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初中化学趣味实验

合集下载

初中化学趣味实验点灯教案

初中化学趣味实验点灯教案

初中化学趣味实验点灯教案
实验名称:火焰的形成和燃烧过程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观察火焰的形成和燃烧过程,了解火焰的成因和燃烧原理。

实验材料:酒精灯、长颈瓶、盖子、火柴、蜡烛。

实验步骤:
1. 将酒精灯放在桌子上,并点燃酒精灯。

2. 将空长颈瓶倒立放在瓶口覆盖在酒精灯上,并等待一段时间,观察瓶内。

3. 用火柴点燃蜡烛,将蜡烛放在瓶口处。

4. 观察酒精灯、长颈瓶和蜡烛的燃烧情况,并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

实验原理:酒精灯点燃后燃烧产生的热量使空气中的氧气分子和酒精分子发生化学反应,
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蒸气,产生的火焰是可见的氧化反应的结果;将瓶口覆盖在酒精灯上,
消耗的氧气使瓶内的氧气浓度降低,使酒精灯熄灭,瓶内变为真空;将蜡烛放在瓶口处,
烛芯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被油气混合,瓶内压力增大,向外喷射,形成蜡烛自己的蜡烛火焰。

实验分析: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看到火焰是由气体燃烧产生的,涉及了氧气的供给、
燃料的气化和燃烧三个基本要素。

同时也让我们了解了在有限氧气供给下,火焰无法燃烧,为火灾的防范提供了一定的知识。

师生互动:老师可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比如火焰的成因是什么?为什么火焰是燃烧
产生的?学生也可以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和见解,促进学生之间的讨论和交流。

结束语:通过这个实验,我们不仅仅学到了火焰的成因和燃烧过程,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
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让化学知识更加生动有趣。

愿学生们在化学学习中保持探
究精神,勇于实践,不断探索化学世界的奥秘!。

初中课外有趣化学实验教案

初中课外有趣化学实验教案

初中课外有趣化学实验教案
目标:通过本实验,学生将了解火焰的颜色是由于燃烧过程中不同金属元素产生的颜色而决定的。

材料:
1. 紫草酒精
2. 钳子
3. 火柴
4. 盐酸
5. 硫酸
6. 铜片
7. 铁片
8. 锡片
9. 镁片
10. 火焰颜色测试板
步骤:
1. 向一瓶50ml的紫草酒精中加入1ml的盐酸和1ml的硫酸,摇匀后即制得了彩虹火焰试剂。

2. 分别使用钳子夹取铜片、铁片、锡片和镁片,分别在火柴上点燃并将其放入试剂中。

3. 观察不同金属元素燃烧时产生的火焰颜色,并在火焰颜色测试板上找到相应的颜色。

4. 总结不同金属元素燃烧时产生的火焰颜色及其原因。

注意事项:
1. 实验中要小心操作火柴和试剂,注意安全。

2. 燃烧过程中产生的高温要避免接触皮肤。

3. 不得将试剂接触口腔或眼睛。

延伸探究:
1. 为什么不同金属元素燃烧时会产生不同颜色的火焰?
2. 我们可以通过观察火焰颜色来区分金属元素的方法有哪些?
3. 除了金属元素,有哪些其他物质在燃烧时会产生特定的颜色?
本实验可以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实践中感受化学的神奇,激发他们对化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初中化学趣味制作实验教案

初中化学趣味制作实验教案

初中化学趣味制作实验教案
实验目的:通过该实验,让学生了解化学反应的原理,观察不同化学物质之间的反应产生的颜色变化,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

实验材料:
- 玻璃烧杯
- 红色石蕊试剂
- 蓝色石蕊试剂
- 碘液
- 碘酒
- 硫酸
- 氢氧化钠
实验步骤:
1. 将玻璃烧杯放在实验台上,准备好红色石蕊试剂和蓝色石蕊试剂。

2. 先向玻璃烧杯中加入少量红色石蕊试剂,观察颜色变化。

3. 再向玻璃烧杯中加入一些蓝色石蕊试剂,观察颜色变化。

4. 将碘液滴入玻璃烧杯中,观察颜色变化。

5. 向玻璃烧杯中滴入碘酒,继续观察颜色变化。

6. 最后加入少量硫酸和氢氧化钠,观察炸裂的反应,产生彩色泡泡。

实验注意事项:
1. 实验时要注意安全,避免化学品接触皮肤和眼睛,操作时戴好手套和护目镜。

2. 实验操作要谨慎,避免化学品溅出,引发危险。

3. 实验结束后要及时清理实验现场,将未使用完的化学品妥善保存。

实验结果:
通过该实验,学生将会观察到不同化学物质之间的反应产生的颜色变化,同时也能体会到化学反应的热量释放和气体产生,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学习兴趣。

初中化学趣味海盐实验教案

初中化学趣味海盐实验教案

初中化学趣味海盐实验教案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海盐的成分和性质。

2. 观察海盐的溶解性和结晶特征。

3. 学习简单的化学实验操作技巧。

二、实验材料:
1. 海盐
2. 水
3. 玻璃杯
4. 取样勺
5. 毛刷
三、实验步骤:
1. 取一些海盐放入玻璃杯中。

2. 加入适量的水,搅拌均匀直至盐完全溶解。

3. 让溶液静置一段时间,观察是否会结晶。

四、实验内容与结果分析:
1. 海盐主要成分为氯化钠,其化学式为NaCl。

2. 海盐在水中极易溶解,是因为Na+和Cl-离子之间的强大静电作用。

3. 当海盐溶液中的水蒸发或者结晶条件合适时,NaCl就会重新结晶形成盐晶体。

五、实验小结:
1. 海盐在水中的溶解和结晶过程是一种物理变化,不会改变其化学成分。

2. 通过这个简单而有趣的实验,我们可以更直观地了解海盐的特性和性质。

六、延伸实验:
1. 用滤纸过滤海盐溶液,观察滤液的性质。

2. 用火烤熟海盐,观察其变化。

七、安全提示:
1. 实验中要小心操作,尤其是使用火源时要注意安全。

2. 实验结束后要及时清理实验器材,避免污染。

以上就是本次化学趣味实验的全部内容,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实践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

祝实验成功!。

(完整版)初中化学学生必做的20个实验

(完整版)初中化学学生必做的20个实验

(完整版)初中化学学生必做的20个实验1. 调制硫酸铜溶液:通过将硫酸铜固体溶解在水中制作一种蓝色溶液,观察其颜色与透明度的变化。

2. 熟悉酸碱反应:利用盐酸与氢氧化钠的反应,观察酸碱中和产生的气体及溶液颜色的变化。

3. 气体的性质:通过将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铝反应,观察所产生的气体性质,如气体的轻重、燃烧性等。

4. 颜料色素的分离:通过纸层析法将黑墨水中的色素分离出来,观察不同颜色的色素在纸上的移动距离。

5. 金属活性的研究:使用锌粉与铜硫酸溶液反应,观察金属活性以及反应产物的变化。

6. 合成蓝色颜料:通过将亚甲基蓝溶解在水中制作一种蓝色溶液,观察蓝色溶液的特性及稳定性。

7. 饱和溶液的制备:研究饱和溶液的制备方法,以饱和氯化钠溶液为例,观察饱和溶液的性质与溶解度的关系。

8. 气体溶解度的研究:研究不同温度对二氧化碳气体溶解度的影响,观察温度变化对溶解度的影响。

9. 水的净化方法:使用过滤纸和活性炭等材料对水进行净化,观察不同净化方法对水质的影响。

10. 电化学反应:研究铜与锌在盐桥中的电化学反应,观察电系电流的流动及反应产物的变化。

11. 酸碱指示剂的鉴定:通过将酸碱指示剂溶解在酒精中,观察不同指示剂对酸碱溶液的颜色反应。

12. 气体的比重:利用氢气和氧气的比重差异,观察气体的相对密度及燃烧性质。

13. 溶液的颜色:研究不同物质的溶液颜色,观察溶质浓度与溶液颜色的关系。

14. 化学反应速率:研究不同温度对碳酸钠与盐酸反应速率的影响,观察温度变化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15. 金属腐蚀:研究不同金属在酸溶液中的腐蚀程度,观察金属腐蚀的速度及产物。

16. 燃烧反应:研究不同材料的燃烧反应,观察燃烧产物的颜色及火焰表现形式。

17. 酸碱滴定:通过滴定法研究酸碱浓度的测定,观察滴定终点的变化及滴定曲线的形状。

18. 化学分解反应:研究过氧化氢的分解反应,观察分解反应速率的变化及产生的气体性质。

19. 溶解度的测试:研究不同温度对硫酸钙溶解度的影响,观察温度变化对溶解度的影响。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趣味化学实验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趣味化学实验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趣味化学实验
初中化学教学中,应用趣味化学实验可以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化
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下面将介绍一些初中化学教学应用的趣味化学实验。

一、化学物质的颜色与变化
1.变色蜡笔实验:在一个浅盘子中放一些水,然后在上面涂上不同颜色的蜡笔色块,用棉签粘上一小点亲水性试剂——甲醛溶液,放在蜡笔上,观察色块的颜色变化。

2.珠宝反应实验:将一些不同颜色珠子放入试管中,加入一定的浓硝酸,发现珠子的
颜色发生了变化。

二、化学反应实验
1. 泡泡剂实验:将苏打粉和醋混合在一起,产生呼啦啦的气体,将颜色鲜艳的香料
丢入气泡中,让香料在气泡里跳舞,让学生领略分子与分子之间的魔力。

2. 阴离子和阳离子的反应实验:将钠和氯离子混合在一起,能够制造出美妙的小球
状晶体,让同学们去探究化学反应背后的奥秘。

三、化学热力学实验
1. 热解重聚实验:将鸟煤烷氢气混合并放在火焰中,会看到一个非常炫目的蓝色火焰,这是因为鸟煤烷氢气在高温下被分解才情生出的。

2. 蒸汽发生器实验:这个非常有趣的实验可以展示热的传播,将水放入容器中,加热,让水变成蒸汽。

目前,趣味化学实验已经成为了初中化学教学中的主流,深受学生和老师们的喜爱和
肯定。

这种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探索化学实验的奥秘,也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化学反应的过程和机理,提高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因此,学校和教师应该积极
地应用趣味化学实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学习成果。

初中生科学趣味小实验有关小苏打

初中生科学趣味小实验有关小苏打

初中生科学趣味小实验有关小苏打小苏打,也叫做碳酸氢钠,是一种常见的化学物质。

它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科学实验中。

下面我将介绍一些与小苏打相关的趣味小实验,希望能够带给大家一些乐趣和启迪。

实验一:小苏打与醋的反应材料:小苏打、醋、透明杯、勺子步骤:1. 取一个透明杯,倒入一些醋。

2. 用勺子往醋里加入适量的小苏打。

3. 观察杯子里发生的变化。

观察结果:当小苏打与醋混合时,会产生大量气泡,并伴随着气味的释放。

这是因为小苏打和醋发生了化学反应,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

实验二:小苏打与柠檬汁的反应材料:小苏打、柠檬、透明杯、勺子步骤:1. 取一个透明杯,倒入适量的柠檬汁。

2. 用勺子往柠檬汁中加入适量的小苏打。

3. 观察杯子里发生的变化。

当小苏打与柠檬汁混合时,同样会产生大量气泡,并伴随着气味的释放。

这是因为小苏打与柠檬汁中的柠檬酸反应,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

实验三:小苏打与水的溶解度材料:小苏打、水、透明杯、勺子步骤:1. 取一个透明杯,倒入一些水。

2. 用勺子往水中加入适量的小苏打。

3. 观察小苏打的溶解情况。

观察结果:小苏打在水中会迅速溶解,形成无色透明的溶液。

这是因为小苏打具有很高的溶解度,可以快速与水分子相互作用。

实验四:小苏打与果汁的变色反应材料:小苏打、果汁(如葡萄汁、橙汁等)、透明杯、勺子步骤:1. 取一个透明杯,倒入适量的果汁。

2. 用勺子往果汁中加入适量的小苏打。

3. 观察果汁的变化。

当小苏打与果汁混合时,果汁会发生变色。

这是因为小苏打与果汁中的酸性物质反应,导致酸碱中和,使果汁的颜色发生变化。

通过这些趣味小实验,我们可以看到小苏打在不同物质中的反应有着不同的效果。

小苏打与醋、柠檬汁反应时会产生气泡,而与水反应时则会溶解。

此外,小苏打还可以通过与果汁反应改变果汁的颜色。

小苏打的这些特性不仅使它在科学实验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也使它在日常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比如,在烹饪中,小苏打常被用作发酵剂,可以使食物蓬松起来。

趣味初中实验化学教案人教版

趣味初中实验化学教案人教版

趣味初中实验化学教案人教版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学生能够了解物质的燃烧现象,掌握燃烧的条件和特点。

实验材料:
1. 火柴
2. 蜡烛
3. 玻璃烧杯
4. 镊子
5. 碗
实验步骤:
1. 将玻璃烧杯放在桌子上,并在其中放入一根蜡烛。

2. 用镊子夹起一根火柴,点燃后放在蜡烛上。

3. 观察火柴点燃后蜡烛的燃烧现象,并思考燃烧的条件和特点。

4. 使用碗盖住蜡烛,观察燃烧的现象会发生什么变化。

实验讨论:
1. 为什么火柴点燃后蜡烛会燃烧?
2. 燃烧的条件是什么?
3. 燃烧的特点有哪些?
4. 燃烧过程中是否会释放气体?
实验总结:
通过这次实验,我们了解了物质的燃烧现象,掌握了燃烧的条件和特点。

燃烧是一种释放能量的化学反应,需要氧气和燃料,才能发生燃烧。

燃烧过程中会释放出热能和光能,同时也会产生氧化物质。

在平时生活中,我们要注意安全,避免火灾的发生。

(完整版)初中化学实验大全及答案

(完整版)初中化学实验大全及答案

初中化学实验汇总与答案1.某化学探究小组准备用碳酸钠溶液与石灰水反应来制取氢氧化钠。

(1)实验过程:①把石灰水加人盛有碳酸钠溶液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②再通过操作,得到无色滤液。

③将无色滤液通过操作,得到白色固体。

(2)猜想:得到的白色固体是纯氢氧化钠吗?三位同学分别作出以下猜想:小李:是纯净的氢氧化钠!小强:可能还含有碳酸钠!小陈:也可能含有。

2.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一瓶久置的熟石灰粉末的组成进行实验探究,请你一起参与他们的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这瓶熟石灰粉末是否已经变质生成了CaCO3?进行猜想:猜想一:熟石灰全部变成了CaCO3。

猜想二:熟石灰部分变成了CaCO3。

猜想一:熟石灰没有变质。

设计实验:该小组同学对猜想一设计了下列探究方案,请你帮助他们完成下表中相关实验内容。

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熟石灰变质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缘故。

在初中化学我们所学过的物质中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举一例)等具有这样的性质,因此像熟石灰这类物质在实验室应_____________________保存。

③称取1.0g上述熟石灰样品,加适量水使之充分溶解,搅拌过滤后,往滤液中滴入酚酞试液,同时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盐酸至溶液刚好变为无色,消耗盐酸溶液7.3g。

求样品中Ca(OH)2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3.据估计,每年全世界被腐蚀损耗的钢铁材料,约占全年钢产量的十分之一。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探究金属腐蚀的原因,设计如下实验:(1)如图,取一根约10cm的光亮铁钉放在自来水中,观察A、B、C三处的变化。

几天后,他们会发现处最先出现铁锈,大家结合书本知识知道,铁在空气中生锈实际是铁和、等物质相互作用发生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的过程。

(2)一同学联想到家里铜制餐具上有一层绿色物质,认为铜在空气中也会生锈。

他们上网查阅资料,知道这种绿色物质的化学成分为Cu2(OH)2CO3(铜绿)。

趣味化学实验教案大全初中

趣味化学实验教案大全初中

趣味化学实验教案大全初中
实验名称:彩色火焰
实验目的:通过观察不同金属在火焰中的颜色变化,了解金属的燃烧特性。

实验材料:烧杯、酒精灯、镊子、盐酸、氢氧化钠、锌粉、铝箔、盐、硼酸等金属或金属化合物。

实验步骤:
1. 将烧杯放在桌子上,倒入少量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制备出氢氧化钠酸性溶液。

2. 分别取一根镊子夹一小块锌粉和铝箔,在氢氧化钠酸性溶液中进行清洗。

3. 将清洗干净的锌粉或铝箔放在镊子上,点燃酒精灯。

4. 将锌粉或铝箔在酒精灯火焰中燃烧,观察产生的火焰颜色。

5. 重复以上步骤,添加少量盐或硼酸等金属化合物,观察火焰颜色变化。

实验原理:金属在燃烧时会释放出特定的颜色,这是由金属原子在激发态的电子跃迁引起的。

不同金属原子的电子跃迁能量不同,所以产生的颜色也不同。

安全注意事项:
1. 实验过程中要小心操作,避免发生意外。

2. 学生必须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

3. 实验结束后,要彻底清洁实验器材。

拓展实验:
1. 将不同种类的金属或金属化合物放在火焰中燃烧,比较它们产生的火焰颜色。

2. 利用火焰颜色进行金属成分鉴定实验。

3. 分析金属原子的电子结构,探讨火焰颜色变化的原因。

以上是趣味化学实验教案,希望能给您带来一些灵感,欢迎尝试和创新。

祝实验成功!。

趣味初中化学实验教案

趣味初中化学实验教案

趣味初中化学实验教案
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使学生了解颜色变化的化学反应原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验
观察能力。

实验材料:
- 紫薯
- 小刀
- 磨具
- 水杯
- 水
- 勺子
实验步骤:
1. 将紫薯洗净,用小刀切成小块放入磨具中磨成泥状。

2. 将磨好的紫薯泥放入水杯中。

3. 加入适量的水,搅拌均匀。

4. 用勺子将混合物均匀搅拌,观察水杯中的颜色。

实验原理:
紫薯中含有一种叫花青素的化合物,它在中性或微弱碱性环境下呈现为紫色,但在酸性环
境下会变成红色。

当我们将磨好的紫薯泥溶解在水中时,由于酸碱性的影响,颜色会发生
变化,使水杯中的颜色发生变化。

实验结果分析:
当我们将磨好的紫薯泥放入水杯中,加入适量水后搅拌,水杯中的颜色会由紫色变成红色。

这是因为紫薯泥中的花青素受到酸性环境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注意事项:
1. 实验过程中要小心使用小刀和磨具,避免意外伤害。

2. 实验结束后要注意清洗实验器材,保持实验台面整洁。

拓展实验:
学生可以尝试在不同浓度的醋液中溶解紫薯泥,观察颜色的变化规律。

总结:
通过本实验,学生能够深入了解颜色变化的化学原理,培养实验观察和动手能力,激发他们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和热情。

愿学生们在化学学习中获得更多的乐趣!。

(完整版)初中化学趣味实验

(完整版)初中化学趣味实验

初中化学趣味实验一、魔棒点灯你能不用火柴,而是用一根玻璃棒将酒精灯点燃么?实验:取少量高锰酸钾晶体放在表面皿(或玻璃片)上,在高锰酸钾上滴2、3滴浓硫酸,用玻璃棒蘸取后,去接触酒精灯的灯芯,酒精灯立刻就被点着了。

二、红糖制白糖【实验原理】红糖中含有一些有色物质,要制成白糖,须将红糖溶于水,加入适量活性炭,将红糖中的有色物质吸附,再经过滤、浓缩、冷却后便可得到白糖。

【实验步骤及现象】称取5 g~10 g红糖放在小烧杯中,加入40 mL水,加热使其溶解,加入0.5 g~1 g活性炭,并不断搅拌,趁热过滤悬浊液,得到无色液体,如果滤液呈黄色,可再加入适量的活性炭,直至无色为止。

将滤液转移到小烧杯里,在水浴中蒸发浓缩。

当体积减少到原溶液体积的1/4左右时,停止加热。

从水浴中取出烧杯,自然冷却,有白糖析出。

三、琥珀”标本的制作我们可以选用优质(特级)松香,自己动手制作一块人造琥珀标本,花费不多,操作也不难。

现将制作方法介绍如下:把买来的优质松香(用量的多少根据昆虫大小来决定,一般100克左右就能做一块),放在烧杯内,加少量酒精(它们的比例一般采用10:1),用酒精灯加热,不断地用玻璃棒搅拌,直到松香熔化,含的酒精基本上蒸发就好了然后,把要做标本的蝴蝶、甲壳虫、小植物放在事先用硬纸折好的小纸盒内(先在折好的纸盒内衬一层蜡纸)。

纸盒折成象火柴盒芯子的形状。

再把熔化的松香慢慢倒入盒内。

当松香凝结变硬以后,撕去纸盒,用快刀小心地削去标本四周多余部分,这是琥珀标本的毛坯,只有上面透明,可以看清楚里面的小昆虫,其余的五面是毛糙、不透明的,看不清里面的小昆虫,还必须经过酒精洗涤,晾干,这样整块人造琥珀通身透明,小昆虫象冬眠般地睡在里面,微细的结构都看得一清二楚,好象一块真的昆虫琥珀一样。

装在玻璃盒内,标本就制成功了。

四、烧不断的棉线在一杯热水中不断地加入食盐,并不断搅拌,直到食盐不再溶解为止。

取一根20 cm~30 cm的棉线,在一端缚上一个回形针,然后将棉线浸没在浓盐水中数分钟,取出后将棉线吊起来晾干。

化学有趣实验教案模板初中

化学有趣实验教案模板初中

化学有趣实验教案模板初中
标题:颜色变化实验
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让学生掌握化学反应过程中颜色变化的原理,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和实验操作能力。

实验材料:红色石蕊试剂、氢氧化钠溶液、盐酸溶液、试管、试管夹等。

实验步骤:
1. 将红色石蕊试剂滴入一只干净的试管中。

2. 再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试管中,观察颜色的变化。

3. 将盐酸溶液滴入试管中,再次观察颜色的变化。

实验结果:
1. 当氢氧化钠溶液滴入试管中时,红色石蕊试剂变成了蓝色。

2. 当盐酸溶液滴入试管中时,蓝色溶液又变成了红色。

实验原理:红色石蕊试剂发生了两种不同的化学反应,一种是与氢氧化钠反应产生蓝色溶液,另一种是与盐酸反应产生红色溶液。

实验注意事项:
1. 实验中使用化学试剂时应戴手套和护目镜,注意安全。

2. 实验结束后,将试管等实验器材清洗干净。

3. 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操作。

延伸实验:可以让学生尝试在实验中改变试剂的比例或浓度,看看会出现什么样的颜色变化。

通过本实验,学生不仅可以体验到化学反应中颜色变化的神奇,还能理解其中的化学原理,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

希望本实验能为学生带来学习上的乐趣和启发。

初中化学趣味小实验

初中化学趣味小实验

初中化学趣味小实验1. 嘿,小伙伴们!今天咱们要玩点刺激的!不是去游乐园,而是在化学实验室里玩出新花样!别担心,这可比过山车有意思多了!2. 实验一:神奇的"隐形墨水"!小明兴奋地说:"哇,这不就是特务们用的吗?"没错,我们今天就要当回特务!材料很简单:柠檬汁、棉签、白纸、蜡烛。

用柠檬汁在纸上写字,等干了后,用蜡烛烤一下,字就显现出来啦!3. 小红好奇地问:"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是因为柠檬汁遇热会变色。

这就像是化学界的魔法,神奇吧!4. 实验二:彩虹试管!准备几个试管,往里面倒入不同浓度的糖水,再加入食用色素。

小心地把它们叠加在一起,瞧,一个漂亮的彩虹就出现啦!小明惊呼:"哇,这比我的彩虹糖果还要漂亮!"5. 实验三:火山爆发!这个可有意思了。

用泥巴捏一个小火山,在顶部挖个小洞。

往里面倒入小苏打和醋,再加点红色素。

看,"岩浆"喷发啦!小红兴奋地说:"这比科幻电影里的场面还要震撼!"6. 实验四:神奇的蓝瓶子。

往瓶子里倒入水、氢氧化钠溶液和葡萄糖,再加入亚甲蓝。

摇一摇,溶液变成蓝色;静置一会儿,又变回无色。

小明惊讶地说:"这瓶子简直像变色龙一样神奇!"7. 实验五:会跳舞的葡萄干。

把葡萄干放入碳酸饮料中,它们会上下翻腾,像在跳舞一样。

小红笑着说:"这些葡萄干比我跳舞还要优雅呢!"其实是因为气泡附着在葡萄干上,带着它们上升,到水面时气泡破裂,葡萄干又沉下去。

8. 实验六:神奇的鸡蛋。

把鸡蛋放入醋中浸泡一天,蛋壳就会消失,变成"橡皮蛋"。

小明惊讶地说:"这简直是鸡蛋界的变形金刚!"没错,这就是酸和碱的反应,太神奇了!9. 实验七:会变色的紫甘蓝汁。

把紫甘蓝榨汁,往里面滴入醋或小苏打水,看它变成不同的颜色。

初中化学34个趣味实验方案设计汇总

初中化学34个趣味实验方案设计汇总

初中化学34个趣味实验方案设计汇总初中化学趣味实验汇总1、建造一座“水中花园”制作40%质量分数的水玻璃溶液,加入盐的晶粒,如钴、铁、铜、镍和铅的氯化物,铝、铁、铜和镍的硫酸盐,钴、铁、铜和镍的硝酸盐。

不要摇混,五彩缤纷的“花”就慢慢地生长起来了。

2.魔棒点火实验原理:浓硫酸与高锰酸钾反应生成氧化性很强的七氧化二锰,它和易燃物如乙醇等剧烈反应放出大量热,可将乙醇等点燃。

实验用品:高锰酸钾粉末,玻璃片,浓硫酸,玻璃棒,酒精灯实验操作:将少量研得很细的高锰酸钾粉末放在一块玻璃片上,用蘸有少量浓硫酸的玻璃棒去粘一点高锰酸钾粉末,用蘸有少量浓硫酸与高锰酸钾的混合物的玻璃棒去接触新鲜的酒精灯芯,酒精灯即被点燃。

用此玻璃棒可以迅速连续点燃3~4盏酒精灯。

实验注意事项:高锰酸钾与浓硫酸要临时调混。

用量要少些,用后残留物要及时清洗掉。

酒精灯芯要剪平、拉松。

3.火龙写字实验原理:当纸上的KNO3与带火星的木条接触时,KNO3受热分解放出O2,纸被烧焦。

实验用品:木条、火柴、毛笔、白纸、红铅笔、饱和KNO3溶液。

实验步骤:用毛笔蘸饱和KNO3溶液,在一张白纸上写字(注意笔画要连续不断),要重复写2遍~3遍。

然后在字的起笔处用红铅笔做个记号。

把纸晾干,放在水泥地(砖地或土地)上。

用带火星的木条轻轻地接触纸上有记号的地方,立即有火花出现,并缓慢地沿着字的笔迹蔓延,好像用火写字一般。

最后,在纸上呈现出用毛笔所写的字。

4.彩色焰火实验原理:金属元素的焰色反应。

实验用品:瓷坩埚(或蒸发皿)、玻璃棒、研钵、长滴管、蔗糖、镁粉、KClO3、Ca(NO3)2、CuCl2、浓硫酸。

实验步骤:将等质量的蔗糖、KClO3分别研成粉末,然后混合。

把混合物分成3份(或数份),放入3个(或数个)瓷坩埚中。

在瓷坩埚中分别加入少量镁粉、Ca(NO3)2和CuCl2,并用玻璃棒搅拌一下。

用长滴管吸取浓硫酸,分别滴在3个瓷坩埚中。

可观察到瓷坩埚中喷出不同颜色的火焰。

初中化学幽默小实验教案

初中化学幽默小实验教案

初中化学幽默小实验教案
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学生能够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基本原理,并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化学反应的理解。

实验器材:醋、小苏打、水杯、搅拌棒
实验步骤:
1. 将醋倒入水杯中,大约倒入1/4杯的量即可。

2. 将小苏打撒在醋上,并迅速搅拌。

3. 观察醋和小苏打反应产生的气泡。

实验原理:醋是一种酸性物质,而小苏打是一种碱性物质。

当两者混合在一起时,会发生中和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从而形成气泡。

实验注意事项:
1. 在进行实验时要小心操作,不要将醋或小苏打误食。

2. 实验结束后,及时清理实验器材。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酸和碱中和反应产生的气泡,这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示例,帮助我们理解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

希望同学们能够在实验的过程中,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完整版) 初中化学创新实验

(完整版) 初中化学创新实验

(完整版) 初中化学创新实验初中化学创新实验初中化学创新实验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验能力而设计的一系列实验项目。

通过参与这些实验,学生将能够探索化学知识,并在实践中研究创新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验一:pH测试纸的制作实验目的制作pH测试纸,用于测试溶液的酸碱性。

实验材料* 红茶叶* 火酒精灯* 水* 滤纸实验步骤1. 将红茶叶放入水中,用火酒精灯加热,使其浸泡10分钟。

2. 将浸泡后的红茶液倒入中,待其自然冷却。

3. 将滤纸浸泡在红茶液中,使其充分吸收。

4. 将滤纸晾干,切割成相等大小的小片。

5. 用测试液滴在pH测试纸上,根据颜色变化来判断溶液的酸碱性。

注意事项* 火酒精灯使用时需要注意安全。

* 实验室操作时要佩戴好实验手套。

实验二:金属与酸的反应实验目的观察不同金属与酸反应时所产生的气体。

实验材料* 锌片、铁片、铝片* 盐酸* 氢氧化钠溶液* 实验皿实验步骤1. 将锌片、铁片、铝片分别放入三个实验皿中。

2. 向每个实验皿中加入一定量的盐酸。

3. 观察并记录每个实验皿内产生的气体情况。

4. 用氢氧化钠溶液对每个实验皿内的产物进行中和反应。

结论根据观察结果,可以得出不同金属与酸反应时所产生气体的差异。

实验三:化学反应速率的比较实验目的比较不同条件下化学反应的速率。

实验材料* 二氧化锰* 过氧化氢* 催化剂:甲酸、铁粉* 水槽* 试管实验步骤1. 在两个试管中分别加入一定量的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

2. 加入甲酸催化剂的试管放入水槽中,观察反应进行的速率。

3. 加入铁粉催化剂的试管放入水槽中,观察反应进行的速率。

结论通过比较实验,可以得出不同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以上是初中化学创新实验的部分内容,通过这些实验的学习,学生可以培养实验技能,掌握创新思维,并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

希望这些实验能够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索精神。

(完整)初中化学实验图解

(完整)初中化学实验图解

初中化学教材实验图解1、测定空中里氧气的含量现象: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烧杯中的水倒流进入集气瓶,集气瓶水面上升约1/5结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红磷量要足的原因:为了耗尽集气瓶内的氧气注意:不能用木炭代替红磷,因为木炭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瓶内压强不变;不能用铁丝代替红磷,因为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2、硫在氧气中燃烧预先放少量水或氢氧化钠溶液的目的:吸收二氧化硫气体,防止空气污染3、铁丝在氧气中燃烧①预先放少量水的目的: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到瓶底,使集气瓶炸裂②下端系一根火柴的目的:引燃铁丝③盘成螺旋状的目的:增大铁丝受热面积4、过氧化氢的分解二氧化锰的作用: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但质量和化学性质不会改变4、探究分子的性质实验现象:烧杯A溶液变红,烧杯溶液不变色解释:浓氨水能使酚酞变红(呈碱性)且具有挥发性结论: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5、电解水口诀:正氧负氢现象:①两个电极上均有气泡产生,②正负两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1∶2,③正极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负极产生的气体能燃烧,火焰呈淡蓝色结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6、质量守恒定律小气球的作用:使装置封闭,平衡压强,收集气体现象:气球先鼓起后变瘪解释:红磷燃烧放热,小气球鼓起,冷却后,小气球变瘪。

原因:红磷燃烧消耗了锥形瓶内的氧气,气体减少,压强减小。

现象:天平不平衡解释:盐酸和碳酸钠粉末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逸出结论: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现象:天平不平衡解释:镁条燃烧时,空气中的氧气参加了反应结论:遵守质量守恒定律7、木炭还原氧化铜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成红色,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分析:木炭具有还原性金属网罩的作用:使火焰集中,提高温度8、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现象:下层的蜡烛先熄灭,上层的蜡烛后熄灭结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现象:塑料瓶变瘪结论:二氧化碳溶于水,使瓶内压强减小9、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10、燃烧条件的探究现象:①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 ②水中的白磷也不燃烧解释:①热水的温度达到了白磷的着火点,而没有达到红磷的着火点,所以红磷不燃烧②热水的温度虽然达到了白磷的着火点但烧杯中的白磷没有与氧气接触,所以烧杯中的白磷不燃烧现象:通入氧气后,热水中的白磷燃烧 结论:燃烧需要三个条件: 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温度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着火点)11、实验室制取氧气装置图①试管口放一团棉花: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和水槽 ②试管口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进入试管底部,炸裂试管 ③导管口有连续气泡时,才可以收集气体 ④实验结束时:先移导管,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使试管破裂1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①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要插入液面以下,防止生成的气体逸出②长颈漏斗的优点:便于添加液体药品 分液漏斗的优点:便于控制反应速率(Ⅰ)(Ⅱ) (Ⅲ) (Ⅳ) 烘干 现象 变红 不变色 不变色 变红 红色→紫色 分析 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 水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二氧化碳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碳酸不稳定,受热易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13、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现象:红棕色粉末逐渐变成黑色,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注意事项:实验开始时①先通CO再“开始加热”,防止加热时CO与空气混合发生爆炸;②实验结束时,先“停止加热”再“停止通CO”,防止还原出来的铁粉被氧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化学趣味实验
一、魔棒点灯
你能不用火柴,而是用一根玻璃棒将酒精灯点燃么?
实验:取少量高锰酸钾晶体放在表面皿(或玻璃片)上,在高锰酸钾上滴2、3滴浓硫酸,用玻璃棒蘸取后,去接触酒精灯的灯芯,酒精灯立刻就被点着了。

二、红糖制白糖
【实验原理】
红糖中含有一些有色物质,要制成白糖,须将红糖溶于水,加入适量活性炭,将红糖中的有色物质吸附,再经过滤、浓缩、冷却后便可得到白糖。

【实验步骤及现象】
称取5 g~10 g红糖放在小烧杯中,加入40 mL水,加热使其溶解,加入0.5 g~1 g活性炭,并不断搅拌,趁热过滤悬浊液,得到无色液体,如果滤液呈黄色,可再加入适量的活性炭,直至无色为止。

将滤液转移到小烧杯里,在水浴中蒸发浓缩。

当体积减少到原溶液体积的1/4左右时,停止加热。

从水浴中取出烧杯,自然冷却,有白糖析出。

三、琥珀”标本的制作
我们可以选用优质(特级)松香,自己动手制作一块人造琥珀标本,花费不多,操作也不难。

现将制作方法介绍如下:
把买来的优质松香(用量的多少根据昆虫大小来决定,一般100克左右就能做一块),放在烧杯内,加少量酒精(它们的比例一般采用10:1),用酒精灯加热,不断地用玻璃棒搅拌,直到松香熔化,含的酒精基本上蒸发就好了
然后,把要做标本的蝴蝶、甲壳虫、小植物放在事先用硬纸折好的小纸盒内(先在折好的纸盒内衬一层蜡纸)。

纸盒折成象火柴盒芯子的形状。

再把熔化的松香慢慢倒入盒内。

当松香凝结变硬以后,撕去纸盒,用快刀小心地削去标本四周多余部分,这是琥珀标本的毛坯,只有上面透明,可以看清楚里面的小昆虫,其余的五面是毛糙、不透明的,看不清里面的小昆虫,还必须经过酒精洗涤,晾干,这样整块人造琥珀通身透明,小昆虫象冬眠般地睡在里面,微细的结构都看得一清二楚,好象一块真的昆虫琥珀一样。

装在玻璃盒内,标本就制成功了。

四、烧不断的棉线
在一杯热水中不断地加入食盐,并不断搅拌,直到食盐不再溶解为止。

取一根20 cm~30 cm的棉线,在一端缚上一个回形针,然后将棉线浸没在浓盐水中数分钟,取出后将棉线吊起来晾干。

把晾干的棉线再次浸入浓盐水中,取出晾干,重复多次。

将这条特制棉线的一头扎在铁丝上,让缚有回形针的那端悬在下面。

用燃着的火柴去点棉线的下端。

只见火焰慢慢地向上燃烧,一直燃到铁丝后熄灭,棉线会被烧成焦黑却没有断,回形针还挂在那里。

这是因为特制棉线中充满了食盐晶体,点燃后,棉线的纤维虽然已烧掉,但熔点高达800 ℃的食盐却不受影响,仍然能保持棉线的原有形状。

在点燃棉线时,注意保持铁丝稳定,防止因为抖动而使棉线断开。

如用明矾代替食盐,将棉线换成一块棉布,做这个实验的效果也很好,棉布燃烧过后,也能保持原样不断裂。

五、自制指示剂
实验原理
许多植物的花、果、茎、叶中都含有色素,这些色素在酸性溶液或碱性溶液里显示不同的颜色,可以作为酸碱指示剂。

实验用品
试管、量筒、玻璃棒、研钵、胶头滴管、点滴板、漏斗、纱布。

花瓣(如牵牛花)、植物叶子(如紫甘蓝)、萝卜(如胡萝卜、北京心里美萝卜)、酒精溶液(乙醇与水的体积比为1∶1)、稀盐酸、稀NaOH溶液。

实验步骤
1. 取一些花瓣、植物叶子、萝卜等,分别在研钵中捣烂后,各加入5 mL酒精溶液,搅拌。

再分别用4层纱布过滤,所得滤液分别是花瓣色素、植物叶子色素和萝卜色素等的酒精溶液,将它们分装在3支试管中。

2. 在白色点滴板的孔穴中分别滴入一些稀盐酸、稀NaOH溶液、蒸馏水,然后各滴入3滴花瓣色素的酒精溶液。

观察现象。

3. 用植物叶子色素的酒精溶液、萝卜色素的酒精溶液等代替花瓣色素的酒精溶液做上述实验,观察现象。

茶水——墨水——茶水
星期夭,晓明同学和爸爸在市工人文化宫看了一场魔术表演,其中有一个节目是:茶水变墨水,墨水变茶水。

台上的魔术师手里端着不满一杯棕黄色的茶水,只见他用玻璃棒在茶水中搅动一下,大喊一声"变,此时,茶水立刻变成了蓝色的墨水。

接着,这位魔术师又将玻璃棒的另一端在墨水杯里搅动一下,大喊一声"变",果然,刚刚变成的蓝墨水又变成了原来的茶水了。

多么奇妙的表演呀!晓明同学赞不绝口。

但是他怎么也弄不清楚是怎样变来变去的,请读者帮助他把变的道理搞清楚。

这是个非常有趣的化学反应。

原来玻璃棒的一端事先蘸上绿矾(化学名称叫硫酸亚铁)粉未,另一端蘸上草酸晶体粉未。

因为茶水里含有大量的单宁酸,当单宁酸遇到绿矾里的亚铁离子后立刻生成单宁酸亚铁,它的性质不稳定,很快被氧化生成单宁酸铁的络合物而呈蓝黑色,从而使茶水变成了"墨水"。

草酸具有还原性,将三价的铁离子还原成两价的亚铁离子,因此,溶液的蓝黑色又消失了,重新显现出茶水的颜色。

这种现象在人们生活中也是经常遇到的,当你用刀子切削尚未成熟的水果时,常常看到水果刀口处出现蓝色,有人以为是刀子不洁净所造成的。

其实,这种情况同上述茶水变墨水是一样的道理,就是刀子上的铁和水果上的单宁酸发生化学反应的结果。

火造纸币
火也能造出纸币来,你一定会感到这是奇闻。

可是,事实上确实存在此事。

前几天,有一位魔术师在百货商店买东西,他在交钱时,从钱包里取出一张白纸来,这张纸的大小和十元的票面一样大,随后将这张白纸送到服务员眼前,说:“服务员同志,我就用这个交款吧。

”服务员看见他拿的这张白纸,不解其意他说:“你有没有搞错”还没等服务员说完,只见这位魔术师将白纸往烟头上一触,说时迟那时快,只见火光一闪,眼前出现了一张十元钱的人民币。

服务员被弄得目瞪口呆,神情愕然,引起了在场的观众哄堂大笑。

然后,他向服务说明了真相。

同学们,你知道这位魔术师表演的“火造纸币”奥秘在哪里吗?
答案
原来,他的这张白纸是在人民币上贴了一层火药棉制成的。

火药棉在化学上叫做硝化纤维,是用普通的脱脂棉放在按照一定比例配制的浓硫酸和浓硝酸中,二者发生了硝化反应,反应后生成硝化纤维,即成了火药棉,然后把火药棉溶解在乙醚和乙醇的混合液中,便成了火棉胶,把火棉胶涂在十元的人民币票面上,于是一张“白纸币造成了。

这种火药棉有个特殊的脾气,就是它的燃点很低,极易燃烧,一碰到火星便瞬间消失,它燃烧速度快得惊人,甚至燃烧时产生的热量还没有来得及传出去就已经全部烧光了。

所以,十元钱的纸币还没有受到热量的袭击时,外层的火药棉就已经燃光了,因此,纸币十分安全。

“火造纸币”是有趣的,不过,这里要郑重他说明:千万不要随便玩它,弄不好,不但火药棉制不出来,还容易发生危险。

要玩:“火造纸币”就更不容易了,如果掌握不好药品的数量,那么十块钱就要和火药棉同归于尽了。

吞“烈火”
也许你见过“口吞烈火”的魔术表演,它一定使你惊叹不已。

火能伤身,难道魔术师就不怕烈火灼烧?其实,魔术师也是凡人。

如果你知道了“口吞烈火”的奥秘,你也能像魔术师一样“吞火吐烟”。

从集市上买点新鲜草莓。

取出其中数枚,洗净放入烧杯中。

再向烧杯中倒入高浓度的白酒,让草莓在白酒浸泡半个小时。

然后用筷子夹起一枚草莓放在酒精灯上点燃,单薄立刻就烧成了一个火球。

将点燃的草莓迅速送人口中,千万别怕火灼伤你的嘴巴,屏住呼吸,一会儿你就可以品尝这“火”草莓味道如何。

怎么样?吃起来别有一番滋味吧。

原来,含有较多水分的新鲜草莓浸泡在白酒中,由于白酒中溶剂水的渗透,会使草莓中水分增多。

草莓点燃后,附着在草莓外壁的酒精开始燃烧,而草莓本身则受热蒸发水分。

由于水的蒸发会吸去酒精燃烧时释放的大量热量,所以草莓自身的温度升高得并不多。

此外,“烈火”的内焰由于供氧不足,酒精燃烧不充分,放出的热量并不是太多,因此燃着的草莓温度并不高。

而火焰外焰温度虽高,你由于你迅速闭上嘴,停止吸气几秒钟,火焰会因与空气隔绝,没有氧气而熄灭。

这样“口吞烈火”必然是安然无恙的了。

指纹检查
实验原理
碘受热时会升华变成碘蒸气。

碘蒸气能溶解在手指上的油脂等分泌物中,并形成棕色指纹印迹。

实验用品
试管、橡胶塞、药匙、酒精灯、剪刀、白纸。

碘。

实验步骤
1. 取一张干净、光滑的白纸,剪成长约4cm、宽不超过试管直径的纸条,用手指在纸条上用力摁几个手印。

2. 用药匙取芝麻粒大的一粒碘,放入试管中。

把纸条悬于试管中(注意摁有手印的一面不要贴在管壁上),塞上橡胶塞。

3. 把装有碘的试管在酒精灯火焰上方微热一下,待产生碘蒸气后立即停止加热,观察纸条上的指纹印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