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策略的心理基础知识(ppt54张)

合集下载

广告心理学之理解广告的知觉基础(ppt36张)

广告心理学之理解广告的知觉基础(ppt36张)


第一、接近性原则:在空间上、时间上, 彼此接近或靠近的的刺激物容易归成彼此 不同的组。

第二、封闭性原则:对于不完全的刺激, 知觉倾向于将它充满和完善。 人们倾向于把不完整的图形知觉为完整的 图形。(完形)

里斯本机场广告

第三、相似性原则:相似的对象容易被人 作为有联系的对象进行知觉。彼此类似的 元素,如形状上、颜色上、方位上或其他 维度上的相似,则倾向于归为一类。

第四、连续性原则:视觉对象在空间、时 间上有内在连续性时候,很容易被感知成 为一个整体。

3、知觉的理解性 人在对客观事物进行知 觉时,总是根据已有的 知识和经验对外部输入 信息进行理解和解释。



带有很强的主观因素:先前经验、需要、 动机、期望、兴趣……(经验因素、动机 因素、价值因素、情绪因素、态度因素) 两种结果: (1)顺应广告人的思路(予以引导) ( 2)扭曲、偏见、误解、错觉


解释偏差:我们接受的刺激是模糊的,这 就要我们基于自己的过去经验、期望和需 要来判断它的意义,而消费者倾向于把他 们自己的欲望和假设投到产品和广告上。 西雅图母亲把啤酒当成了百事的节日罐装。 护发产品当成啤酒 知觉具有主观性

人们认为这是黑人奴隶痕迹的反映。

人们描述为黑人男子被白人男子逮捕。



三、感觉的基本规律 1、同类感觉的相互作用 第一、适应现象 适应是指感受器在同一刺激的持续作用下,感受 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当消费者因为刺激物非常熟 悉而不再对它加以注意时,适应的过程就发生了。 小刺激、简单刺激、重复暴露、无关和不重要的 刺激 第二、感觉对比 是指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 化的现象。

广告策略的心理基础课程(PPT 29张)

广告策略的心理基础课程(PPT 29张)

消费者的认识过程
错觉的研究
消费者的认识过程
错觉的研究
消费者的认识过程
错觉研究的意义

研究错觉的目的,是使人们在实践过 程中采取措施来识别错觉和利用错觉。 营销者在商品经营中可以通过错觉取 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Drop The same amount of fuel feels more. 每100km仅4.91油耗。 同量的燃料,跑的更远。相较于原先的配置,使用等量的燃料,你能到 达的半径将更大。
2.
广告对消费者的情感过程的影响——让消费者 喜爱广告、产品、品牌 广告对消费者的意志过程的影响—说服消费者 购买产品
3.
THANK YOU FOR YOUR ATTENTION!!!
• • • • • • • • •
• • • •
• • • • •
1、不是井里没有水,而是你挖的不够深。不是成功来得慢,而是你努力的不够多。 2、孤单一人的时间使自己变得优秀,给来的人一个惊喜,也给自己一个好的交代。 3、命运给你一个比别人低的起点是想告诉你,让你用你的一生去奋斗出一个绝地反击的故事,所以有什么理由不努力! 4、心中没有过分的贪求,自然苦就少。口里不说多余的话,自然祸就少。腹内的食物能减少,自然病就少。思绪中没有过分欲,自然忧就少。大悲是无泪的,同样大悟 无言。缘来尽量要惜,缘尽就放。人生本来就空,对人家笑笑,对自己笑笑,笑着看天下,看日出日落,花谢花开,岂不自在,哪里来的尘埃! 5、心情就像衣服,脏了就拿去洗洗,晒晒,阳光自然就会蔓延开来。阳光那么好,何必自寻烦恼,过好每一个当下,一万个美丽的未来抵不过一个温暖的现在。 6、无论你正遭遇着什么,你都要从落魄中站起来重振旗鼓,要继续保持热忱,要继续保持微笑,就像从未受伤过一样。 7、生命的美丽,永远展现在她的进取之中;就像大树的美丽,是展现在它负势向上高耸入云的蓬勃生机中;像雄鹰的美丽,是展现在它搏风击雨如苍天之魂的翱翔中;像江 河的美丽,是展现在它波涛汹涌一泻千里的奔流中。 8、有些事,不可避免地发生,阴晴圆缺皆有规律,我们只能坦然地接受;有些事,只要你愿意努力,矢志不渝地付出,就能慢慢改变它的轨迹。 9、与其埋怨世界,不如改变自己。管好自己的心,做好自己的事,比什么都强。人生无完美,曲折亦风景。别把失去看得过重,放弃是另一种拥有;不要经常艳羡他人, 人做到了,心悟到了,相信属于你的风景就在下一个拐弯处。 10、有些事想开了,你就会明白,在世上,你就是你,你痛痛你自己,你累累你自己,就算有人同情你,那又怎样,最后收拾残局的还是要靠你自己。 11、人生的某些障碍,你是逃不掉的。与其费尽周折绕过去,不如勇敢地攀登,或许这会铸就你人生的高点。 12、有些压力总是得自己扛过去,说出来就成了充满负能量的抱怨。寻求安慰也无济于事,还徒增了别人的烦恼。 13、认识到我们的所见所闻都是假象,认识到此生都是虚幻,我们才能真正认识到佛法的真相。钱多了会压死你,你承受得了吗?带,带不走,放,放不下。时时刻刻发 悲心,饶益众生为他人。 14、梦想总是跑在我的前面。努力追寻它们,为了那一瞬间的同步,这就是动人的生命奇迹。 15、懒惰不会让你一下子跌倒,但会在不知不觉中减少你的收获;勤奋也不会让你一夜成功,但会在不知不觉中积累你的成果。人生需要挑战,更需要坚持和勤奋! 16、人生在世:可以缺钱,但不能缺德;可以失言,但不能失信;可以倒下,但不能跪下;可以求名,但不能盗名;可以低落,但不能堕落;可以放松,但不能放纵;可以虚荣, 但不能虚伪;可以平凡,但不能平庸;可以浪漫,但不能浪荡;可以生气,但不能生事。 17、人生没有笔直路,当你感到迷茫、失落时,找几部这种充满正能量的电影,坐下来静静欣赏,去发现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东西。 18、在人生的舞台上,当有人愿意在台下陪你度过无数个没有未来的夜时,你就更想展现精彩绝伦的自己。但愿每个被努力支撑的灵魂能吸引更多的人同行。

广告策略的心理基础课件

广告策略的心理基础课件
感知
指消费者对外部刺激的识别、 注意和解释过程,是消费者对
客观事物的直接反映。
认知
指消费者对外部信息的加工、 储存和提取过程,是消费者对 客观事物的间接反映。
感知与认知的差异性
不同消费者对外界信息的感知 和认知存在差异,广告策略需 要针对不同群体进行差异化定 位。
感知与认知的互动性
感知与认知相互影响,共同作 用于消费者的行为决策,广告 策略需要充分考虑两者的互动
将多个产品或服务组合在一起,提供 优惠套餐,满足消费者的一站式需求 。
通过赠送小礼品或附加服务,提高消 费者的购买欲望。
THANKS
感谢观看
REPORTING
价格制定的心理策略
价格定位
根据产品定位和目标受众,制定 合理的价格策略。
价格差异
针对不同消费者群体,提供不同的 价格选择,以满足不同需求。
心理定价
利用消费者心理,采用尾数定价、 限时折扣等策略,提高购买意愿。
促销活动的心理策略
限时促销
利用时间紧迫性,促使消费者尽快做 出购买决策。
赠品促销
组合促销
消费者个性与自我概念
个性
指消费者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倾向,包括 能力、气质、性格等,是影响消费者行
为的重要因素。
个性与自我概念的差异性
不同消费者的个性和自我概念存在差 异,广告策略需要针对不同群体进行
差异化定位。
自我概念
指消费者对自己身份、角色、价值观 等方面的认知和评价,是影响消费者 行为的重要因素。
个性与自我概念的稳定性
消费者的个性和自我概念在一定时期 内相对稳定,广告策略需要充分考虑 这种稳定性进行长期规划。
PART 03
广告信息传播的心理基础

广告心理学讲义课件(ppt 68页)

广告心理学讲义课件(ppt 68页)
的学生会努力做到不迟到。由此可见,负强化不仅能 使一些不良行为减少或结束,而且还能使积极行为得 到强化。 4.消除(自然消退) 是通过不提供个人所愿望的结果来减弱某种行为。
广告学概论-广告心理
强化的原则
要遵循目标强化的原则。 不能以同样的方式奖励所有的人。 要及时反馈和及时强化。
广告学概论-广告心理
广告学概论-广告心理
第二节 广告心理及其反应
一个成功的广告,在于积极地利用有针对性 的诉求,把广告主所需传播的信息进行加强, 传递给消费者,从而引起消费者的注意,使 消费者对广告主的产品发生兴趣,并进而刺 激起消费者的欲求,促使其产生购买行为。 可以看出,广告发生作用的这一机制和过程 完全是心理性的,而广告也是针对消费者的 物质欲求心理而发。这就是所谓的广告的心 理功效,它是广告宣传通过对消费者的感觉 和知觉刺激去激发消费者的认知过程的结果。
3、知觉偏见:最常见的就是视错觉,另外人生观因素例 如:经验、情绪、年龄和性别对知觉偏见有重要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人们对第一次看到的和听到的商品 的特征都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在比较熟悉的产品观察 以后,留在记忆中能够回想起来的还是最初或最后看 见的印象,所以广告创意中最好点明主题。
广告学概论-广告心理
采取行动 刺激欲望 激发兴趣
引起注意
创意金字塔
女孩商场买衣服
广告学概论-广告心理
广告必须力求创新,保持广告信源的可靠性(广告信 息诚实、有道德、可信度的确认)吸引力(乔丹)、和感 染力(依从)三方面整合。
总结:吸引消费者眼球且具有促销广告的原则: 1、引起注意 2、内容简洁 3、广告效果与消费者接触次 数有关 4、广告本身的感情诉求强度影响广告接收 5、其他方面 影响。

第二章广告策略的心理基础

第二章广告策略的心理基础

PPT文档演模板
第二章广告策略的心理基础
消费者的认识过程
• 二、记忆和注意
记忆 Memory --
•反映 消费者 事物 经历过
注意 ATTENTION--
指向 心理活动 对象 集 中
PPT文档演模板
第二章广告策略的心理基础
消费者的认识过程
• 二、记忆和注意
•泻停封泻药
•保10洁
•鸟窝咖啡
•抠抠聊天 •流的滑涂改液
•提高 •产品知名 度
第二章广告策略的心理基础
消费者的认识过程
• 三、联想与思维
联想 Association--
•一种事物 想 另一种事物 心理活动过程
• 联想的主要表现形式如
下:
•乌镇
(1)接近联想。
•巴黎
(2)类似联想。
(3)对比联想。
(4)因果联想。
(5)色彩联想。
• 。。。。
PPT文档演模板
超乎想象的舒适和驾驶。
同样距离,感觉更短。超越想象的舒适和驾驶乐趣,使得回家的旅程变
得更短。 PPT文档演模板
第二章广告策略的心理基础
PPT文档演模板
第二章广告策略的心理基础
PPT文档演模板
第二章广告策略的心理基础
PPT文档演模板
第二章广告策略的心理基础
PPT文档演模板
第二章广告策略的心理基础
消费者的情感过程
影响消费者情感变化的因素
P
Product 商品
S
Service 服务
E
Environment 环境
PPT文档演模板
第二章广告策略的心理基础
消费者的意志过程
意志 will - 人们 为了……目的 做出 努力

《市场营销心理学》第十一章广告心理策略PPT课件

《市场营销心理学》第十一章广告心理策略PPT课件

2020/2/16
5
二、广告创意心理策略
广告创意是指在广告定位的基础上,在一定的广告主题范 围内,进行广告整体构思的活动。广告创意是广告制作的依 据,是广告的“灵魂”。 在广告创意的基础框架内,就可以开始运用艺术性的手法, 实施广告的具体制作了:
(一)心理素材
一方面是客观事物中的实物或图片;另一方面是来自创作 者头脑中已存储着的客观事物的形象。
2020/2/16
22
⑤ 态度法。一个人的态度往往很难用直接方法观察,只能从 其表现的言辞或行为动作进行了解。要想了解一则广告是否改 变了人们对某一商品、企业或商标的态度,可采用多项选择答 案式提问法,从被调查者的选择中判定他们的态度,以此来评 定广告的心理效应。
⑥ 实验室法。实验室法是利用先进的科学仪器在实验室中测 定消费者心理反应的方法。
市场营销心理学
2020/2/16
1
第十一章 广告心理策略
目录
第一节 广告的心理功能 第二节 营业员的心理策略
第三节 营销人员的群体心理
2020/2/16
2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广告的心理功能及其产生的影响; •理解广告定位的方法; •认识不同广告媒体之间的异同点。
技能目标
•掌握制定广告策略的方法; •掌握广告心理效应的测定。
常用的广告表现策略有两种——理性诉求和感性诉求。
2020/2/16
8
(一)理性诉求策略
写实 对比 证据 论证 示范
(二)感性诉求策略
想象 威吓 夸张 文艺
2020/2/16
9
四、广告词的设计心理策略
在广告词的设计过程中应关注消费者的下列心理状态: 1.消费者受传统心理的影响根深蒂固 2.崇拜心理 3.从众心理 4.逆反心理 5.好奇心理 6.恐惧心理

现代广告的心理策略广告策划与公众心理PPT

现代广告的心理策略广告策划与公众心理PPT
• 橙色
▪ 阳气、元气、积极、乐观、热烈 ▪ 相反为欺诈、嫉妒
• 黄色
▪ 权贵、辉煌、愉快、智慧、快活 ▪ 相反则为病态
• 绿色
▪ 草木、和平、自然、安全、旅行、成长 ▪ 相反则为有毒
9
• 蓝色
▪ 广大、沉静、诚实、沉着、海洋、智慧 ▪ 消极
• 紫色
▪ 神秘、优雅、高贵、永远、气魄、壮丽
• 金色
▪ 忠诚、名誉、富贵
20
21
22
三、现代广告的心理策略
▪ 吸引注意策略 ▪ 增强记忆策略 ▪ 需求导向策略 ▪ 巧用时势策略 ▪ 制造从众策略 ▪ 创造时尚策略 ▪ 标新立异策略 ▪ 性诉求策略
23
1、吸引注意策略
▪ 强度:视觉、听觉 ▪ 对比 ▪ 背景:完全一致,鲜明反差 ▪ 动静 ▪ 需求:公众的需求点、关心点 ▪ 艺术 ▪ 新奇 ▪ 社会:社会热点事件和信息 ▪ 例:李英爱
▪ 广告策划与意志过程
• 萌发消费欲望和完成消费行为的过程
2
二、广告设计与公众心理
▪ 广告设计与公众需要心理 ▪ 广告设计与公众审美心理 ▪ 广告设计与公众色彩心理 ▪ 广告设计与公众线条心理 ▪ 广告设计与公众图案心理
3
1、公众心理需要
▪ 色调应用举例
• 食品
▪ 营养丰富、新鲜可口、强身健体 ▪ 亮度红色、绿色或植物色调 ▪ 刺激公众消费欲望、强化商品保健功能
微软、人寿保险、大众、电信
28
5、制造从众策略
▪ 理想化的生活模式 ▪ 创造示范小众 ▪ 宣传和促销活动 ▪ 展示性和社会性宣传活动
29
6、创造时尚策略
▪ 刺激公众心理 ▪ 符合公众消费水平 ▪ 具有社会效益 ▪ 新颖并富有时代气息 ▪ 暗示、模仿和互动心理技巧的运用 ▪ 例:动感地带

广告心理策略课件

广告心理策略课件


每天都是美好的一天,新的一天开启 。20.11.3020.11.3018:2518:25:4418:25:44Nov-20

务实,奋斗,成就,成功。2020年11月30日 星期一6时25分 44秒M onday, November 30, 2020

抓住每一次机会不能轻易流失,这样 我们才 能真正 强大。20.11.302020年 11月30日星期 一6时25分44秒20.11.30
29
– 蓝色
• 广大、沉静、诚实、沉着、海洋、 智慧
• 消极
–紫色
• 神秘、优雅、高贵、永远、气魄、 壮丽
– 金色
• 忠诚、名誉、富贵
– 银色
• 纯洁、信仰、富有
30
增加记忆策略
2020/11/30
Wu Bolin Consumer NhomakorabeaBehavior
31
• 身份和地位的象征,能够 展示自我形象,获得自尊 的满足。
做广告不但要加深读者对广告的 印象,还要掌握读者求知的心理。
广告心理策略
广告心理策略
• 诱发需要策略 • 吸引注意策略 • 启发联想策略 • 增加记忆策略 • 广告诉求策略
水仙风油精
在诱发需求的方式方面, 这两则广告有什么区别?
诱发需要策略
需要的正面诱发
直接介绍产品的好处
需要的反面诱发
突出不满足需要时所 得的坏结果
第二天照旧, 等到第三天揭开谜底,广告上写 ‘三人行必有我师,三人行必有我鞋,
鹤鸣皮鞋’。”
老板一听,觉得此计 可行,依计行事,广 告一登出来果然吸引 了广大读者,鹤鸣鞋 店顿时家喻户晓,生 意红火。
账房先生的广告为何 如此成功?

广告营销心理学概述(ppt57张)

广告营销心理学概述(ppt57张)


3、广告主题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A、回答为什么消费者购买我生产的商品,而不 是其他同类商品或替代品 B、确定市场位置,提出与其他商品不同的购买 理由 C、广告主题的确定就是寻找这个理由,前期工 作是通过市场调查,确定消费者的特点和企业 (或商品)在市场中的位置,再次基础上确定理 由


4、科学确定广告主题的意义 如同为航船找到方向,广告的步骤应该是:产品还未投入 市场时,广告先行;进行广告时,主题先行。评价一件广 告作品的重要标准就是有无准备的广告主题 A、正确的广告主题是说服购买的关键 B、正确的广告主题有利于进一步巩固产品定位 C、正确的广告主题为广告的创作提供了基本素材 D、正确的广告主题是企业对广告进行科学管理的重要内 容


5、媒体策略
根据广告目标选择最佳的媒体与媒体组合,用尽 可能少的广告费用实现广告目标
A、使用什么媒体或同时用什么媒体进行组合 B、每种媒体使用多少次 C、每种媒体应花多少钱 D、在一年中哪些时期使用哪种媒体 E、对本地媒体进行具体调查与联系等

四、广告主题
1、广告主题是广告学中重要的理论和实践


3、广告创意的原则之二:简单原则
爱因斯坦说“解决之道很简单是,上帝在回 应”。他有一个坚定不移的思想:科学逻辑上的 简单性,是这种理论的正确性的重要标志。


最伟大的真理常常也是最简单的真理。 一切创造的起点也是简单的。毫无疑问广告创 意同样也应当遵循简单性原则。

1、简单是一种智慧
2、广告主题理论和时间发展的三个阶段 A、很长时间内广告被认为是
广告=商品+好话+美人 B、第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从产品观 念向推销观念转变 美国的里夫斯提出广 告要把注意力集中与产品的特点和消费者 利益,即突出商品间差异

广告心理学培训(PPT 48页)

广告心理学培训(PPT 48页)
19
说出消费者真正的需要或深层需要
如果广告公司及企业能够通过科学的调查,及时,准确 地了解消费者真正的需要,对关高进行合理的定位,那 那么这则广告就成功了一半。
20
诉诸消费者的优势需要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表明,人都潜藏着多种不同层次 的需要,但在不同的时期表现出来的各种需要的迫切 程度都是不同的。人的最迫切的需要才是激励人行动 的主要原因和动力。而这种最迫切的需要就是消费者 的有时需要。 能否满足这种优势需要,直接影响到消费者对商品的 态度和购买行为
27
(2)分化
条件反射的分化指对不同的刺激做出不同的 反应
28
三、广告重复策略
。 1、广告重复的效果。
(1)提高品牌知名度。 (2)促进受众对广告内容的理解和记
忆,实现广告说服的目的。 (3)高频率本身也可能成为该品牌的
一个优势指标。
29

广告重复的原则
(1)内容复杂、信息量大的广告应增加重 复次数;内容简单、信息量小的广告 不宜重复过多。
33
如何提高广告的记忆效果
广告的信息量要适当
广告标题或广告口号字数不宜太多。
广告文案内容尽量简洁。
在电视广告中,广告画面内容要单一。
增加对象的维度
一般来说,每个对象都由若干特性,每种特性都可看 作一个维度。多维特性相结合,构图、色彩、线条、 修辞等构成一个和谐的整体,容易增强记忆。
34
广告的情感诉求
(2)受众喜欢的广告可以多重复。 (3)幽默广告不宜有太多的重复。 (4)广告论据有力,可以多重复。 (5)存在大量竞争广告时,应加强重复。 (6)如果需要大量重复,则要围绕同一广
告主题不断改变广告表现形式。 30
广告重复次数与效果的关系

广告心理学概述(ppt 48页)

广告心理学概述(ppt 48页)
广告心理学并不是以研究消费者感受广告作品 心理规律为主要内容,而是着重研究广告传播活 动中与受众(消费者)相互作用的心理规律与特
点。
广告心理学既具有科学性,又具有艺术性,更是两者 的有机统一性质。广告心理学也具有应用科学和多学科综 合(交叉)的性质。
与广告心理学关系密切的学科有:心理学(消费者行 为、社会心理学)、广告学、经济学、社会学(文化人类 学)和市场营销学等。
1908年斯考特出版了《广告心理学》一书这是第一 本以广告心理学命名的书,从这个意义上说,广告心理学 至今已经历了一百年的历史。由于市场发展水平制约,这 一时期广告心理学并没有实质性发展。
2020/2/8
23
第二阶段:发展时期(1960年代—1990年代)
西方等国受到经济、市场和社会文化等因素 的影响,具有实质性意义的广告心理学研究是在 60年代以后,尤其在认知心理学理论影响下,广 告与消费者心理研究对广告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 响。
• 问卷量表法。它是指运用一系列精心设计的问卷或量表,对 消费者的心理特点、态度等进行测量以了解消费者心理特点 的方法。
• 个案研究法。选择一个典型的案例进行分析研究。
• 调查法。它是指研究者要预先拟好调查问题(或 问卷),然后通过适当的手段,让受调查者表达
他们对事物、观点的态度或意见。这种方法用以
• 简言之,广告就是广告主通过媒体向目标受众传 递信息以劝导(说服和沟通)其购买(使用)广 告商品或消费观念变化的过程。
• 现代广告学的理论构架是传播学模式。
有关学者广告定义
• 目前流行的说法,广告就是实践中的心理学。
• 美国广告学者T. Duncan(2005)认为广告是由某一 广告主以付费的方式传播产品信息,其目的是为了 获得更多的受众,建立品牌知名度和与竞争者相区 别的品牌形象。

广告的心理策略培训课件

广告的心理策略培训课件

Advertisement
广告的心理策略
17
认知、情感与意志的逻辑关系
• 从哲学范畴来看: • 情感是一种特殊的认知,包含在广义认知的范畴之内;意志是
一种特殊的情感,包含在广义情感的范畴之内。
• 从生理机制来看: • 认知是一般事物的刺激信号在大脑皮层相应区域所诱发的兴奋
灶与周围其它神经组织之间所建立的神经联系之总和; • 情感是价值事物的刺激信号在大脑皮层相应区域所诱发的兴奋
• 从功能控制来看: • 意志控制着情感,情感又控制着认知。意志对情感的控制
不是对情感的否定和压抑,而是对情感的综合运用和统筹 兼顾,使人不至于在各种情感上顾此失彼或轻重失衡;同 样,情感对认知的控制不是对认知的否定和压抑,而是对 认知的协调和组织,使认知不至于盲目而忙乱。
Advertisement
在1901年底,美国心理学家W.D.斯科特提出广告工作 应发展成一门科学和心理学并且对此可大有作为的见 解,并且陆续发表了一系列有关文章,还于1903年汇 编成《广告理论》一书出版。
1908年,斯科特进一步将广告心理的知识系统化,出 版了《广告心理学》。
在20世纪40年代之后,对深层动机开始进行探讨。
意志过程
属性1
记忆 感觉
属性2
记忆 感觉
其他 事物
思维
经历 经验
调影 节响 情感过程
Advertisement
广告的心理策略
11
一、消费者的认知过程

认知过程指的是消费者
对商品的个别属性(如形状、
大小、颜色、气味等的各个
不同感觉)相互间加以联系
和综合的反映过程。在这一
过程中,消费者通过自身的
感觉、记忆和思维等心理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文化程度差异
受教育程度:

文盲 高中以下 高中 大学

大学以上五等
1.
媒体接触——文化程度高低与媒体接触 量的多少成正比
2.
对产品要求——文化程度高低与产品消 费品质的好坏成正比
3.
接受劝导——文化程度高低与购买行为
的思维判断能力的强弱成正比
第二节 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理性购买与非理性购买 例行反应行为、有限度解决问题、

享乐心理——更注重生活享受
中等收入者:——收入除维持正
常生活支出之外,有少部分剩余。 求实心理——符合现实需要

象征心理——满足自我心理需要
(满足自尊需要)
低收入者:——收入除正常生活支出
之外,几乎没有剩余。

节约心理——满足具体生活,非常注重 产品品质

低风险心理——购买量小,喜欢从众购 买


29-50岁——事业、生活的需要
51-60岁——健康、未来生活的需要

60岁以上养老期——对生命延续、希望的需要
二、性别差异
1. 2.
媒体接触——男性比例大于女性 消费心理——女性 女性——美——贤惠

男性——潇洒——自尊
3. 对广告的反应
三、经济收入差异

恩格尔系数——恩格尔系数是根据恩格尔定律 得出的比例数,是表示生活水平高低的一个指 标。其计算公式如下: 食物支出金额
一、年龄差异
产品消费者是以年龄来区隔市场,广告 受众也是以年龄来区隔市场的。 学龄前期(0——6) 小学期 (7——12、13) 中学期 (13、14——18、19) 工作初期(19、20——27、28) 工作中期(28、29——50) 退休前期(51——60) 养老期 (60以上)
A.
注意:随着年龄增长,人对刺激物的注意 主要靠意义来维持。 记忆:随年龄变化,总的来说,年纪越小 记忆越好。 理解:中学期以后理解能力逐步成熟。
B.
C.
D.
思维:随着理解力发展。
4.需要和动机

12-13岁以下——日常生活以学习用品


13-19岁——社会初步交往的需要
19-29岁——各种需要

养老期媒体接触时间最多,但精力极为
有限。
〈3〉媒体选择取向

现代人对于看电视更多是对于兴趣和娱 乐的取向,以及信息来源的取向。

在收视人群中,小学期、中学期人群更 注重增长知识,年龄越高越注重了解时 事。(见13页表格)
3.认知方面

人的认知随生理机能变化而变化, 正常人生理成熟认知则稳定,生理 衰退认知也衰退。
费者;
受众
消费者
〈1〉媒体类型

学龄前儿童媒体接触有限,以电视为主。 小学期接触面扩大,以电视、广播为主, 添加少量互联网络。 中学期及以后几乎涵盖各种媒体。

养老期媒体接触范围缩小,仅限传统媒体。
〈2〉媒体时间

学龄前儿童注意力难以集中,媒体接触 时间有限。

小学期、中学期至退休前期接触时间都 很短,但因时而异、因人而异。
广泛解决问题
一、按理性购买程度分类的购买 行为
1.非理性购买行为:

忠诚性购买
诱惑性购买 从众购买
忠诚性购买

长时间使用同一品牌,信任度极强,比如用惯 了风油精就不愿用驱蚊水等 不愿与其他品牌比较



年老的消费者更易成为忠实性消费者
例如:洗衣皂就用雕牌 送礼就送脑白金
诱惑性购买


计算公式如下:
日常生活支出金额
系数=───────── 收入金额

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者为绝对贫困,50- 59%为勉强度日,40-50%为小康水平,30 -40%为富裕,30%以下为最富裕。
高收入者:——收入除正常生活支出
之外,有大部分剩余。

逐名心理——名牌知名度 攀比心理——品质无关紧要 冒险心理——更易接受新产品
了解又希望了解产品的阶段,搜集资料、
第三节 消费者对各种商品的购买心理
消费者对于不同消
费品的消费心理
消费者对于消费品
的卷入程度
一、购买方式为标准的分类
1、日用品——这类广告以提醒为目的, 在广告中对于产品的介绍信息可采用 量并不大,反而是产品价格经常处于 主导地位。
2、选购品——价格比较高、使用周期长、 购买风险比较大的产品,质量、价格、 功能是产品重点,广告所提供的信息较 为重要,尤其是品牌形象。
二、把购买作为解决问题的活动 分类

例行反应行为——最常见的购买用为, 发生在购买常用品和廉价品时。选择常 用品牌或相近品牌。 方便购买
1. 2. 3. 4.
熟悉品牌
品牌知名度
情景刺激

有限度解决问题——价格不菲但却是生
活必需品,商品结构、性能比较复杂。

广泛解决问题——不是马上就需要满足, 但有购买欲望,需要已被唤起,处于不 估价阶段的时间会很长,绝对属于理性 购买行为。

恩格尔系数=─────── 总支出金额
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者为绝对贫
困,50-59%为勉强度日,40-
50%为小康水平,30-40%为富裕,
30%以下为最富裕。
山西省在2003年粮食消耗方面恩格
尔系数就达到33.5%。

其实,日常生活中除食物支出外,衣着、住房、 日用必需品等的支出,也同样在不断增长的家 庭收入或总支出中,其中一种支出的上升就会 导致相应系数的上升。
广告心理学
第二章 广告策略的心理基础
广告受众的心理特征 品牌选择性策略 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消费者对于商品的购买心理 消费者对广告的反应

第一节 广告受众的心理特征
年龄 性别 经济收入 文化程度
马斯洛提出需求的5个层次如下:
1、生理需求 2、安全需求 3、(归属和爱)社交需求 4、尊重需求 5、自我实现需求
由于产品本身刺激引起的购 买——如造型、包装等。

遇到特殊促销时期
从众购买

对产品并不是真正需要,了解也不深入 (如遇到抢购情况)

有购买需要,但经过其他产品比较后,
觉得其他产品更为合适。(款式、价位、
数量等因素)

明星广告就是采用这种心理
2.理性购买行为
唤起需要
搜寻资料 估价行为 购买决定 买后感觉

1.广告效应

学龄前儿童是广告的“二级传播”者。 小学期儿童是优秀的“二级传播”者。 中学期少年已充分承载广告效应。
中学期以后广告能增进品牌意识。
退休前期广告效应渐弱。

养老期广告效应微乎其微,甚至消失。
2.媒体接触行为

消费者与媒体接触是广告发布的前提,
受众是潜在的消费者,但又不完全是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