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中考化学知识分类汇总
九年级化学中考总复习知识点汇总
一、元素和化合物
1、元素:物质的基本单位是元素,元素是由原子组成的。
2、原子:原子是物质的最小单位,它由中心核和无定数量的绕核质子和中子组成。
3、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一个便于查看、比较、排序的工具,它把元素分类排序,形成元素周期表。
4、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律是指当元素种类依次按原子序数在周期表中排列时,它们的一些性质表现出相似的波动变化规律。
5、化合物:化合物是由两种以上的元素(原子)组成的新物质,它的性质与原子的性质不同。
6、化学式:化学式是用符号表示化合物的前提,它是表示化合物组成成分及它们的比例关系的符号组成。
7、分子式:分子式是指化合物由原子组成的精确比例构成的标志,以它来表示物质的组成。
8、化合反应:化合反应是指原子或分子之间发生物质结构变化的过程,并产生新的物质。
二、物质的变化
1、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是指物质在受到物理或化学的影响时所发生的反应,它们产生新的物质。
2、物质的形态变化:物质的形态变化是指物质在温度、压强、分子引力等因素的作用下,由液体到气体、乃至固体的变化过程。
中考化学知识点归纳汇总五篇
中考化学知识点归纳汇总五篇中考化学知识点归纳 1一基本概念: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8、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化学式和化合价:(1)化学式的意义:①宏观意义:a.表示一种物质b.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②微观意义:a.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b.表示该物质的分子构成;③量的意义:a.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中各原子个数比;b.表示组成物质的各元素质量比。
(2)单质化学式的读写①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的:a.金属单质。
如:钾K 铜Cu 银Ag 等;b.固态非金属。
如:碳C 硫S 磷P 等c.稀有气体。
如:氦(气)He 氖(气)Ne 氩(气)Ar等②多原子构成分子的单质:其分子由几个同种原子构成的就在元素符号右下角写几。
如:每个氧气分子是由2个氧原子构成,则氧气的化学式为O2双原子分子单质化学式:O2(氧气)、N2(氮气) 、H2(氢气)、F2(氟气)、Cl2(氯气)、Br2(液态溴)多原子分子单质化学式:臭氧O3等(3)化合物化学式的读写:先读的后写,后写的先读①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读成“某化某”,如:MgO(氧化镁)、NaCl(氯化钠)②酸根与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读成“某酸某”,如:KMnO4(高锰酸钾)、K2MnO4(锰酸钾)、MgSO4(硫酸镁)、CaCO3(碳酸钙)(4)根据化学式判断元素化合价,根据元素化合价写出化合物的化学式:①判断元素化合价的依据是: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中考化学知识点归类总结
中考化学知识点归类总结一、化学的基本概念1.物质:是构成一切事物的基本要素,是由原子或分子组成的。
2.物质的分类:物质可分为元素和化合物两大类。
3.元素:是由同一种原子组成,不能通过化学方法分解成其他物质的物质。
4.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元素组合而成的物质。
5.混合物:是由两种或多种不同物质的粒子组成的物质,是物理方法可以分离的。
二、化学元素和化合物1.元素的符号和原子序数:元素的符号是由元素的拉丁名第一个或前两个字母组成。
2.化合物的命名:化合物的命名需要掌握离子化合物和分子化合物的命名规则。
3.离子和离子化合物:离子是带正电荷或负电荷的粒子,离子化合物是由正离子和负离子所组成的。
4.分子和分子化合物:分子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原子构成的物质的最小单位,分子化合物是由分子组成的。
5.离子化合物和分子化合物的区别:离子化合物是由由正负离子组成的,分子化合物是由分子组成的。
6.化合物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7.化合物的制备和应用:制备方法有化学合成法和物理合成法;应用有工业、农业、医药等方面。
三、化学反应1.化学反应的定义:当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物质发生变化并生成新的物质时,称为化学反应。
2.化学反应的条件:化学反应需要有适当的条件,如温度、压力、催化剂等。
3.化学反应的速率:化学反应发生的速度称为化学反应速率。
4.氧化还原反应:是发生氧化和还原的化学反应。
5.酸碱反应:是发生酸和碱中的氢氧化物之间相互作用的化学反应。
6.置换反应:是指化合物中的元素与其他物质发生置换而生成新的化合物。
7.合成反应: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生成一个物质的反应。
8.分解反应:是指一个物质分解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
9.化学反应的平衡:化学反应达到一定条件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称为化学平衡。
四、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1.原子的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环绕原子核的电子组成。
2.元素周期表:是将已知元素按照原子序数从小到大排列起来,使得元素的周期性性质变得清晰可见的一种表格。
最新中考九年级化学各章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元素、化合物和反应
1.元素的概念:元素是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由原子组成,其同种原子分子间没有化学结合,它们可以直接参与化学反应。
2.元素周期表的概念:元素周期表是一种按原子序数排列的表格,它根据元素原子核的电子排布,将元素分类、表示元素的性质、归类元素的科学图表。
3.原子结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原子电子组成的细小粒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原子电子在原子核外围绕着原子核运动,原子核的电子排布影响元素的性质。
4.元素的种类:元素可以分为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半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贵金属元素等类型。
5.化合物的概念:化合物是由若干种不同的原子以一定比例结合而成的物质,它的组成原子可以称为化合价。
6.化合物的种类:化合物可以分为单质、无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超分子化合物等类型。
7.化学反应的概念:化学反应是原料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经受能量改变而发生组分变化和形态变化,新物质形成,这种反应称为化学反应。
8.化学反应的特征:化学反应的特征有产物组分不同于反应物、反应表明发生的反应、反应后体系的变化等。
第二章气体
1.气体的定义:气体是物质的一种状态。
初三化学中考总复习知识点汇总
初三化学中考总复习知识点汇总初三化学中考总复习知识点汇总一、元素和化合物1. 元素:物质的最小单位,由原子组成。
元素符号:化学元素的缩写。
元素周期表:包含所有已知元素,按照一定规律排列。
2. 化合物:由两种或更多种元素化学结合而成。
分子式:表示化合物中不同类型原子的种类和相对数量。
结构式:用方框代表原子,用化学键连接原子。
3. 同位素:原子的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因此质量数不同。
4. 常见元素及其性质- 金属元素:具有良好的导电性、热导性、延展性和韧性。
- 非金属元素:通常没有金属的上述性质。
5. 常见化合物- 水:H2O- 纯碱:Na2CO3- 纯硫:S8- 二氧化碳:CO2- 纯铜:Cu- 二氧化硫:SO2二、化学反应和化学方程式1. 化学反应:物质之间发生的变化。
- 物质的消失和生成- 物质的性质改变- 能量的释放或吸收2. 化学方程式:化学反应的符号表示。
- 反应物和生成物- 反应条件- 反应类型: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还原反应、氧化反应、酸碱中和反应等。
3. 平衡反应方程式: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个数和质量都保持不变。
4. 注意事项- 化学方程式要平衡- 化学方程式要符合实验事实- 化学方程式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要正确三、物质的性质及实验技术1. 物质的性质- 颜色、气味、味道、溶解性、密度等- 氧化性、还原性、酸性、碱性等- 性质的稳定性、易燃性、挥发性等2. 物质的实验检验- 火焰颜色测试- 酸碱中和试验- 气体的检验- 盐的检验3. 实验技术- 实验室仪器的使用- 安全操作规范四、常见物质1. 酸和碱- 酸:酸性氧化物溶于水形成酸,常见酸有硫酸、盐酸、醋酸等。
- 碱:碱性氢氧化物溶于水形成碱,常见的碱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
2. 盐:酸和碱中和反应生成的物质,常见盐类有氯化钠、硫酸钠等。
3. 氧化物:氧与其他元素化合形成的化合物,常见氧化物有氧化铁、二氧化硫等。
4. 燃料:可以燃烧释放能量的物质,常见燃料有煤、石油、天然气等。
中考化学知识点全册汇总
中考化学知识点全册汇总一、化学的基本概念1.化学与物质2.物质的组成与性质3.物质的量和物质的质量4.元素、化合物、混合物二、常见物质的组成与性质1.金属与非金属2.纯物质与杂质3.氧化物、酸、碱和盐的性质4.稀释与浓度5.溶解度和溶液的饱和度6.颜色、热、电的与化学变化的关系三、常见物质的常见特征1.金属与非金属2.不同物质的导电性实验3.不同物质的热导性实验4.潮湿试纸和pH值5.定性气体的实验方法四、化学方程式1.物质的状态符号2.化学反应的条件3.反应能量和焓变4.化学方程式的平衡与热效应五、电化学与离子反应1.浓度伏安实验2.浓度伏安样品的选择3.金属腐蚀与防护4.金属在溶液中的位置行为5.电解与电解质六、物质的分子和离子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应用1.分子与离子间的相互作用2.溶液的浓度和气体的压强3.溶液的各种方法和应用4.蒸发与沸腾七、常见物质的化学变化及其应用1.氧化反应2.酸碱反应3.盐的制备4.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混合制备5.综合运用化学常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八、化学实际问题的探究1.制取盐1:制取氯化钠实验2.制备氧气实验3.制备二氧化碳实验4.符号法记录实验现象5.物质的安全使用与环境保护以上是中考化学知识点全册的汇总,包括了化学的基本概念、常见物质的组成与性质、常见物质的常见特征、化学方程式、电化学与离子反应、物质的分子和离子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应用、常见物质的化学变化及其应用以及化学实际问题的探究。
这些知识点是中考化学考试的重点内容,掌握了这些知识点,可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应对中考化学考试。
中考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中考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初中化学知识点全面总结(完整版)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
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 (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①四特点P6(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②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4、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
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3)检验产物 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
说明石蜡蒸气燃烧。
5、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O2的量减少,CO2和H2O的量增多(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是相同的)6、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7、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二)测容器--量筒(1)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
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
(2)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
(3)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0.1毫升。
(三)称量器--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克。
)注意点:(1)先调整零点(2)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
(3)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一般药品称量时,在两边托盘中各放一张大小、质量相同的纸,在纸上称量。
潮湿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如氢氧化钠),放在加盖的玻璃器皿(如小烧杯、表面皿)中称量。
中考化学知识点最全归纳
中考化学知识点最全归纳中考化学是一门考查学生对化学基础知识掌握程度的学科,它涵盖了化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实验技能等多个方面。
以下是中考化学知识点的全面归纳:一、基本概念1. 物质的组成:元素、分子、原子、离子。
2. 物质的分类:纯净物、混合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等。
3. 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4. 化学变化:化学反应、化学方程式、化学平衡。
二、化学原理1. 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中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2. 原子结构:原子核、电子、电子云。
3. 元素周期律: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
4. 化学键: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
三、化学计算1. 摩尔概念:摩尔质量、摩尔浓度。
2.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3. 溶液的浓度计算:质量分数、摩尔浓度。
4. 化学计量关系:物质的量、质量、体积之间的关系。
四、实验技能1. 基本实验操作:称量、溶解、过滤、蒸发。
2. 化学实验仪器的使用:试管、烧杯、滴管、天平等。
3. 化学实验安全:实验操作规范、事故处理。
五、元素化合物知识1. 常见元素的性质: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
2. 常见化合物的性质:酸、碱、盐、氧化物。
3. 金属活动性顺序:金属与酸、盐的反应。
4. 酸碱中和反应:酸碱的性质、中和点的判断。
六、化学与生活1. 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食品、医药、材料等。
2. 环境保护与化学:污染治理、绿色化学。
3. 能源与化学:化石燃料、新能源的开发。
七、化学实验探究1. 实验设计:实验目的、原理、步骤。
2. 实验现象的观察与记录。
3. 实验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结束语:中考化学知识点的全面归纳,旨在帮助学生系统地复习和掌握化学知识,为中考做好充分的准备。
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相信每位学生都能在化学学科上取得优异的成绩。
中考化学全册考点知识点归纳
中考化学全册考点知识点归纳化学是一门学科内容十分广泛的科学,涉及到了物质及其性质、组成、变化以及能量等方面的知识。
中考化学考试通常会涉及到全册的知识点,以下是对中考化学全册考点的知识点进行归纳:1.物质的分类与性质:-主要物质种类:元素和化合物-物质的属性:颜色、气味、熔点、沸点、固态密度、液态密度、气态密度、导电性、可燃性等2.物质的存在状态与物质的转化:-固态、液态、气态-物质的相变:熔化、凝固、汽化、凝华、升华和冷凝等-物质的化学反应:酸碱中和、氧化还原等3.常见元素与元素周期表:-常见元素:氧、水、氮、碳等-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的组成、元素周期表的排列规律、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周期性变化4.常见化合物与它们的性质:-氧化物、酸、碱、盐等-常见化合物的性质:溶解性、电离性等-化合物的化学式和化合价:离子化合物、分子化合物和共价键等5.化学方程式与化学反应:-化学方程式的写法和平衡化学方程式-化学反应类型:组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等-化学反应速率:温度、浓度、表面积和催化剂等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6.酸碱与中和反应:-酸碱的标识:指示剂、pH值等-强酸、强碱、弱酸、弱碱的性质比较-酸碱中和反应的机理和实际应用7.化学能与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能量的基本概念:势能和动能-反应热与焓变化: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化学能的转化与利用:燃料和能量转化装置等8.化学实验与实验室用具:-实验室安全与实验室规章制度-化学实验中的仪器与设备:试管、烧杯、量筒、分液漏斗等-常用的化学实验操作技术:称量、滴定、分液等9.环境保护与能源利用:-环境污染的成因和分类:大气污染、水污染等-节能减排:可再生能源、核能、节能灯等能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方法以上是对中考化学全册考点知识点的归纳,中考化学包含了基础概念、常见物质的性质、化学反应等内容,考生需要全面掌握并进行适当的练习和实验操作,才能取得好的成绩。
初三中考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初三中考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初三化学中考常考知识点1、化学是⼀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以实验为基础⼀然科学。
物理和化学的共同点:都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然科学.2、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根本区别是:有没有新物质的⼀成。
化学变化中伴随发⼀⼀些如放热、发光、变⼀、放出⼀体、⼀成沉淀等现象。
3、物理性质——状态、⼀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延展性、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吸附性等。
4、化学性质——氧化性、还原性、⼀属活动性、活泼性、稳定性、腐蚀性、毒性等。
5、绿⼀粉末碱式碳酸铜加热后,①绿⼀粉末变成⼀⼀,②管⼀出现⼀⼀滴,③⼀灰⼀变浑浊。
cu2(oh)2co3—6、我国的某些化学⼀艺像造纸、制⼀药、烧瓷器,发明很早,对世界⼀明作出过巨⼀贡献。
(空⼀)1、空⼀中氧⼀含量的测定:实验现象:①红磷(不能⼀⼀炭、硫磺、铁丝等代替)燃烧时有⼀量⼀烟⼀成,②同时钟罩内⼀⼀逐渐上升,冷却后,⼀⼀上升约1/5体积。
若测得⼀⼀上升⼀于1/5体积的原因可能是:①红磷不⼀,氧⼀没有全部消耗完②装置漏⼀③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
2、法国化学家拉⼀锡提出了空⼀主要是由氧⼀和氮⼀组成的。
舍勒和普利斯特⼀先后⼀不同的⼀法制得了氧⼀。
3、空⼀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约是氮⼀为78%、氧⼀为21%(氮⼀⼀氧⼀约为4︰1)、稀有⼀体(混合物)为0.94%、⼀氧化碳为0.03%、其它⼀体和杂质为0.03%。
空⼀的成分以氮⼀和氧⼀为主,属于混合物。
4、排放到⼀⼀中的有害物质,⼀致可分为粉尘和⼀体两类,⼀体污染物较多是so2、co、no2,这些⼀体主要来⼀矿物燃料的燃烧和⼀⼀的废⼀。
(⼀)1、⼀在地球上分布很⼀,江河、湖泊和海洋约占地球表⼀积的3/4,⼀体含⼀约占⼀体质量的2/3。
淡⼀资源却不充裕,地⼀淡⼀量还不到总⼀量的1%,⼀且分布很不均匀。
2、⼀的污染来⼀于①⼀⼀⼀产中的废渣、废⼀、废⼀,②⼀活污⼀的任意排放,③农业⼀产中施⼀的农药、化肥随⼀⼀流⼀河中。
中考化学必背知识点总结
中考化学必背知识点总结一、物质的分类与性质1.物质的分类:元素、化合物、混合物。
2.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密度、熔点、沸点等)和化学性质(燃烧、腐蚀等)。
二、分子、原子与离子1.分子:由两个或多个原子通过共价键结合而成。
2.原子:具有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3.离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三、化学方程式1.化学反应:物质发生变化,生成新物质。
2.化学方程式: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过程。
3.反应物:进行反应的物质。
4.生成物:反应后生成的物质。
四、溶液与溶剂1.溶液:溶质和溶剂所组成的体系。
2.溶剂:将其他物质溶解的物质。
3.溶质:溶解在溶剂中的物质。
五、酸、碱与盐1.酸:能产生H+离子(质子)的物质。
2.碱:能产生OH-离子(氢氧根离子)的物质。
3.盐:酸和碱反应所生成的物质。
六、酸碱中和反应1.酸碱中和反应: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2.酸碱指示剂:用于判断溶液是酸性、碱性还是中性的物质。
七、金属1.金属的性质:导电性、光泽、延展性、韧性等。
2.金属的活动性:与非金属反应活泼程度的大小。
八、火药与炸药1.火药:火药的主要成分是硝酸盐。
2.炸药:炸药是一种能迅速放出巨大能量的物质。
九、化学能与化学反应1.化学能:物质在化学反应中所具有的能量。
2.化学反应速率:反应物消失或生成产物的速度。
十、元素周期表1.元素周期表:元素按照原子序数大小排列,具有周期性。
十一、化学实验室安全2.使用实验室常见设备的方法与注意事项。
3.化学实验中的个人防护措施:穿戴实验服、戴手套、护目镜等。
以上是中考化学必背的一些知识点总结,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对于中考化学的备考是非常有帮助的。
同时,还需要通过做一些选择题和解题技巧的练习来加深对这些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化学成绩。
中考化学知识点归纳
中考化学知识点归纳中考化学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涵盖了物质的组成、性质、变化以及实验操作等多个方面。
以下是中考化学的知识点归纳:一、基本概念1. 物质:由元素组成的具有一定性质的实体。
2. 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3. 分子:由两个或多个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的稳定微粒。
4. 原子:化学变化中不可分割的基本单位。
5. 离子:带有正负电荷的原子或分子。
二、物质的分类1. 纯净物:只含有一种物质的物体。
2. 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的物体。
3. 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4. 单质: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三、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1. 化学变化:伴随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2. 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四、化学方程式1. 化学方程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包括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
2. 平衡化学方程式: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比相等的化学方程式。
五、化学计量1. 摩尔:物质的量的单位,表示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
2. 摩尔质量:单位摩尔物质的质量。
3. 化学计算:利用化学方程式和摩尔概念进行的计算。
六、元素周期表1. 元素周期表:按照原子序数排列的元素表。
2. 周期:表中水平排列的元素组。
3. 族:表中垂直排列的元素组。
七、化学反应类型1. 合成反应:多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
2. 分解反应:一种物质生成多种物质的反应。
3. 置换反应: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
4. 还原反应与氧化反应:涉及电子转移的反应。
八、实验操作与安全1. 实验室安全:了解并遵守实验室规则,正确使用实验器材。
2. 实验操作: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如加热、溶解、过滤、蒸馏等。
九、化学与生活1. 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食品、医药、材料、能源等领域。
2. 环境保护:化学在处理污染、保护环境方面的作用。
结束语:通过以上对中考化学知识点的归纳,我们可以看到化学是一门与我们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学科。
初中中考化学复习重点汇总
初中中考化学复习重点汇总化学是初中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中考对于化学的考察也相对较多。
为了能够顺利备战中考,我们需要对化学知识进行系统的复习和总结。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初中中考化学复习的重点汇总。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回顾1. 元素和化合物:回顾元素和化合物的定义和区别,了解常见元素的符号、名称及其特征。
2. 常见离子和离子式:熟悉常见离子的名称、符号和离子式,如氢离子(H+)、氧离子(O2-)等。
3.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回顾物质的性质和变化,包括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以及物质的各种变化(如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4. 元素周期表:熟悉元素周期表的组织结构、元素的周期性规律和主要信息的获取方法。
重点掌握主族元素和副族元素的特点和区别。
第二部分:化学反应与方程式1. 酸、碱与盐:了解酸、碱与盐的基本性质、特征和常见应用,如酸碱中和反应和金属与酸反应产生的气体。
2. 化学反应的类型:熟悉化学反应的四种基本类型: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
了解反应的特征和变化过程。
3. 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和平衡:掌握反应方程式的基本书写规则和化学方程式中的物质的状态符号。
理解化学方程式的平衡条件和平衡状态的特征。
4. 电化学与电解质:了解电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电解质的定义和分类以及电解质溶液的电导性。
第三部分:分子与物质结构1. 原子、分子与离子:回顾原子和分子的概念,了解原子与离子的关系,以及离子与离子相互作用的结果。
2. 物质与能量: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如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以及物质在化学反应中的能量转化。
3. 化学键与化合价:熟悉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的形成条件和特点,了解化合价的概念及其计算。
4. 分子间的力:了解分子间的各种力,如范德华力、氢键和离子间力,并理解它们对物质的性质和状态的影响。
第四部分:常见物质的特性和应用1. 酸、碱和盐的常见实验室用途和应用:了解酸碱指示剂的选择和使用原理,以及酸碱中和反应在日常生活和实验中的应用。
中考化学常见的知识点归纳
中考化学常见的知识点归纳中考化学是许多学生在中学阶段面临的一个挑战,它涵盖了广泛的知识点。
以下是中考化学的常见知识点归纳:1. 物质的分类:- 纯净物和混合物- 单质和化合物- 氧化物、酸、碱和盐2. 物质的性质:-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质的三态变化(固态、液态、气态)3.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 系数的确定- 平衡化学方程式4. 化学反应的类型:- 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5. 原子结构:- 原子的组成(质子、中子、电子)- 原子核和电子云6. 元素周期表:- 元素的排列规律- 周期和族的概念7. 化学计量学:- 摩尔的概念- 摩尔质量- 物质的量与质量、体积的关系8. 溶液:- 溶液的组成-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溶液的浓度(质量分数、摩尔浓度)9. 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剂和还原剂- 氧化数的变化10. 酸碱盐的性质:- 酸的通性- 碱的通性- 盐的溶解性和电离11. 金属和非金属元素:- 金属的化学性质- 非金属的化学性质12. 能量变化:- 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燃烧热和中和热13. 气体定律:- 波义耳定律、查理定律和阿伏伽德罗定律14. 实验操作:- 常见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实验室安全规则15. 化学计算:-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化学方程式的定量计算结束语:中考化学的知识点广泛而深入,掌握这些基础知识点是取得好成绩的关键。
希望以上的归纳能够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和准备中考化学,祝大家考试顺利!。
中考化学全册考点知识点归纳
中考化学全册考点知识点归纳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变化规律以及与能量的关系。
中考化学全册主要包括物质的分类、化学反应、元素周期表以及酸碱中和等内容。
下面是对中考化学全册的知识点进行分类归纳:一、物质的分类:1.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纯净物的种类和性质。
2.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3.物质的三态及转化。
二、溶液与酸碱中和:1.溶解度、浓溶液和稀溶液。
2.酸、碱和盐的常见性质,如酸碱指示剂的使用、颜色变化等。
3.酸碱中和反应的特点和常用实验方法,如酸碱滴定等。
4.酸雨的成因和对环境的影响。
三、化学反应:1.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包括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2.反应速率及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如温度、浓度、压力、表面积和催化剂。
3.酸和金属的反应,金属和非金属的反应,以及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之间的反应。
4.酸和碱的中和反应,还原反应和氧化反应。
四、电和电化学:1.常见元素的电子结构和周期表的组成。
2.金属离子的阴极化、阳极化和金属的腐蚀。
3.电池的构造和原理,如干电池、蓄电池等。
4.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和电解过程。
五、元素:1.常见金属元素的性质和用途,如铁、铜、铝等。
2.常见非金属元素的性质和用途,如氧、氢、氯等。
3.金属和非金属的性质对比,包括导电性、熔点、硬度等。
4.元素周期表的组成和元素的排布规律,如周期、族、原子序数、电子结构等。
通过以上的知识点归纳,学生可以对中考化学全册的内容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有助于他们进行系统性的学习和复习。
同时,还要注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进行实验操作和观察现象,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的能力,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初三化学中考知识点
初三化学中考知识点一、化学基本概念。
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 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例如:水的三态变化(冰融化成水、水蒸发变成水蒸气等)、灯泡发光等。
- 化学变化: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例如:铁生锈(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反应生成铁锈)、燃烧(如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等。
- 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包括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等。
例如:铁是银白色固体,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 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等。
例如:氢气具有可燃性,能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
2.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 药品的取用。
- 固体药品:块状固体用镊子取用(一横二放三慢竖),如取用大理石;粉末状固体用药匙或纸槽取用(一斜二送三直立),如取用二氧化锰。
- 液体药品:少量液体用胶头滴管吸取(垂直悬空滴加);较多量液体可直接倾倒(瓶塞倒放,标签向着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
- 物质的加热。
- 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试管夹夹在距试管口1/3处,加热时试管要倾斜与桌面成45°角,先预热再集中加热。
- 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回流使试管炸裂),先预热再集中加热。
- 仪器的连接:玻璃管插入带孔橡皮塞时,先把玻璃管的一端用水润湿,然后稍稍用力转动插入。
-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将导管一端浸入水中,用手紧握试管外壁,如果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开手后导管内形成一段水柱,则装置气密性良好。
3. 化学用语。
- 元素符号:表示一种元素,还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例如:H表示氢元素,也表示一个氢原子。
- 化学式:用元素符号和数字的组合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 单质化学式的书写:- 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单质(如金属、稀有气体、某些固态非金属),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如Fe(铁)、He(氦气)、C(金刚石)。
中考化学全册常考知识点(大全)
中考化学全册常考知识点(大全)中考化学全册常考知识点(大全)据知在初中的阶段,中考化学有一些必考的知识点,同学们对此总结归纳过吗如果没有快来小编这里瞧瞧。
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关于中考化学全册常考知识点的内容,欢迎阅读,内容仅供参考!中考化学全册常考知识点一、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分类1、单质:非惰性气体一般由两个原子组成:F2,O2,H2,Cl22、惰性气体:一般由一个原子组成:He,Ne,Ar,Kr,Xe3、化合物:氢化物居多:H2S,HCl,H3P,HF,HBr,HI二、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颜色(一)、固体的颜色1、红色固体:铜,氧化铁2、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3、蓝色固体:氢氧化铜,硫酸铜晶体4、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5、淡黄色固体:硫磺6、无色固体:冰,干冰,金刚石7、银白色固体:银,铁,镁,铝,汞等金属8、黑色固体:铁粉,木炭,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碳黑,活性炭)9、红褐色固体:氢氧化铁10、白色固体: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钙,氧化钙,硫酸铜,五氧化二磷,氧化镁(二)、液体的颜色11、无色液体:水,双氧水12、蓝色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铜溶液,硝酸铜溶液13、浅绿色溶液:硫酸亚铁溶液,氯化亚铁溶液,硝酸亚铁溶液14、黄色溶液:硫酸铁溶液,氯化铁溶液,硝酸铁溶液15、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16、紫色溶液:石蕊溶液(三)、气体的颜色17、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18、黄绿色气体:氯气19、无色气体:氧气,氮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氢等气体。
三、初中化学敞口置于空气中质量改变的(一)质量增加的1、由于吸水而增加的:氢氧化钠固体,氯化钙,氯化镁,浓硫酸;2、由于跟水反应而增加的:氧化钙、氧化钡、氧化钾、氧化钠,硫酸铜;3、由于跟二氧化碳反应而增加的: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钡,氢氧化钙;(二)质量减少的1、由于挥发而减少的:浓盐酸,浓硝酸,酒精,汽油,浓氨水;2、由于风化而减少的:碳酸钠晶体。
中考化学上下册知识点归纳
中考化学上下册知识点归纳中考化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涵盖了物质的性质、化学反应、化学计算以及实验操作等多个方面。
以下是中考化学上下册的知识点归纳:一、物质的组成与性质1. 元素与化合物:元素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2. 原子与分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不可分割的基本单位,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单位。
3. 化学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按照原子序数排列的元素表,反映了元素的周期性规律。
4. 物质的分类:物质可以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二、化学变化与平衡1. 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是指原子或分子之间发生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从而生成新物质的过程。
2. 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是用化学符号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包括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系数等。
3. 化学平衡:在一定条件下,正向反应和逆向反应速率相等的状态称为化学平衡。
三、化学计算1. 摩尔概念: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用于表示一定数量的粒子。
2. 化学计量:化学计量涉及到摩尔质量、物质的量、浓度等概念的计算。
3. 溶液的浓度:溶液的浓度可以表示为质量分数、摩尔浓度等。
四、化学实验操作1. 基本操作:包括仪器的清洗、溶液的配制、滴定等。
2. 安全操作: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如防火、防毒、防腐蚀等。
3. 常见实验:如酸碱中和滴定、氧化还原反应实验、沉淀反应实验等。
五、化学与生活1. 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洗涤剂、食品添加剂、药物等。
2. 环境化学: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环境问题及其化学处理方法。
六、化学与能源1. 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化学组成和应用。
2. 新能源: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化学原理。
结束语通过以上对中考化学上下册知识点的归纳,我们可以看出化学不仅是一门基础学科,更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息息相关。
掌握这些知识点,不仅有助于我们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绩,更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周围的世界,培养科学素养。
中考九年级化学知识点
中考九年级化学知识点在九年级化学中,我们学习了许多重要的化学知识点。
本文将对中考九年级化学知识点进行全面的总结和归纳。
下面我们将分别介绍有关物质分类、元素周期表、化学方程式、酸碱中和、化学能量转化和化学反应速率等重要知识点。
一、物质分类物质是构成我们周围一切事物的基本单位,我们常把物质分为纯物质和混合物。
纯物质又可以分为化合物和元素。
化合物由两个或更多元素化学结合而成,而元素是由同一种原子组成的纯物质。
混合物则是由两种或更多种的物质混合而成的。
二、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展示了所有已知元素的系统性组织方式。
元素周期表按照元素的原子序数排列,原子序数为元素中原子的个数。
表中的每一个横行称为一个周期,每一个竖列称为一个族。
通过元素周期表,我们可以了解元素的周期性规律,例如周期表中元素的化合价和外层电子数的变化规律等。
三、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用化学符号和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过程。
化学方程式分为反应物和生成物两部分,中间由反应箭头连接。
化学方程式还包括了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比例以及反应条件等信息。
通过化学方程式,我们可以了解反应的原理,并计算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摩尔比例关系。
四、酸碱中和酸和碱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物质。
当酸和碱混合时,会形成盐和水,这个过程称为酸碱中和反应。
酸碱中和反应是通过质子转移完成的。
根据化学方程式,酸碱反应中的酸和碱会准确地反应生成对应的盐和水。
五、化学能量转化化学反应过程中会 begingenerating或begindescribing释放化学能量或者吸收化学能量。
释放化学能量的反应称为放热反应,而吸收化学能量的反应称为吸热反应。
化学能量的转化也可以通过燃烧和腐蚀等常见现象来体现。
六、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速率指的是反应物转化为生成物的速度。
反应速率受到反应物浓度、温度、反应物的细粒度、催化剂和压力等因素的影响。
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方法来研究和测定化学反应速率,并通过控制反应条件来改变反应速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部分:中考试题分析五大主题一、身边的化学物质二、物质构成的奥秘三、物质的化学变化四、化学与社会发展五、科学探究五大主题知识内容比例统计2010年2011年(2010年 9题)下列现象和做法,仅涉及物理变化的是【D】A.绿色植物光合作用 B.世博会开幕燃放烟花C.电解水探究水的组成 D.相互划刻比较硬度主题一:身边的化学物质:一、地球周围的空气;二、水与常见的溶液;三、金属与金属矿物;四、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
重点要掌握的14种物质三种单质(O2、C、Fe)四种氧化物(CO2、CO、H2O、CaO)、两种酸(HCl、H2SO4)、两种碱[NaOH、Ca(OH) 2]、三种盐( NaCl、Na2CO3、CaCO3)建议让学生自己整理相关内容的知识体系1、地球周围的空气考试要求:1.知道空气的主要成分和重要作用。
2.知道氧气的主要性质和用途,认识物质与氧气发生的氧化反应,初步学会实验室制氧气的方法。
3.知道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和用途,初步学会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
4.了解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
(09年20题)下图是实验室常用的实验仪器。
请回答下列问题:⑶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应选择的实验仪器是 (填序号)。
答案:①③⑥⑦或①③⑥(09年8题)下列操作正确的是【B】(2009年22题)某学习小组同学用右图试剂中的过氧化钠溶液制取氧气,取该溶液17g,加入适量MnO2充分反应。
完成下列分析及计算:请你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制取氧气的质量。
(2010年10题)在空气中,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当属氧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带火星的木条在氧气中能够复燃,说明氧气能支持燃烧B.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C.氧气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能与所有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D.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中,锰元素、氧元素的化合价都没有变化(2010年21题)某同学模仿物理课上学到的“串联电路”,设计了如下气体制取与性质验证的组合实验。
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后,A中出现大量气泡,B中白磷燃烧,C中液面下降,稀盐酸逐渐进入D中。
请看图回答问题:(1) 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2)B中白磷能够燃烧的原因是 与氧气接触 。
(3)E中的实验现象是 溶液由紫色变红色 。
(4)用F装置收集气体的依据是 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大 。
(2011年18题)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两种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甲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
(2)乙装置收集氧气时需要用带火星的木条来验满,这是利用了氧气的__________性。
甲、乙两种制取氧气的方法相比,乙方法的优点是__________ 。
答案: 2KMnO4 △ K2MnO4+MnO2+O2↑。
助燃或氧化。
操作简便、节能、安全等(09年18题)为证明木炭在一定条件下燃烧的产物中既有CO2,也有CO,可以先将气体通过澄清的石灰水,观察到______,证明有CO2存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接着将气体干燥后通过灼热的氧化铜,观察到______,即证明有CO存在。
(09年21题)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用碳酸钠粉末、粒状大理石、稀盐酸、浓盐酸、稀硫酸这几种药品,探究哪两种药品的反应适合在实验室制取CO2。
请你参与下列的探究并回答问题。
【提出问题】上述酸和碳酸盐的反应是否适合在实验室制取CO2?【方案设计】大家经过讨论,一致认为浓盐酸不适合用于实验室制取CO2,你认为原因。
讨论后大家设计了如下三个实验进行对比分析。
【实验与结论】⑴请你填写实验报告中①、②处的内容。
(仿照A、B,写出C实验的反应现象和实验内容)⑵根据探究结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为__________(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拓展与迁移】⑴由上述探究可知,在确定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反应原理时,要考虑诸多因素,例如反应速率要适中,便于收集等。
请你再写出一种需要考虑的因素:________。
⑵一种灭火器,用碳酸钠和浓盐酸反应来产生CO2的理由是________。
(2010年19题)陕西榆林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煤化工产业发展迅速。
煤化工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将煤等物质转化为H2、CO和炭黑等一系列重要化工原料的生产过程。
(1)用炭黑制成的墨汁书写或绘制的字画能够经久不变色,其原因是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
(2)将干燥的H2和CO两种气体分别点燃,在火焰上方各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出现水雾或水珠的原气体是H2。
(3)CO是一种气体燃料,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CO + O2 点燃2CO2 。
(2010年22题)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对一包久置的生石灰(CaO)干燥剂产生了好奇,于是他们对这包干燥剂的成分展开了探究。
【实验探究】(2)继续向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盐酸,有气泡出现,说明这包干燥剂中含有碳酸钙。
(3)为了进一步确定这包干燥剂中有无其他成分,小组同学设计了以下三种方案。
另取部分干燥剂于烧杯中,加水并搅拌,静置后取上层清液于3支试管中。
请你参与实验,并填写表中的空白:写出方案二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Ca(OH)2+CO2==CaCO3↓+H2O 。
(2011年14题)节能减排、低碳出行是我们倡导的生活方式,“低碳”指的是尽量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C】A. 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为红色,说明二氧化碳具有酸性B. 二氧化碳的过度排放会加剧温室效应,因此应禁止使用化石燃料C.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组成元素相同,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D. 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之前,必须做灯火试验,是因为二氧化碳有毒(2011年21题)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面是初中化学中几个重要的对比实验。
(1)实验1中,观察到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可得出可燃物燃烧的一个条件为温度达到着火点。
(2)实验2中,观察到A烧杯中的现象是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由此可验证分子的性质。
(3)实验3中,对比铁钉表面的不同现象,可推知防止铁生锈的原理是隔绝氧气或隔绝水。
(4)实验4中,对比两支试管内液面高低的不同,可说明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未配平扣1分,化学式错误扣2分) 。
(2011年23题)23.为测定一瓶敞口放置的浓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某同学量取20mL(密度为1.1g/mL)的该盐酸与大理石充分反应,共用去含碳酸钙85%的大理石7.1g。
(1)浓盐酸需要密封保存的原因是浓盐酸易挥发。
…………………(1分)(2)计算该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重点掌握: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选择和选择依据,以及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氧气的验满方法;铁、镁、磷、铜等物质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现象等。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选择,药品选择,二氧化碳的验满、检验方法(即与澄清石灰水反应),二氧化碳与水、与紫色石蕊试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相关实验现象和化学方程式等。
3、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碳单质之间的三角转化。
4、碳单质、氢气、一氧化碳的性质。
5、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
6、空气的成分;氮气、稀有气体的用途;大气污染及防治。
2、水与常见的溶液考试要求:1.认识水的组成,知道纯水与矿泉水、硬水与软水等的区别。
了解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水等净化水的常用方法。
2.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溶液的组成,了解饱和溶液和溶解度的涵义。
3.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4.了解结晶现象;能说出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
5.了解溶液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09年13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自然界中的水大多数是纯水,水是一种常见的溶剂B.20℃时,KNO3的溶解度为31.6g,则其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1.6%C.升高温度时,饱和溶液一定能变为不饱和溶液D.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2010年13题)NaCl和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10℃时,将40g NaCl固体加入100g水中,可得到140gNaCl溶液B.KNO3和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都很大C.将30℃的KNO3饱和溶液升温至60℃,会变成不饱和溶液D.20℃时,NaCl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6%(2011年19题)下表是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请回答下列问题(1)分析表中数据,归纳出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2)20℃时,在装有5g KNO3晶体的试管中,加入10g水并充分振荡,此时所得溶液为饱和(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再将该试管放入盛有热水的烧杯中,使试管内溶液温度升至60℃,此时试管内的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 1:2 。
(2011年16题Ⅰ)(2)洁净的饮用水经过了净化,在净化水过程中常用活性炭吸附色素和异味。
(2010年16题Ⅱ)今春我国西南部分省区遭受百年不遇的特大干旱。
一些灾区群众用水极其困难,他们在政府的帮助下,多方寻找水源。
(1)将浑浊的水变澄清的简单方法是沉淀或过滤。
(2)将澄清后的水煮沸,若水中出现较多水垢,该水为硬水 (选填“硬水”或“软水”)。
(09年9题)渭河被称为“陕西的母亲河”。
长期以来,渭河的污染情况严重,如今政府已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综合治理。
下列是互联网上网民对污染治理的一些建议,你认为不合理的是 ( A )A.坚决杜绝使用农药和化肥B.工业废水经过处理,达到标准后再排放C.严禁在河边随意堆放生活垃圾D.严禁在河两岸新建化工、造纸等重污染工厂重点掌握:1、溶液的组成;物质溶解时的吸、放热现象;外界条件对溶解速率的影响;饱和溶液的涵义与判断;溶解度的涵义,会用溶解度曲线解决相关问题;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等。
2、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实验仪器,步骤和误差分析等。
3、过滤操作所用的实验仪器,原理,步骤和注意事项等。
4、硬水与软水的区别,及硬水软化的方法;净化水的常用方法;水污染及其防治;溶液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意义等。
3、金属与金属矿物考试要求:1.了解金属的物理特征,能区分常见的金属和非金属;认识几种常见的金属;知道生铁和钢等重要的合金;知道废弃金属对环境的污染,认识金属材料及回收金属的重要性。
2.知道常见的金属与氧气的反应;了解防止金属锈蚀的简单方法。
3.知道一些常见金属(铁、铝等)矿物;了解从铁矿石中将铁还原出来的方法。
(09年19题)整理和归纳是有效的学习方法。
下面是某学习小组的同学对Mg、Fe、Cu、Hg、Ag五种金属相关知识的归纳复习,请你参与并回答问题:⑴从物理性质上看,每种金属都有自己的特性。
你认为与其它金属的不同之处是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