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广西中药壮瑶药产业发展若干建议吴改
2024年广西区中药材市场分析报告

2024年广西区中药材市场分析报告1. 引言中药材市场是中国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医药产业链的关键环节之一。
广西区作为中国南方重要的中药材产地之一,具有丰富的中药资源和悠久的中药文化,其中药材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本报告旨在对广西区中药材市场进行深入分析,为相关企业和机构提供市场发展参考。
2. 市场概况2.1 广西区中药材产量广西区拥有广阔的山地和湿润的气候条件,适宜中药材的生长。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广西区中药材总产量居全国前列,每年产量稳定在XX万吨左右。
2.2 广西区中药材市场规模广西区中药材市场规模庞大,主要集中在城市的药材市场、中药饮片生产企业和中药材批发市场。
根据调研数据显示,广西区中药材市场年交易额超过XX亿元。
2.3 市场供求情况广西区中药材市场供应充足,主要来自本地种植和进口,以及周边地区的供应。
而需求方面,中药材市场需求旺盛,主要由医疗机构、中药饮片企业和个人消费者组成。
3. 市场竞争分析3.1 主要竞争对手广西区中药材市场竞争激烈,存在多家中药材种植企业、中药饮片生产企业和中药材批发市场。
其中,广西某某中药材种植有限公司、广西某某中药饮片有限公司和广西某某中药材批发市场是市场上的主要竞争对手。
3.2 竞争优势广西区中药材市场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优越的地理位置:广西区地处南方,气候条件适宜中药材生长,产地优势明显。
- 丰富的中药资源:广西区拥有众多中药材资源,品种齐全,质量优良。
- 完善的产业链:广西区中药材市场的种植、加工和销售环节相对成熟,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
4. 市场发展趋势4.1 政策环境广西区中药材市场发展得到了国家和地方政府的重视和支持,相关政策逐渐健全,为市场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4.2 消费需求中医药的兴起,使得中药材市场的消费需求不断增长。
加之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健康意识的提高,中药材市场前景广阔。
4.3 创新技术广西区中药材市场也在不断引入新的种植、加工和销售技术,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生产成本,为市场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广西 关于促进我区中药民族药产业发展的提案

广西关于促进我区中药民族药产业发展的提案尊敬的各位代表:我想借此机会向大家提议,关于促进广西中药民族药产业发展的一些建议和措施。
中药是我国传统的宝贵财富,广西作为我国中草药重要的产区之一,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和资源优势,应该加大对中药产业的支持和发展。
本提案将从加大政府投入、培育中药人才、提高中草药质量,以及加强中药知识产权保护等多个方面提出具体措施,力求为我区中药民族药产业的发展出谋划策。
首先,政府需要加大资金投入,增加对中药产业的扶持力度。
中药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政府可以通过设立专项资金、优惠政策等方式,吸引更多的资金流入中药产业。
同时,政府应当制定相关政策,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新药研发的成功率。
其次,要加强对中药人才的培养。
中药民族药产业需要具备一定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来支撑,因此,培养中药相关人才是非常必要的。
政府可以鼓励高校开设中药专业,提供奖学金和补贴,吸引更多的学生从事中药研究和生产。
此外,还可以组织专业人士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
第三,要提高中药的质量标准和管理水平。
中药民族药产业对产品质量的要求非常高,因此,加强对中药的质量监管是十分必要的。
政府应当加强对中药企业的监管,严格把关产品质量,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同时,还可以建立健全中药质量标准,制定行业规范,提高中药产品的质量水平。
最后,要加强对中药知识产权的保护。
中药民族药产业在创新和发展中面临着许多知识产权保护的难题,政府应该加强对中药知识产权的保护,并建立健全知识产权管理机制,加大对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
同时,政府还可以鼓励中药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中药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综上所述,我区中药民族药产业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
政府应该加大对中药产业的支持力度,加大政府投入,培育中药人才,提高中草药质量,加强中药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采取措施,为我区中药民族药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关于印发2014年全区中医药壮瑶医药工作要点的通知-桂卫中[2014]8号
![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关于印发2014年全区中医药壮瑶医药工作要点的通知-桂卫中[2014]8号](https://img.taocdn.com/s3/m/308b6512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18.png)
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关于印发2014年全区中医药壮瑶医药工作要点的通知正文:---------------------------------------------------------------------------------------------------------------------------------------------------- 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关于印发2014年全区中医药壮瑶医药工作要点的通知(桂卫中〔2014〕8号)各市卫生局,区直各医疗卫生单位:现将《2014年全区中医药壮瑶医药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
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2014年4月20日2014年全区中医药壮瑶医药工作要点2014年全区中医药壮瑶医药工作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和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精神,以改革创新统领中医药壮瑶医药各项工作,着力完善中医药壮瑶医药事业发展政策和机制,充分发挥中医药壮瑶医药在深化医改中的作用,深入开展中医药壮瑶医药服务百姓健康推进行动,加快发展中医药壮瑶医药健康服务,进一步提升科技传承与创新能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弘扬中医药壮瑶医药文化,加快建设西部中医药民族医药强区步伐。
一、着力完善中医药壮瑶医药发展政策和机制(一)深化中医药壮瑶医药发展战略。
研究和推进桂港中医药壮瑶医药合作战略;完成自治区中医药民族医药发展十大重点工程“十二五”中期评估、研制《中医药壮瑶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配合编办理顺各级中医药民族医药行政管理机构,设置与中医药壮瑶医药改革发展相适应的机构和编制,推动中医药壮瑶医药发展列为自治区战略。
(二)创新发展“三名”战略工程。
根据国家的政策和自治区改革发展的思路,集中力量,纵深推进全区中医药壮瑶医药“名医、名药、名院”(简称“三名”)战略。
(三)推进中医药壮瑶医药改革发展试点。
加强和指导玉林市开展自治区中医药民族医药综合改革实验、钦州市进行中医药壮瑶医药服务百姓健康推进行动改革试点、桂林市开展中医药壮瑶医药促进健康旅游服务贸易改革试点。
关于加大传承和发展瑶医瑶药的建议

关于加大传承和发展瑶医瑶药的建议
为了加大对瑶医瑶药的传承和发展,以下是一些建议:
1. 支持瑶族传统医药文化研究:鼓励学术界和研究机构开展对瑶族传统医药知识和药物的深入研究,搜集整理相关的经验和方案,加强对瑶药的科学认知和理论基础。
2. 政策和财政支持:制定相关政策来支持瑶医瑶药的传承和发展,包括经济补贴、药材种植补贴、科研项目拨款等,为瑶医瑶药从业者提供更多的经济和技术支持。
3. 加强培训和教育:建立和扩大瑶医瑶药的培训和教育机制,培养更多的瑶族医药人才,传承瑶族传统医药知识和技能,同时提升其现代医学和药学的素养,促进瑶药的创新和发展。
4. 保护和开发瑶药资源:加强对瑶药资源的保护和管理,鼓励瑶族地区的农民种植传统药材,并推动建立瑶药种植基地,提高瑶药的产量和质量。
5. 建立合作交流平台:促进与其他地区、学术机构和医药企业的合作与交流,借鉴其他地区的传统医药保护和发展经验,推广瑶药的临床应用和研发,拓展市场。
6. 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利用现代媒体和互联网平台,积极宣传和推广瑶医瑶药的特色和优势,增强公众对瑶药的认知和认可,提高市场需求和接受度。
总之,加大对瑶医瑶药的传承和发展需要多方面的支持和努力,包括政府、学术界、农民、企业等各方的参与与合作。
同时,注重保护瑶药资源、培养人才、加强研究和推广应用也是关键。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促进全区中药材壮瑶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促进全区中药材壮瑶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0.12.25•【字号】桂政办发〔2020〕98号•【施行日期】2020.12.2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卫生医药、计划生育综合规定正文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促进全区中药材壮瑶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各市、县人民政府,自治区人民政府各组成部门、各直属机构:《促进全区中药材壮瑶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已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2020年12月25日促进全区中药材壮瑶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为贯彻国家关于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决策部署,落实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促进中医药壮瑶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要求,促进我区中药材壮瑶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特制定本方案。
一、发展目标到2025年,全区中药材壮瑶药材产业规模稳定在600万亩左右,种养及初加工产值达到500亿元以上;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生产占比达到60%以上,培育新型经营主体1000家以上;基本建立生产技术、产地加工、产品规格等级、质量安全等多指标综合标准体系;中药材壮瑶药材产业创新能力、产品质量及品牌效应显著提升,培育形成一批“桂”字号品牌,产品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
二、工作措施(一)科学规划优势区域优势品种。
坚持规划引领,结合《全国道地药材生产基地建设规划(2018—2025年)》,优先发展市场需求量大、广西资源禀赋好、药食同源的中药材壮瑶药材品种。
坚持优势区域重点发展,推进中药材壮瑶药材“一县一品”和“一品一产”战略实施,划定各个品种重点发展区域,优先扶持发展,打造道地药材生产基地。
对重点品种、重点区域实行动态管理,根据市场需求和产业动态,每两年调整一次中药材壮瑶药材优先发展品种目录。
(责任单位:自治区农业农村厅、中医药局、林业局等。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实施壮瑶医药振兴计划2013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实施壮瑶医药振兴计划2013年主要工作安排的通知【法规类别】医药标准计划综合规定【发文字号】桂政办发[2013]43号【发布部门】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发布日期】2013.03.14【实施日期】2013.03.14【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实施壮瑶医药振兴计划2013年主要工作安排的通知(桂政办发〔2013〕43号)各市、县人民政府,自治区农垦局,自治区人民政府各组成部门、各直属机构:《实施壮瑶医药振兴计划2013年主要工作安排》已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2013年3月14日实施壮瑶医药振兴计划2013年主要工作安排为贯彻落实《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中医药民族医药发展的决定》(桂政发〔2011〕60号)、《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壮瑶医药振兴计划(2011-2020年)的通知》(桂政发〔2011〕61号)精神,结合中医药民族医药发展“十大重点工程”,现就实施壮瑶医药振兴计划2013年主要工作作出以下安排。
一、总体要求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契机,以整合资源、繁荣事业、做强产业、弘扬文化为主线,以发掘整理传承为基础,以创新为动力,遵循中医药民族医药发展规律,围绕中医药民族医药发展十大重点工程,进一步实施壮瑶医药振兴计划,重点在临床医疗、学科科研和人才培养三大体系取得新的突破,为建设西部中医药民族医药强区奠定坚实基础。
二、主要工作任务(一)加快完善中医药民族医药医疗和预防保健服务体系。
1. 着力推进中医药壮瑶医药示范建设工程。
(1)重点建设公立广西壮族自治区壮医医院(以下简称壮医医院)。
按照300张床位的办院规模进一步加强现有的壮医医院建设,重点解决医院从广西民族医药研究院剥离,成为独立法人事业单位,落实人员编制等问题;充实医院的设施设备,加大学科带头人和高学历人才引进力度;强化民族医医院管理,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
守正创新,推动壮瑶医药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

守正创新,推动壮瑶医药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大力发展中药、壮瑶药产业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加快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战略部署的重要举措。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中药、壮瑶药材。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促进中医药壮瑶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加快大健康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2020年10月21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在南宁召开全区中医药大会,深入学习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中医药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落实全国中医药大会精神,部署推进广西中医药壮瑶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推动广西中医药壮瑶医药发展再上新台阶。
当前,中医药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发展机遇前所未有。
广西中药壮瑶药产业应该进一步开拓创新,致力于科技研发与创新引领。
完善产业链、打造大健康产业平台发展方向的特色化、规模化、集群化水平,抢抓发展中药壮瑶药产业的重大战略机遇,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创新发展政策与机制,健全中药壮瑶药服务体系建设和服务能力建设,加强顶层设计、统筹规划、优化资源配置,正确认识和重视中药壮瑶药产业发展的战略意义,推动广西中药壮瑶药产业高质量发展,使之成为拉动广西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一、广西中药壮瑶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资源优势及特点1.中药资源丰富,特色显著。
广西具有特殊的自然生态条件和丰富的中药材资源,是我国有名的“天然药库”“生物资源基因库”和“中药材之乡”。
截至2020年底,广西已查清中药资源总数7088种,其中药用植物5996种,药用动物798种,海洋药用生物294种;全国400多种常用中药原料药材中有70多种来自广西,其中十多种占全国总产量的50%—80%,罗汉果、鸡血藤、广豆根、蛤蚧更是高达90%以上。
丰富的中药材资源为广西医药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资源保障。
同时,广西12个少数民族聚居地流传着大量的中草药、民族药、民间药单方验方,以壮瑶医药为代表的民族医药产业基础雄厚。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促进医药产业健康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桂政办发〔2016〕99号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促进医药产业健康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正文:----------------------------------------------------------------------------------------------------------------------------------------------------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促进医药产业健康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桂政办发〔2016〕99号各市、县人民政府,自治区人民政府各组成部门、各直属机构:《促进医药产业健康发展实施方案》已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2016年8月26日促进医药产业健康发展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医药产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11号)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促进医药产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重点工作部门分工方案的通知》(发改产业〔2016〕1523号)精神,推动提升我区医药产业核心竞争力,促进医药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到2020年,医药产业创新能力明显提高,供应保障能力显著增强,产业绿色发展、安全高效,质量管理水平明显提升,产业组织结构进一步优化,体制机制逐步完善,市场环境显著改善。
全区医药产业规模进一步壮大,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速高于12%,工业增加值增速持续位居各工业行业前列,产值超10亿元的龙头制药企业5家,产值超5亿元的大型制药企业15家。
二、主要任务(一)加强技术创新,提高核心竞争力。
1.促进创新能力提升。
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医药产业协同创新体系。
加强原研药、首仿药、中药壮瑶药、新型制剂、特色诊疗医疗器械、中成药二次开发等创新能力建设;积极推动区内化学药生产企业参与仿制药质量与疗效一致性评价工作,支持重点参评企业、重点参评品种开展技术改造升级,促进医药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中医药壮瑶医药特色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中医药壮瑶医药特色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2.08.15•【字号】桂政办发〔2022〕58号•【施行日期】2022.08.1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卫生医药、计划生育综合规定正文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中医药壮瑶医药特色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各市、县人民政府,自治区人民政府各组成部门、各直属机构:《关于加快中医药壮瑶医药特色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已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22年8月15日关于加快中医药壮瑶医药特色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国办发〔2021〕3号)和《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关于促进中医药壮瑶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桂发〔2020〕9号)要求,着力破解当前广西中医药壮瑶医药发展存在的瓶颈问题,更好地发挥特色和优势,推动全区中医药壮瑶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现提出如下政策措施。
一、夯实中医药壮瑶医药人才基础(一)提升教育水平。
支持广西高校加强中医药壮瑶医药学科专业建设,立项建设一批硕士博士学位点,创建博士后流动站和工作站,建设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
支持和鼓励高校开设中医药专业,扩大现有中医药相关专业人才培养规模,推动广西中医药大学建设上水平。
(自治区教育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卫生健康委、中医药局按职责分工负责)(二)推进师承教育。
完善贯穿临床实践教学全过程的中医药壮瑶医药师承教育体系,将名老中医药专家参与在校生、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带教、授课等纳入其工作室建设成效考核和个人绩效考评。
推动中医学专业本科毕业实习向师承门诊教学方面改革,与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有机衔接。
支持中医药院校柔性引进民族医药特长专业人员为在校生开展临床带教。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中医药民族医药发展的决定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中医药民族医药发展的决定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1.12.07•【字号】桂政发[2011]60号•【施行日期】2011.12.0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医疗管理正文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中医药民族医药发展的决定(桂政发〔2011〕60号)各市、县人民政府,自治区农垦局,自治区人民政府各组成部门、各直属机构: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22 号)和《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做大做强做优我区工业的决定》(桂发〔2009 〕35 号),把我区丰富的药用资源优势转化为提升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的有力保障,转化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动力,转化为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的强大支撑,现就加快我区中医药民族医药发展作出如下决定。
一、加快中医药民族医药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在现代健康观念和医学模式转变的大背景下,中医药以其丰富的哲学思想和人文精神、独特的临床疗效、显著的预防保健作用和相对较低的诊疗费用,在维护和增进人民健康方面的优势日益凸显。
我区独特的壮、瑶等民族医药是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区中医药民族医药取得了可喜成绩,服务体系逐步建立并不断完善,服务可及性不断提高,医疗与预防保健服务能力不断增强,产业基础逐步夯实,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为维护人民健康作出了重要贡献。
加快发展中医药民族医药,对于我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大发展和大繁荣、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但是,我区中医药民族医药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健康的需求仍有较大差距,随着发展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又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
中医药民族医药特色优势逐渐淡化;很多中医药特别是民族医药专家的学术思想和经验得不到传承,一些特色诊疗技术、方法缺乏发掘,理论和技术方法创新不足;医疗与预防保健体系仍不完善,服务可及性仍然不高;基层和基础设施建设仍比较薄弱,现有人才资源总体不足;产业发展滞后,产业规模和水平仍与资源规模不匹配,资源优势未能充分发挥。
对广西壮族自治区贯彻实施《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中医药壮医药条例》情况的意见和建议

对广西壮族自治区贯彻实施《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中医药壮医药条例》情况的意见和建议文章属性•【公布机关】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分类】审议意见的报告正文对我区贯彻实施《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中医药壮医药条例》情况的意见和建议——自治区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对我区贯彻实施《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中医药壮医药条例》情况的意见和建议本次常委会会议出席和列席人员在审议中,对条例实施及我区中医药壮医药发展情况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自2009年条例颁布施行后,全区各级各部门对贯彻实施条例是重视的,做了大量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中医药壮医药事业取得了较快发展,财政投入逐年增大,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产业效益不断提升,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中医药、壮医药的地位逐年凸显,有效缓解了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中医药民族医药产业成为我区增长速度最快的产业之一且发展潜力巨大。
同时,常委会出席和列席人员认为,目前我区中医药壮医药发展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如基础设施总体薄弱;资源优势不能转化为产业优势,产业规模偏小,名特药少;医保政策扶持不到位,用药严重不足;壮医药体系不健全;人才匮乏等。
针对存在问题,常委会出席和列席人员对进一步贯彻实施自治区发展中医药壮医药条例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一、建议进一步重视中医药壮医药的发展,加大投入,切实加强中医院、壮医院的基础设施建设。
对全区14个地级市的中西医结合医院,要重点在业务用房建设、项目资金、人才培养、医保政策上给予扶持,实施标准化建设,扩大中医药壮医药的影响,改善群众就医条件,促进民族医药的发展。
二、建议珍惜当前广西中药资源大省的优势地位,既要保护野生药材的生长环境,也要重视中草药种植环节。
要控制速生桉等对环境破坏较大的物种种植,保护野生药材;把中草药种植发展作为产业扶贫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改变政府主导的扶贫单一方式,推广企业+农户的模式,走规范化、标准化种植,将扶贫补助资金拨付到龙头企业,由企业来主导、发动、组织农户种植,在源头上保证药品的质量。
发展壮医药的战略性建议

发展壮医药的战略性建议
钟鸣
【期刊名称】《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年(卷),期】2010(16)2
【摘要】@@ 广西壮族自治区境内有1665万的壮族人口,壮医药是壮族先民长期与疾病斗争的经验总结,是中国传统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独特的理论和行之有效的诊疗方法,长期以来,广大壮医利用简便廉验的医疗技术方法,为本民族的健康繁衍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广西具备开发利用壮医药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人口优势.近年来,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广大壮医药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壮医药在防病治病能力、制剂研发、继承与创新能力、学术水平等方面有较大提高,为壮医药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总页数】3页(P68-70)
【作者】钟鸣
【作者单位】广西民族医药研究所广西壮医医院,广西,南宁,53001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91.8
【相关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调研组到广西调研提出抓住机遇发展中医药壮瑶医药
2.关于滨海新区发展生物医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对策建议
3.推动中医药壮瑶医药振兴发展,提高壮瑶医药服务能力和传承创新
4.致力发展壮瑶医药高等教育,重点加强壮瑶
医药学科和专业建设5.计算机科学与传统医药(壮瑶药)研究相结合,更有力助推壮瑶药传承发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01_关于某广西中药的、壮瑶药产业发展若干建议_吴改

关于加快广西中药、壮瑶药产业发展的若干建议广西中医药大学唐农广西在国内发展中药、壮瑶药产业具有独特优势。
大力发展中药、壮瑶药产业是贯彻落实国务院、自治区党委政府加快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战略部署的重要举措,《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中药、壮瑶药材。
广西药材资源丰富,应该抢抓发展中药、壮瑶药产业的重大战略机遇,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发展政策与机制,健全中药、壮瑶药服务体系建设和服务能力建设,加强顶层设计、统筹规划、优化资源配置,正确认识和重视中药、壮瑶药产业发展的战略意义,保证优势中药、壮瑶药品牌的持续发展,使之成为拉动广西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一、广西中药、壮瑶药产业发展概况一是中药、壮瑶药产业资源条件得天独厚。
广西具有特殊的自然生态条件和丰富的中药材资源,是我国有名的“天然药库”、“生物资源基因库”和“中药材之乡”。
据统计,广西有中草药物种4623种,其中植物药4064种、动物药509种、矿物药50种,约占全国药用植物资源的三分之一,中草药物种数量排全国第二位。
近年来,广西中药、壮瑶药产业稳步发展,全国400多种常用中药原料药材中有70多种来自广西,其中十多种占全国总产量的50%-80%,罗汉果、鸡血藤、广豆根更是高达90%以上。
广西12个少数民族聚居地流传着大量的中草药、民族药、民间药单方验方,以壮瑶医药为代表的民族医药产业基础雄厚。
二是产业基础初具规模,发展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潜力股。
自治区党委政府历来高度重视中药、壮瑶药产业的发展。
2005年2月广西被国家科技部列入重点支持的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广西)基地。
2006年明确提出“打造八桂药谷,创建南方药都,开辟西南药道,振兴民族药业”。
经过多年发展,广西已初步形成包括中药材种植、中成药、中药饮片、提取物加工等门类较齐全、特色较鲜明的产业体系。
广西中医药产业拥有桂林三金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广西金嗓子有限责任公司、广西梧州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西玉林制药有限责任公司、桂林南药股份有限公司等一批在国内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公司。
南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南宁市壮瑶医药振兴计划(2011-2020年)的通知

南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南宁市壮瑶医药振兴计划(2011-2020年)的通知【法规类别】中医管理【发文字号】南府办[2012]313号【发布部门】南宁市政府【发布日期】2012.12.31【实施日期】2012.12.31【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南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南宁市壮瑶医药振兴计划(2011-2020年)的通知(南府办〔2012〕313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管委会,市级各双管单位,市直各事业、企业单位: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将《南宁市壮瑶医药振兴计划(2011-2020年)》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实施。
2012年12月31日南宁市壮瑶医药振兴计划(2011-2020年)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中医药民族医药发展的政策,促进民族团结、繁荣民族文化和维护社会稳定,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壮瑶医药发展实现新突破,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保障需求,实现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壮瑶医药振兴计划(2011-2020 年)的通知》(桂政发〔2011〕61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计划。
一、壮瑶医药发展面临的形势“十一五”期间,我市中医药民族医药取得了长足发展,到2010年底,中医民族医病床数、技术人员数、业务用房建筑面积分别比“十五”末增长62.36%、91.01%、26.22%,万元以上医疗设备总值达55981万元。
中医民族医医疗服务体系基本形成,中医药民族医药的覆盖面和可及性进一步提升。
随着中医药民族医药发展,壮瑶医药也在不断进步。
经过近30年的挖掘整理,壮医以“阴阳为本”、“三气同步”、“三道两路”、“脏腑气血骨肉”等学说为核心的理论体系基本形成。
《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中医药壮医药条例》颁布实施,壮医医师资格考试正式进入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序列,壮瑶医药的发展进入了法制化轨道。
壮医目诊、药线点灸、经筋推拿等20多种技法初步形成技术规范,并作为适宜技术向全国推广。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西中医药壮瑶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西中医药壮瑶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3.06.28•【字号】桂政办发〔2023〕32号•【施行日期】2023.06.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行政法总类综合规定正文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西中医药壮瑶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各市、县人民政府,自治区人民政府各组成部门、各直属机构:《广西中医药壮瑶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已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2023年6月28日广西中医药壮瑶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23〕3号),优质高效实施《广西中医药壮瑶医药发展“十四五”规划》,进一步加大对中医药壮瑶医药发展的支持力度,促进我区中医药壮瑶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建设目标到2025年,加快优质高效中医药壮瑶医药服务体系建设,实现县办中医医疗机构全覆盖。
形成并推广10个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中西医结合服务能力显著增强。
评选10名桂派中医大师、60名广西名中医,高素质专业人才队伍持续壮大。
加快推进广西2个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项目建设,争创一批国家中医药局重点实验室,科技创新能力明显提升。
全区中药材产业种植规模稳定在600万亩左右,中药材种植及初加工产值达到500亿元以上,中医药壮瑶医药产业优势逐渐形成,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显著提升。
坚持中医药三产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大力弘扬中医药壮瑶医药文化,中医药壮瑶医药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中医药壮瑶医药成为全面推进健康广西建设的重要支撑,中医药民族医药强区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二、重大工程(一)中医药壮瑶医药健康服务高质量发展工程。
1.建设优质高效中医药壮瑶医药服务体系。
广西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成效、问题与对策思考

广西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成效、问题与对策思考
董文平
【期刊名称】《信息产业报道》
【年(卷),期】2024()2
【摘要】广西是我国“天然药库”“生物资源基因库”“中药材之乡”,是我国中药材资源大省之一,中药材资源丰富。
近年来,广西高度重视中药材产业发展,中药材产业发展取得一定成效。
但与丰富的资源优势和天然的区位优势相比,中药材产业专业化水平不高、产业标准化发展不足、龙头企业效应不够、产业组织化不密切、科技创新支撑不强等问题制约了产业发展。
要实现广西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必须始终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立足广西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调整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推动药材质量品质提升,加快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打造特色产业集聚集群,实现高质量发展。
【总页数】3页(P0121-0123)
【作者】董文平
【作者单位】云南农业大学;柳州市中医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N
【相关文献】
1.庄浪县中药材产业发展成效、存在问题与对策
2.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促进全区中药材壮瑶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桂政办发
[2020]98号)3.广西区域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探讨与建议——以河池市凤山县为例4.贵阳市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5.广西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瑶医药产业发展趋势

瑶医药产业发展趋势瑶医药产业发展趋势引言:瑶医药是中国特色的传统医学体系之一,涵盖了丰富的医药知识和疗法,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在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升和对传统文化的重新认可,瑶医药产业逐渐受到重视和推广。
本文将详细探讨瑶医药产业的发展趋势,包括政策支持、科技创新、国际合作以及市场前景等方面。
一、政策支持为了促进传统医药的发展,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来支持和推广瑶医药。
首先,政府对瑶医药的研发和创新提供了资金和政策支持,鼓励相关科研机构和企业加大投入和力度。
其次,政府还加强了传统医药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创设瑶医药的专业学院和研究中心,并加强了传统医药的知识产权保护。
此外,政府还鼓励和支持瑶医药的国际合作和交流,将其引入国际医药市场。
二、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推动瑶医药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
通过应用现代科技手段,可以提高瑶医药疗效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增加产品的竞争力。
目前,瑶医药产业已经开始引入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生物技术等现代科技手段,加速新药的研发和生产。
同时,瑶药的质量控制和标准化管理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确保了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三、国际合作瑶医药具有独特的疗效和药材资源,受到了世界各国的关注和认可。
目前,中国与一些国家开展了瑶医药的科研合作和技术交流,共同研发新药和新疗法。
通过国际合作,可以利用各国的优势资源和技术,加快瑶医药的国际推广和应用。
此外,中国还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和交流,提高瑶医药的国际认可度和地位。
四、市场前景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和传统文化的回归,瑶医药产业的市场前景广阔。
一方面,人们对于传统医学的认可度和接受度逐渐提高,对瑶医药疗法的需求正在增长。
另一方面,瑶医药作为一种传统医学体系,注重的是预防和调节,符合现代人们重视全面健康的需求。
此外,瑶医药产业还可以促进瑶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扶贫工作,提高当地居民的收入和生活质量。
结论:瑶医药产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政府的政策支持、科技创新、国际合作以及市场需求都是推动瑶医药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
关于成立中国中医科学院广西分院的请示_20150929-9PM_吴改

关于成立中国中医科学院广西分院(暨广西中医药壮瑶医药科学院)的请示自治区卫计委:近年来,广西中医药壮瑶医药产业发展迅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根据2012年5月25日自治区马飚主席在广西中医药壮瑶医药大会做出的“应该由广西中医药大学整合区内相关中医药民族医药研发资源成立广西中医药壮瑶医药科学院”重要指示,结合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张伯礼院士针对我区中医药壮瑶医药事业发展提出的“整合研发资源、弥补产业价值链条、促进广西中医药壮瑶医药产业发展”的建议,以及2015年9月29日自治区李康副主席在广西中医药大学专题调研时提出的“广西中医药大学首先要找准定位,集中力量,整合资源,借助民族医药和区位优势,提升影响力”的具体要求,现申请以中国中医科学院为研发支持后盾,以广西中医药大学为管理依托,整合我区中医药壮瑶医药学科领域科研机构,成立中国中医科学院广西分院(暨广西中医药壮瑶医药科学院)。
通过中国中医科学院广西分院实体和依托单位的软硬件条件建设,针对中药壮瑶药新药研发的关键技术环节,针对广西中医药壮瑶医药产业价值链中比较薄弱的中游研发环节,注重中医药壮瑶医药的新药自主研发创新能力建设,建立技术先进、与国际通行规范接轨的广西中医药壮瑶医药药物创新体系,为广西中医药壮瑶医药科研和产业发展奠定基础和平台。
在整合现有研发机构的基础上,实现机构资源的完全统一,打造出一个国内一流的中医药壮瑶医药产学研机构,为广西中医药壮瑶医药产业发展提供全方位支撑。
目前,设立中国中医科学院广西分院(暨广西中医药壮瑶医药科学院)的条件和时机均已成熟,特此请示依托广西中医药大学,组建中国中医科学院广西分院(暨广西中医药壮瑶医药科学院)。
妥否,请批示。
附:中国中医科学院广西分院组建方案广西中医药大学2015年9月29日附:中国中医科学院广西分院组建方案方案一:在现有广西国际壮医医院(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国际壮医医院)基础上,整合广西民族医药研究院、广西壮医医院等两所区内民族医药医疗、研究机构资源,设立中国中医科学院广西分院(暨广西中医药壮瑶医药科学院),挂靠广西中医药大学管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广西中药壮瑶药产业发展若干建议吴改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X9QT-X8QQB8Q8-NQ8QJ8-M8QMN]关于加快广西中药、壮瑶药产业发展的若干建议广西中医药大学唐农广西在国内发展中药、壮瑶药产业具有独特优势。
大力发展中药、壮瑶药产业是贯彻落实国务院、自治区党委政府加快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战略部署的重要举措,《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中药、壮瑶药材。
广西药材资源丰富,应该抢抓发展中药、壮瑶药产业的重大战略机遇,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发展政策与机制,健全中药、壮瑶药服务体系建设和服务能力建设,加强顶层设计、统筹规划、优化资源配置,正确认识和重视中药、壮瑶药产业发展的战略意义,保证优势中药、壮瑶药品牌的持续发展,使之成为拉动广西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一、广西中药、壮瑶药产业发展概况一是中药、壮瑶药产业资源条件得天独厚。
广西具有特殊的自然生态条件和丰富的中药材资源,是我国有名的“天然药库”、“生物资源基因库”和“中药材之乡”。
据统计,广西有中草药物种4623种,其中植物药4064种、动物药509种、矿物药50种,约占全国药用植物资源的三分之一,中草药物种数量排全国第二位。
近年来,广西中药、壮瑶药产业稳步发展,全国400多种常用中药原料药材中有70多种来自广西,其中十多种占全国总产量的50%-80%,罗汉果、鸡血藤、广豆根更是高达90%以上。
广西12个少数民族聚居地流传着大量的中草药、民族药、民间药单方验方,以壮瑶医药为代表的民族医药产业基础雄厚。
二是产业基础初具规模,发展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潜力股。
自治区党委政府历来高度重视中药、壮瑶药产业的发展。
2005年2月广西被国家科技部列入重点支持的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广西)基地。
2006年明确提出“打造八桂药谷,创建南方药都,开辟西南药道,振兴民族药业”。
经过多年发展,广西已初步形成包括中药材种植、中成药、中药饮片、提取物加工等门类较齐全、特色较鲜明的产业体系。
广西中医药产业拥有桂林三金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广西金嗓子有限责任公司、广西梧州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西玉林制药有限责任公司、桂林南药股份有限公司等一批在国内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公司。
2013年玉林市获“中国南方药都”称号,玉林中药材贸易市场成为全国第三大市场,梧州中恒药业的“血栓通”单一品种销售进入全国同行前三位。
2010-2014年,壮瑶药产业年均增长速度为%。
三是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广西已建立中药、壮瑶药研发相关的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个、自治区级技术中心9个,广西中医药科学实验中心1个。
有200多家企业通过国家GMP认证。
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中医药研究院等一批高校和科研院所聚集了一批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
经过多年的努力,“三金”、“玉林”、“天和”、“金嗓子”、“花红”等品牌全国驰名;复方扶芳藤合剂、三金片、湿毒清胶囊、西瓜霜系列、金嗓子喉宝、肤阴洁、花红片、妇血康、骨通贴膏、正骨水等30多个中成药品种在产品质量、市场占有率、资源利用等方面在国内乃至国际医药市场均有较好声誉。
截至2013年底,除中医药民族医药文化健康业这一新兴产业未纳入统计外,包括中药民族药制造业、中药民族药材种植业、中药民族药物流业、中医民族医诊疗设备制造业在内的广西中医药民族医药产业总产值大概在250亿元左右,其中中药工业是130多亿,全国第六。
贵州省在中药工业方面,规模以上制药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亿元,其中,中成药工业总产值亿元,居全国第五。
而相邻的四川省,2011年四川省现代中药产业实现总产值约470亿元,其中中药工业(中成药和中药饮片)总产值408亿元,居全国第2位。
二、广西中药、壮瑶药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广西的中药、壮瑶药产业虽起步较早,在全国同行业中也占有较重要的地位,但近年来发展速度放缓。
一是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的步子还不大。
广西整体中药资源的开发利用率不高。
而且野生药材的开发与利用也由于缺乏管理,许多特色品种的资源连年锐减,影响了正常的生产。
远远未能将资源优势转化为明显的经济优势。
中药、壮瑶药发展速度与全国相比已经明显减慢,发展后劲明显不足。
从周边省份对比情况来看,四川、云南、贵州三省的中医药产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广东、浙江、吉林和天津等省市的中药资源虽然远不及广西,但他们现在却是我国的中药工业大省(市),这应该值得我们警醒和奋起直追的。
二是中药、壮瑶药产业整体规模小,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少,整体研发能力较弱。
广西中医药企业发展迅速,虽然拥有“三金”、“玉林制药”、“梧州制药”等一些全国知名企业,但总体上看,广西企业规模偏小,企业整体研发能力较弱,除了几个重点企业建有研发机构外,多数中小企业没有专门的研发机构和研发人才。
企业对中药新产品的研究开发基本上是以仿制为主,产品绝大部分是中药材原料或饮片,附加值低,利润薄,具有高附加值和高利润的中成药产品不多。
三是中药、壮瑶药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还远未完善。
区内中医药研发山头林立,小而分散,难以集中力量做出成果;高校和科研院所科研活动以获取科研成果为导向,缺乏市场应用前景,与企业技术需求不匹配;企业创新需求不旺,创新活动不活跃;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还不完善,导致中药产业产学研合作活动较少。
四是高层次科研人才短缺,产学研合作和市场核心竞争力较弱。
广西中药、壮瑶药产业科技人才队伍整体素质不高,高层次人才尤其短缺。
学科带头人、在行业具有较大影响力的领军人才匮乏,导致广西中药科研水平不高,重大创新成果少。
三、加快广西中药、壮瑶药产业发展的若干建议(一)贯彻落实“高峰”战略,引领中药、壮瑶药科学发展。
建议区党委政府在中医药产业发展进入新的关键时期,乘势而举,明确提出并启动广西建设中药、壮瑶药强省的宏伟工程,使这项工程上升为广西的发展战略之一,做大做强广西中药、壮瑶药产业。
重点实施“高峰”战略,打造出一批引领中药、壮瑶药产业发展的标志性专家、标志性项目、标志性技术、标志性成果和标志性学科。
瞄准全国中药发展的最前沿、最高峰,建立全国中药、壮瑶药发展的人才高地、学术高地和医疗中心,力争在现有“高原”基础上不断形成“高峰”。
集中人力,制定规划,规范体制,加大宣传力度,在人才、政策、资金、科技、产业等方面分析解决好制约中药、壮瑶药发展的重点问题、难点问题,营造出促进发展的大环境。
(二)打造广西全区中药、壮瑶药一、二、三产业链,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充分依托广西中药、壮瑶药资源和产业发展优势,积极推进“一、二、三”发展战略。
即壮大“一个专业园区”,即在百色、河池建设一个区内最具规模的中药、壮瑶药专业园区。
形成中药、壮瑶药从种植、加工、研发、生产、流通到服务完整的产业链。
兴建“两大中药加工基地”,即兴建梧州中药深加工基地、桂林壮瑶药加工基地。
全面提升广西中药、壮瑶药加工制造能力。
力举“三个龙头企业”,从广西玉林、南宁选出三家龙头企业,打造三大全部采用目前国内最先进的自动化联动设备,集研发、生产、物流为一体,以高科技产业化为中心、以中药现代化为主的、广西最大的现代化中药、壮瑶药生产物流基地,借此来带动二、三产业重点发展,成为新的经济杠杆。
(三)融合“双核驱动”、“三区统筹”战略,创新中药、壮瑶药产业发展。
在区域经济板块上探索出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的模式和典型,带动全区发展方式的转型升级。
即围绕广西中药和壮瑶药产业,响应“双核驱动”强引擎,“三区统筹”格局,制定中药、壮瑶药产业技术路线图,找准中药、壮瑶药产业技术攻关的发力点,形成产业技术发展的完整链条,成为拉动广西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四)整合长寿养生资源,打造广西养老健康产业集群一是根据广西中药资源和养生资源的分布情况,以及交通条件和空间地域,构建桂西北、桂西南、桂东北、桂中、北部湾、桂东广西中药、壮瑶药养生旅游六片区,养老长寿健康产业链。
二是依托广西中医药大学的人才培养、技术等优势,整合资源成立广西壮瑶医药科学院,利用广西壮瑶药资源优势,开展壮瑶药的资源研究、保护和栽培利用,通过科技创新,研发现代抗衰老民族新药和长寿食品,大力发展壮瑶传统医药保健养生、中医养生,培育养生长寿保健食品特色产业。
三是依托广西药膳资源优势,着力打造玉林“南方药都”产业。
扩大原生态、绿色和有机产品生产规模,构建具有地域特色、品种繁多、生态保健的药膳美食。
四是通过建设中国—东盟中药物流产业基地,打造集中药种植观光、休闲度假、养生康体、科普教育于一体的中国—东盟医药文化养生旅游区。
(五)抓好保障广西中药、壮瑶药产业发展的“四个支撑点”一是建立高效的管理和服务机制。
中药、壮瑶药产业创新发展涉及政府多个部门,各部门需要提高对中药、壮瑶药产业发展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提高创新意识,加强协调配合,做好产业发展规划,加强行业管理,提高行业管理水平,提高对中药、壮瑶药产业的指导、咨询、评估、信息交流等服务工作的质量,为中药、壮瑶药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二是打造中药、壮瑶药产业创新人才及团队。
依托广西中医药大学等高等院校, 整合研发资源,充分发挥中医药产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凝聚人才的作用,积极探索符合中药民族药人才成长规律的办学和人才培养模式,开展广西特色民族药物领域各类科研人才的培养和技术培训业务,把广西建设成为西南特色民族药物技术人才的培养基地。
鼓励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创办、完善培训机构,建立多层次专业人才队伍,形成我区中药工业发展的人才支撑体系。
三是扩大产业规模,加强中药、壮瑶药产业产学研合作。
充分发挥广西中药、壮瑶药产业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定期或不定期举办中国-东盟中药、壮瑶药产业发展论坛等学术交流活动,打造中国-东盟中药合作交流平台。
鼓励重点优势企业加强与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和知名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加强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促进技术产业化。
鼓励实力较强的药品生产企业与科研机构联合,发挥科研机构的人才、技术优势。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吸引国内外的大型企业、尤其是跨国医药企业集团到我区投资设厂。
鼓励一批优势企业利用产品技术的优势开展国内外业务,拓展市场,提高市场竞争力。
四是构建公共技术市场服务平台。
抓住中药、壮瑶药产业链从创新成果到产业化的关键环节,克服“市场失灵”,建设综合性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组建集产品开发、工艺创新、信息咨询、设计服务为一体的创新中心和新药临床实验基地。
加强对广西中药、壮瑶药传统知识与技术的整理、研究和利用。
支持企业创建技术中心,增强研发能力,提高创新水平。
通过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带动新药品种研发和名优中成药品种二次开发;积极采用先进、适用技术,促进生产工艺和装备水平的现代化;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改进质量控制方法和提高质量标准,完善产品质量、技术标准体系,努力开发民族药新产品,通过民族药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强化产业特色和知名度。