状加重者为未愈。 治疗结果 :经过 1  ̄ 5天的治疗 , 6 4例患儿全部临床治愈 。 其 中, 伤食泻 1 7例 , 风寒泻 1 9例 , 寒湿泻 1 1 例, 湿热泻 8 例, 脾虚泻 6例 , 脾 肾阳虚泻 3例 。其中 , 有2 l 例患儿仅治 1 次即 愈。 5 护理 要 点 提倡母乳喂养 , 添加辅食应循序 渐进 , 量要 适宜 。 注意饮食 卫生 , 保持食具 清洁卫生 , 饮食 要定量 定 时 , 适 当控制饮食 , 减轻脾 胃负担。对 吐泻严重及伤食泄泻患儿暂 时 禁食 , 以后 随着 病情 好转 , 逐渐增加饮食量 。忌食油腻 、 生冷 、 污染及不 易消化的食物 。 生活起居要有规律 , 随气候变化增 减衣物 , 保持皮肤清 洁 干燥 , 勤换尿布及消毒。每次大便后 , 要用温水清洗臀部 , 预 防 发 生 红臀 。 密切观察病情 变化 , 注意 观察大便 的次数 、 量及 性质 , 小 便量 , 患儿神志 、 皮肤 、 囟门等的情况 , 及早发现泄泻变证 。 并 发症处理 , 正 确掌握补 液疗法 , 轻症 口服补液 盐 , 重症 判 断脱水性 质和程度 , 及 时纠正水 、 电解质紊乱 , 纠正酸 中毒 。 感染性腹泻 , 应合 理使用抗感染药物 。 6 体 会 在 治疗 过程 中 , 笔者 体会到 : 上述 手法 中 , 清脾 土 能清热 利湿; 补脾 土能健 脾 胃 , 补气 血 ; 揉外 劳能 温 中散 寒 , 健 脾止 泻; 补大肠能涩肠 固脱 , 温 中止泻 ; 清大肠 能清热除湿 , 利肠导 滞; 清 胃经能清热利湿 , 和 胃降逆 ; 补 肾水 能补肾益气 , 温养下 元; 揉脐能 温 阳散寒 , 消食 导滞 ; 拿天 枢疏调大肠 , 理 气消滞 ; 摩腹 能健脾 和胃 , 理 气消食 ; 推上七 节骨能 温阳止泻 ; 揉 龟尾 能通 督脉 , 调肠胃; 捏 脊 能理气 血 , 和脏 腑 ; 揉 肾俞 能滋 阴壮 阳, 补益 肾元 。依据证型选择适 当的手法 , 使邪去正强 , 故腹泻 能止 。 4 , J L 推拿治疗婴幼儿腹泻疗效极佳 , 只要辨 证正确 , 治疗 及时 , 定 能奏效。小儿推拿应注意取穴少 , 穴位 准 , 时间够 , 手 法正确 。而且婴幼儿患病 , 因其不易配合 , 使得用药不便 , 而小 儿极易接受4, J L 推拿 , 故在治疗方法上应作为首选 。

秋季腹泻患儿治疗中采用中医推拿腹穴方和腹部护理起胃肠功能的影响分析

秋季腹泻患儿治疗中采用中医推拿腹穴方和腹部护理起胃肠功能的影响分析

秋季腹泻患儿治疗中采用中医推拿腹穴方和腹部护理起胃肠功能的影响分析摘要:目的:探究秋季腹泻患儿治疗中采用中医推拿腹穴方和腹部护理起胃肠功能的影响。

方法:选取医院2021年1月-2021年11月收治80例秋季腹泻患儿为研究对象,实施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分为研究组以及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联合常规护理,研究组使用中医推拿腹穴方联合腹部护理,观察两组患儿症状改善时间,肠胃道症状评定量表(GSRS)。

结果:研究组患儿体温恢复时间,止泻时间,脱水纠正时间,住院时间等均低于对照组患儿(t=30.522/13.665/8.667/19.587,P<0.05);治疗前,研究组患者肠胃功能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儿肠胃道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t=37.568,P<0.05)。

结论:中医推拿数学方面和腹部护理,可有效改善秋季腹泻患儿胃肠功能,实现快速预后,值得推广。

【关键词】秋季腹泻;中医推拿腹穴方;腹部护理;胃肠功能;影响小儿由于年龄小,机体发育不成熟,肠胃功能较低,极易受到肠道菌群失衡影响以及实物消化影响造成腹泻,秋季腹泻属于自限性疾病,部分患儿发病7天左右会自然止泻,部分患儿发病后不通过药物治疗也可以痊愈,但是在患儿出现严重呕吐腹泻时,如果不及时为其治疗,极易导致患儿出现脱水,进而病情加重,威胁患儿身体健康。

随着中医技术在临床中应用推广,小儿秋季腹泻疾病治疗更加凸显出优势,中医推拿腹穴方作为重要中医治病方,可有效改善秋季腹泻患儿疾病症状,在其治疗基础之上,为患儿实施腹部护理可有效提升疾病治疗效果,实现患儿止泻时间,脱水时间,体温恢复时间的缩短,帮助患儿尽快痊愈[1]。

基于此,研究纳入80例秋季腹泻患儿(时间2021年1月-2021年11月)探究中医推拿腹穴方联合腹部护理在秋季腹泻患儿疾病治疗中的临床价值。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医院2021年1月-2021年11月收治80例秋季腹泻患儿为研究对象,实施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分为研究组以及对照组,各40例。

小儿推拿加针灸法治疗婴幼儿秋冬季腹泻

小儿推拿加针灸法治疗婴幼儿秋冬季腹泻

小儿推拿加针灸法治疗婴幼儿秋冬季腹泻资料与方法2006年10月~2007年11月收治秋冬季腹泻患儿20例,男12例,女8例,年龄4个月~2岁,病程≤2天。

治疗方法:推拿加针灸法,分9步。

第1步补大肠:患儿可采取坐位或仰卧位,医者用左手握住患儿左手,选择患儿食指的桡侧缘,自食指尖至虎口,医者以拇指桡侧在穴位上自指尖推向虎口成一直线,推200次。

第2步补脾经:选择患儿左手大拇指桡侧边缘,医者以右手拇指桡侧自指尖推向指根成直线,推200次。

第3步分推大横纹:患儿仰掌取掌后横纹处,医者两拇指自掌后横纹向两旁分推50次。

第4步掐揉四横纹:医者以拇指掐揉患儿掌面食、中、无名、小指第一间关节横纹处各20次。

第5步掐揉足三里:医者以拇指掐揉患儿两侧足三里穴各200次。

第6步揉中脘穴:小儿仰卧,医者用食指及中指指尖,取患儿中脘穴,旋转揉200次。

第7步摩腹:小儿仰卧,医者用全掌按顺时针以肚脐为中心揉腹5分钟。

第8步捏脊:小儿仰卧,充分暴露脊背,医者用拇指与食中指指面相对用力,自长强至大椎,自下而上,捏脊背皮肤3~5次。

第9步灸法:医者手持艾条灸患儿神阙穴,至脐周温热感至脐周皮肤出观红晕为度,10~20分钟。

全部操作应连贯,手法轻柔,每日1次,每次约45分钟。

伴脱水和电解质紊乱的患儿视轻重程度予以补液等对症治疗。

疗效标准:①痊愈:治疗1次后,糞便性状恢复正常,呕吐等症状消失:②显效:治疗两次,粪便性状及水分明显好转,其他症状基本消失:③有效:治疗3次,粪便性状改善,其他症状恢复正常:④无效:治疗4次后粪便性状及次数仍无明显改善。

结果20例中,痊愈8例(40%),显效8例(40%),有效3例(15%),无效1例,总有效率95%。

讨论秋冬季腹泻,也称秋季腹泻,一般指发生在秋冬季由病毒(多为轮状病毒)所引起的婴幼儿胃肠炎。

主要发生于2~3岁营养情况良好的婴幼儿,流行高峰一般在每年的12月至次年的1月。

婴幼儿秋冬季腹泻为儿科常见病,多由病毒感染所致,易并发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

推拿治疗婴幼儿腹泻60例临床论文

推拿治疗婴幼儿腹泻60例临床论文

推拿治疗婴幼儿腹泻60例临床体会[摘要] 婴幼儿腹泻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综合征。

以夏秋季多见,近5年来我校医务室对部分治疗时由于口服药物困难或因服药引起呕吐,以及疗效欠佳的患儿自用推拿治疗,收效显著。

[关键词] 婴幼儿腹泻综合征推拿疗法体会[中图分类号] r24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8-240-01婴幼儿腹泻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综合征。

主要症状为腹泻、呕吐、以及水、电解质平衡紊乱。

根据病因不同分两类:由病原生物直接引起的称肠炎,如轮状病毒肠炎、致病性大肠杆菌肠炎、空肠弯曲菌肠炎等,不包括有腹泻症状的法定传染病。

临床治疗多为抗炎、补液、纠正酸中毒及应用助消化药物等。

但部分患儿治疗时由于口服药物困难或因服药引起呕吐,以及疗效欠佳。

近5年来我校医务室利用推拿方法重点对部分患儿进行治疗,收到显著疗效,现就60例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60例,男32例,28例,年龄最大3岁,最小5个月,病程最长5月,最短3天,大便次数每天十余次至数十次,最少每天5至6次。

43例曾服用如多酶片、氟派酸、庆大霉素、氧氟沙星、疾特灵、思密达等其中一种或数种药物,17例既往有腹泻病史经推拿治愈,此次直接要求推拿治疗。

此时60例患儿推拿治疗前大便常规检查:外观黄色水样便或绿色泡沫样便,镜检未见异常或脂肪球4分之一视野--满视野。

2 取穴与操作方法手上及前臂的穴位可只推左手即可。

2.1 脾土位于大拇指桡侧缘。

术者用拇指桡侧缘从指端推向指100-300次,为补脾土。

2.2 大肠位于食指桡侧边。

术者用拇指桡侧缘从食指尖虎口直推100-200次,为补大肠。

2.3 小肠位于小指尺侧边。

术者用拇指根从指根推向指尖100-200次,为清小肠。

2.4 内八卦位于掌心内劳宫穴四周。

术者用左手抓住患儿左手并用拇指按住患儿中指指根处(心经),用右手拇指作顺时针方向运转50-100次,为顺运内八卦。

2.5 三关位于前臂桡侧缘摩腹,从腕部的阳池穴至肘部的曲池穴成一直线。

推拿治疗婴幼儿腹泻的疗效分析及手法探讨

推拿治疗婴幼儿腹泻的疗效分析及手法探讨

推拿治疗婴幼儿腹泻的疗效分析及手法探讨发表时间:2010-02-02T10:16:56.00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09年第32期供稿作者:郑明祥[导读] 久病脾虚损及肾阳,治宜温阳止泻、固肠实便婴幼儿慢性腹泻为临床难治性疾病郑明祥 (昆明市延安医院小儿推拿科云南昆明 650051) 【中图分类号】R24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09)32-0250-02【关键词】推拿婴幼儿腹泻慢性腹泻 1987年1月~2002年4月,我科收治98例经过其它方法治疗无效的婴幼儿慢性腹泻患儿,对其进行单纯推拿治疗及临床观察,现小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98例多为感受外邪后或喂养失当所致腹泻绵延、发育迟缓而经其它方法治疗无效者。

男56例,女42例。

小于8个月62例,9~18个月36例;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6个月,病程在60~90d59例,91~180d39例。

营养状况:与同年龄、同性别正常发育儿相比,体重低15%以上者23例,伴轻度营养不良者18例,伴重度营养不良者3例。

全部病例经大便常规检查或细菌培养,排除细菌感染。

临床表现:有连续腹泻1月以上,大便泻次5次/日以上;自腹泻发生后,体重下降或发育迟缓;大便常规可见脂肪球或未消化食物,质稀薄或水样;面色白光白或山根色诊明显青紫;舌淡苔白或白腻,脉濡或细微,指纹淡;形羸神萎,肢冷不温,纳呆。

中医辨证脾虚型(62例):久泻不愈,或时泻时止,大便稀薄或水样,带有奶瓣及不消化之食物残渣,日泻数次至十余次,食欲不振,精神疲困,睡时露睛,面黄,日唇色淡,舌质淡红,苔薄腻,脉濡。

脾肾阳虚型(36例):久泻不止,大便水样或完谷不化,面色白光白,精神萎靡,肢冷不温,舌质淡,苔薄自脉细微,指纹淡。

2 分组对脾虚型62例和脾肾阳虚型36例分别按就诊顺序编号,脾虚型由1、2、3……编至62;脾肾阳虚型由1、2、3……编至36。

把单号全部编为甲组,双号全部编为乙组,每组中脾虚型各31例,脾肾阳虚型各18例。

小儿氨基酸联合小儿推拿治疗秋季腹泻临床观察

小儿氨基酸联合小儿推拿治疗秋季腹泻临床观察
维普资讯
J u n lo qh rM e ia le e,0 , 12 No 1 o r a fQiia dc l Co lg 2 08 Vo. 9, . 8
小 儿 氨 基 酸 联合 小 儿 推 拿 治 疗 秋 季 腹 泻 临床 观察
朱艳萍 周立 亮
3 讨 论
病 原 学 研 究 证 实 , 冷 季 节 的 婴 幼 儿 腹 泻 8 % 由 病 毒 感 寒 O
染 。 其 中 4 ~ 6 以 上是 由轮 状 病 毒 引 起 的 [ , 次 有 肠 O O 1其 ]
道 病 毒 ( 括 柯 萨 奇 病 毒 、 可 病 毒 、 道 腺 病 毒 )诺 沃 克 病 包 埃 肠 , 毒 、 状 病 毒 。 冠 ] 发 病 机 制 , 种 病 毒 侵 入 肠 道 后 , 小 肠 绒 毛 顶 端 的柱 状 各 在 上 皮 细 胞 上 复 制 , 细 胞 发 生 空 泡 变 性 和 坏 死 , 绒 毛 肿 胀 排 使 其 列 紊 乱 和 变 短 , 累 的 肠 粘 膜 上 皮 细 胞 脱 落 , 留不 规 则 的 裸 受 遗 露 病 变 , 使 小 肠 粘 膜 回吸 收 水 分 和 电 解 质 的 能 力 受 损 , 液 致 肠 在 肠 腔 内 大 量 积 聚 而 引起 腹 泻 。发 生 病 变 的肠 粘 膜 细 胞 分 泌 双 糖 酶 不 足 且 活 性 降 低 , 食 物 中 糖 类 消 化 不 全 而 积 滞 在 肠 使 腔 内 , 被 细 菌 分 解 成 小 分 子 的 短 链 有 机 酸 , 肠 液 的渗 透 压 并 使 升 高 , 绒 毛 破 坏 亦 造 成 载 体 减 少 , 皮 细 胞 钠 转 运 功 能 障 微 上 碍 , 电介 质 进 一 步 丧 失 I 。近 年 来 对 轮 状 病 毒 腹 泻 发 病 机 水 2 ]

小儿推拿法治疗小儿腹泻疗效及护理观察

小儿推拿法治疗小儿腹泻疗效及护理观察

小儿推拿法治疗小儿腹泻疗效及护理观察作者:胡旭辉来源:《中国社区医师》2018年第02期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8.2.85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推拿法治疗小儿腹泻的疗效及护理。

方法:收治婴幼儿腹泻患者359例,行小儿推拿分型治疗。

结果:治愈297例(82.7%),好转62例(17.7%),无效0,总有效率100%。

结论:小儿推拿法能够有效治疗小儿腹泻。

关键词:小儿;腹泻;推拿手法在儿科中,小儿腹泻为一种常见且多发病,常伴随着上呼吸道感染以及发热症状。

病初会出现腹泻、呕吐和胃口差,慢慢地会出现哭闹,粪便中会出现奶块且酸臭等。

该疾病经常出现在夏秋季节,且多为资料与方法收治腹泻患儿359例,男175例,184例;年龄4~ 32个月。

患儿均出现腹泻、腹痛、便秘、咳嗽以及发热症状等。

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①大便的次数增加,3~5次,病情严重的甚至可超过10次/d,大便为淡黄色,有少量的黏液,部分患儿还会出现呕吐、恶心、发热、腹痛、口渴、呼吸深长、腹胀、啼哭无泪和皮肤干瘪等症状、严重的腹泻会导致患儿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以及酸碱平衡失调。

②通过大便镜检,发现有脂肪细胞以及少量的红细胞和白细胞。

③大便病原体检查可见致病性大肠杆菌等生长,或者是分离轮状病菌等。

方法:将上述患儿临床分为寒湿泻、伤食泻、湿热泻、脾虚泻4型。

①寒湿泻:主要的症状为大便稀,有酸臭味,四肢较为冰凉、舌苔发白、指纹色红。

治疗方法:清大、小肠,运土入水,补脾经。

掐其十指节,分腹阴阳,按摩腹部,揉其龟尾,推上七节骨,捏脊。

②伤食泻:主要的症状是恶心、呕吐且口带酸臭味、无食欲、腹胀、腹泻、大便有酸臭味,且大便中间混有一些消化不良的食物残渣,舌苔厚腻。

治疗方法:揉其板门,运内八卦,清大肠。

揉中脘,分腹阴阳,拿肚角,按弦走搓摩。

③湿热泻:主要的症状为发热、口渴、烦躁、小便短赤、啼哭、大便次数增加、泻急、舌质红、苔黄腻且指纹呈色紫。

小儿推拿手法治疗小儿泄泻150例临床探讨

小儿推拿手法治疗小儿泄泻150例临床探讨

第 8 总 14 ) 期( 6 期
2 5
C iee Maiuai & Q og teay A g 2 0 , o.4, o 8 hns nplt n o iG n hrp . u 0 8 V 12 N .
推拿治疗小儿 泄泻 之心得
蝴 家柏
辽宁省丹东市盲人按摩 中心
关键词 泄泻 , 小儿 推拿 治疗
笔者2多年来 , 0 收治了数百名此种患儿 , 收到 了满意
治疗 1 次者3 例 ;~ 次者5 例 ;~ 0 7 25 9 6 l次者3例 ; 6 1~5 1 1次者1例。 次以上者5 每 日 3 1 6 例。 治疗 1 , 次 每次
治疗2分钟左右。 0
4 疗效 标 准
痊愈 : 泄泻停止 , 饮食正常 ; 好转 : 泄泻次数明显 减少 , 其它症状明显减轻 ; 无效 : 大便次数未见减少, 其它症状无改变。
7 病案举例
者俯卧 : 医者立于其左侧 , 揉腹部 , 推脊柱 , 推七节
骨, 倒龟尾 , 捏脊 ; ) ( 患者仰 卧 , 4 医者立于其右侧 , 按 足三里 , 揉三阴交 , 推涌泉。 随证加减 、 、 寒 湿泻 : 重用补脾 胃经 , 推三关 , 补 大肠 , 揉脐 、 推上七节骨 、 揉鱼尾 、 按足三里 , 加揉外 劳宫。湿热泻 : 重用退六腑 , 清脾 胃经、 清大小肠 、 揉
横纹 、 胃经 、 推 运板门、 内八 卦、 运 运土入水 、 分大横 者1例 ; 2 大便有少许水样者3 , 比治疗前 , 例 但都 症状 纹、 推三关 、 推六腑 ; ) ( 患者抑卧 , 2 医者立于其右侧 , 明显减轻 。
揉中脘 , 分腹阴阳、 摩腹 、 揉脐 、 按天枢 、 搓丹 田; ) ( 患 3

小儿推拿神阙穴艾灸护理在脾虚泄泻患儿护理中的价值

小儿推拿神阙穴艾灸护理在脾虚泄泻患儿护理中的价值

小儿推拿神阙穴艾灸护理在脾虚泄泻患儿护理中的价值【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推拿神阙穴艾灸护理在脾虚泄泻患儿护理中的效果。

方法选择2021年6月~2022年6月于本院治疗的脾虚泄泻患儿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所有患儿均行常规治疗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上述干预基础上联合小儿推拿、神阙穴艾灸护理。

记录两组的起效时间与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的起效时间比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小儿推拿联合神阙穴艾灸治疗小儿腹泻临床效果显著,调理体内脏腑功能及推动气血运行,从根本上治疗疾病,减少口服药物及静脉输液带来的副作用。

【关键词】小儿推拿;神阙穴艾灸;脾虚泄泻小儿腹泻是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腹泻为主的一组疾病,也是儿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在发展中国家,腹泻病也是导致儿童死亡的常见疾病之一,据报道,发展中国家小于5岁腹泻患儿每年死亡人数高达300余万。

若患儿的腹泻长期且反复的发作,将可能发展成慢性腹泻,长此以往将引起营养不良,进而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

目前,临床上十分关注小儿腹泻的治愈问题,而提高小儿腹泻的重点是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护理。

近些年,越来越多的学者采用中医或者中西医结合的护理方法用于腹泻患儿,效果良好。

而本研究对小儿推拿神阙穴艾灸护理在脾虚泄泻患儿护理中的效果探讨,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择2021年6月~2022年6月于本院治疗的脾虚泄泻患儿70例。

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小儿泄泻的诊断标准及中医证候分类标准。

1)大便次数增多,3~5次/d,或10次以上,呈淡黄色,或蛋花汤样,或有少量黏液,或色褐而臭,或伴有恶心、发热、呕吐、腹痛、口渴等症;2)有乳食不节,饮食不洁或感受时邪病史;3)大便镜检可有脂肪球;4)脾虚泻:久泻不止,或反复发作,大便稀薄,或呈水样,带有奶瓣或不消化食物残渣;神疲纳呆,面色少华;舌质偏淡,苔薄腻,脉弱无力。

小儿推拿治疗泄泻技术程迅

小儿推拿治疗泄泻技术程迅
小儿推拿治疗泄泻技术程迅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小儿推拿治疗泄泻的原理 • 小儿推拿治疗泄泻的操作方法 • 案例分享与效果评估 • 小儿推拿治疗泄泻的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泄泻的定义与症状
泄泻
是指因肠道功能紊乱,导致大便 次数和形状改变,出现腹泻、水 样便等症状。
逆时针摩腹
用手掌掌面或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指腹在患儿腹部做逆 时针方向的环形摩动,操作5-10分钟。
揉足三里
用拇指或中指指腹在患儿足三里穴上进行按揉,操作1-3 分钟。
推拿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01
02
03
力度适中
推拿时力度要适中,以患 儿能接受为准,避免造成 皮肤损伤。

观察反应
在推拿过程中,密切观察 患儿的反应,如出现异常 情况应及时停止并寻求专 业医生的建议。
推拿治疗泄泻的优势与注意事项
优势
推拿治疗泄泻具有安全、无副作用、 操作简便等优点,尤其适用于小儿患 者。
注意事项
推拿治疗需由专业医师进行,家长不 可自行操作。同时,对于严重的泄泻 症状,应及时就医,推拿治疗仅可作 为辅助手段。
03
小儿推拿治疗泄泻的操作方法
推拿前的准备
确定病因
推拿介质
了解泄泻的原因,如饮食不当、感染 、过敏等。
症状
腹泻、腹痛、腹胀、食欲不振、 体重下降等。
小儿泄泻的常见原因
病毒感染
如轮状病毒、腺病毒等 ,是引起小儿泄泻的常
见原因。
细菌感染
如沙门氏菌、大肠杆菌 等,也可引起小儿泄泻

饮食不当
如喂养不当、食物过敏 等,也可能导致小儿泄

小儿推拿治疗婴幼儿腹泻的临床观察

小儿推拿治疗婴幼儿腹泻的临床观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年第19卷第16期 143·临床研究·小儿推拿治疗婴幼儿腹泻的临床观察代君茹,付跃馨(通讯作者*)(四川省妇幼保健院晋阳院区,四川 成都)摘要:目的观察小儿推拿治疗婴幼儿腹泻的临床观察。

方法在本院收集40例该病患儿,采取小儿推拿手法治疗腹泻,为期5d。

观测治疗前后的症状改善和症状积分。

结果治疗后显效24例,有效16例,无效0例。

总有效率100%,治疗后症候积分情况优于治疗前(P<0.05)。

结论小儿推拿治疗婴幼儿腹泻,效果显著,值得继续推广。

关键词:小儿推拿;婴幼儿腹泻;临床观察中图分类号:R244.1 文献标识码:A DOI: 10.19613/ki.1671-3141.2019.16.075本文引用格式:代君茹,付跃馨.小儿推拿治疗婴幼儿腹泻的临床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6):143.0 引言腹泻是2岁以的婴幼儿的常见疾病,腹泻的发生的原因很多,其免疫功能、感染、饮食等存在紧密联系 [1]。

临床上常给予口服药物、输液等方法治疗,但婴幼儿年龄小,依从性差,且家属大多不愿意接受药物或输液等治疗 [2]。

本文观察小儿推拿按摩疗法治疗婴幼儿腹泻的疗效。

获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研究设计在四川省妇幼保健院收集患儿40例。

年龄在1个月-23个月,男性16例,女性24例。

1.2 伦理审查遵照赫尔辛基宣言并通过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查[3]。

1.3 纳入标准此次研究经过医学伦理学会审批,患儿家属知情研究并签署同意书。

入组标准:(1)符合《实用儿科学》中关于小儿腹泻的西医诊断标准,符合中医小儿泄泻病的诊断标准[4];(2)腹泻时间≤7d;(3)无腹部手术史;(4)无其他胃肠严重疾病的患儿;(5)排除需推拿按摩部位存在皮损、感染、瘀血、创伤等异常者。

1.4 治疗方法推拿按摩治疗。

(1)经络选择:脾经、督脉、大肠经、阑门、神阙、龟尾、足三里、脊柱。

推拿治疗小儿感冒和腹泻的临床体会

推拿治疗小儿感冒和腹泻的临床体会
1 - 推 法 此 法 是 应 用 两 大 拇 指 从 穴 位 的 中 间 向 两 边 分 2分
22小儿 腹 泻 由 于外 感 寒 、 、 、 之 邪或 内伤 乳 饮 。 脾 湿 暑 热 使 失 健 运 , 降 失 司 不 能 腐 熟 水谷 而泻 , 之 小 儿 脏 腑 娇 嫩 , 升 加 脾 常不 足 , 旦 有 外 感 内 伤 的 因 素 , 易损 伤 脾 胃而腹 泻 。治疗 一 极 本 病 以健 脾 燥 湿 为 主 。常 推穴 位 , 经 、 脾 胃经 、 大肠 、 肠 、 小 摩 腹 、 龟尾劳宫、 脊 、 揉 捏 推上 七 节 。 湿 盛 者 加 外 劳宫 、 寒 天枢 、 脾
腹 胀 、 泻 、 化 不 良。 久 消
31 儿 , , 余 岁 。2 0 年 9月 8日诊 , 母 代诉 , .患 女 1 05 其 2d前 半
夜 突 然 发 烧 , 温 3 .℃ , 西 医 诊 为 上 呼 吸 道 感 染 , 理后 体 9 2 经 处
退热 , 翌晨 高热 , 虽再 治 疗 热 不 退 。 由熟 人介 绍 于 此 。 见 高 热 诊
4 .℃ 。 面红 腮 赤 气 促 惊 悸 , 足 厥 冷 , 躁 不 安 , 干 溲 赤 , 01 手 烦 便 脉数 , 指纹 见 紫 色 达 气 关 。 证 属 风 热 外 袭 , 里 化 热 , 扰 神 人 侵 明 , 当疏 风 散 热 、 表 为 主 。取 穴 : 攒 竹 6 治 解 推 0次 。 推 坎 宫 分 10次 , 太 阳 6次 , 0 揉 黄蜂 人 洞 10次 , 阴 阳 4 0次 , 0 分 0 推上 三
俞、 以温 中散 寒 。 湿 热盛 者 加 , 大 肠 , 上 三关 退 下 六 腑 , 清 推 以 清 热 利 湿 。 食 积 者 加 清脾 胃 、 中脘 、 乳 揉 搓脐 、 肚 脚 以消 食化 拿 滞 。 胃虚 寒 者 加 板 门 、 内八 卦 、 推 脾 胃经 、 足 三 里 。 脾 运 重 揉 以 补 脾健 胃 。 日泻 次 数 多者 , 日推 2次 。 每

小儿推拿治疗腹泻病临床观察

小儿推拿治疗腹泻病临床观察

小儿推拿治疗腹泻病临床观察发表时间:2019-09-03T17:10:13.150Z 来源:《医师在线(学术版)》2019年第12期作者:白玉婷[导读] 分析了小儿推拿在小儿腹泻治疗方面的实际作用。

开封市按摩医院河南开封 475003摘要:小儿腹泻由多种因素引发,属于儿科的常见疾病,患儿会出现大便性状改变以及大便次数增多等症状,部分表现为呕吐,严重的患儿还会出现酸中毒、电解质紊乱以及脱水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患儿正常的生长与发育。

小儿腹泻多发于6个月-2周岁的婴幼儿,为了提高治愈率,本文分析了小儿推拿在小儿腹泻治疗方面的实际作用。

关键词:小儿推拿;腹泻病;临床观察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将我院2018年4月-2019年4月收治的120例小儿腹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为60例。

年龄在10个月至3周之间。

所有患儿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方面的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但具备可比性。

2、诊断标准2.1西医诊断标准:一是患儿的大便次数明显增多,一天3次-5次,甚至多达10次以上,大便存在少量粘液且色褐发臭,患儿并伴随呕吐、发热、腹痛以及恶心等症状;二是患儿存在饮食不洁问题;三是严重腹泻患儿存在小便短少、体温升高以及皮肤干燥等问题,且啼哭无泪、呼吸深长,出现腹胀问题;四是通过大便镜检可见患儿红白细胞较少,且存在脂肪球。

2.2中医诊断标准:一是伤食引起,大便气味酸臭,便前会腹痛,或存在呕吐、舌苔厚腻等症状;二是风寒引起,患者肠鸣腹痛,伴随咳嗽、流鼻涕以及舌苔薄白等症状。

部分患者会小便短黄、烦躁口渴,舌苔黄腻;三是湿热引起,大便呈水样,频繁多次,气味酸臭,存在少量的粘液。

四是脾虚引起,大便色淡不臭,患者面色萎黄,形体消瘦,精神懈怠,舌苔呈薄白。

3、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为患儿口服补液盐,帮助其消化,治疗时采用复方胰酶散、妈咪爱等药物。

观察组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常用的中医推拿方法,推大肠、运板门、摩腹以及分腹阴阳等。

应用李氏推拿技法治疗婴幼儿腹泻临床体会

应用李氏推拿技法治疗婴幼儿腹泻临床体会
维普资讯

中 国 乡 村 医药 杂 志 2 0 年 4月 第 9卷 第 4期 02
・2 ・ 5
颅 内 压 , 有抗 惊厥 的作 用 , 症 状 的缓 解 起 着 重要 的作 用 。本 并 对 组 病 人 应 用太 荆 量 静 脉蔫 注丙 种球 蛋 白 , 发热 、 高 压 、 厥 、 脑 惊 意
( 牧 I0 l 0 8 ■ ■ I 2 0 一1 —0 董 自)
13 疗效观察 .
消失 } 效 : 有 大便 文 数 及 性 状 、 随症 状 和 体 征 有 所 好 转 ‘ 效 伴 无 治 疗 2个 疗 程后 病 情 无 好 转 。
作者 单 位 :6 7 3 山东 省 平度 市 第 三^ 民医 院 26 5
穴 之 朴助 。
高 热 清 六 腑 , 吐 配 清 胃 , 寒 配 揉 外 劳宫 , 惊配 平 肝 , 问与 呕 罨 发 夜 晨 起 泻 重 者 配揉 二人 上 马 . 胀 配 揉 大 四 横纹 。取 穴 虽 少 , 推 腹 但 拿 的时 间 要 相对 长一 些 , 穴推 拿 80次 以上 。 拿 速 度 要 比较 每 o 推 快 , 律要均匀。 节 力量 的轻 重 , 依 患 儿 太 小 和体 质 强 弱 而 定 , 虽 但 总 宜 偏 轻 , 致 幼 I 的皮 肤 过 度 发 红 。手 法用 清补 为 主 , 临床 不 | 西 所 见要 幼 儿 腹 坞 多 一 直 宴 赛 杂 之 证 。疗 程 : 日 1 , 每 欢 3敬 为 1
3 讨 论
1 1 一般 资辩 .
本 组 病 例 男 4 倒 , 3 倒 年 龄 最 小 2个 月 , 5 女 5
小 儿鼻 胃 功 能 车 弱 . 外感 六 淫 , 内伤 恢童 及 受 惊 吓 等 愿 固 , 都 易 掼伤 鼻 胃 , 导致 i泻 临 床 多 觅直 宴 赛 杂 之 瞒 帆 .‘ 科 集 匮 幼 成 :夫 i泻 之 奉 , 不 由 于鼻 胃 。 胃 为水 答 之 毒 , 鼻 主运 说 。 匮 无 董 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儿推拿治疗婴幼儿腹泻的临床护理分析
发表时间:2019-11-29T13:55:28.863Z 来源:《医药前沿》2019年30期作者:罗德梅
[导读] 采用小儿推拿治疗的方式可以有效的对患儿的病症起到缓解与改善的作用,进一步的提高治疗的效果,在临床中具有显著的应用优势。

(重庆市巴南区中医院重庆 401320)
【摘要】目的:研究在对婴幼儿腹泻病症治疗过程中,采用小儿推拿治疗方式的临床护理效果。

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2月在我院儿科接受治疗的婴幼儿腹泻病症患儿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9例。

给予对照组患儿常规的治疗与护理,研究组患儿在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加以小儿推拿。

比较患儿恢复情况及治疗效果。

结果:研究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结论:在对腹泻患儿进行治疗时,采用常规治疗联合小儿推拿可以对患儿的病症起到缓解与改善的作用,提高治疗的效果,在临床中具有显著的应用优势。

【关键词】婴幼儿腹泻;小儿推拿;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30-0168-01 婴幼儿腹泻疾病不仅会对婴幼儿患儿的消化功能产生消极的影响,并且如果在患儿病症发展的过程中没有给予患儿有效的方式缓解患儿的病症,患儿腹泻次数较多,就会导致婴幼儿出现脱水或者虚脱的症状,如果在继续放任患儿症状不断的发展而不给予及时的缓解,极有可能对患儿的生长发育以及正常的营养吸收等产生消极的影响,甚至部分病情严重的患儿还会出现酸中毒的症状,对患儿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1]。

因此应该给予婴幼儿腹泻患儿及时有效的治疗,缓解患儿的病症,直至治愈。

为了探究在对婴幼儿腹泻病症治疗时,采用小儿推拿治疗方式的临床治疗护理效果。

本文对2018年1月—2019年2月在我院儿科接受治疗的78例婴幼儿腹泻病症患儿,并采用分组治疗的方式给予患儿常规治疗以及加以小儿推拿治疗,对治疗的效果对比研究,具体研究过程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2018年1月—2019年2月在我院儿科接受治疗的婴幼儿腹泻病症患儿的诊疗信息。

并将其中的78例患儿进行此次的实验研究。

依据患儿就诊时间将所有的患儿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两组中均有患儿39例。

对照组的39位患儿中,患儿的性别组成为男性患儿与女性患儿的比例为19:20。

患儿的年龄组成中,年龄最大在24个月,最小在9个月,患儿的年龄平均值为(11.24±1.22)个月。

患儿的患病时间中,最长为2天,最短为0.66天,患病时间平均值为(1.05±0.49)天。

研究组的39,例患儿中,患儿的性别组成为男性患儿与女性患儿的比例为21:18。

患儿的年龄组成中,年龄最大在23个月,最小在7个月,患儿的年龄平均值为(12.01±0.98)个月。

患儿的患病时间中,最长为2.4天,最短为0.54天,患病时间平均值为(1.24±038)天。

组成对照组与研究组的患儿性别组成与年龄组成等基本的数据信息存在一定差异,但数据分析P>0.05。

此次实验研究前已经对患儿家属讲解相关的知识与研究的目的,患儿家属同意的情况下进行实验研究。

1.2 方法
给予两组患儿不同的治疗方式,给予对照组患儿常规的治疗与护理,给予研究组患儿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加以小儿推拿治疗方式。

常规的治疗方式主要是依据患儿病症的发展状况以及其它方面的身体因素给予患儿适宜的药物治疗,常规的护理,主要是指导患儿家属给予患儿用药,进一步的对患儿家属进行一定的健康教育,提高家属对疾病的认识程度与重视程度,并指导患儿家属正确的给予患儿饮食等。

小儿推拿治疗,在治疗前应该指导家属使患儿保持坐立的姿势,推拿师一手握住患儿的双手,另一只手对患儿腹部大肠与小肠位置进行推拿,采用按揉的方式对患儿的肚脐周围进行推拿治疗,推拿的时间要维持在3分钟左右,对患儿的腹部进行按摩,并且要维持在6分钟左右。

在对患儿进行推拿治疗的过程中要注意室内的温度不能过低,并且推拿治疗的时间要依据患儿的身体承受程度以及病症的发展状况等进行适宜的调整[2]。

1.3 评价标准
在治疗后依据患儿病症的恢复情况对治疗的效果进行统计分析。

治疗效果分为治愈、显效以及无效,统计治疗总效果。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所得数据使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计量资料使用(x-±s)进行有效表示,使用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使用(%)表示,通过χ2进行检验,数据分析得出(P<0.05)。

2.结果
研究组的39例患儿中,治愈、显效以及无效分别有24例、13例以及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4.87%。

对照组的39例患儿中,治愈、显效以及无效分别有18例、15例以及6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4.62%。

研究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3.讨论
婴幼儿腹泻是当前在临床中婴幼儿发生几率较高的一种疾病,属于一种消化道疾病,在临床发病时具有较为显著的季节特征,在春季与秋季是婴幼儿腹泻发病的高峰期。

主要的致病原因是患儿在生活中受到外界空气中寒气的侵袭或者暑热的影响,由于婴幼儿患儿的身体素质较差,抵抗力较弱,因此极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导致患儿的脾胃功能异常,不能正常的发挥功能,最终导致其出现腹泻的症状。

小儿推拿之治疗方式是以中医的治疗理念为理论依据,主要的治疗方式是以按摩的方式对患儿的相应部位进行刺激,进一步的达到对患儿病症缓解的效果。

小儿推拿治疗的方式相对于药物治疗方式,可以显著的减低药物对患儿身体内菌群的平衡状态,进一步的降低患儿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为患儿的健康提供有效的保障[3]。

此次实验中,研究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综上所述,在对婴幼儿腹泻患儿进行治疗时,采用小儿推拿治疗的方式可以有效的对患儿的病症起到缓解与改善的作用,进一步的提高治疗的效果,在临床中具有显著的应用优势。

【参考文献】
[1]梁瑞芬,梁凤好.小儿推拿配合穴位贴敷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护理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8(17).
[2]郭雯璐.小儿推拿按摩疗法治疗婴幼儿腹泻的疗效[J].中国民康医学,2018,30(22):89-90.
[3]赵剑锋.小儿推拿治疗食源性腹泻病的有效性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77):15097-1509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