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共生_理论界定及其内在机理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究产业共生问题, 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从全球视角看, 当前 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已经不再仅仅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水平竞争, 而转变为战略性的垂直竞争关系, 这就是产业价值链的位置竞争。从全国视角看, 地区与地区之间的竞争也不再仅仅是彼此生产能 力、市场拓展能力和税收来源的竞争, 正在表现为区域功能塑造的竞争关系, 也就是支撑区域功能 的产业群落间的竞争关系。然而, 在我们引入西方经济理论的时候, 理想地以为竞争就是市场经济 的唯一真谛, 只要实现了完全竞争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 但我们却忽视了“竞争—效率”的基本前提 是竞争双方在发展层次上的对等性。当我们认识到这一点之后, 又试图通过市场换技术来激发自己 的后发优势。实践证明, 这条道路并不成功。今天, 强调自主创新的呼声越来越高, 取得的成绩也越 来越多。但越是在此时, 我们就更需要注意, 因为, 自主创新不是追求高新尖, 而是要从根本上提升 我国在全球经济中的竞争实力, 快速改变被动担当制造车间的低水平竞争位势的局面。在这样的背 景下, 企业作为微观的经济主体和区域作为中观的决策主体都需要超越本位利益做更高层次的设 想, 产业共生便为此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资料来源: 作者整理。
( 3) 协调性。均衡或协调关系是界定产业共生的另一内在属性, 而且, 它所强调的协调具有多重 特征。具体来讲, 以达成均衡时实现的协调程度为标准, 数量协调和质量协调是两个基本层次。通常 所说的产业间投入产出关系实质是反映“供给—需求”双向连接的数量协调关系。这种协调性可以 通过更高层次目标的设计, 如国民经济发展目标的制定, 精确地计算出各个产业间应该完成的数值 指标。与数量协调不同, 质量协调更为强调协调的效率, 比如, 在达到同一国民经济发展目标的前提 下, 产业间的数量关系既可以通过外购的方式实现, 也可以通过自我供给的方式实现, 而究竟使用 那种协调手段取决于能否最大推动产业技术进步和潜在发展能力。因此, 数量协调关注产业间的数 值关系, 而质量协调则重视最优共生手段的选择以及产业个体的发展能力。
119
性相联系的。当然, 科技的进步可以改变这种价值创造属性, 但无论如何改变, 共生意义上的融合是 以价值共创为基本前提。
( 2) 互动性。物质能量的不断交换是产业共生的基本特征①。由此引申, 在产业共生的分析框架 下, 产业间的互动性就是产业间共生关系持续推进的物质基础, 也是产业间共生行为的具体体现。 比如, 当生产性服务业独立为制造业的发展提供辅助生产和市场流通的支持时, 制造业不仅可以节 约大量资源专攻于具体生产环节, 而且还可以获得来自于外部的专业化服务资源; 同样, 生产性服 务业也可以分享制造业专业化的益处。显然,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这种互动性是互利的。严格 意义上讲, 共生框架下的产业间互动关系一定是可以带来利益的, 但利益的分配在产业间既可能是 对称的, 也可能是偏利的或非均衡的, 这就表明共生条件下的互动关系具有多重性质, 而且这种多 重性质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下会产生不同的变化。
② 按照钱穆先生的解释, 主动和随动都是自动, 而被动是他动。随动和被动的区别在于: 被动是甲物被乙物推 动, 随动是甲物随着乙物而动; 主动与随动的区别在于: 先动者为主动, 后随之而动者为随动。
③ 有时候扭曲的产业政策并不利于任何一方, 这就出现了“被动—被动”关系, 但这不是产业共生的互动关系。
沿着经济学的理论逻辑, 我们不难得出以下判断: 经济学家最初对共生现象的探索只是尝试从 生物运动规律角度观察市场经济规律, 而后续的研究者则不断拓展了共生问题的经济学适用边界。 比如, 关于经济组织之间相互依存关系的研究, 关于产业交互融合渗透现象的思索等。今天, 我们所 处的经济环境较以往更为复杂, ICT 的发展和各种经济制度的变化不仅促使企业边界模糊化, 而且 产业间的交互融合也更为强烈。在这样的情况下, 经济主体之间原本显著区分的界限正在被密切的 依存性质所打破, 出现“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的共生形态。同时, 经济运行的复杂性还表现在经济主 体共生关系的多元化方面, 不仅依存在同类产业内部的企业开始朝着产业边缘化的“长尾”方向发 展, 而且不同产业的企业开始横跨产业边界进入“蓝海”领域。
具体来讲, 当某一产业占据主导地位而强迫另一产业的业务模块为其服务时, 互动关系就具有 了“主动—被动”性质, 正如在全球产业转移的过程中, 发达国家所构建的全球产业经济秩序就是 “主动—被动”关系。当两类产业的业务模块平行地发生互动时, 互动关系就具有了“主动—主动”或 者“主动—随动”性质②。现实生活中, 发达国家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是在市场经济中自发地产 生关联, 这就是“主动—主动”或“主动—随动”关系; 同样, 产业集群的扩张现象具有显著的“主动— 随动”关系。此外, 当产业之间在某些不可抗力因素的作用下发生了互动时, 互动关系就具有了“随 动—被动”的性质。比如, 在计划经济时期, 政府曾一度实施农业扶持工业的策略, 从工业角度看, 它 是在政策驱动下与农业发生了随动联系, 而从农业角度看, 它则是在政策驱动下与工业发生了的被 动联系③。基于此, 我们可以在共生框架下将互动形式与共生行为模式做一个对应性描述( 见表 1) 。
在产业共生框架下, 形态协调和功能协调也是两种重要的协调关系。以产业集群为例, 集群内 企业在空间上和产业链上往往存在着融合和互动的特征, 但协调性却可能并不必然地与空间发生
① 早在 20 世纪 30 年代, 里昂惕夫通过投入产出表的形式揭示了产业间的物质技术经济联系, 这种联系其实 就是产业间的能量交换关系。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表1
互动形式与共生行为模式
互动关系
共生行为模式
特点
主动—被动
寄生共生
单向的能量流动; 一般不产生新能量。
随动—被动
偏利共生
双向物质和能量流动; 一般只利于一方, 但总能量增加。
主动—随动
非对称互惠共生
以分工为基础产生新能量, 新能量分配不平均。
主动—主动
对称互惠共生
以分工与合作为基础产生新能量, 新能量分配较为平均。
[收稿日期] 2008- 08- 12 [作者简介] 胡晓鹏( 1975—) , 男, 山东济南人, 上海社会科学院部门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 经济学博士。
118
发展主导产业和产业集群的诉求, 而体现为主导产业或产业集群的共生现象则触及区域经济或国 民经济的基本内核, 这与区域共生或国家共生也具有一致性。
二、产业共生的理论界定
经济学视角下的共生特指经济主体之间存续性的物质联系, 这种物质联系在抽象意义上就表 现为共生单元之间在一定共生环境中按某种共生模式形成的关系( 袁纯清, 1998) 。结合物种共生和 产业发展实践, 笔者认为: 产业共生是一个客观的经济现象, 驱动共生关系形成的内因是产业链的 连续性质, 外因则是产业链连接所带来的价值增殖性质。而且, 它在广义上具有两种内涵: 第一种是 指在分工不断细化的前提下, 同类产业的不同价值模块和不同类产业, 但具有彼此经济联系的业务 模块所出现的融合、互动、协调的发展状态。第二种是指同类产业或其相似的产业业务模块因某种 机制所构成的融合、互动、协调的发展状态, 如同类企业在相似业务模块间形成的合作或战略联盟。 综合来看, 第一种内涵强调共生关系形成之前的个体差异, 属于差异性产业共生, 第二种内涵则把 同质个体作为共生关系产生之前的前提, 可视为同质性共生。狭义上讲, 只要发生了产业共生, 只要 形成了产业共生体, 共生单元在继承和保留原有性质与状态的同时, 差异性就会出现, 并表现出显 著的融合、互动、协调关系。在本文中, 我们将集中研究差异性产业共生问题, 若无特别说明, 后文谈 到的产业共生均指差异共生。
120
联系。一般来讲, 在具体的产业集群内, 大量企业集聚在一起不断进行着能量的传输、资源的共享 等, 我们可以将这种发生在具体形态下的协调称为形态协调。然而, 在现实经济中, 基于特定空间的 产业集聚并非是稳定的, 当大量的企业迁出集群时, 原有产业集群就可能产生三种变化, 一是原有 的产业集群彻底消亡, 二是原有的产业集群消失, 但继之而起的是新的、更高能级的产业集群形成; 三是原有的产业集群在空间上消失了, 但与集群存在时经济功能还保留在这个区域。可以肯定地 说, 第一种情况是产业抗生发展的结果, 第二种情况是初级形态协调升级为高级形态协调的表现, 第三种情况则是形态协调退化成为功能协调的结果。事实上, 各个地区在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时, 也 应当深入思考不同协调关系的转化。
2008 年 9 月 第 9 期 ( 总 246 期)
【工商管理】
China Industrial Economics
Sep., 2008 No.9
产业共生: 理论界定及其内在机理
胡晓鹏
( 上海社会科学院部门经济研究所, 上海 200020)
[摘要] 产业共生是以独立产业或其业务模块为共生单元的经济现象。然而, 在以往 的研究中, 许多文献只是将这种现象的不同方面进行分门别类的阐述, 导致理论片段化和 整体认识不足的缺陷。在本文中, 笔者试图将共生原理引入到产业经济理论中, 通过对产 业共生理论内涵和基本特征的剖析, 阐释产业共生的行为模式、系统类型和基本问题。在 此基础上, 对产业共生的资源互换及其运行机理进行建构性研究。不可否认, 本文对产业 共生理论的探索只是初步尝试, 后续的研究还要进行下去, 同时, 也期盼更多学者投身于 该领域的研究。
1. 产业共生的基本特征 ( 1) 融合性。尽管此前的理论界出现了一股研究产业融合的热潮, 但产业融合绝不等同于产业 共生。依据经典定义, 产业融合是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内的不同行业在技术融合的基础上相互交 叉、相互渗透, 逐渐融为一体, 成为新的产业属性或新型产业形态的动态发展过程。也就是说, 产业 融合强调产业边界的位置, 并以形成新的产业业态作为其根本标志。不仅如此, 产业融合还被看做 是科技发展和政府规制放松的产物( 植草益, 2001) 。这表明, 产业融合化的发展趋势是特定发展阶 段的事物。与此不同, 产业共生中的融合关注产业创新及其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业务连接关系, 因此, 那些与价值活动不相关联的产业间边界融合现象, 并不属于产业共生的研究范畴。从实现方式上 看, 技术的互补、产品的供需、业务模块的组合等都可以促进共生视角下的融合。 在产业共生框架下, 融合是共生的前提, 没有融合就不可能产生共生。比如,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 造业在最初意义上就是一对具有业务融合性质的两类产业, 前者的业务融合在后者的价值创造或 价值实现过程之中, 而后者的价值总量又融合了前者的贡献。同样地, 文化创意产业在最初的形态 上就是寄生于其他产业之中, 即使其分离而独立出去, 文化创意产业的价值实现也是融合在其他相 关产业的价值活动之中的。实质上, 由产业共生而定义的融合, 是与产业价值创造和实现的天然属
[关键词] 产业共生; 共生单元; 共生系统; 资源交换模式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 480X( 2008) 09- 0118- 11
一、产业共生的理性认知
共生理论( Symbiosis Theory) 首现于生物学领域, 至今已有一个多世纪。按照德国生物学家德贝 里( 1879) 的定义, 共生是相互性活体营养性联系, 是一起生活生物体某种程度的永久性物质联系。 事实上, 在存在生命体活动的现实生活中, 共生现象从来都不只是生物学的专有名词。早在 200 多 年以前, 经济学家就试图从生物现象中探索经济规律, 时至今日,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市场机制和 竞争法则不都是生物现象的完美体现吗?
一般认为, 共生单元是多样的, 有企业层次的, 也有产业层次的, 还有区域和国家层次的, 而且 不同共生单元之间的组合, 还可以划分出不同的共生关系。在本文中, 我们将聚焦以产业为共生单 元的产业共生问题。这是因为, 一方面, 经典定义的产业包括企业层面, 通指同类企业的集合, 因此, 产业共生首先包括自身的共生问题, 而且还涉及企业共生问题; 另一方面, 各个地区或国家都有其
资料来源: 作者整理。
( 3) 协调性。均衡或协调关系是界定产业共生的另一内在属性, 而且, 它所强调的协调具有多重 特征。具体来讲, 以达成均衡时实现的协调程度为标准, 数量协调和质量协调是两个基本层次。通常 所说的产业间投入产出关系实质是反映“供给—需求”双向连接的数量协调关系。这种协调性可以 通过更高层次目标的设计, 如国民经济发展目标的制定, 精确地计算出各个产业间应该完成的数值 指标。与数量协调不同, 质量协调更为强调协调的效率, 比如, 在达到同一国民经济发展目标的前提 下, 产业间的数量关系既可以通过外购的方式实现, 也可以通过自我供给的方式实现, 而究竟使用 那种协调手段取决于能否最大推动产业技术进步和潜在发展能力。因此, 数量协调关注产业间的数 值关系, 而质量协调则重视最优共生手段的选择以及产业个体的发展能力。
119
性相联系的。当然, 科技的进步可以改变这种价值创造属性, 但无论如何改变, 共生意义上的融合是 以价值共创为基本前提。
( 2) 互动性。物质能量的不断交换是产业共生的基本特征①。由此引申, 在产业共生的分析框架 下, 产业间的互动性就是产业间共生关系持续推进的物质基础, 也是产业间共生行为的具体体现。 比如, 当生产性服务业独立为制造业的发展提供辅助生产和市场流通的支持时, 制造业不仅可以节 约大量资源专攻于具体生产环节, 而且还可以获得来自于外部的专业化服务资源; 同样, 生产性服 务业也可以分享制造业专业化的益处。显然,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这种互动性是互利的。严格 意义上讲, 共生框架下的产业间互动关系一定是可以带来利益的, 但利益的分配在产业间既可能是 对称的, 也可能是偏利的或非均衡的, 这就表明共生条件下的互动关系具有多重性质, 而且这种多 重性质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下会产生不同的变化。
② 按照钱穆先生的解释, 主动和随动都是自动, 而被动是他动。随动和被动的区别在于: 被动是甲物被乙物推 动, 随动是甲物随着乙物而动; 主动与随动的区别在于: 先动者为主动, 后随之而动者为随动。
③ 有时候扭曲的产业政策并不利于任何一方, 这就出现了“被动—被动”关系, 但这不是产业共生的互动关系。
沿着经济学的理论逻辑, 我们不难得出以下判断: 经济学家最初对共生现象的探索只是尝试从 生物运动规律角度观察市场经济规律, 而后续的研究者则不断拓展了共生问题的经济学适用边界。 比如, 关于经济组织之间相互依存关系的研究, 关于产业交互融合渗透现象的思索等。今天, 我们所 处的经济环境较以往更为复杂, ICT 的发展和各种经济制度的变化不仅促使企业边界模糊化, 而且 产业间的交互融合也更为强烈。在这样的情况下, 经济主体之间原本显著区分的界限正在被密切的 依存性质所打破, 出现“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的共生形态。同时, 经济运行的复杂性还表现在经济主 体共生关系的多元化方面, 不仅依存在同类产业内部的企业开始朝着产业边缘化的“长尾”方向发 展, 而且不同产业的企业开始横跨产业边界进入“蓝海”领域。
具体来讲, 当某一产业占据主导地位而强迫另一产业的业务模块为其服务时, 互动关系就具有 了“主动—被动”性质, 正如在全球产业转移的过程中, 发达国家所构建的全球产业经济秩序就是 “主动—被动”关系。当两类产业的业务模块平行地发生互动时, 互动关系就具有了“主动—主动”或 者“主动—随动”性质②。现实生活中, 发达国家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是在市场经济中自发地产 生关联, 这就是“主动—主动”或“主动—随动”关系; 同样, 产业集群的扩张现象具有显著的“主动— 随动”关系。此外, 当产业之间在某些不可抗力因素的作用下发生了互动时, 互动关系就具有了“随 动—被动”的性质。比如, 在计划经济时期, 政府曾一度实施农业扶持工业的策略, 从工业角度看, 它 是在政策驱动下与农业发生了随动联系, 而从农业角度看, 它则是在政策驱动下与工业发生了的被 动联系③。基于此, 我们可以在共生框架下将互动形式与共生行为模式做一个对应性描述( 见表 1) 。
在产业共生框架下, 形态协调和功能协调也是两种重要的协调关系。以产业集群为例, 集群内 企业在空间上和产业链上往往存在着融合和互动的特征, 但协调性却可能并不必然地与空间发生
① 早在 20 世纪 30 年代, 里昂惕夫通过投入产出表的形式揭示了产业间的物质技术经济联系, 这种联系其实 就是产业间的能量交换关系。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表1
互动形式与共生行为模式
互动关系
共生行为模式
特点
主动—被动
寄生共生
单向的能量流动; 一般不产生新能量。
随动—被动
偏利共生
双向物质和能量流动; 一般只利于一方, 但总能量增加。
主动—随动
非对称互惠共生
以分工为基础产生新能量, 新能量分配不平均。
主动—主动
对称互惠共生
以分工与合作为基础产生新能量, 新能量分配较为平均。
[收稿日期] 2008- 08- 12 [作者简介] 胡晓鹏( 1975—) , 男, 山东济南人, 上海社会科学院部门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 经济学博士。
118
发展主导产业和产业集群的诉求, 而体现为主导产业或产业集群的共生现象则触及区域经济或国 民经济的基本内核, 这与区域共生或国家共生也具有一致性。
二、产业共生的理论界定
经济学视角下的共生特指经济主体之间存续性的物质联系, 这种物质联系在抽象意义上就表 现为共生单元之间在一定共生环境中按某种共生模式形成的关系( 袁纯清, 1998) 。结合物种共生和 产业发展实践, 笔者认为: 产业共生是一个客观的经济现象, 驱动共生关系形成的内因是产业链的 连续性质, 外因则是产业链连接所带来的价值增殖性质。而且, 它在广义上具有两种内涵: 第一种是 指在分工不断细化的前提下, 同类产业的不同价值模块和不同类产业, 但具有彼此经济联系的业务 模块所出现的融合、互动、协调的发展状态。第二种是指同类产业或其相似的产业业务模块因某种 机制所构成的融合、互动、协调的发展状态, 如同类企业在相似业务模块间形成的合作或战略联盟。 综合来看, 第一种内涵强调共生关系形成之前的个体差异, 属于差异性产业共生, 第二种内涵则把 同质个体作为共生关系产生之前的前提, 可视为同质性共生。狭义上讲, 只要发生了产业共生, 只要 形成了产业共生体, 共生单元在继承和保留原有性质与状态的同时, 差异性就会出现, 并表现出显 著的融合、互动、协调关系。在本文中, 我们将集中研究差异性产业共生问题, 若无特别说明, 后文谈 到的产业共生均指差异共生。
120
联系。一般来讲, 在具体的产业集群内, 大量企业集聚在一起不断进行着能量的传输、资源的共享 等, 我们可以将这种发生在具体形态下的协调称为形态协调。然而, 在现实经济中, 基于特定空间的 产业集聚并非是稳定的, 当大量的企业迁出集群时, 原有产业集群就可能产生三种变化, 一是原有 的产业集群彻底消亡, 二是原有的产业集群消失, 但继之而起的是新的、更高能级的产业集群形成; 三是原有的产业集群在空间上消失了, 但与集群存在时经济功能还保留在这个区域。可以肯定地 说, 第一种情况是产业抗生发展的结果, 第二种情况是初级形态协调升级为高级形态协调的表现, 第三种情况则是形态协调退化成为功能协调的结果。事实上, 各个地区在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时, 也 应当深入思考不同协调关系的转化。
2008 年 9 月 第 9 期 ( 总 246 期)
【工商管理】
China Industrial Economics
Sep., 2008 No.9
产业共生: 理论界定及其内在机理
胡晓鹏
( 上海社会科学院部门经济研究所, 上海 200020)
[摘要] 产业共生是以独立产业或其业务模块为共生单元的经济现象。然而, 在以往 的研究中, 许多文献只是将这种现象的不同方面进行分门别类的阐述, 导致理论片段化和 整体认识不足的缺陷。在本文中, 笔者试图将共生原理引入到产业经济理论中, 通过对产 业共生理论内涵和基本特征的剖析, 阐释产业共生的行为模式、系统类型和基本问题。在 此基础上, 对产业共生的资源互换及其运行机理进行建构性研究。不可否认, 本文对产业 共生理论的探索只是初步尝试, 后续的研究还要进行下去, 同时, 也期盼更多学者投身于 该领域的研究。
1. 产业共生的基本特征 ( 1) 融合性。尽管此前的理论界出现了一股研究产业融合的热潮, 但产业融合绝不等同于产业 共生。依据经典定义, 产业融合是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内的不同行业在技术融合的基础上相互交 叉、相互渗透, 逐渐融为一体, 成为新的产业属性或新型产业形态的动态发展过程。也就是说, 产业 融合强调产业边界的位置, 并以形成新的产业业态作为其根本标志。不仅如此, 产业融合还被看做 是科技发展和政府规制放松的产物( 植草益, 2001) 。这表明, 产业融合化的发展趋势是特定发展阶 段的事物。与此不同, 产业共生中的融合关注产业创新及其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业务连接关系, 因此, 那些与价值活动不相关联的产业间边界融合现象, 并不属于产业共生的研究范畴。从实现方式上 看, 技术的互补、产品的供需、业务模块的组合等都可以促进共生视角下的融合。 在产业共生框架下, 融合是共生的前提, 没有融合就不可能产生共生。比如,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 造业在最初意义上就是一对具有业务融合性质的两类产业, 前者的业务融合在后者的价值创造或 价值实现过程之中, 而后者的价值总量又融合了前者的贡献。同样地, 文化创意产业在最初的形态 上就是寄生于其他产业之中, 即使其分离而独立出去, 文化创意产业的价值实现也是融合在其他相 关产业的价值活动之中的。实质上, 由产业共生而定义的融合, 是与产业价值创造和实现的天然属
[关键词] 产业共生; 共生单元; 共生系统; 资源交换模式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 480X( 2008) 09- 0118- 11
一、产业共生的理性认知
共生理论( Symbiosis Theory) 首现于生物学领域, 至今已有一个多世纪。按照德国生物学家德贝 里( 1879) 的定义, 共生是相互性活体营养性联系, 是一起生活生物体某种程度的永久性物质联系。 事实上, 在存在生命体活动的现实生活中, 共生现象从来都不只是生物学的专有名词。早在 200 多 年以前, 经济学家就试图从生物现象中探索经济规律, 时至今日,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市场机制和 竞争法则不都是生物现象的完美体现吗?
一般认为, 共生单元是多样的, 有企业层次的, 也有产业层次的, 还有区域和国家层次的, 而且 不同共生单元之间的组合, 还可以划分出不同的共生关系。在本文中, 我们将聚焦以产业为共生单 元的产业共生问题。这是因为, 一方面, 经典定义的产业包括企业层面, 通指同类企业的集合, 因此, 产业共生首先包括自身的共生问题, 而且还涉及企业共生问题; 另一方面, 各个地区或国家都有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