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诗白《政治经济学》(第2版)课后习题详解(9第九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刘诗白《政治经济学》(第2版)第九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1.试用DIM分析法,比较分析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的不同。
答:经济机制又称为经济运行机制,是指在经济运行过程中,经济组织或经济系统内部和外部各构成要素、各环节之间互相制约、互相作用的方式及其运作机理。经济机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决策机制、信息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埃冈·纽伯格和威廉·达菲等学者将其称之为经济机制的“DIM”分析法。
在现代经济生活中,基本经济机制有两种:市场机制和计划机制,市场机制就是通过市场来配置资源,协调经济各部分的关系;计划机制则是把政府的各种经济计划作为调节经济各部分关系的基本手段和资源配置的方式。尽管二者都是配置资源的方式,但却有所区别。具体而言,运用DIM分析法,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的不同之处体现在:
(1)决策机制不同
市场这种资源配置方式下,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完全由经济主体独立决策,决策权高度分散。企业和消费者是市场的主体,作为理性经济人,在进行独立决策时,企业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消费者以效用最大化为原则。
在计划经济中,资源基本归国家所有,经济的组织和管理由中央计划机关负责,整个社会就像一个大工厂,成千上万个国有企业是其中一个工段或一个车间。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权高度集中于中央计划机构,依靠强制力、所有权及自身掌握的信息进行决策,但本身并不从事经济活动。企业和居民则根据政府的决策生产、就业以及获得收入进行消费。
(2)信息机制不同
市场经济下的信息机制是相对价格。价格由供给者和需求者双方通过竞争来决定。价格提供的信息量是巨大而充分的,可以从中了解市场上各种商品供给的数量、需求的多少、成本的高低、收益的大小。价格提供的信号简单、明了、透明度大、公开性强;市场价格信号可以横向和无限地传递,收集、整理快速,可以节省成本。
在计划经济方式下,信息的收集、整理和传递是通过政府计划部门纵向进行的。首先由各企业上报上半年计划执行情况,计划经过逐级整理后再逐级上报中央,政府计划部门经过测算、平衡,根据掌握的国内外有关该部门的供需、价格的信息和动态,制定出计划,再逐级下达到企业,作为指令执行。这种信息收集和传递机制缺乏公开性和透明度,信息收集和传递速度缓慢,组织费用较高,而且容易失真。依靠这样的信息制定的计划很难符合瞬息万变的客观实际的需要,最后往往异化成主观主义或官僚主义的计划,造成资源配置不当。
(3)激励约束机制不同
在市场经济下的激励约束效应是强大的。与计划经济条件下以实物和使用价值为经济追求的目标不同,市场经济下经济追求的目标是货币和价值。货币在量上是无限的,追求货币
的欲望永远不会满足,因而它能提供强大的动力机制。同时,竞争作为一种外部压力,是一种最好的激励约束机制。竞争是一个优胜劣汰、择优选择的过程,在竞争的压力下,人们力求获得别人也在追求的东西。因此,竞争是创造效率的行为、创新的激励,为了应对竞争,人们必须以最好、最便宜、最符合需求的产品供应市场。
在计划经济下,经济主体的任务主要是完成中央下达的计划指标,经济发展的动力主要依靠行政动员、精神激励以及道义上的力量。在物质财富像泉水一样涌出来以满足人类无限需要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前提下,国家所有的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使个人、集体和社会的利益完全一致,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是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政治上、道义上的一致成了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动力,而所谓的竞争仅限于围绕完成计划、提出合理化建议的劳动竞赛。
2.试述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为什么选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答: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选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原因主要有:
(1)中国社会历史上的特殊矛盾和特殊道路,是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层次原因。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条件的变化,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越来越突出,越来越不适应进一步提高生产力以及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因此,要解放生产力,经济体制改革是必由之路。
(2)中国依然存在着商品经济赖以生存的条件,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间接原因和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市场经济是高度发到的社会化的商品经济,在社会注意初级阶段,由于存在着广泛的社会分工和劳动交换关系,由于存在着多种所有制的经济形势,由于国有经济内部各企业之间的独立性,必须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发展,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直接原因。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实践经验表明,要进一步发展生产力,单靠过去的计划经济体制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制度和体制方面的种种弊端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因此,为了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就必须将市场和计划两大经济手段结合起来,自觉调整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各个方面和环节,以发展生产力。
(4)世界经济全球化、市场化发展,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外部原因。市场化、信息化、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三大趋势,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脱离世界经济体系来发展自己的经济。现在参与国际贸易活动的几乎所有国家都实行的是市场经济。因此,国际经济体系的实质是国际范围内的市场经济,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整套国际惯例、国际规则,凡是参与国际贸易活动的国家都要按国际规则办事。我国要积极参与国际贸易活动,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利用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两大资源,就要实行市场经济体制,与世界经济接轨。
3.试述市场运行中的市场机制的构成及其特征。
答:在现实中,市场机制的构成要素为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和风险机制等。价值规律就是通过上述机制实现资源配置的。
(1)市场机制的核心是价格机制
价格机制是指在竞争过程中与供求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市场价格的形成和运行的机理和功能,是从价格变动角度描述的市场机制。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的核心,是价值规律的直接作用形式。
(2)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具体形式
①供求机制。供求机制是指在竞争过程中供求决定价格、价格有调节和平衡供求的内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