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者1名社会工作师和1名心理咨询师与服务对象L

合集下载

2021年初级社会工作者《综合能力》真题及答案

2021年初级社会工作者《综合能力》真题及答案

2021年初级社会工作者《综合能力》真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社会工作的一个特征是多方协同,合作努力解决问题。

因此,本题答案为B。

2.本题考察社会工作的目标,正确答案为D,即促进社会和谐。

3.社会工作对服务对象的功能有四个,其中“促进人与社会环境的相互适应”是其中之一。

因此,本题答案为B。

4.社会工作的服务提供者有五种,其中治疗者是其中之一。

因此,本题答案为A。

5.社会工作要素包括潜在服务对象、个人的价值观、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和专业助人方法。

因此,本题答案为A。

6.根据社会工作在学校中的不同形式,本题正确答案为A,即治疗型学校社会工作。

7.社会工作价值观的作用包括保护服务对象的权益、促进专业的健康发展、促进社会服务机构的能力建设和维护社会正义。

因此,本题答案为C。

8.在服务对象的行为严重危害到他人或触犯法律法规的情况下,社会工作的价值观或专业伦理不能超越法律的底线。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C。

9.社会工作的机构包括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政府机构、非政府组织等。

因此,本题答案为D。

10.在社会工作中,应该婉拒赠送并表示感谢。

因此,本题答案为A。

A.劝导老年人不要着急,建议寻求儿女帮忙解决问题。

B.坦诚告知社区无力解决该问题,但感谢老年人的反映。

C.尊重并热情接待老年人,告知该问题在相邻社区同样存在。

D.感谢老人及时反映情况,承诺会向有关部门反映并参与讨论解决方案。

改写后的解析已经更加清晰简洁,符合语言表达规范。

A.XXX的需要理论中,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层次的需要,指实现个人理想、抱负、发挥个人潜能的需要。

本题中小丽参加继续教育培训是为了追求自我实现的需要。

改写后的解析更加简洁明了,符合语言表达规范。

A.根据XXX和XXX的需要理论,中介需要是指能促进身体健康的产品、服务、活动和关系的特性。

其中包括无害的自然环境,因此倡导绿色环保出行反映出的中介需要是自然环境的安全。

改写后的解析更加清晰简洁,符合语言表达规范。

社会工作者初级《综合能力》考试知识点

社会工作者初级《综合能力》考试知识点

社会工作者初级《综合能力》考试知识点社会工作者初级《综合能力》考试知识点社会工作的目标对象及领域考点:社会工作的要素本考点主要介绍了社会工作的基本组成元素。

历年来本考点出题量较少,但本考点的知识对于案例的分析有很大的作用,考生应给予充分的重视。

(1)社会工作的对象:服务对象(也称受助者、案主或工作对象)是社会工作者直接服务或帮助的对象,是物质上、精神上、社会关系上遇到困难、需要社会工作者提供帮助的个人或群体。

①社会工作的基本对象:孤儿、无依无靠的老人和残疾人;精神病患者;因失业而沦为生存困难者。

②社会工作对象的扩大:主要表现为从帮助物质生活上最困难的人逐步扩展到所有基本生活遇到困难、难以自拔而需要帮助的人,从贫困的个体和家庭到有问题、欠发展的社区,从困难民众到一般公众。

(2)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者是接受一定的专业教育或培训、从事职业化社会服务的人。

(3)社会工作价值观:社会工作的价值观是利他主义,即以帮助他人、服务他人、促进社会福利和社会公正为自己行动的目标。

(4)专业助人方法:社会工作是专业的助人活动,助人方法作为达到助人目的的'手段和措施。

在服务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5)助人活动:助人活动是社会工作者依据其价值观、利用专业方法,向服务对象提供帮助或服务的行动,也是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的互动及合作的过程,它是社会工作的外在表现。

考点:社会工作者的核心能力本考点是今年新版教材中的新增内容,主要介绍了社会工作者的核心能力,对于案例分析很有作用,请考生重视。

(1)沟通与建立关系的能力。

(2)促进和使能的能力。

(3)评估和计划的能力。

(4)提供服务和干预能力。

(5)在组织中工作的能力考点:社会工作的主要领域本考点从各领域服务对象的需求、服务的必要性等:地介绍了12个服务领域的工作,与之前的14个领域相材有所变动。

考生在复习时可结合《社会工作实务(初级)》教材进行理解。

(1)儿童及青少年社会工作。

民事调解小组工作制度(4篇)

民事调解小组工作制度(4篇)

民事调解小组工作制度是指为了有效实施民事调解工作,规范调解小组成员的工作行为和业务操作,提高调解工作效率和质量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定和制度。

一、调解小组的组织形式和职责1. 调解小组成员可以由法律工作者、社会工作者、心理咨询师等相关专业人士组成,负责具体的案件调解工作。

2. 调解小组的职责包括接待当事人、了解案情、开展调解工作并形成调解协议等,同时也负责对调解结果的跟踪和评估。

二、调解小组的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1. 调解小组在接待当事人时,应当尊重当事人的意愿,并对当事人的诉求进行详细记录。

2. 调解小组在了解案情时,应当进行细致入微的调查和收集相关证据材料,确保调解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3. 调解小组在开展调解工作时,应当本着公正、中立、积极的原则,与当事人进行充分沟通,帮助他们明确诉求,解决矛盾。

4. 调解小组在形成调解协议时,应当让当事人充分了解调解协议的内容和意义,并保证其自愿签署,以确保调解结果的有效性。

5. 调解小组在调解工作结束后,应当进行跟踪和评估,确保调解结果的落实和效果。

三、调解小组成员的职责和义务1. 调解小组成员应当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独立、公正地进行调解工作。

2. 调解小组成员应当遵守调解工作的保密要求,对当事人的个人信息和案情严格保密。

3. 调解小组成员应当保持良好的工作态度和职业道德,积极主动地为当事人提供帮助和服务。

4. 调解小组成员应当不得接受当事人的财物、礼品等不当利益,尽量避免利益冲突。

以上是民事调解小组工作制度的一些基本内容,通过制定和遵守这些制度,可以有效提高调解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更好地维护当事人的权益。

民事调解小组工作制度(2)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民事调解小组的工作,加强调解力量的建设和调解人员的业务水平提高,提高调解效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工作制度。

第二条民事调解小组是依法组织实施民事诉讼调解工作的组织形式,由人民法院设立,具有独立的工作机构和调解人员。

心理关爱专员培训方案及计划

心理关爱专员培训方案及计划

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

为提高全社会心理健康水平,加强心理关爱工作,培养一支专业化的心理关爱专员队伍,特制定本培训方案及计划。

二、培训目标1. 提升心理关爱专员的理论知识水平,使其掌握心理健康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

2. 增强心理关爱专员的实际操作能力,使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心理问题。

3. 培养心理关爱专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其积极参与心理关爱工作,为他人提供心理支持。

4. 促进心理关爱专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良好的团队氛围。

三、培训对象1. 社会工作者、心理咨询师等相关专业人员。

2. 企业、学校、社区等机构的心理健康工作者。

3. 对心理学、心理关爱工作有兴趣的社会人士。

四、培训内容1. 心理学基础知识:心理健康、心理障碍、心理测量等。

2. 心理咨询与治疗技术:认知行为疗法、心理动力学疗法、家庭治疗等。

3. 心理危机干预:自杀预防、创伤后应激障碍等。

4. 团体心理咨询与辅导:团体心理治疗、团体辅导技巧等。

5. 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心理压力管理、心理素质提升等。

五、培训方式1. 理论授课:邀请知名专家学者进行系统讲解。

2. 案例分析: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深入剖析和讨论。

3. 互动式教学:分组讨论、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

4. 实践操作:现场咨询、心理测评、团体辅导等。

六、培训时间与地点1. 培训时间:共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理论培训,第二阶段为实践操作培训,共计8天。

2. 培训地点: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培训机构或学校。

七、培训考核1. 考核方式:理论考核、实践考核、小组展示等。

2. 考核内容:心理关爱专员的理论知识、实际操作能力、团队协作精神等。

八、培训成果1. 培训结束后,为参训人员颁发结业证书。

2. 建立心理关爱专员人才库,为各单位提供专业化的心理关爱服务。

3. 推动心理关爱工作在全社会范围内的普及和推广。

九、经费保障1. 培训经费由主办单位承担。

社会工作者如何与其他专业人员合作

社会工作者如何与其他专业人员合作

社会工作者如何与其他专业人员合作社会工作者在开展工作过程中,通常需要与其他专业人员进行合作,以共同为社会服务的目标努力。

这种合作可以促进资源的整合,提高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本文将探讨社会工作者如何与其他专业人员合作,以实现更好的服务成果。

一、建立有效的合作关系社会工作者首先需要与其他专业人员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

这需要双方有共同的目标和价值观念,并愿意相互尊重和理解。

建立有效的合作关系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1. 建立沟通渠道:建立一个开放、透明和双向的沟通渠道非常重要。

社会工作者和其他专业人员应该定期开展面对面的会议,交流彼此的观点和想法,并且确保信息的及时传递和共享。

2. 确定角色和责任:在合作中,双方需要明确各自的角色和责任。

社会工作者应该清晰地了解自己的职责,同时也要尊重其他专业人员的专长和职责。

3. 建立信任和互助:建立信任是合作的关键。

社会工作者和其他专业人员应该相互信任,并愿意互相帮助。

他们可以共同制定工作计划,并在需要时相互支持和协助。

4. 解决冲突和分歧:在合作中,难免会出现冲突和分歧。

社会工作者应该学会处理这些问题,采取积极的沟通和协商,以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式。

二、共享信息和资源合作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共享信息和资源。

社会工作者可以与其他专业人员共享相关的信息和资源,以实现更好的服务成果。

以下是几种方式:1. 信息共享:社会工作者和其他专业人员可以相互交流相关的信息,包括案例资料、研究成果和最新的政策动态等。

这样可以提高双方对问题的理解和应对能力。

2. 资源整合:社会工作者可以与其他专业人员共同整合各自的资源,以满足服务对象的多样化需求。

比如,社会工作者可以与心理咨询师合作,为需要心理支持的个体提供全方位的帮助。

3. 建立网络:社会工作者可以与其他专业人员建立一个专业网络来共享信息和资源。

这样可以促进交流和合作,并且有助于建立起一个更广泛的社会支持系统。

三、协同工作和互补专长社会工作者和其他专业人员可以通过协同工作来实现更好的服务成果。

社工室方案介绍

社工室方案介绍

社工室方案介绍1. 简介社工室是指提供社会工作服务的场所,主要面向需要帮助的人群,提供心理、情感、法律、就业等方面的帮助和指导。

社工室通常由社会工作者、心理咨询师、法律顾问等专业人士组成,为服务对象提供全方位的支持与协助。

社工室不仅可以提供直接的帮助,更重要的是培养服务对象独立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更好的社会融入和发展。

2. 社工室的意义如今,社会上面对就业、婚恋、心理健康等方面的问题越来越复杂和多样化。

很多人在遇到问题时常常在无人帮助的情况下无从下手,而社工室则提供了一种非常有效的社会工作模式。

通过提供心理咨询、社区协调、法律顾问等服务,社工室能够帮助需要帮助的人群尽快解决问题,同时也有助于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增强社会融入感和自尊心。

此外,社工室还可以通过为服务对象提供就业培训、职业规划等方面的服务,帮助他们提高技能、扩大社会交往圈,最终找到合适的职业和工作机会。

从而进一步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3. 社工室的运作模式社工室一般由社会工作组织或机构创办,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提供服务:3.1 专业咨询服务社工室内通常设有心理咨询室、法律咨询室、劳动就业咨询室等,供需要帮助的人士前往咨询。

在这里,专业的社工人员将为他们提供针对性的服务,让他们尽快摆脱困境,增强自信心,回归社会生活。

3.2 干预和辅导服务社工室的服务对象往往需要在情感、家庭、职业等方面进行干预和辅导。

社工室的干预和辅导服务,一方面是针对目标人群的特点和问题制定个性化的方案,另一方面是培养他们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愿,从而达到更好的效果。

3.3 社区建设服务社工室在提供直接帮助的同时,也会积极组织和参与到社区建设中,带领服务对象一起参与志愿服务、文化活动等,促进社区的团结和发展。

4. 社工室的实践社工室的建设和实践需要很强的自觉性和创新性。

在实践中,社工室需要定期组织社工人员进行培训和交流,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

同时,应该建立科学的服务评价体系,定期对服务对象进行调查和评估。

社会工作服务方案

社会工作服务方案
3.文化娱乐:组织服务对象参加各类文化、娱乐、体育活动,丰富其精神文化生活;
4.职业培训:根据服务对象的需求和就业意愿,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其就业能力;
5.社区融入:协助服务对象融入社区生活,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
6.法律援助:为服务对象提供法律咨询和援助,维护其合法权益。
四、服务流程
1.需求调查: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服务对象的需求,为制定服务计划提供依据;
3.文化活动:组织服务对象开展文化、娱乐、体育等活动,丰富其精神文化生活;
4.教育培训:针对服务对象的需求,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文化教育等;
5.社会融入:协助服务对象融入社会,包括社区融入、就业指导、法律援助等;
6.健康管理:提供健康咨询、疾病预防、康复护理等服务。
四、服务流程
1.服务对象筛选: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潜在服务对象的需求,筛选出符合条件的服务对象;
第2篇
社会工作服务方案
一、前言
随着社会转型和经济发展,社会工作的需求日益增长。为满足人民群众对社会工作的多元化需求,提升社会工作服务质量,特制定本方案。本方案旨在构建一个合法合规、高效务实的社会工作服务体系,以期为服务对象提供全面、优质的服务。
二、目标定位
1.提高社会工作服务的普及率,确保服务覆盖更多有需求的人群;
2.提升社会工作服务质量,促进社会工作专业化、规范化发展;
3.增强社会工作者职业认同感,提高工作积极性;
4.推动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多方参与,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工作格局。
三、服务内容
1.心理咨询:为服务对象提供心理健康服务,包括心理评估、心理疏导、心理康复等;
2.生活照料:为服务对象提供日常生活照料,如餐饮、清洁、陪护等;

2024年心理健康月教育活动方案

2024年心理健康月教育活动方案

2024年心理健康月教育活动方案____年心理健康月教育活动方案一、背景与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面临的压力和焦虑越来越多。

心理健康问题也成为现代社会普遍存在的难题之一。

为了推动心理健康的普及和提高社会大众的心理健康水平,我们将在____年举办一系列心理健康月教育活动。

本次活动的意义在于:1. 提高社会公众对心理健康的认知:通过举办心理健康月教育活动,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帮助公众了解和认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

2. 增加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度: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和活动,将心理健康知识传递给更多的人,让更多的人受益于心理健康教育。

3. 帮助社会大众解决心理健康问题:通过组织咨询、讲座、研讨会等活动,提供专业的心理健康服务,帮助社会大众解决心理健康问题,提高生活质量。

二、活动内容与计划1. 宣传活动(1)海报设计与制作:设计符合主题的海报,包括宣传心理健康知识、活动信息、参与方式等内容,并将海报张贴在学校、社区、商店等公共场所。

(2)传统媒体宣传:通过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发布宣传稿件和广告,向更多人推广心理健康月活动。

(3)新媒体宣传: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如微信、微博、抖音等)进行宣传推广,发布心理健康知识、活动信息、心理测试等内容,引导大众关注心理健康。

2. 心理健康知识讲座(1)邀请心理学专家讲座:邀请心理学专家就心理健康常见问题进行讲解,包括压力管理、情绪调节、人际关系处理等方面的知识。

(2)学生心理健康讲座:组织学生心理健康讲座,邀请心理咨询师或专业人士讲解学生面临的心理问题及解决方法,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心理观念和心理调适能力。

(3)家长心理健康讲座:组织家长心理健康讲座,介绍家长在教育子女过程中的心理健康问题和应对策略,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

3. 心理健康咨询与辅导(1)心理咨询服务站:在学校和社区设立心理咨询服务站,提供免费的心理咨询和辅导服务,帮助面临心理困扰的人士解决问题。

2023年社会工作者之中级社会综合能力通关提分题库(考点梳理)

2023年社会工作者之中级社会综合能力通关提分题库(考点梳理)

2023年社会工作者之中级社会综合能力通关提分题库(考点梳理)单选题(共30题)1、(2017年真题)社会工作者小李设计了一个旨在提升无业青年自信心的小组,小组工作第四节开始,小李引导组员共同完成了“挑战北斗星”的游戏。

A.引导组员讨论参加活动的收获,交流给自己的启发B.引导组员彼此交流与合作,协助小组互助网络行成C.引导组员形成稳定关系,促使小组进程有规律可循D.引导组员间形成相互信任的氛围,增加小组凝聚力【答案】 A2、小美是小学六年级的学生,患有多动症,学校老师对小美日渐失去耐心并心生厌烦,患有焦虑症的母亲也经常与小美吵架。

一次,母亲情绪失控,将小美打伤,小美被送往医院诊治。

针对小美的问题,义务社会工作者与小美一家、医生、心理咨询师、老师以及学校的社会工作者,商量并制定服务计划。

在上述过程中,义务社会工作者采取的是服务策略是()。

A.资源分配B.支持鼓励C.综合辅导D.个案管理【答案】 D3、社会工作者小于评估某社区的服务需求时,首先根据《全国社区服务示范城区标准》来衡量社区服务现状,然后请居民填答一份社区服务需求问卷。

小于所使用的评估需求的方法是()。

A.参与性方法B.社会指标方法C.服务使用情况方法D.社区调查方法【答案】 D4、以下不符合我国社会工作者伦理守则建设方面的基本原则的是()。

A.现实需要和未来发展相结合B.本土社会的伦理实践与国际社会工作专业伦理规则相结合C.专业实践与政治实践互不冲突D.文化原则与社会实践互补【答案】 D5、某社区环境脏、乱、差的问题非常严重,社区工作者通过动员社区居民集体参与来解决问题,并建立了居民关注问题小组来促进社区力量的系统化。

上述做法属于地区发展模式的()策略。

A.社区教育B.社区参与C.团结邻里D.社区照顾【答案】 B6、社会工作者小田最近接待了一位24岁的案主,该案主的情绪非常低落。

通过沟通他们之间建立了良好的专业关系,小田也鼓励他讲出自己的烦心事。

社会工作案例

社会工作案例

社会工作案例社会工作是一项关注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变革和发展的工作。

社会工作者通过与个人、家庭、组织和社区合作,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提高生活质量和实现自我价值。

本文将介绍一个社会工作案例,探讨社会工作的意义和作用。

案例描述小明(化名)是一名14岁的初中生,家庭条件不好,父母离异,母亲有精神疾病,无法工作。

小明的父亲常年在外打工,很少回家。

小明一个人照顾母亲,生活很困难,学习成绩也一直不好。

在学校里,小明总是沉默寡言,不爱交朋友,常常被同学欺负。

社会工作介入小明的班主任发现了小明的问题,联系了当地社会工作机构,请求帮助。

社会工作者前往小明家中进行家访,了解了小明的家庭情况和生活状况。

社会工作者发现,小明的母亲需要精神病治疗,同时也需要经济上的支持。

社会工作者联系了当地的精神病医院,帮助小明的母亲进行治疗,并向社会福利机构申请了经济援助。

同时,社会工作者也关注小明的学习和心理问题。

社会工作者与小明建立了良好的关系,鼓励他参加社会活动,增加自信心。

社会工作者还联系了学校心理咨询师,帮助小明解决心理问题,提高学习成绩。

社会工作者还联系了志愿者组织,帮助小明参加志愿者活动,增加社交能力和体验社会生活。

结果评估经过社会工作者的帮助和支持,小明的家庭状况得到了改善,母亲得到了治疗,并获得了经济援助。

小明的学习成绩也得到了提高,心理问题得到了解决,社交能力也得到了增强。

小明逐渐变得自信、开朗,与同学之间的关系也得到了改善。

社会工作的介入,帮助小明解决了生活中的问题,提高了他的生活质量,也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社会工作的意义和作用社会工作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的工作。

首先,社会工作可以帮助个人和家庭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提高生活质量。

社会工作者通过与个人和家庭合作,了解他们的需求和问题,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提高生活质量。

其次,社会工作可以促进社会变革和发展。

社会工作者通过与组织和社区合作,关注社会问题,推动社会变革和发展。

社会工作督导案例

社会工作督导案例

社会工作督导案例社会工作督导案例:落实儿童福利保护政策1. 背景情况在某市的一所儿童福利机构中,有一名11岁的男孩小明因家庭矛盾被送进机构。

小明的父母离异,父亲长期在外工作,对小明的照顾责任基本上由母亲承担。

母亲长期饮酒,且存在暴力倾向,对小明的教育和生活造成了负面影响。

小明在学校表现不良,心理咨询师发现其存在焦虑和抑郁症状。

社会工作者决定对小明进行督导,以保障其权益和促进其健康成长。

2. 督导目标- 确保小明在机构中得到安全、健康的生活环境- 确保小明获得必要的情感支持、教育和心理辅导- 确保小明的家庭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保障其回归家庭后的权益和利益3. 督导过程3.1 信息收集与评估社会工作者首先与机构工作人员及小明本人进行了沟通,了解了小明的家庭背景、心理问题以及在机构中的表现。

通过观察和访谈,社会工作者收集到了大量信息,并对小明的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估。

3.2 制定督导计划在评估的基础上,社会工作者与机构工作人员一起制定了针对小明个体情况的督导计划。

计划包括提供心理咨询、教育辅导,并与小明的父母进行沟通和协调,解决家庭矛盾。

3.3 实施督导方案社会工作者与心理咨询师、教育人员配合,提供了针对小明的个性化服务。

社会工作者还与小明的父母进行了多次沟通,帮助他们认识自己的问题,并引导他们接受帮助,改善家庭环境。

3.4 监测和跟进社会工作者对小明的情况进行了定期监测和跟进,了解了他的进展和问题。

社会工作团队也保持与小明的父母沟通,鼓励他们积极配合和参与解决问题。

4. 督导成果4.1 小明在机构中得到了良好的照顾和支持,逐渐适应了新的生活环境,情绪得到了缓解。

4.2 小明接受了心理咨询和教育辅导,学习成绩有所提高,自尊心和自信心得到了重建。

4.3 通过社会工作者的协调,小明的父母接受了心理咨询和家庭辅导,改善了与小明的关系,改变了家庭的负面氛围。

4.4 最终,小明的父母重新规划了家庭生活,为小明提供了一个更加稳定和健康的成长环境,社会工作者对小明的回归家庭进行了有效的跟进和支持。

各类型养老机构人员配置标准

各类型养老机构人员配置标准

各类型养老机构人员配置标准本文以以人岗匹配理论、人力资源规划理论为理论依据,遵循目的性、整体性、规范性、实用性、可操作性原则,将现有的国家及地方相关标准中的部分内容与现况调查结果相结合,制定出标准的框架及内容指标,通过两轮德尔菲专家咨询,最终确立了人员配置标准的初稿。

在具体说明养老机构人员配置标准之前,我们先界定一下本文出现的几个术语。

居养型养老机构:以接收自理老人为主,采取独立或半独立家居方式,设有配套的护理和生活照护场所的养老机构。

助养型养老机构:以接收介助老人为主,采取集中居住方式,提供医疗卫生、康复和照护服务的养老机构。

护理型养老机构:以接收介护老人为主,具有医护功能,提供长期照护的养老机构。

根据入住老人生活自理能力将入住老人分为三个类型,即自理老人、介助老人、介护老人。

根据收住老人的类型将养老机构分为四类型,即居养型养老机构、助养型养老机构、护理型养老机构。

另外,在本文中,我们用星的数量表示养老机构的服务等级。

养老机构星级分为五个等级,即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四星级、五星级。

最低为一星级,最高为五星级。

星级越高,表示养老机构的等级越高。

接下来,我们具体说一说不同类型养老机构,其人员配置的标准。

居养型养老机构一星级居养型养老机构1.行政管理人员——行政管理人员总数占职工总人数的比例不超过15%。

——机构负责人应具备初中及以上学历。

2.医务人员——按需配备医务人员、药学及其他医技人员。

——医务人员需持相关部门颁发的资质证书上岗。

3.养老护理员——按需配备养老护理员。

——养老护理员上岗前需接受岗前培训。

——养老护理员持证上岗率不低于70%。

4.相关专业技术人员——按需配备相关专业技术人员。

——相关专业技术人员需持有与其岗位相适应的专业资格证书上岗。

5.后勤保障人员——按需配备后勤保障人员。

——膳食服务人员需持健康证上岗。

二星级居养型养老机构1.行政管理人员——行政管理人员总数占职工总人数的比例不超过15%。

新疆喀什地区2024年社会工作者省编版应知应会(高分题)(带答案解析)

新疆喀什地区2024年社会工作者省编版应知应会(高分题)(带答案解析)

新疆喀什地区2024年社会工作者省编版应知应会(高分题)(带答案解析)1、社工单选题(综合能力)(共80题)1. 社会工作者小刘与服务对象李女士初步接触后,运用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对李女士问题的原因进行诊断,对其困扰产生的时间,重要影响时间及个人成长经历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上述小刘的工作内容属于()。

A.心理动态诊断B.人格诊断C.分类诊断D.缘由诊断【答案】D【解析】缘由诊断是对服务对象困扰产生、变化的过程进行分析。

例如,服务对象的困扰是什么时候产生的、有什么重要的影响事件、在服务对象的成长过程中有什么样的变化等,是对服务对象个人历史的考察。

由题干可知,选项D符合题意。

2. 李先生认为自己的孩子现在还小,还不懂事,要严格管教,不能由着孩子。

因此,孩子一犯错就打一顿。

根据上述情况,李先生的教养模式属于()。

A.专制型B.支配型C.骄纵型D.放任型【答案】A【解析】家长缺少爱心或耐心,管理方式粗暴,构成专制型家庭教养模式。

在这种家庭中,孩子的人格、自尊、意志、权利不被尊重,家庭亲子关系是一种命令与服从的关系。

题干中,孩子一犯错李先生就打一顿,属于管理方式粗暴的专制型家庭教养模式。

由此可知,选项A符合题意。

3. 某儿童福利院接收了一些曾被拐卖的儿童,这些儿童健康状况差,经常表现出胆怯、惊恐。

为此,社会工作者小李决定用小组工作方法为他们提供辅导,协助其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

该小组较适合采取的工作模式是()。

A.互动模式B.治疗模式C.发展模式D.社会目标模式【答案】C【解析】发展模式旨在解决和预防服务对象社会功能的衰减问题、恢复和发展服务对象的社会功能。

发展模式关注的焦点在于小组组员的社会功能而不是有关生理和病理方面的因素,重视的是组员个人潜力的发掘与发挥而不是治疗性辅导。

故答案选C。

4. 社会工作者小张在陈述抗疫工作时,列出了自己承担的几项主要工作,其中属于社会工作中发挥维持社会秩序功能的活动是()。

A.社区消毒B.建立居民抗击病毒、科普宣传小组C.给外出的居民测量体温、发放出入证D.开展老年人健康知识讲座【答案】C【解析】出入证管理体现了维持社会秩序。

微光处处 28位社会工作者的心路历程

微光处处 28位社会工作者的心路历程

微光处处 28位社会工作者的心路历程社会工作者是一群默默耕耘在社会基层的人,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和心灵,为社会的弱势群体提供帮助和支持,为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这个充满挑战和变革的时代,他们的工作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和困难,但他们仍然坚定地走在自己的岗位上,无私地奉献着自己的爱和关怀。

本文采访了28位社会工作者,他们来自不同领域,从社区工作者到心理咨询师,从救助站工作人员到志愿者,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故事和心路历程。

他们的经历和感悟,或许能够给我们提供一些思考和启示。

1.秦玉华:做社区工作,是一种责任和使命秦玉华是一名社区工作者,她在社区工作站已经工作了十年。

她说,做社区工作,是一种责任和使命,这种责任和使命来自于自己的内心和社会的需要。

社区是社会的基层单位,它关系到每个人的生活和幸福,社区工作者要为社区居民提供各种帮助和支持,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和问题,让社区变得更加和谐和美好。

秦玉华说,社区工作是一项非常复杂和困难的工作,需要具备多方面的能力和素质。

首先,社区工作者要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沟通能力,能够及时发现社区居民的需求和问题,并与他们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

其次,社区工作者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为社区居民提供各种咨询和服务,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最后,社区工作者要具备坚韧的意志和奉献精神,能够克服各种困难和挑战,始终坚持为社区居民服务的信念和态度。

2.王亚男:做救助站工作,是一种关爱和支持王亚男是一名救助站工作人员,她在救助站工作已经有七年时间。

她说,做救助站工作,是一种关爱和支持,这种关爱和支持来自于自己的内心和对弱势群体的关注。

救助站是为无家可归人士和其他弱势群体提供救助和服务的场所,救助站工作人员要为他们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和精神支持,让他们能够重新获得生活的希望和尊严。

王亚男说,救助站工作是一项极具挑战性和压力的工作,需要具备强大的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

无家可归人士和其他弱势群体往往处于社会和经济的边缘,他们面临着诸多的困难和挑战,需要得到社会的支持和关注。

心理咨询师证书与社会工作者证书的关系与差异

心理咨询师证书与社会工作者证书的关系与差异

心理咨询师证书与社会工作者证书的关系与差异心理咨询师证书(以下简称“心咨证书”)和社会工作者证书(以下简称“社工证书”)是两种与人们心理健康和社会福利相关的专业证书。

虽然它们都涉及到个体的心理发展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但在许多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一、专业领域的差异心咨证书主要注重个人心理健康与发展,帮助个体面对心理困扰、解决内心冲突并提升幸福感。

心咨师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提供咨询服务,帮助客户解析问题、寻找解决方案,并实施相应的心理干预手段。

心咨证书通常要求学习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并掌握临床诊断与评估技巧,以及专业的咨询沟通和心理疗法等相关知识。

社工证书则侧重于社会福利和社会服务的领域。

社工师的职责涵盖了社会问题的研究与分析,社会政策的制定与改进,以及社会工作的实践和干预等。

社工师的工作范围广泛,包括但不限于社区服务、儿童保护、老年关怀、康复辅导等。

社工证书需要学习社会学、社会政策、社会福利等专业知识,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工作环境的差异心咨师通常在心理咨询机构、医院、学校、婚姻家庭咨询中心等机构从事咨询工作。

他们会与个体进行面对面的咨询,帮助他们克服心理困扰。

心咨师往往需要接受客户的情感宣泄,同时保持客观中立的态度,以便更好地提供支持和建议。

社工师则可以在社会福利机构、公共事业部门或非营利组织等不同场所工作。

他们的工作面向更广泛的群体,从而解决社会问题和个体困境。

社工师可能需要参与社区培训、组织社会活动、参与政策制定等工作,以提升社会福利和公共利益。

三、职业定位的差异心咨师一般更注重个体的心理健康,致力于提供个人化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服务。

他们的目标是帮助客户克服心理困扰,提高心理弹性,并提升幸福感和生活质量。

心咨师往往依托于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通过建立信任、倾听和理解等方式与客户建立起合作关系,从而促进个体的自我成长。

社工师更多地关注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权益和福利,致力于社会问题的研究和解决,以提升整个社会的福利水平。

社会工作者1名社会工作师和1名心理咨询师与服务对象L

社会工作者1名社会工作师和1名心理咨询师与服务对象L
第3次会谈记录表
会谈次数
第三次
日期
2013年2月6日
时间
四十二分钟
地点
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接待室
会谈
内容
根据上次会谈L所叙述的情形,社会工作者多次联系该女孩的家人,起初她父母表示不要这个孩子了,说是已经受不了她的折磨了,她的姥姥和姥爷则表示希望孩子尽快回家。时值腊月二十六,适逢春节临近,社会工作者和心理咨询师的再三电话沟通和劝说她的父母,告诉她孩子如果继续在外流浪下去的危害,以及父母对孩子的亲情和关爱,经过长时间的沟通,终于,她父母答应可以送她回家,于是我们开始第三次会谈。
三十分钟
地点
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文体活动室
会谈
内容
首先,社会工作者跟受助人员L打了一会乒乓球,在打球的过程中告诉她近期将送她回江西老家,我们已经联系好了她的学校,父母也已经准备好了学费,就等着她回家去。她听到这里,忽然停了下来说,”那好呀,我能今天就回家吗?”
社会工作者看到她满脸的期望和喜悦,感到她的问题已经基本得到解决,下步工作的重点是在其家庭和学校方面,于是当即跟她说,”好呀,没问题,不过今天时间太仓促,咱们明天给你送回家好吗?”孩子爽快地答应了。
社会工作者和心理咨询师见到L的时候先告诉她,家人已经理解她目前的处境,表示很想她,愿意她紧快回家与家人团聚。她立即表示不回家,并且说她们家的人从来都是这样子骗她回去的,她已经听习惯了,不再相信他们。我们通过她母亲杨女士留下的联系方式回拨电话给她,电话接通之后,她在电话里用家乡话几里咕噜一通之后,眼睛流出一泪水,并且说话的声音越来越大,态度也变得不理智,有骂骂咧咧的声音。这时候,社会工作者赶紧接过来电话,跟她的父母继续沟通,电话的那头,她的妈妈哭了起来,社会工作者跟她讲,一切都会好起来的,请他们的家人尽管放心,孩子在这生活得挺好,只要他们不计较她的过去,重新接纳和理解她,就能够回到正常的轨道上来,直到她的妈妈止住了哭声,社会工作者才挂了电话。这个时间,心理咨询师一直在跟小廖交流沟通,孩子的脸上也已经重新堆起了笑容。

江西省九江市2024年社会工作者新教材必考(题库)(带答案解析)

江西省九江市2024年社会工作者新教材必考(题库)(带答案解析)

江西省九江市2024年社会工作者新教材必考(题库)(带答案解析)1、社工单选题(综合能力)(共80题)1. 社会工作者小李在社区开展青少年服务时首先对服务对象的情况进行评估,了解他们的内心状况,然后根据不同年龄段特点设计服务方案,及时跟进,按需调整工作计划。

上述小李的做法遵循社会工作伦理基本原则的是()。

A.最小伤害B.隐私保密C.自由平等D.差别平等【答案】D【解析】社会工作者在实践中既要以平等的方式对待服务对象,同时又要注重服务对象的差异,在助人过程中充分把握好平等待人和个别化服务的理念。

题干中,社会工作者小李根据不同年龄段特点为青少年设计服务方案,正是体现差别平等的原则,选项D符合题意。

2. 学校社会工作者小李为小学生提供小组服务,针对煤气使用、交通出行、游泳等日常生活中的安全隐患进行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从学龄前儿童的特点看,该小组的主要目的是()。

A.防范校园暴力问题B.避免儿童性侵问题C.减少儿童功利问题D.预防儿童意外伤害【答案】D【解析】学龄阶段儿童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意外伤害、校园欺负以及性伤害等。

其中,学龄阶段儿童意外伤害是指突然发生的各种事件或事故对儿童所造成的损伤。

题干中,小李针对煤气使用、交通出行、游泳等日常生活中的安全隐患进行教育,是为了防止外在的环境因素造成学龄阶段儿童的意外伤害。

故选项D符合题意。

3. 为帮助社区中困难家庭青少年提高英语水平,社会工作者联系了一家英语辅导机构,希望其能提供免费辅导。

该机构负责人认为此事既回报了社会,又宣传了机构,因此同意开展合作。

根据上述情况,该辅导机构的合作动机是()。

A.公共关系B.社会联谊C.税法策略D.市场营销【答案】A【解析】题干中的英语辅导机构开展免费英语辅导,表明了自身是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成功创造了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4. 社会工作者小宁的服务对象是一名白血病患儿,小宁协助患儿家庭向某基金会申请医疗援助。

社区矫正配备人员情况汇报

社区矫正配备人员情况汇报

社区矫正配备人员情况汇报根据社区矫正工作的需要,我们对社区矫正配备人员情况进行了汇报,以便更好地了解当前的工作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一、配备人员总体情况。

截止目前,我们共有XX名社区矫正配备人员,其中包括XX名社区矫正警察、XX名社区矫正辅导员、XX名社区矫正心理咨询师、XX名社会工作者等。

配备人员结构合理,各类人员分工明确,能够满足社区矫正工作的需要。

二、人员素质情况。

1. 社区矫正警察,XX名社区矫正警察中,XX名具有执法经验丰富,熟悉社区矫正工作流程,能够熟练开展监督管理工作;XX名具有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能够有效与矫正对象进行沟通交流,促进其社会融入。

2. 社区矫正辅导员,XX名社区矫正辅导员中,XX名具有专业的社会工作背景,能够有效进行心理辅导和社会适应性培训;XX名具有丰富的社区工作经验,能够深入社区开展矫正服务工作。

3. 社区矫正心理咨询师,XX名社区矫正心理咨询师中,XX名具有专业的心理咨询背景,能够为矫正对象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XX名具有丰富的心理咨询经验,能够有效开展心理矫正工作。

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1. 配备人员培训不足,部分配备人员在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存在一定的短板,需要加强相关培训,提升专业水平和服务能力。

2. 工作任务过重,部分配备人员工作任务过重,需要合理分配工作任务,避免出现工作负荷过大的情况。

3. 专业交叉配备不足,在部分社区矫正机构中,存在着不同专业人员之间交叉配备不足的情况,需要加强跨专业交叉培训,提高配备人员的综合素质。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将采取以下改进措施:1. 加强配备人员培训,提升专业水平和服务能力,确保配备人员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2. 合理分配工作任务,避免出现工作负荷过大的情况,保障配备人员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

3. 加强跨专业交叉培训,提高配备人员的综合素质,促进各类人员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四、结语。

通过对社区矫正配备人员情况的汇报,我们对当前的工作情况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明确了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

心理社工培训计划方案模板

心理社工培训计划方案模板

一、培训背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心理健康的需求日益增长。

为提升心理健康社会工作(心理社工)的专业技能和服务水平,满足社会心理健康服务的需求,特制定本培训计划。

二、培训目标1. 提升心理社工的专业理论知识水平。

2. 增强心理社工的实践操作能力。

3. 提高心理社工的心理健康服务意识。

4. 培养心理社工的团队合作精神。

三、培训对象1. 心理咨询师、社工及其他助人工作者。

2. 有志于从事心理健康服务的社会工作者。

3. 城乡社区、医疗机构、教育机构、企业等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员。

四、培训内容1. 心理健康基础知识:心理发展、心理障碍、心理健康评估等。

2. 心理咨询技能:倾听、提问、情绪管理等。

3. 个案工作实务:个案访谈、评估、干预、跟进等。

4. 团体心理咨询:团体动力、团体技巧、团体活动设计等。

5. 心理危机干预:危机识别、评估、干预、预防等。

6. 心理健康政策法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解读等。

7. 心理健康服务伦理:伦理原则、伦理决策等。

五、培训方式1. 理论授课:邀请专家学者进行专题讲座。

2. 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心理社工的实践操作。

3. 实操训练: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咨询等。

4. 互动交流:组织学员分享经验、讨论问题。

5. 在线学习:提供网络课程,方便学员随时学习。

六、培训时间与地点1. 培训时间:根据实际情况,分为集中培训、周末培训、夜间培训等多种形式。

2. 培训地点:交通便利、设施齐全的培训场所。

七、培训师资1. 邀请国内知名心理专家、心理咨询师、社会工作者担任主讲。

2. 邀请实践经验丰富的心理社工担任实操指导。

八、培训考核1. 考核方式:理论考核、实操考核、案例分析等。

2. 考核成绩:合格者颁发培训证书。

九、培训费用1. 培训费用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具体费用包括教材费、场地费、师资费等。

2. 对符合条件的学员给予一定补贴。

十、组织实施1. 成立培训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培训工作的整体规划、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次会谈记录表
会谈次数
第二次
日期
2013年1月30日
时间
五十分钟
地点
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教育室
会谈
内容
会谈开始前,社会工作者看见L脸上已经有了笑意,情绪不再是处于紧张焦虑的状态。此次会谈,由社会工作师刘桂娟和心理咨询师刘红星一起进行,心理咨询师大致询问了她近来的饮食是否习惯,是否适应这里的生活环境等情况,服务对象一直在点头应答。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简单沟通了解之后,社会工作者告诉她,希望她把这些天来自己心里所想所感都表达出来,姐姐已经为她制定了具体的服务计划,需要她的配合和参与。刚开始她一听这些话,以为又要布置作业或完成某个任务,表现得又惶恐不安起来。社会工作者向她讲解社工的工作方式和对于她的工作计划,而她作为被帮助者,同时也是主体参与者,下步服务计划的进展完全按照她的意愿,会帮她联系家人、社区和学校,并把服务计划拿给她看,她紧张的神经才松弛下来。心理咨询师开始对了进行心理疏导,半个小时以后,她开始说出自己的家人、朋友的联系方式等情况,说自己是到厦门打工时跟家人联系过,后来就很少联系了。包括她在外面的交友情况等都谈了不少,社会工作者边跟她聊边记录她讲的有关情况,她突然说她觉得比较别扭,说曾经有次在一个派出所的时候,那个警察也是这样子问她,然后就快记下她妈妈的电话号码,然后就让她妈妈给捉回去了。社会工作者告诉她,这次不会的,我们要全面给你帮助,不单单是把你送回家的问题。
此次会谈,服务对象将自己的基本情况向社会工作者做了陈述,包括自己的一些心理想法,也跟社会工作者做了沟通,产生了进一步的信任感,可以说,这相的会谈效果是比较理想的,为下一步的工作开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介入重点
服务对象L突然情绪激动、紧张,先安抚情绪再了解是什么事件导致其情绪发生变化,了解之后得知她是担心又要交作业或是完成任务的问题,社会工作者告知会充分尊重她的自决权,只要她同意才帮她做愿意做的事情,她的心情得以平复。
通过此次谈话,感觉到她在听她偶尔回答的讲述过程中,说话断断续续,并不是很连续,有时会沉默很久,她的情绪很低落,思维不是很清晰。社会工作者多次使用复述、澄清等方法,逐步了解她的详细情况,并且告诉她服务人员明白她的处境,希望她不要消极悲观,所有事情都是可以解决的。鼓励L要树立生活的信心和勇气,将来还有很多很多大好时光,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经过交谈之后,L的迷茫情绪得到一定缓解,心情变得好一些。
跟她聊天的时间内,社会工作者接到一个电话出去了。十分钟之后回来,L开始主动问,“你有事啊,那你去忙吧,不要管我,相信我没事的,我自己呆一会就好啦”。社会工作者告诉她,“没问题,如果有什么需要随时找我,你现在可以到院子里面去走走,也可以到活动室看看电视节目,然后,改天我们再聊,好吗?”她边点头边回答,“好的”。
社会工作者大致勾勒出了下次谈话的方式和内容,并将按照工作步骤一步步进行,直至问题是最终得到解决,帮助他们早日回归家庭和学校。
介入重点
以接缓解其迷茫和紧张情绪为介入点,挖掘情绪问题背后的原因,为何离家出走的问题,进而再了解其自身和家庭状况,逐步掌握了案主自身、家庭、周围人际关系等基本情况,为下一步工作进行了资料搜集。
三十分钟
地点
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文体活动室
会谈
内容
首先,社会工作者跟受助人员L打了一会乒乓球,在打球的过程中告诉她近期将送她回江西老家,我们已经联系好了她的学校,父母也已经准备好了学费,就等着她回家去。她听到这里,忽然停了下来说,”那好呀,我能今天就回家吗?”
社会工作者看到她满脸的期望和喜悦,感到她的问题已经基本得到解决,下步工作的重点是在其家庭和学校方面,于是当即跟她说,”好呀,没问题,不过今天时间太仓促,咱们明天给你送回家好吗?”孩子爽快地答应了。
社会工作者和心理咨询师见到L的时候先告诉她,家人已经理解她目前的处境,表示很想她,愿意她紧快回家与家人团聚。她立即表示不回家,并且说她们家的人从来都是这样子骗她回去的,她已经听习惯了,不再相信他们。我们通过她母亲杨女士留下的联系方式回拨电话给她,电话接通之后,她在电话里用家乡话几里咕噜一通之后,眼睛流出一泪水,并且说话的声音越来越大,态度也变得不理智,有骂骂咧咧的声音。这时候,社会工作者赶紧接过来电话,跟她的父母继续沟通,电话的那头,她的妈妈哭了起来,社会工作者跟她讲,一切都会好起来的,请他们的家人尽管放心,孩子在这生活得挺好,只要他们不计较她的过去,重新接纳和理解她,就能够回到正常的轨道上来,直到她的妈妈止住了哭声,社会工作者才挂了电话。这个时间,心理咨询师一直在跟小廖交流沟通,孩子的脸上也已经重新堆起了笑容。
社会工作者(1名社会工作师和1名心理咨询师)与服务对象L共进行了5次会谈。
1、第1次会谈记录表
会谈次数
第一次
日期
2013年1月23日
时间
四十六分钟
地点
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受助人员居室
会谈
内容
社会工作者以同理心接纳服务对象L,不主动询问她自身的事情,而是以大姐姐的身份她跟拉家常,以随意表达的方式进行谈话,相互谈各自的兴趣和爱好,喜欢什么小动物,喜欢什么样的颜色,小时候的样子是怎样了等等,告诉她这里是流浪未成年人的家,没有歧视和反对,为她提供的食宿和生活等服务都是无偿的,请她不要有心理负担。可是她说话一直很犹豫,吞吞吐吐,社会工作者告诉她有什么需要就可以讲出来,可以很好的帮助她。
此次会谈,社会工作者已经真正走入服务对象的内心,让她觉得社会工作者是值得依赖和可托付之人。这也意味着下步的继续服务将顺利进行。
介入重点
让服务对象与家庭进行沟通交流,恢复她和家庭关系及家庭管教的理性化问题,逐步回复其自身价值体现和家庭管教功能。
第4次会013年2月19日
时间
第3次会谈记录表
会谈次数
第三次
日期
2013年2月6日
时间
四十二分钟
地点
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接待室
会谈
内容
根据上次会谈L所叙述的情形,社会工作者多次联系该女孩的家人,起初她父母表示不要这个孩子了,说是已经受不了她的折磨了,她的姥姥和姥爷则表示希望孩子尽快回家。时值腊月二十六,适逢春节临近,社会工作者和心理咨询师的再三电话沟通和劝说她的父母,告诉她孩子如果继续在外流浪下去的危害,以及父母对孩子的亲情和关爱,经过长时间的沟通,终于,她父母答应可以送她回家,于是我们开始第三次会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