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七十四式动作名称及拳谱详解

合集下载

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74式套路名称及部分讲解

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74式套路名称及部分讲解

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套路名称及部分讲解1、太极起式4、六封四闭7、白鹤亮翅10、"拗步13、"拗步16、"撇身锤19、"肘底看拳22、"斜形25、"六封四闭28、"高捋马29、"右擦脚32、"前趟拗步35、"护心拳38、"掩手肱拳39、"小擒拿42、"单鞭45、"野马分鬃48、"玉女穿梭51、"单鞭54、"金鸡独立57、"斜形60、"六封四闭63、"高捋马64、"十字脚步67、"单鞭70、"下步跨肱73、"金刚捣椎第一部分2、金刚捣椎5、单鞭8、斜形11、"斜形14、"掩手肱拳第二部分17、"青龙出水20、"倒卷肱23、"闪通背26、"单鞭第三部分30、"左擦脚33、"击地锤36、"旋风脚第四部分40、"抱头推山43、"前招46、"六封四闭第五部分49、"懒扎衣52、"云手55、"倒卷肱68、"闪背通61、"单鞭第六部分65、"指铛捶68、"雀地龙71、"转身双摆莲74、"收式3、"懒扎衣6、金刚捣椎9、搂膝12、"搂膝15、"金刚捣椎18、"双推手21、"白鹤亮翅24、"掩手肱拳27、"云手31、"左蹬一跟34、"踢二起37、"右蹬一跟41、"六封四闭44、"后招47、"单鞭50、"六封四闭53、"摆脚跌岔56、"白鹤亮翅59、"掩手肱拳62、"云手66、"猿猴献身69、"上步七星72、"当头炮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动作说明第一式:预备式身体自然直立,两足距离比肩略宽,两足尖微向外撇;两肩松开,两臂自然下垂;两眼向前平视,面向南。

陈式太极拳74式拳谱

陈式太极拳74式拳谱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74式拳谱
1 太极起势 2 金刚捣碓 3 懒扎衣
4六封四闭
5 单鞭
6 金刚捣碓
7白鹅亮翅 8 斜行
9 搂膝
10拗步
11斜形
12 搂膝
13 拗步
14掩手肱拳 15 金刚捣碓 16 撇身捶
17 青龙出水 18 双推手
19肘底看拳 20 倒卷肱
21白鹅亮翅 22 斜形
23 闪通背 24 掩手肱拳
25 六封四闭 26 单鞭来自27 云手28高探马
29 右擦脚 30 左擦脚
31 左蹬一跟 32 前趟拗步 33击地捶
34 踢二起
35 护心拳
36旋风脚
37 右蹬一跟 38 掩手肱拳 39 小擒打 40 抱头推山 41 六封四闭 42 单鞭
43 前招
44后招
45 野马分鬃 46 六封四闭 47 单鞭
48玉女穿梭
49 懒扎衣 50六封四闭 51 单鞭
52 云手
53 摆脚跌岔 54 金鸡独立
55 倒卷肱
56 白鹅亮翅 57 斜形第
58 闪通背
59 掩手肱拳 60 六封四闭
61 单鞭
62 云手
63 高探马 64十字脚
65 指裆捶 66 猿猴献果
67 单鞭
68 雀地龙
69 上步七星 70下步跨肱 71 转身双摆莲 72 当头炮
73 金刚捣碓 74 收势

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七十四式分解动作讲解

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七十四式分解动作讲解

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七十四式分解动作讲解1、太极起势。

两脚立正站立,两臂自然下坠,头要自然正,二目平视,牙齿嘴唇微合,舌尖抵住上颚,呼吸要自然,首先要做到意念集中,思想清静,抛弃一切思想杂念,然后,屈膝松胯,提左腿向左开半步,然后移重心,放松下沉,然后两手徐徐上升与肩平。

在上升的同时,注意不要挑肩架肘,然后,再随着身体下降两手下按于小腹前,这叫太极起势。

2、金刚捣碓。

身体向左转重心向右移,两手左逆右顺缠向左上方掤,现在重心偏于右腿.动作二,两手坐腕翻掌向外加掤劲,左手变顺缠右手变逆缠,然后身体向右转重心向左移,右脚尖外摆两手变捋劲,向右后上方捋.动作三,重心移到右腿,提左腿向左前方开步,脚尖上翘,脚跟铲地滑出.动作四,身体下沉,走下弧线,向前移重心,两手向前掤划弧,左手掤于胸前,右手掤在右膝上方,然后左手向前带,然后再与右手相合,右手领着右腿上步,右脚虚脚点地,然后右手变拳,下沉,落于左掌心,再提右腿,震脚落地,金刚捣碓在震脚的时候,注意不要把重心移在右腿,要重心在左腿,用右腿的弹力来震脚。

3、懒扎衣。

身向左转,右手由拳变掌,向上穿掌外翻,左手逆缠下按.动作二,两手在胸前划弧转圆两手交叉于胸前,然后提右腿向右开一大步,脚跟内侧着地,脚尖上翘里合,然后重心由左腿移向右腿,然后身体向右转,把右手拉开,左手叉腰,屈膝松胯周身放松,这个步叫右弓步,手臂要求:要松肩沉肘,立身中正,开裆要圆,虚腿脚尖要内扣,膝盖要微屈成弧形。

4、六封四闭。

六封四闭是左手去引右手,这是动作一.两的相合以后,向下捋,随着重心左移,这是动作二.动作三,重心右移,身体向左转,两手继续向身体左后方捋,然后上合于左耳下,然后双手下按,把左腿收回来,虚脚点地。

5、单鞭,两手相合变双顺缠,左手向前,右手向后收。

右手五指合拢变勾手,用手腕领劲向上掤,做到松肩沉肘,然后再提左腿向左开步,重心走下弧移于左腿,右脚尖内扣,左手再向右上方穿掌外翻,向左划弧拉开,然后放松下沉。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七十四式动作分解及说明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七十四式动作分解及说明

青云台老架一路74式详解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七十四式动作名称1、太极起势2、金刚捣碓3、懒扎依4、六封四闭5、单鞭6、金刚捣碓7、白鹅亮翅8、斜行9、搂膝10、拗步11、斜行12、搂膝13、拗步14、掩手肱拳15、金刚捣碓16、撇身捶2018、双推手17、青龙出水19、肘底看拳、倒卷肱、闪通背24、掩手肱拳22、斜行21、白鹅亮翅23 27、运手28 26、单鞭25、六封四闭、高探马32、前趟拗步31、左蹬一跟30 29、右擦脚、左擦脚36 、旋风脚35、护心拳、踢二起34 33、击地锤39、小擒打40、抱头推山、掩手肱拳38 37、右蹬一跟、后招44 43 42、单鞭41、六封四闭、前招、玉女穿梭48 47 、六封四闭46 45、野马分鬃、单鞭52、运手、六封四闭50 49、懒扎依51 、单鞭56 、金鸡独立54 、倒卷肱55 53、摆脚跌叉、白鹅亮翅、闪通背58 59 57、斜形60、六封四闭、掩手肱拳、单鞭61 、运手62 、十字脚63 、高探马64 、白猿献果66 65、指裆锤67 单鞭68、雀地龙、转身双摆莲、下步跨肱7071 、上步七星69 72、当头炮、金刚捣碓73、收势741 / 59青云台老架一路74式详解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七十四式分解动作第一式太极起势一、两脚并立,成立正姿势;两臂下垂于身体两侧,手心向内;头自然正,唇齿微合,舌尖抵住上腭,二目平视。

二、屈膝松胯,放松下沉,提左脚向左横开半步,比两肩略宽,脚尖微外摆,脚趾、脚掌外沿、脚后跟皆要抓地,涌泉穴要虚;含胸塌腰,松肩沉肘,立身中正,头自然正直,虚领顶劲;两目平视。

三、两手缓缓上升与肩平,手心向下,沉肘松肩;随两手上升,身体慢慢下降,松胯屈膝,两脚踏实;两目平视。

四、身体继续下沉,屈膝松胯;两手随着下按至腹前,手心向下;两目平视。

第二式金刚捣碓一、身体微向左转,重心右移;两手左逆右顺缠,走弧线向左前上方棚出,左手棚至左膝上方与眼平,手心朝外;右手棚至胸前中线,手心朝上;目视左前方。

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七十四式分解动作讲解

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七十四式分解动作讲解

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七十四式分解动作讲解1、太极起势;两脚立正站立,两臂自然下坠,头要自然正,二目平视,牙齿嘴唇微合,舌尖抵住上颚,呼吸要自然,首先要做到意念集中,思想清静,抛弃一切思想杂念,然后,屈膝松胯,提左腿向左开半步,然后移重心,放松下沉,然后两手徐徐上升与肩平;在上升的同时,注意不要挑肩架肘,然后,再随着身体下降两手下按于小腹前,这叫太极起势;2、金刚捣碓;身体向左转重心向右移,两手左逆右顺缠向左上方掤,现在重心偏于右腿.动作二,两手坐腕翻掌向外加掤劲,左手变顺缠右手变逆缠,然后身体向右转重心向左移,右脚尖外摆两手变捋劲,向右后上方捋.动作三,重心移到右腿,提左腿向左前方开步,脚尖上翘,脚跟铲地滑出.动作四,身体下沉,走下弧线,向前移重心,两手向前掤划弧,左手掤于胸前,右手掤在右膝上方,然后左手向前带,然后再与右手相合,右手领着右腿上步,右脚虚脚点地,然后右手变拳,下沉,落于左掌心,再提右腿,震脚落地,金刚捣碓在震脚的时候,注意不要把重心移在右腿,要重心在左腿,用右腿的弹力来震脚;3、懒扎衣;身向左转,右手由拳变掌,向上穿掌外翻,左手逆缠下按.动作二,两手在胸前划弧转圆两手交叉于胸前,然后提右腿向右开一大步,脚跟内侧着地,脚尖上翘里合,然后重心由左腿移向右腿,然后身体向右转,把右手拉开,左手叉腰,屈膝松胯周身放松,这个步叫右弓步,手臂要求:要松肩沉肘,立身中正,开裆要圆,虚腿脚尖要内扣,膝盖要微屈成弧形;4、六封四闭;六封四闭是左手去引右手,这是动作一.两的相合以后,向下捋,随着重心左移,这是动作二.动作三,重心右移,身体向左转,两手继续向身体左后方捋,然后上合于左耳下,然后双手下按,把左腿收回来,虚脚点地;5、单鞭,两手相合变双顺缠,左手向前,右手向后收;右手五指合拢变勾手,用手腕领劲向上掤,做到松肩沉肘,然后再提左腿向左开步,重心走下弧移于左腿,右脚尖内扣,左手再向右上方穿掌外翻,向左划弧拉开,然后放松下沉;6、下面开始第二个金刚捣碓,右手去找左手,走下弧与左手相合,然后合好以后,两个手走上弧向右后方捋,重心移在右腿,然后重心下沉,身体向左转,左脚尖外摆,重心移在左腿,两手掤出去,然后再上步,变金刚捣碓,与第一个金刚捣碓有相似之处;震脚;7、白鹅亮翅:右手穿掌外翻上掤,左手逆缠下按,重心移在右腿,然后倒左步,用脚尖着地,然后重心移在左腿,两手交叉合于胸前,再倒右步,用脚尖先着地,然后重心再向右腿移,两手分开,左手下按,右手上掤,把左脚收回来,虚脚点地,两臂要撑圆饱满,松肩沉肘8、斜形,身向左转,右手顺缠上领,再变身体向右转,右手逆缠下按,左手顺缠上掤,身体向右转,右脚尖略向外摆,然后重心再移在右腿,右手上掤,提左腿向左前方跨一大步,然后身向左移,左肘、手从左膝下转过去,五指合拢变勾手提起与肩平,右手从后边合于右耳下,然后再向前推,身向右转拉开,再放松下沉,上下相合.斜形,它就是步和两手都形成一个斜的方向,叫四隅方;9、搂膝,两手放松下沉相合于左膝上方,然后重心向右移,两手上掤,把左腿收回来,虚脚点地,两手立掌于胸前;10、拗步,两手下捋,提左腿向前上步,两手上翻,上一步,然后再上两步,上三步,就变斜形;11、斜形,还是从膝下转过,变勾手,右手再拉开放松下沉;12、搂膝、13、拗步与上边要求相同,动作一,二.拗步,一,二,动作三的时候两手交叉于胸前,再下分再上合,右手变拳合于右腰间,重心在右腿;14、掩手肱拳,打掩手肱拳的时候,以腰脊为轴,身体突然左转重心向左移,左肘向后发肘力;"哼",15、金刚捣碓,右拳变掌,松肩沉肘,下沉与左手相合,然后身向右转重心右移,右手逆缠上掤,左手逆缠下按,左脚尖内扣,然后重心再移向左腿,把右脚收回来,两手交叉合于胸前,然后右手变右拳落于左掌心,再提腿,震脚;16、撇身捶,两手下分,上合,同时开右步,然后身体向左转,重心向左移,两手向左上方展出,然后身体向右转重心向右移,右肘向下划弧从膝下转过,右手逆缠下按,左手逆缠向右推,然后身体向左转,重心向左移,手从膝下转过,右手顺缠从身体前方转到左前方,然后右手变拳左手叉腰,再变身体右转重心右移,右拳逆缠向上提于右太阳穴旁,左肘下合,左脚尖内扣,然后,右拳、左肘尖和左脚尖三点成一线,眼睛通过左肘尖看左脚尖,上下相合;17、青龙出水,身体向右转,重心向左移,右拳变顺缠,下沉合于右腰间,同时,左手从左腰间向右前方推出去,然后身体向左转重心向右移,右拳向右前下方发力,以腰脊为轴,身体向左转,前拳后肘同时发力,"哼"18、双推手,右拳变掌,两手相合,然后下沉,身体向左转,然后左脚尖外摆,再移重心,上步,身向左转重心右移,两手合于左耳下,然后向前推,同时把左脚收回来,虚脚点地,两掌推的时候与胸平向前推;19、肘底看拳,身向左转,左手下沉划弧,右手向前,两手形成左上右下,然后右手变拳和左肘下沉相合.20、倒卷肱,右拳变掌下沉上翻合于右耳下,然后倒左步,同时左手逆缠向后捋,右手向前推,然后再移重心,左手上翻合与左耳下,右脚倒步,右手逆缠后捋,连续倒五步,倒第五步的时候,左手与右手相合,然后下捋变21、白鹅亮翅;倒步,两手,右手上掤,左手下按,左脚收回,虚脚点地;22斜形,动作一:身体向左转,右手顺缠向上领,然后变身体向右转,右手顺逆向下按,左手顺缠向上掤,身体向右转;右脚尖微向外摆,重心移到右腿,右手上掤,提左腿向前上步,然后左手和左肘从左膝下转过,五指合拢上提,松肩沉肘,右手向前推,再向右拉开,放松下沉,变斜形;23、闪通背,两手相合下捋,重心移到右腿,左脚收回来虚脚点地,左手上掤,右手下合与膝合,然后右手上提把左腿领起来,右手合于右腰间,左手手心向前,左腿提起向前上步,重心向左移,右手向上穿掌,左手下按变勾手于身后;这时候,要加速突然向右转身,提腿转身,两手这样向上掤,由上边划弧过去,把右腿提起来,转身震脚;然后上步两手交叉,24、变掩手肱拳;两手下分,再相合,这时候以腰脊为轴,前拳后肘突然发力,"哼"25、六封四闭,两手相合下捋,重心向右移,身体向左转,左脚尖外摆,然后重心再移到左腿,再上右步,变六封四闭,上合下按;26、单鞭,两手相合再变勾手,提腿开步,移重心;单鞭这个动作,要上下相合,上开下合,有一首诗说"单鞭一势最为雄,一条长蛇画西东,击首尾动精神贯,击首尾动脉络通,中间一击首尾动,上下四旁扣如弓",主要讲单鞭这个动作上下协调内外一致的要求;27、云手,云手是练习步法的一种方法,右手变掌下沉划弧;然后重心再向右移,左手下沉划弧;两手在胸前这样双手挥舞,然后移重心并步;然后开左步,再并右步,再开右步;开步的时候是脚跟先着地;再做并步;再做开步;28、高探马,高探马重心向左移,两手交叉相合,把右脚收回来,虚脚点地;然后再向后方跨步,两手分开,左手向前推,左手向下捋,然后右手顺缠上掤,再身体向左转,右脚尖内扣,右手逆缠向里合,左脚收回来,身体向左转,右手向右侧面推出去,左手手心向上收于腹前;放松下沉;左脚虚脚点地;29、右擦脚,左手与右手相合,然后下捋,然后两手交叉,提左腿,手脚同时交叉,然后重心移到左腿,两手向上掤,再打脚;30、左擦脚,身体向右转,右脚外摆,两手交叉,重心移向右腿,两手上掤,打左脚,然后转身,手相合,变左蹬一跟;手先分,然后再变拳,提左腿周身相合,把劲力发在左脚和两拳上,"哼"32、前趟拗步;动作一、二、三;33、击地捶,两手变拳,放松下沉,左拳从左膝下划弧上提,右拳走上弧从右耳前向下栽拳;34、翻身踢踢二起,重心右移,身体向右转,右肘向上翻;右拳变逆缠,左拳逆缠向下,左脚尖内扣,身向右转,把右脚收回来,右拳拳心向上,左拳拳心向内;重心向右移,两手在身体的两侧这样划弧转圆,同时跳步与右脚相合;35、护心拳,开左步向前上步,两手上掤后下捋,下沉,重心向左移把右脚收回来;两手向左边上掤,然后开右步,右手从右膝前转过,然后两手变拳上提,身向左转,两拳向前掤,拳心向内;36、旋风脚,身向右转,两拳变掌划弧变上捋;然后重心再移向左腿,两手下沉,把右脚提起来外摆,脚跟外侧着地,两手交叉于胸前,身体继续向右转,重心移向右腿,两上向外掤;左腿变里合腿,两手这样横向外开,与左脚相合,所以这样就形成一个爆发力,转过以后变右蹬跟37、右蹬跟....左步向左开,两手向上分,重心移向左腿,提右腿相合,蹬右跟;"哼"然后转身震脚;38、掩手肱拳,"哼".下边一段螺旋缠绕动作比较多,请大家注意看这个动作叫39、小擒打,松肩沉肘下合,同时提腿上步,再移重心,右手臂逆缠上掤,提左腿,左脚和左手同时下开;重心再走下弧向左腿移,左手上掤,右手与左手相合;然后重心再移于右腿,两手再合于胸前,重心再由下弧向左腿移,同时两手向前推出去;40、抱头推山,两手相合,右脚收回,脚尖点地;然后以腰领劲向右转,左脚跟外摆,两手下分,在上合的同时开步,两手抱头,裆劲走下弧向前移,两手合力推出去;41、六封四闭,下捋,再上合,移重心,下按;42、单鞭,前边都讲过了,在移重心的时候,注意走下弧线移过来,再向右回旋穿掌外翻,用腰带,把左手拉开,放松下沉;43、前招,右手变掌下沉到腹前,然后再移重心,右手上掤外翻,左手合于腹前,同时把左脚收回,虚脚点地,左腿再提起,脚跟着地向前开步,然后左手再划弧上掤,重心移于左腿,右脚收回,虚脚点地,这个动作为前招;44、后招是脚步不动,以腰脊为轴,右手逆缠上掤,左手顺缠下合,先左后右旋转;45、野马分鬓,左手上掤,右手下合,同时提右腿上步,然后重心前移,右手上掤外翻,左手顺缠相合,右脚尖外摆再提左腿上步,左手再上掤逆缠外翻,右手合于右膝前;这是野马分鬃.46、六封四闭,右手去与左手相合,然后下捋,重心随着移过来,然后再向上翻变上捋,同时左脚尖向左外摆,然后上右步,变六封四闭,下捋,上合,下按;47、单鞭,一、二、三、四、五,拉开,六,放松下沉.48、玉女穿梭,动作一,右手下合与左手相合,同时把右脚收回,虚脚点地,再以腰为轴向右旋转,带动手臂相合立掌与胸前,然后两手逆缠下沉,身体下沉相合;两手顺缠上升的同时把两脚提起,叫双震脚,然后动作两手相合,把右脚提起,合好以后要蹬脚发力;"哼"然后跳步,转身两手捋过来;49、懒扎衣,两手交叉于胸前,开一大步,然后再移重心,以腰为轴把右手拉开,左手叉腰,放松下沉;50六封四闭,下捋,上合,再下按51、单鞭,开步.52、云手,这个云手采取是偷步,就是步从左腿的后边插步过去,前边一个云手叫并步,这个叫偷步,好,最后一步完了以后,变53、摆脚跌岔;由下划弧向前移重心,再变后捋;然后重心移到左腿,两手继续向右后方,然后把劲转换过来,由捋变成向前合,然后右腿由前边划弧外摆,震脚;两手变拳,右拳拳心向上,左拳拳心向下,重心移在右腿,提左腿,用脚跟铲地滑出,这叫跌岔;54、金鸡独立,向上冲拳,两拳变掌,右掌上托,左掌下按,同时提右腿,震脚下沉;然后开右步,两手划弧上掤;重心再向右移,两手下沉,把左脚收回,脚尖点地,然后左手上托,右手下按,左脚提起;55倒卷肱,连续倒四步,这个倒卷肱是倒步的方法,前向推掌是倒步防守;到第五步的时候两手相合下捋,56、白鹅亮翅;虚脚点地,两手掤圆;57、斜形,身向左转,右手上领,左手向后摆动,然后身再向右转,右手向下划弧按掌;左手立于鼻前中线,然后提左腿向左前方上一大步,然后松胯转腰向左,左手向左膝下转过去,五指合拢提起松肩沉肘;右手向前推,向右划弧拉开,放松下沉;58、闪通背,两手相合,在左膝上,然后划弧下捋;重心移到右腿,把左脚收回,虚脚点地,然后左手上掤,右手下合,提左腿上步,右手合于右腰间,再移重心穿掌,左手五指合拢在身后,然后再突然转身向上翻,提右腿震脚落地,两手交叉于胸前;59、变掩手肱拳;两手下分再合,右拳合于右腰间,左掌掌心向前,这时候重心在右腿,以腰脊为轴,前拳后肘同时发力,重心向左移,"哼"60、六封四闭,两手相合,下捋,重心右移,左脚尖外摆,然后提腿上步,再上合,下按;61、单鞭,每个单鞭都是到转折的时候动作的变化.62、下面是第三个云手,这个云步也是采取并步的方法63、高探马,,手脚相合,然后再开步,右手划弧下捋,左手向前推,然后右手再变顺缠上翻,右脚尖向内扣,身体向里合,重心移于右腿,然后身体向左转,把左腿收回,再转身,右手推出去,左手收于腹前,手心向上,放松下沉;64、十字脚,身向左转,右手下沉划弧与左手相合于胸前,然后身体向右转,右手逆缠上掤,左脚跟外摆,重心再落于左腿,右脚尖继续外摆,然后重心再移到右腿,提左腿与左手同时向左前方开步,右手上掤,左手下按;然后重心再走下弧向左腿移,左手上掤,右手下合,身体继续松右胯向右转,手合于胸前,右手在左腋下,这时候就打脚了,提右腿用外摆脚,左手打右脚的脚面;手和脚相合,然后转身震脚;然后两手交叉,变65、指裆捶,两手下分,再上合,与掩手肱拳相似,只是这个手稍微低一点,打的时候掩手肱拳是打平的方向,这个是向前下方,打对方的裆部,小腹部,"哼"66、猿猴探果,两手旋转,方向原来向下,现在要向上,就这样划弧转圈,一旋转,重心移于右腿,左脚尖外摆,再移重心,提腿上步,两手相合下按.67、变单鞭.68、雀地龙,右手下沉与左手相合,然后变拳再重心后移,右拳逆缠向上提,左拳顺缠向下沉,变仆步;69、上步七星,重心向左腿移,左脚尖外摆,左拳上冲,然后,右拳随着上冲,把右脚提上来,然后由拳变掌在胸前缠绕下沉;70、下步跨肱,倒步,手下分,然后再转身,右脚尖微摆,重心移在右腿,把左脚收回来;71、转身双摆莲,左手下按,右手上掤,左脚跟外摆,重心移于左腿,身体继续右转,右脚尖外摆,这时候左手变顺缠上掤,带着左腿一下转一圈,180度;转过来上步,两手变捋,重心再向左腿移,松右胯两手下沉,变向前合;然后右腿提起向外摆,打双摆莲.72、当头炮,两手下捋,重心移到右腿,然后两手变拳合于右胸前,重心略向左移,这时候身体同时向左转,然后重心向左移,两拳突然发力,"哼"73、金刚捣碓:两拳变掌向上捋,重心后移,再下沉走弧线,重心移于左腿,上右步,左手合于右小臂内侧,然后右手变拳落于左掌心,提右腿震脚;74、收势,两手下分再上合,下按,并腿,收势;。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招式名称和讲解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招式名称和讲解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招式名称(74式)第一部分1、太极起式2、金刚捣椎3、懒扎衣4、六封四闭5、单鞭6、金刚捣椎7、白鹤亮翅8、斜形9、搂膝10、拗步11、斜形12、搂膝13、拗步14、掩手肱拳15、金刚捣椎第二部分16、撇身锤17、青龙出水18、双推手19、肘底看拳20、倒卷肱21、白鹤亮翅22、斜形23、闪通背24、掩手肱拳25、六封四闭26、单鞭27、云手28、高捋马第三部分29、右擦脚30、左擦脚31、左蹬一跟32、前趟拗步33、击地锤34、踢二起35、护心拳36、旋风脚37、右蹬一跟38、掩手肱拳第四部分39、小擒拿40、抱头推山41、六封四闭42、单鞭43、前招44、后招45、野马分鬃46、六封四闭47、单鞭第五部分48、玉女穿梭49、懒扎衣50、六封四闭51、单鞭52、云手53、摆脚跌岔54、金鸡独立55、倒卷肱56、白鹤亮翅57、斜形68、闪背通59、掩手肱拳60、六封四闭61、单鞭62、云手63、高捋马第六部分64、十字脚步65、指铛捶66、猿猴献身67、单鞭68、雀地龙69、上步七星70、下步跨肱71、转身双摆莲72、当头炮73、金刚捣椎74、收式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基本动作规格一、起势1、屈膝松胯2、点起左脚尖3、开步与肩同宽4、落地移重心到两腿中间5、双手抬起与肩同高6、往下按至小腹7、手往左重心往右、左掌推右掌托8、翻掌转身摆脚尖9、落地提腿开步二、金刚捣锤1、向后翻掌2、左手前、右手后、移重心到左,摆脚尖3、上步合手4、捏拳5、把拳放到掌心里、提腿冲拳、震脚三、懒扎衣1,穿掌,重心左腿2、分手重心右腿3、走半拍重心左腿4、再走半拍收步5、合手开步6、左转腰翻左右掌7、移重心至右,右手打开,左手滑到腹部、叉腰下沉四、六封四闭1、左手引右手2、翻掌下搏移重心3、转腰翻掌4、收手移重心5、收腿,推举五、单鞭1、翻掌,左手出右手回2、勾手出掌,左手回腹部3、提腿开步4,穿掌、翻掌、移重心、扣右脚尖、打开、下沉六、金刚捣锤1、右手引左手2、翻掌上朋移重心3、向后翻掌4、左手前,右手后,移重心,摆左脚尖5、上步合手、捏拳、把拳放在掌心里、提腿冲拳、震脚七、白鹤亮翅1,穿掌,重心左腿2、分手,重心右腿3、走半拍,重心左腿4、再走半拍收步5、合手倒步6、左转腰翻右掌7、扣右脚尖8、移重心收步撑开八、斜行1、左转腰拨掌2、右转腰回来换手拨掌3、提腿开步4、向后转腰翻掌5、移重心收手6、左手下滑转腰勾手起来、右掌推到胸前7、推掌打开下沉九、搂膝1、下沉抱腿2、移重心3、往上提手、收步、提腿4、落地下沉、立掌十、拗步1、下抨2、翻掌3、左手左脚出去4、摆左脚尖蹬重心收手收步5、开步推掌6、左转腰拨掌7、回来换手、收手、收步8、开步推掌十一、斜行1、向后转耀翻掌2、移重心收手3、左手下滑转腰勾手起来、右掌推到胸前4、推掌打开下沉十二、搂膝1、下沉抱腿2、移重心3、往上提手、收步、提腿4、落地下沉、立掌十三、拗步1、下搏2、翻掌3、左手左脚出去4、摆左脚尖蹬重心收手收步5、开步推掌6、翻右掌、摆右脚尖,上步合手十四、掩手胧拳1、下分移重心2、翻掌捏拳拉回来再移重心3、打拳移重心十五、金刚捣雄1、分手移重心2、合手移重心3、分手移重心4、扣左脚尖移重心5、转身扫腿合手6、捏拳、把拳放在掌心里,提腿冲拳,震脚十六、撇身锤1、下分上合2、往左推掌分手开步3,村掌立掌移重心到右4、再俯掌立掌移重心到左5、捏拳,左拳叉腰,右拳旋转拉到头的右上方,目视左脚尖十七、青龙出水1、左拳变掌、右拳拉到腰间移重心2、打拳移重心十八、双推掌1、出手2、翻掌3、摆左脚尖上步平扫4、接着往后扫5、翻掌6、捏脚尖、收手、推正十九、肘底看拳1、推拉2.穿掌、分手、左转腰3、捏拳上下合二十、倒卷耽耽1、推拉2、翻掌3、收手4、倒步5、移重心扣脚尖对拉二十一、白鹤亮翅1、分手收步2、合手倒步3、左转腰翻右掌4、扣右脚尖5、移重心收步撑开二十二、斜行1、左转腰拨掌2、右转腰回来换手拨掌3、提腿开步4、向后转腰翻掌5、移重心收手6、左手下划转腰勾手起来、右掌推到胸前7、推掌打开下沉二十三、闪通背1、平合2、左转腰翻左掌3.翻掌收步打开4、右转腰翻左掌、上撩下撩5、收手提腿6、开步穿掌二十四、掩手耽拳1、移重心扣左脚尖捏拳转身2、提腿发力3、震脚合手4、开步5、下分移重心6、翻掌拉回来再移重心7、打拳移重心二十五、六封四闭1、出手移重心2、翻掌3、摆左脚尖上步下抨4、翻掌5、收手移重心6、收步推掌二十六、单鞭1、翻掌左手出右手回2、勾手出掌回腹部3、提腿开步4.穿掌、翻掌、移重心、扣右脚尖、打开二十七、云手1、合手移重心2、俯掌立掌移重心3.翻掌收左步4、开步5、掏步换手6、开步换手7、掏步再换手8、开步再换手二十八、高探马1、左手下划移重心摆左脚尖2、上步合手3、旋转立掌开步4、分手移重心5、翻掌移重心6.收手扣脚尖7、移重心转身推拉二十九、右擦脚1、左手引右手2、下抨3、起手起脚4.合手盘腿翻掌下蹲5、拍脚三十、左擦脚1、合手盘腿2、翻掌下蹲3、拍脚三十一、左蹬一跟1.转身合手2、提腿立掌3,蹬腿三十二、前趟拗步1、左手下划2、翻掌左手左脚出去3、摆左脚尖移重心收手收步4、开步推掌5、左转腰拔掌6、回来换手收手收步7、开步推掌三十三、击地锤1、向后转腰捏拳2、左拳下右拳上耳朵后3、移重心左拳上头的左上方右拳下三十四、踢二起1、合拳2、对拉移重心扣左脚尖3、转身收步换掌4、跳起拍脚三十五、护心拳1、双手下落2.往左云手3、往右云手开左步4、往左云手跟右步5、捏拳开步6.俯掌立拳移重心7、掏拳移重心8、打拳移重心三十六、旋风脚1.出手2、下抨移重心起手起脚3、合手盘腿4、翻掌外撑5、拍脚转身三十七、右蹬一跟1、合手收步2、提腿立掌3,蹬脚三十八、掩手耽拳1、捏拳转身2提腿发力3、震脚合手4、开步5、下分移重心6、翻掌拉回来再移重心7、打拳移重心三十九、小擒打1、分手移重心2、摆脚尖上步合手3、往左旋转4、翻掌落地提腿5、开步分手6、右手引左手移重心7、翻掌上朋移重心8、推掌移重心四十、抱头推山1、合手移重心扣脚尖2、收步分手3、提腿抱头4、落地推掌四十一、六封四闭1、下抨移重心2、翻掌3、收手移重心4、收步推掌四十二、单鞭1、翻掌左手出右手回2、勾手出掌回腹部3、提腿开步4,穿掌、翻掌、移重心、扣右脚尖、打开四十三、前招1、合手移重心2、俯掌立掌移重心3、摆右脚尖翻掌收步4、开步5.换手跟步四十四、后招1、左转2、右转换手四十五、野马分鬃1、左转换手开步2、再换手右转身一大步四十六、六封四闭1、左手引右手2、上朋移重心3、下抨移重心4、翻掌摆左脚尖上步下抨5、翻掌6、移重心收手7、收步推掌四十七、单鞭1、翻掌左手出右手回2、勾手出掌回腹部3、提腿开步4,穿掌、翻掌、移重心、扣右脚尖、打开四十八、玉女穿梭1、合手移重心2、分手移重心3、合手收步4.翻掌转身5、起跳6、提腿蹬脚推掌7、上步推掌8、上步合手9、分手转身四十九、懒扎衣1、分手重心右腿2、走半拍重心左腿3、再走半拍收步4.合手开步5、左转腰翻掌6、移重心右手打开、左手划到腹部、叉腰下沉五十、六封四闭1、左手引右手2、翻掌下抨移重心3、转腰翻掌4、收手移重心5、收步推掌五十一、单鞭1、翻掌左手出右手回2、右勾手出,左掌回腹部3、提腿开步4,穿掌、翻掌、移重心、扣右脚尖、打开五十二、云手1、合手移重心2.俯掌立掌移重心3、翻掌收左步4、开步5、掏步换手6、开步换手7、掏步再换手8、开步再换手五十三、摆脚跌岔1、换手移重心2、提腿拍脚手打开3、震脚合手4、往左旋转5、翻掌打开下跌岔五十四、金鸡独立1、上步收手2、提腿托手3、震脚劈掌4.往右划圆5、往左划圆6、开步、翻左掌、收步7、托掌提腿五十五、倒卷胧1、翻掌、收手、倒步2、移重心扣脚尖对拉五十六、白鹤亮翅1、分手收步2、合手倒步3、左转腰翻右掌4、扣右脚尖5、移重心收步撑开五十七、斜行1、左转腰拨掌2、右转腰回来换手拨掌3、提腿开步4、向后转腰翻掌5、移重心收手6、左手下划转腰勾手起来,右掌推到胸前7、推掌打开下沉五十八、闪通背1、平合2、左转腰翻左掌3.翻掌收步打开4.右转腰翻左掌、上撩下撩5、收手提腿6、开步穿掌五十九、掩手耽拳1、移重心扣左脚尖捏拳转身2、提腿发力3、震脚合手4、开步5、下分移重心6、翻掌拉回来再移重心7、打拳移重心六十、六封四闭1、出手移重心2、翻掌3、摆左脚尖上步下抨4、翻掌5、收手移重心6、收步推掌六十一、单鞭1、翻掌左手出右手回2、勾手出掌回腹部3、提腿开步4,穿掌、翻掌、移重心、扣右脚尖、打开六十二、云手1、合手移重心2、俯掌立掌移重心3、翻掌收左步4、开步5,掏步换手6、开步换手7、掏步再换手8、开步再换手六十三、高探马.1、左手下划移重心摆左脚尖2、上步合手3、旋转立掌开步4、分手移重心5、翻掌移重心6、收手扣脚尖7、移重心转身推拉六十四、十字脚1、左手引右手2、下抨3、合手4、往左旋转5、翻掌转脚尖、落地再转脚后跟、再落地提腿6、开步分手7、合手移重心六十五、指档锤1、收步2、拍掌转身捏拳3、提腿发力4、震脚合手5、开步6、分手移重心7、翻掌拉回来再移重心8、打拳移重心六十六、白猿献果1、翻拳移重心2、摆脚尖提腿冲拳3、落地分手4、转腰收手5、收步推掌六十七、单鞭1、翻掌左手出右手回2、勾手出掌回腹部3、提腿开步4,穿掌、翻掌、移重心、扣右脚尖、打开六十八、雀地龙1、捏拳(左拳端、右拳到头顶)2、合拳移重心3、分拳打开下六十九、上步七星1、摆脚尖2、上步冲拳七十、下步跨耽1、转圈变掌2、倒步分手3、移重心扣左脚尖、合手收步七十一、转身双摆莲1,穿掌、翻掌2、转脚尖落地再转脚后跟、再落地提腿撩手3、开步4、向后翻掌移重心5、提腿拍脚七十二、当头炮1、捏拳拉到腰间移重心2、打拳七十三、金刚捣雄1、上朋移重心2、向后翻掌3、左手前右手后移重心到左摆脚尖4、上步合手5,捏拳6、把拳放到掌心里,提腿冲拳、震脚七十四、收势。

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74式讲解

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74式讲解

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74式第一式太极起势两脚立正站立,两臂自然下坠,头要自然正,二目平视,牙齿嘴唇微合,舌尖抵住上颚,呼吸要自然,首先要做到意念集中,思想清静,抛弃一切思想杂念,然后,屈膝松胯,提左腿向左开半步,然后移重心,放松下沉,然后两手徐徐上升与肩平。

在上升的同时,注意不要挑肩架肘,然后,再随着身体下降两手下按于小腹前,这叫太极起势。

第二式金刚捣碓势名考释:金刚捣碓一势,取义为象形之类。

势中最末一动作以左手仰作石臼,右手握捶下捣,如古代农家舂米之状,使人顾名思义,学后难忘。

金刚原系佛门护法力士,加此二字,美化名字,更便记忆。

亦可证明张三丰创太极拳的说法不实。

因道家创拳,决不能用佛语命名。

其他流派太极拳均无此名。

要领:陈式太极拳一路共4个金刚捣碓,而动作连接不同。

第一势共7个动作。

眼法以正前方为主。

身法左、右、左、右、左凡五转。

步法从自然步变小正马步,右小盘步,左前虚步,左扑步,右侧马步,左大盘步,右前虚步,左独立步,成小正马步。

手法包括前掤、引掤,进左步右双采,左挤右按,左转身化拿,右膝打裆,震脚等法。

歌诀:捣碓着法变无穷,掤采挤按学用精。

马弓盘虚步十变,顺逆缠丝如游龙。

动作:身体向左转重心向右移,两手左逆右顺缠向左上方掤,现在重心偏于右腿.动作二,两手坐腕翻掌向外加掤劲,左手变顺缠右手变逆缠,然后身体向右转重心向左移,右脚尖外摆两手变捋劲,向右后上方捋.动作三,重心移到右腿,提左腿向左前方开步,脚尖上翘,脚跟铲地滑出.动作四,身体下沉,走下弧线,向前移重心,两手向前掤划弧,左手掤于胸前,右手掤在右膝上方,然后左手向前带,然后再与右手相合,右手领着右腿上步,右脚虚脚点地,然后右手变拳,下沉,落于左掌心,再提右腿,震脚落地,金刚捣碓在震脚的时候,注意不要把重心移在右腿,要重心在左腿,用右腿的弹力来震脚。

第三式懒扎衣势名考释:此势是说明作用的。

陈式原名揽擦衣。

洪师因它的着法是从右外侧接手。

截拦来劲,发劲迅速轻灵,擦衣而发,不是将对方揽在怀中的,故改为拦擦衣。

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拳谱74式

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拳谱74式

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拳谱74式
1.太极起势 2
2. 斜行 4
3. 前招 6
4. 十字脚
2.金刚捣碓 2
3. 闪通背 4
4. 后招 6
5. 指裆捶
3.懒扎衣 2
4. 掩手肱拳 4
5. 野马分鬃 6
6. 猿猴鲜果
4.六封四闭 2
5. 六封四闭 4
6. 六封四闭 6
7. 单鞭
5.单鞭 2
6. 单鞭 4
7. 单鞭 6
8. 雀地龙
6.金刚捣碓 2
7. 云手 4
8. 玉女穿梭 6
9.上步七星
7.白鹅亮翅 28. 高探马 49. 懒扎衣 70.下步跨肱
8.斜行 29. 右擦脚 50. 六封四闭 71. 转身双摆莲
9.搂膝 30. 左擦脚 51. 单鞭 72.当头炮
10.拗步 31. 左蹬一跟 52. 云手 73. 金刚捣碓
11.斜行 32. 前趟拗步 53. 摆脚跌岔 74.收势
12.搂膝 33. 击地捶 54. 金鸡独立
13.拗步 34. 踢二起 55. 倒卷肱
14.掩手肱拳 35. 护心拳 56. 白鹅亮翅
15.金刚捣碓 36. 旋风腿 57. 斜行
16.撇身捶 37. 右蹬一跟 58. 闪通背
17.青龙出水 38. 掩手肱拳 59. 掩手肱拳
18.双推手 39. 小擒打 60. 六封四闭
19.肘底看拳 40. 抱头推山 61. 单鞭
20.倒卷肱 41. 六封四闭 62. 云手
21.白鹅亮翅 42. 单鞭 63. 高探马。

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七十四式分解动作讲解

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七十四式分解动作讲解

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七十四式分解动作讲解The manuscript can be freely edited and modified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七十四式分解动作讲解1、太极起势..两脚立正站立;两臂自然下坠;头要自然正;二目平视;牙齿嘴唇微合;舌尖抵住上颚;呼吸要自然;首先要做到意念集中;思想清静;抛弃一切思想杂念;然后;屈膝松胯;提左腿向左开半步;然后移重心;放松下沉;然后两手徐徐上升与肩平..在上升的同时;注意不要挑肩架肘;然后;再随着身体下降两手下按于小腹前;这叫太极起势..2、金刚捣碓..身体向左转重心向右移;两手左逆右顺缠向左上方掤;现在重心偏于右腿.动作二;两手坐腕翻掌向外加掤劲;左手变顺缠右手变逆缠;然后身体向右转重心向左移;右脚尖外摆两手变捋劲;向右后上方捋.动作三;重心移到右腿;提左腿向左前方开步;脚尖上翘;脚跟铲地滑出.动作四;身体下沉;走下弧线;向前移重心;两手向前掤划弧;左手掤于胸前;右手掤在右膝上方;然后左手向前带;然后再与右手相合;右手领着右腿上步;右脚虚脚点地;然后右手变拳;下沉;落于左掌心;再提右腿;震脚落地;金刚捣碓在震脚的时候;注意不要把重心移在右腿;要重心在左腿;用右腿的弹力来震脚..3、懒扎衣..身向左转;右手由拳变掌;向上穿掌外翻;左手逆缠下按.动作二;两手在胸前划弧转圆两手交叉于胸前;然后提右腿向右开一大步;脚跟内侧着地;脚尖上翘里合;然后重心由左腿移向右腿;然后身体向右转;把右手拉开;左手叉腰;屈膝松胯周身放松;这个步叫右弓步;手臂要求:要松肩沉肘;立身中正;开裆要圆;虚腿脚尖要内扣;膝盖要微屈成弧形..4、六封四闭..六封四闭是左手去引右手;这是动作一.两的相合以后;向下捋;随着重心左移;这是动作二.动作三;重心右移;身体向左转;两手继续向身体左后方捋;然后上合于左耳下;然后双手下按;把左腿收回来;虚脚点地..5、单鞭;两手相合变双顺缠;左手向前;右手向后收..右手五指合拢变勾手;用手腕领劲向上掤;做到松肩沉肘;然后再提左腿向左开步;重心走下弧移于左腿;右脚尖内扣;左手再向右上方穿掌外翻;向左划弧拉开;然后放松下沉..6、下面开始第二个金刚捣碓;右手去找左手;走下弧与左手相合;然后合好以后;两个手走上弧向右后方捋;重心移在右腿;然后重心下沉;身体向左转;左脚尖外摆;重心移在左腿;两手掤出去;然后再上步;变金刚捣碓;与第一个金刚捣碓有相似之处..震脚..7、白鹅亮翅:右手穿掌外翻上掤;左手逆缠下按;重心移在右腿;然后倒左步;用脚尖着地;然后重心移在左腿;两手交叉合于胸前;再倒右步;用脚尖先着地;然后重心再向右腿移;两手分开;左手下按;右手上掤;把左脚收回来;虚脚点地;两臂要撑圆饱满;松肩沉肘8、斜形;身向左转;右手顺缠上领;再变身体向右转;右手逆缠下按;左手顺缠上掤;身体向右转;右脚尖略向外摆;然后重心再移在右腿;右手上掤;提左腿向左前方跨一大步;然后身向左移;左肘、手从左膝下转过去;五指合拢变勾手提起与肩平;右手从后边合于右耳下;然后再向前推;身向右转拉开;再放松下沉;上下相合.斜形;它就是步和两手都形成一个斜的方向;叫四隅方..9、搂膝;两手放松下沉相合于左膝上方;然后重心向右移;两手上掤;把左腿收回来;虚脚点地;两手立掌于胸前..10、拗步;两手下捋;提左腿向前上步;两手上翻;上一步;然后再上两步;上三步;就变斜形..11、斜形;还是从膝下转过;变勾手;右手再拉开放松下沉..12、搂膝、13、拗步与上边要求相同;动作一;二.拗步;一;二;动作三的时候两手交叉于胸前;再下分再上合;右手变拳合于右腰间;重心在右腿..14、掩手肱拳;打掩手肱拳的时候;以腰脊为轴;身体突然左转重心向左移;左肘向后发肘力.."哼";15、金刚捣碓;右拳变掌;松肩沉肘;下沉与左手相合;然后身向右转重心右移;右手逆缠上掤;左手逆缠下按;左脚尖内扣;然后重心再移向左腿;把右脚收回来;两手交叉合于胸前;然后右手变右拳落于左掌心;再提腿;震脚..16、撇身捶;两手下分;上合;同时开右步;然后身体向左转;重心向左移;两手向左上方展出;然后身体向右转重心向右移;右肘向下划弧从膝下转过;右手逆缠下按;左手逆缠向右推;然后身体向左转;重心向左移;手从膝下转过;右手顺缠从身体前方转到左前方;然后右手变拳左手叉腰;再变身体右转重心右移;右拳逆缠向上提于右太阳穴旁;左肘下合;左脚尖内扣;然后;右拳、左肘尖和左脚尖三点成一线;眼睛通过左肘尖看左脚尖;上下相合..17、青龙出水;身体向右转;重心向左移;右拳变顺缠;下沉合于右腰间;同时;左手从左腰间向右前方推出去;然后身体向左转重心向右移;右拳向右前下方发力;以腰脊为轴;身体向左转;前拳后肘同时发力;"哼"18、双推手;右拳变掌;两手相合;然后下沉;身体向左转;然后左脚尖外摆;再移重心;上步;身向左转重心右移;两手合于左耳下;然后向前推;同时把左脚收回来;虚脚点地;两掌推的时候与胸平向前推..19、肘底看拳;身向左转;左手下沉划弧;右手向前;两手形成左上右下;然后右手变拳和左肘下沉相合.20、倒卷肱;右拳变掌下沉上翻合于右耳下;然后倒左步;同时左手逆缠向后捋;右手向前推;然后再移重心;左手上翻合与左耳下;右脚倒步;右手逆缠后捋;连续倒五步;倒第五步的时候;左手与右手相合;然后下捋变21、白鹅亮翅;倒步;两手;右手上掤;左手下按;左脚收回;虚脚点地.. 22斜形;动作一:身体向左转;右手顺缠向上领;然后变身体向右转;右手顺逆向下按;左手顺缠向上掤;身体向右转..右脚尖微向外摆;重心移到右腿;右手上掤;提左腿向前上步;然后左手和左肘从左膝下转过;五指合拢上提;松肩沉肘;右手向前推;再向右拉开;放松下沉;变斜形..23、闪通背;两手相合下捋;重心移到右腿;左脚收回来虚脚点地;左手上掤;右手下合与膝合;然后右手上提把左腿领起来;右手合于右腰间;左手手心向前;左腿提起向前上步;重心向左移;右手向上穿掌;左手下按变勾手于身后..这时候;要加速突然向右转身;提腿转身;两手这样向上掤;由上边划弧过去;把右腿提起来;转身震脚..然后上步两手交叉;24、变掩手肱拳..两手下分;再相合;这时候以腰脊为轴;前拳后肘突然发力;"哼"25、六封四闭;两手相合下捋;重心向右移;身体向左转;左脚尖外摆;然后重心再移到左腿;再上右步;变六封四闭;上合下按..26、单鞭;两手相合再变勾手;提腿开步;移重心..单鞭这个动作;要上下相合;上开下合;有一首诗说"单鞭一势最为雄;一条长蛇画西东;击首尾动精神贯;击首尾动脉络通;中间一击首尾动;上下四旁扣如弓";主要讲单鞭这个动作上下协调内外一致的要求..27、云手;云手是练习步法的一种方法;右手变掌下沉划弧..然后重心再向右移;左手下沉划弧..两手在胸前这样双手挥舞;然后移重心并步..然后开左步;再并右步;再开右步..开步的时候是脚跟先着地..再做并步..再做开步..28、高探马;高探马重心向左移;两手交叉相合;把右脚收回来;虚脚点地..然后再向后方跨步;两手分开;左手向前推;左手向下捋;然后右手顺缠上掤;再身体向左转;右脚尖内扣;右手逆缠向里合;左脚收回来;身体向左转;右手向右侧面推出去;左手手心向上收于腹前..放松下沉..左脚虚脚点地..29、右擦脚;左手与右手相合;然后下捋;然后两手交叉;提左腿;手脚同时交叉;然后重心移到左腿;两手向上掤;再打脚..30、左擦脚;身体向右转;右脚外摆;两手交叉;重心移向右腿;两手上掤;打左脚;然后转身;手相合;变左蹬一跟..手先分;然后再变拳;提左腿周身相合;把劲力发在左脚和两拳上;"哼"32、前趟拗步..动作一、二、三..33、击地捶;两手变拳;放松下沉;左拳从左膝下划弧上提;右拳走上弧从右耳前向下栽拳..34、翻身踢踢二起;重心右移;身体向右转;右肘向上翻..右拳变逆缠;左拳逆缠向下;左脚尖内扣;身向右转;把右脚收回来;右拳拳心向上;左拳拳心向内..重心向右移;两手在身体的两侧这样划弧转圆;同时跳步与右脚相合..35、护心拳;开左步向前上步;两手上掤后下捋;下沉;重心向左移把右脚收回来..两手向左边上掤;然后开右步;右手从右膝前转过;然后两手变拳上提;身向左转;两拳向前掤;拳心向内..36、旋风脚;身向右转;两拳变掌划弧变上捋..然后重心再移向左腿;两手下沉;把右脚提起来外摆;脚跟外侧着地;两手交叉于胸前;身体继续向右转;重心移向右腿;两上向外掤..左腿变里合腿;两手这样横向外开;与左脚相合;所以这样就形成一个爆发力;转过以后变右蹬跟37、右蹬跟....左步向左开;两手向上分;重心移向左腿;提右腿相合;蹬右跟.."哼"然后转身震脚..38、掩手肱拳;"哼".下边一段螺旋缠绕动作比较多;请大家注意看这个动作叫 39、小擒打;松肩沉肘下合;同时提腿上步;再移重心;右手臂逆缠上掤;提左腿;左脚和左手同时下开..重心再走下弧向左腿移;左手上掤;右手与左手相合..然后重心再移于右腿;两手再合于胸前;重心再由下弧向左腿移;同时两手向前推出去..40、抱头推山;两手相合;右脚收回;脚尖点地..然后以腰领劲向右转;左脚跟外摆;两手下分;在上合的同时开步;两手抱头;裆劲走下弧向前移;两手合力推出去..41、六封四闭;下捋;再上合;移重心;下按..42、单鞭;前边都讲过了;在移重心的时候;注意走下弧线移过来;再向右回旋穿掌外翻;用腰带;把左手拉开;放松下沉..43、前招;右手变掌下沉到腹前;然后再移重心;右手上掤外翻;左手合于腹前;同时把左脚收回;虚脚点地;左腿再提起;脚跟着地向前开步;然后左手再划弧上掤;重心移于左腿;右脚收回;虚脚点地;这个动作为前招..44、后招是脚步不动;以腰脊为轴;右手逆缠上掤;左手顺缠下合;先左后右旋转..45、野马分鬓;左手上掤;右手下合;同时提右腿上步;然后重心前移;右手上掤外翻;左手顺缠相合;右脚尖外摆再提左腿上步;左手再上掤逆缠外翻;右手合于右膝前..这是野马分鬃.46、六封四闭;右手去与左手相合;然后下捋;重心随着移过来;然后再向上翻变上捋;同时左脚尖向左外摆;然后上右步;变六封四闭;下捋;上合;下按..47、单鞭;一、二、三、四、五;拉开;六;放松下沉.48、玉女穿梭;动作一;右手下合与左手相合;同时把右脚收回;虚脚点地;再以腰为轴向右旋转;带动手臂相合立掌与胸前;然后两手逆缠下沉;身体下沉相合..两手顺缠上升的同时把两脚提起;叫双震脚;然后动作两手相合;把右脚提起;合好以后要蹬脚发力.."哼"然后跳步;转身两手捋过来..49、懒扎衣;两手交叉于胸前;开一大步;然后再移重心;以腰为轴把右手拉开;左手叉腰;放松下沉..50六封四闭;下捋;上合;再下按 51、单鞭;开步.52、云手;这个云手采取是偷步;就是步从左腿的后边插步过去;前边一个云手叫并步;这个叫偷步;好;最后一步完了以后;变53、摆脚跌岔..由下划弧向前移重心;再变后捋..然后重心移到左腿;两手继续向右后方;然后把劲转换过来;由捋变成向前合;然后右腿由前边划弧外摆;震脚..两手变拳;右拳拳心向上;左拳拳心向下;重心移在右腿;提左腿;用脚跟铲地滑出;这叫跌岔..54、金鸡独立;向上冲拳;两拳变掌;右掌上托;左掌下按;同时提右腿;震脚下沉..然后开右步;两手划弧上掤..重心再向右移;两手下沉;把左脚收回;脚尖点地;然后左手上托;右手下按;左脚提起..55倒卷肱;连续倒四步;这个倒卷肱是倒步的方法;前向推掌是倒步防守..到第五步的时候两手相合下捋;56、白鹅亮翅..虚脚点地;两手掤圆..57、斜形;身向左转;右手上领;左手向后摆动;然后身再向右转;右手向下划弧按掌..左手立于鼻前中线;然后提左腿向左前方上一大步;然后松胯转腰向左;左手向左膝下转过去;五指合拢提起松肩沉肘..右手向前推;向右划弧拉开;放松下沉..58、闪通背;两手相合;在左膝上;然后划弧下捋..重心移到右腿;把左脚收回;虚脚点地;然后左手上掤;右手下合;提左腿上步;右手合于右腰间;再移重心穿掌;左手五指合拢在身后;然后再突然转身向上翻;提右腿震脚落地;两手交叉于胸前..59、变掩手肱拳..两手下分再合;右拳合于右腰间;左掌掌心向前;这时候重心在右腿;以腰脊为轴;前拳后肘同时发力;重心向左移;"哼"60、六封四闭;两手相合;下捋;重心右移;左脚尖外摆;然后提腿上步;再上合;下按..61、单鞭;每个单鞭都是到转折的时候动作的变化. 62、下面是第三个云手;这个云步也是采取并步的方法63、高探马; ;手脚相合;然后再开步;右手划弧下捋;左手向前推;然后右手再变顺缠上翻;右脚尖向内扣;身体向里合;重心移于右腿;然后身体向左转;把左腿收回;再转身;右手推出去;左手收于腹前;手心向上;放松下沉..64、十字脚;身向左转;右手下沉划弧与左手相合于胸前;然后身体向右转;右手逆缠上掤;左脚跟外摆;重心再落于左腿;右脚尖继续外摆;然后重心再移到右腿;提左腿与左手同时向左前方开步;右手上掤;左手下按..然后重心再走下弧向左腿移;左手上掤;右手下合;身体继续松右胯向右转;手合于胸前;右手在左腋下;这时候就打脚了;提右腿用外摆脚;左手打右脚的脚面..手和脚相合;然后转身震脚..然后两手交叉;变65、指裆捶;两手下分;再上合;与掩手肱拳相似;只是这个手稍微低一点;打的时候掩手肱拳是打平的方向;这个是向前下方;打对方的裆部;小腹部;"哼"66、猿猴探果;两手旋转;方向原来向下;现在要向上;就这样划弧转圈;一旋转;重心移于右腿;左脚尖外摆;再移重心;提腿上步;两手相合下按.67、变单鞭.68、雀地龙;右手下沉与左手相合;然后变拳再重心后移;右拳逆缠向上提;左拳顺缠向下沉;变仆步..69、上步七星;重心向左腿移;左脚尖外摆;左拳上冲;然后;右拳随着上冲;把右脚提上来;然后由拳变掌在胸前缠绕下沉..70、下步跨肱;倒步;手下分;然后再转身;右脚尖微摆;重心移在右腿;把左脚收回来..71、转身双摆莲;左手下按;右手上掤;左脚跟外摆;重心移于左腿;身体继续右转;右脚尖外摆;这时候左手变顺缠上掤;带着左腿一下转一圈;180度..转过来上步;两手变捋;重心再向左腿移;松右胯两手下沉;变向前合..然后右腿提起向外摆;打双摆莲.72、当头炮;两手下捋;重心移到右腿;然后两手变拳合于右胸前;重心略向左移;这时候身体同时向左转;然后重心向左移;两拳突然发力;"哼"73、金刚捣碓:两拳变掌向上捋;重心后移;再下沉走弧线;重心移于左腿;上右步;左手合于右小臂内侧;然后右手变拳落于左掌心;提右腿震脚..74、收势;两手下分再上合;下按;并腿;收势..。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74式)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74式)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拳谱(74式)
第一式起势第三十八式掩手肱拳第二式金刚捣碓第三十九式小擒打
第三式懒扎衣第四十式抱头推山第四式六封四闭第四十一式六封四闭第五式单鞭第四十二式单鞭
第六式金刚捣碓第四十三式前招
第七式白鹤亮翅第四十四式后招
第八式斜行第四十五式野马分鬃第九式搂膝第四十六式六封四闭第十式拗步第四十七式单鞭
第十一式斜形第四十八式玉女穿梭第十二式搂膝第四十九式懒扎衣
第十三式拗步第五十式六封四闭第十四式掩手肱拳第五十一式单鞭
第十五式金刚捣碓第五十二式云手
第十六式撇身捶第五十三式摆脚跌岔第十七式青龙出水第五十四式金鸡独立第十八式双推手第五十五式倒卷肱
第十九式肘底看拳第五十六式白鹤亮翅第二十式倒卷肱第五十七式斜形第
第二十一式白鹤亮翅第五十八式闪通背
第二十二式斜形第五十九式掩手肱拳第二十三式闪通背第六十式六封四闭第二十四式掩手肱拳第六十一式单鞭
第二十五式六封四闭第六十二式云手
第二十六式单鞭第六十三式高探马
第二十七式云手第六十四式十字脚
第二十八式高探马第六十五式指裆捶
第二十九式右擦脚第六十六式猿猴献果第三十式左擦脚第六十七式单鞭
第三十一式左蹬一跟第六十八式雀地龙
第三十二式前趟拗步第六十九式上步七星第三十三式击地捶第七十式下步跨肱第三十四式踢二起第七十一式转身双摆莲第三十五式护心拳第七十二式当头炮
第三十六式旋风脚第七十三式金刚捣碓第三十七式右蹬一跟第七十四式收势。

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七十四式动作名称

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七十四式动作名称

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拳谱
1、太极起势 2,金刚捣碓 3、懒扎依(右弓步)
4、六封四闭
5、单鞭
6、金刚捣碓
7、白鹅亮翅 8、斜行 9、搂膝(左膝上方) 10、拗步
11、斜行 12、搂膝 13、拗步 14、掩手肱拳
15、金刚捣碓 16、撇身捶(偏马步) 17、青龙出水(前拳后肘)
18、双推手19、肘底看拳20、倒卷肱
21、白鹅亮翅 22、斜行 23、闪通背 24、掩手肱拳 25、六封四闭 26、单鞭 27、云手‖ 28、高探马
29、右擦脚30、左擦脚31、左蹬一跟
32、前趟拗步 33、击地锤 34、踢二起 35、护心拳
36、旋风脚 37、右蹬一跟(撩掌斩手) 38、掩手肱拳
39、小擒打 40、抱头推山 41、六封四闭 42、单鞭 43、前招 44、后招 45、野马分鬃 46、六封四闭
47、单鞭 48、玉女穿梭 49、懒扎依 50、六封四闭
51、单鞭 52、运手‖ 53、摆脚跌叉 54、金鸡独立 55、倒卷肱 56、白鹅亮翅 57、斜形 58、闪通背
59、掩手肱拳 60、六封四闭 61、单鞭 62、云手‖
63、高探马 64、十字脚() 65、指裆锤 66、白猿
献果(大六封四闭)67单鞭68、雀地龙
69、上步七星70、下步跨肱71、转身双摆莲
72、当头炮 73、金刚捣碓 74、收势。

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七十四式动作名称

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七十四式动作名称

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七十四式动作名称1,太极起势2,金刚捣碓3、"懒扎依4、"六封四闭5、"单鞭6、"金刚捣碓7、"白鹅亮翅8、"斜行9、"搂膝10、"拗步11、"斜行12、"搂膝13、"拗步14、"掩手肱拳15、"金刚捣碓16、"撇身捶19、"肘底看拳22、"斜行25、"六封四闭28、"高探马31、"左蹬一跟34、"踢二起37、"右蹬一跟40、"抱头推山43、"前招46、"六封四闭49、"懒扎依52、"运手55、"倒卷肱58、"闪通背61、"单鞭64、"十字脚67、"单鞭70、"下步跨肱73、"金刚捣碓17、"青龙出水20、"倒卷肱23、"闪通背26、"单鞭29、"右擦脚32、"前趟拗步35、"护心拳38、"掩手肱拳41、"六封四闭44、"后招47、"单鞭50、"六封四闭53、"摆脚跌叉56、"白鹅亮翅59、"掩手肱拳62、"运手65、"指裆锤68、"雀地龙71、"转身双摆莲74、"收势18、"双推手21、"白鹅亮翅24、"掩手肱拳27、"运手30、"左擦脚33、"击地锤36、"旋风脚39、"小擒打42、"单鞭45、"野马分鬃48、"玉女穿梭51、"单鞭54、"金鸡独立57、"斜形60、"六封四闭63、"高探马66、"白猿献果69、"上步七星72、"当头炮。

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74式动作名称

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74式动作名称

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74式动作名称1. 太极起势2.金刚捣碓3. 懒扎衣4. 六封四闭5. 单鞭6. 金刚捣碓7.白鹅亮翅8. 斜形9. 搂膝10. 拗步11. 斜形12. 搂膝13. 拗步14. 掩手肱拳15. 金刚捣碓16. 撇身锤17. 青龙出水18. 双推手19. 肘底看锤20.倒卷肱21. 白鹅亮翅22. 斜形23. 闪通背24. 掩手肱拳25. 六封四闭26. 单鞭27.云手28.高探马29. 右擦脚30. 左擦脚31. 左蹬一根32. 前趟拗步33. 击地捶34. 踢二起35. 护心拳36. 旋风脚37. 右蹬一根38. 掩手肱拳39. 小擒打40. 抱头推山41. 六封四闭42. 单鞭43. 前招44. 后招45.野马分鬃46. 六封四闭47. 单鞭48. 玉女穿梭49. 懒扎衣50. 六封四闭51. 单鞭52. 云手53. 摆脚跌岔54. 金鸡独立55.倒卷肱56. 白鹤亮翅57. 斜形58. 闪通背59. 掩手肱拳60. 六封四闭61. 单鞭62. 云手63. 高探马64. 十字脚65.指挡锤66. 猿猴献果67. 单鞭68. 雀地龙69. 上步七星70. 下步跨肱71. 双摆莲72. 当头炮73. 金刚捣碓74. 收势。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七十四式动作名称及拳谱详解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七十四式动作名称及拳谱详解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七十四式动作名称及拳谱详解第一势金刚捣碓势名考释:金刚捣碓一势,取义为象形之类。

势中最末一动作以左手仰作石臼,右手握捶下捣,如古代农家舂米之状,使人顾名思义,学后难忘。

金刚原系佛门护法力士,加此二字,美化名字,更便记忆。

亦可证明张三丰创太极拳的说法不实。

因道家创拳,决不能用佛语命名。

其他流派太极拳均无此名。

要领:陈氏太极拳一路共4个金刚捣碓,而动作连接不同。

第一势共7个动作。

眼法以正前方为主。

身法左、右、左、右、左凡五转。

步法从自然步变小正马步,右小盘步,左前虚步,左扑步,右侧马步,左大盘步,右前虚步,左独立步,成小正马步。

手法包括前掤、引掤,进左步右双采,左挤右按,左转身化拿,右膝打裆,震脚等法。

歌诀:捣碓着法变无穷,掤采挤按学用精。

马弓盘虚步十变,顺逆缠丝如游龙。

第二势揽擦衣(揽扎衣)势名考释:此势是说明作用的。

陈氏原名揽擦衣。

洪师因它的着法是从右外侧接手。

截拦来劲,发劲迅速轻灵,擦衣而发,不是将对方揽在怀中的,故改为拦擦衣。

有人以戚继光拳经为据,妄改陈氏原名为懒扎衣,于陈氏理法不合。

而且戚氏图像为右手高举,眼向左视,左手撩衣于后,与陈氏揽擦衣势不同,故不采用。

陈氏太极拳一路共4个揽擦衣,二路(炮捶)只有1个。

要领:此势共5个动作。

眼法以右前方为主。

身法左、右、左、右、左凡五转。

前两个动作的步法仍为上势金刚捣碓的小正马步,只是由于身体左右旋转,而变换腿部缠法,并未变步型;从第三动作起才变为右扑步,右侧马步,而成右弓蹬步。

手法包括右下掤,右小采,右进步靠、肘、按、挤等法。

当年我学此势时,系左手按于左腰,现今习陈氏新架者,左手多合在腹前左侧,洪师改为合在心口前。

歌诀:揽擦衣先右下掤,右采左按进靠攻。

随势肘按螺旋挤,体松气顺神要凝。

第三势六封四闭势名考释:此势是说明动作的。

封是封制对方的着法,使之无隙进攻;闭是关闭自己的门户,做到防守紧严。

六封四闭就是既要保全自已,又要严防对方,便于进攻。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七十四式动作名称及拳谱详解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七十四式动作名称及拳谱详解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七十四式动作名称及拳谱详解2010-10-27 16:00第一势金刚捣碓势名考释:金刚捣碓一势,取义为象形之类。

势中最末一动作以左手仰作石臼,右手握捶下捣,如古代农家舂米之状,使人顾名思义,学后难忘。

金刚原系佛门护法力士,加此二字,美化名字,更便记忆。

亦可证明张三丰创太极拳的说法不实。

因道家创拳,决不能用佛语命名。

其他流派太极拳均无此名。

要领:陈氏太极拳一路共4个金刚捣碓,而动作连接不同。

第一势共7个动作。

眼法以正前方为主。

身法左、右、左、右、左凡五转。

步法从自然步变小正马步,右小盘步,左前虚步,左扑步,右侧马步,左大盘步,右前虚步,左独立步,成小正马步。

手法包括前掤、引掤,进左步右双采,左挤右按,左转身化拿,右膝打裆,震脚等法。

歌诀:捣碓着法变无穷,掤采挤按学用精。

马弓盘虚步十变,顺逆缠丝如游龙。

第二势揽擦衣(揽扎衣)势名考释:此势是说明作用的。

陈氏原名揽擦衣。

洪师因它的着法是从右外侧接手。

截拦来劲,发劲迅速轻灵,擦衣而发,不是将对方揽在怀中的,故改为拦擦衣。

有人以戚继光拳经为据,妄改陈氏原名为懒扎衣,于陈氏理法不合。

而且戚氏图像为右手高举,眼向左视,左手撩衣于后,与陈氏揽擦衣势不同,故不采用。

陈氏太极拳一路共4个揽擦衣,二路(炮捶)只有1个。

要领:此势共5个动作。

眼法以右前方为主。

身法左、右、左、右、左凡五转。

前两个动作的步法仍为上势金刚捣碓的小正马步,只是由于身体左右旋转,而变换腿部缠法,并未变步型;从第三动作起才变为右扑步,右侧马步,而成右弓蹬步。

手法包括右下掤,右小采,右进步靠、肘、按、挤等法。

当年我学此势时,系左手按于左腰,现今习陈氏新架者,左手多合在腹前左侧,洪师改为合在心口前。

歌诀:揽擦衣先右下掤,右采左按进靠攻。

随势肘按螺旋挤,体松气顺神要凝。

第三势六封四闭势名考释:此势是说明动作的。

封是封制对方的着法,使之无隙进攻;闭是关闭自己的门户,做到防守紧严。

六封四闭就是既要保全自已,又要严防对方,便于进攻。

陈式74式老架一路太极拳《拳普》

陈式74式老架一路太极拳《拳普》

陈式74式老架一路太极拳《拳普》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74式拳谱
第 1式太极起势
第2式金刚捣碓
第3式懒扎衣
第4式六封四闭
第 5式单鞭
第6式金刚捣碓
第7式白鹅亮翅
第8式斜行
第 9式搂膝
第10式拗步
第11式斜形
第12式搂膝
第13式拗步
第14式掩手肱拳
第15式金刚捣碓
第16式撇身捶
第17式青龙出水
第18式双推手
第19式肘底看拳
第20式倒卷肱
第21式白鹅亮翅
第22式斜形
第23式闪通背
第24式掩手肱拳
第25式六封四闭
第26式单鞭
第27式云手
第28式高探马第29式右擦脚第30式左擦脚第31式左蹬一跟第32式前趟拗步第33式击地捶第34式踢二起第35式护心拳第36式旋风脚第37式右蹬一跟第38式掩手肱拳第39式小擒打第40式抱头推山第41式六封四闭第42式单鞭
第43式前招
第44式后招
第45式野马分鬃第46式六封四闭第47式单鞭
第48式玉女穿梭第49式懒扎衣第50式六封四闭第51式单鞭
第52式云手
第53式摆脚跌岔第54式金鸡独立第55式倒卷肱
第56式白鹅亮翅第57式斜形
第58式闪通背
第59式掩手肱拳第60式六封四闭第61式单鞭
第62式云手
第63式高探马
第64式十字脚
第65式指裆捶
第66式猿猴献果第67式单鞭
第68式雀地龙
第69式上步七星第70式下步跨虎第71式转身双摆莲第72式当头炮
第73式金刚捣碓第74式收势。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74式拳谱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74式拳谱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74式拳谱
1太极起势
26单鞭
51单鞭
2金刚捣碓
27云手
52云手
3懒扎衣
28高探马
53摆脚跌岔
4六封四闭
29右擦脚
54金鸡独立
5单鞭
30左擦脚
55倒卷肱
6金刚捣碓
31左蹬一跟
56白鹅亮翅
7白鹅亮翅
32前趟拗步
57斜形
8斜行
33击地捶
58闪通背
9搂膝
34踢二起
59掩手肱拳
10拗步
35护心拳
70下步跨肱
21白鹅亮翅
46六封四闭
71转身双摆莲
22斜形
47单鞭
72当头炮
23闪通背
48玉女穿梭
73金刚捣碓
24掩手肱拳
49懒扎衣
711斜形
36旋风脚
61单鞭
12搂膝
37右蹬一跟
62云手
13拗步
38掩手肱拳
63高探马
14掩手肱拳
39小擒打
64十字脚
15金刚捣碓
40抱头推山
65指裆捶
16撇身捶
41六封四闭
66猿猴献果
17青龙出水
42单鞭
67单鞭
18双推手
43前招
68雀地龙
19肘底看拳
44后招
69上步七星
20倒卷肱
45野马分鬃

陈氏七十四式太极拳谱

陈氏七十四式太极拳谱

陈⽒七⼗四式太极拳谱
陈⽒太极⽼架⼀路--拳谱第⼀式预备式第⼆式⾦刚捣碓
第三式懒扎⾐第四式六封四闭
第五式单鞭第六式⾦刚捣碓
第七式⽩鹤亮翅第⼋式斜⾏
第九式搂膝第⼗式上三步
第⼗⼀式斜⾏第⼗⼆式搂膝
第⼗三式上三步第⼗四式掩⼿肱拳
第⼗五式⾦刚捣碓第⼗六式撇⾝捶
第⼗七式青龙出⽔第⼗⼋式双推⼿
第⼗九式肘底看拳第⼆⼗式倒卷肱
第⼆⼗⼀式⽩鹤亮翅第⼆⼗⼆式斜⾏
第⼆⼗三式闪通背第⼆⼗四式掩⼿肱拳
第⼆⼗五式六封四闭第⼆⼗六式单鞭
第⼆⼗七式运⼿第⼆⼗⼋式⾼探马
第⼆⼗九式右擦脚第三⼗式左擦脚
第三⼗⼀式左蹬⼀根第三⼗⼆式上三步
第三⼗三式神仙⼀把抓第三⼗四式踢⼆起
第三⼗五式护⼼拳第三⼗六式旋风脚
第三⼗七式右蹬⼀根第三⼗⼋式掩⼿肱拳
第三⼗九式⼩擒打第四⼗式抱头推⼭
第四⼗⼀式六封四闭第四⼗⼆式单鞭
第四⼗三式前招第四⼗四式后招
第四⼗五式野马分鬃第四⼗六式六封四闭第四⼗七式单鞭第四⼗⼋式⽟⼥穿梭第四⼗九式懒扎⾐第五⼗式六封四闭第五⼗⼀式单鞭第五⼗⼆式运⼿
第五⼗三式双摆莲第五⼗四式跌岔
第五⼗五式⾦鸡独⽴第五⼗六式倒卷肱第五⼗七式⽩鹤亮翅第五⼗⼋式斜⾏
第五⼗九式闪通背第六⼗式掩⼿肱拳第六⼗⼀式六封四闭第六⼗⼆式单鞭
第六⼗三式运⼿第六⼗四式⾼探马第六⼗五式⼗字脚第六⼗六式指裆捶第六⼗七式猿猴献果第六⼗⼋式单鞭
第六⼗九式雀地龙第七⼗式上步七星第七⼗⼀式下步跨肱第七⼗⼆式双摆莲第七⼗三式当头炮第七⼗四式⾦刚捣碓。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74式拳谱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74式拳谱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74式拳谱
陈式太极拳老架
一路74式拳谱
第1式太极起势第2式金刚捣碓第3式懒扎衣
第4式六封四闭第5式单鞭
第6式金刚捣碓第7式白鹅亮翅第8式斜行
第9式搂膝
第10式拗步
第11式斜形
第12式搂膝
第13式拗步
第14式掩手肱拳第15式金刚捣碓第16式撇身捶
第17式青龙出水第18式双推手
第19式肘底看拳第20式倒卷肱
第21式白鹅亮翅第22式斜形
第23式闪通背
第24式掩手肱拳第25式六封四闭第25式单鞭
第27式云手
第28式高探马
第29式右擦脚
第30式左擦脚
第31式左蹬一跟第32式前趟拗步第33式击地捶第34式踢二起第35式护心拳
第36式旋风脚
第37式右蹬一跟
第38式掩手肱拳
第39式小擒打
第40式抱头推山
第41式六封四闭
第43式前招
第44式后招
第45式野马分鬃第46式六封四闭第47式单鞭
第48式玉女穿梭第49式懒扎衣
第50式六封四闭第51式单鞭
第52式云手
第53式摆脚跌岔第54式金鸡独立第55式倒卷肱
第56式白鹅亮翅第57式斜形
第58式闪通背
第59式掩手肱拳第60式六封四闭第61式单鞭
第62式云手
第63式高探马
第64式十字脚
第65式指裆捶
第66式猿猴献果第67式单鞭
第68式雀地龙
第69式上步七星第70式下步跨虎第71式转身双摆莲
第73式金刚捣碓第74式收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七十四式动作名称及拳谱详解第一势金刚捣碓势名考释:金刚捣碓一势,取义为象形之类。

势中最末一动作以左手仰作石臼,右手握捶下捣,如古代农家舂米之状,使人顾名思义,学后难忘。

金刚原系佛门护法力士,加此二字,美化名字,更便记忆。

亦可证明张三丰创太极拳的说法不实。

因道家创拳,决不能用佛语命名。

其他流派太极拳均无此名。

要领:陈氏太极拳一路共4个金刚捣碓,而动作连接不同。

第一势共7个动作。

眼法以正前方为主。

身法左、右、左、右、左凡五转。

步法从自然步变小正马步,右小盘步,左前虚步,左扑步,右侧马步,左大盘步,右前虚步,左独立步,成小正马步。

手法包括前掤、引掤,进左步右双采,左挤右按,左转身化拿,右膝打裆,震脚等法。

歌诀:捣碓着法变无穷,掤采挤按学用精。

马弓盘虚步十变,顺逆缠丝如游龙。

第二势揽擦衣(揽扎衣)势名考释:此势是说明作用的。

陈氏原名揽擦衣。

洪师因它的着法是从右外侧接手。

截拦来劲,发劲迅速轻灵,擦衣而发,不是将对方揽在怀中的,故改为拦擦衣。

有人以戚继光拳经为据,妄改陈氏原名为懒扎衣,于陈氏理法不合。

而且戚氏图像为右手高举,眼向左视,左手撩衣于后,与陈氏揽擦衣势不同,故不采用。

陈氏太极拳一路共4个揽擦衣,二路(炮捶)只有1个。

要领:此势共5个动作。

眼法以右前方为主。

身法左、右、左、右、左凡五转。

前两个动作的步法仍为上势金刚捣碓的小正马步,只是由于身体左右旋转,而变换腿部缠法,并未变步型;从第三动作起才变为右扑步,右侧马步,而成右弓蹬步。

手法包括右下掤,右小采,右进步靠、肘、按、挤等法。

当年我学此势时,系左手按于左腰,现今习陈氏新架者,左手多合在腹前左侧,洪师改为合在心口前。

歌诀:揽擦衣先右下掤,右采左按进靠攻。

随势肘按螺旋挤,体松气顺神要凝。

第三势六封四闭势名考释:此势是说明动作的。

封是封制对方的着法,使之无隙进攻;闭是关闭自己的门户,做到防守紧严。

六封四闭就是既要保全自已,又要严防对方,便于进攻。

当然这种要求,不只限于这一个势子。

在陈氏太极拳各种着法中,都含有这两层意义和作用。

陈氏老架第一路(十三势)无此名,其他几路则有此名,108势太极长拳中也有此名。

陈鑫先生所著《陈氏太极拳图说》也无此名,但曾说搂膝拗步亦可名六封四闭。

一个手足斜开的大敞门势子,反以封闭为名,意更深远。

各势太极拳仍有“如封似闭”势名,与此势毫无相同。

当今陈氏一路有6个六封四闭,二路(炮捶)只有1个。

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头套)虽无六封四闭之名,但在揽擦衣与单鞭连接之处有掤捋挤按的动作练法,今命名为“六封四闭”。

要领:此势共5个动作,眼法以右前方为主。

身法左、右、左、右、右凡五转。

步法从右弓步变右侧马步。

右扑步。

成左后虚步。

手法包括掤、采、捋、按等法。

据洪均生先生讲,陈发科师爷教此势时总说:捋时左手贴腰向里缠,右手松肩沉肘下塌外碾,而且捋的姿势是用右腕掌之间搭在对方的左肘关节外上侧。

说必须这样四两拨千斤中的“拨”方能有作用。

从来不许以右手托对方的左肘,认为手总托不动对方肘部下沉的劲。

但如今一般习此势却都左手逆缠,高齐左眼,而且以右手托对方的左肘,不知从何时何人变的。

歌诀:六封四闭捋采变,顺势左捋塌外碾。

上引下松随敌意,跟步双按闭中封。

第四势单鞭势名考释:此势是象形的,势子完成时两手左右展开,如同横担一条鞭似的。

陈氏一路有7个单鞭,二路(炮捶)只有1个。

陈鑫先生在所著《陈氏太极拳图说》中说:“左转身蹬一根一势也名为中单鞭,并说明作用为手脚齐用法。

“今已无人知晓。

各式太极拳名均相同。

要领:此势共有5个动作。

眼法在一、二两动作注视右前方。

从第二动作完成,便转向左前方。

身法右、左、中、左、右凡五转、步法从左后虚步,变左前虚步,左小扑步,左侧马步,成左弓蹬步。

手法包括右引左按,左引右挤,左进步靠、左肘、左按、挤等法。

陈鑫先生讲解此势作用,右臂含有臂折靠法。

歌诀:单鞭一势最为雄,一字长蛇互西东。

右挤左化左步靠,肘打按挤法更巧。

第五势左转身金刚捣碓势名考释:与第一势金刚捣碓同。

但洪师加“左转身”三字,以别方向,使学者更为明确此势练法不同处。

要领:此势共6个动作。

眼法以左前方为主,转身后方向不变,即为正前方。

身法左、右、左、左、右、左凡六转。

步法从单鞭末动作的左弓蹬步变左半盘步,左扑步,左大盘步,右前虚步,左独立步,成小正马步。

手法包括左前掤、右收掤左转身掤、抱缠、膝打、震脚等法。

此势与第一金刚捣碓不同之处,从势的结构观察,便可看:前者是从两手下垂,两足并立的合势变开势,又变为合势的。

此势则是从手足同开的单鞭变为合势的。

前势是正面接手,对方的手、步均在我手、步里侧;此势则是对方从我左手外侧进攻,手足始终在我左外方的。

歌诀:左转捣碓先引掤,转身化拿兼膝攻。

妙在有形似无形,抱捶震脚势沉雄。

第六势白鹅亮翅势名考释:此势是象形的。

取名重在“亮翅”二字,使人一见此名,便可领悟它是讲手部的开,而不是合,与腿无关。

陈氏老谱所载命名为“白鹅亮翅”。

白鹅亮翅一名,老谱释为“鹅”性凶狠,又有温善之态,故名。

各式太极拳均为白鹤亮翅,我依老谱所载。

要领:此势在陈氏太极拳一路中共有3个。

势名虽同,而练法、作用不同。

此势共3个动作。

眼法以右前方为主。

身法左、右两转。

步法从金刚捣碓末动作的小正马步变左侧马步,经外八字步成左前虚步。

手法包括左转掤拿,右采左按等法。

歌诀:鹅性凶狠面文静,左手下按步含攻。

退步右采拴身靠,眼光四射顾盼定。

第七势搂膝拗步势名考释:此势是说明动作的,重在“拗步”二字。

因我们日常行走时,迈右步则左手向前摆动,迈左步则右手向前摆动。

拳势的动作却与人的生活习惯相反,是右或左手足一同向前,故名之为:“拗步”。

各式太极拳均有此名,而练法不同。

要领:此势共5个动作。

眼法不变向正前方(西南),身法左、右、左、右、左凡五转。

手法包括右手引掤法,进左步捋法,左手肘、挤法、松合全身之劲,贯于两手指尖法。

歌诀:搂膝拗步右引掤,左步斜进捋挤成。

敞开大门随意使,六封四闭虚要灵。

第八势初收势名考释:此势是说明动作为向内收脚。

而且表明从一路金刚捣碓至此,是初次收法。

拳论所说“收即是放”,此势虽步退内收,手亦前放。

听洪师讲,陈发科师爷教此势时,经常发出收回的口令。

我估计当年杨露禅学此势时,也可能因听到“收回”二字,而讹为“手挥”,于是后来美化其名加“琵琶”二字,而名之为“手挥琵琶”。

陈氏太极拳原来初收与再收的练法相同,都是松肩沉肘,手走外下弧线而收的。

洪师把再收的练法改为手走里上弧线,因初收练法左手为顺转,再收的左手为倒转,多了一个收法,区别初收、再收不同的练法,符合陈鑫先生咏再收七言俚语:“初收转圈自然好,未若此圈十分巧(圈是周身转不但手足,而手足在外易见故以手转言之)。

前所转圈犹嫌大,此圈转来愈觉小,越小小到没圈时,方归太极真神妙……”要领:初收、再收都是两个动作。

眼法都以左前方为主,身法初收右转,再收则左转变右转;步法初收以左弓蹬步变左侧马步,左小侧马步,再收是从左侧马步变右后虚步,成左前虚步,手法前者为左掤,收掤,后者为进左步挤,变右转身退步捋。

歌诀:初收转圈自然好,退步掤法进为要。

收回原为老势名,拳家更名尽玄妙。

(注:“收回”势名,载于《陈氏拳械谱》,是五套捶中的老势名称。

)第九势斜行拗步势名考释:此势是说明动作方向的。

因一连三步都是斜向左前进行的。

斜行拗步系老势名称,在陈氏太极二路(二套)中也有此名。

陈鑫先生在七言俚语中介绍此势:“斜腕吊踝真难看,此中自然有高见,妙手空空从何来,太极图中贵善变,善变神机无滞形,功夫归根在百练……”要领:此势共5个动作。

眼法向左前方,虽因身法、步法的变化前进,眼法方向始终不变;身法右、左、左、右、右凡五转,步法从前势初收的左小侧马步变右独立步,左小盘步,右侧马步,右大盘步,成左侧马步。

手法包括右收掤下踹,左转下拿,右进步平挒,右转掤,进左步撩阴靠。

歌诀:斜行化拿左脚踹,进步平挒转身采。

右转掤法无穷变,三进左肩侧身靠。

第十势再收第三十八势小擒打(一名小擒拿)势名考释:此势是接演手红捶而变的。

对方接我右拳,欲向右退步,引我右臂使我成背势,我随势进步前掤,再因敌变化的着法。

要领:此势共4个动作,眼看右前方。

身先右后变右、左、左凡4转。

步法从前势末动的左弓蹬步变右前虚步、左扑步、左侧马步。

手法包括进右步掤、右采左按、左转身掤、左上挤右下按等法。

据洪师讲,当年陈发科师爷讲解此势时说:这个势子的最后一着虽然同是一挤一按,但上挤下按的劲分两截,较为厉害。

因为对方只顾注意我的左手。

而用右手向上掤挤,我以左手贴胸部也向上掤挤,对方的气都集中在上盘,对方的右腿在我左腿里侧,他的劲难以下塌,因而不免下盘空虚。

而且未防我同时以在后方的右手攻到小腹报海,我虽用暗劲发出,但劲向下按,可使对方的气突然成为上下两截断开,而致气脱休克,在互相试验时,必须注意右手按劲,不可真的按在对方气海穴。

所以陈发科师爷常常教导:对抗不可能常胜,而应常保不败。

输要输得有理,赢得须有分寸。

这就是“既有拿手(不败),还有招手(不伤人)”。

歌诀:小擒打先沉右肘,右脚转进上步掤。

右手采拿左手按,左脚再进挤按成。

第三十九势抱头推山势名考释:此势陈鑫先生解为:“有人从我背后袭来(此势是从小擒打末一动作变的),来势既猛,用意不善,我必须转身应敌。

转身时为防击面部,故须抱头。

转身后对强敌不应软弱,纵使他是座山,也应以全力将他推倒。

陈鑫先生有七言俚语赞比势:“推山何必上抱头,唯有劈顶据上游。

转身抱首往前进,推倒蓬瀛盖九州。

”要领:此势共6个动作,眼法在第一个动作转向右后,以下系向右方。

身法左、右、左、右凡6转。

步法从小擒打末一动作的左侧马步变左半马步、内八字马步、右前虚步、右扑成右侧马步。

手法包括左倒掤、右转靠、右转退步,右挒兼右足转带,左引右下挤、右双按等法。

歌诀:抱头推山右倒掤,右转靠肘变化中。

左手掩面柔无骨,锁扣双推山欲崩。

第四十势三换掌势名考释:取义同前。

要领:如前势、不同之处是步法上的区别,此势主要练习左步松沉配合手法的变化,达到上下相随。

第四十一势单鞭势名考释:取义同前。

要领:此势共4个动作。

眼法第一动作向右,后均向左、身法左、右、左、右凡4转。

步法从三换掌末一动作的右半盘步变外八字马步、右侧马步、左弓蹬步。

手法包括左引右按、左靠、肘、采、按等法。

歌诀:声东击西势最强,此势平日善用方。

转身靠肘按变挤,一字长蛇应八方。

第四十二势前招(一名前昭)势名考释:说明作用以前方为主。

陈鑫先生名为“前昭”。

解“昭”为看。

可能是豫省万言。

要领:此势共两个动作。

眼法向前。

略偏左;身法左、右两转;步法从单鞭之左弓步变左侧马步,左前虚步;手法为左侧掤、右收法掤。

这个势子的运输和手法是云手的缩小、步法是斜的活步。

陈鑫先生引《易经》卦象为“小过”。

谓此折小巧灵便,如鸟之回旋,角度不大,而十分轻巧善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