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第2课时)——蒸馏和萃取

合集下载

第一节 第二课时 蒸馏和萃取

第一节   第二课时 蒸馏和萃取

D.碘和四氯化碳
解析:A、B、D项可以用蒸馏法分离,C项应用过滤法 分离。
答案:C
萃取和分液
1.萃取 (1)依据:物质在互不相溶的两种溶剂里溶解度不同。 (2)过程:物质从溶解度小的溶剂进入溶解度大的溶剂。 (3)仪器:分液漏斗。 2.分液 用于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的方法。
3.操作(用CCl4萃取碘水中的碘为例)
1.从碘水中提取碘的实验中,可以用酒精代替CCl4作萃取剂 吗?
提示:不可以。尽管碘在水中和酒精中的溶解度有较大差 异,但酒精与水互溶,不分层,故不能用酒精作萃取剂。 2.用苯萃取溴水中的溴时,充分振荡后,再如何操作? 提示:充分振荡后,应将分液漏斗放置在铁架台上,静 置分层,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2.蒸馏实验中,为什么要使用温度计?应如何放置温度计?
提示:在蒸馏实验中,温度计用来测量蒸气的温度, 所以温度计的水银球应位于蒸馏烧瓶支管口处。 3.某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原溶液中一 定含有Cl-吗?
提示:不一定;原溶液中也可能含有CO
2- 3
等杂质离
子。
1.蒸馏实验的操作步骤 (1)检查蒸馏装置的气密性。 (2)向蒸馏烧瓶中加入待分离或提纯的液体混合物,并加 入几粒碎瓷片。 (3)向冷凝管中通入冷却水。 (4)给蒸馏烧瓶加热。 (5)收集馏分。 (6)停止加热,拆卸装置。
后再加入碎瓷片
D.温度计的水银球应插入待蒸馏液体中,以便控制蒸馏 温度
解析:蒸馏时,温度计的水银球应位于蒸馏烧瓶的支管口
处,而不能插入待蒸馏液体中,D项错误。
答案:D
2.下列各组物质不能用蒸馏法分离的是
()
A.水和乙醇
B.乙二醇(沸点197.3 ℃)和乙酸(沸点117.9 ℃)

高中化学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第2课时)蒸馏和萃任件获奖课件名师公开课

高中化学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第2课时)蒸馏和萃任件获奖课件名师公开课

【课堂探究】 一、蒸馏的注意事项 1.与自来水蒸馏装置的两点区别 (1)蒸馏烧瓶~圆底烧瓶。 自来水蒸馏用圆底烧瓶,因为目的只有一个,即只收集蒸馏水, 而一般的蒸馏需得到多种馏分。 (2)有温度计~无温度计。 常温下,水的沸点是100 ℃,无需温度计,加热沸腾即可,而 一般的蒸馏得到多种馏分,需用温度计测量各馏分的沸点。
2.蒸馏的案例——自来水的蒸馏
(1)写出A、B仪器的名称:A:_圆__底__烧__瓶__,B:冷__凝__器___。 (2)冷却水流向:_下__口__进水,_上__口__出水。
3.Cl-的检验 (1)自来水 硝酸酸化
的硝酸银
(2)蒸馏水 硝酸酸化
的硝酸银
_产__生__白__色__沉__淀__,说明自来水中_含__C_l_-_; _无__白__色__沉__淀__,说明蒸馏水中_不__含__C_l_-__。
紧贴烧杯内壁
待下层液体恰好流尽时及时关闭 “防止”上地沾附下层液体
【特别提醒】(1)萃取后液体分为两层,接下来的操作便是分 液,分液可以单独用于分离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 (2)一般溴水是橙红色,碘水是紫色。
【典例2】实验室用含有Ca2+、Mg2+、Cl-、SO42-、Br-等离子 的溶液进行有关实验,已知Cl2+2Br-====Br2+2Cl-。
Cl2
溶液 操作Ⅰ
上层溶液X 下层溶液Y Br2
(1)操作Ⅰ使用的试剂是______,此时是_____(填操作名称), 将两层液体分开的操作是______,所用主要仪器是_____。 (2)若Br2是从上层液体获得的,则使用的试剂可能是_______, 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使用酒精。
【警示钟】有关蒸馏实验的常见错误 (1)实验安全意识不强,未加入沸石防暴沸; (2)由于对实验中温度计的作用不明确,而误认为温度计应插 入溶液中; (3)冷凝管的进出水的方向颠倒; (4)圆底烧瓶与蒸馏烧瓶易混淆。

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第2课时蒸馏和萃取

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第2课时蒸馏和萃取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第2课时蒸馏和萃取一、蒸馏1.原理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的不同,除去液态混合物中、或的杂质的方法。

如。

2.蒸馏用到的仪有、、、、、、接受器(牛角管与锥形瓶的组合)等。

学习与思考1.制取蒸馏水的实验中,冷却水的流向为什么是下口进水,上口出水?2.如何检验制得的蒸馏水中是否还含有Cl-?二、萃取和分液1.原理(1)萃取利用物质在的溶剂里的不同,用一种溶剂把物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里提取出来的方法。

(2)分液将的液体分开的操作。

2.主要仪器:、、。

思考与探究分液漏斗中有四氯化碳和水两层无色液体,设计简单实验探究哪层液体为水层?典例剖析【例1】如图为实验室制取蒸馏水的装置示意图,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有两处明显的错误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B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

(3)阅读、分析下列两个材料:材料一材料二回答下列问题(填写序号):A.蒸馏法B.萃取法C.“溶解、结晶、过滤”的方法D.分液法①将纯碱从氯化钠和纯碱的混合物中分离出来,最好应用________。

②将乙二醇和丙三醇相互分离的最佳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

知识点二萃取和分液【例2】萃取和分液往往是两个连续的实验操作,请完成下列有关问题:(1)选择萃取剂将碘水中的碘萃取出来,这种萃取剂应具备的性质是________。

A.不溶于水,且必须易与碘发生化学反应B.不溶于水,且必须比水更容易使碘溶解C.不溶于水,且必须比水密度大D.不溶于水,且必须比水密度小(2)下列每组中的两对物质,都能用分液漏斗分离且油层由分液漏斗上口倒出的是________。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课件1.1.2蒸馏和萃取新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课件1.1.2蒸馏和萃取新

二、萃取和分液 1.原理 (1)萃取 利用物质在_两__种__互__不__相__溶___的溶剂里_溶__解__性__的不同,用一种 溶剂把物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里提取出来的方法。 (2)分液 将互__不__相__溶_的液体分开的操作。 2.主要仪器:分_液__漏__斗__、__铁__架__台__、__烧__杯__。
(3)阅读、分析下列两个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回答下列问题(填选项字母): A.蒸馏法 B.萃取法 C.“溶解、结晶、过滤”的方法 D.分液法 ①将纯碱从氯化钠和纯碱的混合物中分离出来,最好应用 ________。 ②将乙二醇和丙三醇相互分离的最佳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C
互动训练3 下列分离和提纯的实验中,所选用的方法或仪器 不正确的是( )
解析 A项中的仪器为带有支管的蒸馏烧瓶,A项正确;水和 植物油不能互溶,需采用分液的方法进行分离,故B项正确;蒸 发食盐水得到氯化钠晶体所用仪器为蒸发皿,故D项正确。
答案 C
(2)化学分离提纯法:沉淀、置换、加热、分解、洗气等。 实际操作时往往需将不同的方法综合应用,如结晶过滤法、 沉淀过滤法、加热分解法、萃取分液法等。
典例剖析
一 蒸馏及其应用
【例1】 如图为实验室制取蒸馏水的装置示意图,根据图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有两处明显的错误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仪器的名称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仪器的名称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蒸馏和萃取 课件

蒸馏和萃取 课件

[关键能力]
萃取、分液的操作与目的
操作
目的
振荡过程中要不时旋开活塞放气
“防止”分液漏斗内部压强过大发生 危险
分液时要使分液漏斗的下端管壁紧贴 烧杯内壁
“防止”液体飞溅
待下层液体恰好流尽时及时关闭活塞 “防止”上层液体流出
分液时要先打开分液漏斗上口的玻璃 “保证”分液漏斗内部气压与外界相

同,使液体顺利流下
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保证”上层液体尽量少地沾附下层 液体
萃取剂选择“三原则” ①与另一种溶剂互不相溶; ②与被萃取的物质不发生反应; ③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远大于它在原溶剂中的溶解度。
【解析】 密度 CCl4>水,且 I2 易溶于 CCl4 难溶于水,故 下层呈紫红色,萃取剂与原溶剂互不相溶,密度可大于原溶剂, 也可小于原溶剂。
【答案】 D
[提升 2] 实验课上几名同学对萃取与分液结合进行的操作 (CCl4 为萃取剂,从碘水中萃取碘)中错误的是( )
A.碘水和 C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l4 加入分液漏斗中后,塞上上口处的塞子,用 一手压住分液漏斗上口处,一手握住活塞部分,把分液漏斗倒转
水层 碘的 CCl4 溶液
烧杯壁 上口
提升点一 蒸馏
[例 1] 右图为实验室制取蒸馏水的装置示意图,根据图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两处明显的错误是 _温__度__计__水__银__球__未__放__在__蒸__馏__烧、瓶支管口处 _冷__凝__管__进__出__水__方__向__反__了_______。
【解析】 解答本题需注意以下三点: (1)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是否正确。(2)冷凝管中冷凝水的流 向是否正确。(3)沸石的有无及作用。由图可知,温度计的水银 球的位置不对,冷凝管中冷凝水的流向错误。撤去酒精灯后,还 有余热,仍有水蒸气逸出,故后停冷凝水。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案-化学实验基本方法《蒸馏和萃取》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案-化学实验基本方法《蒸馏和萃取》

第一節化學實驗基本方法第2課時蒸餾和萃取學習目標:1.知道蒸餾的原理,會組裝蒸餾裝置。

2.認識分液漏斗,瞭解萃取劑。

3.通過實驗操作從碘水中提取碘,知道萃取原理,掌握萃取操作。

學習重點:蒸餾和萃取的實驗原理以及操作過程。

學習難點:蒸餾和萃取的掌握和應用。

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引言]上節課我們學習了粗鹽的提純,通過除雜質過濾的方法得到比較純的鹽水,大家想想如果我們要把鹽水變為淡水,該怎麼做呢?比如說在海邊,漁民們是怎麼解決生活用水的問題;前段時間,中央電視臺播放了鄭和下西洋的那段歷史,大家知道他們是怎麼解決長期在海上漂泊的吃水問題嗎?[投影]如何使海水變淡水?海水淡化工廠[提問]實驗室制取蒸餾水應該用什麼方法呢?[過渡]混合物的分離和提純除了過濾、蒸發外,還有其他很多方法,這節課,我們來學習另外兩種新方法:蒸餾和萃取[板書]蒸餾和萃取(distillation and extraction)二、推進新課教學環節一:蒸餾[過渡]首先,讓我們利用實驗室通過蒸餾的方法除去自來水中的雜質制取蒸餾水的實驗來學習蒸餾的過程[板書]一、蒸餾[引入]我們引用的自來水是純淨的水嗎?不是。

因為自來水廠使用了消毒劑氯對水進行了消毒。

使水中含有Cl―。

我們可以利用加入硝酸銀溶液檢驗是否含有氯離子。

[實驗演示]自來水中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銀溶液[講解]有明顯白色沉澱生成,證明自來水中含有氯離子。

那麼,我們應該用什麼方法除去自來水中的氯離子呢?能否向上一堂課中使用化學方法,加入試劑反應除去?不能。

加入試劑後會引入新的雜質,達不到我們實驗目的。

要想得到純淨水。

可以使用加熱將水變為水蒸汽,然後再冷凝為純淨的液態蒸餾水。

[小結]實驗室就是使用蒸餾的方法制取蒸餾水。

[投影]1.原理:利用互溶的液體混合物中各組分的沸點不同,給液體混合物加熱,使其中的某一組分變成蒸氣再冷凝成液體,從而達到分離提純的目的。

蒸餾一般用於分離沸點相差較大的液體混合物。

第二课时蒸馏和萃取

第二课时蒸馏和萃取

第二课时蒸馏和萃取(1)已知水的沸点为100℃,乙醇的沸点为78℃,分别加热水和乙醇,乙醇首先变为气体,分别同时冷凝水蒸气和乙醇蒸气,水蒸气首先变为液体。

(2)把乙醇加入水中,乙醇溶(填“溶”或“不溶”)于水,现象为得到无色透明溶液;把煤油加入水中,煤油不溶(填“溶”或“不溶”)于水,现象为液体分为上、下两层。

(3)向NaCl溶液中先后加入AgNO3溶液和稀硝酸,其现象是:有白色沉淀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gNO3+NaCl===AgCl↓+NaNO3。

一、蒸馏1.依据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沸点不同。

2.作用除去易挥发、难挥发或不挥发的杂质。

3.装置(制取蒸馏水)(1)写出A、B所代表仪器的名称:A:圆底烧瓶、B:冷凝器。

(2)说明冷却水流动方向:下口进水,上口出水。

二、萃取和分液1.概念(1)萃取:利用物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度的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里提取出来的方法。

(2)分液:将萃取后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分开的操作。

2.主要仪器分液漏斗和烧杯。

3.操作(萃取碘水中的碘)装液方法:用量筒量取10 mL碘的饱和水溶液,倒入分液漏斗中,然后注入4 mL CCl4,盖好玻璃塞。

现象:液体分层,有色层在上层。

振荡方法:用右手压住分液漏斗口部,左手握住活塞部分,把分液漏斗倒转过来振荡,使两种液体充分混合。

静置方法:将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上静置。

现象:液体分层,上层:无色,下层:紫红色。

分液方法:将分液漏斗颈上的玻璃塞打开(或使塞上的凹槽或小孔对准漏斗上的小孔),再将分液漏斗下面的活塞拧开,使下层液体沿烧杯壁流下;上层液体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

1.在蒸馏实验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温度计的水银球应放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B.冷凝器中冷却水的流向是从上向下流C.加入沸石的作用是防止液体暴沸D.加热时,蒸馏烧瓶下面要垫石棉网分析:在蒸馏实验中,要测定的是馏分蒸气的温度,A正确。

冷凝器中冷却水的流向采用“逆流”原理,应是从下向上流,B错误。

高一化学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蒸馏和萃取

高一化学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蒸馏和萃取
③漏斗内加入的液体量不能超过容积的3/4 ④放液时,上口塞子的凹槽和漏斗口颈上的小空要对准;
如分液,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放出。
⑤分液漏斗不能加热。用后要洗涤干净。
⑥长时间不用的分液漏斗要把旋塞处擦拭干净,塞芯和塞 槽之间要放一纸条,以防磨沙处粘连。
水煮西红柿汤
有油西红柿汤
水煮西红柿汤
自下而上,与蒸气成逆流 注入汽油后(是/否)分层。
碘的水溶液(碘:I2,溶质; 注入CCl4后(是/否)分层。 冷凝管中,冷凝水的流向应当是 如分液,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放出。
蒸馏实验注意事项
所盛液体不超过蒸馏瓶球部容积的 1/2 加热时,不能将液体蒸干
进水
思考
蒸馏适合分离什么样的混合物?
mL碘水,再注入约1 mL 酒精,振荡
注入酒精后不分 层,不是萃取液液萃取在源自药工业中的应用提取青霉素装置
利用萃取可以从
油料植物中提 取植物油。
例如茴香油、 豆油、玉米油。
同学课后可以 成立兴趣小组提 取植物油。
练习2:
在分液漏斗中用一种有机溶剂萃取水 溶液里的某种物质时,静置分层后, 如果不知道哪一层液体是“水层”, 较简便的判断方法是:
蒸馏烧瓶
给蒸馏烧瓶加 热要垫石棉网
实验 模拟
问题: ①温度计作用?
控温显示加热范围 如:自来水蒸馏时 温度≈100℃ ②产物收集方式?
冷凝收集
③自来水蒸馏后蒸馏瓶 内物质?
在100℃难于挥发, 不挥发的杂质
练习1:
振荡后水层颜色变_____,汽油层显___色。 ②检查是否漏水(旋塞和上口塞子) 碘从水层进入CCl4层,是萃取
利用液体沸点不同提纯液态纯净物蒸馏蒸馏烧瓶带支管支管口处温度计加热必垫石棉网防止暴沸加沸石冷凝就用冷凝管水流方向气流反在蒸馏烧瓶内放有沸止暴沸温度计水银球的顶端与支管下沿处于同一水平线蒸馏烧瓶中液体的量是烧瓶容量的1312低保证冷凝液自然下流冷却水进水通入与被冷凝蒸气流向相给蒸馏烧瓶加热要垫石棉网牛角管蒸馏烧瓶冷凝管操作要点

课件_人教版化学必修一化学实验基本方法蒸馏和萃取课件PPT精品课件[完整版]

课件_人教版化学必修一化学实验基本方法蒸馏和萃取课件PPT精品课件[完整版]

有两瓶无色液体,分别是自来水、蒸馏水,
(3)检验蒸馏水中 加稀HNO3和AgNO3
是否含有Cl-离子 溶液,蒸馏水中无沉淀。
[思考] 有两瓶无色液体,分别是自来水、蒸馏水, 你能区分它们么? (1)检验Cl(2)在蒸发皿中加热蒸干 (3)……
若两溶液密度有很大差异,还可以用密度计测密度。
蒸馏的应用举例
(2)不发生化学反应 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加热,烧瓶中水温升高至100℃沸腾,在锥形瓶中收集到蒸馏水。 [问题]如何将碘(I2)的水溶液中的碘分离出来?
(3)溶质在萃取剂中溶解度更大(大的多)。 解决淡水缺乏问题的方法除了厉行节约以外,还可以怎么样?
萃取:利用物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中溶解度的不同,用一种溶剂把物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叫萃取。 萃取:利用物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中溶解度的不同,用一种溶剂把物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叫萃取。 淡水消费量已占全世界可用淡水量的 加热,烧瓶中水温升高至100℃沸腾,在锥形瓶中收集到蒸馏水。
100℃沸腾,在锥形瓶中
7%又属于固体冰川,分布在难以利用的高山和南、北两极地区,还有一部分淡水埋藏于地下很深的地方,很难进行开采。
将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进行分离的一种操作。 ④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中溶解度相差很大
收集到蒸馏水。
萃取:利用物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中溶解度的不同,用一种溶剂把物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叫萃取。
蒸馏:利用液态混合物中各组分沸点的不同, 实现物质分离的方法。
一种或多种液体时的标准蒸馏装置
温度 计的
冷却水
位置
的流向
碎瓷 片防 暴沸
蒸馏烧瓶
盛液量 不超过三分之二

蒸馏和萃取的课件

蒸馏和萃取的课件

实验2:试管中注 入2 mL碘的四氯 化碳溶液,再注 入1 mL水,振荡
注入水后(是/否)分层。 上 水层在_____,CCl4层在 _____。振荡后水层颜色 下 不变 _____,CCl4层显 。
碘一直处 于CCl4层
紫红
不是萃取
实验 实验3:试管中 注入约2 mL碘 水,再注入约1 mL 汽油,振荡
2.物质检验的“三个原则” 即“一看”(颜色、 状态)、 “二嗅”(气味)、 “三实验”(加 试剂),根据实验时所表现的现象不同,检验离子的方法 可归纳为三类:
2 (1)生成气体,如 NH4 、CO3 的检验.
+ -
(2)生成沉淀,如 Cl 、SO2 的检验. 4 (3)显现特殊颜色,如 Cu2 、Fe3 的检验等.
2.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D A.进行蒸发操作时,不能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 管口处
)
B.进行蒸馏操作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的支 C.进行蒸馏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 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D.进行萃取操作时,应选择有机萃取剂,且萃取剂的密度 必须比水大
解析
D 项中萃取剂的密度不一定比水大,只要符合溶质
(1)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远大于在原溶剂中的溶 解度。 (2)萃取剂与原溶剂互不相溶。 (3)萃取剂与原溶液中的溶质、溶剂互不反应。
分液操作的注意事项 ①振荡时,要不时旋开活塞放气,以防止分液漏斗内压
强过大引起危险.
②分液时要将玻璃塞打开,或使塞上的凹槽(或小孔)对 准漏斗上的小孔,保证漏斗内与外界大气相通,同时漏 斗下端管口要紧贴烧杯内壁,从而使液体顺利流下. ③下层液体要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要从上口倒出.
+ +

《蒸馏和萃取》教学

《蒸馏和萃取》教学

整理课件
上一页 下一页
一、蒸馏的实验原理和操作
实验装置:
实验室制取蒸馏水
(1)A、B所代表仪器的名称: A:_圆__底__烧__瓶_,B:_冷__凝__管__。
(2)冷却水流向:_下__口_进水,_上__口__出水。
上一页
整理课件

下一页
一、蒸馏的实验原理和操作
特别注意:
盛液: 1/3<V<2/3
➢萃取剂的选择
1.与原溶剂互不相溶 2.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较大 3.溶质与萃取剂不发生反应
上一页 下一页
二、萃取、分液的原理和实验操作 分液漏斗
整理课件
上一页 下一页
二、萃取、分液的原理和实验操作 分液漏斗
注意事项:
1、使用前检查是否漏水
2、振荡静置
3、分液时,上层液体由上口倒出,下层液体由下端
流出且分液漏斗下端紧贴烧杯内壁。
上一页
整理课件
下一页
二、萃取、分液的原理和实验操作
实验步骤:
碘水中提取碘
1.检漏
2.加液
3.振荡,放气
上一页 下一页
二、萃取、分液的原理和实验操作
碘水中提取碘
实验步骤:
4. 静置分层
5.接收溶液
整理课件
上一页 下一页
二、萃取、分液的原理和实验操作 碘水中提取碘
现象
粒沸石,连接好装置,向冷凝管中通入冷水。 当温度计到
加热烧瓶,弃去开始馏出部分液体,用锥形 100℃时有液
瓶收集约10ml液体,停止加热。
体流出
3.取少量收集的液体加入试管中,然后加入
几滴AgNO3溶液和几滴稀硝酸。(得到的液体 中含有Cl-吗?)
没有现象

【人教版】化学必修一化学实验基本方法,蒸馏萃取PPT

【人教版】化学必修一化学实验基本方法,蒸馏萃取PPT

【 人 教 版 】 化学必 修一化 学实验 基本方 法,蒸馏 萃取P PT优秀 课件( 实用教 材)
萃取
液液萃取、固液萃取
应用: 天然香料、药物的提取, 核染料的处理等
【 人 教 版 】 化学必 修一化 学实验 基本方 法,蒸馏 萃取P PT优秀 课件( 实用教 材)
【 人 教 版 】 化学必 修一化 学实验 基本方 法,蒸馏 萃取P PT优秀 课件( 实用教 材) 【 人 教 版 】 化学必 修一化 学实验 基本方 法,蒸馏 萃取P PT优秀 课件( 实用教 材)
实验1-3表格
实验目的
现象
(1)自来水中 加AgNO3溶液后有不溶
Cl-的检验
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
(2)蒸馏,制 蒸馏水
(3)检验蒸馏 水中是否含有C l-离子
加热,烧瓶中水温升高至 1000C沸腾,在锥形瓶中 收集到蒸馏水。
加稀HNO3和AgNO3 溶液,蒸馏水中无沉淀。
【 人 教 版 】 化学必 修一化 学实验 基本方 法,蒸馏 萃取P PT优秀 课件( 实用教 材)
【 人 教 版 】 化学必 修一化 学实验 基本方 法,蒸馏 萃取P PT优秀 课件( 实用教 材)
CO32-的检验 向溶液中加入盐酸,若有无色无味的
气体放出,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若产生白色沉淀,则含有CO32-
【 人 教 版 】 化学必 修一化 学实验 基本方 法,蒸馏 萃取P PT优秀 课件( 实用教 材)
【 人 教 版 】 化学必 修一化 学实验 基本方 法,蒸馏 萃取P PT优秀 课件( 实用教 材)
练习:1
用于分离或提纯物质的已学方法有:
A.萃取
B.分液
C.过滤
D.加热分解 E.蒸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2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第2课时)——蒸馏和萃取第册第一章(单元)第一节,共 3 课时课题实验课:蒸馏和萃取知识目标1、知道液体混合物分离和提纯的常用方法—蒸馏和萃取;2、掌握蒸馏和萃取的原理以及适用范围;3、Cl-的检验技能目标1、掌握蒸馏和萃取的实验装置并熟悉其操作技能;2、能根据常见物质的性质设计分离和提纯物质的方案重点难点蒸馏和萃取的掌握和应用、Cl-的检验。

教学过程组织过程:[引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过滤和蒸发这两种混合物分离与提纯的方法。

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两种混合物分离与提纯的方法——蒸馏和萃取。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资料,地球上的水资源非常丰富,但可供我们人类使用的淡水资源却不足1%,对于地球上这么大面的水资源,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将她转化为可供我们使用的淡水资源呢?[生]海水淡化[提问]海水淡化是全球的一个重要项目。

而它应用的是什么方法?[生]蒸馏[师]同学们从课本P7找出蒸馏的原理。

[生]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沸点不同,除去液态混合物中易挥发、不挥发、难挥发的杂质的方法。

[讲解]这里需要同学们笔记:蒸馏是用于分离液态混合物,且各组分的沸点差一般要求大于30℃。

[师]下面,我们来看蒸馏的整个实验装置图。

现在请同学们根据从下到上,从左到右的方向把蒸馏装置中所用到的仪器名称说出来。

[生]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圆底烧瓶、冷凝管、牛角管、锥形瓶。

[提醒]区分圆底烧瓶和蒸馏烧瓶、冷凝管也叫冷凝器、锥形瓶用于盛装液体时叫锥形瓶、用于间接加热时叫平底烧瓶。

[师]下面,我们来看整个蒸馏操作中的注意事项。

同学们可翻开《问鼎学堂》P11<要点一>[投影展示]蒸馏注意事项:1、组装顺序:从下到上、从左到右;2、分离多种液体时需要使用蒸馏烧瓶和温度计,且温度计水银球在蒸馏烧瓶支管口处;(点评:常考题目:指出该实验装置中的错误地方)3、蒸馏时须加入少量碎瓷片或沸石,防止暴沸;4、操作时,先通冷却水再加热;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再停止通冷却水。

冷却水从下口进、上口出(点评:目的是为了让从蒸馏(圆底)烧瓶出来的蒸汽能得到充分的冷凝)5、烧瓶中液体体积一般介于烧瓶容积的1/3~2/3. [过渡]上节课,我们学习了SO42-的检验。

用到的试剂为稀盐酸、BaCl2(aq)。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种新的离子——Cl-的检验。

[提问]从课本中找出所用到的试剂还有试剂的加入顺序?[生]稀硝酸、AgNO3(aq)。

先加稀硝酸,再加AgNO3(aq)。

[演示实验] Cl-的检验[讲解] 试剂:稀硝酸、AgNO3(aq)现象:产生白色沉淀(AgCl不溶于稀硝酸)[投影展示]⏹实验操作试液→几滴稀硝酸酸化→滴几滴AgNO3溶液→观察现象⏹实验现象⏹结论和方程式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AgCl(氯化银)NaCl+ AgNO3== AgCl↓+NaNO3⏹注意事项检验Cl-离子须用酸酸化,以防CO32-、SO42-等产生干扰[提问]在检验Cl-离子时,为什么须用酸进行酸化?[讲解分析]防止CO32-、SO42-离子的干扰。

课本P110 部分酸、碱、盐的溶解性表。

Ag2SO4、Ag2CO3均是白色沉淀,但是与AgCl不同的是Ag2SO4、Ag2CO3溶于稀硝酸。

因此,为了确保在检验过程中产生的白色沉淀为AgCl,所以要用酸除去可能存在的CO32-、SO42-离子。

这里我们再思考一下,稀硝酸能不能改为硫酸呢?(不能,因为AgNO3(aq)会与硫酸反应生成Ag2SO4)那能不能改为稀盐酸呢?(不能,因为这会引入待检验的Cl-离子)。

这是需要我们特别注意的问题。

[分析]检验Cl-离子与检验SO42-离子类似,所加试剂的顺序也是可以调换的。

那现在我们来分析一下不同的试剂滴加顺序,所得到的不同实验现象。

[分析]顺序一:稀硝酸→AgNO3(aq)假设溶液中存在SO42-、CO32-,滴入稀硝酸后,有气泡生成(CO32-与酸反应生成CO2),SO42-转化为HSO4-,这个只需我们了解就行了;此时,再滴入AgNO3(aq),产生白色沉淀AgCl。

如果没有Cl-,则不产生白色沉淀。

顺序二:AgNO3(aq)→稀硝酸假设溶液中存在SO42-、CO32-,滴入AgNO3(aq)后,产生白色沉淀(Ag2SO4、Ag2CO3);滴入稀硝酸后,白色沉淀部分溶解(Ag2SO4转换为AgHSO4(溶于水)、Ag2CO3溶于稀硝酸)。

如果没有SO42-、CO32-,白色沉淀不溶解;如果没有Cl-,白色沉淀全部溶解。

所以,两种试剂顺序均可以用于检验Cl-离子,只是对应的实验现象不同。

[过渡]下面,我们来学习萃取这种混合物分离与提纯的方法。

[师]同样地,从课本P8找出萃取的原理。

[生]利用物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度的不同,用一种溶剂把物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里提取出来,这种方法叫萃取。

[分析]从萃取的原理分析中,我们可以知道,在萃取的过程中,它所涉及的有一种溶质、两种溶剂。

我们以用CCl4萃取碘水中的碘这个实验为例来说明,它所涉及的溶质为碘水溶液中的碘,两种溶剂为碘水中的水、还有CCl4。

由于碘在CCl4中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并且CCl4与水这两种溶剂是互不相溶的。

所以,我们就可以用CCl4萃取碘水中的碘。

[讲解]分液就是把互不相溶的液体分开的操作。

例如,如果要分离CCl4和H2O这个混合物,就可以用分液。

[讲解]下面,我们就来详细地学习实验1-4 用CCl4分离碘水中的碘。

实验过程:1、检验分液漏斗活塞和上口的玻璃塞是否漏液检漏步骤: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往分液漏斗中加入适量的水,检查活塞处是否漏液;如果没有,则盖上玻璃塞,倒立分液漏斗,再检查是否漏液。

如果两次均没有漏液,则说明分液漏斗没有漏液。

2. 把10mL碘水和4mL CCl4加入分液漏斗中,并盖好玻璃塞。

分析:倒入分液漏斗前,要求同学们观察碘水和CCl4的颜色(碘水为淡黄色,CCl4为无色)。

先倒入碘水(淡黄色),再倒入CCl4,溶液分层,上层为淡黄色,下层为无色。

这说明CCl4的密度是大于水的密度。

同学们把这个现象记住,等下再观察实验现象有什么样的变化。

3. 倒转,用力振荡,并不时旋开活塞放气,最后关闭活塞,把分液漏斗放正。

分析:给同学们演示放气操作。

并提问:为什么要进行放气操作?防止分液漏斗的内部压强过大而引起危险。

4. 把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中,静置,分层。

分析:上层:水层,无色(因含有少量碘呈黄色)下层:碘的四氯化碳溶液,紫红色(紫色)这是因为碘单质在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因此,碘单质从水中跑到了四氯化碳中而显紫红色[颜色的深浅跟四氯化碳中碘单质的含量多少有关]。

而上层溶液带浅黄色是因为含有少量的碘单质,所以,如果要使得碘水溶液中的碘单质完全转移到四氯化碳中,就要进行多次萃取。

5.将漏斗上口的玻璃塞打开,旋开活塞,用烧怀接收下口出的溶液。

分析:展示分液得到的溶液:碘的四氯化碳溶液。

[提问]如果要从碘的四氯化碳溶液中分离出碘单质,要采取哪种方法?已知碘、四氯化碳的沸点分别为184℃、76℃(由于沸点差大于30℃),所以可以用蒸馏法分离四氯化碳和碘。

6. 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上层溶液[过渡]在这里,四氯化碳作为一种萃取剂,用于萃取碘水溶液中的碘。

下面,我们来学习萃取的选取原则:(《问鼎学堂》P11<要点二>)1、与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2、与原溶液中的溶质不发生反应3、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远大于它在原溶剂中的溶解度。

[分析]结合用四氯化碳萃取碘水中的碘来进行讲解分析。

[提问]碘易溶于酒精,可以选用酒精萃取碘水中的碘吗?[学生]不能,因为酒精能与水互溶,违背了第一个原则。

[教师]接下来,我们来介绍一些常用的萃取剂:1、ρ<ρ水:苯、汽油2、ρ>ρ水:CCl4[讲解]苯的写法,区别“笨”[学生思考]试管中盛有已分层的有机溶剂和水的混合液,但不知道哪一层液体是“油层”。

试设计一种简便的判断方法。

[展示]展示均是无色透明的蒸馏水和四氯化碳在同一支试管中的分层现象。

往盛有已分层的有机溶液和水的混合液的试管中,加入较多量的水,若上层溶液体积增大,则说明上层溶液为水层;反之,上层溶液为油层。

[投影展示]展示蒸馏的日常例子设问过程:一、检验Cl-[提问1]在检验Cl-离子时,为什么须用酸进行酸化?[提问2]:稀硝酸能否改为硫酸、稀盐酸?二、实验1-4 用CCl4分离碘水中的碘[提问3]:振荡后,为什么要进行放气操作?[提问4]:如果要从碘的四氯化碳溶液中分离出碘单质,要采取哪种方法?(已知碘、四氯化碳的沸点分别为184℃、76℃)三、分离混合物的方法的考察[提问5]:碘易溶于酒精,可以选用酒精萃取碘水中的碘吗?[提问6]:试管中盛有已分层的有机溶剂和水的混合液,但不知道哪一层液体是“油层”。

试设计一种简便的判断方法。

对问题结果可能的估计:提问1:学生能够根据上节课对SO42-离子的检验的酸化原因类比进行分析。

如根据课本P110部分酸、碱、盐的溶解性找出Ag2SO4、Ag2CO3均是白色沉淀。

但是不知道AgCl与Ag2SO4、Ag2CO3的不同点。

因此,教师应给出三种沉淀的不同点。

提问2:学生能容易理解不能用稀盐酸代替稀硝酸的原因(因为这会引入待检验的Cl-离子);也能容易理解不能用硫酸代替稀硝酸的原因(因为AgNO3(aq)会与硫酸反应生成Ag2SO4)提问3:学生对此问题较为陌生,因为需要结合物理知识进行讲解。

如,振荡后,会产生气体,此时分液漏斗内压强增大,因此,为了防止分液漏斗的内部压强过大而引起危险,故需要放气。

提问4:根据沸点差,学生会很容易得到答案:蒸馏法提问5:学生能根据分析过程中所给出的萃取剂的选取原则进行分析。

提问6:由于学生不易明白两种互不相容的无色透明溶液的分层现象,因此,教师需要补充水和四氯化碳混合的分层实验。

让学生更容易明白题目的实验操作。

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法、对比法情感态度与价通过实验,学生培养出对化学学习的兴趣、严谨的科学态度以及实事求是的品质;值观板书设计一、蒸馏适用范围:液态混合物的分离(沸点差一般>30℃)二、Cl-离子的检验试剂:①稀硝酸、②AgNO3(aq)AgCl不溶于稀硝酸三、萃取和分液1、萃取原理:利用物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度的不同,用一种溶剂把物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里提取出来的方法分液:把互不相溶的液体分开的操作2、混合物分离体系一种溶质:碘两种溶剂:水、四氯化碳四、萃取剂1、选用原则(3个)2、常见的萃取剂作业布置《问鼎学堂》P13<随堂练习>教学反思1、由于此实验为教师演示实验,因此需要把每个操作以及对应的现象进行讲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