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新常态下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新常态下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影响

资本有机构成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资本有机构成呈现提高的趋势。分析经济新常态的大环境下,在经济周期、产业结构、宏观政策等方面,中国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所产生的不同影响。通过图表和数据分析,得出坚持公有制、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稳健宏观政策调控等措施。

标签:资本有机构成;经济新常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正如马克思的《资本论》所说的,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为了使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促使生产者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其全部资本中,不变资本所占比重相对增大,而可变资本相对缩小,从而导致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资本有机构成提高,是资本积累,资本扩张的一个必然趋势。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给经济发展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挑战,引发我们的思考。

一、马克思关于资本有机构成理论的内容

资本有机构成理论在马克思经济学中居于重要地位,它是《资本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资本的本质可以反映出劳动生产率以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在市场条件下,随着经济组织技术结构发展,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会带动生产率的提高,同数量的劳动力推动的生产资料就会增加,不变资本的比重上升,经济增长方式由原来的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转变。如马克思所说的:“资本积累最初只是表现为资本的量的扩大,但是以上我们可以看到,它是通过资本构成不断发生质的变化,通过减少资本的可变部分来不断增加资本的不变部分而实现的。”[1]689-690

二、当代资本有机构成的特点

(一)发展中国家资本有机构成的特点

发展中国家出现现代工业和传统农业并存的二元经济结构。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无论在经济还是在军事实力上都有着很大的差距,重工业主导经济下,使国内经济结构失衡,第一产业在三大产业中比例仍然很高,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结合的比例失调,不变资本比重相对较大,资本有机构成呈现上升的趋势。在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速度快,农村人口所占比例大,劳动力供过于求且素质低下,市场经济不够发达,劳动生产率低下,企业竞争力不足,难以抗衡发达国家的跨国企业。

以中国为例,资本有机构成中,资本深化推动的技术进步导致劳动力所占份额下降,形成了高投资,高出口,低消费模式的经济增长方式。中国的粗犷型经济增长方式是以高度消耗原材料、能源和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其中技术在经济

增长的贡献比重却偏低。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更多企业采用大量的机器进行生产,产业对劳动力需要的数量急剧下滑,形成相对过剩人口,资本有机构成中可变资本份额下降。根据我国国情,我国第一、二产业比重较高,城乡差距较大,劳动力素质不高,无法适应新一轮产业的更新需要,不变资本比重相对提高。图一上看,从2009年到2015年中国货物和服务进出口一直在上升,但是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国内生产总值贡献率还是不够稳定,大多数年份都处在负数上。

(二)发达国际资本有机构成的特点

在科学技术比较发达的国家,在信息产业、生物产业、新材料产业上世界遥遥领先渐渐向知识经济转变。当进入知识经济时代,投入的预付资本不仅包含了物质形态的资本及劳动力,也包含了像技术、产权、管理等非物质形态的资本[2]。发达国家更倾向于生产耗能低、环保、投入低、产出高的高技术含量产品,不变资本的比例相对下降。

从图二看2009年到2014年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的居民专利申请数量远远超过发展中国家。从图三看,法国的中等教育毛入学率就开始超过发展中国家,到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比例是发展中国家的倍数,并且政府在公共教育支出比重也比较高。

以美国为例,美国的金融业、餐饮业、旅游业、娱乐业等产业迅速发展。在技术创新和知识革命下,信息技术逐渐取代资源、能源成为产业重心,以加利福尼亚硅谷为首的产业园,如思科、英特尔、惠普、苹果公司生产出高精尖的芯片,国民经济中产业结构发生巨大转变,第三产业迅速崛起渐渐出现产业结构“软化”的局面。随着信息技术革命的深入,经济实现跨越式的发展,美国政府在技术创新和教育事业的投入不断加大,劳动力素质水平整体上升,知识产权制度的法律法规不断完善鼓励更多的人投身于技术研发和创新事业,企业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从事第一、二产业的劳动者人数不断下降,第三产业的劳动者人数不断上升,脑力劳动者超过体力劳动者,可变资本比重也随之上升,不变资本相对下降。

三、资本有机构成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引进先进技术,科教兴国政策等,资本有机构成普遍提高,导致不同部门之间竞争加剧,资本有机构成高的企业排挤资本有机构成低的企业,直接影响生产领域和就业领域[3]33-38,产业需要的劳动力减少了或者劳动力不能适应新的技术更新后的操作被淘汰,劳动力转移到其他产业和部门,促进劳动力就业结构的新一轮调整。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主要有两种方式,一个是可变资本比重的下降,生产不需要太多的劳动力,同时就业岗位也会相应减少。另一个是不变资本比重的上升,机器设备取代了更多的劳动力,即“机器排挤工人”[4]203-204。如图四,从2006年到2015年,中国近十年来的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不断增加,呈现缓缓上升的趋势。2006年后的失业率先下降后上升,其中2007年的失业率是近十年最低,2009年最高,从2010年到2015年失业率保持在4.1的水平不變。

在经济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由原来的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中国人口红利渐渐失去优势,更多跨国公司把产业转移到中国以外的东南亚国家。经济发展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要求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从产业失衡到优化再到平衡。经济新常态下,资本有机构成提高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从经济周期看,当经济发展速度减缓,劳动力相对过剩,失业人口增加,平均利润率下降最终会导致经济危机,引发危机需要具备两个条件,市场机制和生产资料私有制。在资本主义国家,资本家毁灭设备,降低不变资本的比重从而降低资本有机构成,暂缓危机的发生,平衡资本再生产关系[5]1-4。从产业结构看,资本随着技术更新而不断增长,同时需要相应的劳动力,有机构成不断发生动态变化,且可变资本比重相对下降[1]691。不同的部门、不同部门产业、同一部门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内部也发生变化,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相对下降,第三产业上升的趋势在吸引更多的劳动者,第三产业是资本有机构成低的产业,可以通过调整第三产业来调整资本有机构成,我国面临“结构调整阵痛期”[6]39-43。从宏观调控政策上看,资本扩展积累促进有机构成提高的同时,机器排挤工人,无产阶级贫困化,市场经济是一把双刃剑,它能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也有自身无法克服的危机因素[7]5-11。基尼系数增大贫富差距慢慢拉开,要适应经济新常态下,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后所带来的影响,需要出台更多稳健的中央政策。

四、有机构成提高后的对策

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在前期能拉动经济的增长,但是在中期会暂缓经济的增长速度。较高的资本有机构成在短期内对经济有显著提高效果,在中期会在较长的时间内不利于收入分配的平衡,增加收入不均等的程度,最终拖住经济的增长。所以,资本有机构成不是越高越好。

(一)坚持公有制

经济危机的周期性波动,根本原因是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通过危机消灭过剩的生产力,这是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的,要消灭经济危机就要消灭私有制,所以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公有制。加强政府的調控作用,克服市场经济自身的弊端。

(二)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不同产业的资本有机构成是不一样的,第三产业作为三大产业中“低资本有机构成”的产业,可以通过发展第三产业来降低整个产业的资本有机构成。根据第三产业在吸收劳动力上具有弹性的特点,第三产业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就会带来约七百个就业岗位,每投资一万元就能促进7~8人的就业。为了优化经济结构要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是提高就业的一个最优选择。如图五,第一产业对GDP 贡献率最低,第三产业对GDP贡献率最高,并出现逐年递增的趋势。

(三)稳健的宏观政策调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