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玲玲的画》公开课教案 1
《玲玲的画》教学设计名师公开课获奖教案百校联赛一等奖教案
《玲玲的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艺术的兴趣和热爱;2. 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和观察力;3.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介绍著名画家玲玲的生平和艺术成就;2. 分析玲玲作品中的形体、色彩、构图等要素;3. 实践绘画技巧,通过模仿和创作画出自己的作品。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教师简要介绍著名画家玲玲的生平和艺术成就,引起学生对艺术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分析和讨论玲玲画作中的形体、色彩、构图等要素,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理解能力。
第二课时:1. 教师通过幻灯片展示玲玲的代表作品,结合形体、色彩、构图等要素,详细讲解每幅作品的创作背景和意义。
2. 学生分组,四人一组,每组选择一幅玲玲的作品进行小组讨论,并用自己的话语描述画作中的形象和意境。
第三课时:1. 教师带领学生参观学校美术馆或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玲玲的作品,让学生近距离观察真迹并体验艺术的魅力。
2. 学生开始绘制自己的画作,可以选择模仿玲玲的作品,也可以发挥创造力进行自由创作。
第四课时:1. 学生继续在课堂上完成画作,教师和同学之间进行互相交流和指导。
2. 绘画完成后,学生们将自己的作品进行展览,进行展览评比并进行展评。
四、教学评价:1. 通过学生的参与互动、教师的观察和指导,评价学生对玲玲作品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2. 评价学生在绘画过程中的技巧运用和创造力的发挥程度。
3. 评价学生在小组合作过程中的积极性和沟通能力。
五、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继续研究其他画家的作品,拓展对艺术的认知和欣赏能力。
2. 组织学生参加绘画比赛或举办美术作品展,展示学生艺术成果。
六、教学心得:通过本次教学设计的实施,学生不仅掌握了绘画的基本技巧和艺术要素,还深入了解了著名画家玲玲的作品和艺术价值。
培养了学生的艺术兴趣和创造力,提高了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和展览评比等活动,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玲玲的画》公开课教案
《玲玲的画》公开课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玲玲的画》的故事内容,理解故事中所传达的积极向上的信息。
1.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交流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口语交际水平。
1.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学会在困难面前保持乐观。
第二章:教学重难点2.1 教学重点让学生熟练掌握故事情节,理解故事中所传达的积极向上的信息。
2.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学会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故事中的积极态度,学会保持乐观。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各种情境,让学生充分体验故事中的情感,增强学习兴趣。
3.2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
3.3 实例教学法以故事中的实例为例,引导学生学会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积极态度。
第四章:教学准备4.1 教学材料准备《玲玲的画》的故事文本、多媒体课件等教学材料。
4.2 教学环境布置一个舒适、安静的课堂环境,确保学生能充分专注地学习。
第五章:教学过程5.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玲玲的画》的故事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5.2 学习故事让学生默读故事文本,理解故事内容,体会故事所传达的积极向上的信息。
5.3 讨论交流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悟,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5.4 情境表演分组进行情境表演,让学生充分体验故事中的情感,增强学习兴趣。
5.5 小结拓展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学会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积极态度,保持乐观。
第六章:课堂活动设计6.1 设计意图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
6.2 活动一:故事接龙学生分组进行故事接龙,要求每组成员共同完成一个与《玲玲的画》相关的故事。
6.3 活动二:角色扮演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选取故事中的角色,进行情境表演。
6.4 活动三:话题讨论引导学生针对故事中的主题,展开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悟。
第七章:作业布置7.1 作业内容让学生回家后,向家长讲述《玲玲的画》的故事,并谈谈自己的感悟。
《玲玲的画》公开课教案反思说课稿及同步练习
《玲玲的画》公开课精品教案反思说课稿及同步练习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分析1.1 教学目标理解故事内容,体会主人公玲玲的情感变化。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欣赏画作。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学会用适当的语言描述画作和情感。
1.2 教学内容通过阅读《玲玲的画》这个故事,使学生了解画作的创作背景和过程。
分析故事中玲玲的情感变化,引导学生理解创作的乐趣和意义。
欣赏玲玲的画作,引导学生从线条、色彩、构图等方面进行评价。
第二章:教学策略与方法2.1 教学策略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故事中的主题和情感。
运用情景教学法,让学生在模拟的创作过程中体验情感的变化。
利用小组讨论法,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分析画作的特点。
2.2 教学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展示等互动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实物画作,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故事和画作。
设置创意绘画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创作,体验创作的乐趣。
第三章:教学步骤与时间安排3.1 教学步骤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玲玲的画作,引起学生对故事的兴趣。
阅读故事:学生自主阅读《玲玲的画》,理解故事内容和情节。
分析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析玲玲的情感变化和创作过程。
创作实践:学生根据故事内容,进行创意绘画活动。
分享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的心得和感受。
3.2 时间安排导入新课:5分钟阅读故事:15分钟分析讨论:20分钟创作实践:25分钟分享展示:10分钟第四章:教学评价与反思4.1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讨论参与度、创作作品和分享展示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观察学生在创作过程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收集学生和同行的反馈意见,对教学方法和效果进行评价。
4.2 教学反思在课后进行自我反思,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评价结果,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不断学习和探索新的教学资源和方法,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玲玲的画》教案
《玲玲的画》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故事内容,了解玲玲的画是如何产生的。
1.2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分析,理解故事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
1.3 情感目标学生能够培养对艺术的欣赏能力,激发对绘画的兴趣。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故事梗概本故事讲述了一个叫玲玲的小女孩,她画了一幅画,画面上有一个小鸟和一片蓝天。
当她的画被展示时,却因为一只小猫的捣乱而弄脏了。
2.2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故事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小鸟代表自由,蓝天代表希望。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故事内容,引导学生理解故事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
3.2 互动式教学法教师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玲玲的画,引导学生产生兴趣,并提出问题:“你们认为这幅画是什么意思?”4.2 讲解教师讲解故事内容,引导学生理解故事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
4.3 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4.4 总结教师总结学生的讨论,强调故事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课堂参与度教师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以及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5.2 作业完成情况教师检查学生完成的作业,评估他们对故事内容的理解程度。
第六章:教学资源6.1 教学课件教师准备课件,展示玲玲的画和相关的教学材料。
6.2 故事视频教师准备故事视频,以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故事内容。
第七章:教学注意事项7.1 学生安全教师确保学生在课堂上安全,避免因为绘画材料等原因造成伤害。
7.2 学生纪律教师维持课堂纪律,确保学生能够专心听讲和参与讨论。
第八章:教学延伸活动8.1 绘画活动学生根据自己对故事的理解,进行绘画创作,展示自己的想象力和绘画技巧。
8.2 分享和评价学生互相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评价和讨论。
第九章:教学反思9.1 教学效果教师反思教学效果,评估学生对故事内容的理解程度和参与度。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玲玲的画优秀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玲玲的画优秀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玲玲的画优秀教案第【1】篇〗一、教材分析很多事情,有时并不能如我们心中所想地发展,但也不是所有的“糟糕”,都是坏事,看,玲玲准备参加评奖的画不小心被弄脏了,已经没有时间重新画一张,玲玲着急地哭了。
可是在爸爸的启发下,她开动脑筋,在弄脏的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不仅巧妙地掩盖了污渍,还给作品平添了几分家的温馨。
生活就是这样,只要善于思考,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短处或许能变成长处。
本课的教学可以指导学生在朗读中感悟,体会玲玲的情感变化,品味爸爸意味深长的话语。
二、教学目标1.认识“玲、祥”等8个生字,会写“叭、玲”等9个字及“楼梯、脑筋”两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3.理解课文内容,品味“爸爸”的话,让学生明白“生活中很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糕,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三、教学重难点1.认识生字、会写生字,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2.把握玲玲的情感变化,品味“爸爸”含有深意的那句话。
四、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学生预习课文。
五、课时安排1课时六、教学过程一、趣味导入1. 同学们,你们喜欢画画吗有一位小朋友也很喜欢画画,她就是——玲玲,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她好吗瞧,她笑眯眯的多可爱啊,我们再来叫叫她的名字吧,玲玲:ling 注意是后鼻音,要读到位,第二个“玲”要读轻声。
爱动脑筋的小朋友,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它呢还要注意右边是个令,不要把点落下了哦。
观察一下它在田字格当中的位置,看老师书写,同学们可以拿出手跟老师一起写一写。
你会写了吗可以试着在练习纸上写一写。
聪明的小朋友,你能给“玲”字找找朋友吗“玲”字经常用在人名当中,也可以组词:小巧玲珑。
2.玲玲不仅喜欢画画,还是位画画能手呢,家里到处挂满了她的画,今天我们要来学习的课文就是和玲玲其中一幅画有关,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题(板书:玲玲的画)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玲玲画的是什么玲玲画得怎么样她遇到了什么问题又是怎样解决的呢板书:画了什么什么事)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打开语文书去寻找答案吧。
玲玲的画优秀公开课教案
玲玲的画优秀公开课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玲玲的画》一文。
教学内容包括文章阅读理解、生字词学习、句子分析及写作技巧。
具体章节为第二单元《多彩的生活》,详细内容为通过玲玲的画,引导学生理解文章主题,感受生活中的美好。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学会运用文章中的写作技巧。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通过分析课文,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生活中的美好,学会珍惜和感恩。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文章中玲玲的画所传达的情感,以及文章的写作技巧。
2. 教学重点:生字词的学习,句子分析,文章主题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生字词卡片、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美丽的画,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好,引出课题《玲玲的画》。
2. 朗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教师指导,纠正发音,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 学习生字词:学生通过卡片认读生字词,教师检查掌握情况。
4. 分析课文: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理解文章主题,学习写作技巧。
5. 例题讲解:挑选课文中具有代表性的句子进行分析,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文章中的写作技巧。
6.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例题,进行句子仿写,巩固所学知识。
7.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学习心得,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六、板书设计1. 课题:《玲玲的画》2. 生字词:用红色粉笔书写在黑板上,便于学生记忆。
3. 重点句子:用蓝色粉笔书写,突出重点。
4. 写作技巧:用绿色粉笔书写,提醒学生注意。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课文内容,以“我的画”为主题,写一篇作文。
2. 答案:学生完成作文后,教师进行批改,给出评价和建议。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查找不足,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玲玲的画》教案十五篇
《玲玲的画》教案十五篇《玲玲的画》教案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正确认识47个生字,会写39个字。
会用字典学习字词,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学习边读边悟课文,读懂课文并从文中受到启示。
3.口语交际态度大方,能根据图意编故事,有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
过程与方法:通过创设情景、谈话交流,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感悟,交流中理解,在师生互动中产生奇妙、独特的感受,并把感悟与生活现实相结合。
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正确看待问题,善于观察和思考,有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
《玲玲的画》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认8个生字,并正确扩词,说句子。
会正确书写“玲”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朗地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过程与方法:1.利用自我检查、同桌合作的方式初步学习独立识字;采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正确理解词语。
2.通过读悟结合走进人物内心,联系生活经验理解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教学准备:玲玲的一幅画、字词卡、学生自备字典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会认8个字,并恰当组词、造句,正确利用;正确、流利、有感情读文。
难点:了结课文内容,正确理解体会玲玲爸爸最后说的一段话的含义。
教学方法与手段:方法:引导法、谈话法、游戏法、读悟思结合法、演示法、对比感受法手段:自画图画、自制词卡、投影利用、音乐使用与学字词、读课文、悟课文相结合。
使用教材的构想:《玲玲的画》这篇课文我计划分两课时完成。
在第一课时中,我计划和学生完成两个层面上的学习:一.从言语智慧上引导学生认识8个字,并且会正确组词,扩句这个目标,以及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二.从人文素质上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基于一年级和二年级(上)的学习,学生在识字中已经有初步独立学习的能力,因此我对8个字的教学会放手让学生自己完成,我只起一个引导作用。
而感情朗读及对“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我将引导学生走进人物、联系生活经验在问题引领下、在多种形式的读文中理解体会。
《玲玲的画》教案(两套
《玲玲的画》教案(两套《玲玲的画》教案(第一套)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教材第四册第四章《玲玲的画》。
详细内容包括:理解故事情节,掌握生词,分析玲玲的人物形象,以及探讨故事中的家庭亲情。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故事内容,复述故事情节。
2. 学生能够掌握并运用本课的生词,如“灵机一动”、“构思”等。
3. 学生能够通过玲玲的形象,理解家庭成员间的关爱和支持。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生词的理解与运用,故事情感的理解。
教学重点:通过故事学习,培养学生的家庭观念和亲情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展示故事图片,教学录音机。
学具:学生课本,生词卡片,彩色画纸,画笔。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展示一张家庭画作,提问:“你们觉得这幅画表达了什么?”引导学生分享对家庭的认识。
2. 新课程导入(10分钟)讲述《玲玲的画》的故事,播放PPT和录音,让学生跟随故事情节。
对生词进行解释,并在PPT上展示。
3. 例题讲解(15分钟)指定学生朗读故事中描述玲玲心情变化的段落。
分析玲玲从失望到充满希望的心理变化。
4. 随堂练习(15分钟)让学生用新学的生词造句。
小组讨论:玲玲的画中缺少的是什么?5. 实践环节(20分钟)让学生以“我的家庭”为主题,动手绘制一幅画。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发音和用词。
让学生展示画作,并分享创作感受。
教师点评,强调家庭的重要性和亲情的美好。
六、板书设计板书故事《玲玲的画》。
突出生词和关键词,如“灵机一动”、“家庭”、“亲情”。
画出故事情感变化曲线图。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家庭作业:用今天学的生词写一段话描述你的家庭。
画一幅“我的家庭”主题画。
2. 答案示例:“我的家庭很温馨。
每当我有困难,爸爸妈妈总是灵机一动,帮我解决问题。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教师反思:关注学生情感体验,适时引导,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家里与父母共同完成一幅画作,增进家庭成员间的情感交流。
玲玲的画公开课教案
玲玲的画优秀公开课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小学美术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六课《玲玲的画》。
教学内容详细包括:通过欣赏分析《玲玲的画》,使学生了解画家如何运用线条、形状、色彩等基本美术元素进行创作;学会运用不同的绘画工具和材料表现自己的情感和想象。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线条、形状、色彩等基本美术元素,并能运用到自己的作品中。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美术的情感,激发他们对美术创作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线条、形状、色彩等基本美术元素,并能运用到作品中。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发现生活中的美,并将其运用到创作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玲玲的画作品、多媒体课件、绘画工具和材料。
学生准备:画纸、水彩笔、油画棒等绘画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玲玲的画作品,引导学生观察、讨论,引入课题。
2. 新课内容(10分钟)a. 分析玲玲的画作品,引导学生了解画家如何运用线条、形状、色彩等基本美术元素进行创作。
b. 讲解绘画工具和材料的使用方法,引导学生尝试运用不同的绘画工具和材料表现自己的情感和想象。
3. 实践环节(10分钟)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进行现场创作。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展示与评价(10分钟)5. 课堂小结(5分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线条、形状、色彩等基本美术元素在创作中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玲玲的画线条、形状、色彩绘画工具和材料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的心情”为主题,运用线条、形状、色彩等基本美术元素,创作一幅表达自己情感的画。
2. 答案:学生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欣赏分析玲玲的画作品,学生掌握了线条、形状、色彩等基本美术元素,并能运用到自己的作品中。
但在实践环节,部分学生对绘画工具和材料的使用还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玲玲的画优秀公开课教案8篇
玲玲的画优秀公开课教案8篇【玲玲的画教案】《玲玲的画》教学设计1、认识“玲、祥”等8个生字,会写“叭、玲”等9个字以及“楼梯”和“脑筋”两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3、了解课文内容后,让学生明白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
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景、谈话导入⒈谈话激趣⑴今天,老师又要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她叫玲玲,她在生活中也遇到了不高兴的事,我们来看看,她是怎么处理的呢?请同学门打开课本116页,教师(板书课题:25《玲玲的画》)⑵齐读课题,学习生字“玲”。
说说可以用什么方法记住“玲”。
二、尝试学习、读文识字⒈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里写了一件什么事?再标一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⒉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本课的生字、词语,读准字音。
⒊合作学习(1)桌合作学习文下带拼音的生字,互读、互听、互纠。
(2)尝试让学生当老师,主持学习生字。
◎教师引导:平时我们都用哪些游戏识字的?你来当一回老师,教同学们认识生字。
◎学生说出一种识字游戏方法,就让该学生当老师主持这游戏。
(3)四人小组讨论识记这些生字。
(4)全班交流。
三、整体感知、初步了解。
1、小组内读课文,互评互纠正,推荐一位组员。
读后在小组中互相交流: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2、推荐的组员再次读课文,纠正读音。
3、交流: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4、教师引导事情的三要素:起因;经过;结果。
全班同学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随学生回答教师板书:起因:画弄脏,来不及画。
(坏事)经过:在弄脏的地方画了只小花狗。
结果:得了一等奖。
(好事)5、设疑:一件坏事怎么变成了好事,其中有什么奥妙吗?我们下堂课学习。
四、指导观察、练习写字。
⒈让学生先自己观察文后每个字在小楷格中的位置,然后在小组中进行交流。
⒉教师重点指导并范写“糟、楼梯、脑筋”这几个字、词,要注意指导学生把他们的各部分写紧凑些。
玲玲的画优秀公开课教案
玲玲的画优秀公开课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小学美术教材第四册第四章《我的画,我最美》,主要内容包括色彩搭配、画面构图以及创意表达。
具体章节为《玲玲的画》,通过欣赏玲玲的画作,让学生了解色彩的运用,掌握基本的画面构图技巧,并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色彩搭配的基本原则,能够在画作中灵活运用。
2. 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画面构图能力,使画面更加和谐、美观。
3. 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色彩搭配的原则和画面构图的技巧。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运用色彩搭配和画面构图的能力,以及创意表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玲玲的画作品、多媒体课件、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颜料、调色板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玲玲的画作品,引导学生观察画中的色彩搭配和画面构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通过多媒体课件,讲解色彩搭配的原则和画面构图的技巧。
a. 色彩搭配:介绍对比色、相近色等概念,并通过实例进行分析。
b. 画面构图:讲解对称、不对称、黄金分割等构图方法,并以玲玲的画为例进行讲解。
3. 实践环节:学生分组进行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a. 创作要求:运用所学色彩搭配和画面构图技巧,以“我的画,我最美”为主题进行创作。
b. 创作时间:30分钟。
4.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进行点评,引导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借鉴。
六、板书设计1. 《玲玲的画》2. 内容:a. 色彩搭配:对比色、相近色b. 画面构图:对称、不对称、黄金分割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的画,我最美”为主题,运用所学色彩搭配和画面构图技巧,创作一幅画作。
2. 答案:学生完成作品后,教师进行评价,给出指导意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以及学生的掌握情况,针对不足之处进行改进。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多观察生活中的美好事物,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提高绘画水平。
2024版玲玲的画教学设计一等奖
将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和交流,让学生互相欣赏、互相学习,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 表达能力。同时,教师也可以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和指导,帮助学生进一步提 高绘画水平。
04
评价与反馈机制建立
课堂表现评价标准制定
01
02
03
参与度
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课堂讨 论,主动发言,与老师和 同学互动交流。
专注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欣赏玲玲的画作,激发学生对艺 术的热爱和追求,培养学生的审美情 趣和文化自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过程与方法
通过赏析、讨论、实践等多种教学方 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适用对象及课时安排
适用对象
本课程适用于中小学美术爱好者、艺术特长生以及对玲玲画作感兴趣的人群。
丰富的文化内涵
玲玲的画作不仅具有艺术价值,还 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通过画作 可以了解不同地域、民族的文化特 色和历史背景。
社会影响力
玲玲的画作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 影响,对于推动当代艺术发展、促 进文化交流具有积极的作用。
教学目标与意义
知识与技能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玲玲 画作的艺术特点、创作背景和文化内 涵,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
采用多种培训形式,如集中培训、在线学习、实践锻炼等,确保新教师 能够全面掌握所需的教学技能和知识。
针对新教师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培训方案,提供有针对性 的指导和帮助。
团队协作能力提升途径探讨
建立有效的团队协作机制,明确团队成 员的角色和职责,确保团队能够高效运
转。
加强团队内部的沟通和交流,定期组织 提供团队协作能力和领导力培训,帮助
性。
2024年《玲玲的画》名师教案
2024年《玲玲的画》名师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阅读《玲玲的画》,感受故事中的情感变化,理解作者想表达的主旨。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3.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好,学会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困难。
二、教学重点1.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情感。
2.学习作者独特的表达方式。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理解故事中的象征意义。
2.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美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一幅美丽的画,引导学生观察并发表看法。
(二)阅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故事内容。
2.教师检查学生阅读效果,对重点词句进行解释。
(三)分析课文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如玲玲、妈妈、老师等。
(四)讨论主题1.教师提问:故事想表达的主旨是什么?第二课时(一)回顾课文1.教师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玲玲的画》,谁来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二)深入分析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故事中的象征意义,如“画”代表了什么?(三)课堂实践1.教师出示一幅画,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创作一首小诗或故事。
2.学生展示作品,教师点评。
1.教师提问:通过学习《玲玲的画》,你有什么收获?五、作业布置1.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美的作文。
六、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阅读、分析、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故事中的美。
2.在课堂实践中,学生积极参与,发挥想象力,提高了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3.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4.作业布置与课文内容紧密联系,有助于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写作能力。
七、教学拓展1.组织学生参观美术展览,感受艺术美。
2.开展“我眼中的美”主题摄影比赛,鼓励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
3.邀请美术老师进行绘画技巧讲座,提高学生的绘画水平。
重难点补充:第二课时(二)深入分析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故事中的象征意义,如“画”代表了什么?教师:“同学们,玲玲的画在这篇课文里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吗?”学生A:“我觉得画代表了玲玲的心声,她通过画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玲玲的画优秀公开课优质教案8篇
玲玲的画优秀公开课优质教案8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小学美术》四年级上册第四章《我们的画》,详细内容包括:欣赏分析经典儿童画作品,了解儿童画的特点和创作方法;学习玲玲的画《快乐的一家》的构图、色彩运用和表现手法;进行创意绘画实践,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创作出自己的画作。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儿童画的基本特点和创作方法。
2. 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感知和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
3. 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他们用自己的视角观察生活,表达内心世界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色彩的运用和构图技巧。
教学重点:了解儿童画的特点,学会运用色彩和构图表达自己的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玲玲的画《快乐的一家》PPT、画纸、画笔、水彩颜料、调色板等。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颜料、调色板、抹布、水桶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玲玲的画《快乐的一家》,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画中的色彩、构图和表现手法,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内容学习:(1)分析儿童画的特点和创作方法。
(2)学习玲玲的画的构图、色彩运用和表现手法。
3. 实践环节:(1)教师示范,边讲解边演示如何进行绘画创作。
(2)学生分组进行绘画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4. 作品展示与评价:(1)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师生共同评价作品,从构图、色彩、创意等方面进行评价。
(2)布置课后作业,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拓展练习。
六、板书设计1. 玲玲的画《快乐的一家》2. 内容:(1)儿童画的特点和创作方法(2)玲玲的画的构图、色彩运用和表现手法(3)绘画实践步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的快乐家庭”为主题,运用本节课所学的构图、色彩运用和表现手法,创作一幅儿童画。
2. 答案:学生根据个人理解和创意完成画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儿童画的特点和创作方法掌握情况良好,但在色彩运用方面还需加强指导。
《玲玲的画》教案
《玲玲的画》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故事内容,了解玲玲画画的经历。
2. 学生能够通过故事,理解“用心去画”的含义。
1.2 能力目标1. 学生能够通过阅读,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
2. 学生能够通过故事,提高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1.3 情感目标1. 学生能够感受玲玲对画画的热爱和执着。
2. 学生能够激发自己对事物的热爱,用心去对待每一件事。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材分析《玲玲的画》是一篇描述一个女孩玲玲对画画的热爱的故事。
故事通过玲玲的画经历的描述,让学生理解到用心去做的意义。
2.2 教学内容本章主要通过阅读故事《玲玲的画》,让学生理解故事内容,理解玲玲对画画的热爱和用心去做的态度。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自主学习法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故事,理解故事内容,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3.2 引导思考法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帮助学生理解故事中的道理。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向学生介绍故事《玲玲的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4.3 讨论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4.4 引导思考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帮助学生理解故事中的道理。
4.5 总结反馈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对学生的理解能力进行反馈。
第五章:作业布置1. 学生回家后,用自己的方式,画一幅心中的玲玲的画,体会用心去做的意义。
2. 学生写一篇日记,记录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感悟和收获。
第六章:教学评估6.1 评估目的通过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学生对故事内容的理解程度,以及对用心去做的态度的认同。
6.2 评估方法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以及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估。
6.3 评估内容1. 学生对故事内容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思考深度。
3. 学生作业的创新性和用心程度。
第七章:教学拓展7.1 拓展目的通过拓展活动,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用心去做的意义,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玲玲的画》公开课教案
《玲玲的画》公开课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让学生通过学习《玲玲的画》这篇课文,了解玲玲画画的经历,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大意。
1.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1.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学会珍惜、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懂得“略”字的用法。
第二章:教学重难点2.1 教学重点:生字词的学习,课文的理解。
2.2 教学难点:“略”字的用法,学生对课文深层含义的理解。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兴趣。
3.2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第四章:教学准备4.1 教材:《玲玲的画》。
4.2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4.3 课前准备:教师提前熟悉课文内容,准备相关教学材料。
第五章:教学过程5.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如展示一幅画,引发学生对《玲玲的画》的兴趣,引入新课。
5.2 学习生字词学生自读课文,勾画出生字词,教师重点讲解生字词。
5.3 理解课文学生默读课文,教师提问,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5.4 讨论与分享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5.5 小结与作业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复习课文,预习下一课。
第六章:教学评价6.1 过程性评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检查学生对生字词和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6.2 终结性评价:在课程结束后,教师可布置一道关于课文内容的题目,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以此评估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第七章:教学拓展7.1 小组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发挥创意,仿照玲玲的画,创作自己的画作,并分享创作过程和心得。
7.2 家庭作业:要求学生在家中尝试画一幅画,并写下创作思路,第二天在课堂上与同学分享。
第八章:教学反思8.1 教师在课后应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思考教学方法是否恰当,学生学习效果是否达到预期,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改进。
《玲玲的画》教案(精选(1)
《玲玲的画》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教材第四册,第十七课《玲玲的画》。
全文讲述了一个小女孩玲玲在一次画画比赛中的心路历程。
具体内容包括:玲玲准备参赛的画作被弄脏后,心情从沮丧到重新振作,并巧妙地将污渍变为画作的一部分,最终赢得比赛的过程。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从玲玲的经历中,学会面对困难时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玲玲的经历中,培养面对困难的积极心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通过课件展示一幅画作,引导学生观察画作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幅画是谁画的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故事就和画画有关,让我们一起走进《玲玲的画》。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3. 课堂讲解(1)学习生字词:教师带领学生学习生字词,理解词义,并让学生用生字词造句。
(2)分析课文: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玲玲在画作被弄脏后的心情变化,以及她如何解决问题。
4. 例题讲解(1)出示例题:“请用‘因为……所以……’的句式,描述玲玲心情变化的原因。
”(2)教师示范回答,并引导学生模仿。
5. 随堂练习(1)让学生用“因为……所以……”的句式,描述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及解决办法。
(2)学生互相交流,教师点评。
6.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1. 课题:《玲玲的画》2. 主要内容:玲玲的画→画作被弄脏→心情沮丧→重新振作→巧妙改画→赢得比赛3. 生字词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读课文,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
(2)用“因为……所以……”的句式,描述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及解决办法。
《玲玲的画》教案通用23篇
《玲玲的画》教案通用2第一篇:《玲玲的画》教案通用2-学科目标与教材分析【学科目标】本堂课双语教学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们通过阅读《玲玲的画》这篇故事,了解并掌握动物的基本特征,学习描绘动物的方法和技巧,以及激发学生对绘画创作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同时,通过本堂课的教学让学生们发现科学和艺术之间的联系和互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文化素质。
【教材分析】《玲玲的画》是一篇生动有趣的绘本故事,通过讲述一个小女孩玲玲在动物园里游览和观察动物的过程中,绘制了一些生动的动物画。
故事的情节连贯完整,逻辑清晰,对于学生的情感和认知都有很好的引导作用。
同时,文章也注重描绘动物和绘画的细节和技巧,对于学生学习动物和绘画都有很好的展示和示范。
通过引导学生阅读、理解和解析故事中的各个情节和元素,本堂课的教学主要内容包括:动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绘画的方法和技巧、科学和艺术之间的联系和互动。
这些教学内容将通过PPT呈现、课堂讲解、小组讨论、实验和绘画活动等形式进行,旨在激发学生探究和发现的乐趣和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本堂课教学重点和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动物和绘画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以及如何通过学习和体验,激发学生对创造和发现的兴趣和热情。
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注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体验,使学生真正成为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者和实践者。
第二篇:《玲玲的画》教案通用2-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理解和掌握动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2.学习描绘动物的方法和技巧;3.探究和发现科学和艺术之间的联系和互动;4.激发学生对绘画创作的兴趣和热情。
【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动物和绘画方面的知识和技能;2.通过学习和体验,激发学生对创造和发现的兴趣和热情;3.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学生真正成为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者和实践者。
【教学重难点解析】教学重点和难点主要体现在如何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动物和绘画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并通过学习和体验,激发学生对创造和发现的兴趣和热情。
《玲玲的画》优秀教案6篇
《玲玲的画》优秀教案6篇《玲玲的画》优秀教案1教学课时两课时课前预备①生字词卡片。
②课件:将书上的插图、爸爸说的话及有些重点的句子、重点指导的字做成相关的课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①课件出示小女孩像,问:你想认识她吗?仔细看老师写她的名字——“玲玲”。
如有同学姓名或亲友姓名中有“玲”字的,上台教大家识记这个字,留意读准后鼻音。
〔告知同学,“玲”字在人名中用得较多〕②板书课题,同学就课题质疑,老师随机导入课文,激发同学的阅读爱好。
二、学习生字,读通课文①老师范读课文,要求同学听准字音。
②引导同学自主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不会的生字词,并在小组内合作认读生字词。
③检测同学掌控生字的状况。
〔运用媒体出示生字词来检测〕④依据同学认读状况,重点指导同学简单读错的字音。
“幅”字不要读成“fǔ”,要读“fú”。
“催”字要读平舌音“cuī”。
“睡”字要读翘舌音“shuì”,它和目有关,因此是目字旁。
“脏”字读平舌音“zānɡ”,它还有一个字音是“z ànɡ”,心脏的“脏”。
⑤同学在小组内相互检测本课生字的读音。
⑥引导同学正确地朗读课文。
〔采纳多种形式的读,让同学读通课文〕三、理解词意,感悟课文①引导同学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②让同学带着问题再读课文,一边读一边体会课文内容,鼓舞同学自己解决问题。
③汇报自己这次又读懂了什么,解决了什么问题。
〔鼓舞同学有独特的体会。
如认为玲玲是一个做事仔细的孩子,从“满足地端详”“催”等词可以看出;认为玲玲是个爱动脑筋的,是个聪慧的孩子,从“想了想”“小花狗懒洋洋地趴在楼梯上”可以看出来〕④指导同学有感情地读句子,读出玲玲焦急和兴奋的.心情。
⑤理解爸爸的话“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像的那么糟。
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看图学着爸爸的样子读读这句话。
四、交际训练,鼓舞同学做个擅长思索的孩子①这样的事,你遇到过吗?跟大家说一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玲玲的画》公开课教案1
【学习目标】
1、认知“玲、祥”等8个生字,会写“叭、玲”等9个字以及“楼梯”和“脑筋”两个词语。
2、准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感悟积累对自身有启发的句子。
3、了解课文内容后,让同学明白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并不像俺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谈话导入
1、谈话激趣:
⑴今天,老师又要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她叫玲玲,她在生活中也遇到了不高兴的事,俺们来看看,她是怎么处置的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116页。
(教师板书课题:25《玲玲的画》)
⑵齐读课题,学习生字“玲”。
说说能够用什么方法记住“玲”。
二、尝试学习、读文识字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里写了一件什么事?再标一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2、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本课的生字、词语,读准字音。
3、合作学习:
⑴桌合作学习文下带拼音的生字,互读、互听、互纠。
⑵尝试让同学当老师,主持学习生字。
①教师引导:
平时俺们都用哪些游戏识字的?你来当一回老师,教同学们认知生字。
②同学说出一种识字游戏方法,就让该同学当老师主持这游戏。
⑶四人小组讨论识记这些生字。
⑷全班交流。
三、整体感知、初步了解
1、小组内读课文,互评互纠正,推荐一位组员。
读后在小组中互相交流:
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推荐的组员再次读课文,纠正读音。
3、交流:
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4、教师引导事情的三要素:起因、经过、结果:
全班同学用自身的话说说这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随同学回答教师板书:
起因:画弄脏,来不及画。
(坏事)
经过:在弄脏的地方画了只小花狗。
结果:得了一等奖。
(好事)
5、设疑:
一件坏事怎么变成了好事,其中有什么微妙吗?俺们下堂课学习。
四、指导观察、练习写字
1、让同学先自身观察文后每个字在小楷格中的位置,然后在小组中实行交流。
2、教师重点指导并范写“糟、楼梯、脑筋”这几个字、词,要注意指导同学把他们的各局部写紧凑些。
3、同学练写。
4、把同学写的生字、词在多媒体上展示,并引导同学评一评。
第二课时
一、游戏激趣、复习生字
1、游戏“大转盘”:
转盘上写着生字,教师转动转盘,同学开火车读。
2、请把你和生字交朋友的好方法告诉同组的小朋友。
二、启发思维、朗读感悟
1、提出问题:
一件坏事是怎么变成好事的?
2、解决问题:
⑴同学自由读课文,画出相关句子。
⑵交流,并读出相关的句子。
①爸爸仔细地看了看,说:“别哭,小朋友。
在这儿画点儿什么,不是很好吗?”
为什么要加上“仔细地”看了看,可不能够去掉?
为什么爸爸不直接告诉玲玲画什么?
你觉得这是一位怎么样的爸爸?
②玲玲想了想,……小花狗懒洋洋地趴在楼梯上。
玲玲满意地笑了。
玲玲想了想,她会想什么?
她为什么要画小花狗?而不是其它东西?
“玲玲满意地笑了”说明什么?假如是你,你会想些什么?
③爸爸看了,高兴地说:“看到了吧,……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
这里的坏事指什么?好事呢?你找到坏事变好事的秘诀了吗?
随同学回答完成板书:动脑筋。
3、教师实行朗读指导,要求:
爸爸的话要读得亲切一些,问句要读出询问的语气;玲玲的话要读出天真的、幼稚的语气。
4、在小组、班级中实行读书评比擂台赛,比一比谁是俺们班的金嗓子?然后同学实行评议:
谁读的好?好在哪里?还有什么缺乏?
5、分角色朗读课文,深化理解。
四、训练表达,渗透思想
1、小朋友们看,从课文中俺们不难看出,玲玲在生活中遇到了不高兴的事,在爸爸的指点下,她通过动脑筋,将坏事变成了好事,老师想知道,在你们的生活中,你遇到过这样的事吗?
教师鼓励同学大胆地、充沛地说。
2、假如小朋友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也碰到类似课文中这样的事,俺们应该怎么办?
五、做一做:完成课后练习
好多事情并不像俺们想象的那么糟。
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玲玲的画》教学设计
1.会认“玲”等8个生字,会写“叭”等9个字。
2.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3.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教学重点: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课前准备:
1.生字、生词卡片。
2.将书上的插图、爸爸说的话及有些重点的句子、重点指导的字等做成相关的课件。
3.联系生活,根据课文内容画的一幅画。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亲爱的小朋友们,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麻烦,本来花费很多心血准备好的东西会突然遭到破坏,让我们感到很伤心。
我们今天学习的这篇课文中的小朋友也遇到了一个麻烦,她是怎样解决的呢?让我们一起去读读关于她的故事吧。
一、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学生通过预习把自己不理解的字做上标记。
听录音范读,学生一边听一边记忆自己不理解的字的字音。
2.指读,进一步纠正字音。
幅fú催cuī叭bā脏zānɡ筋jīn
3.小组内互读,进一步巩固字音。
4.出示生字卡,以竞赛的方式读,落实识字任务。
二、记忆字形,理解字义
1.小组讨论,哪个字比较难记,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的?
2.小组汇报交流记字方法。
3.游戏:快乐传真。
(老师将生字卡片给一学生看后,学生表演,让同学猜出生字或词语,猜对了从自己的生字卡片中找出后举起来齐读。
如果猜得不对,老师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评出表演不恰当的地方)
(“叭”是拟声词,可让学生模拟声音。
如黑板擦掉到地上──叭)
三、指导写字
1.引导学生观察本课所写生字的特点:七个左右结构的字,都是左窄右宽;两个上下结构的字,都是上短下长。
2.有重点地实行指导。
(如“糟”字右半部上边部件的笔顺;“脑、肯”二字中“月”的字形不同;“楼”怎样安排部件,才能使字形美观)
3.学生认真对照田字格,临摹一遍。
4.学生练习写字,老师巡视指导。
把喜欢的词语积累在词语本上。
(如端详、评奖、弄脏、仔细、满意、懒洋洋、动脑筋、收拾)
五、朗读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整体感悟。
第二课时
一、导入:交待学习目的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玲玲的画》这篇文章,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既要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又要把课文读好。
二、感悟课文,感情朗读
1.自由朗读课文,并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培养学生的表达水平)
2.文中有几次对话?请你找一找,用笔画一画。
a.请你试着读一读第一次对话,想一想应该怎样读?
◆第一次对话是在什么时候发生的?(学生结合第1自然段讲)
◆爸爸为什么催玲玲快点睡觉?应该怎样读?
用做动作的方法理解“满意地端详”的意思。
(体会高兴的心情)
b.找出第二次对话,读一读。
◆第二次对话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
◆“叭的一下”和“哇地哭了起来”说明了什么?(体会伤心的心情)
◆爸爸的话和玲玲的话应该怎样读?(讲、读、评,再读体会)
◆出示一幅画。
这就是玲玲听了爸爸的话后,画的那只懒洋洋的小花狗,看着它,玲玲满意地笑了。
玲玲为什么满意地笑了?(体会玲玲通过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后的喜悦之情)
c.你认为爸爸说的哪些话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为什么?
◆出示课文第9自然段。
小组讨论,谈谈对这几句话的理解。
老师小结:生活中有些事真有意思!要是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要是肯动脑筋,看来不可能办成的事也能办成。
碰到问题,我们要认真想想,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做个善于思考的好孩子。
三、积累词句,完成课后练习
1.出示下列词语,引导学生积累。
满意地端详仔细地看高兴地说满意地笑了懒洋洋地趴
2.完成课后练习“读读抄抄”,并鼓励学生背下来。
四、拓展活动
借助学习伙伴的话引导学生说说,自己是否遇到过“坏事变成好事”这样的事情。
五、布置作业
将课文故事讲给父母听,再请他们讲一个类似的故事。
板书设计:
25.玲玲的画
坏事变成好事
肯动脑筋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不可能办成的事能办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