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展示设计作品欣赏

合集下载

浙人美版美术五年级下册《15 圆筒造型》教学设计2

浙人美版美术五年级下册《15 圆筒造型》教学设计2

浙人美版美术五年级下册《15 圆筒造型》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圆筒造型》是浙人美版美术五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探索、实践,了解圆筒的基本特征,学会用各种材料和手法进行圆筒造型创作。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操作,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审美基础和手工制作能力,对美术课程充满兴趣。

但部分学生对圆筒造型的理解和创作能力较弱,需要教师的引导和鼓励。

此外,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大,动手能力和想象力各不相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和进步。

三. 教学目标1.了解圆筒的基本特征,掌握圆筒造型的方法和技巧。

2.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

3.激发学生对美术的热爱,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 教学重难点1.圆筒造型的方法和技巧。

2.如何在创作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五. 教学方法1.欣赏法:通过欣赏优秀的圆筒造型作品,让学生感受圆筒的美感,提高审美能力。

2.示范法:教师示范圆筒造型的制作过程,引导学生掌握方法和技巧。

3.实践法:学生动手制作圆筒造型,培养实践能力。

4.讨论法: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讨论,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各种材料和工具,如纸张、剪刀、胶水、画笔等。

2.收集一些优秀的圆筒造型作品,用于欣赏和分析。

3.准备一些制作圆筒造型的视频或图片,用于示范和指导。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圆筒物体,如饮料瓶、化妆品瓶等,引导学生关注圆筒造型,激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一些优秀的圆筒造型作品,让学生欣赏和分析,了解圆筒造型的基本特征和创作方法。

3.操练(10分钟)教师示范圆筒造型的制作过程,边示范边讲解,引导学生掌握方法和技巧。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动手制作圆筒造型。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创作,教师巡回指导,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反馈,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5课画门神》人美版(北京)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5课画门神》人美版(北京)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5课画门神》人美版(北京)一. 教材分析《第15课画门神》是人美版五年级上册的美术教材。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门神的起源、寓意以及表现形式,掌握门神的画法,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教材内容丰富,通过图片、文字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欣赏中学习,在动手实践中感受门神的魅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绘画基础和审美能力,对传统文化感兴趣,但部分学生对门神的概念和画法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主动探索、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绘画技巧和传统文化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门神的起源、寓意和表现形式,学会画门神的基本步骤,提高绘画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讨论、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对传统艺术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门神的画法,能独立完成一幅门神作品。

2.难点:理解门神的寓意,运用恰当的表现手法表现门神的形象和氛围。

五. 教学方法1.欣赏法:通过展示门神作品,让学生了解门神的历史背景、表现形式和艺术特点。

2.讨论法:引导学生围绕门神的话题展开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3.实践法:让学生动手实践,掌握门神的画法,提高绘画技巧。

4.评价法:采用自评、互评和他评的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自信心。

六. 教学准备1.准备门神作品的图片和视频资料,以便在课堂上展示和分析。

2.准备画纸、画笔、水彩等绘画材料,让学生动手实践。

3.准备相关传统文化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门神的文化内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资料,让学生初步了解门神的形象和特点,引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更多的门神作品,引导学生关注门神的文化内涵,如寓意、历史背景等。

3.操练(10分钟)讲解门神的基本画法,让学生动手实践,尝试绘制门神。

二年级美术下册《第15课 家乡变了样》教学设计 人教 版

二年级美术下册《第15课 家乡变了样》教学设计 人教 版

《家乡变了样》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本课是二年级下册美术课程的第15课,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描绘家乡的变化,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表现力,提高学生对家乡的认知和热爱之情。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发展变化等,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

2. 通过观察和描绘,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表现力。

3.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增强学生的归属感。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和描绘家乡的变化,并将其表现出来。

教具学具准备:1. 教材、课件等教学资料。

2. 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出示课件或图片,引导学生回顾自己家乡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等,并提问:“你们发现家乡有什么变化吗?”让学生自由发言,引入本课主题。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教师出示本课课题《家乡变了样》,引导学生关注课题。

2. 教师通过课件或图片,向学生展示一些家乡变化的实例,如城市建设、交通发展、环境保护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3. 教师向学生介绍绘画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如观察方法、构图方法、色彩搭配等。

三、示范(10分钟)教师通过示范,展示如何观察和描绘家乡的变化。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典型的实例,如家乡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城市建设等,通过绘画的方式将其表现出来。

四、学生练习(10分钟)1. 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以绘画的方式表现自己家乡的变化。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帮助学生完成作业。

五、展示评价(5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其他同学进行评价。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建议。

板书设计:家乡变了样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城市建设环境保护作业设计:学生以绘画的方式表现自己家乡的变化,要求画面中有两个以上的变化实例,色彩搭配合理,画面饱满,具有一定的表现力。

课后反思:本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绘家乡的变化,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表现力,提高了学生对家乡的认知和热爱之情。

岭南版美术六年级上册《15. 多姿多彩的民族服饰》说课稿6

岭南版美术六年级上册《15. 多姿多彩的民族服饰》说课稿6

岭南版美术六年级上册《15. 多姿多彩的民族服饰》说课稿6一. 教材分析《15. 多姿多彩的民族服饰》是岭南版美术六年级上册的一课。

本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我国各民族的服饰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材通过图片展示了各民族服饰的多样性,以及服饰背后的文化内涵。

学生通过学习,可以了解各民族服饰的图案、色彩、款式等方面的特点,从而提高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美术基础,对色彩、图案等方面有一定的认识。

但民族服饰文化较为复杂,需要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和欣赏。

此外,学生对民族文化的了解程度不同,需要在教学中关注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各民族的服饰特点,学会欣赏和描述民族服饰的美丽。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尊重和自豪感,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各民族服饰的特点,学会欣赏和描述民族服饰的美丽。

2.难点:深刻理解民族服饰背后的文化内涵,创新设计自己的民族服饰。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观察、分析、讨论、实践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2.教学手段:利用图片、视频、PPT等现代教学手段,直观展示民族服饰的多样性。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展示各民族服饰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服饰的多样性。

2.观察分析:让学生观察各民族服饰的图案、色彩、款式等,分析其特点。

3.讨论交流: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心得,互相学习。

4.知识拓展:介绍各民族服饰背后的文化内涵,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5.创新设计:让学生尝试设计自己的民族服饰,激发创造力。

6.作品展示:展示学生的设计作品,让大家共同欣赏、评价。

7.总结反思:总结本课所学,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应突出服饰特点、色彩搭配、图案寓意等内容,简洁明了,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人教版美术五年级上册《第15课神奇的装饰柱》说课稿1

人教版美术五年级上册《第15课神奇的装饰柱》说课稿1

人教版美术五年级上册《第15课神奇的装饰柱》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第15课神奇的装饰柱》是人教版美术五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欣赏和分析各种装饰柱的图片,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装饰柱的基本特点和设计方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图片素材和实例,让学生在欣赏的基础上,能够自己设计和创作出具有个性的装饰柱作品。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他们对于美术课程充满了兴趣和热情。

但是,学生在装饰柱设计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还相对较弱,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和实践,来提高自己的装饰柱设计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装饰柱的基本特点和设计方法,能够自己设计和创作出具有个性的装饰柱作品。

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和分析各种装饰柱的图片,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学科的热爱,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让学生感受到装饰柱艺术的魅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装饰柱的基本特点和设计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能够自己设计和创作出具有个性的装饰柱作品。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讲授法、示范法、欣赏法、实践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欣赏、分析和创作,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各种装饰柱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讲解装饰柱的基本特点和设计方法,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装饰柱的设计原则。

3.示范:教师示范设计和制作装饰柱的过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装饰柱的制作方法。

4.实践:学生自己设计和制作装饰柱作品,教师巡回指导。

5.展示:展示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交流。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装饰柱的特点、设计方法等内容,通过板书,让学生对装饰柱的设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包括学生的作品评价、过程评价和自我评价等方面,通过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提高教学质量。

岭南版美术三年级上册《15. 茂密的山林》教学设计1

岭南版美术三年级上册《15. 茂密的山林》教学设计1

岭南版美术三年级上册《15. 茂密的山林》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茂密的山林》是岭南版美术三年级上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描绘自然山林的景象,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和审美能力。

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山林的形态、树木的繁茂和色彩的搭配等方面。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山林图片,供学生观察和参考。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绘画基础,对自然景物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但是,对于如何描绘繁茂的山林景象,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山林的特点,帮助他们掌握绘画的方法和技巧。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描绘山林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绘画能力。

3.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热爱和欣赏。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描绘山林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描绘出繁茂的山林景象,以及如何搭配色彩。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教材中的山林图片,分析其形态和色彩特点。

2.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绘画方法,引导学生掌握绘画技巧。

3.练习法:学生通过实际绘画练习,提高绘画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练掌握山林的绘画方法和技巧,准备相关的绘画工具和材料。

2.学生准备:带好绘画工具和材料,提前观察和学习山林的形态和色彩特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山林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山林的形态和色彩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示范绘画方法,展示如何描绘山林景象。

在示范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绘画的技巧和要点。

3.操练(10分钟)学生根据教师的示范,开始绘画自己的山林作品。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给予个别指导和鼓励,帮助学生克服绘画中的困难。

4.巩固(10分钟)教师邀请部分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大家一起欣赏和评价。

通过这个环节,学生可以互相学习和借鉴,提高自己的绘画能力。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尝试绘制不同季节和时间的山林景象。

岭南版美术六年级上册《15. 多姿多彩的民族服饰》教学设计2

岭南版美术六年级上册《15. 多姿多彩的民族服饰》教学设计2

岭南版美术六年级上册《15. 多姿多彩的民族服饰》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多姿多彩的民族服饰》是岭南版美术六年级上册第15课的内容。

本课主要介绍我国各民族的服饰特点,让学生了解和欣赏我国各民族独特的服饰文化。

教材通过图片、文字等形式,展示了各民族服饰的样式、色彩、图案等方面的特点,以及服饰与民族习俗、地理环境、历史文化等方面的联系。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和观察能力,他们对民族服饰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局限于一些著名的民族服饰,对于一些偏远地区的民族服饰了解较少。

学生对于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喜欢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学习,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我国各民族的服饰特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培养学生欣赏民族文化的意识,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引导学生运用观察、分析、讨论等方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掌握各民族服饰的特点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

2.培养学生欣赏和评价民族服饰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图片欣赏:通过展示各民族服饰的图片,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服饰特点。

2.视频播放:播放相关民族服饰的视频,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服饰文化。

3.观察分析:学生分组观察服饰图片,分析服饰的特点及与文化、地理环境的关系。

4.讨论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看法和收获,互相学习。

5.实践操作:学生动手绘制自己喜欢的民族服饰,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各民族服饰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准备画纸、画笔、颜料等绘画工具。

3.准备相关的历史、文化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一些著名的民族服饰,如苗族的银饰、藏族的袍子等,引导学生关注民族服饰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各民族服饰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分析服饰的特点,如样式、色彩、图案等。

冀美版美术五年级下册《15.我们的奥运》教学设计1

冀美版美术五年级下册《15.我们的奥运》教学设计1

冀美版美术五年级下册《15.我们的奥运》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冀美版美术五年级下册《15.我们的奥运》是一节以奥运为主题的教学内容。

通过学习本节课,学生可以了解到奥运的历史、文化以及与中国奥运的发展,同时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美术基础和审美能力,对奥运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奥运的历史和文化内涵了解不够深入,需要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来丰富他们的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奥运的历史、文化以及与中国奥运的发展,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

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讨论、实践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自豪自豪的情感,增强学生的国家荣誉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奥运的历史、文化以及与中国奥运的发展。

2.难点:如何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五. 教学方法1.欣赏法:通过欣赏奥运相关的美术作品,让学生感受奥运的魅力。

2.讨论法:引导学生参与奥运话题的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3.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绘制奥运作品,提高学生的美术技能。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收集奥运相关的美术作品、图片等教学资源。

2.学生准备:带好美术用品,如画纸、画笔、水彩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奥运相关的美术作品和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奥运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奥运的历史、文化以及与中国奥运的发展,让学生对奥运有更深入的了解。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奥运的看法和感受,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4.巩固(10分钟)教师让学生动手绘制奥运作品,学生在实践中提高美术技能,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作品展示,让学生相互欣赏、评价,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浙人美版美术三年级上册《15 剪雪花》教学设计5

浙人美版美术三年级上册《15 剪雪花》教学设计5

浙人美版美术三年级上册《15 剪雪花》教学设计5一. 教材分析《剪雪花》是浙人美版美术三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教材以剪纸艺术为主题,让学生通过学习剪纸的基本技巧,创作出美丽的雪花图案。

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剪纸的基本手法、剪纸图案的设计和剪纸作品的创作。

通过学习本课,学生可以了解剪纸艺术的特点,提高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美术基础,对剪纸艺术有一定的了解。

他们在课堂上表现出好奇心强、动手能力强、合作意识好的特点。

但部分学生在剪纸技巧上还不够熟练,需要老师在教学中给予个别指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剪纸艺术的特点,掌握剪纸的基本手法。

2.培养学生设计剪纸图案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4.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剪纸的基本手法。

2.剪纸图案的设计。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老师通过示范,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剪纸手法和图案设计。

2.互动法: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合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欣赏法:学生欣赏优秀剪纸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

六. 教学准备1.剪纸材料:彩纸、剪刀、胶水等。

2.教学课件:剪纸艺术的相关图片和视频。

3.优秀剪纸作品:用于学生欣赏和参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剪纸艺术的相关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剪纸的特点和魅力。

同时,老师简要介绍剪纸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老师展示一幅美丽的雪花剪纸作品,让学生欣赏和感受剪纸艺术的魅力。

然后,老师讲解剪纸的基本手法,如折叠、剪切、刻画等,并现场示范,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剪纸的操作过程。

3.操练(10分钟)学生按照老师的示范,自己动手尝试剪纸。

老师巡回指导,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个别帮助。

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自由发挥,设计自己喜欢的雪花图案。

4.巩固(10分钟)学生将自己的剪纸作品展示给大家,让大家共同欣赏和评价。

人美版(常锐伦)美术五上《第15课 造型别致的椅子》教学设计3

人美版(常锐伦)美术五上《第15课 造型别致的椅子》教学设计3

人美版(常锐伦)美术五上《第15课造型别致的椅子》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造型别致的椅子》是人美版(常锐伦)美术五上第15课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椅子的造型特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案例,引导学生发现椅子的美学价值,激发学生创作自己独特椅子的热情。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审美观念和创作能力,他们对椅子这种日常生活中的物品有一定的了解。

但如何将生活中的椅子与美术创作相结合,可能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挑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激发他们的创作潜能。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椅子的造型特点,提高审美能力。

2.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创作出别致的椅子作品。

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欣赏他人作品的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椅子的基本造型特点,创作出具有个性的椅子。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生活中的椅子与美术创作相结合,突破创新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欣赏法:通过展示各种造型独特的椅子,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2.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发现椅子的美学价值。

3.实践法:学生动手创作,培养实践能力。

4.评价法:学生互相评价,提高欣赏他人作品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收集各种造型独特的椅子图片和案例,制作课件。

2.学生准备:带上一把自己喜欢的椅子,准备进行创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各种造型独特的椅子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椅子的造型特点,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本次课程的教学目标和要求,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自己带来的椅子,分析其造型特点。

然后,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创作出一把具有个性的椅子。

4.巩固(10分钟)教师邀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其他同学欣赏、评价。

在评价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关注作品的创新性和审美价值。

5.拓展(10分钟)教师展示更多优秀的椅子作品,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椅子的美学价值,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新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美术上册《展示设计作品欣赏》【创新课件】

【新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美术上册《展示设计作品欣赏》【创新课件】

7.大型舞台效果展示
通过高新科技技术影象等手段形成一种空间上的变化,使空间成为一种流 动的空间,使人感觉在里面穿梭,仿佛就在空间中漫游,整个展厅的旋转,都 使展品和观众更接近,更好的为产品做了宣传。利用由光感折射、光感捕捉、 动态光感及明暗差异性的一些共性来衬托主题。
影视传媒介入与舞台效果中,从而使展示的整体效果产生了质的飞跃,增 添了无穷的魅力与风采。通过基本照明、局部照明、特殊照明渲染了气氛,形 成视觉导向,产生运动感,增强立体感。利用和强调特殊的照明来制造吸引力, 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瑞士馆采用3.7万 块松木条,以最 简单的方式搭接 成墙体,易于组 装和拆卸,完全 可以在世博会后 得到再利用。它 的建筑空间犹如 开放的“迷宫”, 人们可以在其间 嗅到松木的芳香、 感触木材的肌理、 聆听瑞士传统乐 器演奏的音乐, 使人感受到自然 生态环境中的地 域文化魅力。
美丽的世博屋顶
德国馆夜景
5.瑜伽室展示
设计的整体色调以金色为主. 由前厅一直贯穿到整个空间的三 角形黑白掉片的穿插,打破了空 间的平稳,让整个空间鲜亮、生 动起来。
照明设计是通过层叠变化的 吊灯造型,丰富了整个空间的变 化关系。在材料运用中,大量采 用了不同质感的皮料。通过灯光 的诠释,使柜门、屏风、房门等 处不同金色皮质,充满细腻而极 致的品质魅力....
马达加斯mangrolia chausseures鞋店
该展示设计能在展 示鞋子同时也解决店里 所有鞋子的存储问题。 顾客不再是在鞋架上看 鞋子,而是俯视脚下透 明鞋盒里的鞋子。这种 透明鞋盒几乎可以以任 何形式的堆积,并根据 需求创造各种商店布局。 鞋盒由有机玻璃制作, 轻巧美观。透明的有机 玻璃使得鞋盒看起来如 果冰块一般,商店可以 通过堆积“积木”设置 好游客在店内的循环路 线。

人美版(杨力)美术一年级上册《15. 特色小吃》教学设计1

人美版(杨力)美术一年级上册《15. 特色小吃》教学设计1

人美版(杨力)美术一年级上册《15. 特色小吃》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人美版(杨力)美术一年级上册》是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的教材,本书以我国特色小吃为主题,通过丰富的图片和生动的语言,引导学生了解和欣赏各种美食的美感。

本课时的教学内容为第15课《特色小吃》,通过学习本课内容,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

二. 学情分析本节课的对象为一年级的小学生,他们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对美食有较高的兴趣,同时他们的审美观念和动手能力还在培养中。

然而,他们可能对美术的基本技巧和理论还不够了解,需要教师的引导和耐心教学。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特色小吃的美感和艺术价值,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彩泥等材料创作特色小吃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

3.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培养他们热爱生活、热爱美术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特色小吃的美感和艺术价值,培养学生创作特色小吃的能力。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彩泥等材料生动表现特色小吃,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特色小吃的美感和艺术价值。

2.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教授学生如何运用彩泥等材料创作特色小吃。

3.练习法: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提高自己的创作能力。

4.小组讨论法: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享创作心得,互相学习。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材、教案、课件、彩泥、画具等。

2.学生准备:彩泥、画具、课本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各种特色小吃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激发他们对本节课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讲解特色小吃的美感和艺术价值,让学生了解特色小吃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3.操练(10分钟)教师示范如何运用彩泥等材料创作特色小吃,边示范边讲解创作技巧。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动手实践,创作自己喜欢的特色小吃。

4.巩固(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创作心得,互相学习。

初中美术_展示设计作品欣赏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美术_展示设计作品欣赏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
一,展示设计的基本概念
将确定的物品按特定的主题和目的加以摆设和演示的设计,称之为展示设计。它是一种以信息传达为目的,集多种技术为一体的综合性空间视觉传达设计。
二,展示设计的基本法则
1,视觉元素的运用
直线
曲线
圆形
三角形
矩形
2,形式法则的运用
比例与尺度
对比与统一
节奏与韵律
三,展示设计的方法
1,拟人
教材给出了展示设计的基本概念以及一些展示设计的图片,学生看后能够对展示设计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教师可以对教材内容作进一步的挖掘,通过有针对性的欣赏分析展示设计作品,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使学生了解展示设计的基本概念,基本法则,设计手法及类别等基本知识,为学生构建清晰的展示设计的基本知识脉络。在此基础上,恰当的运用展示设计的方法,引导学生为班级某一活动设计展示方案。
【评测练习】
应用本课所学,为班级庆五一联欢晚会设计展示方案。
【课后反思】
本课在运用多媒体技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习效果方面尚有提升空间。
【课标分析】
本课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在欣赏优秀展示设计作品的同时,引导学生讨论,使学生了解展示设计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及时了解实用美术发展的趋势,让学生的美学修养与时俱进。通过本课的学习,要求学生养成敏锐的美学感知能力,在学习生活中感受美,探索美,进而创造美。
联想
夸张
幽默诙谐
场景展示
2,抽象Βιβλιοθήκη 对比重复蒙太奇象征
并列
错视
四,展示设计的分类
1,博物馆设计
2,大型博览会设计
3,商业展览设计
4,商业环境设计
5,庆典礼仪环境设计

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上册《第15课 中国画与油画欣赏》教学设计2

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上册《第15课 中国画与油画欣赏》教学设计2

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上册《第15课中国画与油画欣赏》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第15课中国画与油画欣赏》这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欣赏中国画的独特魅力和油画的艺术特点。

教材中分别介绍了中国画的分类、绘画工具、基本技法以及代表画家和作品,同时也介绍了油画的起源、发展以及代表画家和作品。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对中国画和油画有更深入的了解,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接触过一些绘画和艺术欣赏的知识,对于绘画工具和技法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中国画和油画的深入了解和欣赏能力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从细节中发现艺术的美,激发他们对艺术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画的分类、绘画工具、基本技法以及代表画家和作品,了解油画的起源、发展以及代表画家和作品。

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和分析,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欣赏水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艺术,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中国画的分类、绘画工具、基本技法以及代表画家和作品,了解油画的起源、发展以及代表画家和作品。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细节中发现艺术的美,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艺术欣赏水平。

五. 教学方法1.欣赏法:通过展示和分析经典的中国画和油画作品,让学生感受和欣赏艺术的美。

2.讲授法:讲解中国画的分类、绘画工具、基本技法以及油画的起源、发展等理论知识。

3.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尝试绘制简单的中国画和油画,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收集和整理相关的中国画和油画作品,制作PPT,准备教学用具。

2.学生准备:了解基本的绘画知识和技巧。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经典的中国画和油画作品,引导学生进入艺术的世界,激发他们对本节课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详细讲解中国画的分类、绘画工具、基本技法以及代表画家和作品,让学生对中国画有更深入的了解。

《15 我国古代建筑艺术》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小学美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

《15 我国古代建筑艺术》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小学美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

《我国古代建筑艺术》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了解我国古代建筑的特点和历史背景。

2. 掌握古代建筑的基本构造和装饰元素。

3.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古代建筑,了解其构造和装饰特点。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三、教学准备1. 准备古代建筑图片和视频资料,用于课堂展示。

2. 准备彩色笔、画纸等绘画工具,供学生使用。

3. 准备相关古代建筑的历史背景资料,供课堂讲解使用。

4. 安排教室,确保环境整洁、舒适,适合课堂教学。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首先向学生展示一些中国古代建筑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这些建筑的特色和风格。

教师可以提问:“这些建筑有什么特点?它们代表了什么样的文化?”设计意图:通过视觉刺激和问题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为后续教学做好铺垫。

2. 知识讲解:教师向学生介绍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发展历程。

可以结合一些典型的古代建筑案例,如故宫、长城、赵州桥等,帮助学生深入理解。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知识和背景,为后续的探究活动做好准备。

3.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中国古代建筑进行讨论。

要求小组内成员分工合作,收集资料、分析特点、总结经验等。

讨论结束后,每组选派一名代表向全班汇报讨论成果。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同时通过交流分享,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4. 实地考察:如果有条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实地考察一些著名的古代建筑,如北京故宫、颐和园等。

在考察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建筑的外观、结构、装饰等细节,加深学生对古代建筑的理解。

设计意图:让学生亲身感受古代建筑的魅力,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同时拓展学生的视野。

5.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和价值,鼓励学生继续关注和研究中国古代建筑艺术。

六年级美术下册《展示设计》优秀教学案例

六年级美术下册《展示设计》优秀教学案例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导入新课环节,我首先会通过多媒体展示一组生活中常见的展示设计案例,如商场橱窗、展览馆、书店陈列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展示设计的美感和实用性。接着,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些展示设计有什么特点?它们是如何吸引我们的目光的?”通过这个问题,引发学生对展示设计的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问题导向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问题导向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展示设计的方法和技巧。针对课程内容,设计一系列具有启发性和挑战性的问题,如:“如何运用色彩搭配使展示作品更具吸引力?”“展示设计中如何合理利用空间?”等。通过问题探究,激发学生的思考欲望,使其在设计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设计能力。
六年级美术下册《展示设计》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在当今社会,美育教育日益受到重视,学生在美术课堂中不仅需要掌握基础的绘画技能,更应培养审美意识与创新设计思维。《展示设计》作为六年级美术下册的一课,旨在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运用已学的美术知识,结合创新思维,设计出具有个人特色的展示作品。本案例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倡导合作探究,激发学生的创意潜能,引导他们在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跨学科整合,将美术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体会展示设计的实用价值,培养其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期望学生能够提高审美品位,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增强对美术学科的兴趣与热爱。
随后,简要介绍展示设计的概念、作用和应用领域,使学生对新课内容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要求,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讲授新知
1. 展示设计的基本原则:介绍展示设计的基本原则,如统一性、对比性、重复性、平衡性等,并结合实例进行分析,让学生了解这些原则在展示设计中的应用。

人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第15课会亮的玩具》教学设计 (3)

人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第15课会亮的玩具》教学设计 (3)

人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第15课会亮的玩具》教学设计 (3)一. 教材分析《第15课会亮的玩具》是人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简单电路的连接方法,以及如何将电路应用到玩具制作中,使玩具具有发光功能。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探索和创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美术基础,对绘画和手工制作有较高的兴趣。

但在电路知识方面,大部分学生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掌握电路连接方法,并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制作出独特的发光玩具。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简单电路的连接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电路知识创作玩具的能力。

3.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简单电路的连接方法,将电路应用到玩具制作中。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创新思维,设计出独特的发光玩具。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制作过程,引导学生掌握电路连接方法和制作技巧。

2.互动法:学生之间相互讨论、合作,分享制作经验和创意。

3.启发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六. 教学准备1.教材、PPT及相关图片素材。

2.制作发光玩具所需材料:电池、小灯泡、导线、开关等。

3.剪刀、胶水、画笔、颜料等绘画和手工制作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各种有趣的发光玩具,引发学生的兴趣,进而导入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讲解和演示简单电路的连接方法,以及如何将电路应用到玩具制作中。

引导学生了解电路原理,并为接下来的制作环节打下基础。

3.操练(10分钟)学生按照教师的指导,分组进行发光玩具的制作。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巩固(5分钟)教师邀请部分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大家共同欣赏和评价。

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备人:审核人:课型:设计·应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展览设计的基本概念、展示设计的基本法则、展示设计
手法、展示分类,并且能够运用展示设计的方法,为学校的某一活动设计展示方案。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对比展示设计的作品,来理解展示设计的基本概念、基
本法则、设计手法及展示设计的类别。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留心观察生活中的展示设计,感受展示设计的美。

【教学重点】
设计的基本概念、展示设计的基本法则、展示设计手法、展示分类
【教学难点】
能够运用展示设计的方法,设计展示方案
【预习作业】
(结合学情,巧设各班预习作业)
【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