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必背知识点
(背诵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一单元、《长度单位》1、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用统一的标准去测量;常用的长度单位有:米和厘米。
2、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用字母〔cm〕表示;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用字母〔m〕表示。
3、测量时:一般是把尺子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物体的右端对着几就是几厘米。
例:画一条4厘米长的线段,一般应从尺的〔〕刻度画起,画到〔〕厘米的地方;还可以从尺的〔〕刻度画起,画到〔〕厘米的地方。
45、拉紧的一段线,可以看成一条线段。
两点之间可以画〔1〕条线段,线段有长短。
线段的特点:①直直的。
②有两个端点。
③线段可以测量出长度,是有限的。
6、图钉的长大约1厘米;食指的宽大约1厘米;田字格宽大约1厘米;7、课桌宽60厘米黑板长4米教室长8米操场长200米铅笔长20厘米跳绳长2米数学书长26厘米灯管长50厘米房间高3米字典厚4厘米大树高8米旗杆高15米升国旗的旗台高60厘米;小朋友的肩宽大约30厘米爸爸的身高〔1米75厘米〕或〔175厘米〕小朋友的身高〔120厘米〕或(1米20厘米)8、〔尺子〕是测量〔长度〕的工具。
要知道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尺子〕来量。
9、三角形由〔3〕条线段组成,正方形由〔4〕条线段组成。
第二单元、《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1、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法时应注意:①〔相同数位〕要对齐。
②从〔个位〕加起。
③〔个位上的数字相加满10〕,要〔向十位进1〕。
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减法时应注意:①〔相同数位〕要对齐。
②从〔个位〕减起。
③〔个位不够减〕,要〔从十位退1〕;在原来的个位数字上加10再减,计算时十位要记得减去退掉的1。
笔算两位数的加减法时,从〔个〕位算起。
2、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顺序:从左往右依次计算,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的。
注意:看清加减号,不要混乱。
3、【估算】:把一个接近整十整百的数看作整十整百来计算。
方法:个位小于5的少看,个位等于或大于5的多看,看成最为接近的整十或整百数。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全部知识点集合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全部知识点集合以下是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的全部知识点集合:
1. 数字的认识与书写:认识0-20的数字,并能正确书写。
2. 加法的概念:理解加法是将两个数字相加得到另一个数字的过程。
3. 加法的运算法则:掌握小于等于20的加法口诀。
4. 加法的应用:能利用加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5. 减法的概念:理解减法是从一个数中减去另一个数得到另一个数的过程。
6. 减法的运算法则:掌握小于等于20的减法口诀。
7. 减法的应用:能利用减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8. 顺序数和顺序数的比较:了解顺序数的概念,能够比较大小。
9. 数量概念的认识:认识各种数量,包括少、多、相等等。
10. 数量的对应关系:理解数量的对应关系,比如一对一、多对一。
11. 数字的顺序:学习1-100的数字顺序。
12. 位置的认识:认识左右、前后等位置词语。
13. 图形的认识:认识圆、三角形、矩形、正方形等基本图形。
14. 图形的特征:了解各种图形的特征,比如边数、角数等。
15. 长度的认识:认识米、分米、厘米,能够进行长度的比较。
16. 长度的估测:能够估算物体的长度。
17. 时间的认识:认识小时、分钟、秒,能够读取时间。
18. 时间的比较:能够比较两个时间的先后顺序。
19. 金钱的认识:认识元、角、分,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
20. 数据的整理:能够整理数据,比如制作简单的表格和图表。
这些是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的全部知识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整理
二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资料一、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1、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法时:①(相同数位)要对齐。
②从(个位)加起。
③如果个位上的数字相加满十,要(向十位进1)。
④注意十位上的数相加时,要(加上)个位进上来的进位(1)。
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减法时:①(相同数位)要对齐。
②从(个位)减起。
③如果个位不够减,要(从十位退1当10);④注意计算十位时十位要记得(减去)退掉的(1)。
2、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顺序;有小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没有小括号的,就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注意:有小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面的算式,再算小括号外面的算式。
列竖式时一定要用(分步式)来列。
3、①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或者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多少,都要用(减法)来计算。
如:70比23多多少?23比70少多少?都用(70-23=47)②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是多少,用(加法)计算。
如:比23多47的数是多少?用(23+47=70)③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是多少,用(减法)计算。
如:比70少23的数是多少?用(70-23=47)4、解决问题的解题步骤:①读题,弄清题意。
②弄清题里的数量关系,列式。
③计算并解答,写上单位名称。
④检验和口答。
5、连续两问的解决问题的解决方法:先根据已知的数学信息,解决第一个问题,再把第一个问题求出的答案作为已知的数学信息,解决第二个问题。
二、表内乘法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除了用加法表示外,还可以用(乘法)表示更加(简洁)。
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算法。
(乘法和加法的区别:几个加数不一样,不能表示几个几,所以不能用乘法计算。
只有加数相同,才能表示几个几相加,可以用乘法计算。
)2、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改写成乘法算式:如:5+5+5+5 表示:(4)个(5)相加得20,可以列成乘法算式计算:5×4=20 或4×5=205 × 4 = 20 读作:5乘4等于20 口诀:(四五二十)4 ×5 = 20 读作:4乘5等于20 口诀:(四五二十)口诀都一样,但读法不一样。
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一、长度单位1. 尺子上从刻度0到刻度5是5厘米。
2. 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尺子的起点要对准物体的左端。
3. 米、分米、厘米,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4. 测量比较长的物体一般用米作单位,测量比较短的物体一般用厘米作单位。
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法或只有减法,要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2.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既有加法又有减法,要先算加法,后算减法。
3. 算式里有括号时,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4. 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是多少,用加法;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是多少,用减法。
5.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用减法;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用加法。
6. 在连加或连减的算式里,交换加数或减数的位置,和与差不变。
7. 连加:先算前两个数的和,再加第三个数。
连减:先算前两个数的差(较大数减去较小数),再减去第三个数。
三、角的初步认识1. 一个角有1个顶点,有2条边。
2. 从一点起,画2条线段就成了一个角。
通常把这点叫做角的顶点,把这两条线段叫做角的边。
3. 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角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4. 用直尺画角时,要在纸上线段交会处标上角的记号(通常是顿号)。
画角时要记住画角的步骤:先画顶点再画边。
5. 角的大小是测量出来的,通常用一个量角器来测量一个角的大小。
中心点对顶点,0度线对一边,一边内角插一边,读数要领要记全。
量角时把量角器的中心点对准角的顶点,0度线对准角的一边,角的另一边所对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
6. 每个量角器上都把内圈刻度(从小到大)和外圈刻度(从大到小)分别标为0°~180°。
用量角器量角时,要按照内外圈从大到小或从左到右的顺序来读数。
7. 计算角的大小可以从直观图形上估计,也可用量角器来测量。
计算角的大小一般采用度、分、秒制。
如已知一个角的度数是30°16’,它就是30°+9分/60+3分/3600-16’=30°15’44”,化成最简就是30°15’44”。
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总复习(知识点归纳)
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总复习(知识点归纳)
一、自然数和加法
- 自然数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数字,包括1、2、3等。
- 加法是在自然数之间进行的运算,例如1+2=3。
二、减法和乘法
- 减法是从一个数中减去另一个数,例如5-3=2。
- 乘法是将两个数相乘得到第三个数,例如2*3=6。
三、除法和数列
- 除法是将一个数平均分成另一个数的几份,例如6÷2=3。
- 数列是按照规律排列的一组数字,例如2、4、6、8。
四、图形和几何
- 图形是由线条和面组成的形状,例如正方形、三角形。
- 几何是研究图形性质和空间关系的学科。
五、时间和长度
- 时间是用来衡量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的概念,例如秒、分钟、小时。
- 长度是用来衡量物体的大小和距离的概念,例如厘米、米。
六、重量和容量
- 重量用于衡量物体的重量,例如千克、克。
- 容量用于衡量物体可以容纳的量,例如升、毫升。
七、简单运算和问题解决
- 简单运算包括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可以通过计算得到结果。
- 问题解决是通过分析和计算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八、综合应用和思维发展
- 综合应用包括将多个数学概念和技能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 思维发展是通过数学研究培养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上是二年级上册数学的知识点归纳,希望能对你的复习有所
帮助。
加油!。
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
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一、100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两位数加两位数-相同数位要对齐。
-从个位加起。
-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
2.两位数减两位数-相同数位要对齐。
-从个位减起。
-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 当10,与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再减。
二、表内乘法(一)1. 乘法的初步认识-乘法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
-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2. 2 - 6 的乘法口诀-熟练背诵2 - 6 的乘法口诀。
-能根据乘法口诀写出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
三、角的初步认识1.角的特征-一个顶点,两条边。
2.角的分类-直角:三角板上的直角是标准,所有的直角都一样大。
-锐角:比直角小的角是锐角。
-钝角:比直角大的角是钝角。
四、表内乘法(二)1. 7 - 9 的乘法口诀-熟练背诵7 - 9 的乘法口诀。
-运用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五、观察物体(一)1.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
2.会辨认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六、认识时间1.认识钟面-钟面上有时针和分针。
-钟面上有12 个大格,60 个小格。
2.认识时间单位“分”-分针走1 小格是1 分,走1 大格是5 分。
3.认识几时几分-先看时针,时针走过几就是几时多;再看分针,分针走了几个小格就是几分。
七、数学广角——搭配(一)1.简单的排列-用三个不同的数字组成两位数时,先确定十位上的数字,再确定个位上的数字。
2.简单的组合-三个小朋友,每两个人握一次手,一共握三次手。
二年级上册必背知识点
二年级上册必背知识点一、数与代数。
1.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加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
例如:34 + 28,先算4+8 = 12,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再算3+2+1 = 6,结果是62。
- 减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当10再减。
例如:56 - 29,先算16 - 9 = 7,再算4 - 2 = 2,结果是27。
2. 表内乘法(一)和(二)- 乘法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例如:3+3+3+3 = 3×4 = 12。
- 乘法口诀:- 1 - 5的乘法口诀:一一得一,一二得二,二二得四……- 6 - 9的乘法口诀:一六得六,二六十二……九九八十一。
要熟练背诵,并且能根据口诀进行乘法计算。
如7×8 = 56(七八五十六)。
- 乘加、乘减: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
例如:3×4+2 = 12 + 2 = 14,4×5 - 3 = 20 - 3 = 17。
二、图形与几何。
1. 角的初步认识。
- 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
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与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
- 直角:直角是一种特殊的角,所有的直角都相等。
可以用三角尺上的直角去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
- 锐角和钝角:比直角小的角是锐角,比直角大的角是钝角。
2. 长度单位。
- 厘米和米: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的长度用米作单位。
1米 = 100厘米。
- 会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测量时要把尺子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一端,再看物体的另一端对着刻度几。
三、综合实践活动。
1. 认识时间。
- 钟面上有时针、分针和秒针。
分针走1小格是1分钟,走1大格是5分钟;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
- 1时 = 60分。
能准确认读几时几分,例如3时15分,时针过了3,分针指向3,表示3时15分。
2. 搭配(一)- 简单的排列组合问题。
例如用1、2、3组成两位数,有12、13、21、23、31、32这6种情况。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重要知识点梳理详解汇总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重要知识点梳理详解汇总一、知识大纲一、加与减知识点1.连加、连减和混合加减运算要按照()顺序进行计算。
①口算连续加法:把两位数分别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将整十数与整十数相加,一位数与一位数相加,再把两次的和相加。
例:24+15+33=72先算: 20+10+30=60 再算: 4+5+3=12 最后: 60+12=72 练习:32+21+19=先算:再算:最后:②列竖式计算时:A连加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满几十要向前一位进几。
B连减时(分步列竖式):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要向前一位退一。
注意:加法的进位和减法的退位问题。
无论是连加连减还是加减混合算式,建议分步列竖式计算。
解决问题:常用的数量关系二、乘法知识点:1、通过一行一行或一列一列地数方阵排列的物体个数,可以相应列出2个不同的连加算式。
例:横着看:每行( 5 )个,有( 3 )行,一共有( 15 )个。
加法算式:5+5+5=15 竖着看:每列( )个,有()列,一共有()个。
加法算式:2、(乘法)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例如:3+3+3+3=( 3 )×( 4 ),3×4表示( 4个3相加的和).练习:5+5+5+5=()×(),5×4表示().3.乘法各部分名称:3 ×4 = 12 (读作:)¦¦¦¦()()()()4、圈一圈,在图上用两种方法表示4×5。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5、5×9=?,圈一圈,填一填。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必背内容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必背内容
一、基础概念
1. 数字的认识:了解0-9的数字及其对应的数量。
2. 数字的顺序:掌握数字的大小顺序。
3. 数字的比较:学会使用“大于”、“小于”、“等于”符号进行数
字的比较。
4. 数字的拆分与组合:能够拆分一个两位数为十位数和个位数,并能够组合十位数和个位数得到一个两位数。
5. 数字的进位与退位:理解十位数和个位数的概念,能够进行
十位数和个位数之间的进位与退位计算。
二、数的运算
1. 数的加法:掌握使用“+”进行两位数和两位数的加法运算。
2. 数的减法:掌握使用“-”进行两位数减去个位数的减法运算。
3. 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能够解决带有加法和减法的综合问题。
三、相等与不等
1. 图形的相等:理解图形的相等概念,能够判断两个图形是否
相等。
2. 数字的相等与不等:学会使用“=”、“≠”符号进行数字的相等
与不等判断。
3. 图形的比较:掌握使用“大于”、“小于”符号进行图形的比较。
四、图形的认识
1. 图形的分类:学会将图形按照形状进行分类,如正方形、长
方形、三角形等。
2. 图形的特征:了解不同图形的特征,如边的数量、边长等。
3. 图形的画法:学会用直尺和铅笔画出不同形状的图形。
五、长度和重量的认识
1. 长度的比较:学会使用“长”、“短”、“等长”等词语进行长度
的比较。
2. 重量的比较:学会使用“重”、“轻”、“等重”等词语进行重量
的比较。
以上是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的必背内容,帮助学生打下数学基础,为后续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年级上册数学重点知识点总结笔记
二年级上册数学重点知识点总结笔记一、数的认识1.熟练掌握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
2.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大小,能正确描述100以内数的大小关系。
3.熟练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法,理解加减法的含义,能正确进行计算。
4.掌握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进行计算。
二、图形的认识1.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了解它们的基本特征。
2.会用简单的图形拼图,培养空间想象能力。
3.能正确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三、长度单位的认识1.认识厘米和米,知道1米=100厘米。
2.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会进行简单的长度单位换算。
3.了解线段,会画线段,能比较线段的长短。
四、重量单位的认识1.认识克和千克,知道1千克=1000克。
— 1 —2.会用天平称物体的重量,会进行简单的重量单位换算。
3.了解生活中的常见物品的重量,培养实际应用能力。
五、时间的认识1.认识钟表,会读整时和半时的时间。
2.了解时、分、秒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时间单位换算。
3.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珍惜时间。
六、统计与概率的认识1.了解简单的统计图表,会看图表中的数据。
2.了解概率的基本概念,会用“可能”、“一定”、“不可能”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3.培养数据分析观念,能用数据解决实际问题。
七、数学广角1.了解简单的排列组合知识,会进行简单的推理。
2.了解简单的逻辑推理方法,能用排除法解决问题。
3.培养逻辑思维能力,能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以上是二年级上册数学的重点知识点总结笔记,希望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并提高应用能力。
八、解决问题1.熟练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选择算法、进行计算、检验结果。
2.学会用画图、列表等方法帮助理解题意和分析数量关系。
— 2 —3.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九、数的估算1.了解估算的意义,能进行简单的估算。
二年级上册数学背诵知识汇总(部编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背诵知识汇总(部编版)
目标
本文档旨在为二年级学生提供数学背诵知识的汇总,以便他们能够更好地掌握二年级数学课程的内容。
数字与数的概念
- 数字的表示方法:阿拉伯数字0-9;
- 数和数的关系:比较大小、前后顺序;
- 数的读法:1-100的读法,包括十位数和个位数。
加法与减法
- 加减法口诀:加法口诀:加法满10进1,减法口诀:例如5减2得3;
- 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包括和与差的表示和计算。
计量与度量
- 长度:厘米、米的概念及换算;
- 重量:千克、克的概念及换算;
- 容量:升、毫升的概念及换算;
- 时间:小时、分钟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图形与几何
- 线段与直线:线段、直线的定义及特点;
- 点:点的定义及特点;
- 直角、直线、圆的概念;
- 常见的二维图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的定义及特点。
数据处理
-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如何记录和整理一组数据;
- 数据的分析与表示:如何用图表表示数据;
- 棒形图、折线图、表格的绘制方法。
以上是二年级上册数学背诵知识的汇总,希望能够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学习与掌握数学知识。
二年级上册数学必背知识点
二年级上册数学必背知识点一、长度单位1、厘米和米(1)厘米和米是计量物体长度的单位。
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时,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的长度时,用“米”作单位。
(2)1米=100厘米。
(3)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把尺子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一端,再看物体的另一端对着刻度几。
(4)在比较物体的长度时,要看长度单位是否统一,如果不统一,要先统一单位后再比较。
2、线段(1)线段的特征:①线段是直的②线段有两个端点③线段可以测量出长度。
(2)画线段的方法:从尺子的“0”刻度开始画起,需要画几厘米长的线段就画到尺子的几厘米处。
(没有直接给出画几厘米,要先算再画最后标记)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1、笔算加法(1)相同数位对齐;(2)从个位算起;(3)个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向前一位进1;(4)在计算进位加法十位上的数时,不要忘记加进上来的1。
2、笔算减法(1)相同数位对齐;(2)从个位算起;(3)个位上的数不够减时要从十位上退1当10,并和个位是的数合起来后再减;(4)计算退位减法十位上的数时不要忘记减去被个位借走的1。
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三、角的初步认识1、角的初步认识(1)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2)画角的方法: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直线。
(3)角的大小与角的两条边的长短没有关系,与角的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角的两条边张开得越大,角就越大,角的两条边张开得越小,角就越小。
2、直角的初步认识(1)直角的判断方法:用三角尺上的直角比一比(顶点对顶点,一边对一边,再看另一条边是否重合)。
(2)画直角的方法:①先画一个顶点,再从这个点出发画一条直线②用三角尺上的直角顶点对齐这个点,一条直角边对齐这条线③再从这点出发沿着三角尺上的另一条直角边画一条线④最后标出直角标志。
(3)比直角小的是锐角,比直角大的是钝角:锐角<直角<钝角。
四、表内乘法(一)(二)1、乘法的初步认识(1)乘法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表示;(2)乘法的各部分名称: 2(乘数)×(乘号)5(乘数)=10(积);(3)乘法算式的写法:3个5相加,写作3×5,也可以写作5×3;(4)乘法算式的读法:如2×3=6,读作2乘3等于6(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读)。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重点知识整理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重点知识整理一、加减法1.1 加法定义加法是数学中一种基本的运算,指合并两个或多个值,得到其总和的过程。
重要概念•加数:加法中参加运算的数。
•被加数:加法中被加的数。
•和:加法运算的结果。
加法性质•加法满足交换律。
•加法满足结合律。
•加上零数不变。
1.2 减法定义减法是一种基本的运算,是将一个数从另一个数中减去,得到差的过程。
重要概念•被减数:减法中被减的数。
•减数:减法中减去的数。
•差:减法运算的结果。
减法性质•减法不满足交换律。
•减法不满足结合律。
•减去零数不变。
二、乘除法2.1 乘法定义乘法是数学中一种基本的运算,指按照指定的次数重复自加。
重要概念•乘数:乘法中参加运算的数。
•被乘数:乘法中被乘的数。
•积:乘法运算的结果。
乘法公式•乘法满足交换律。
•乘法满足结合律。
2.2 除法定义除法是一种基本的运算,是将一个数分成若干相等的部分的过程。
重要概念•被除数:除法中被除的数。
•除数:除法中除以的数。
•商:除法运算的结果。
除法公式•除法不满足交换律。
•除法不满足结合律。
三、整数3.1 整数的概念整数是自然数、零和它们的相反数构成的数系统。
相反数•数a的相反数记为-a,满足a+(-a)=0。
3.2 整数的运算加减法整数的加减法遵循数学运算的通性。
乘除法整数的乘法同自然数的乘法一样。
但是,在整数的除法中,需要注意上下取整的问题。
四、长度计量4.1 厘米厘米是长度的计量单位之一,通常在三校、四校时学习。
4.2 毫米毫米是长度的计量单位之一,通常在三校、四校时学习。
4.3 数量比较通过对长度的比较,学生可以初步了解数量比较的概念,为后期的学习做好准备。
五、时间计量5.1 秒秒是时间的计量单位之一,通常在二校、三校时学习。
5.2 分钟分钟是时间的计量单位之一,通常在二校、三校时学习。
5.3 地球自转对于日常生活中与时间相关的问题,学生学习地球自转是非常重要的。
六、面积计量6.1 平方厘米平方厘米是面积的计量单位之一,通常在三校、四校时学习。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资料
二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资料一、米和厘米1、要想得到相同的结果,应选用同样的物品作标准进行测量。
2、常用的长度单位有:米和厘米。
3、要知道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尺)来量。
4、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5、测量时:把尺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这几,对着几就是几厘米。
6在计算长度单位时,先看单位是否相同,不同则要先把单位化成一样的单位再加减。
1米 =100厘米 1米-40厘米 =60厘米 1-40100厘米 -40厘米=60厘米40厘米 ?厘米7、在带单位加减法中,先看单位是否一样。
单位不同要先把单位化成相同单位再加减。
单位相同则直接相加减。
96厘米<1米解析:做这种比较大小的题时不能单单比较数的大小,还要看后面的单位,先转换成相同单位后在比较数的大小。
二、线段1、线段的特点:①线段是直的。
②线段有两个端点。
③线段是可以测量出长度。
2、画线段要从尺的(0)刻度开始画起,画到题目要求的数字那里。
比如:要求画一条5厘米长的线段。
就从0开始,画到5结束。
例题:(1)从刻度0到7是( 7 )厘米,就直接用7-0=7厘米。
括号就填7厘米。
(2)2到8是(6 )厘米。
就直接用8-2=6厘米。
括号就填6厘米。
3、画一条比6厘米短3厘米的线段。
就是求比6厘米短3厘米是多少?6-3=3厘米。
所以题目要求就是画一条3厘米长的线段。
4、例题:任意画一个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
就是要求画一个三角形。
三、角、直角1、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角的两条边是射线不是线段。
射线就是只有一个端点,不能测量出长度。
(边)(顶点)(边)2、角的画法: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边,就画成一个角。
用三角板可以画出直角(课本41页图例)。
3、三角板上有3个角,其中只有1个角是直角。
正方形、长方形都有4个角,4个角都是直角。
4、要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
5、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判断直角的方法:顶点对顶点,一边对一边,再看另一边。
二年级数学上册必背知识点打印
二年级数学上册必背知识点打印第一单元长度单位1.厘米cm 米m我们已经学习了厘米和米两个常用的单位。
2.1米=100厘米100厘米=1米200厘米=2米1米30厘米=130厘米320厘米=3米20厘米3.尺子是测量长度的工具。
4.量比较短的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
(橡皮的长度)5.量比较长的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操场的长度)6.线段是直的,有两个端点。
7.线段是直的,可以测量长度。
8.三角形由三条线段组成,长方形、正方形由四条线段组成。
9.两点之间可以画一条线段,线段有长短。
10.线段是直直的,两个端点圆圆的,画它一定用尺子,写上长度别忘记。
11.要知道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尺子来量。
12.量一个物体的长度,一般把尺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
13.测量物体时一般把尺子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
物体的一端对着3厘米,另一端对着8厘米,则物体长度为5厘米。
(大数减小数)14.最大的一位数是9,最大的两位数是99,最小的一位数是0,最小的两位数是10,最小的三位数是100,最大的两位数和最小的两位数的差是89,和是109.15.1厘米,很淘气,仔细找,才见你,指甲盖1厘米,伸出手指比一比,长短和我差不多,大约就是1厘米,100个我是1米,我是米的小兄弟,物体长了别用我。
要不一定累死你。
第二单元知识点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读数,写数都从最高位起。
2.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
3.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如果个位不够减,就从十位退1。
4.笔算两位数的加减法时,从个位减起。
5.只有加减法从左往右算,如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的。
乘加或乘减混合,先乘后加减,如有小括号先算小括号的。
6.加数+加数=和被减数-减数=差加数=和-另一个加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7.打竹板,响连天,各位同学听我言,今天不把别的表,单把运算聊一聊,混合试题要计算,明确顺序是关键,同级运算最好办,从左到右依次算,两级运算都出现,先算乘除后加减。
2024年二年级数学上册必备知识点
2024年二年级数学上册必备知识点一、长度单位常用的长度单位:米和厘米。
理解1米=100厘米,并能在实际生活中应用这两个单位。
测量方法:学会使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将尺子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看右端对着的刻度来确定物体的长度。
线段:了解线段是直的,有两个端点,可以量出长度,并学会画线段的方法。
二、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不进位加法: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把相同数位对齐列竖式,再相加。
进位加法: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
不退位减法:理解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的笔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列竖式,再相减。
退位减法: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笔算法则,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时从十位退1,在个位上加10再减。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学习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
三、角的初步认识角的定义:一个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边是射线不是线段。
角的大小: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只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直角的认识:了解直角的特点,知道所有直角都一样大,并能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来验证其他角是否为直角。
角的画法:学会用直尺画角的方法,特别是画直角。
四、表内乘法乘法口诀:熟练掌握乘法口诀,能够根据乘法口诀进行表内乘法计算。
乘法的意义:理解乘法的意义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乘法算式的读法:掌握乘法算式的读法,如6×3=18读作“6乘3等于18”。
乘加、乘减:学会将实际问题转化为乘加、乘减问题,并能用乘法算式表示。
五、观察物体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了解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时,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
立体图形的认识:能够识别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立体图形,并知道它们的基本特征。
组合物体的观察:学会观察组合物体的表面,理解其形状与位置的关系。
六、时间钟面的认识:了解钟面的基本结构,包括时针、分针和12个大格、60个小格。
时间的表示:学会用“时:分”的方式表示时间,理解1小时=60分钟。
二年级数学上册必背知识点梳理
二年级数学上册必背知识点梳理二年级数学上册必背知识点乘除法的意义意义:乘法:知道“求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熟知乘法的含义:几个几是多少、几的几倍是多少。
除法:理解除法的含义(平均分、包含分、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能看图意列算式,并描述相应的算式的含义。
(图意不够明确时,应该用单位名称表示)能运用“倍”来描述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
熟知算式中各数名称“因数”和“积”;被除数”、“除数”和“商”等。
乘除法的计算熟记乘法口诀,并能够运用口诀熟练计算表内乘法和除法。
了解乘法口诀的推算方法,知道2、4、8,3、6、9之间的乘法关系。
能发现乘法表中算式的排列规律,并填写。
能够熟练进行有余数除法的计算,同时要知道有余数除法中被除数的计算方法。
会用计算关于加减乘除的两步计算式题。
(递等式不要求)能根据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进行相应的计算。
乘除法的应用(对应意义)能够运用一步计算的乘除法算式解决生活中较为简单的问题。
求几个几是多少?求几的几倍是多少?求平均分的结果。
求包含分的结果。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有余数的除法(加减法应用题)角和直角的认识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能够借助工具判断直角。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初步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知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棱以、顶点及其数量和特征。
能够比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异同,知道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初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知道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
能够比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异同,知道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经历从立体到平面的过程,体验“立体”与“平面”的区别和联系。
总结:小学二年级数学数学知识点归纳就为大家介绍完了,小朋友们,你们记住多少知识呢?如果忘记了的话,赶快点击浏览本文复习一下吧!二年级数学上册基础知识点一、有余数的除法1、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在平均分一些物体时,有时会有剩余。
2、余数与除数的关系: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二年级上册数学必背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1.米和厘米是两个常用的长度单位。
2.尺子是测量长度的工具。
3.测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厘米”作单位,厘米用“cm”表示;4.测量比较长的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米可以用“m”表示。
5.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是100:1米=100厘米100厘米=1米6.用厘米测量物体的长度:(1)物体左端对准刻度0时,物体右端对着刻度几就是几厘米(2)物体两端对着的刻度相减,得到的差也是物体的长度7.线段是直的,两端各有一个点,可以用来测量长度。
8.两点之间可以画1条线段,线段有长短。
9.三角形是由3条线段组成的,正方形是由4条线段组成的10.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当物体比较长或高时,通常用“米”作单位;当物体比较短或矮时,通常用“厘米”作单位。
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减法1.加法不进位加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加个位,十位加十位。
进位加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加个位,十位加十位,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
进位加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加个位,十位加十位,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
2.减法不退位减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减个位,十位减十位。
退位减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如果个位不够减,就从十位上退1当10。
与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再减。
3.连加连减: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计算4.加减混合:有小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没有小括号的要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
5.解决问题:(1)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是多少,用加法计算(2)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是多少,用减法计算(3)连续两问的实际问题1、分析数量关系2、求出中间量3、根据中间量求出答案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1.角的特征边角有1个顶点,2条边(直的)2.角的大小顶点边●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3.认识直角(1)定义:直角是三角尺上最大的角。
(2)判断:将三角尺的直角顶点和两条直角边。
与角的顶点及两边对应看是否重合,如果重合,这个角就是直角。
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整理归纳
一、数的认识1.数的概念:数是用来表示事物数量多少的符号。
认识1-100之间的整数。
2.用数目读出0-100的数字。
3.认识顺序数:指出给定的数在1-100之间所处的位置。
4.认识数的大小:比较两个数的大小,使用大于、小于、等于的符号。
二、数的合成与分解1.数的合成:将两个数按顺序放在一起,得到一个新的数。
2.数的分解:将一个数分解成多个部分,找出所有的组合。
三、算术运算1.加法:认识加号、加法公式,并进行两位数和两位数的加法计算。
2.减法:认识减号、减法公式,并进行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减法计算。
3.加减法混合运算:进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混合运算。
四、数的整理与比较1.数的整理:将一堆数按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2.数的比较:比较两个数的大小,使用大于、小于、等于的符号。
五、数的运算规律1.数的两种表达形式:用数字和用物体表示数。
2.数的交换律:加法和乘法运算中,交换运算顺序不改变结果。
3.数的结合律:加法和乘法运算中,括号的位置可以改变。
4.数的分配律:乘法和减法运算之间的关系。
六、几何图形1.认识二维图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
2.图形的边与角:认识图形的边和角。
七、长度与重量1.长度的认识:认识厘米、米,比较和测量长度。
2.重量的认识:认识千克、克,比较和测量重量。
八、时间1.小时与分钟:理解小时和分钟的关系,学习读钟。
2.时间的先后:比较时间的先后顺序。
九、数据收集2.数据的整理与处理:按照规定要求整理和处理数据。
以上就是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的整理归纳,共计1200字以上。
二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可打印数学
二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可打印数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二年级上册的数学课程涵盖了多个重要的数学概念和技能,以下是这些知识点的详细汇总,便于学生复习和家长辅导。
1. 整数的认识与运算- 掌握100以内的整数,包括数的读法、写法和大小比较。
- 学习整数的加减法,包括进位加法和借位减法。
- 理解整数的乘法口诀,能够熟练进行表内乘法。
2. 几何图形的认识- 识别和区分常见的平面图形,如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
- 学习图形的对称性,了解轴对称和中心对称的概念。
- 掌握图形的拼接和组合,能够用基本图形拼出复杂的图形。
3. 长度单位和测量- 认识长度单位,如米、厘米等,并理解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 学习使用尺子进行长度的测量,掌握测量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4. 时间的认识- 了解钟表的基本构造,能够读出时间。
- 掌握小时、分钟和秒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 学习时间的推算,如计算经过的时间或结束的时间。
5. 货币的认识和计算- 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如元、角、分。
- 学习货币的换算,如元和角、分之间的转换。
- 掌握货币的加减法,能够进行简单的购物计算。
6.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学习如何收集数据,包括分类和计数。
- 掌握数据的整理方法,如制作简单的统计表和条形图。
- 理解数据的意义,能够根据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和推理。
7. 解决问题的策略- 学习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 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如分析问题、制定计划、执行计划和检查结果。
- 培养解决问题时的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
通过以上知识点的学习,二年级的学生将能够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为后续的学习做好准备。
家长和教师可以根据这个汇总,帮助学生巩固和提高数学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必背知识点
一、长度单位的知识点
1、尺子是测量物体长度的工具,常用的长度单位有:米和厘米。
可以用字母表示(m和cm)食指的宽度约有1厘米,伸开双臂大约1米。
1米=100厘米(cm) 100厘米=1米(m)。
2、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3、测量物体长度时:把尺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右端对着刻度几,就是几厘米。
物体长度=结束数-开始数,例如:从刻度“0”到刻度“6”之间是6厘米(6-0=6),从刻度“6”到刻度“9”之间是3厘米(9-
6=3);
4、线段是直的,可以量出长度。
5、画线段的方法: 从尺子的“0”刻度开始画起,长度是几就画到几。
(找点画线;有时还要先算出长度再画线。
如画一条比6厘米短2厘米的线段。
)
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知识点:
如果个位满10,向十位进1。
2、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减法时:①要把相同数位对齐。
②从个位减起。
③如果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和个位组成两位数再减,计算十位时要记得减去退掉的1。
3、加减混合运算,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有小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的,用分步式计算。
4、求“一个已知数”比“另一个已知数”多多少、少多少?用减法计算,如70比25多多少?19比46少多少?
5、多几的问题。
未知数比谁多几,就用谁加上几。
如:比29多17的数是多少?(29+17=46)
三、角的初步认识知识点:
角大。
锐角<直角<钝角、钝角>直角>锐角。
2、用三角板可以画出直角,直角要标出直角符号(也叫垂足符号)。
3、所有的直角都一样大。
要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
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4个角,4个都是直角。
4、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10、每一个三角板上都有3个角,其中有1个是直角,另外2个是锐角。
5、角的画法: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笔直的线,就画成一个角。
(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作角。
)
四、表内乘法知识点
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表示更加简便。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2、加法和乘法的改写,如:5+5+5+5写成乘法算式:5×4或4×5 ;反之,乘法也可改写成加法。
如:8×4=8+8+8+8 (在忘记乘法口诀或口诀记不准时,可把乘法算式改写成加法算式来计算。
) 加法写成乘法时,加法的和与乘法的积相同。
3、2×7=14 读作:2乘7等于14;3乘4等于12写作:3×4=12。
4、乘法算式中,两个乘数(因数)交换位置,积不变。
如:8×4=4×8
五、观察物体知识点
1、从正面看一个立体图形,看到的是长方形,这个立体图形可能是长方体,还可能是圆柱。
2、看到的立体图形的一个面是正方形,这个立体图形可能是正方体,还可能是长方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