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调制的概念
通信原理 (完整)精选全文
![通信原理 (完整)精选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348d07e6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fd.png)
数字通信的主要优点:
(a) 失真的数字信号
(b) 恢复的数字信号
数字信号波形的失真和恢复
数字通信的主要缺点:
➢ 占用带宽大 ➢ 设备复杂 ➢ 同步要求高
宽带通信、压缩编码 VLSI、SOC、ASIC 信号处理技术
应用实例:
➢ 数字传输技术:电话、电视、计算机数据等 信号的远距离传输。
➢ 模拟传输技术:有线电话环路、无线电广 播、电视广播等。
狭义信道
有线信道 无线信道
中长波地波 短波电离层反射 超短波、微波视距传输 超短波、微波对流层散射 卫星中继
编码信道 调制信道
信 源
加 密 器
编 码 器
调 制 器
发 转 换 器
信 道
收 转 换 器
解 调 器
解解 码密 器器
信 宿
发送设备
噪 声
接收设备
广义信道
广义信道
调制信道:
调制器输出端到解调器输入端的所有设备和媒介。 研究调制和解调时,常用调制信道。 连续信道/模拟信道。
eo(t)
e0t htei t nt e0t kt ei t nt
n(t)
n(t): 加性干扰 k(t): 乘性干扰
k t 依赖于网络的特性,k t 反映网络特性对 ei t 的作用。
干扰
加性干扰:本地噪声
始终存在
乘性干扰:非理理想信道 与信号共存
sR t sT tht nt
乘性 加性
增量调制DM
军用、 民用电话
Hale Waihona Puke 差分脉码调制DPCM电视电话、 图像编码
其 他 语 言 编 码 方 式 中低速数字电话 ADPCM、 APC、 LPC
按信号复用方式分类
激光调制
![激光调制](https://img.taocdn.com/s3/m/72bed5792b160b4e777fcf13.png)
例如,注入式半导体激光器,是用调制信号直接 改变它的泵浦驱动电流,使输出的激光强度受到 调制(也称直接调制)。还有一种内调制方式是在激 光谐振腔内放置调制元件,用调制信号控制元件 的物理特性的变化,以改变谐振腔的参数,从而 改变激光器输出特性,以后介绍的调Q技术实际上 就是属于这种调制。
内调制
优 点:调制效率高。 缺 点:
a.由于调制器放在腔内,等于增加腔内的损耗,降 低了输出功率。
b. 调制器带宽受到谐振腔通带的限制
外调制
优 点: a.因为调制器和激光形成无关,不影响激光器的输出 功率。 b.调制器的带宽不受谐振腔通带的限制,
缺 点:调制效率低。
外调制方便,且比内调的调制速率高(约一个数量 级),调制带宽要宽得多,故倍受重视。
1 n2
3
z
2
2
1 n2
4
yz
2
1 n2
5
xz
2
1 n2
6
xy
1
(1.2 4)
比较 (1.2-3)和 (1.2-4)两式可知,由于外电场的作用,折
射率椭球各系数 1 随之发生线性变化,其变化量 可
定义为
n2
1 n2
于是,强度调制的光强表达式可写为 :
I (t)
Ac2 2
1 k p a(t)
cos2 (ct c )(1.1-14)
式中,k p 为比例系数。设调制信号是单频余弦波
a(t) Am cos( mt) , 将其代入上式, 并令 k p Am mp
(称为强度调制系数),则
第三项激光频率和调制频率之差 。
(见下图1.1-1) 。
AM调制解调原理
![AM调制解调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77612648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74bd34c.png)
AM调制解调原理AM调制解调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无线通信和广播领域的调制解调技术。
AM调制是指将信息信号与载波信号进行乘法运算产生调制信号,而AM解调则是将调制信号还原为原始信息信号。
本文将详细介绍AM调制解调的原理及其应用。
一、AM调制原理:AM调制是将原始信息信号加到一个高频载波信号上的过程。
其原理基于两个基本概念:载波频率和调制信号频率。
1.1载波频率:载波信号是一个高频信号,通常由振荡器产生。
它的频率通常远远大于信息信号的频率,可以使信息信号在无线传输过程中得到保持和扩展。
1.2调制信号频率:调制信号是指带有信息的信号,它包含音频、视频或任何需要传输的信息。
调制信号的频率通常远远小于载波频率。
1.3乘法运算:AM调制过程中,调制信号和载波信号进行乘法运算。
这可以通过线性调制器实现,该器件可以将信息信号与载波信号相乘,产生一个包含信息的调制信号。
二、AM调制类型:2.1广义单边带调制(DSB-SC):DSB-SC是一种简单的AM调制类型,它的特点是在载波信号两边产生对称的边带。
DSB-SC调制信号的频谱主要由两个边带组成,其频带宽度为调制信号频率的两倍。
2.2带峰值抑制(VSB)调制:VSB调制是一种通过滤波器对DSB-SC信号进行处理来降低带宽的调制方法。
它通过滤除一些频率的边带以减小信号的带宽。
VSB调制可以有效降低带宽占用,但会引入一些峰值抑制。
2.3带压制载波(DSB-LC)调制:DSB-LC调制是一种通过将无用的边带抑制为零来减小调制信号带宽的方法。
在DSB-LC调制中,用一个波形相同的载波信号进行调制,这个载波信号相位与原载波信号相差180度。
这样可以将边带抵消掉,只保留信息信号频谱。
2.4频率调制(FM):FM调制是一种通过调制载波信号的频率来传输信息的方法。
FM调制信号的频谱主要由载波频率和包络信号的频率构成。
在FM调制中,调制指数决定了包络信号对载波相位的影响程度。
三、AM解调原理:AM解调是将调制信号恢复成原始信息信号的过程。
无线通信技术基础题
![无线通信技术基础题](https://img.taocdn.com/s3/m/d9ddbd9c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06.png)
无线通信技术基础题无线通信技术是一种通过无线电波进行信息传输的技术,广泛应用于现代通信领域。
本文将介绍无线通信技术的基础知识,包括无线信号传输原理、常见的无线通信技术以及其应用领域。
一、无线信号传输原理无线通信技术的核心是通过无线信号传输数据。
在了解无线通信技术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些基础的无线信号传输原理。
1.1 无线信号的产生无线信号是由无线电波产生的,无线电波是电磁辐射的一种形式。
当电流通过导线或天线时,就会产生电磁波。
这些电磁波以一定的频率传播,其频率范围决定了信号的类型,如无线电、微波、红外线等。
1.2 信号调制与解调在无线通信中,信号需要进行调制以便传输和解调以便接收。
调制是将原始信号转换为适合无线传输的信号形式,解调则是将接收到的信号转换为原始信号。
常见的信号调制技术包括调幅(AM)、调频(FM)和调相(PM)。
调幅是通过改变信号的振幅来调制信号;调频是通过改变信号的频率来调制信号;调相是通过改变信号的相位来调制信号。
解调的过程与调制相反,通过相应的解调器将接收到的信号转换为原始信号。
1.3 常见的调制技术除了调幅、调频和调相技术外,还存在其他一些常见的调制技术,如频率移键(FSK)、相位移键(PSK)等。
这些调制技术在不同的应用领域有不同的优势和适用性。
二、无线通信技术2.1 蜂窝网络蜂窝网络是一种无线通信技术,通过将服务区域划分为多个小区(蜂窝),实现用户之间的通信。
蜂窝网络广泛应用于移动通信领域,如2G、3G和4G网络。
2.2 Wi-FiWi-Fi是一种无线局域网技术,它可以通过无线信号实现计算机、手机等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
Wi-Fi适用于家庭、企业和公共场所等场景,它提供了便捷的无线网络连接方式。
2.3 蓝牙蓝牙是一种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主要用于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
蓝牙广泛应用于耳机、音箱、键盘、鼠标等各种设备,提供了便捷的无线连接方式。
2.4 远程控制远程控制技术是一种通过无线通信实现对远程设备的控制的技术。
高频电子线路通俗分析教材(PDF 173页)
![高频电子线路通俗分析教材(PDF 173页)](https://img.taocdn.com/s3/m/b7d2f15a240c844768eaee44.png)
并联谐振回路
回路总阻抗 谐振频率 特性阻抗 回路品质因数
通频带 矩形系数 谐振电阻
L C
R
Rp C
L
Z=
(R +
jω
L
)
1 jω C
R+
j ⎜⎛ ω ⎝
L
−
1 ωC
⎟⎞ ⎠
ωO =
1 LC
ρ
= ωOL
=
1 ωOC
=
L
C R为线圈中串联的损耗电阻
QO
=
ρ R
=
ωOL R
=
1 ωOCR
BW0.7
=
fo Qo
y21V2
y22
V2
_
和输设出输电入流端I&2 有输I&入1 =电y1压1 ⋅VV&&11+和y输12 ⋅入V&2电流 I&1 ,及输出电压V&2
I&2 = y21 ⋅V&1 + y22 ⋅V&2
y11 = yi = I&1 V&1 V&2 = 0 :输出短路时的输入导纳 yie y12 = yr = I&1 V&2 V&1 = 0 :输入短路时的反向传输导纳 yre y21 = y f = I&2 V&1 V&2 = 0 :输出短路时的正向传输导纳 yfe y22 = yo = I&2 V&2 V&1 = 0 :输入短路时的输出导纳 yoe
Au/Auo 1
0.707
3、选择性
——是指谐振放大器从输入信号中选出有 0.1 用信号并加以放大,抑制干扰信号的能力
PAM调制
![PAM调制](https://img.taocdn.com/s3/m/bca7f12b482fb4daa48d4b00.png)
第1章总体设计思路1.1 PAM的概念PAM即脉冲幅度调制,它是按一定规律改变脉冲列的脉冲幅度,以调节输出量和波形的一种调制方式,其主要是对于抽样定理的应用。
用调制信号控制脉冲序列的幅度,使脉冲幅度在其平均值上下随调制信号的瞬时值变化。
因为人发出的语音信号的频率是介于300Hz--3.4kHz之间,而根据奈奎斯特抽样定理----抽样频率应大于或是等于信号最高频率的两倍,通过计算抽样频率可得到6.8KHZ频率即可满足要求,这里我们取8KHZ,这是因为频率越高抽样的效果越好失真度越小,还原出来的信号最能符合原语音信号如果脉冲载波是由冲激脉冲组成的,则前面所得的取样信号,实际上就是PAM信号,不过那是一种理想情况。
由于理想取样信号的频谱占据了从-∞到∞的整个带宽,不可能产生真正的理想冲激,因此实际上并不可能实现理想取样;使用非理想取样,信号也能无失真的恢复,因此取样通常使用有限宽度的窄脉冲来实现。
因此,PAM调制对于载波的产生很重要。
故这一次的课程设计我们采用555定时器构成方波产生电路,产生16KHZ的低频信号,再用D触发器进行二分频生成8KHz的载波信号,然后再对输入语音信号进行抽样便可得到PAM调制出来的信号。
1.2 总体设计思路与框图总体设计思路:这里我们采用五个模块进行电路的设计,即方波产生电路,二分频电路,积分单稳态电路,脉冲放大与限幅放大电路,取样门电路。
方波产生电路:由于555定时器产生的方波比较稳定,故我们采用555定时器产生16KHZ的方波信号。
二分频电路:采用D触发器对方波电路进行二分频,产生8KHZ 的方波信号。
积分单稳态电路:对方波的脉宽进行调整,达到抽样效果。
脉冲放大与限幅电路:对方波进行幅度上的调整。
取样门电路:将脉冲信号与语音信号进行调制。
在用低通滤波器还原出语音信号。
总体框图:图1.1.1 总体设计框图第2章单元电路设计2.1方波产生电路将555定时器的V I1和V I2连在一起接成施密特触发器,然后再将V0经RC积分电路接回输入端就可以变成555定时器构成的多谐振荡器。
无线通信系统组成
![无线通信系统组成](https://img.taocdn.com/s3/m/3f8a2941804d2b160b4ec0c4.png)
3)消息 (NEWS,MESSAGE): —— 关于人或事物情况的报道。 —— 通信过程中传输的具体对象:文字,语音,图 象,数据等。
4)信息 (INFORMATION): —— 有用的消息 5)信号 (SIGNAL): —— 信息的具体存载体。
16
3、 通信系统的分类 1) 通信系统
实现信息传送过程的系统。
8
教学重点及难点
无线通信系统的组成及调制、解调的基本概念
9
任务1.1高频电子技术的研究对象
§1.1.1 线性电路与非线性电路
电子器件严格上均为非线性的,故所构成的电子 线路均为非线性电子线路。但是,依据器件的使用条 件不同,所表现的非线性程度不同。
线性电路:对信号进行处理时,尽量使用器件特 性的线性部分。电路基本是线性的,但存在不希望有 的失真。
教学重点及难点
接收设备的功能、原理和组成
37
1.1.2 无线电通信系统(二) 1、 接收机组成
采用调幅方式的无线广播超外差接收机组成方框图 无线电通信调幅广播接收机组成方框图动画演示请点击
38
1) 高频放大器:由小信号谐振放大器组成,放大有用 信号;并抑制干扰信号。是可调谐的。
2)混频器:两个输入信号。fc:高频已调信号,fL: 本振信号。将fc不失真的变换为fI,fI fc fL 。我国 中频fI =465kHz。
(a) 地面波; (b) 天波; (c) 空间波
22
无线电波的波段划分表
波段名称
波长范围
频率范围
长波波段 (LW)
1000~10000m
30~300KHz
频段名称
低频 (LF)
传播方式 地波
应用场合 远距离通信
《高频电子技术(第2版)》电子教案 课程思政PPT 第 1 章 绪 论
![《高频电子技术(第2版)》电子教案 课程思政PPT 第 1 章 绪 论](https://img.taocdn.com/s3/m/ef31ec58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2c4b57b.png)
通信与通信系统 无线电波段的划分与无线电波的传播 非线性电子线路的基本概念 思政目标:中国精神是兴国强国之魂 本章小结
1.1通信与通信系统
主要要求:
掌握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各组成部分的作用 了解调幅广播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各组成部 分的作用 了解数字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各组成部分的 作用 理解通信系统中为何要采用调制技术
数字调制:用数字基带信号对高频正弦波进行的调制
用数字基带信号去控制高频信号的振幅,称为振幅键控 ASK 频率,称为频率键控 FSK 相位,称为相位键控 PSK
数字通信系统抗干扰、抗噪声能力强,易利用计算机进 行处理。
六、通信系统的基本单元电路
高频小信号放大电路、高频功率放大电路、振荡电路、
调制电路、解调电路、混频器、倍频器、低频放大电路
模拟通信系统 数字通信系统 广播通信系统 电视通信系统
接收者 如电话 接收者 如广播、电视 接收者 如对讲
一、重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道德理想,也称人格理想,指人们在做人方面所向往和追求 的目标。道德与信念密切相关,它是靠内在的信念和社会舆 论来维系的,人的良心就是一种道德信念的形式。一个人认 为自己应具有什么样的道德品质,形成什么样的人格形象, 学习什么样的理想人格,这是人们在道德修养方面的理想追 求。追求高尚的理想人格,使自己富有人格的魅力,成为一 个为社会所需要、为他人所喜欢的人,既是事业成功的关键, 又是生活幸福的根本。
一、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
通信: 发送者与接收者之间的信息传递 通信系统:利用电信号或光信号实现信息传递的系统
信源
已调信号
调制 (高频信号) 解调
输入 发送 变换器 设备
信道
接收 设备
通信原理教程第三版课后答案
![通信原理教程第三版课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1f3a857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05.png)
通信原理教程第三版课后答案通信原理是电子信息类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它主要介绍了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通过学习通信原理,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数字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基本技术和基本方法,为进一步学习和研究通信系统的高级课程奠定基础。
《通信原理教程第三版》是一本权威的教材,它系统地介绍了通信原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技术,是学习通信原理的重要参考书。
本文将针对《通信原理教程第三版》中的课后习题进行详细解答,希望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通信原理的相关知识。
1. 第一章信号与系统基础。
1.1 信号的分类。
答,根据信号的时域特性,可以将信号分为连续时间信号和离散时间信号两类。
其中,连续时间信号是定义在连续时间上的信号,而离散时间信号是定义在离散时间上的信号。
根据信号的周期性,可以将信号分为周期信号和非周期信号两类。
周期信号在一定时间间隔内具有重复的特性,而非周期信号则没有这样的特性。
1.2 系统的概念。
答,系统是指对一组输入信号进行某种变换,得到一组输出信号的过程。
系统可以分为线性系统和非线性系统、时不变系统和时变系统、因果系统和非因果系统等不同类型。
其中,线性系统具有叠加性和齐次性两个基本特性,时不变系统的输出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因果系统的输出只依赖于当前和过去的输入。
2. 第二章模拟调制技术。
2.1 振幅调制。
答,振幅调制是一种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模拟调制信号的技术。
在振幅调制中,载波的振幅随着模拟信号的变化而变化,从而实现了对模拟信号的调制。
振幅调制的优点是实现简单,但其缺点是抗干扰能力较差。
2.2 频率调制。
答,频率调制是一种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模拟调制信号的技术。
在频率调制中,载波的频率随着模拟信号的变化而变化,从而实现了对模拟信号的调制。
频率调制的优点是抗干扰能力较强,但其缺点是实现复杂。
3. 第三章数字调制技术。
3.1 脉冲编码调制。
答,脉冲编码调制是一种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数字调制信号的技术。
调制频率和调制频偏-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调制频率和调制频偏-概述说明以及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46d99445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05.png)
调制频率和调制频偏-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应该对调制频率和调制频偏的基本概念进行介绍,并说明它们在通信系统中的重要性。
调制频率是指用来调制信号的载波频率,它决定了信号的传输速率和传输容量。
在通信系统中,我们常常需要将信息信号转换成电磁波形式进行传输,而调制频率就是用来将信息信号与载波信号进行混合的频率。
通过改变调制频率,我们可以调整信号的波形和频谱特征,从而达到不同的目的,比如提高传输速率、增加抗干扰能力等。
而调制频偏则是指在信号传输过程中,调制频率与载波频率之间的偏离。
它是由于信号传输过程中各种因素的影响,比如信道的非理想性、设备的不精确性等而引起的。
调制频偏会导致接收端无法正确解调信号,从而影响通信系统的性能。
因此,减小调制频偏对于提高通信质量和可靠性非常重要。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讨论调制频率和调制频偏在通信系统中的作用和影响。
我们将介绍调制频率对信号传输速率和容量的影响,以及调制频偏对信号解调的影响。
同时,我们还将讨论如何调节调制频率和处理调制频偏,从而改善通信系统的性能。
通过深入研究和理解调制频率和调制频偏,我们可以为通信系统的设计和优化提供重要的参考和指导。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三个主要部分来讨论调制频率和调制频偏的相关内容。
首先,在引言部分(1.引言)中,我们将对整篇文章进行概述,并介绍文章的结构和目的。
其次,在正文部分(2.正文),我们将详细讨论调制频率和调制频偏的概念、作用、影响和调节方法。
在2.1节中,我们将介绍调制频率的概念和作用,探讨它在通信和信号处理领域的重要性,并举例说明其应用场景。
在2.2节中,我们将深入探讨调制频偏的影响以及如何进行调节,包括对调制过程中频偏的产生原因进行分析,以及采取的校正方法和技术。
最后,在结论部分(3.结论)中,我们将总结调制频率和调制频偏的重要性,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我们将简要回顾本文对于调制频率和调制频偏的讨论,并指出其在科学研究和实际应用中的潜在价值和发展方向。
通信原理 调制
![通信原理 调制](https://img.taocdn.com/s3/m/abc278e80975f46527d3e15e.png)
低通滤波后,得到
1 m ′(t ) cos( ∆ωt + ϕ ) 2
仅当本地载波没有频率和相位误差时,输出信号才等 于m′(t) / 2。[和调制信号仅差一个常数因子] – 优缺点:DSB信号可以节省发送功率,但接收电路较为复杂
2.2.3 单边带(SSB)调制
S′(f)
上边带 下边带
– 原理: • 两个边带包含相同的信息 • 只需传输一个边带: 上边带或下边带 • 要求m(t)中无太低频率 上边带 – 解调:需要本地载波 • 由于 若 z(t) = x(t) y(t) , 则有 Z(ω) = X(ω) ∗ Y(ω) 单边带信号解调时, 用载波cosω0t 和接收信号相 乘,相当于在频域中载波频 谱和信号频谱相卷积。
f0+fm
f
-2f0
0
fm
f
H(f - f0)
0 H(f + f0) + H(f – f0)
2f0
f
-2f0
-fm0Biblioteka fm2f0f
2.3 非线性调制(角度调制)
2.3.1 基本原理
– 频率的概念:严格地说,只有无限长的恒定振幅和恒 定相位的正弦波形才具有单一频率。载波被调制后, 不再仅有单一频率,而是具有许多离散或连续的频率 分量,占据一定的频带宽度。 – “瞬时频率”的概念:设一个载波可以表示为 c (t ) = A cos ϕ (t ) = A cos(ω0t + ϕ 0 ) 式中,ϕ0为载波的初始相位;
通 发
信
数字信 通信
2. 模拟调制系统
2.1 概述
– 模拟调制:用来自信源的基带模拟信号去调制某载波 。调制 模拟调制: 的结果将使载波的某个参量随信号而变, 的结果将使载波的某个参量随信号而变,或者说用载波的某 个参量值代表自信源来的信号的值. 个参量值代表自信源来的信号的值. – 载波:确知的周期性波形 - 余弦波: 调制信号 载波: 余弦波:
各种调制方式_解调门限_解释说明
![各种调制方式_解调门限_解释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5d8d0f5f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ff.png)
各种调制方式解调门限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在通信系统中,信息的传输需要经过调制和解调的过程。
调制是将要传输的信息转换成适合在信道中传播的模拟或数字信号的过程,而解调则是将接收到的信号转换回原始信息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解调门限起着关键的作用。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首先介绍各种常见的调制方式,包括幅度调制(AM)和频率调制(FM)等。
然后我们将详细探讨解调门限的概念以及它在通信系统中的作用。
最后,我们将对不同调制方式下解调门限的应用进行说明。
1.3 目的本文旨在帮助读者了解不同调制方式以及解调门限在通信系统中的重要性。
通过阐述解释这些概念和原理,读者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设计通信系统,并能够正确地应用和配置解调门限来实现可靠和高效的信息传输。
2. 调制方式2.1 调制概念调制是在信号传输过程中改变信号的某些特性的过程。
通过调制,我们可以将原始信号转换为适合传输的模拟或数字信号。
调制的目的是增强信号的抗干扰能力和传输距离。
2.2 幅度调制(AM)幅度调制(AM)是一种常见的调制方式。
在AM中,载波信号的振幅根据待传输信息进行变化。
当待传输信息对应的信号值为高时,振幅较大;而当待传输信息对应的信号值为低时,振幅较小。
这样可使得待传输信息通过改变振幅而被编码到载波中。
2.3 频率调制(FM)频率调制(FM)是另一种常见的调制方式。
在FM中,载波信号的频率根据待传输信息进行变化。
当待传输信息对应的信号值高时,频率增加;而当待传输信息对应的信号值低时,频率减小。
这样可使得待传输信息通过改变频率而被编码到载波中。
注意:以上只介绍了两种常见的调制方式- 幅度调制和频率调制,并且仅涉及了它们的基本概念。
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其他调制方式,如相位调制(PM)和正交振幅调制(QAM),它们有各自特定的应用场景。
接下来的部分将说明解调门限的概念、作用以及在不同调制方式中的应用。
3. 解调门限概念解调门限是指在通信系统中用于判断接收信号的电平高低的阈值。
电子与通信技术的应用作业指导书
![电子与通信技术的应用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5009b1d7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81.png)
电子与通信技术的应用作业指导书第1章电子技术基础 (4)1.1 电路分析基础 (4)1.1.1 电路基本概念 (4)1.1.2 电路分析方法 (4)1.1.3 线性电路分析 (4)1.2 数字逻辑设计 (4)1.2.1 数字逻辑基础 (4)1.2.2 组合逻辑设计 (4)1.2.3 时序逻辑设计 (4)1.3 电子元器件 (4)1.3.1 电阻器、电容器和电感器 (4)1.3.2 晶体管及其放大电路 (5)1.3.3 集成电路 (5)1.3.4 嵌入式系统 (5)第2章通信技术基础 (5)2.1 信号与系统 (5)2.1.1 信号的定义与分类 (5)2.1.2 系统的分类与特性 (5)2.1.3 傅里叶变换 (5)2.2 数字信号处理 (5)2.2.1 数字信号处理概述 (5)2.2.2 采样与量化 (5)2.2.3 离散傅里叶变换 (6)2.3 通信原理 (6)2.3.1 通信系统的模型 (6)2.3.2 模拟通信原理 (6)2.3.3 数字通信原理 (6)2.3.4 通信信道 (6)2.3.5 通信系统的功能指标 (6)第3章嵌入式系统 (6)3.1 嵌入式硬件设计 (6)3.1.1 嵌入式处理器选型 (6)3.1.2 存储器设计 (6)3.1.3 外围接口设计 (7)3.1.4 电路设计与PCB布线 (7)3.2 嵌入式软件设计 (7)3.2.1 嵌入式操作系统选择 (7)3.2.2 系统架构设计 (7)3.2.3 驱动程序开发 (7)3.2.4 系统调试与优化 (7)3.3 嵌入式系统应用 (7)3.3.2 消费电子领域 (7)3.3.3 交通领域 (7)3.3.4 医疗领域 (8)第4章数字通信技术 (8)4.1 数字调制与解调 (8)4.1.1 数字调制概述 (8)4.1.2 数字解调概述 (8)4.2 误码检测与纠正 (8)4.2.1 误码检测 (8)4.2.2 误码纠正 (8)4.3 数字通信系统的功能分析 (8)4.3.1 信道模型 (8)4.3.2 误码率分析 (8)4.3.3 系统带宽分析 (8)4.3.4 系统容量分析 (9)第5章无线通信技术 (9)5.1 无线传输原理 (9)5.1.1 电磁波传播 (9)5.1.2 调制与解调 (9)5.1.3 信道编码与解码 (9)5.2 无线通信标准与协议 (9)5.2.1 无线通信标准 (9)5.2.2 无线通信协议 (9)5.3 无线通信系统的设计与优化 (9)5.3.1 无线通信系统设计 (10)5.3.2 无线通信系统优化 (10)5.3.3 无线通信新技术 (10)第6章光通信技术 (10)6.1 光纤通信原理 (10)6.1.1 光纤结构及分类 (10)6.1.2 光的传输特性 (10)6.1.3 光纤的连接与耦合 (10)6.2 光电器件与应用 (11)6.2.1 光源 (11)6.2.2 光检测器 (11)6.2.3 光调制器 (11)6.2.4 光开关与光隔离器 (11)6.3 光通信网络 (11)6.3.1 光纤通信系统的组成 (11)6.3.2 波分复用技术 (11)6.3.3 光网络结构及拓扑 (11)6.3.4 光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 (11)第7章数据通信与网络 (11)7.1.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与分类 (12)7.1.2 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 (12)7.1.3 计算机网络的分层模型 (12)7.2 数据传输技术 (12)7.2.1 传输介质 (12)7.2.2 数据传输模式 (12)7.2.3 数据编码与调制 (12)7.3 网络协议与架构 (12)7.3.1 网络协议 (12)7.3.2 网络架构 (12)7.3.3 网络设备 (13)7.3.4 网络管理 (13)第8章通信信号处理 (13)8.1 信号检测与估计 (13)8.1.1 信号检测原理 (13)8.1.2 信号估计方法 (13)8.2 信号滤波与自适应处理 (13)8.2.1 数字滤波器设计 (13)8.2.2 自适应滤波算法 (13)8.3 通信信号加密与解密 (13)8.3.1 加密技术概述 (13)8.3.2 常见加密算法及功能分析 (14)8.3.3 解密技术及实现 (14)8.3.4 加密与解密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14)第9章信息编码与传输 (14)9.1 源编码与信道编码 (14)9.1.1 源编码 (14)9.1.2 信道编码 (14)9.2 多媒体信息编码 (14)9.2.1 图像编码 (14)9.2.2 音频编码 (15)9.2.3 视频编码 (15)9.3 信息传输策略 (15)9.3.1 传输介质 (15)9.3.2 传输模式 (15)9.3.3 传输协议 (15)第10章通信系统设计与实践 (15)10.1 通信系统设计方法 (15)10.1.1 设计原则 (16)10.1.2 设计步骤 (16)10.2 通信系统仿真 (16)10.2.1 仿真目的 (16)10.2.2 仿真方法 (16)10.3 通信设备调试与维护 (17)10.3.1 设备调试 (17)10.3.2 设备维护 (17)第1章电子技术基础1.1 电路分析基础1.1.1 电路基本概念本节主要介绍电路的基本概念,包括电路的定义、组成和分类。
激光调制与偏转技术
![激光调制与偏转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772e800003d8ce2f006623af.png)
0.5
0.5
1.0
1.5
2.0
- 0.5 - 1.0 - 1.5
1.5 1.0 0.5
0.5
1.0
1.5
2.0
- 0.5 - 1.0 - 1.5
1.5 1.0 0.5
+ (−1) n cos(ωc − nωm )t + ϕc ]
0.5
1.0
1.5
2.0
- 0.5 - 1.0 - 1.5
频域分布为 e(ω ) = Ac J 0 (m)δ (ω − ωc ) +
ωm e(t ) = Ac cos[ωct + m f sin(ωmt ) + ϕc ]
mf =
ωm
=
频率调制和相位调制可以写成统一的形式
e(t ) = Ac cos[ωct + m sin(ωmt ) + ϕc ]
d ∆ϕ ( t ) ∫ ω ( t ) dt + ϕc = ω0t + ∫ ∆ω ( t ) dt + ϕc 总相角ψ = ⇒ ∆ω ( t ) = dt ω0t + ϕc ( t ) = ω0t + ϕc + ∆ϕ ( t )
《激光原理与技术》 激光技术部分
激光调制与偏转技术
1
激光技术课程特点
激光技术主要讲授可以改善和提高激光性能的激光 单元技术,主要内容包括:
激光调制与偏转技术 调Q技术
将激光输出的脉冲宽度压缩至ns量级。
锁模技术
将激光输出的脉冲宽度压缩至fs量级。
非线性光学技术
扩展激光波段、改变或控制激光器参数等。
1.5 1.0
§1.1调制的基本概念
通信原理实验二
![通信原理实验二](https://img.taocdn.com/s3/m/a9db1442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0e.png)
通信原理实验二实验二:调制与解调一、实验目的1. 理解调制与解调的基本概念;2. 掌握调幅(AM)、调频(FM)以及解调的原理;3. 实现AM、FM的信号调制与解调。
二、实验原理1. 调制原理调制是指在通信过程中将信息信号调制到载波上,以便传输的过程。
调制是将信息信号的某些特征参数随时间变化的过程。
1.1 调幅(AM)调制调幅是指通过改变载波的振幅来传输信息的一种调制方式。
调幅信号能够改变载波的背景亮度,使其随着信息信号的变化而变化。
1.2 调频(FM)调制调频是通过改变载波的频率来传输信息的一种调制方式。
调频信号能够改变载波的频率,使其频率随着信息信号的变化而变化。
2. 解调原理解调是指将调制信号中的信息还原出来的过程。
解调过程是调制的逆过程。
2.1 调幅(AM)解调调幅解调是从调幅信号中还原出原始信号的过程。
调幅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会叠加一定的噪声,因此解调时需要采取一定的处理方法,如包络检波、同步检波等。
2.2 调频(FM)解调调频解调是从调频信号中还原出原始信号的过程。
调频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对噪声具有较好的抵抗能力,因此解调过程较为简单,常采用频率鉴别解调等方法。
三、实验内容1. 实现AM调制与解调2. 实现FM调制与解调四、实验步骤1. 搭建AM调制电路,将音频信号与载波信号进行调制;2. 实现AM解调,将调制后的信号还原为音频信号;3. 搭建FM调制电路,将音频信号与载波信号进行调制;4. 实现FM解调,将调制后的信号还原为音频信号;5. 测试与观测调制与解调过程中的信号波形变化。
五、实验数据记录与分析(根据实际实验情况填写数据并进行相应的分析)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学习了调制与解调的原理,并实际搭建电路进行了AM和FM的调制与解调。
通过观测信号波形变化,我们加深了对调制与解调过程的理解,并掌握了相关的实验操作技巧。
本次实验对我们理解通信原理中的调制与解调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
数字通信原理(1.1)
![数字通信原理(1.1)](https://img.taocdn.com/s3/m/22900661783e0912a2162abb.png)
处理的目的在于使单位时间内传输更多的消息。
从信息论的观点来说,消息传输速度可用单位时间内传送的 信息量来衡量。
模拟通信中还有一个重要性能指标:均方误差。它是衡 量发送的模拟信号与接收端复制的模拟信号之间误差程度的 质量指标。均方误差越小,复制的信号越逼真。
2001 Copyright
SCUT DT&P Labs
log以2为底时,单位为比特:bit log以e为底时,单位为奈特:nit。
2001 Copyright
信息量的单位与对数的底有关:
SCUT DT&P Labs
22
3. 离散信源的信息量
下面先来讨论等概率出现的离散消息的度量: 传递M个消息之一,只需采用一个M进制的波形来传递; 任意一个M进制波形总可用若干个二进制波形来表示。 定义:传送两个等概的二进制波形之一的信息量为1, 单位:比特 则: I log ( 1 ) 1(bit)
2)模拟通信系统的优缺点 优点:通过信道的信号频谱比较窄,因此信道的利用 率高。 缺点: (1)传输的信号是连续的 ,混入噪声干扰后不易清除, 即抗干扰能力差。 (2)不易保密通信,即安全性差。 (3)设计不易大规模集成化。 (4)不适于飞速发展的计算机通信要求。
2001 Copyright
SCUT DT&P Labs
信息的度量方式还应满足可加性; 信息量应该是事件发生概率的函数;
2001 Copyright
SCUT DT&P Labs
20
1.2 信息的度量
3. 离散信源的信息量
离散信源统计特性的描述--概率场
设离散信源包含N种可能的符号,相应的概率场: x1 p(x1) x2 p(x2) x3 . . . . . xN
习题及解
![习题及解](https://img.taocdn.com/s3/m/9b2159234b35eefdc8d333f2.png)
答案:
(1) 谐振腔的光学腔长为 L/ L l n1 l n 1 0.11 0.11.76 1.076(m) 谐振腔决定的模式间隔为 激光介质的增益线宽为 则可以振荡的模式数 输出的脉冲宽度
c 3 108 q / 1.394 108 ( Hz) 2 L 2 1.076
c g
g
2
694.3 10
3 108
9 2
0.5 109 3.11 1011 ( Hz)
3.111011 N 2230 8 q 1.39410
1 1 1 1 1.611012 (s) 2 N 1 q 2 2230 1 1.394108
声光调Q 小结
当频率fs=40MHz的超声波在熔融石英声光介质(n=1.54) 中建立起超声场(vs=5.96*105cm/s)时,试计算波长为 1.06μm的入射光满足布拉格条件的入射角θ。 一个声光调Q器件(L=50mm,H=5mm)是用熔融石英材料 做成的,用于连续YAG激光器调Q。已知声光器件的电 声转换效率为40%,求(1) 声光器件的驱动功率Ps应为多 大?(2) 声光器件要工作于布拉格衍射区,其声场频率应 为多少? 设计声光Q开关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变频器调制方式和电压利用率的关系
![变频器调制方式和电压利用率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ed509159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af.png)
变频器调制方式和电压利用率的关系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变频器调制方式和电压利用率的关系变频器是一种电力调节装置,它能够将电源的频率和电压进行调节,以满足不同电器设备的工作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 c t c k at
at A0 cosmt
——
若调制信号为正弦变化:
并令
k A0 m
m 为调相系数;
则有调相波的表达式:
et Ac cosc t m cosmt c
二、频率调制和相位调制
调频波:
调相波:
et Ac cosc t m cosmt c
2. 当调制系数>1时,调制波就要发生畸变;当调制系 数=1时,称为100%的调制。
一、振幅调制 载波 由上述讨论可知:
调幅的结果使调幅波
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正
调制信号 弦波,根据傅立叶频
谱分析,它可分解为 不同频率的正弦波之 和。调制光
一、振幅调制
et Ac kA0 cosmt cosc t c
运用贝塞尔函数展开
cosm sin m t J 0 m 2 J 2 n m cos2n m t
sinm sin m t 2 J 2 n1 m cos2n 1 m t
n 1
n 1
二、频率调制和相位调制 ③调频或调相波的频谱
号成比例。
是激光调制通 常采用的形式 例:若 A2 a t c 规律变化。
,则输出的激光辐射强度按照调制信号的
三、强度调制 ——光载波电场振幅的平方与调制信
号成比。 原因:光接收器(探测器)一 般直接响应其所接收的 光强度变化。 光载波的强度定义为电场的平方:
2 t Ac2 cos2 ct c I c t ec
——这种将信息加载于激光的过程称之为“调 制”。
1.1.1 调制及其分类
激光调制——将信息加载于激光的过程 ; 激光调制器——完成将信息加载于激光过程的装置;
激光——载波(Carrier),携带信息的载体;
起控制作用的信号(低频信号)——调制信号; 被调制的载波——已调波或调制光Modulated wave; 解调——调制的反过程,即把调制信号还原成原来的信息。
角度波的正弦展开函数形式:
e t Ac J 0 m cos ct c c nm t c cos Ac J n m n n 1 c nm t c 1 cos
外调制
举例
激光形成之后进行调制。在激光器外的光路上放置 调制器,用调制信号改变调制器的物理特性,当激 光通过调制时,就会使光波的某参量随着调制信号 而变化 。
下一节
内调制
例如:
优 点:调制效率高。 缺 点:a.由于调制器放在腔内,等于增加腔内的损耗,降低了输 出功率。 b. 调制器带宽受到谐振腔通带的限制。
二、频率调制和相位调制 ——激光载波的频率或相位受
调制信号的控制而按其规律变 化。
e t Ac cos ct c Ac cos t
①频率调制
——角频率不再是常数,而是一个与调制信号成比
例的时间函数。
这两种调制波都表现为总相角的变化,因此统称为角度调制。
t c t c k f at
c m 组成。
c
和两个边频分
下一节
a.在单频正弦波调制时,角度调制波的频谱是由光载
频与在其两边对称分布的无穷多边频组成;
举例:如下图是m=1时的角度调制波的频谱:
0.77 0.44 0.11 0.02
mf 1
c
6 m
m
返回
角度调制波的频谱
三、强度调制 ——光载波电场振幅的平方与调制信
课时-2
上次课内容要点回顾
重点: 第一台激光器的诞生 激光器的基本组成 典型激光器的激射波长 当前激光技术的发展方向 激光的基本特点
了解: 激光技术的发展历史 激光的应用领域
第一章 激光调制与偏转技术
§1.1 调制的基本概念
※激光是一种频率更高( 1013 1015 Hz)的电磁波,它 具有很好相干性,因而象以往电磁波(收音机、电 视等)一样可以用来作为传递信息的载波。 ※ 激光作为信息载体的优点:易于调制、可利用的 频带宽 、传输信息的容量大……; 由激光“携带”的信息(包括语言、文字、图像、符号 等)通过一定的传输通道(大气、光纤等)送到接收器, 再由光接收器鉴别并还原成原来的信息。
运用贝塞尔函数展开
二、频率调制和相位调制 ③调频或调相波的频谱
可见:只要知道了调制系数m,就可以从贝塞尔函数 表查得各阶贝塞耳函数的值。
cosc t c cosm sinmt et Ac sinc t c sinm sinmt
1.1.1 调制及其分类
按调制方式 内调制(LD、调Q、锁模等)
外调制(斩光器等) 激光调制 幅度调制
频率调制 按调制对象 性质
相位调制 强度调制 脉冲调制
模拟调制(连续波)
数字式调制(脉冲式)
脉冲编码调制
1.1.1 调制及其分类
内调制
举例
加载调制信号是在激光振荡过程中进行的,即以调 制信号来改变激光器的某一参数,从而改变激光的 输出特性
et Ac cosc t m f sin mt c
mf k f Am
m
m
为调频系数,可取任意值
调制波的总相角:
t c t m f sinmt c
二、频率调制和相位调制
②相位调制 ——调制波的相位多了一个与调制信
号成比例的增量; 总相角:
若:
①频率调制
k a t dt c c f 0 ct k f a t dt c
0 t
t
二、频率调制和相位调制 ①频率调制
若调制信号为正弦变化:a
t A0 cosmt
k f A0
并令 调制波的总相角:
t 0 t
0
/ m m f
t ct k f a t dt c
ct k f A0 cos mt dt c
则
t c t m f sinmt c
二、频率调制和相位调制 ①频率调制
调频波的表达式:
这是当调制系数 m 1 时,比较理想的 p 光强调制公式 。
三、强度调制
三、强度调制
二次调制方式 ——先将欲传递的低频信号对一高频副载波
sinm sinmt m sin mt mAc 则有 et Ac cosc t c cosc m t c 2 mAc cosc m t c 2
由此可见:当调制系数很小时,角度调制和振幅
调制的频谱相同,同样由载频 量
一、振幅调制 ——激光光波的振幅随着调制信号的
变化规律而变化。
et At cosc t c Ac kat cosc t c
a k为比例系数,
t 为调制信号;
at A0 cosmt
A0为调制信号的振幅, m 为调制信号的角频率;
下一页
et Ac cosc t m f sin mt c
由以上讨论,可得出下述结论 :
①在正弦调制下,调频和调相皆为等幅的变周期振荡,且表 达式在形式上相同; (在非正弦调制下,两者不同,此时可以看出调频与调相 的差别) ②两者的区别:a.两者的调制方法不同;b.调频系数和调相系 数的性质不同. 调频:单模激光器调腔长; 调相:电光晶体调Q 。
将 kA0记为 A ,由于 ma 达式可写为:
A Ac ,则调幅波表
et Ac 1 ma cosmt cosc t c
运用三角公式展开
ma e t Ac cos ct c Ac cos c m t c 2 ma Ac cos c m t c 2
二、频率调制和相位调制 ③调频或调相波的频谱
——可以分解成若干不同频率的正弦波之和。
调频波和调相波的统一形式:
et Ac cosc t m sin mt c
上一页
运用三角公式展开:
cosc t c cosm sinmt et Ac sinc t c sinm sinmt
返回
外调制
例如:
优 点:a.因为调制器和激光形成无关,不影响激光器的输出功率。 b.调制器的带宽不受谐振腔通带的限制 缺 点:调制效率低。 外调制方便,且比内调的调制速率高(约一个数 量级),调制带宽要宽得多,故倍受重视。
返回
1.1.2 典型的模拟式调制
一、振幅调制 ——激光光波的振幅随着调制信号的
是激光调制通 常采用的形式
因此,有调制光强:
Ac2 2 I t 1 k p at cos c t c 2
k p 为比例系数
三、强度调制
若调制信号为正弦变化:
at A0 cosmt
令 k p A0
m p ,称为强度调制系数 。
2 c
A 2 此时有: I t 1 m p cos m t cos c t c 2
et Ac kA0 cosmt cosc t c
一、振幅调制 载波 由图可知:
①调幅波的包络线的形 状和调制信号一致;
调制信号 ②载波频率维持不变;
③振幅较之未调制波多 了一个与调制信号成
比例的增量。
调制光
et Ac kA0 cosmt cosc t c
变化规律而变化。
激光光波的瞬时电场强度:
ec t Ac cosc t c Ac cos t
Ac为振幅;c 为角频率; c 为相位角(初相位); t 总相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