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物流效率影响因素

合集下载

物流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及推动因素

物流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及推动因素

物流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及推动因素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物流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及推动因素1. 发展历程。

区域物流效率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区域物流效率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 2 0 0 5 ) 吸收 了 G r i f f i s ( 2 0 0 4 ) 的观 点 , 并 从 实证 角度 分 析 了企 业 供 应物 流 系 统影 响制 造业 企 业 物 流效 率 。 而 张宝 友 和汪 旭 n  ̄( 2 0 0 7 , 2 0 0 9 ) 们 认 为物 流 观念 和 区域 经 济也 是影 响企 业 物流 效率 的重 要 因素 。钟 祖 昌 ( 2 0 1 1 ) n ¨ 通 过 对 物流 企业 实 证分 析 , 得 出物 流 企业 效 率 与企业 性 质 、 企业 规模 相关 的结论 。何 明珂 与 程红
第3 2 卷第 4 期 2 0 1 5 年8 月 文章编号 : 1 0 0 5 . 0 5 2 3 ( 2 0 1 5 ) 0 4 . 0 0 6 5 . 0 8
华 东 交 通 大 学 学 报
J o u r na l o f Ea s t Ch i na J i a o t o n g Un i ve r s i t y
பைடு நூலகம்
基 金项 目: 国家 自然科 学基金项 目( 7 0 9 6 2 0 1 0 , 7 1 2 6 2 0 1 1 , 7 1 2 6 1 0 0 5 ) ; 中国博 士后科学基 金项 目( 2 0 1 4 M5 5 1 8 0 4 ) ; 江西省青 年科 学 家培养计划项 目( 2 0 1 2 2 B c B 2 3 0 0 9 ) ; 江西省 自然科 学基金项 目( 2 叭2 2 B A B 2 0 l 0 4 1 ) ; 省高等学校科技落地计划项 目( K J L D 1 3 0 4 0) ; 赣鄱英才 5 5 5 工程项 目( 赣组[ 2 0 1 3 1 5 8 号) ; 省社科规划项 目( 1 3 G L 0 2 ) ; 中央高校基 本科研业 务费 专项 资金项 目( 2 0 1 3 HG B H 0 2 8 6 ) ; 省教 育厅 科技项 目( G J J 1 3 3 2 8 ) 作者简 介 : 倪 明( 1 9 7 4 一) , 男, 教授 , 博士 , 博 士后 , 研究 方向为物流系统及其信息化工程。 通讯作 者 : 杨善林 ( 1 9 4 8 一) , 男, 院士 , 教授 , 博 士生 导师 , 主要研究方 向为管 理工程 。

中国物流目前存在的问题

中国物流目前存在的问题

中国物流目前存在的问题一、介绍中国物流行业的发展现状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中国物流行业蓬勃发展,并成为国民经济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货运市场之一,但与其规模相比,整体效率和服务质量却仍面临许多挑战和问题。

本文将探讨当前中国物流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二、运输网络不完善导致效率低下1.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中国地域辽阔,交通基础设施尤为重要,然而目前仍有许多地区缺乏高速公路、铁路等先进交通工具。

这种不均衡的基础设施建设导致了运输网络拥堵,并影响了货物从生产地到消费地的准时到达。

2. 区域间协调能力差在跨省或移动货运实践中,不同省份之间往往缺乏良好合作机制和沟通渠道。

这种缺乏统一协调导致信息传递困难以及长期停滞的问题。

需要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和数字化平台来改善区域间协作。

三、服务质量不稳定影响客户体验1. 运输时效性差由于交通拥堵、政府监管不足等原因,中国物流行业普遍存在运输时效性差的问题。

尤其是在春节长假期间,货物送达时间更加不确定。

2. 信息透明度低许多中国物流公司仍然依赖传统的纸质记录和人工处理。

这导致了许多有关货物位置、运输状态以及预计到达时间等重要信息无法及时提供给客户。

通过使用现代技术如物联网(IoT)和大数据分析,可以实现实时跟踪货件,并提高透明度。

四、成本管理与绩效评估困难1. 高成本和低利润率物流企业面临着高昂的油价、劳动力成本以及车辆维护等开支,而标准化程度相对较低。

这使得很多公司不能降低成本并提高利润率。

2. 绩效评估欠缺规范目前在中国,衡量物流绩效的标准和指标相对模糊,导致企业之间缺乏可比性。

建立合适的绩效评估体系,将对提高整个行业的管理水平和竞争力至关重要。

五、环境保护意识有待加强1. 能源消耗与污染问题物流行业是能源资源的主要消耗者,并且在运输过程中产生大量碳排放等污染物。

为了促进可持续发展,中国物流行业需要采取更多环保措施,如推广电动车辆,并优化运输路线以降低能源消耗与污染。

中国物流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国物流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国物流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问题的概述中国物流行业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物流市场之一。

然而,与发展速度不相称的是,中国物流行业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和挑战。

这些问题包括运输效率低下、成本高昂、信息不对称、资源浪费以及环境污染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制定一系列的对策措施。

二、运输效率低下问题及对策在中国物流行业,运输效率低下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主要包括交通堵塞、路况不佳、物流基础设施不完善等。

为了提高运输效率,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 加大对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建设更多的高速公路、铁路和航空港,以提高运输的速度和效率。

2. 推进智能物流技术的应用,例如使用智能运输工具、物流装备和物流信息系统,以提高物流企业的运作效率。

三、成本高昂问题及对策高昂的物流成本是中国物流行业的另一个突出问题。

主要原因包括高能耗、过度的中间环节、人工成本上升等。

为了降低物流成本,应采取以下对策:1. 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推广使用绿色能源,例如太阳能、风能等,以减少运输过程中的能耗。

2. 拓宽物流供应链,减少中间环节,加强物流企业间的合作,降低物流成本。

四、信息不对称问题及对策在中国物流行业,信息不对称是一大限制因素。

物流信息的不透明性导致物流企业无法准确把握市场需求和供应情况,从而影响物流效率和运作效果。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 建设统一的物流信息平台,通过信息共享和互联互通,降低物流企业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

2. 推动物流企业数字化转型,使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提高物流信息的收集和分析能力,为物流决策提供准确数据支持。

五、资源浪费问题及对策中国物流行业存在着严重的资源浪费问题,如包装材料过度使用、仓储和运输过程中的能源浪费等。

为了有效遏制资源浪费,能够采取以下对策:1. 推广可持续包装材料的使用,如可降解材料和可回收材料,减少包装过程中的资源浪费。

2. 优化仓储和运输过程,减少能源的使用浪费,例如通过优化车辆路线、合理规划仓储空间等方式。

中国物流存在的主要问题

中国物流存在的主要问题

中国物流存在的主要问题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国家和出口国家,物流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尽管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中国物流仍存在一些主要问题。

本文将探讨中国物流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来改善物流效率。

一、基础设施不完善在中国,基础设施建设与快速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严重的不平衡。

尤其是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建设滞后,道路拥堵成为一个普遍问题。

此外,物流园区的建设也存在不足,无法满足快速增长的需求。

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货物运输效率和成本。

为解决这个问题,政府应加大对基础设施投资的力度。

加强道路、铁路和港口等交通运输网络的建设,提高运输能力和效率。

同时,在物流园区建设方面进行规划和布局,以满足日益增长的货物存储、处理和分配需求。

二、信息化水平低下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在物流信息化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

缺乏统一规范的信息标准和共享平台,导致物流信息的流通不畅和数据的重复录入。

这不仅增加了信息传递的时间成本,还可能导致信息丢失或错误。

为提高物流信息化水平,建议政府加强对物流信息化技术研发和应用的支持。

推动建立统一的标准和共享平台,促进各个环节之间信息互通。

此外,培养专业人才、推动企业自主创新也是提高物流信息化水平的关键。

三、跨部门合作不够由于中国物流活动跨越多个行业和地区,涉及多个政府部门的监管和协调。

然而,目前各部门之间合作不够密切,沟通机制不畅通。

这导致了许多问题,如审批程序繁琐、监管力度不均等。

为解决这一问题,建议政府加强各相关部门之间的协作与沟通。

设立一个统一的协调机构或委员会来负责处理涉及多个部门之间合作事宜,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以降低行政成本。

四、服务质量亟待提升在中国,物流服务质量普遍较低。

运输时间长、货物损失和破坏率高等问题依然存在。

这不仅对企业造成了经济损失,也影响了我国整体的竞争力。

为提升物流服务质量,政府应加强监管力度,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同时,鼓励企业加大对物流设施和技术的投资,提高装备水平和作业效率。

中国物流业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物流业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lv l fo itc n a e n dl g sise c e c . e e l gsi s o ma g me t n a i t f in y o c i
Kewo d:fc ny f gsc d sydvlp e t vlfoii d s ; vlf gsc n e n y r se i c l t sn ut ;ee m nl eolgsc i ut l eoli t s a met i e oo i i i r o e tsn r e o i mag y
t sn u nigh dxadepoe e e tnhpb tene cec gsc d s dl eo sc ee p n dbten o f ecn en e l sh l i si ew e f i y fo ts nut a vl f t s vl met e e r il t i n x r t rao i n oli i i y rn e l i d o n a w
1 4 41 4 5 1 411 0 9 l 4 43 O 11 0 00
99 93 85 83 84 92 97 97
99 7 .7
国 、新加坡等机构和国家普遍采用物流成本与 国内生 产总值 (D ) G P的比率来表示物流市场 规模 、 物流总体水平及物 流业 的 效率 , 它表 明一 个 国家 生产单位 G P耗 用 的物 流费用 , 指 D 该
李爱国: 中国物流业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d i .9 9js n1 0 - X. 1 .50 8 o:03 6 /i .0 5 1 2 2 0 .4 1 .s 5 02
技 术 与 方 法
中国物流业效率及 其影 响因素分析
李 爱国
( 山东化工职业学 院 , 山东 淄博 250 ) 54 0

中国地区物流匹配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中国地区物流匹配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表 明中 国区域 物流效率 地域差 距 明显 ; 坦 等 ( 0 8 通 过 构建 对 数 型 C b — o g s函数 , 用 随机 边 林 20 ) ob D ul a 运
少政府 干预 ; 鼓励 物流 企业 的联合 与 并 购 , 积极 推进物 流 企业规模 化 、 团化发 展 。 集
关 键词 : 流产业 ; 流 匹配效 率 ; 离函数 ; 物 物 距 生产前 沿面
中图分 类号 :7 9;2 9 2 F 1 F 5 .
文 献标识 码 : A

文章编 号 :0 1— 2 0 2 l )6— 0 3一 9 10 6 6 ( o o 0 0 2 O
财 贸研 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 1 . 00 6
中 国 地 区 物 流 匹 配 效 率 及 其 影 响 因素 实 证 分 析
欧 阳小迅 黄 福 华
( 南 商学 院 工商管理 学院 , 南 长 沙 4 0 0 ) 湖 湖 1 2 5 摘 要: 以物 流产 出距 离函数 为 分析框 架 , 出并定 义物 流 匹配效 率的概 念 , 用 中国 3 提 运 O个省
、 _ 引 言 -‘ J

20 0 9年 2月 2 5日, 为 十大产业 振 兴规 划 中惟 一服 务领 域 的产 业 规划 , 流业 搭 上 了调整 振兴 规 作 物 划 的末班 车 。作 为服 务业 的重要 分 支 , 物流业 与此 前提 出振兴 规划 的九 大产 业有着 密切 的联 系 , 有人 把 它称 为 “ 民经 济 的血 脉 ” 国 。前 面 的 九大 产业 20 0 8年 增 加值 平 均 占 G P比重 不 到 37 , 同期 物 流 D .% 而 业 的增 加 值在 G P中 占比为 6 6 。20 D .% 0 8年 中 国社会 物 流总 额接 近 9 0万亿 元 , 同期 中国 G P总量 为 D 3. 14万亿 元 , 也就是 说 , 每一单 位 的 G P大约需 要 三个单 位 的物流 量来 拉动 。 D 物流 在 国家 、 区提高 资源 配置 效 率 、 地 优化 经 济结构 、 善经 济 竞 争力 过 程 中扮 演 着越 来 越重 要 的 改 角色 。现代 物 流 已经 成为 区域 经济增 长 的重要 支 撑 。我 们 的 问题 是 : 中国各 地 区物 流 业对 经 济 的支 撑 能力究 竟 如何 ?近年 来 , 种 能力是 在增 强还 是在 减 弱?这 对 中国经 济 及 该产 业 发展 有 何含 义 ?本 文 这 试 图通过 引人 物流 匹配效率 的概念对 中国各地 区 物流支 撑经 济发 展能 力进行 测算 与评价 。 目前 , 关于物 流产业 效率 的研究 在 国 内外 还 较 少 。O m 等 (92 提 出 了交通 生 产率 的概 念 , 针 u 19 ) 并

2018年我国物流行业的主要影响因素

2018年我国物流行业的主要影响因素

2016年我国物流行业的主要影响因素我国物流行业发展的有利因素:①宏观经济持续发展;②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③基础设施条件的逐步完善;④社会需求持续增长;⑤制造企业物流外包趋势明显;⑥信息与通信技术的发展。

一、影响我国物流行业发展的因素1、行业发展的有利因素(1)宏观经济持续发展近年来,中国经济取得了快速稳定的发展,为物流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机遇。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09-2014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由345,629亿元增长至636,463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224,599亿元增长至502,005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7.5%;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出口总额由1.2万亿美元增长至2.34万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4.3%,进口总额由1.0万亿美元增长至1.96万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4.4%。

目前,我国仍处于工业化、城市化、消费结构升级阶段,预计未来,经济仍将实现持续增长,为我国物流及贸易规模的持续增长提供良好的经济环境,带动物流及贸易需求总量的不断增长。

(2)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物流业属于国家大力鼓励发展的行业。

自2001年以来,为了促进物流业发展,国家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中国现代物流发展的若干意见》、《物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国务院关于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流通产业发展的意见》、《国务院关于印发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的通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内贸流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扶持政策,大力鼓励现代物流业向专业化服务和综合化服务方向发展,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引进现代物流和信息技术带动传统流通产业升级改造,为物流行业的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和保障。

(3)基础设施条件的逐步完善交通设施建设的逐步完善,为物流及贸易行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设施条件。

2009-2014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从8.6万公里增长至11.2万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从6.51万公里增长至11.15万公里;物流园区建设取得较大进展,仓储、配送设施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一批区域性物流中心正在形成;物流技术设备加快更新换代,物流的组织化水平和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物流信息化建设有了突破性进展。

2024年国内货运物流行业的痛点分析及解决方案

2024年国内货运物流行业的痛点分析及解决方案

2024年国内货运物流行业的痛点分析及解决方案第一部分:痛点分析在分析国内货运物流行业的痛点之前,我们先简单介绍一下国内货运物流行业的背景和现状。

国内货运物流行业是指通过陆路、水路、空运等方式,将物品从一个地点运输到另一个地点的行业。

在过去几年,中国的经济增长迅速,货运量也呈上升趋势。

然而,随着货运量的增加,一些痛点也逐渐显现出来。

1. 运输效率低下国内货运物流行业在运输效率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由于交通拥堵、运输设施不完善等原因,货车往往难以按时交付货物,造成运输延误。

其次,货运物流领域的信息化程度较低,缺乏有效的信息共享和追踪系统,难以实现货物运输的全程跟踪和监控。

这些问题导致货物运输时间长、效率低。

2. 成本高昂在国内货运物流行业中,运输成本是一个重要问题。

目前,货运物流行业的运输成本主要包括人工成本、燃料成本、过路费等。

随着工资水平的提高,人工成本占比逐渐增加。

另外,燃料成本和过路费等也在不断增加。

这些高昂的成本使得货运物流企业的盈利空间变窄,对行业的发展构成了制约。

3. 安全问题货运物流行业存在一些安全问题。

首先,由于运输过程中的盗窃、破损等情况较为常见,货物的安全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其次,在公路运输中,交通事故时有发生,不仅损失大,还可能造成人员伤亡。

这些安全问题给货运物流行业带来了一定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4. 环境污染货运物流行业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污染。

首先,货车和船只排放的废气和废水对空气和水资源造成了污染。

其次,部分货物运输过程中产生的包装废弃物难以处理,对环境造成了一定影响。

这些环境污染问题对于可持续发展的货运物流行业来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痛点。

第二部分:解决方案在分析了国内货运物流行业的痛点之后,我们提出以下解决方案,以期能够缓解或解决这些问题。

1. 提升运输效率为了提升货运物流行业的运输效率,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路、铁路等交通工具的运输能力和运输效率。

影响物流质量的因素-PPT文档资料

影响物流质量的因素-PPT文档资料

六、影响物流质量的因素
市场:市场对物流质量的影响体现在需求的个性化和物流服务品种相对通用化的矛盾 。尽管最近物流市场上提供的服务品和数量在不断地增长,但离“一对一营销”的物 流服务要求还存在很大的差距。物流企业要认真识别工商企业的需求,以便作为发展 新服务品种的要据。市场范围日益扩大,而所提供的服务则应更为专业化、细分化。 资金:资金对物流质量的影响体现在投资改善设施和物流成本控制之间的矛盾,对于 自动化和机械化的要求迫使物流企业拿出大笔的资金用于新设备和新工艺。这就要增 加企业的投资,如果投资后的设施利用率不高,那么就可能形成质量成本增高,造成 大量的亏损。 管理:管理人员和项目经理对物流服务质量承担职责。营销部门和研发部门必须对物 流项目的设计提出适应需求的规格要求;质量管理部门必须安排整个物流过程的质量 检测方法以便能够确保服务符合质量要求。 人员:人员对物流质量的影响体现在质量是人员控制的,人员的不称职将导致物流质 量的下降。 机器和机械化:机器和机械化对物流质量的影响主要是效率和操作标准化问题。机械 化程度高,提高工人和机器的利用效率及切实降低成本就越是提高服务质量的关键因 素。 现代信息方法:现代信息方法对物流质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货物跟踪、自动化仓库、 库存控制、运输决策方面,现代信息技术使用越广泛,物流质量越容易得到控制。
7.2.1影响物流质量的因素
一、物流行业构成
物流业由四大行业构成: 1.交通运输业:交通运输业不但包括各种不 同运输形式的小行业,而且实际还包含为主 体交通运输起支撑、保证、衔接作用的许多 行业,交通运输业本身便是一种综合若干小 行业的大行业。这是物流业的主体行业。 2.储运业:是以储存为主体的兼有多种职能, 包含若干小行业也包括某些和储存联系密切 的运输业,所以称做储运业。 3.通运业:通运业是国外物流业中的主要行 业之一,在我国尚待进一步发展。它是货主 与运输业之间的、专门从事托运和货运委托 人的行业。各种运输业除了直接办理承运手 续以外,都由通运业从事委托、承办、代办 等来实现货主的运输要求。 4.配送业:以配送为主体的各类行业,这个 行业要从事大量商流活动,是商流、物流一 体化的行业。

中国物流企业经营效率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SORM、MALMQUIST指数及TOBIT模型

中国物流企业经营效率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SORM、MALMQUIST指数及TOBIT模型
孔原: 中国物流企业经营效率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 S O R M、 M A L M Q U I S T 指数及 T O B I T模型
d o i : l O . 3 9 6 9 / ] . i s s n . 1 0 0 5 - 1 5 2 X. 2 0 1 3 . 0 4 . 0 6 0
技 术 与 方 法
中国物流企业经 营效 率评价及 影响 因素研 究

基于 S ORM 、 MA L MQUI S T 指数 及 T OB I T模 型
孔 原
无锡 2 1 4 1 5 3 ) ( 江苏信 息职业技术学 院 工商管理 系 , 江苏
【 摘 要】 利用 2 0 0 1 — 2 0 1 0年我 国物流上 市公 司数据 , 采用 D E A — T o b i t 二 阶段模型 , 在测度经营绩效的同时 , 深度分 析物流 营 运效率的影响因素 , 对2 0 0 1 — 2 0 1 0 年我国 3 2 家物流上市企业 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 : 我国物流企业效率 长期处在下降趋势 , 快速 扩大的外部市场需求是规模 效率较高的主要原 因 , 企 业 自身纯技术效率 的低下导致经 营效率逐年下降 ; 动态来看 , 物流企业技术 效率变动是 T F P增长的主要来 源 , 企业规模效率 变动对 物流企业技术效率变 动影 响最大 , 未来技术进 步是提 高企业 经营效率的 重要途径 ; 企业股权集 中度 、 资本密集度 、 资产周转率均 对企业经营效率产生正 向影 响 , 而上市年限 、 职工薪酬率 、 固定资产规模 对经营效率产生负向影响。 I 关键词] S O a M — D E A; 物流 企业效 率 ; Ma l m q u i s t 指数 ; T o b i t 模型 ; 影响 因素 ; 经营效率评价 [ 中图分类号] F 2 2 4; F 2 7 2 . 5 【 文献标识码1 A 【 文章编号1 1 0 0 5 — 1 5 2 X( 2 0 1 3 ) 0 4 — 0 1 8 1 — 0 5

我国物流发展目前存在的问题

我国物流发展目前存在的问题

我国物流发展目前存在的问题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和电子商务的兴起,物流行业成为各行各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但是,我国物流发展目前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包括物流成本高、配送效率低、物流基础设施滞后、物流服务质量低等。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阐述我国物流发展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物流成本高我国物流成本在全球范围内处于较高水平。

按照2019年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物流成本占GDP比重高达14.9%,而发达国家美国、德国和日本的物流成本占GDP比重分别为8.4%、8.3%和9.3%。

其中物流企业自身成本、制度性成本、流通环节成本等都是导致我国物流成本高的主要原因。

二、配送效率低我国的物流配送效率相对较低,物流流程中存在很多环节需要不断的协调和沟通,而物流系统缺乏标准化,流程也相对较繁琐,在运输、仓储、配送等方面存在不少问题。

人力成本、信息系统、车辆等方面的问题也很严重,导致运输效率低下。

三、物流基础设施滞后物流基础设施的滞后也是我国物流发展目前存在的一个大问题。

我国物流基础设施的发展与全球的发展距离还有很大的差距,尤其是在公路、铁路、水路等方面。

这些设施的滞后,影响了物流体系的完善,也带来了物流成本的增加等不利因素。

四、物流服务质量低物流服务质量也是我国物流发展目前存在的问题之一。

物流企业服务质量不高,物流车辆不安全、驾驶员无证无照等现象,都会影响到企业的经营和用户对企业的信赖度。

物流企业的服务质量低,导致物流业的整体形象和业务上的影响力下降。

五、智能化和信息化程度不高作为新时代的物流发展,智能化、信息化程度便是必须面对的问题。

智能化仓库、自动化设备等高科技的压台摆设不少。

智慧物流、机器人配送等更是处于初级阶段。

传统的货物追踪手段,很容易失去信息上的隐私,难以一个环节一个环节的跟踪。

物流信息化的滞后,影响了物流企业的管理和业务的拓展。

以上问题,并不是某一个方面的问题所能解决的,需要对我国物流基础进行系统的创新和改革。

政府应该加强对物流企业提供高质量低成本的支持,鼓励企业增强管理水平,加大对物流基础设施的投入,更好的发挥物流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作用。

我国物流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我国物流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我国物流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一、我国物流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我国物流业在过去几十年里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仍然面临一些主要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着物流行业自身的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也对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以下是我国物流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第一环节效率低下我国物流环节繁多,从订单接收到货物配送都需要通过多个站点和中转地,这导致信息传递速度慢、货物损失风险增加,并使得交通拥堵情况更加突出。

此外,许多企业依靠传统方式进行管理和操作,缺乏现代化信息技术支持,在整个供应链上形成了各种交互障碍。

2.区域差异明显中国地域辽阔、资源分布不均衡导致了区域差异明显。

沿海开放城市相对具备完善的基础设施及优质服务能力;而内陆地区由于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以及人才输送等方面的限制,则面临着较大挑战。

因此,在实现全面协调发展的同时,也需要解决物流业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3.制度环境需要优化我国在交通管理、监管控制等方面存在一些制度和政策性问题。

例如,税费过高、繁琐的贸易手续限制了企业运作的灵活性;同时,仓储设施租金高昂以及土地使用难题也使得物流成本上升。

改善相关政策与法规,并建立公平竞争市场环境是加快物流行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4.人才缺乏与培养不足尽管近年来从事物流职业中出现了一定数量的大专及以上学历毕业生,但在整个行业中依然缺少高素质、专业人才。

此外,由于处于第二产业链末端位置,在社会认可度方面还有待提高。

因此,加强对物流人才队伍建设和培养工作非常必要。

5.信息化程度较低相比于许多发达国家,我国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仍然相对滞后。

普遍采用传统操作方式导致了数据共享困难、跨站点沟通效率低下等问题。

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在信息系统建设上加大投入力度,推动物流行业实现更高水平的信息共享和协同管理。

二、改进我国物流发展的对策为了提高我国物流业的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必须采取相应措施来解决上述问题。

以下是一些改进我国物流发展的对策: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交通网络,尤其是内陆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迫在眉睫。

中国物流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分析

中国物流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分析

中国物流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分析一、引言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物流业在中国发展迅猛。

然而,中国物流行业仍然存在一些主要问题和不足。

本文将就这些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二、基础设施建设不平衡1.问题描述中国地域广阔,但基础设施建设却存在不平衡性。

一线城市和沿海地区的物流基础设施较为完善,而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则面临缺乏现代化物流基础设施的挑战。

2.原因分析不平衡的基础设施建设源于资源分配不均等、投资力度不够大以及规划和建设进程缓慢等多种原因。

3.解决方案政府应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的投资力度,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进程,在交通、仓储、信息等方面提供更多支持。

三、运输效率低下1.问题描述中国物流运输效率相对较低,包括货车滞留现象普遍、运费高昂以及运输时间长等问题。

2.原因分析运输堵塞主要由交通拥堵和配送操作方法不合理导致。

运费高昂部分是因为供求关系紧张,部分则是中间环节过多。

3.解决方案加强交通拥堵治理,提升路网建设水平;优化仓储和物流中心布局,提升货源配送效率;推行智能物流系统,降低人工成本。

此外,在金融方面,探索可行的货币化结算方式,降低运费成本。

四、信息透明度不高1.问题描述中国物流市场缺乏信息透明度,供应链信息共享程度有限,所需信息获取困难。

2.原因分析信息壁垒主要由信息孤岛、数据封闭以及缺乏标准化操作等问题造成。

各个环节的治理模式较为独立,无法实现统一数据交换与共享。

3.解决方案加强政府引导和监管,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统一的物流信息平台并推动全产业链条参与其中。

促进各方合作,建立完善的信息共享机制。

五、人才短缺与培养不足1.问题描述中国物流业面临着人才稀缺和培养不足的问题,导致管理水平相对较低、创新能力不足以及服务质量下降等。

2.原因分析人才短缺与培养不足主要是由于行业发展速度过快和教育体系不完善等原因引起。

3.解决方案加强高等院校物流专业的教育与培训,提高物流从业者的专业素养;加大企业物流人才引进力度,并注重人才的长期培养与激励政策。

中国交通运输发展与物流效率

中国交通运输发展与物流效率

中国交通运输发展与物流效率近年来,中国交通运输发展迅猛,伴随着物流行业快速发展,物流效率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本文将从交通运输发展与物流效率相互促进的角度,探讨中国交通运输发展对物流效率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交通运输发展对物流效率的促进交通运输作为物流的基础设施,对物流效率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中国交通运输发展的一系列政策和基础设施建设,为物流业务的开展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首先,高速公路网络的完善极大地便利了货物的流通。

近年来,中国高速公路里程不断增加,高速公路覆盖范围扩大,大大提高了货物的运输速度和效率。

货物能够快速地从生产地到达目的地,减少了中间环节和运输时间,大大提高了物流效率。

其次,铁路和水运的发展也对物流业效率提升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中国铁路网络不断完善,高铁的兴起极大地提高了运输速度和准时性,为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同时,水运的发展也提供了一种经济高效的物流运输方式,对农产品、煤炭等大宗货物的运输起到了重要作用。

再次,信息技术在交通运输与物流领域的应用,进一步提高了物流效率。

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物流监控、路线规划等环节实现了精细化管理,有效提升了物流配送的准确性和速度。

同时,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也推动了物流业务的创新与提升,为服务效率的提高提供了新的机遇。

二、交通运输发展对物流效率带来的问题尽管中国交通运输发展对物流效率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也带来了一些问题,需要得到解决。

首先,交通拥堵问题仍然存在。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交通拥堵问题日益突出,不仅对交通运输产生了不利影响,也对物流效率造成了一定的制约。

交通拥堵导致物流配送时间不确定,可能延误货物的到达时间,增加了物流成本和风险。

其次,物流配送“最后一公里”问题亟待解决。

中国城市的交通环境复杂,道路狭窄,物流车辆难以进入小区、商圈等交通拥堵的区域。

这给物流配送带来了很大的困扰,降低了物流效率。

因此,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推动物流配送的智能化和便利化,是提高物流效率的关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平为 0.249 5。 中美物流效率差别不大, 中国的物流业直接效
2.2 产业结构特征
由于产业结构是影响社会物流总费用与国内生产总值比
率指标的一个因素, 因此, 有必要分析一下中国的产业结构特
点。根据表 2 和表 3 资料, 1998- 2009 年 12 年期间, 美国与物
李爱国: 中国物流业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表 2 和表 3 分别为中国、 美国与物流服务关系密切的一 、
二产业以及批发零售贸易业、物流业增加值和社会物流总费 用的资料。
表 2 中国分产业 (行业 ) 增加值及物流费用 单位: 亿元
资料来源: 中国物流年鉴 (2007- 2009 ) 、 中国统计年鉴 (1998- 2010 ) 、 全国
) 物流行业运行情况通报 (2004- 2009 。
表 3 美国分产业 (行业 ) 增加值及物流费用
单位: 亿美元
数据来源: 根据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发布的资料整理。
M 为第一 、 第二产业及批发零售业 、 物流业增加值之和,
CL 为物流总费用。
表 2 和表 3 数据显示, 1998- 2009 年,中国物流总费用与
物流业相关的行业增加值的比率 (CL/M ) 在 0.22- 0.25 之间, 说 明生产单位物流关联行业增加值耗费的物流成本为 12 年间中美两国物流直接效率指标的平均比率分别为: 中国: M ?
李爱国: 中国物流业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doi:10.3969/j.issn.1005-152X.2012.05.048
技术与方法
中国物流业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李爱国
(山东化工职业学院, 山东 淄博
[摘
255400 )
要 ]运用统计学的基本理论, 计算了中国近十年来的物流效率指标, 对影响物流业效率指标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同时阐
中美两国 1998- 2009 年 12 年期间物流效率的平均水平
C C M ? − 具体表现为: GDP M GDP
中国: 18.78%=24.21%×77.55% 美国: 9.18%=24.95%×36.81%
上面两个等式揭示了中美两国物流成本与 GDP 比率差 本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平均比率 (18.78% ) 之所以远远高出美国 的数据 (9.18%) , 主要是由于产业结构不同所致, 中国与物流
(M/GDP ) , 美国不到 40%, 中国则为 80%左右。 12 年来, 物流关
M ? ? − 77.55% , ? − 36.81% 。 美国为 GDP ? GDP / N ? GDP / N
2.3 物流业效率、物流业直接效率与产业结构三者 之间的关系
综合表 1、 表 2 及表 3 的资料, 可以看到, 中国物流业效率 而物流关联行业增加值所占 接效率变化并不大, 在 0.24 左右, 的比重却在逐年下降,即意味着与物流业关联度小的第三产 业中其他行业增加值所占比重逐年增加,这是导致中国物流 业效率提高的直接原因。 逐年提高, 物流总费用与 GDP 的比率逐年下降, 但是物流直
2 物流业效率指标的影响因素分析
根据前述分析,社会物流总费用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是 一个强度相对数, 它受到产业结构的影响。那么, 真正能够反 映物流业效率的指标, 其性质应为平均指标, 它要求用于对比 的分子与分母应是有对应关系的数据,表明单位投入带来的 产出, 或者单位产出耗费的资源。社会物流总费用与物流关联 行业增加值之比就是一个平均数 (物流关联行业主要包括第 一产业中的各行业、第二产业中的各行业及第三产业中的批 发零售贸易业和物流业自身 ) , 表明物流关联行业生产单位增 加值耗费的物流成本, 该指标小, 则说明物流业效率高。因此, 真正能够反映物流业效率的指标是社会物流总费用与物流关 联行业的增加值之比。为将该指标和社会物流总费用与 GDP 的比率加以区分, 在此, 把它称为物流业的直接效率指标。 社会物流总费用与国内生产总值比率指标的大小既受到 物流业直接效率指标的影响, 同时也受到产业结构的影响。三 者的关系是:
物流技术 2012 年第 31 卷第 5 期 (总第 260 期 ) 物流业的直接效率影响程度与产业结构的影响程度,就可以 准确把握一个国家或地区物流业的效率。 效率指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以下根据中国与美国 1998 年以来的资料分别对物流业
2.1 物流业直接效率指标—社会物流总费用与物流 关联行业增加值的比率
[ 收稿日期 ]2012- 02- 23 [ 作者简介 ]李爱国(1966- ), 男, 山东利津人, 工商管理硕士, 高级工程师, 山东化工职业学院经济管理系主任,研究方向: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 149-
技术与方法
(1 ) 综合性强 。 物流业效率反映物流业投入与产出的关 系, 以物流费用与 GDP 的比率作为物流效率指标, 囊括了一 定时期内物流业各种资源总的投入水平及一定时期内社会总 的产出水平, 该指标的分子与分母都是价值量指标, 其显著特 征是综合性强。 (2 ) 受到产业结构的影响。社会物流总费用与国内生产总 值的比率受到产业结构的影响。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对物流的 消耗量远远高于第三产业对物流的需求。在第三产业中, 批发 零售贸易业与物流业本身是对物流需求量大的行业。刘金明、 王耀球在 《产业结构因素对物流成本占 GDP 比重的影响 - 中 美物流成本占 GDP 比重的对比分析》 一文中已经分析了不同 不同的国家即使物流水 的产业对物流的需求程度不同。因此, 平与物流效率相近, 但是仅仅由于产业结构的差异, 也会导致 该指标的差异。 (3 ) 从指标性质来看, 该指标是一个强度相对数 。社会物 流总费用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是一个强度相对数 。值得说 明的是, 许多文献把该指标称为社会物流总费用占 GDP 的比 重, 这是不恰当的, 它不是结构相对数, 故不应称之为比重。强 度相对数是指性质不同但又有联系的两个指标之比,表明强 度、 密度、 普及程度等。社会物流总费用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 率说明的是一个国家生产单位 GDP 所耗费的物流成本。之所 以把它作为强度相对数,是因为该指标的分子与分母不存在 一一对应的关系,即分子社会物流总费用是一定时期内全社 会消费的物流服务, 而分母 GDP 中既包含了与物流业关联度 第二产业及第三产业中的批发零售贸易业 、 物 高的第一产业、 流业自身,同时也包含了与物流业关联度非常小甚至无关的 第三产业中的大多数行业, 它们几乎没有物流服务的消耗。
1.2 中国物流业效率现状
目前, 中国物流费用与 GDP 的比率在 18% 左右, 并呈现 逐年下降的趋势。但是, 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 仍存在较大 的差距。美国自 1998 年以来该比率小于 10%, 而且该比率基 本比较稳定。表 1 列出中国与美国自 1998 年以来物流费用与 GDP 的比率的数据。 若以物流费用与 GDP 的比率来反映物流业的效率, 则美 国物流业的效率是中国的 2 倍。但是, 任何一个指标在反映事 物发展水平方面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并与其他指标有着内在 客观地认识事物的本质, 还应对指标及其影 的关联, 要全面 、 响因素进行分析。
异的原因。 数据显示, 从 1998- 2009 年的 12 年间, 中国物流成
业相关联的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平均比重为 77.55%, 美国该指标却为 36.81%。中国物流关联行业单位增 值耗用的物流费用为 0.249 5。
加值耗用的物流费用为 0.242 1,美国物流关联行业单位增加 由此可见,事实上中美两国的物流业效率并非普遍认识
1 物流业效率指标
1.1 物流业效率指标的内涵
物流业效率是指一定时期内全社会耗费的物流费用与全 以 社会的总产出之间的比率关系。从国际物流统计现状来看, 美国和日本为代表, 包括国际货币基会组织 、 欧盟 、 英国 、 德 国、新加坡等机构和国家普遍采用物流成本与国内生产总值 (GDP)的比率来表示物流市场规模 、 物流总体水平及物流业的 效率, 它表明一个国家生产单位 GDP 耗用的物流费用, 该指 标越小, 则物流效率越高。

的相差悬殊水平, 即美国物流业效率是中国的 2 倍。相反, 中 美两国直接物流效率相差不大, 1998- 2009 年期间中国该指标 的平均值甚至略低于美国,这说明中国物流业直接效率要略 高于美国。
? −
要真正认清物流业效率, 应将该指标进行分解, 分别分析 - 150-
È Ã Á Â Ã Ä Å Æ Ç È É Ã " # Â Ä Å Á ! $ % & ' ( ) 0 % 1 2 ( ) ' 3 $ 0 & % $ 3 2 ' 4 1 0 Æ Ç È É 1 2 ) ( % 3 & $ 1 2 Ã Ã Ã Ã Á Ä Å Æ È É Ä Â # $ Â Ä Å Á Ã Ç È ! " % & ' ( ) 0 1 2 % 3 & ( 1 Æ Ç É 0 % 1 ) ' 2 3 4 ( 5 ' & 5 3 ) % Ã È Ã Ã 0 3 1 2 Ç Á Á Á
流业关联度小的第三产业所占比重 (N/GDP ) 超过 60% , 这一 比率在中国则不到 30%;相反,与物流业关联密切的第一产 第二产业 、 批发零售业 、 物流业的增加值占 GDP 的比重 业、 联 行 业 增 加 值 占 GDP 的 比 重 的 平 均 水 平 , 中国为
M ? GDP M /N M /N
数据来源: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 (1998- 2010 ) 、 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发布的资料整理。
1.3 社会物流总费用与 GDP 比率指标的特点
社会物流总费用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在一定程度上反 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物流业效率, 然而, 运用该指标进行国 际间或地区间对比时, 还需充分了解该指标的特征。该指标的 特点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