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概论论文 (2)
机器人控制技术论文(2)
机器人控制技术论文(2)机器人控制技术论文篇二智能控制在机器人技术中的应用摘要:机器人的智能从无到有、从低级到高级,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深人发展。
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人工智能、新材料和MEMS技术的发展,智能化、网络化、微型化发展趋势凸显出来。
本文主要探讨智能控制在机器人技术中的应用。
关键词:智能控制机器人技术1、引言工业机器人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强耦合、多变量的动态系统,运行时常具有不确定性,而用现有的机器人动力学模型的先验知识常常难以建立其精确的数学模型,即使建立某种模型,也很复杂、计算量大,不能满足机器人实时控制的要求。
智能控制的出现为解决机器人控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供了新的途径。
由于智能控制具有整体优化,不依赖对象模型,自学习和自适应等特性,用它解决机器人等复杂控制问题,可以取得良好效果。
2、智能机器人的概述提起智能机器人,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有生物学模拟学派、心理学派和行为主义学派三种不同的学派。
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行为主义学派一直占统治地位。
行为主义学派的学者们认为人类的大部分知识是不能用数学方法精确描述的,提出了用符号在计算机上表达知识的符号推理系统,即专家系统。
专家系统用规则或语义网来表示知识规则。
但人类的某些知识并不能用显式规则来描述,因此,专家系统曾一度陷人困境。
近年来神经网络技术取得一定突破,使生物模拟学派活跃起来。
智能机器人是人工智能研究的载体,但两者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
例如,对于智能装配机器人而言,要求它通过视觉系统获取图纸上的装配信息,通过分析,发现并找到所需工件,按正确的装配顺序把工件一一装配上。
因此,智能机器人需要具备知识的表达与获取技术,要为装配做出规划。
同时,在发现和寻找工件时需要利用模式识别技术,找到图样上的工件。
装配是一个复杂的工艺,它可能要采用力与位置的混合控制技术,还可能为机器人的本体装上柔性手腕,才能完成任务,这又是机构学问题。
机器人概论论文教育机器人
教育机器人一、机器人发展现代机器人的研究始于20世纪中期,其技术背景是计算机和自动化的发展,以及原子能的开发利用。
自1946年第一台数字电子计算机问世以来,计算机取得了惊人的进步,向高速度、大容量、低价格的方向发展。
大批量生产的迫切需求推动了自动化技术的进展,其结果之一便是1952年数控机床的诞生。
与数控机床相关的控制、机械零件的研究又为机器人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另一方面,原子能实验室的恶劣环境要求某些操作机械代替人处理放射性物质。
在这一需求背景下,美国原子能委员会的阿尔贡研究所于1947年开发了遥控机械手,1948年又开发了机械式的主从机械手。
1954年美国戴沃尔最早提出了工业机器人的概念,并申请了专利。
该专利的要点是借助伺服技术控制机器人的关节,利用人手对机器人进行动作示教,机器人能实现动作的记录和再现。
这就是所谓的示教再现机器人。
现有的机器人差不多都采用这种控制方式。
作为机器人产品最早的实用机型(示教再现)是1962年美国AMF公司推出的“VERSTRAN”和UNIMATION 公司推出的“UNIMATE”。
这些工业机器人的控制方式与数控机床大致相似,但外形特征迥异,主要由类似人的手和臂组成。
1965年,MIT的Roborts演示了第一个具有视觉传感器的、能识别与定位简单积木的机器人系统。
1967年日本成立了人工手研究会(现改名为仿生机构研究会),同年召开了日本首届机器人学术会。
1970年在美国召开了第一届国际工业机器人学术会议。
1970年以后,机器人的研究得到迅速广泛的普及。
1973年,辛辛那提·米拉克隆公司的理查德·豪恩制造了第一台由小型计算机控制的工业机器人,它是液压驱动的,能提升的有效负载达45公斤。
到了1980年,工业机器人才真正在日本普及,故称该年为“机器人元年”。
随后,工业机器人在日本得到了巨大发展,日本也因此而赢得了“机器人王国的美称”。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使机器人在功能和技术层次上有了很大的提高,移动机器人和机器人的视觉和触觉等技术就是典型的代表。
机器人概论课程论文
机器人概论课程论文论文题目:工业机器人的应用与发展所在院校:机电工程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姓名:金阳学号:100606209【摘要】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日益多功能化和智能化使得机器人应用领域不断扩展和深化,工业机器人已成为一种高新技术产业,对工业生产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的进步起到举足轻重的影响,而且将对未来工农业生产和社会发展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下文主要介绍工业机器人在国内外的发展形势和应用趋势,以及他对社会所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
【关键词】工业机器人;发展形势;应用趋势;社会效益1 引言工业机器人是种类繁多的机器人中的一种,它由操作机,控制器,伺服驱动系统和检测传感器装置构成,是一种仿人操作自动控制,可重复编程,能在三难空间完成各种作业的机电一体化的自动化生产设备,特别适合于多品种,变批量柔性生产。
它对稳定和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改善劳动条件的快速更新换代起着十分重要作用。
2 工业机器人带来的效益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可以进一步改善工业生产条件,与可控的生产能力相比更加强大,而且可以加快产品更新换代, 大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保证了产品的整体质量,比人类更能适合枯燥无味的工作,更值得一提的是它可以节约劳动力,提供更安全的工作环境,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减少劳动风险,提高机床,减少工艺过程中的工作量及降低停产时间和库存,提高工业生产的整体竞争力。
3 工业机器人的发展历史纵观机器人的发展历史,工业机器人的发展历程可分为三代:第一代,为示教再现型机器人,它主要由机器手控制器和示教盒组成,可按预先引导动作记录下信息重复再现执行,当前工业中应用最多。
第二代为感觉型机器人,如有力觉触觉和视觉等,它具有对某些外界信息进行反馈调整的能力,目前已进入应用阶段。
第三代为智能型机器人它具有感知和理解外部环境的能力,在工作环境改变的情况下,也能够成功地完成任务,但尚处于实验研究阶段。
3.1 国外工业机器人的发展『机器人在美国的发展』美国是机器人的诞生地,早在1961年,美国的Consolided Control Corp 和AMF公司联合研制了第一台实用的示教再现机器人。
机器人概论论文(共5篇)
机器人概论论文(共5篇)第一篇:机器人概论论文论机器人摘要:简要回顾了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历程,介绍了当今世界机器人技术。
并预测了今后机器人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发展策略。
关键词:机器人,机器人技术,发展机器人的诞生与发展1920年克作家卡雷尔.卡佩克发表了科幻剧本《罗萨姆的万能机器人》。
剧情是这样的:罗萨姆公司把机器人作为人类生产的工业产品推向市场,让它去充当劳动力,以呆板的方式从事繁重的劳动。
后来,罗萨姆公司使机器人具有了感情,在工厂和家务劳动中,机器人成了必不可少的成员。
该剧预告了机器人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在剧本中,卡佩克把捷克语“Robota”(农奴)写成了“Robot”(机器人)。
这也是人类社会首次使用“机器人”这一概念。
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的诞生,推动了现代机器人的发展。
50年代是机器人的萌芽期,其概念是“一个空间机构组成的机械臂,一个可重复编程动作的机器”。
1954年美国戴沃尔发表了“通用重复型机器人”的专利论文,首次提出“工业机器人”的概念;1958年美国联合控制公司研制出第一台数控工业机器人原型;1959年美国UNIMATION公司推出第一台工业机器人。
60年代随着传感技术和工业自动化的发展,工业机器人进入成长期,机器人开始向实用化发展,并被用于焊接和喷涂作业中。
70年代随着计算机和人工智能的发展,机器人进入实用化时代。
日本虽起步较晚,但结合国情,面向中小企业,采取了一系列鼓励使用机器人的措施,其机器人拥有量很快超过了美国,一举成为“机器人王国”。
80年代,机器人发展成为具有各种移动机构、通过传感器控制的机器。
工业机器人进入普及时代,开始在汽车、电子等行业得到大量使用,推动了机器人产业的发展。
为满足人们个性化的要求,工业机器人的生产趋于小批量、多品种。
90年代初期,工业机器人的生产与需求进入了高潮期:1990年世界上新装备机器人81000台,1991年新装备76 000台。
机器人概论 论文
机器人技术综述论文王占一前言通过一学期以来对《机器人概论》这门课程的学习,增强了我对机器人技术的认识,了解了机器人的概念、发展、基本结构、机器人的控制技术、机器仿生技术、还有机器人的应用等等方面的知识。
为此我阅读了有关于机器人技术的部分文献后,经过理解、整理、综合分析和评价机器人技术,写下此篇有关于机器人技术的综述性论文。
主要从机器人的概念、结构、控制,以及机器人的发展趋势等方面总结一些有关于机器人的技术。
主题机器人的概念日本科学家森政弘和合田周平对机器人的定义是“机器人是一种具有移动性、个体性、智能性、通用性、半机器半人性、自动性、奴隶性七个特征的柔性机器”。
国际标准化组织对机器人的定义是“机器人是一种具有自动控制的操作和移动功能的,能完成各种作业的可编程操作机”我国科学家对机器人的定义则是“机器人是一种自动化的机器,所不同的是这种机器具备一些与人或生物相似的智能能力,如感知能力、规划能力、动作能力和协同能力,是一种具有高度灵活性的自动化机器”。
无论是那一种对于机器人的定义,实际上机器人是利用机械传动、现代微电子技术组合而成的一种能模仿人某种技能的机械电子设备,他是在电子、机械及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然而,机器人的样子不一定必须像人,只要能独立完成一些人类的技能或有一定危险性的工作,就属于机器人大家族的成员。
机器人技术是综合了计算机、控制论、机构学、信息和传感技术、人工智能、仿生学等多学科而形成的高新技术,是当代研究十分活跃,应用日益广泛的领域。
机器人应用情况,是一个国家工业自动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机器人并不是在简单意义上代替人工的劳动,而是综合了人的特长和机器特长的一种拟人的电子机械装置,既有人对环境状态的快速反应和分析判断能力,又有机器可长时间持续工作、精确度高、抗恶劣环境的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也是机器的进化过程产物,它是工业以及非产业界的重要生产和服务性设备,也是先进制造技术领域不可缺少的自动化设备。
关于机器人的论文6篇
关于机器人的论文三:我发明的机器人
我的发明
我发明的机器人
我想发明一个机器人,一个老师机器人。因为我们的老师实在是太辛苦了,所以我想发明一个机器人帮助老师工作。老师把讲课的内容输入到机器人的电脑里,机器人就可以帮老师讲课了。机器人可以发出各种各样的声调,它朗读课文的声音可好听了。
关于机器人的论文6篇
关于机器人的论文一:关于机器人的作文 机器人艾莉娜
关于机器人的作文 机器人艾莉娜
我要发明的机器人名字叫艾莉娜,她跟我一样高,身体白白的,胖胖的,摸起来像一个圆鼓鼓的气球。艾莉娜的头圆圆的,眼睛大大的,还有一张小小的嘴,最重要的是艾莉娜的声音不像其它机器人那样生硬,而是非常柔和,这样她就能和我们更加亲近了!
每天早上艾莉娜叫我起床,然后就会去做特制的营养早餐,她会做丰富多样的早餐。“啊,好香呀!”“谢谢主人夸奖,您快一点用餐吧,不然凉了吃进去对身体不好的。”吃完了早餐,艾莉娜就送我去学校。下午,艾莉娜跟平常一样接我回家。她就像保镖一样保护着我,这样我的爸爸妈妈就不用担心我的安全了。回到家之后,
她会做一个奶油小布丁,这是我最喜欢的食物,吃完布丁后,她就会督促我去写作业。“这题怎么写啊”“主人应该先算这......”看!艾莉娜正在耐心地教我呢!是等我的作业写完了,艾莉娜就会出几道刚才我不会的类似的题目考考我。晚上我睡觉时它还会讲好听的故事给我听呢!她就像我的好朋友一样陪伴着我成长。
我吃着机器人做的饭菜,感觉特别开心。没想到这些曾经只能在科幻电影里看到的场景,今天就发生在我的身边。我真是太喜爱这家机器人餐厅了!
评语:通过对机器人餐厅细致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机器人餐厅的喜爱。结构清晰,文笔简洁流畅,引人入胜。心理描写真实,从好奇到失望,从激动到喜爱,通过作者一系列的心理变化,描绘出了机器人餐厅的特色。
机器人概论课程论文
机器人的发展对于人类的影响摘要:概括性讲述对于机器人基础性的认识,结合老师课堂所讲和个人理解简谈机器人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根据电影《机械公敌》探讨未来人工智能化的机器人对于人类生活的影响,展开思考发展机器人的要注意的地方。
结合本人工商管理的专业知识,讨论了如何使得机器人与人类和谐相处并且共同发展。
并提出个人对机器人时代的想法与愿景。
关键词:机器人;电影;人类;工商管理;发展一、结合课堂所学浅谈对机器人的了解和认识机器人,一个令人感觉神秘而又神奇的名词,让我毫不犹豫选修了这门课程。
或许从小开始就看太多的科幻片,给我感觉机器人是无所不能的。
然而在上了《机器人概论》几门课后,听了潘老师的介绍和讲解关于机器人的结构与类别等知识后,我终于明白我之前的想法是那么的肤浅。
首先,什么是机器人呢?联合国标准化组织采纳了美国机器人协会给机器人下的定义:“一种可编程和多功能的,用来搬运材料、零件、工具的操作机;或是为了执行不同的任务而具有可改变和可编程动作的专门系统。
”【1】我深深地记得上课时,老师给我们展示了机器人的结构图。
那时我看着那些“赤裸裸”的构件时,我很惊讶于人类居然可以把这些毫无生机的大大小小的材料和零件通过科学的洗礼,组装成为可以为人类服务的机器人。
这是多么伟大的科学技术啊!同时,潘老师在课堂上为我们的学习提供了指导:机器人研究的基础内容,它包括空间机构学、机器人运动学、机器人静力学、动力学、控制技术、传感器、机器人语言等。
另外还给我们介绍了机器人的组成和分类等知识,让我从中明白,机器人的制作是很不简单的,它综合了很多学科知识和现实因素,具有极大潜力。
要真正了解机器人的知识,必须了解它的基础。
通过听老师讲课和自己搜索资料,大致上,机器人由执行机构、驱动装置、检测装置和控制系统和复杂机械等组成。
据日本共同社9月25日消息,日本国立残障者康复中心研究所24日对外公开了一款新型机器人。
据报道,这种新型机器人不仅能就日常行为及习惯进行语音提示,而且为轻度失智症患者日常生活提供帮助。
机器人论文6篇(最新)
一、人工智能的定义解读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英文缩写为AI,也称机器智能。
“人工智能”一词最初是在1956年的Dartmouth学会上提出的。
它是计算机科学、控制论、信息论、神经生理学、心理学、语言学等多种学科互相渗透而发展起来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从计算机应用系统的角度出发,人工智能是研究如何制造智能机器或智能系统来模拟人类智能活动的能力,以延伸人们智能的科学。
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它企图了解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与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
人工智能的发展史是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史联系在一起的,目前能够用来研究人工智能的主要物质手段以及能够实现人工智能技术的机器就是计算机,人工智能在21世纪必将为发展国民经济和改善人类生活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事物的发展都是曲折的,人工智能的发展也是如此。
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五个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人工智能的兴起和冷落。
人工智能概念在1956年首次提出后,相继出现了一批显著的成果,如机器定理证明、跳棋程序、通用问题s求解程序、LISP表处理语言等。
但是由于消解法推理能力有限以及机器翻译等的失败,使人工智能走入了低谷。
这一阶段的特点是重视问题求解的方法,而忽视了知识的重要性。
第二阶段:60年代末到70年代,专家系统出现,使人工智能研究出现新高潮。
DENDRAL化学质谱分析系统、MYCIN疾病诊断和治疗系统、PROSPECTIOR探矿系统、Hearsay-II语音理解系统等专家系统的研究和开发,将人工智能引向了实用化。
并且,1969年成立了国际人工智能联合会议(International Joint Conferences onArtificial Intelligence 即IJCAI)。
第三阶段:80年代,随着第五代计算机的研制,人工智能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初三智能机器人科技论文2000字(2)
初三智能机器人科技论文2000字(2)初三科技论文2000字篇二未来生活的智能机器人摘要:本文介绍了智能机器人的特点及应用。
关键词:智能机器人;人形迷思;传感;监控不久前,日本本田公司(Honda)知名的ASIMO人型机器人上台担任指挥,带领底特律交响乐团演出百老汇音乐剧“梦幻骑士”中的名曲《The Impossible Dream》,全场演出乐手与观众皆报以热烈掌声。
而麻省理工学院(MIT)机械脚实验室研究员赫尔的下半身看起来就像机器人,他是一位双腿截肢的残障人士,正研究如何以金属杆取代骨头、用精密的计算机电路板代替腿部肌肉功能,研发出以人造肌肉驱动的假肢。
自1970年产业用机器人大量运用在工业生产,如汽/机车、机械、半导体等产业之后,近年来随着市场需求与应用趋向多元化,再加上过去十年来人工智能与传感技术等的进展,驱动了智能机器人时代的来临,机器人与我们的生活,甚至身体也更加密不可分。
服务用智能机器人为产业推手国际机器人协会(IFR)与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UNECE)调查分析指出,2003到2006年累计机器人需求达220万台,有三万种的应用产品出现;自2004至2007年间服务用智能机器人之产量将成长为670万台,在机械控制技术渐趋成熟的情况下,家务用机器人跃升成为主流,占总产量之61.83%,居于第二位的教育娱乐用机器人占37.25%,从2012到2020年,机器人市场总值保守估计可望达到800N2500亿美元之间,主要成长的领域将是非工业领域――尤其是玩具、交通、健康和老年人护理等服务用智能机器人,与个人/家用服务机器人;而“机器人”这个概念,也从模拟人的行为或形体,扩展成能学习并以自动化方式取代某些人类行为的装置。
服务用智能机器人具备有多重传感系统、远程监控、警报通知及多媒体导览等功能。
根据国际机器人协会所订分类标准,服务用智能机器人可依照使用目的区分为19大类,其中最被看好的机器人应用为医疗、居家服务以及娱乐等应用。
机器人概论期末论文
机器人学概论论文机器人发展与应用南昌大学机电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102班唐小龙59012100982012/5/10机器人发展一、机器人发展的简介与展望阿西莫夫提出的“机器人三定律”:第一,机器人不得伤害人,也不得在人造受伤害时袖手旁观;第二,机器人必须服从人的命令,除非该命令与第一定律相抵触;第三,机器人必须保护自己,除非保护行为与上述两定律相抵触。
这三条定律明确规定了人与机器人的主从关系和相互制约关系,几十年来已成为公认的研制和使用机器人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
[1]机器人通常可以分为三代:第一代,可编程机器人,从上个世纪60年代后半期开始投入使用,这也是当代工业机器人中主要的类型,这类机器人一般可以根据操作员所编写的程序,完成一些重复性操作。
第二代,自适应机器人,或感知机器人,具有不同程度的感知能力,这归功于近些年来各种传感器的广泛应用。
第三代,智能机器人,具有感知,识别,推理,规划和学习等诸智能机制,主要处于试验阶段。
[2]由于人类的需求,随着科技的发展,依靠信息的交流,现代科技界对机器人发展提出了展望,主要沿着三个方向发展:一是让机器人具有更强的智能和功能;二是让机器人更具人形,也就是更像人;三是微型化,让机器人可以做更多细致的工作。
[3]这些都可以让机器人更有能力并更好的为人类服务。
而,我认为这些都需要人类在信息技术方面有更好的提高。
二、机器人发展离不开信息技术人类对机器人需求呈现越来越多的趋势,例如人们要求生产工业型机器人、军事型机器人、生活型机器人、医疗型机器人等。
由于机器人的发展涉及到机械、电子、控制、计算机、人工智能、传感器、通讯与网络等多个学科和领域,是多种高新技术发展成果的综合集成,故而机器人的不断发展必然会对科技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对有关机器人的科技也就要求日益精进了。
而,信息技术无疑是其中比较重要乃至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因为随着机器人技术的不断发展,必然会逐渐向以人为中心的个人化方向发展,并将服务于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因而必然会对机器人的网络化和智能化提出更高的要求,而这些就必然会要求信息技术得到更好的发展以满足人类的要求。
工业机器人概论论文
机器人概论学院:机电工程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制造及其自动化学号:***************工业机器人由主体、驱动系统和控制系统三个基本部分组成。
主体即机座和执行机构,包括臂部、腕部和手部,有的机器人还有行走机构。
大多数工业机器人有3~6个运动自由度,其中腕部通常有1~3个运动自由度;驱动系统包括动力装置和传动机构,用以使执行机构产生相应的动作;控制系统是按照输入的程序对驱动系统和执行机构发出指令信号,并进行控制。
工业机器人按臂部的运动形式分为四种。
直角坐标型的臂部可沿三个直角坐标移动;圆柱坐标型的臂部可作升降、回转和伸缩动作;球坐标型的臂部能回转、俯仰和伸缩;关节型的臂部有多个转动关节。
工业机器人按执行机构运动的控制机能,又可分点位型和连续轨迹型。
点位型只控制执行机构由一点到另一点的准确定位,适用于机床上下料、点焊和一般搬运、装卸等作业;连续轨迹型可控制执行机构按给定轨迹运动,适用于连续焊接和涂装等作业。
工业机器人按程序输入方式区分有编程输入型和示教输入型两类。
编程输入型是将计算机上已编好的作业程序文件,通过RS232串口或者以太网等通信方式传送到机器人控制柜。
示教输入型的示教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由操作者用手动控制器(示教操纵盒),将指令信号传给驱动系统,使执行机构按要求的动作顺序和运动轨迹操演一遍;另一种是由操作者直接领动执行机构,按要求的动作顺序和运动轨迹操演一遍。
在示教过程的同时,工作程序的信息即自动存入程序存储器中在机器人自动工作时,控制系统从程序存储器中检出相应信息,将指令信号传给驱动机构,使执行机构再现示教的各种动作。
示教输入程序的工业机器人称为示教再现型工业机器人。
具有触觉、力觉或简单的视觉的工业机器人,能在较为复杂的环境下工作;如具有识别功能或更进一步增加自适应、自学习功能,即成为智能型工业机器人。
它能按照人给的“宏指令”自选或自编程序去适应环境,并自动完成更为复杂的工作。
一,机器人技术发展进程、现状及发展趋势机器人技术的发展经历:1920年捷克作家卡雷尔·查培克在其剧本《罗萨姆的万能机器人》中最早使用机器人一词。
机器人导论论文
机器人导论论文第一篇:机器人导论论文关于智能机器人的学习报告姓名:XXX学号:XXXXXXXXXXXX专业:自动化班级:2012-4【摘要】人类社会发展至今,经历了蒸汽机,电气,信息3大工业革命,这三次巨大的变革彻底改变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程。
而如今,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可以视为第四次工业革命。
从世界上第一个机器人诞生到现在,机器人技术经历了一个长期而缓慢的发展过程。
随着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网络技术等一系列相关的飞速发展,机器人技术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不仅工业机器人水平不断提高,各种用于非制造业的先进机器人系统也有了很大的进展。
机器人技术代表了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最高研究成果,涉及机械工程、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理论及人工智能等多门学科,是当代科学技术发展最活跃的领域之一。
机器人的研究、制造和应用程度,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一个国家或公司科技水平和经济实力。
目前,国际上各大公司都在竞相研制各类先进机器人,以向世人展示其强大的工业实力。
【关键字】分类结构硬件组成研究热点发展趋势一、机器人分类机器人按其智能程度可分为一般机器人和智能机器人。
一般机器人是指不具有智能,只具有一般编程能力和操作功能的机器人。
到目前为止,在世界范围内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智能机器人定义。
大多数专家认为智能机器人至少要具备以下三个要素:一是感觉要素,用来认识周围环境状态;二是运动要素,对外界做出反应性动作;三是思考要素,根据感觉要素所得到的信息,思考采用什么样的动作。
感觉要素包括能感知视觉、接近、距离的非接触型传感器和能感知力、压觉、触觉的接触型传感器。
这些要素实质上就相当于人的眼、鼻、耳等五官,它们的功能可以利用诸如摄像机、图像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激光器、导电橡胶、压电元件、气动元件、行程开关等机电元器件来实现。
对运动要素来说,智能机器人需要有一个无轨道型移动机构,以适应诸如平地、台阶、墙壁、楼梯、坡道等不同的地理环境。
它们的功能可以借助轮子、履带、支脚、吸盘、气垫等移动机构来完成。
机器人学概论论文
机器人概论内容提要:在当今社会中,机器人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此文从机器人的发展史说起,着重于机器人的分类与应用和关键技术。
关键词:发展史分类与应用关键技术班级:姓名:唱双截棍的他学号:正文:一、机器人的发展史机器人(Robot)是自动执行工作的机器装置。
它既可以接受人类指挥,又可以运行预先编排的程序,也可以根据以人工智能技术制定的原则纲领行动。
它的任务是协助或取代人类工作的工作,例如生产业、建筑业,或是危险的工作。
早在三千多年前的西周时代,我国就出现了能歌善舞的木偶,称为“倡者”,这可能是世界上最早的“机器人”。
在近代,随着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各种机械装置的发明与应用,世界各地出现了许多“机器人”玩具和工艺品。
这些装置大多由时钟机构驱动,用凸轮和杠杆传递运动。
1920年,捷克作家K.凯比克在一科幻剧本中首次提出了ROBOT(汉语前译为“劳伯”)这个名词。
现在已被人们作为机器人的专用名词。
1950年美国作家I.阿西莫夫提出了机器人学(Robotics)这一概念,并提出了所谓的“机器人三原则”,即:1.机器人不可伤人; 2.机器人必须服从人给与,但不和(1)矛盾的指令; 3.在与(1)、(2)原则不相矛盾的前提下,机器人可维护自身不受伤害。
1954年美国人乔治·德沃尔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可编程的机器人,并注册了专利。
这种机械手能按照不同的程序从事不同的工作,因此具有通用性和灵活性。
本世纪50、60年代,随着机构理论和伺服理论的发展,机器人进入了使用化阶段。
1954年美国的G.C.Devol发表了“通用机器人”专利;1960年美国AMF公司生产了柱坐标型Versatran机器人,可作点位和轨迹控制,这是世界上第一种用于工业生产上的机器人。
1962年-1963年传感器的应用提高了机器人的可操作性。
人们试着在机器人上安装各种各样的传感器,包括1961年恩斯特采用的触觉传感器,托莫维奇和博尼1962年在世界上最早的“灵巧手”上用到了压力传感器,而麦卡锡1963年则开始在机器人中加入视觉传感系统,并在1964年,帮助MIT推出了世界上第一个带有视觉传感器,能识别并定位积木的机器人系统。
机器人概论论文范文
机器人概论论文范文摘要机器人是一种具有自主控制能力、运动控制能力、感知控制能力和决策控制能力的机械系统。
机器人技术在很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如飞行机器人、潜水机器人、地面机器人、机器人等。
本文首先介绍了机器人的发展历史和现状;其次简要的介绍了主要机器人的分类以及其应用领域;最后,本文对未来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前景予以展望,指出机器人在智能制造、家庭服务等领域的广阔前景。
关键词:机器人;发展历史;分类;应用AbstractRobots are mechanical systems with autonomous control ability, motion control ability, perception control ability and decision control ability. Robot technology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many fields such as flying robots, diving robots, ground robots, search robots, etc. This paper first introduces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robots; secondly,it briefly introduces the classification and application fields of the main robots; Finally, this paper looks forward to the development prospects of future robot technology, indicating the broad prospects of robots in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home service and so on.。
智能机器人论文
智能机器人学院:专业:学号:姓名:机器人概论论文摘要:机器人是一种自动化的机器,所不同的是这种机器具备一些与人或生物相似的智能能力,如感知能力、规划能力、动作能力和协同能力,是一种具有高度灵活性的自动化机器。
近二十年中,因为电脑技术、电子产品及生物遗传工程等技术的大踏步发展,“机械人”的研发热潮已从专业人士的实验室中走了出来,成为一种综合科研能力的开发活动。
正文:(一)机器人定义机器人(Robot)是自动执行工作的机器装置。
它既可以接受人类指挥,又可以运行预先编排的程序,也可以根据以人工智能技术制定的原则纲领行动。
它的任务是协助或取代人类工作的工作,例如生产业、建筑业,或是危险的工作。
它可以说是高级整合控制论、机械电子、计算机、材料和仿生学的产物。
目前在工业、医学、农业、建筑业甚至军事等领域中均有重要用途。
现在,国际上对机器人的概念已经逐渐趋近一致。
一般说来,人们都可以接受这种说法,即机器人是靠自身动力和控制能力来实现各种功能的一种机器。
联合国标准化组织采纳了美国机器人协会给机器人下的定义:“一种可编程和多功能的,用来搬运材料、零件、工具的操作机;或是为了执行不同的任务而具有可改变和可编程动作的专门系统。
(二)机器人的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机器人一般由执行机构、驱动装置、检测装置和控制系统等组成。
执行机构即机器人本体,其臂部一般采用空间开链连杆机构,其中的运动副(转动副或移动副)常称为关节,关节个数通常即为机器人的自由度数。
检测装置的作用是实时检测机器人的运动及工作情况,根据需要反馈给控制系统,与设定信息进行比较后,对执行机构进行调整,以保证机器人的动作符合预定的要求。
控制系统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集中式控制,即机器人的全部控制由一台微型计算机完成。
另一种是分散(级)式控制,即采用多台微机来分担机器人的控制。
如当采用上、下两级微机共同完成机器人的控制时,主机常用于负责系统的管理、通讯、运动学和动力学计算,并向下级微机发送指令信息;作为下级从机,各关节分别对应一个CPU,进行插补运算和伺服控制处理,实现给定的运动,并向主机反馈信息。
人工智能机器人议论文
人工智能机器人议论文人工智能机器人议论文随着科技的进展,人们研制出了新一代智能机器人。
小编收集了人工智能机器人议论文,欢迎阅读。
人工智能机器人议论文【一】我想制做一个智能机器人,这个机器人是全能的,可以为主人做任何事情,特别聪明。
我要做的机器人不用任何高贵的材料,就用易拉罐、废报纸箱、饮料瓶、各种废旧的图案就可以了,这叫做废物利用,又节约、又环保。
先用纸箱当它的头,上面开一块小口,再用长方形纸箱做它的躯干,然后用易拉罐做它的四肢,它的背后还要再镶一块太阳板,这里只要有太阳照射在那,它就可以充电啦!这个智能机器人是一位一级厨师,把一本菜谱翻到你想吃的菜那一页,通过机器人头上的小口,把这页菜谱装进去,这样不一会儿美味的菜就出来了,味道也不是一般的香。
还可以给我们擦桌子、捡碗刷碗、为我们减轻许多负担。
这个智能机器人不仅会做饭,还是一位很好的保安。
比如,它可以把主人们的面容扫描存在大脑里,如果想进来的人不是主人,那它是决对不准陌生人进来的,如果强行进去的话,它会用身上的电流去电陌生人,但不会把陌生人电伤,就能把陌生人给电得没有了力气,这样就好对付了,直到主人回来,得到主人的准许才能进来。
它还是一位很好的老师,如果不会的问题问它,它都能用一种快乐的教学方法把你教会,而且它讲的课也相当认真。
它也是一位很好的裁缝师,把你想要的衣服输进它的大脑里,只要十分钟就做好啦!而且做得相当漂亮,新潮。
我要研究的机器人是无所不能的,它可以帮助主人完成许多事情,帮主人分担许多负担,它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啊!人工智能机器人议论文【二】时间过得飞快,二零四九年的三月十四日,我发现我的机器人张丁克可以用草制成油,这样节约了很多能源。
于是,我又发明了另外一个机器人,我给他取名叫“张止白”。
张目白太神奇了,他千变万化,放在家里可以变出很多你想要的东西,你不用花钱上街去买。
他还可以用皮肤看周围的世界,可以与电视里夜幕侠的力量相比。
夜幕侠也是个机器人,他是用铁、电、电子眼和线做成的。
机器人人工智能论文(2)
机器人人工智能论文(2)机器人人工智能论文篇二人工智能,开启机器人新纪元人工智能和互联网等技术的发展,将为机器人提供强大的“后脑”,大大助力其智能水平。
那么,机器人技术如何和人工智能更好地结合?未来研究的主要方向有哪些?人工智能的发展是否会反噬人类?带着这些问题,知力君在2015世界机器人大会现场,为读者们一探究竟。
李德毅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大家常常讨论什么是机器人?我认为,如果这个机器是你的工具,那对不起,它就是机器;但如果机器人可以跟你友好的交互,成为你的伙伴,你开我开都行,那么,它就是个机器人。
这个定义还是比较通俗的。
比如我们做的汽车把它智能化,使之可以无人驾驶,就可以看作是轮式机器人。
而很多汽车厂商误认为是自动驾驶,你不开我开,我不开你开,那对不起,汽车还是个工具,这就是我们对在汽车领域应用机器人上的一点看法差异。
我觉得人跟车的关系,就是骑士跟马的关系,马也是一个认知主体,轮式机器人是一个认知主体,人可以控制马。
因此,我们主张人机双驾双控。
大家知道,一匹好马,骑士受伤之后,马会把骑士背回家。
我们希望将来也是这样,假如轮式机器人开向首都机场的时候,突然这个人心脏病发,轮式机器人会自主地开到医院。
机器人与人可能形似神不似,也可能神似形不似。
所以我觉得,现在要多做神似的云机器人,要多解决问题,好比说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需要家庭机器人送药、送水。
因为创新创业是非常残酷的事情,一定要想好,这个东西是不是刚需,是不是高频,有没有市场。
当前,机器人的“深度学习”吸取了云计算和大数据的红利,所以“云”上可以做很多东西。
我们如果做机器人只是在“端”上做,怎么样把“端”上做好,怎么样把“云”利用好,很重要。
我特别给大家举一个例子―用大数据做一个治疗自闭症的语聊机器人。
自闭症是我们非常讨厌的一个疾病,孩子不爱讲话,那能不能做一个语聊机器人,假如这个孩子喜欢哪个偶像,把它变成这个偶像的卡通片,或者做一个情感计算,把喜怒哀乐都表现出来。
机器人概论小论文
关于蛇形机器人系统的典型组成的分析学院:电子信息学院学号:1042052090 姓名:周家琦当代机器人的研究领域已经从结构环境下的定点作业中走出来,向航空航天、星际探索、军事侦察攻击、水下地下管道、疾病检查治疗、抢险救灾等非结构环境下的自主作业方面发展。
未来的机器人将在人类不能或难以达到的已知或未知的环境里工作。
传统的设计方法已经不能满足机器人在非结构化的、未知的环境下作业的要求。
随着仿生学的发展,自然界中无四肢动物的运动方式引起了学者的兴趣,这种运动具有良好的地面适应性和运动稳定性。
蛇是无四肢动物中最庞大的一类,它在自然界中有几千年的进化历史,种类繁多,分布广泛。
它能进行多种运动以适应不同的生活环境,沙漠、水池、陆地、树林等。
蛇形机器人就在这种背景下诞生了。
以下从这种机器人的控制、传感、机构、通信等系统方面出发,简单介绍相应的实现机理与控制的方案,分析其系统的典型组成。
蛇形机器人的控制系统蛇形机器人整体图蛇形机器人基本的设计思想,就是通过改变各个关节之间相对运动角度来使蛇体达到相应的运动姿态,从而实现蛇体的运动。
通过仿真可以计算出蛇在不同运动形态,不同时刻各个关节之间的相对转角,通过控制每个关节的转角,就能实现了蛇的连续蜿蜒运动。
在控制中,有集中式控制方法与分布式控制方法可以选择。
集中式控制方法是通过一个主控单元完成机器人的形态规划,并发出控制信号给机器人的每一个关节,同时控制机器人的所有关节的运动,这种方式控制简便,机器人各关节运动的同步性较好,但是主控单元负荷较大,控制的实时性受到影响。
分布式控制方法是主控单片只控制机器人的运动形态规划,将各个关节的转角数据传送给各个关节。
机器人的每个关节均有一个独立的控制模块,该控制模块接收主控单元发送的转角数据,控制各自关节的转动。
这种控制方式主控单元与每个控制模块的负荷均较小,实时性较高,但是由于模块较多,运动时需要同步,机器人整体的同步性较差。
比较以上两种控制方式,我们采用两种控制方式相结合的方法。
机器人论文1000字3篇
机器人论文1000字3篇【篇1】机器人论文1000字随着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大为发展,计算机逐渐渗透进了我们的生活。
从普通的扫地机器人,到接二连三大败世界顶尖围棋大师的阿尔法狗,人们不禁要问:人工智能逐渐人格化的同时,是否会危及人的存在而苹果公司总裁库克却与之不同,他更担心的是人像计算机一样思考,缺乏了深入阅读,真诚沟通,感性思考,失去了原有的价值观而如行尸走肉般罔顾后果。
在信息大爆炸的当今,无数信息每时每刻充斥着我们的眼球,令我们目不暇接。
而一条条信息从我们眼中掠过时,我们能够真正理解、记住的又有多少终是一眼即过,与我何与也。
我们无暇思考,成为了信息接收器,而思想也被接受到的信息的牢笼所禁锢,失去自我;不再有新的创意,墨守成规不思进取,不断倒退,不断颓废。
当人不再深入阅读,失去精神食粮,不再感性思考,放弃创新,失去灵魂而空剩躯壳时,人的意义,何在人,因思考而伟大!网络暴力往往就源于人们不思考而被表面信息所误导,只观其表而不究其里,往往随波逐流、人云亦云,从而失去了自身的价值判断。
不久前研发出的诗歌机器人,在文学界掀起轩然大波。
短短几分钟,诗歌机器人就能写出一首像样的新诗,让人大为惊异。
但究其深层内涵,那些由各类华丽辞藻拼凑而成的诗句,缺乏了时代性、缺少了真情实感,多为千篇一律的格调。
但人类不同,有徐志摩的浪漫爱情,有臧克家的人生哲言,有卞之琳亲切智慧。
但若有一天,人类像计算机一样思考,文学焉存文化焉存张爱玲市井小民般的絮叨,余光中字里行间的精巧瑰丽,杨绛在文革中过尽千帆,尝遍冷暖后的反思自我、观省时代,机器焉有柳永尽一生怀才不遇,在宦游、淹留、思归中纠结,沉沉暮霭,笼罩着千年后那些漂泊凝愁的心灵;苏轼一肚子不合时宜,在黄州、密州、儋州间转徙,赤壁一苇,承载了天地间多少追求自由的灵魂。
没有大时代背景,没有历经时代烙印后的深入思考,千万个人工智能也难出席大家。
他们感性而真挚,不似人工智能的麻木与冷漠,而笔墨中一切的真情实感,就是人与计算机的区别。
机器人概论期末论文
序号:机器人概论期末论文水下机器人概述和发展应用前景学院:班级:姓名:学号:联系电话:年月日水下机器人概述和发展应用前景摘要:无人遥控潜水器,也称水下机器人。
一种工作于水下的极限作业机器人,能潜入水中代替人完成某些操作,又称潜水器。
水下环境恶劣危险,人的潜水深度有限,所以水下机器人已成为开发海洋的重要工具。
无人遥控潜水器主要有,有缆遥控潜水器和无缆遥控潜水器两种,其中有缆避控潜水器又分为水中自航式、拖航式和能在海底结构物上爬行式三种。
水下机器人的应用领域已经不断扩大,如海洋研究、海洋开发和水下工程等,发达的军事大国非常重视水下机器人在未来战争中的应用。
关键词:水下机器人种类;现状及其应用前景;关键技术一、水下机器人的种类及国内现状1、水下机器人的种类水下机器人是一种具有智能功能的水下潜器,国内外专家学者根据其智能化程度和使用需求,将水下机器人分为四类:即拖曳式水下机器人TUV(TowingUnderwaterVehicle)、遥控式水下机器人ROV(RemotelyOperatedVehilce)、无人无缆水下机器人UUV(Unmanned UnderwaterVehicle)和智能水下机器人AUV(AutonomousUnderwaterVehicle)。
前两种水下机器人均带缆,由母船上人工控制;后两种水下机器均无人无缆,自主航行,分别由预编程控制和智能式控制。
2、国内现状目前国内研究水下机器人的单位较多,内容也五花八门,但代表国内先进水平的、真正进入实质性试验阶段的仅此几家。
它们是:哈尔滨工程大学研制的智能水下机器人AUV,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研制的无人无缆水下机器人UUV,上海交通大学研制的遥控式水下机器人ROV和中船重工715所研制的拖曳式水下机器人TUV。
二、水下机器人应用前景水下机器人的应用领域已经不断扩大,如海洋研究、海洋开发和水下工程等,发达的军事大国非常重视水下机器人在未来战争中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器人概论总结论文
1 机器人概述
机器人(ROBOT)一词最开始出现在捷克作家Karel Capek在1920年创作的《罗沙姆的万能机器人公司》剧本中。
2014年的今天,机器人已经融入了我们的生活当中:有自动清洗地板的扫地机器人,还有工厂车间进行流水作业的机器臂。
机器人协助人类,完成了很大一部分的工作量。
就如John J. Craig给机器人学下的定义一样:
“机器人学研究的是如何综合运用机械、传感器、驱动器和计算机来实现人类某些方面的功能。
”
接下来我将要简要说明的机器人是由佃老师指导学长所制作的双吊臂式架空线路机器人。
该机器人可完成困难繁琐的检修工作,如课上所说,真正体现了机器人的应用目标:
机器人可以干不愿意干的活;
机器人可以干不好干的活;
机器人可以干人干不了的活。
2 双吊臂式架空线路机器人
2.1 功能与特色
双吊臂式架空线路机器人是在长距离超高压输电线上“走钢丝”的机器人。
它以其独特的机械结构与动作机制,克服了机器人在架空线路上攀爬行驶的困难。
在我看来,该机器人最为创新之处就是:通过移动配重箱调节质心,并配合跨越动作,跨过架空线路上安装的各种金具,如悬垂绝缘子、防震锤、间隔棒等,具备较强的平衡调节能力和越障能力。
2.2 典型组成
机械结构:双吊臂式架空线路机器
人总体结构如左图所示。
整体结构由T
型基座连接着上方的双吊臂爬行机构,
与下方的双自由度配重调节器构成。
驱动器:机器人动力由电池提供,
带动电机转动;电机带动有凹槽的轮胎
转动;轮胎凹槽嵌入架空线中,从而实
现在架空线路上的爬行。
配重调节器由两个舵机铰接而成,因而在空间上有两个自由度,可以实现质心的平移,并保证机器人在扰动下能通过调整重心保持机身平衡,如大风、树枝等扰动。
传感器:关于此机器人的具体传感器的使用我并未找到相关资料。
个人估计,可在从动轮的辅助臂上加装角度传感器(如电位器、编码器)。
因为从动轮在主动轮前,走近悬垂线夹时,从动轮会抢先动作。
我认为可以通过检测辅助臂的上抬角度,判断前方是否有障碍。
另外也可以尝试使用图像处理技术对其进行识别。
为了保持机身平衡,机器人基座上应该还装有加速度传感器等姿态传感器。
这些姿态传感器的数据将实时传回给微型计算机,并经过计算机算法分析后反馈回驱动装置,来调节机器人姿态。
计算机算法:对传感器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实时处理的便是其上装有的微型计算机芯片(在这里应该是DSP系列的数据处理芯片),它完成的主要任务有:保持机身平衡、监测数据的采集控制与存储、传输控制,和障碍跨越动作控制。
2.3 障碍跨越动作流程
如上图为结合质心的移动与抬臂动作的机器人跨越悬垂线夹的动作分解示意图。
(动作顺序为(a)→(b)→(c)→(d)→(e)→(f))。
机器人行动方框图如下:
2.4 后期完善
在后期的设计中,在机器人配重箱上还加上了无线视频监控设备,实时将视频传回上位机中。
在之后的设计中,还会加入清扫装置,对架空线路进行定期清扫。
同时也可以建设GIS系统,对架空线路网整体进行地图生成与管理。
3机器人控制实验室观后感
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实验室。
实验室的师兄为我们演示了三自由度的能准确抓取的机器臂,以及用伺服电机与编码器构成的倒立摆实验装置,以及用于观察参考波形与调节PID的上位机。
参观中我们更加了解了机器人的概念与调试编程的具体方式,并更加深刻体到PID控制的神奇之处。
更重要的是,这次试验室之行大大的缩短了我们和机器人之间的距离,揭开了机器人的神秘面纱。
4 建议
老师的授课十分有益,我们在课上学习到了很多有关机器人的知识,对于本专业的学生更是相当的有用,对我们的思考更是有启迪性的和引导性的作用。
建议考虑让学生
自己做PPT上台介绍一种机器人,然后大家围绕着一种机器人进行讨论,或许可以让现场更加的活跃吧!
参考文献
[1]文雪峰,佃松宜,董航,翁桃,田爽双吊臂式架空线路机器人的攀爬机构研究,机械设计与制造,2013 年7 月第7期
[2]彭聿松,佃松宜,刘涛,吴璋,宋俊霖电缆管道巡检机器人嵌入式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13年5月第34卷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