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专题9 行星风系(第二课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专题9行星风系(第二课时)
授课人:上海尚德实验学校朱晓艳
教学设计思考:
本节教学设计是依据高二第一学期专题9行星风系,教材是按照气压和风、大气环流、行星风系与气候和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四个部分顺序组成的。教材的设置首先引入气压和风,从分析冷热不均引起的热力环流入手,然后直接分析1、7月份海平面及地面等压线分布图,再学习理想状态下的三圈环流和气候类型。由于实际海陆差异较大,实际等压线分布图错综复杂,直接引入容易使学生学习时产生混淆,所以在设计本节课的时候将教材调整了顺序,第一课时完成了气压与风和理想状态下的行星风系,在已有知识储备的前提下再来一起分析1、7月份的海平面及地面等压线分布图,知识衔接更顺畅。从对比图形找异同点,到探究原因,步步深入,完成学习的自主探究过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阅读图表,能够找到理想与实际气压分布的差异,并通过分析,结合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已学行星风系的知识,找到1、7月份海平面及等压线分布图的形成原因,并能够填写出北半球主要高、低气压中心的名称。
2、过程与方法:运用图表教学法,提高学生读图分析的能力,更准确的理解全球的气压分布特点。
教学重、难点:1、7月份全球海平面及等压线分布特点及形成原因
教学方法:图表教学
教学过程:
开门见山,直击主题
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同学们对理想状态下的气流运动,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能够读图说出并填写出行星风系中各气压带和风向带的名称,理解其形成原理。
在此基础上,本节课就开门见上,直接读图对比理想状态下行星风系与实际海平面及等压线分布图之间存在的不同,找到产生的原因。
在对比读图中,通过知识学习及迁移的视角,让学生更多的发现问题,探究问题,有效的找到质疑问题的答案。
结合课件出示图形,回顾复习行星风系知识,说出气压带及分布特点。
师生共同总结分布特点:等压线与纬线平行;高低气压中心相间分布;
南、北半球对称分布。
学生活动:结合 1月份海平面及地面等压线分布图,找出气压的分布特点,并与理想状态下的行星风系对比,探究发现异同:
说出一月份等压线分布特点。
南半球等压线大致与纬线平行,东
西延伸水平分布;北半球总体上呈东西
延伸,但也出现弯曲,非水平分布;部
分气压带被分割成几个闭合中心。
分析:在实际状态下,不仅仅存在于刚才的对比,不同时间与季节也有很大差异性。
出示七月份海平面及等压线分布图,
可以看出南、北半球高低气压中心的变
化。
引出这一现象,直接导入下一环节,
探究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
这个环节就是通过学生读图分析,获得知识学习与探究的兴趣,课题引入承上启下,直入主题,问题明确,学生能够更好的抓住本节课要解决及要探究的知识点,并直观形象的通过等压线分布图找到理想与实际状态气压分布的差异,并能够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顺承,达到引入新课和知识学习的目的。
知识迁移、探究原因
等压线分布图能反映高气压系统和低气压系统的分布状况,实际的全球分布下垫面不均一,与理想状态下的分布差异很大,海、陆分布的差异带来了气压分布的差异。通过图表对比,能够直观的发现实际状态下的气压分布复杂性,引入知识探究受海陆分布,地形起伏等多种因素影响,由简单的空气流动将知识的学习直接迁移到复杂的大气运动,是什么原因产生的等压线分布图所示的情况,探究原因,为前面的疑惑解答,完成知识学习的投石问路过程。
导入: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分布情况?
读1、7月份海平面及等压线分布图分析形成原因
实际的全球分布下垫面不均一,与理想状态下的分布差异很大,海、陆分布的差异带来了气压分布的差异。
探究活动:读图寻找问题的答案:
1、1月份,全球最强的高压系统大致出现在什么位置?
2、7月份北半球的低压中心大致在什么位置?
3、南北半球高压系统的海陆分布有何不同?
4、形成南北半球高压系统的海陆分布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读图分析,探究成因:
全球海陆分布差异最大在北半球,南半球海洋面积广阔,陆地面积相对较少,下垫面比较均一,所以南半球海岸线比较平直,气压分布与理想状态比较接近,基本水平分布,北半球海陆交错分布,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性,产生的气压带分布的高低气压与南半球的差异。
绘图引领分析:
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引出海洋与水的比热容差异,结合物理知识,突破地理学习的难点。
七月份
一月份,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气温较低以放热过程为主,大陆形成冷源,海洋相对形成热源,则在大陆形成冷高压,海洋形成热低压,把副极地低气压带切断,低压保留在海洋上,陆地则形成高压中心。
南半球正好相反,副热带高气压带被陆地切断保留在海洋上,陆地形成低压中心。
一月份全球最强的高压中心在亚洲,又称亚洲高压或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北太平洋上的低压为阿留申低压。
七月份,太阳直射在北半球,北半球气温较高以吸热过程为主,大陆上形成热低压,海洋上形成高压中心,北半球的低压中心大致在印度附近,所以叫印度地压或亚洲地压,副热带高气带保留在海洋上,称为夏威夷高压。
高低气压中心的变化,会影响到亚洲气候的形成,是形成季风的重要原因。
对东亚及南亚的气候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等压线分布图能够反映出高低气压系统的分布状况,是人们研究气候、判断
大范围天气形势和预测预报天气的重要依据。
更多的了解和知道气压分布状况,会使许多实际问题迎刃而解。
通过知识迁移,结合实际分析一月及七月海平面及等压线分布图,探究其原因,更好的培养学生通过阅读不同种类的地图,发现问题并结合已有知识完成分析问题的过程,帮助和培养了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得到了突破。
自主拓展、知识归类
知识归纳:海陆差异带来的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
学生活动归类分析图形,填写下表:
学生能力课堂拓展:
1、在沿海地区,海陆间常发生昼夜风向的转变,Array近地面白天风由海洋吹向陆地,晚间由陆地吹向海
洋,这是为什么?
2、平原地区的人到高山、高原地区往往会感到
不适,经常出现头晕、鼻孔出血甚至昏厥等现象,
这是什么原因?
总结:水平的风,垂直的升降气流,不规则的乱流运动,都有其复杂的成因。
自从十七世纪出现了气压表,指出空气有重量而有压力这个实事以后,为人
们寻找风的奥秘提供了开窍的钥匙。十九世纪人们根据气压与风的观测资料,画
出了第一张气压与风的分布图,让我们继续关注气流运动,更多的了解全球的气
流运动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