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公开课ppt
合集下载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ppt-ppt精品课件
用一定浓度的生长 素刺激未授粉的雌 蕊柱头或子房而获 得的,其原理是应 用生长素能促进果 实发育的生理作用
无子番茄
培育无子果实(无子番茄、黄瓜、辣椒等)
原理:
胚珠
种子
产生生长素
子房
果实
方法:
花蕾期去雄,套袋,雌蕊柱头上 涂抹一定浓度的生长素.
2、 防止落花落果
农业生产上常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 溶液喷洒棉株,可以达到保蕾保铃的效果.
3.影响生长素发挥作用的因素:
生长素发挥的生理作用会因浓度、植 物细胞的成熟程度、器官等不同而有 差异。
(1) 根>芽>茎 (2) 幼嫩细胞>衰老细胞 (3) 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
(2015年新课标)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
错误的是
C
A.植物幼嫩叶片中的色氨酸可转变为生长素
B.成熟茎韧皮部中的生长素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
常德市三中3.2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35ppt
(2)配制溶液
配制一定浓度梯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先配制生
长素类似物母液(5mg/mL,用蒸馏水配制,加少许
乙醇以促进溶解),再用母液分别配成0.2、0.4
、0.6、0.8、1、2、3、4、5mg/mL的溶液。并及
时贴上标签。(设置清水组:起空白对照作用)
浓度在B~C范围内,抑制根的生长,随着浓度的增加, 抑制作用越强。
4.分析曲线的数据,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答:低浓度生长素可以促进根的生长;高浓度会抑制根的生长。
一、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1、 作用机理:
促进细胞纵向生长
是直接参 与代谢? 是催化? 是供能?
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而是给细胞 传达一种调节代谢的信息。
1.生长素促进根、芽、茎生长的最适浓度相同吗? 分别是多少?
《生长素的生理作 》课件
05
生长素的副作用
对环境的副作用
破坏生态平衡
过度使用生长素可能导致 某些植物或动物种群过度 繁殖,对当地生态平衡造 成破坏。
污染水源
生长素在土壤中的残留可 能渗透到地下水,进而污 染水源。
抗药性产生
长期使用生长素可能导致 某些植物或动物产生抗药 性,降低生长素的使用效 果。
对人体的副作用
内分泌失调
04
生长素的应用
在农业上的应用
01
促进植物生长
生长素可以促进植物细胞伸长生长,进而促进整株植物的生长。在农业
生产中,使用适量的生长素可以缩短植物的生长周期,提高产量。
02
调节花期
通过调节植物体内的生长素水平,可以控制植物的花期。在农业生产中
,利用生长素调节花期可以提高植物的观赏价值和经济效益。
03
防止落花落果
生长素具有防止落花落果的作 用,能够提高植物的坐果率。
在农业生产中,通过合理使用 生长素类物质,可以减少落花 落果,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此外,生长素还可以促进植物 的抗逆性,提高植物对环境胁 迫的适应能力。
03
生长素的作用机制
生长素的合成
总结词
生长素的合成主要在植物的幼嫩部位,如茎尖、根尖和胚芽鞘等。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PPT课 件
• 生长素的发现和历史 •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 生长素的作用机制 • 生长素的应用 • 生长素的副作用 • 未来展望
01
生长素的发现和历史
生长素的发现
01
02
03
达尔文的实验
达尔文通过实验观察到植 物的向光性,并提出了“ 可能存在某种影响植物生 长的物质”的假设。
生长素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课件(共17张PPT)
扦插植物枝条的时候可不要忘记枝条上要 带几个芽,为什么?
C 1、植物表现出顶端优势的现象,主要原因是() A.顶芽里的生长素浓度过高 B.顶芽里的营养物质积累过多 C.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大量积累在侧芽 D.侧芽里的生长素浓度不够
2、顶端优势的现象表示植物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 运输方式是( C ) A.自由扩散 B.协助扩散 C.主动运输 D.渗透作用
7、在棉花的栽培中,需要摘心使侧芽的生长素量 D A 增加,以利其生长 B 增加,以抑制其生长 C 减少,以抑制其生长 D 减少,以利其生长
8、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没有授粉的雌蕊柱头,
结果是 D A.果实和种子都能正常生长 B.果实和种子都不能正常生长 C.种子正常发育而果实不能正常发育 D.种子不能正常发育而果实能正常发育
2、除草剂:如(2,4-D),适用于麦田、稻田,双子叶植物
比单子叶植物对生长素更敏感,用高浓度的除草剂能抑制双子 叶植物(杂草)的生长。
3、促进果实发育:培育无籽果实
生长素类似物的应用(无籽果实) 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或类 似物刺激未受粉的雌蕊柱 头或子房而获得的,其原 理是应用生长素能促进果 实发育的生理作用。 其染色体数目与正常果 实一样吗?
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 输,大量地积累在侧芽部 位,侧芽对生长素浓度又 比较敏感,使侧芽的生长 受到抑制的缘故。
修剪整枝
现象二:根的向地性生长的解释(向重力性)
zxxkw
学.科.网
浓度高 对茎生长起 促进作用
浓度高 对根生长起 抑制作用
放置一株水平方向的幼苗在太空的宇宙飞船中, 培养一段时间后,根、茎生长的方向如何?
是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生理作用与生长素类似,但 不容易被降解,因此效果稳定,在生产上有广泛的应 用。如α-萘乙酸(NAA)、 2,4-二氯苯氧乙酸(2、 4-D)等。 苯乙酸(PAA)、吲哚丁酸(IBA)是人工合成的 生长素类似物吗?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课件PPT
• 什么是生长素类似物?
是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生理作用与生长素类似,
但不容易被降解,因此效果稳定,在生产上有广泛的
应用。如α-萘乙酸(NAA)、 2,4-二氯苯氧乙酸(
2,4-D)等。
ppt课件
29
植物生长素类似物的应用
1. 防止落花落果 2. 促进果实发育 3. 控制性别分化 4. 除草剂 5. 促进扦插枝条生根
不受精
人工涂抹生长素类似物
╳
╳
无子
ppt课件
33
方法:花蕾期去雄,套袋,雌蕊柱头上涂抹一定浓度的 生长素。
雄 蕊
思考:无子番茄的染色体数目与正常番茄一样吗
?
一样
ppt课件
34
例题1:大田中的茄果类在开花期,由于连续多日的
暴风雨天气,严重影响了授粉受精, 如果要保证产量,
可采取的的补救方法是( )
5、下列农业生产措施中,哪一项与生长素无关( B)
A.果树的修芽剪枝
B.移栽花卉时剪去部分叶片 C
.人工培育无籽番茄
D.
为提高棉花产量而打顶摘心
ppt课件
51
6、要得到番茄的无籽果实,需将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
液滴在该花的雌蕊柱头上。处理该花的时期和条件是
A 花蕾期,不去雄蕊 B B 花蕾期,去掉雄蕊
ppt课件
41
四、探究活动:
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扦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哪个浓度 最适合呢
?
不同植物最 适浓度相同
吗?
ppt课件
42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所选定的生长素类似物(2,4-D)促进 某种植物( 月季)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是 多少?
某某浓度是2,4-D促进月季插条生根的 最适浓度
第2节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共39张PPT)
②B点表示的生长素浓度表示:
③促曲进线茎AB生段长表的示最:适浓度。
超过最适浓度,随生长素 浓度升高,对茎生长的促进作
用减弱。
④C点表示的生长素浓度对 茎生长的效应是:
既不促进,也不抑制
同一浓度对不同器官的作用分析
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敏
(3)使用生长素类似物获得无子果实 NAA溶液处理插条的方法:
感程度不同。
D.生长素浓度越低,促进作用越强
可获得无
7、大田中的茄果类在开花期,由于连
续多日的暴风雨天气,严重影响了授粉受
精如果要保证产量,可采取的的补救方法
是
C
A.喷施B肥
B.喷施N、P肥
C.喷施一定浓度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果实发
育
D.以上三项措施都不行
若上题为油菜则采取的措施为: D
8、在农业生产中,用一定浓度的植物生长素类似物作为
实例二:根的向地性生长的解释 (向重力性)
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敏感度不同
植物根的向地性和茎的背地性
A
C
B
D
根部:
生长素浓度:A B
生长速度: A >B
>
茎部:
生长素浓度:C D
生长速度: C D
>
>
浓度高
对茎生长起促进作用
浓度高
对根生长起抑制作用
放置一株水平方向的幼苗在太空的宇宙
飞船中,培养一段时间后,根、茎生长的方
(1)选取合适的实验材料
迎春条要求: 生长良好、粗细长短大致相同
。
所选枝条带芽的数量和饱满程度相同
a.枝条的形态学上端为平面,下端要削成斜面,这样在扦 插后可增加吸收水分的面积,促进成活。 b.一般需剪去扦插枝条的一部分叶片,其主要目的是为了
③促曲进线茎AB生段长表的示最:适浓度。
超过最适浓度,随生长素 浓度升高,对茎生长的促进作
用减弱。
④C点表示的生长素浓度对 茎生长的效应是:
既不促进,也不抑制
同一浓度对不同器官的作用分析
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敏
(3)使用生长素类似物获得无子果实 NAA溶液处理插条的方法:
感程度不同。
D.生长素浓度越低,促进作用越强
可获得无
7、大田中的茄果类在开花期,由于连
续多日的暴风雨天气,严重影响了授粉受
精如果要保证产量,可采取的的补救方法
是
C
A.喷施B肥
B.喷施N、P肥
C.喷施一定浓度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果实发
育
D.以上三项措施都不行
若上题为油菜则采取的措施为: D
8、在农业生产中,用一定浓度的植物生长素类似物作为
实例二:根的向地性生长的解释 (向重力性)
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敏感度不同
植物根的向地性和茎的背地性
A
C
B
D
根部:
生长素浓度:A B
生长速度: A >B
>
茎部:
生长素浓度:C D
生长速度: C D
>
>
浓度高
对茎生长起促进作用
浓度高
对根生长起抑制作用
放置一株水平方向的幼苗在太空的宇宙
飞船中,培养一段时间后,根、茎生长的方
(1)选取合适的实验材料
迎春条要求: 生长良好、粗细长短大致相同
。
所选枝条带芽的数量和饱满程度相同
a.枝条的形态学上端为平面,下端要削成斜面,这样在扦 插后可增加吸收水分的面积,促进成活。 b.一般需剪去扦插枝条的一部分叶片,其主要目的是为了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ppt课件
芽的生长效应是不__促__进_不__抑制
茎的生长效应是_促_进__生_长__
0A
抑
CD
结论:
制
2. 同一浓度的生长素对
生 长
植物不同器官的影响不同
10-10 10-8 10-6 10-4 10-2 mol·L-1
根、芽、茎对生长素敏感程度大小依次为:根 >芽 >茎
双子叶植物比单子叶植物对生长素更敏感,用高浓度
一、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2、生长素发挥的生理作用会因浓度、植物的种类、 器官的种类与细胞的成熟情况不同而有差异。.
植物种类: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 器官:营养器官>生殖器官;根 >芽 >茎 细胞成熟程度:幼嫩细胞>衰老细胞
1.植物生长素对植物的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起着
很重要的调节作用,其特点是( C )
一、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生长素在植物体内起作用的方式和动物体 内的激素相似,它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而是给 细胞传达一种调节代谢信息。
生长素能促进生长,那么是不 是生长素越多植物生长得越快呢?
合作探究
1.曲线AB段表示随生长素浓 度升高对根生长的促__进_ 作用
促 根B
进
生
长
0
A
C
2.B 点表示_促__进__根__生__长__的__最适浓度 3.BC段表示随生长素浓度升高 ____对__根_生__长__的__促__进_作__用__减__弱____ 4.C点表示对根生长的效应是
不_促__进__也__不__抑__制__
抑
制
5.CD段表示_随__生_长__素__浓__度__升_
生
D
_____高__,_对_根__生__长__的__抑_制__作__用增强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共53张PPT)
这个范围抑制生长。
你能从中解读到哪些信息?
1、曲线AB段表示:随__生_ 长
_素_浓__度__升__高_,_对__茎_生__长___的_促_ 进
作用加强。
2、B点表示的生长素浓度表 示____________________ 3、促C进点茎表生示长的的最生适长浓素度浓。 度 对茎生长的效应是 __________ 4、对B点生长所无对影应响的生长素浓 度对根和芽的生长效应是
重力
促进
根
慢
茎
抑制
快
重力
1
34
2
对比1与2,3与4的浓度 2>1,4>3
对比生长速度 1>2,4>3
不同浓度对同一器官具有两重性
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植物根的生长现象称为___向_ 地_性_,茎的生
长现象称为___ 背_地__。性
(2)图中A、B、C、D四处,生长素浓度较高的是
_B_、__D_处;细胞生长速度较快的是__B__、_处C 。引起这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处B、;D细胞生长速度较快的是_____处B。、引C起这种变化
的原因是:__ 由于重力作用,B点生长素浓_度_ 增大,促使
__该__处_ 茎生长,故茎背地生长;D点生长素浓度增大_抑_制_ 根__
__生__长__,__C点生长快,故根向地生长
__。
如果将其置于太空中呢
1、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两重性
(要求的溶液浓度较低,并且最好是在遮阴
和空气湿度较高的地方进行处理)
②
:把插条基部在浓度较高的
药液中蘸沾蘸一法下(约5s),深约即可。
实验步骤:
第一步: 将生长良好且一致的迎春条随机均分为9;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去掉顶芽
3、顶端优势原因验证
B A
C
A.完整植株中的腋 芽由于顶芽的存在 而被抑制生长;
B.去除顶芽后腋芽 生长。
顶端优势原理在园艺中的应用
顶端优势原理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顶端优势原理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顶端优势原理在林业生产中的应用
4、应用:
解除顶端优势: 可以增产,可以调节植株形态。
如:棉花摘心、果树整枝、园艺修剪、 移栽促进根系发育
第2节 生长素(IAA)的生理作用
本节聚焦: 1、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是什么? 2、生长素类似物的应用。 3、探究插条生根的最适生长素 浓度。
人 促
物长得
进 作
越快吗 用
?
?
生长素浓度
问题探讨
促
根
芽
茎
进
生
长
0
抑 制 生 长
10-10 10-8 10-6 10-4 10-2 c/mol·L-1
维持顶端优势: 可以达到增产 如:树木成材
现象二 根的向地性、茎的背地性生长 的解释(向重力性、背重力性)
根的向地性和茎的背地性
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敏感度不同
植
物
根
的
向
A
地
性
和
茎
B
的
背 地
根部:
性 生长素浓度:A B
>
生长速度: A > B
生长素的效应:A促进B抑制
C
D
茎部: 生长素浓度:C D 生长速度: C D
生长素类似物的应用 1. 促进器官与组织的分化—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
2,4-D对黄瓜幼苗生长的影响(促进生根作用)
先用生长素类似物溶液浸泡插枝的下端, 可以使扦插的枝条容易生根。
2.促进果实发育—诱导单性结实,形成无子果实
培养无子果实
➢花蕾期 ➢去雄 ➢喷洒生长素类似物
实例:无籽番茄、无籽辣椒、无子黄瓜
3.防止叶片、花、果实的脱落
4、除草剂:如(2,4-D),适用于麦田、稻田, 双子叶植物比单子叶植物对生长素更敏感,用 高浓度的除草剂能抑制双子叶植物(杂草)的 生长。
实验探究
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设计实验
1.明确实验目的,科学设计实验
①单因子变量原则
自变量: NAA溶液的不同浓度
;
因变量: 月季插条生根的数量(或根长度) ;
无关变量 : 情况、浸泡时间的长短、温度 等
2.设计实验步骤 (1)选取合适的实验材料 (2)分组处理 NAA溶液处理插条的方法:
① 浸泡法 :把插条的基部浸泡在配制好的 溶液中,深约3cm,处理几小时至一天。(要 求的溶液浓度较低,并且最好是在遮阴和空气 湿度较高的地方进行处理)
1)浓度:低-促进 高-抑制 过高-杀死
(以各器官的最适生长素浓度为标准)
2)细胞:幼嫩细胞敏感,衰老细胞迟钝。 3)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 根 >芽 >茎
侧芽>顶芽
4)植物种类: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
现象一 顶端优势 1、概念:植物的顶芽优先生长,
而侧芽生长受抑制的现象。
2、形成原因:
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 输,枝条上部的侧芽附近 生长素浓度较高,侧芽对 生长素浓度又比较敏感, 使侧芽的生长受到抑制。
• 预实验
➢可避免人力、物力、财力 和时间的浪费
➢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b.正式实验
在预实验的基础上确定比较适宜的浓度为2ppm6ppm范围间,因此在此浓度区间,以0.5ppm为浓度 梯度进行实验。 配制浓度为
2.0ppm、2.5ppm 、3.0 ppm 、 3.5ppm 、 4.0ppm 、 4.5ppm 、 5.0ppm 、 5.5ppm 、 6.0 ppm 的一组NAA溶液。
生长素的效应:C促进弱D促进强
>
>
二、生长素类似物的应用
是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生理作用与生长素类似, 但不容易被降解,因此效果稳定,在生产上有广泛 的应用。如α-萘乙酸(NAA)、 2,4-二氯苯氧乙酸 (2,4-D)等。属于植物生长调节剂
苯乙酸(PAA)、吲哚丁酸(IBA)是人工合成的 生长素类似物吗?
分组并编号:分为9 组,每组中加入 3 根枝条
。按要求处理好插条,备用。
设计表格,统计数据,作图
课堂小结:
低浓度促进生长 两重性
高浓度抑制生长
生长素的 生理作用 顶端优势
现象:顶芽生长,侧芽受到抑制
顶芽处生长素浓度低,促进生长
原因:
侧芽处生长素浓度高,抑制生长
解除: 摘掉顶芽
应用: 农业、园艺
② 沾蘸法 :把插条基部在浓度较高的药液 中蘸一下(约5s),深约1.5cm即可。
设计实验
1.明确实验目的,科学设计实验 ①单一变量原则
②对照原则
a.预实验 配制浓度为2ppm、4ppm、6ppm、8ppm、 10ppm、12ppm的一组NAA溶液
分组并编号:分为 7 组,每组中加入3 根 枝条。按要求处理好插条,备用。
生长素浓度与所起作用的关系
1.对于不同的器官来说,生长素促进生长的最适 浓度相同吗?
不同。根最适浓度大约是10-10mol/L;芽最适浓度 大约是10-8mol/L;茎最适浓度大约是10-4mol/L。
2.对于同一器官来说,生长素的作用与浓度有什
么关系?
不同生长素浓度,对于同一器官所起的作用也不同。 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促进生长,超过这一范围则抑制生长。
一、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生长素在植物体内起作用的方式和动物体内的激 素相似,它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而是给细胞传达 一种调节代谢的信息。
1、生长素作用特点——两重性
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
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
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
2、生长素发挥的作用会因浓度、植物细胞成 熟情况和器官种类及植物种类不同而有差异。
3、顶端优势原因验证
B A
C
A.完整植株中的腋 芽由于顶芽的存在 而被抑制生长;
B.去除顶芽后腋芽 生长。
顶端优势原理在园艺中的应用
顶端优势原理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顶端优势原理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顶端优势原理在林业生产中的应用
4、应用:
解除顶端优势: 可以增产,可以调节植株形态。
如:棉花摘心、果树整枝、园艺修剪、 移栽促进根系发育
第2节 生长素(IAA)的生理作用
本节聚焦: 1、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是什么? 2、生长素类似物的应用。 3、探究插条生根的最适生长素 浓度。
人 促
物长得
进 作
越快吗 用
?
?
生长素浓度
问题探讨
促
根
芽
茎
进
生
长
0
抑 制 生 长
10-10 10-8 10-6 10-4 10-2 c/mol·L-1
维持顶端优势: 可以达到增产 如:树木成材
现象二 根的向地性、茎的背地性生长 的解释(向重力性、背重力性)
根的向地性和茎的背地性
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敏感度不同
植
物
根
的
向
A
地
性
和
茎
B
的
背 地
根部:
性 生长素浓度:A B
>
生长速度: A > B
生长素的效应:A促进B抑制
C
D
茎部: 生长素浓度:C D 生长速度: C D
生长素类似物的应用 1. 促进器官与组织的分化—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
2,4-D对黄瓜幼苗生长的影响(促进生根作用)
先用生长素类似物溶液浸泡插枝的下端, 可以使扦插的枝条容易生根。
2.促进果实发育—诱导单性结实,形成无子果实
培养无子果实
➢花蕾期 ➢去雄 ➢喷洒生长素类似物
实例:无籽番茄、无籽辣椒、无子黄瓜
3.防止叶片、花、果实的脱落
4、除草剂:如(2,4-D),适用于麦田、稻田, 双子叶植物比单子叶植物对生长素更敏感,用 高浓度的除草剂能抑制双子叶植物(杂草)的 生长。
实验探究
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设计实验
1.明确实验目的,科学设计实验
①单因子变量原则
自变量: NAA溶液的不同浓度
;
因变量: 月季插条生根的数量(或根长度) ;
无关变量 : 情况、浸泡时间的长短、温度 等
2.设计实验步骤 (1)选取合适的实验材料 (2)分组处理 NAA溶液处理插条的方法:
① 浸泡法 :把插条的基部浸泡在配制好的 溶液中,深约3cm,处理几小时至一天。(要 求的溶液浓度较低,并且最好是在遮阴和空气 湿度较高的地方进行处理)
1)浓度:低-促进 高-抑制 过高-杀死
(以各器官的最适生长素浓度为标准)
2)细胞:幼嫩细胞敏感,衰老细胞迟钝。 3)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 根 >芽 >茎
侧芽>顶芽
4)植物种类: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
现象一 顶端优势 1、概念:植物的顶芽优先生长,
而侧芽生长受抑制的现象。
2、形成原因:
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 输,枝条上部的侧芽附近 生长素浓度较高,侧芽对 生长素浓度又比较敏感, 使侧芽的生长受到抑制。
• 预实验
➢可避免人力、物力、财力 和时间的浪费
➢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b.正式实验
在预实验的基础上确定比较适宜的浓度为2ppm6ppm范围间,因此在此浓度区间,以0.5ppm为浓度 梯度进行实验。 配制浓度为
2.0ppm、2.5ppm 、3.0 ppm 、 3.5ppm 、 4.0ppm 、 4.5ppm 、 5.0ppm 、 5.5ppm 、 6.0 ppm 的一组NAA溶液。
生长素的效应:C促进弱D促进强
>
>
二、生长素类似物的应用
是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生理作用与生长素类似, 但不容易被降解,因此效果稳定,在生产上有广泛 的应用。如α-萘乙酸(NAA)、 2,4-二氯苯氧乙酸 (2,4-D)等。属于植物生长调节剂
苯乙酸(PAA)、吲哚丁酸(IBA)是人工合成的 生长素类似物吗?
分组并编号:分为9 组,每组中加入 3 根枝条
。按要求处理好插条,备用。
设计表格,统计数据,作图
课堂小结:
低浓度促进生长 两重性
高浓度抑制生长
生长素的 生理作用 顶端优势
现象:顶芽生长,侧芽受到抑制
顶芽处生长素浓度低,促进生长
原因:
侧芽处生长素浓度高,抑制生长
解除: 摘掉顶芽
应用: 农业、园艺
② 沾蘸法 :把插条基部在浓度较高的药液 中蘸一下(约5s),深约1.5cm即可。
设计实验
1.明确实验目的,科学设计实验 ①单一变量原则
②对照原则
a.预实验 配制浓度为2ppm、4ppm、6ppm、8ppm、 10ppm、12ppm的一组NAA溶液
分组并编号:分为 7 组,每组中加入3 根 枝条。按要求处理好插条,备用。
生长素浓度与所起作用的关系
1.对于不同的器官来说,生长素促进生长的最适 浓度相同吗?
不同。根最适浓度大约是10-10mol/L;芽最适浓度 大约是10-8mol/L;茎最适浓度大约是10-4mol/L。
2.对于同一器官来说,生长素的作用与浓度有什
么关系?
不同生长素浓度,对于同一器官所起的作用也不同。 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促进生长,超过这一范围则抑制生长。
一、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生长素在植物体内起作用的方式和动物体内的激 素相似,它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而是给细胞传达 一种调节代谢的信息。
1、生长素作用特点——两重性
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
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
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
2、生长素发挥的作用会因浓度、植物细胞成 熟情况和器官种类及植物种类不同而有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