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第一章生活中的水主要内容剖析

合集下载

八年级上册科学第一章总复习知识讲解

八年级上册科学第一章总复习知识讲解
第一章 生活中的水
第一节 水在哪里
一、地球上水的组成和分布
1.水的状态:固态、液态、气态 2.水的分布:海洋、大气、河流、湖泊、 沼泽、
冰川、生物体、地下等 3.水体名称: 分类1: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生物水 分类2:淡水、咸水; 分类3:固态水、液态水、气态水
二、水与生命
1.水是地球生命有机体的组成
二、水的密度
水的密度是1000千克/米3, 意义是:1 米3水的质量为 1000千克 水的密度是 1克/厘米3, 它所表示的意义是: 1 厘米3 水的质量为 1克
水的密度是1000千克/米3, 它所表示的意义是什么?
1 米3 水的质量为 1000千克
水的密度是 1克/厘米3, 它所表示的意义是什么?
p=ρgh
1、ρ指液体的密度
2、h 指液体某处到最高液面的垂
直距离 3、此公式只适用于计算液体的内 部压强
影响液体内部压强的因素: (1)液体的密度; (2)液体的深度;
测量 液体内部 压强的大小
第5节 水的浮力
一、浮力
不会游泳的人在死海里为什么不会被淹死?
一、水的浮力
1、在水中会上浮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 2、在水中会下沉的物体也受到向上的浮力 3、所有的液体都会对浸入其内的物体产生 一个向上的浮力
能否说氧气和氢气是水的组成成分?
二、水的性质
颜色 气味 状态
无色 沸点
1标准大气压下 100℃
无味 凝固点
常温下液体
水的异 常现象
1标准大气压下 0℃
水结成冰时体积膨胀。4℃ 时水的密度最大,4℃以下 时,水热缩冷胀; 4℃以上 时,水热胀冷缩。
拓展:水还有哪些性质?
纯净的水是不良导体、水是一种良好的溶剂、 水电解能生成氢气和氧气等。

浙教版八年级上第1章生活中的水教材分析[上学期]

浙教版八年级上第1章生活中的水教材分析[上学期]

本章重视探究式的学习,结合知识
呈现的过程,安排了多个探究活动,其中 “浮力与物体排开水的关系”,“影响固 体溶解度大小的因素”及“怎样精制粗盐” 是三个较完整的探究,其他还有探究的若 干实验环节,通过这些活动使同学们较好 地体验科学家们的探究过程,培养科学的 探究能力。
六、本章学习要点
了解我国和本地区水资源的情况和水污染的主要原 因,知道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了解水及其他常见溶剂。 能区分悬浊液、乳浊液和溶液,会计算溶液中溶质的质 量分数,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知道晶体 与非晶体的主要区分,能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学会混 合物的分离技能。理解密度概念,会用密度公式解决简 单的问题。会用量筒、天平等器材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 度。理解压强概念,会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能分 析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了解液体压强的特点,会用 液体压强的特点解释一些现象。知道浮力大小的决定因 素,会用阿基米德原理进行有关计算,能用测力计测量 浮力,能用阿基米德原理计算浮力。了解物体在液体中 浮沉的条件。
8.将混合物分离可以根据物质的性质采用 沉淀法、过滤法及蒸馏法。
学习方法指点
本章学习内容比较丰富,要通过学习水的 组成、水的密度、水的压强和水的浮力等概念, 了解水的重要性质及认识到水对人类发展的重 要性,从而提高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 力;本章涉及到较多计算公式,如:压强的计 算公式,溶解度及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公式等,学习时,要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灵活 使用公式,提高自己的计算技能;本章重视探 究式的学习过程,安排了多个探究活动,因此, 学习时要较好地体验科学家的探究思路,多思, 多想,多动手,培养自己科学的探究能力。
四 水的利用和保护 第9节
4
合计
21
五、本章知识特点

第1章 《生活中的水》详细复习提纲

第1章 《生活中的水》详细复习提纲

第1章《生活中的水》重点知识第1节水在哪里1、地球上的水,96.53% 是海洋水,只有2.53% 是陆地淡水,目前可被人类利用的淡水只占全部淡水的0.3% ,陆地淡水中,冰川水含量最多。

2、地球上的水,大部分以液态的形式存在,其余的以固态和气态存在;随着温度的改变,水的状态也会发生改变。

3、水是生命有机体的重要组成分,人体重量的2 / 3 是水,儿童可以达到4/5 ;健康的成年人每天平均约需2.5 升水。

水母的含水量高达98% ,黄瓜含水达95% ;千年古莲子在有水通气的环境下发芽,说明生物的生命活动离不开水。

4、水循环:地球各处的水通过蒸发、降水、水汽输送、下渗、径流(沿地表或地下运动的水流)等一系列环节和过程紧密联系,不断循环,使地球上的水、大气、岩石和生物紧密联系,共同构成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

人类通过对地表的改造能影响水循环。

5、水循环的动力:太阳辐射、重力作用、水的三态变化(熔化、汽化、液化[凝结]、凝固、凝华、升华)。

海陆间水循环能为陆地补充水分,其关键环节是水汽输送;大气水的更新周期最短。

植物有蒸腾作用,所以森林良好的水库区,水循环活跃。

第2节水的组成1、电解水的口诀:正负氧氢12 。

加少量硫酸或烧碱,是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

现象:两极都产生无色气泡。

电解水的文字表达式:水直流电氢气+ 氧气电解水的实验,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2、氢气的检验:能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氧气的检验: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3、化学变化:生成了新物质的变化,如电解水时,生成了新物质:氢气和氧气。

物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如水结成冰,冰升华等,仅状态发生了改变。

4、化学性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水的电解,体现了水的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不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如熔点、沸点、硬度、密度等。

第3节水的密度1、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可根据密度判别实心球或空心球。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

第一章__生活中的水解析

第一章__生活中的水解析

第一章生活中的水第1节水在哪里教材知能精练【知识点1】水的分布:水有固、液、气三种状态,地球上的水主要以液态形式存在,也有少量的水以固态和气态形式存在。

(1)海洋水:是地球水的主体,约占地球总水量的 96.53%。

它覆盖了地球大约71%的表面。

(2)陆地淡水:尽管只占总水量的 2.53%,但水体的种类却非常多,与人类的关系也十分密切,为我们提供了几乎全部的生活和生产用水。

地球上最大的淡水主体是冰川水,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仅占地球上淡水总量的0.3%。

(3)大气水:在地球周围的大气层中的云就是由小水滴和小冰晶组成的。

(4)生物体内的水:水是生物生存所需的最基本物质之一。

人和所有的动植物都需要水。

如果生物体内缺水到一定程度,生命就会停止。

人体重量的2/3以上是水分。

一个健康成年人,平均每天需2.5升水,针对性练习1. 地球上水的状态呈 ( )A. 液态和固态B.液态和气态C. 气态和固态D. 固态、液态和气态2.地球上储量最大的淡水水体是 ( )A. 海洋水B. 陆地水C. 冰川水D. 湖泊水3. 陆地水是人们生产、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而人类较易利用的只占淡水总储量的0.3%,它主要包括( )A. 河水、湖泊水、地下水B. 陆地水、冰川、江河水C. 江河水、淡水湖泊水、冰川D. 江河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4. 下列生物体中含水量最多的是 ( )A. 青蛙B. 水母C. 人体D. 植物种子5.查看课本中的统计图,下列有关地球水体储量由大到小的排列,正确的是()A. 海洋水、河流水、地下淡水B. 土壤水、湖泊淡水、大气水C. 海洋水、冰川水、地下淡水D. 地下淡水河流水、湖泊淡水6. 水是_________生存所需的最基本物质之一。

当生物体内__________到一定程度时,生命就会停止。

人体重量的__________以上是水分,儿童体内的水分达到体重的_______。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水和水的溶液知识点总结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水和水的溶液知识点总结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水和水的溶液知识点总结第1节地球上的水A.水的分布1.水的分布2.水的存在形式1)液态水:海洋水、河流水、地下水2)固态水:极地和高山上的冰川3)气态水:空气中的水蒸气B.水的循环1.水循环:自然界的水周而复始持续运动的过程,包括蒸发、蒸腾、凝结、降水、径流2.水循环的过程1)陆地水、海洋水→大气水a)蒸发:陆地上的河流水、湖泊水和海洋水以直接蒸发的形式释放出来,转化为大气水b)升华:冰川在一定条件下,会直接升华为水蒸气,成为大气水2)大气水→陆地水、海洋水空气中的水汽在一定的条件下,又会重新凝结成为液态水或凝华为固态水,并以液态雨水或固态的雪、冰雹等形式降落下来,落到陆地,成为陆地水,落到海洋成为海洋水3)陆地水→海洋水、地下水a)降落到陆地上的水,一部分在地球的引力的作用下,直接汇集成河流水、湖泊水,并形成地表径流,流入大海,成为海洋水b)另一部分则下渗转变为地下水和土壤水,并形成地下径流,流入大海,成为海洋水。

当然,还有少量陆地水转化为冰川C.水资源的分布1.全球水资源分布情况从全球范围看,赤道附近地区和沿海地区,水资源往往比较丰富,而内陆和沙漠地区,水资源则比较贫乏。

据统计,全球大约有60%的地区正在经受着缺水的煎熬,甚至在一些水资源丰富的国家,如加拿大、美国等一些城市的供水也越来越困难。

2.我国水资源分布情况我国的水资源在地区分布上很不均匀,大量的淡水集中在南方,北方淡水资源只有南方淡水资源的1/4。

据统计,全国600多个城市中,有近400个城市缺水,其中一半以上严重缺水我国的水资源在时间分布上也很不均衡,突出表现在夏季丰富、冬季欠缺,江河径流量的年际变化大,尤其在北方更加明显D. 水与生命1. 水对植物的作用水是植物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植物的各大器官中都含有水,但同一株植物不同部位的含水量是不同的,如根尖、嫩芽等含水量为60%~90%,干种子为10%~40%。

浙教版 八上 第一章水和溶液 知识梳理

浙教版 八上 第一章水和溶液 知识梳理

气体体积体积比检验气体是什么气体正极少V正极1 =V负极2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氧气负极多能燃烧,火焰呈淡蓝色氢气浙教版八上第一章水和溶液知识梳理一、水的分布:海洋水是地球水的主体,约占地球总水量的 96.53%,覆盖了地球大约 71%的表面。

陆地淡水尽管只占总水量的 2.53%,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湖泊淡水以及浅层地下水。

二、水循环(1)形成水循环的内因:水的物理属性,即水随着温度的不同,会以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形态出现。

(2)导致水循环的外因:太阳辐射和地心引力。

(3)水循环:<1>小循环:①陆上内循环:陆地—大气;②海上内循环:海洋—大气。

<2>大循环:海陆间水循环:海洋—陆地—大气。

三、电解水实验结论:氢气中的氢和氧气中的氧是从水中产生的,所以水是由氢和氧组成的。

四、浮力1.浮力的三要素(1)作用点:在物体上,施力物体是液体或气体;(2)方向:竖直向上;(3)产生原因:上下表面的压力差,即 F 浮= F 下-F 上;注意点:根据浮力产生的条件,当物体的底部与水底部完全密合时,不受浮力作用。

2.对阿基米得原理的理解(F浮=G排或F浮=ρ液gV排)(1)原理中“浸入液体里的物体”指两种情况。

(2)(3) 明确此公式的适用条件:既用于液体也适用于气体。

(4)由此式理解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

即:物体浸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跟液体(气体)的密度和物体 排开液体(气体)的体积有关,而跟物体本身的体积、密度、形状以及物体浸没在液体(气体)中的深度等无关。

因此,在用 F 浮=ρ液gV 排计算或比较浮力大小时,关键是分析液体的密度ρ液和排开液体的体积 V 排的大小。

3、判断物体的浮沉条件及浮沉的应用(1)物体的浮沉条件 (浸没在液体里的物体若只受重力和浮力的作用,由运动和力的关系可知:当 F 浮 > G 物(ρ液 > ρ物)时,物体上浮→漂浮(F 浮 =G 物)。

当 F 浮 = G 物(ρ液 = ρ物)时,物体悬浮。

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生活中的水讲义一

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生活中的水讲义一

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 生活中的水 讲义一第一节 地球上的水1. 水的分布:我们周围的水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分布在海洋、陆地、空气和生物体内。

陆地淡水:虽然只占总水量的 %,但水体的种类非常多,可以为人类提供几乎全 部的生活和生产用水。

地球上最大的淡水主体是 冰川水 ,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 河流水、 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 ,仅占地球上淡水总量的 % 2. 水的存在形式① 水有固、液、气三种状态,水的三态变化属于 物理 变化② 地球上的水大部分以液态形式存在,小部分以固态和气态形式存在 随着温度的改变,水存在的形式也发生改变。

③ 大气水是水循环中的重要环节。

④生物体内的水是生命有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水的循环小循环 ①陆上内循环:陆地 -- -大气1.水的循环: ②海上内循环:海洋 -- -大气 大循环 --- 海陆间水循环:海洋 - -陆地 - -大气 海陆间大循环的 5 个环节:a 蒸发b 水汽输送c 降水d 地表径流e 下渗 ( 地下径流 ) 海陆间大循环的意义:水的存在海洋水:是地球水 最主要 的部分,约占地球水总量的 %a 使地球上的水、大气、岩石和生物发生密切的联系;b 使海洋源源不断地向陆地供应淡水,使水资源得到再生蒸发是水循环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水循环产生的原因:内因:水的三态变化;外因太阳辐射(动力)地球的引力全球的大气水分交换的周期为10天,更新周期短的地方,水循环比较活跃在水循环中水汽输送是最活跃的环境之一。

地球上主要水体的平均更新周期三、我国的水资源四、水与生命:1. 水是生物生存所需的最基本的物质之一2.水的多少,影响着生物的分布生物体的含水量名称含水量一般动物70%~80%水母98%草本植物70%~85%黄瓜95%植物风干种子15%以下3. 水是生命有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4. 生物的生命活动离不开水:人体内食物的消化吸收需要溶于水、营养物质的输送靠血液、代谢产物的排出通过尿液。

八年级上册 科学 第一章生活中的水

八年级上册 科学 第一章生活中的水

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生活中的水第一节水在那里地球上的水大部分以液态的形式存在,在寒冷的极地和高山,水常常以固态形式存在;在空气中,则以气态存在.水的总量达到1 .4×10 km³,约占地球总质量的万分之二.海洋占地球总水量96.53%,陆地淡水占2.53%,但水体种类非常多(大部分是冰川水,地下淡水和其它水体),实际可用淡水只占淡水总量的0.3%.当今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是河流,湖泊水及浅层地下水.湖泊咸水和地下咸去占0.94%.水是生物生存所需的最基本的物质之一.生物生命活动离不开水.生物体水缺水到一定程度,生命就会终止.据测定:人体有重量2∕3以上是水,儿童达到4∕5.各种生物都一样.一个健康成人一天约需2.5升水水的循环:分布在地球各处的水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和相互转化之中.详细见书第5页第二节水的组成水(H O)—→通直流电—→氢气(H )+氧气(O )阳(正极)产生氧,阴(负机)产生氢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为2:1氧气的检验方法:把带火星的木条插入试管内,小木条复燃氢气的检验方法:点燃,发现它会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也就是说氧气和氢气是从水中来的,所以水是氧和氢组成的水的性质:无色,无味,液态,沸点100℃.凝固点0℃.水4℃时密度最大,4℃以下时热缩冷胀, 4℃以上时热胀冷缩.第三节水的密度质量: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密度: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这种物质的密度密度=质量÷体积ρ=m÷V密度单位是由质量单位和体积单位组成的.质量常用单位是千克.体积是米³,密度单位是千克∕米³(kg∕m³) 克∕厘米³(g∕cm³)实验证明:质量跟体积成正比,水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为1克/厘米³,也就是说1厘米³水的质量为1克.酒精密度0.8克/厘米³,铁密度7.9克/厘米³各种物质都有它自己的密度.物质不同密度一般也不同.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的密度与物质的质量、体积大小无关.第四节水的压强压力:压力是物体之间由于相互挤压而产生的.(压力不是重力,在水平面上静止不动时,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在数值上等于重力)压力的特点:力作用在受力体的表面上,力的方向与受力物体的表面垂直.(1压力:是垂直作用于物体表面的力.2产生原因:物体之间相互挤压.3作用点:在受力物体表面.4方向:垂直于受力物体表面并且指向受力物体)压力的作用效果不仅跟压力的大小有关,而且还跟压力的作用面积有关.压力固体压强:我们把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压强=——————受力面积用P表示压强.F表示压力.S表示受力面积 P=F÷S国际单位是帕斯卡.简称帕.符号是Pa.1帕=1牛∕米².帕很少,常用单位有百帕,千帕.兆帕(1帕相当于一张报纸对桌面的压力)液体的压强:一切液体的内部都存在着压强,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进一步的实验发现,液体的压强还跟液体的密度有关.密度越大,压强越大P液=ρ液·ɡ·h (ρ液:液体的密度, ɡ:9.8N/kg h:液体的深度)(用到公式有G/m=ɡρ=m÷V代入P=F÷S得P液=ρ液·ɡ·h )增大压强的方法:1增大压力,2减小受力面积,减小压强的方法:1减小压力,2增大受力面积第五节水的浮力浮力:所有的液体(气体)都会对浸入其内的物体产生一个向上“托”的力叫浮力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即F浮=G排=ρ液g×V排悬浮在液体中: F浮=F下表面-F上表面浮沉条件: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当它受到的浮力大于所受的重力时(F浮>G物),物体会上浮,当它受到的浮力小于所受的重力时(F浮<G物),物体下沉;当它受到的浮力等于所受的重力时(F浮=G物).物体悬浮在液体中密度计:它是根据浮力=重力的原理.液体的密度不同,吸管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同,液面所对吸管的位置也是不同.根据这个原理制作了密度计.(密度计刻度上疏下密)第六节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溶质:被溶解的物质称为溶质(如砂糖,高锰酸钾等)溶剂:能溶解其它物质的物质(如水,酒精)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溶液水是较好的一种溶剂,许多物质都能溶于水中,也有一些不能溶解在水里,但它们有时会溶解在其它溶剂里.日常生活中除水外常用的有酒精,汽油,丙酮等悬浊液(悬浮液):固体小颗粒悬浮在液体里面而形成的物质.(长期放置固体小颗粒会下沉)如泥水,血液等乳浊液(乳状液):小滴液分散到液体里面而形成的物质.(长期放置固体小滴液会上浮)如牛奶,原油等悬浊液和乳浊液合称浊液,它们特点是不均一,不稳定混合物:悬浊液,乳浊液中含有多种物质,这种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第七节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称这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称这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降温,恒温,蒸发溶剂,增加溶质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增加溶剂,升高温度浓溶液:溶有较多的溶质(不一定是饱和溶液,泡和溶液跟浓稀没有关系)稀溶液:溶有较少的溶质(不一定是不泡和溶液,泡和溶液跟浓稀没有关系)溶解度:在一定的温度下,某物质在100克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为该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溶解度数越大,表明该温度下,物质溶解能力越强溶质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液中的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饱和溶液中的溶质的质量(g)溶解度(g)= ×100%(溶剂)饱和溶液中的溶剂的质量(g)第八节物质在水中的结晶晶体:这种有规则形状就是晶体,有固定的溶点(硫酸铜,云母,食盐)结晶:结晶是固体溶质从饱和溶液中析出的过程结晶的方法:蒸发溶剂,冷却热饱和溶液,人们从水种提取物质时,通常是二种方法综合起来使用,也就是先通过加热使溶液浓缩(减少溶剂),再将溶液冷却(降低温度),使溶液中的物质结晶析出第九节水的利用和保护1我国的江河多年平均径流总量约27000亿立方米,居世界第六.但我国人口多,人均水资源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4,所以是世界贫水国之一.2从空间分布看,具有南多北少,东多西少的特点.3从时间分配看,夏季丰富,冬季欠缺,江河径流量的年际变化很大,尤其北方更为明显常用净化水的方法有1沉淀法2过滤法3蒸馏法沉淀法中常用的凝聚剂是活性碳和明矾水与生命的关系水在那里地球上水的循环电解水水的组成水的组成水的重要性质密度公式水的密度密度单位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压强的概念压强的计算公式水的压强增大压强和减少压强的方法液体压强的特点液体密度影响液体压强的因素深度示重法求浮力:F浮=G-F'阿基米德原理求浮力(公式法)漂浮:F浮=G水的浮力平衡法求浮力悬浮: F浮=GF浮>G:上浮物体的浮沉条件 F浮=G:悬浮F浮<G:下沉溶液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悬浊液乳浊液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概念溶解度影响溶解度的因素计算方法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表达式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计算方式溶液的配制结晶的概念冷却热饱和溶液物质在水中的结晶结晶的方法蒸发溶剂结晶的应用世界和我国水资源的分布水的利用和保护水的污染与净水方法过滤操作。

初中科学八年级上生活中的水知识点--思维导图

初中科学八年级上生活中的水知识点--思维导图

一贴。二低。三靠漏斗的使用来自1 2过滤水在哪里
水的分布 水的三态变化
固、液、气---物理变化
四个环节
水汽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水、径流
水循环
两种形式
海陆间大循环----最重要的水循环 内陆循环、海上内循环----小循环
使水中的悬浮杂质凝聚成较大的颗粒
自然沉淀 加入凝聚剂(如明矾、活性碳)吸附后沉淀
沉淀
溶有较少溶质
稀溶液
浓溶液、稀溶液与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关系
浓溶液与稀溶液
注意点
ˎ̥浮力只跟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有关
:下沉、上浮是动态过程,不是稳定状态 浮力与液体的深度、物体的密度,形状无关
计算时,单位要统一(ρ排取千克/米3,v排取米3)
概念: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在100克溶剂中达到饱和 状态时所溶解的溶质质量为该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符号:S;单位:g
潜水艇:潜水艇上浮下沉是通过对排水仓的排水和充水改变自身重力实现。
沉浮条件的应用
密度计
原理:液体密度不同,密度计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同, 液面所对应的位置也就不同
构造
刻度不均匀、上小下大 测密度时,密度计所受浮力不变——处于漂浮状态
物质的水中的分散状况
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溶剂(如水、酒精等物质)
我国水资源分布特点
水的利用和保护
晶体 :具有规则的几何形状的固体。不同的晶体具有不同的形状。
结晶 :从饱和溶液中析出固态溶质的过程
蒸发溶剂 :一般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的物质,如氯化钠
冷却热饱和溶液 :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的物质,如硝酸钾 (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
获得结晶的方法
有些晶体结合了一定数目的结晶水, 称结晶水合物,如硫酸铜晶体(俗称胆矾)

八上第一章生活中的水第1节-第3节水的分布与组成、密度

八上第一章生活中的水第1节-第3节水的分布与组成、密度

课题水的分布、组成、密度教学目的1、知道地球上主要水体的名称和分布,并能描述水体之间联系的途径。

2、通过对一些自然现象的观察,认识水体运动的基本特点。

3、了解并熟悉掌握水的分子组成,与元素组成。

4、熟练掌握氧气,氢气的相关特性。

5、通过学习,认识水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使学生树立保护水源,节约用水的观念。

6、了解水的密度的相关知识。

7、养成学生由浅及深,从本质分析的方法与思维。

教学内容一、课前检测:(新学期课,无课前梳理)二、知识梳理水的分布:一、水: 1.海洋水,96.53%2.湖泊咸水与地下咸水,0.94%3.陆地淡水2.53%:i,冰川水68.69%ii,地下淡水30.06%iii,其它水体:①永冻土底冰 0.86% ②土壤水0.05%③湖泊淡水0.26% ④沼泽水0.03% ⑤河流水0.006% ⑥生物水0.003% ⑦大气水0.04%4.水主要以液态与固态的形式存在,同时在空气中以气态存在。

5.人的体重有三分之二以上是水分,儿童达到了4/5,水母达到了98%。

二、水的重要性:1、水是生命有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见P4表实验:黄瓜放盐)2、水参与地球生命体的活动过程,举例:绿色植物 A.光合作用B.承担输送养分的任务C.蒸腾调温3、长期生存在不同水分条件下的生命体为适应当地水分供给特点,往往会形成特定的行为特点和生理结构特点。

(举例:气根、叶刺、骆驼、沙拐枣)三、水的循环1、水循环的过程特点:蒸发,蒸腾,凝结,降水,径流形成水循环的内因:水的物理属性,即水随着温度的不同,会以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形态出现。

导致水循环的外因:太阳辐射和地心引力。

水循环:(1)小循环1陆上内循环:陆地-大气2海上内循环:海洋-大气(2)大循环:海陆间水循环:海洋-陆地-大气2、水循环的重要性:水循环是地球上各水体间相互联系的纽带,使水圈成为一个动态的系统。

通过水循环,使海洋源源不断地向陆地供应淡水,滋润着土地,哺育着生命。

八年级科学上第一章水的组成知识点

八年级科学上第一章水的组成知识点

第一节水在哪里一、地球上水的组成和分布1、世界水体的构成从宏观上讲,地球上的水主要有海洋水、陆地水和大气水三种存在形式。

海洋水是地球水的主体,约占地球总水量的 96.53% ,陆地淡水中含量最多的是冰川水,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仅占地球上淡水总量的0.3%。

2、水有固、液、气三种状态,水的三态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二、水的重要性1、水是地球生命有机体的组成之一:许多生命体的组成中,水占其质量的一半以上。

水与生命:一个健康成年人每天平均约需水 2.5L ,主要供水途径是食物和饮水。

生物体中含水量最多的是水母,人体重量的 2/3 以上是水分,儿童体内的水分含量占4/5 。

2、水参与地球生命体的活动过程:例:以绿色植物为例,水发挥三个方面的作用:①通过植物体的光合作用,和其他元素一起合成有机物;②溶解土壤中的营养元素,使之能被植物根系吸收;③通过叶面的蒸腾,调节叶表面的温度,避免叶面被太阳光灼伤。

3、长期生存在不同水分条件下的生命体,为了适应当地水分供给特点,往往会形成特定的行为特点和生理结构特点。

如:活动在沙漠地区的骆驼,通过关闭汗腺可以在较长时间内保持体内的水分,并且通过其嗅觉系统可以在数千米以外“闻到”水源。

三、水循环——水体运动的重要形式1、概念: 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周而复始持续运动的过程。

2、成因:形成水循环的外在动力是太阳光的照射和地球引力。

形成水循环的内因是水的物理性质,即水的三态会随温度而变化。

3、环节: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地下径流(下渗)等(看图)4、途径:地球上的水循环按照发生的空间大致可以分为海陆间循环、海上内循环和陆上内循环 3种。

其中能补给陆地水的水循环是海陆间循环小循环:海上循环(海洋——大气——海洋);内陆循环(陆地——大气——陆地);大循环:海陆间循环(海洋——大气——陆地);5、水循环的意义:(a)水循环是地球上各水体间相互联系的纽带,使水圈成为一个动态系统.(b)通过水循环.使海洋源源不断向陆地供应淡水,滋润着土地.哺育着生命.6、水体的平均更新周期7、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

八年级上第1章生活中的水第二节水的组成

八年级上第1章生活中的水第二节水的组成

第2节水的组成一、教材分析本节教材从水的组成物质,从宏观到微观再到宏观的线索来学习水,从而完成全面对水的部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认识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更能使学生了解水的重要性。

树立正确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研究问题。

由浅入深的学习“水”,为进一步学习水的相关知识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观察电解水的实验现象,确认其产物,知道水的组成。

能结合生活实际,运用现有知识归纳水的重要性质,并解释自然界的一些现象。

2、能力目标:通过电解水实验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水的组成和性质的研究,向学生进行科学方法和实事求是的思想教育,激发兴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水的电解产物分析及结论,水的重要性质教学难点:电解水实验的分析及解释四、教学方法:边实验边讲解五、教学用具:水电解器、电解水的电脑动画六、课时安排:2课时七、教学过程:【复习】1、二十一世纪新能源有哪些?2、水循环过程中,水的形态发生了变化,怎样的变化?有没有变成其他物质?属于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3、你能谈谈水和氢能源有什么联系吗?【引入】水是地球上最普通、最常见的物质,不仅江、河、湖、海中含有大量水,而且,大气中、动植物体内也含有许多水。

没有水,也就没有生物界,水是一切生物的生存、发展所必需的。

人类探索水的组成历史悠久,那么水到底是什么样的物质,它的组成到底如何呢?请认真分析和观察电解水实验,体会如何得出正确答案的。

实验名称:水的电解实验若把水通直流电,又有什么现象产生?一、水的电解:1、介绍实验装置及电路连接。

2、观察内容及步骤:A.电极上产生的现象:但产生的速率与多少都不同。

在负(阴)极上生成的气泡又快又多,而在正(阳)极上生成的气泡又慢又少。

两个玻璃管中的现象相同点是两极上生成的气泡均向上运动,气体分别汇集在玻璃管的上部。

B.两支玻璃管内液面出现的变化:两支玻璃管里的液面都在下降C.产生的两种气体的体积比:(记忆:“负氢”)D.验证让两种气体所采用的不同的方法:气体检验:等收集较多气体后,设法从水槽中取出试管(应堵住试管口)进行检验: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试管1中的气体,发现它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

八上科学第一章 知识总结(新教材版)

八上科学第一章 知识总结(新教材版)

八上科学第一章知识总结(新教材版)第一节水在哪里1、水以各种形式分布在海洋、陆地、大气和生物体内,海洋水约占地球水总量的96.53%2、陆地淡水:地球上最大的淡水主体是冰川水,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仅占地球上淡水总量的0.3%3、水有固、液、气三种状态,水的状态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水的三态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地球上的水大部分以固态形式存在,少量水是以液态和气形式存在的。

4、水与生命:⑴水是生命有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种生物体内都含有大量的水,一个健康成年人,平均每天需2.5升水,人体重量的2/3以上是水分。

⑵生物体的生命运动里不开水,如植物的光合作用,种子的发芽等。

⑶长期生存在不同水分条件下的生命体,为了适应当地水分供给特点,往往会形成特定的行为特点和生理结构特点................(如沙漠中的骆驼和仙人掌)小循环①陆上内循环:陆地---大气5、水的循环:②海上内循环:海洋---大气大循环---海陆间水循环:海洋--陆地--大气6、海陆间大循环的5个环节:a蒸发 b水汽输送 c降水 d地表径流 e下渗 (地下径流) 7、海陆间大循环的意义:a使地球上的水、大气、岩石和生物发生密切的联系;b使海洋源源不断地向陆地供应淡水,使水资源得到再生。

8、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

9、分析下面海洋和陆地之间的水循环运动过程:(1)分别写出A、B、C、D所表达的水循环中的各环节名称:A B C D(2)目前人类对这个环节可以施加一定影响。

第二节水的组成1、水的电解(水的电解是化学变化)电极气体的量检验方法及现象结论正极少(正负极气体体积比1:2)气体能是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负极多(正负极气体体积比1:2)气体能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负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实验结论: 水通直流电氢气+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和氧组成的。

2、水的重要性质颜色无色沸点100℃气味无味凝固点0℃第三节 水的浮力1、浮力的存在: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一切物体都受到液体(或气体)产生的浮力。

浙教版科学八上第一章生活中的水

浙教版科学八上第一章生活中的水

浙教版科学八上第一章生活中的水第一章生活中的水第一节水在哪里1. 海洋水:海水约占地球水总量的96.53%2. 陆地淡水:地球上最大的淡水主体是冰川水,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仅占地球上淡水总量的0.3%3.水有固、液、气三种状态,水的三态变化属于物理变化4.水与生命:一个健康成年人,平均每天需2.5升水,人体重量的2/3以上是水分儿童身上4/5是水分5.水的循环:小循环——①陆上内循环:陆地---大气——②海上内循环:海洋---大气大循环---海陆间水循环:海洋--陆地--大气(l)海陆间大循环的5个环节:a蒸发 b水汽输送 c降水d地表径流 e下渗 (地下径流)(2)海陆间大循环的意义:a使地球上的水、大气、岩石和生物发生密切的联系;b使海洋源源不断地向陆地供应淡水,使水资源得到再生。

6、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第二节水的组成1. 水的电解实验结论: 水通直流电氢气+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和氧组成的(水的电解是化学变化)2.、水的重要性质第三节.水的密度1、密度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该物质的密度。

.(l)密度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与物体的形状、体积、质量无关,即对于同一物质而言,密度值是不变的。

(如:一杯水和一桶水的密度是一样的;)(2)不同的物质,密度不同;2. 密度的公式:m =ρ/ v(公式变形: m=ρv v=m / ρ)ρ表示密度, m表示质量(单位:千克或克),v 表示体积(单位:米3或厘米3)水银的密度为13.6×103千克/米3,它所表示的意义是1米3的水银的质量是13.6×103千克,3、.密度的单位:(1)密度的单位:千克/米3 或克/厘米,333-33 3(2)两者的关系: 1克/厘米=1000千克/米1kg/m=1×10 g/cm(3) 水的密度:1×10千克/米或1克/厘米(4)单位转化::1毫升 = 1cm1毫升= 1×10 -33333 = 1×10 mm -63 1吨=1000千克=1×10 6克升 1升=10 -3 34、密度的测量(1)测量原理:ρ=m/v(2)测量步骤:①用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②用量筒或量杯测量物体的体积;③计算5、密度知识的应用:(1) 在密度公式中,知道其中任意两个量,即可求得第三个量。

优品课件之第一章 生活中的水

优品课件之第一章 生活中的水

本名录定期更新,剔除注销或不在经营的企业信息, 增加新注册的企业内容
保证名录及时性有效性和准确性!预览显示仅显示部分内容,下载后可见完整信息!
数据格式为常用办公软件excel(wps也可以打开),方便筛选和使用,推荐下载使用!。

八年级上第一章1-3节教材分析

八年级上第一章1-3节教材分析

《水在哪里》教材分析一、教材内容的地位和作用本章介绍的是学生最熟悉的水,学生在生活中,以及小学的自然科学课程的学习中,对水已不陌生,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并没有系统地归纳总结。

本章主要是要学习水的一些基本性质,教材通过分析地球上水的存在,围绕水为中心,揭示地球上的水以不同形式存在于不同的空间位置,以及水的互相转化和循环,还展示了水对生命的重要性。

从而树立保护水源、节约用水的意识,通过对水的组成、密度、压强、浮力的研究,了解水的重要性。

这堂课是本学期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水》的第一节。

这节课的内容主要是要分析了解水的存在形式、重要性和循环过程等特点,从而为进一步学习水的组成、密度、性质,以及物质在水中的溶解等性质打下基础。

它为学生宏观上建构知识,激发学生了解水的特点的欲望,同时也为后面几节内容的学习拉开序幕,对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作好铺垫。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能准确说出地球上主要水体的名称和分布情况,并能描述出水体间相互联系的途径。

能说出主要水体占地球上储水量的大致百分比,并能在百分比图上大致画出。

同时巩固物态变化过程的理解。

2.能力目标:通过对一些自然现象的模拟和讨论,认识水循环的过程和基本特点。

熟练掌握百分比图的读图技巧。

3.情感目标:通过本堂课的学习,认识水对生命活动和人类发展的重要性,树立保护水源,节约用水的观念。

三、重、难点及其突破重点:水的组成、分布和重要性,以及水循环的过程及特点。

难点:地球上水循环的过程,特别是水循环产生的原因。

重难点突破:通过对百分比图的详细探讨,以及课后作业的巩固,加深对水的组成和分布的记忆;通过课堂讨论强化对水的重要性的理解;通过对水循环示意图的观察、讨论,课堂联系,以及课上和课后水循环示意图的绘制,加深对水循环过程的印象;通过对能的复习,理解水循环产生的原因。

四、教学过程1.引入:通过观察太空中拍摄的地球图片,以及与火星图片的比较,得出地球表面大部分被水覆盖,地球实际上是一颗“水球”。

浙教版 科学知识点 八上1

浙教版 科学知识点 八上1

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生活中的水一、水在哪里1、地球上的水的组成和分布:地球上的水主要以液态形式存在,也有少量的水以固态和气态形式存在,它们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分别在海洋、陆地、空气和生物体内。

大气中的水与海洋水相比,数量不多,但这部分水却会成云致雨,形成复杂的天气现象。

注:(1)根据水的状态分为固态水、液态水和气态水。

(2)根据水中含盐量的多少分为咸水和淡水。

(3)根据水在地球上的积聚情况分为海洋水、陆地水和大气水。

注:(1)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主要来自于河流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2)人们在海上缺少淡水时,可以通过食用海洋中的鱼等动物来补充淡水。

2、水和生命(1)水是地球生命有机体的组成之一,许多生命体的组成中,水占其质量的半数以上。

组成生物的基本结构——细胞的主要成分水,如人体中含水量占人体重要的2/3以上,水母占98%。

(2)生物的生命活动离不开水。

只有在水分充足的时候,生物体内的各种活动才能正常进行。

每个成年人平均每天约2.5升,主要供水途径为直接摄入和碳水化合物转化。

(3)长期生存在不同水分条件下的生命体,为了适应当地水分供给特点,往往会形成特定的行为特点和生理结构特点。

例如仙人掌,为了适应沙漠缺水的环境,长有肥大的茎和小的叶刺,而根却非常发达。

3、水的循环(1)形成原因:形成水循环的内因是水的物理性质,即水随温度的不同,会以固态、液态、气态三种形态出现。

因而使水分在循环过程中的转移、交换成为可能。

形成水循环的外因是太阳辐射和地心引力。

太阳辐射式水循环的动力;地心引力是促使陆地水流归海洋的动力。

(2)水循环按照其发生的领域可以分为三种情况:①发生在海洋——陆地——大气之间的水体运动(海陆间循环) ;②发生在海洋——大气之间的水体运动(海上内循环) ;③发生在陆地——大气之间的水体运动(陆上内循环) 。

二、水的组成1、电解水实验现象: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

正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之比为1∶2,质量之比为8∶1,结论:水是由氢和氧组成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生活中的水第一节水在哪里重难点分析1.了解地球上主要水体的组成和分布是学习本节内容的基础,为后面两个知识点作铺垫。

2.通过水是地球生命有机体的组成之一、水参与地球生命体的活动过程、不同水分条件下的生物对环境适应三方面阐述了水对生命的重要性。

3.水的循环是水体运动的重要形式,也是地球表面物质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本节的重点和难点,先了解水循环定义,再按照其发生的领域可分为海陆、海海以及陆陆之间循环三种情况,学习它们的特征和相互转化关系。

例题分析例1 下列有关地球水体储量由大到小的排列,正确的是(A .海洋水、河流水、地下淡水 B. 土壤水、湖泊淡水、大气水C .海洋水、冰川水、地下淡水 D.地下淡水、河流水、湖泊淡水例2 下列关于水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A .参与海陆间水循环的水量最大 B.内陆水循环的水里取大C .内陆水循环和海上内循环的水量一样大D .水循环使水体之间不断转化知识延伸磁水和磁化水指南针发明后,人们长期寻找液态“磁铁”,本世60 年代以后,人们终于找到了磁液,磁水就是磁液的一种。

把颗粒直径为微米级的铁氧体磁粉在皂化剂(如肥皂液)的作用下,溶化在普通水中,形成1018颗粒/厘米3的悬浮的乳化液体,这种水就是磁水,它的比重比水大。

磁水有磁性,可以与磁铁作用,表面张力很大,可使磁液表面变成弧形。

碳水的浮力很大,钨球都可在磁液内浮动。

磁水还有双折射现象,可使自然光通过时由一束变成二束。

磁水的用处很大,如用作特种真空泵中抽吸空气的介质;用作超大功率扬声器的阻尼磁铁;作成磁性墨水用于宇宙空间失重情况下的自动记录;用磁水制的针剂可对人体任何部位病变进行治疗;用于新型磁染色工艺等。

让水通过强磁场(我国常用2,000〜8,000奥斯特的磁场)具有一定流速(一般在0.7〜1.5m/s), 这样形成的水就叫磁化水。

磁化水的用途也很大,它能使水壶和锅炉里的水垢疏松,达到清除水垢的目的。

用在制碱工艺中,可提高产量。

用磁化水冲洗照片、底片等可减少耗水量。

利用磁化水灌溉,可加快作物生长。

如大豆、玉米、萝卜、黄瓜等,产量可提高10〜45%;饮用磁化水,可以使体内结石(如肾结石)溶解掉。

第二节水的组成重难点分析1 .水的电解产物分析及解释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由于学生尚未学过物质组成的知识,只能从实验现象来推测。

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氢气是由氢分子构成,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从而说明水分子在通电情况下生成了氢分子和氧分子,而这些氢分子和氧分子都是通过水分子分解而来的,所以水是由氢和氧组成的。

2.水的重要性质。

水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主要应从水的状态、颜色、气味、沸点、凝固点等物理性质上入手,结合生活实际经验来学习。

例题解析例1 在水电解的实验事实说明了A.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B。

水分子里有氢分子和氧分子C.水是一种混合物D。

水是由氢和氧组成的例2证明电解水的两极产生什么气体的方法正确的是A.用燃着的木条接近负极产生的气体,气体燃烧,出现淡蓝色火焰证明是氢气B.用带火星的木条接近负极产生的气体,木条立即复燃,证明是氧气C.将正极气体通往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是氧气D.将带火星的木条接触负极产生的气体,木条燃烧,证明是氢气知识延伸海水为什么是蓝色?水分子对于可见光中各种波长不同的光线(指红、橙、黄、绿、青、蓝、紫)散射作用(指光束在媒质中前进时,部分光线偏离原方向而分散传播的现象)强弱不同,对于波长短的(如绿、青、蓝等)其散射作用远比波长长的光(如红、橙色)的散射作用强.再加上散射作用的强弱与光程的长短也有关•在水层较浅时,可见光中各种波长的光几乎都能透过,散射作用也不显著•因此,水是无色透明的.当水较深时,由于散射作用显著,水就显出浅蓝绿色.水中溶有空气越多越偏绿色.水更深时会出现深蓝色甚至显黑色•海水较深时显蓝色,就是这个缘故.第3节水的密度重、难点分析1、对于密度公式p =m/V,不能从数学的角度得出“密度P与质量m成正比,与体积V成反比”的错误结论,而要从密度的概念去认识. 密度是物质的特性,物质的密度只由物质的种类决定,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形状、运动状态无关.当物体的质量增大(或减小)多少倍,则其体积相应也会增大(或减少)多少倍,质量m与体积V的比值不变,即密度不变.2 •利用密度公式直接计算物质的密度、质量或体积对于由单一物质构成的实心物体,我们可以利用密度的定义式,计算它的密度、质量或体积.①在已知物体质量和体积的情况下,由p =mv可直接计算物质的密度.②在已知物质密度和物体质量的情况下,由p =mv可导出v=m p,进而计算物体的体积.③在已知物质密度和物体体积的情况下,由p =mv可导出m=p V,进而计算物体的质量.3.利用密度进行巧妙的测量对于不便直接测量质量或体积(或长度、面积)的物体,我们可以利用密度的公式转换测量量,间接的计算出物体的质量或体积(或长度、面积)例题解析例1、一个空瓶子的质量为20克,装满水时,用天平测得总质量是120克,若用这个瓶子装密度为1.8 x 103千克/米3的硫酸,最多可以装多少千克?解析:要求出瓶子最多可以装多少硫酸,硫酸密度是已知的,只需知道硫酸的体积,而硫酸的体积等于瓶子容积,求出瓶子的容积是关键,根据装满水时水的质量和水的密度求出瓶的容积,就可求出最多能装多少千克硫酸了,此题解法有两种.例2、我国约有4亿多人需配近视或远视眼镜.组成眼镜主要材料的部分技术指标如下表:(1)求一块体积为4X 10-6米3的玻璃镜片的质量.(2)如图所示的一副铜合金镜架的质量为 2 X 10 -2千克,若以钛合金代替铜合金,求一副镜架的质量. 解析:< 1 >据誉度的定义式:"违可得曲查表可知玻璃镜片的密度为 2.5 X 103千克/米3,所以一块体积为4X 10 -6米3的玻璃镜片的质量m=p 7=2.5 X 103千克/米3X 4X 10 -6米3=10 -2千克.(2)用钛合金代替铜合金制做同一副大小的镜架它的体积是相同的.曲气可得",即咚=咚F P 如8-- Pa;;'灿]千克X4.5X103^F克侏U.125W千克8DxlO S千克/米^知识延伸小明和几个同学在假日到山上去玩,他们看到石匠正在打造一个大石碑,石匠师傅开玩笑的说:小同学,你们谁能用一个小弹簧秤测出这个大石碑的质量?小明却当真,他想了想说:“我能测”,你知道小明是怎样利用小弹簧秤测出这个大石碑质量的吗?用天平和量筒测定盐水的密度,有如下操作:A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B.用天平称出烧杯和剩下盐水的总质量mC.调节天平使天平平衡D.将烧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记下量筒中盐水体积VM-mE.用公式p = 「计算出盐水的密度那么,正确操作步骤的序号应是____________ .第4节水的压强重、难点分析1.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由压强公式p=F/S可以看出;压强的大小由两个因素决定•它不仅和压力大小有关,还和受力面积有关•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强和压力成正比;当压力一定时,压强和受力面积成反比•在压强公式中,F表示压力而不是重力,只有当水平面上放一静止的物体时,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在数值上才等于物体的重力.S表示受力面积,即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相接触的那一部分面积,不要理解成支承面的面积.2.正确认识液体压强公式p= p gh(1)公式p= p gh的物理意义:液体内部的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液体的深度有关,而与所取的面积,液体的体积,液体的总重无关.(2)公式p= p gh的适用范围:只适用于计算静止液体的压强.无论液体的形状如何,都可以用p=p gh计算液体内某一深度的压强.(3)公式p= p gh和公式p='的区别和联系:体还是气体都是适用的•而p= p gh通常只适用于计算液体的压强.(4)公式p= p gh既可用于计算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也可用于计算液体对容器侧壁的压强.p=宀是压强的定义式,无论对固体、例题解析例1、关于压强的说法中,哪种是正确?A.压力越大,压强越大B.受力面积越大,压强越小C.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越大,压强越大D.重力越大,它产生的压强越大例2、如图所示,两圆柱形容器盛有不同液体,说出比较这两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大小的办法.£解析:(1)根据,可以分别测出两种液体的质量m和容器底面直径d,则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为F=G液=口9容器底面积S=n (d/2)2,分别计算后即可比较这两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大小.(2)根据p= p液gh,可以分别测出两种液体的深度h和密度p液,再进行计算后比较这两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的大小.例3、如图所示,将试管口朝下放在酒精灯火焰上方加热3秒〜5秒后,立刻竖直插入盛水的容器中某深度处不动.(1)你猜想可能产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猜想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延伸德国科库姆公司(Kockums)新推出的S-SRV型救生潜水艇不但“行动”更敏捷,“身手”也更灵活.S-SR V型救生潜水艇是URF型救生潜水艇的新一代型号.它的行驶时速4.5海里(8千米),比旧型号URF快1海里(1.8千米),潜深700米,旧型号只能潜入460米深海底•新型号在运作上也更灵活,只需要三人操作,就能够在水中单独航行,不须与其他军舰衔接,它能倾斜60度,更容易靠近受困潜艇,使拯救工作更顺利,旧型号潜艇倾斜度只有45度.和URF型号一样,S-SRV型号能够装载35人.在去年发生的俄罗斯核潜水艇库尔斯克号沉没事件中,因救生潜水艇的倾斜度不够大,无法靠近出事的潜水艇,是造成拯救工作困难的一大障碍•该事件中受困的118名水兵全部罹难.第5节水的浮力重、难点分析1.浮力产生的原因浸在液体中的物体上、下表面处在液体中的不同深度,所以物体下表面受到的压强、压力将大于上表面受到的压强、压力,而物体前、后、左、右四个面在液体中同一深度,所受合力为零,整个物体受到的合力为“液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这个合力就是液体对物体产生的浮力,因为这个合力的方向竖直向上,所以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2.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1 •通过公式F浮=G排=p 液gV排可以看出,浮力的大小决定于以下两个因素:(1)液体的密度.(2)物体排开的液体的体积.2.注意:(1)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密度无关.(2)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状无关.(3)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体积无关.(4)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所处的深度无关.3.阿基米德原理对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1 •浮力的大小只与液体(气体)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气体)的体积有关;2. 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密度、物体体积的大小无关;3. 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4. 浮力的大小与物体在液体(气体)中上浮、悬浮、漂浮、下沉无关;5. 浮力的大小与液体(气体)所受的重力大小无关.物体的浮沉条件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上浮、悬浮、下沉,决定于物体受到的浮力与重力的大小.物体在液 体中上浮、悬浮、下沉也可以通过比较物体与液体(气体)的密度来分析判断.即;例1 一个圆柱形容器中装有 10厘米深的水,容器底面积为 100厘米2,现把密度为0. 8X 103千克/ 米3,边长为5厘米的正方体物块投放到该容器中(容器质量不计),如图2所示.求:1. 物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2 .物块露出水面的高度;(g 取10牛/千克)例2 2001年6月3日中央电视台在澄江直播了我国首次水下考古--“抚仙湖之谜”的实况.从电视上我们看到:有“中国第一艇”之称的“鱼鹰”号潜水器,载着摄影人员下潜到 60米深的水域, 去拍摄水下古建筑的遗址.水下考古人员身穿潜水服,背着氧气瓶和铅制配重潜入水中.在水底, 考古队员发现一块有人工雕刻痕迹的石板.为将它送上岸供专家研究,考古队员用绳线的一端将石 板系牢,另一端拴上随身携带的气囊,在充气后的气囊牵引下,这块重力为1 000牛、体积为0.04米3的石板缓缓离开湖底,上浮至水面.从以上电视画面提供的信息中:(1 )请回答:在无外界帮助的情况下, 考古队员要从水底上浮到水面, 可采取哪些可行的方法?(要求至少说出三种方法)(2) 在气囊将石板吊起至露出水面之前的过程中,绳的拉力至少应为多大? (3) 请自编一道物理计算题,不进行解答(不包括上述两问已解决过的问题) 分析与解答:(1) 游上来;丢掉配重(减小重力);用气囊浮上来(增大体积). (2) 石板所受浮力为 F 浮= p水gV 石=1.0 x 103千克/米3x 10牛/千克x 0.04米3=400牛绳的拉力T =G- F 浮=1 000牛一400牛=600牛(3) 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 还可以求解石板的质量 m 石板的密度p 、水下60米处的压强…… 知识延伸 盛水的烧杯中浮有一块冰,当冰熔化后,水面是上升、下降还是不变呢?若冰块中含有一个铁块而 漂浮在容器里的水面上,当冰熔化后,水面是上升、下降还是不变呢?当冰块中所含物质的密度大 于水的密度,冰熔化后水面升还是降.当冰块中所含的物质的密度等于水的密度或小于水的密度时,冰块熔化后水面位置又如何变化.第6节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重难点分析本节内容的重点是掌握溶液的概念和特点, 判断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能区别溶液,悬浊液,乳浊液;了解水和常见的溶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