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液体在固体表面的润湿

合集下载

请叙述润湿的原理

请叙述润湿的原理

请叙述润湿的原理润湿是指在两种不同状态的物质接触面上,液体在固体表面上均匀分布形成的情况。

具体而言,润湿是液体在固体表面上产生的一种现象,液体在这种情况下倾向于展开并保持与固体表面直接接触的状态,而不是形成球状。

润湿现象是由一系列的物理和化学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涉及表面张力、表面能、接触角等多个因素。

润湿的原理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解释:表面张力和界面能。

首先,表面张力是润湿现象的主要原理之一。

液体分子有一种相互间吸引的力,称为相互吸引力。

在液体的内部,所有的液体分子都受到周围分子的吸引力。

然而,在液体表面,分子只能被同侧和对面的液体分子吸引,而不能被周围的气体或固体分子吸引。

因此,液体表面的分子之间会形成一个类似于薄膜的结构,这种现象称为表面张力。

当液体接触到一个固体表面时,如果液体分子与固体表面的相互吸引力比内部分子之间的吸引力强,液体会在固体表面上均匀分布,形成润湿。

其次,润湿还与固体表面的界面能有关。

固体表面的界面能是指单位面积上液体分子在与固体接触时要克服的能量。

在液体接触到固体表面时,如果液体分子要克服的界面能小于它们自身的内部吸引力,液体就会在固体表面上润湿。

当液体分子能够克服固体表面的界面能时,它们与固体表面更稳定地接触,这种情况下接触角会较小。

相反,如果液体分子要克服的界面能大于内部吸引力,液体就无法润湿固体表面,形成一个水滴或球状体,接触角较大。

还可以从接触角的角度来解释润湿现象。

接触角是由液滴与固体表面之间形成的一个界面,它与固体表面的界面能有关。

接触角越小表示固体表面越容易被液体湿润,液体分子在固体表面上均匀分布的可能性就越大。

相反,接触角越大表示固体表面越不容易被液体湿润,液体形成球状的可能性就越大。

综上所述,润湿是由表面张力和界面能共同作用形成的。

液体在和固体表面接触时,如果液体分子的吸引力和克服固体表面界面能的能力均较强,液体就会在固体表面上润湿。

润湿现象在自然界和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例如润湿现象在染料、薄膜涂层、液滴形状控制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材料表界面思考题答案汇总

材料表界面思考题答案汇总

考试
答案
第二章:液体表面 2. 试述表面张力(表面能)产生的原因。
P6 原因为液体表面层的分子所受的力不均匀而产生的。液体表面层即气液界面中的分子受到指向液体内 部的液体分子的吸引力,也受到指向气相的气体分子的吸引力,由于气相吸引力太小,这样,气液界面的分 子净受到指向液体内部并垂直于表面的引力作用,即为表面张力。这里的分子间作用力为范德华力。
17. 表面活性剂的浓度对溶液的表面张力有怎样的影响?为什么有这样的影响? P41 (1)随着表面活性剂浓度的增加,表面张力而下降,当达到临界浓度时,表面张力就不 再发生变化。 (2)表面活性剂其亲水端向水,亲油段相空气,其浓度的上升会使分子聚集在表面,这样, 空气和水的接触面减小,表面张力急剧下降,与此同时,水中的表面活性剂也聚集在一起,排 列成憎水基向里,亲水基向外的胶束。表面活性剂浓度进一步增加,水溶液表面聚集了足够多 的表面活性剂的分子,无间隙地布满在水溶液表面上,形成单分子膜。此时,空气和水完全处 于隔绝状态,表面张力趋于平缓。 18. 表面活性剂按亲水剂类型可怎样分类? P43 表面活性剂溶于水能电离成离子的叫做离子型表面活性剂,R 基不能电离的叫做非离子型 表面活性剂。 其中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可分成阴离子、阳离子和两性表面活性剂。
度降低,HLB 值下降,使得乳状液从原来的(O/W)型转变为油包水型(W/O)所对应的温度.又称为亲 水-亲油平衡温度.
共 12 页 当前第 5 页
《材料表界面》复习思考题答案汇总
(2) PIT与HLB都可以反映出亲水亲油性,但是,PIT可以反映出油的种类、水溶液性质、温度 和相体积等的影响。 同时 PIT 测定简单、精度高。
13. 比较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的区别。
项目 吸附力 吸附热 选择性 吸附层 吸附速度 可逆性 发生吸附速度 物理吸附 范德华力 小,接近液化热 无 单、多分子层 快,不需要活化能 可逆性 低于吸附质临界温度 化学吸附 化学键力 大,接近反应热 有 单分子层 慢,需要活化能 不可逆性 远高于吸附质沸点

材料表界面 作业答案

材料表界面 作业答案
3 4 3 6 3 17
(cm3 )
边长为0.04μm银的立方体个数: n
0.1 1.488*1014 (个) 16 6.72*10
m v 10.5*6.4*1017 6.72*1016
0.1g银可得到上述大小的银胶体粒子数目: n
2
0.1 1.488*1014 (个) 16 6.72*10
7
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其中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可分成阴离子、阳离子和两性表 面活性剂。 4. 何谓 HLB 值?HLB 值对表面活性剂的选用有何指导意义?
(1) HLB 值是指表面活性剂的亲水性与亲油性的相对大小。 (2)HLB 越大表示该表面活性剂的亲水性越强,HLB 值越低,则亲油性越强.由此,可根据表 面活性剂的HLB 值的大小,初步选择我们所需要的活性剂类型.
二维理想气体定律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πA=RT
表面压较小的情况下成立
pv=RT
忽略了分子间互相作用力,利用理想化模型推导公式 低压、高温条件下成立
总结: 界面化学四大定律(1/ r1 1/ r2 )
P 2 V 2 M P0 r r
11
(2)单个粒子的表面积: A 6a 6*(4*10 ) 9.6*10 所有这些粒子的总表面积:n*A=1.428*10 (cm )
4 2
6 2
cm2
比表面积=
表面积 1.428*104 5 = =1.428*10( cm 2/g) 质量 0.1
(3) 0.1g银的体积: v
m 0.1g 0.0095cm3 3 10.5 g / cm
2hr 2hr WSL LG (1 cos ) , tan 2 2 h r r h2

高中物理第二章《固体、液体和气体》知识梳理

高中物理第二章《固体、液体和气体》知识梳理

高中物理第二章《固体、液体和气体》知识梳理一、液体的微观结构1.特点液体中的分子跟固体一样是密集在一起的,液体分子的热运动主要表现为在平衡位置附近做微小的振动,但液体分子只在很小的区域内做有规则的排列,这种区域是暂时形成的,边界和大小随时改变,有时瓦解,有时又重新形成,液体由大量这种暂时形成的小区域构成,这种小区域杂乱无章地分布着.联想:非晶体的微观结构跟液体非常相似,可以看作是粘滞性极大的流体,所以严格说来,只有晶体才能叫做真正的固体.2.应用液体的微观结构可解释的现象(1液体表现出各向同性:液体由大量暂时形成的杂乱无章地分布着的小区域构成,所以液体表现出各向同性.(2液体具有一定的体积:液体分子的排列更接近于固体,液体中的分子密集在一起,相互作用力大,主要表现为在平衡位置附近做微小振动,所以液体具有一定的体积.(3液体具有流动性:液体分子能在平衡位置附近做微小的振动,但没有长期固定的平衡位置,液体分子可以在液体中移动,这是液体具有流动性的原因.(4液体的扩散比固体的扩散要快:流体中的扩散现象是由液体分子运动产生的,分子在液体里的移动比在固体中容易得多,所以液体的扩散要比固体的扩散快.二、液体的表面张力1.液体的表面具有收缩趋势缝衣针硬币浮在水面上,用热针刺破铁环上棉线一侧的肥皂膜,另一侧的肥皂膜收缩将棉线拉成弧形.联想:液体表面就像张紧的橡皮膜.2.表面层(1液体跟气体接触的表面存在一个薄层,叫做表面层.(2表面层里的分子要比液体内部稀疏些,分子间距要比液体内部大.在表面层内,分子间的距离大,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表现为引力.联想:在液体内部,分子间既存在引力,又存在斥力,引力和斥力的数量级相等,在通常情况下可认为它们是相等的.3.表面张力(1含义:液面各部分间相互吸引的力叫做表面张力.(2产生原因:表面张力是表面层内分子力作用的结果.表面层里分子间的平均距离比液体内部分子间的距离大,于是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比液体内部的分子力和斥力都有所减少,但斥力比引力减小得快,所以在表面层上划一条分界线MN时(图1,两侧的分子在分界线上相互吸引的力将大于相互排斥的力.宏观上表现为分界线两侧的表面层相互拉引,即产生了表面张力.图1(3作用效果:液体的表面张力使液面具有收缩的趋势.如吹出的肥皂泡呈球形,滴在洁净玻璃板上的水银滴呈球形.草叶上的露球、小水银滴要收缩成球形.深化:表面张力使液体表面具有收缩趋势,使液体表面积趋于最小.在体积相等的各种形状的物体中球形体积最小.三、浸润和不浸润1.定义浸润:一种液体会润湿某种固体并附在固体的表面上,这种现象叫做浸润.不浸润:一种液体不会润湿某种固体,也就不会附在这种固体的表面,这种现象叫做不浸润.2.决定液体浸润的因素液体能否浸润固体,取决于两者的性质,而不单纯由液体或固体单方面性质决定,同一种液体,对一些固体是浸润的,对另一些固体是不浸润的,水能浸润玻璃,但不能浸润石蜡,水银不能浸润玻璃,但能浸润锌.误区:不能以偏概全地说“水是浸润液体”,“水银是不浸润液体”.3.浸润和不浸润的微观解释(1附着层:跟固体接触的液体薄层,其特点是:附着层中的分子同时受到固体分子和液体内部分子的吸引.(2解释:当水银与玻璃接触时,附着层中的水银分子受玻璃分子的吸引比内部水银分子弱,结果附着层中的水银分子比水银内部稀硫,这时在附着层中就出现跟表面张力相似的收缩力,使跟玻璃接触的水银表面有缩小的趋势,因而形成不浸润现象.相反,如果受到固体分子的吸引相对较强,附着层里的分子就比液体内部更密,在附着层里就出现液体分子互相排斥的力,这时跟固体接触的表面有扩展的趋势,从而形成浸润现象.总之,浸润和不浸润现象是分子力作用的表现.深化:浸润不浸润取决于固体分子对附着层分子的力和液体分子间力的关系.4.弯月面液体浸润器壁时,附着层里分子的推斥力使附着层有沿器壁延展的趋势,在器壁附近形成凹形面.液体不浸润器壁时,附着层里分子的引力使附着层有收缩的趋势,在器壁附近形成凸形面.如图2所示.图2深化:“浸润凹,不浸凸”.四、毛细现象1.含义浸润液体在细管中上升的现象,以及不浸润液体在细管中下降的现象,称为毛细现象.2.特点(1浸润液体在毛细管里上升后,形成凹月面,不浸润液体在毛细管里下降后形成凸月面.(2毛细管内外液面的高度差与毛细管的内径有关,毛细管内径越小,高度差越大.误区:在这里很多同学误认为只有浸润液体才会发生浸润现象.3.毛细现象的解释当毛细管插入浸润液体中时,附着层里的推斥力使附着层沿管壁上升,这部分液体上升引起液面弯曲,呈凹形弯月面使液体表面变大,与此同时由于表面层的表面张力的收缩作用,管内液体也随之上升,直到表面张力向上的拉伸作用与管内升高的液体的重力相等时,达到平衡,液体停止上升,稳定在一定的高度.联想:利用类似的分析,也可以解释不浸润液体的毛细管里下降的现象.五、液晶1.定义有些化合物像液体一样具有流动性,而其光学性质与某些晶体相似,具有各向异性,人们把处于这种状态的物质叫液晶.深化:液晶是一种特殊的物质状态,所处的状态介于固态和液态之间.2.液晶的特点(1分子排列:液晶分子的位置无序使它像液体,排列有序使它像晶体.从某个方向上看液晶的分子排列比较整齐;但是从另一个方向看,液晶分子的排列是杂乱无章的.辨析:组成晶体的物质微粒(分子、原子或离子依照一定的规律在空间有序排列,构成空间点阵,所以表现为各向异性;液体却表现为分子排列无序性和流动性;液晶呢?分子既保持排列有序性,保持各向异性,又可以自由移动,位置无序,因此也保持了流动性.(2液晶物质都具有较大的分子,分子形状通常是棒状分子、碟状分子、平板状分子.3.液晶的物理性质(1液晶具有液体的流动性;(2液晶具有晶体的光学各向异性.液晶的光学性质对外界条件的变化反应敏捷.液晶分子的排列是不稳定的,外界条件和微小变动都会引起液晶分子排列的变化,因而改变液晶的某些性质,例如温度、压力、摩擦、电磁作用、容器表面的差异等,都可以改变液晶的光学性质.如计算器的显示屏,外加电压使液晶由透明状态变为浑浊状态.4.液晶的用途液晶可以用作显示元件,液晶在生物医学、电子工业,航空工业中都有重要应用.联想:液晶可用显示元件:有一种液晶,受外加电压的影响,会由透明状态变成浑浊状态而不再透明,去掉电压,又恢复透明,当输入电信号,加上适当电压,透明的液晶变得浑浊,从而显示出设定的文字或数码.。

润湿现象——精选推荐

润湿现象——精选推荐

2.2.2润湿现象1.润湿的概念润湿是固体(或液体)表面上的气体被液体取代的过程。

润湿现象是表面现象的重要内容,本节讨论液体对固体表面的润湿情况。

先看两种现象,把一小滴水银放在玻璃板上,呈球形,而放在清洁的锌板上,就会慢慢散开。

液滴呈球形叫做液体不润湿固体,液体沿固体表面散开叫做液体润湿固体;还有一种现象,把一根玻璃棒插入水银中,然后将它抽出,脱离水银后的玻璃棒是完全干净的,水银不润湿玻璃;如果把玻璃棒插入水中,当玻璃棒从水中抽出时,会看到棒被水沾湿了,表明水能够润湿玻璃。

上述现象可以这样解释:当液体跟固体接触时,接触层中的液体分子,一方面受到液体内部分子的作用(内聚力),同时受到固体分子的作用(附作力),如果内聚力大于附着力,就发生液体不润湿固体,在固体表面上的小液滴呈球形,相反,如果附着力大于内聚力,液体润湿固体;液体将沿固体表面散开。

对于具有光滑表面的块状固体,可测定固体与液体的接触角来衡量润湿程度。

如图8–5中的固–气、固–液、液–气三个界面,对应存在三个表面张力,即σs–g 、σs–l和σl–g。

在固、液、气三相的接触点O点处于平衡态,根据力的平衡原理,其合力为零。

图8–5 接触角和表面张力的关系(a) 润湿(b) 不润湿可得如下方程式:θσσσcos∙+=---gllsgs则gll sgs----=σσσθcos8–5上式表示表张力与接触角的关系,称杨氏方程,由此式可知,在一定温度、压力下:(1)当σs–g -σs–l<0,则cosθ<0,即θ>90°,为不润湿,由于过程总是向着表面能减小的方向进行,当σl–g 一定时,如果σs–g与σs–l相比,σs–g越小时,则液体越不易润湿固体表面(固–气界面),故液体趋向缩得更圆一些,即θ更大些,其平衡极限θ=180°,则为完全不润湿。

(2)当σs–g -σs–l>0,则cosθ>0,即θ<90°,为能润湿,这时v s.–g>σs–l,当σl–g一定时,如果σs–g 与σs–l相比,σs–g越大时,则液体越易润湿固体表面(固–气界面),故液体趋向展开的更扁平一些,即θ更小些,其平衡极限θ=0,则为完全润湿。

润湿

润湿

在解决实际的润湿问题时,应首先分清它是哪一类型,
过程,从整个过程看,它是一浸湿过程。但实际上它
却经历了三个过程:(a)到(b)为沾湿,(b)到
(c)为浸湿,(c)到(d)为铺展。
目录
上页
下页
退出
V
铺 浸 沾 展 湿
S
L
S
图4.11 固体进入液体过程
目录 上页 下页 退出
三、非理想固体表面上的接触角
目录 上页 下页 退出
7、真空中Al2O3 的表面张力约为900尔格/厘米2,液态铁
的表面张力为1720尔格/厘米2,同样条件下,界面张力
(液态铁-氧化铝)约为2300尔格/厘米2,问接触角有 多大?液态铁能否润湿氧化铝?

8、表面张力为500尔格/厘米2的某液态硅酸盐与某种多
晶氧化物表面相接触,接触角θ=450,若与此氧化物相 混合,则在三晶粒交界处,形成液态小球,二面角ψ平 均为900,假如没有液态硅酸盐时,氧化物-氧化物界 面的界面张力为1000达因/厘米,试计算氧化物的表面 张力?
受三个界由面张力的作用来处理。当三个作用力达到平衡时,
应有下面关系
cos


LV SV SL
SV

SL


LV
cos

SV


F
LV
C O S

SL
F 润湿张力
这就是著名的Young方程。式中γSV和γLV是与液体的饱和蒸
气成平衡时的固体和液体的表面张力(或表面自由能)。
目录 图4.12
上页 下页 表面粗糙度的影响 退 出
因此:
(1)θ<90°时,θn<θ,即在润湿的前提下,表面粗糙化 后θn变小,更易为液体所润湿。 (2)θ>90°时,θn >θ,即在不润湿的前提下,表面粗糙 化后θn变大,更不易为液体所润湿。 大多数有机液体在抛光的金属表面上的接触角小于90°,因 而在粗糙金属表面上的表观接触角更小。纯水在光滑石蜡表 面上接触角在105~110°之间,但在粗糙的石蜡表面上,实

材料科学基础智慧树知到答案2024年西南科技大学

材料科学基础智慧树知到答案2024年西南科技大学

材料科学基础西南科技大学智慧树知到答案2024年第一章测试1.选用材料应该遵循()原则。

A:工艺性能 B:使用性能 C:环境协调性 D:经济性答案:ABCD2.耐火材料是指耐火度不低于()℃的无机非金属材料。

A:1300 B:1000 C:1800 D:1580答案:D3.材料按其化学作用(或基本组成)分为:A:无机非金属材料 B:复合材料 C:金属材料 D:高分子材料(聚合物)答案:ABCD4.传统的无机非金属材料主要是指由SiO2及其硅酸盐化合物为主要成分制成的材料,包括:A:陶瓷 B:耐火材料 C:水泥 D:玻璃答案:ABCD第二章测试1.如果等大球体在空间形成密排六方结构,则按如下方式()的层序堆积。

A:ABBABB•••••• B:AABAAB•••••• C:ABCABC•••••• D:ABAB••••••答案:D2.在一个面心立方晶胞中,共存在()。

A:4个四面体空隙,8个八面体空隙 B:8个四面体空隙,4个八面体空隙C:8个四面体空隙,8个八面体空隙 D:4个四面体空隙,4个八面体空隙答案:B3.在一个密排六方晶胞中,晶胞的质点数为()。

A:2 B:8 C:6 D:4答案:C4.当6个等大的球体作面心立方堆积时,每个球周围形成的四面体空隙个数为( )。

A:12 B:6 C:2 D:18答案:C5.离子晶体的配位数决定主要取决于正、负离子半径比,当配位多面体为八面体时,正负离子的半径比()。

A:正负离子半径比应处于0.155~0.225范围 B:正负离子半径比应处于0.732~1.0范围 C:正负离子半径比应处于0.225~0.414范围 D:正负离子半径比应处于0.414~0.732范围答案:D6.在某MX离子晶体中,若其中的阴离子易被极化,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阴阳离子间距增大、配位数增加。

B:阴阳离子间距增大、配位数降低。

C:阴阳离子间距降低、配位数降低。

D:阴阳离子间距降低、配位数增加。

§126 液-固界面——润湿作用

§126 液-固界面——润湿作用

§12.6 液-固界面——润湿作用润湿过程:滴在固体表面上的少许液体,取代了部分固-气界面,产生了新的液-固界面。

这一过程称之为润湿过程。

润湿过程可以分为三类,即:粘湿、浸湿和铺展一、粘湿过程定义:液体与固体从不接触到接触,使部分液-气界面和固-气界面转变成新的固-液界面的过程。

设各相界面都是单位面积,该过程的Gibbs 自由能变化值为:a W 称为粘湿功。

注:粘湿功的绝对值愈大,液体愈容易粘湿固体,界面粘得愈牢。

二、浸湿过程定义:在恒温恒压可逆情况下,将具有单位表面积的固体浸入液体中,气-固界面转变为液-固界面的过程称为浸湿过程。

该过程的Gibbs 自由能的变化值为: i W 称为浸湿功,它是液体在固体表面上取代气体能力的一种量度,有时也被用来表示对抗液体表面收缩而产生的浸湿能力,故又称为粘附张力。

注:0≤i W 液体能浸湿固体。

三、铺展过程定义:等温、等压条件下,单位面积的液固界面取代了单位面积的气固界面并产生了单位面积的气液界面,这种过程称为铺展过程。

等温、等压条件下,可逆铺展单位面积时,Gibbs 自由能的变化值为S 称为铺展系数,若S ≥0,说明液体可以在固体表面自动铺展。

四、接触角与润湿方程1、接触角:在气液固三相交汇点固液界面的平面与气液界面的切线通过液体内部的夹角。

2、杨氏方程:g l s l g s Cos ,,,γγγθ-=可以利用实验测定的接触角和气-液界面张力,计算润湿过程的一些参数: l-s l-g s-g G γγγ∆=--a l-s l-g s-gW G γγγ=∆=--l s g s iG W γγ--∆=-=l s g l g sG γγγ---∆=+-g s g l l s S G γγγ---=-∆=--a g l (1cos )W γθ-=-+i g l cos W γθ-=-g l (cos 1)S γθ-=-。

高中物理第二章《固体、液体和气体》知识梳理

高中物理第二章《固体、液体和气体》知识梳理

⾼中物理第⼆章《固体、液体和⽓体》知识梳理⾼中物理第⼆章《固体、液体和⽓体》知识梳理⼀、液体的微观结构1.特点液体中的分⼦跟固体⼀样是密集在⼀起的,液体分⼦的热运动主要表现为在平衡位置附近做微⼩的振动,但液体分⼦只在很⼩的区域内做有规则的排列,这种区域是暂时形成的,边界和⼤⼩随时改变,有时⽡解,有时⼜重新形成,液体由⼤量这种暂时形成的⼩区域构成,这种⼩区域杂乱⽆章地分布着.联想:⾮晶体的微观结构跟液体⾮常相似,可以看作是粘滞性极⼤的流体,所以严格说来,只有晶体才能叫做真正的固体.2.应⽤液体的微观结构可解释的现象(1液体表现出各向同性:液体由⼤量暂时形成的杂乱⽆章地分布着的⼩区域构成,所以液体表现出各向同性.(2液体具有⼀定的体积:液体分⼦的排列更接近于固体,液体中的分⼦密集在⼀起,相互作⽤⼒⼤,主要表现为在平衡位置附近做微⼩振动,所以液体具有⼀定的体积.(3液体具有流动性:液体分⼦能在平衡位置附近做微⼩的振动,但没有长期固定的平衡位置,液体分⼦可以在液体中移动,这是液体具有流动性的原因.(4液体的扩散⽐固体的扩散要快:流体中的扩散现象是由液体分⼦运动产⽣的,分⼦在液体⾥的移动⽐在固体中容易得多,所以液体的扩散要⽐固体的扩散快.⼆、液体的表⾯张⼒1.液体的表⾯具有收缩趋势缝⾐针硬币浮在⽔⾯上,⽤热针刺破铁环上棉线⼀侧的肥皂膜,另⼀侧的肥皂膜收缩将棉线拉成弧形.联想:液体表⾯就像张紧的橡⽪膜.2.表⾯层(1液体跟⽓体接触的表⾯存在⼀个薄层,叫做表⾯层.(2表⾯层⾥的分⼦要⽐液体内部稀疏些,分⼦间距要⽐液体内部⼤.在表⾯层内,分⼦间的距离⼤,分⼦间的相互作⽤⼒表现为引⼒.联想:在液体内部,分⼦间既存在引⼒,⼜存在斥⼒,引⼒和斥⼒的数量级相等,在通常情况下可认为它们是相等的.3.表⾯张⼒(1含义:液⾯各部分间相互吸引的⼒叫做表⾯张⼒.(2产⽣原因:表⾯张⼒是表⾯层内分⼦⼒作⽤的结果.表⾯层⾥分⼦间的平均距离⽐液体内部分⼦间的距离⼤,于是分⼦间的引⼒和斥⼒⽐液体内部的分⼦⼒和斥⼒都有所减少,但斥⼒⽐引⼒减⼩得快,所以在表⾯层上划⼀条分界线MN时(图1,两侧的分⼦在分界线上相互吸引的⼒将⼤于相互排斥的⼒.宏观上表现为分界线两侧的表⾯层相互拉引,即产⽣了表⾯张⼒.图1(3作⽤效果:液体的表⾯张⼒使液⾯具有收缩的趋势.如吹出的肥皂泡呈球形,滴在洁净玻璃板上的⽔银滴呈球形.草叶上的露球、⼩⽔银滴要收缩成球形.深化:表⾯张⼒使液体表⾯具有收缩趋势,使液体表⾯积趋于最⼩.在体积相等的各种形状的物体中球形体积最⼩.三、浸润和不浸润1.定义浸润:⼀种液体会润湿某种固体并附在固体的表⾯上,这种现象叫做浸润.不浸润:⼀种液体不会润湿某种固体,也就不会附在这种固体的表⾯,这种现象叫做不浸润.2.决定液体浸润的因素液体能否浸润固体,取决于两者的性质,⽽不单纯由液体或固体单⽅⾯性质决定,同⼀种液体,对⼀些固体是浸润的,对另⼀些固体是不浸润的,⽔能浸润玻璃,但不能浸润⽯蜡,⽔银不能浸润玻璃,但能浸润锌.误区:不能以偏概全地说“⽔是浸润液体”,“⽔银是不浸润液体”.3.浸润和不浸润的微观解释(1附着层:跟固体接触的液体薄层,其特点是:附着层中的分⼦同时受到固体分⼦和液体内部分⼦的吸引.(2解释:当⽔银与玻璃接触时,附着层中的⽔银分⼦受玻璃分⼦的吸引⽐内部⽔银分⼦弱,结果附着层中的⽔银分⼦⽐⽔银内部稀硫,这时在附着层中就出现跟表⾯张⼒相似的收缩⼒,使跟玻璃接触的⽔银表⾯有缩⼩的趋势,因⽽形成不浸润现象.相反,如果受到固体分⼦的吸引相对较强,附着层⾥的分⼦就⽐液体内部更密,在附着层⾥就出现液体分⼦互相排斥的⼒,这时跟固体接触的表⾯有扩展的趋势,从⽽形成浸润现象.总之,浸润和不浸润现象是分⼦⼒作⽤的表现.深化:浸润不浸润取决于固体分⼦对附着层分⼦的⼒和液体分⼦间⼒的关系.4.弯⽉⾯液体浸润器壁时,附着层⾥分⼦的推斥⼒使附着层有沿器壁延展的趋势,在器壁附近形成凹形⾯.液体不浸润器壁时,附着层⾥分⼦的引⼒使附着层有收缩的趋势,在器壁附近形成凸形⾯.如图2所⽰.图2深化:“浸润凹,不浸凸”.四、⽑细现象1.含义浸润液体在细管中上升的现象,以及不浸润液体在细管中下降的现象,称为⽑细现象.2.特点(1浸润液体在⽑细管⾥上升后,形成凹⽉⾯,不浸润液体在⽑细管⾥下降后形成凸⽉⾯.(2⽑细管内外液⾯的⾼度差与⽑细管的内径有关,⽑细管内径越⼩,⾼度差越⼤.误区:在这⾥很多同学误认为只有浸润液体才会发⽣浸润现象.3.⽑细现象的解释当⽑细管插⼊浸润液体中时,附着层⾥的推斥⼒使附着层沿管壁上升,这部分液体上升引起液⾯弯曲,呈凹形弯⽉⾯使液体表⾯变⼤,与此同时由于表⾯层的表⾯张⼒的收缩作⽤,管内液体也随之上升,直到表⾯张⼒向上的拉伸作⽤与管内升⾼的液体的重⼒相等时,达到平衡,液体停⽌上升,稳定在⼀定的⾼度.联想:利⽤类似的分析,也可以解释不浸润液体的⽑细管⾥下降的现象.五、液晶1.定义有些化合物像液体⼀样具有流动性,⽽其光学性质与某些晶体相似,具有各向异性,⼈们把处于这种状态的物质叫液晶.深化:液晶是⼀种特殊的物质状态,所处的状态介于固态和液态之间.2.液晶的特点(1分⼦排列:液晶分⼦的位置⽆序使它像液体,排列有序使它像晶体.从某个⽅向上看液晶的分⼦排列⽐较整齐;但是从另⼀个⽅向看,液晶分⼦的排列是杂乱⽆章的.辨析:组成晶体的物质微粒(分⼦、原⼦或离⼦依照⼀定的规律在空间有序排列,构成空间点阵,所以表现为各向异性;液体却表现为分⼦排列⽆序性和流动性;液晶呢?分⼦既保持排列有序性,保持各向异性,⼜可以⾃由移动,位置⽆序,因此也保持了流动性.(2液晶物质都具有较⼤的分⼦,分⼦形状通常是棒状分⼦、碟状分⼦、平板状分⼦.3.液晶的物理性质(1液晶具有液体的流动性;(2液晶具有晶体的光学各向异性.液晶的光学性质对外界条件的变化反应敏捷.液晶分⼦的排列是不稳定的,外界条件和微⼩变动都会引起液晶分⼦排列的变化,因⽽改变液晶的某些性质,例如温度、压⼒、摩擦、电磁作⽤、容器表⾯的差异等,都可以改变液晶的光学性质.如计算器的显⽰屏,外加电压使液晶由透明状态变为浑浊状态.4.液晶的⽤途液晶可以⽤作显⽰元件,液晶在⽣物医学、电⼦⼯业,航空⼯业中都有重要应⽤.联想:液晶可⽤显⽰元件:有⼀种液晶,受外加电压的影响,会由透明状态变成浑浊状态⽽不再透明,去掉电压,⼜恢复透明,当输⼊电信号,加上适当电压,透明的液晶变得浑浊,从⽽显⽰出设定的⽂字或数码.。

第二章农药剂型和使用方法复习题

第二章农药剂型和使用方法复习题

第二章农药剂型和使用方法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原药:由工厂生产合成的农药统称为原药(Technical material,简称TC),含有高含量的有效成分/,液体称为原油,固体称为原粉(TF)。

2、农药加工:在原药中加入适当辅助剂,制成便于使用的形式的过程叫作农药加工。

3、农药剂型:加工后的农药具有一定的形态、组成及规格,称为农药剂型(pesticide formulations)4、农药制剂:同一剂型可以制成多种含量不同的产品,这些产品称为农药制剂(pesticidepreparations)。

5、分散度:是指药剂被分散的程度。

分散度通常用分散直径大小表示,分散度越大,粒子越小;分散度越小,粒子越大。

分散度一般用“比面”表示:比面(体面比)=S/V/6、农药辅助剂:凡与农药原药混用或通过加工过程与原药混合能改善制剂的理化性质,提高药效及便于使用的物质统称为农药辅助剂(supplementory agent、adjuvants),简称为农药助剂。

7、填料:填充剂或简称为填料(Dilueunt):用来稀释农药原药以减少原药用量,改善物理状态,使原药便于机械粉碎,增加原药的分散性,是制造粉剂或可湿性粉剂的填充物质,如粘土、陶土、高岭土、硅藻土、叶蜡石、滑石粉等。

8、湿润剂(Wetting agent):又称润展剂。

是一类显著降低液固界面张力、增加液体对固体表面的接触或增加对固体表面的润湿与展布的表面活性剂。

如皂角、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茶枯、纸浆废液、洗衣粉、拉开粉等。

9、乳化剂(Emulsifier):能使原来不相容的两相液体(如油和水)中的一相以极小的液球稳定分散在另一相液体中,形成不透明或半透明乳浊液,起这种作用的助剂称为乳化剂,如土耳其红油、双甘油月桂酸钠、蓖麻油聚氧乙基醚、烷基苯基聚乙基醚等。

10、溶剂(Solvents):是溶解和稀释农药有效成分,使其便于加工和使用的有机物,多用于加工乳油,如苯、甲苯、二甲苯等。

物理化学 润湿

物理化学 润湿

27/32
举例:人工降雨 举例: 增大胚芽的起始半径:灰尘,AgCl颗粒 增大胚芽的起始半径:灰尘,AgCl颗粒
我国首架人工降雨飞机, 我国首架人工降雨飞机,2003/07
28/32
过热液体 (superheated liquid) ) 当温度高于沸点时,液体不沸腾。 当温度高于沸点时,液体不沸腾。
p(l )
* pr
ps = p ( l ) − p ( g )
p
*
p (l )
( V m l ) dp ( l ) ∫ p*
* pr
( V m g ) dp ( g ) = ∫
p*
设蒸气服从理想气体方程, 设蒸气服从理想气体方程 , 液体的摩尔体积不随 压力变化 *
pr (l ) (l ) * RT ln * = Vm ( p − p ) p
17/32
考察压力的变化对液体的蒸气压带来的影响: 考察压力的变化对液体的蒸气压带来的影响: 气液平衡时, 气液平衡时, 平面液体) (平面液体) 弯曲液体) (弯曲液体) 请注意压力的不同! 请注意压力的不同!
µ
(g)
(T , p ) = µ (T , p )
* (l ) *
µ (T , p ) = µ (T , p )
(l ) (g)
20/32
* pr ( RT ln * = Vml ) ( p (l ) − p * ) p
p
(l )
= p
(g)
p 2σ 2σM (l ) * * ( l ) 2σ RT ln = Vm ( pr + − p ) ≈ Vm = p r r ρr 2σ * * 通常 pr − p << * r 2σM p

教科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三册第二章第2节液体

教科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三册第二章第2节液体

2.下列现象中,由表面张力引起的现象是(CD)
A、酒精和水混合后体积减小 B、水银温度计中的水银柱的升或降 C、荷叶上的小水球呈球形 D、洗头发时,当头发浸泡在水中时呈散开状,露出水面后头发聚拢到 一起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D)
A.浸润液体在细管中能上升 B.不浸润液体在细管中能下降 C.鸭子从池塘中出来,羽毛并不湿是毛细现象 D.水对荷叶表面不浸润


附 着 层
液 体
引力
浸润
附着层密集
斥力
收缩 扩展
浸润和不浸润的总结
1.附着层内分子受力情况 液体和固体接触时,附着层的液体分子除受液体内部的分子吸引外,还受到固体分子的吸 引. 2.浸润的成因 当固体分子吸引力大于液体内部分子力时,附着层内液体分子比液体内部分子稠密,附着层 中分子之间表现为斥力,具有扩散的趋势,这时表现为液体浸润固体. 3.不浸润的成因 当固体分子吸引力小于液体内部分子力时,附着层内液体分子比液体内部分子稀疏,附着层 中分子之间表现为引力,具有收缩的趋势,这时表现为液体不浸润固体.
体层
液 体
浸润和不浸润,是由固体分子和液体分子对附着层内液体 分子的吸引力不同引起的。
浸润:
不浸润:
固液分子间的吸引力 (附着力——固体与液体分子之间)
液体分子间的吸引力 (内聚力——液体与液体分子之间)
内聚力 >附着力
如:水银在玻璃上 不润湿现象
附着力>内聚力
如:水在玻璃上 润湿现象
浸润和不浸润现象的微观解释
毛细现象的产生原因:
F
F
mg
①液体不浸润管壁
由于液体浸润管壁,液面弯曲。液体表面张力形成向 上的拉力,这个力使管中液体向上运动。

润湿固体的原理和作用

润湿固体的原理和作用

润湿固体的原理和作用润湿固体是指在与固体表面接触时能够迅速扩展并使固体表面被液体湿润的物质。

润湿固体的原理是液体与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在液体与固体接触时,液体分子与固体表面分子之间产生相互作用,使液体能够覆盖固体表面,并能在表面上形成一层较薄的液体薄膜。

润湿固体的作用十分广泛,下面从不同方面进行详细阐述:1. 表面润湿性:润湿固体可以提高固体表面的润湿性,使得液体能够更好地覆盖固体表面,从而降低液滴在固体表面上的接触角。

这种改善润湿性的能力在各个领域都有应用,例如化妆品中的高润湿性成分可以使化妆品更容易涂抹均匀。

2. 接触面积增加:润湿固体能够使液体在固体表面上形成较大的接触面积,增加液体与固体之间的接触面,从而提高反应速率,加快反应过程。

这在化学反应、催化剂和电化学领域都有应用。

3. 液体输运:润湿固体的作用还可在微纳米尺度上发挥作用,例如在微流控芯片中,润湿固体可以改变液体在微通道中的流动性质,使微通道中的液滴更容易前进或停止,实现液体的精确输送。

4. 界面性能:润湿固体的特性还可以改善液相与固相的界面性能,提高材料的稳定性和性能。

例如,润湿固体可以在涂层和塑料添加剂中应用,提高材料的耐候性和耐磨性。

5. 润滑剂:润湿固体还可应用于润滑剂领域。

润湿固体能够减小固体表面之间的摩擦力,使其变得更容易滑动。

因此,在液压系统、汽车零件以及机械设备中广泛使用。

6. 油墨、颜料:润湿固体也常用于油墨和颜料制造中。

润湿固体可以使颜料更好地附着在底材表面,提高油墨和颜料的光泽、色彩饱和度。

7. 成膜和涂层:润湿固体还可以用于成膜和涂层技术。

润湿固体可以使液体在固体表面上形成均匀的薄膜,提高涂层的平整度和附着力。

总结来说,润湿固体作为一种能够改善固体表面润湿性的物质,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化学、材料、催化剂、润滑剂、油墨、颜料等。

通过提高液体与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润湿固体能够改善材料的界面性能,提高材料的稳定性、耐磨性和反应速率。

新教材鲁科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三册第2章固体与液体知识点考点重点难点提炼汇总

新教材鲁科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三册第2章固体与液体知识点考点重点难点提炼汇总

第2章固体与液体第1节固体类型及微观结构...................................................................................... - 1 - 第2节表面张力和毛细现象........................................................................................ - 6 - 第3节材料及其应用.................................................................................................... - 6 -第1节固体类型及微观结构一、晶体和非晶体1.固体的特点(1)固体看得见、摸得着,容易察觉它的存在.(2)固体有固定的外形,可根据需要进行加工处理.2.固体的分类:固体通常可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大类.3.晶体可分为单晶体和多晶体两类.4.单晶体(1)定义:具有规则的几何形状,外形都是由若干个平面围成的多面体.(2)结构特点:同种物质的单晶体都具有相同的基本形状,表面个数、各相应平面间的夹角恒定不变.(3)宏观特性:①具有规则的几何形状.②具有各向异性.③有固定的熔点.5.多晶体(1)定义:没有规则的几何形状,由小晶粒杂乱无章地排列在一起构成的晶体.(2)宏观特性:①没有规则的几何形状.②具有各向同性.③有固定的熔点.二、固体的微观结构1.晶体的结构及结合类型(1)组成晶体的物质微粒有规则地在空间排成阵列,呈现周而复始的有序结构,说明晶体的微观结构具有周期性.(2)晶体内部各微粒之间存在着很强的相互作用力,微粒被约束在一定的平衡位置上.(3)热运动时,组成晶体的物质微粒只能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做微小振动.(4)晶体的结合类型比较类型构成微粒结合键举例离子晶体正、负离子离子键NaCl、AgBr原子晶体原子共价键SiO2、金刚石金属晶体物质微粒金属键铜、银、铝2.固体特征的微观解释(1)方法:在固体界面沿不同方向画出等长直线.(2)微观解释①单晶体在不同直线上微粒的个数不相等,说明沿不同方向微粒的排列及物质结构情况不同,在物理性质上表现为各向异性.②非晶体在不同直线上微粒的个数大致相等,说明沿不同方向微粒排列及物质结构情况基本相同,在物理性质上表现为各向同性.(3)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条件下形成不同的晶体,由于微观结构不同,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晶体和非晶体的比较如图甲所示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几种晶体,图乙是生活中常见的几种非晶体,请在图片基础上思考以下问题:明矾祖母绿原石水晶食盐铜矿石甲蜂蜡松香塑料橡胶沥青玻璃乙(1)晶体与非晶体在外观上有什么不同?(2)没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一定是非晶体吗?提示:(1)单晶体有规则的几何外形,多晶体和非晶体无规则的几何外形.(2)不是.由于多晶体是许多单晶体杂乱无章地组合而成的,所以多晶体也没有规则的几何外形.2.单晶体具有各向异性,并不是说每一种单晶体都能在各种物理性质上表现出各向异性(1)云母、石膏晶体在导热性上表现出显著的各向异性——沿不同方向传热的快慢不同.(2)方铅矿石晶体在导电性上表现出显著的各向异性——沿不同方向电阻率不同.(3)立方形的铜晶体在弹性上表现出显著的各向异性——沿不同方向的弹性不同.(4)方解石晶体在光的折射上表现出各向异性——沿不同方向的折射率不同.【例1】在甲、乙、丙三种固体薄片上涂上蜡,用烧热的针尖接触其上一点,蜡熔化的范围如下图所示;另外甲、乙、丙三种固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则( )甲乙丙A.甲、乙是非晶体,丙是晶体B.甲、丙是非晶体,乙是晶体C.甲、丙是多晶体,乙是晶体D.甲是多晶体,乙是非晶体,丙是单晶体思路点拨:由蜡熔化图判断导热性能,由温度—时间图线形状分析是晶体还是非晶体.D[由题图甲、乙、丙知,甲、乙具有各向同性,丙具有各向异性;由温度—时间图线知,甲、丙有固定的熔点,乙没有固定的熔点,所以甲是多晶体,乙是非晶体,丙是单晶体.]区分晶体和非晶体、单晶体和多晶体的方法(1)区分晶体和非晶体的方法是看其有无确定的熔点,晶体具有确定的熔点,而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仅从各向同性或几何形状不能判断某一固体是晶体还是非晶体.(2)区分单晶体和多晶体的方法是看其是否具有各向异性,单晶体表现出各向异性,而多晶体表现出各向同性.晶体的微观结构及物理性质家庭、学校或机关的门锁常用“碰锁”,然而,这种锁使用一段时间后,锁舌就会变涩而不易被碰入,造成关门困难.这时,你可以用铅笔在锁舌上摩擦几下,碰锁便开关自如如初,并且可以持续几个月之久.请你动手试一试,并解释其中的道理.提示:石墨是金刚石的同素异形体,两者的不同结构,造成了物理性质上的很大差异,金刚石质地坚硬,而石墨由于具有层状结构,层与层之间结合不很紧密,故层与层之间易脱落,能起到润滑作用.用铅笔在纸上写字也是这个道理.(1)组成晶体的微粒(分子、原子或离子)是依照一定的规律在空间中整齐地排列的.实验证实:人们用X射线和电子显微镜对晶体的内部结构进行研究后,证实了这种假说是正确的.(2)微粒的热运动特点表现为在一定的平衡位置附近不停地做微小的振动.2.晶体的微观结构特点(1)组成晶体的微粒(分子、原子或离子),依照一定的规律在空间中整齐地排列的.(2)晶体中微粒的相互作用很强,微粒的热运动不足以克服它们的相互作用而远离.(3)微粒的热运动表现为在一定的平衡位置附近不停地做微小的振动.晶体的微观结构决定其宏观物理性质,改变物质的微观结构从而改变物质的属性,如碳原子可以组成性质差别很大的石墨和金刚石,有些晶体和非晶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3.用微观结构理论解释晶体的特性(1)对单晶体各向异性的解释如图所示,这是在一个平面上单晶体物质微粒的排列情况.从图上可以看出,在沿不同方向所画的等长直线AB、AC、AD上物质微粒的数目不同.直线AB上物质微粒较多,直线AD 上较少,直线AC上更少.正因为在不同方向上物质微粒的排列情况不同,才引起单晶体在不同方向上物理性质的不同.(2)对晶体具有一定熔点的解释给晶体加热到一定温度时,一部分微粒有足够的动能克服微粒间的作用力,离开平衡位置,使规则的排列被破坏,晶体开始熔解,熔解时晶体吸收的热量全部用来破坏规则的排列,温度不发生变化.(3)对多晶体特征的微观解释晶粒在多晶体里杂乱无章地排列着,所以多晶体没有规则的几何形状,也不显示各向异性.它在不同方向的物理性质是相同的,即各向同性.多晶体和非晶体的主要区别是多晶体有确定的熔点,而非晶体没有.(4)对非晶体特征的微观解释在非晶体内部,物质微粒的排列是杂乱无章的,从统计的观点来看,在微粒非常多的情况下,沿不同方向的等长直线上,微粒的个数大致相等,也就是说,非晶体在不同方向上的微粒排列及物质结构情况基本相同,所以非晶体在物理性质上表现为各向同性.(5)同种物质也可能以晶体和非晶体两种不同形态出现,晶体和非晶体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例2】(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各种晶体中,原子(或分子、离子)都是按照一定的规则排列的,具有空间上的周期性B.大颗粒的盐磨成细盐,就变成了非晶体C.由同种元素构成的固体,可能会由于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而成为不同的晶体D.在熔化过程中,晶体要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内能也保持不变AC[单晶体具有各向异性,多晶体和非晶体具有各向同性,都是按照一定的规则排列的,具有空间上的周期性,A正确;晶体由更小的晶胞组成,大颗粒的盐磨成细盐,还是晶体,B 错误;由同种元素构成的固体,可能会由于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而成为不同的晶体,例如,石墨和金刚石,选项C正确;在熔化过程中,晶体要吸收热量,虽然温度保持不变,但是内能增加了,选项D错误.]1各种晶体的微粒都是按照一定的规则排列的,具有空间上的周期性.2物体的宏观性是由微粒结构决定的,单晶体与非晶体的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微观结构不同,单晶体各向异性也是由粒子排列的特点决定的.第2节表面张力和毛细现象第3节材料及其应用一、液体表面的收缩趋势1.实验:观察肥皂膜的变化(1)现象①铁丝框上的肥皂膜会把滑杆拉回.②肥皂膜里的棉线圈,当刺破棉线圈内肥皂膜,棉线圈外的肥皂膜使棉线张紧,形成圆形.(2)结论:液体的表面类似于张紧的弹性薄膜,具有收缩的趋势.2.实验结论由实验知,液体表面有一种收缩的趋势,正是这种收缩,使露珠、浮滴等外形呈现球形.二、表面张力1.表面层(1)定义:液体与气体接触的表面存在的一个薄层.(2)特点:表面层分子的分布比液体内部稀疏.2.表面张力(1)定义:液体表面各部分间相互吸引的力.(2)作用效果: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液体表面总要收缩到尽可能小的面积.而体积相等的各种形状的物体中,球形物体的表面积最小.因此小水珠、小露珠等都呈现球形.若露珠过大,重力影响不能忽略,则呈椭球形.完全失重环境下,可形成标准的球形.三、浸润与不浸润1.定义(1)浸润:液体附着在固体表面上的现象.(2)不浸润:液体不附着在固体表面上的现象.2.产生的原因(1)三个相关概念①附着层:当液体跟固体接触时,在接触处形成的液体薄层.②内聚力:附着层中的液体分子受到的液体内部分子的吸引力.③附着力:附着层中的液体分子受到的固体分子的吸引力.(2)产生原因分析:由于内聚力与附着力的大小不同①当内聚力大于附着力时,液体不浸润固体.②当内聚力小于附着力时,液体浸润固体.四、毛细现象1.定义浸润液体在细管里上升的现象和不浸润液体在细管里下降的现象.2.毛细管能够发生毛细现象的管.3.特点水在玻璃管中会出现凹形弯月面;水银在玻璃管中则会出现凸形弯月面.且管的内径越小,前者水面越高,后者水银面越低.五、液晶1.定义既具有像液体那样的流动性和连续性,又具有晶体那样的各向异性特点的流体.2.性质外界条件的微小变化,会引起液晶分子排列的变化,从而改变液晶的某些性质,例如温度、压力、摩擦、电磁作用、容器的表面差异等,都可以改变液晶的光学性质.3.应用(1)液晶显示器.(2)液晶测温.六、材料种类和新材料及其应用1.材料的分类(1)按材料特性分为: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2)按应用领域分为:信息材料、能源材料、建筑材料、生物材料、航空航天材料等.(3)按习惯分为: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和复合材料.2.新材料(1)材料科学是研究材料的制造、结构与性能三者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2)纳米是长度单位,1 nm=10-9 m,颗粒在1~100 nm的材料称为纳米材料.(3)发生形变后几乎能100%恢复原状的材料称为形状记忆合金.(4)微电子材料:半导体.(5)力、热、声、光、磁等方面的某些性能会发生突变的纳米材料.(6)材料、能源、信息被当今国际社会公认为现代文明的三大支柱.表面张力雨伞的伞面上有很多细小的孔,为什么下雨时,雨水不会从孔里漏下来?提示:因为雨水将纱线浸湿后,在纱线孔隙中形成水膜,水膜的表面张力使雨水不会漏下来.表面层分子之间的引力使液面产生了表面张力,使液体表面好像一层绷紧的膜.所以说表面张力是表面层内分子力作用的结果.2.表面张力的方向表面张力的方向和液面相切,垂直于液面上的各条分界线.如图所示.3.表面张力的大小除了跟分界线长度有关外,还跟液体的性质和温度有关.一般情况下,温度越高,表面张力就越小.另外,杂质也会明显地改变液体的表面张力大小.比如洁净的水有很大的表面张力,而沾有肥皂液的水的表面张力就比较小.4.表面张力的作用表面张力使液体表面具有收缩趋势,使液体表面积趋于最小.而在体积相同的条件下,球形的表面积最小.【例1】关于液体的表面张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液体的表面层里,分子比较稀疏,分子间只有引力没有斥力B.在液体的表面层里,分子比较密集,分子间只有斥力没有引力C.液体的表面层中斥力大于引力,使得液体的表面收缩到最小,所以露珠呈球形D.液体的表面层中引力大于斥力,使得液体的表面收缩到最小,所以露珠呈球形D[与气体接触的液体表面分子比较稀疏,间距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距离,液体表面层的分子间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与斥力,A、B错误;但由于分子间的距离大于分子的平衡距离r0,分子引力大于分子斥力,分子力表现为引力,即存在表面张力,表面张力使液体表面有收缩的趋势,所以露珠呈球形,C错误,D正确.]液体表面层与液体内部分子分布特点液体表面层液体内部分子密度稀疏密集分子间距d 10-10 m<d<10-9 m d=10-10 m分子力表现为引力(合力)斥力与引力平衡(合力为零)表现表面有收缩趋势不易被压缩[跟进训练]1.(多选)下面有关表面张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表面张力的作用是使液体表面伸张B.表面张力的作用是使液体表面收缩C.有些小昆虫能在水面上自由行走,这是由于有表面张力的缘故D.用滴管滴液滴,滴的液滴总是球形,这是由于表面张力的缘故BCD[表面张力的作用效果是使液体表面收缩,B正确,A错误;由于表面张力,液面被压弯并收缩,使小昆虫浮在液面上,C正确;由于表面张力使液滴收缩成球形,D正确.]浸润与不浸润你观察过落水的鸡吗?如图所示,鸡落水时会全身湿透,俗称“落汤鸡”,而鸭子在水中嬉戏,上岸后抖一抖身子,水便会被抖落,比鸡可潇洒多了,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提示:这是由于鸭子经常用嘴把油脂涂到羽毛上,使水不浸润羽毛.(1)内聚力大于附着力.附着层的分子比液体内部稀疏,附着层内出现与液体表面张力相似的收缩力,此时跟固体接触的液体表面有缩小的趋势,形成不浸润.(2)内聚力小于附着力.附着层中的分子比液体内部更密,附着层中出现液体分子相互排斥的力,此时跟固体接触的液面有扩展的趋势,形成浸润.2.微观解释当液体与固体接触时,附着层中的液体分子受固体分子的吸引比液体内部分子弱,结果附着层中的液体分子比其内部稀疏,这时在附着层中就出现跟表面张力相似的收缩力,使跟固体接触的液体表面有缩小的趋势,因而形成不浸润现象.相反,如果受到固体分子的吸引相对较强,附着层里的分子就比液体内部更密,在附着层里就出现液体分子互相排斥的力,这时跟固体接触的表面有扩展的趋势,从而形成浸润现象.总之,浸润和不浸润现象是分子力作用的宏观表现.【例2】下列对浸润与不浸润现象的认识正确的是( )A.水是浸润液体,水银是不浸润液体B.浸润现象中,附着层里分子比液体内部稀疏C.不浸润现象中,附着层里的分子受到固体分子的吸引较液体内部分子的吸引强D.不浸润现象中,附着层里分子间表现出吸引力;浸润现象中,附着层里分子间表现出排斥力D[一种液体是否浸润某种固体,与这两种物质的性质均有关,不能肯定哪种液体是浸润液体或不浸润液体,选项A错误;在浸润现象中,附着层内分子受到固体分子吸引力较液体内部分子吸引力大,分子分布比液体内部更密,因而在附着层里液体分子表现出相互排斥的力,附着层有扩展的趋势,故选项B、C错误,选项D正确.]分析浸润与不浸润问题的要点归纳(1)同一种固体,对有些液体浸润,对有些液体不浸润;同一种液体,对一些固体是浸润的,对另一些固体是不浸润的.(2)液体浸润固体,附着层面积要扩张;不浸润固体,附着层面积要收缩.(3)发生浸润还是不浸润是看固体分子和液体内部分子对附着层分子的吸引力的强弱.毛细现象你知道为什么松土能保持土壤中的水分吗?提示:把地面的土壤锄松,破坏了土壤里的毛细管,地下的水分就不会沿着毛细管上升到地面被蒸发掉.浸润液体在毛细管里上升后,形成凹月面,不浸润液体在毛细管里下降后形成凸月面的现象.2.毛细现象产生的原因浸润液体与毛细管内壁接触时,液体表面发生弯曲,呈凹形.液体表面就像一张张紧了的凹形的弹性薄膜,表面张力的收缩作用总是力图使凹形表面的面积缩小,对表面下的液体产生向上的提拉作用(如图所示),于是管内液体上升,直到表面张力向上的提拉作用与管内升高的液柱所受的重力达到平衡时,管内液体才停止上升,稳定在一定的高度.不浸润液体在毛细管里下降则是由于表面张力的收缩作用总是力图使凸形表面的面积减小,对表面下的液体产生向下的作用导致的(如图所示).【例3】附着层里的液体分子比液体内部稀疏的原因是( )A.附着层里液体分子间的斥力强B.附着层里液体分子间的引力强C.固体分子对附着层里的液体分子的吸引,比液体内部分子的吸引弱D.固体分子对附着层里的液体分子的吸引,比液体内部分子的吸引强C[附着层里的分子既受到固体分子的吸引,又受到液体内部分子的吸引,如果受到的固体分子的吸引比较弱,附着层里的部分分子进入液体内部,从而使附着层的分子比液体内部稀疏,所以C正确,A、B、D错误.]液晶液晶电视已经走进寻常百姓家,液晶显示器是如何显示各种颜色的呢?提示:在液晶中掺入少量多色性染料,当液晶中电场强度不同时,它对不同颜色的光吸收强度不一样,从而显示出各种颜色.(1)液晶具有晶体的各向异性的特点原因是在微观结构上,从某个方向看,液晶的分子排列比较整齐,有特殊的取向.(2)液晶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原因是从另一方向看液晶分子排列是杂乱的,因而液晶又具有液体的性质,具有一定的流动性.(3)液晶分子的排列特点液晶分子的排列特点是从某个方向上看,液晶分子的排列比较整齐;但是从另一个方向看,液晶分子的排列又是杂乱无章的.(4)液晶的物理性质液晶的物理性质很容易受外界的影响(如电场、压力、光照、温度)发生改变.2.液晶的主要应用液晶在温度改变时会改变颜色.随着温度的升高,色彩按红、橙、黄、绿、蓝、靛、紫的顺序变化,温度下降时又按相反顺序变色,而且灵敏度很高,在不到1 ℃的温差内就可以显出整个色谱.利用液晶的这种温度效应可以探测温度.【例4】(多选)关于液晶的分子排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液晶分子在特定方向排列整齐B.液晶分子的排列不稳定,外界条件的微小变动会引起液晶分子排列的变化C.液晶分子的排列整齐且稳定D.液晶的物理性质稳定AB[液晶分子在特定方向上排列比较整齐,故A正确;液晶分子排列不稳定,外界条件的微小变动会引起液晶分子排列的变化,故B正确,C错误;液晶的物理性质不稳定,例如有一种液晶,在外加电压的影响下,会由透明状态变成浑浊状态,去掉电压,又恢复透明状态,故D错误.]1液晶既有液体的流动性和连续性,表现不够稳定,又具有晶体的一些各向异性特点,是某些特殊的有机化合物.2液晶的物理性质很容易在外界的影响如电场、压力、光照、温度下发生改变.。

润湿现象的名词解释

润湿现象的名词解释

润湿现象的名词解释润湿现象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描述了液体与固体表面接触时的现象和行为。

当一个液体接触到固体表面时,会发生润湿现象,液体会在固体表面上形成一个薄薄的液体层,从而使液体能够在固体表面上均匀地分布。

润湿现象的产生是由于液体分子与固体表面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结果。

液体分子会与固体表面分子发生相互作用,吸附在表面上形成一个分子层。

这种相互作用力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液体分子与固体表面分子之间的吸引力,称为吸附力;另一种是液体分子与固体表面分子之间的相互排斥力,称为排斥力。

在润湿现象中,如果吸附力大于排斥力,液体分子就会更容易与固体表面接触并展开分子层,形成均匀的润湿现象。

这种现象在许多生活中都有体现,比如水滴在一个平坦的表面上会展开成薄薄的水膜,形成润湿现象。

润湿现象的程度可以用接触角来描述。

接触角是指液体与固体表面上的接触线所形成的角度,它可以反映液体在固体表面上的润湿程度。

根据接触角的大小,润湿现象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完全润湿、部分润湿和非润湿。

当液体与固体表面接触时,如果接触角等于0度,说明液体完全润湿了固体表面,液体能均匀地覆盖在固体表面上,形成完全润湿现象。

这种现象常见于玻璃、金属等固体表面。

部分润湿现象指接触角大于0度但小于90度,液体只部分地润湿了固体表面。

这种现象常见于一些纺织品、木材等。

部分润湿现象的程度取决于液体与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非润湿现象是指接触角等于90度,液体无法润湿固体表面,形成了一种抗润湿的现象。

这种现象常见于许多润滑材料、塑料等。

润湿现象不仅在日常生活中有重要意义,在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中也有广泛应用。

例如,在涂料、油墨、染料等工艺中,润湿性能的改善可以提高涂层的均匀性和附着力。

在纳米技术领域,润湿现象的研究有助于设计和制备具有特殊润湿性质的纳米材料。

此外,润湿现象也在生物学、医学和环境科学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总之,润湿现象是液体与固体表面相互作用的结果,液体在固体表面上形成一层薄薄的液体层,以保持均匀分布。

液-固及液-气(空气)界面现象

液-固及液-气(空气)界面现象

7.4 液-固及液-气(空气)界面现象7.4.1润湿现象7.4.1.1 接触角液体对固体表面的润湿作用是界面现象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主要研究液体对固体表面的亲合状况。

例如水能润湿玻璃,但不能润石蜡。

荷叶上的水珠可以自由滚动,说明水不能润湿荷叶。

一般来说,若液体能润湿固体,则液体呈凸透镜状;若不能润湿,则呈椭球状,如图。

液体对固体的润湿的程度可用接触角来衡量。

所谓接触角就是固-液界面经液相到气-液界面所转过的角度。

接触角越小,润湿越好。

一般以θ=90°为分界线。

θ<90°,为能润湿;θ=0°为完全润湿。

θ>90°,为不润湿;θ=180°,为完全不润湿。

现在我们导出接触角与界面张力之间的关系。

点O 的液体受到三个表面张力的作用:s g -σ力图将点O 的液体拉向左方,以覆盖气-固界面,使气-固界面缩小;s l -σ力图将点O 的液体向右拉,以缩小液-固界面;l g -σ力图将点O 的液体沿切线方向向上拉,以缩小液-气界面。

在固体为光滑平面的情况下,润湿平衡时,有s g -σ=s l -σ+l g -σθcos或(1)式(1)就是表示界面张力和接触角关系的杨氏(Yong )方程。

因θcos ≤1,所以lg sl s g ----σσσ≤1 或s l s g ---σσ ≤l g -σ或(2)所以由下面的公式和图形可得上图。

lg sl s g ----=σσσθcos所以完全润湿的条件为s l s g ---σσ>l g -σ即(3)完全不润湿的条件为s l s g ---σσ<-l g -σ即(4)7.4.1.2 粘附功、内聚功、浸湿功和铺展系数恒温恒压可逆条件下,将气-液和气-固界面转变为液-固界面,如果各界面都是单位面积时,该过程吉布斯自由能的变化是G ∆=l g s g s l -----σσσ= W a (5)W a 叫粘附功(work of adhesion )。

润湿的名词解释

润湿的名词解释

润湿的名词解释润湿(wetting)是指液体在固体表面上的扩展或薄膜形成过程。

当液体与固体接触时,它可能与固体表面发生相互作用。

这种相互作用决定了液体能否扩展并与固体表面形成均匀的薄膜。

润湿现象在各个领域都有重要应用,如化工、材料科学、医疗、涂料等,因此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一、润湿的原理润湿现象是由固体表面张力和表面能的不平衡引起的。

固体表面具有一定的亲水性或疏水性,而液体也具有相应的性质。

润湿程度是由液体与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决定的。

液体在固体表面上如果能够形成一层均匀的薄膜,就称为润湿。

液体的润湿性由接触角来衡量,接触角是液滴与固体表面之间的夹角。

接触角大于90度表示润湿性差,小于90度则表示润湿性好。

当液体完全扩展在固体表面上时,接触角为零度。

润湿是液体与固体之间相互作用力的平衡结果。

当液体与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大于液体本身的内聚力,液体将扩展在固体表面上。

相反,如果液体内聚力大于与固体表面的相互作用力,液体将形成球形,不润湿固体。

二、润湿在化工领域的应用润湿现象在化工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一方面,润湿性好的液体可以更好地扩展在固体表面上,提高涂层的质量。

涂料行业中,润湿性好的液体可以均匀地附着在墙面、金属表面等各种材料上,使其具有更好的防护性能。

另一方面,润湿性差的液体可以被应用于油水分离等领域。

油与水具有较大的亲疏性差异,因此在油水混合物中,润湿性差的液体可以与其中的油分离开,从而实现分离纯净的水。

三、润湿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润湿现象在医疗领域也有重要应用。

例如,在手术中,医生需要保持手术器械的清洁,并确保液体能够均匀扩展在器械表面上。

润湿性好的液体可以实现这一目标,使手术操作更加顺利。

另外,润湿性好的液体也可用于眼药水等医药制剂中。

眼药水需要与眼球表面充分接触,并迅速渗透,以达到治疗效果。

润湿性好的液体可以更好地与眼球表面发生作用,提高药物吸收效率。

四、润湿在材料科学领域的应用在材料科学领域,润湿性是表征材料表面性质的重要指标。

新教材高中物理第二章气体固体和液体第5节液体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新教材高中物理第二章气体固体和液体第5节液体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A.液体分子间距离很大,相互作用力很弱
B.液体分子在杂乱无章地运动,无任何规律性
C.液体分子在振动,但无确定的平衡位置
D.液体分子排列整齐,在确定的平衡位置附近振动 解析:液体很难压缩,说明液体分子间距较小,故 A 错误;液体分子在永
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热运动,单个分子运动无规律,但大量分子运动表现出
统计规律,故 B 错误;液体分子在振动,由于流动性,无确定的平衡位置,
[对点练清]
1.[多选]同一种液体,滴在固体 A 的表面时,出现如图甲
所示的情况;当把毛细管 B 插入这种液体时,液面又出
现如图乙所示的情况,若 A 固体和 B 毛细管都很干净,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固体 A 和 B 管可能是同种材料
B.固体 A 和 B 管一定是不同种材料
C.固体 A 的分子对液体附着层内的分子的引力比 B 管的分子对液体附着
B.附着层里液体分子间的引力强
C.固体分子对附着层里的液体分子的吸引力比液体内部分子的吸引力弱
D.固体分子对附着层里的液体分子的吸引力比液体内部分子的吸引力强
解析:附着层里的分子既受到固体分子的吸引,又受到液体内部分子的吸
引,如果受到的固体分子的吸引力比较弱,附着层里的部分分子进入液体
内部,从而使附着层的分子比液体内部稀疏,所以 C 选项正确,A、D 选
(3)表面特性:表面层分子之间的引力使液面产生了表面张力,使液体表 面形成一层绷紧的膜。
(4)表面张力的方向:表面张力的方向和液面相切,垂直于液面上的各条 分界线,如图所示。
2.表面张力及其作用 (1)表面张力使液体表面具有收缩趋势,使液体表面积趋于最小。而在 体积相同的条件下,球形的表面积最小。例如,吹出的肥皂泡呈球形,滴 在洁净玻璃板上的水银滴呈球形(但由于受重力的影响,往往呈扁球形,在 完全失重条件下才呈球形)。 (2)表面张力的大小除了跟边界线长度有关外,还跟液体的种类、温度 有关。

液体在固体表面收缩液滴状说明

液体在固体表面收缩液滴状说明

液体在固体表面收缩液滴状说明
由于粘接力是在粘接剂与被粘物的界面区形成,了解粘接过程中界面的物理化学反应十分重要。

1、表面能和表面张力:固体或液体物质表面层的分子与内部分子不同,其受力不平衡,会产生一种向内收缩的力。

受这种力作用的结果,液滴会收缩成球形,固体表面则会吸附环境中的物质而获得平衡。

对固体而言,这种力称为表面能,对液体则称为表面张力。

2、润湿与接触角:当液体滴在固体表面时,它可以铺展开获得一定形状而达到平衡。

液体在固体表面的润湿(wetting)程度,常以接触角(contactangle)θ的大小来表示。

接触角是通过液滴三相点(气、液、固)作液滴曲面的切线,该切线在液滴接触面一侧与固体的夹角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接触角θ越小,液体在固体表面的润湿性能越好,润湿速度越快。

当θ=0°,表示固体表面被液体完全润湿;θ<90°,表示固体表面能被液体润湿;90°<θ<180°,表示不完全润湿,液体难以润湿固体表面。

3、表面能与粘接的关系:粘接剂润湿被粘物后形成界面,分子或原子间产生相互作用力,这种作用力在粘接剂固化后被固定为粘附功,宏观表现为粘接强度。

研究表明,最大粘附功与固体表面能成正比例关系,为
获得最大粘附功或粘接强度,应尽量增大固体的表面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05年,Young首先提出,将接触角的问题当作平 面固体上的液滴在三个界面张力作用下的平衡来处 理: 将上式分别代入下面三个方程式中
Wa = γ l − g + γ s − g − γ s −l
Wa = γ l − g (1 + cos θ )
Wi = γ s − g − γ s − l
Wi = γ l − g cos θ
S = γ l − g (cos θ − 1)
S = γ s− g − γ s=l − γ l − g
第三节 固体表面的润湿性质 低表面能表面:< 0.1N.m-1 ,通常将固体有机及高聚 物的表面视为低表面能。 高表面能表面:1N.m-1以上的物质。通常将金属及其 氧化物、硫化物、无机盐等的表面视为高表面能表 面。 γ s − g − γ s −l cos θ = 从润湿方程
一、沾湿 将气-液界面与气-固界面,转化为液-固的界面 的过程。 在恒温恒压下,这个过程中体系自由能的变化为:
∆G = γ s −l − γ l − g − γ s − g
当体系自由能降低时,它向外所做的功为
Wa = γ l − g + γ s − g − γ s − l
• Wa≥0是液体沾湿固体的条件
二、浸湿 是将气-固界面转变为液-固界面的过程,而液体 表面在这个过程中没有变化。在恒温恒压下,设润 湿面积为一个单位面积,此时,体系吉布斯自由能 降低或对外做功分别为:
∆G = γ s −l − γ s − g
Wi = γ s − g − γ s −l
Wi≥0是液体浸湿固体的条件。它的大小可以 作为液体在固体表面取气体能力的量度。 在润湿作用中,也用它来表示对抗液体表 面收缩的浸湿能力,所以又称为粘附张力, 用A表示。
第三章 液体在固体表面的润湿作用 第一节 润湿作用
润湿(广义):表面上的一种流体被另一种 流体所取代的过程称之为润湿。 润湿(狭意):固体表面上所吸附的气体被 液体取代的现象,此时,固-气表面消失, 而重新形成固—液界面,此时,体系吉布斯 自由能变化自然将相伴发生。 润湿(热力学):固体与液体接触后,体系 (固—液)的吉布斯自由能降低时,称之为 润湿。
二、高能表面的润湿和自憎 自憎:表面张力较低的液体吸附在高能表面 上,形成C-H基朝向空气的表面膜,使高能 表面变成低能表面,临界表面张力低于液 体表面张力,液体不能在固体表面膜上铺 展的现象。
第四节 接触角的测定 一、角度测量法 1、观察测量法:观察液滴或气泡外形,可以 通过将影像放大或显微镜观察,也可以进 行摄影,然后作切线,测量其角度。 特点:方法简单,但切线不易作准确
θ= π
2 −φ
二、长度测量法 三、重量测定法
第五节 润湿作用的应用 一、润湿作用在采油中的作用
二、润湿作用在防水材料中的应用
三、选矿 四、染色处理
γ l−g
中可以看出,表面能高的固体比表面能低的固体更容 易被液体所润湿。
一、低表面能表面的润湿性质 同系物溶液在同一固体上的接触角随液体 表面张力的降低而减小
• 不同种的有机物在聚四氟乙烯表面上的润 湿实验,从这个实验可以看出, 与所接触 的液体的关系不大而是所给固体的特征值。
• 在不同表面结构的固体表面上做接触角与 表面张力(液体)之间的关系实验。找出 各种不同表面结构的固体表面的临界表面 张力。
三、铺展 是表示当液-固界面取代气-固界面的同时,气- 液界面也扩大了同样的面积。 在恒温恒压下当铺展面积为1个单位时,体系吉布 斯自由能的降低或对外所做的功分别用下式表示:
S = γ s − g − γ s −l − γ l − g
式中,S为铺展系数,当S≥0时,液体可以在固体 表面上自动铺展
第二节 接触角与润湿方程 接触角:即在固-液-气三相交点处作气液 界面的切线,此切线与液固交界线之间的 夹角就是接触角。
通过以上三种实验,得出如下几点规律: (1)高分子固体的润湿性质与其分子的元素 组成有关。在C-H链中加入其它杂原子,低,即变小。而其它原 子的加入使之升高。它们增进润湿性能的 能力有如下次序:N >O >I >Br > Cl >H-F (2)附有表面活性物质分子层的玻璃或金属的 表面显示低能表面的性质,说明决定固体 润湿性质的是表面原子或原子团的性质及 排列情况,而与内部结构无关。 (3) 是固体的特征值,与液体的关系不大
2、斜坡法:当固体板插入液体时,在三相交
界处总是有保持一定角度的接触角。但是 只有当固体板面与液面所夹的角度和接触 角相等时,液面才会一直平伸到三相交界 处,如上图所示,这时液面没有出现弯曲 不平 。 特点:没有必要作切线,但用液量最大
3、反射光法:用强的细缝光源,照射在三相交界 处,并转动其入射光方向,当反射光刚好沿着固 体表面进行时,观察者可以见到反射光。因此可 以根据入射光与反射光的交角2 φ计算接触角。 θ 特点:此方法只适合于 < 90 0 的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