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厌学个案分析
厌学个案分析
厌学个案心理分析(一)一、个案情况我班有一位女生叫李山丹,她文静内向,典型的农村小女生。
期中考试时成绩很差,我还没找她,她却主动跑过来找我。
在我前面欲言又止,我一追问更是吞吞吐吐、结结巴巴,后来干脆一言不发只是泪流满面。
她说:“平时学习也还算努力,考出来没想到那么差。
考差了就是心里非常难受,现在这样子就是想哭。
”我说:“你不怕老师批评啊?”她说:“有点吧!看到你的眼神心理就不由发慌。
”我没有再多说她。
她向我保证下次一定有所进步。
不料阶段考试又退到了最后一名,这一次她倒没哭,只是说没有信心了,上课也越来越来没心思听了,想也听不懂,背书背了好几篇,就是背不下去,背不出。
想换个位置,把她往后调。
(她现在坐在第一座)我做了她的工作,没同意她的要求,过了两天又来找我要换,我看了她可怜兮兮的样子不忍说她,就同意了她的要求,把她调到了后面。
通过几天观察,发现她开朗起来了,似乎心情好多了。
过了一周她对我说:“现在感觉能学一点了,能听得懂点了。
“我说:“你的感觉最终要反映在期末考试的成绩上的,你可以从中选几门感觉相对容易的学科入手。
我说我相信你会崛起的。
”她咬着牙点点头。
我又把她妈找来谈心。
特别指出,当她考试考差了的时候,家长要正确面对,不能象小学那样对她要求,初中学习难度要比学大些,由于大家都处于同一水平,学习竞争异常激烈,所以学生心理压力也非常大。
她妈妈表示从此要改变教育方法方式。
配合好学校积极与孩子沟通,实现理想。
二、辅导目标与策略通过这个案例认为我在帮助学生克服厌学情绪的过程中,一般应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是要根据学生身心的发展,做适当的努力。
要善于抓住教育教学的最佳切入点和时机,了解学生心理,创设情境,让学生觉得用功学习是件很快乐的事,是展示自己天赋与才能的大好机会,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其次,要从学生感兴趣的学科入手,引导学生在学习中产生兴趣,并能积极发现问题,主动研究问题,当学生对一门学生产生兴趣之后,学生就能专心学生,认真钻研,最后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厌学学生个案心理案例分析
厌学学生个案心理案例分析厌学是指学生对学习产生消极抵触情绪的心理状态。
厌学学生个案心理案例分析旨在深入了解厌学学生的成因、特点以及相应的心理干预措施。
下面是对一个厌学学生个案的分析。
个案介绍:小明,12岁,初中一年级学生。
小明自小乖巧懂事,成绩一直优秀,被老师和同学称为“学霸”。
自从升入初中后,小明对学习逐渐失去兴趣,成绩也逐渐下降。
他经常上课走神,不愿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并且课后作业交得稀疏。
成因分析:1.学业负担过重:小明被周围人赞誉为“学霸”,教师和家长对他寄予厚望,给予了过重的学业压力。
长期背负过多的学习负担导致了他的厌学情绪。
2.对学习内容失去兴趣:小明发现初中的学习内容变得越来越难,难以与自己的兴趣产生联系,无法找到学习的动力和目标,导致他对学习失去兴趣。
3.缺乏学习技巧:随着学习内容的增加,小明逐渐发现自己缺乏高效的学习方法和技巧,这让他觉得学习更加困难和痛苦。
特点分析:1.消极抵触情绪:小明对学习产生了消极的抵触情绪,表现在不愿参与课堂讨论,拒绝完成作业等行为上。
2.注意力不集中:小明在课堂上经常会走神,缺乏对学习内容的关注和理解。
3.学习成绩下降:由于缺乏学习的动力和目标,小明的成绩逐渐下降,与之前的优秀成绩形成鲜明对比。
心理干预措施:1.减轻学业负担:教师和家长应重新审视对小明的期望,并合理安排学习任务和时间,以减轻他的学业负担。
2.激发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尝试将学习与小明的兴趣相结合,开展趣味性的教学活动,激发他对学习的兴趣。
3.培养学习技巧:教师和家长可以帮助小明培养高效的学习技巧,教授他一些记忆方法和思维导图等学习工具,以提高学习效率。
4.建立学习目标:与小明进行沟通,了解他的学习目标和需求,在帮助他制定可行的学习目标的鼓励他积极面对学习困难。
总结:厌学学生个案心理案例分析旨在帮助教师和家长更好地理解厌学学生的心理状况,并提供相应的心理干预措施。
对于小明这个个案来说,合理减轻学业压力、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习技巧和建立学习目标是帮助他重新拾起学习的关键措施。
厌学学生个案心理案例分析
厌学学生个案心理案例分析一、案例描述王小明,男,15岁,初中二年级学生。
在家里是独生子,父母对他的期望很高,希望他能够考上重点高中,将来有个好的发展。
但是从小学五年级开始,王小明就出现了厌学的情况,经常逃课,成绩一落千丈。
父母对他进行了各种严厉的惩罚和奖励,但效果甚微。
二、心理分析1. 父母期望过高王小明的父母对他的期望非常高,希望他能够成为家庭的骄傲。
这种期望使得王小明在学习上感到压力巨大,他觉得自己无法达到父母的期望,因此产生了对学习的厌恶心理。
2. 家庭教育方式不当王小明的父母在面对他的学习问题时,采取了严厉的惩罚和奖励方式,这种家庭教育方式让王小明感到压力更大,导致他变得越来越消极。
他觉得无论自己怎么努力,都得不到父母的认可和支持。
3. 学习动力不足在学习的过程中,王小明没有找到自己的学习动力,对学习缺乏激情和兴趣,这导致他对学习产生了厌倦的情绪,并且对学校、老师、学习内容产生了抵触心理。
4. 自尊心受到挫折在学习成绩下滑的过程中,王小明的自尊心受到了严重的打击,他觉得自己没有能力,无法面对父母和老师的期望,对自己的学习能力产生了质疑。
三、心理干预方案针对王小明的家庭教育方式,需要引导父母采取更加开放、理解和支持的教育方式,不再过分强调成绩和期望,而是更加注重对孩子内心世界的关怀和理解。
父母可以和孩子进行情感交流,倾听他内心的苦闷和压力,帮助他走出心理问题。
2. 建立个人学习动力需要帮助王小明找到自己的学习动力,可以让他参与一些自己感兴趣的课外活动或者社会实践,丰富自己的生活体验,培养自己对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也要逐步建立学习目标和规划,引导他自觉地去学习,逐渐提高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
3. 增强自尊心在处理与王小明的学习问题时,应当尊重他的选择和决定,帮助他建立积极健康的自尊心。
教育者可以通过一些肯定鼓励的方式,给予他学习上的支持和关爱,让他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能力,树立更加积极的学习态度。
厌学学生个案心理案例分析
厌学学生个案心理案例分析导言学生是学校教育的主体,而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业表现往往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作为学生心理咨询师,了解学生的内在情况、分析学生的问题,对于帮助学生解决学习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通过一个厌学学生的个案分析,探讨该学生的厌学原因和心理问题,并对其进行心理干预和辅导,帮助学生重新建立对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一、个案描述小明(化名),16岁,就读高中一年级,成绩一直在班级中下游。
据了解,小明上学期的成绩一直不理想,而且在班级中显得比较疏离,与同学交往较少。
在学校的课堂上,小明时常表现得懒散、不关注课堂内容,对老师的教学也缺乏兴趣。
最近一段时间,小明开始频繁请病假,每周都会有两三次。
校医室的医生查看后并未发现健康问题,因此对其频繁请假情况感到困扰。
二、心理问题分析1. 厌学心理小明的学习状态不佳,以及频繁的请假行为反映出他可能存在一定的厌学心理。
厌学是指学生对于学校教育和学习产生消极情绪和行为,表现为懒散、不关注课堂内容、对学习缺乏兴趣等。
厌学学生通常在学校表现出消极态度,对于老师的指导和要求缺乏积极性,这也会直接影响其学业表现和成绩。
2. 自卑心理小明在班级中显得疏离,与同学交往较少,这可能源自他的自卑心理。
自卑是指个体对自我的认知和评价出现消极情绪和情感,表现为自尊心弱、自信心低,对自己的能力和价值持怀疑和否定态度。
自卑的学生往往会在班级和同学之间形成一种疏离感,因而在学习和生活中缺乏积极性和向上的动力。
3. 情绪问题小明频繁请病假,但校医室并未查出健康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小明的行为可能与情绪问题有关。
由于学习状态不佳和自卑情绪的困扰,小明可能会产生一些内心的矛盾和情绪上的压力,从而表现为频繁请假的行为。
三、心理干预与辅导1. 理解和支持在对小明进行心理干预和辅导的过程中,首先要对其进行理解和支持。
学校心理咨询师、班主任和家长等应该与小明进行沟通,了解他的内在情况和困扰,并给予理解和支持。
不爱学习的孩子个案分析(精选五篇)
不爱学习的孩子个案分析(精选五篇)第一篇:不爱学习的孩子个案分析“不爱学习的孩子”个案分析一、基本情况介绍:娄某某,男孩,小学四年级的一个学生,在班上成绩较差。
娄某某上课时经常开小差,注意力很不集中,加上作业上很懒惰,本来速度也慢,导致作业经常拖拉。
个性内向孤僻,表情淡漠,不善交往,没有集体观念。
因此,他在班里没有自己的朋友,他也不会主动跟别人一起玩,不知道要做家庭作业,导致他讨厌学习。
爸爸妈妈也没有太多时间和耐性来对他进行教育。
因此有时候他做错了,他也不知道自己错在什么地方,这种错误就会不断的重复再犯。
这个孩子很多的行为都是从小没有教育好,形成了不良的习惯。
在他小时候,经常到了吃饭的时间,他还在外面玩,要爸爸妈妈到处找他回来。
如果在他小的时候就努力培养他的时间观念,让他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情,不能因为自己玩乐而给别人带来麻烦,那他现在也不会因为不想上课而不去教室,让班主任经常到处找他。
二、个案分析根据娄某某同学的种种表现,我认为主要原因是:意志薄弱、自制力差;行为习惯不良;学习习惯不良;缺乏自信;缺少关爱。
这一切导致其成绩下降,对学习没有兴趣,而这又使上述种种表现日趋加剧。
不能严格约束自己的行为,注意力经常转移,“病情”老是“反复”,是娄某某同学意志品质薄弱、自制力差的表现。
不想听课,不愿做作业,这些都是他失去学习兴趣之后而形成的不良行为习惯。
三、辅导策略和效果:(1)心理引导。
对于这样的孩子,首先要让他对自己重新建立自信,让他接纳自己去勇敢地面对困难,而不是逃避困难。
在上课时只要娄某某听课,我就不断激励、表扬,使他的学习积极、主动意识增强。
一点做的好,通过表扬,树立他的自信心,使他有追求更高目标的意愿。
我在平时的教学中特别注意捕捉娄某某的闪光点,及时进行表扬。
如我在看到娄某某认真做题时,会情不自禁地鼓励说:‘呦,孩子,你一定能做完!以这样的态度学习,你一定能取得好成绩’;平时看到娄某某因为我的叮嘱偶尔写好了一次作业,我会真诚地说:‘如果你的作业每次都写得这样认真,那该多好啊!”这样的表扬既培养了孩子的自信心,又使孩子有目标可寻,孩子自然不会产生满足感。
厌学学生心理辅导案例分析
厌学学生心理辅导案例分析厌学学生心理辅导案例分析「篇一」抑郁症学生的心理辅导案例一、基本情况:姓名:小S 性别:男年龄: 14 性格特征:为孤僻、沉默,对什么都缺乏兴趣,随意性很强。
二、主要问题1、学习成绩很差,没有良好的学习态度,对老师布置的作业纯属应付。
学习表现得很盲目,上课注意力不集中,难以跟上老师的节奏,从不主动举手发言(即使他知道答案)。
2、自身的生活也很没有规律,生活懒散,自己的物品总是随意摆放。
晚上就寝后,很难入睡(有时会到户外走动),起床却很早。
3、班级或学校举办的各项活动,他从不主动参加,有时还有抵触、急躁的情绪。
4、没有朋友和要好的同学,通常是一个人独来独往,常常会一个人坐在教室里发呆。
5、经常会用不同于常人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易走极端。
对有些问题会越想越严重,甚至深陷其中,具有较严重的偏执性。
6、喜欢趁别人不注意的时候,翻看别人的物品。
班级同学把他当小偷,总是躲的远远的,不愿和他交往。
三、背景资料1、家庭情况父母都有比较稳定的工作,家庭收入不错。
读初中以前和父母生活在一起,他们对其溺爱有加。
初中以后,其父亲经常外出,难得回家,这种稳定的家庭成员关系被打破。
经常单独和母亲生活在一起,逐渐变得不愿和父亲交流。
一个人的时候总是躲在某个角落看书或胡思乱想,上课注意力也不能集中,学习成绩下降很快。
而他的几个哥哥、姐姐成绩一直都很好,他父母也经常以他们为例数落他,责怪他不争气,他慢慢变得话少了。
2、个人成长历程小S身体状况一般,小学时成绩中等,无明显心理障碍。
从中学开始,由于学习任务加重,他的学习开始成绩下滑,但这时尚能够坐在教室里听课,尽管注意力已不集中。
作业能按时完成,但质量很低。
小S平时极少和老师、同学交往。
当有同学惹他的时候,开始忍着,后来会想尽一切办法报复,把别人的好东西弄坏或偷偷的扔掉,和周围的人关系搞得很僵。
3、学校教育小S原校是以升学率为主要目标。
不允许有学生影响学校教学的现象出现。
厌学学生个案心理案例分析
厌学学生个案心理案例分析一、案情描述小明,一名高中生,自从升入高中后,他开始表现出对学习的厌倦和抵触情绪。
他平时总是消极怠工,对学校的课程毫无兴趣,经常逃课和迟到。
在家里也总是抱怨学习的无聊和枯燥,父母对他的学习态度感到非常担忧,但是无论怎么劝说和督促,小明都不见得有丝毫改变。
最近一次期中考试成绩出来,小明的成绩令人震惊,数学、化学、物理等科目全部不及格,家长非常担心他的学习状态,于是带他到心理咨询师处进行心理辅导。
二、个案分析1. 家庭背景分析小明的家庭关系较为融洽,父母对他的学业非常重视,希望他能够顺利完成学业,走上成功的道路。
父母也愿意为他提供一切所需的学习条件,但是小明对学习却毫无兴趣,这让父母感到非常着急和沮丧。
从小明的言行中可以发现,他对学校学习的态度和父母的期望产生了强烈的抵触情绪,这可能与家庭对他的期望过高有关。
2. 学习环境分析小明所在的学校环境良好,教师团队教学水平高,但是他对学校的课程却毫无兴趣。
从他的迟到和逃课可以看出,他对学校的学习环境持有不满的态度,这也是他不愿意学习的一个重要原因。
3. 心理状态分析通过对小明进行心理测试和心理辅导,可以发现他存在着一些心理问题。
他的自尊心受到了挫伤,觉得自己无法达到父母和学校的期望,这让他感到非常沮丧和无助。
对学习的厌倦和抵触情绪可能是产生于对学习价值的怀疑,他觉得学习并不能让自己得到认可和尊重,这让他对学习失去了动力。
4. 解决方案针对小明的个案,需要采取一系列综合的解决措施。
需要与他进行深入沟通,了解他对学习的真实感受和需求,建立积极的学习态度。
需要对他进行心理辅导,帮助他排解负面情绪,树立自信心,重新找回学习的动力。
需要与学校和教师进行有效沟通,共同解决他在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改善学习环境,提高学习兴趣。
最后需要与父母进行沟通,让他们放下过高的期望,给予小明更多的支持和理解。
三、心理咨询师案例评析小明是典型的厌学学生,他的学习问题不仅仅是因为学习环境的问题,更多的是因为心理问题。
学生厌学心理辅导案例分析报告
学生厌学心理辅导案例分析报告引言:学生厌学是当前教育领域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
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教育工作者都在积极探索如何帮助这些厌学的学生重新树立对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本文通过分析某位厌学学生的个案,探讨了他所面临的问题、背后潜在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心理辅导方案。
一、个案描述该学生名叫小明,是一名初中二年级的男孩。
他曾经是班级里成绩优秀而活跃开朗的一员,但近几个月来,他开始表现出明显的厌学情绪。
在课堂上,他总是三不五时地走神、打瞌睡;完成作业时常常草率马虎;参与课外活动也大大减少。
担任班主任教师发现并关注到这一情况后,及时与小明进行了面谈,并联系家长共同探讨解决办法。
二、问题分析1. 学习内容不感兴趣小明表示最近对于大部分科目都感到无聊,缺乏动力去学习。
他认为课堂上的知识和教材与生活脱节,缺乏实用性和趣味性。
2. 过高的学业压力另一方面,小明经常抱怨作业太多、考试频繁。
他感到自己无暇顾及兴趣爱好和休闲娱乐活动,生活完全被学业填满。
3. 缺乏自信和归属感小明还提到自己在班级中的定位问题。
由于长期以来对学习的冷淡态度,他逐渐失去了原有的优秀形象,在同龄人中处于较为尴尬的处境。
这使得他产生了自卑感和对集体归属感的缺失。
三、心理辅导方案1. 培养学科兴趣针对小明对很多科目都感到无聊的情况,可以通过开展个性化教学活动,将实际应用与知识点结合起来,增加学科内容的趣味性与实用性。
例如,引入互动游戏、实地考察等方式进行教学;组织座谈会或邀请行业专家做主题讲座等形式拓宽视野。
2. 解压缓释学业压力为了帮助小明缓解过高的学业压力,可以与班级其他同学共同合作开展更多群体项目,减少个人独自承担任务的负担感。
教师也应根据学生特点和能力设置合理作业负荷,并提供一定的时间管理技巧,使他们兼顾课程以外的活动。
3. 建立自信和集体归属感针对小明在班级中感到自卑和孤立的问题,班主任可以组织团队游戏、分组讨论等活动,增加集体协作意识;同时鼓励小明坚持参与社团或俱乐部等学校文化建设项目,培养他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自尊心。
学生厌学心理辅导个案分析
学生厌学心理辅导个案分析引言:近年来,学生厌学的现象在教育领域越发常见。
良好的学习心理状态对于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发展至关重要。
因此,为了帮助那些遇到厌学问题的学生重新找回学习的热情,心理辅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通过一个具体案例,深入剖析该学生的厌学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心理辅导方法。
一、个案背景介绍针对这个特定个案,我们有必要了解其背景信息。
这名学生是初三年级的男孩,年纪约14岁。
他之前曾表现出对于各类科目都非常感兴趣,并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讨论。
然而,在最近几个月中,他渐渐失去了兴趣,并经常表现出不愿意去上课、逃课或是做作业的行为。
二、诱因分析在揭示厌学原因之前,我们需要仔细分析可能导致这种转变的影响因素。
1. 学业负担过重首先,这名学生所面临的巨大学业压力可能是导致其厌学的主要原因之一。
他的学校实行了高强度的课程设置,每天大量的课业和作业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2. 缺乏自信心另外,个体差异也可能对该学生产生影响。
或许,他在某些科目上表现得不如其他同学出色,导致他逐渐丧失了自信心,并对学习抱有消极态度。
3. 家庭环境问题此外,家庭环境对于学生情绪和动力的塑造也具有重要影响。
如果这名学生在家中经常遭遇到紧张、冲突或者忽视等问题,那么这种负面环境很有可能直接冲击着他的学习劲头。
三、辅导方法为了帮助这名被厌学困扰的学生重新找回学习动力和兴趣,请尝试以下几种有效的心理辅导方法:1. 建立积极正确的认知首先要与该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在他信任你并愿意倾听你时进行深入探讨。
然后引导他从积极正确的角度去看待考试评价、成绩等。
帮助他明确学习的目标,并以小步快走的方式激发他渐进式的进取心。
2. 学业解压在课程负荷过重带来的问题上,与学校教育者和该生家长密切合作,寻找减轻学业负担的途径。
可以通过调整课程设置、合理分配作业量等来减轻其压力,并为其提供更多放松和休息的时间。
3. 增强自信对于缺乏自信心的问题,可以通过放大该学生在某个特定科目或技能方面的优点和成就,来提升他的自尊感。
厌学心理的教育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问题日益受到关注。
厌学心理作为一种常见的心理问题,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更对其身心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本案例将通过对一位中学生厌学心理的深入分析,探讨教育者在应对此类问题时所采取的措施及效果。
二、案例分析(一)学生基本信息小王,男,14岁,某中学八年级学生。
小王性格内向,不善言辞,学习成绩一般。
自进入初中以来,小王对学习逐渐失去了兴趣,表现出明显的厌学心理。
(二)厌学心理表现1. 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小王在课堂上经常走神,对于老师的讲解内容难以理解,无法跟上教学进度。
2. 作业完成质量下降:小王对待作业的态度变得敷衍,常常抄袭他人作业,甚至有时不完成作业。
3. 与同学关系疏远:小王逐渐减少与同学的交流,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表现出孤独、自闭的倾向。
4. 情绪低落:小王经常表现出情绪低落,对生活失去信心,甚至有时出现厌世情绪。
(三)厌学心理原因分析1. 家庭教育:小王的家庭教育方式较为严厉,父母对他的期望过高,导致小王长期处于压力之下,产生厌学心理。
2. 学校教育:学校的教育方式较为单一,缺乏趣味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同伴关系:小王在班级中人际关系紧张,与同学关系疏远,导致他缺乏归属感,进一步加剧了厌学心理。
4. 自身因素:小王性格内向,缺乏自信,难以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导致其产生厌学心理。
(四)教育措施及效果1. 家校合作:教师与家长保持密切沟通,共同关注小王的学习和生活状况。
家长调整教育方式,给予小王更多的关爱和支持。
2. 丰富教学内容:教师尝试将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课堂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开展心理辅导:学校心理咨询师对小王进行心理辅导,帮助他树立自信,改善人际关系。
4. 关注同伴关系:教师组织班级活动,增进同学间的交流与互动,让小王感受到班级的温暖。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王的厌学心理得到了明显改善。
他逐渐恢复了学习兴趣,与同学的关系也变得融洽。
厌学情绪个案总结范文
一、个案背景本个案涉及一名15岁的高中生小明(化名),就读于某市重点高中。
小明自初中以来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但进入高中后,成绩逐渐下滑,出现了明显的厌学情绪。
家长和老师发现小明经常旷课、不按时完成作业,对学习失去了兴趣,甚至出现了逃学的情况。
二、个案分析1. 家庭因素小明的家庭环境较为紧张,父母工作繁忙,缺乏与孩子的沟通和交流。
父母对小明期望过高,过分强调成绩,导致小明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此外,父母对小明的生活照顾不够细致,使小明感到孤独和无助。
2. 学校因素高中阶段的学习压力较大,小明在学习上遇到了困难。
学校的教育方式较为传统,缺乏创新,使得小明对学习产生了抵触情绪。
同时,小明在班级中的地位相对较低,缺乏朋友,导致他在学校感到孤独。
3. 个性因素小明性格内向,不善交际,导致他在人际交往中遇到困难。
此外,小明在遇到挫折时容易放弃,缺乏坚持的精神。
三、干预措施1. 家庭干预(1)改善家庭氛围,加强父母与孩子的沟通,关注孩子的心理需求。
(2)降低对小明成绩的期望,给予适当的鼓励和支持。
(3)关注小明的生活,提高家庭照顾水平。
2. 学校干预(1)针对小明的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
(2)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3)加强班级管理,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3. 个性干预(1)培养小明的兴趣爱好,提高其自信心。
(2)鼓励小明参加社团活动,拓宽人际关系。
(3)引导小明正确面对挫折,培养坚持的精神。
四、干预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干预,小明的情况有了明显改善。
他逐渐适应了高中生活,成绩也有所提升。
在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努力下,小明的人际关系得到了改善,自信心和抗挫折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五、总结本个案表明,厌学情绪的产生与家庭、学校、个性等因素密切相关。
针对厌学情绪的干预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通过家庭、学校、个性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可以有效改善学生的厌学情绪,提高其学习兴趣和成绩。
小学厌学教育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小明,男,10岁,小学四年级学生。
小明自入学以来,学习成绩一直处于班级中等水平,但近一段时间,他表现出明显的厌学情绪。
每天上学时,小明总是无精打采,不愿意参加课堂活动,甚至有时会出现旷课现象。
家长和老师多次进行沟通,但效果不佳。
本案例旨在分析小明厌学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教育对策。
二、案例分析1. 家庭因素(1)家庭教育方式不当。
小明父母工作繁忙,很少有时间陪伴他,导致他在家庭中缺乏关爱和安全感。
此外,父母对小明过于严厉,对他的学习要求过高,使得小明在家庭中承受了巨大的压力。
(2)家庭环境不佳。
小明家中环境嘈杂,经常有亲戚朋友来家中聚会,导致小明无法集中精力学习。
2. 学校因素(1)教师教学方式单一。
小明所在班级的教师教学方式较为传统,以灌输式教学为主,缺乏互动和趣味性,使得小明对学习失去了兴趣。
(2)同学关系紧张。
小明在学校里与同学关系紧张,有时会受到同学的嘲笑和排斥,导致他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
3. 学生自身因素(1)学习动力不足。
小明对学习缺乏兴趣,认为学习枯燥乏味,没有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
(2)自我认知偏差。
小明认为自己学习成绩一般,缺乏自信,容易产生自卑心理。
三、教育对策1. 家庭教育(1)改善家庭教育方式。
家长要关注小明的情感需求,多陪伴他,给予关爱和支持。
同时,要调整教育方式,尊重小明的个性,适当降低学习要求,让他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2)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家长要为小明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减少家庭聚会,确保小明能够集中精力学习。
2. 学校教育(1)改进教师教学方式。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课堂互动性。
(2)加强班级管理。
班主任要关注班级氛围,及时化解同学之间的矛盾,营造和谐、友爱的班级氛围。
3. 学生自身(1)培养学习兴趣。
家长和教师要引导小明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让他了解到学习可以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
厌学学生心理辅导案例分析
厌学学生心理辅导案例分析厌学是指学生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和动力,对学校、老师和学业产生了消极情绪。
这种心理状态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需要心理辅导师的帮助和引导来帮助他们重新建立对学习的积极态度。
下面是一个厌学学生的心理辅导案例分析。
案例描述:小明是一位初中二年级的学生,曾经是班级里的优等生,但近期表现出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和动力。
他的成绩开始下滑,经常迟到早退,不完成作业,对老师的批评和责备不以为意。
在上课时,他总是低头划手机或者与同学交头接耳,对课堂内容漠不关心。
学校的老师和家长都对他的表现感到担忧,希望能通过心理辅导帮助他重新找回学习的动力。
心理辅导分析:1.情绪问题:小明表现出对学校和学习的消极情绪,这可能是由于他对一些问题或挑战感到困惑、焦虑或无法处理导致的。
通过对他进行情绪管理训练,帮助他理解并有效应对负面情绪,有助于改变他对学校和学习的观念。
2.压力问题:小明可能面临学业压力过大的问题,这给他造成了负面情绪和心理负担。
心理辅导师可以帮助他分析和调整学习目标,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减轻他的学业压力。
3.环境问题:小明家庭环境对于他的学习态度和动力也有重要影响,可能存在一些家庭问题。
辅导师可以通过与家长交流,了解家庭情况,并提供适当的家庭辅导建议,以改善他的学习环境和家庭关系,增强他的学习动力和兴趣。
4.兴趣问题:小明可能对学习的兴趣丧失,没有找到自己的学习兴趣点。
辅导师可以通过与他交流,了解他的兴趣爱好,并鼓励他参与感兴趣的课外活动,以培养他对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5.自我认知:小明可能对自己的能力和价值感到怀疑或低下。
辅导师可以开展自我认知训练,帮助他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潜力,并提供积极正面的反馈和鼓励,以提升他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
心理辅导方案:1.情绪管理训练:辅导师可以使用情绪管理技巧,如深呼吸、放松训练和积极思维训练,帮助小明调整和管理他的负面情绪。
3.家庭辅导:辅导师可以与小明的家长进行交流,了解家庭情况,并提供适当的家庭辅导建议,以改善他的学习环境和家庭关系。
厌学的教育心理学案例(3篇)
第1篇一、背景介绍厌学是一种普遍存在于学生中的现象,主要表现为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动力不足、学习态度消极等。
这种现象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还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本文将以一位初中生为例,探讨厌学现象的教育心理学原因及应对策略。
二、案例描述小明(化名),男,13岁,初中一年级学生。
小明从小学习成绩优秀,深受老师和家长的喜爱。
然而,进入初中后,小明开始表现出厌学情绪。
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经常走神;作业敷衍了事,错误率较高;与同学关系紧张,不愿参加集体活动。
家长和老师对此十分担忧,希望找到解决厌学问题的方法。
三、案例分析1. 个体心理因素(1)自我效能感低:小明在初中阶段面临新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方法,对自己的学习能力产生怀疑,导致自我效能感降低。
这种心理状态使他产生逃避学习的念头。
(2)焦虑情绪:小明担心学习成绩下滑,担心老师和家长的失望,导致焦虑情绪。
这种情绪使他更加不愿面对学习压力。
(3)认知失调:小明在初中阶段学习科目增多,难度加大,原有的学习方法和技巧无法适应。
这使得他在学习过程中产生认知失调,从而产生厌学情绪。
2. 家庭因素(1)家庭教育方式:家长过于关注学习成绩,忽视了对小明学习兴趣的培养。
当小明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家长没有给予足够的支持和鼓励,导致小明产生厌学情绪。
(2)家庭关系紧张:小明与父母的关系紧张,缺乏沟通和交流。
这种家庭氛围使小明感到压抑,进一步加剧了厌学情绪。
3. 学校因素(1)教师教学方法:教师的教学方法过于单一,缺乏趣味性和互动性,使小明对课堂学习产生厌倦。
(2)班级氛围:班级内竞争激烈,小明在学习上感到压力巨大。
这种氛围使他不愿参与课堂活动,进一步加剧了厌学情绪。
四、应对策略1. 培养自我效能感(1)树立信心:家长和老师要鼓励小明,帮助他树立信心,相信自己的学习能力。
(2)设定合理目标:根据小明的实际情况,设定合理的学习目标,让他逐步克服学习困难。
2. 缓解焦虑情绪(1)心理辅导:家长和老师可以为小明提供心理辅导,帮助他缓解焦虑情绪。
学生厌学心理辅导方案个案分享
学生厌学心理辅导方案个案分享近年来,学生厌学现象在教育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
许多学生对上学感到烦躁、无聊甚至抗拒,这给他们的学习和成长带来了困扰。
为了帮助这些厌学的学生重新找回学习的乐趣,开展有效的心理辅导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分享一个成功应用于一位厌学学生身上的心理辅导方案,并探讨其中取得的效果。
一、个案背景介绍该个案涉及一个初中二年级女生小莉(化名),她在刚进入初中时表现出明显的厌学情绪。
她经常逃课、不完成作业,并且对老师和同学态度冷漠。
她曾向班主任抱怨自己对某些科目毫无兴趣,陷入迷茫之中。
因此,我们制定了一份系统而全面的心理辅导方案。
二、建立良好的沟通与信任首先,在进行心理辅导前,我们需要与小莉建立起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
通过与她互动交流,并认真倾听她的问题和内心痛苦,我们让小莉感受到了被关心与尊重。
只有在建立起互相信任的基础上,我们才能更深入地了解她的厌学原因以及需要采取的措施。
三、寻找根源和制定目标在详细倾听小莉对学习抵触情绪的陈述后,我们发现她曾遭遇过一次差异较大的重要考试失败经历,这导致了她对学习的消极情绪。
为了帮助她克服这种消极影响,我们设定了明确而可行的目标:提高自信、培养学习兴趣,并激发她在学习中展现潜力。
四、提供多元化教育资源为了使小莉对学习产生浓厚兴趣,我们为她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教育资源。
通过组织校外实践活动、参观博物馆等方式拓宽她视野,引导她感受不同领域知识带来的快乐与成就感。
同时,在教育资源选择上注重个性化需求,根据小莉的兴趣和特长,让她参与适合她的活动,激发她对学习的热情。
五、引导积极思考与行为在辅导过程中,我们强调积极思考与行为的重要性。
通过鼓励小莉在学习中出现困难时运用积极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认识到自己取得进步所带来的快乐感,增强她对学习的主动性。
同时,在遇到挫折时,我们也教给小莉如何应对情绪波动,并寻求支持和帮助。
六、建立合理时间管理厌学常常伴随着学生对学业负责任感的缺失。
青少年厌学个案案例
青少年厌学个案案例一、个案基本情况。
小明,男,15岁,就读于一所普通初中二年级。
小明的父母都是普通上班族,家庭经济状况一般。
二、厌学表现。
1. 学校表现。
小明在学校里经常迟到,一周至少有三天会迟到。
他总是踩着上课铃声进教室,有时候甚至在第一节课已经上了一半才慢悠悠地出现。
在课堂上,他完全提不起兴趣。
不是趴在桌子上睡觉,就是发呆望着窗外,老师提问的时候他就像没听见一样。
有一次,老师点他起来回答问题,他竟然说:“我不会,也不想学,别叫我了。
”作业更是不完成,各科作业都能找到他没交的记录。
他的作业本要么是空白的,要么就只写了个名字,老师批评他,他就一副无所谓的样子。
2. 对学习的态度。
小明经常跟同学说:“学习有什么用啊,还不如出去打工赚钱呢。
”他觉得学习是一件非常枯燥无聊的事情,完全看不到学习的意义。
他还说那些课本知识就像天书一样,他根本理解不了,也不想去理解。
三、原因分析。
1. 学习压力方面。
进入初中二年级后,课程难度明显增加。
数学的几何证明题、物理的力学概念等都让小明觉得头疼。
每次考试成绩都不理想,上学期期末考试,他在班级里排名倒数第十。
这种持续的失败感让他对学习产生了恐惧和厌恶。
学校的作业量也很大,每天晚上他都要写到很晚。
他觉得自己就像一个学习的机器,被作业和考试压得喘不过气来。
2. 家庭环境方面。
小明的父母工作很忙,平时很少有时间陪他。
他放学回家后,经常是一个人面对空荡荡的房子。
父母虽然关心他的学习成绩,但是沟通方式很简单粗暴。
每次看到小明成绩不好,就会批评他,说他不努力、不上进,从来没有认真地去了解小明在学习上遇到的困难。
有一次,小明鼓起勇气跟爸爸说自己觉得物理很难学,爸爸却不耐烦地说:“别人都能学会,你怎么就不行?肯定是你没用心。
”这让小明很沮丧,也不愿意再跟父母交流学习上的事情。
3. 社交方面。
在学校里,小明因为学习成绩不好,被一些成绩好的同学看不起。
有几个调皮的同学还会经常嘲笑他,叫他“学渣”。
小学生厌学心理辅导案例分析
小学生厌学心理辅导案例分析厌学是指小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消极情绪和抵触心理,不愿意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这在教育界被视为一种常见的问题,需要及时准确地进行心理辅导来帮助孩子克服困难,重拾学习的兴趣和自信。
本文将通过分析一个小学生厌学案例,探讨背后的原因,并介绍相应的心理辅导策略。
一、问题描述小明是个十岁的小学五年级学生,近期在语文和数学方面出现了厌学的现象。
他表现出对作业不感兴趣,经常逃避完成任务,在课堂上也缺乏注意力,并且变得容易激动和冲动。
父母非常关心他的情况,希望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分析原因1. 学业压力过大成绩要求可能成为小明产生厌学情绪的原因之一。
家长或老师过于强调分数而忽视了培养孩子兴趣与内驱力,在良好心态下完成任务会对孩子造成沉重负担。
这样会引发恐惧、焦虑等消极情绪,从而导致对学习的抵触心理。
2. 学习动力不足小明可能找不到充满激情与动力的学习目标,缺少明确的奖励或认可机制。
当他看不到学习的意义和价值时,就会产生困惑和无助感,进而失去对学习的兴趣。
3. 缺乏自信心在过去的学习经历中,小明可能遭受过失败或批评,导致他对自己能力的否定。
这种负面经验会使他丧失自信心,在面对新挑战时感到焦虑和恐惧,并最终表现为厌学行为。
4. 学习方式不适应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学习风格和节奏。
如果小明所处的学习环境不能满足他个体化的需求,在长时间内以同一方式进行学习可能引发厌倦与焦虑。
三、心理辅导策略1. 建立积极情绪与态度了解小明真正关心和喜欢什么领域是改善其厌学现象的第一步。
通过鼓励并赞美他正在做出的进步,提高他的积极情绪和自尊心,可以缓解学业压力,并激发兴趣和动力。
2. 设定明确而有意义的目标帮助小明找到自己学习的目标是非常重要的。
根据他的个人兴趣和优点,制定一些可量化和具体的学习目标。
这样能增加他对学习内容的认同感,并培养他主动探索知识的能力。
3. 调整学习方式了解小明在不同环境下适应性学习效果如何,寻找其适合的学习方法。
小学生叛逆厌学教育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小明,一个活泼开朗的六年级小学生,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然而,随着六年级的到来,小明的学习态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他开始对学习失去兴趣,经常逃课、玩手机,甚至在课堂上公开顶撞老师。
面对小明的变化,家长和老师都感到十分困惑和担忧。
二、案例分析1. 家庭环境因素:小明的父母工作繁忙,经常加班,很少有时间陪伴小明。
这使得小明在家庭中缺乏安全感,容易产生叛逆心理。
此外,父母的过度期望也给了小明巨大的压力,导致他对学习产生了抵触情绪。
2. 学校教育因素:随着年级的升高,学习难度逐渐加大,小明在学习上遇到了困难。
然而,老师并没有及时发现并给予适当的帮助,导致小明对学习失去了信心。
3. 同伴关系因素:六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同伴关系对他们的影响越来越大。
小明在班级中与同学关系紧张,这使他更加封闭自己,不愿意与同学交流,也不愿意参与课堂活动。
三、教育措施1. 家庭辅导:- 建立亲子沟通机制:鼓励小明父母每周安排固定时间与小明进行交流,了解他的学习生活,倾听他的想法和感受。
- 调整期望值:帮助父母认识到,过度期望会给小明带来压力,不利于他的成长。
建议父母给予小明更多的鼓励和支持,而不是批评和指责。
- 营造温馨的家庭氛围:鼓励父母多陪伴小明,参与他的兴趣爱好,增进亲子感情。
2. 学校教育:-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老师要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时发现并解决他们在学习上遇到的问题。
- 调整教学方法:针对小明的学习特点,老师可以采用更加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激发他的学习兴趣。
-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老师要关心爱护学生,尊重他们的个性,与他们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3. 同伴关系:- 开展团队活动:组织班级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相互交流、相互帮助,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
- 开展心理辅导:针对小明与同学关系紧张的问题,可以邀请心理老师进行个别辅导,帮助他改善人际关系。
四、教育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明的学习态度有了明显改善。
中学生厌学个案分析
中学生厌学个案分析引言:学习厌学是中学生普遍面临的问题之一,对个人学业发展和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通过个案分析,可以深入了解厌学的原因及其对中学生的影响,并探讨应对厌学问题的有效策略。
一、个案背景该个案为一名中学生,名叫小明,目前就读于某中学初二年级。
小明在之前的学习中表现出较高的学习能力,但在最近一段时间内,发现他的学习热情逐渐下降,对学习兴趣大减,甚至出现了旷课、上课打瞌睡等问题。
二、原因分析1. 学业压力过大:中学阶段学习压力增加,学习任务繁重,可能导致学生感到压力过大,从而减少学习兴趣。
2. 学习方法不当:小明可能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导致学习效果不佳,进而产生学习厌倦感。
3. 生活习惯不良:小明在日常生活中可能存在某些不良习惯,如晚睡晚起、饮食不规律等,这些习惯影响了他的精力和学习状态。
4. 情绪问题:小明可能面临一些情绪问题,如与同学关系不好、家庭矛盾等,这些问题可能导致他对学习失去兴趣。
5. 缺乏自信心:小明可能对自己的学习能力失去信心,觉得自己无法取得好成绩,从而产生学习厌倦感。
三、影响分析1. 学业成绩下降:学习厌学导致小明对学习不感兴趣,学习积极性下降,进而影响他的学业成绩。
2. 自尊心受损:从原本的优秀学生到学习不佳的状态转变,可能使小明对自己的自尊心产生负面影响。
3. 心理健康问题:学习厌学可能导致小明产生情绪问题,如焦虑、抑郁等,严重时甚至可能影响到他的心理健康。
四、应对策略1. 提供支持:家长和老师应提供支持与鼓励,让小明感受到他们的关心和支持,增加他的学习动力。
2. 学习方法指导:帮助小明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
3. 培养良好习惯:指导小明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规律作息、健康饮食等,提高他的精力和学习状态。
4. 情绪调适:关注小明的情绪问题,提供适当的心理支持和指导,帮助他解决与同学和家庭之间的问题。
5. 建立自信心:家长和老师应帮助小明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鼓励他相信自己的能力,重塑学习自信心。
儿童厌学教育心理学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小明,男,12岁,小学六年级学生。
从小聪明伶俐,成绩优异,深受老师和家长的喜爱。
然而,近一年来,小明出现了厌学的现象,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业敷衍了事,甚至出现了逃学的行为。
家长和老师都非常担忧,希望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案例分析1. 家庭因素(1)家庭期望过高:小明父母对他的期望很高,希望他能成为班级里的佼佼者。
然而,过高的期望给小明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使他产生了厌学情绪。
(2)家庭沟通不足:小明父母忙于工作,很少有时间陪伴他。
这使得小明感到孤独,缺乏安全感,进而影响了他的学习积极性。
2. 学校因素(1)教学方式单一:小明所在班级的教学方式较为传统,教师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这使得小明对课堂学习产生了厌倦情绪。
(2)师生关系紧张:小明与部分同学关系紧张,这使他不愿意参加课堂活动,影响了他的学习兴趣。
3. 学生自身因素(1)自信心不足:小明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容易产生挫败感,导致自信心不足,从而产生厌学情绪。
(2)缺乏学习兴趣:小明对某些学科不感兴趣,导致他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果不佳。
三、教育干预策略1. 家庭干预(1)调整期望值:家长要正确看待孩子的成绩,不要过分追求高分,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
(2)加强沟通:家长要多与孩子沟通,了解他的想法和需求,给予他关爱和支持。
2. 学校干预(1)改进教学方式:教师应注重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互动性。
(2)改善师生关系:教师要关心学生,尊重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3. 学生自身干预(1)培养自信心: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他们适当的鼓励和表扬,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
(2)激发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尝试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四、干预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干预,小明逐渐走出了厌学的阴影。
他开始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学习成绩也有所提高。
同时,他与同学的关系也得到了改善,参加课堂活动的积极性也有所提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清形势痛改前非走向成功
石阡中学杨瑞龙
一、基本情况
王某,男,现年17岁,高三学生。
身高1.75米,体格健壮,喜好运动和绘画,假期参加过素描培训班。
无躯体疾病史,家族无精神病史。
父母从事米粉生意,晚上做米粉,半夜才睡觉,白天父亲卖米粉,母亲在家收拾家务,泡豆子,泡大米,推磨,家务繁忙。
父母对他寄予厚望,生活百依百顺,也经常过问学习。
而该生学习一般,父母非常不满意,责备、批评、抱怨、训斥多,鼓励、帮助、辅导少。
特别是高二以来,该生上课分心,做小动作,作业拖拉,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成绩下降,失去学习信心,情绪低落,精神萎靡,意志消沉。
这段时间以来,该生坐立不安,课堂上心绪不宁,经常走神。
晚上睡不好觉,产生了退学的念头。
当发现孩子有厌学情绪时,父母虽然着急,也没有好的办法,只好放任自流。
二、个案分析
我认为该生症状属于心理失调,主要以厌学及情绪问题为主,认知观念错误,自我评价低,人际关系障碍,属于心理障碍的萌芽。
如果任其发展,学生会长期处于一种不良的情绪状态,导致严重的心理问题。
问题主要表现在:
该生学习不专心,注意力分散,缺乏学习自制力,缺乏有效地学习方法,学习效率低下,学习情绪偏低,主要是消极情绪对学习活动的干扰。
其次,父母不正确的教育方法,使该生有抵触情绪,自尊心受到伤害,自信心下降,自卑感严重。
再加上自身因素,该生不善于与同伴交流,朋友不多,羞于求助老师和同学,面对父母的期望,他感到束手无策,失去信心,失去学习兴趣,结果造成学习成绩更加落后。
三、辅导策略
1.用认知疗法分析造成心理问题的根源,正确认识与父母的亲情关系、与师生的友情关系,改变其不合理的认知观念,加强与父母、教师之间的情感交流与沟通。
2.端正学习态度,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提高学习兴趣。
3.以积极健康的心态,正确处理好亲子关系、师生关系,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四、辅导过程
1.矫正认知偏差
交谈中,王某说:“我知道他们很关心我,可是关心的话除了训斥、指责,就是唠叨我的短处,数落我的不是,烦透了。
”我想心病还需心药医,要让他从错误的认知观念中醒悟过来,并非易事。
所以我以一种非常理解的态度,耐心倾听他的谈话。
我说:“老师十分理解你的感受。
但是父母也有疏忽的时候,也有考虑不周的时候,在这一点上父母应该向你道歉。
”“假如你是父母,含辛茹苦的养育着你的孩子,也非常痛爱他们,看到孩子的学习落后,你会怎么想呢?……”他低着头不说话,但我感觉到他认同我的观点,我们建立了初步的信任关系。
2.增强学习信心
王某的学习态度差,学习情绪低,主要是自身的自卑心理造成的。
因此,增强其自信心是提高学习成绩的关键。
首先,我告诉他我国历史名人发奋学习的故事:童第周上中学时,各科成绩不及格,学校令其退学,他却请求跟班试读。
从此他起早摸黑学习,期末考试各科成绩70多分,其中几何还得了100分;司马光是个贪玩贪睡的孩子,为此他没少受先生的责罚和同伴的嘲笑,在先生的谆谆教诲下,他决心改掉贪睡的坏毛病,为了早早起床,他睡觉前喝了满满一肚子水,结果早上没有被憋醒,却尿了床,于是聪明的司马光用园木头作了一个警枕,早上一翻身,头滑落在床板上,自然惊醒,从此他天天早早地起床读书,坚持不懈,终于成为了一个学识渊博的,写出了《资治通鉴》的大文豪。
王某听后若有所思,我进一步启发他:只要自己努力,一定能成功。
其次,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掌握有效地学习方法,学会学习,体验成功。
针对他目前的学习水平,我帮助他制定具体的学习目标,制定一星期和一天的学习日程安排,教他如何预习功课、上课如何认真听讲、课后如何及时复习、怎样独立完成作业、如何阅读、如何记忆、如何思考等等。
课堂上,我时时鼓励他回答问题,并及时表扬他所取得的点滴成绩。
各任课教师,也时时关注该生的上课情况,采取作业中批改激励的方法,充分肯定他的每一点进步。
经过一个月的努力,王某基本掌握了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并逐步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也有了明显的进步。
3营造良好心境
为了排除王某的自卑心理,减轻其心理压力,使他充分体验到大家对他的关心和温暖,我安排他负责班内的黑板报设计,负责班级日常事务工作,负责体育活动,并及时表扬鼓励他。
久而久之,他开始变被动为主动,积极为班级服务:替别人擦擦黑板,帮老师拿些教具,自己还为任课教师准备毛巾和水杯,上课前,他总是给老师端上热水,递上擦手的毛巾,班里的其他同学在他的带动下,也共同营造出一个团结、热情、和谐的气氛,赢得了师生的好评。
通过一次次的服务活动,他体验到了老师的关爱,同学的鼓励和信任,他的心情也好了很多,性格也活泼开朗起来。
4改善亲子关系
孩子的成长需要家长的鼓励与关爱,父母的责任是关爱、鼓励、支持、引导孩子,而这种鼓励、引导需要科学的方式和技巧。
与其家长长谈中,我与他们谈了王某对家的感受,也谈了王某的自卑心理和他们平时责骂对王某的伤害,还与他们谈了青少年的心理特征:渴望尊重,爱要面子。
我诚恳地告诉其父母,王某已经在老师的帮助下改变了许多,进步明显,希望家长多爱护孩子,多表扬鼓励孩子,尽可能多陪陪孩子,多关心孩子。
通过家访,得到了王某父母的积极配合,愿意配合老师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
从此以后,父母每天督促学习,辅导王某的功课。
五、主要成效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我、任课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王某有了很大的变化:课堂上积极发言,自觉主动完成作业,课后经常找同学讨论,向老师请教,同学关系良好,亲子关系融洽,学习兴趣明显增强,自信心加强,情绪稳定,心态也比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